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梵網戒本疏日珠鈔 (No. 2247_ 凝然述 ) in Vol. 62

[First] [Prev+100] [Prev]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懺悔。若是上品纒犯。如今疏立懺法。何遮無
人自誓責心。凡責心懺有其二門。一本來責
心。重下輕方便。輕垢罪下諸方便罪。二無
人責心。他勝處法中下品纒本自責心。與無
人責心。因縁雖異行相全同。瑜伽説責心悔
云。若無隨順補特伽羅。可對發露悔除所犯。
爾時菩薩以淨意樂起自誓心。我當決定防
護當來終不重犯。如是於犯還出還淨已上
行事者。莊嚴道場。於佛菩薩形像之前。香
華燒油獻供周備。恭敬禮拜歎佛供養。讀經
誦呪。然後應唱詞句言。我菩薩比丘某甲。違
越菩薩毘奈耶法。犯他勝處下某方便。惡作
憶數
稱之
今向十方諸佛菩薩發露懺悔。不敢覆
藏。我當決定防護當來終不重犯一反慚愧悔
責。極應深重。自誓發願永斷相續。歸命三寶
禮拜退去
疏。二輕垢中本罪對手方便責心等者。輕垢
本罪即此輕篇。諸究竟罪前明懺輕垢罪中
已具陳述。即同下纒懺法。一人對首亦同單
波逸提悔法。其輕垢下諸方便罪即是責心。
即同上所明重下輕方便懺法。如前已明。言
並如別集中説者。指二十卷菩提毘尼藏也
 問。前第三十三戒修懺悔法令見好相。與
今懺悔有何差別 答。懺悔是同意趣即異。
前明總欲受戒。自誓發願懺悔罪障。得見
好相。此戒所説授人戒時因問七遮。若犯十
重要見好相。出懺悔法令懺輕戒。是其意趣
差別而已 問。今此受戒既懺所犯。爲必
令重受爲初受耶 答。此戒所説事在初受。
若能受者中有犯戒人者。必令見好相要令
懺悔。此當重受人。重受人中有本無犯。更
重受者有犯戒者。亦有初發受戒之者。如是
機宜行相多端。故有如是行悔等事。勝莊疏
下擧經論所説明懺悔行相。義寂・與咸等所
釋非一。恐繁不引
梵網戒本疏日珠鈔卷第四十八 一校了
  于時文保二年戊午五月十五日。於南都唐
 招提寺造續昔所遺之鈔。讓之俗甥法子
 實圓禪明房。努力努力勿廢學業應習學
 菩薩戒鈔與本宗合和講説弘通而已
  華嚴兼律金剛欣淨沙門凝然俗齡春秋七十
九通受六十
 寶永三年龍舍丙戌六月十五日書寫此卷
 了




梵網戒本疏日珠鈔卷第四十九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於教有違名犯。故曰是非之相已上
經。不解第一義諦者。諸法之中甚深理趣。舊
云第一義諦。新云勝義諦。勝者即第一。指其
眞理言勝義諦。如言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眞
如等是也。有二諦門。一世俗諦。因縁所生萬
差事法。二勝義諦。諸法自性圓成實法。若三
諦門。一者俗諦。二者眞諦。三者第一義。俗諦
唯事。唯有眞諦。唯理唯空。非眞非俗。名第一
義。是雙遮故。而俗而眞。是雙照故。雙遮中
道。雙照中道。是名中道第一義諦。眞即俗故
名俗諦中道。俗即眞故名眞諦中道。二諦雙
照名二諦中道。二諦雙遮名非眞非俗中道。
雙遮即雙照名遮照同時中道。或眞俗二諦
之體名第一義諦也
經。習種性長養性等者。經本不同。或本具烈
六種。習種長養性種不可壞道種正法也。如
法銑所釋並與減所註本也。或本唯烈五種。
無性種性。如今疏所釋義寂等所覽本也。銑
云。習種性者。十發趣位。習以成性堪成當果
名習種性。長養性者。即十行位。望能長養菩
提道根名長養性。因習種性以成此性名性
種性。此二唯一而有兩名。亦有本中無性種
性。今尋梵經下卷中有有者爲定。不可壞性
即十金剛。金剛擧喩。此即仁王道種性也。以
十迴向能生見道名道種性。此文道種性者
即四善根位。並前不壞合名道種性。正法性
者。即十地中聖道現前名正法性已上寂云。習
種性謂十發趣。長養性者謂十長養。不可壞
性者謂十金剛。此三即是地前三賢。道性者
謂十地。正性謂佛地。本業經中辨六種姓。謂
習種姓・性種姓・道種姓・聖種姓・等覺姓。妙
覺姓。道性之中並攝等覺故。此唯五又道性。
入彼道種姓中。正性攝彼十地等覺及妙覺
性。不可壞性外立道性者。十迴向後更修煗
等四善根故。此四善根是入聖道之近方便。
故別立之已上或本有性種性。或有無本。故配
階位異釋不同。莊云。習種性者經論不不同。
依瑜伽説。發心已前名性種姓。發心已去名
種姓。故彼論四十五云。云何種姓。略有二種。
一本性住種姓者。無始時世展轉傳來法爾
所得。是名本性住種性。二習所成種姓者。謂
先串習善根所得。是名習所成種姓。此中意
説。聞熏所成名習種姓。依本業經。習種姓
者位在十解。故彼經云。習種姓中有十人。其
發心住菩薩。乃至第十潅頂菩薩。或有人言。
瑜伽論説。習種姓者亦在十解。聞慧唯在十
解上故。如本業經云。六種姓亦名六慧。修
慧・無相慧・照寂當慧・聞當慧。既是十解中
攝。故知□種在十解已上。雖有兩釋初説爲
勝。本業經中但説十解是聞思慧不説聞熏。
唯在十解不通上下。不相違。今此經言習種
性者。但取十解。所以者何。十信位中若退若
進不決定故。故此不説。如本業經云。佛子若
退若進者。十住以前一切凡夫法中發三菩
提心。學行佛法。信想心中行者是退分善根。
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
而言七住以前名退分者。爲攝一分懈怠有
情。假説退分。而實不退 問。若十解以前
是退分者。何故無性攝論頌曰。清淨増上力。
堅固心昇進。名菩薩初修。三無數大劫。釋曰。
從無始來生死流轉。齊何當言三無數劫最
初修行。爲答此問故。説彼地堅固心昇進。雖
過惡友方便破壞。終不棄捨大菩提心。廣説
乃至大菩提心所修善根。念増堅固。不退不
進。不生喜足。齊是名爲最初修行三無數劫
 解云。退有二種。一者現行二者種子。十
信菩薩若其現行。容有退義。由此道理經説
退。若種解脱分。善根種子必無退義。以此義
故論説不退。故不相違。言長養性者。謂此十
行六種性中性種性也。不壞性者。謂十迴向。
道性者。謂四善根。此十迴向及四善根名道
種性。言正性者。謂即十地。捨異生性入聖故
名爲正性。或斷惡趣品邪業煩惱故言正性。
有説。道性者此顯十地聖道性。故名爲道性。
言正性者。等妙兩覺名爲正性。因行正滿果
正現前。故言正性。爾餘如前説。此中意説顯
六種姓。六種姓者如本業經云。習種性・性種
性・道種性・聖種性・等覺種性・妙覺種性。復
名六忍。信忍・法忍・順忍・正忍・無垢忍・一切
智忍。廣如瑜伽抄會已上賢云。習種姓即十發
趣。初熏習故。長養性即十長養性。漸増長故。
不可壞性十迴向也。已堅固故。道種姓順決
擇分。引聖道故。雖迴向攝別説如常。由此仁
王十迴向位皆名道種。正法性者。即聖種姓。
通攝佛地。已證眞性名正法性已上此中位法
諸釋不同。爲知異解少少載之
疏。謂於上諸位多少觀行及入定出定業分
齊者。次上所烈習種性等諸位之中。所修觀
行或有通修或有別修。眞如實相第一義空
二諦三諦三性三無性等。住行向地諸位菩
薩。修習昇進無有闕減。諸位別修行業非。經
論所説非一多端。難可説盡。華嚴經・本業經
仁王經・此梵網經上卷所説。諸位別行相極
多。十發趣心六度願護喜頂。皆是觀門。不動
觀理而隨事門。十長養中四無量心四攝事
心定惠二心。皆順理門而亦隨事。十金剛位
信念迴達直及不退大乘無相慧心不壞心。
十地觀門廣大無盡。四十地法皆入深理窮
源盡性。又此經十發趣中第二行修十遍處。
八解脱八勝處第四住修三三昧十行第九定
心觀十八界法義四禪八定順入逆入順逆超
入。乃至具入百千三昧四靜慮定十禪支等。
自在無壅神通任運。本業瓔珞經中四十二
賢聖。別修別徳行相極多。皆是依定無礙自
任。如彼經中。初住四弘。二住四念處。二住修
十一切入。四住八勝處。六住八解脱。八住修
三空門。第一行四正勤。三行五根。四行五分
法身。五行八正道。六行七覺分。七行五善根。
八行入無生第一義諦。初迴向習第一義諦
二諦正直通。二向五神通。四向三相一諦。七
向觀十八界諸法一合相。第三地四禪八定
得無量定。花嚴三地四禪八定。花嚴瓔珞仁
王三經。第四地同修三十七道品。花嚴五地
諸諦。六地縁生。七地無相有功用。八地已上
無相無功用。如是諸位觀行入禪行相極多
不能具陳。如是諸位皆有觀行。或入多門或
入少分。多行少行隨宜不定。諸觀行門皆定
爲依。修慧心行必依禪定。散位觀行在聞思
位。謂觀行者。生得心上由聞經教悟解義理。
所生義理巧妙建立。縱横自在非生得慧之
所比及散心思惟。由此得義先義後文。不同
聞慧先文後義。思所成慧義理縱横。重重建
立住教自在。此二慧心雖倶散心專注一境。
此等持定隨分明靜。以此聞思二慧想心修
習五停四念三空三性無性唯識眞如二諦等
觀。十住十行多分聞思二慧修。十住正修聞
慧定法。十行正修思慧定法。此住行位少分
有得修慧定法。而是多分在聞思慧。外門轉
故。其修慧者。斷欲界惑得四禪定。及斷色惑
得無色定。皆以修慧成就此法。唯定非散等。
至定體未至定有根本定。依此等定修習觀
法。十迴向位多依修慧修諸觀行。或第十迴
向後心。唯以修慧修習觀門。以四善根唯修
慧故。依明得等四種定修四加行故 問。以
定心修觀者。其修方法始終云何 答。且
如觀唯識法。先修得初禪根本定。即以此
定心縁諸法唯心義。觀解成就分見唯識自
在法理。此觀成故識境自在。或以境爲心。歸
能變故。或以心爲境。心變境故。心雖縁境境
非心外。心即境故。境雖起心心非境外。境即
心故。言心則一切即心。言境則一切境。以
境即心之心。縁心即境之境。心即境故非心。
境即心故非境。非心非境而心而境。四句一
貫。擧一全收。如是鎔融總名唯識三昧。此三
昧法初禪定上現前成立。以初禪定成此三
昧。而非初靜慮體。以有漏心作此觀。解與有
漏定體是同性。雖是同性禪定與法其體不
同。定是所依。唯識是能依故。一切依定所修
之法。能依所依相状如是。若依禪定發無漏
心修無漏法。其得三昧與禪差別。漏無漏法
能所別故 問。入定出定行相云何 答。有
初得定者。有後起之者。初得定者入初未至
定。有九階差別。以有漏六行厭下欣上。隨
一厭欣相望修之。欲界麁初禪妙厭欣成就。
斷欲界上上惑。伏上上惑。是無間道得下
下未至定。是解脱道。此即初得定也。次欲界
麁初禪妙觀純熟時。伏斷欲上中惑。是無間
道得下中未至定。是解道次伏下下惑。得初
禪下上未至定。伏中上惑得中下定。斷中中
惑得中中定。斷中下惑得中上定。斷下上惑
得上下定。伏下中惑得上中定。斷下下惑得
上上定。前八品定及第九品無間道心。並是
未至地。第九解脱道心即入初禪根本定。瑜
伽第三十三説七作意中。第七加行究竟果
作意位分云。從此無間由是因縁證入根本
初靜慮定。即此根本初靜慮定倶行作意。名
加行究竟果作意已上此是明第九品解脱道
時入初禪根本定也。遁倫記釋此文云。此中
論意。第九解脱道居根本靜慮。前九無間道
八解脱道皆在近分定中已上了義燈云。第七
作意是彼解脱故。即入根本。一云或有不入。
故瑜伽第十一云。於有漏方便中先説解脱。
後説三摩地乃至準此二文。約利鈍別二解倶
正各不相違已上燈師二義。初釋第九解脱道
時即入初禪根本定。是五十三所説意也。後
釋第九解脱未入初禪根本定心。次刹那位入
初禪根本定。此即瑜伽第十一意也。言利鈍
別者。利根之者第九解脱即入初根本定。鈍
根之者第九解脱道後經時即入初根本定。
淨影義章陳第九解脱道後別起方便。然後
入初禪根本定。又明第九解脱道即入初根
本定。此即當約鈍利二人。然大小乘所説。多
分言第九解脱道即入初根本定也。初禪二
相對厭下欣上。第九解脱道入二禪根本定。
二禪三禪相對厭欣。三禪四禪相對厭欣。乃
至無所有非想待對厭欣。各有初入。初入後
更入八定。次第出定更入餘定。初入之時厭
欣功用。一得已後數入數出純熟自在。頻頻
速疾猶如散心數縁異境。疾疾轉移任運自
在。若欲住定永無移轉。雖於耳側出大音聲。
無有驚起。定心堅固極安住故。數入數出是
純熟相
疏。言十禪支者謂初定五支二定一支等者。
尋・伺・喜・樂・定名初禪五支。二禪四支謂内
淨・喜・樂・定也。然尋及伺二禪無之。喜・樂・定
三全同初禪。内等淨一初禪所無二禪有之。
是名二禪一支。言三定四支者。三禪本有五
支。捨・念・惠・樂・定是也。定與初二禪同。其捨・
念・慧・樂與二禪異。獨在三禪。故言三定四
支。言四定一支者。四定本有四支。捨・念・中
受・定是也。捨・念・定三全同三禪。中受是捨
受。名不若不樂受。是下三禪所無。故言四定
一支。初禪三禪各有五支。二禪四禪各具四
支。單有重有總成十八支。今抽別體故成十
支。一尋。二伺。三喜。四樂。五一心。名心一境
性。即是定也。六内等淨。七行捨。八念。九正
知。體是慧也。十捨受。是名十禪支 問。疏
言三定四支。謂捨・念・慧・樂。若加此四即成
十一。云何以此數爲十支 答。諸師解釋數
十禪支。三禪立三不言樂支故成十支。今言
三禪四支者。是傳寫誤。應言三支。應除樂
支。太賢云。言十禪支總束十八爲十支也。喜・
樂・定等隨地雖別。名義同故。何等爲十。謂
尋・伺・喜・樂・定・内等淨・捨・念・正知及以捨
受。雖知内等淨即捨念正知。總別異故別立
爲數。傳説如此已上言總別異故者。二禪三法
總合爲一内等淨故。三禪開内等淨別爲捨・
念・正知三故。捨謂行捨。念謂念數。正知謂
慧 問。何故第三禪樂別立不爲十一禪支
 答。第三禪樂是受數。與初二禪樂同故。不
爲十一。與二禪樂無別體故。若依今疏言三
定四支。似別取樂受。而體同二禪樂故。言四
者。後人寫誤。應改四字爲三。是故正成十禪
支數。所言十禪支行相者。尋伺是不定心所
二數。麁相尋求名尋。細相伺察名伺。舊譯如
次名爲覺觀。此二唯局初禪。此二亦雖在欲
界中。彼極麁顯。此即翻彼。喜是受數中之喜
受。樂是樂受。然薩婆多初二禪樂並是輕安。
第三禪樂是樂受樂。今大乘宗。初二禪樂亦
樂受想。不立輕安。此二並通初二三禪。第三
禪中身受心受皆名樂受。餘處身受名樂。五
識身受故。第六意識所受悦豫名喜。今第三
禪餘處喜受亦名樂受。心一境性即是定數
通在四禪。以此一心是定體故。内等淨者。薩
婆多義是信心所。離外鼓動内心澄淨均等
流遍。是故信數名内等淨。今大乘義。捨・念・
正知三法總合名内等淨。是取第三禪三法
爲第二禪内等淨也。瑜伽六十三・顯揚十九
皆如是説。此内淨名唯局二禪。捨謂行捨。念
即念數。此二通三四禪。正知即慧。局第三禪。
捨受唯局第四靜慮。若就無色界地四空處。
皆捨受。此十禪支唯約色界。支體雖十。於四
禪中有通局故成十八支。初禪五支等如前
已列。明通局單重。支雖十八。局定別相。體唯
十支。若薩婆多。定其體性總有二種。一隨事
體。支雖十八事但十一。初定五法。二定中信
即成六法。三定捨・念・正知及樂即成十法。四
定之中不苦不樂總有十一。二類攝體。初二
禪喜。第二禪樂。四禪捨受喜樂捨三合爲受
數。雖有十一體唯有九。一尋。二伺。三定。四
慧。五受。六念。七輕安初二
禪樂
八行捨。九信也。輕
安分二。初禪二禪各有樂支。捨念亦各分二。
三四禪中各有行捨及念數。故受分爲四。初
二禪喜。第三禪樂。四禪捨受。定支分四。四禪
各有心一境性故。自餘尋伺信慧四支唯各
守位不分開也。大乘宗義數雖十八事唯有
十。如前已烈。雖有十事體唯七法。一尋。二
伺。三受。初二禪喜樂。第三禪樂。第四禪不苦
樂。總合爲一。受心所故。四定定通四禪。各
其體故。雖通四禪唯一定數。五行捨。三四禪
各。六念。三四禪。七慧。二禪正知。其内等淨
捨・念・正知三上假立。還屬三法無有別體。
是故十事體唯七法。若據重攝五法爲性。尋
伺二法慧爲性故 問。薩婆多宗有十一事。
何故大乘言十禪支 答。大乘以初二禪樂
與第三禪樂總合爲一。不立輕安。是故總
通成十禪支。小乘以初二禪樂名輕安。故
成十一事也 問。小乘二禪内□□□□□
□信數故成十一。大乘不立信支何□□□
答。雖不立信爲支。而捨慧念和假立爲内
等淨。故成十事。以信替補立此支故 問。
法數門中幾立爲支 答。若依小乘。尋伺並
是名不定中數。初二禪樂。二禪内淨。三四
禪行捨。並是十善地中數法。初二禪喜。第三
禪樂。第四禪捨・念・定・正知倶是十大地中善
性。若大乘宗尋伺是不定數。初二禪樂。第三
禪樂。第四禪不苦不樂。總爲受數。是遍行五
中一。念・定正知・内淨一分念惠是別境中數
法。三四禪行捨。二禪内淨一分取行
捨故
是善十一
中法。是故四禪所有支分。皆是四所有法者
也 問。善心生起入四禪定。第六心王・遍
行・別境・善十一數二十二箇心法相應並有
尋伺是局
初禪
何故取受念・定等立爲禪支。不取
自餘作意・觸等 答。汎論禪支要具三義。入
三義攝立爲禪支。一是對治支。下地障故。
如初禪尋伺。二禪内淨。三禪捨念慧。四禪捨
念。皆隨應治下地障故。二是利益支。益當地
法故。如初禪喜。二禪喜樂。三禪樂受。四禪捨
受。三是彼二依止自性。當地禪定體故。如四
禪各有定即心一境性也。對治利益二支所
依即此定故。若入隨一即成禪支有隨順義。
是支義故。此十禪支。心所有法即入三義故
立爲支。餘心所等不入三義。是故不立爲禪
支也。雖不立爲支。而其遍行・別境・善心所法
應倶起者。皆同時相應。第六意識入定之時。
以此爲主。定數爲本。與王倶起。餘二十數與
定倶時。隨依心王。同時倶起。不定中二亦隨
倶起。而二禪已上尋伺不相應。倶起法中入
三義者。由隨順故立爲支也。禪支相状探玄
記第十二釋第三地中委細解釋。今擧綱要
不能具載。此經上卷十長養第九名定心。修
無相空入諸三昧。彼文云。逆順出沒故。常入
百三昧十禪支已上言逆順出沒者。彼位菩薩。
於諸三昧或出或入沒者入也。修習純熟入
出無礙。四禪四無色定。始自初禪終至非想。
次第順入上昇遊戲。從非想心乃至初禪。逆
次遊入。出此入彼。出彼入此。順入逆入順逆
入順。超逆超順逆超。入九次第定。入師于奮
迅三昧超越三昧。如是等定無量無邊。如大
品般若及諸經説。今此中意。於諸禪定出入
遊戲動止施用。通達解悟識知顯了。菩薩行
人須知此等體性徳業種種義理而已。與人
授戒之者。於經律論藏戒定惠等義解悟通
了然。後應作能授之師。莊云。不解第一義
諦者。此有二種。一者信解。二者證解。未得二
解故言不解已上同師釋六種姓十禪支已云。
於如是等行法之中。亦不得此法中意。名爲
不解已上勝莊亦云 問。此與第十八戒何
別 解云。第十八戒直説不解爲他作師。此
戒爲利與人授戒。故有差別。利養攝御徒
衆。是染違犯故。瑜伽云。貪著供事増上力故。
以愛染心管御徒衆。是名有犯。是染違犯。無
違犯者。不貪供侍無愛染心管御徒衆。若依
此説。雖未研究甚深法性而不求利。但以慈
悲想之心隨分與授戒者。皆無違犯已上寂云。
與十八戒有何別者。一云。前制爲新受者。必
須有解。此制爲重者。必須具解。一云。前制無
解輒授。授多是掘尾者所行。此制爲利妄
授。多是無羞者所爲。今謂前於攝善門中制。
今於利生門中制已上銑云。前第十八直言不
解。此中爲利。與彼不同。前二十三戒示受戒
人受之方法。次前即示能授之人受戒方法。
前之二處雖明未盡。前明懺中令見如相。未
叱其相。此中出之。又前約自誓今約對人。故
不同也。又次前戒未制法師解經律等。前約
解人不與他受。此約不解而詐爲師故不同
已上言性遮者。若約利養名聞。攝御門徒意
樂染汚。雖是性罪。今約無徳作師義邊故。遮
戒攝。言麁細者。制不解等制貪利等是細。作
師義邊是麁。約身語故。言止作者。有解作師
是作持戒。無解爲利爲名作師是止持戒。止
此非故。言對論者。如前引勝莊所引瑜伽戒
文也。寂云。大小倶制。七衆之中正在出家。兼
通在家。在家亦有互作師故已上無徳詐師戒

第四十二非處説戒戒
疏。戒律制於内衆爲祕密之教法者。佛爲聲
聞制諸戒法。有犯戒縁起時。佛集比丘。爲諸
比丘制種種戒。不令下三衆及在家衆見聞。
佛制尼戒時。由有尼犯縁。比丘聞之白佛。佛
集比丘爲尼制戒。令告比丘尼。尼衆蒙告歡
喜奉行。半月半月説戒之時。比丘令出沙彌
等諸未受具人。又不令比丘尼聞之。雖非爲
恐遮難而爲令不潜法故也。今大乘菩薩戒
其義更是甚深祕密故。無令未受戒者及誹
謗者諸外道輩聞之見之
疏。非但賢劫千佛也者。莊云。言千佛戒者。賢
劫千佛已上且擧賢劫約現在故。理實即如今
疏所判 問。三世劫中成住壞空。住劫二十
中劫之中。爲必千佛出世。爲不爾耶 答。
出世其事極希。或有千佛出現。或有一佛
出現。或有全不出。多劫相續無佛出世。空過
無有佛者是也。今三千佛出三劫者。過去莊
嚴劫。現在仁賢劫。未來星宿劫。各有三千佛。
此由過去有三千人禮拜五十三佛。同業宿
縁。三世各千佛相續出現。然此賢劫千佛之
中。九百九十九佛同劫之中相續出世。最後
盧至佛次大劫中住劫獨出。此亦名仁賢劫。
故知賢劫有二大劫。成住壞空各經二十中
劫。八十中劫爲一大劫
經。除國王者。進云。王之有力信樂情深。雖未
受戒。佛教亦開許王聽。故四分律中。佛在時
半月一度集僧説戒。王心生疑故。令人同佛
及比丘。半月聚集。有何事意。佛報王言。半月
説戒。謂驚策比丘身口不令作惡。佛因王此
問便開王來去聽戒。爲除王疑心故。又解除
國王者。帝王蓋是受佛付屬之主。盛衰之事
皆由國王。謹案漢魏已來内外史籍。時清則
佛法顯揚。政亂則法陵滅。爲有益故便開國
王聽説千佛大戒已上言性遮者。於未受戒等
人説戒此是遮罪。利養之意有性罪義。此制
口業傍通身犯。此義邊門制麁業也。既制於
非處説此戒。是止持也。大小倶制。七衆亦同。
瑜伽菩薩地云。又諸菩薩於受菩薩戒律儀
法。雖已具足受持究竟。而謗毀菩薩藏者。
無信有情終不率爾宣示開悟。所以者何。爲
其聞已不能信解。大無知障之所覆蔽。便生
誹謗。由誹謗故。如住菩薩淨戒律儀。成就無
量大功徳藏。彼誹謗者。亦爲無量大罪業藏
之所隨逐。乃至一切惡言惡見及惡思惟。未
永棄捨終不遠離已上善戒經中。若比丘爲求
罪過聽菩薩戒。不信受教者及不成就優婆
塞戒沙彌戒波羅提木叉戒者。不得聽菩薩
戒。聽者得罪等。廣説如彼
第四十三故毀禁戒戒
經。不得受一切檀越供養等者。銑云。此有六
失。一乖信施失。二乖國恩失。三靈祇可毀失。
四世人嫌罵失。五衆生捨棄失。六呵同畜等
失。初失者施心慇厚非戒不消故不合受。次
失之中大地無一足分。王水一渧之分。一切
水土皆屬國王。白衣輸税方聽得用。比丘持
戒以報王恩。縱是私度理亦同爾。今戒已虧
有乖王意。故無分也。第三失中。以若持戒善
神則護。今既毀戒。惡鬼得便。故遮前而罵賊。
掃後而滅跡。四五二失可知。犯戒人已呵同
畜等。以其愚癡及無心識也已上此即由故犯
正戒故。成如此諸過。銑云。若煩惱所逼。或懈
怠所爲。但犯餘戒無故違罪已上莊云。謂破戒
人不應受信施等。所言大賊者。如世間賊能
奪財寶及害命根。此中大賊亦復如是。能奪
他人法身慧命及恒沙等功徳大寶故。大智
度論第十五云。破戒之人不可共止。猶如惡
賊難可親近。破戒之人難可共住如毒蛇。破
戒之人雖似比丘。譬如尸死在眼人中。破戒
之人如僞珠在眞珠中。譬如伊蘭在旃檀林
中。破戒之人若著法衣。則是熱銅鍱以纒其
身。若持鉢朽即是盛洋銅器。若所毀食即是
呑燒鐵丸。飮熱洋銅。若受人供養供給。即是
地獄獄卒守人。若人精舍即是入大地獄。若
坐衆僧床榻。是爲坐熱鐵床上已上言性遮者。
所犯戒中或有性戒或有遮戒。能犯思心。唯
是故起戒染心而已。故思分齊。即是遮戒。犯
戒故思即是細心等起罪事。即是麁品通身
語業。犯佛戒故。寂云。大小乘倶制。而聲聞中
未見別結毀戒受施之罪。大士損利生行故。
別結罪正在五衆。文言信心出家故。謂隨所
行犯結本罪。已更増毀犯受施之罪。所犯本
罪通於輕重。唯除上纒失戒者也已上不犯餘
戒之時無有毀犯此戒。犯餘戒時必犯此戒。
欲犯戒時必先發起故思。然後犯彼彼戒。此
必先起故毀心故
梵網戒本疏日珠鈔第四十九
  于時文保二年戊午五月二十六日。於唐招
 提寺牟尼藏院。爲俗甥法子實圓禪明房
 作續此鈔
  華嚴兼律金剛欣淨沙門凝然春秋七
十九
  寶永三年龍舍丙戌六月十五日書寫此卷
 了
 右筆亮然 







梵網戒本疏日珠鈔卷第五十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第四十四・五・六・七・八戒結勸流通
第四十四不敬經律戒
經。常應一心者。進云。神思怡悦都無散亂。故
名一心已上此一心者。非五識心。是第六識。
雖言一心。非唯心王。亦意識相應三摩地數。
專注一境無轉餘境。相應念數憶持不忌。同
時受想領納取像。思數造作。善諸數中信慚
精進無貪嗔等。如是等相應倶起總成一心。
諸起善心終習道業。一心行相其事如是
經。受持讀誦大乘經律者。進云。受者。一手執
經卷。躬於師所求解曰受已上先於師所傳受
經典名句文身。此是受文句也。非受唯受文
句。亦更聽受文字句逗之下義理。此受即通
能詮所詮。註所陳説是受義理。進註亦云。持
者二聽憶在心。歴身不忌曰持已上持謂憶持。
念數爲體。前所傳受或能詮文。或所詮義。覆
練覆思不忘不捨。前之時雖有諸數。領納爲
體。故立受名。此持行中諸數雖倶。以念爲本。
故立持名。註亦云。讀者。三開卷目閲。尋文無
怠曰讀已上對能詮教。向文隨句。次第諷唱。言
聲不濁。句逗無濫。句逗混雜。義不顯故。註亦
云。誦者四背文闇説。心無錯謬曰誦已上誦謂
闇誦。乖文止視闇憶意府。前讀開眼見字縁
句眼識所縁。詫色經卷存名句文。是意識能
眼識所縁。唯是色經。所盡色境能詮名句皆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