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日經供養次第法疏私記 (No. 2220_ 宥範撰 ) in Vol. 00

[First] [Prev]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220 [cf. No. 1797]
大日經供養次第法疏私記卷
第一

 金剛弟子阿寂記 
將記此供養次第法疏要義。略爲三門。謂一
明疏題目。二明疏主序。三明唱本作釋。初中
亦二。初正釋題目。後擧撰號。初中大等十一
言擧所依本經。爲所詮之法體。疏一言出能
依末疏。爲能詮之名義。卷上兩言。簡異卷下
以爲義。二從零下出撰號。中零妙寺者。此疏
下卷末云。此文造人新羅國零妙寺云云是即
疏主所居之寺號也。僧者和合爲義。就此有
多種僧。如妙印鈔引涅槃等廣釋之。今存二
種僧。所謂聲聞僧。菩薩僧也。外現聲聞形之
邊即聲聞増也。内證理智和合之義即菩薩
僧也。禀釋迦如來之大慈大悲之氏故云釋
也。是即簡異非於外道六祖之末弟也。不可
思議者。此人内證外用悲智齊廣大甚深不可
思議。故云不可思議。撰者存略爲義。所謂面
隨從於善無畏。能所視聽統廣存略。而著記
故云撰也。問置撰號何人所作耶。答曰。彌天
道安時始置之問何故名彌天耶。答曰。取秀
句之詞而爲名。所謂有俗人。號曰習鑒齒。此
人行道安之許對法師時。即道安問曰。汝何
人。答云我是四海習鑒齒習鑒齒即問曰。汝
何人法師即答曰。彌天道安云云故名彌天也。
是即相互寄我智慧深廣於一天四海而爲自
稱也
二從稽下。明疏主序中自爲三。一明歸敬序。
二明發起序。三明大綱序
初中亦三。一明歸敬佛寶。二明歸敬法寶。三
明歸敬僧寶
初中亦二初明能敬相。後明所敬尊。初中稽
首者。即以此兩言省三句之頭。所謂奉稽首
三寶也。是即以行者尊頂。而稽三寶之尊足。
當知敬禮深重義相也
二從毘下。明所敬尊中。毘盧遮那佛者是即
擧心王攝心數所謂以兩部曼荼心王心數悲
智圓滿之兩足。案修眞言者大度量勇鋭之
頂上。是三平等之深致也。又是諸佛灌頂
之表儀也。以此不思議加持力故如來萬徳
與行者衆徳無二無別。以無二無別故。爲普
門法界大導師。而堪能撰記此經甚深之奧
義。故云稽首毘盧遮那佛也
二從實下明歸敬法寶。中亦二。初擧本有。後
擧縁起。初中實相者。即a字實義。所謂本
不生之實相也。今宗所言實相者。唯是一相。
所謂不生不滅無自性之一相是也。法者自
性清淨之妙法。所謂一切衆生自己本來八
分肉心是也。智者清冷無垢之月輪也。是即
圓明之上普賢二法悲智二徳也。故論云。於
内心中觀日月輪。又云其圓明則普賢身。亦
是普賢心。後次實相者a字即佛部。法者
va@m字即蓮華部。智者h@u@m字即金剛部也。指如
是法位常住普賢大菩提心。言實相法智也。
是故略出經云。普賢法身遍一切。能爲世間
自在主。無始無終無生滅。性相常住。等虚
空。大日經云。虚空無垢無自性。能授種種
諸巧智。由本自性常空故。縁起甚深難可觀。
論云法爾應住普賢大菩提心。大般若經云。
一切衆生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以
如是義故云實相法智也。縁起法者。總四種
法身之説教。通以爲縁起法。所謂十方三世
一切三身如來所説之正法也。故歸依方便
偈云。三種常身正法藏。又疏第九釋第一不
捨正法戒云。謂一切如來正教。皆當攝取修
行受持讀誦。如大海呑納百川無厭足心。若
於諸乘了不了義。隨一切法門忽生奇捨
之心。故知。今眞言行者所歸之法寶藏可如
此。是即第一三昧耶戒也
問何故今以此一句七言。攝盡本有縁起諸
法寶藏可得意耶。答。悉地出現品。説三世無
量門決定智圓滿法句云。虚空無垢無自性
能授種種諸巧智由本自性常空故。縁起甚
深難可觀此中初二句。説本有圓明之上法
爾無作悲智具足。是即能生之自體也。後二
句。説縁起難思之上種種方便難見巧用是
即所生之諸法也。就中此品。説四種眞言二
箇祕印。是即一宗奧義。一經源底也。非面授
不可知。是故如來爲示如此祕奧。先説此圓
滿法句標幟本有縁起之諸法。不出a字大
空無自性之法句也。爰以疏主依圓滿法句
偈。而案一句七言之法寶歸依句也。所謂實
相者虚空無自性之義也。法智者能授種種諸
巧智之意也。又祕密曼荼羅品説如來發生之
偈云。能生隨類形諸法與法相等。此中能生
之兩言。彼法句之中初二句之義。即今實相
法智之義門也。隨類形以下。彼偈之中彼二
句之義。即此縁起法之義相也。然則。巧以此
一句七言。攝盡本有縁生之一切法寶藏也
三從聖下明歸依僧法中。聖者等者。是即擧
深攝淺所謂從等覺至初地已上。號爲聖者
也妙音者。梵云曼殊。此云妙音所謂曼殊師
利菩薩也。阿闍梨者。此云軌範師。此大聖以
悲愍一切衆生故。依大日經王。説此供養次
第法。爲未來惡世一切衆生成不請軌範師。
而流傳三密之決要。爲報此重恩故。殊歸
依此尊本誓悲願。總歸依兩部理智和合僧
也是故歸依方便偈。云勝願菩提大心衆當
智不可限大聖一尊也
二從垂下。明發願序中自二。初明請加被。二
明發起所期果海初中垂恩者。言願垂布慈
悲本誓令知見撰述之本旨也。後明發起所
期果海中。法性者。自性清淨無自性法也。海
者深廣無際之義。所謂清淨法界。圓明常住
海也。發起令證入如是平等一味諸佛果海

三從大下。明大綱序中二。初明述大意。二明
説來意
初中亦爲五。一明擧經總標總別兩題。二明
述自性圓明法體。三明三明三密加持化用。
四明簡擇根機。五明擧灌頂勸發
初中大毘乃至第一者。爲標經軌大綱。先
總牒總別兩題。而總顯有四門。其義在文可

二從釋下。明述自性圓明法體中。亦有四。一
明總牒別列。二明本有大智。三明本有大悲。
四明結歸a字。初總標別列自可見
二從初夫下。明大智門中。眞性者無自性也。
至理者不生之理也。離言者出言句故。絶像
者越形色故
三從應下。明本有大悲門中。應機示現者。
法爾無作同體大悲應物而影現。譬如一相
摩尼隨縁現色。故云應機示現也。無相而現
相無形而顯形。故云無相非顯也
四從所下明結歸阿字中。阿字等門者。阿字
本不生義也。以此阿字本不生故。從此阿字
所生迦等諸字皆入阿字門。故不生不滅不
可得。所謂迦字作業不可得。乃至訶字因
業不可得者。即是迦等諸字實義也。所言不
可得者。即是字字之圓明也。故云所謂阿字
等門妙明其理也。妙謂妙極即妙印也。明謂
圓明即眞言也。其理者自性心蓮之實理也
更問
三從今下。明三密加持化用中。亦二。初擧能
説大經後明所説三密。初中。今此經者總指
七軸妙經也
二從理下。明所説三密中。理蘊於詞者指阿
等諸字聲字實相。所謂聲字爲能蘊實相爲
所蘊。所以然者阿字之聲即蘊本不生之理。
又阿字之字形即蘊本不生之理。故云理蘊
於詞也理者不生無自理也詞者阿等聲字
也。然能蘊所蘊共畢竟不生。其意解斷文句。
故云意絶文外也已上約意
密明義
是故等者。如是内
證眞實境界雖非言句所詮如來以大悲方便
門故。住自在神力加持三昧。普門令無量衆
生利益安樂故。云是故乃至眞言也。此中對
以祕印者身密門也。導以眞言者。口密門也
已上約身口
明義也
四從所以下。明簡擇根機中自三。一簡慢法
者。二簡非器人。三簡未入壇者。初中所以者
言。次上明三密加持即身成佛之祕奧故。如
此甚深祕密之法門慢法者及劣惠人。所不
堪所聞故。而明簡擇其人之所以故云所以
也。是故疏第三云。即心成佛旨趣難知。若不
從師受學者。恐未來衆生輕慢法故。不能諮
謗善知識未蒙三密加持而自師心執文。輒
自修學久用功力無所能成。反謗此經謂非
佛説乃至以如是因縁感遺法業於無量劫
墮惡趣中云云故云若不從師受學禁入其門
也。所言其門者。即三密修行之門也
二從非下明簡非器人中。非其入者。雖非前
慢法者其根性劣弱。而無大度量勇鋭之心。
動住自調自度之思。是故。論云。若有上根上
智之人不樂外道二乘法。有大度量勇鋭無
疑惑者。宜修佛乘。故云非其人者。制妄授傳

三從未下。明簡未入壇者中。未經灌頂等者。
今灌頂大略有二種。所謂授明與阿闍梨位
也。就中有得授明灌明然後可聽之法。復有
得阿闍梨位。然後可聽之法。如此次第法則
是即十方三世諸佛同一本誓三昧耶戒也。
若有人不經如是次第法則 而妄諮聽見聞
修行其法者。犯諸佛同一三昧耶。必定墮在
大地獄。故云未經灌頂禁其輒聞也
五從若得下。明擧灌頂勸發中自二。初擧授
明灌頂勸發。後擧阿闍梨灌頂。勸發。初中若
得見聞頂禮等者。於此中而有三種。不同。所
謂遙見。投花。授明是也。祕密曼荼羅品中云
初見漫荼羅乃至隨教修妙等。二偈八句之
文分明也更問滅除恒沙之罪者。具縁品中説
此授明灌頂之功徳。云無量倶胝劫所作衆
罪業。見此漫荼羅消滅盡無餘也。以是義
故。云滅除恒沙之罪也
二從如下。明擧阿闍梨灌頂勸發中亦二。初
明釋傳法義。後釋祕密義。初中明義者。如説
奉行乃至其身者。凡此一十二言兼含傳法
祕密淺略深祕等。種種無盡之灌頂。然間先
以此文。顯明傳法灌頂法則得益者。如説
奉行等者。依具縁品所説。擇地造壇曼荼羅
及世間成就品等有相持誦法則次第而修行
故。云如説奉行者德海集於其身也。故祕密
曼荼羅品。説傳法灌頂云。復次許傳教説具
三昧耶雖具印壇位如教之所説。故云如説
奉行者也。徳海集於其身者。具縁品説傳教
灌頂之功徳。云何況無量稱住眞言行法行
此無上句眞言救世者。止斷諸惡趣一切苦
不生。若修如是行妙惠深不動。又云爾時金
剛手白佛言。世尊若有諸善男子善女人入
此大悲藏生大曼荼羅王三昧耶者。彼獲幾所
福徳聚。如是説已佛告金剛手言。祕密主從
初發心乃至成如來所有福徳聚。是善男子
善女人福徳聚與彼正等。以如此義故。云徳
海集於其身也。二約祕密釋其義者。所謂
如説奉行等者。是即依悉地出現品四種眞
言。成就悉地品摩訶薩意處内心相應瑜伽。
祕密曼荼羅法品以字燒字因字更生句。同
位品等至三昧所現之布列莊嚴之大地。及
通同法界之曼荼羅。祕密八印品之持誦。阿
闍梨眞實智品以心而作心之持誦。持明禁
戒品等起自眞實不生疑慮心之三平等祕句
等。而如法如説習修觀察三密相應故。等虚
空無邊徳海聚集於其身故。云徳海集於其
身也。以如是等義門祕密曼荼羅品説祕密
灌頂。云未逮心灌頂祕密惠不生。是故眞言
者祕密道場中具第五要誓隨法應灌頂。當
知異此者非名三昧耶。又具縁品云何況無
量稱乃至妙惠深不動。問此文是先引爲傳法
灌頂之證。何故引之爲祕密灌頂之證耶。答
文依執見隱義追機根顯。是即大乘機之所
要也。何況今此經王文文兼四祕句句含三
等。是故何況無量稱之言宜通傳法祕密。住
眞言行法之義豈不亘淺深。是故有智者須
准行耳。問以何得知。今以若得見聞等二
十五言略説。授明及阿闍梨位二種灌頂云
何。答下持誦法則品云。得阿闍梨灌頂乃應
具足修行。非但得持明灌頂者之所堪也。又
御請來表云。禀授明灌頂再三。沐阿闍梨位
一度。明文在之何致疑難乎。問云。若爾者
六度本經。有此説耶。答爾也。問然者其説所
何耶。答祕密曼荼羅品説五種三昧耶中。授
明三種傳法一種。祕密一種。 已上五種攝略
爲二種。彼現文明白也。非面授難知更問
問。今所言大意者。總爲通七卷大意。將又別
爲限供養次第法大意耶。答。總亘七卷大意
也。問。以何得知通七卷如何答。爲宜七卷大
意。先擧本經具題目而以四門分別。明知通
七軸也。何況今此供養次第法。既依六卷經。
即如云我依大日經王説。豈何不通本經之
大意耶。問。若然者亘七軸道理文證有之耶。
答。有之。問。何文何品耶。答。今大意言眞性
至理離言像者。住心品所説之自證三菩提
不思議法界是他。即如經云。云何菩提。謂如
實知自心。是阿耨多羅乃至彼法少分無有
可得。何以故虚空相是菩提。無知解者亦無
開曉者。何以者菩提無相故。又應機示現無
相非顯者。如經云毘盧遮那如來加持故奮
迅示現身無盡莊嚴藏。如是奮迅示現語意
平等無盡莊嚴藏。非従毘盧遮那佛身或語
或意生。一切處起滅邊際不可得。又阿字等
門妙明其理者。如轉字輪品云。善男子。此阿
字一切如來之所加持。眞言門修菩薩行諸
菩薩能作佛事普現色身。於阿字門一切法
轉。凡於此經中處處往往雖説阿字門。正
説阿字一字眞言。專有此處。故疏注云正
是阿字眞言。加之字輪品。阿闍梨眞實知品。
成就悉地品等文義一向此謂也。又理蘊於
詞意絶文外者。如成就悉地品摩訶薩意處
念彼蓮華處。乃至古佛所宣説等之瑜伽。以
是等義門故云理蘊於詞意絶文外也。又對
以祕印者如密印品等。導以眞言者。如普通
眞言品等。次若不從師受禁入其門者。如疏
第十三云世人慈育稚子。雖復情無所悋。而
不授與干將莫耶。以不知運用方便故必如
傷其體。今此法門亦復如是。即心成佛旨趣
難知。恐未來衆生輕慢法。故不能諮詢善知
識。未蒙三密加持而自師心執文。輒自修
學久用功力無所能成。反謗此經謂非佛説。
以如是等因縁感遺法業。於無量劫墮惡趣
中。所以修學眞言者要令先入漫荼羅也。是
即十方三世諸佛菩薩。同一本誓三昧耶也。
故密印品云。若異此者同謗諸佛菩薩。越
三昧耶決定墮於惡趣。又祕密八印品云。祕
密主是名如來祕密。最勝祕密不應輒授與
人。除已灌頂其性調柔精勤堅固。發殊勝
願恭敬師長念恩徳者。内外清淨捨自身命
而求法者。此中不應輒授與人者。總説不
可授於非器也。除已灌頂者。今文所言。未
經灌頂禁其輒聞者。即此謂也。其性非調柔
者。是即非器之人也。非精勤等者。此又非道
之者也。今文言非其人者制妄授傳者此義
也。又恭敬師長念恩徳者。今文言若不從師
受學禁入其門者。即此意也。已上説佛性三
昧耶戒之義門也。次若得見聞頂禮者等者。
授明灌頂分是也。如説奉行者等者。傳法祕
密灌頂分也。當知。今此大意之一段文略義
廣。是故兼通七軸之大意也
第二從次説下。明説來意中自爲二。一明出
家以前憲政。二明出家以後徳行。初中次説
等五言者別標也。昔在以下演其意也。百
寮者百官也。遺制者先皇之遺命也。不敢違
逆者。違母兄之命者非仁義故。暫即位也。
鎭將者其國鎭守府之將軍也。禮拜遣使等
者。鎭將聞小子諫答之旨趣。甚壞哀傷令讃
嘆禮拜也
二從雖然下。明出家以後徳行中。乃至經歴
五十餘國等者。廣經歴五天普求學顯密。各
盡其宗旨。終眞言爲懷矣。自餘徳如付法傳
及住心品記
大文第三明唱本作釋中。大分爲二。一明
題目。二明隨文解釋
初明題目中亦二。初明總題。後明別題。初總
題中亦二。初擧所依本經題。後擧能依次第
法。初中大乃至經者如疏第一及同私記委
悉釋之
二從供下。明擧能依次第法。中亦三。一明供
養義。二明次第義。三明法義。初中供養者等
者。祕密曼荼羅品云供養有四種。謂作禮合
掌。并及慈悲等。世間與花香。從平發生花。
奉諸救世者。結支分生印。而觀菩提心。疏十
五釋云。當知供養略有四種。一是供養香花乃
至飮食。此是供養也私云今所言
事供養是也
二合掌。謂禮
敬也。此是印也私云何
印更問
三慈悲供養。四運心。謂
想香花滿法界運心。即用合掌印也。此中
初一事供養。第二合掌理也。第三慈悲第四
運心須通於理事也。故疏釋云。并慈悲三
事皆運心也。所謂作印已即運心供養也。當
知。今所言理事二種供養者。彼品所説四種
供養是也
二從次下。明次第中。次第者作禮者。今所言
作禮者非壇前普禮。著座普禮等。是即指九
方便中作禮方便也。從此以前皆是先方便。
而非正供養次第之法則也。及發遣等者。始
從作禮方便終至發遣。即正是供養法則。於
其中間有衆多次第法則。故云及也
三從法下明法中。法者軌則之義。軌謂軌持。
則謂軌則。所謂十方三世諸佛軌三平等而
加持一切衆生故云軌持。則本誓願而安住
圓明海會故云軌則也。復次深祕釋者。於色
心實相光明寶閣中。而受三世常恒法樂身
心歡喜悦樂。此名爲供養之義。故具縁品云。
或以心供養一切皆作之。又疏十五云。四運
心謂想香花滿法界。運心已即用合掌印乃至
結支分生印觀菩提心乃至如供養花即用花
眞言等也。心不定何由得然故云三昧自在轉
也。此等意以住菩提心之圓明名爲供養也。
復次第者。今經十住心次第淺深是即諸佛
大祕密。一切凡夫所不能知也。是即曼荼羅
具體法身。故次第不次第共不可思議而横
竪無礙自在也。故經第一金剛手問曰。大勤
勇幾何次第心續生。佛答云。勝上大乘句心
續生之相。諸佛大祕密外道不能識。我今悉
開示。一心應諦聽云云疏一釋云。心續生之
相者。雖此心畢竟常淨猶如虚空離一切相。
而亦從因縁起有心相生。猶如大海波浪。非
是常有亦非常無。若常有者不應風飈止息
則澄然而靜。若常無者不應風飈纔鼓怒相
續。當知是心從縁起故。即是不生而生。生而
不生。無相之相常無相。甚深微妙難可了知。
諸佛祕密之印不妄宣示。是故云諸佛大祕
密外道不能識。我今悉開示一心應諦聽。復
次第者菩提心爲初。大悲爲根爲次。方便
究竟爲後。如是三句相續然後滿足。故云
次第也。復次a字爲第一。@a字爲第二。a@m
字爲第三。a@h字爲第四。a+uH字爲第五。如是五
點次第具足然當成自心花臺。故云次第也。
是即不次中論次。次中論不次。今宗初後不
二横竪無礙自在安樂之義門也。復次法者。
自性清淨本地法身無爲無作。而爲情非情
之軌範而亦法位常住。故云法也。是故悉地
出現品云。虚空無垢無自性能授種種諸巧
智。由本自性常空故縁起甚深難可觀。略出
經云。普賢法身遍一切能爲世間自在主。無
始無終無生滅。性相常等虚空。論云。法爾
應住普賢大菩提心矣
二從眞下。釋別題中自三。一釋眞言兩言。二
釋行學兩字。三釋處一言。初中眞言者簡
虚妄者。如云眞謂眞實顯非虚妄。又不空釋
云。眞謂眞如相應。言謂言詮了義。又如疏云
眞言者眞語如語不妄不異之音。委悉如住
心品記之
二釋行學兩言中。行學者今眞言乘所受之
戒行也。是故受方便學處品云。爾時金剛
手白佛言。世尊願説諸菩薩等具智慧方便
所修學句世尊告執金剛言。今説善巧修行
道菩薩持不奪生命戒乃至貪瞋邪見等。皆
不應作。祕密主如是所修學句菩薩隨所修
學則與正覺世尊及諸菩薩同應如是學。又
持明禁戒品云。菩提心及法及修學業果和
合爲一相。遠離諸造作具戒如佛智異此非具
戒。是則眞言行者智慧方便具足而受持眞
言乘所學十善十重四重三昧耶等戒。而如
教之學。如學之行。故云行學也
三釋處一言中自四。一明約如法界自性釋。
二明約教本釋。三明約傳教師釋。四明約妙
山等釋。初中如法界自性者。直指一切衆生
心蓮華臺上之意處。而爲深智行者之行學
處。是故成就悉地品云。摩訶薩意處説名曼
荼羅乃至決定心歡喜。説名内心處。眞言住
此位能授廣大果。念彼蓮華處八葉鬢蘂敷。
花臺阿字門乃至知心性如是得住眞言行乃至
如是眞實心古佛所宣説云云依如是等經文。
今此次第法歸敬法寶文云殊勝眞言所行
道。疏釋云所行道者即是如法界自性矣
二明約教本釋中。教本者指六軸三十一品
經以爲教本。以一軸五品而爲教末。故今
偈云道場教本眞言印。疏釋云。道場者妙圓
壇也。教本者是毘盧遮那經。言依隨此經
方便學處品等。而爲學處。故約教本而得釋
處之義也
三約傳教師釋中。傳教者總指受大灌頂之
師也。所謂具足十三種徳法則阿闍梨也。又
阿闍梨眞實智品説深阿闍梨云。佛子一心
聽以心而作心餘以布支心。一切如是作即
同於我體。安住瑜伽座尋念諸如來。若於此
教法解期廣大智正覺大功徳説爲阿闍梨。
依此等經文故今偈云親於尊所口傳授 疏
釋云親於尊所者爲灌頂之師。依隨如是深
行法則阿闍梨。而行學此眞言乘三昧耶眞
無漏戒。故云傳教師也
四明約妙山等釋中。妙山輔峰等者林樹花
菓莊嚴微妙故云妙山等也。具縁品所説山
林多花菓等是也。就此有淺深兩義。其淺略
如文。其深祕義。亦如下文釋之
問。今此行學品。爲文殊直説將亦爲依本經
説然者如何。答。依本經説也。問。云何得知
耶。答。自云我依大日經王説。有何疑乎。問。
若然者依何等品何文耶。答。如二十五偈勸
行制戒門者依受方便學處品等。如依正戒
重禁門者依持明禁戒品等。如覺心得益門
者依祕密曼荼羅品等。即如云善住若觀意
眞言者覺心不得於三處乃至於諸法本寂常
無自性中安住如須彌是名爲見諦。如一生
成佛門者依悉地出現品。即如云不捨於此
身逮得神境通遊歩大空位而成身祕密。當
知大聖依如此等經説而説當品也。第二從
四隨下明隨文解釋中自爲四。一明別標。二
明列名。三明略釋三段。四明廣釋三段。標列
略釋自可見
四明廣釋三段中自亦三。一明序分。二明正
宗。三明流通。初中序分中。亦二。初明歸敬勸
信序。二明精勤修行序。初中亦二。一明歸敬
序。二明勸信序 問。前既明題目并序已。何意
又重明題序乎。答。前所題者。是疏主首題。而
非次第法本之題。故加疏卷上之三言而顯
其殊異。今三釋題目等者。是疏主爲唱本
作釋。擧正經之本題而作解釋也。又前所
言序者。疏主爲作此疏私歸敬三寶而發願
迴向。今所明序者。大聖爲説此供養次第法
而歸敬三寶。是故兩重明序及題也
初明歸敬序中自三。一初二句歸依佛。二我
等一句歸依法。三供等一句歸依僧也。然疏
於歸敬勸信序中總分別四門。所謂初二門
爲歸敬序後二門爲勸信序也。初二門中敬
主歎徳門者佛寶。次於依經所現門中而攝
法僧二寶故成三寶也。所謂敬主者。即奉歸
敬摩訶毘盧遮那如來故云敬主。是即大日
經王教主故也。嘆徳者經所言開敷淨眼等
者。如來開敷八葉心蓮華眼。而令圓滿自
性清淨之衆徳故云開敷淨眼。然世間一切
蓮華中以青蓮華而爲第一。如來亦爾。開敷
淨眼之諸尊中最爲第一。故以爲喩也。此
淨眼本經云如來眼。或云大慈悲眼。或云心
蓮華眼。是即從事而異名其體非異也 問今
此淨眼者。諸尊亦得此耶。答當分得之。故悉
地出現品云。時金剛手祕密主等及一切大
衆得未曾有開敷眼云云
問。若然者。何以此開敷眼而嘆大日如來無
上無無上勝徳耶。答。彼只云開敷眼。此云開
敷淨眼故爲勝上也。又彼喩黄白赤等蓮華
此喩青蓮華。故大論云。諸蓮華中青蓮華爲
第一。取意開悟妙理者。指阿字本不生之理

二從我者下。明歸敬法寶中我者文殊者。今
此供養次第教主也。依大日經王説者。此經
中總説十住心淺深無自性。統收顯密二教
之宗旨。是故四種法身所説淺略深祕之一
切契經。皆是此經之所流所目也。故號爲經
王也
問。今大聖所歸依法寶齊大日經耶。答。普可
通一切法藏也。問。若然者何故今此歸敬偈
云我依大日經王説全不擧餘經。又下擧後
代法則中云及方廣乘疏釋云。方廣乘者即
是大日經也。明知限今經不通餘經。然者如
何。答。曰可通一切法寶藏事是即宗旨也更
不可疑。是故今宗四重禁之中第一重禁名爲
不捨正法戒。然今此四重是眞言乘命根也。
若不歸者如此眞言乘命根故。疏九云。今
此四戒是眞言乘命根亦是正法命根。第一
戒不應捨正法者爲一切如來正教皆當攝
受修行受持讀誦。如大海呑納百川無厭
足心。若於諸乘了不了義隨一切法門勿生
奇捨之心。亦此一切法門皆是大悲世尊於
無量阿僧祇劫之所積集爲欲普門饒益一切
衆生故演説之猶如字輪不可棄一。如聲聞
人隨捨一事猶固和合義斷喪失律義。何況
摩訶衍耶。如之今次第法中歸依方便門中
云三種常身正法藏。同疏釋曰。三種常身者
法身等三種悟生死本不生故言常身。正法
藏者正者簡邪法軌則。藏者含恒沙徳也。當
知大聖應歸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法寶藏也。
所以然者。合集十方三世諸佛之大智法門
以爲文殊師利菩薩。即如云文殊師利大聖
尊三世諸佛以爲母。十方如來初發心皆是
文殊教化力。是故若大聖不歸依大小權實
一切法寶藏者。於文殊大智有取捨分別之
過非無相無分別之大智。何名爲大般若波
羅蜜多菩薩耶。次至我依大日經王等偈者
聊有深意。是即擧無上無無上大經王而攝
大小權實眷屬一切諸經。有何不可耶。譬
如國王聖朝百官隨從。以是義故。今此經中
始從異生羝羊心終至于祕密無上心内外邪
正大小權實一切法門無不説盡。所謂如世
間三心者。梵釋所説四韋陀典。乃至莊老
等教風皆悉説盡之。如唯蘊拔業者二乘行
果無不説盡之。如他縁覺心者一切權菩薩
乘行因得界無不説盡之。如一道極無權佛
乘行因得果無不説窮之。是即爲跨節之經王
故。統收盡空法界一切内外邪正大小權實
法寶無不攝盡故。疏釋此經集會成就云。若
少分未等一法未滿即不名一切集會。既經
王會坐一切大衆之衆徳如斯。何況大聖文殊
師利豈存執捨分別耶。爰以疏第三釋通達
三乘徳云。通達三乘者謂於大小乃至是名
通達三乘也。既稱經王何有不統收之法乎

三從供養下明歸敬僧寶。中所資者指一切
曼荼諸尊而云所資也。是即大日如來所資
故云所資者諸本尊也。此等諸尊皆悉理智
和合故成僧義也。衆亦是僧義也
二從爲成下。明勸信序中。經言眞言者阿
字也。法者自性清淨法也。如成就悉地品云
念彼蓮華處花臺阿字門乃至知心性得住眞
言行。又持明品六月念誦眞實智品以心而
作心之瑜伽。祕密曼荼羅位品以字燒字因
字更生之法等。指此等言眞言法也。是即
祕中之祕最祕之最也。爲成就如是之祕密
最極之眞言法説祕密瑜伽次第法則。所謂
三月念誦六月持誦五字三字等瑜伽三摩地
門也。故云爲成眞言次第法也。如彼大日世
尊之所成就。今依此次第法則。如法如説供
養修行故。速令成無上悉地故云如彼當得
速成就。疏云如彼者指惠日尊也。令本心者
等者。所言本心者轉字輪品云。時毘盧遮
那世尊尋念諸佛本初不生加持自身乃至
一切本初號名世所依説法無等比本寂無有
上。故言令本心者令悟本不生理之心。經
言離垢故者。祕曼法品從阿字自體出生羅
字智火還焚滅阿字之微垢。以是義故云又
令本心離垢故也。我今一句等者。爲結成上
之一偈三句所説義理法門故。云結上已來
之意也。經言我今者文殊之自稱也。隨要略
者。如云爲成次等者。指具縁品擇地造壇
次第法則。并祕密曼荼羅品等灌頂法則瑜
伽三摩地次第法則也。如云眞言法者。指
悉地出現品所説四種眞言。成就悉地品内
心處法。阿闍梨眞實智品阿字不生眞言法。
持明禁戒品所説縁明所起戒等也。如云本
心離苦者。指祕密曼荼羅品以字燒字因
字更生祕密瑜伽三摩地等。如此等妙解妙
三摩地法門一經宗旨祕藏樞要。故云隨要略
宣説。擧如是等之大綱。勸誘修眞言者而
令發起無上大信心故。云歸敬勸信序也
二從精下。明精勤修行序中。大分爲六。一
明成就信解門。二明勸信三寶門。三明勸
行制戒門。四明依正戒重禁門。五明覺心得
益門。六明一生成佛門矣
初中又四。一明所成果。二明能成智。三明所
證果。四明擧因顯果。初中然者押上之言也。
初自他利成就者。就此有二義。一通地前一
限地上。通地前者於凡夫地値知識經卷。始
於眞言乘教當發如實之菩提心即信也。依
此如實正見眞實之信證知地前五種三昧道
即解也。夫眞言行者從最初發心已來專利
他爲懷而自利利他成就。故云初自他利成
就也。然於地前之一一行各各有分分果故
疏云擧所成果也。是即非極果也。次限地
上者此中初者指初歡喜地也。自他利者悲
智和融位故云爾也。此位是地前之果故云
擧所成果也。又地前信也。初地解也。故云
成就信解門也
二從無下。明能成智中。無上智者。指如實
大智也。願者自他平等普賢行願是也。方便
者九方便等種種無量自利利他成就之善巧
方便門是也。依如此等之智願方便得如上
之自利利他成就果。故云明能成智也
三從成彼下。明所證果中。指所證果等者
就此有二義。一指初地所證之果。二通至第
十一地所證之果准上可知。經方便雖無量
者。凡四重法界塵刹聖衆一一三摩地法門
莫非爲彼妙果之善巧方便故。云方便雖無
量也
四從發下。明擧果顯因中。擧果者經所言之
悉地也。悉地者此云成就。其成就者所尅
證之果徳也。發起者今此悉地之妙果非修
因證得之始發新起。是則本有圓明之本發
本起也。顯因者初地乃至十地通名信解故。
對十一地極果故。指信解云顯因也
二從約第二下。明勸信三寶門中自三。一
明總表佛僧。二明別釋。三明釋法寶。四明
問答決疑。初中總表佛僧等者。於滿等一
句總表佛僧功徳也。一切兩言通佛僧。如
來兩言限佛寶。勝生子三言擧僧寶也。如
悉地出現品云。昔勝生嚴修此故得有一切
如來行。疏十一釋云。過去菩薩名勝生嚴此
即佛子也。所謂從如來種姓中生故云勝生
子。又以無量功徳莊嚴其身故云勝生嚴也。
此是悲智和合之僧寶也
二明別釋中。彼等等者。此中一偈者恐轉
轉書寫誤歟。應云彼等等二句。所以然者。次
上於滿等二句總表佛僧二寶。次彼等等二
句別釋佛寶三密故也。若不然者總表別釋
全不懸合。何者總表當表二寶至別釋即釋
三寶者。表釋大相違之上無法寶。當知轉轉
誤也。眞言形者佛菩薩口密也。種種印等者
三昧耶身即意密也。句初彼等者佛身而等
菩薩身是即身密也
三從所行下。明法寶中。言殊勝眞言所行
道者。凡今經十住心之始終是不二一心圓
明常住諸祕奧也。故經第一云勝上大乘句
心續生之相諸佛大祕密外道不能識。又持
明禁戒品云所説殊勝戒古佛所開演。故云
殊勝眞言也。所行道者偏指成成悉地品
之瑜伽。以是義故疏言所行道者即是如法
界自性也更問
甚深
四從問下。明問答決疑中自二。初明問答前
後兩歸異。後明問答文殊歸三寶否義。初
問意謂初稽首等一偈即歸敬三寶也。何故
於滿等一偈半又歸敬三寶也。然者兩重差
別義如何而問也。答意謂稽首等一偈文殊
爲説此次第法自歸敬三寶。於滿等一偈半
爲未來眞言行者説應用歸敬三寶也。是故
雖似重説而其義理尤大要也。故云此中明
後代修行者法則也
二從問文下。明問答文殊歸三寶否中。問
意自可見。答意謂。云依大日經王故歸依
法顯然也。我者文殊自稱。即是僧寶也。故
三寶具足成就而答也。同體三寶可知者。一
切衆生本來具足三寶是也。復次三寶互具
三寶。所謂佛所具自性清淨之妙法是法寶
也。佛所證徳悲智圓滿定慧和合即僧寶也。
次於法寶有覺了義即佛寶也。有理智和合
義即僧寶也。次於僧寶有覺義即佛寶也。
備軌持軌則即法寶也。故云同體三寶可知

三從約第下。明勸行制戒門中自爲七。一
明佛説證修法二明聖者隨益開演。三明勸
住金薩位。四明阿闍梨衆徳。五明弟子好
相。六明建立圓壇。七明正行制戒。八明
結説矣
初從有下。明佛説證修法中自二。初一句
明有情信解。後一句明如來隨説。初中有情
者如疏文。信解者指凡夫地之信解如上記
之。上中下者指三部悉地。所謂信解佛部勝
徳而爲上。信解蓮華部勝徳而爲中。信解
金剛部勝利而爲下。是即息災増益降伏悉
地也。故云信解上中下也
二從世下。明如來隨説中。世尊者大日如
來也。説彼者。隨順衆生三種信解。而説三部
悉地證修之行法。故云説彼也。證修法。眞
言乘行證也。其行證雖無量。不出有相無相
世出世二種行證。所謂依具縁品及世間成
就品等。如其法則次第。如説修行而成有相
有縁之悉地。名爲世間成就之果。此行即修
也。此果即證也。故云證修也。如事業品云彼
依世間成就品乃至是謂世間之悉地。復依
成就悉地品等。如其法則次第等。如説修
行而成甚深無相出世成就之妙果。是即證
修也。如事業品云次説無相最殊勝乃至依
此方便而證修當得出世間成就。以如此等
義門故。云説彼證修法也
問。何名爲修位何名爲證位耶。答。修阿字
不生之實相爲修。住暗字圓明海爲證位也。
故疏十五云。初依佛教發心即阿字。後成佛
等於佛即菴字。又云。前阿入阿字字門。雖云
了知心性。然亦未得究竟現前。是故更入
菴字門。此是將用成就菩提心也
二從哀下。明文殊隨益開演中亦二。初一句
擧所哀群迷。後一句明聖者悲演。初可見。次
句中隨順者。聖者隨順世尊之證修法故而
開演。後次文殊饒益六趣之輪迴苦故而開
演。以如是二義故。而説此供養次第法。故云
開演也
三從應下。明勸發金薩心中。應當如論云。法
爾應住普賢大菩提心。是即應謂定惠相應。
當謂時機相當。言今行者應當彼金剛薩埵
悲智相應之堅固菩提者。時機契當之精勤
決定。故云應當恭敬決定意也。恭敬者。大
論三十云。謙遜畏離故言恭。推其智徳故云
敬。決定意者。我及一切衆生。畢定可成無上
正等正覺。堅固信知。不致微塵許之疑慮。故
云決定意。故成就悉地品云。決定心歡喜。
説名内心處。又持明品云。等起自眞實不生
疑慮心。又持誦品云。行者應生決定意。故云
決定意也。亦起者。對恭敬決定意故云亦
起。勤者精勤義。誠者堅固義。深信者。不動如
須彌大菩提心也。故略出經説金剛薩埵名
義云。一切衆生所有心堅固菩提名薩埵心。
住不動三摩地精勤決定名金剛。明知。今應
當等二句義門全同彼經文意。是則先勸誘
初心始行之人。令發如是金剛薩埵之心也
大日經供養次第法疏私記卷第一




大日經供養次第法疏私記卷
第二

       金剛弟子阿寂記
  釋眞言行學處品第一之餘
四從若於下。明阿闍梨衆徳中。一明知眞
言行徳。二明修習別律儀徳。三明解了具支
徳四明得受傳教徳。初中若於等一句。即指
大日經王以爲所依。次句中知妙眞言者。如
成就悉地品云。念彼蓮華處花臺阿字門知
心性如是得住眞言行。知者如實知自心義。
妙者妙極妙滿義。即彼印更問眞言者眞如
相應言詮了義。所謂阿字門此大菩提心。以
是法則乃深行阿闍梨降伏四魔。而招集萬
徳寶幢幡也。是擧阿闍梨十三種徳中徳發
菩提心而爲第一。又悉地出現品中出阿闍
梨十六種徳。發菩提心爲第一。是即諸阿闍
梨爲成一大事因縁。先發菩提心修菩提行。
然後證菩提果。故論云所以求菩提者。發菩
提心修菩提行。調伏行等者。所謂受方便學
處品及持明禁戒品等所説五戒十戒。及四
重根本佛性三昧耶戒等也。如此之禁戒。調
六根之故逸。伏四魔之強賊。故云調伏行也。
加之具縁品所説十三種徳悉地。出現品所
説十六種徳。祕密八印品等所説衆徳之裏。
皆是制戒也故知今調伏兩言巧統衆徳。普
攝諸戒而爲眞言行者禁戒也。復次行之一
言。是今宗甚深祕奧之妙行。所謂如成就悉
地品云。摩訶薩意處説名曼荼羅。乃至知心
性如是得住眞言行。乃至如是眞實心古佛
所演説。自餘三摩地法門。皆是或一門或普
門方便助行。非眞實内心之祕密妙行。故
云如是眞實心也。毘盧遮那如來猶引古佛。
而以證此内心眞實眞言行。何況於自餘諸
尊乎。當知今此知妙眞言調伏行一句。是
要略宗旨。詮集戒徳。故云調伏行者不犯三
味耶也
二從隨喜下。明修習別律儀中。善逝者諸佛
通號也子者。諸内大金剛菩薩等。從諸佛悲
智和融之胎藏而生。故云子也。所修習者。指
如此金剛菩薩等之所修習眞言上乘持明別
律儀也。是即隨順一切諸佛菩薩持金剛者
之所修習眞言乘別律儀。如佛無有異。故
持明品云。隨所住法教皆依明禁故。等正覺
眞子一切得自在調伏難降者。又云縁明所
起戒住戒如正覺也。問。前句調伏行。眞言乘
戒律皆具足已。何故重明別律儀耶。答。前
句是受方便學處品所説十善戒等。猶是餘
教付順之戒也。非眞言乘別律儀。今無上持
明別律儀者。正指持時禁戒品之縁明所起
戒也。是即餘教不共之禁戒。故云別律儀
也。前十善戒等。智惠方便具足終至無爲戒。
今此持明禁戒。三三平等。等同於佛。故禁
戒品云。所説殊勝戒古佛所開演縁明所起
住戒如正覺。疏十七釋云。佛又引佛爲證。此
戒過去佛所説。我今亦如是説也。究竟之法
古佛道同故。引此證明無上道。又云。佛意言。
如佛所住之戒。行人亦當如是而住。即是三
平等故。福智増長故悉地得成也。以是義故。
云無上持明別律儀也。是則上上根智之所
持。故云無上。餘經不共之律儀故云別律儀。
是故稱大日經王。誠有所以哉
三從解下。明解了具支徳中。解了具縁衆支
分者。是即阿闍梨十三種徳之中。妙解曼
荼羅畫之徳也。所謂擇地造壇之具支衆縁。
一一次第通達解了。更不見他面也。故今
疏云是修道場支分也
三從得下。明得受傳教徳中。得受等者。是
十三種徳中得傳教灌頂徳也
問何故只擧此二徳。不出自餘諸徳耶。答。略
擧此二徳。阿闍梨衆徳皆悉攝盡故云等。所
言等之一言。攝盡自餘衆徳也。是故上偈
云我今隨要略演説。即此謂也。復次今此二
徳外儀顯了故。弟子見聞而生大信。自餘發
菩提心等之衆徳。内證眞實之法。餘人所不
見。而非弟子所側之境。故擧外儀而攝内
證也
問。若然者。持時禁戒等。皆是内證之法也。何
擧之耶。答。彼雖内心所持之戒。訪非止惡
之相顯於外故出之
五從見如下。明弟子好相中自七。一明見師
徳致敬禮。二明利他心徳。三明於師作佛
想。四明發大殊勝心。五明供給其師而令師
意歡喜。六明師慈悲攝受。七明請我授勝
行。初中見如是師者。若有人見如上之戒
徳具足衆徳圓備之人。而隨喜讃嘆恭敬敬
禮。如善哉求於南。常啼尋於東。此中恭敬
禮者。恭敬如上記之。禮者大論云。禮有三種。
一口禮。二屈膝頭不至地。三頭至地是爲上
禮。今見師徳而致如是恭敬禮也
二明利他徳中。爲利他故者。雖自未得度。而
度苦之心銘肝。是故求勝利而懸心於徳行。
而一心安住也。是即五徳中常念利他徳也
三明於師作佛想中。瞻仰猶如等者如上。於
其師作恭敬頂禮已。而瞻仰其師。猶如大日
世尊。故云猶如世導師也。亦如善友者。夫趣
向佛道莫勝於善友。如大般若善友品・涅槃
經等中説。及所親者。祖父祖母父母兄弟等
也。今此弟子見徳行阿闍梨。作甚深直信。猶
如佛如善友如密親。如是人必堪應教導之
法器。故菩提心論云。因其相親亦可教導也。
又弟子五徳中第一堪忍法器徳是也
四從發下。明發大殊勝心中。慇懃者是殊勝
決定義也。是則五徳中勤勇深信之徳也。故
略出經云精勤決定名金剛也
五從供下。明供養給侍令歡喜中。供養給侍
者。如花千歳給侍。又如常啼善哉以誠心給
侍其師。今此弟子亦如是。發勇猛大心而
以種種珍寶布供養。捨身命致給侍。故云
供養給侍也。隨所作者。捨菓採薪汲水資
身。隨時宜而致給侍。故大論云。復次隨時
所宜。若寒時應以薪火上衣温室被蓐及以
飮食。熱時應以氷水扇蓋涼室生薄之服上
妙之食。風雨之時熟送供具。如是等隨時供
養。又云善身口意業是爲供養。以如是等之
義故云隨所作。是又五徳中遠離諸垢徳也。
以何故。捨身命財之塵垢故。云遠離諸垢也。
又是有大信解徳也。以何故。以有大信解故。
遠離一切妄分別之諸垢故也。是故此攝二
徳也
六從慈悲下。明師慈悲攝受中。慈悲攝受
等者。如此弟子衆徳兼備。隨順教説而相叶
師意。是故其師文歡喜。自往以種種方便
説法教導。令攝受弟子於眞言乘教。故具縁
品中説五徳已云。若弟子具如是相貎者。阿
闍梨自往歡發告言。佛子此大乘眞言行道
法。我今正開演。乃至作方便成就當獲薩
般若。當知今偈慈悲攝受相對時者。即此
義門也
七從稽下。明請我授勝行中。請勝善逝行者。
如阿闍梨勸發偈云。三世十方諸佛。解眞言
妙法。勤勇獲種智。坐無相菩提。乃至是故
汝佛子。應以如是惠方便作成就當獲薩婆
若。師如此垂悲愍而勸發時。行者自他悲
念心増堅固。而願請授勝妙之行法也。善
逝行者。諸佛所行之眞言行道法也。然言勝
者。超過常途諸教佛行故云勝也。尊者指
阿闍梨。如應者。相應其機根而請教授於我
也。如勸發偈終云。行者悲念心發起令増
廣彼堅住受教當爲擇平地。故云願尊如應
教授我也
六從彼師下。時建立圓壇中自五。一明自
在造壇。二明依法召入。三明隨器授三昧。四
明教本眞言親授。五明如説修行。初中彼
師者。指衆徳具足阿闍梨也。自在而建立者。
阿闍梨既戒徳衆行具足。弟子亦好相五徳
圓備。能授所授如教説而相順。故堪能自
在無難建立大悲胎藏曼荼羅故。云彼師乃
至妙圓壇也
二從依下。明依法召入中。依法等者。今且
有三部分別。所謂佛蓮金也。故隨其弟子
之樂欲。可召入其壇。故云依法召入曼荼羅

三從隨下。明隨器授三昧耶中。隨器等者。
夫今於根器略有五種。上所釋五種三昧耶
是也。故祕密曼荼羅品云。正等覺略説五
種。五種三昧耶隨法應灌頂。當知異此者非
名三昧耶
四從道下。明教本眞言印親授中。道場者且
有二種。一者具縁品所説擇地造壇。二者
祕密曼荼羅品所説祕密壇是也。此中擇地
造壇。是彼五種三昧耶中前四種之器所入
之壇也。祕密壇是第五祕密壇之人所入之
壇也。疏言道場者妙圓壇者。今此灌頂之
法息災法故。云妙圓壇也。若祕釋者。妙
者妙印褒美之義。圓者圓明常住之體。壇者
自性清淨心壇也。故成就品云。摩訶薩意處
説名曼荼羅。是即祕密道場也。教本者是毘
盧遮那。經者此大日經。三十一品唯説阿字
義門。所以然者。從此一字流出諸字故。名句
文身遍法界而作大佛事。是故疏十一釋四
所流出眞言云。如從一字而生二字。二字
生四字。四字生八。八生十六。如是展轉無窮
盡。然實最初字即同第二。第二字亦即同
第三。平等無差別也。此四字是此一部經中
正宗體也。疏云一部經中正宗體。正宗體
豈非教本耶。故如此等義唯指阿字而云教
本也。是即今經正宗體也。故云教本乃至
那經也。眞言者別指阿字總宜諸眞言。又
印者別指此眞言相應印更問總通普通一切
諸印也。親於尊所者。面於師所眞言密印口
受也
五從獲下。明獲三昧耶戒如説行中。獲勝三
昧耶等者。既如上於師所眞言密印令口受
已。是即當世所授從十八道至于護摩。次
第法則及授明灌頂等密印眞言是也。如是
傳受修行已。爲得受傳法阿闍梨位。得受
三昧耶戒之時。以成辨諸事印言等。作種
種加持結護。故云獲勝三昧耶及護也。是故
今疏云獲勝三昧耶及護者。受傳法灌頂之
人所得。問。上云隨器授與三昧耶。今云獲勝
三昧耶。其差別。答。夫三昧耶總有五種中。其
第一・第二・第三三昧耶。是授明灌頂之人所
受之三昧耶也。是則前所説隨器授與三昧
耶是也。又其第四三昧耶。是傳法灌頂之
人所受也。是即今所言獲勝三昧耶是也。勝
彼第三三昧耶故云勝也。爾乃應當者如上。
其弟子有智眼。而見知師徳行。敬禮隨順請
教授。師又見弟子好相。而歡喜建立圓壇。
乃至受得三昧耶。堪能自在可行如説之妙
行故。云爾乃應當如説行也
七從然此下。明正戒制戒門中自十。一明説
不應退菩提戒。二明説不應輕毀三乘戒。三
明説不應捨三寶。四明於大乘不通解處不
可生疑惑。五明説應和悦已發心戒。六明
説可攝受未發心戒。七明説對小邪人不應
説深大乘戒。八明説不可發邪見等法戒。九
明説於外道前不應説我具妙戒。十明説於
衆生有損無利心不可作戒
初從然此下一偈。明説不應退菩提心戒中。
然此契經之所説者。依今經受方便學處品
等。説如此十戒等故。云此契經之所説也。攝
正眞言等者。攝謂攝持義。正謂正見阿字實
相也。眞言平等行者。無相無自性三平等大
菩提心也。故住心品説三平等正體云。性同
虚空。即同於心。性同於心。即同菩提。心・虚
空界・菩提。三種無二。持明禁戒品云。菩提心
及法及修學業果。和合爲一相。遠離諸造作。
具戒如佛智。異此非具戒。故云攝正眞言平
等行。又疏云於本不生理中安心不動也。既
開發如此大菩提心已。爲哀愍不知一切衆
生。分別漸次修行法則次第也。故云如是愍
劣惠弟子故分別漸次之儀式也
二從於造下一偈半。明不輕毀三寶及三乘
法中。於者從也自也。造者至也。勝利者無上
大菩提最勝之大利。所謂第十一地佛果也。
天者第一義天也。然覺第一義諦之人中最
上最勝故云天中天。是即心王大日如來也。
所謂三寶中佛寶也。從正覺心者即佛也。菩
薩從佛心生故。云從正覺心所生子也。即僧
寶也。下至世天等者。如是五類諸天。皆是心
王毘盧遮那佛普現示現萬徳。故不可捨之。
身者諸尊大曼荼羅身也。語者法曼荼身也。
印者三摩耶曼荼羅身也。羯磨通上三種故
別不出之。所謂不可捨離四種法身境界故。
如此而説也。入眞言等者。疏釋云。入者解
也。言此入是非啻以仰信故入眞言門而已。
正知解如實菩提心。故云解也。故住心品疏
云入住之義以兼修行故。此宗意。修行者。唯
如實解了不廢退。名爲修行也。是以疏一云。
一切諸佛如法實相知解已。亦如諸法實相
爲衆生説。最上乘者疏云。最上乘者即是毘
盧遮那所證理自體云云所謂大日經所説摩
訶薩意處内證眞實之無自性理是也。是即
擧經王所説極理之時。餘經自攝屬。故不別
説也。所以然者。上句猶不棄捨世天。豈法寶
藏除餘乘乎。已上一句説法寶藏也。導諸密
行者。導謂教道也。密行謂所教之三密妙行
也。軌範者謂能教之傳持阿闍梨也。此一句
猶是上正覺心所生子之攝也。故僧寶也。然
上句總指一切菩薩大聖。此句別指眞言傳
持阿闍梨。故爲兩句。而其中間置傳持法寶
也。如此三寶及三乘教法。歸敬尊重不可輕
毀。故云皆當敬重不輕毀也
三從以能下二句。明説不捨離三寶歸邪法
常此或爲第二。依
今現文如是列之
以能饒益諸世間者。夫捨
離三寶故。一切善法皆悉殄滅歸依邪法。故
無量惡法世間興起。是故天魔破旬國土充
滿。令一切衆生自然造作無量惡業。依之現
受刀兵疾飢短命無福等憂悲苦惱。當遭八
寒八熱鬼畜鬪諍之極大劇苦。是則由捨離
三寶歸依邪法也。若捨離邪法歸依三寶故。
現遠離無量災難。福壽長遠安穩豐樂也。當
遠離生死苦輪。福智圓滿自在法樂也。故云
以能饒益乃至捨離心也
四從常下一偈。明説於大乘不通解處不應
生疑惑中。常應無間而繋念者。言行者安住
正見眞實念惠。於甚深廣大經論義理法門。
設雖有不通達之處。更不可生疑惑之心。其
時須繋心於一大事因縁。而應作是念。夫於
極聖境界者。十地等覺猶不能伺。何況於地
前未證智力哉。以是義故。於斯諸法明道位。
更不可生一念疑心。但隨己分智力之所及。
而發起堅固之信心。可習修觀察供養承事。
故云常應無間乃至承事而供養也
問。若然者。何故疏言廣大諸功徳者軌範者
即是功徳大海。即廣大功徳而爲阿闍梨之
功徳。然者相違。如何可會通耶。答。經云彼
等廣大功徳。然彼字所剋。指上句之眞言
最上乘及密行而云彼也。等之言兼含上句
之軌範者也。然於眞言密行之廣大功徳者
無所論。云最上乘。故廣大無量之功徳顯明
也。軌範者功徳。現文未顯明故。疏爲釋顯軌
範者之衆徳故。云廣大諸功徳者軌範者即
果功徳大海乃至嚴其身故也。疏經云者。指
具縁品中説灌頂者之功徳也。以五種眞言
心等者。悉地出現等及持明禁戒品等。以a
varahakha之五字。安布行者五大。而莊嚴其
身。是故此五字名爲五種眞言心。是即五部
種子字故。云五種也。五佛心眞言故。云眞言
心也。故法則品云此五種眞言心。第二品中
即説及印等者。隨眞言而有五種印。如悉地
出現品等中説
五從佛聲下半偈。明説應和悦嘆美已發心
中。佛聲聞等者。言若有衆生。初發菩提心。相
親其師者。即眞言行者。致隨喜可稱美讃嘆。
然後説盡苦之道。令所發菩提心。而倍増廣
故。云佛聲乃至盡苦道也
六從授學下半偈。明説可勸攝未發心者戒
中。授學處師者。此人未入眞言門以前。受五
戒十善等攝律儀戒。指彼師而云授學處師
也。同梵行等者。同受攝律儀戒習修淨戒同
學伴侶也。指此同行。而云同梵行也。言如是
受學師。如是同梵行者。未發眞言門如實菩
提心。我身既入眞言門發菩提心。是故於彼
顯乘之師及同梵行者乃至一切未發菩提心
者。更不可懷毀慢之心。須令勸誘發菩提心
也。故云授學處師乃至毀慢心也
七從善觀下半偈。明説對小邪人不可説深
大乘戒中。善觀時宜者。能觀前人之大小邪
小之堪否。辨其機之相應不相應。然後應病
投藥。小病邪疾莫不消愈。故云善觀時宜所
當作也。如是依時宜而教道故。邪和小敬。故
云和敬也。復次邪小共和敬故云和敬。復次
師和邪小敬。故云和敬也。如是師弟和敬故。
機法相應。而其弟子歡悦給侍奉行。故云和
敬相應而給侍也
八從不造下一句。明説不可發邪見法戒中。
不造愚童心行法者。所謂斷・常二見因果廢
無邪見外道法也。如住心品云。無始生死。愚
童凡夫。執著我名。我有分別。無量我分云云
九從不於下一句。明説於外道前不可説自
具妙戒中。不於諸尊等者。言對諸外道而説。
我具無上妙戒。汝未具此戒。故彼以瞋恨故。
還於諸佛世尊横起嫌恨。以是義故。彼邪人
所起之嫌恨。即成行者所起之嫌恨。故云不
於諸尊起嫌恨也
十從如世下一偈半。明説於衆生有損無利
心皆不應作戒中。如世導師等者。指大日世
尊。契經者如疏文。復次世導師者。指釋迦牟
尼世尊。契經者指花嚴大品等諸大乘經。然
疏擧經王而攝眷屬之諸經也。莫瞋過者。謂
瞋有上中下三品。大論八十云。瞋有上中下。
上品害殺。中者罵詈。下者心瞋。又同論十四
云。復次諸煩惱中。瞋爲最重。不善根中。瞋報
最大。餘結無此重罪。如釋帝婆那民問佛。佛
答偈言。何物殺安穩 何物殺不悔 何物毒
之根 呑滅一切善 何物殺而讃 何物殺
無憂。佛答言。敬瞋心安穩 殺瞋心不悔
瞋爲毒之根 瞋滅一切善 殺瞋諸佛讃
殺瞋則無憂 以如是義故。云能損大利莫
瞋過也。已上釋十無盡戒竟
問。上之師徳中。云無上持明別律儀等。説戒
行畢。何故重亦開此戒等耶。答。前出師之戒
徳。今擧弟子所受之戒相故別也。問。若然者。
何故今疏委悉不釋之耶。答。經文其義分明。
故不別釋也。復次祖師意樂各各不同也。或
開序略正。或略序開正。或共開。或共略。是故
今此疏略序廣正耳。問。今此十戒爲聖者直
説爲依本經説耶。答。依本經之説也。問。以何
得知耶。答 正戒制禁門之偈。然此契經之所
説攝正眞言平等行云云是故當知依本經然
説也。問。若然者。依何等文耶。答。是即開四
重根本戒。爲十無盡戒。無畏禪要即此意也。
如三昧耶戒私記矣
二從淨菩下六偈半。明説四重根本戒中自
四。一明説不捨離菩提心戒。二明説不捨正
法戒。三明説於一切衆生不可作不饒益戒。
四明説於一切不慳悋戒
初從浄下一偈一句。明不捨離菩提心戒中
自二。初一偈明菩提心勝利。後一句明結戒
護持。初中淨菩提心者。如實大菩提心是也。
此菩提心以無自性故。雖不生不滅。能圓滿
世出世一切大願。猶如意寶。雖無相無分別。
而隨前人之果報因縁。自然出現無盡之珍
寶。令充滿其人之所有希願。故云淨菩提乃
至勝希願。是故略出經云。普賢法身遍一切。
能爲世間自在主。大日經云。虚空無垢無自
性。能授種種諸巧智。菩提心論云。能含無量
種種珍寶三摩地。若行者於此色心實相本
來不生大菩提心。住堅固大信解。精勤決定
不疑。故云除疑究竟獲三昧。是以成就悉地
品云。決定心勸喜説名内心處。眞言住此位
能授廣大果。持明禁戒品云。等起自眞實。
不生疑慮心。常住於等修行戒當竟。菩提
心及法。及修學業果。和合爲一相。遠離諸造
作。具戒如佛智。異此非具戒。自利利他因是
生者。如上大菩提心開發時。無邊萬徳莫不
具足圓滿。故云因是生也
後故應等一句。明結戒護持中。故者指如上
自證利他希願滿足。以是義故。堅固護持。猶
超過於護惜自己之身命。故云應守護倍身
命也
二從觀下一句。明説不捨正法戒中。觀具廣
大功徳藏者。上從祕密甚深無相大乘。下至
于犢子部等小乘。皆是從如來普門法界大
功徳海而流出。故一一聲一一字一一文一
一句。莫不具足廣大無量大功徳。夫大小權
實而有於機根。佛意何有明昧淺深之殊耶。
是故眞言跨節之行者。若捨離一微塵許之
大小權實之法者。即破諸佛同一三昧耶。是
故堅固護持猶如護惜身命。故次上句云。故
應守護倍身命云云是即總四重戒結戒印成
句也。是故以此一句省三戒之終。可成結戒
護持也
三從若身下一偈半。明説一切衆生不作不
饒益戒中自三。初二句説戒相。次説善巧方
便。後二句説極大難忍境能忍。初中若身口
意等者。付之有四種。所謂若身若口若意若
身口意等分是也。以如是三業不善。雖爲微
薄少分。不可嬈惱於一切衆生。故云若身乃
至遠離也
二從除下二句。明善巧方便中。除異方便者。
若依不饒益事。有多衆生。應得大利益者。内
心住大悲愍之心。而外示現瞋怒降伏之相。
令得大饒益。故云除異乃至而現瞋也
三從於下二句。明極大難忍境能忍中。於背
恩徳者。夫忍辱境界雖無量。難忍之中甚難
忍。唯有背恩徳之者。是即第一難忍之境也。
雖然以極勇猛之忍心。能忍此難忍之境界。
觀察恩與不恩不可得。而勿見其過罪。故疏
云於世間法忍難忍唯有背恩徳者故勸勵忍
也。是即擧極難忍之境。攝自餘易忍之法也」
四從又常下三偈半。明於一切不慳悋戒中
自五。一明住四無量心。二明住四攝方便。三
明無力待時得度。四明無力發菩提心故得
度。五明依財施成法施。初中又常具足等者。
是如次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也。然此四無量
心是不慳悋之根源。一切菩薩之元意也。是
故先説此戒。令具足四菩薩三摩地也
二從隨下半偈。明住四攝方便中。隨力所能
者。若法財若世財。隨自己力分之所能可施
與之。此猶初心始行之所行也。若深解菩薩
者。身命猶不可慳悋。何況餘法財哉。法食施
者。法謂法施。食謂財施。以如此二種之施物。
猶如慈育於一子。而歡善愛樂施與之。是故
兼愛語也。以茲利行者。外以財施及愛語故
得世間利。内以法施及愛悲故得出世之利。
復次以法施令得法喜禪悦益。以同事令得
俗諦成就益。故四攝方便悉具足成就。故云
法食施以茲利行化群生也
三從或由下半偈。明無力者得時得度中。或
由大利相應心者。夫傳法灌頂是唯以一大
事因縁也。輒爾不可授與。必時宜契合然後
可授與。若有人雖挿慇懃之志。此人非但無
財力。亦智力未達。是故阿闍梨雖無悋法之
心。恐祕法隱覆之罪。暫相待時剋到來之時
宜。垂大悲愍可授與。而於當會者。奇捨暫
可閣之也。故云或由乃至而奇捨也。此中
大利相應心者。所謂傳法阿闍梨位一生成
佛之大利是也。非彼授明灌頂等行儀法則
也。若有欣求授明灌頂者。或遙見或投花或
授明。隨順其人之求請。不論有力無力有智
無智。阿闍梨以平等大悲。須授與之。是即於
結縁者。以不捨一毫之微善故也。若於傳法
阿闍梨位。全不可然。當擇十徳五徳之好相。
宜待支縁豐足之時分。可授與之也。疏言正
欲修眞言者三昧之時者。非結縁之分故云
正也。所謂傳法灌頂受三昧耶戒之時也。忽
有檀越等。若欲授三昧耶戒之時。有施主求
請誦經講説者。當誘語云。只今爲一大事因
縁。我應勸修三昧戒。必以後日爲汝可講説。
今日不可叶之由。可和順誘語也。故云忽有
乃至當時不可也
四從若無下一偈。明雖無力發菩提心故得
度中。若無勢力者。夫於傳法灌頂者。阿闍梨
若有人求請傳法阿闍梨位者。先如經説。簡
擇五徳及十徳相好形貎等畢。若能堪可傳
授者。如具縁品等所説。擇地造壇道場莊嚴
具縁支分一一次第令兼備。然後可修之。然
今此求請之行者。菩提心及求法之勤心雖
無二。世財支縁都以無之。雖然依之不可空
過於彼一大事因縁。是故阿闍梨以大悲愍
之心。觀試彼之甚深廣大菩提心開發之智
力。而須授與之。故云若無乃至菩提心也。此
中無勢者。非強勢。一向世財闕無故。云無勢
也。廣饒益者。阿闍梨隨喜彼之發菩提心乃
求法之慇懃。以廣大悲愍之心而饒益故。云
廣饒益也。住法者。安住自性清淨三平等法
位。而觀察彼之發菩提心也。以三平等故。諸
佛萬徳阿闍梨及弟子衆徳無一無別。以無
二無別故。此弟子内證眞實福智二嚴成就
圓滿。行願風之所吹。智日光之所照。普遍
滿盡空法界。供養諸佛利益群生。阿闍梨觀
察彼所發菩提心不可思議功徳勢力。阿闍
梨以自力。隨分莊嚴道場。而爲可授與傳法
灌頂。故云住法乃至淳淨法也。疏體理中者。
指菩提心所具萬徳莊嚴也。是故爲阿闍梨
之人者。能能安住諸法實相。觀衆生堪否。應
授即授之。不可授即不授之。若不然者。自損
損他犯三昧耶
二從以布下一偈。明結成不慳悋法戒中。以
布施等一句結財施。攝受等一句結法施。此
大乘者。此大日經是也。令住受持等者。如世
間成就品。及與思惟等者。如成就悉地品之
所説
第三從智者下二句。明略説十善戒中自十。
一明不奪生命戒。二明不與取戒。三明不欲
邪行戒。四明不虚誑語。五明不惡語戒。六明
不兩舌戒。七明不無義語戒。八明不貪欲戒。
九明不瞋恚戒。十明不邪見戒矣。一明不奪
生命戒者。受方便學處品云祕密主。彼諸菩
薩。盡形壽持不奪生命戒。應捨刀杖離殺害
意。護他壽命猶如己身。有餘方便。於諸衆生
類中。隨其事業爲解脱彼惡業報故。有所施
作。非怨害心云云有餘善巧方便義。疏委釋
之。大論第十三云。問曰。不侵我者。敬心可
息。若爲侵害強奪逼。當云何。答曰。應當量其
輕重。若人殺己。先自思惟。全戒利重。全身爲
重。破戒爲失。喪身爲失。如是思惟已。知持
戒爲重。全身爲輕。若茍免全身。身何所得。是
身名爲老病死藪。必當壞敗。若爲持戒失身。
其利甚重。乃至如是定心。應當捨身以護淨
云云
二明不與取戒者。經同品云。祕密主。菩薩持
不與取戒。若他所攝諸受用物。不起觸取之
心。況復餘物不與而取。有餘方便。見諸衆生。
慳悋積聚不修施福。隨其像類害彼慳。故離
於自他爲彼行施。因讃時施獲妙色等。若菩
薩發起貪心而觸取之。是菩薩退菩提分越
無爲毘奈耶法云云有餘方便等。如疏可見之。
大論十三云。如佛説。不與取有十罪。何等爲
十。一者物主常瞋。二者重疑。三者非時行籌
量。四者朋黨惡人遠離賢善。五者破善相。六
者得罪於官。七者財物沒入。八者種貧窮業
因縁。九者死入地獄。十者若出爲人勤苦求
三明不邪婬戒者。經同品云。祕密主。菩薩持
邪婬戒。若他所攝。自妻。自種族標相所護。不
發貪心。況復非道二身交會。有餘方便。隨所
應度攝護衆生云云善巧方便等。疏文可見之。
大論十三云。如佛所説。邪婬有十罪。一者常
爲所婬夫主欲危害之。二者夫婦不穆常共
鬪諍。三者諸不善法日日増長於諸善法日
日損減。四者不守護身妻子孤寡。五者財産
日耗。六者有諸惡事常爲人所疑。七者親族
知識所不憂喜。八者種怨害業因縁。九者身
壞命終入地獄。十者若出爲女人多人共夫。
若爲男子婦不貞潔。疏可見之
四明不妄語戒。經同品云。祕密主。菩薩盡形
壽持不妄語戒。設爲活命因縁。不應妄語。即
爲欺誑諸佛菩薩。祕密主。是名菩薩住於最
上大乘。若妄語者。越失佛菩提法。是故祕密
主。此法門應如是知捨離不眞實語。疏文可
見之。大論云。問曰。妄語有何等罪。答曰。妄
語之人。先自誑身。然後誑人。以實爲虚。以虚
爲實。虚實顛倒不受善法。譬如覆瓶水不得
入。妄語之人心無慚愧。閉塞天道涅槃之門。
觀知此罪。是故不作云云
五明不惡口者。經同品云。祕密主。菩薩受持
不麁惡罵戒。應當以柔軟心語隨類言辭。攝
受諸衆生等。何以故。祕密主。菩提薩埵初行
利樂衆生。或餘菩薩見住惡趣因者。爲折伏
之而現麁語善巧方便等。疏文可見之
六明不兩舌戒者。經同品云。祕密主。菩薩受
持不兩舌語戒。離間隙語。離惱害語。犯者非
名菩薩。不於衆生起離拆之心。有異方便。若
彼衆生隨所見處生著。如其像類。説離間言
語。令住於一道。所謂一切智智道云云
七明不無義語戒者。經同品云。祕密主。菩薩
持不綺語戒。以隨類言辭時。方和合出生義
利。何以故。菩薩有差別語故。或餘菩薩以戲
笑爲先。發起衆生欲樂。令住佛法。雖具出無
義和語。如是菩薩不著生死流轉云云
八明不貪欲戒者。經同品云。祕密主。菩薩當
時不貪戒。於彼受用他物中。不起染思。何以
故。無有菩薩生著心故。若菩薩心有染思。彼
於一切智門。無力而墮一邊。又祕密主。菩薩
應發起歡喜生如是心。我所應作。令彼自然
而生。極爲善哉。數自慶慰。勿令彼諸衆生損
失資財故
九明不瞋恚戒者。經同品云。祕密主。菩薩應
當持不不瞋恚戒。何以故。非菩提薩埵而
壞惡意。所以者何。菩薩本性清淨故。是故祕
密主。菩薩應持不瞋恚戒云云
十明不邪見戒者。經同品云。祕密主。菩薩應
當捨離邪見。行於正見怖畏他世。無害無曲
無諂。其心端直。於佛法寶。心得決定。是故祕
密主。邪見最爲極大過失。能斷菩薩一切善
根。是爲一切諸不善法之母。是故祕密主。下
至戲災亦當不起邪見因縁云云
問曰。今於此智者等半偈文。有何意而含容
如此十善戒。可得心耶。答 文巧義廣。是即大
聖巧辨也。所謂情者六識。根者六根也。所以
然者。雖十戒廣多。而不出六識六根所謂殺・
盜・婬者。身根之所犯。惡口・兩舌・妄語・綺語
者。舌根之過罪。貪・瞋・癡意根之所發也。眼・
耳・鼻隨應可攝入也。六情者。准六根而應知
也。不擧六境者。諸妙境非所制故不明也。如
此十善戒。於本經中委悉説此。疏中微細
釋。是故今此供養次第法。讓於經而極略。不
可思議任於疏而不記也。經言智者者。如是
巧説非所可愚者測量。故云智者制止也。制
止者即戒也。六情根者戒相之略也。唯有智
者。於此制止六情根之五言。可分別如此十
善戒之戒相義門也。常當寂意修等引者。上
句制止六情根者。受方便學處品所説之制
戒也。然住此制戒。而智惠方便具足。得至無
爲無漏三平等戒。是故受方便學處品説十
善戒已。結勸印成云。菩薩受持如所説善戒。
應具諦信當勤修學。隨順往昔諸如來學處。
住有爲戒。具足智惠方便。得至如來無上吉
祥無爲戒蘊也云云所言無爲戒者。持明禁戒
品所説三平等戒是也。故云修等引。能能可
思之更問
第四從毀壞下。明説二事戒中自二。一初一
偈明不飮酒戒。二後二句明不坐臥床。初中
毀壞事業等者。毀廢損失世出世一切吉祥
之事業莫過酒狂迷亂。故大論十三云。問曰。
酒能破冷益身。令心歡喜。何以故不飮。答
曰。益身甚少。所損甚多。是故不應飮。乃至出
三十五罪過。毀壞事業由諸酒也。一切不善
之根本者。梵網經云是酒起罪因縁。大論云
能令人心動放逸云云放逸是衆罪之源也。故
云一切不善法之根也。歿生命斷善根如惡
毒。梵燒功徳林如猛火。斷絶惠命如利刀。損
失善苗如霜雹。故云如毒火刀霜雹等也。唯
非此五喩而已。可有多種譬喩。故云等也。故
疏云。今已等者。嘆略言義深也。以如是義故。
殊眞言行者堅固護持如護惜身命矣
二從又由下二句。明不坐臥高床戒中。又由
佛説増我慢者。三三昧耶品云。復應不作二
事。謂飮諸酒及寢床上云云又律中不坐高臺
床是也。如是法應佛之所説中。當有此二戒。
故云又由佛説也
第五從取下一偈半。明結成諸戒中。取要言
之者。捨自損損他事是也。具惠者者。安住如
實之大菩提心。智惠方便具足行者是也。我
者大聖之自稱也。依正三昧耶之道者。大聖
依大日經受方便學處品及持明禁戒品三三
昧耶品等而演説。故云我依正三昧耶道也。
今已次第略宣説者。今此序品中。始從十無
盡戒終至不作二事。善巧略説不違本經之
元意故。疏云今已等者。嘆略言義深也。顯明
者。義理顯現而照明佛意之義也。佛者指大
日。説修多羅者。遠指十萬頌廣本近指六
軸妙典。令廣知解者。今以此品所説之善巧
略説之説戒。顯明彼廣略兩本所説之廣説
三昧耶之深義。而令眞言行者知解廣大法
界塵數佛性三昧耶妙戒。以知解佛性三昧
耶戒故住佛戒。住佛戒故。得生決定信解。而
證初法明道位。故云令廣知解生決定也。上
來略説制戒門竟
大門第四從第四下。明正戒重禁門中自爲
二。一明指三平等戒義。二明離犯因。初中亦
三。一明總表。二明別表。三明隨釋。初總表自
可見。二明別表中正住平等戒者。正謂正覺
正智之義。住謂住住如實妙戒故。持明品云
住戒如正覺。言正覺正智故。自住三平等戒。
住平等戒故。如正等正覺世尊。無有差別。故
禁戒品云。縁明所起戒。住戒如正覺。令得成
悉地。爲利世間故。等起自眞實。不生疑慮心。
常住於等引。修行戒當竟。菩提心及法。及修
學業果。和合爲一相。遠離諸造作。具戒如佛
智。異此非具戒云云住如此戒故。云正等平等
戒也
三從住戒下。明隨釋中。或性者無自性是也。
不起持戒心者。以住無自性故。能持所持及
持犯業果。悉以不可得。故云。菩提心及法。及
修學業果。和合爲一相遠離諸造作。具戒如
佛智。異此非具戒。得諸法自在。通達利衆生。
常修無著行云云以如此義故。云住戒性心不
起持戒心也
二從前以下。明離犯因中。前以明徳者。指無
自性圓明之衆徳也。是即嘆上句之依此正
住平等戒之徳。而爲能離之正體也。此禁犯
因者。破下二句惡心。而爲所離之妄法。是即
經以三句而顯明廣略兩經之廣大之義。疏
以八言而開釋聖者巧説之三句之旨。所謂
於法界平等大圓明鏡中。種種顯像隨縁而
起。隨縁而滅。如此起滅唯是自性清淨。自
己本來圓明鏡中隨縁所生之影像。非可取
捨分別之法。然諸凡愚於此無自性不生不
滅之影像。起妄想分別生滅去來之見。造執
著我慢放逸業因。流轉生死海。無有轉息期。
故於彼圓明鏡中之隨縁之諸法。而有所著
爲犯因。無所著爲住正戒。是故持明品云。縁
明所起戒住如正覺也。所言縁者。隨縁諸法。
即無自性之影像也。所言明者。六大圓明。即
無所住之法身也。爲此戒光之所照。犯因業
報皆悉消盡。故云復當離於乃至談話等也。
此中習惡者。習惡而成惡性故生惡心。故
云習惡心也。及懈者。依此惡心故失善心。失
善心故懈怠起。依懈怠故放逸嬾惰。依放逸
懶惰。莫妄念不起。莫惡業不造。是故現遇怨
敵惡讎刀兵疾氣之恐怖。依之無利之談論
彌盛也。故云謂習惡乃至談話也
大門第五從第五下。明覺心得益門中自爲
三。一明別表。二明牒經。三明隨釋。初二自可

三從智者下。明隨釋中亦三。一明眞言者戒
徳。二明滅罪益。三明生善益。初中等相應者。
釋如是正住三昧耶句也。所言等者。三昧耶
之義。疏十七云。等引者。梵云三摩&MT04415;多。即
以三平等法引攝一切功徳攝在自身。故云
等也云云次上言正住者。即相應義也。所謂定
惠相應。悲智平等而住。眞實等引故云正住。
故疏十七云。又定惠等合爲一名爲等引。能
住如此眞實乃至等引。即是住佛戒也云云
牒經之正住三昧耶。今疏云等相應也。有二。
初先觀本尊。後觀自心同本尊也。言先觀
達已成佛自性清淨本覺之實理。而明了無
礙故云先觀本尊也。如此明了觀達已。然後
觀達自己本來自性清淨八葉心蓮之妙理。
而令同先佛本覺之實理。無二無別無障無
礙故云云觀本尊熟自身作本尊。此心不散亂。
言相應也。故疏十七釋等起自眞實文云。自
眞實。謂自持眞言手印想作本尊。以專念故
能見本尊。本尊者即是眞實之理也。非但見
本尊已而。又如實觀我之身即同本尊。故名
眞實。以如此等義故。祕記云。我本來自性清
淨理。於世間出世間最勝最尊。故曰本尊。又
已成佛自性清淨理。於世間出世間最勝最
尊。故曰本尊。當知今此第四・第五兩門。專
經疏共以持明禁戒而爲依憑。演説作釋也。
疏言智者指經之覺心者。即是覺與智其義
相亘。故呼覺心者直言智者也。悟本不生理
者。指句初之妙眞言門也。所言妙者。嘆阿字
之褒美之言也。眞言者阿字眞言也。是即本
不生眞實之體性。所謂無自性也。門者直以
本不生而爲門。還能通本不生故云門也。如
是眞言實相與心實相本來無二。而覺悟不
生不滅。故名爲覺心者。如是覺悟者名爲住
正見眞實三昧耶戒。故云如是正住三昧耶
也。問。何故經疏前後耶。答。此兩句明眞言
者戒徳同段也。故不言文前後。隨義便疏釋
之也
二從當下。明滅罪益中。障者三障也。蓋者五
蓋也。所謂除蓋障三昧是也。故云漸消盡也」
三從以下。明生善益中。福者前五波羅蜜也。
徳者智徳。即第六般若波羅蜜也。諸者兼福・
智二嚴。自證化他之萬徳増長滿足。故云以
諸福徳増益故也
大日經供養次第法疏私記卷第二

大日經供養次第法疏私記卷
第三

       金剛佛子阿寂記
  釋眞言行學處品第一之餘
大門第六從第六下。明一生成佛門中自爲
二。一明勸行人發入悉地心。二明五種三昧
耶行儀。初中欲於此生者。今提此父母所生
之肉身。欲得入法佛自内證之悉地。而當發
深重誓願也。故云欲於此生入悉地也。是故
大日經云不捨於此身逮得神境通等。論云。
不起于座。三摩地現前。父母所生身。速證大
覺位。疏一云。今此眞言門。菩薩若能不虧法
則方便修行。乃至於此生中。逮見此無盡莊
嚴加持境界。非但現前而已。若欲超昇佛地。
即同大日如來亦可致也云云依之高祖大師
面現即身成佛。故奉勅承撰記即身成佛義。
即此謂也。次入悉地者。成就滿足義。夫於悉
地即有種種不同。所謂於地前地上及極果。
總有六種。故大日經祕密曼荼羅品中。如來
即答金剛手悉地有幾種之問而告言。逮得
菩提心悉地最無上已上極
果也
從此有五種諸悉
地差別云云疏十五釋云。夫言成就悉地者。謂
住菩提心也。此菩提心即是第十一地成就
最正覺。是名悉地。諸悉地中最在其上。故經
云。彼悉地更無過上也。謂此無上悉地以前。
略有五種悉地。一者信私云。指地前五
種三昧道也
二者入
私云。初
地也
三五通私云。非世間五通等。是即約地上
菩提心觀智之明昧。假立此名也
四二乘私云。是亦
約觀智也
五成佛私云。指九
地十地
已上約普通
淺略門而作此釋而已。故疏云。然諸經論師
大略皆作如此説云云若依深祕門者。於初地
横有五種悉地。乃至第十一地亦如是。故疏
云。若祕藏中義復有異。謂初歡喜地自有十
心。從初心至第四心。得度五通境界。從第五
至第八心。得度聲聞縁覺境界。從第九心一
向行菩薩道至第十心名爲成佛。佛者覺也。
謂覺自心性淨本來常寂滅光也。乃至第十
地亦有十心。即是凡有百心。一一轉勝可准
知也云云故知今所言悉地者。初地爲本攝盡
自餘悉地。即身義持明悉地者。今五種中第
一信。是即地前悉地也。法佛悉地者自餘四。
謂初地上已是也。問。今言入悉地者。依大日
經何品耶。答。依祕密曼荼羅品也。問。若然
者。依何文耶。答。依逮得菩提心悉地最無上
等文也。問。此經品品皆説悉地成就之句。何
故必限當品文耶。答。品品文文皆説悉地成
就之義門。如所難置所不論也。然殊指當品
而所以爲依憑者。此品中金剛手。直問眞言
行者之成就悉地。云悉地有幾種。如來答曰。
逮得菩提心悉地最無上。從此有五種諸悉
地差別云云故知。正説今宗之悉地相。即有薩
埵之巧問如來正説而窮盡。自餘皆説悉地
一分之相。未説普門悉地全分之旨也。疏
十五卷能能可勘之 問。今欲於此生者。依何
品作此説耶。答。依悉地出現品及祕密曼荼
羅品。而如是説耳。問。若然者何故即身義唯
引悉地出現品文。不引祕密曼荼羅品之文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