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日經疏演奧鈔 (No. 2216_ 杲寶撰 ) in Vol. 59

[First] [Prev+100] [Prev]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羅大有三建立。一十界本有曼荼羅。上來
所釋是也。二從本垂迹曼荼羅。三從因至果
曼荼羅。從此以下所釋也。上下二轉其意
知。以上二義中後義宜歟 由此言之等
者。準後義。自此以下釋爲滿足彼等經文
也。由此者。指上今此中妙法蓮華曼荼羅以
下文也 曼荼羅法門所爲義利者。隨衆生
性欲信樂無盡也。或佛身或菩薩。或二乘
乃至摩睺羅伽等種種法門義利。皆悉此曼荼
羅中攝盡之故。云罄無盡也。又玉篇云。
可定切盡也
器中空也
 爲滿足等者。二節經文其意
詳。私案之下釋云。若此地不滿則不
普爲一切衆生救護安樂也。十七右
釋爲令未來世諸衆生滿足一切智智。又
彼衆生得一切智智已。更爲護安
他衆生也。初自利後利他也。利他中救護者
大悲拔苦。安樂者大慈與樂也 未來世者。
此經雖出過三世圓明常住所説。望
會法界曼荼羅之人。云未來也。教時義第
一云。此是法界宮中佛。與自性内眷屬倶。
未來世内證四曼荼羅。以爲修入法
。凡諸未至佛界之者皆名未來。非
界宮中一時唯爲後世而説。以是無始無終
常恒所説四十右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一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二

  東寺觀智院法印杲寶撰述
東都靈雲寺苾芻淨嚴挍閲
疏第三卷之餘釋經一
具縁品
經云爾時薄伽梵乃至作救護安樂也者。以
下如來答也。初牒經。後此中大會下隨釋。就
中初釋於大衆會中五字。後今佛欲説下釋
遍觀察已四字。佛觀大會是徒然。慧眼
加持故。善萠開發成受道機故也。問。一
會衆悉善萠開發歟如何。答。第一云。無機之
人雖則遇際會。不起深益本之二
十九
眼所照雖機。隨善種熟不又有得益
有無也。第六云。以如來無相無分別慧。法
爾無礙。常照法界根縁。如大海潮終不
限。是故金剛手適有傳之機。如來即爲
演説。不問而後答二十
五右
之 此修
行等者。釋經修行二字 曼荼羅中等者。
曼荼羅義 衆生乘而行之等者。釋行一
 梵音娜耶者。修行與行梵音別也。第四
驚發地天偈云。 carya唎耶二合
行也
naya
修行也
十一左
乘義道義者。大乘義章九云。問云。
乘義道義何別。總相釋之。能通名道。能運
乘。於中分別乃有三種。一就行・法相對
異。乘者是行。道者是法。行能運人。故説
乘。法爲行履。能通行心。故説爲道。然
乘中。非法。今對道法唯説爲行。
道亦有行。對彼乘行偏説爲法。二就行中
義分異。一切行徳能通名道能運名乘。
又復諸行體通名道。用通名乘。云何體通行
障故。云何用通能運人故。三就法中隨
義分異。能通名道能運名乘。又復諸法體
通名道。用通名四十
八左
第七云。梵云ya@mnna
。此翻爲乘。亦名爲道。如人乘馭舟車
能任重致遠有至到。若見野字門。則知
一切衆生以種種因縁趣向生死果報。及
涅槃者各有所乘二十
一左
乘如舟車道如
道路。娜耶梵語含所乘所行二意。所乘云
所行云道義。今修行者且似道義。即
所行行體也 一念善根者。指最初一念守
齋善根 成佛者指方便究竟極果。此中間
所乘法如世舟車。是三密寶輅也。有
行道世道路。是菩提心大地也 通名娜
耶者。中間諸位通名娜耶。或又乘與道通名
娜耶也 曼荼羅中等者。曼荼羅中善知識
諸仁者。如世間造乘物道路及將導旅
之者。 衆生乘而等者。乘彼善知識造乘
。假將導縁彼治之道路後行字。此
行梵云carya利耶。折利耶者第七云。梵
carya唎耶是諸行義。如遮字。即
諸行遷變不住。故知carya能行也。然則
上來所明有三節。一乘道法體。當修行二
。二造乘治道之人。當曼荼羅三字。三乘
之行之人。當行一字也問。若爾者此經文
云何可之耶。答。今説修行曼荼羅行。滿
足一切智智法門可之。修行曼荼羅行
者。隨所依行名。謂衆生乘之行者。依
乘法所行道。幷造治將導者故也 且如下
文等者。且字有其意。謂出乘治道及將
導三事。其中且明治道事故云且也。即引
下治地文以明之 若論外事等者。淺略釋
也。求勝地諸髮毛爪等。種種平治以引
導弟子。如治道將導 若爲我倒等者。深
祕釋也 無明父母極細之垢者。一義云。無
明諸煩惱能生故云父母。四妄執中是第三
故云極細也。於微細妄執者。法性同體細
惑故且不治道。仍擧一生補處治地
極位也。一義云。今所云極細之垢者。直指
微細妄執故。云無明父母也。上文如來已
此微細戲論進趣都息。十四左是治惑極位
也。然出一生補處。彼佛地能障惑品。以
剛喩定智力破之。惑智待對故猶屬因滿
。以所斷。爲果滿位也。天台維摩
經玄義第四云。六明等覺地者。窮無明源
重玄門。邊際智滿。畢竟清淨登中道山
。與無明父母別。猶是後心金剛無礙。即
所斷者名有上士也。七明妙覺
者。究竟解脱無上佛智故。言所斷
無上士五左委細至第四卷治地文
 由此言之等者。從一念守齋心一生補
處位。既有多重位。準此云之。説治地
文。一一言下所顯治地義。凡有幾重。例
縁生句。漸次轉深。更不窮盡。當卷上品
十縁生句漸次大乘生句文云。如
漸次轉深。乃至毘盧遮那。以上上智觀
方能盡其源底故。曰漸次大乘生句十二左
之 執金剛作如是勸請乃至救護安樂
也者。釋經滿足一切智智法門句也。金剛手
勸請。云次説修眞言行大悲胎藏生大曼荼
羅王爲滿足彼諸未來世無量衆生爲救護安
樂故。今佛還以一切智智印可彼金手請
。而後衍説彼大曼荼羅王也。小乘以
種法印一切法。顯教大乘以諸法實相
一切法。今以一切智智印之。一切
智智者六大法界也。此大曼荼羅王。滿足彼
一切智智之法門故。先表云滿足一切智智
法門也。經第三悉地出
現品
云。降伏四魔解脱六趣
滿足一切智智金剛字句云云之 若此
地不滿等者。若此一切智地不滿足者。不
一切衆生救護安樂事。是故金剛
手所勸請最可也。我今説修行曼荼羅行
是滿足一切智智法門也。經第三説滿足一
切智智字句功能云。此諸佛菩薩救世諸庫
悉地出
現品
疏釋云。上從諸佛下及聲聞。無
於此句而能施作種種神變益一切
十一之三
十四右
救護安樂勝益其源在於此 經
云爾時毘盧遮那世尊本昔乃至則旋轉無盡
也者。以下佛欲四重曼荼羅之時。從
支分四重曼荼羅。豫先示其尊位。爲
其支分曼荼羅。先入三昧。所謂大悲藏發生
三摩地是也 以如來○休息也者。此一段
爾時毘盧遮那○無餘衆生界文也。於
大有三。初明二利願成滿相 次而應度下
所度衆生不盡 後以衆生界下明勤修
息。初二利願成滿者。一成就無盡法界願。
二度脱無餘衆生界願。如次自利利他大願
也。二利圓滿爲覺者故。結云所願已滿
 次應度衆生不盡者。應度生界無盡期故。
法界亦無盡也。其故者法界心界衆生界三
種無二故也。若衆生雖無盡法界有盡者。
無二無別 界有三種者。金剛頂經
開題云。界者法界心界衆生界三種差別。法
界則先成就覺者。心界則修行者。衆生界者
十方三世六趣有情非情。二十
四左
三井最珍鈔云。
經文法界衆生界分明也。此外無別心界。經
唯二種界也。釋家何立三種界乎。答釋次下
文。或觀無盡法界。以一切心一心。或觀
無餘衆生界。以一心一切心法界衆生
界。皆以心界之也。故釋家得意。分別三
種界也。華嚴經云。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就無盡法界者。云就佛界也。云云
取詮
 爲欲
轉釋等者通妨也。或難云。若法界生界無二
無別者。何經無盡法界外。更云無餘衆生界
乎。今通此妨云。轉釋法界衆生界。謂
就無盡法界故。度脱無餘衆生界。法界
即衆生界故也 後勤修不息者。亦疑云。如
來一利願已成滿故。更可勤修事業。何故
入定現瑞説法利生等種種事業耶。今釋
云。如來雖所願已滿。衆生界未解脱。未
得解脱衆生之法界未成就。是故勤修事
業無休息也。問。度生願已滿。何故衆生
解脱乎。答。因位菩薩度生願未滿故。
縱雖應度機。難之。佛此願已成故。
假令十方世界無量衆生。可同時受化者。堪
益。而衆生不解脱者。是所化人失
也。非佛願不成。譬如日輪照徳成就故。雖
法界盲者不覩。不覩者彼失也非日過
也。問。法華經云。如我昔所願今者已滿足。
一切衆生皆令佛道方便
品偈
文者。願
滿時實化一切衆生佛道見。如何。答。現
量既不爾。佛豈可妄説乎。而皆令入佛道
者有其意。謂佛若不此願者。因何一切
衆生可佛道耶。依善縁厚薄。雖入道
遲速。當彼願滿時。一切衆生同時成入道
。譬如武將啓運者。一朝武士同時啓運。
然而浴賞作榮之遲速。非次第矣 即
以此本願○加持也者。此釋故一切如來同
共集會文也 如僧中等者。擧例證
共集會相也。僧者智論第三云。云何名
。僧伽秦言衆。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
譬如大樹叢聚是名爲林。 一一樹不名爲
林。除一一樹亦無林。如是一一比丘不
僧。除一一比丘亦無僧。諸比丘和合故
僧名生十六右。阿彌陀經義疏。元照云。僧者具云僧
伽。此翻爲衆。四人已上秉御一切。滅惡生善
羯磨。總該。凡聖通收
理事故云衆也已上
 大事因縁者。僧中大事者。
結界説戒等也。佛制是法事不別衆。若別
衆則不法事。清淨人不法事。不集而
界内別衆也。若四人已上不共成
也。戒疏三上南山云。同界各行互不相成
十三右即此意也。最珍鈔云。天台釋大集經
諸佛與欲。不僧中與欲見。今何云
僧集會乎。答。天台釋意。如僧中與欲云也。
而僧中依無力他與欲。諸佛與欲不
之。雖一佛力堪。猶準僧中事與欲也。今亦
其意也。全不相違已上。問。大師三昧耶。戒
儀云。不結界法界故。不説欲
異處已上今者何可例僧中結界乎。答。
當經説結大界四大護等印明。於法界加持
所住。豈可結界等義乎。戒序且對聲聞
小戒。遮限量界法耳 一戒一見者。六和敬
中擧初二也。六和者戒見利身口意也。智論
第三云。共名一處一時一心一戒一見一道
一解脱。是名爲共摩訶比丘僧十四左仁王經
下云。住在佛家六和敬。所謂三業同戒同
見同學。六右翻譯名義集第一云。僧伽淨名疏
云。律名四人已上皆名衆。律鈔曰。此云
合衆。和合有二義。一理和謂同證擇滅故。
二事和別有六義。戒和同修。見和同解。身和
同住。利和同均。口和無諍。意和同悦五十
五右
一本誓同一法界者。因位所發本誓同一故。
果位所證法界同一故。 十方諸佛皆悉集會
加持。第四云。第六句是憶念持義。猶
比丘作羯磨法。令衆僧一心和合同共受持
今此眞言亦爾。用阿字加持竟。請一切如
來憶念本誓故同共受持也。第七句是本性
淨義。此即轉釋前句。何故諸佛同心加持。
本性淨故。若法入阿字門。即是從本已
來無動無垢。十方三世諸佛。由此義故。皆
同一戒一見。所以同共加持也二十
四左
 問。今此
一切如來者指何佛乎。答。經第二云。爾時
毘盧遮那世尊。與一切諸佛同共集會等
第六釋云。三重曼荼羅所示種種類形。皆
是如來一種法門身。是故悉名爲佛。此等一
切諸佛。各於本所流通法門。自説彼三昧
二十左彼此上下經釋一準也。但當段次下
釋。今此十方諸佛。本行菩薩道時。各乘
法門于一切智地十八右此釋不從心
流出内證眷屬。爲他方來影聖衆歟。但次下
釋且準常途也。故非相違。若又約實義者。
十方諸佛成佛已。則悉歸入六大法界。同一
毘盧遮那也。從此一毘盧遮那心。流出無量
聖衆故。次下文與第六釋。文異趣同。不
強怪 漸次證入○深淺不同者。此約十六
重淺深。明漸次證入義也 如初無畏等者。
十六重中初六六無畏也。六無畏分別。當卷
初委釋之。今文示其綱領 聲字觀者。身
前觀本尊。眞言字從尊口出。入行者頂上
行者口出入尊臍輪。其字道不間絶
輪形。或如珠。其字就行者自身
或軌説列心月輪中。或文説滿一身
支分無始罪障。身心太安樂。委細至
間成就品悉地出現品之 有相觀者。
第二無畏。本尊三昧衆相現前位也。帶相作
觀故云有相觀也 唯蘊無我者。第三無
畏。本尊衆相現前之時。不我慢之位也。
我故生愛慢。住無我理故我慢不
生也 法縁心者。第四無畏。本尊衆相現
時。如幻夢陽炎。觀無性無生之位是也。上
釋云。法謂十縁生句二左此釋。依十縁生
本尊衆相法縁心歟。又得法空菩薩
心中。修曼荼羅行法縁心歟 無縁心
者。第五無畏。萬法唯心。心外無所縁境
無縁。前於心外。假分析推求縁。作諸法
無生觀。此本尊衆相現前時。作唯心解
無所得道也 平等心者。第六無畏。於性相
不二事理平等中。見本尊衆相。於有爲無爲
界二種扼縛。得蘇息處者即是也 離垢地
以去等者。演密鈔第四云。疏離垢地已去各
自地觀心中漫荼羅者。以初地菩薩
三世平等。與第六平等無畏異故。取
二地以去乃至佛地。足前六種無畏故。成
十六重玄義也。二十
七左
此釋者。從第二地
佛地之十種位。足前六無畏十六重
也。又智證大師三劫六無畏云。若約十六重
玄門疏云。離垢地以去各於自地觀心中○
受用之果如前上上方便位中疏説。
此不通上上方便位已上
又云。上方便

上上方便佛地
已上
此釋於上方便中。開八九十
等覺四地。從第二地等覺之十位。足
六無畏十六重也。此師以極無自性心
初地位。下十三重阿闍梨配釋如此。疏鈔
釋如彼段勘之。 此一一位自有○受用之
果者。此上所明十六重一一位各有三句
謂種子者因義 増長者根義 果者究竟義
也 慧方便業者。方便究竟句。大師釋云。向
上向下。讀文有已上若依向上方便者。慧
方便爲業因。成受用之果。若準向下方便
者。果滿位有二利功徳。慧方便業者利他事
業。受用之果者自證極果也。以上文意。竪有
十六重淺深。横具三句功徳。横竪雖異。皆
漸次證入句句也 如前所説○旋轉無盡
也者。以下明十方諸佛證入此三昧也。如
前者指上若自本垂迹等文。此文有二門。一
自本垂迹。二行因至果 從一一門各流出種
種門者。當自本垂迹。從内出外有三重。同
此十字中。等一字攝行因至果也 其中
從因等者。二門中且依從因至果門。三密方
便。從外入内之間展轉不同。其究極至到
處。大日心王果海也。至此處者一味無別。
譬如百川入海同一醎味。所以作此釋者。
今所同共集會之十方諸佛。各乘一法門
一切智地故。爲從因向果軌則也。是
故次云今此十方諸佛等也 以將説等者。
佛將説。大曼荼羅王是引入衆生之普門衆
行發起佛果之増長因縁。是皆前佛所行道
迹故。十方諸佛同共入此大悲胎藏三昧
 從本所修行等者。假令有衆生智慧
故。從文殊一法門眞言行。其最初聲字
觀。次有相觀。如是次第昇進入一切智地
其從因至果之間。有十六重位。漸次證入
一一觀之。如文殊一門。餘尊亦如是也
 如菩薩等者。大品經第二十二卷。智度論
八十一卷。説六度中禪波羅蜜之文意
也 九次第定者。律名句云。九次第定。一初
禪定。二二禪定。三三禪定。四四禪定。五空處
定。六識處定。七無所有處定。八非有想非無
想定。九滅受想定成實論
同之
 逆順出入者不
次第。逆順出入也 定散超間者。超越中間
定散出入也。其行相具如智論明 奮迅遊
戲者。逆順出入者。師子奮迅三昧力也。故釋
上逆順出入奮迅。定散超間者。超越三昧
力也。故釋上定散超間遊戲。遊戲即是
踴躍超越義也。遊戲與超越言異意同 無
不自在者。總結通出入超間也。問。今云
故唯順非逆。又云漸次故次第非超間
又云證入故唯入非出。又云三摩地故。唯
定非散。何今引爲例乎。答。此事至次下或
觀無盡法界等文之也 或觀無盡法
界等者。以下約心與門。明順逆觀也。心者
所入體。理門者能入教門。例如釋論能入所
也 其中以一切心爲一心者。厭惡求善
微少心爲初。十六重玄。從外向内次第攝
歸。終至大日覺王不二一心。云一切心
一心。裏云。最珍鈔云。問。以一切心
一心。以一心一切心意如何。答。以
一切心一心者。成就佛界心也。以
一切心者。觀無餘衆生已上裏以一
切門爲一門者。厭惡求善心第一無畏。即人
天乘也。此有三密門。以之爲初。凡十六重
玄。一一皆具三密門歸心。門亦如
末歸本。終至大日心王三密門。如是觀
是順次證入也 次以一心爲一切心等者。
是逆次證入也。開一爲一切之義。準前順
次證入之。止觀第一云。若得此解。根
塵一念心起。根即具八萬四千法藏。塵亦爾。
一念心起。亦八萬四千法藏○一塵有三塵
一心有三心。一一塵有八萬四千塵勞門。一
一心亦如是。貪瞋癡亦即是菩提。煩惱亦即
是菩提。是名集諦。翻一一塵勞門。即是八
萬四千諸三昧門。 亦是八萬四千諸陀羅尼
門。亦是八萬四千諸對治門。亦成八萬四千
諸波羅蜜一三之
二十左
私云。準此釋一心一
門分別也。問。攝一切一云無盡法界。開
一爲一切無餘衆生界。有何意乎。答。
無盡法界者。諸佛法界即悟人境界。無餘衆
生界者。九界因人迷境界也。悟攝多歸一。
迷引一成多。仁王經云。菩薩未成佛。以
煩惱。菩薩成佛時。以煩惱菩提
上之十
八右
大師釋云。衆生迷故成多差別。諸佛
悟故。會多一佛已上即此意也。文雖
之。論其義趣。則十六重玄。順逆證入中。中
間諸位。或超二或超三之等重重意可
之。是定散超間義也 若以此十六等者。
演蜜鈔第四云。疏若以此十六等者。十六如
上。謂以十六重深玄之義理。横竪統攝十
二部經。次第別收曰横統。上下總融曰
。又法門相當曰横統。一收一切竪攝
十二部者。所謂一契經・二應頌・三記別・四
諷誦・五自説・六縁起・七譬喩・八本事・九本
生・十方廣・十一希法・十二論議。三十左十六
如上者。上所明十六重深淺不同也 經云
世尊一切支分乃至意明一切便畢竟同歸也
者。以下以入三摩地力。所現之瑞相也 前
現莊嚴等者。指住心品三無盡莊嚴藏也。彼
則毘盧遮那。於無餘世界中。一一現佛身
會座之十佛刹微塵數菩薩金剛等。又
各於無餘世界中彼彼身。隨縁説法利
生。不方位主伴。隨機出現。應變
無方也 今欲説等者。今所現異彼。欲
曼荼羅圖位故。從佛身上中下。分部類
現之也 還者有其意。謂金剛手請
漫荼羅王故。佛合直説其曼荼羅王。而爲
圖位模範。還出現如來身也。譬如直往
之人引還云還也 佛身上中下體者。第十
四云。頭爲上分。咽心爲中分。齋爲後分
發菩提心爲初。行果爲
中。大寂爲後也。十二右
三密鈔料簡覺超下云。
注云。漫荼羅三重。内金輪。二三同中位。噁字
第三重云。此中以四重漫荼羅三重也。
第二三院一中位也。 具如義釋已上
漫荼羅重位表字輪重位。中分開合準字輪
之 示同人法者。第三重教主釋迦也。
智度論第一云。復次佛初生時。墮地行七歩。
口自發言。言竟便默如諸嬰孩。不行不
乳哺三年。諸母養育漸次長大○日月歳過。
漸漸習學。能具人法○以方便力故。現
人法人威儀五六 及二乘等者。以下釋
迦眷屬也。十卷十四卷兩本義釋。作及三乘
彼本似宜 言音金剛頂開題云。一字曰
一字曰名。九右説文二曰直言曰言。二十
七左
音者
又第四云曰聲也。生於心於外
。宮商角徴羽聲也。金石絲竹匏土革木音
二十
六右
壇座者壇與座也。壇方圓等。座葉華
等也 及其眷屬者。眷屬又眷屬也 普於
八方等者。一義云。於如來身上四方四角
曼荼羅本位而住。曼荼羅本位者。指
心曼荼羅也。下八方本位。準之可知。一義
云。於會座間之。必非身體也。二義之中
初義宜歟。所以然者。疏釋出現相。云還約
佛身上中下體。經説還入相。云還來入佛身
本位故也 自臍以上等者。第二十云。從
以上爲第一院。從心下至臍第二院。從
以下爲第三。世間天院三十左 十住諸菩薩
者。十地菩薩也。十地具云十住地故。地前
菩薩第三重釋迦眷屬也。上釋第三重。云
乘六道無量應身故。三乘中菩薩是地前位
也。是故第二重第一重爲十地菩薩
大心衆者。大菩提心衆。是則内大二眷屬通
名也。問。第二重第一重同十住菩薩者。其差
別如何。答。第二重悲増菩薩也。故云大悲萬
。第一重智増菩薩也。故云金剛密慧。雖
倶居十地。非悲智別也。問五教章下破
始教大乘説云。 以諸菩薩從初以來異
故。悲智相導念念雙修。如車二輪鳥之兩
何得彼有増減耶。當知由此始終二
教麁細異故。有二生死。非悲智互増上
三十
一左
今何分大智大悲二類菩薩乎。答。顯
教所説。約修因向果實行菩薩。辨論悲智均
。今所示皆是毘盧遮那所現法門表像。各
各不同故。於平等法界中。雖重位。實是
差別平等無礙。彼此同如。不常情
疑者也 四智四三昧者。第五云。正方四葉
是如來四智。隅角四葉是如來四行十七左
若寺疏鈔云。四佛智四三昧定也云云佛主
故云四智。菩薩主定徳故云四三昧
 果徳佛身者。第三重地前。第二第一重十
地。中胎八葉是佛果故。云果徳佛身也。第
二十云。然此八葉及中胎五佛四菩薩。豈異
身乎。即一毘盧遮那耳。爲欲分別如來内證
功徳示于外故。於一法界中八葉分
別説二十
六左
疏或本四智三昧功徳法身云云
釋籤第一云。同居分身寂光地涌。覩已咸信
一道無偏。不華嚴云是眷屬。大集亦無
分身之言。般若但云問者加説名字咸同。故
知。此經與餘經一一之
五十三
六十華嚴經第一。
菩薩衆了云。皆是盧舍那佛宿世善友
裏云。菩提心義第二云。又大日經一切如
來同共集會。漸次證入大悲胎藏發生三摩
。世尊一切支分。皆悉出現如來之身乃至
本位中住而復還入此會四重所現佛菩薩
身因果。入一切身因果。尤與法華同也已上
 即此八身等者。因明八身他方世界相
也 徒衆者眷屬 刹土者住處。且案出生
。阿閦土東方金剛威徳莊嚴世界。寶生土
南方寶光明功徳世界。 阿彌陀土西方大蓮
華法藏世界。釋迦土北方變化輪作用世界。
今又準此可之 名號者佛號 身業者
威儀 諸受用事者。所受用之物。事者物
也。如是不同。雖當段所用因論之 亦
於八方等者。是正當段所用也 經云爲彼
從初發心乃至十地○圓極者。此擧所化人
也。所化人雖地前地上。今且擧十地。是
勝顯劣之意也 謂初發等者。釋十地
菩薩所見漫荼羅有廣狹淺深也 乃至第
十一地等者。最上名義。大教王儀軌上施護譯
云。唯佛如來妙智身。是名十一地圓滿。十
聖修十波羅蜜。十力自在諸行圓。如是超
過十地已。佛相應法然後得。飮金剛水
正覺。法甘露味即相應六左 如是安布○了
了無礙者。以下釋遍至十方四字也 就
如是安布分位已者躡前。前者上所明。於
八方布三重漫荼羅之相也 即皆遍至
等者起後。一一安布已。更至十方世界
作佛事也。問。若爾者爲彼從初發心乃至十
地諸菩薩故者。爲上出現如來之身句。又
爲屬下遍至十方句如何。答。或屬上或屬
下。或二義倶通。用捨宜學者意矣 於
自法界門等者。演密鈔第四云。疏於自法界
門等者。對上三重漫荼羅中所現。三乘六趣
乃至四智果徳佛身。各各形像乃至壇座。各
各無法界門。隨彼各各法界門。施
眞言事業。對他法界門故稱自也。若深釋
時。如是種種法界門。皆從遮那法界自心
流出故。稱自法界三十
三左
淺深兩釋學者可
之 下文所説但開出此心作名字流通耳
者。演密鈔第四云。言下文所説等者。謂向
下經文。雖四重漫荼本尊眞言手印無量
差別不同。然究其根本。但從心王開出爲
根故。作種種名言字句流通耳三十
四右
此釋
意於上自法界門。作淺深兩釋。深祕釋意。
遮那法 自心也云云疏主依深祕意。指
自法界門此心也 又令普現○同歸也
者。此通妨也。或難云。既令普現隨類之身
何經云出現如來之身耶。今通云又令普現
隨類之身而言悉現如來身者明本迹倶不思
議加持不二也。演密牒文。云不令普現隨類
。雖又字換不字。疑難會通大意是同
本迹倶不思議者。本者獨一法界心王大日
也。迹者支分出現三重聖衆也。二倶不思議
故。云本迹倶不思議也 加持不二者。所現
三重云加持。此加持即獨一法界身故云
。演密鈔云。加持之徳畢竟不二故四之三
十四左
此意也。尋云。悉現如來身釋。尤可前段
今於此作釋有何意乎。答。爲還來佛身
經文也。謂釋悉現如來身文。明本迹不思
議加持不二義已。安是故於佛事已句。次
合還來佛身經文。於當段釋意在
者歟 是故作佛事已等者。十卷義釋云。是
故作佛事已。還來佛身本位。本位中住而
後還入已上十四卷義釋云。是故作佛事已。
還來入佛身本位已上誠於遍至十方句者。
上釋之故。彼兩本省之非其謂。當段加
此句者。爲還來由漸也 意明一切等者釋
也。其意易知。抑經初云還來入佛。次云
復還入。二重還入有其意。初遍至十方諸尊。
入支分出現加持本位。次從加持本位。更
入本地法身身中也。第十六入祕密漫
荼羅位品
云。謂
如來身所示種種形聲。皆從阿字而生也。
時出種種形竟。還入佛身支分。又復還入
如來不思議法身之中二十五右當段釋準此可
之。總意云。就此經教主。古來有本地加
持之諍。或云所現加持身。或云能現本地
身而今所現加持身。還入不思議法身。皆
加持事業本地法身。然後説此經 本
地身教主義自得其理。學者可知 經云時
薄伽梵復告執金剛祕密主言等者。以上現
瑞以下正説也。正説中大有二段。初具縁後
眞言也。具縁中有衆多支分。總略爲十。一
阿遮梨支分當卷
釋之
二擇治支分第三卷第四
卷初釋之
三擇
時支分第四卷
釋之
四造壇支分第四卷
釋之
五護持弟子
支分第四卷終第
五卷釋之
六圖尊支分第五卷第六
卷釋之
七三昧支
第六卷終第
七卷初釋之
八眞言支分第七卷
釋之
九供養支分
卷終第八
卷初釋之
十灌頂支分第八第九
卷初釋之
若依安然具支
灌頂科釋。治地支分中。開擇地擇時治地三
也。至下悉之。今先説阿遮梨支分也。後
眞言中有十六首自大力大護至如
來舌。第九卷釋之
當品説
相梗概如斯矣 從此已後○所要眞言也
者。此疏主先作一品分科。即前所云具縁眞
言二段也 從此者指當段文 教誡竟者
經第二卷第二品末者。指具縁品終
 縁壇行事等者。依圓壇法事之時所要
眞言也。第九釋大力明妃眞言等云。以下
漫荼羅法事時所要眞言支分十二右帖決
第三十一云疏縁壇之事者。依壇種種事也
云云所要眞言者要者用。是所用眞言也。或
又縁壇事雖多眞言。今出肝要眞言故。
所要眞言也 就衆多支分○無寄故也
者。此明衆多支分中。最初説阿遮梨支分
之所由
  一 阿闍梨得名種類
新華嚴音義慧苑第二云。阿闍梨此云軌範
。謂與弟子軌則。師則師範。然有五種
闍梨。一羯磨・二威儀・三依止・四受經・五十戒
闍梨。西域又有君持闍梨初左翻譯名義集
第一云。闍梨或阿祇利。寄歸傳云。梵語阿遮
梨耶。唐言軌範。今稱闍梨訛略。菩提資糧
論云。阿遮梨夜隋言正行。南山鈔云。能糾
正弟子行故。四分律明五種阿闍梨。一出家
阿闍梨。所依得出家者。二受戒阿闍梨。受
戒作羯磨者。三教授阿闍梨。教授威儀者。
四受經阿闍梨。所從受經。若説義乃至四
句偈。五依止阿闍梨乃至依住一宿者。和尚
及依止。多己十夏者爲之。上四師皆多
五夏者爲之。五十
七左
裏云 君持闍梨者。指
頂阿闍梨歟。君持者賢瓶也施護所譯一切
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祕密大教王經第七云。
灌頂有三種。如此教中説。彼賢瓶灌頂此名
第一十二右已上裏 然以解○
而教授之者。此明阿遮梨所解。所謂淺略深
祕二種義也。先所以作此釋者。阿闍梨爲
軌範體。令他解而差機説法。是大咎也。
淺機深法必生疑謗。又爲深慧
淺略輕弄。倶是奈犁之業因也。是故
阿遮梨位之人。當淺深法義應機
化導也 今還以此○是名阿闍梨者。此今
阿遮梨所解二分。還釋經阿闍梨義故云
還也。經第五祕密漫荼羅品中。金剛手問
云。阿闍梨有幾。佛答曰。阿闍梨有二。深
祕顯略分已上顯略者。事業壇阿闍梨第四三
昧耶也。深祕者。祕密壇阿遮梨第五三昧耶
也以此二重所化機故。分淺略深奧二
種釋也。又以此二種十六重阿遮梨
之有二意。一事業壇傳教灌頂阿遮梨爲
淺略。祕密壇寂然界以上阿闍梨爲深祕。二
始從事業壇阿遮梨。終至毘盧遮那究竟阿
闍梨。各具淺深二義故。云以此二分也。又
初地已上阿遮梨爲深祕歟。 云深行故也
 若於此等者。是事業壇阿遮梨也。亦名
見諦阿闍梨。亦名世間阿闍梨也 漫荼羅
等者。略明所學事。所謂造漫荼羅衆多支分。
及諸尊三密幷所得悉地。如是之事習學究
竟。皆悉通達。臨其事他面是也。爾
時師爲彼與傳教灌頂。告言汝自今已後
亦如我無異。造漫荼羅諸弟子。令法久
佛種。許可之傳教灌頂也。得
此許可之人名阿遮梨也 若度違順等者。
以下明祕密壇阿遮梨。得瑜伽人也。此有
重重位。此文明初劫阿遮梨。順世八心人天。
違世八心二乘。超度此二故云若度違順八
也此人名證寂然界菩薩。是初劫極位也
 若已心王等者第二劫 若生極無等者第
三劫。是即於三劫各擧極位初位。擧勝
爲論意也。總云之者。初劫二乘第二劫他縁
第三劫空性皆可阿闍梨名也 十重深
行者有二義。 一義云。極無自性心初地故。
第二地至等覺十重深行也。智證疏
鈔云。有十重深行者。從第二地於等覺
也。極無自性心當於初地也已上一義云。極
無尚地前攝也。十重者十地也。依之下釋云。
亦約三劫十地以明深行二十
三右
又演密鈔
第四云。疏從此復有十重等者。十重深行
即十地也三十
六右
即此意也。裏云。一義云。從
復有十重深行者。以極無初地。而成
重次第。不二地已上也。如此釋例繁多
也。仍演密釋不相違歟。乃至者從
以後。可具出十重名義。今略之故云乃至
已上裏 於解三密等者。金剛薩埵等覺位
也。攝眞實經云。超第八地等覺位下之二
十二
之 復次毘盧等者。大日妙覺位也。瑜
祇經上云。當大金剛阿闍梨位法性大日
之身九右之。問。智證些些疑文云。凡
受戒時用和上羯磨阿遮梨教授師。而以
第一甚尊重之。次座作羯磨。據此推
之。和上第一羯磨第二。而何以大日
二位行事之人。若此時無和尚否。若無
。對何得阿遮梨名。又大日尊作菩薩形
既是俗體。 若爾俗士學法作阿惹梨
已上此等疑目云何可通乎。答。和上是胡語
也。準俗儒佳稱。於道人此名。鄔波陀
耶爲正語也。阿遮梨者軌範稱故。廣通
聖諸師。仍以大日尊稱阿遮梨何疑乎。
和尚阿遮梨相對。顯家一途施設也。不
定量也。次俗士作阿遮梨否。表制集不
空遺書等中。雖唐朝開府李元琮俗居士
趙梅等眞言傳受旨。此等持明灌頂。非傳法
阿遮梨受職。在家優婆塞既不僧服。爭可
付屬道儀乎。可察者也 是故作最初
○無所能也成也者。以下明凡夫阿遮梨用心
也。謂今所作曼荼羅。超過十地一切智地
妙業也。凡夫阿遮梨云何作此事耶。而觀
自身二尊金薩
大日
三密加持。雖
位遙同佛地。能成師位徳也 最初阿闍
梨者有二義。一義云。衆多支分中。阿遮梨事
業是初故。云最初阿遮梨事業也。一義云。
上所明凡聖諸位阿遮梨中。凡夫阿闍梨是
初故。云最初阿遮梨後義
爲宜
金剛薩埵等者。
以出二尊者第五云。若行阿遮梨事時。
即應自身毘盧遮那。若作縁漫荼羅
諸作務時。即以自身金剛薩埵十四左
至五
之 以身語密印等者。兩本義釋。以身
語意密印云云良以非祕密不思議方便者。
底下凡夫。爭可毘盧本身乎。而執三祕
密印自身者。凡身忽同佛身。譬如拙人
手執佛菩薩印泥沙即成其形像。慈氏
軌有其明文也 善住師位者。下文云。唯
佛一人。乃名一切調柔善住阿遮梨法
二十
六右
又云。不善作阿闍梨同上 自餘深
行者即可以意得者。以上釋淺行阿遮梨用
。證寂然界以上深行阿闍梨。自可
。 故云即可以意得也 次明阿闍梨衆
徳○發心耳者。以下明阿遮梨十三種徳。第
一發菩提心徳也 謂生決定誓願者標 一
向志求等者釋。一向必當釋決定二字。志求
普度釋誓願二字。如次上求下化二願也。瑜
伽論第三十五云。如是發心。定自希求無上
菩提。及求能作有情義利。是故發心以定希
其行相十一右梵網古迹下云。要須
先發大菩提心。謂誓定取無上菩提
來際樂有情。如瑜伽云。菩提心者。決定
希求以爲行相故。無上菩提一切有情義利
當段釋與此等文相契也 猶如幢
旗等者。軍中幢旗喩 猶如種子等者。草木
種子喩  若不發等者。識種託胎喩。各其意
知。或人云。三喩豈徒然耶。疏主約三部
此三喩。幢旗降敵之表示。是金剛部。種
子蓮華種子。是蓮華部。託胎聖王入胎。是佛
部也 自不能等者。阿闍梨人師也。不
立善根。何爲人師耶。是即内暗。則無
外之謂也 當約一一地等者。以上約凡夫
阿遮梨釋。以下約證位諸地。次第可
深密釋。其最極是毘盧遮那究竟發心也。發
者開發。不生心地究竟開發故名究竟發心
也 經云妙慧慈悲○深祕阿闍梨者。此第
二徳也。與妙慧相應慈悲故。云妙慧慈悲
 般若有二種等者。釋妙慧二字也 與六
波羅蜜和合者。方便智也。是名漚和般若。漚
和者肇論云。漚和倶舍羅。此云善巧方便
云云此方便智與六波羅蜜和合。假令行
時。能簡擇利益有無。可益之者施之。
失之者不之。若與此巧慧相應
徒施之。還招自損損他大過也。一切準
之 實相般若者。正體智也。照實相
之智故。名實相般若肇論云。般若者大
慧之稱也。見法實相之般若已上即此意
也。此二種般若。源出智度論。彼論第六十五
曰。有二種般若。一者常住般若。二者與
波羅蜜共行有用般若波羅蜜。須菩提。讃
用般若波羅蜜能破無明黒闇。能與眞智慧
是故佛説常住般若波羅蜜癡慧不可得。故
是般若波羅蜜菩薩。初得菩薩十力。後
佛十力二十
八右
常住般若當實相般若。有用
般若當和合般若矣 此中意明等者。此中
妙慧者當初般若。後般若第六般若波羅蜜
下經文。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者是也 此
慧猶如等者喩 行者猶有等者法也 則能
善知等者。通塞是非相配可之 動合規
矩者動頻也。所作事業頻合規矩。規矩者則
也。又規圓矩方也。或又動開也。開合規則心
疑滯故。云動合規矩等也。私考第九云。
麾百萬之衆。動止言一離合從十三左
止離合云動合歟。爾者動合規矩也 
要言之等者。以上明凡夫阿遮梨。若具論
之。從此以後可寂然界以上阿遮梨。今
繁拾要故。云若同毘慮遮那等也 慈
悲謂等者。釋慈悲二字也。智論第四云。復
次得三法。一者若一心作願欲佛道。如
金剛動不破。二者於一切衆生。悲
心徹入骨髓。三者得般舟三昧。能見現在
諸佛。是時名阿鞞跋致七右當段所擧。三法
中第二也 若無此心等者。當段大意慈悲
胎藏。妙慧類巧風。巧風吹胎分養識
。合悲慧一徳意在此矣。而若無慈悲
者胎藏不成。胎藏若不成者。又何有
含養。又字有意。上釋發菩提心徳。云若不
發此心亦如未託歌羅羅則大悲胎藏何所養
。對彼云又也 乃至者。從證寂然界
金剛薩埵略之也 毘盧遮那等者。指
竟大阿遮梨也 兼綜衆藝○衆藝也者。此
第三徳也 聲論者聲明論 因論者因明論
 十八明處者。些些疑文云。十八明處
外道十八大經否。十八大經未其名
今釋文不彼者。以何爲十八明已上問。雜
鈔云。十八明出何文云云大般若經三百
三十二。説不退轉菩薩相云。六十四能十八
明處。一切伎術無善巧。衆人欽仰十一左
今釋依準此文也。十八明處者。外道所學韋
陀典也。法華文句第八云。外道梵志者。
橙伽經云。初人名梵天一韋陀。次名
。變一爲四。一名讃誦韋陀。二名祭祀。三
歌詠。四名攘災。一一各三十二萬偈。合
一百二十八萬偈。有一千七百卷也。次
弗沙。有二十五弟子。各於一韋陀能廣
分別。遂有二十五韋陀。次有人名鸚鵡。變
一韋陀十八。次有人名善道。有二十一
弟子。變爲二十一韋陀。如是展轉變爲千二
百十六韋陀八三之
十右
慈恩唯識述記第一末
云。明論者先云韋陀論。今云吠陀論。吠陀
者明也。明諸實事七十
五右
六十四能者。智論
第二云。四韋陀經中。治病法・鬪戰法・星宿法・
祠天法・歌舞論議難問法。是等六十四種世
間伎藝二十
八右
演密鈔第四云。疏謂聲論等者。聲
論聲明也。因論因明也。十八明處六十四能
者總標也。 算數方藥觀相工巧等者略指也
三十
七右
此釋者。明衆藝略十八廣略竝表歟。
或料簡云。當段出五明。聲論因論如文。十
八明處者十八界也。是爲内明。祕藏記以
内明故也此義鑿六十四能者。此中攝
醫方工巧二明。方藥是醫方明也。算數觀相
等是工巧明也。裏云。禁制雜藝否事。蘇悉
地經上云。樂成就人。不歌詠言詞調戲
○無益言談終不習學十四右蘇婆呼童子經
下云。不相吉凶男女等事。天文地理
調象馬法射藝書算世間言詞無益之典。遠
離斯過。是名正見一左大曼拏羅經第二云。
又復執好俗間典籍文字歌詠。又復讃嘆我
執人執有情。阿闍梨若如是者。決定墮於地
獄惡趣七右持誦不同。第四云。又妙膊童子
經云。轉加聰明善綴文章。諸書算伎藝自然
巧妙。心樂善法。勤勇修行。身無疾患垢汚
十七金剛智三藏行状。學五明論九十四
。善達呪術妙達粉繪已上梵網經云。若佛
子有佛經律大乘法正見正性正法身。而不
勤學修習。而捨七寶。反學邪見二乘外
道俗典阿毘曇雜論書記。是斷佛性道因
縁。非菩薩道。若故作者犯輕垢罪下之十
二右
私云。準此文諸文已上裏 造次者。論語
第四云。君子無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
是。顛沛必於馬融曰。造次急遽。顛沛僵仆。雖
急劇僵仆不違仁 註疏四之二左
 施爲者。施施設爲作爲也 復次行等者。
以上明淺行阿遮梨。以下約深祕阿遮梨。初
復次約實相眞理。法華云。治生産業。皆與
實相相違背已上知之。後復次約
功徳法門也 總持者五百陀羅尼 三昧
者百八三昧 道品者三十七道品 諸度者
六度十度 四辯者四無礙辯 四攝者如
常 力者十力 無畏者四無所畏也。漫荼
羅一一事業。擬儀況此等法門之故。
妙善衆藝也 善巧修行○闍梨也者。
此第四徳也 即是深修等者。先明般若修
行相。即十縁生句觀也 十縁生者。有而非
有故。云甚深中道 又有空倶不可得故。
不可得空也 幻夢陽炎等觀門。大般若
中廣説之故。云如摩訶般若等也 若行者
等者。次明世間淺行阿遮梨也 文字及觀
心者。文字第一無畏聲字觀也。觀心第二無
畏有相觀也。或又文字。三密中語密。觀心意
密。及字攝身密也 離於見著者。依
縁生句。離有見執著也 復次初劫等者。以
下明出世阿遮梨也。初劫三乘共行。此喩
三獸渡河。是故雖般若。不深般若
二劫智慧等者。第二劫須菩提等。猶在般若
會中聞之故。雖深般若。不
深般若 第三劫等者。 住心品説第三劫
云。等虚空無邊一切佛法依此相續生已上
心周遍法界。而無分別似虚空故。云等虚
空心。若契此心源。無邊智慧自然開發。此處
一切二乘不思議。是故經説第三劫云。
出過一切聲聞辟支佛地已上此位始得
甚深般若之稱也。法華義疏第四上云。甚深
無量者歎佛實智。然凡夫二乘及以菩薩。不
量佛智源底故名甚深○又甚深者。
四句莫其底故曰甚深。百非不其邊
故曰無量。問。應但言深。何故云甚深。答。
深中之甚故云甚深。然如來妙觀未曾愚智
二乘之愚。強歎爲智。亦非深淺量與
無量。爲二乘之流不測量故云無量
十六左第三劫能越心。名如實知自心。如實知
自心者。於前二劫中。識性二乘未實識
知心實相故。喩窮子雖入家内財。無
取一食之意。至第三劫。如實了知自心實
相即如來自然智故。喩窮子自識父也。是
乃名眞離二乘地也。 祕密一乘甚深般
若法門出過二乘域者。此事也。二劫三劫淺
深悉之 佛爲十地等者。智論一百囑累品云。
復次如先説。般若有二種。一者共聲聞説。
二者但爲十方住十地大菩薩説。非九住所
。何況新發意者。復有九地所聞乃至初地
所聞。各各不同。般若波羅蜜總相。是一而深
淺有十七左金剛般若開題云。據智度論
般若有多種淺深。爲地前人説淺。爲
説深。地上中亦有淺深。一一地菩薩
皆有差別。初地菩薩。不二地菩薩所知
般若。乃至九地菩薩。不十地菩薩所知
十地不如來所得般若七八 通達三乘
○如前説者。此第五徳也。釋此經文大有
三重 一謂於大小等者。約常途顯教三乘
是則廣學夬小乘三藏。通達文義。難答應
宜匠成三學。拔除惡邪。是名阿遮梨
若不爾者等者。出此徳之失也 大小
乘三藏者。教時義第四云。問。義釋阿遮梨相
中通達三乘文云。謂於大小乘三藏教中。善
其文義其大小乘三藏何耶。答。有四種
三藏教。一祕密大乘三藏教。二顯示大乘三
藏教。三大小相對三藏教。四顯示小乘三藏
教。一祕密大乘三藏教。如三昧耶戒中云
此約所詮以明三藏。又空海和上眞言三藏
流通天下表云○此約教部以明三藏。二顯
示大乘三藏教。如大界經云○三大小相對
三藏教。如正法念經明○此約持人以明
三藏。四顯示小乘三藏教。如薩婆多明三十
 二又此經宗等者約當經能攝心印。是
則雖廣學大小經論。此經一一文句。攝
諸教故。當經根本諸教枝末。若提擧此心
。種種聖言無統攝。譬如大綱毛目
自從。是故當經爲能攝。所謂初劫唯蘊無我
句中。攝小乘二十部三藏。部宗雖殊。未
我空法有義故也。第二劫觀蘊阿頼耶覺自
心不生文。法相三論所依經論。皆悉攝之。
其法門八識三無性也。他縁覺心但知八識
故。八識建立通二宗。三無性義又亘兩宗
法相宗有三性三無性兩箇配立。三性彼
宗不共所談。三無性二宗共談法門故。今且
之也。次第三劫極無自性及十縁生句文
處雖別。縁生無性其義同故。拾兩文
也 華嚴般若者有二義。一義云。華嚴者
華嚴經。般若者大般若也。當卷初品釋云。摩
訶般若中十喩。亦具含三意四右三意者是三
劫也。今取第三劫邊華嚴般若也。一義
云。般若者非摩訶般若。華嚴經即名般若
也。淨名經疏第一云。大論所明不思議經。是
華嚴別名。故論云。般若有二種。一共二乘
説。二不二乘説。不共説者。如不思議
。故華嚴云。此經不二乘人手。共説者
即是摩訶般若及諸方等二左之 如實
知自心等者。經文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
已上疏主得意加名一切種智句。依之當卷
下文云。上文金剛手。直問毘盧遮那云何得
一切智智。佛亦直答實知自心是名
切智智三十左即此意也 佛性一乘等者。智
證雜鈔云。佛性一乘如來祕藏指何經
已上教時義第二云。佛性即涅槃經。一乘即法
華經。祕藏即眞言教二十
九右
大日經指歸云。佛性
一乘。不讀爲兩句。説教次第有亂故也。
法華與涅槃。同明佛性一乘之旨故。總含
一句。如來祕藏爲眞言教四十
一右
些些疑文
云。或云佛性指涅槃經。一乘是法華經。如來
祕藏即大日經。或云佛性一乘合爲一句。即
法華經。以一乘即佛性故。如來祕藏非
日經。正指涅槃。以三點祕藏佛性
已上三箇釋他門所立也。自門所傳不然。
當段釋大意。眞言爲能攝。諸教爲所攝。所
攝中何有眞言教乎。是故佛性一乘是如來
祕藏故。指法華涅槃兩經如來祕藏也。
之法華第七云。如來一切祕要之藏已上
北本涅槃經第八云。如來祕藏一切衆生皆
有佛性二十
二右
同經第十八梵行品云。善男子。大
涅槃經悉是一切諸佛祕藏。何以故。諸佛雖
十一部經。不佛性。不如來常樂我
淨。諸佛世尊。永不畢竟入於涅槃。是故此
經名爲如來祕密之藏。十一部經所
故。故名爲藏。如人七寶不外用
十八右之可知。 凡法華華嚴淺深顯
密二教同異。自他兩門之諍。文義太多。不
具記。如別鈔矣 心印者。心精要義印
決定義。此經所説爲心爲印。廣開一切法
。是故持此心印。名通達三乘也 三復次
眞言等者。約三密佛乘法體。祕藏記云。三乘
三密聲密曰聲聞。心密曰獨
覺。身密曰菩薩也 末之四右
謂乘三密印故名
三乘。至佛三平等地故名通達也。以上三
重從末之本。其間有廣中略位故。存三重
也。問。上來三重釋所明三乘建立。同耶異
耶。答。或云三乘建立別也。初重釋。三藏名
。第二重釋。小乘菩薩乘佛乘名三乘。四心
中。初一小乘。次一菩薩。後二佛乘也。康濟問
答集上云。問。三乘教者何。答。一者二乘教。
二者菩薩乘教。三者佛乘教也已上四心建
此釋歟。第三重釋。三密名三乘也。今
私案之。三重釋雖殊。三乘建立是同也。初
釋大小乘三藏者。謂於三乘中。二乘小乘菩
薩大乘故。云大小乘。大小乘各有三藏故。
大小乘三藏教也。次釋有四心之中。初
一小乘後三菩薩乘也。後釋三密者。祕藏記
聲聞爲語密。縁覺爲意密。菩薩爲身密。故
三密又是三乘也 淺深重數等者。凡聖重
重阿遮梨。如次上釋善巧修行徳之文
爲言然則凡聖淺深雖殊。 上來所明三重通
達三乘徳。可各具之也
  一 阿闍梨淺深重數分別 若十五重。
  若十六重。若二十一重歟。第三劫與
離合。十地等覺開合可
  世間淺行阿遮梨─────善無畏
出世間深行阿遮梨IMAGE  唯蘊IMAGE身無畏
初劫阿遮梨 IMAGE拔業IMAGE無我無畏
      IMAGE寂然界──法無畏
第二劫阿遮梨IMAGE他縁IMAGE法無我無畏
      IMAGE覺心IMAGE
祕密行 IMAGE    一道IMAGE一切法平等
第三劫阿遮梨IMAGE極無IMAGE無畏
十地深行
大普賢地阿闍梨─────金剛薩埵
究竟阿闍梨───────大毘盧遮那
善解眞言○明深行也者。此第六徳也 種
種眞言等者。眞言身印本尊。如次語身意二
密也。四重圓壇其類非一故云種種也 具
縁者。擇地治地等衆多支分也 供物者。是
又雖具縁攝。所以別出者。眞言行法雖
衆縁。以供養念誦二種最要。於供物
用意。是故別出之也 一一支分者。指
擧種種眞言乃至具縁供物也 聲字者
眞言 形色者身印本尊 諸相者。具縁供物。
此等各有差別故云不同也 隨事分
別等者。隨息災等三種事。分別性類
知如是法等者。釋其分別性類之相
如持明藏等者。隨三種法所用眞言供物
等。雖具説之。其説相繁多故。讓經軌廣
也。持明藏者。眞言教總名也。第九卷云。
持明藏中二部戒本九右演密鈔第一云。持明
藏者。祕藏之都稱也十九右慧琳護摩略記云。
都以今眞言藏教師呼曰持明藏已上即其
證也 蘇悉地等者。先擧蘇悉地一經。等言
廣攝蘇婆呼瞿醯等。凡廣通兩部經軌
此是通違等者。如是分別性類。通達眞言
實義故也。若不達實義者。何可能識
性類乎。是故云此是通達眞言實義
所以然者等。從此以下。正釋善解眞言實義
相也 一一眞言等者。釋種種眞言也 如
眞言等者。眞言字義句義其數雖多。且擧ci
tta多二字。作淺祕兩釋。令知其餘也。
淺釋者句義門如常釋。祕釋者字義門。謂ca
字智慧字。i點三昧字也。當ci字是定慧
具足字也。定慧具足是佛性也。此佛性名
若波羅蜜。是約慧邊亦名首楞嚴三昧。是
定邊也。菩提心義第一云。一切衆生。元
眞如淨心h@rdaya。是心眞實義。諸經
論中。此心名爲眞如法性。此心元有覺性
之心。名曰cittaca遮字帶三昧聲
ca遮是諸法不遷動義。ta多是如義體義。
不遷動體即是佛性。名曰普賢大菩提心。此
三義。如菩提心論。一名無覺了。二名
法界。三名實相般若波羅蜜海。即是性得三
末之二
十六七
第六云。如大般涅槃經明。一切有
者悉有佛性。此佛性即名首楞嚴定。亦名
金剛三昧。亦名般若波羅蜜十九左 首楞嚴
三昧者。百八三昧中第一也。智論第四十七
云。首楞嚴三昧者。秦言健相。分別知諸三
昧行相多少深淺。如大將知諸兵力多少。復
次菩薩得是三昧。諸煩惱魔及魔人。無能壞
。譬如轉輪聖王主兵寶將所住至處無
降伏十一右 多字是等者。如是佛性。不
如不如相。又無結縛解脱相故。云如如解
脱不可得也。佛性在何處。即是我心也。如
是説心名妙極之語也 復次如身印等
者。釋種種身印也。左右止觀相配在攝無
礙經祕藏記等。可披見之。於十度配立。金
剛智不空善無畏等所譯經軌異説如別鈔
裏云。大日經青龍軌攝大軌廣大軌。左檀等
右慧等也。又教王經略出經蓮華部心軌。左
慧等右檀等也。可本文。有相違已上裏
五輪相配如此經下説 如本尊等者。釋
種本尊也。其意易知 乃至一切等者。釋
具縁供物也。 亦約三劫等者。以上開
行阿遮梨了。從此以後。亦可三劫十地
深行阿遮梨爲言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二
光云。此卷所解本疏。古存亂脱。即今出
楮餘以便後學
(一)如漫荼羅本位次第而住 (四)經云爲彼
○所見圖極 (二)如是安布分位已 (五)即皆
遍至○作名字流通耳 (三)又令普現○皆見
心王 (六)是故 (八)作佛事已 (七)經云遍至
十方 (九)還來入佛身本位以下如故由上
用此傳」
又傳
(一)次第而住 (五)經云爲彼○所見圓極
(二)如是安布分位已 (六)即皆遍至○了了無
礙 (四)下文所説○流通耳 (三)又今普現○
皆見心王 (七)是故作佛事已以下如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三

  東寺觀智院法印杲寶撰述
東都靈雲寺苾芻淨嚴挍閲
疏第三卷之餘釋經一
具縁品
知衆生心等者。此第七徳也 於中以阿闍
梨等者。就衆生心二方便。一隨投華
隨處。知三部上中下品。辨衆生性類。二入
靜室瑜伽諦觀心行差別。三部上中下
者。三部各有上中下品異。瞿醯經本文如
下引 如有來求等者。初明瑜伽。是
逆次作釋也。受法人來請時。先入定可
察本末因縁。定相維摩經説之。如當卷下鈔
之 且隨所安者。隨所安止爲言法華第
囑累品云。爾時釋迦牟尼佛。令十方來諸分
身佛各還本土。而作是言。諸佛各隨所安
二十
五右
準可之 持彼名字者。或書持求法
者名字。或心憶持彼名字也 以本尊等者。
此中有三段。初若是外道下。示非器相貎
次若境界中下。示是器相貎。後復次若本尊
下。竝示善惡相貎。初中或伺求等者。伺
便作障礙也。般若寺疏鈔第一云。求法
人有種種。或外道爲佛法短故爲弟子
如守護經説一
種出家其心也
又守護經第十説十種沙
中云。大王云何爲求佛法過失而作
。謂諸外道心生嫉妬。遂共集議誰有
明利根辯慧佛法中。學彼所有世出世
。窺其是非歸我衆。對於國王大臣長
者樹論議幢。出其過失。摧壞破滅彼佛正
。是名第四五右外道等形者。定中所現形
像。非一故云等 應方便遣者。如是惡相
現。以方便遣彼人也 喩言善男子
等者。明方便除遣相也 且隨本縁等者。
外道巧僞類。爲佛法眞要。且慰喩彼
。須本歸依自在毘紐等法。可利益
爲言第二十卷曰。若菩薩不深觀衆生本
末因縁種相體性。而率爾傳法。即是爲人天
。是爲大放逸行也○已依我教。而住心
相體信。方堪之。若餘世間外道之類。未
正法。信心未固。當且於餘深法中示教
利喜。不輒爾爲説二十
四右
此文餘深法者。
密教自餘内法歟 或持以付之者。
屬職位也。下文云。或於瑜伽中彼根
○或親見衆聖爲其作灌頂法。然後付
屬令其教授。有是相乃可傳法二十
八右
大師御記云。欲兩部大法。須定人器
氣色之後。向本尊界會能祈願夢見厥相
若有感應彼欲學者。三箇月令修行精進
然後可兩部大法已上此文。境界者當
夢想也 復次若本尊等者。縹色者淺青色
也。大般若音義云疋小反。青
白貎云云
和訓云アヲシ
ハナダ
及於漫荼羅等者。次明投華墮處
者性類也。瞿醯經下云。次應華。隨所墮
即屬彼部族姓及尊○或令弟子坐
二院誦所得心眞言。具看其散華。隨
墮處○準知上下華。若墮於佛頭上者。當
知成就佛頂眞言及佛毫相等諸尊眞言。華
若墮於佛面上者。應知成就佛眼等尊諸
明眞言。華若墮於佛中身分。當知成就諸
心眞言。華若墮於佛下身分。當知成就使
者眞言。隨華所於身上中下分。當知成
就上中下品。其執蓮華及執金剛。隨華墮
上應二左
至三
第八云。隨華所至之處。當
是行人往昔因縁法門善知識。即依此方便
。進趣修行也八左慧果行状圓行
請來
云。年十九
三藏邊求灌頂。散華得轉法輪菩薩。和
上云。我於南天竺國華得此尊。如今無
異。汝於吾後。弘傳總持大教。如我無
已上種種微相等者。瞿醯經下云。華若墮
七佛世尊身上。決定成就三部眞言。華若墮
於執蓮華上。當知成就兩部眞言。華若墮
於執金剛上。當知成就本部眞言。華若先
於第三院内。却超出向行道院上。應
彼人。後時將入餘漫荼羅。若欲強將入者。
護摩更與擲華。還若不著更作護摩
是三迴若不著者。則須擯出四右三迴不
尊位。可出道場。事陀羅尼集經説亦
是。善無畏所譯準胝獨部儀軌云。若三度
華不其五部内。即不灌頂。縱若
持誦亦無功力。又雖陀羅尼無縁已上
制集第四。述天寶十三年不空三藏武威城
灌頂事云。有業障者。散華不下。上著
猶如群蜂味之香蘂。不之。事訖方
墜。何神之若此耶二十右投華微相。準此等
之也 是器非器者。演密鈔第四
云。是器非器者。華所至處表器。餘不至處
非器。如世供器隨器受名。謂若盛香者。
香器華果等。若盛華者。於華名器。
香食等名爲非器四十
一左
此釋意。於器中
三部五部尊位互以相望。論受者器非器歟。
瞿醯文心不然。三迴猶不尊位。須
出道場也。又慈覺妙心大云。問。華著
等尊位時爲弟子灌頂。答。除諸天之餘
皆灌頂已上神日律師記云。案金剛界大教王
師資相承傳法記文云。八十一尊内。五十三
尊屬灌頂尊。自餘天等皆名外金剛部。不
灌頂位云云
取詮
傳法結縁古來敷漫荼羅。多
略外部。依此意歟但如具縁品所説圖漫
荼羅。第三院專外部世天漫荼羅也。何不
投華尊位乎。瞿醯所説外金剛部摩怛哩迦
等行法。可外部之人也。慈覺神日等
所記。且據傳法所入漫荼羅尊位故。略
部天歟。委細至下文之 然於如是等
者。如是善惡是非。皆是於世諦中之。若
十縁生句觀者。還墮妄想心垢。是故
勸令此觀也 復次深祕等者。以上明
淺行阿闍梨。以下明深行阿闍梨所觀
如實知自心者。明知衆生心由漸。非直釋
此句也 如家有寶藏等者。般若寺疏鈔第
一云。意自既以自家寶藏。亦知他處寶
。譬如人能識珠性。以能識珠性故。
瓦石之中得其明珠。阿闍梨亦然。能知
故亦知他心。既知他心。豈有差機之過
故祕密宗意。先必可自心。不自心
他心。既不自他心。何敢爲阿闍梨
言也已上 諸根性欲者。機根性欲不同故
本末因縁者。繋屬因縁有始末故 心所動
作等者。法華經第六法師功
徳品
意根清淨功徳
云。三千大千世界六趣衆生。心之所行心所
動作心所戲論。皆悉知已上玄賛慈恩第十
云。心之所行所取境界。心所動作三性行相。
心所戲論。言説分別諸法性十左 信諸
佛菩薩等者。是第八徳也 此中阿闍梨言
等者。先辨説之次。信是入道初門故。明
闍梨衆徳之中。最初可之。而今於此説
之者。一順梵文語便。二初信兼通後位
也。仁王經良賁疏上之一云。何縁經首最初
信五根之中先列信根。有信根故能生
萬善。五力之中先陳信力。有信力故魔不
動。故華嚴云。信爲道原功徳母故。又趣
三乘善法欲。由有信故起善希望。信爲
欲依。最初生故。又此經中。伏忍最初標十信
。聖胎本故。又顯揚論明七聖財。謂信戒聞
捨慧慚愧。七聖財初即信財故○是故經初
淨信二十
二左
又云。云何爲信。信是心所。
善十一中最初信也。令心心所澄淨爲性。
水精珠能清濁水。對治不信渾濁之心
樂善爲業。衆行本矣同右筆削記第一云。然
信之一法。爲衆善之源萬行之始。解行修證
皆悉由之。證極之處名涅槃。苟非其信
焉辨斯事三左 謂此宗等者。次正釋文也。
且約初入人信心也 三乘實相等者
顯教。法華華嚴等經亦攝此中。以通達
三乘經文良證。大小權實雖異。至
相至理者。離於文字於言語。故云無不
離於文字也 口誦梵文等者語密 或屈
申等者身密 或修三昧等者意密也 或以
水等者。明二壇事業。以水灌頂者灌頂壇。造
作火壇者護摩壇也。由此云之。上口誦梵文
等者。明大壇修行軌則也 若欲以等者。初
心行者。於是事若作計度分別者。加持
之迹又不見 加持之迹者。觀心爲因。
三密爲縁。所現普門海會諸尊。皆是縁起生
滅之法。如來外用之應迹也。如是外迹尚不
見。何況於本地境界乎 自非具等者。
正勸深信也。意云。若以心識籌量淺識難
及。故遂生疑殆。是故云深信者。
安得疑惑也。深信者佛不妄語。偏信
其誠言所由也。顯密圓通心要云。華
嚴經説。十地菩薩一擧足量智功徳。九地菩
薩不知。況我如來是諸聖中王。所有祕密
心印。豈可凡夫妄情而欲籌量者哉。其
井坎之魚。爭知東海之深廣也。唯宜
而信下之
十六
 又此行者等者。以下明練磨勸
誘方便。謂此行者諦信勤行雖多時。若不
現益者當退心。今明其練磨用心
二。一責自二比觀 爾時即等者。初責
也。於中又有二。一功行未至故。二垢障甚
重故 如浣衣等者。約喩示此二。浣衣比
障深重。鑚火似功行未經。相續若作之。必
所得。勿中途休廢。若不休廢而作
之。自當純淨。可目覩光明。當木覩
火光矣 復當思惟等者。後比觀也。謂比
間幻術喩之。幻師以藥物不思議
妙用 或昇虚空或得長壽。欲其所由
思議境。雖然現益不虚。今亦如是。雖不
所由。若以深信依行者。法驗漸現。信解
轉増不沮壞蘇悉地經上云。若人持
眞言。久無効驗棄捨。倍増廣願轉
精進。以成爲限。如此之人速得成就
已上此文増廣大誓願也 若不如
是等者。出無信失也。心地觀經第六云 或
菩薩。以不信心而爲恐怖。如人無
寶山終無所得。無信手者。雖
所得四左智論第一云。復次經中説
信爲手。如人有手入寶山中自在能取。若
手不所取。有信人亦如是。入佛法
無漏根力覺道禪定寶山中自在所取。若無
信空無所得十九
二十
 況在阿闍梨位乎者。若
信者同無手人。雖寶處何有所得。自
之者。何爲人爲師乎 復次衆生等
者。以上明淺位阿闍梨。以下釋深祕阿闍
。謂上來所明信心外加持佛菩薩。從
以後信心内本地佛菩薩。故云衆生一念心
也 一念心中者。仁王經云。一念中有
十刹那取意翻譯名義五云。刹那毘曇翻
爲一念
怛刹
毘曇翻一瞬。僧祇云。二十念爲一
瞬。二十瞬名一彈指 二十六右
法華讃略云。時
量短長有十二節。極短名刹那。翻爲一念
百二十念爲一瞬。六十瞬爲一息。三十息爲
一須臾。三十須臾爲一日夜。十五日夜爲
已上 如來壽量等者。例同法華
也。彼經説壽量品已次品分別功
徳品
上品
云。我説是如來壽命長遠時云云是則説釋迦
如來本地成佛。釋迦本地則是衆生心佛也。
智證釋云。釋迦如來久遠正覺。皆在衆生一
念心中云云之 寂光海會者。些些疑
文云。復次衆生一念心中。乃至如來四誡然
後演説已上此文義如何。寂光海會句。爲
文末下文頭。凡載此文元由在。此法
倍難信。不其證文。三請四誡然後演説爲
例不。寂光海會此涌出菩薩歟。此經中不
涌出菩薩。何以爲例。或云。此文者抑
云云斯言如何已上此文擧數箇疑目。誠以
至要也。今會之。且寂光海會句可上句
也。長遠之身者擧主。寂光海會擧伴故也。
寂光者演密鈔三云。寂謂心之實相。本自不
生永寂無相。光者即此心相靈知不昧十四
句云。故於自心常寂光中。遍見十方一切身
九二之
六十六
淨名疏云。寂光土者。妙覺極智所
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爲國。但大乘法性。
即是眞寂智性。不二乘偏眞之理一之
九右
會者。海是朝宗義也。萬徳所歸趣即如
也 乃至不退等者。第二卷云。行者得此心
時。即知釋迦牟尼淨土不毀。見佛壽量長
遠本地之身。與上行等從地涌出諸菩薩
會一處。修對治道者。雖迹隣補處。然不
一人末之
十三
法華經第五從地涌
出品
云。爾時彌勒菩
薩及八千恒河沙諸菩薩衆。皆作是念。我等
昔已來。不是大菩薩摩訶薩
衆。從地涌出已上又云。我於此衆中。乃不
一人已上又第六壽量品云。我等住阿惟越
致地。於是事中。亦所已上乃至之言。
八千恒河沙諸菩薩等也。不退者阿惟越
致翻名也 當知此法等者。智證雜鈔注
此文云。此文意如何。當知此法是爲何法。若
彼法華涌出海會。爲此經中聖衆已上
當段釋二了簡。一云。法華意對爾前
妙經難信。今例同彼經當經勝徳也。第
七卷釋眞言行者授不思議果功徳云。或因
舍利弗等慇懃三請。方爲略説云云或因補處
菩薩慇懃三請。方爲説云云是如次約
門本門行者得益。今亦可準知也。一云。
法華難信。更示祕密勝絶。故云倍復難
也 今此經具有修入方便者。示此義
也。些些疑文。此文抑法華者據此義歟。智
證大日經指歸。引菩提心論於諸教中闕而
不書文釋云。法華尚不及。矧自餘教乎三十
九右
亦此意也 補處三請者。壽量品云。是時菩
薩大衆彌勒爲首。合掌白佛言。世尊唯願説
之。我等當受佛語。如是三白已復言。唯
願説之。我等當受佛語。爾時世尊知
菩薩三請不已上三請不止經文。爲本説
補處三請解釋也 如來四誡者。同品意。
彼三請以前有三誡。三請後更有一誡。前後
合云如來四誡也。前三誡者。彼品云。爾時
佛告菩薩及一切大衆。汝等當解如來誠
諦之語。復告大衆。汝等當解如來誠諦
之語。又復告諸大衆。汝等當解如來誠
諦之語已上後一誡者。同品云。而告之言。汝
等諦聽云云演密鈔第四云。言補處三請等
者。補處即彌勒菩薩也。三請者法華壽量品
云○爾時佛告○汝等當解如來誠諦之
。如是三説已。彌勒○唯願説之。我等當
受佛語。如是三白已。此即三請也○次
誡云而告之言汝等諦聽。足前三説
四誡。問。此豈不法華疏云如來三勅
補處四請耶。答。彼言三勅者。但取三告
三勅。彌勒四請者。謂經云如是三白已復
言唯願説之。即四請也。各據一義故不
四十
二左
今此經等者。法華雖壽量長遠之
。未修入方便。此經具説之也。智證本
佛義云。祕密教三身者。遍一切乘自身成佛
一大圓教佛也。一行阿闍梨釋大日如來云。
今此本地身妙法蓮華經。最極祕密處也。
我淨土不毀者。常在靈山正是此宗瑜伽意
此釋者。祕密教三身。是法華三身也。與
迹佛永異。望本佛事理。開事教是一
也。唯細論之者。亦非差別。法華意者。破
迹化衆近成執。唯顯本佛之長壽。於本佛之
實成相者。非盡之。故法華本佛。是理祕
密非事祕密。眞言教佛。事理倶密之佛也。是
故法華圓頓行者。雖惟一實境界
念三千妙觀。手不密印。口不眞言
意不本尊。至眞言行人者。纔結一印
法界諸佛。暫誦眞言一切衆生。況得
法界調寂。忽爾得於眞佛乎。故三密
結要。諸經所無。五智奧源。唯在祕密教。身
密印口眞言意所觀。雖事相。皆是法界表
示極佛境界也。是其顯密二教差別也二左
三右
乃至一生者有二意。一一念二念乃至一生。
二三生乃至一生。今所以三生爲限者。天
台釋云。極大遲者不三生已上是故三生
限也 若能諦受等者。此中自有地前地
上因果諸位。謂諦受不疑者。地前三劫位到
於信地與度於信解者。佛地也。演密鈔第
四云。疏到於住地者。*住地即十住地。此十
住地通名信解行地。或度於信解者。即至
也○故經云四分之一度於信解四十
三右
 得傳教○阿闍梨者。是第九徳也。此中得
傳教灌頂等者。經第五祕密漫荼羅品。説
種三昧耶中第四三昧耶云。復次許傳教
三昧耶十右持誦不同第五云。第四三昧
耶。是授傳教位灌頂前大悲壇中所
行法也云云
經疏前
後説相傳教灌頂者。師位灌頂也。與傳法阿
闍梨灌頂同也。然大師御記。以傳教言
傳法云云傳教傳法爲二種灌頂歟。心覺
闍梨灌頂發問云。私述。以此説以傳教言可
惜傳法之文之。傳教灌頂者。爲諸尊
瑜伽及大法儀軌。令入壇灌頂。名曰傳教灌
。蓋是受明灌頂歟。傳法灌頂者。爲
。所授灌頂呼曰傳法也。但經疏文。多見
傳教傳法是一法也。教法二字其義難分。偏
此義一途。宜隨文處意也
已上師傳一義云。傳法灌頂者。約第四三昧
。傳教名言通第三第四師資兩位云云
具如別鈔 灌頂有二種者有二傳。一傳
云。學法傳法二種灌頂也。五種三昧耶中。第
三學法。第四傳法也。又蘇悉地經上云。曾
師入大曼荼羅而受灌頂。復爲先師
徳者。汝從今往堪灌頂。爲阿闍梨
斯印可。方合自手造曼荼羅。須次第。亦
與弟子眞言已上此文初曾從下明
後復爲下明傳法也。瞿醯經上云。先蒙
阿闍梨及與傳法二種灌頂一左此文又説
法傳法二種灌頂也。學法傳法者。師資兩位
灌頂也。印可資位學法。印可師位
傳法。此二重眞言行者入修次第故。處處對
明之也。當段文。謂於弟子法中等者明
。爾時得阿闍梨等者明傳法也。第十七
卷云。若弟子之位未許可等。固不
。何可妄説令他輕謗。自招無間大獄之
五左此義
爲宜
一傳云。灌頂有二種
者。於傳法灌頂中。有事業祕密二種。是云
二種也。安然具支灌頂第一云。傳法灌頂略
二種。如大日經具縁品義釋阿闍梨文云
得傳教灌頂善解漫荼羅畫者。灌頂有二種
已上當段文。謂於弟子等者。明傳法事業。復
次行者等者。明傳法祕密。於二段各有
學法之文。爲傳法因示之。正所
是傳法也。是故初標云灌頂有二種也。凡事
業祕密者。爲未得瑜伽人。於心外作壇。待
事法道。是名事業灌頂。五種三昧耶中
第四也。師資倶住瑜伽。於心内曼荼羅
此心壇灌頂。名祕密灌頂。亦名以心
灌頂。五種三昧耶中第五也。是故第六卷云。
然此中復有二種。若初心行人。依世諦漫荼
○若已修習瑜伽。作祕密灌頂十二左
此義也。又具支灌頂第二云。具縁品義釋云。
灌頂有二種。謂於弟子法中當段釋
全同也
荼羅傳教灌頂云云此文所言弟子中得
灌頂者。即是四種弟子灌頂。所言乃至成就
衆徳得傳教者。即是具足諸相灌頂已上此文
四種弟子灌頂者。經第五祕密曼荼羅品所
説。 一時念誦・二非時・三時非時倶・四時非
時倶非也。然此四人。皆在修學之地滿
云云具足諸相者。内外二相如彼經分
。此釋意以當段二種灌頂。爲學法傳法二
。然者不初傳。上來兩傳中。先師僧正
初傳宜。一段釋得此意之也。
又般若寺疏鈔第一云。疏灌頂有二種云云
意一者阿闍梨。能悟弟子堪法器。造作壇
傳法灌頂職位。種種慰喩能令
言也。二者阿闍梨。若有弟子
。更以自身曼荼羅。令弟子蒙大悲水
傳教灌頂言也。以身爲曼荼
羅。如先記也
此傳三種灌
頂中。除以心灌頂。以自餘二種二種灌
也。與安公説亦異也此義
不然
 乃至諸賢聖
等者。演密鈔第四云。疏乃至諸賢聖衆亦皆
稱歎者。是人得傳教灌頂已。得諸賢聖之
稱歎故。下經云。當知彼善男子善女人。
如來口生佛心之子。在所遊方即爲有
佛施作佛事。是故祕密主。若樂欲養佛
者。當養此善男子善女人。若欲佛。即
彼。時金剛手普賢等上首諸菩薩同聲
説言。我等從今已後。當敬供養是善男
子善女人。何以故。同佛世尊四十
三右
 慰
喩玉篇云。慰於貴切。安也
問也八之八右
新華嚴音義一之
七左
云。
於謂切。漢書云。應劭注云。
自上撫下曰慰。得上慰曰安
又云。喩漢書音義云。
喩曉也。蒼頡
篇曰。喩諫也已上託
此比彼。寄淺訓深也
 作漫荼羅阿闍梨也者。已
上示第三四三昧耶。學法傳法二種阿闍梨
也 復次行者等者。已下第五三昧耶。祕密
壇阿闍梨也 於瑜伽中等者。準祕密漫荼
羅品疏祕密壇五種人中。前三重學法位也。
此中也 爾時深行等者。祕密壇傳法
位也。攝五種中第四第五。委細至下品
之 心漫荼羅者。於自心四重圓壇
外壇異。然此内心漫荼羅。一切衆生
同雖之自不之。如來獨開覺。爲作
漫荼羅也 心灌頂者。三種灌頂中以心灌
頂也 下當更説者。指入祕密曼荼羅位品
也。以上明初地灌頂也 乃至者。攝略二
地以上 地波羅蜜等者。入佛地灌頂也。第
六卷釋一生補處三味道云。此是最上灌頂
位。故先明之○即是學如來金剛事業。皆
善巧二十
五左
唯大毘盧遮那。名究竟阿闍梨
此位等覺後心位。猶如來地學法灌頂歟
 最後斷種等者。演密鈔第四云。智度論佛
累阿難云。我滅度後好守護般若。乃至
化弟子。弟子復教餘人展轉相教。譬
一燈復燃餘燈。莫最後斷種人。彼自
釋云。如世人子若不紹繼則名斷種。最
恥。佛以此喩阿難。汝莫汝身
般若斷絶。今亦如是。師誡弟子。莫
汝身上此道不行。故曰不應等四十
四右
此鈔所引智論第一百屬累品文也 應紹
先師等者。般若寺疏鈔一云。應紹先師事
諸弟子云云金剛般若説。善護念諸
菩薩善付屬諸菩薩。是其義也四十九即此最
初方便等者。紹先師事業。度諸弟子
方便。其中最第一方便畫曼荼羅也。故得傳
教灌頂次明之。云善解曼荼羅畫也。初者
一義也。經疏前後多次云二。以知一又可
初也。或又初者勝義也。初後一二如次配
勝劣。聖教中多有其例。學者可之 一
一方者八方也 位者四重階位毎重。有
重院。如下明 相貎者。諸尊相貎也 調
布衆色者。五色調和綵布前後等也 繢畫
莊嚴者。正綵畫事也。毛韻去聲泰韻云。繢
黄外切。考工記畫繢之
事雜五采又隊韻増入
同隊韻云。繢胡對切。織餘又
畫亦作繪會。又
泰韻今
圖已上
同韻云。繪采繍小爾雅雜綵曰繪。
亦作繢&T046565;又畫文已上
玉云。繢
丘謂切。
紐繢也
新華嚴音義云。繢胡對切。鄭注論語曰。
繢畫也一之十二
看他面者。明了論眞諦譯偈曰。諸佛所讃。修
三學他面。我當二右大智律師釋
云。判斷公直不顏情。故云他面
 復次能於等者。以上淺行阿闍梨。以下
深行阿闍梨也 其性調柔○阿闍梨法也
者。是第十徳也 此中其性調柔等者。智
論第三云。其心調順者。若有恭敬供養瞋恚
罵詈撾打者。心等無異。若得珍寶瓦石。視
之一等。若有刀斫截手足。有栴檀
身。亦等無異。復次婬欲瞋恚憍慢疑見根
本已斷故。是謂心調柔軟二十左 此我執等
者。梵本出灌頂梵語。灌頂梵語者。avi
cica遮也 阿闍梨相傳等者。善無畏稱
阿闍梨。三藏從龍智相傳云。灌頂字義不
應。當離於我執。是故譯經中。去灌頂字
我執言也 其性調柔等者。以下正釋
文 即是安住傳教威儀者總標 住忍辱地
下別釋。初釋柔字。但一心下釋調字
 住忍辱地等者。法華第五安樂
行品
云。住忍辱
。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已上玄賛
第九。釋住忍辱地句云。有行有四。一住
。且如説法之時。怨害能容。苦逼能受。諦
法能印○忍辱名地者。地是所依生長之義。
忍爲依生長善故。喩之於地。又云。從
喩爲名。行忍之時。如地而忍。順違不動。
故鑿深谿而不怒。搆崇堂而不愛○或地
是位義。於一切位常行忍故十七右柔和善
順者。同釋云。二柔和善順。身隨妙行。語起
善言。心無惡相。外離麁礦名曰柔和。内契
玄宗名爲善順十六左此釋者。柔和外約
身語。善順内約意業 而不卒暴者。同釋云。
三而不卒暴。卒謂卒爾。暴謂縱横終不卒爾
縱横非理。三業擧措既未圓善。一一起時。皆
審諦安徐思念。智爲前導然後動發。見
可而進。知難而退名爲不卒。設思而起。亦
非理名爲不暴十七右玄賛初釋。有行有
四者。三種如右引。經心亦不驚句爲第四
今疏無此詞。又玄賛或釋。住忍辱地以下四
句配三業。彼釋云。或住忍辱地總句。語常柔
和善順。身安而不卒暴。内心恒亦不十七
此釋。當段釋亦如是。住忍辱地總句。柔
和善順語業。而不卒暴身業。雖種族下意業
也 嫉妬之心者。若卑姓人入道。或學
。或至師位之時。生嫉妬之心云。彼下賤
人也 何至此之位耶。今簡之故。云不懷
嫉妬之心也 如是調柔等者。釋離於我執
也。其性調柔故離於我執。離於我執
其性調柔也。經第三悉地出現品云。常作
間修。淨心離於我五右是展轉相釋意也
復次調柔等者。以上約淺行阿闍梨淺略
。以下約深行阿闍梨深祕釋。當段調
柔深祕釋也 又諸佛等者。種族深祕釋
即以此身者。色相深祕釋 於一心中等者。
多聞深祕釋 無量智慧等者。智慧深祕釋
 以如是等者。不生高慢深祕釋也 蕞漏
者玉篇曰。蕞在會切。蕞爾小兒十三
之七
漏力豆
切。與陋音同。故寫者錯耳。陋玉篇醜猥也。
隱小也。阨陝也二十二
之十二
李善上註文選表曰。
蓬衡蕞品樗散陋姿一之
五左
 於眞言行○闍
梨也者。是第十一徳也 於中謂於造立等
者。造壇方便雖多。不行果二法 如是
護身等者。明行法次第大有五重。一護身
三部三昧耶印明等是也。二結界不動降三
世等。三迎請三部迎請。及大鉤召等是也。四
供養以辦事明王印明。淨諸供具獻之
辦事明王者。不動降三世軍荼利等尊也 以
如是等者。通上四也 五念誦則持誦進修
者是也。本尊加持等法。皆攝此中乃至
者。結誦十三大會印明等攝略之。準金剛
界行法。猶是供養分攝歟。是法供養故也
及成悉地者。以上明行法次第。此是所得果
。於悉地果相。有多用心。如下世間成就
品悉地出現品等明 下文者。從此以下諸
品説相雖殊。皆同於行法悉地二種
方便。不別指其文處矣 供養次第者
第七卷也 若行事時者。自行造壇等事
也 及他決擇違妨者。決擇他人難問違妨
之時也 躊躇者。寶網經音義云。躊躇上知流
反。下
音除。躊躇行
不進貎也已上
 或取本尋撿者。取經軌本
撿之也。復次阿闍梨等者。以上明淺行阿
闍梨。以下明深行阿闍梨也 如獻華等者。
且約供養分其釋也 一一本尊等者。
八供養菩薩等也 如是一一等者。一義云。
是通妨也。或難云。獻華之時唯現華菩薩
香之時唯現香菩薩者。所見不法界
偏少過失。今通云。從一一縁中。皆入
界門。於一一法門。旋轉運用。謂香華等菩
薩。皆一切如來同一體性中現其徳故。見
彼一尊之時。展轉運動。普見法界門。譬如
鳴子觸一處之時。展轉本末皆動此義
不可
義云。上擧華香等供養事。示一一本尊隨事
現前相。以爲例。從所餘一一縁中。各入
門法界。見各各善知識。故云如是一一等
法界者果徳也 旋轉運用者。華香乃至一切
諸縁。周旋展轉作之。一一皆與法門理趣
相應故。云皆與理相應此義
爲善
 究習瑜伽
○闍梨也者。是第十二徳也 此中謂善修
相應法者總標也 謂於三部等者別釋也。
初明淺行阿闍梨之中有三重釋。一明
品成就相應。二明三法互具相應。三明
荼種種相應。此文是初重釋也 上中下成
就等者。蘇悉地經下分別成
就品
云。我今復説
部悉地成就。乘空自在而進。此爲最上。藏
形隱迹爲中成就。世間諸事爲下悉地
三部上成就法。得持明仙。乘空遊行成
五通。又有多種。或得諸漏斷盡。或得辟支
佛地。或證菩薩位地。或知解一切事。或辯
才多聞○三部中成就法藏跡。於身得大勢
。先來懈怠。而得精勤修羅宮。得長壽
○三部下成就法。令衆熹見。或攝伏衆
。或能徴罰惡人。降諸怨衆。及餘下事名
下中下成就之法。若欲就藥物等者有
三種成。光焔爲上煙氣爲中熅煖爲下。復
次聖者眞言爲上成就。諸天所説爲中成就
世天眞言爲下成就。復次佛部眞言爲上悉
。蓮華部眞言爲中悉地。金剛部眞言爲
悉地。若欲上眞言求下成就者。得
成就。或以下眞言求上者得上成就。或
中眞言上下者亦等成就。眞言之中
此四徳。當知即悉上中下分能成大果
謂令滿辟支佛位。謂令滿菩薩十地
乃至成佛爲大果報○形儀廣大。威光遠照。
教修廣大。具此四徳者。雖是下品眞言能
上品。若上品中不此徳。雖是上品眞
下品用也○或尊等所説眞言之中。惟具
一事者。謂扇底迦法補瑟徴迦法阿毘遮嚧
迦法。雖一事。於中各有上中下品。豈有
下品眞言能成上事。猶若青泥出妙蓮華
固無疑也。豈有上品慈善眞言能成忿怒下
品成就。如白檀木其性清涼。若風撃相揩自
然火起。非因縁也。如是差互雖
。諸餘悉地皆勿疑慮已上同經疏慈覺第五
云。經復次聖者眞言下。至世天眞言爲下成
釋曰乃至初明三等眞言有上中下。次復
次佛部下。二明三部眞言有上中下。此即初
也。言聖者。謂諸佛菩薩聲聞縁覺也。言
。謂從淨居天乃至三十三天也。地居天。
謂夜叉・羅刹・阿脩羅・龍迦・樓羅・乾闥婆・緊
那羅・摩睺羅・部多卑舍遮・鳩盤荼等也。此等
所説名爲三等眞言。於佛部等三部之中。各
此等三種眞言。而合九種眞言。今此文中。
略九種説爲三品。故云聖者眞言爲上
成就等也。經復次佛部眞言下。至爲下悉
釋曰。二明三部眞言有上中下也。若依
此説。應佛部三等倶爲上成。蓮華部三
等皆名中成。金剛部三等咸稱下成。若爾與
前豈不相違。何者前釋意云。三部中聖者眞
言倶爲上成。三部中諸天眞言咸爲中成。三
部中世天眞言共爲下成。今此説云。佛部眞
言爲上悉地等。若爾者佛部中諸天世天所
説眞言。倶是上成。何故前總云三部中諸天
倶爲中成就。三部中世天皆爲下成就耶。今
釋云。前文總攝三部上成倶爲上成。然於
其中三品中下二成。亦準此知。今此
文明佛部中有諸天世天倶是爲上。蓮華
部中雖下成咸爲中成。金剛部中雖
上中共爲下成。文意不違。細推知之三十
七八
又同疏第一云。經求成就者須解眞言上中
下法下。至所作曼荼羅法釋曰○修眞言行
者。若不眞言差別相者。所修妄錯證驗
得故。云須解眞言上中下法也。此經通
三部所修一切法式。故云此經通攝三部
所作法等二十
三右
三部各上中下分別。委細蘇
悉地疏第一釋之可之。同經同品云。若復
人。久至誦下品眞言。縱自無力。於
尊邊轉求上品上品自成。若於上品眞言
之中。心懷猶豫念持供養復不精誠。雖
上品眞言。由彼念誦心輕致下品成就
故知持誦皆由心意○一一眞言皆具三悉
。謂上中下。誠心念誦皆獲悉地二之
十左
同經
上卷云。扇底迦法爲上成就。補瑟徴迦法爲
中成就。阿毘遮盧迦法爲下成就二之
五右
今疏
第十五云。復有上中下差別。謂息災爲上。
増益爲中。降伏爲下也十五左演密鈔第四
云。疏謂於三部等者。三部者佛部蓮華部金
剛部。且如佛部眞言成就。取
所成之物或安膳那或雄黄朱砂之類。而置
本尊壇中。依法作之。悉地成時。前上中下
三相不同。上成有三相。謂初夜煖生。中夜煙
起。五更焔出。中成有二相謂除焔。下成有
一相。謂但煖生等。眞言行者須善通達。言
皆與正理相應者。謂雖種種成就。而不
取著於如四十
五右
私案。與正理相應者。
善辨彼彼相應門也。謂於三部眞言三品成
。一一通達。以劍爲成就物。與絶戲利智
法門相應。以履爲成就物。與速疾神足法
相應。云正理相應也 又於息災等者。
三法互具相應也。其意易知。問。第八卷
十六左云。凡息災護摩先須降伏法○作
一七遍。或二七遍護摩。次觀増益相應句義
及其供物又作一二七遍。方乃具足作寂災
。如作増益護摩。先須降伏法。方乃具
足作増益法。其降伏護摩。一法直成。不
前方便義釋第
六同之
此文與當段相違。云何
之乎。答。覺超僧都護摩集第二。引義釋
前後兩文疏第三第
八文也
畢云。此文似與前文異
會之云云此詞。未和會料簡
意趣難測。今愚案云。三種法者。佛蓮金三部
妙用也。然息災法。期佛部最上悉地故。輒
爾難得。仍豫修降伏増益二法。爲助行方
便。然後修息災。増益法蓮華部諸菩薩位故。
只兼修降伏一法息災上法。降伏法
金剛部明王天等故。不前二法。一向當部
法許也。第八卷約此義故。於三法方便
有無歟。當段釋示三法互具意。謂大分云
之。雖佛蓮金次第相配息増降。細論之三
部各具三法故。一法之處實具足餘徳。故
第十五云。佛部一向是息災用白○蓮華部
一向是増益其色黄。金剛部一向是降伏用
其色雜也。亦隨一部中自有三事分別。如
佛部中。自有息災増益降伏也。若息災即
本法而作白色。若佛部中作増益時。但
此法而作黄色。若佛部中降伏者。但依
此法轉作雜色即是也。如佛部者。當知蓮
華金剛類可解也十六右安然瑜祗疏云。胎藏
蘇悉地三部各別雖三法。而三部一一亦
三法。都有九種悉地云云檜尾僧都護摩
法略鈔云。於此三法亦分爲九。一者扇底
迦之扇底迦法。二者扇底迦之補瑟徴迦法。
三者扇底迦之阿毘遮嚕迦法。乃至九者阿
毘遮嚕迦之阿毘遮嚕迦法也云云此等説
麁細相望各別故。第三第八兩文。各據一義
實非相違也。又長宴僧都四十帖云。又隨
相應物安中心。謂息中麻右芥左粳。若増中
粳右芥左麻。若降中芥右麻左粳。自餘相應
物隨宜耳。一説降伏法唯用芥一種見。慈
覺大師御次第別本又見
疏文
而通途用三種云云
又云。東寺説護摩三種相應物隨一用之。謂
息唯胡麻。乃至降唯芥子也。此是東寺一説
也。更亦用三種云云三種相應物。一法合用
是他門所傳也。其源依憑當段歟。自門行
用。隨法唯用一物。是依瑜伽護摩軌説也。
問。若準當段釋者。三種法於一爐
歟如何。答。菩薩場經第五護摩品云。護摩
爐差別。應祕密而作。息災等三種。一處不
作 若一處護摩。護摩爐必謬。若於調伏爐
息災。如器中有毒。盛乳必當壞。
審觀三種事。故説三種爐。餘教亦説三爐
是分別。於此應七左此文之。
三種法雖功能相通。爐壇支分等不
同之也。増運護摩要鈔。擧三種相應物合用
了云。私云。上件説雖甚要事他家之説。
今家所用也。亦隨法一種用之也云云
家不此傳。恐簡支分混同故歟。委細如
下第八鈔住之 又於曼荼等者。明曼荼羅
種種相應 此中種種本尊者總句也 三
昧者。諸尊所住三昧法門戒定智慧慈悲行
願等是也 形色者。諸尊形貎色相。謂喜怒
青黄等也 字者諸尊種子字 印者手印契
印等也 性類者。性族性類部類。大言之三
部族類各別也。於佛部中。遍智文殊持明虚
空等諸會。族類是別也。於一一會性類又異
也。如佛部。蓮金二部準可之 威儀
者。諸尊坐立等威儀也 供養者。華香飮食
等。隨三部各別也 成就者。前所云三品
成就相也。於如是等種種事。皆有法門表
。其運心觀察方便一一相應。皆已修習。於
其中障礙相。有悉地相。此二相或現前
其相。或夢中示其瑞。或作法時有善惡
。皆善覺知已。須人成師也 復次大
悲等者。明深祕阿闍梨也。是則一念三昧
中。彼彼法門具足相應。是名深行阿闍梨
中種種法界門者法也 種種善知識者人
也 如善財等者。古華嚴經四十六入法
界品
云。
何因縁名曰善財。此童子者。初受胎時
其宅内七大寶藏。其藏普出七寶
此事故。婆羅門中善明相師字曰善財
此童子者。已曾供養過去諸佛。深種善根
常樂清淨。近善知識。身口意淨修菩薩道
一切智。修諸佛法。心淨如空具菩薩行
二十
五右
此童子遇五十五知識求法門之時。
一善知識所。唯得一法門。於餘門
之。今非是故云若入普門等也。一義
云。 善財童子。始從功徳雲比丘終至徳生
童子。唯是一門知識非普門知識。故各知
法門。不餘法門。故云或於如是等也。最
後入彌勒宮殿名嚴
淨藏
入三世智正念思惟
莊嚴藏法門。其法門者同經五十八云。爾時
善財禮未起間。知法如是。得不可思議
善根柔輭身心○以一劫一切劫。以
切劫一劫者。以一切刹一刹。以
一切刹。而亦不諸刹相者。以
法爲一切法。以一切法一法。而亦不
諸法相者。以一衆生一切衆生。以
一切衆生一衆生。而解衆生無差別者。
一佛一切佛。以一切佛一佛。而
諸佛無二者。以三世一念。以
三世者。於一念中一切刹者。普照
益一切衆生○不一毛端處。而現
切世界。普爲衆生正法者○如此樓觀。
住一切功徳者之所住處二十至
二十五
是則禮彌勒
宮殿之間。悟入此不思議法門。此時入
門法界。於一念中一切具足故。云若入普
門世界等也。以之例同今大悲胎藏發生三
已上兩義中。後義宜歟。依初義者。或字五十五
知識所得法門非一故。安或字示其勢。也。若依後
義者。對次
若字云或也
 住勇健○心也者。是第十三徳
也 於中住勇健菩提心等者。勇健精進功
徳也 雄猛者法華經第三云。大雄猛世尊
已上 所以須此心等者。明異鏡現前時不
退屈之用心。於異境二。一障礙事。
二非障礙之事。當段明障礙事 未見眞諦
者。寂滅無相云眞諦。諸法寂滅中。絶違順
徳過相。何有障礙事耶。未眞諦
時有是事也 違順境界者。可愛境云
順。非愛境云違 或現種種等者。天魔人魔
龍魔鬼魔等所作也。蘇悉地經下云。念誦之
時像現聲語。先應簡擇。即誦部尊主眞言
及印。若是魔作自然而退。或出語言
異。當魔作。或出語言惡事。亦
是魔作二之二
十八
或有大力等者。諸毘那野迦所
作也。諸毘那夜迦者。金剛界曼荼羅二十天
中四種毘那野迦。及蘇婆呼童子經上所
四部毘那野迦等也 依於法教等者。如
異境現前之時。對治用心諸法教中多説之。
今大分爲三。諸文隨應可之。一住攝受
。謂種種異境現時可之。彼魔類以
念迷心自出離。反妨他善。深生慈悲
種種法。迴濟度方便。所謂光明眞言隨
求陀羅尼等滅罪法是也。爾時彼類蒙慈悲
故。改惡心稍生恭敬。於法事敢不
障礙也。二住折伏門。謂住不動降三世等教
令威儀。種種呵責。摧伏彼強剛心。爾時彼彼
魔類馳散四方。敢不行者。三住平等法
。或作十縁生句觀。諸法無自性。取捨
倶不可得。今於其中誰爲能障。誰爲所障
之或凝迷悟不二觀。三毒五欲皆是佛密
號名字。 漏網畜鳥列曼荼聖衆。伺隙魔黨
密嚴海會。如是觀諸法實相時。魔界障
礙假相忽息。歸彼彼實相也 猶行者等者。
淨菩提心有自利利他大義利。經第七云。淨
菩提心如意寶三右此寶處有大利故。
生不死。勇猛精進欣求心不息。此
心堅固故不留礙也 又未見等者。次明
障礙之事。謂行者修觀時。雖魔類等
。觀境中現種種異相。假令作月輪觀。觀
境中月輪顯現者。尤相應正觀。而地水火等
異相顯現。爾時行者心未明了故。不
。反生退屈心。示其用心二釋 一此
事非無等者。今所現事非因縁。我未
心眼故。不其因縁。至見諦時。菩提心中
明了顯現。無滯礙自當解。須怯退
而進行之 二又當以等者。作十縁無生
。不取捨分別。唯偏勇進修行也。又地
水火風等者。明定中所現境。是十遍處隨一
也。大乘義章第十四云。一切入者。經中亦名
一切處也。入者猶是處之別稱。定心自在。能
所縁相無在名一切處。處別不同。一
門説十。十名是何。一青・二黄・三赤・四白・五
地・六水・七火・八風・九空・十識。若依涅槃
火一切。加無所有合以爲七右心要云
不空無相者。地水火風男女等相。幷青黄赤
白。於此十相。一切萬法擧體皆空。以爲
切相空不可得三十右 心不取捨者。蘇
悉地經下云。縱見奇相而不之。念誦之
時。亦不別種種之相二之二
十四左
 既證菩提
心等者。修行時至證菩提心者。於前所現
種種異相。可其因縁也 即知往昔等者。
過去因縁故云往昔 於某時等者。約
自餘因縁故云更有。前所現皆依彼過去因
故。云皆爲如是因縁也 先兆者未來事。
先示其兆故云先兆。經云。欲過去因
其現在果。欲未來果其現在因
今亦如是。見今知古故。亦能見今知後也
 本末者。往昔時云本。現在今云末。以
昔因縁。今現此事故云本末也 復次行
者等者。以上淺行阿闍梨。以下深行阿闍梨
也 於中照見心明道等者初地 乃至言
略二地以上 毘盧遮那等者佛地也。古
華嚴第三十六性起品云。佛子譬如金翅鳥王。
行虚空住虚空。以清淨眼察大海
龍王宮殿。奮勇猛力。以左右翅開海水
悉令兩闢。知龍男女有命盡。而撮取之
如來應供等正覺金翅鳥王。亦復如是。安
無礙虚空之中。以清淨眼察法界諸宮殿
中一切衆生。若有善根已成熟者。奮勇猛大
力止觀兩翅。摶開生死大愛海水。隨其所
生死海。除滅一切妄想顛倒。安立如
來無礙之行十四智論第二十七云。以十力
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四無礙智。觀度者
説法開化。譬如金翅鳥行。普觀諸龍命應
盡者。以翅摶海。令水兩闢取而食之。佛
亦如是。以佛眼十方世界五道衆生。誰
得度。初現神足次爲示其心趣。以此二
。除三障礙而爲説二十
八右
行者本有淨菩
提心。分明顯現。而成佛果即名曰大毘盧
遮那。所謂勇健菩提心者。此其佛心也 
密主乃至因縁也者。釋結阿闍梨衆徳
也 於中如是等者。定譽法印云。如是
法則阿闍梨者。通見諦未見諦云云此義
宜歟 以衆徳兼備者。上所擧十三種徳也
 若弟子等者。諸佛菩薩雖歎阿闍梨。弟
子未其相故。反可疑。今釋云。若弟子
得瑜伽行者。即見此阿闍梨天龍八部
恭敬。或見十方諸佛稱名勸修。於此事
疑也 上人者指大阿闍梨 如釋迦
牟尼等者。爲稱名勸修相。引釋迦説
啼因縁。勸發大衆之事也。其説處。大品經
薩陀波崘菩薩品第八十
八品也
具説之。智度論第九
十六七八三卷釋之。披可之。彼論第九
十六云。問曰。何以名薩陀波崘。薩陀秦言
常。波崘名啼。爲是父母與作名字。是因縁
名字。答曰。有人言。以其少時喜啼故名
。有人言。此菩薩行大悲心柔軟故。見
生生在惡世貧窮老病憂苦。爲之悲泣。是故
衆人號爲薩陀波崘十五六弘決第一中云。
常啼等。爲求法故。七日七夜閑林悲
泣。故名常啼。西音薩陀婆崘大品二十六
云。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爲般若波
羅蜜故。當薩陀波崘。此菩薩今在大雲
雷音佛所。行菩薩行一一之
五十四
凡彼經論意。常
啼菩薩求法時。虚空有音曰。東方過五百由
。衆香城曇無竭此云
法涌
菩薩説般若。往可
之。隨此教彼城法。説其因縁故。云
求法因縁也。七日七夜悲泣因縁。見于大品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三
光云。此卷所解本疏。古讀亂脱。而今出
楮餘以貽後生
(一)信諸佛菩薩者 (三)阿闍梨言○作不次
説耳 (二)謂此宗○深行阿闍梨也 (四)得傳
教灌頂以下如
(一)猶如下族 (三)即以此身○色貎第一 (二)
望不能作者猶如垢衣蕞漏 (五)於一心中○
名爲多聞 (四)望六根暗塞者名爲少聞 (六)
無量智慧以下如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四

  東寺觀智院法印杲寶撰述
東都靈雲寺苾芻淨嚴挍閲
疏第三卷之餘釋經一
具縁品
經云復次祕密主乃至弟子也者。以上明
闍梨十三種徳畢。以下明攝受弟子儀式。是
猶阿闍梨支分所攝也。所以云儀式者。阿
闍梨見弟子堪法器。自往彼處
。是動起赴威儀故云儀式也。其中令一
段。初釋經復次○利他八句也 此中衆生
等者。已發未發二種衆生也。其中今所取。未
發心衆生也。問。此中衆生者。釋若見衆生
。既云此中。何云未發心衆生乎。答。次
下經云自往勸發。彼來求請何云自往乎。
隨當段釋未發心。云知彼堪爲法器。若見衆
生堪爲法器經文。唯約未發人。加之四卷略
出經第一云。若有諸餘求請阿闍梨。或阿闍
梨見於餘人堪法器。離於過失。廣大勝
解心行敦徳。具足信心樂於他。見
已。雖求請自呼取告之。善男子
大乘祕密行之儀式。當汝説二左此文
同當段。而説雖不求請。明知約未發心
。但此中衆生者。因經衆生言。汎明機類
 或於瑜伽等者。對散心中根縁
空中所見云或。次二或於定中更有不同
故也 或諸佛等者。諸佛菩薩。以此弟子
屬阿闍梨。故云諸佛菩薩之所屬累 令爲
灌頂而教授之者。諸佛菩薩屬累詞也。謂仗
灌頂教授之也。爲者作也此義佳或又於
空中直灌頂教授歟。所被人未發心故。雖
之冥蒙其蒙歟。準例如聖位經説聖衆
集會塔功能云。十地滿足莫能覩見。冥加
有情。身心罪障悉令殄滅。無能知者。雖
知。冥息諸苦而生善趣十四右 或親見
等者。灌頂聖衆自作之。教授付屬阿闍梨
前灌頂教授倶屬累阿闍梨。以之爲二段起
。此中灌頂者學法灌頂。教授者儀軌本經
等受學也 令其教授者。或爲付屬詞或直
授之。準前二義之 如貧里等者。
喩明機法相應義也。無垢稱經賛慈恩
三云。彼心行大猶如寶器。爲小乘如置
穢食已上 穢食置寶器等。法劣機勝喩 輪
王妙藥等。法勝機劣喩。倶以不可也 函蓋
相稱等。機法相應喩。方得其宜矣。所以取
函蓋相稱喩者。爲經法器之言也。維摩
羅什譯上富樓那章云。 先當入定觀此人
然後説法。無以穢食置於寶器。當知
是比丘心之所念。無以琉璃彼水精。汝
能知衆生根源。無發起以小乘法。彼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