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金光明最勝王經玄樞 (No. 2196_ 願曉等集 ) in Vol. 56

[First] [Prev+100] [Prev]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金光明最勝王經玄樞卷第七

  淨地品餘
善男子至見下。答初問有五。第二明十地。地義
有六。一地體。謂出離。十種如如出離煩惱及
謗故。四謗者離四句。出煩惱者除煩惱。
如如顯。二地因。福慧二種相資共顯如如。三
地果。十如如是無上菩提。四地攝攝衆生。五
地障皮肉心。六地道有二。一慈悲。除彼我不
平等。二般若。除執著心。此明渉行。於地恒流
不住。與前地因異也。般若不捨涅槃。慈悲不
捨生死。自行化他二事自竝。又十地空智有
三道。一入。二住。三出。即是三慧所行。言地
者有三義。一是菩薩所攝之處曰地。如言此
處此地也。此明道攝法身之分。此自利。二菩
薩所受用處。謂利他處可*曰地。此二即論生
成一義。三是菩薩所住處。自他二用永不退
轉*曰地。即論持義。就文有二。初明地體。後
釋地名莊即
取之
初中十地即爲十別。例有三文。
一標。二釋。三結。此釋初地。壽命自在有三
義。一生自在。欲往即往。二住自在。欲留便
留。三滅自在。欲去則去。初一未者爲生信
故往化之。次一未熟令熟故往持之。後一已
熟不須復化。故宜捨之沼云。如有頌言。如竹破初
節。餘節速能破。得初地眞
智。諸地
疾當成
標云是相現者。方便道福徳心。見下
諸地相也。三千下。釋有二。一明地體。二明地
用。初地有二行。一福徳見如如相。二智慧見
如如體。言三千界滿者。此明初地。見三千界
皆是如如遍滿。無他我異。無一物而非如如
興即取之。
如二地中
從十迴至初地。復分皆有上二行。如
離四句而照。先見地相。後見地體。故言是相
前現。一位之中義明前後曉云。依前所説。十度
内行隨其地現十種外
相。初地之中施度增上。依此現相。故大千界寶藏盈滿。
入初地時當心顯現。下皆准之。莊興取之。沼有二釋。初
取本義。後同曉意。故云。問。此等相爲在何處。答。各各
將入自地時得。云先現故。又解。各各初入地時得。而云
先現者。更有多相。此等先現故不可在地前。共徴本云。
方便道觀地相者。爲初地道。爲地前道。若如初者。必不
可名方便道故。若如後者。汝不可言初菩
薩也。後皆例之。故今相者表體之義等
沼多相者。即
上引無性攝論云。於十地中通得四相。一得
勝解。二得正行。三得通達。四得成滿。莊嚴論
云。地地皆有十相。一明信。乃至十聖衆生。彼
二文約内證相。諸地之通相。此經約外得。諸
地之別相。既云内相非是外相有此多相。以
彼成此。相先現者於文猶疎。故初釋正。故前
經云。發心修行乃至破悼悔心入初地。依初
地心除利有情障入於二地。曉云。皆有二句。
先下位伏障。後斷障入地莊沼
取之
又此初云。此
依一切巧徳善根而得生起。意具如前。興急
忘此還顯自愚。依文明言從十迴等。何假兩
關。又徴此者。何故下釋初地障云。執著有相
我法無明者。執著我法愚。分別二執所有種
子。今加行道樂著我法相。故云執著有相。怖
畏生死惡趣無明者。惡趣雜染愚。十向菩薩
雖欲濟度惡趣衆生。而猶怖畏不得自在。故
云怖畏生死。既是今義。前後相違。又以先相
爲地體者。既云先現。此與後現合有二體。天
無兩日。一地之中豈有二體下亦可例。無量
下。此明地用。無量明迴向成就衆生事。無邊
明迴向成就佛法事。佛法恒有宜曰無邊。衆
生不退宜言無量。種種者。功徳智慧二種。即
是無量無邊二種也。寶物者。初地見如如。
出十種治地之行。十地皆有十種治地行。如
義中説。而寶物者不言見寶。但見如如。出信
等十法。譬如寶耳。盈者具十種願。令初地體
成就出離。滿者能進二地二地當得曰滿。初
地已能出過曰盈。菩薩下結曉云。一切得入初地
菩薩無不見者。故言
悉見。下
皆准之
次二地心自在。福徳見如如。唯是一乘最勝
無有二乘。智慧見如如體也。釋中有二。一見
地體。二見地用。初地猶見三乘所得如如。異
二地見大千界唯一大乘如如。故言最勝。言
地平者。無三乘上中下也。二地持戒見如如
最勝淸淨。表菩薩戒淸淨興即
取之
二地始明心自
在者。決知唯有大乘故心安如理。不畏生死
不樂涅槃故心自在也。平等有五。一自性平
等。二無顚倒。三攝受。四無變異。五加行平
等。自性者對闡提。菩薩戒有三。一攝一切善
法。上求佛果。二攝衆生。下化衆生。爲求解
脱不著生死爲安樂住。闡提反此三義。無顚
倒者對外道。外道持戒是戒取顚倒。菩薩持
戒有三義。一不見有能利。二不見所利。三不
見利益事。此三無執無倒。故曰平等。三攝受
平等有三。一持戒無時節。二無處所。三恒利
他。此對聲聞。無變異者無退轉。對縁覺自度
不度他。加行有三。一遠惡。二攝善。三利他。
此三對始行菩薩。就不平等有五。對上五平
等。一不出離。二不淸淨。三無上能隋云無
功徳
有取捨。五可窮。不出生死。一闡提心故不
平等。二不淸淨者。外道邪見故不平等。三無
上力者。聲聞依他得出無自力。四有取捨者。
是縁覺自度捨他。五有盡者。地前菩薩有退
轉言如掌者如佛掌也。佛掌無高下有五徳。
似菩薩戒五徳。一自性本正非工力作。如菩
薩戒自性三義。二是衆生分。如菩薩戒衆生
身能持之。衆生分有五義。一衆生莊嚴生死。
菩薩戒除生死。二衆生生煩惱。菩薩戒除煩
惱。三衆生不出生死。菩薩戒能出。四衆生但
利自眷屬世間事。菩薩戒平等利出世事。五
衆生果報有退失。菩薩戒無退失。三能執持。
如菩薩戒能持六度諸行。四淸淨。如菩薩戒
無汚染。五柔軟。如菩薩戒慈悲潤澤。無量下
明地用。無量等者如上釋。妙色者譬攝衆生
戒可愛如色。淸淨者攝律儀戒無破戒惡。莊
嚴具者攝善法戒。初一成就衆生。次一成就
佛法。後一菩薩自利。現世安樂住。又妙色者
是方便道。淸是入道。淨遠離道。又妙色利好
事。淸者攝一切善法。淨者離一切惡法。寶者
譬十種正法治二地又妙自性戒。淸者明了一切
累。淨者離一切破解等累
嚴之具有七。一依上十種法。凡有可作不爲
自顯。二於一切功徳中不生見取心。三不生
疑惑心。四不自高卑他。五於少功徳不生知
足心。六於諸同行生歡喜心。七於利他法作
無厭足心。前十莊嚴地體。此七莊嚴前十
次三地。文亦三。如上。此地財物自在。見法界
勝流故。己身爲法供養法師。不見而不可
捨。如波淪自賣等。是三地人也。地禪定成就。
所言見法界勝流者。見如如中出萬行傳傳
相生。相生有二。一見如如能出道後佛智。次
見道中之智能除虛妄。爲道後作因。次見禪
定慈悲能生。又見慈悲定從菩提心生。又見
菩提心從三慧生。又見三慧從十二部經出。
次爲得十二部經生四正勤。一施内外財。此
明難捨能捨。二奉侍師僧。此明難行能行。三
自生卑下。此明難伏能伏憍慢。四崇敬法師。
此明難忍。如半偈捨身等興影
取之
第二勝流相
生者。一菩薩微密意欲微者妙也。密者恒
也。欲行四正勤。二觀一切衆生有苦生慈悲
心。三思惟但有佛智能除此苦。四見道中智
從法界出。能成就佛智。五見此道中智能對
治一切煩惱。六見無上菩提能成就此智。七
見無上菩提由慈悲禪定等成。八見定及慈
悲從正聞得。九爲正聞依大正勤。正聞即是
十二部經。十爲修正勤見自身勇健。有十種
治地法。言自身勇健者。即上四正興即
取之
及十
種正法。甲者。本云鎧也興即
取之
能防如禪定慈
悲神通忍辱等。但能伏也。仗者能除。如從法
界出三慧。三慧能除。怨賊者禪定果報。若隨
禪生界外。不得自在處處化物。謂此因果爲
怨。今於生處自在。故云摧伏又怨受生業。賊受
生果。怨定損己如
業。賊不定損己
如果。興取先也
又怨是煩惱。賊是諸業。智慧能
除煩惱。慈悲定中能伏業。依梨耶故但可伏。
煩惱不爾故可除。煩惱業譬怨賊有五義。一
違逆菩薩正行。二能令入難處。三斷善心。
四令隨二乘。五能生四謗。不得無上菩提。摧
伏者。一入道破煩惱。二不隨禪生。問。此下何
故不明地體及無量無邊二義。又不明法界
隨云。不明
三千界等
答。初地見地體遍滿。二地見地
體最勝。三地已上但觀地用。故不復以世界
爲譬。又不明無邊無量者。此中直明諸行傳
流。不明慈悲等無量無邊義故知興云三地已下
皆體相者。不得意也
次四地生自在。學道品。見如如無繫屬。不分
別境智異。智若異境則屬智。如此通達法愛
滅盡不見一法出法界者。所言生自在者。見
如如無繫屬。淨土自在。故隨意往生。言四
方者譬四定。初禪滅憂。二禪滅苦。三禪滅喜。
四禪滅樂。風輪者淸涼。以譬無漏。有四種喜
樂能生諸行。一念念喜樂。二變生喜樂。三恒
流喜樂。四堅滿喜樂。念念者時時也。在方便
心從初地至四地。地前入方便時樂。出方便
散心則無。如打水者著身則冷不著不冷。變
生者。地家入分。正道微見境。心生喜樂。但未
得自在。有可退義。未免憂惱。此明理數有苦
耳。當在道心無苦覺。如貧人得寶生樂失之
憂惱。恒流者。寂滅道地家任分。但有心樂
未有身樂。若割刺身身猶覺苦。所言流者。
出入觀心恒有之。爲自在力不復退也。如油
流處則滑不流處則澁。流處如心有樂。不流
處如身無樂。堅滿者。寂滅道後地家出分。遍
滿身心。恒有喜樂。如水渧瓦坏遍入體内。種
種者如前。妙者過二乘。花者治地十法。充布
者顯圓滿義。故本云圓滿地上。圓者性得。滿
者修得。地上者四地之中。又圓者現在具足。
滿者未來不退。問。既具足四禪滅四受。云何
復有喜樂。答。此是無漏喜樂。問。菩薩覺道品
等與二乘何差。答。二乘見事。菩薩見相。十地
見用。佛地見體。體是十度如如。十度皆然」
次五地見法界平等。眞俗業自在。學四諦。觀
如如即是四諦。覆之成苦集。顯之成滅道。亦
如涅槃經就佛上爲四。此地於三報業以現爲
生。生爲後後爲現等。於心境自在見三世佛
身無差別爲十種心。淸淨平等。故此十譬寶
女。寶女有身平等不出一人。此十不出如如
隋云。寶女有身平等不出
一人。三世佛身不出如如
妙寶女者。本云如寶女
人也。寶有七義。一難得。由衆生無量劫未下
善根。十種平等不可得。二無垢。一切煩惱不
染。三大威徳。具六神通。四能莊嚴一切。成
就佛法衆生。五種性。勝過世間。六無變異。離
八風。七堅實。不破壞。女者最妙安樂處。譬十
種行安樂。菩薩人者。譬十種無差別平等。衆
寶瓔者。本云妙寶莊牒
此文
十治地法。周嚴身者。
此十莊嚴五地。首名花者。本云散多那花譬
滅障道之相。此地無之。不可翻也意據體無。
非約名也。
故莊翻云
此云相續
此花細密淸淨無臭。譬除煩惱及淨
佛法興即
取之
以爲飾者。用治五地也
次六地救濟自在。通達法界。無染無淨爲相。
觀十二因縁不見垢淨。除人法二我。不見淨
除法我。不見染除人我。所言無淨無染者。
見離虛妄有如如可染。無染者。不離如
如有虛妄可除。令如如淨故言無淨。言七寶
者。譬七種淸淨法。一心平等淸淨。一切衆生
同欲利益。二無貪著。一切生死諸樂不生欲
樂。三無高心。不爲施等功徳生憍慢心。四不
執相。於能所施財物不分別此三異也。五境
界。一切淸淨中自性平等故。六正行。離斷常
二邊。七果淸淨。自解脱解脱他無異。此中正
明七寶成池。池是花家池耳。不正論花也。池
有三義。一器能貯。二相方。三水能潤。願樂大
乘如器。除闡提心具定慧是相如方。除諸見。
大悲如水。除二乘心。三種和合成就大乘。如
池三義。四階道者。譬入地由漸四方便。一於
説法者生信重心。二聽法心不散亂。三如理思
惟義味。四正心恭敬爲他説法。不輕聽衆。又
義。一多聞持菩提心。能受持多聞。二多聞依
止親近聰明人。三多聞神力有二。一自他未解
令解。二自他未修習令修習。一是思擇生解。
二是修習除惑令修習。四多聞淸淨除自他
縛。知機説法。又四階道者明四徳方便。一願
樂。二般若。三禪定。四大悲。願樂爲得大淨。般
若爲得大我。禪定爲得大樂。大悲爲得大常
興取之金沙者十治地法也。遍滿如前解。淸淨
者自性淨。無穢者除障修得。八功徳水者譬
六地有八功徳。一意欲淸淨。從二地心自在。
今明六地。從二地得此法。二定淸淨。三地定
成就。今六地。從三地得之。三慈悲淸淨。從初
地得之。四六度淸淨。具在六地。五見佛恭敬
淸淨。從四地得。生處自在故。六成就衆生淸
淨。亦是六地。六地般若具足故。七生淸淨。從
四地已上滿足處處能見佛。八威徳淸淨。具
五威徳。亦在六地具足興即
取之
又八功徳水即是
八分正法莊取加云。一甘。二冷。三耎。四輕。五淸淨。
六不臭。七飮時不損喉。八飮已不傷腹。由
八道支增上所減。沼即取之。然據所表
三義。初八解脱。中即如上。後八種智
此顯如如。如
如是滅。一不可思惟不可覺觀離四句。二無
業無煩惱。三無分別無不正思惟。此三是如
如境界分。四淸淨。皮等煩惱不能染覆。五顯
了。能除肉闇顯如如境。六對治。能破心無明
闇。此三是般若分。能除三惑。七離欲。是前
三。八離欲因縁。即後三。是道故是因。前三如
如是滅是果。此八明如如及般若義。滅是離
欲道是離欲因縁。盈者自性得般若。滿者修
得智慧。嗢鉢等者。本云鬱波羅花等莊即
牒之
池中花有三。初花顯無願。次一明無我。後一
顯無相。無願除皮惑隋加云。除皮或四種貪愛。
一食。二夜明。三住處。四生
不生。是斷常二見。常
者貪生。斷者貪不生
無我除肉除身
見肉
無相除心
無明。心是死生本。肉是
生死體。皮是生死用
初靑黄赤白沼即
取之
四色。宜
譬無願。次花形少不堅。宜譬無我。後一是
白蓮花大。譬無相前二此土無之。不再翻也。莊云。
欝波羅花此云靑蓮花。靑而狹
長。&T025632;物頭花此云白蓮花。白而狹長。
分陀利花白而圓大。興云黄赤白
隨處嚴者。此三
空門各有一千禪定莊嚴之。遊者修行功徳。
遊戲有二。一修習。謂修習一切功
徳令生。二除滅。謂除滅一切惡也
戲者除諸惡。快樂
等者今略。本云快樂淸淨。六地六度具足故。
有四種功徳。一現世自他利益滿足。文言快
樂。二無嫉妬破戒瞋恚等六蔽。即言淸淨。三
能成就無上菩提因縁。即言淸凉。四能成
就大如意無盡功徳果報。即言無比。又快自
性。樂利他。淸般若。涼大悲。無比即未來大果
報也
次七地願自在。學八解脱。此地觀諸法無生
滅。不見煩惱可除。本無煩惱。即解脱樂處也。
修方便度。觀無生滅不見生死涅槃異。此地
伏一切差別相故。相不至於心。心不著於相。
一切經説不出二意。一明生死過失。二辨涅
槃即位。心不執此兩。初地至七地別觀生死
涅槃不可得。八地已下雙觀。不見生死涅
槃。故地經明八地竝照。竝照二境不有不無
耳。今經言七地已下幷見如如體及如如相。
八地已上遍見諸法皆不有不無。但見如如
一體也。菩薩前者。本云左邊右邊。左邊慈悲
定。即俗諦利他。右邊般若。即眞諦自利。自
利會空無礙便易如右。出有化物見有爲礙。
不便如左興即
取之
墮地獄者。眞俗之理也。竝行
成有時偏墮。若成則雙離眞俗也。有時見生
死。有時見涅槃。未至無住處涅槃。故言左右
興即
取之
應墮菩薩力者福慧方便。不墮者既習竝
行故還不墮莊云。無所悕望菩薩經云。菩薩以大蓮
花三昧將護地獄解脱苦惱爲説經典。以
寂滅三昧攝護畜生令心不亂爲説經典。勇腋經又
云。入大蓮花三昧攝受衆生受於天樂。見衆生苦各現人
形而爲説法悉令
解脱。乃至廣説
此地未得自然竝觀。作功力心
不過眞俗二相。損者未足而住。傷者足已不
更進興即
取之
又無餘修行故言無損。如理修行故
言無傷。若二乘依人空故有餘修。外道依見
故不如理修。無恐怖者。本云無有痛惱。現世
安樂住無煩惱故言無病。未來離苦故言無
惱。又無病身樂。無惱心樂興多
影之
次八地學無生忍。不見諸法可生。神通自在。
法界如如無增無減。以如如十種治地者。出
七地文。有垢處無減。不觀煩惱令滅。無垢處
不增。不觀道令生煩惱中不見一法滅。不
見一法生。又法界相有三。一如如相。出過四
謗。二分相。一切名字。三因縁相。一切因果。
於如如中不見分別相滅。不見因縁相生。又
時節有二。一淨。道後。二不淨。道前。此二種
一時中不見此二應生滅。一切菩薩八種學。
一生諸相。二知障法。三知眞實。四修對治道。
五住道中。六得果。七得竟果。八迴向無上乘。
一學相者學知一切法通相別相。別相者。火
熱地堅等。通相者。如無常空無我等。既知法
相。次滅煩惱。欲滅須知眞實。爲達眞實除障
修對治道。即戒定等。既具此三得住中道。是
初地入分住分。四果果後曰出。初地後分曰
得果竟。初地三分滿迴向菩提。言身兩邊等
者總略。本云左邊右邊師子臆長毫獸王。左
邊起煩惱。即欲諦。觀他事。右邊是道觀眞實。
即眞諦。觀自事。二左邊師子是無滅法忍。不
戒滅。右邊師子是無生法忍。無福徳可
生。不見妄相無。不見眞諦有。左邊師子是慈
悲。右邊師子是智慧。菩薩定慧攝道中。波若
不見生死相。慈悲不見涅槃相。譬兩師子。顯
定慧二行同力。長*豪相者。十種治地不生不
滅慈悲二道。獸王者即八自在。願度中已説
興取本説三種師子釋
此中文。如彼疏也
一切獸者。四種過失於地中
滅。一不依功徳力而道得生。二於上最勝住
處無思求心。三無具足相。利益衆生中無思
求心。四無微細相。來入於心。初一離不自在
過失。若作心則不自在。二離不平等過失。若
作心則爲過失。三離恩徳不備足過失。四離
一切智障過失。離此四種失故。文言衆獸怖
畏者。現在四過已滅。未來不生也興多
影之
次九地法自在。四無礙辯見法如如。本來寂
靜有四種。一一切無染無淨。若有染不作佛。
若有淨已是佛。二無初未具功徳。後當具足。
三無有如如。初具後不具。初寂靜後不寂靜。
四無有如如非寂靜非不寂靜。初自利後利
他。初利他後自利。寂靜自利散亂利他。二利
相妨。菩薩心恒願寂靜。恒能利他。合有四句。
染不染。具不具。寂靜不寂靜。利不利。初一如
來體無染不染。二功徳具不具。三住處寂不
寂。四利益事利不利。此四種名本來寂靜。九
地體也。次第相生。轉輪王者。九地菩薩能轉
四種輪。爲凡夫轉戒定慧輪。前七是戒。不貪
不瞋定。不癡慧也。爲聲聞轉十二四諦輪。爲
縁覺轉十二因縁三十六輪。一因縁有三根。
一未知欲知。方便道中。次知根入正道。知
已根解脱道後。菩薩四輪。一未知令知。二未
修令修。三未足令足。四未利令利他約十度
地成四十。譬轉輪王興即
取之
無量億衆者。即凡
夫及三乘興即
取之
又無量佛因。謂三因也。圍遶
者。一親近善友。二能聽正法。三聞已受持。四
如説修行。五爲他正説。此五名智慧行。前兩
是圍遶。後三是供養。一處住曰圍遶。即智慧
行。智慧住如如一處。供養者是功徳行。離如
如在世諦。白蓋者示於大千世界中第一。法
師具四辯故。次顯説法最勝無染。三顯出一
乘無漏白法。無量寶等總略。本云無量衆寶
之所莊嚴以覆於上。無量寶者十種治地。以
覆上者修治上地。又顯自身能覆護衆生。示
慈悲相也
次十地灌頂位。智自在。一切諸法果。自性涅
槃爲體自性涅槃有四。一常住。無變果不盡
故。二湛然。初後際平等故。三安樂。無二無
分別。無二煩惱業。無分別無妄想思惟。四不
滅壞。具此四義曰自性涅槃。如來之身者三
身也。金色者譬法身。晃曜者譬應身。無量淨
光譬化身。悉皆圓滿。三身遍一切佛土興即
取之
無量梵王。菩薩大衆。圍遶如前。恭敬者是修
行。未入爲入。供養者守護。未住爲住。微妙者
出世大乘無相。法輪有二。二乘有上。菩薩無
興即
取之
善男至歡喜下。第二釋十地名。此十地義四
門分別。一釋名。乃至四起説因縁。今略述三。
釋名有二。先通。後別。通者地也。依十住論住
處解地。故云十階住處名爲十地。地持兩義。
一持義。故標地法以持釋之。二能生釋地。故
云自受行故爲住。攝受衆生爲地。地論四義。
生成住持。故言生成佛智住持名地。具如義
中。別者。所謂歡喜等也。如文釋之。二辨體
者。願行爲體。此助成體。據實理心爲體性也。
三決疑者。問。既一願行。理心爲體。何故分爲
信住等耶。答。地法上下皆同依之。依之生
信説爲賢首。依之生解脱爲十住。依之起行
説爲十行。依之以起如實正觀説爲解行。依
之得證説爲十地。問。十地有種。答。有五種
十。一聲聞十地。二縁覺。三菩薩。四如來。五
三乘共十地。廣如義章第十四。及法門章也。
世間立名有三。一種性名。如人種天種名。二
依相名。如言赤白蓮花等。三無因縁名。如護
帝釋虫蛇床虎杖之流。次佛法中立名有五。
一從因立名。如言惡立名。二從果立名。如
言罪因福因。三從事立名。如出家在家師禪
師等。四恭敬立名。如讃歎他言賢者長者等。
五不恭敬立名。如毀前人言食唾人箭毛鬼
等。今立地名有二。一從果。二從事。言得所未
得是果。大事用是事。此別釋十地名爲十。此
釋初地名也。有三。一標。二釋。三結沼即
取之
文處
顯也沼云。應言云何初地等
名爲歡喜等。興意同之
就釋名。歡喜有四義。
一見理。二得解。三除惑。四不退。一見理者。
即言得出世心。地前未見如如。而今見之。故
生歡喜。出世心者即是淨識。二得解者。是方
便等四種道。如前説。文言大事。本云大事大
用。三除惑者。業煩惱故。文言大用。四不退。
即言如願悉皆成就。成就有三。一見佛。二託
生。三威徳。見佛有二。一見分如如。即法
身。二見應化二如。初地一念見百佛。二託生
者。初地能作閻浮輪王。遍滿生。除災生。增上
生等。三威徳者。能一念示現百佛土神通化
莊沼依之。沼加
云。得十百門
極喜樂者。本云歡喜慶樂。歡喜
者由得果。慶樂者由先歡喜後慶樂也。又初
地有四種心。一正願。二正勤發出如如心。
文言得出世心。二十種治地法。即言大事。三
得地根本。如由得初地故次第能得二三地
等。亦如小乘由得初果能次第得後果。文言
大用。四善根自在成就。善根者即見佛因縁。
自在者十種自在中壽命自在。生住滅三時
隨意。故言如願悉皆成就。論云成就無上自
利利他即事沼興
取之
初登聖處即果也
次二地。文有二。一釋。二結。言微細者離煩
惱。破戒者離業。又微細輕罪。破戒重罪。戒有
三。一攝善法。生善成就佛法。二攝衆生。化他
成就衆生。三攝律儀。離惡現生安樂住。此三
戒各有輕重。業煩惱二種也。律儀戒中有三
種心。一意欲過失。二威儀過失。三二種過失。
意欲者。如外道爲得生天故持戒。即是犯戒。
如爲婬欲故持戒令女依之即是犯戒也。威
儀過失者。是妄忌念不故作。但不憶是罪故
犯。女如閉戸眼等。二種過失者。是有前二
過失所作。又義。一是自性。謂衆生本自意自
欲犯戒。二隨他。謂衆生自本持戒。欲作惡人
引共爲惡則從之。三具二義犯。此三種第二
輕。輕即微細。重即破戒。攝善法戒有六種心。
一心不尊重戒故犯。二心懶惰不勤修故犯。
三三毒所亂不得生善故犯。四心疲惓。如不
能禮佛。老病等故。五心羸病亦爾。六種種王
難等犯。此前三重。後三輕。輕微細。重破戒
也。問。律儀戒何不明此六。攝善戒何不説前
三。答。前三欲作惡。後六是不欲作善也攝衆
生戒略明十二句。一菩薩損自法增他財犯。
二損自體增他法不犯。三損自財增他財不
犯。四損自法增他法犯。五爲自長財而長他
財不犯。六爲長自法而增他法不犯。七若損
自輕法增他重法不犯。八損自重法增他輕
法犯。九損他淺法增自深法犯輕。十損自深
法增他淺法輕法犯重。十一若廢我讀誦令
他得道無罪。十二自不能弘宣他能説來乞
經書義疏等不與得罪。二地戒淸淨有二義。
故論離起誤心犯戒煩惱垢。從事用立淨戒
具從果立名隋加云。二地戒淸淨有二義。一思擇力
淸淨無破戒罪。二修習如如淸 淨無微細
又有二義。觀佛淸淨見法界如如。無微細
輕罪。此勝自度。二增長衆生功能智慧故。
善根淸淨無破戒罪。此度他。具此二淨故曰
離苦。自度從果立名。度他從事立名
三地亦二。如前。標中有三。一標。二歎。三釋。
初無量智者是聞慧。二慧是思慧。三光明是
修慧。今文相反。本云光明三昧。四三昧是定
沼即
取之
皆應言無量也。此四爲二。前三慧是入如
如。自利方便。三昧入生死。是利他方便。次歎
有二。不可動者。天魔外道不能令失三慧
沼即
取之
三慧有二。一顚倒是轉失。二疑惑是滅
失。菩薩無此二失。無摧伏者歎美三昧。摧伏
三昧有三。一貪愛。二見慢。三疑惑。外道但貪
禪定喜功徳不觀過失。故生貪染。菩薩觀禪
定功徳故入。觀過失故無貪染等。外道於禪
定中有見慢二失。菩薩爲如如空入禪定。故
無見慢。疑惑者。外道不了十二因縁理。分判
生死涅槃有異。修定至非想謂爲涅槃。壽盡
還墮生死。故於生死謂涅槃生疑。不了由十
二因縁故爾。若有十二則是生死。若離十二
因縁則是涅槃。外道見非想寂靜生解脱心。
見非想退失生生死心。言無涅槃故有邪見。
三聞持下釋之。語言與義一味無異無差別
故。曰聞持陀羅尼。有三體。一心定。二通達。
三攝念。由心定故通達。由通達故攝念。釋此
有二。一念是陀羅尼。定慧爲方便。二解慧爲
陀羅尼。定念爲方便。菩薩見語言無眞實義。
即此無眞實義是語言義中無別。語言與義
同無相一味。智慧通達語言與義無相。故言
陀羅尼。無眞實者。言下無實義體也。故此地
中有四義。一無顚倒法。即智光明。二無散亂
即三昧。三迴向法即無傾動。四自在即無摧
伏。此四以聞持爲本興即
取之
言明地者。一智慧
自照如如。二三昧照他。從法故曰明。初果。後
事也。後是故下結也
四地亦二。釋中有五。一身見等滅。文言能燒。
二能成就解脱智滿。即言以智慧火。三令他
得入法光明。文增長光明。四能持諸法成就。
即言修行。五能攝。攝上地因能伏上地惑。文
言覺品。總略。本云道品依處所故。火有五徳。
一能燒。能燒身見等。二能成。成就解脱智。三
能令衆生入道。四能治。能治地體。五能暖。能
伏上惑。以智慧火能燒煩惱薪。故曰炎地
諸師
依之
又二義立名。一能照等是事。二成就解脱
是果
五地亦二。釋有二。一釋隋云
標也
二歎初有二。一
修行方便。明四諦一味觀。二勝智。是四諦一
修。初得曰觀。後勝曰修。修是思道。觀是見
就標有二。一修行。即三十七品爲因。二方便勝智是
道體。道體有二。一自利得果。二利他得果。三十七
品爲道因。是別觀四諦。方便勝智道體。道觀四諦一味
如如爲道體。又見是修行方便。是名一諦一味。觀一勝
智者是一味修。初得
四諦曰觀。餘同上也
次歎亦二。一合明得難得。
二合明得壞不能壞觀思惑。見是見位。思是
修位。言難伏者破者也自在下歎道因及道體有二
義。一難得。二難破。難得
者常無相道理難可修習。即言自在難得。難破有四諦
決定如如智。煩惱不能破。文云思修不能伏。則二惑不
能破壞曰難伏也。莊沼影此。莊云。由二義故。一智難自
在。二煩惱難伏。今勝二難故名難勝。曉云。此地所伏唯
是倶生思惟煩惱。其見煩惱先已斷故。但是助伴相從來
耳。亦可此中見煩惱者。倶生我見及斷見等。思煩惱者。
倶生貪愛及憍慢等。皆是
修道所斷攝故。沼興影之
論云得出世智是果名。
即初二句難度能度是
六地亦二。釋中有二。一行法相續。即五明勝
智。二無相思惟。即眞諦勝智。此二行有二。一
地正學二行地。二正具足二行地。有似對
面之見。故曰現前。又行法者。三世十二因縁
觀了了顯見也。過三世十二因縁一味如如
觀。云無相思惟。思惟無想也莊沼及興
皆取此義
故論云
般若間者。即因縁等觀。大智現前者。即無
相思惟。又行法有二種。一因行。二果行。因行
有三。一習氣行。皮肉家習。即心煩惱。二發願
起行。習家業招因縁生死中果報。三不相離
行。八地已上心煩惱去如如近。令如不現。呼
近爲不相離。此或是無有生死中。應爲苦業
生之。念念起行不復作因。此種爲因行。果行
亦三。一增上果。煩惱果有增減義。二果報果。
業果不增減。三相似果。始終相似無異。初一
是習果。陀那識。下生中曰增上。次是報果。六
識。後是梨耶。六道中處處無異也。相續者。菩
薩見外因果念生滅。是有二義。雖更此報不
自見之。了了者明二種境界分明。一三世十
二因縁。二空無我理。了於二理故言了了。顯
現者。因縁顯。無我現。現眞顯俗。又了了者。
證比二觀分明。顯者顯證智。現者現比智。此
指就因果二門明證比。六地有之。又了了者
破無明。顯現者出智慧。無相者境眞實。思惟
者正行眞實也
七地亦二。釋中有三。一無惑。二有解。三合
歎。初有三句。一無漏者無願三昧。不願樂生
死。無貪愛之濁。二無間者空三昧。不修自他
有異。無人我。三無相者觀一切。無法我莊取。
故云。
此中眞諦三藏言。乃至依彼三三昧門遠修行故。名爲遠
行。言解脱涅槃。言三昧謂解脱門。具足應言無漏思惟
解脱三昧。無相思惟解脱三昧。無相思惟解脱三昧。而
簡略故倶云無漏無間無相思惟。思惟者謂觀察也。沼興

初一脱凡夫縛。二脱二乘縛。三脱菩薩縛。
謂三解脱門。又初脱因縛。即煩惱縛。二脱縁
縛。即業縛。三脱果報。梨耶識縛。初一過凡夫
境界故脱煩惱縛破皮。次過二乘境界破肉。
後過菩薩境界破心。二思惟下。有解。通明上
三門。三門是解脱門。三遠修下令歎上兩。
遠義有三。一時節遠。二修行遠。三處所遠。如
前。第二結中有二。一牒。二結。初中有二。一
有解。二無障下無惑。淸者見道。淨者修道。無
障礙者。本云無障無礙興即
牒之
無障者無皮肉解
脱障。無礙者無心惑智障。十分中已分已除
餘少。故言無也。又淸者福徳。淨者智慧。無障
者地地無明滅。無礙者地地中業除。又淸者
見二諦。淨者見第三諦。無障者智慧自利。無
礙者慈悲利他興即
取之
此地曰遠行者有二義。一
除惑已遠。二得解已遠。善修無相行者即得
解遠。功用究竟者除惑已遠隋云。除惑者。一除
惑。二除伴。三除羸
弱。唯除微細。
故言遠行
得解遠者。菩薩修行有二。一依功
力發心行。二自然無功力行。七地於初行究
竟。故名遠行。功力心竟此地也
八地亦二。初釋有四。一發起作動謂一切羅漢
人。作心入
定慧神通等
有出入曰動
二不自在作動謂有學人散亂所動無自
在故。不得入定慧。學人
亦有作
意起動
三顚倒作動謂變異動。外道無我計我。後還
以我爲我。未離凡夫。内顚倒令

四果報滅盡作動謂無相無等離欲。一切凡夫五
百劫果報盡。心更起。有散動
言無相思惟者即無初動。二修得自在。謂無
第二。三諸煩惱者無第三動。四諸行者無第
四動。言不能令動者通前四動。前二即報行
純熟義辯勝七地。後二即無相無聞義辯異
六地。此六七八地同一見性。須對明同異也
又地中有四種自在。一無分別自在。不分別生滅眞俗出
入異。即成就初無發起動。二淨土自在。隨其所在五濁
散亂。成就第二無自在作功力。若不立淨土。則有散亂
不得自在入定。三智慧自在。四辯具足成就第三無顚倒。
四業自在。無果報滅盡。成上第四。前二成就自。後二成
就利他。第三具四辯。第四具神通。故生化此四。不動有
四義。一於自利利他無動轉。故曰無動。二於無相中無
起動心。自然而作。曰不動。三於世諦中煩惱不能令動。
四有功力行已滅。無功力用自然入勝
道。故曰不動。諸師取後三義釋之
九地亦二。一釋明善慧有四能。一令他知能。
謂菩薩説法令他得知。文言説一切種種法。
此法辯用。二令他具足能。菩薩已令他知。次
使滿足。此樂説辯用。文言皆得自在。三守護
能。辭辯用。文言無患。故辭辯具守護自他。若
解一切語言。則自他無患。四安處正事能。謂
衆生宜此處入道。菩薩以此處安處之。是義
辯用。文言增長智慧諸師
多依
又種種者。十二部
經文理二種。又眞俗二種。又大小乘也。又説
種種者。顯能化難化之人。故曰種種。皆得自
在者。能答雜難。無患累者。降魔外道等能增
長智慧。能學出離生死之行。又前四能利益
衆生。初一能利益聽衆。法辯用。次一利意解
衆。樂説辯用。三利誦持衆。辭辯用。四能利修
行衆。義辯用。又合有三意。一説一切種種差
別得自在故。二無患累故。三增長智慧自在。
初一明未具理理末衆。二守護眞實。既已解
理護令不退。無患者能立正法。無累者能破
邪法。三既已守護令解脱。善慧者一切種種
説法自在無失也
十地亦二。釋有二。一明如如境有三義。一自
性道前。二顯了道内。三至果道後。如虛空者
譬如如也。虛空有三義。一容受。譬自性法身
不礙生死。二無邊。譬顯了法身。法身雖復顯
而未究竟。如空有淸淨有塵霧處。如道内
法身通解惑。三淸淨淨無雲霧。譬至果法身。智
慧如大雲者譬如如智。有三。一道前性得。二
道内修得。三道後至得。言皆能遍滿者。本云
能令遍滿。遍者性得如如智遍如如理。滿
滿如如理。覆者至得如如智覆如如理。境智
相覆攝也。雲即是雨。有三義。一能除塵。道前
自性智淸淨無染義。二能洗垢。道内滅惑除
惡義。三能生萠分。道後能出。如不已生。又空
如法身。雲如應身。雨如化身曉云。法身當法。智
慧取喩。依此二義
故名法雲。深密異此。彼云。麁重之身廣如虛空。法身遍
滿猶如大雲皆能遍覆。故名法雲。麁重身者。變易果報
未離麁重。名麁重身。變易之報此地極廣。猶如虛空。能
容法身於其身内。故説法身如大雲也。依十地經以二義
釋。一能受佛大雲法雨猶如大海。故名法雲。二能爲衆
生起大悲雲以雨法雨。故名法雲。初從所受後從所起以
立名也。具如彼辨。莊沼及興即述此也。莊述十地經二
義云。初約自利。後約利他。乃至如是三經各據一義。故
不相
此地略説二義。一境。二智。此二相稱無
分別。二法有二用。一境攝受一切衆生。二智
攝一切道。一切衆生不離如如境。一切道不
離如如智。一切衆生有四。一住言語如鸚鵡
鳥。此人鈍。能誦能讀不解理。二依他行。如
懈。三利根人。眞爲説不重分別方解。
如電光有出有沒分別。四開智如不分如沒
亦如燈炬作功力方燃。快馬即譬所化四人。
一凡夫有三法。一施。二戒。三定。一爲富貴。
二生善道。三離下界。此三即化住言語人。二
化聲聞爲解縛。即三界縛。此化依他行人。三
寂化縁覺乘。即分別智人。四爲度自他説菩
薩大乘。即聞智智如快馬也
善男至初地下。第三明地障有二。一明障在
地不成。二明障除地淸淨。初地至佛有十一
種。此明初障。初地見如如。遍滿無自他異。就
文有二。一釋。二結。下皆准之。初有三障。初
二如文。三麁心也曉莊及沼意皆依此。然沼云。此
略不言麁重者。今不言顯。非謂
無義。如
下述之
前二是惑。後一是業。執著等者是初
障也。本云欲行有相道無明障礙。謂十迴向
心欲行初地。言有相我法者有二相也。一見
自身。是能修之人。二見法。見道果是所修之
法。見此二種故不入初地言無明者。人法二
相是無明心。此是初地見諦惑也。如大品云
順道法愛生。故墮頂之義曉依。故云分別起。人
法二執所熏種子。令加
行道取人法相。故言欲行有相道。是擧所起之過。是無
明者。正顯能起之執。深密名執著補特伽羅及法愚癡。
莊興依之。然障礙者。曉屬第二。義通
前後。故無妨也。准結及今付前勝也
怖畏生下。第二
障也。十迴向人雖欲度他。猶見生死起怖畏
心。即不敢化即是無明。此是初地思惟。自見
有人法心重曰見。見生死外法曰思三惡道名
障礙生死。
造惡業者怖畏彼果。是擧所生之過。是無明者正顯能生
之業。無明相應亦爲本故。依此二義故曰無明。後皆准
之。彼經名惡趣雜染愚痴。如是二障正爲初地見道所斷。
故説此二爲初地障。莊即取之。興依本義。但無明等一
依曉義。沼云。惡趣非
唯三惡。通八難故
此二無明。第三障也。本云
依二種麁心。下地雖略。准此及今應知業。依
於二惑故有此業。業是起作招報曰麁心。又
枝條惑事顯曰麁心。又即此二惑是麁心依彼
二障
所起麁重在異熟心。故名麁心。此中取正上麁重。但從
所依名麁耳。彼經言及。彼麁重爲所對治。如是麁重氣
分。非謂種子能生功能。如是種子。前二障攝。彼麁重
第三障。不調柔性曰麁。無堪能相曰重。如瑜伽第六十
四。云何麁重相。謂若略説。無所堪能不調柔相。此相有
五。具如彼述。莊沼取之。然沼爲種惑無堪性。如下引之
又此三句爲三障。一障入眞實曰境界無明。
由見人法不入如如境。令不得初地。次句障
正行。由見生死過失怖畏故。不能安心自在
化他。捨化他心正行不成。三障受用。由有二
惑生此業。業招生死。報盡方得初地。受用種
種功徳。如五方便除惡道。報盡方入苦忍得
地也。又一障不得。二障不住。三障受用。
受用上地諸事也。此三障在迴向住初地之
前。二地乃至金剛心。合十一心亦具此三
興云。依梁攝論第十云。二十二愚感十一麁重報。初八
能感方便生死。次六能感因縁生死。次六能感有有生
死。後二能感無有生死。即彼所感變易果報名麁重報。
弉法師云。有三過失。一梵本相違失。彼論梵本無此義
故。二位差相違失。所引密經無説生死四位別故。三聖
敎相違失。違彌勒論無所知障感變易報。由此義故。深
密經唯説十一愚十一麁重而不言報。此經亦唯説障不説
麁重。即障種子惑。無堪任性皆離諸愚。更無別法。故不
説。不但
唯識等
還招三失。一謗先師。夫論翻敎必有
證者。非一身事。具如別也。若先三藏有妄
傳。後代譯主豈謂眞語。即令衆生疑先後
師。二謗菩薩。凡諸論師造論意者皆依誠説。
佛性論中亦論四死。既云無經應是自樹。豈
有爾耶。三謗佛。勝鬘既云無明住地成意生
身。義廣如別。此既違彼。是則師資自爲&MT03250;楯。
方寄弉師既謗人法。誰有心者得依用耶。又
深密等不言報者。何故彼經第十地云麁重
之身猶如虛空。此經本云依二種麁心。麁重
之身豈非報耶。又唯説障不説麁重。故離諸
愚無別法者。何故彼言及彼麁重。及言無用。
若障種或無堪性者。故立第三。沼云。唯識
及天親攝論倶有二解。二十二愚所明體性。
與瑜伽七十八同。又准餘文皆於初地説斷
二愚及彼麁重。此略不言麁重。唯識云。彼麁
重言顯彼二種惑。二所起無堪任性。無堪性
者。瑜伽云。第八識中不安隱性。乃至愚及麁
重。餘之十種皆准此知。具如彼辨。故唯障者
知與不知也。問。初地見位何立思惟。二地已
上既曰修地。云何更立見諦。答。此是通説。就
十地各各明之。問。自利心何故障入捨他
心。何故令退業。何故令不受用。答。自利明學
如如。此如如正忘人法。今見之與二無我
反。本以化他心故是菩薩。今於此事失本心
法。即同小乘故。退菩薩位。二利皆失。隨業受
界外生死。失菩薩現世安樂之用。問。聖人畢
故不造新。云何十地皆有現起業。應招生死。
待盡方得進道。答。十行已上新作惡不復生
三塗耳。十地中有漏善業招四生死。初地般
若照如如體。是無漏。見如如遍滿及見能所
修見生死可畏等。皆菩薩有漏形。凡夫二乘
是無漏也。十行已上菩薩若猶有惡業。爲衆
生入惡道受報。若無惡業。願力入也障於初
地第二結也
次二地文例上。二地於法如如但見大乘最
勝。無復三乘上中下別。初地於如如中見三
乘差別。故障二地。初中有三。一微細罪過。見
有三乘果。二發種種業行者。業即三乘道。行
者此三道行。如如理相者今略。本云相因無
明。理中三乘行因。自性淸淨。如如爲相。而今
見有三相。反如如相也。初分別三果障境。於
如如中見三乘果。二於如如中見三乘道障
正行。三依二無明生麁心。是業障受用。此地
三障如初地説
三地見勝流。言未得今得者。如如最勝今始
得之。愛著。本云動涌興云。未得者彼彼喜樂愛。
今得者喜貪倶行愛
即是二地無明。三地通達如如智也二能障殊
勝總持者。本云不具聞持陀羅尼。聞慧。十二
部經是聞慧境。文中應言及義是思慧境莊沼
興取
無文但義有修慧境。無義無文是般若境。初
一於文上作理解。次一承文取理。第三得理
忘文。第四無聞無義。聞者遍聽佛一切語。未
聞聞之。持者憶持一切。聞事不忘失。聞聞敎。
持持敎及理。言不具聞持者。二地頂心動
故不能正聽。未得聞者不能遍聞。已聞者失。
無此二聞故持不具。持者憶文義也。此中亦
三。一愛著障不見境界。二不得聞持障正行。
三依二心生麁心。是業障正受行。例如上地
十三義
四地不見境智。文亦如上。一定愛。二法愛。三
依二麁心曉取初二略第三障。加云。此之二愛依三
地起。能障四地無漏道品。莊沼興依之
言味著等至者。四地菩薩見法如如。無境智
異。三地頂已過動涌心。見法界流出諸法。心
生愛著。此禪定樂有二。一在定生樂。二自在
化他生樂。二處生愛著心。此明行俗諦生貪
著。微妙法愛此明著眞。淨法者如如自性淨。
微者非三慧境。境妙者能出四徳。無明者。本
云愛因無明。由無明爲因生眞俗愛也隋加云。
愛因無明
者。若在定不能即貪眞。若在眞即化物。未解雙
觀方便。故曰無明。由無明以爲因生眞俗愛
障義亦
三。如上
五地不見眞俗。文同。初中亦有三障。如上就
初本云一意欲入涅槃思惟。一意欲入生死
思惟。是涅槃思惟是生死思惟無明爲因。此
有三句。一見涅槃。二見生死。三合明二心由
無明。攝文爲二。一眞俗不一時平等。二由無
明。言欲入生死思惟者是觀苦集。入涅槃者
即觀滅道。五地觀四諦故諸師
取之
本約觀初故言
欲入。今取觀終。先觀相狀後生厭欣。故言背
趣。各據一義故不相違。然本合此爲初無明。
開爲二。就後本云生死涅槃不平等思惟
無明爲因。此明不能平等觀生死涅槃二相
由無明爲因曉云。生死可厭涅槃可欣。如是分別爲
不平等。乃至無明爲因者。望其所發麁
重爲因。不了生死涅槃體無
別。故有欣厭。興即取之
今意擧初而兼後也。生
死涅槃。三世如來無差別相。是地體。四地見
有異相。故障五地隋加云。一未能見無差別。二已
見無差別同一如如。未能幷行。
縁如如時不即能化化。化他時
不即能縁如如。故言不平等
此三亦障三。義如
一見生死差別障不見垢淨。二
不能幷行障正行。三業障勝利
六地不見垢淨。文亦如上。一見垢。二見淨。三
是業也。行者十二因縁。流轉者相續也。十二
不斷。觀者本云了了顯現。見十二因縁分明
又了了者有二義。一五蓋無明是現世。不正思惟本
滅。現在無覆障故得了了。二繫縛無明是未來。解脱
障盡不忘失故顯現滅。前一得解脱道滅。後一得無礙智。
此語明二乘家障。非地家障。此菩薩在十行已除之。但
欲明至五地猶見
此法。故擧之耳
無明者。本云無明爲因。六地觀
十二因縁如如。不見淨可取。不見垢可除。今
五地頂以無明爲因。見十二因縁有垢有淨。
故障六地興意
依之
麁相現前無明。本云法相數
數行至於心無明爲因。法相數數見。三解脱
門。菩薩爲除貪愛我見無明故數入三空。行
至心者即言現前。通達不妄。通達是現世。不
妄是未來。無明爲因者。由無明故見有三空
及惑解。故數數入也。六地不爾。故以爲障。不
見十二因縁如如境界。次障正行生二種心
障正受
七地不見生死。文亦二。初中有三。一明取相
時處。二明眞俗不恒竝。三由二無明所發麁
重。言微細等者初障也。本云微相諸相或現
不現無明爲因。六地頂有時見生滅有相。有
時見生滅無相有時不淨起。起即相。
有時淨起。無相
若八地任用
無作。心恒不見生滅。若龍樹釋。七地不見生。
八地不見滅。此就成作語。前是槃豆解。此合
成就未成爲論。作意欣下。第二障也。本云一
執思惟。欲斷未得方便無明爲因。言一味
者修一諦觀一味者
一想也
六地菩薩有時入眞不能即
入俗。入俗不能即入眞執思惟者。思執眞如心不
能即得一味。沼興取之
欣樂者。欲斷未得方便。欲斷上執。未得七地
方便故。今總云作意欣樂無相。無相爲因者。
無明使離功力心不能竝也。此二無下。第三
障也。三障義如上
八地法界無增減爲體。道前無減。道後無增。
又凡夫至七地有垢。八地曰無垢。無垢不
增。有垢不減。文亦如上。初中三者。一障不作
心出入。七地頂作心出入。未能忘作意諸師
依之
故云於無相觀功力。具如本云於無相法多
用功力無明爲因。二障不作心照理。七地習
心既久。自然憶境而不諸師。相者
身相云相
故曰執
相自在。具如本云執相自在難可得度。初地
已來至七地。此執最輕。任運自憶。卒難免也。
八地有二種自在。一無分別智自在。不作功
力照境隋云入
法界
七地於無相中作用心照爲障。
二業自在。七地心在入住起異。八地不爾。故
以爲障。初無分別未得令得。次業自在已得
令不退。三麁心障用。或言八地幷。七地偏。或
言八地偏。七地已下竝。各有義也
九地具四無礙。法如如本來寂靜爲體。不見
有昔隱今顯之異。文同。初三。一四辯不具足。
二説法不自在。三業障不受用。就初本云説
法無量。名味句無量。智慧分別無量。未能攝
持無明爲因。分文爲二。初二無量明語言之
用。後一無量明智慧之本説法有三。智慧是説
法之本。二語言是説法
之用。者作化他。本者
自解及解言語方法
今即轉勢先本後末。從體
起用。攝用歸體。故不相違。初文四句。一所説
義者。智慧分別無量。此明智慧之本。二名句
文者。名味句無量。明語言之末。名味句者。如
諸惡莫作。直諸一字曰名。若云諸惡義未滿
足。但是小分義曰味。若云諸惡莫作義圓四
句。句下之理曰義文者是字。具如義
章第一。及淨名記
又語言是
辭法二辯。智慧是説義二辯。故知今云所説
義者。本云智慧分別無量。名等顯也。三未善
下總明二種未具。本云未能攝持。前兩音聲
是口業。作辭法二辯。智慧是意業。能作説
義二辯。故曰攝持。攝者未得令得。持者已得
不退。如法花經義少語多。多語明一義曰語
持。如涅槃經義多語少。少語明多義曰智持。
四無明者。無明爲因。結由無明爾。於詞辯
下。第二説法不自在。本云四無礙辯未得自
在。今取別辯云詞辯才。化物增故。本據總論
云四無礙。攝法盡。總別互顯曉云。前是義法及
詞三無礙辯。此樂
説辯。莊云。前義與法。
此詞及樂。沼興取之
九地有三種自在。一能説。
二不作意。三恒説。能説者是義樂二辯。恒説
是法辯。法無盡故。不作意説是辭辯。一音令
物種種解故。論無盡也。樂義曰能説者。菩薩
自能解義。能令人解。爲人説能令人樂。又義
辯自解。樂辯令他解。具此三義是九地中大
法師位。前一無明令不能攝持。第二無明令
不得上三自在。此二無下。第三業障不受用。
初一障境。次障智。後依麁心障正受用。問。八
地已不作意具自在。云何猶有此障障九地
耶。答。具而未窮也
十地見自性涅槃。文同。初三。一障神通未具。
二障化導未圓。三障受用法界。自性涅槃爲
體。見始見終。自性是一隋加云。九地
見終不見始
初大神
通。本云最大神通。入首楞嚴定於一切佛土
作大神通事。此事有三。一恒作。二遍作。三
種種作。具此三義曰大。未得等者未得前三
事。二微細等者。本云微細祕密藏修行未
足無明爲因。微者正行究竟。細者是妙果不
可盡沼取。故云。細者
妙也。則是微妙
祕密者。九地已下所不能
行。八地菩薩難入二乘難信曰祕密。祕密有
四。一佛入涅槃更起心化他。二一切衆生未
究竟得。佛盡方與衆生永入涅槃。三衆生疲
困爲止息故方便説二乘涅槃。四自性。富貴
家有七寶。即衆生有自性涅槃。文正明前二
也。未能悟解事業者。修行未足。九地自已得
信解四種祕密。故言修也。行未足者。菩薩爲
他之行。上二義未具足也隋云。一不能衆生未盡
不取涅槃。二不能已入
涅槃而更起心。曉云。於佛
法藏未遍了愚。興依本也
問。八地已上未曾有此
二失。云何九地有此二障。答。未至佛位故無
此二能。至佛方有之耳。問。菩薩願言衆生不
成佛我不取正覺。何耶。答。不永住如如息化
也。問。九地本來寂靜。與十地自性涅槃何別。
答。一見無隱顯。二見始終是一。如向釋此。問
答如別章
於一切至佛地。明第十一障。如來地非見非
不見如如爲體。非見者分別心已盡故。非不
見者離十重障故。文又如上。初二。一障至佛
地。二障不更生。言於一切等者初也。如如是
一切境界。能攝三諦故。微智礙者。一金剛心
猶有微細惑。二此惑礙佛微細智。智境無分
別。無明爲因者。無明元品使智有礙也曉依。
故云。
轉識所起所知障中最微細品。沼同。故云。妙觀察智觀
如羅穀。此則由有細所知障。通現及種。通七識倶所熏
成種。亦由第七現
行法執不得分明
極細煩下。第二障也。本云未
來是礙不更生。未得不更生智。無明爲因。未
來等。佛心無復此礙。未得等者。未得佛智
隋加云。一惑不更
生。二智不更生
文意正明佛智能令本識不更
生也。無明爲因者。無明使未得佛。障佛地者。
障不得如來地曉云。謂本識心無明住地。如前品
云拔除本心入如來地。故夫人言無明
住地唯佛智斷。具如二障説。沼云。則細煩惱種子。亦通
第七識。現行八地時畢已。若其種子第十未斷。故障佛
問。金剛心有無明。則佛猶斷。若佛不斷則
金剛心無復無明。何言障佛地耶。答。此明十
地頂未至金剛心有此障。正障金剛傍障佛。
佛斷未來令不更生。金剛除現在令滅。金剛
一刹那至佛。佛無別障。金剛心起。與最後惑
正對治也隋加云。今十地頂未至佛。金剛心有此障
也。曉云。此言未來是礙更不生者。當金剛
心望於未來。此本識心必不更生。但此金剛無間道智。
不能令彼未來不生。由此本識無明障故。故言未得不更
生智無明。根本無明唯佛智斷。佛智生時彼不生故。即
是解脱道之所斷。如第一無間道時。不能正斷見惑種
子。見道起時自性解脱。故彼惑種不得倶生。故於此時
説名爲斷。當知此中道理亦爾。沼云。在金剛定無間道
除。非同於餘入地方斷。興徴曉云。本識無明倶違多教
佛智斷無明。應如金剛道必非圓斷智。菩薩智亦佛菩提
智故。無違
夫人經等
經既分別云佛智斷。故通不成。今
謂。既云佛斷未來。金剛正斷。佛是遮斷。故無
妨也。問。二道何耶。答。曉云。或有文説。見道
之内初念觀心爲無間道。第二念心爲解脱
道。雖作是説。而無間道不與見惑種子倶生。
如瑜伽。雖二道時皆無惑種。然有近遠。故
於二世別配之耳。准之佛地初念亦應立無
間道。但於佛地諸障盡處。所以唯立解脱道
耳。不明業者。業不復礙之曉云。此中猶言無明
爲因。而不更説其果
麁重。既説爲因。當知有果。但於此地有大堪能。是故細
礙愚及彼麁重爲所對治。沼云。總則名障。別則名愚
准此及今云極細煩麁重。故知今言此二無
明。即指先體。不同上十因生業也。問。八地已
上有生死云何無復生業。答。無漏業能得八
地已上生死。問。初心於何時滅。答。金剛心生
時即是初心滅時。金剛心無時即是法身現
時。問。若爾只有金剛心。云何佛果守。答。於
衆生有於法身也。問。金剛心一念無復有惑。
云何有此虛妄隨順之解。答。由初心故。金剛
起故除初心。初心滅故金剛心滅。如由薪有
火火生薪。薪滅火滅也。後結可知
善男子至波羅蜜下。第二明障去故十地淸
淨淸淨有二義。一見淸淨。二行淸淨。有二淸
淨故十度得成。見是自利。行是利他。此明初
地。言行施者總略。本云行向檀波羅蜜。行是
見自如如理。即是見淨。向是行檀迴向衆生。
即行淨也。初地菩薩已得自他平等。於自他
法身見如如無異。是見淨。見淨故能行檀。以
我物施他。即行淸。所以初地施度成也。又菩
薩已見三輪平等。一不見施者。二不見受者。
三不見財物。故心無著。心無著故是見淸淨。
淸淨能行財法二施。二施是行淸淨曉依如是。二
淨三輪。
廣如彼。莊取行向以釋十
廣。興取初義。下皆爾也
二地已見法如如最勝。唯一大乘淸淨皆應
得佛。即見二淸淨。淸淨故不損他壽命。不
奪他財物。即行淸淨。又菩薩三輪淸淨。一自
淸淨。二他淸淨。三法淸淨。法淸淨者空也。以
見此三種淨是見淨。以自淨故攝威儀。自利。
法淸淨故攝善成就佛法。他淸淨故攝衆生。
利他。即行淨故二地持戒也
三地菩薩見如如勝流出一切妙法是見淨。
爲勝法故不惜身命如波淪等是行淨故。三
地難忍能忍。又一見三輪罵者受者罵事空
是見淨。不生報心不生捨衆生心不生恨他
心得行淸淨
四地見法如如無境智異。不分別自他。他
即境。自即智。不見境智二種。二種愛滅。一
定愛滅。二法愛滅。法愛滅者如如愛滅。滅
定愛者滅中定味。此是見淨。淨由正懃。正懃
滅惡即滅二愛。正懃生善即生無分別智。此
智不見定及境。此是行淨。又一見三輪淸淨
平等空。不見我能斷惡生善。不見善能滅惡。
不見惡是所滅。不見淸淨。於三平等生無分
別智。依分別智能生地善伏他煩惱。爲利益
他故能行難行。故令他能伏煩惱。是名行淸
淨。故四地精進立也
五地不見眞俗。得二平等。一心平等。二境平
等。心平等者不見三輪。一能修。二所修。三修
法。境平等者。見如如無眞俗。離四謗無增減。
此二平等即是定是淸淨。菩薩無障礙以三
輪令衆生生信成就解脱。解脱是敎學輪。成
就是記心輪。生信是神通輪。此是行淸淨。此
三輪以二平等體。定爲本。故於此地明定也」
六地見法如如無垢淨。無垢者離虛妄。無如
如可染。無淨者離虛妄。無別如如爲除煩惱
故淨。又不離如如有虛妄曰無垢。不離虛妄
有如如曰無淨。菩薩於萬法三假等生無相
智慧能現知隋加云。以分別所思惟性無相。依他
性無相。眞實性無相。釋能現知故
見淨故曰般若地。依此法敎他學之。是行淸
淨。又菩薩通達三淨出世具足。是見淨曰*般
若地一世淨。二出世淨。
三決定出世見淨
依此三淨他化凡夫二
乘菩薩。令下種成熟解脱。曰行淸淨。又三。一
境界。二智慧。三滅無。境者法身。智慧是道。
滅無者解脱。見此三種無相智。是見淸淨。依
此無相智令他解脱。是行淸淨。故此地立般
若也
七地不見法界生滅。方便度成。四攝爲方便。
五勝智爲體。無窮無盡爲用。無盡者自内無
盡。無窮者外施他無窮。功徳有三。一有盡無
窮。如凡夫果報。二無盡有窮。二乘果報。三無
盡無窮。菩薩果報。内自不盡。外施無窮故。方
便爲令菩薩功徳無盡無窮。又久出三界不
見三界生。不見二乘所證。不見滅。既不著此
二利益衆生成就佛道。即方便義。方便是四
攝。布施令信。愛語令入理。利行令成就。同利
令解脱。以四攝爲方便。五勝智爲體。勝智。一
一切智。二難行智。三善人智。四自性智。五淸
淨智。具如上。七地始具。以四攝爲方便曰方
便勝智度也。七地伏一切諸相。不見生滅相。
是見淨。利他是行淨。一切處一切種恒能利
他。無有限礙。是行淸淨。又三輪。一智願。二
功徳。三無相道理。菩薩見此三種同一無相。
即是淸淨。遍無盡無窮利益名行淸淨
八地見法界無增減願度成。願者從因爲名。
昔日菩薩願得八地。得八地始是諸願滿足
之處處受願名。故言。於一切法淸淨具足。是
名願波羅蜜。此願度以無間無休息爲用。自
利利他無一時息也。八地不作功力滅惡生
解爲道。自性無間微細寂靜道恒流。是見淨。
親近佛利益他受生死行淨。此三不作入心
如意自成。是行淸淨。總諸功徳滿願爲體。從
此地至十地無復三輪異也
九地見法界本來寂靜。力度成就。慈悲智慧
爲體。十力四無礙爲用。言力者有三。一能生
功徳。二能淨佛土。三能成就衆生。見本來寂
靜是見淸淨。能生諸徳力。恒流無間。是行淸

十地。智度法界自性涅槃即見淸淨。與諸衆
生受用法樂。即是行淸淨。又見一切法自性
解脱。不見一法不如涅槃是見淨。一切語言
無有不明涅槃。通達涅槃門故自他解脱。是
行淸淨。此智度與第六般若異者。*般若照第
一義。智度通二諦諸師依瑜伽云。能取勝義無分別
轉淸淨妙智名慧。能取世俗有分
別轉淸淨
妙智名智
大判智有三。一世間智。分別萬法。二
出世智。金剛已下如如智。三出世後智。佛也。
初後二智是智度。中一般若。此智度以能説
能聽爲用。財法二施爲境。以自體爲説。法樂
爲果。此四度者次第而有。七地無窮無盡。八
地無中間。九地有大力。十地能大照也。問。地
前尚行六度。十地論等云。第二劫一行中行
一切行。第三劫一切行中行一切行。則皆具
修。何故今文地各行一。答。沼云。據實如是。
言於十地各行一者。約增而説。故無性攝論
云。一一地中具修十種。不可定説此地修之
興即
取之
善男至三摩地下。第四明十定。亦示菩提心
有十品。此禪定義。義章四門及八門分別。今
略述三。一釋名有二。先通。後別。言通名者略
有七種。一禪。二定。三名三昧。四名正受。五三
摩提。六奢摩他。七名解脱。亦名背捨。禪者梵
語。此爲思惟修習。亦名功徳叢林。初從因稱。
於定境界審意籌慮名曰思惟。思心漸進説爲
修習。從斯尅定名思惟修。亦當體名。禪定
之心正取所縁名曰思惟。修習如前。後從果
名。智慧神通四無量等是其功徳。衆徳積聚
説爲叢林。定能生之因。從果目爲功徳林。定
當體名。心住一縁離於散動故名爲定。三昧
梵語。此名正定。離於邪亂故説爲正。定者同
前。言正受者。如前。納法稱受。三摩提者三
昧一名。傳之音異。此名正定。定用現前名三
摩跋曉云。此云等持。離沈浮過平等運轉。故曰等持。
沼興取之。故云。三者是等。摩地云持。平等持心
令住於境。但沼異云。
舊音訛故名爲三昧
准上及曉云。下言三昧古
譯。正思猶是等持之義。幷今三藏亦言三昧。
故知訛者唯自破也。奢摩他者此翻名止。攝
心住縁目之爲止。言解脱者絕縛之稱。背離
下過故云背捨。又龍樹言。背淨五欲捨離著
心名爲背捨。別名謂妙寶等。如文
二辨體者。若依毘曇。定數爲體。若依成實。唯
心爲體。故彼論云。心能住縁何定數。大乘
義中心有麁細。有三種故。事識妄識及眞識
也。事識中定與毘曇同。故龍樹言。譬如
水象入則濁。明珠置中水得澄淸。心亦如是。
煩惱入中心則渾濁。定數在中心則澄淨。涅
槃亦云。十大地中心數之定。眞識中定唯心
爲體。更無別數。故維摩云。若離一切數心如
虛空。妄識中定義有兩兼。麁則用彼定數爲
體。細則唯用心識爲體。如馬鳴説。第七識中
義別六種。從無明地至相續識。此六重中。根
本四重心外無數。於中辨定指心爲體。後之
兩重心與數異。就中辨定定數爲體
三決疑者。問。禪地何耶。答。若依毘曇。攝末
從本禪地有八。所謂四禪四無色定。分末異
本有十。八禪未來中間。若依成實從本有九。
所謂八禪及欲界中如電三昧。分末有十。於
初禪中分出中間。大乘義中攝末從本與成
實同。然有異者。成實唯説欲界地中有電光
定無餘三昧。大乘欲界有無量定。故龍樹云。
佛常住於欲界定中名無不定。此與電光有
差別者。聲聞暫得説爲電光。更無餘法。分末
異本禪有十一。所謂八禪未來中間及欲界
定。問。此諸禪中今説十定何所攝耶。答。思准
可知。廣知義章十七。八禪定義也
今釋十種禪定皆有六事。一與縁。謂衣食房
舍。此一是前二攝。二與事。與衆生修道捨惑
二事。三是時。謂是現世時中與衆生寂靜安
樂故。六根具足受樂。眼見神通耳聞正法等。
如陳如中説。四外與安樂。謂一未來樂。二解
脱樂。令得無礙。五與隨順一切地。一已得勝
利能攝不退。二未得令得。六與最勝樂。究竟
能入最勝處。謂菩薩修行從下至中至上。
有三。上下。上中。上上。究竟能入。如初地至二
地至佛地也。此五復後二攝。又此六。第一斷
除衆生苦報障。二斷衆生煩惱業障。此二下
品定。三令現世安樂淸淨。四令得解無礙。此
二是中品定。五已得不退未得能修。六至最
勝究竟處。此兩是上品定。由通達法界勝利
得十種禪定。定有三分。一對治分。二淸淨分。
三出離分。初能令心入是其事。二令心安住
是其事。三令心通慶是其事。此即下中上三
分定。初名修行分。是道所攝。煩惱雖未盡。此
定是道攝。二煩惱已盡名淸淨分。三能入上
地名出離分。初一道分。次一果分。後一解脱
興取。加云。如次即入住滿三位。發所依定。雖通四
禪。從多言之即第四定。雖通諸位正是對治分。攝
受得
生故
此三分即前十定就文有三。一標。二最
初下釋。三善男下結
此初
定也。初發心者初地也。攝受等者。本云名妙
寶起三摩提攝受得生。從法如如生起此地及
佛。故呼如爲起。起之初地能成衆生。如如意
寶過世間曰妙。今縁此理生定。定從境界
立名。又此定滿足衆生法寶財。此從事有名。
又寶有三。一成就衆生。二淸淨。三難得。初發
心亦有三事。三事是定生之。此從果得名。故
定曰寶。攝受得生者。禪定攝受六事。令菩
薩心得生曉云。菩薩等者牒能依心。妙寶等者出所
依定。攝得生者明相依義。由定攝持菩提
心生。故言攝受得生。後後諸地三句例然。釋別名
者。依第二釋。沼即取之。莊取第三。興取初二
二地可愛樂者。本云可愛住。菩薩見三乘唯
是一乘。可究竟住。心愛樂之曰可愛住。若二
乘非可愛故有移動。此大乘不更移動。此定
從大乘處生。故名定爲可愛。從境爲名。又一
切五種怖畏災厄等。此定能除。名可愛樂。從
事得名。又菩提心是可愛住處。一切功徳善
根悉住此心中。禪定能作縁生此心故名可
愛。此從果得名諸師
影之
三地菩薩已得多聞功徳。聞持陀羅尼具足。
以從多聞生信。從信生正勤。正勤生三摩地。
三摩地生般若。般若通達如如。故如如是聞
持果。果名難動。又聞持陀羅尼是如如智。此
智與境不相離。故名難動。菩薩因此三種得
定。故定曰難動。從境得名。又依思擇力。一切
諸天魔外道煩惱等不能伏。故名難動。從事
得名。又難動是菩提心。定爲縁生之。從果得
曉沼依之。莊有三説。初取第三。
興有二義。初即同莊。後取第一
四地菩薩不見境智有差別故無上下地異。
不退者不見從上向下。不轉者從境爲名。又
正勤譬那羅延力。一切對治散亂不能壞之。
故名不退轉。從事得名。又菩提心於道位中
流。如水不可斷絶。定爲縁生。從果名曉沼取
之。莊影
第二。興有二説。初取第二。後取初義。加云。此地通達
境智無別。不觀從上至下。故曰不退。不見從劣至勝。故
曰不轉。定縁此理
生。故曰不退轉
五地菩薩不見眞俗爲第三諦。修七覺分莊
嚴第三諦如寶花。依此諦生定。從境得名。又
無著猗樂淸淨善習氣諸功徳與定共生。依
此事故定名寶花。從事得名。寶者令衆生安
樂淸淨。花能薰物如習氣。是上分能薰上定。
初一是觸。次色。三香。故擧寶花爲譬。轉猗是
下分。淸淨是中分。習氣是上分。又菩提心譬
寶花。能莊嚴一切法。定爲縁生此定。從果得
曉沼及莊皆取此義。興有二
説。初同曉等。後依初也
六地不見垢淨。法身如日圓。*般若譬炎。解
脱如光。禪定由此三有。從境得名。又一切障
礙戲論。禪定能伏。譬日光出奪一切光。從事
爲名。又菩提心如日。伏二乘心顯如如理。從
果爲名曉莊及沼取第二意。興有二
説。初依第二。後取初釋
七地一切願者。此地願求三世如來四徳應
身一切事也。如意成就者。法身如如理。能令
三世恒河沙等諸佛四徳應身等如意成就。
故法身受一切願如意成就之名。七地菩薩
能通達此理而生定。定從法界受此名也。又
定方便勝智等能迴一切徳向菩提。令自他
得二世樂成就。成就如意由定。從事受名。
又菩提心能令一切願如意成就。定能生此
菩提心。從果得名曉莊及沼取第二釋。興有二
釋。初同曉等。後取初也
八地現前證住者。此地菩薩已通達十如如。
現前者已現得初地已上至八地如如。證者
證上三地如如。住者現證二種幷不作意曰
住。定縁此理。從境得名。又於十地境界無礙
解脱無分別智現前證住。定力能爾。從事得
名。無障礙是果。解脱障是因。現前者因中無
分別智。證者果中無分別智。又菩提心能現
前觀一切法曰現前證。定能生此曉取第
二。莊有
三説。第二依之。初取初説。後依第二及
第三義。沼同曉故。興初同曉。後取初也
定從果爲名」
九地智藏者。智有二。一自性。二修得。法如如
爲此二種作依處。故法如如曰智藏。通達此
如如定得生。此定從如如受智藏名。又九地
因定已具四辯。安立衆生爲説法故。能生三
慧及*般若等事。事名目定。定傳從事爲名。
又菩提心者一切智藏。定能生之。從果得名
曉依第二。莊沼同之。
興初亦同。後取初也
十地勇進。本云首楞嚴三昧。梁隋牒云首楞
伽摩三摩提。首楞有三。一無怖畏。無分別苦
樂。二難勝。能破怨敵。三能作難作。能自利利
他。若人能作三事名首楞。無怖畏者。生死涅
槃無差別故。二處無怖畏。難勝能勝者。能破
滅一切生死無餘故。能擔生死險惡難可得度。
而能自他度之。依此三能故曰首楞。即是勇
伏等義。伽摩者。唯一人能得餘人不得曰伽
摩。此定爲無分別智所生曰無怖畏。金剛道
體曰難勝能勝。爲四徳因曰能擔難擔。依此
如如生定。定從境得名。又此定能除習氣
從難伏難勝之事得名。又菩提心無畏。能破
能擔一切事。定爲縁生。從果得名也曉取第
二。加云。
此云勇健。亦名健行。莊取梵音。此云勇進。大般若言健
行三摩地。五十二云。能受一切三摩地境。能辨一切殊
勝健行。能爲一切等持道首。
故名健行三摩地。興依曉也
善男至依功徳力下。第五明十陀羅尼能護
十地菩提心。即爲十別。各有三。一立名。二出
體。三歎用諸師
影之
初地初也。言依功徳力者。已
捨四生死中因縁死少分。由依功徳力。功徳
力有五種。十信十解十行十向十地。廣如大
義章第十四此等義也。得者從上五種功徳
得陀羅尼諸師
取之
二爾時下出體。三善男下明用。
用有五義。一説人最勝。二爲護下用人最勝。
三若有誦下行道最勝。四得脱一切下功力
最勝。五不念忘下果報最勝。説人勝者。明佛
説此呪必可信受。用人最勝者。初地人能受
用故能益一切衆生。行道勝者。佛既自誦持
之。故知衆生誦持是勝道也。後二可見。又呪
有多種故言陀羅尼呪。説人亦多。故言佛説。
佛中復多過一恒沙。爲護。初即是護法。菩薩
是護人。又誦爲護人。持爲護法興即
取之
一切怖畏
者。五怖畏也諸師
取之
惡獸有三處。一水住。二地
中。三空中。惡鬼者有三。一欲求恭敬鬼。二邪
魅鬼。三噉食人鬼。又有三鬼。一外障餓鬼。雖
有食餘鬼遮不得食之。二内障餓鬼。雖有食
咽小不得食。三無飮食餓鬼。隨食隨滿不得
飽滿。人非人等者。非人。惡鬼惡狼餘衆生。人
者四姓。有三。謂怨親中人。非人者修羅道
所攝。天道報攝。乃至似僧地獄。又解。人者
攝人道。非人者五道。又釋。半身人形。半身
畜生形鬼形也。災横者。二十八宿不依時節。
則是災横。如仁王説曉下疏云。謂三災等
及九横等。沼即取之
諸惱者
多三毒。惱有二。一心惱。二身。身者飢餓等。
一切災障不出有三。一依衆生惡獸。二依天
即災横。三依内諸惱惱身心也。文具五障。一
一切惡獸。二一切惡人。三一切惡鬼。四一切
災横。五一切諸惱。五障者。一道障如畜生等
道。二業障。三煩惱障。四果報障。諸根不具。
五解脱障。若有定業招無量生。受竟餘七生
方觀四諦能得初果。初果人受七業方得無
學。煩惱有二。一男身得女煩惱。如男有
等。如此障道。二女有欲心等。男能得道。解脱
障者。二乘不能破心煩惱。故不得道後解脱
曉有二解。後即取之。如第十地。然第五云六十二見。興
即依之。然第二云無間業等。三利數貪等。五樂下乘解
脱。後指前五云五障。莊沼依之。
神呪大力豈但離彼。故如前也
不忘念者。不忘此
地故離五障。此下有十種陀羅尼。一初地依
功徳力意欲淸淨。於自於他事三種無著無
染也。二地正戒淸淨。三正心淸淨。四正智淸
淨。五正明了淸淨。禪定明了。六正見淸淨。般
若。七修習淸淨。方便。八正住淸淨。願。九自
在淸淨。力。十寂靜淸淨。智。此十是十陀羅
尼用。問。呪名本二。故初標名中言名依功徳
生。後歎中言名過恒沙佛説。今何但有標
名。答。本有二者。陀羅尼有二。一行陀羅尼。
是法義二種名依功徳力生。二文字陀羅尼。
即是呪。名過一恒沙佛説。此二有五異。一前
依法生。後依人生。二前自利後利他。三前攝
因後攝果。四前深後淺。五前本後末。爲此不
同故説二名。今文欲顯體用無二。故立一名。
本今互顯。故不相違興云。五異非也。依功徳力是
總持之名。文字是總持之體。
既共所許。必不可言名體二持。若如
言者名亦有體。體亦有名。應非一法
誰言名體各別。
今顯體上之用五異。猶如名義互爲客等。又
行與文豈是一耶。三藏深意須審耳
二地。善安樂住者二事。一善。二安樂。利他名
善。即攝衆生。攝律儀成就佛法名安樂。即
攝善法戒。又善是一乘。安樂住即住於一乘
無疑惑心曉沼依初。
莊興皆取
三地。難勝力者。菩薩依思擇修習二力難忍
能忍。世中八法所不能動。已得法如如深味。
墮放逸三毒等不能妨礙。故名難勝曉莊
及沼
皆影此意。興非本云違二力增
第九地故。今忍行成無能勝等
既云據增。若具論之。
如子先取無性論云一一地中具修十行。今
據此義。依二力難忍能忍等。若偏增者。例即
非一。且第六地*般若明照。何此三地定智光
明是無量故稱明地耶。故叵偏執。又所許義
豈離本耶
四大利者。本云大利益難壞。修四正勤能生
一切功徳善根故。難壞者能斷一切貪愛等
故。功徳具足煩惱破壞。精進力故煩惱不得
生。諸善得生諸師
依之
五種種功徳莊嚴。能成六通。能莊嚴福慧二
三師影之。
興即取之
六圓滿智。見一切法無垢無淨平等智圓滿
故。具足*般若波羅蜜現前三師影之。
興即取之
七法勝行者。能伏一切諸惡。能顯無相道。又
解。如如名法。難勝者行如如理。煩惱不能壞
三師影初。無相即無
生忍故。莊即取之
八無盡藏者。一見如如自性無增無減。二得
自然道。三已得無盡自在故。初是法身。二是
道。三是解脱。此三通名藏也諸師
影之
九無量門。四辯十力究竟得故。能通衆生入
如如故。言無量一門三師同依。
沼即取之
十地破金剛山者。初心煩惱。二乘不能破壞故。
譬金剛山者。此惑最高。久時修行難得至故。
又能障一切所知。故譬如山。是陀羅尼能破
現在。能壞未來。故曰破壞。二乘及九地不能
斷此惑。惑堅如金剛。十地後分能除。利如金
諸師依之。然莊述云。無明住地名金剛山。
非佛菩提智不破。故此能破假名破金山
灌頂者
十地受職。吉祥者如栗車童子。壽品中釋也
興取。故云。灌頂者受職之利。吉祥
者後報之利。當生智處普利衆生故
言一切毒害等
者。曉云。謂毒藥等蠱道害等。餘准上也
爾時師子至佛足下。第三段得解讃嘆。讃佛
者有十義興即
取之
一示如來正敎不倒故有大功
徳。二示弟子正學無邪故有大功徳。三爲未
受者受。已學者入。四爲衆生利鈍。鈍者識佛
不識法故。歎佛有好法令識之。利者識法不
識大師故。明此法由如來不由外道。五示
生讃佛能生大善令佛歡喜。佛不以得讃故
喜。喜彼有讃佛之善耳。六明我知恩報徳故
讃如來。欲令衆生復能知恩。七示佛有大恩
難報故種種歎之。八欲令衆生生於三慧。聞
思修習如來勝徳。九散亂放逸顚倒衆生不聞
上義。故讃如來有種種義令彼聞之。十示佛
所生功徳無窮。此又有三。一佛爲上田得果
報大。二佛爲修行之本。三能增長衆生出世
法。就文有三。一菩薩歎能説之師。二梵王歎
所説之法。三大衆發願弘通。初二。一出能讃
人。二明所讃事。初也有二。初聞
法。後讃儀
以頌讃至濟度下。第二明所讃事有十偈。爲
二。初五行略歎。後五行廣釋曉興
取之
初又三。初
一行歎三身。次一行歎二智。後三行歎四智。
初明三身化物。由有二智。滿故即具四徳。
初也。此有三義。一有二意。二有三意。三有四
意。一二意者。初一句三業供養。後三句釋供
養所以。初云。敬即意業。禮即身業。無譬喩即
口業歎曉興取之。沼云。起慇淨心策殊勝業虔誠頂拜
名爲敬禮。梵男聲呼云伴談。女聲呼云伴底。
此云敬禮。
訛云和南
訛者應審。梵音種多。南謨亦是敬禮
名故。如下述之。下三句釋者。初句明佛説深
法。次名明衆生在苦。後句明如來救濟。次三
意者。初二句明能度。次一句明所度。後一句
明利益。次四意者。一句作恩人。一句恩方便。
一句受恩。一句正得恩。言無譬喩者。三身
竝無譬喩。化身能説深無相義。故無譬喩。應
身能證無相無喩。法身能至無相無喩。深者
有三義。通達甚深是義如如。二修行甚深謂
行如如。三微妙甚深謂至如如。初道前。次道
内。後道後。如上釋之。云無相者有三。謂三性
無相。説無相者。化身説上義也。失正智者。本
云失於見。見有三。一身見。二倒見。三空見。
衆生有三。一凡夫執我見。二二乘取生死皆
空過。於涅槃中作空無我解是倒見。三新
學菩薩散亂心。不恒見如如。從初地至七地
曰空見。是有漏道。此三人起於三見。故言
衆生失正智。唯佛通三身。化身除身見。應身
除倒見。法身除空見。初令下種。二令成熟。三
令解脱。故言能度。度是應身永令度。濟是化
身暫時濟也。此三竝無譬者。一無物異*般
若。爲能滅方便。二無一物異煩惱能縛衆
生。三無一物異解脱能衆生。故無譬
第二一偈讃歎二智爲二。上半盡智。下半無
生智。盡智金剛心。無生智是佛也。如來者是
報佛。呼金剛心爲明慧眼。不見一法相者。金
剛心不見一法能斷。不見一法所斷。下半明
無生智。正法眼者。本云無上尊法眼。無上尊
身。今言正故即法身也。法眼者金剛道後
如來智。有云。上半歎法眼曉興取此。莊沼依初。
然沼加云。不説肉天
眼。無記法故。但是業果及定果故。所以不説。
在佛身中名爲佛眼。今此讃因。故略佛眼
本既云
世尊佛眼故。後説勝也。故沼略者即違彼故。
通五眼者。外凡爲肉眼。十信已上曰天眼。初
地已上曰慧眼。金剛心曰佛眼。是等覺故。佛
曰法眼。至見法如如也。普照不思者。本云見
不思議。即有四種希有。一一時淨不淨。二初
無垢後淨。三無離無有異。四無動無思惟。
又此一行。上半説過義。下半明至義。過金剛
至佛也。明慧眼如來智慧。不見一法法相有
五。一塵相。二根相。三識相。四我相五功力。
功力者四謗也。從四謗生我相。從我相生識
相。識相生根相。根相生塵相。今云不見一相
者不見一切功力。功力相有二。一煩惱亦是
功力所作。二道亦是功力所作。此兩同是一
切力相。金剛心猶見一刹那煩惱及道相。佛
不復見此一相。上半明過金剛。下半明至佛
地。上半言不見生死涅槃異。不見能滅
殊。下半言見不思議如如也。如如有五不思
議。一自性。二方所。三住處。四一異。五成就
事不思議也
第三三偈歎四徳爲四。初一偈明常。二有半
行明樂。三有半行明我。四有一行明淨。初中
有二。上半明法身自性常。不半明應化二身
利益不斷常。不生一法者。不生隨順法。亦不
滅者。不滅違逆法也。如來不見煩惱可滅。不
見智慧可生。以如如中無二差別。若二有生
滅。如如即生滅曉興
依之
又不見道後如如生。不
見道前如如滅。由平等見者。平等有二。一智
慧所見一切境界平等。二慈悲所見一切衆
生平等。於生死涅槃中平等觀。是智慧常。自
他中平等見。是慈悲常。得至無上處者。世尊
至於二常之處處無復過故無上。由有二平
等故得至應化二
次半明樂。不壞生死者。凡夫於生死生壞苦。
貪著故。二乘於生死生苦苦。怖畏故。凡夫於
涅槃生苦苦。怖畏故。二乘於涅槃生壞苦。貪
著故。佛幷不爾故自在安樂。安樂即涅槃。
不見生死即無所除。故云不壞生死。不壞生
死即涅槃故無別所住涅槃。故言亦不住涅
槃。本云願證涅槃。不壞生死即涅槃故云願
尊證涅槃。願尊者。世尊昔日有不損生死之
願。今證涅槃也
次半明我。凡夫謂有我。二乘謂無我。如來通
有我無我二邊。中道自在寂靜故證大我也。
以無我憂惱有我喜樂。如來無憂無喜。故言
圓寂。圓自在是大我也諸師依之。然莊加云。波利
涅槃南。此云圓寂。而言涅
槃者略也。沼云。梵語不正。正
應云波利昵縛南。此云圓滿
既今三藏無謬。
若爾何故傳不正耶。故如莊釋
後一行明淨。言淨品者隨順道也。不淨品者
違逆惑也。知一味者。佛智不見淨。同一如如
曉興依之。莊云。染淨一味。如
大論云婬欲即道等。沼即取之
由不分者。不分別上
兩異。獲最淨者。闡提見生死淨不求涅槃淨。
二乘見涅槃淨不貪生死不淨故。凡夫有垢
淨。二乘有淸淨。如來無垢淨。淸淨有三。一遠
離淸淨。二解脱淸淨。三前後無差別淸淨。遠
離者三善根離三毒。解脱者依戒定慧等道
心得解脱也。無差別者有垢無垢無差別淸
淨。初是凡夫。次是二乘。三是佛也
世尊至充滿下。五行第二廣釋。但釋上初三
身化物義。後二自兼得顯上二智四徳。本略釋
成三身。今廣三身即兼於後二也。爲三。初一
行廣大利益。次一行明最勝利益。後三行出
廣大最勝二種利益之事。初也。廣大有三義。
一遍不爲一人。二恒無休息。三滿理不減缺。
初句遍義。三身皆無邊。此句兼有恒義。次句
恒義。若作心説言字則不能恒。以無功力意
故説無休也諸師依之。但曉玄述。興顯釋云。二夜
經云。初得道夜至涅槃不説一字。此豈
嘿然而已。故不説一言之意。蓋
欲顯常説之義。故能説無相義
此句兼有遍義。次
句明滿義。諸弟子者。凡夫二乘菩薩也。法雨
有三。一安樂法爲凡夫。二自利法爲二乘。三
同利法爲菩薩。皆充滿者。三人各究竟也。又
無邊是平等利益。不説是無盡利益。充滿是
究竟利益
次一行明最勝有二。上半明所屬最勝。下半
明事業最勝。初是智慧。後是慈悲沼即
依之
就上
初句明虛妄。後句明眞實。下半初句明所化。
後句明能化。衆生相者有五。一塵相。二根相。
三識相。四我相。五功徳力相。觀者。本云思
惟。即是功力相。衆生即是前四相也。一切種
無者。一切境界由心識作。境界既無。心亦不
有。境無即無法我。識無即無人我興略
依之
前以
所執破能執。所執既無。能執不有。故得人法
二無我。即是唯識無境界義也。一切功徳悉
爲無分別智所攝。無分別智如如所攝。如如
最勝故。所攝智慧勝。智慧勝故功徳勝。所攝
能攝相與最勝。故言所攝最勝。二事業勝者。
從初發心願樂位乃至衆生未盡。依三身令
下種成熟解脱。利益事不息。故言事業最勝。
然於苦惱者總略。本云困苦諸衆生。困是三
塗。苦是人天興即
取之
又困是苦。苦者行壞。諸者
上三人也。今即准之。常救護者。本云救濟。己
在苦救之。未得聖濟。濟者永度。即令護也」
第三三行出利益事。本今相交。圓成如本。且
隨今釋有三。初半行明下種恩。除三倒。次一
行半成熟恩。學三空後一行解脱恩。得三種
究竟果。初一見位。從初發心至初地。二修位。
二地至金剛。三究竟。佛也。倒有三隋云
十八
一凡
夫有常等四倒。二乘有無常想等四倒。菩薩
有如如十倒。如別釋。就初半中。苦與無常。二
乘見生死及涅槃皆有苦無常。樂與常者。凡
夫見生死有樂常。有我凡夫。無我二乘等
者。是淨不淨。不淨二乘。淨凡夫
次一行半且三義明解脱門。文分爲二。初別
釋。後總結。初中。初句空門。五陰與衆生不一
不異。若一。五滅人滅。墮斷見。若二。五滅人
在。墮常見。衆生空故無一無異。即空解脱門。
見五陰空無人我。觀成除肉惑也。次一句明
無相解脱門。本云不度亦不滅。有生則有滅。
無生故無滅。從前至後曰度。今無住故無度。
無度故無滅。無滅故無生。無三相故斷心煩
惱也。次二句。本接前凡夫二乘四倒文後有
之。故云苦樂乃至。衆多義。世尊慧無著。如
是義者菩薩十倒。世尊慧無著者三倒。以大
師無著此三故。能令弟子除斷三倒。故知佛不
著也。今總顯前三人三倒及三空義。故云如
是多義。佛能隨宜而説差別。故言隨説有差
別也曉沼影本。然沼加云。擧苦樂等五對如是衆義。眞
理雖無。隨機説別。興云。隨説何法皆有如此八不
別義故多義。
隨説而有差別
問。本云無著。今云差別。義既相
反。答。本就内證體。今據外化用。各取一義
互相顯也。次一句明無願。一切諸法無能所
依。衆生識等是能依。境界苦樂等是所依。所
依譬谷。能依譬響。能依不可説有。不可説無。
所依不定有者。不如桴鼓定生聲。不定無
者。此處有能生響用。能依不定有者。不爲人
功*桴鼓生此聲故。不定無者。能對耳識也。
無人定受苦樂。無苦樂定可受。即無願解脱
門。斷貪愛皮煩惱也。此三解脱。初爲二乘。二
爲凡夫。三爲菩薩。又此一行半明三中道義。
一物。二時。三處。今轉勢故次第異本。物中道
者。一切萬物有二種。一行。二非行。行者即一
切界入等。從身口業生。業從無明違逆如如
理生故是虛妄。以無明虛妄故業不實。業不
實故行不實。行不實故非行亦然。若無眞實
則無相持。若無相持誰名虛妄。虛妄無所有。
眞實無所有。故言不一不異。不一者非眞實。
非異者非虛妄。非虛非實名物中道。次一句
明時節中道。不生者。本云不度。是不常也。常
則度。一刹那至二刹那。此時節中道也。又佛
説一切法無住。爲治住見。無者。若有住義無
住可立。一切諸法相待有故。若住不可得。無
住亦不可得。言無住者。過未二法無所有不
可住。現在恒滅亦不住。爲假名説現世。不爲
眞實故説。若無住者則無所有。若有住者則
無無常。既無有常則不得住。住若決定有。生
滅則不有。生滅若有則無有住。故無住爲治
生滅見。言無度者是無住義。無滅者無生滅
也。擧不生兼無住也。如是衆多等二句。義同
前釋也。譬如空谷一句明處中道。處者物生
處也。生處者因縁。如響依空地聲三分生之。
離三無和合。和合無所有。非生依處。若言依
和合。和合既有三應生三響。既無三響。即知
不從三分生也。又一一推之。聲即生即滅。不
住故非響依處。空與地無因縁功力能生於
響。若空地能生響。何不生非響。故非依處不
能生響。而離三事無別能生。不生平等名處
中道
後有一句。總結佛知上諸義也
第三一偈説三種究竟果。上半明不定有同
一究竟。下半明不定無故隨物説有三也。初
句。自性淸淨無損無益。故無分別。又法界遍
滿平等無上中下無離不離。故無分別。無離
不離者。道前法界無離三世如來功徳。道後
無離一切功徳。道前未有功徳是離而無此
離。道後有功徳是不離而無此不離。是故無
異乘者。一切衆生皆不離一切功徳也。若衆
生執大小。心不平等不得解脱。解脱是平等
觀故。二乘即是一乘。爲度衆生故者。爲度凡
夫説小乘。爲度聲聞説中乘。爲度縁覺説大
乘。初爲下種。次爲成熟。後爲解脱曉云。法界
等者。一切
三乘唯一法界。故無諸乘差別之性。即成世尊智一味也。
爲度等者。爲令漸漸入大乘故。如薩遮云。文殊白言。若
無三乘性差別者。何故如來説三乘法。佛言。諸佛説三
乘者。示地差別非乘差別。説人差別非乘差別。諸佛如
來説三乘者。示少功徳知多功徳。而佛法中無乘差別。
何以故。以法界性無差別故。又佛説三乘者。令諸衆生
悉入如來諸佛法門。令諸衆生漸入如來大乘法門。如學
諸伎次第彼習。乃至説三乘者依世諦説。説一乘者依第
一義。第一義者觀是一
乘更無第二。乃至廣説
廣如一乘佛性抄辨
爾時至佛足下。第二梵王讃嘆有二。一出能
難之人。二明所歎之事。初也有二。初序嘆人。
後明嘆儀。初梵王
者。沼云。第四靜慮王。即第十地菩薩。十地經云。現報
利益。受佛位故。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故。興云。
大自在者。即簡初禪梵王
之言。廣如智論。後儀准前
而白至佛恩下。第二明歎有二。一梵王歎。二
如來述莊沼
取之
初也。有七事。第一希有。二
量。三微妙。四究竟。五滿足。六成就佛法。七
報諸佛恩。此七竝歎此經有於七徳。一希有
者。就道前爲嘆。此經能生衆生三種希有之
信。一信有無生無滅之理。二信此理可爲行
人得之。三信此理有無量功徳。此經能生此
三希有信。故云希有。二難量就道後爲嘆。有
五義。一廣大。二無數。三非覺觀境。四無差
別。五習氣滅盡。又有三義。一廣大。二甚深。
三勢力。廣大者威徳具足。甚深者理微細。勢
力者能度一切愚癡衆生。具此三義故曰難
量。三微妙者得道前因曰微。明道後果名妙。
又境曰微。智名妙。又明道眞實非空非有義
有三。一與客塵煩惱相離故言空。與無上勝
功徳不相離故言不空。二煩惱中求不得曰
空。功徳中求得曰不空。三爲煩惱覆言空無
損。爲功徳言有無益。理無損益不空隋取
初後
今總言初中後善。四究竟者爲道中住。有三。
一無垢無皮障。二無分別肉障。三聖智無心
障。五滿足者。今文雖略。究竟兼之。明最大乘
有四。一自體勝。二因縁勝。三得果勝。四所攝
勝。具此四義名大乘。體者出離心或。因縁
者福慧二行。慧是因。福是縁。果者無上菩提。
攝者攝衆生。六成就佛法。佛法即是十力四
無畏等隋云。具五義。一非言境界。二能攝眞實。三非
覺觀地。四過於譬喩。五無差別。此五最勝
功徳。能成佛法十
力等事。具如彼也
七報佛恩者有四。一令怖畏衆
生入小乘道。二能迴轉衆生令入正理大乘
道。三入正理令自成就。四已自成就令化他
人。又此七義即七善也。廣如大論第四十九
及法花疏
佛言至所説下。第二如來述可有三。一述所
歎理。二明大衆聞理進行。三結此理甚深難
解。初中又二。一略述上歎。二廣釋曉沼
興取
初也。
上歎不過二義。一成佛法。二成衆生興即
取之
言如是如是。即述上二是也
善男至菩提下。第二廣釋上兩。合有十事。一
不退菩提心。二明不退相。三不退道理。四不
退除障。五不退淸淨。六不退依處。七不退能。
八不退因。九不退果。十不退事。初也。菩提心
解三種障。一不發菩提心障。二非處發心障。
三非道理發心障。初有二。一懶墮。二無方便。
次亦二。一法見。二無明。後亦二。一過急。二
過緩。若過急求佛即畏生死貪涅槃。若過緩
即貪生死畏涅槃。此不正思惟惱障倒理修
行。如人多貪不應修慈悲多瞋不應修不淨
觀故。倒發心亦爾。如此品初十種發心即不
倒。若不如此則是倒也。如如不正思惟及惑
也。若得聽聞者。除前三障生三慧也。文對耳
識。理對意識。聽者是聞思二慧。聞持即修
慧。聽聽敎。聞聞理。不退有二。一未發心能聽
發心不退。二已發心增長至佛不退。未發心
者守於自性不求此法故名退。能發心求之
故名不退。即是因不退已發心能成就究竟。
是果不退。又聽成就因。聞者成就果。信有自
性故發心求之。十行至十迴是成就因不退。
初地至佛是成就果不退也
何以至讀誦。第二不退相有三障。一與性不
相應。二與善知識相離。三生疲極心。初多瞋
人與佛性不相應。佛性自利利他。瞋自損損
他。雖與性相應。離善知識不成發心。雖近善
友心生疲怠亦不發心。初因不具。即宿世不
修行。次縁不具。即現在無方便。後慈悲不具。
但自度不度他。即未發心。言成熟善根者。十
解已上
影之
是法印者。印有三。一大功徳
力方便印。二最淸淨行印。三除滅障礙印。
此三印合有十分。初一印有八分。後二印各
一分。初八者。一書寫。二守護。三供養。四流
通。五聽聞。六爲他讀誦。七爲他解説。八爲他
決疑。次一分者。獨處思惟義理。故曰最淸淨。
後一分者修慧。入理故除諸障。所言印者有
三義。一表。二相。三定。表者生大功徳。即前八
分。相者最淸淨。修行分。定者除障。爲成熟菩
提心隨云爲
成十地
表有三義。一願至無上菩提。二爲
成此願故修無量功徳。三爲功徳恒生故依
十種發菩提心。又表者顯義。以果顯因。因微
果著故。以菩提心顯無量功徳。無量徳顯至
菩提也。相者有三。一無顚倒相。二無垢相。三
無怖畏相。菩薩在外凡發心捨凡夫二乘二
種倒相。修行菩薩十種無倒相。已得無倒相。
一切垢障皆悉除滅。悉除滅故於深正法不
生怖畏。能信受修行。是名相義。定者迴三菩
提故。依此迴向於眞實道理生不思議心。依
此得見眞理。從眞理爲利他。能行財法二施。
乃至十地除十地中障。故名定印。此三種印
皆第一故云第一印。故應聽聞等者。攝前八
分。聽聞即攝聽聞。二受即攝後第九第十思
修行等。三持者。即書寫守護供養三義。四讀
有二。一自讀。二令他讀。即攝流通聽義。五誦
有三。一爲自不妄。二爲他解説。三爲除他
疑。即攝爲他讀誦解説決疑。由有第一印方
得聽聞此經王。故言應聽聞等也
何以至微妙法。第三不退道理。道理智慧有
三種障。一離正行障。二近惡友障。三怨人共
住障。初不説聽。障他聽説爲宿因縁不修智
慧故有此障。次近癡人依小乘行人不樂修
大乘。後爲聽法恒有障礙。怨人依過失不聽
作善故障聞正法。此智慧三障爲三種因縁。
一宿世惡業即是初障。二爲現世隨順即近
惡友。三現世違逆即共怨人。若得聞此經即
離三障。若不離三障聞此經者無有是處。若
聞此經不離三障亦無是處。言未種善根者。
即前第一未發心。未成善根即前第二未入
不退相。未親近佛者。十行已上生在佛家爲
親。入地見如如是佛子爲近。又得智慧道爲
親。共佛一處住爲近。住處有三。一天住。即四
禪。佛住第四禪。二梵住。即四無量心。佛住大
悲心。三聖住。即三解脱門。佛住空解脱門。今
菩薩共住者住大悲心。又種善根從十信至
十迴。親者初地至十地。近者至金剛心。此經
是佛菩薩法。非二乘凡夫境。故云不能聽聞。
顯聽此經決定生大乘行智。若不聽此經即
不得生大乘行。若離聞此經即不生福徳。若
離福徳即不得聞此經。故經與福徳不相離。
故此經爲因功徳爲縁。經能生菩提心。故云
經爲因。籍善業得聞經故善爲縁。此言不退
道理者。道是智慧。理是境界也
若善男至除滅。第四除障不退。除障有三。一
對治所破。如施翻盜戒止殺等。二遠離所破。
如惡知識怨家等。但須遠離不可除。三修習
所破。如習理斷惑也。聽者即八分功徳如前。
受即第九分淸淨修行。擧此兼持。故本云聽
聞受持。即第十分除障礙也。一切罪障者有
三。一煩惱。二業。三果報。三障不得道義如
上。又煩惱是肉。業是皮。果報是心煩惱沼即
取之。
興雖徴曉。未足
爲勝。披對知之
得最淸淨。第五不退淸淨。有四。一無垢濁心
入於生死。二觀無常苦等生厭心而不樂入
涅槃。此二爲生死。三於涅槃不生怖畏心。成
熟具足涅槃道。四恒觀涅槃最勝功徳而不
生渴仰。急急欲須。此爲涅槃。菩薩初學智慧。
生觀生死。貪等斷之能無垢濁。後入生死化
他。是名第一淸淨。雖見生死過失不生怖畏。
爲度衆生成熟佛法故不樂涅槃。是第二淸
淨。此二爲生死。菩薩若於涅槃生怖畏心不
能成熟涅槃道。故不怖畏涅槃。是名第三淸
淨。菩薩恒觀涅槃功徳。若生欽仰即同二乘。
不能化衆生故不生渴仰。是名第四淸淨。此
二爲涅槃
常得見至知識。第六不退依處。見佛者。智慧
眞觀見法身也。不離諸佛者。俗觀慈悲與佛
心同住。曰不離諸佛興即
取之
同住慈悲處。依處
有三種。一於説者不生信心。於佛説法不生
信心。即疑煩惱。二於正法不生願樂。即無明
煩惱。三住語言不如理思義。聞説無常定執
無常。聞常著常。不能思了義理。是顚倒煩惱。
不離佛者。爲信故不離。見法者。願樂正法如
理思義。即是見正法。若見正法即名見佛。諸
佛即依處。依諸佛見正法。見正法故能除障。
除障故得淸淨
行人。第七不退能。本有第九云師子勝
人。能有二種。一能説法。二能聞法。爲此二得
四無畏。故曰師子勝人。即初地已上人也。聽
法無怖畏有三障。一不信人。二不願樂正法。
三執著心。爲此三種故生怖畏。怖畏有五。菩
薩離此畏有五義。一無怖畏。二無疑惑。三堅
固。四大功能五大力用。一住一切故無怖畏。
二於一切衆生中淸淨無惑。與佛同無疑。三
恒在定無厭心故堅固。四無明住惑已能過
度。故名大功能。五濟度衆生二乘等故曰師
子。即名大力。總此今言勝行人也
恒聞妙法。第八不退因。常聞正法是不退因。
本云常聞妙法常聽正法。法有二種。一有相
大乘是不了義曰妙法。二無相大乘是了義
曰正法。又一切小乘不了曰妙法。一切大乘
了義曰正法。又妙法即道方便。正法即正道。
初發心至十迴屬方便。初地至佛地屬正法。
問。若爾法花不了義耶。答。彼是五乘相對曰
妙。今即内外相對論妙。故不同也。不退因有
三障障聞慧。一宿世業謗正法。所以今不聞
法。二爲障他聽法。三毀壞燒除經書。初一障
從法得。次障從衆生。後障從因他。得聞正法
除此三障。又初從邪見得。次從貪眷屬障得。
後從無敬重得
住不退地。第九果不退。不退地者。初見如如
不退也。障有三種。一貪著生死。二貪世樂。三
下劣心。初二願求人天善。下劣心者爲求二
乘。初爲貪愛人天果。次爲懈怠不發心求佛。
後爲無慈悲不化衆生
獲得至門下。第十不退事。事即下十種陀羅
隋云。事者自在。有三種障。一聽聞障。二惡智障。三
禪定障。初不聞法。聞法復少。次執著諸見。後多懈
怠散亂障無方便。又釋上文爲十一種。一生功徳善。二
願得菩提。三發菩提心。四除滅罪障。五生死無倒智。六
能生見道。七向菩提心。八不生怖畏。九得入見位。十得
四無畏。十一種大神通。開前第六常得見佛不離諸佛以
爲六七。故成十一。即如次配前
十不退。生起次第具如彼也
就文有三。一總標
證得。二別列十名。三善男下廣歎力用。初
也。本云而得親近不相遠離。今屬第七不退。
義通上下。本今互擧。故不相違。而得親近者
未得始得。不相離者已得不捨。總此故言獲
得如是勝陀羅尼。後九皆應有此語。標例前
知耳
所謂至尼第二別列十名。同衆生數故言無
量。同衆生量故言無減。如數如量以十法化
興云。數與量義相渉。故不存也。曉云。此依功徳力
名呪之所得。後九准之。此述本意。至下悉之興又
徴云。違論説勝定力所加章句名呪。依果得因必相違故。
今無盡無減者。求菩提行故無盡。利衆生行故無減。由
此諸地皆
有此名
大般若五百六十二云。善現白佛。無
量無邊義有何別。佛言。無量謂於此中其量
永息。無邊謂於此處數不可盡。豈謂數量義
有相渉。故知寛見&T032950;之所致也。又定加章句
名呪者。同大論説念慧爲體。依呪得行因果
何違
言海印者譬妙法。無盡無減如海。出妙功徳
者有三義。一滿足五度施衆生。二如意滿足
隨衆生心。三利益滿足利益現當二世悉得
之。此陀羅尼名大布施神通。即施度。初地成
沼影
依之
二衆生意者一切心也。行者一切煩惱。言語
者衆生念欲出語及種種音聲隋云。言語有二。
一思惟語。心念欲
語言。二音聲語。出口語
言。依聲顯名。依名顯義
通達者。菩薩智慧生。
能通達衆生行語言等。此名救濟大苦神通
又言大雨
法雨神通
即二地戒度。此中明陀羅尼爲護他
品。前陀羅尼明自護
三能成就大正行利益自他神通。未得之法
欲求自利。已得而説利他。菩薩入此神通令
一切衆生得於三慧。三地菩薩能正身聽法。
能説一切正法。自他三慧具足如於日圓也。
無垢者即三障。相者三慧之相。光者即三慧
之光也。無三種障者。一散亂障聞。二放逸障
思。三顚倒障修。三地忍成不惜身命求法言
正行興即
取之
四能攝持滿足流通一切曰法神通。即四正
勤。一切法未得令得名攝持。已得令具足名
滿足。已足令他解故曰流通。功徳具足故譬
滿月。能流至利他故譬。相光者照了他四正
懃成就興即
取之
五能伏等者。本云能伏一切惑事等。能斷業
煩惱流入此神通。是一切衆生得定心。除一
切煩惱惡業生功徳流通也。能伏心皮肉三
煩惱惑也。事者煩惱所生業。演功徳流者。一
切禪定即是能伏之智。伏三煩惱一切業也。
五地定成故能伏也
六心煩惱二乘不能破。陀羅尼能破心煩惱。
故名金剛山。有二義。一高。二障。高故二乘
不能至。障故二乘不能破。唯金剛能破。此名
能斷一切惑分段習氣神通。入此定言一切
衆生淨土中皆行*般若。前明能斷相續爲伏。
此明能斷根本爲破。六地波若成就能破諸師
影之
七説不可説義四攝更利益成就神通。布施
令受愛語令入。利行令就。同行引令解脱。四
攝是説法因縁。不可説有二。一道。二果。道可
行不可説。道果可得不可説。布施令人聽彼
説法因縁。後三令衆生正修行入理。理非是
可説之法。故言不可説義作因縁也興影
取之
者。菩薩入此神通。令一切衆生更互修行四
攝。一爲信受教。二爲入正法。三爲成就。四爲
解脱也
八實語者。能持一切佛法令入如如神通。世
間聲有三。一唯聲無語言。如風樹等。二唯語
言非音。如文字在紙。三亦聲亦語。如口説法
則。三乘各有法則。大有三義。一明三假空
隋云三
性空
一語言。是相貌假分別
無自性。二音聲。
是依他假無自性。三法則。是實眞實性無自性。
解此三空故言通達。二明四辯。一語言是辭。
二法義二辯。三音聲是樂説。三明能詮三義。
一説是音聲。直出聲。二所説是語言。自詔前
法之名。三法則是前境體義。如瓶柱等。發聲
以表名。立名以表體。世間自有名而無義。如
空花等。眞實者。菩薩解此三平等無生無滅
一如如也
九虛空無垢心行印。能成就一切衆生問難
如理解釋。此文即譬。四無礙辯如虛空。前人
無礙心行譬四辯。以無礙四辯化衆生如心
行虛空。能行所行悉無礙故無垢。無垢無礙
也。印如前釋興徴曉説。又徴本云。虛空即喩所化之
生。非也。所化衆生各有機宜。不能堪
受無礙之説。非如
虛空無所拘故
既云能所。明知倶喩。豈偏取
意假令據受。四辯自在善達萬機。諸有受化
各令無礙。若有礙者豈得益耶。又徴曉説。無
別能也
十無邊佛身。即能顯利他方便事神通。無邊
身有三義。一從一毛出無量佛。次第相生遍
一切處。二一一國土一佛唯一身。而遍一切
處見之。三能令衆生見種種形。若未生善根
作聲聞形。已生善根作縁覺形。已成作菩薩。
成就後作曉莊依初。沼取第三。興總徴云。受佛
位故於十方界能現佛身。即違無邊佛
身。若如所言應説無數佛身。今十地人既
得佛位。當往智□能顯無邊眞實法身故
據眞法身
更不待言。今顯化事又即應説無數。如説無
邊。謂於是處數不可盡。故無害文
問。先説十陀羅尼。與今十陀羅尼有何別耶。
答。有五種異。一境界異。前以法界爲境。此以
衆生界爲境。二利益異。前爲自利。此爲利他。
三因果異。前因。後果。四淺深異。前深。後淺。
五本末異。前一一陀羅尼各生此十。前爲本。
此爲末曉依第五。故云。依前十種呪陀羅尼得此十種
行陀羅尼。如其次第配於十地。如前説言不忘
念初地等。正謂此也。莊興取此呪行之義。興五異云。雖
有此説而違呪持名字章句。無所縁理。設許有境能遮災
障應縁衆生。故本末亦有過。
如理應思故。前解盡理
子須普見。設許無縁
謂無他念。不爾何故近多聞呪唯念所求。遠
能滿呪令觀字輪。何但衆生。又持明者法界
爲縁。廣如毘盧遮那等説。無所縁者愚之甚

善男至就。第三結嘆有三。此初明菩薩得無
量法陀羅尼。言如是者如上十種。等者十外
無量。本此等字有陀羅尼門之下故。今既有
上。故雖内等而義如本。得成就者。成就在心

是菩薩至不來不去。第二明解法如如有三
事。一諸佛土。二諸化佛。三諸正法。見此三種
皆如如也沼影
取之
善能至熟者下。第三明通達化道有四。此四
通達依十力也。一通達所化衆生界爲三力。
一根。二性。三欲。二通達化方便界。依三世力。
三通達器世界。是業定力。四通達法。即至處
道及處非處力。初也。有二。一知俗。二亦不見
下明知眞。眞諦中不見衆生可成就也沼興
取之
雖説種種下。第二通達化方便界。化方便有
三。一神通輪。二説法輪。三授記輪。今但擧説
法輪。説種種法即通達方便界。此知俗也。於
諸言辭不動者即知眞。通達不住不去不來。
即三達力也
能於生滅下。第三通達器世界有二。一身内
五陰。二身外國土。業之二力能知二種世界。
言於生滅者。説三界因果生滅等示現衆生。
此知俗也。知業生欲。知定生色無色。證無
生滅者。見三界報即無生滅理。此知眞也
興云。非也。因於勝義亦無生滅果。於世俗亦有生滅故。
今若情若非情。於世俗中雖有生滅。而於勝義證無生滅
此文分明。何以生迷。因果生滅等此俗事。
如是生滅若於眞理宛然無生。義廣如別。若
情非情。俗雖生滅眞無生者彌成前義。實如
言者。何故報佛執無常耶
以何因縁下。第四通達法界有二。一自性得
法界。二修得法界。修得即八萬四千波羅蜜。
對治衆生煩惱。菩薩依初力通達因果。即
應法二種身。依至處道力即通達三乘道。道
者即空無相無願。諸行法者即修得法界。此
知俗。無去來者即自性法界。此知眞也。一切
法無異者。即總結上界也
説是至菩提心下。第二大衆進行有四。一住
淸淨。即三萬等。八地至金剛念念恒流不作
功力住。二地淸淨。即無量等不退菩提心得。
初地至七地。三見淸淨。即比丘得法眼淨。
十解至十迴向見眞諦境。四意欲淸淨。即無
量衆生發心。初發心至十信。發意欲求佛也
曉莊略取。沼廣取之。興云。即違經中淨信堅固不可壞
故。今無生者初地不退。菩提心者十信。得法眼者初果。
發菩提心者起善
法欲入解行也
若爾經力即非殊勝。但如所言
無得佛故。今顯敎徳。從初發心乃至成佛。故
顯云。文有四益。一得無生者。創得在初
地。長時得在八地。圓滿得在佛地。具如彼也」
爾時至受衆苦。第三如來結嘆理深難解。説
偈總結之。初半明解。後半明惑曉莊
取之
勝法等
者。本云逆生死流道。道今勝法。流有三。一不
正思惟。二行無明等煩惱。三善不善業及果
報。道有三。逆彼三流。一身見滅道。二顚倒滅
道。三散動滅道。初對治皮肉煩惱。能逆業煩
惱等。即二乘道未過四倒。次即迴向至七地
逆無明煩惱。後八地至十地菩薩。於如如中
有散動。作意不自在。八地是其對治。逆不正
思惟也。甚深者一切凡夫不能通達空無我
理。微者二乘所不能得。難見者七地以還不
能見曉興
取之
後半明障。貪欲一切凡夫。盲者二
乘。冥者散動菩薩。即三界外惑。七地以下
曉興取之。但
菩薩云始行
然有情者。本屬貪欲。今文不次。故
爲總擧。次盲冥等則顯三類。義無違也
爾時至佛足下。第三大衆弘通有三。一出能
知之人。二明所知之法。三如來勸述。初也。言
爾時者。一是佛説此品竟時。二是大衆得四
淸淨之時也
而白至聽衆下。第二明所知法中有八事。一
於正法生尊重。二於説者恭敬。三於聽衆願
供養。四於國土作守護。五於邪行勸令斷除。
六於正行使修習。七於留難恒救護。八於所
修常供給。初也。言處處者。欲明聞法無厭故
處處聽之。是説法師下第二文。令得利者有
二。一利色身。四大平等。二利法身。四識具
足。安樂無障者。通明心色二種無障。盡心供
者。明聽正法能生三慧。即是供養。親近圍繞
之義也。亦令聽下第三也。所住國下第四。如
三身中也。次三可見。然第五中云制底者。本
云塔也。第八。本云隨其所須如意供給悉令
具足。今即擧第七中兼之
佛告下。第三如來勸述流通。勤行上八故法
久住於世也。五欲者。一色欲觀皮壞相。二相
貌欲觀靑淤想。三威儀欲觀爛相。四細觸欲
觀白骨。五形貌欲。即端正形體。觀骨相離
相也
  蓮華喩讃品第七
略開三門。初來意者大有五義。一衆生疑。此
夢無因而見。又心想夢。不足可信。今云。妙幢
昔已作王常讃諸佛。發願見夢。豈是無因。昔
願所感非因心想。故可信也。二證成前懺悔
品。信相向佛説悔。物疑未安。合理故。今佛發
其本迹。乃是深行大士。昔曾廣讃諸佛。行願
已深。所説契理。三成行善對止善。四生功徳
對般若。五成三身對持戒二品。修解脱祥取
初二。
即是述意云。此二顯感應符會也。
曉沼及興莫不潤之。但莊略耳
今又爲利時機。如

二釋名者。如説彼王常以蓮喩讃嘆佛身。當
知法喩兼目品也祥云。品中大意具述五法。讃嘆在
初。故從初名。曉云。讃是稱揚之
辭。嘆是嘆美之意。稱讃佛徳而嘆美之。故言嘆讃。興
云。梵云。迦摩羅蓮花。羯羅池。悉&T013537;二合讃。即蓮花
池讃品。今以喩代池者。翻家之意也。達利虱吒案
多。此云見邊。例如瓶喩是所作性令生決定。具如彼也
三決疑者。問。昔願有二。一奉金鼓。二讃佛
徳。何故不見奉鼓事耶。答。開懺悔音即貢鼓
故。問。本直云讃嘆。今何加喩。答。宜云。文説
爾故。意謂。讃有二義。一通擧衆喩讃。二別昔
願蓮喩。本今互説。故無相違。問。依別立者。
何故不言奉金鼓品。亦應云懺悔本縁品。答。
隨説叵難。問。懺悔之本縁者。何故不次前
説。答。無礙之辯豈有違哉。懺悔正是滅罪生
福之勝因也。滅罪者滅業障是。生福者最上
地是。先顯其果方説。故上經言方本縁欲令
勤求。有何怪矣
爾時至諸佛下。四品明道中。第三明智慧有
三。初二品明功徳資智慧。次一品明慧導功
徳。後一品明福慧二用不定有無。初今爲二。
初依人生功徳資智慧。後依法生功徳資智
慧。故宜云。若以人法分二段者。初喩讃品即
嘆佛故爲人。後金勝品是説呪故爲法。非人
無御法。非法無成人。由人故法即非法。由法
故人即非人。非人非法即是中道。初讃佛也。
懺悔品是佛説。妙幢述之。此嘆佛品妙幢昔
説。佛今述之。品文有三。一長行出能讃之人。
二偈頌述所讃之事。三品末五言三偈結會
古今祥曉
取之
初也。有三。一明所對之人。二出能
對之者。字曰堅牢。本云佛告地神堅牢曉云。
能持
大地令不傾毀。故堅牢。此是女神。而受三歸故名善女。
西域敬神皆名爲天。如長阿含四大之神皆名善女天。興
即述之。莊云。護佛菩提樹故爲名。
云取之。沼云。樹名畢鉢羅
所以告此神者。理
中爲言機宜所屬就事作語即有三義。一佛
應迹在世依地化物。神既主知於地。通知往
古事。故對之爲證。二地神亦是發願擁護弘
經之人。三是妙幢善友所以告之祥云。神有
疑故偏對
之。曉即
取之
三過去下。標所嘆之法也
即爲至最勝下。第二讃事。總有三十五頌爲
二。初二十一頌讃嘆。後十四頌發願得四果
曉即
取之
初中有二。初二十頌讃嘆。後一頌迴向佛
祥云。讃嘆即是勸請。若義攝。隨喜在於迴
向發願。懺悔攝在發願文中。沼取此分
初亦有
二。初十七頌嘆化身。後三頌嘆應身。初又二。
初十六頌正讃嘆。後一頌供養。正歎有三。初
一頌總標具三業二有十四頌別嘆。三一頌
祥曉
取之
初也初半總擧三世所敬。
後半正明能禮三業
具三業者。本云
我今尊重敬禮讃嘆。准之今至誠者意業。稽首禮
者身業。一心讃者口
業。莊沼取之。然莊加云。稽者致也。以首接足。沼云至
也。今謂。心是事主。欲顯敬極。故以心業標身口始
無上至金色下。第二別歎有二。一相。二好
沼興
取之
初八頌歎相。後六頌歎好曉云。前中亦有
好。後中不無相。
但多分判。沼云。以
好隨相。故雜讃嘆
歎相有二。初六頌歎始終相。
後初誕身下二頌歎初生相。初又有二。初五
頌正歎諸相。後一頌重結。初有九事。一歎色。
二歎聲。三髮。四齒。五眼。六舌。七毫。八眉。
九鼻。初也。本云諸佛淸淨微妙寂滅色言寂
滅者有三。一淡靜。二安祥。三即本。釋迦具
之。故今總云無上淸淨牟尼尊。身光等者。本
云色中上色金光照曜曉云。三十二相次第不同。
若依菩薩禪法經。身黄金色
爲一。頂有肉髻爲二。乃至身如師子爲三十二。若依無
上依等。足下平滿爲初。行歩平整爲次。乃至白*毫爲三
十二。隨好次第亦有不同。出沒有異。無上依等以無見
頂爲八十中初好。依瑜伽入三十二相中。如彼辯。又大
*般若三百八十一説三十二相八十隨好。亦前不同。如
沼引之。且依曉説。此即相中第一身黄金色相也。莊興
依之。但興加云。所謂紫金。如智論云。好
衣服臥具。金銀珍寶施。故得金色相
二半歎聲初句。相中第十四如頻伽聲相。後句。相中
第十三梵音深遠相。莊沼依本。興取曉意。
加云。論云。有乞求者。意欲與時。柔軟實語
必與不虛。故得梵音相。如伽陵毘伽鳥聲相
三半歎髮。髮彩等者。本云蜂翠孔雀色不得
是好非相。
諸師依之
四半歎齒。佛有四功徳可萬物從過如來
三種。謂第八口四十齒。第九齒密根深。第十四牙白與
大也。諸師依之。興云。論云。施時實語和合語故得齒密
相。四十齒相。施時供養受
者心淨。故得牙白齒齊相
五半歎眼。如蓮葉者。本云如靑蓮花映水開
是好非相。諸師云目相。興云。施時
不瞋不恚等心視彼。故得靑眼相
六半歎舌相中第十一。
諸師同之
七半歎*毫相中第五。諸師同之。興云長毛。觀佛三
昧海經云。太子時長五尺。樹下一丈四尺
五寸。成佛一丈五尺。施之加圓卷如秋滿月。分明皎淨色
映珂雪。論云。布施令受者獨得自在用。故得白*毫相
八半歎眉。比蜂王者。本云過於蜂王是好非相。
諸師同之
九一頌歎鼻。依今有二。初半歎體。後半歎用。
本略用也諸師
云好
世尊最下。第二一頌重結爲二。初一句結微
妙無隻。今略本云如來勝相次第最上得味
眞正無與等者。後三句示微妙之相。謂如孔
頂。本云一一毛孔一毛旋生軟細紺靑猶
孔雀*頂。今准配之如來等者。總嘆諸相。得味等
者。相中第十二得上味相。一
一毛。相中第二十九。此嘉祥義。依此准今。初句兼二。
謂結及相。後三毛相。莊興總爲身毛一相。沼爲二相。謂
佛毛孔一毛生相。及毛髮端皆上靡相。
興云。論云一坐食故。孔各生一毛
初誕至穩樂下。第二歎初生相有二。初半放
光。後一頌半益物。初中。初句明持。後句明
處。後中。本有三。一利三界。二利五道。三總
結。今有初二。初半利三界。後一頌半利五道。
第三略也總讃身相有大威勢。此中略歎十相四
好。且依禪經次第配之。諸師略取
身色至千日下六頌第二歎八十好有二。初
五頌就果爲嘆。後一頌擧因歎果曉即
取之
初中又
二。初二頌半歎軀。後二頌半歎用。初也。有
六。一半歎色身。二半歎面根。三一句歎
儀軌。四一句歎光明諸師
同之
五半歎修臂。六
半歎圓光竝相中一而非好也。諸師同之。興云。論云。
不瞋不輕求者故得臂長相。又云。丈光相。
四邊皆有一丈光。佛在光中
端嚴第一。逐舒卷故言一尋
悉能遍下。第二歎用有三。初半頌照世界。次
半蔽日月。流輝等者。本云悉能隱蔽無量日
月也。佛光滿故日月自蔽。如日出星。本今合
也。後一頌半示佛土。本總略之。依今有三。初
半拔苦。次半與樂。即世樂也。後半出離。即出
世樂
佛身至無與等。第二擧因歎果有二。初半擧
因。後半歎果。果中本別。故云臂&T038599;纎圓如象
王鼻。手足淨滿敬愛無厭曉云。初二句眉圓好。
次一句含三好。謂手足
滿。幷手足如意。及手足淸淨。後句
衆生無厭。此中略歎十好二相也
今總攝故言超過
等。問。相好何異。答。曉云。相是所依。任持諸
好。好是能依。依彼端嚴莊云。麁者名
相。細者名好
問。何故
唯立三十二耶。答。莊云。此三十二易了知故。
如瑜伽辨。問。依何位中修相好業。答。一切有
云。過三無數百劫中修行此業。今依大乘從
勝解行具如曉莊
所有過下。第二一頌合結相好。初半結過
去。後半結當現也曉興
取之
我以至皆供養一頌第二三業供養有二。初
半總標三業供養。後半別出供養之事也
設我至可説三頌第二歎應身有三。初一頌
總嘆諸佛諸功徳。二一頌嘆一佛一徳。此從
多少欲明佛徳既多非言能盡。初也。有二。初
半歎無有窮盡。本云設以百舌於千劫中歎佛
功徳不能得盡。今准知之。後半歎最上第一」
次文有二。初三句擧一佛之少。後一句況諸
佛之多
第三亦二。初三句明外事易知。後一句歎佛
徳難盡。就諸佛徳業一等而言。一佛易知諸
佛難測者。一行因各異。二示現殊途。三説法
多種
我以至願一頌。歎中第二迴向有二。初半牒
前善因。後半迴向佛果。此具有五縁法
彼王至發弘願下。十四頌第二願得此果有
二。初半頌釋迦略標。後十三頌半正述所願
祥及諸師皆取此釋。祥云。前結
前起後。後正明發願。曉即取之
初也
顧我至無數劫下。第二正述願有三。初三頌
半發凡夫時願。二以妙金下六頌。第二發願
聖時願。三以此金光下四頌。發成佛後願。於
此三時各有勝事。故各發願祥云十願。曉莊即
取。作名釋之。如各

就初有二。初半標時處。後三頌出願體。初
也。本云若我來世無量數無阿僧祇劫在在
生處。今擧於時而兼處也
夢中至懺悔下。第二願體有二。一願行因。二
願得果。初也。有四。半願聞懺悔。是息惡。半
願恒讃佛。是行善。半結第二。半結第一
我當至不思議。第二願得果有二。初半令他
先得。後半使我後得也沼云。計此應合在後。以奉
金鼓方發願故。由文便故。
在前
明之
若爾貢鼓非發願耶。既因得記當知此是
行願次第。未必文便。拘勞無用。但可釋者。
嘉祥述云。別有願得佛文。此中願成道者。意
明先人後己也。故本云。我當具足修行六度。
濟拔衆生越於苦海。然後我身成無上道等」
以妙至提記下。第二聖道願有四。一願得聖
道。二願化衆生。三願除惑惡。四願修善解。生
起可見。初有二。初一頌願妙幢得果。後一頌
願二子得聖
若有衆下。第二願化衆生有二。初半擧所化。
言無救護。本云無救護者。後一頌明能化有
二。初半總願救護。本云我於當來作大救護
及依止處。救護者化身。依止者應身也。後半
別出救護法。初一句除苦。後一句與樂也」
於未來下。第三願除惑惡有二。初半擧時。本
云我於來世行菩提道不計劫數如盡本際。
准以悉之。後三句明法有二。初一句明能滅。
後二句明所滅。本云使我惡海及以業海。煩
惱大海。悉竭無餘。一惡海是皮。二業海肉。
三煩惱心。心曰大海。今准顯也
令我速下。第四願修善解有二。初三句明菩
薩正行。後二句明菩薩傍行。正行有二。初一
句功徳。本云我功徳海。願悉成就。後二句智
慧。本云智慧大海。淸淨具足。今雖轉勢而義
無違。傍行亦二。初句擧況。本云猶如大海珍
寶具足。後句法説也
以至悔力下。第三發成佛後願有二。初一句
擧能得之因。後三頌三句擧所得之果。初也」
當獲至光明下。第二擧果有三。初願得佛時
具足三身。二願得佛時能度衆生三得佛時
有淸淨土。初有三。初願法身。二願應身。三願
化身。初也。本云菩提功徳。光明無礙。即是理
智二法身也。菩提曰覺。即是應覺。應覺是法
身。慧光照徹是能覺。能覺是應身。總是如
如境。是滅也。體備萬徳。故今稱之云福徳
也。光明無礙者。如如智不見生死涅槃之異。
無相有能照之殊也。既無二見。故今美之云
淨光明
既得淸下。第二應身也
願我身下。第三化身有四。一一句有光明。二
一句有威徳。三一句有相好。四一句有勢力

有漏至願圓滿。第二願度衆生亦二。初二句
擧所化。後二句明能化。就初。本云當度衆生
越於苦海。幷復安置功徳大海。准今有二。初
句除生死。後句與涅槃。後亦二。初句現福滿。
後句當智圓。初句本略。而後句云來世多劫
行菩提道。如昔諸佛行菩提道。此似今上云
於未來世修菩提皆如過去成佛者也。蓋轉
勢歟。懺悔品中有此例故。然准爲二。言當來
者擧時。智海等者引例
願我至淸淨智。第三願得淨土有二。依本所
願能願爲二。今即轉勢。初半擧土體即自利。
後半擧共生即利他
妙幢汝下。大段第三結會古今。依今有三。初
一頌結會妙幢。二一行結會二子。第三一頌
大衆信行。本有初二。第三略也。問。妙幢作此
王時。是何佛所。答。思之
金光明最勝王經玄樞卷第七
  于時寶曆三癸酉年五月四日奉寫得此卷了
  始筆于二月二十二日 再校了
 寶生院閑人成慶六十
九齡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