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金光明最勝王經玄樞 (No. 2196_ 願曉等集 ) in Vol. 56

[First] [Prev+100] [Prev]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今言實法。實有此時故言實時。假名實無有
時假爲時也。法花疏意同也。仁王疏云。時有三種。
一三摩耶時。卽長時。二迦羅時。是短
時。三佉樓時。是不長不短時。測云。迦羅此翻
別相時。三摩耶此翻破邪見時。其如先也
法花疏
云。何說假及非假耶。答。化内弟子爲結戒故。
明非假時。通化道俗辨假名時。如論廣說卽指
大論
𣵀槃疏云。問。何故戒律則辨實時。經明假時。
論主解云。戒律欲住持佛法。明時藥時衣等。
故言實有時。若經中所明。恐生邪見。故說假
名時。問。何意不經中欲住持佛法故說實時。
戒律恐生邪見故說假時。解云不得。若經中明
時黑白共聞。内外同聽。此恐外道生邪見。故
云假名時。若是戒律中。但是聲聞弟子得聞。
白衣尙不得聞。豈況外道而能得聞。故說實
法時。今言假名時。故云一時仁王疏同。故云。今
言時者三摩耶時。衆
師雖寄終成無當。若存龍樹之風。須
破一破時說三摩耶也。宜一依之
問。若爾以此爲
至成耶。答。法花疏云。正觀論云。諸佛或說
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亦
應云。諸佛或說假。或說於非假。諸法實相中。
非假非非假。卽是龍樹之本意也。問。何不別
顯日初出時乃至中夜說此契經。如下處等
別指勝處。而此經中但言一時。答。如佛地論。
晝夜時分諸方不定。不可別說邁云。答中有二。
初明諸方時分不
可別說。如四天下晝夜不同。欲色諸天歳數不等。十方淨
土劫量又殊。故不別說。測同。故云。如南瞻部洲日午時。
西方日出。北方夜半。
東方日沒。莊取此釋
又義不定。或一刹那。或復
相續。不可定說第二答。或刹那。謂說倶得陀羅尼。
但一刹那能說能聽齊得究竟。或復
一會相續究竟時。以
長短不定故不別說
是故總說但說一時結但總說
一時之意。
基云。問。處中有淨穢隨機二之說處。時中凡聖殊。何容
不別說。答。說處標淨穢可定知。說時有短長聖凡不可一
准。一會機宜有利有鈍。長時短時如何定准。故處可定說
而時但總言。興卽取之。卽次又問。一會機緣有凡有聖。
穢處淨處如何定准。故處但可總表。於此難中應說劬勞。
今作別解。將處望聖一往可定。以時論鈍鈍亦不定。故處
可定說時
卽不可例
問。總說之中若有可知。答。金剛仙
論云。如大華嚴世間淨眼品。如來卽成道日。
在寂滅道場說。十地品第二七日在他化自
在天中說。如十萬偈般若成道五年說。經有
成文。餘七部般若但云一時、不知何年說
也。如來藏經成道十年說。如大集寶幢品。成
道一年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說。陀羅尼自在
王品。成道十六年在欲色二界中間說。經有
明文者則便可知。無明文者卽不可知仁王疏
云。一
時卽說經之時。如說𣵀槃二月十五日。此經三十年正月
八日爲時。基引是等說云。雖有是說隨一方域化土衆生
聞見結集。且作是言。仍非初總
題說法時。是故但應總說一時
此亦未盡。若爾隨
一方土見聞應別。指時何但總說。今謂第二
義。一會機器千器始終故總說一時也
金光明最勝王經玄樞卷第一
  寶曆二年壬申二月十五日奉書寫了同年元
旦始筆
  寫本筆誤多或考本文或以愚意旁注後
昆校正之    寶生閑人成慶六十
八齡
  同三年十一月十日再校了



金光明最勝王經玄樞卷第二

  序品之餘
薄伽梵者。是第四事說敎之主。所以標說主
者。大論有三復次釋之。法華疏總顯云。凡
有五義。第三云佛。有五人說。乃至今欲明此
經是佛所說非餘人說。故標佛也。此卽論第
一說測莊及宜
同依此也
餘具如彼。梁云。合釋上三。乃是
汝之無過。若從外道聞法不可信故。從佛有
三義。一佛有一切智。二有大慈悲。三心平等。
外道無此三也。薄伽梵者凡有七義。故𣵀槃經
第十八云。婆伽名破。婆名煩惱。能破煩惱名
婆伽婆瑜伽意有二義。金剛仙論亦云四義。佛地論
中總有七義。此卽仙論能破煩惱。及第
四義亦云。能降伏天魔制諸外道。佛地七中切自在義。
中第一不繫屬諸煩惱故。及第七義。或能破壞四魔
怨故名薄伽梵。經文雖略後三種魔而影攝故。測云。破四
魔者。一煩惱魔。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隨煩六天子名
惱。有漏五蘊名爲蘊魔。有漏五蘊諸無常相名死魔。
第爲天魔。如是四種能損諸善。故名爲魔此之。
又能成就諸善法故此上二義卽瑜伽意。故三十八
云。能破諸魔大力軍衆具多功
名薄伽梵。又八十同。佛地七中第五吉
祥義。一切世間親近供養咸稱讃故*之
又能善解
諸法義故佛地七中第二熾盛義。
炎猛智火所燒煉故
有大功德無能
勝故此上二義。仙論四中第二
合云。或云。具足功德智慧
有大名聞遍十方
此上二義。佛合地七中第四。又云名稱義。一切
殊勝功德圓滿無不知故。卽此與無第二之能成善
法義。仙論四中第三合云。
亦言有大名稱天人歸敬
又能種種大惠施故
七中第六尊貴義。具一切德常
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無懈廢故
又於無量阿僧祇
吐女根故七中第三端嚴義。妙三十二大士相等
所莊飾故。大論第二云。譬如故說大
王桼應獨來必有侍從如是說
夫二根無根及女盡攝。是失同
大論有四復次釋
云。婆伽言德婆言有。是名有德。復次婆伽名
分別婆名巧。巧分別諸法總相別相故。復次
婆伽名聲婆名有。是名有名聲。復次婆伽名






破婆名能。能破三毒名婆伽婆。二乘雖斷而
有習氣。是故不名婆伽婆也。光第二義及四
六七攝爲有德。具此四義故總名有德。餘如
文知。依此宜云。薄伽梵六義。如𣵀槃及智論
說也。論云。問曰。婆伽婆正有此一名。更有餘
名。答。佛功德無量。名號亦無量。此名取其大
者。以人多識故測云。金剛仙論云。西方正本。一切
經首皆云婆伽婆。佛地論意同金剛
故。佛具十種功德名號。何外道故如來敎傳法者
一切經首置薄伽梵。謂此一名也咸尊重。故諸置此
名大論皆稱本師名薄伽梵。又此一名總攝
諸德。餘名不爾。是故經首皆意同也
餘名廣說
如論。乃至結云。婆伽婆義無量。若廣說則廢
餘事。以是故略說不具足。爾光本皆安佛名
非是劣耶。答。此亦合理。總有八義稱之爲佛
故。大般若第四百六十云。爾時具壽善現白
佛言。世尊所說佛陀者。依何義故名爲佛陀。
佛告善現。覺義實義薄伽梵義。故名佛陀。復
次於諸實法現等正覺。故於一切法如所性
盡所有性無顚倒覺。故名佛陀。復次善現。遍
於三世及無爲法無障智轉。故名佛陀。復次
善現。如實開覺一切有情令離顚倒。故名佛
陀。又維摩經以佛陀等三白總攝諸妙義故。
具如彼也。大論釋云。復名佛陀。秦言知者。知
三世衆生數非衆生數。有常等一切諸法。菩
提樹下了了覺知。故名佛陀。又測深密疏云。
眞諦三藏七事記中有其二意。一依眞實具
十義。故諸經初十種號中單置佛號。故七事
記云。大師十號。經中何故不別餘名而獨稱
佛。解有十義。一覺勝天鼓。二不由他悟。
維二知解障無知。一
智障無知切知
四已過睡眠。五譬如
蓮花。六自性無染。七具足三義。一假不生名
佛。卽六神通。
二寂滅佛。或故。三
眞實佛。卽是眞如。
八具於三德。法身
等也
九具三寶
性。十自知令他知總有四紙
恐多不述
眞諦自云。此十種
義出眞實論也曉同。等第故云。言佛住者。是第
四事表於教敎主是一切智故擧十
義利法聚。於九之兄如瑜伽云。共能引攝義利法聚。於
能引故名爲佛。於中廣義如能引攝非義利非非義利
法聚。遍一切種現前等覺。乃至故地持云義饒常說也
此卽本義故寶窟上云佛者覺也既能自覺復能覺他覺
行窮益聚非義饒益聚非非。義饒益聚平等開覺故名爲
他者彰別二乘覺行窮滿滿說之爲佛言其自覺簡異凡
夫言覺菩薩具如
彼也花疏顯異
二眞諦自申道理四句分別。一
切經首雙標兩號。故七事中云。佛婆伽有其
四句。一是佛非婆迦婆。卽聲聞二乘觀四諦
證無餘𣵀槃。於自位中得名爲佛。不修功德
行非婆伽婆。二婆伽婆卽菩薩功德行
滿名婆伽婆。卽在因位智慧未滿不得名佛。
三非佛非婆伽婆。是凡夫。其不修智慧不名
佛。不修功德非婆伽婆。四亦佛亦婆伽婆。卽
佛世尊。智慧圓滿故名爲佛。功德具足是婆
伽婆廣釋娑伽婆有三
四紙。恐繁不述
乃至彼云。若但言佛恐濫
二乘。若單言婆伽婆。濫於大菩薩及轉輪王。
故知合說卽是如來。是故無上依經及金剛
波若。皆作此言佛婆伽婆。部執論記亦同七
事。乃至今詳西方諸三藏意。曇無讖等依眞
實論但置佛名。眞諦三藏依眞實論及四句
義雙標兩號。大唐三藏及菩提留支。各依一
論置薄伽梵。地婆訶羅三藏說云。西方諸本
皆云婆伽梵。卽同金剛仙論。依西方正本。一
切經首皆云婆伽婆。此方諸經或佛或婆伽
婆。或復雙擧佛薄伽梵者。隨譯者意。乃至神
都翻者皆安薄伽梵。西京所翻皆云佛也。依
此測公初總顯云。然諸經首標名不同乃有四
種。自有經初唯置佛名。如𣵀槃等。自有經初
唯婆伽婆。如大品等。自有經初雙標兩號如
無上依佛婆伽婆。或有經文二種倶無。如相
續解脱及多心經等。所以如是諸本異者。相
續解脱。卽一部中最後二品故不標名。多心
般若卽大般若。應是結集菩薩別錄流行故
亦不標名。餘之三句准前可知。故知二號隨
緣利物倶盡理也。是故羅什三藏兼用。大品
經等云婆伽婆。法花等經安佛稱也。基法花
疏第一云翻譯文主意存省略。隨方生善故

















稱佛名。興一取之若爾。無垢稱疏第一云。古諸譯
經皆欲省略。不論義之具闕。
安佛名。其十號中。佛爲第九。薄伽梵爲第十。第十一名
總包九德。故今初唱。而或者改之安置佛稱。僅菩提留支
雖訛而十云
婆伽獨婆等
博覽之者唯擧諸說無有是非。假
令無文猶尋道理。萬德之中以智爲主。三覺
圓滿總名佛故。旣擧其主而從自稱。猶如如
來具有三身。況有誠說。若見如前波若及大
論瑜伽幷眞實論文。及知此後道理之類。豈
有此迷。又豆那掘多三藏所譯文殊師利行
經。羅什大品經皆云婆。何只留支。又留支三
藏譯眞言經。旣云薄伽梵。何云雖訛。又此三
藏及地婆訶羅三藏皆云薄伽梵。什卽仁王
言婆伽梵。祥云。此翻世尊。故神都西京二翻。
具如測公說。何言玄奬三藏獨云薄伽梵耶。
故知法師毎事妄覆顯異耳。是故今謂。義旣
如前。問。此三身中是何佛耶。答。准經可知
在王舍城鷲峯山頂。此第五事說敎之處。𣵀
槃疏云。此經云在。餘經云住。住猶是在。維摩
疏云。在者住也莊宜
取之
仁王疏云。暫時名在。久
居名住。亦可經停名住依此莊云。暫行之處名之
爲遊。久住之處爲住。興
云。在者卽居。此遊化之義。離居崛山
名之爲在。亦名此基遊化王舍故說也
此卽本法花疏
後釋。故云。又欲喧靜兼化。故山城兩擧之。暫
名遊者。據餘可爾。據聖未可。旣八卷等皆云
遊於法性。豈是暫耶。如來常在深妙定故
後釋
云。離障卽能證智常眞如名最淸等故。佛地第二云。於
中一切二相分別皆不現行。緣證如故名之爲住。彼勝定
常住其中故名爲
住。卽居義之
故皆應取。大論第二有五復次。
釋此住義。本疏總釋。金剛波若維摩勝鬘法
花𣵀槃五疏。總爲二住開爲八住。仁王經疏
開爲十一。意卽同也。具法花疏云。住者今取
能住爲住。故住義屬佛曉同。故云。
明佛能住
住有二種。
一者身住金剛疏等
皆名外住
二者心住餘疏云内住。興取
法花疏。莊沼及
住有四。一化處住。十方諸佛各有國土仁王疏
云敎化
住。疏云。如釋迦住婆十六大國金剛維摩有淨穢二
土。如釋迦居穢彌陀住淨。𣵀槃疏云如如國土。寶窟云。
遮那住蓮花藏界。
釋迦住娑婆界
二異俗住。三世諸佛多栖止伽
金疏同之。仁疏依止住。住王舍崛山。唯住俗舍
皆栖伽藍。寶窟云。異住同住。摩疏云三世諸佛不在
伽藍。天王佛與俗同住。猶如天子。𣵀槃疏云。離俗。如
釋伽異俗住。位住倍自有居家。佛離俗人居家在僧伽
藍内
三未捨壽分住。佛未答魔王啓請。壽命
無量。由答啓請。則留八十。餘皆捨之。雜心
云。捨第五壽分者。百年之壽。二十爲一分。故
有五分。佛答魔王啓請。捨二十年。唯留八十。
故云捨第五分壽。法花去𣵀槃近。應是捨壽
分住維摩疏同。仁疏云。壽金疏云。謂如來未入𣵀
槃。未捨壽分住。則無量歳捨壽分住。如答魔王命
住住五分法身。窟云皆悉捨之。𣵀槃云明如來猶有身
患。未入滅度。請唯留三月餘。無量歳故云壽命住之
威儀住。謂行住坐臥悉名爲住四疏同之。
臥皆名窟云。通
住別住。行住威儀中一爲別住。此四住
爲住謂通住也四中前三義釋。後一論說
二就内德
論住。亦有四種。一者天住。謂住布施持戒等。
二梵住。謂住四無量心。三聖住住空無相無
願三昧據此三種。論有二釋。依此寶窟顯兩釋云。一
約人論之。二約行別之。此約行別也。金剛維
摩法花𣵀槃四疏。但取此後說也。然仁王疏依此釋初。
天住言住四禪者。依地持說。具如寶窟論云。六欲天
住法。是爲天住。梵天乃至非非想住法說梵住。諸佛辟
支羅漢住法說爲聖住。此卽初釋約人論*之。仁勝二疏雙

四佛住。謂住十力等果地衆德此卽論釋
也。勝二疏擧
此說。金剛維摩二疏云住諸法實相。仁王疏云住第一義
諦。𣵀槃疏云住大𣵀槃說。寶窟云。如地持中。亦約行分
三。與彼說大同小異。若說梵住與前不異。若滅盡
住以八禪等爲天住。此義則異。若說聖住。亦同異。同住
三空受加滅盡正受爲異。具如彼也。
測莊興德皆取此諸住也義之
如來具此内外
八住。此卽無住而住。住無所住例如文殊不
來而來。來無所來。亦如𣵀槃師子吼辨住沙
羅林說也。宜述本說。卽同三藏。故義記云。住
有八義故說可信。一梵住。四等。二天住。住
四禪。三聖住四神足力。佛住。住第一義諦。
五命住。住現在。六威儀住。住威儀。利益持說。
七境界住。住本大千界廣處。說時聞之。八勝
住。勝人勝處。如王舍崛山等。人處皆勝也。但
經文指擧勝處。意含八也測深密疏又述三藏八
住。大同前法花疏。具如

寶窟上六。地持又說。天住中多住第四
禪。梵住中多住大悲。聖住中多住空及滅盡
定。大論云。三住法中住聖住法。憐愍衆生故
住王城。偘疏第一云。欲明一一住中皆有勝劣之異。彼
論簡劣取勝。故三住通說。此論三住相形。聖
住爲勝。故不住餘二。基法花疏云。住者居止。遊佛化處
之義。居止在山遊化城中。佛依此中遊化安處。古人因
此解聖天梵虛等住。住名雖同義意全別。語邃義幽
之處曾不屬心。名同理別之文張授。據此爲未可。














深密云。住於佛住。世親釋云。謂住佛所無所
住。處此住中常作佛事無有休息。無性釋云。
隨所應恒正安住聖梵天住。故名佛住。非如
聲聞要作功用。非如外道有住非勝。天住卽
是四種靜慮。梵住即悲等無量。聖住卽是空
無相等。親光釋言。謂住大悲。晝夜六時觀世
間故。測云。諸論四釋。一住無住𣵀槃。二住聖
天梵住。三住空大悲。四住大悲。具如彼。大論
云。住王舍城云何名住。四種身儀坐臥行住
是名住。又以恐怖魔軍衆自令弟子歡喜入
種種諸禪定故。在是中住。復次四種住。天住
乃至佛住者。住佛道。楞嚴等無量三昧。十力
四無所畏。十八不共。一切智等種種諸慧。及
八萬四千法藏度人門。如是等種種諸佛功
德。是佛所住處。佛於中住。地持如前。故測莊
興皆盛依之。如子念者旣聖說。又諸佛所行
豈離此諸住遊化居止耶。今論正義。寶窟上
云問。佛有三種。一化佛。二應佛。三法佛。今稱
佛住者。三佛之中是何住耶。答。義有多門。今
就一途論之。普賢觀云。釋迦牟尼名毘盧遮
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毘盧遮那
卽是法身。法身住於常樂我淨四德之土。然
佛與土。義論人法。謂人爲能住。四徳爲所住。
若同性經云。應身佛住淨土。化身居穢國。今
是化佛。攝論云。地前菩薩見化佛登地見應
身者。是良爲與眞如相應名爲應身。應身二。
一内應。與眞如相應住眞如土。二外應。住淨
土奇特相好敎菩薩也。地前未見眞如。但見
八相成道。故言見化身。更有四句。如金光明
三身品也得此基云。問。此三身中何身所攝。答。准處
准機應聲聞而爲化佛。准文准器敎菩薩而
卽報身。感者根品不同。應現故通報化。王城鷲嶺劫盡
火燒。鶖子聞經。卽化佛也。我土安穩壽量長遠。文殊在
中。卽報身也。應化非眞佛。亦非說法者。推功歸本卽法
身也。所以稱讃大乘功德經住法界藏。明法身說。佛地
經等住寶花王十八圓滿。乃報身說。此經王城跡。卽化
佛說。據理而言。實通三佛。應物現身非定一故。楞伽經
中說三佛身說法。各別皆說法故。由此劬師羅長者觀三
尺以發心。五百婆羅門見炭身而起信。無邊身之菩薩窮
上界而有餘。住小聖之凡夫
觀丈六而無盡。興卽取之
此同佛地。釋迦牟尼說
此經時。地前大衆見變化身居此穢土爲其
說法。地上大衆見受用身居佛淨土爲其說
等。故明說處諸敎不同。如測公云。依解節經。
化身如來在穢土說法。彼經云。如是乃至佛婆
伽婆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依深密經。卽受
用身在淨土說。同解深密。故云住最勝光耀
七寶莊嚴等。如此經者。雙明身心二種住處
沼云。說處有二。應身住處法身住處。此王舍等是*應
身住處。又共不共。王舍城等。凡聖三乘之所共居。下
明諸佛不共
所居*之
此初身住處。卽是應身莊卽同也。興
云。初示共處也
法花疏云。王舍城者。說必有處故不可信也。異
彼外道或言空中授與。或言赤雀銜來。皆無
根本。就住處有二。一明通處。二辨別處。至人
心形無定方。豈有其常處。但成信義委曲
題之。又欲喧靜兼化故山城兩擧維摩疏云。一
通處。則毘耶
離城。二別處。謂菴羅樹園。亦是諠靜雙擧。道俗兼明。
准之言。城通山別。故宜云。明處有二。一通處。謂王舍
城。二別處。
可峯嶺
國名摩伽陀。此云不害。人雖犯罪
無刑殺之誅。故稱不害。城名王舍。小國卽國
爲城。如毘耶離國亦名毘耶離城。今是大國。
所以國城爲異。具足應言羅悅祇摩訶伽羅。
悅此云王舍。摩訶云大。伽羅云城。十六
大國城六大國如仁王六大城。卽彼疏云。摩伽
陀者名持甘露處。凡有十二城者。
一區祇尼大城。二富樓那跋檀大城。三阿監車多羅大
城。四弗伽邏婆大城。五王舍大城。六舍婆大城。七婆羅
大城。八迦毘羅婆城。九瞻婆城。十婆翅多城。十一拘
睒彌城。十二鳩樓城。此十二中。後六城佛少住。前六城
多住前四中。多住後二城。二城中多住王舍。十六
大國。五百中城。此云六大城者。卽前六也。法花論疏
云。五天竺國。國十千小國。
有六大城。而王舍最大也
而此城最。故稱王舍大
基云。梵云矩奢揭羅補羅城。唐言上茅城。摩掲陀國
之正中。此古先君王所都之處。多出勝上吉祥茅草。
因以爲名。莊云。曷闍羅揭云王。近
利呬此云舍。那羅此云城。摩訶云大
大論云。佛滅度
後。阿闍世王以人民減少。捨本大城更造一
小城。於諸城中猶尙爲大。王舍耶。善見毘
婆沙云。縱廣三百由旬。有八億萬戸。其屬王
舍城者。八萬聚落也莊卽
取之
問。六大城皆有諸王之舍。何故此城獨稱王
舍耶。答。凡有七義。大論有三解。一昔摩伽陀
王生子。一頭兩面四臂。乃至取一萬八千王
置此五山。以大力治閻浮提。因名此山爲王
舍城。意明多王在此城故名王舍城
取之
摩伽陀王先所住城失火。一燒一作。如是至
七國人疲役。王大憂怖。集諸智人問其意故。
有言。置應易處。王卽便求住處。見此五山周
匝如城。卽作宮殿於中止住。是故名王舍城
基取此云。初頻婆娑羅王在上茅
城。頻遭火害。因此遷寒林也
三婆藪之子名曰廣
車。嗣位爲王。乃至見有五山周匝。是王元起
造宮舍故。名王舍城。四有言。有王失於正道。
千國共廢置此五山。退思補過。後還共治國。
故名此城以爲王舍。五眞諦三藏引律毘婆
沙云。凡轉輪王出世。相承卜居住此五山。故
獨詺此處爲王舍。六律毘婆沙云。昔有四
共攢乳海覓得甘露未分。於此五山起舍守
之。七日後方乃分之。故名王舍。前謂人王起
舍。後卽天王起舍。七依仁王經。斑足王收得
一千王置五山内。亦從多王作名。餘城無此
衆事故。獨爲王舍。五山周匝如城基云。祟山四
周爲外墎
而於中起舍。兩事合擧名王舍城。問。若兩事
合名王城者。不應復有城山二處。答。得王舍
城名則兩事合說。但王於五山之内別更起
城。故有二處。基云。古說山城爲王舍城。
或云置千王於此皆謬
山城爲王
舍。及因在多王立名。如是等意皆顯聖文。
凡豈知耶
耆闍崛山者。此別靜處。此言鷲頭山。然此五
峯各有所像。今之一山似於鷲頭。故以名鷲
疏云。王舍城有六精舍。一竹園精舍。在平地。迦蘭陀長
者之所造。去城西北三十里。二少力獨上山精舍。三七
記山精舍。五蛇穴精舍。六祇闍崛山精舍。此翻云
鷲頭山。耆闍名鷲崛名頭。此山頂似鷲。王舍城人見其
似鷲故。因傳名鷲頭山。又王舍城南尸陀林中。多諸死
人。多諸鷲常來是山中食之。還在山頭。時人遂上同鷲
頭山。於五山中最高大。五山者。東方象頭。南方馬頭。
西方羊頭。北方師子頭。中央鷲頭也。莊擧後釋。又引增
一經三十一說。耆闍崛山名好林水。
聖人住處。論疏仙人之因緣。具如彼也
佛滅度後。阿
育王見其山頂似鷲。使人鑿作兩翅兩足及
尾。故令如鷲鳥。出陸鄧地理記。城山相去凡
十五里莊云。摩揭提國。古鷲峯山。乃至接山嶺有王
舍城。城北門有迦園陀精舍。王舍城東北角
有。迦*園陀是鳥名。似鴝鵅而尾長。基云。姞栗陀羅矩吒
山。唐言鷲峯。亦謂鷲。旣栖棲鷲鳥。又類高臺。舊云耆
闍崛山。乃云靈鷲。鷲壽於此
尸。名靈鷲山 訛而略也。興即同之
卽是誠說。又自
釋云。旣栖棲鷲鳥。下云。山勝餘山。爲好鳥所
栖止。勝餘法。爲上人之所止遊故。又五山有
所像。非但彼國。此間多例。旣乖的似別類&MT02496;
臺。愚之甚矣。問。佛大慈旣普。何故多住王城
說法耶。答。法花論二義。一欲因處表敎。
城中此城最勝。一切山中此山最勝。表此經
王衆經中勝論疏釋最勝義有四。
此經具有。准故可知
二示現自在功
德成就故。言此偏擧王城爲喩。如王於世間
自在。此經衆經之王。以一乘攝一切乘歸一
乘故曉莊上句。沼宜興意皆同。然曉加云所住
*之。上句住字明佛能住此。下句頭處也
此擧
本義。大論有六種義。一報法身恩故。如來旣
本於摩伽陀國成道。爲報此恩故多住。乃至六
此處靈華瑞草閑靜淸涼。實衆聖之所栖遊。
神仙之所窟宅。故多住莊根引之。基云。多出勝吉
祥草。因爲名者。此之義耳
問。先經山中。今此山頂。爲何異耶。答。宜云。
依山住處有十種。謂山頂。四方。四維。崛中
也。先經表所說理中道實相。故崛中。今此經
者。爲表最勝。凡夫二乘不能量。故山頂。如法
花等。爲二乘說漸敎滿字。此經等爲頓悟菩
薩說。如花嚴七處八會中。在忉利天須彌山
頂說頓敎也。問。准下文。說如來壽量在妙幢
室。何故通序但云鷲山。答。沼云。准文妙幢至
釋迦所對佛重說。如來印可。阿難得聞。亦名
佛說。故結集說但住王城。又彼淨土非三乘
見 據共見者說王城也。初說勞多。四佛說者
是釋迦演。旣標說云。我常爲大衆宣說如是
經。幷四方四佛威神共加護。故知釋迦三密
冥加。四佛同心旣說此經王。阿難旣聞。釋迦
標說 但擧王城有何妨耶。後釋違文。經云。時
四如來欲說釋迦壽量。以佛威力欲色界天
乃至無量大衆。悉來集會入妙幢室。豈非共
見。但可問者彼捨身會。若爾此經有幾會處。
答。沼云。舊解四時三處。四時者。一四佛在妙
幢室時。二世尊在鷲山時。三妙幢且至佛所
時。四他方還土時。三處者。妙幢室。山峯及他
土也。今者解云。但是一時一處。以妙幢聞共
衆至佛所重說之。十方菩薩倶讃此佛。非往
他土。故一時處。若不如是。夢見金鼓。寤對佛
說。卽應五時四處。夢時。說時。晨夕別故。或
可二時二處。妙幢室夢未對佛前。未得云說。
故非時處。以四佛在室說佛壽故爲時處。然
前釋勝。以其阿難稱我聞故。四佛說壽。阿難
時在釋迦佛所。卽不得云我聞故。金剛華經
等皆憶者。是謂昔聞 非未聞者。緣曾受境方
言憶故。二釋未可。自爲證者大人不好。故雖
總標。至別說者卽讓他佛。客聖知意必集大
衆。故令普知。正是會處。若是非會。但對妙
幢可説遠壽。何勞反室放光集衆。必有故意。
弟子獨夢豈爲例耶。十方非讃彼土佛者。即
違諸本。上代五經豈說虛事。二義有意。執新
謗舊非是知者。又有捨身之會處故。初解不
可。曾經憶等者。此但守迹。旣失本故。如𣵀槃
云。阿難多聞士。自然能解常無常義。設使
約迹。旣聞序品。釋迦標說三十一品何非經
境。是故今謂可如本說。故本四卷疏云。四
時三處。處三准前。四時謂兩盡一夜及他方
讃佛時也興依此說。有說。加一會處。宜云。有此經三
處四會。乃至今解。四處五會。以捨身會足
前四故。般遮羅處三會四。初會王城。二會
妙幢室。三懺悔品下重王城。捨身第四會也
問。若爾
本何不說捨身之會處耶。答。隋經無妨初
故。及八卷云。爾時世尊卽現神足。令此大
地六種振動。於大講堂衆會之中有七寶塔。
從地踊出。旣不移處。故不立之。問。今往別
境。本何爾耶。答。見聞不同。准讃知之
於最淸淨至所居下。第二心住處。卽法身住
處。本云是時如來遊於無量甚深法性諸佛行
處過諸菩薩所行淸淨莊宜卽同。沼興
處。今是心所住云顯不共
處。宜云明定境。一切住法。不出身心。上是身所如來正
寂法境說金明甚深法性。故今入定。凡有二義。一自觀
與敎故入定也。法花藏故。以己法門應爲宣說。
二觀察機情富緣次第前後雖異。而意大同*之
此別處
卽所依說法隨順成就也。四佛欲現未之前。
釋迦口意二密。先照機應說果德三身等事。
故爲別序。有言此經別序何難立之。非是佛
說。今不用之有二義故。一者如來說金剛般若
之前。有塗行乞食等。亦未有其文。而以此事
開經。今四佛未現之前。釋迦意密照於四德
三身懺悔等事欲爲初說。何非別序。二者此
品中事非是開經體者。三身。業障滅。讃歎空
品。及四王下。因何而說。今明。此品中意。皆是
釋迦應身慈惠。於四佛未現之前。照因果力
用等事。欲與四佛共說。卽以此爲序。故初開
言。爾時如來遊於無量甚深法性。又下言。我
今當說懺悔等法。又言。我所說諸佛如來祕
密甚深微妙行處。前文意密。後二文是口密
故。此經別序有二。一序品是別中之通。通爲
一部作序隋云。此經別序有
通別。此卽通序
二者別中之別。如
懺悔壽量之前。但爲二品作序。三身等初亦
各有之此卽別序。此義諸經經之別序故。祥云。別發
起序。與餘經序有異。或有或無。故言異餘。
眞以三密冥加爲序。三密者。身口意密也。欲說此經。身
在崛山。表此經殊勝。卽是身密。意念法性及四佛護持。
乃至懺悔等法。卽是意密。又將欲說此等深法。卽是口
密。以此三密冥加。信相疑念。感四方佛說壽量果。又因
此三密。信相感夢說懺悔等法。四王等發願
弘經。乃至說捨身品。故云三密爲發起序也
須此兩序
大有六義。一說緣在耆闍。說因果在王舍。二
間懺悔一品在夜時說。餘在白日。三說果四
佛。說因及緣是釋迦。四懺悔以金鼓爲序說。
法身爲主。說餘品應化二身爲主。此經一部
有二化主也。壽量疑念變土爲序。三身等以
請問爲序。五化人異。如信相獨聞懺悔餘人
不宣夢見隋云。但說此五義不立第六。此中說云。五
所一處異。王城與靈鷲。二時異。晝與夜。三
衆異。王城四衆非是靈鷲八部。化人不同。先後有五。四
相異。放光動地現坐雨花等事相不同。五佛異。四佛與
釋迦
六法身上聞懺悔。應化身*上聞餘品
也。序者漸義。借譬爲名。釋迦於四佛未現之
前。口意二密有如此事。故得爲序曉云。雖有
此說而必不
然。如戒本序云諸世尊我。當述佛言。乃至是明阿難
自許結集者我。當知此經非如來故。言我說懺悔等法
是龍勢之踟躇。可梁隋二說冥合聖旨。雜經
分明釋迦說故。然*雜本經文相雖異。義意大
同。總擧本釋新旨自顯。本經別序總有二十
八行半偈。大分爲二。初十九偈序正說。後九
行半偈序流通祥卽
依之
欲示此經之王不可不弘。
有異餘經。餘經不具明修性二得。此經具明
諸義。流通福多也。准今總有二十五行。初一
長行卽有通序。同聞衆前。後二十四正爲偈頌
而有衆後。就初。本有一行半偈。而序經體深
餘經隋云。體是
如如境智
有二。初三句明能照智明智
照境
三句結所照境結住
今有一行而序經體。略無
是時遊無量及過諸菩薩等之二句。理應有
之。准先爲二。初二句明能照智體。後二句結
所照境或解。前明住
處。後釋住處
是時如來者。是時有五
義。如下述之。今言時者。四佛之前。釋迦二密
照機欲說法之時也。如來有三種。亦如下也。
今是應身。照第一義法性理故化身。三十二
相八十種好爲體照故俗。此非化身自照義
故。此亦非也。問。何故應身不反照自體常耶。
答。隋*顯本云。三宗大乘其義實爾。今依窮
宗。八地已上不復見應。云何自照耶。又此釋
迦非四如來。四佛非一化之主。不得言如來。
又下言我今所說微妙行處。是釋迦*之我。一
土之主得。眞言我隋取初釋。
祥雙取故
遊於無量者。照之別名。稱機任放如遊於苑
祥云。應身智慧照力有遊。故言遊。心念口言不由
功用任遊也。曉云。欲明如來於法性理放自在。故
言遊
應身智慧照法如如無邊際理。故言無量
隋取之。祥云。法身之體無有彼此限量故。
曉卽云。如來法身顯用無邊。故言無量也
今謂。無量
卽有二種。三師所說卽體無量。曉是顯用。故
法花疏第二云。今明二種。一實相之體不可
限量。謂體無量。二從實相一法出一切敎。謂
用無量。此之體用竝有深所以。故稱爲義。如
來欲說法花。先入無量義定。今經卽是究竟
一乘。旣先遊無量義三昧。此是欲顯出生收
入自在妙法。全同法花。具辨如彼。問大品王
三昧何異。答。義即同也。故彼經云。爾時世尊
結跏趺坐繫念在前。入三昧王三昧。一切三
昧悉入其中。今法性定豈非是耶。舊既明言
遊於無量。由是道理新必可言是時如來遊於
無量。而今略言於最淸淨。雖不勞言。於境第
七而意顯故故莊云。於言卽彼境第七囀聲。是境第
七於聲。此有三種。一依第七非依非有
也。有七轉聲。一體聲。乃至名無生智。三境第七。如
言於七。如言依於。明根識得生。二有第七轉。如言卽說
無生。第七如來所居。諸法界。修習般若。此
中顯境第七故。說言又依故。興同如下*之
金剛猶有
無明初品。不是淸淨。唯佛淨故言最淸淨。故
本經云過諸菩薩所行淸淨。至見之境非比
證信三位之見。故云過諸菩薩。旣過九品永
出虛妄。故云所淸淨隋卽取之。祥云。過諸學地。故
云過諸菩薩。無復境智之殊。
二障永盡。故云淸淨。沼卽取之
曉云。出十種障。故名淸淨
淸淨有四。一依處
淸淨。道前法身爲生死𣵀槃作依處爲作依
持建立之
處。而體釋淸本來淸淨
故。莊意依此淨義
二境界淸淨。十地十如如
十地所觀。
十種如如
三智慧淸淨。金剛卽金位除最後剛心
無第二品或一品同體
障更障智
慧故之
四心淸淨。佛果中實心王。如三身釋。
卽佛果阿摩羅識忘想城外中眞實之心王本來自
性無染今復山於理自皎然也。具如三身文記中釋之
云淸淨。然本初句。新有最後。謂如來也。本最
後句。新有最初。謂最淸淨。文有進退。義卽無
違。故最淸淨旣有二意。一兼上無量。依舊結
故。二通下諸句。依新顯故
甚深法界者。第一義諦故。本云甚深法性。過
三慧境。故云甚深。諸法自性故云界。法是
法身。性者自性眞實隋云。過修慧境。故云甚深。法
性者。同加云。有體故云法性。
祥法性同。但甚深。此之眞實難得底。故云甚深。曉云。
如是法身離言絶慮。故言甚深。諸佛妙法性深。故言法
性。宜取加云。卽法身理爲物軌則。故曰法也。理無邊故
爲法。以此爲性。云。如中邊云。由證法因說界也莊爲
法界者因
義。又
諸佛之境者。道後至見之境也。故本云諸佛
行處。第一義理唯佛聖見。下地證此信等不
能見故隋云。道後法身。卽如如之境。爲應身諸佛之
所履行。故云諸佛之境。祥卽取之。宜加云。以
無生正觀爲能緣之智。以中道
實相爲所緣之行處。具如彼也
問。應身亦是證見。云
何言過三見。答。過下地三見耳
如來所居者。卽諸佛行處故。宜云。所居者。普
賢觀云。釋迦乃至住處。名常寂光也。以定力
故。照其本土。所以照者。正今欲幷法身之
體。所證證理。所說之敎。所居淨土耳莊云
諸佛境
者行境所居者謂諸世尊身所居止平等法性對心謂諸如
來心所。如法身無有別體。而相性異。分能所居止。如解
深密。沼說鏡對身說居。唯眞法身是諸佛境。智所緣故。
功德性邊卽爲佛土法初釋云。卽此所居如深密等。後釋
彼。興云。汎論住義或有說二。謂身身所依名如來
行說。或有說三。如智度論。謂梵天聖。彼論亦四。如佛
性故。由此心住如燈論種。乃至四者最勝住。謂眞勝
義住無住故。今說最勝住之一分所應說住有四。眞如
名住。故以六義辨不共住。一無比義。謂卽最也。二出障
義。三謂出纒體。五所證義。六依止義。文卽顯也。此
影曉說法身五義。具如彼也。興離言義四。有六義。其
意唯三。前三歎住德。次一顯住體。後之二義釋不共。故
所總結云。雖觀所居如其次第若心若身不共住故。
說通於智境身依。故
於二種字亦兼境依第七
問。應說城等。何故亦明
心住處耶。答。興云。表穢處者。欲今三乘同
欣樂故。顯佛悲深身土倶妙而於穢處施
佛事故沼云。欲顯三身非
卽離故。明二住處
今謂。說身住者。令生
信故。如前大論。明心住者。令願修故。如佛地
云。而傳法者爲令衆生聞勝希願。勤修彼因
當生淨土。證佛功德故。就勝者所見結集。
又大論云。又以恐怖魔軍衆自令弟子歡喜
入種種諸禪定故。在是中住
與大至人下第六事同聞之衆。此通序卽衆
成就。法華疏云。略以六門分別。一來意門。二
定衆數門。三權實門。四有無門。五次第門。六
具不具門基沼倶見此云五門。一來意。二權實。三多
少。四有無。五解文。測興*幷云四門。如彼

來意門者。略爲十義。一爲成阿難聞。以共勝
人聞故。傳經可信。乃至九爲證理來。如四佛
集。十爲作敎門。如十千天爲佛事來。餘如彼
沼云。來意有五。如法花疏。彼疏卽取此爲五。興卽取
之。來意中初四及第七義。沼加云。又准大寶積經論。三
因緣故列聲聞衆。一於大乘中有疑令除。二有不定助成
正信。三除所作已辦之心。令除智障得上果報。五因緣
故列菩薩衆。一爲除疑。二爲益此界諸有情故。三令知
他方有無量佛。令生渴仰起親近心。四是釋迦本所化
故。五顯示爲法從餘方遠來。此諸菩薩
已得佛位。尙爲法來。況於餘者云云
二定衆數者。此經始末凡有二會。前集有七
衆。後來有五衆。合十二衆。前七衆者。總爲二
類。聖衆有二。聲聞菩薩。凡衆有五。人。天。龍。
神。及鳥類也。莊說八衆。沼云十八。宜興同云
有七衆也。准下結文云七無妨。後來五者。四
佛衆集在壽
量品
妙幢衆集夢見帝釋衆集滅業
千衆集授記十方衆集讃嘆。沼不擧
夢見衆。非也
四佛放光集
者。非是妙幢夢後倶詣衆故






















三權實者。有言。皆實行聽經之衆。有言皆權
行影響證經之人。今明。若皆實者則失影響。
若皆權者則無禀敎之衆。故須兩義。爲主
多是權也。若是眷屬多是實也。是故非小作
小引小眷屬令同歸一乘。非凡作凡引凡眷
屬令共入不二。故花嚴云。諸菩薩等皆慮舍
那宿世善友。𣵀槃明大衆雲集多是不
神通變示。法花論釋。衆有四行。一聲聞行。二
菩薩行。竝如此品列。三不定行。如善守菩薩
示現作四衆八部等。四定行。出家人形儀一
向定。以此推之。大衆具有權實也沼依二釋。
然准入大
乘。千二百人皆是變化。據攝大乘云。舍利弗有三種。
一不定性。二定性。三變化。論云。無量舍利弗與彼同
名。故知有多類。又菩提資糧論云。法花所化舍利弗是
佛菩薩之化作。皆化也。乃至今此經或可通三。所餘諸
衆權實
難悉
四有無門。龍樹云。小乘經初無菩薩衆。大乘
經初具大小兩衆。然諸大乘凡有四句。一但
有菩薩無聲聞衆。如花嚴七會莊取。測加
理趣等
二但
有聲聞無菩薩衆。如金剛般若測同。莊云。如
阿笈摩等四
具有二衆。如法花等。同也四倶無。如金光明
測加云及勝鬘。莊云。經集者略也。或翻如彌勒成佛經
等。理有三句。無第四句。而不列者。經中大小倶列。如
大論。譯家略耳。總說意云。諸小乘經列小不列大。大乘
道者。若別說菩薩衆。當云有二種道。一聲聞道。二佛
道。若說四衆。當知求聲聞水。二乘少故。大之道者。若
別說菩薩衆。當知是求佛道者。又大乘法如巨海。小乘
如牛跡。
更。
問。若爾何故金剛波若不列大衆。
答。金剛仙論第一云。依流通分。具列菩薩。四
衆八部聞經歡喜。而出經者以經義雖廣而
文至略故。此序分中廣辨同聞*之莊卽
取之
問 何
故華嚴無聲聞衆。答。大乘有二。一共。二不共。
不共大乘無聲聞衆。廣如大論。問。何故金光
明倶無耶。答。此經二義。不立同聞。一壽量
初是四佛說。壽量後分及三身等是釋迦說
故。不得言佛與千二百人倶隋云。三義卽就此
義。分能所化以爲二
義。故云。一右唯聞正說。後分不聞前分所明因果。王
城之衆聞前分。耆闍之衆不聞後分緣用等事。時衆有聞
不聞。所以不立同聞。二說因果。三身之同是釋迦非
止聽衆不同。亦是法主有異。故不安同聞。測引四德之
果是四佛明爲眞諦三藏
此說光明記說也
二懺悔品。是信相獨自
夢見。非佛與千二百人共說之隋後義也。本四卷
疏云三義。卽梁二
義加百等共居以爲三義。法花疏云。釋迦于時獨在鷲山
三昧正受。未有衆集。後他方大士往彼讃佛。亦非千二。
故無同聞等者。
合此二義意
而阿難我聞此經者。此人間本
序以聞經正體。皆與同聞也。問。若人異時異
無同聞者。處亦異應不安處耶。答。王舍耆闍
已是總城二。王舍攝得崛山。故須安之隋云。
城可
攝闍。擧前衆不得攝後間人。此解擧王故。經云。王舍
崛山聽衆多不同。感見有異。不好今解。處雖異可雙出。
初會自具列不欲二不可竝說故。
近沒不安後品處繫文也之
還述前意 無殊義
故。問。若爾本意終無同聞。答。對經且說。至
論具有。爲繁略耳。如隋前釋曉云。餘經此下第
六明同聞衆。今此
經中後後廣。若顯兩處衆
集故於此中略而不序之
隋疏例難聽衆有二亦說
主二。有二重問答。具如彼。又就本釋及對
新經可有四五重問答*之。如理應思
五次第門。就列衆内大開三別。一前列聲聞
衆。二列菩薩衆三後列凡夫衆。問。若從大
數。應先菩薩次列聲聞後列凡夫。若從小
數。應先列凡次列聲聞後列菩薩。今何非
耶。答。廣如大論。然本釋云。華嚴法界品及
五濁經等。前列菩薩後列聲聞。此則依其内
德。從勝至劣以爲次第得此基云。花嚴經羅摩
伽經炬樓王經和休經大
五濁經。先列菩薩。後列聲
聞。以德大小明先後故
今前列聲聞後列菩薩
者。此中列衆次第。要以外儀具足。聲聞心具
智斷形備法儀。心形兩勝。是故前列。菩薩心
雖會道。形無定方。或道或俗。此則心勝形劣。
故在第二。凡夫形心兩劣。所以第三。此卽約
外儀從勝至劣爲次第也
六具不具門。依仁王有獨覺衆。有變化衆。有
無色衆。依陀羅尼經有地獄衆。依法花有尼
衆色界天衆輪王衆。今會所無宜意。有輪王。
如下述之
後文有比丘尼衆。欲色天衆。餘上下無基沼及
興皆影
取之。然沼云。或略不論。據實應得有。如苾芻尼序品不
列。本金光明總不列衆。豈可無耶釋無由二云。尼及色
衆初雖不列。下文說有。獨覺輪王地獄無色。
上下文無。或時未熟。或不能行故無餘也
問。三世諸
佛必具四衆。何故此經有僧無尼。答。義有七
門。第四義云。僧傳持法藏故。二十五人皆僧。
尼則不能。餘如彼也𣵀槃疏說二義。初卽此第二
義。後云比丘則常侍佛
夏凉。昏定晨省。雖非父子在三義同。
所以但別世尊可謂冬。合此八義
衆成有四。一數。二行。三攝功德。四威儀如法
住。言數成者。如九萬八千等准論疏及
六卷疏故
行成有
四。一諸聲聞修小乘行。二諸菩薩修大乘行。









三諸菩薩神通自在能行衆。或現四衆六卷疏
云。菩
薩爲不
定衆
四出家人。威儀一定。不同菩薩聲聞爲
定衆
如皆阿羅漢等。攝功德者。以依何處等之五
門總明功德。彼如供養百千諸佛。乃至能度
百千衆生。准此歷事諸佛。乃至無復疑惑。通
有小乘。具如論疏基云。十六句歎羅漢德。十
三句歎菩薩等攝功德之者。此
本六卷法花疏釋。是據總義。若
論文。彼行成中列歎德故*之
威儀如法住成就
者。如各各至心合掌等正明衆集。敬佛聞
法威儀住相。前各禮等亦雖威儀。而未顯其
三業供養願聞一乘。故不取之。論疏攝四爲
二。故云。初二別明大小二衆功德。後二總釋
大小二衆功德。准此宜明衆有二。初別列衆
有七。七衆謂聲聞衆。菩薩衆。童子衆。天子
衆。龍王衆。藥叉衆。揭路荼衆。後總結儀。此
初列聲聞衆。依本爲六。一標通號。二唱數。
三辨位。四歎德。五列名。六總結。此初爲四。
一與表共侍。二大異於小。三苾芻卽簡沙彌。
四衆是顯多。初一是總。總表八衆敬侍義故。
理須別段。順故入之。後三是別。別明一類聲
聞事故
初共侍者。𣵀槃疏第一云。列衆爲二。爾時世
尊。第一明衆所敬侍之世尊。與大比丘下。
第二列敬侍世尊之衆。乃至此中言與大比
丘。大品云共摩訶比丘僧正法花云大比丘
衆倶比丘干二百
與猶
共義。仁王疏上云。
與之言共
大論第三云。共名一處一時
一心一戒一見一道一解脫。是名爲共。偘疏
第二云。有云。大衆爲共。不望於佛。然觀經
意。則是佛共比丘在此而住。下釋菩薩衆。亦
云共佛住此。言一處者同一崛山處。一時者同
一說經時。一心者同一欲樂聞法之心。一戒
者同一無漏戒。一見同一正見。一道者同一
聖道。一解脫者同一解脫果。文雖七句。義約
爲兩。一處與時。二約勝辨共。心戒等五約因
果說共。前四因。解脫是果。因共之中。心戒與
見則明三學是同。總此三學以之爲道測深密
疏云。
約佛對衆。以自兼彼因之爲與。又共故。大品云。共摩訶
比丘僧。乃至此經與者卽彼共也。基無垢稱疏第一云。
佛共兼會名之爲與。法花疏云。與者兼幷共及之義。龍
樹釋言。一處一時乃至同解脫道是名共。莊卽取之。故
云共菩薩。梵音曇此云與。與者共也。大論云。一
處一時乃至同解脫名爲共。是取本也。興宜取
總顯
意謂。旣云敬侍世尊之衆。隋三藏云。立同聞
衆之意。本不正明阿難與千二百同時倶聞。
正欲證佛與若干衆於佛說處說時卽聞。亦
兼明阿難聞非異時也依此維摩疏有二義。一大疏
云。同聞。若傳者獨聞。則未
足可信。衆圍繞則佛德益尊。旣尊其人則受其道。二爲
成信義。與衆共聽則所傳爲實。此卽前法華疏十義中第
一第
故知。與者正顯敬侍世尊義也
大者。比丘有其大小。凡夫三果名小比丘。羅
滑之人名大比丘。羅漢二種。鈍根爲小。利根
爲大。大論云。一切衆中最大故。大障礙斷故。
天王等大人恭敬故莊依
此說
諦三藏云。一勝大。
猶如大王勝一切人故名大。此諸羅漢於學
無學中最勝故名大。二形量大基云
體大
譬如山海
形量大故名大山及大海。此諸羅漢功德智
慧窮高極廣故爲大。三數大。數多故。猶如大
軍兵衆多故稱大。此諸羅漢九萬八千。故名
大也。今有二義。大比丘者標章門也。下之五
段釋章門也。一數大。二皆阿羅漢卽位大。三
諸漏盡謂德大。四其名曰下謂名大。五如是
等下謂知識大也宜依後三。
基興二取
苾芻者。大論有五*釋。初云乞士。嘉祥云。上
從如來乞法以練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資身。
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於法不
名比丘。又雖乞食而異乞人。退無積畜之累。
進有福物之功。故自利利他。異於世間乞求
人也。餘怖魔破惡淨命如大論說宜云。亦云比
丘。此云乞士。
初一義卽同。破諸邪惡入聖正敎故曰破惡。創服法&T050990;
降魔志故曰怖魔。莊興同也。基云。梵云苾芻。訛云比
丘。由具五義所以不翻。一怖魔等者。此名契金剛仙論。
云比丘者。外國正音。此方無正翻故。義釋或云乞士。乃
至仍存西本。
興同此論
據義無異。取今說故。但訛者非。古
來諸德生長中華。語成自性利見之故。照於
此夷邊生追學之類。還謗本者。何異世語父
子諍歳之喩。矣
衆者。大論云。僧伽秦言衆。多比丘一處和合
是名僧伽。譬如大樹業聚是名爲林。如是諸
比丘因緣和合。故僧名生。是僧四種。有
啞羊實僧乃至學無學人。住四果中行四向
道是名實僧。是中實僧具如彼也莊釋意云。
僧伽云衆。
以和爲義。隨其事理無乖諍是名爲衆。基云。衆者僧也。
理事二和得名衆也。三人已上得僧名故。測云。衆者。梵
音僧伽。此云和合衆。謂理事二和故名衆也。廣大論第
三說也。興云。衆者衆多之義。三數以去皆言多故。
可以彼兩和此
如之僧釋衆也
莊基德釋。既在論故。羅漢實僧
豈無兩和。今謂。此中合彼二義以爲衆也。問。
大論旣云。是中二種僧可共百一羯磨說戒
受歳種種得作依此莊云。五種苾芻乃至五以白四法
而受名爲苾芻。此中意在第五近圓苾
何故金剛仙論云。大比丘者義乃多種。今
倶取斷煩惱盡得羅漢者以爲大比丘。此中
不取白四羯磨等九種比丘耶。答。此有通別
二義。羯磨等事是通有羞及實二僧。列同聞
者。別取淸淨斷結聖僧。大論通別兼說。故釋
四種已云。是中二種僧可共百羯磨等。乃至
別同聞衆。仙論取別。故不相違
九萬八千第二唱數。卽是釋上衆義也。四人
以上至九萬八千已還悉名爲衆興依
此也
所以唱
多數者有二種義。卽如前十義内第一二也。
九萬等者。准疏第二。大因未滿猶如九萬。小
果已圓是如八千。蓋是意歟
皆阿羅漢。第三明位。雖唱大比丘未位。故
須明之。又以位釋大。由位是無學故稱大比
丘也
能善至彼岸上。第四嘆德。准論位德總爲嘆
德。疏據別論。故不相違。先依法花論略釋文。
後依大論廣釋義也。法花經論有十六句歎
羅漢德。今經有十七句歎之沼爲准論。善巧方
便智慧莊嚴合爲
一句成十六。莊乍依論猶
任經之爲十七句也
彼經此文次第雖異。大
意卽同。論三門釋。一上上起門。二總別相門。
三攝取事門
上上起門者。疏有二義。一就義釋。此有三義。
一學人功德比凡夫功德爲上。無學人功德
勝於學功德故云上上。如下論云。善得正智
心解脫名上上功德。後二如彼。起者欲生起
此上上功德也。二約文釋。旣云上上。卽一
上爲上一上爲下。上下互相顯釋爲上上起
門也。諸師取之。故基云。由上句故下句得起。或由下句
上句方起。起非唯一故名上上起。沼卽取之。莊
云。以名上起。又上起下從上起故名上上起。
是依主釋。上之之下攝上能釋起上起故
觀下釋
中都有五意。一以下釋上。二以上釋下。三以
上釋上。四以下釋下。五以上及下起釋一
句。若具可七。有當句釋。故雖有七意此唯五。
謂除三四。此據義說。不文相故。經疏中不
立此釋莊沼
同也
今准彼五釋此文也。一阿羅漢
彼論
同*也
謂諸漏已盡故名羅漢。此以下釋上也。
准彼當此。以下第四句釋
上第一句故。莊沼同之
二能善調伏。彼第七句
心善調伏
善得心解脫善得慧解脫故名心善調伏。以
下釋上准彼當此。以下第六七二句釋上第
二句故。爲上釋下。莊沼同也
三如大象
彼第八句人中大龍。
有本亦如大龍
行諸惡道如平坦路無所
拘礙。應行者已行者。應到處已到故。此當句
無以上下句釋此句故。莊
以下第七句釋第三句
卽違論故。披論可
沼云。以第九第十句釋第三句。意謂。應行者已行
者。論第九句應作也。應到處已到者。第十所作已

今謂。旣有行處之言。意顯凡有惡道處者
無不行到皆攝化處。非謂第九第十應作等
之二句者。故如本疏。問。何故此句云當下釋
下耶。答。此約義通。非約文相。謂臨下處化
斯下故。云當下釋下也。四諸漏已除彼第
二同
心得自在故名諸漏已盡。以下釋上准彼當
此。以下
第十二句釋上第四
句故。莊沼同也
五無復煩惱彼第
三同
以遠離能見
所見故名無復煩惱。此當句釋。夫起惑要由
能見所見故。旣遠離能見所見。卽煩惱不起
莊略不釋。沼云。第四
句釋第五句者。非也
彼此二敎無此義故如
本釋也
問。何此句云當上釋上耶。答。此亦准前。謂能
所見旣是上惑。起惑本故。諸聖上智。心得自
在。離此上惑故。言當上釋上。六心善解脫。
彼第五句善
得心解脱
七慧善解脫第六善得
慧解脫
論不釋之沼云。
此二
種文。不以上下句
義來解。莊亦略之
本論疏釋如下述也。八所作已
彼第十所
作已辨
更不後生。如相應事已成就故。此
當句釋莊沼
同也
與四諦理相應故。言如相應事已
成就故。九捨諸重擔彼十一離
諸重擔
以應作者作。所
作已辨。後生重擔已捨離故。此通取上下釋
准彼當此。以上第八句及下第十三句釋故。沼卽同之。
莊但取第八不取下句者。不以下句配應作者作故
十逮得己利彼十
二同
已捨重擔證𣵀槃故。用上釋
准彼當此。以上第九句
釋第十句故。莊沼同之
十一盡諸有結彼十
三同
以逮
得己利斷諸煩惱因故。以上釋下准彼當此。以
上第十句釋下
第十一句故。
莊沼同也
十二得大自在彼第四心得自在。
有本得眞自在
無復煩惱故名心得自在。以善得心解脫慧
解脫故名心得自在。以上釋下依彼是句通
上下
疏云。釋心自在一句用兩句上下釋之當此以
上第五
第六第七三句釋下十二句故。
莊意但以第五一句釋此句
論旣以三句釋。莫廢
後二。沼云。第四五六七四句釋第十二句。後
三可取。彼此二敎。無以第四句釋此第十二
句故。十三住淸淨戒彼之第九
應作者作
人中大龍。已得
對治降伏煩惱之怨敵故。用上釋下准彼當此。
莊云。此以
上第三句釋第十三句故。
第十一句釋第十三句者
卽違文故沼云。准論應當
已作所作。戒學
圓滿。道諦所收。卽此淨戒
是所應作。准論當句自釋
旣以應作者作配此戒句
善也。當句釋者。非但違論。又第十及第十一
句可當句釋。故如本釋。十四善巧方便彼略。
莊云。
不住生死
及𣵀槃故
十五智慧莊嚴。彼十五。一切心得自
在。有其心自在*之
善知
見道修道智故。當句釋也莊云。具四無礙故。沼
云。如是二句合爲一
句。同因智故。准論應當
其心自在。當句自釋
開合無違。而今欲別歎聖
德故。注文開之。先是方便。後般若。依大論
合釋善也。故第三十五云。大悲方便等諸功
德莊嚴智慧。具如彼也。十六證八解脫
四善
得正智
心解脱
諸漏已盡故用上准彼當此。以上第
四句釋下第句釋
第<#0514_1/>十六句故。沼卽同也。
莊云。第十二十六句
得意雖爾。近違文故。何
須勞矣。十七已到彼岸彼第一彼岸。有本
六到第一究竟彼岸
得正智心解脫。善得神通無諍三昧等諸功
德故。以上釋下。亦當句釋以上同之第十六句
釋此句故。爲上釋下。
沼卽云。第六七句釋。以善得神通
等故爲當句釋。莊第十七句也
亦違論故。猶如
本釋。就此兩德作總攝頌。具如彼也。准今可
下釋上有三上釋下有五。當四。不釋三。
通二卽有二初句三者。一二四也。次句五者第十。十
一。十二。十三。十六。當四者。第三五八
及第十七句。以上釋下亦當句釋。不釋三者。第六第七
第十四。通二有二者第九第十五句。莊公亦說服成通上
下釋。相對四句。義
亦可有。思准悉之
第二總別相門者。十七句中。初是總。餘句別
以總別相釋應
義云總別相門
別中有十五種應義。具如論
依此沼云。初阿羅漢是總應義。下十五句是別應義。
由無學者成下十五差別應義名阿羅漢。莊顯十三。
沼皆
說故
彼此次殊。義卽同故。一應不疾不遲
說法相應不疲倦故。能善調伏如慧馬故。二
應靜坐空閑處。一切資生不積不聚。少欲知
足如大象王故沼云。餘說如大龍王。如善住
龍王作象形故。云如大象王
應受飮食供養恭敬等。漏已除故。四應將大
衆敎化一切。無復煩惱故。五應降伏諸外道
等。心善解脫故。六應以智慧觀察法。慧善解
脫故。七應行空聖行故所作已辨。八應行無
相聖行。捨諸重擔。九應行無願聖行。逮得
己利故。十應降伏世間禪淨心。盡諸有結及
淸淨戒故。十一應起諸通勝功德故得大自
在。方便善巧智慧莊嚴故沼云。應入聚落城
邑等故。如經得大自
在。卽舊得
眞自在
十二應具解脫。如八解脫故此義論
無。沼
云。十二應一向行善不著
諸禪故。如經住淸淨戒也
十三應證第一義功德
故。已屋彼岸沼云。如經善巧
方便智慧莊嚴
莊但說此。沼
云。十四應起諸通勝功德故。如經證八解
脫故。十五應如實知同生衆生得諸功德。爲
利益諸衆生故。已到彼岸。本論疏云。同
生衆生者。經有二種五種佛子。*幷從佛口
生。謂同生衆生。一四果幷緣覺爲五種佛子。
二四果幷法身菩薩爲五種佛子。具如下述。
總攝頌言。不靜受將降。智空無無降。起具
證起如。卽應十五義。問。論十五義不配於
文。基莊沼德何相當耶。答。顯故略之。理應
配也
第三攝受事門。明用十六句攝取十一種功
德故。云攝受門莊九德。沼開第二
攝諸功德成十一種
今取後
釋。隨文便故。一攝取不違功德。隨順如來敎
行故。經能善調伏故。二攝取勝功德。如大象
王故。本論疏云。諸羅漢中最勝故。如人中大
龍。三攝取斷功德。二句示現。諸漏已盡無復
煩惱。四攝取降伏出世間學人功德二句。如
經心善解脫慧善解脫。五攝取滿足功德。滿
足學地故。所作已畢故。六三句攝取過功德。
一過愛故。二過求命供養恭敬故。三過上下
界。已過學地故。捨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
結。疏云。初二過凡。後一過學地。實過三界。
而言上下界者。欲界爲散。上二界爲靜。故上
下界攝三界也。經捨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
有結。擧三句怨者。初句釋上過愛。重擔
雖具五陰而愛爲其主。次句卽釋次句。以得
𣵀槃利故不求世間求命敬利。後句釋後。旣
盡三有之結故。過下下界也。七攝取降伏世
間功德。大自在故。八攝取所應作功德。所
應作者。依法供句叙順法。此辨尊人。具如彼
也。九攝受應作利益衆生功德。經善巧方便
智慧莊嚴故。十攝取上上功德。證八解脫故。
前上上起門云善得正智心解脫者。諸漏已
盡故。就義釋者。諸漏盡故爲上上功德。就文
如彼。十一攝取上首功德。到第一彼岸故。毘
婆沙云波羅蜜聲聞。此經到第一彼岸。到彼
岸者。卽是波羅蜜也。一切羅漢諸勝功德。如
無諍彼岸。具如論疏。總攝頌言。不勝斷
滿。三過降所應。應作上下首。是爲十一德
第二依大論者爲二。初別釋文。後總結句。論
有十二句。略五句。謂得大自在。住淸淨戒。善
巧方便。智慧莊嚴。已到彼岸。而義具有。至文
悉之
阿羅漢者作名釋*之。諸師略作德名
釋。測深密疏別聲聞德也
今直依文。此
初應受諸供德也。論有三義。法花疏釋。一殺
賊。以智慧刃殺煩惱賊。此約離因患就現在
論。二不生。煩惱糠脫故。後世因中更不復生。
此約未來離果患也。三應供。具足智斷應受
供養。凡十五義釋應供。今略擧大意。謂内應
眞理故外應供養。雜心翻阿羅漢以爲無著
故。經阿羅訶云無著。故言如來無所著至眞
等正覺莊影先三。又引娑沙九十四成
大論意。卽同論説。興取論也
能善調伏。第
二斷毒護情德也。論有二釋。後云。是諸羅
漢永斷三毒守護六情。如好調馬。故名調
柔。此三毒義四門分別。廣如義章三根三道
三毒義也莊云。大波若云如調慧馬。雜阿含四十
三說譬鳥三毒地四野干五失如士夫遊空
浮中得六衆生一得狗二得蛇欲入野干向堺失牧摩牧摩
羅六獼猴各繫一處狗欲入村鳥欲飛空樂不同各用力向
所樂方而不能脫羅樂欲入海獼猴欲入山林此六衆生所
竪柱者譬四念住又云龜蟲畏野干藏六於諸比丘六衆生
者譬於六根繋覺觀龜喩比丘野干喩魔具&T021400;内比
丘善攝心密藏諸述三説如測深密疏第一也
如大
象王。第三不畏諸難德也。論有四義。故云。摩
訶云大。那句無。伽名罪。諸阿羅漢諸煩惱斷。
故名無罪。復次那伽或名龍。或名象。是諸羅
漢諸羅漢中最大力故。言如龍如象。水行中龍
力大。陸行中象力大。復次如善調象王能破
大軍直入不迴。不畏刀杖不難水火。不走不
退死至不避。諸阿羅漢亦復如是。修禪定智
慧力故。能破魔軍及諸結使不悔不恚。老死
水火不畏不難歎。復次如大龍王從大海出。
起於大雲遍覆虛空。放大光明照天地。澍大
洪雨潤澤萬物。諸羅漢亦如是。禪定智慧大
海水中出。起慈悲雲潤及可度。現大光明種
種變化。說實相法雨弟子心令生善根莊卽取
之。興
影也。宜説二
象如依彼
諸漏已除。第四漏盡無餘徳。論云。三界中三
種漏已盡無餘。故言漏盡莊興及宜依之。
興云。除者盡也
此三
漏義略有三門。一釋名。二出體。三決疑。初釋
名者。大義章云。一切煩惱流注不絶。其猶瘡
漏。故名爲漏。故經説爲諸漏瘡疣。次出體者。
章疏竝云。欲界煩惱唯除無明説爲欲漏。上
二界中唯除無明説爲有漏。三界無明名無
明漏。疏云。亦有四漏。加見漏也。又説七漏。
見漏思惟漏。此二漏體。受漏與念漏。此二漏
因説漏。餘根等三種就漏縁説漏。毘曇人云。
以煩惱爲漏體。苦集二聚含有於漏。故名九
漏。成論人云。以失理取相心名漏。心有於漏
故名有漏。後決疑者。問。煩惱衆多。何故諸經
不言四流四取乃至十使等盡而漏言盡耶。
答。三漏數約義周。又用無明爲本。兼以過失
彰名。故偏説也。餘具如章第五三漏義七漏
義及莊疏也
無復煩惱。第五斷諸煩惱徳也。論云。一切結
使流愛扼縛蓋見纒等斷除故。名無煩惱也。
一切者總標。結使等者即別顯也。所謂一二
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或十二使。十四難。十
六神我。二十五我。六十二見。八十八使。九
十八使。百四煩惱。百八煩惱。百二十八。二百
八十四使。五百纒蓋。乃至八萬四千塵勞。一
謂根本無明。寶窟等云。癡闇之心體無慧明。
故曰無明住地。能生一切煩惱。故云根本。二
者。煩惱及所知障。我法二執。性假兩迷。皆攝
在*之。三者。此有六種三迷。謂三障三使三
漏三根三道三毒煩惱。四者有五。四縛四流
四扼四取四種身結。五者有七。五住。五蓋。五
下分結。五上分結。五慳。五心機。五心縛也。
六者六垢。七者有二。七漏七使。八者有四。八
慢。八種惡覺。八忘想。八倒。九者。九結及九
使也。十者有三。十纒。十障及十使也。論云。
結者九。如下説也。使者十使。一身見。二邊
見。三邪見。四戒取。五見取。是五利使。六疑。
七貪。八瞋。九癡。十慢。是五爲鈍。如是十種
隨逐繋縛名之爲使。流者四流。一欲流。二有
流。三無明流。四見流。如是四種&T023738;流行人。故
爲。羈繋行人。故曰爲縛。能令衆生爲苦
所扼。故名爲扼。名異體同。愛者貪染。此一無
別釋。若准五住。染著三有不令出離亦名愛
也。蓋者五蓋。一貪欲。二瞋恚。三睡眠。四
悔。五疑。如是五種覆障心樹不能生於覺境
之花及沙門果。名爲蓋也。見者五見。推求名
見。纒者十纒。一無漸。二無愧。三睡。四眠。五
悔。六慳。七嫉。八*悼。九忿。十覆。能纒行人目
之爲纒。又能纒心亦名爲纒。等者等取前後
諸惑。是諸惑義。略如淨名經記。廣如義章第
五第六二障等義。是等勞亂衆生身心。故名
煩惱。是諸羅漢皆永斷故名無煩惱。故本疏
言。以漏既盡復不能令心煩。不能令惱故言
無復煩惱。問。三漏具攝百八煩惱。何故更説
無煩惱耶。答。疏有五釋。一依大論。論諸漏
盡者別歎離也。無煩惱者總歎離也。三漏是
諸科之一。故稱爲別。無煩惱者。扼流結縛纒
垢總稱煩惱。故名總離。謂總別一雙也。二依
法花論。前標章門。後釋章門。謂標釋一雙。三
依成論。取相失理之心爲漏。卽根本。十使煩
惱名爲枝條。初除根本。後枝條亦亡。謂本末
雙。四依毘曇。得盡智故名漏盡。得無生智








故名無煩。五依文釋者。以漏旣盡不令心煩
亦惱。故言無復煩惱也
心善解脫。第六愛惑永盡德也
慧善解脫。第七見惑都盡德也。大品云得好
解脫。論有七釋。且法花論疏云。屬愛惑盡名
心解脱。屬見惑盡名慧解脱。是第六釋宜影
取之。
測亦同。加云。又涅槃二十五云。貪嗔癡心永斷滅故心
善解脱。於一切法智無障礙故慧善解脱。引論廣釋如彼
又釋。定障盡名心解脱。慧障盡名慧解脱。是
初釋意基有二釋意得同前。測取此爲初。
興即取之後加釋故莊述初二
餘如論
也。依毘曇。定是定數。慧是慧數。解脱亦是解
脱數。與定相應解脱名定解脱。慧解脱亦爾」
所作已畢。第八兩法圓滿徳。論有十二種釋。
初云。得信戒捨定等諸善法得故名爲所作。
*得智慧精進解脱等諸善法得故是名已辨。
二法具滿故名所作已辨莊十義。後九即取。具
顯其意如彼。興依第
二。故云説對治降伏煩惱怨
敵故。是同前法花論釋之
餘如彼也
捨諸重擔。第九捨擔能擔徳。大品棄擔。論
云。五陰麁重常惱。故名爲擔。是諸羅漢此擔
已除。故言棄擔。能擔者。是佛法中二種。
擔應擔。一自利。二利也。一切漏盡不悔解脫
等諸功德是名自利。信戒捨定慧等諸功德
能與他人是名利他。是諸羅漢自擔他擔能
擔故名能擔。復次譬如大牛壯力能負重載。
此諸羅漢亦如是。得無漏根力覺道能擔佛
法大事擔故名能擔。故知重擔卽通捨擔及
能擔也。莊依之。興宜捨五有漏得無漏淨命。莊又
引瑜伽八十三。雜阿含第一顯大論意
逮得己利。第十善得道果德。論有四釋。初云。
行諸善法是爲己利。諸餘非法名非己利。後
云。八正道及沙門果是名羅漢己利。是諸羅
漢得道及果二事倶得故言逮得己利莊取初
說。卽
善法者。如餘處說梵行已立所有𣵀槃常顯。意云。諸已淨
行已究竟利等。興同。故云己利者𣵀槃樂名也。逮者及
皆取本說。有三釋中初義。故云。煩惱旣盡卽
得數滅𣵀槃也。𣵀槃之果但屬羅漢不屬下
三果。故名己利。故鞸婆沙云。解脫之名通學
無學。𣵀槃之稱在無學。法花論意同然。證
𣵀槃故名己利。淨名疏云。逮之言及宜云。小
乘之志。
無化他心。
故曰己利
是第三義。第二如疏
盡諸有結。第十一不受後有德。論云。三種有。
欲有色有無色有。欲界繫業取因緣後世能
生亦是業報。是名欲有。色有無色有亦如是。
是名爲有。結者九結。愛恚慢癡疑見取慳
嫉。結是結使。及有盡故名有結盡。故經疏
云。有謂三有。結卽九結。以盡感未來三有之
結。盡故三有亦盡。故云盡諸有結莊宜興取。
然宜加云。
不受後有智。
莊亦同也
云。應言結盡。不應有盡。何以
故。諸羅漢未滅度時。眼根等陰界入諸有皆
成就故。答。無妨。此是果中說因。如人食金。
論有四諭。餘如彼也莊引瑜伽
意亦同也
此中先應釋三
有義。廣如義章第七三界繫業義。第八二十
五有義。後九結義略有三門。初釋名者。先
別。後總。別者。章云於順境界貪染名愛。於違
境界忿怒名嗔。於中境界緣而不了故名爲
癡。方他自高名之爲慢。於正道中猶豫不決
故名爲疑。顚倒推求故名爲見。取執境界故
名取結。於己身財悋惜不捨故名爲慳。忌他
勝己故名爲嫉。總名三釋。煩惱闇惑結縛行
人。又能縛心。亦能結集一切生死。故名爲結。
次辨體者。初八種結卽是十使。後二猶是十
纒之中慳嫉纒也。初三如次貪嗔癡使。然就
癡結總相雖同寛狹有異。癡便則寛。癡結則
狹。癡使之中有二無明。一者不共。二者相應。
言不共者。於理於事緣而不了。不與一切煩
惱倶起。故名不共。言相應者。除前不共自餘
一切諸煩惱中闇障之心。名爲相應。今此唯
取不共無明以爲癡結。慢者慢使。疑者疑使。
身邊邪見此三見結。戒見二取爲取結體。後
決疑者。問。九結之中何故唯取不共無明。答。
要取作意獨立之者以爲結。以獨立者力堅
强故。故雜心云。獨立煩惱入九結中。問。旣有
結。何故唯取慳嫉爲結。答。慳嫉獨立離
於二故入九結中。自力孤起不與他合故云
獨立。問。一切煩惱皆有無明及睡掉等。云何
言獨。答無明睡*悼一切處有。今廢不論。除
此已外不與一切諸使共起。故云獨立。此慳
與嫉唯言不善。非善善無記故云離二。
法花疏有三釋。初二同此。但獨立者。雜心云。
獨頭而生。故偏取也。後云。婆沙云。爲帝釋修
羅故偏取慳嫉入於九結。甘露美女互慳嫉
故。問。若爾十使十纒何異。答。如雜心說。煩
惱之中根本增上說之爲使。是使所生津液
之結說爲纒垢。故彼喩言。如瓶盛蘇津液流
出。所盛之蘇喩使煩惱。所出津液喩於纒垢。
就此所生津液結中。急縛之義說以爲纒。輕
繫之義說之爲垢。廣如義章第五九結義及
疏也
得大自在。第十二身心無礙德。本疏有二說。
故云。以不爲現在煩惱所使。又不爲感未來
三有結所使故心得自在。又先逮得己利明
無爲功德宜云。已斷結使故得無我生已盡智。莊
云。謂定自在無礙故曰得大自在。是變現種
種諸希
有事故
住淸淨戒。第十三能住淨戒德。宜云梵行已
立智莊云。成就尸羅能諸別解脫律儀軌
則等。引佛地說三釋。如測深密疏辨
善巧方便。第十四成就善巧德。宜云。權行沙
門卽是四智具足莊云。善
行正敎示
智慧莊嚴。第十五福慧二嚴徳。宜云。上福徳
莊嚴。今智慧莊嚴。卽德慧二嚴。福中不無
慧。慧中不無福。具足福慧得出生死到𣵀槃
今加云。此上三句。卽前
自利利他二種能擔也
證八解脫。第十六證八解脫德。大品云正智
已得心解脫。論云。摩揵提梵志弟子擧其
尸著床上行城巿中多人處唱言。若有眼見
此尸者皆得淸淨道。何況禮拜供養者。多人
信之。諸比丘聞是語白佛。佛說偈言。小人眼
見求淸淨。如是無智無實道。諸結煩惱滿心
中。云何眼見得淨道。若有眼見得淸淨。何用
智慧功德寶。智慧功德乃爲淨。眼見求淨無
是事。故言正智心得解脫。先云善得正
智心解脫者諸漏已盡故者。卽此義也。八解
脫義六門分別。今略述三。一釋名。二出體。三
決疑。初釋名者。先通。後別。通名解脫。經中
亦名八背捨也。如龍樹釋。背淨五欲捨離著
心故名背捨。又背下過亦名背捨偘疏云。初
不外倶
觀。此以不淨背淨故。次一以淨背不淨故。四背得淨貪
欲之上過背下。以細背麁故。後一以無心背有心故。皆
言背
免絶羈縛稱曰解脫。列八名者。一内有色
觀外色。二内無色相觀外色。三淨色解脫。四
空處解脫。五識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
非想解脫。八滅盡解脫宜卽
同之
初三從色境爲
名。中四不同。若依毘曇就體彰名。論說四處
定爲解脫故。龍樹亦爾。若依成實就境彰名。
觀四空處得解脫故。第八解脫當體爲名。說
滅盡法爲解脫故。依大論說。内有色相觀外
色者。自身名内。他身名外。於内外色未滅未
壞。以不淨觀想内外色悉皆不淨。是初解
初習不淨觀道觀外相。死尸胮脹不淨。未
强不能壞滅。但故言内有色觀外色
預取己
身未來死相蟲食火燒滅壞等相。以方現在
作滅壞想。故曰内無。又於現在分離破壞。
乃至微塵亦無所有。亦曰内無。觀外不淨名
觀外色習行滅色稍久。觀道增强故。能於自身作
正想。亦觀外色死尸不淨。故言内無色相
去皮肉唯觀白骨。又觀骨光。作其靑黄赤白
等想。名淨解脫觀色靑黄赤白可愛
色等。名之爲淨
此三色觀。空
處乃至非想解脫。如四空定。然有異者。龍樹
釋言。彼四空定凡聖倶得。此四解脫聖人
得。以其解脫更不迴故。厭色煩惱籠悕於無色名之
爲空。是生觀之所。故名爲
處。空憶甚多。多縁則煩。厭境在心外道故名爲識。以
識多故令心勞亂。若心境倶一心名無所有。以心境麁想
不復現行。想之人謂無心行。佛法往望猶有
慮。今内外説。故言非有想非無道之處
滅盡脱
者滅定爲體。故大品云。菩薩滅定爲第八解
脱。涅槃亦同以受想二數勞亂中强。生滅*之
以方便息之令不現行。故滅受想
出體者。此有五義。就第四心非心別。前七
心法。第八非心。後決疑者。問。無想定何故不
名解脱。答。邪見人入。出則還退入邪見中。故
非解脱問。背捨勝處遍處有何異耶。答。論
云。此三事一。義轉變有三名。譬如幻主觀所
幻物知從己出心不生著是。是時背捨變名
勝。於淨觀雖勝。未能廣大。是時行者還取淨
相用背捨及勝處力取此淨相。漸漸遍滿十
方虛空。黄赤白亦如是。是時處變爲一切
章云。毘曇唯就初三解脱。望八勝等以辨優劣。初三
解脱總相觀故爲下八勝次廣爲中。十一切入最廣觀
故説以爲上。成論十一切入假相觀故爲下。八勝初是有
漏。後是無漏爲中。八解脱者唯是無漏。説以爲上。於下
者在於外凡。中者在於内凡已
去。上者在於修道已上
廣如大波若三百七
十九。四百五十九。大品第六及三十。大論二
十一。四十一。八十一。偘疏第六。義章第十三
八解脱義也
已到彼岸。第十七得諸定等徳。義如前法花
論釋也宜云。度生死此岸到
寂滅彼岸。莊意同也
後總結諸句者。經疏即有三雙六門。言三雙
者。一位行一雙。二證顯一雙。三標釋一雙。六
門者。一上下門。二總別門。三得離門。四三人
門。五三徳門。六四智門。初一句明位。後十六
句明行。即位行一雙。二上雖有多人。若無勝
徳不足弘之設信及顯佛徳尊已有勝徳。故
成上二義。可言證
顯一雙
三初句標羅漢名。後十六句
釋羅漢名。即標釋一雙也。言六門者。初二即
前法花論初二門是也。三得離門。歎菩薩以
自行化他爲主。美聲聞宜用得離爲宗。彼以
四句兩雙而明得及離也。今十六句四雙釋
之。初有三句以爲初雙。嘆得離也。次之四句
爲第二雙。亦歎得離。此二據現在離因患而
論得離。次之得離。初中初二句嘆得也。漏
盡一句是嘆離也。餘雙准之。若依大論。捨重
擔者雙美得離。五陰苦器爲離。二利能擔爲
得。離中而有今後不同得中則有爲無爲別。
准上義門及法花疏恐煩不述。問。法花大品
爲二義故。先歎其離後美所得。具如彼疏。何
故此經先得後離。答。是機宜故。四三人門。得
自在者簡異凡人。盡有結者簡異學人。餘句
皆釋羅漢人徳。彼三人次從勝至劣。此來簡
者義亦准之。五三徳門。漏盡無煩二句釋於
殺賊。盡結得大自在兩句釋於不生准法花論
同所作已
辨釋
不生
餘句釋於應供。六四智門。漏盡無煩釋我
生已盡。盡諸有結准上所作已
辨釋此義
釋不受後有。得
大自在釋所作已辨。餘釋梵行已立。問。此之
四句屬何智耶。答。婆沙云。我生已盡屬盡智。
餘三屬無生。又解。我生已盡是苦智。梵行已
立道智。所作已辨滅智。不受後有是集智也。
此四智義。廣如寶窟及義章
其名至利迦。第五列品。雖復歎徳未識其名。
故須列之。衆列名凡有二種。一依徳行優劣
以爲次第。如淨名經弟子品説。以命遣使問
疾必須智慧辯才故。依徳優劣明次第也。二
此中皆是序其出家得道前後以爲次第故。十
二由經云。初成道第二年爲五人説法。三年
化迦葉兄弟二人。第五度身子目連。以陳如
最初得道故最初列也。分別功徳論云。佛法
最少者須跋基莊興沼皆依此釋。基沼
引報恩經證得度次第如彼
問。何故
此經就得道前後明次第耶。答。如本疏辨。宜
云列十二人有二。初十一人無學。後一有學。
無學之中。初五人是佛初成道時得化。五比
丘。後六人後受化人也諸師此初
五人同也
壽者備也。
壽者受也。備智斷徳受人天應供。故云具壽
沼云。具福慧二命。舊云慧命。今顯雙成。故
云具壽。興云。歎徳之言。慧命無差別故也
阿之言無。
若之言智已悟無而生智故名阿若。憍陳如
者。此云大器。是其本姓。蓋是道俗雙擧。名
姓合題。經云。淨居天見其初得道呼爲阿若。
餘處又翻初智。問。餘人皆悟無而生智。何故
衆人不名阿若。答。最初得道悟無在前。故受
斯目。無量壽云。尊者了本際也。基莊宜
興同之
阿説
侍多者。宜云。此云無憂莊云。阿説此云馬。侍多
云勝。興沼同也。沼云。阿
説婆
侍多
婆濕波。宜云騰花。具云婆波師利莊云。此云
氣息。父母
立號。沼即取之。興云。十力迦葉。如五分律云。倶隣
鞞初。十力迦葉摩男二人次悟。跋提後悟。此即本法花
疏第四
卷說也
摩訶那摩。此云大運。具言摩訶那逹多。
莊云。此云大多。是釋迦如來黨。如佛本行十一等云。師
子頬王有四子。一淨飯王。二白飯王。三斛飯王。四甘露
飯王。淨飯王有二子。一太子字悉逹多。二難陀。白飯王
有二子。一難提迦。二名婆提利迦。斛飯王有二子。一阿
難陀。二提婆逹多。甘露飯王二子。一阿尼盧豆。
二摩訶那摩。沼卽取之廣如大論第三說也
婆帝
迦此云馬師莊云。此云善賢。
是白飯王子也
問。如是五人。
何因緣最初得道。答。法花疏第四有三因緣。
後云。經云過去有六人。五人取福花供養。一
人云。待稻熟供養。故五人前悟。須跋後悟也。
莊有二義初卽是彼
第二。卽後說也
大迦至乾連。此後五人。大迦攝波。卽摩訶迦
葉也。隨此何屬品。及本法花疏云。文殊問
經翻爲大龜。摩伽陀國之大*姓也。從姓立
名。別名必鉢羅者。在其樹下生故。具應云迦
葉波。迦葉云光。波此云飮。仙人身有光明。
能飮諸光令不復現。今此迦葉其仙人種。從
姓立名稱飮光也。又自有飮光事莊一取之。
餘師略取
金閻浮檀金在水底而光徹出水上。輪王
出世。夜叉等取將來人間博易。人間有此金。
人間諸金不復現。此金不及迦葉金色。故名
飮光。大論第三十四云。迦葉見佛得初果。過
八日已得羅漢。身子得初道。經半月後得羅
漢道。阿難得初道二十五歳供養佛已。佛𣵀
槃後得羅漢也。優樓頻蠡。此下三人別是兄
弟。非大迦葉之流。此云木苽林。或言優樓頻
螺聚落者。林處即有五百家故。翻經者兩事
互擧也。在此林下修道。故以爲名。前出經云
上時迦葉正法花也。宜同加云。行内道之迦葉也。基
云。鄔盧頻螺言優樓頻螺。訛也。此云木苽。
當其胸前有一癃起。猶如木苽。又此池名。池中龍亦名
木苽。從彼爲稱。莊云。優樓頻蠡。舊徳翻木苽者非也。
摩訶此池名也。摩訶菩提寺南二里許有此池。於
此池邊修習得道。以爲名也。興云。仍舊而已
今觀
二説。或就梵音謗。或就漢反非。既有二縁以
立其名。而不別智輒云非耶。又優樓訛者。今
此三藏既許得中。何言優樓。羅睺羅等亦有
此例。第九第十卷同云羅睺羅。具如捨身品
中辨之。陰亦爾。不空三藏還翻陰故。准此及
依前來義理當知。諸如是語。皆是疾勝之常。
有心誰信矣。伽耶者城名。此言鐵仗城。在城
處修道。故以爲名。前出經云象迦葉者。彼處
有象頭山。從山爲名也。已有城山故兩出耳
宜取。基云山名。即象頭山。亦云城。城近此山。故名伽
耶城。莊云。淨三藏云。摩訶菩提寺去伽耶十里許。有伽
耶山。此云象山。於此修道。從此立稱。興云。城邊有山
状似象頭故。北行象頭山故。云仍其處。准此既明鷲頭
山。正鷲
臺劣子
那提者河名。前出經云江迦葉也。宜同。
加云。
依所住行處而得三兄弟名也。正法花三句一義譯爲名
也。基云。河名。正法花云。上時象江三迦葉。乃至大者
依前二因。第二從山。第三從河。以爲名。莊云。
摩訶菩提寺東有。此河邊修道也。興取基説
舍利子
者。具如隋銀主品疏釋。法花疏云。具足應云
舍利弗羅。舍利言身。弗羅言子。有二因縁。一
從昔願立名。具如疏。二從母立名。母眼似舍
利鳥眼故。母爲舍利。於衆女中總明第一。世
貴母故呼舍利子。古經名鶖鷺子。猶取鳥名。
或舍利鳥似於鶖鷺。父名提舍。逐父爲名。優
波提舍。優波者逐也提舍者星名也。又説如
諸師前二因皆取舍利也。但莊引大論廣釋之。基云。
梵云奢利弗坦羅。舍利弗者訛也。舍利云鶖。即百舌
鳥。亦曰春鶯。弗坦羅言子。以母才*辯喩如鶖鳥。以母顯
之故云鶖子。乃至復名優波提舍。以能論議故。兼得彼
即本疏義。但言訛者。准前後知。大目連者。
是其母姓也。此云讃誦。亦云莱茯根。字倶律
陀。父母無兒。祷此樹神。因生是子。從樹爲名。
眞諦三藏云。應言勿伽羅。勿伽云胡豆。即緑
色豆。羅此云受。合應云胡豆宜取此云
食胡豆
是其
姓也。上古有仙名勿伽羅。不食餘物。唯食此
豆。故名受胡豆。其仙人種。故以爲名基莊依後。
興雙取之
唯阿難下。第二簡列有學一人。此云歡喜。廣
如大論。即隋付屬品及法花疏*顯云。一形容
端正。見之歡喜。二佛得道夜生。謂歡喜日生
名歡喜。三過去發願。願名歡喜。支道林云博
聞。又云無染著。其人初果具足煩惱。見天
龍女不起染心。故云無染。是斛飯王之子也
宜略取三因也。莊即取初名之也。基興唯取第二。基云。
阿難陀此云慶喜。但言阿難翻爲歡喜。亦訛也。又上云。
新翻經云。除阿難獨
居學地。此中文略也
新舊梵音。幷漢地語。有何
差別。如是無謗。詮眞非一。若以字略此爲訛
者。玄奘三藏藥師經中。但言阿難即無陀字
又自下文。及測深密疏云。若具梵音。應言菩提薩埵摩
訶薩埵。爲存略故但言菩薩。下捨身品羅怙羅但云羅睺
又是例甚多。皆應訛也。又除阿難何但新
失。然新實略不顯位故。先之即圓滿。故大
品云。唯阿難在學地得須陀洹。如子執者。新
豈非訛。既略位故
如是至一面。第六總結有六。一結歎。二來
時。三出定。四詣佛。五致敬。六就坐。此初結
諸徳
意同
今准法花之聲聞大品菩薩結文非但
結數。即結歎也。故法花云。如是衆所知識大
羅漢等。大品云。如是等無數菩薩。皆是補處
紹尊位者。法花疏云。論云到彼岸故名大羅
基即取之。然云。所言等者。以阿羅
漢等非羅漢由阿難陀是初果故也
此經非同。文
明簡故。今謂。擧此無學十一等餘九萬七千
餘人。故云等也。聲聞者。法花疏云。是從聲教
故云聲聞測深密疏第一云。成實論云。聞法得悟。成
聲聞乘。十地經云。從他聞聲而通逹故。聞
聲意解慮。故曰聲聞。如大集十七。大波若五百一。十住
婆沙第一。第十一。瑜伽八十二。十地論第四。成論第
五。瑜伽釋論釋
聲聞也。大之
宜云。未申之間爲晡時也。定者
准上。此中應説八定等義。廣如義章第九滅
定義。第十七八禪定義。宜云。以己頂戴彼佛
足。右繞等者。行宗雖三。所歸是一也。問。如
是羅漢。所作已辨。何故常在佛邊不餘處度
衆生。答。大論第三云。如是羅漢從佛得成無
量功徳。知結使斷。信心轉多。報佛恩故常追
恭敬。廣如論也
復有菩薩至人倶下第二列菩薩衆。凡有三
義。一欲證阿難聞經可信。若共小人聞大法
者。未足可信。今共大人聞大法故則可信也。
後二如疏測疏云。若廣分別。如菩薩集第一。
寶積論第一。智意解節論第十
文六。
如前。此雖明位。文便不次。故宜爲五。一通
號。二唱數。三歎徳。四列名。五總結。此表通
號。即行成就准前論文
及興説故
具足應云菩提薩埵。大
論第五有七復次。本疏*顯云。菩提云道。是
無上正遍知果道也。薩埵云衆生。爲求果道
故名道衆生。此即初義中一釋也。餘如彼辨。
摩訶薩者。摩訶云大。十地論云。大有三種。願
大。行大。度衆生大。則大衆生也。問。三乘人
皆有菩提。何故初二不名道衆生。答。欲顯三
乘優劣義故。小乘道劣。是從聲教故。云聲聞。
中乘小勝。從義立名。故云縁覺。然十二縁是
法義也。大乘爲勝。從果德立名。又初二
非是中道故不與道稱。後是中道故名。問。
聲聞緣覺但有一名。菩薩何故具有兩稱。答。
二乘但超凡故一名。大士廣德踰凡聖故有
其兩稱。言菩薩者異彼凡夫。不求道故非
道衆生。摩訶薩者簡異二乘。二乘亦求於
小道。今明求於大道故名大衆生。攝大乘
疏三義釋之具波若故名菩薩。具大悲故名
摩訶薩。具實慧故名菩薩。具方便慧故名
摩訶薩。具智慧故名菩薩。具福德故名摩
訶薩。此卽内得中道正觀。依德立中道之
名也基測莊沼興意影。同引波若等廣釋此義皆是莫不
七釋之内故。基測莊同云。若具梵音。應言菩提薩
埵摩訶薩埵。爲存略故但云菩薩。菩提名賢。薩埵有情。
乃至依十地論有三義故名摩訶薩。乃至若廣分別菩薩
義。如大波若第四第三十七第七十一。基法花疏第二
云。無著波若論云。有七種大故。此大衆生名摩訶薩。如
菩薩地說。無垢稱疏云。末伽云道。
菩提翻覺。謬云道耳。具如彼也
亦准前薄伽梵義
也。不廣之弊多有此謬。義章第十三三十七
道品義云。言道品者。經中亦名爲菩提分。亦
名覺支。道者外國名曰末伽。翻之爲道。菩提
胡語。此亦名道。外國多名。故於一道立種種
名。或名菩提。或曰末伽。此方名少。同名爲
道。如外國人於一滅名𣵀槃。或名毘尼及彌
留陀。此通名滅。道亦如之第十九云。滅有多
名。𣵀槃名滅。彌留陀
滅。毘尼亦滅。其猶外
國菩提末伽。此通名道
百千等者。第二唱數。上雖標號未知幾人。故
次明數。即數成就。大論第四云。十十名百。十
百名千。十千名萬。千萬名億莊云。梵云倶胝。此
云億。倶舍云十萬
爲一洛叉。十洛叉爲度洛叉。十度洛叉爲倶胝。雜集云。
百萬爲倶胝。此中應言億萬。千同百而言百千萬億者。
謂前前因。後後是果。欲百千爲億因故。倶舍說數。寶窟
中云。十萬爲一羅叉。具如彼。沼云。諸經論大小別。此
應云百尒千
萬億菩薩
百分千等未見所依。今謂准下結
及大品結文。此卽欲顯百千爲初乃至無量。
非謂狹限百分千萬億者。故下結云。如是等
無量大菩薩衆。大品結云。如是等無數百千
萬億那由他諸菩薩。卽大論云。千萬億爲那
由他也
有大至龍王下。第三歎德。卽攝功德成就。此
中准前聲聞歎德。四字爲句。卽有五十但大
善巧
等之二句。
七字爲句
今合連句爲二十五宜興眞釋。莊云。
二十五德。沼作
德名云二
十二也
順理爲好。若疎文義依信未可。今謂。
准論二十五句歎菩薩徳。即有二門攝義。一
上支下支門。二攝取事門。一支下支門者。總
相別相。總相在前爲上支。別相在後爲下支。
欲辨總別二義。枝條不同。故稱爲支得此基
云。支者
分義。上支分謂總
相。下支分謂別相
有大等者是總相歎。餘別相歎
總句沼云。具
大神通德
即違次別歎神通德故。又乖大方
等大雲經爲總歎故。故彼經云。復有菩薩乃
至一切皆是大香象王。無別嘆也。此云龍王。
彼爲香象王。歎聲聞德亦爲香象。故云其心
調柔如香象王。此經同聞與彼大同。彼廣今
略。對文知之。聖德雖多。美聲聞者得離爲宗。
歎菩薩者宜以自利化他爲主。下別具歎。自
行化他二利之德既圓。二利成德廣大。隋云。
外有伏物之能爲威。内有過人之行爲德。應
言圓滿二利德。是釋能契天親妙旨也興云。
總歎諸
德及聖法倶生威力。豈非二利。皆是歎
自他兼利之德。卽此義也。莊沼又同
如前論云。如
大龍王從大出起於大雲遍覆虛空放大電
光明照天地澍大洪雨潤澤萬物。是諸菩薩
禪定智慧大海中出。起慈悲雲遍覆法界現
大智光。澍實相雨潤澤群生。令生萬善。故云
大龍宜依此云。是諸龍王有自在德。能起慈悲雲天
雨甘露雨潤草木。謂此化他德。諸師意又同
名稱至知識下。此別相歎。彼經略有十種不
退。此教廣有二十五德。此中八句是利他德。
謂第五八九十。十二十五十八。及第二十。餘
自利也。互通二利。今隨强故。彼十不退今總
攝之。在文可知。名稱等者。此卽初名稱普聞
德。淨名經云。名聞十方。肇公曰。行滿天下稱
無不普。法花疏云。以德棄於内故名流於外
宜取加云。衆
人所遵故
衆所知者。法花論明二種衆。一
人王天王大衆所知識。二聲聞菩薩佛聖衆
所知識。知其内德識其外形。又遠衆則知。近
衆則識。有知而不識等四句。淨名疏有四釋。
初說如彼。次二同之。後云。知義則淩浚。成實
云。可知法者第一義也 可識法者世諦法也
興卽取前。故云。乃至知者知其内得。識
者識其外形。莊沼略取。不及内外識也
施戒至方便。此第二修圓六度德。文有三雙。
施戒至持此初施戒一雙。義章云。行德無垢
名之爲淨已上三輪無垢能修財等三種布施。
常樂奉持攝律儀等三聚或故。宜云。内是身
肉。外七寶等。戒有三等。又七淨中卽是思量。
菩提分法上上淨矣。如義章第十二七淨義
也。忍行至劫。此次忍勤一雙。過三大劫具他
不饒益等三忍。行弘誓等三精勤故。宜云。乃
至精勤有四。一勤慇。二無間。三無異。四長
時。此四修中是長時修故。曰經無數劫。又七
大中是時大故。故義章云。言時大者。八地已
上乃至十地。度三僧祇滿足衆行名爲時大。
廣如第十三七大乘義。超諸至便。此後定慧
一雙。無相地中現法樂等三種靜慮。超諸位
及二乘定故云超諸靜慮。恒隨心行故曰繫
念現前。卽同淨名心常安住。疏云。不二正觀
恒現在前宜有二釋。初同此意。法而寂精故曰靜慮。
莊沼亦同。後云。觀佛三昧滅盡首楞。如是
三昧緣衆繫念者。若
觀衆法彼法繫念在前
據第一義等三種慧開通
無滯。故言開闡慧門。如是妙慧不壞假名而
說實相。不動眞際建立諸法故。善修方便故。
宜云。慧門卽實智門。方便卽權智。又倶爲門
故。法花疏云。慧門鑒空。智門照有。又敎爲門
智能入故。法花論云。阿含其深謂智慧門。卽
有八種。如廣彼明沼音
同也
又方便者。准淨名經
是第七度。擧此影顯後願力智。故彼經云。布
施持戒乃至智慧及方便力無不具足。此有
二釋。注約二智。故肇公曰。方便者智之別用。
乃至處有不失無。在無不捨有。冥空存德。彼
我兩濟。故曰方便。疏約十度。故云。從布施至
方便爲七。力爲八。無不具者卽願與智。故備
於十。謂此十度有横竪義。具如彼也。卽云無
不具者。此云善修方便。准之可明沼云。此經
文意淸淨奉
持經無量劫。
竝通諸度
今亦可言。繫念現前善修方便亦
通諸度。又旣十度有横竪義。互通無妨。然爲
歎行相避明之。此六度義十門分別。廣如大
論第五。法花疏第二。大義章第十二。六波羅
密義也
自在至通。第三具大神德。法花疏第七有
三釋。初云。大士現變不難。喩之如戲。餘如彼
也。故言遊戲。大義章云。所爲神異目之爲神。
作用無壅謂之爲通。宜云。法身大士無繫縛
故曰自在。身心任運適化如戲遊。是菩薩自
行化他身行無麁故曰微妙。六通神驥遊八
正路故曰神通莊云。於六通境自在遊戲。不由加行
任運現前。名爲自在。名爲遊戲。過餘
境爲微妙。妙用難量故稱爲神。通逹所知故言爲通。沼
云。准花嚴經。佛子有十種遊戲神通。一現捨天壽。二現
受生。三爲童子。四出家。五樂苦行六向菩提樹。七降魔。
八現樂寂靜成無上覺。九轉法輪。十入𣵀槃。意示諸苦
相。爲利衆生。廣如大
波若最勝天王會釋之
此卽本義。故法花疏第十二
云神通遊戲三昧者。入是三昧能八相成道
此六通義。廣如大論及大義章第二十。六通
義。八正道義廣如大論掌珍及義章第十三。
三十七菩提分法義
逮得總持。第四得大總持德卽四總持。法義
呪忍沼卽
同之
故本疏云。法花論云。是聞持陀羅
尼。然法身菩薩應具聞義等持。總持有二義。
一持善令不失。二持惡使不生。大論云。或念
或定或慧爲體。今明。卽一正觀隨義異名。憶
持不失故稱爲持。能照法實名爲波若。故論
云。在聲聞心名道品。在菩薩心名陀羅尼。廣
如大論第六。問。歎聲聞德旣無總持。今何說
耶。答。大論有三釋。法花疏云。小乘人畏生死
苦速證𣵀槃。不欲廣修諸行。是故不說。菩薩
旣遍度群生備修諸行。欲令經身不失歷劫
逾明。故佛爲說此法也。此中釋意。餘如論也。
淨名疏云。逮之言及。如人不逮稱爲不及此
沼取此云。
逮謂及至
四總持廣如義章第十一四陀羅尼
義也
辯才無盡。第五辯才無盡德。四無礙辯。謂法
義辭及樂說也莊沼
同之
章云。起說智也。故本疏
云。上是能持。今明所持。以内含總持之德外
有悟物之辯。然菩薩具四無礙。所言辯者有
其通別。若對境辨了。四皆稱辯。若在眼爲明。
在耳爲聰。在心爲智。在口爲辯。此別辯也速
疾應機名辯。言含文義爲才。又淨名云辯才
不斷。注云七辯興依此云。辯才所有七辯一捷
辯。言無謇吃故。二迅辯者。卽樂
說辯懸河湕泠不遲訥故。三應辯。應時應機不增減故。
四無疎謬辯。凡所說者必不錯故。五無斷盡辯。相連
環終無竭故。六豐義味辯。所有言句豐義
理故。七最上妙辯。備五梵音勝超過世故也
亦契本義。
故云。今歎化他德。故略擧最後樂說辯。又持
擧其初。辯題其後。樂說有二義。如彼說也。淨
名經云。念定總持辯才不斷。疏云。念不斷則
慧逾明。乃至辯不斷則化他無礙。備此四門
則萬行自在。通稱不斷者。凡夫功德經胎則
失。二乘更不復生故非不生。菩薩經身不失
曆劫逾明。故云不斷宜依此云。相應實相。内有能
法音。無盡待徳。外吐辯才説
也。機種多故毎以説教故。
沼同此。故云。得四總持及四辯才皆悉無盡也
法華云。得陀羅
尼樂説辯才。疏別釋云。自行化他等莊同故爲二
種徳
故通二義可解釋之。此四無礙。廣如大論義
章第十一四無礙義
斷諸至皆亡。第六斷諸障礙德。大論第六有
三種障。煩惱障業障報障。如次煩惱及累染
莊沼各有二
釋初卽是義
大義章云。解生結盡目之爲斷。
五住皆能勞亂行人。故曰煩惱宜云。永斷二死
五住煩惱及習氣
故。莊
後是義
由此作業繫縛衆生故稱爲累。由業受
報染汚無窮故名爲染。是諸菩薩永盡五住業
報皆斷故云皆亡沼云。已正將
斷。故得云皆
今正美德。未必
將斷。此五住義。廣如寶窟及章第五五住義
也。又解。淨名云。斷諸邪見有無二邊無復餘
習。疏云。歎離於邪。此有二種。一斷諸邪見。所
謂超凡。二二見無習。卽是超聖。准之悉也。
問。大論云。爲菩薩時斷煩惱。得佛時斷習氣。
若無餘習與佛何異。答。習有麁細。今但斷麁
故云無習。猶有細染與佛爲異宜釋
依之
依地持論。
十地菩薩斷煩惱障習已盡。至佛除智障始
窮。此經明盡據煩惱障習。大論不盡約智障
未傾沼後釋
依此也
此二障義及斷障義。廣如義章第
五二章義。第九斷結義也
不久至種智。第七當紹尊位德。淨名玄云。佛
合知空有名一切種智。又知一切諸行類相
貌名一切種智沼取此云。種謂種類空有理事名一切
種。於此咸逹名一切種智也。興亦取
云義。云一切智者共二乘
故。不說之者六門分別
一切種智廣如彼玄第
二。義章第十八二智義也。法花據歎菩薩聲
聞皆明其位。此說位也。法花疏云。但菩薩
略廣二位。略說則十四賢聖。謂外凡及内凡三
賢幷十地也。廣說五十一位。謂十信十住十
行十囘向十地。等覺屬佛非菩薩地。廣如正
玄。義章第十四十地等義也。今是補處沼云。
皆補
一生稱
爲不久
故大品云。皆是補處紹尊位者。問。解節
經亦同大品。一生補處與最後身有何差別。
答。測深密疏第一引八敎說。依薩婆多。覩史
天身名爲一生。下生人中成佛身者名最後
身。故倶舍十一云。覩史天一生所繫菩薩。及
最後身必無中夭順正理第三
十一亦同也
今依大乘。諸敎不
同。有唯天身名爲一生。如波若第七云。一
生所繫覩史天菩薩。有唯天身名最後生。如
佛地第五云。覩史多天後身菩薩於中敎化。
有唯天身名爲一生及最後生。如菩提資糧
論第一云。一生所繫菩薩入兜率陀。最後生
菩薩住兜率陀。有唯有人名爲一生。如解節
等。觀音文殊名一生補處。有唯人身名最後
生。如瑜伽四十八云。最後生者。謂諸菩薩於
此生中能現等覺阿耨菩提。有唯人身名爲
一生及最後生。如大論四十云。一生補處或
以相知。如阿私陀仙觀其身相知今世成佛。
見食乳糜知今日成佛。末後身菩薩。以方便
力受惡業報現有魔惱等。有說天名一生。說
若後有。如瑜伽四十顯揚第八云。一生所
繫者。此生無間當證無上菩提。最後有者。卽
住此生能證無上菩提。大同倶舍。然說天身
名一生者。古來三釋。一卽說天身名爲一生。
人生卽是後身攝故。一說彼身名爲一生。更
受人生方成佛故。一人無合說名爲一生。如
說七生預流果等。合說二生爲一生故。問。若
說天名一生者。大論何會。四十八云。三生菩
薩唯生兜率。解云。據實三生謂人生天生最
後生而說天身名三生者。三中一數故說三
生。人身已受故。後身成佛故。不說人生後生
名三生也。具如彼辨。此契本意故淨名疏云。
現在人間。次生天上。後下生成佛。大論數此
以爲三生。現在人間已受生故。不故復數之。
後下生成佛屬佛身。亦不數之。倶取生天之
身故立一生基取此釋。曉同。
如下三身品疏
降魔至法鼓。第八降魔宣理德。法花疏云。魔
謂四魔。軍卽十軍。菩薩說法令人得道故破
煩惱魔得法身故破於陰魔得道及法身故
破死魔。得不動三昧故破天魔。十軍者。欲是
初軍。乃至自高慢人爲十。以理爲鼓。以言宣
之爲擊。四魔十軍及能破義卽大論說。廣如
第六。十軍略頌曰。欲憂飢愛睡。怖疑毒名高。
勝鬘云魔波旬。疏中卷云。魔名殺者。波旬云
極惡。大論云。惡有三種。一名惡。謂有惡加
報。二大惡。無事横加。三惡中之惡。於有恩處
返加毀損。今波旬者。前世於三寶中殖因得
此天報。不念報恩反欲加損。故名極惡。然佛
出世都有一百二十部邪正。更相影嚮方得
弘道利人。經言。住不思議解脫菩薩多作魔
王。則百二十部中之一部也。也論云。奪慧
命壞道法功德善本。故名魔羅。依此淨名疏
第一云。外國稱爲魔羅。此云殺者。以能害慧
命故稱爲怨。凡有二種。一四魔。二八魔。
惱魔爲生死因。二天魔爲生死緣。陰死二魔
是生死果。陰爲其通。死爲其別。故因有内外
果含通別。故立也。言八魔者。四同上說。復有
無常無我無樂無淨。破佛果四德故名爲魔。
小乘不以爲患。故不說之。依大乘義。入煩惱
魔攝。小乘見四諦降煩惱魔。入無餘𣵀槃降
於死魔。以神通呪術伏天魔。大乘得無生忍
降煩惱。後三同前。降後四者。若知如來常樂
我淨破降四倒名降四魔測深密疏具說八魔。宜
莊沼興釋四魔。莊一
依大論沼全依法花疏。但取
魔軍不及繫鼓。具如各文
制諸至淨心。第九破邪顯正德。注淨名云。如
舍利弗與外道論議。七日七夜然後得勝。斯
其類也。肇公云。九十六種外道。疏疏云義
論則具含四八魔。就文但降天魔。大士德超
三界。三界無敵。降天魔則天無敵。制外道則
人無敵矣。怖之以威爲降。屈之以辯稱制。人
天尙其無敵。四趣故何足論語云。六師等所計
之染見。菩薩以實
理觀故。令外道起淨心也。六師如彼。九十
六種如斷結經。莊意同也。興云。生邪解也
又釋。淨名
疏云。十力降天魔。無畏制外道。十八不共簡
異二乘。三科旣是要門。是以別說沼此略取。
彼淨地品疏
具取
今亦具之。然是菩薩力無畏等非是佛故。
大義章云。行心堅固魔法不壞名之爲力。如
大論云。一發心堅固力。乃至十無礙智力。又
華嚴經首楞嚴經更說十力。與此同異。具如
義章第十四菩薩十力義。四無畏者。章云。化
心不怯名爲無畏。淨名疏云。大論云。一得總
章云。摠持不
忘說法無畏
二知根欲盡知法樂及知衆生根
欲性心。說法無畏
不見難者已不能答者善能問答
説法無畏
四有問能答。
善決衆疑能斷物疑
說法無畏
注經卽同。義章說名與此
少異。義卽一也。花嚴經說十無畏。一悉能聞
持菩薩問答無畏。乃至十隨化衆生普爲應
現不斷菩薩願行無畏。開合會釋。廣如義章
第十一四無畏義。十八不共如下也
轉妙至天衆。第十說法利生德。妙者卽不退
之異名。故法花及淨名經云轉不退輪。此云
妙輪。兩經疏云。無生正觀體可楷模故名爲
法。流演圓通不繫一人故稱爲輪。又無生正
觀無累不摧亦是輪義依此基云
摧壞義
一得不失名
爲不退依此即云。
退者失也
自我之彼故稱爲轉依此亦云
轉者動也
法花玄。輪者轉爲義。前得如實悟授於後佛。
衆生不盡輪無息時。故云輪轉依此云
不定義
又具足
義。此無生觀無德不含如波若說。一念具萬
行。圓正義無實觀圓正不偏依此云圓
滿義也
亦名法
輪。亦名梵輪然基德據八正道等。興云。皆約三
法無生。宜略取。莊不及輪釋也
生妙觀爲輪具有十義。眞輪。似輪。自轉。他
轉。義門繁廣。具如法花玄第八法輪義也。不
退有三。淨名疏云。一位不退。謂不退爲二乘。
或云外凡七心。二行不退。所修衆行不可傾
動。位居七地以下。三念不退。八地菩薩念念
法流心心寂滅。今所歎者正據第三。法花論
沼影此云。於資糧等五位
轉其四位二不退法輪
釋三不退凡有四說。
廣如法花疏第一也。問。拆羅漢經云。七地
以上不退故。阿鞞跋致明七地事。般舟三昧
明八地事。首楞嚴三昧明十地事。今云何言
八地不退。答。法花疏云。七地得無生忍名
不退。八地得無功用故名不退。故名不動
基取
此意
問。不退與不轉何異。答。略有四釋。彌
勒所問經云。得内分功德爲不退。得外分功
德爲不轉。又得智慧爲不退。得功德爲不轉。
後二釋如疏也。又釋。是十力中第十轉法輪
力。於句法分別演說順一切衆生悕望及諸
根故。擧此影攝前九種故。如花嚴也
十方至莊嚴第十一淨佛國土德。義章云。安
身之處號之爲土。約佛辨土名爲佛土。寶窟
上云。有三身土。如前述之。今擧應土意該三
身。卽淨名云。無量佛土皆嚴淨。肇公云。群生
無量。所好不同。故修無量淨土以應彼殊好
宜云。上已說法化衆生。今更生
淨佛土。上除心垢。今明土淨
又釋。彼經具云。
關閉一切諸惡趣門。此意兼之嚴土。自閉惡
趣門故沼取云。故關閉一切諸惡趣門。莊云。謂
此菩薩從十方來。各各莊嚴自百佛國。修習六
度而不取相。恒行無相而能莊嚴。如大波若九十一說四
不生。云何菩薩常應圓滿諸佛土亦能亦現而常佛
國土相。又難摩說。意謂。
直心是淨土。興意同也
廣如義章第十二淨土

六趣至蒙益。第十二成就衆生德。此六道義
四門分別。一釋名。二開合。三辨相。四明因。
今略述三。初釋名者。大論第三十一云。地獄
畜生餓鬼人天修羅。義章云。如雜心云。不可
樂故名爲地獄。地持中云。增上可厭故名埿
犁。此云地獄。不樂可厭其義一也。此對厭心
以彰其過。若正解之。就處名也。地下牢獄故
云地獄。以傍行故名爲畜生。若正解之從主
畜養以爲名也。一切世人或爲噉食或爲駈
使畜積此生。從是義故名畜生。從他求故又
常飢虛故名爲餓。恐怯多畏故名爲鬼。意寂
靜故名之爲人。以人能思斷邪念故名意寂
靜。若依𣵀槃。以多恩義故名爲人。人中父子
親戚相憐名多恩義。淨故名天。天報淸淨故
名爲天。若依地持。所受自然故名爲天。阿修
羅者此云劣天。又云無酒。義如嘉祥。此之六
種。經亦名道。因能向道。果爲因趣。故名爲
趣。善惡兩業通人至果名之爲道。地獄等報
爲道所詣故。故地持言。乘惡行往名爲惡道。
亦可六趣道別別故名六道。次辨相者。地獄
有二。一正。二邊。正地獄者在大海下。麁分有
八。活黑繩等。細有一百三十六種。前八各有
十六眷屬。八寒八熱如龍樹說。邊地獄者。或
鐵圍間。或餘山中或大海裏諸治罪處。就畜
生中凡有三十四億種類。於中具有四生不
同。四食之異。業果差殊。具如正法念經說也。
就餓鬼處要有二種。一在人中。二在鬼界閻
浮提下五百由旬。縱廣三萬六千由旬。是餓
鬼界。共中總有三十六種。謂&T055114;身等。因果差
異備如法念。修羅不同。依伽陀經有三。所謂
天鬼畜也。法念唯二。謂鬼與畜。相具如經。人
類無量。大約有四。謂四天下。天趣十有三。
謂三界也。廣如文辨。後決疑者。維摩佛地說
爲五趣。法華及此說有六種。*之何如是耶。
答。依大論意。分別善惡故有六道。依章如前。
修羅旣有二三趣攝。故不別論。故爲五趣莊依
此意
廣如義章第八六道義也。宜云。略明三淨法
門。一說三歸五戒八戒十善受人天報。淨三
途修羅道。二說四諦十二因緣得二乘盡無
生智。淨人天道。三說一乘六度萬行獲無上
果。淨二乘𣵀槃。故曰無不蒙益也。又淨名云。
而生五道以現其身。見聞者無不蒙益
沼依此云。善知根性而於五道以現其身。善巧方便現形
說法。見聞者無不蒙益。由能成就四種法故。能化衆
生皆蒙勝益。故思益經第一云。一常求利
安衆生。二自捨己樂。三心和忍。四除憍慢
成就大智。第十三圓成大智德。成就如前。即
是具足圓滿義也。法花論云。依我空法空通
逹大智故。疏云。照空智也。又淨名云。大智本
行皆悉成就。肇公云。一切種智也。此智以六
度六通衆行爲本。諸大士已備此本利也。彼
明佛智。此因圓智。總攝六度六通衆行。故名
爲大。大義章云。照見名智。解了稱慧。是諸大
士皆能圓成。故云成就大智莊云。自利利
他智名大智
具足大忍。第十四具足大忍德。大論第六云。
問先已說等忍法忍。今何復說大忍成就。答。
此二忍增長名爲大忍。復有二種。生忍法忍。諸
衆生中加惡不瞋。恭敬不喜乃至是名生忍。
甚深法中心無罣礙。是名法忍。乃至觀一切
法非空非不空乃至中道。於此深法信心無碍
不悔不沒。是名大忍成就莊沼取之。宜云。是化他
德。不如忍智。若發大智
則修大行。若起大忍卽興大悲也。沼釋智云。智大性。具
解二空故。又大忍者。耐怨等三。然無盡意經云。修四忍
具智慧。一於求法時忍他惡罵。二不避寒熱等。三隨和
上闍梨行。四於求法時忍空無相。准此卽應以下釋上大
智所
住大慈悲心。第十五拔苦與樂德。義章云。愛
憐名慈。惻愴曰悲。法花疏云。唯一正觀拔苦
與樂故名慈悲。故慈悲心不礙畢竟空。畢竟
空不妨慈悲。是故超凡越聖稱菩薩行也已上
故皆云大莊云。如顯宗論云。由唯大士身大加行所
證得故。故能拔有情所成就故。入大功德珍
斷數大苦惱故。
立大悲名。具如彼
有大堅固力。第十六恒修無倦德。義章云。牢
固不懷名爲堅也。宜云。二乘以定力爲堅固
力。菩薩以大慈悲爲堅固力。亦可諸菩薩等
住大慈悲。衆生住堅固力。上求佛道也莊云。
堅固
精進如人被甲。心無怯畏。菩薩修習不退名堅固力。被
精進甲破懈怠賊。心無怯畏亦復如是。何故名賊。謂退
失善品故。如智論第五云。懈怠沒善心。癡闇破智明。妙
願皆違滅。大業亦已失。沼云。常行不捨名爲堅固。思
益第一云。菩薩有四法堅固其心而不疲倦。一於衆生起
大悲。二精進不懈。三信解生死如夢。四正思惟佛之智
慧。由四法故行慈
悲其心堅固也
歷事至𣵀槃。第十七常事諸佛德。宜云。魔王
諸佛𣵀槃爲滅佛道故。菩薩日夜請久住世
住持佛法故。歷事諸佛有二義。一住持佛法
故。二爲盡生死海故意謂。前顯上求佛道。後顯下
化。辟不厭不欣。除二乘障。
聲聞影苦獨覺生。莊云。無住謂能修習無住方便。此諸
菩薩通逹生死𣵀槃一味。不欣寂不厭生死。歷事諸佛不
欣寂滅。不般𣵀槃。
此名無住方便
發弘至來際。第十八誓盡後際德。宜云。菩薩
有四弘願。一未脫苦諦令得解脫。二未斷集
諦煩惱令得斷滅。三未證滅諦𣵀槃令得。四
未修安道諦令安也。此四願爲化衆生。先度
衆生後我成佛。故云盡未來際沼興同之。莊云。
自他利願盡未來
際轉不
絶也
又釋。由於五無量故誓盡來際。一衆生
界無量。乃至五調伏方便界無量。廣如義章
第十二五無量義
於諸至淨因。第十九深種淨因德。卽法花云。
於諸佛所殖衆德本。八萬四千諸波羅蜜名爲
德本。以此衆德作菩提根故我爲本。大士奉
敎修行目之爲殖。又衆德者佛果德也。修行
衆德之本。同淨名經大智本行皆悉成就也
沼取本說。宜有二義。一佛在世時必有信心勇健故種於
善根。三祇中必三多具。一多供養諸佛。二多發菩提心。
三多種衆善根。此三多具必佛在世時所行之道。故曰廣
於佛所種善根也。二是廣爲吾心行願。故曰廣也。佛所
是佛果處。深種是深遠之志。無所得之善爲得
佛道故。善根者菩提之近因故。如起樹之本根
於三至生忍。第二十悟無生忍德。此卽淨名
逮無所得不起法忍。無所得卽無依無受不住
不著之義。動念生心畢竟寂然稱爲不起。安
耐實相。不悔不從故稱爲忍。無生忍義三門
分別。釋名准前。又義章云。就法釋之有二種
義。一妄想法互相集起名之爲生。生體虛無
故曰無生。此卽經中空如來藏。二眞實法用
起名生。體寂無生。此卽不空如來藏也。心安
此理名無生忍。次體辨者。是實智也。故淨
名注。肇公曰卽無生慧興取。故云
卽實智也
後決疑者。
問。旣是智慧。何故名忍。答。如肇公云。以能
堪受實相故。以忍爲名義章云。慧法名
爲忍。心安也
問。此無
生忍有幾種耶。答。無生一味。隨詮分之。或一
無生。一實智故。或二無生。如前大論生法忍
故。如此經文。三無生忍。宜云。諸法生相過去
已無。故無生相。未來未起卽無生相。若現在
法念念不住。卽無生相。若動若心畢不可得。
自性空故。卽悟無生法忍莊有二釋。初意同之。
後釋取前章第二義
佛性論說三種無生。具如彼也。若重牒有四
重不生。如彼辨也。依仁王說五種無生。廣如
義章第十二五忍義。若依花嚴有十無生。廣
如義章第十四十無生忍義。問。此有何德。答。
大論云。菩薩得無生忍已更無餘事。唯成就
衆生淨佛國土。又具十德。如法花玄第八說

逾於至境界。第二十一超二乘境德。旣證人
法無生妙現。故云逾也。廣如義章第一二無
我義莊興意同。宜云。二乘觀四諦理爲所緣爲果。菩
萬行爲因。萬德爲果。以大比小境。但以四
諦爲因𣵀槃說後卽故
因喩等。沼有二同之
有作無作聖諦別故。廣如
又釋。淨名疏云。十八不共簡異二乘。故云逾
也。然不共法有二。一如來。廣如義章第二十。
十八不共義。二菩薩。今據此論。故義章云。菩
薩十八不共法義。出奮迅王菩薩問經。菩薩
行德超出二乘不與彼同。故曰不共。六度爲
六。三業所作殊勝爲三。通前爲九。十不因他
故。自然能解一切世間五明處等。十一以大悲
心常爲衆生廣治諸病。後授𣵀槃不爲利養。
十二不願世間釋梵諸王而常具受。十三於
妙國土放逸之處。能敎衆生修習亦念。十四
種種惡人於菩薩所不能加害。若見菩薩心
則淸淨。十五有諸衆生不信三寶。若見菩薩
卽生信心。十六天龍鬼等若見菩薩。卽生師
想禮事供養。十七於一切處爲尊爲導。化諸
衆生斷惡修善生天解脫。十八隨所修習菩
提分一法具足神通魔不得便。具如第十六
菩薩十八不共法義也
以大至世間。第二十二善巧利生德。觀諸法
相無縛無解心得淸淨。菩薩敎也。如喜根事。
是名巧說諸法相如實巧度。廣如大論第五
說也。法花疏第三云。凡有三義。一方便是善
巧之名。卽知用也。理實無三方便說三。具如
彼也。是卽具足十二善巧方便。能化衆生安
住佛道義章云。行修善巧故曰方便。一悲心
顧念一切衆生。乃至十二已熟衆生令得解
脫。廣如第十五十二善巧方便義也宜云。世間
有三。一器。
乃至三智正覺世間。今皆是衆生世間
故曰善巧化世間。沼有二釋意同前也
於大至敷演。第二十三能演聖敎德。宜云。天
人大師莫若佛也興云。立數不虛故
云大師。此莊意也
所說之敎不
如波若。能演如是實相波若。故曰能敷演也。
以四悉檀總攝十二部經故。廣如義章第二
四悉檀義。第十三種波若義也。又釋。此諸菩
薩具足十明十忍。能演七大乘中法大。故云
能演。知法顯了目之爲明。慧心安法名之爲
忍。一他明心智。一切衆生心心數法悉如實
知。乃至十入一切法滅定智。入一切法寂滅
正受而不捨於一切所行。一隨順音聲忍。聞
說一切眞實之法不驚不怖信解受持。愛樂
順入修習安忍。乃至十如空忍。如虛空寂無
所有。菩薩如是知一切法空無所有。具如第
十四十明十忍義
祕密至了知。第二十四能解性空德。大論第
六有三釋。一十二因緣名甚深法。二三解脫
門。三諸法實相名甚深法。具如論也。義記第
一云。祕者衆聖愛惜也。密者四見難可得見
也。甚深者最勝第一過三慧境也。意同法花
疏第十一云。昔未曾說爲祕。所祕之法甚深
名密。第三云。可軌之義爲法。凡聖及以下位
菩薩。不能測量故名甚深宜取第三。故云。第一義
悉檀不是二乘之所量
知。唯佛能究竟故曰祕密甚深也。是空義無變改。卽空
性也。内心分明觀心現前了知故也。莊盡三釋。故云。祕
密法者謂四祕密。甚深法者謂緣起法。及二依空性。
如大智論具引文故。沼卽取之。加引法花論五甚深也
顯意云。眞空法性不輙顯說。故稱爲祕。唯佛
能窮故名爲密。體極可軌目之爲法。下位不
測故云甚深。是諸菩薩皆已了知
無復疑惑。第二十五無諸疑網德。義章云。猶
豫名疑。初牒同也。惑者迷惑宜云。以慧能斷衆
生疑網。或無疑惑。
亦四有故。曰無復疑
惑。莊云。自斷衆疑
復有二意。一近據空性。二
遠據諸德。是諸菩薩非但能知。無復疑惑。故
云無復。又令衆生事亦同故。第二攝取事門。
凡有二周。且就初周。准彼以此二十五句攝
取菩薩要功德事。故云攝事門。卽有三門。一
明位。是八九十地。二明方便。卽地中所應作
勝用名方便。此有四種。三明行。所對境界。此
中總貫。具准論及經疏。可知。恐煩不述
其名至菩薩第四列名。今略擧五十三人也。
於中五號或從德行。或依勝用及喩等標基沼
興師
作對釋之。宜莊
二德眞說名也
彼此隨時。得悟爲好。宜云。無障
碍者。是九地菩薩。成就無碍法門也。能說
正法善授於人。不繫一人。故喩於輪。故曰無
障礙轉法輪。恒見衆生小發機心惡轉法輪。
故常發心行道無間如救頭火。故常精進。又
如本疏。謂化衆生性無暇息如河流水。又釋。
如本昔作一切智光仙人。値慈氏佛說慈心
三昧經。故曰慈也。是其妙也。本有三釋。此第
二說。自具善功德。他令得福報也。妙是善義。
吉祥是功德義。故曰妙吉祥。又釋。如本花嚴
經云光世音菩薩。成就大悲法門而化衆生
故。大悲自在。能觀有情三業請救。曰觀自在。
廣如本疏。内有總持德。外能自在化。其德如
王。故曰總持自在王也。口以四辯而說法。身
具二嚴而化度。成如王之。故曰大辯莊嚴王
也。諸善功德自在施化。有情仰德如妙高
山王。種智具足猶如大海。照機遂化其勢如
王。故立名也。能興法寶如竪高幢。故曰寶幢。
大乘法寶興降世間。如竪幢義。能生衆善如
地伏藏故曰地藏。願行無邊如虛空藏故爲
名也。自手能出種種珍寶能與衆生自在無
竭。故曰寶手。自在調伏邪見趣向正觀曰金
剛手。欣樂佛道歡喜心力說法化人曰歡喜
心力。說法化人曰歡喜力於大乘法有修
行力故曰大法力。福智二嚴光照有情嚴飾
非一。卽大之故立此名也。大智之光以照化
物勝義如金曰大金光。超出外道非淨之戒
故曰淨戒。離諸放逸恒入於定故曰常定。離
諸戲論深明實慧。法身大士所得智慧卽爲
極淨。故曰極淸淨慧。志求佛道其心堅固三
業不懈。故曰堅固精進。諸法無分別想如淨
虛空。故曰心如虛空。見善同善見惡改惡。心
願不斷普攝有故。曰不斷大願。能施法藥破
諸煩惱。如施良藥能除患病。故曰施藥。菩薩
光明除煩惱病。故曰療諸煩惱病也。善知病
藥自在療治。故曰醫王。見菩薩德令人欣悅。
彼諸衆生進修高行令得自在。故曰歡喜高
也。世記非上。得菩提記卽爲上也
下二十一菩薩大雲。以喩歎德也。慈悲爲大
雲。智慧爲淨光。謂雲中有光必雨甘水潤澤
糓菓。旣有悲慧說法度人令得道果。故曰大
雲淨光。以大悲心能持佛法敎化衆生。故曰
大雲持法。以慈悲心乃至爲衆生能施名稱
皆令喜樂。故曰名也。所起慈悲非一種故。
化度之稱亦無邊故。曰大雲現無邊稱也。乃
對天魔及衆外道慈心無畏能說佛道如師子
吼。以前悲心勸化一切如牛王吼。以慈悲心
行善心欣進修如念寶也。慈心而照如日藏
照。慈心能除煩惱炎勢如月藏照。慈心說法
時隨機緣多種說法亦多如星光照。慈心智
火安溫衆生如火光也。慈心對破怨惡之敵
如電。明慧照除諸見之闇如光。故曰大雲電
光。慈心吐法音能滅邪見惑。如雷音也。慈心
說法能長善芽法音普聞。故曰大雲惠雨充
遍。慈心能淨衆生煩惱。自能說法無礙自在。
故曰大雲淸淨雨王。大戒如樹定如榮花。若
得花樹其菓自成。若得戒定明慧自在。曰大
雲花樹王。戒香定花行得菩提。我旣得道。衆
生同我。故曰大雲靑蓮花香。能除煩惱不淨
臭令得淸淨法身香。其珍如寶栴檀香也。除
生死熱體感無生妙身。故爲淸涼身也。智慧
光明照除衆生無明闇。故曰大雲除闇。以智
慧之妙術破生死之重翳。故曰大雲破翳菩
薩。此中諸聖欲顯慈悲爲行大綱。故以大雲
爲結絡也
如是至衆第五結歎基云。肇公云。此皆菩薩無生。
無生者無處不生。故言無生。
無生故塞三界内。無
處不生故乘形云道
有六。如前。佛法之尊不出三
敬。今敬三尊故曰三匝也
金光明最勝王經玄樞卷第二
  寶曆二年壬申五月十四日寫得功了
 閑人寶生院成慶六十八齡 
同三年十一月十九日再校了以愚案亂脫
文筆誤傍注了後見人訂正之矣
 成慶六十九 
寫本古本共別而此一卷多亂脫等



金光明最勝王經玄樞卷第三

  序品之餘
復有至童子經三明人衆也。童子者外國歎
稱。謂位隣窮學當補極位。故曰童子。有四。此
初總表通號。梨車毘此云細骨。亦曰傳參
王政。即是王種。卽義記釋。亦言妙皮色。此王
皮色滑妙。具如下述
五億八千。第二唱數
其名至童子。第三列名也。能伏衆獸猶如師
子。放無畏勢伏諸外道。以智慧光除邪見闇。
曰師子光。諸佛如來所行之道。自能修行。
亦他授行。故曰法授。因陀羅授此云總持。自
能持法。亦授他人。故曰因陀羅授沼云。從天
帝乞。帝所
授與名因陀羅
授。卽取莊釋
定慧之光遍照一切無不利益。故
曰大光。以大乘心勇猛精進而修佛道。故曰大
沼卽
晝夜恭敬如來請護卽諸佛護。故曰
佛護沼意
生死長夜勤修善法。法力所護
剛故曰法護。修行大乘要因善友。所求善諸
菩薩僧。故僧力護。金剛護者是護持三寶之
童子。乃爲金剛密威神力護。故爲名也。虛
空諸天夜叉神護。故曰虛空是無相。諸法亦
無相。吼諸虛空無相法。故曰虛空吼。夫萬
善之行如衆寶之藏。故曰寶藏。具衆功德微
妙之藏令人得福。故曰吉祥妙藏
如是等第四結也。此中疏略。准前有六。
結也。法華疏第三云。統御之義爲人。意
謂。此十四人統攝自餘五億七千餘衆修行。
乃至詣佛所。故云上首。二歎德。有二。一安
住菩提。二信喜大乘莊卽
同也
如大品說五種菩
提。論有二釋。初說如彼。第二釋云。一發心菩
提。乃至五無上菩提。廣如義章第十二五種
菩提義。今此皆云無上菩提。異二乘故。言大
乘者。法華疏云。十二門論以六種義釋大
乘。一出二乘之上。故名大乘。乃至地持七義
釋大。一法大。謂大乘經。乃至七果大。謂大菩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