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貞元新定釋教目録 (No. 2157_ 圓照撰 ) in Vol. 55

[First] [Prev+100] [Prev] 891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899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晨攸深震慟。香*茶之*奠有靈照之。是月也
宰臣中貴神策六軍御史大夫及京兆尹尚書
僕射侍郎列卿諸衞將軍各申*奠祭。其餘緇
素不可具陳。七日平晨又陳表謝。草堂沙門
惠朗等言。昨六日先師*茶毘之夕。聖慈哀
悼追贈司空。仍謚號大*辯正廣智不空三藏
和上。昭宣國禮寵光神道。三公之贈有越舊
章。和上之稱先經未載是知高天之澤浸江
海而無涯。幽途之靈蒙日月而下照。凡百弟
子數千衆人。悲感聖恩無任載荷。謹附中使
李*憲誠奉表陳謝以聞。沙門惠朗等誠惶誠
愧謹言。寶應元聖文武皇帝批曰。和上發迹
五天周遊萬里。宣演正法*拯晤生靈。涅槃
歸常考行崇謚。禮經斯在煩以謝恩。同日又
奉勅語僧惠朗。專知撿挍院事兼及教授後
學。一尊一契有次第者聞奏。其日僧惠勝附
奏請於塔所供養三年。敢効丹勤常修香火。
又奉勅語惠勝。和上在日阿師子偏得意旨。
今聞於塔所焚香火守護。先於和上邊受得
普賢念誦法與朕同尊。努力精修。三年滿後
即來對朕。與商量本尊法。所請任依。是時
也火滅已後收得遺身。髏頂等中皆有舍利。
光相瑩淨皎若琉璃。具以上聞。聖情哀悼内
宮稽首置在道場。至十五日又勅語句當京
城寺觀修功徳使開府儀同三司右龍武軍大
將軍知軍事上柱國涼國公李元琮。故大
*辯正廣智不空三藏和上塔所修造宜令且
停。別擇好地起修。洎八月二十八日又勅語
元琮故辯正三藏荼毘得舍利。令於當寺院
造舍利塔。至造塔畢建立豐碑。銀青光祿
大夫御史大夫上柱國憑翊縣開國公嚴郢撰
文。銀青光祿大夫彭王傅上柱國會稽郡開
國公徐浩書字
論曰。自古高僧碩徳寵遇殊恩。生時則榮歿
則已矣。今大*辯正三藏和上則不如是。生承
恩渥歴事三朝。授以列卿品加特進。及臥疾
也勞問相仍。中使名醫晨夕相繼。特加開府
封肅國公。洎乎薨焉上彌震悼。輟朝三日錫
増優。授以司空謚大*辯正仍號和上。先
古未聞。城外茶毘寺中起塔不日不月悉成
就焉。兼樹豐碑紀其徳行。冠絶今古。首出僧
論。亞相作文。王傅書字。斯乃萬代不朽也。
此之所述略擧大綱。若欲具知備如司空大
*辯正廣智三藏表制集中廣説。然所譯經一
百一十部都一百四十三卷。無失一部一
卷。事歴三朝准上勅文。編入貞元新定釋教
目録中矣
貞元新定釋教目録卷第十六



貞元新定釋教目録卷第十七
 *西京西明寺沙門圓照撰 
總集群經録上之十七
今聖神文武皇帝朝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一部十卷御製序
大花嚴長者問佛那羅延力經一卷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一部十卷貞元六年
庚午譯
本生心地觀經一部八卷御製序貞元
六年庚午譯
  右五部三十卷其本見在
般若三藏續翻譯經記曰。昔秦主姚氏有連
理樹生於朝庭。龜茲羅什踐西涼而入貢。今
我皇濬哲。有合蔓瓜生於御苑。罽賓龍象汎
南海以來朝。手持梵經六波羅蜜。大臣聞奏。
帝兪其言制委有司。精選碩徳就西明寺譯
訖。奏聞者即三藏法師其人矣。法師梵名般
刺若唐言
智惠
北天竺境迦畢試國人也言罽賓
者訛略
喬答摩氏言瞿曇者
訛略不正
頴晤天假七歳發心。違侍
二親歸依三寶。時依大徳名調伏軍。諷四阿
含經滿十萬偈阿毘達摩二萬餘偈。又乃隨
師詣迦湿蜜。至年二十具足律儀。諷薩婆多
近四萬偈及倶舍論偈二萬八千并大婆沙。
兼受其義。七年此國學習小乘。至二十三詣
中天竺那蘭陀寺。受大乘唯識瑜伽中邊等
論及聲明論。學與金剛經因明醫明工律論
等。並依智護進友智友三大論師。時乃遊從
雙林八塔。往來瞻禮一十八年。時聞南天尚
持明藏。遂便住詣諮禀未聞。有灌頂師厥名
法稱。受瑜伽教入曼荼羅。三密護身五部契
印。如是承奉住經一年。諷滿三千五百餘偈。
嘗聞支那大國。文殊在中。東赴大唐誓傳佛
教。汎海東邁架險乘航。垂至廣州風飄却
返。至執師子國之東隅。又集資糧堅修船
舶。備歴南海路次國中建中二年垂至廣府
風吹舶破平沒數船。始從五更洎于日出。或
漂或溺頼遇順風。所持資財梵夾經論。遭此
厄難不知所之。及至海壖已在岸上於白沙
内大竹筒中。宛若有神歎未曾有。知大乘理
趣六波羅蜜經與大唐國中根縁熟矣。東行
半月方達廣州。洎建中三年屆于上國矣。至
貞元二祀訪見郷親。神策正將羅好心即般
若三藏舅氏之子也。悲喜相慰將至家中。用
展親親延留供養。好心既信重三寶請譯佛
經。乃與大秦寺波斯僧景淨依胡本。六波羅
蜜經譯成七卷。時爲般若不閑胡語復未解
唐言。景淨不識梵文復未明釋教。雖稱傳譯
未獲半珠。圖竊虚名匪爲福利。録表聞奏意
望流行。聖上濬哲文明允恭釋典。察其所譯
理昧詞疎。且夫釋氏伽藍大秦僧寺。居止
既別行法全乖。景淨應傳彌尸訶教。沙門釋
子弘闡佛經。欲使教法區分人無濫渉。正邪
異類涇渭殊流。若網在綱有條不紊。天人攸
仰四衆知歸。分命有司乃下制曰。中書門下
牒。王希遷牒奉勅釋教深微。道俗虔敬。皆因
梵本法被中華。宜令王希遷與所司精選有
道行僧。就西明寺重更翻譯訖聞奏。牒至准
勅故牒。貞元四年四月十九日牒。及牒祠部
准勅亦然。傳牒京城諸寺。大徳罽賓國三
藏沙門般若宣釋梵本翰林待詔。光宅寺沙
門利言譯梵語。西明寺沙門圓照筆受。資聖
寺沙門道液。西明寺沙門良秀。莊嚴寺沙門
圓照並潤文。慈恩寺沙門應眞。醴泉寺沙門
超悟。光宅寺沙門道岸。西明寺沙門𧦬空並
同證義。自六月八日欲剏經題。勅西街功
徳使兼句當右神策軍使營幕使元從興元元
從鎭軍大將軍行右監門衞將軍知内侍省事
上柱國太原懸開國伯王希遷。親奉綸言。與
奉天定難功臣驃騎大將軍行右神策軍大將
軍知軍事檢校工部尚書兼御史太夫上柱
國武都郡王孟渉寶應功臣元從驃騎。大將
軍行右神策軍大將軍知軍事兼御史中
上柱國靜戎郡王食實封五十戸馬有麟等。
送梵本經至西明寺翻譯。恩錢一百千茶三
十釧香一大合以充譯經院供養。開題名曰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也。其文十卷品十
亦然。至八月六日本使奉宣勅旨。茶五十釧
香一大合賜譯經院。至宜領取。秋涼敬問。諸
大徳各得平安好在。又至二十四日翰林使
張孝順奉宣勅旨。翰林院待詔官等宜命。毎
月假日兩度於西明寺禮謁翻經僧利言等。
事了日停。至二十九日翰林學士左敬騎常
侍歸崇敬金部郎中呉通微水部郎中徐岱京
兆醴泉懸承王丕等同來瞻禮。洎九月二十
日待詔徐承嗣郭紹楊絢楊季炎等二十餘
人設供觀譯十月中旬譯文周畢。十一月十
五日繕寫復終。二十八日録表進上。翻經大
徳西明寺主賜紫沙門良秀等言。伏以大雲
含潤唯佛力之弘。玄穹造物惟帝功之大。
伏惟陛下。徳備三靈威加萬寓。人歸壽域道
濟福城。特降聖慈載敷像教。釋門覩惟新之
運。緇侶荷再造之恩。良秀等誠歡誠喜。昨奉
今年四月十九日恩勅翻譯六波羅蜜經。令
精選有道行僧就西明寺翻譯訖聞奏者。良
秀與梵僧般若法師道液超悟等十人。恭尋
梵字對譯唐言。理奧必窮文深悉究。品章有
叙音韻無遺。價類懸金聲敷琢玉。僧目作
禮歡喜遍身。得逢聖朝重覩佛日。凡譯梵本
九千五百頌。共一十品編成十卷。豈惟摩騰
入漢爰啓金函。羅什歸秦方翻玉軸。以今況
古實邁前修。竊以教迹尊崇法音祕密。陛下
蘊如來護念之慈。當國王付囑之地。光揚聖
義簡在天心。特乞殊恩。爲此經製序并宣附
開元目録。庶使人天迴向。拂輝日月之光。
龍象禪林。獨降雲雨之霈。昔日太宗述聖
教之序。玄宗注般若之經。皆炳煥天文發揮
帝籍。其新譯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謹隨
表進。陛下嗣祖宗之休烈。滋福壽之耿光。
知成佛之因。下念從人之請。僧徒何幸
曲望殊私。塵黷扆旒載深兢惕。無任荷恩之
至。謹詣光順門奉表陳請以聞。沙門良秀等
歡誠恐謹言。帝省經表令功徳使王希
遷奉宣勅旨。語諸大徳師等。自夏徂冬翻譯
經誥功既云畢。慶慰良多。亦大婁羅想勞心
也。冬寒敬問。師等各得平安好。又宣恩旨語
諸大徳。此有少許絹及衣物各賜師等。且於
右銀臺門待進止。至宜領取。時西明寺翻經
大徳沙門良秀等。請於西明寺爲國設無遮
齋慶經。右奉今年四月十九日聖恩。就西
明寺翻譯六波羅蜜多經。伏以慈雲普潤佛日
載揚。蠢動之情。欣感交慮。釋門道廣。緇侶
力微。皇鑒曲臨。鴻私難答。請以十二月一
日奉爲國設無遮大齋。嚴肅道場。燃燈萬盞。
轉誦仁王護國般若等經。庶藉勝因。上資聖
壽。空披誠於塵露。實有荷於乾坤。不勝懇欵
之至。謹詣光順門陳請以聞。如天恩允許請
降墨勅依貞元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譯經大
徳西明寺主賜紫沙門良秀等状進。又宣勅
旨賜般若法師絹一百匹冬衣一副。餘之十
人各五十匹衣一副。撿校二人各三十匹衣
一副。以充&T049514;焉。三藏表謝。沙門般若言。伏
以生自罽賓。十四離郷。南遊天竺聞所未悟。
二十餘年巡禮聖蹤雙林八塔。大小乘學誓
報四恩。遠慕支那毎思上達無由進獻。昨因
表兄右神策軍十將新平郡王羅好心身參戎
衞。遂與奏聞得徹聖聽。實爲多幸。陛下崇
教信受大乘。命以緇徒許令翻譯。微僧至願
斯以爲終。誓奉精修上資皇祚。謹詣光順
門奉表陳謝以聞。沙門般若誠惶誠恐謹言。
皇帝批曰。師夙詣澄源早觀祕藏。周遊西土
歴訪大乘。得心地之遺言。是如來之妙行。
期於宣布以廣玄門。遠負經文來傳中夏。
經途萬里克達京師。載揚羅什之風。重繼摩
騰之迹。眷言精懇朕甚嘉奇。爰命道流俾
加翻譯。庶茲上法永以流行。省視表章煩有
陳謝。同日譯經施主三藏表兄右神策馬軍
十將奉天定難功臣開府儀同三司撿校太子
詹事上柱國新平郡王臣羅好心。上表謝曰。
臣好心言。表弟罽賓國沙門僧般若。先進大
乘理趣梵夾六波羅蜜經。伏奉今年四月十
九日勅。宜令王希遷精選有道行僧。於西明
寺翻譯今經。帙已終者。臣好心誠歡誠喜頓
首頓首。臣聞周星隱輝漢夢馳光。始知靈瑞
而感人。必委明王而導化。是以再邀龍樹
重闡眞宗。伏惟皇帝陛下。澤覃中外恩被生
靈。聲教遠通無爲而理。微臣表弟十四離郷。
志慕緇流跡親僧侶。昨所進經本稽梵夾大
乘理趣曰六波羅蜜。陛下信崇*特令翻譯。
功勤靡輟今帙告終。特賜幡花又令重進。微
僧爲幸驚寵伏深。臣家西蕃得居中國。名
參戎禁榮及私門。父子相歡實慚天地。僧人
何徳更蒙。委曲洪私願爲修持福資皇祚臣
之多幸。誓死答恩載喜載歡。無任抃躍之至。
謹詣光順門奉表陳奏以聞。臣好心誠惶誠
恐頓首頓首謹言。皇帝批曰。卿之表弟早悟
大乘。遠自西方來進上國。宣六根之奧義。
演雙樹之微言。念以精誠所宜欽重。是令翻
譯俾可流行。卿夙茂忠功職司禁衞。省覽表
疏具見乃懷所謝知。洎十二月二日將軍王
希遷宣奉勅醴泉寺僧思惟院。宜與罽賓
國進梵本六波羅蜜僧般若安置。又至二十
三日勅。右神策軍判官内謁者監馮國清宣
送罽賓國僧般若院八尺床三張各夾帖及
席褐官絶縟。白禪氈。白副手巾二枚。銅水
瓶一。鐵鍋二枚。三斗釜一口。白瓷碗十枚。茶
瓶一枚。蒲團一枚。新茶二十串。并茶碾
子一副。於進經日先奉恩旨。令再譯六波羅
蜜經中眞言契印法門。唐梵相對進來者。至
五年二月四日繕寫畢功。與沙門良秀等進
上。勅賜*茶三十*串。復以西明寺沙門圓
照。於翻譯時承旨筆受。經中讃佛節節之中
皆有八萬四千六百六十三種那羅延力。
雖見此説未識其由。因請般若三藏法師翻
茲祕典。名曰佛説大花嚴長者問佛那羅延
力經。宣布譯語筆受潤文及證義。沙門並同
六波羅蜜經更無増減。即貞元四年二月十
五日繕寫功畢。纔一紙餘。時爲修疏忩遽未
得上聞。謹具委由勅編入。洎六年七月二
十五日勅賜三藏名號及紫袈裟。勅罽賓國
進梵夾六波羅蜜經。沙門般若宜賜名般若
三藏仍賜紫衣。復有千福寺講論大徳沙門
智柔。戒行精苦好樂大乘。傳花嚴經及大佛
頂。又常諷味般若心經。此經羅什翻譯名曰
大明呪經。玄奘法師當往西方臨發之時神
人授與。路經砂磧險難之中。至心諷持災障
遠離。是大神呪。斯言不虚。後得梵夾譯出
無異。唯少序分及後流通。次於開元末年法
月三藏復譯此經。二文並有。今遇般若三藏
甲具有此。則與法月經同本異譯也。誠心懇
請重出眞文。未及參詳三藏出使。八月十一
日證義潤文繕寫功畢。修表進上意願流行。
沙門智柔言。伏以聖智宏深藉弘演而彌廣。
眞源妙極假言象而方傳。斯乃衆聖師宗群
經本母。曩者沙門玄奘已譯流行雖義滿無
遺然文虧首。從昨遇罽賓國僧般若親覩梵
文。固請傳通重加賛翼。始知鷲巖精舍實啓
金言。諷者除疑眞風更遠。伏惟陛下。親承
佛囑善無不從。道洽生靈人無不化。智柔不
揆庸淺輒獻愚誠。冀補皇風願資聖壽。伏乞
俯垂天監覽此金文。如或可從伏請頒示中
外。則一切迷生永劫幸甚。不任罄竭丹誠之
至。謹附表陳進以聞。沙門智柔。貞元六年
八月十一日千福寺御注金剛經寶幢院撿校
功徳沙門智柔表進。皇帝批曰
般若心經大乘祕旨。頃者玄奘譯翻字義已
周。其於首從或未詳備近因罽賓國僧般若
來至中華。傳此遺文足相翼賛。師所陳請深
爲允愜。今依來奏用廣眞經
大方廣佛花嚴經一部四十卷
  右一部四十卷其本見在
昔漢明帝金人入夢。出使求佛法於西方。今
我皇聖化感通。南天竺王獻梵經於上國。雖
代有今古。而信重無殊。論其感通不可同
年語也。伏惟皇帝威加北狄。澤被東夷。南
及八蠻。西洎天竺有覺徳行四國順之。詩之
所言即其事也。故獻經願文曰。南天竺烏茶
國深信最勝善逝法者。修行最勝大乘行者。
吉祥自在作清淨師子王。上獻摩訶支那大
唐國大吉祥天子大自在師子王中大王手自
書寫。大方廣佛花嚴經百千偈中所説善財
童子親近承事佛刹極微塵數善知識行中五
十五聖者善知識入不思議解脱境界普賢行
願品。謹奉進上。伏願大國聖王福聚高大超
須彌山。智慧深廣過四大海。十方國土通爲
一家。書此經功徳。願集彼無量福聚。等虚空
界一切世界海無盡衆生界一切皆如善財童
子。得佛正見具足智慧。見不思議眞善知識
咸生歡喜。得佛廣大普光明照離諸貪著。成
就無垢普賢菩薩最勝行願。伏願書此大乘
經典進奉功徳。慈氏如來成佛之時。龍花會
中早得奉覲。大聖天王獲宿命智。瞻見便識
同受佛記。盡虚空遍法界。廣度未來一切衆
生速得成佛。伏准大唐西域記第十云。烏茶
國周七千餘里。國大都城二十餘里。土地膏
膄穀稼茂盛。凡諸果實頗大。諸國異草名花
難以稱述。氣序温暑風俗獷烈。人貌魁梧容
色黧。黮言辭風諷異中印度。好學不倦多信
佛法。伽藍百餘僧徒萬餘人。並皆習學大乘
法教。天祠五十所異道雜居。諸窣覩波凡十
餘所。並是如來説法之處。無憂王之所建也。
國東南境臨大海濱有折利但羅城唐言
登行
二十餘里。入海商人遠方旅客。往來中止之
路也。其城堅峻多諸奇寶。城外隣次有五伽
藍。臺閣崇高尊像工麗。南去僧伽羅國唐言
執師

二萬餘里。靜夜遙望見彼國佛牙窣*覩波
上寶珠光明離離然如明炬之懸燭也。今此
花嚴梵夾自彼烏茶國主手。自書寫乘航架
海發使獻來。是知法王御暦不貴異貨珠珍。
信重大乘以佛法僧而爲上寶。斯乃拯拔淪
溺能證菩提。以貞元十一年歳次乙亥十一
八日。屆于長安進奉明主。帝覽所奏深
生信焉。文字既殊事須翻譯。般若三藏即其
人焉。三藏法師者號般若。罽賓人也梵首訛
略正曰
迦濕畢試。大唐西域記第一云。迦畢試國
周四千餘里。北背雪山三垂黒嶺。國大都城
周十餘里。宜穀麥多果木。出善馬欝金香。
異方奇貨多聚此國。氣序風寒人性暴獷。言
辭鄙藝婚姻雜亂。大同覩貨邏國。習俗語言
風教頗異。服用&T073554;衣兼皮褐。貨用金錢銀錢
及小銅錢。規矩摸樣異於中國。王刹利
種也。有智略性勇烈。威攝隣境統十餘國。愛
育百姓敬崇三寶。歳造丈八尺佛像。兼設無
遮大會。周給貧窶惠施鰥寡。伽藍百餘所僧
徒六千餘人。並多習學大乘法教。窣*覩波
僧伽藍。崇高弘敞廣博嚴淨。天祠數十所異
道千餘人。或露形或塗灰。連絡髑髏以爲冠
鬘也。般若三藏生是國中。俗姓喬荅摩。或從
母族姓羅氏矣。天假聰敏十四離郷。從師北
天冠年具戒。習有部律倶舍婆沙。次遊中天
學五明論及大乘教。住那爛陀寺中。時復巡
瞻八塔靈跡。如是習學一十八年。次詣南天
烏茶王寺。習瑜伽教登灌頂壇。五部眞言悉
皆諮受。遠聞。曼殊大聖五髻童眞。住清涼
之五峯。息煩惱之炎熱。與萬菩薩衆保護大
唐。乃航海梯山則持梵典。捐躯委命越度
闍婆。建中未年屆于上國。貞元四祀奉詔翻
傳六波羅蜜經。即其事也具如別紀。洎于六
祀奉使北天。貞元八年還歸&T055626;下。自惟宿
願未終。大聖曼殊不遑瞻禮。思其本志焚灼
其心。儻恩旨無違誓當親往。十年三月發
趨清涼巡禮五臺至于秋首。十一年四月還
至上都。洎十一月十八日。自南天竺烏茶國
王。進奉大唐梵經兩夾。至于晦日勅下使司。
令三藏法師與諸大徳參詳題目譯名進來。
三藏乃以梵語翻作胡音。沙門智眞譯成漢
語。以茲重譯状上使司。梵本大方廣佛花嚴
經總有六夾共有十萬偈。大唐已譯八十卷。
第二夾了。今南天竺國王所進當第三夾。
有一萬六千七百偈。右件經當舊譯八十卷
花嚴經第九會在室羅筏城説。罽賓國三藏
沙門般若宣梵文。翰林供奉光宅寺沙門智
眞譯語。西明寺翻譯經沙門圓照筆受。使司
得状具以奏聞。上覽其由制令翻譯。頻使
催迫無譯語人。訪知東都有善語者。三藏
伏請奏進。使司得状具録奏聞。天恩允
從。下河南府留守杜亞給劵赴朝。起三月十
二日發自東洛。洎二十七日達于上都至西
明寺。使司奏聞。四月二日中使張朝進宣慰
奉勅語僧廣濟師。遠赴闕庭跋渉途路。想甚
勞止。夏熱比得平安好。其日謹附中使張朝
進謝聞。伏奉聖旨乘問感懼。非常中使却還
謹以附謝。臣奉進旨宣慰譯語僧廣濟。謹附
奏。微僧特蒙聖慈慰問不勝感戴。謹附
謝以聞。爾時諸徳雲集共議翻經。既得其人
得依處。西明地遠來往艱難。應遂便宜
取崇福寺。具状申上使司奏聞。天恩不違中
使宣付。十二年六月四日中使張庭絢宣奉
勅。梵本經夾宜即翻譯訖進來。香三十五兩
半茶五十斤賜譯經院供養。夏熱敬問。諸大
徳各得平安好。箋云。緬尋大聖設教西方。隨
化根宜流布東夏 昔如來出代鹿苑轉於法
輪圓寂雙林。結集畢鉢羅窟。自漢明馭寓法
化此方。經晋魏周隋迄于今日。日月流邁
向滿千年。未如我皇興建逾盛。後秦姚氏傳
譯於草堂。聖上尊崇翻經於崇福。代有今古
正統全殊。四國欽風萬方仰徳。是日也爰剏
經題名曰大方廣佛花嚴經卷第一入不思議
解脱境界普賢行願品。至十四年二月二十
四日進上。罽賓國三藏賜紫沙門般若宣梵
文。東都天宮寺沙門廣濟譯語。西明寺賜
紫沙門圓照筆受。保壽寺沙門智柔智通迴
綴。成都府正覺寺沙門道弘章敬寺沙門鑒
靈潤文。大覺寺沙門道章撿勘證義。千福寺
沙門大通證禪義。大原府崇福寺沙門
觀千福寺沙門靈邃詳定。專知官右神策軍
兵馬使衙前馬軍正將兼押衙特進行鄧
州司法參軍臣南珍貢。右神策軍護軍中尉
兼右街功徳使元從興元元從雲麾將軍右監
門衞將軍知内侍省事上柱國交城縣開國男
食邑三百戸臣霍仙鳴。左神策軍護軍中
兼左街功徳使元從興元元從驃騎大將軍
行左監門衞大將軍知内侍省事上柱國邠國
公食邑三千戸臣竇文場等表。臣仙鳴言。
伏見南天*竺烏茶國王進花嚴經梵夾。恩旨
令臣等句當罽賓國三藏沙門般若與京城大
徳僧靈邃等同翻譯者。今譯成四十卷。爲一
部義。與舊花嚴經第九會入法界品同譯。彼
國語作此方言。玄關妙鍵廓然昭暢。道俗瞻
仰稱讃如在會中。臣仙鳴等誠虔誠敬頓首
頓首。臣聞。至教無言。非言無以通其旨。言
惟導行。即行成而立言。故得定慧兩通語默
倶化。伏惟皇帝陛下覆載恩廣道被無垠。睿
思發明成乎玄徳。斯實萬殊一貫三教同歸。
仰彼蕃情慕化中國。深窮解脱之藏。掇貝葉
於禪林。仍親手書更表虔至。梯航遠
記之。前聞非感通之冥契。豈能蹈滄波
不測之險。越巨鯨呑食之災。遠盡九會圓
明者歟。原其始則覺賢傳於晋。要其終則蕃
王奉於今。七曜以之増輝。萬有欽其勝理。難
可以智識之所能稱。至若作範垂訓體國安
人。雖載祀綿長徳澤深遠。未有中興之盛。
華戎率服。制禮樂之本。啓靈聖之符。河清海
晏。不獨爲秦翻譯。僧靈邃等。妍精祕奧虔
奉聖謨。爲隷訓今約梵徴古。窮索微旨
前修。豈惟格義九&T050610;獨擅名哉謹盛之
寶函嚴飾崇重。香花圍繞天人捧迎。共詣右
銀臺門奉進。伏惟乾靈廣運。以子育爲心爰
念蒸人究津梁於覺路。臣仙鳴等偶逢昌暦
得護眞宗。監統無能。謬奉南宮之獻。恩深難
報。空増戰越之誠。其經伏望宣付中外。庶
福上資皇祚下祐群生。無任勤懇之至。謹奉
表陳進以聞。臣仙鳴等。誠惶誠恐頓首頓首
謹言。貞元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右神策軍
護軍中尉兼右街功徳使元從興元元從雲麾
將軍右監門衞將軍知内侍省事上柱國交
城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戸臣霍仙鳴等進
神策軍護軍中尉兼左街功徳使元從興元
元從驃騎大將軍行*右監門衞大將軍知内
侍*省事上柱國邠國公食邑三千戸臣竇文
場同進。箋云。是日也上覽表章新經隨進。欻
然雲收霧廊。聖日與朗日齊明。經卷適開。皇
風與道風倶扇。韶光淑氣媚景暄和。喜色浮
空蒼生叶慶。爰降中使高品馬侍詮。宣慰
釋門。奉勅語三藏大徳等。比翻譯大方廣佛
花嚴經省勞也。今畢進奉深愜朕懷。春暖師
等各得平好。般若三藏奉表陳賀。罽賓
國三藏寄住上都醴泉寺賜紫沙門般若言。
伏奉恩旨令與京城大徳靈邃等翻譯南天烏
茶國王進花嚴經梵夾者。今譯成四十卷爲
一部。妙理發明精義弘闡。緇侶雲集士庶星
繁。憶念盈衢稱讃難紀。沙門般若誠歡誠慶。
伏惟皇帝陛下天姿自内聖訓柔遠。殊蕃異
俗同歸化源。至教旁通玄徳斯煥。遂乃烏茶
王親扎梵夾恭進中朝。非睿感發於至理。車
書一同豈越在滄溟流砂之外者而能格至
哉。爰自東晋未如今之聖唐。美矣盛矣。雖漢
明求月支之經不足儔也。所翻譯洞盡舊花
嚴經九會入法界品義。詞微旨遠。取會理要
&MT00097;開祕密之門。備窮解脱之藏。微増行業虚
劣難究道源。譯教何能。空慚帝力。伏惟昌
運無爲哀以迷妄。將弘慈氏之眞典。拯郡品
於津梁。虔慶之誠伏増惶越。謹附右策軍護
軍中尉兼右街功徳。使霍仙鳴。謹奉表陳賀
以聞。沙門般若誠惶誠恐謹言。皇帝批曰。梵
旨深玄是資翻譯。法閑承學業精識洞
幽。通貝葉之微言。廣蓮花之淨戒。用和眞
教允副予懷。所賀知。當進經已旨放還。
至二十六日天降中使高品&T031753;仲良又宣進
止。奉勅語三藏大徳等。久在道場翻譯有勞
也。今賜師等法服縑茶至宜領之。春暖各得
平安好。賜般若三藏紫單夾官絁綾絹衣一
副共六事*茶二十串絹一百疋。僧圓照紫
單夾官絁綾絹衣一副亦共六事。餘九人各
褐單夾官絁綾絹衣一副各六事。十人各
茶十串絹五十匹。僧等附表陳謝。三藏沙門
般若等言。伏奉今月二十六日右街功徳使
霍仙鳴判官高品&T031753;仲良宣。賜批詔并法服
*茶絹等者。天降殊澤恩光曲臨。重布堯雲中
興釋氏。凡在緇伍伏深慶躍。伏惟皇帝陛下。
天生聖徳雅尚無爲。遊心聖謨日仄忘僊。
鼓鐘宸極寰海。梵經斯至文教知歸。般若
等識非澄什理昧生融。特沐恩私謬茲翻譯。
聖徳潜被部帙已終。陛下賜賚殊優以開奬
勸。抃躍無地捧戴屏營。謹附右街功徳使
霍仙鳴奉表陳謝以聞。沙門般若等誠惶誠
恐誠歡誠懼謹言。是日謝恩表入。僧等退
歸喜大教流行。勝矣美矣。准十五年九月八
日勅。編入貞元新定釋教目録
佛説十力經一卷
  右一部一卷龜茲三藏沙門勿提提犀魚
唐言蓮
花精進
於安西城西蓮花寺譯
佛説迴向輪經一卷 三紙半
佛説十地經九卷 一百二十一紙
  右二部十卷于闐三藏沙門尸羅達摩唐言
戒法
於北庭州龍興寺。宣譯梵文兼漢語譯
右三部共十一卷其本見在
右新譯十地經及迴向輪經十力經等者。
即上都章敬寺沙門悟空。本名法界。因使
罽賓於中天竺國之所得也。師以玄宗朝
天寶十載辛卯之歳奉使罽賓。癸巳之年
方達彼國。使還之日遘疾不瘳。後遂發心
出家受戒。巡禮八塔至於中天。歴歳既多
發願歸國。於舍利越魔三藏所受得梵本
十地等經迴至安西住蓮花寺。有三藏沙
門勿提提犀魚。請令譯出十力經一卷。又
至北庭被節度使御史大夫楊襲古與龍興
寺沙門大震等。請于闐三藏沙門尸羅達
磨譯出迴向輪經一卷十地經九卷。至
貞元六年二月來屆上都。左街功徳使竇
文場繕寫進奉訖。其本見在。准十五年十
月二十三日勅。編入貞元新定釋教目録。
右從後漢逮至
皇朝合一十九代。所出大小乘經律論并
聖集傳。總二千四百一十五部。都合
七千三百八十八卷。於中一千二百六
十一部。都五千三百九十卷。見行入藏
其梁代曇陀羅譯文殊般若經般若部中
載寶積經中亦復編入故此一經録中重載
據其實
數但一千二百八十五部。五千四百二十
卷。是見行數其集傳中有七十七部四百五十
八卷並是此方撰非梵本翻出
千一百五十五部。二千三十卷。是闕本
數。兩件見闕。合有二千四百一十五部。
七千三百八卷與前都數欠七部一十九卷不同
者其晋無垢眼譯毗尼序合入
于誦其蕭法意齊譯提婆達多品一卷及周武帝代
得譯普門品重偈誦一卷合入妙法蓮華中
其隋朝崛多譯銀主品囑累品共一卷合入金光
明中其涼代曇無讖四卷金光明梁朝眞諦七卷金光明
代崛多譯五卷金光明隋沙門寶貴取前二本合
成八卷故上三經在刪繁録中加此七部一十九卷還
與都數状同
一無欠少
貞元新定釋教目録卷第十七







貞元新定釋教目録卷第十八
 *西京西明寺三藏沙門圓照撰 
總集群經録上之十八
  叙列古今諸家目録之一
古經録一卷
  右尋諸舊録。多稱爲古録。似是秦始皇時
釋利防等所齎經録
舊經録一卷
  右似是前漢劉向校書。天閣往往見有佛
經。即謂古藏經録。謂孔壁所藏。或秦
焚書。人中所藏者
漢時佛經目録一卷
  右似是明帝時迦葉摩騰創譯四十二章經
因即撰録
朱士行漢録一卷
  右曹魏時頴川沙門朱士行。於洛陽講道
行經因著其録。後往西域求經。於彼而卒
衆經録一卷
  右西晋武帝代長安青門外大寺西域沙門
竺法護翻譯衆經因出其録
衆經録一卷
  右西晋懷帝代永嘉中清信士聶道眞禀受
護公之筆匠也。後自翻經因出其録
趙録一卷
  右似是二趙時諸録遙注未知姓氏
綜理衆經目録一卷
  右苻秦代沙門釋道安所撰。自前諸録但
列經名。至於品類時代。蓋闕而不紀。後人
披覽莫測根由。安乃總集名題表其時代
詮品新舊。定其製作。衆經有據。自此而明。
在後群録資而増廣。是知高懷獨悟。足以
垂範後昆。所撰之文。見僧祐録
二秦録一卷
  右後秦姚興弘始年長安沙門釋僧叡所
撰。叡即安之弟子。神用通朗思力標擧。參
譯什門多有撰緝
衆經録四卷
  魏世録 呉世録 晋世録 河西録
右東晋廬山東林寺遠公弟子釋道流創
撰。未就而卒。同學竺道祖續而成之
經論都録一卷 別録一卷
  右東晋成帝豫章山沙門支敏度撰。其人
總校古今群經。故撰都録。敏度又撰別録
一部
衆經目録二卷
  右簫齊武帝時沙門釋王宗撰見梁三藏記
釋彌充録一卷南齊揚都人或
弘充未詳孰是
釋道慧宋齊録一卷南齊
釋道憑録一卷北齊
釋正度録一卷
王車騎録一卷
始興録一卷未詳撰者
亦云南録
廬山録一卷
岑號録一卷
菩提留支録一卷元魏洛京永寧
寺天竺沙門也
華林佛殿衆經目録四卷梁天監十四年
沙門僧紹撰
隋沙門釋靈裕譯經録一卷此房録
無隋字
衆經都録八卷似是總合諸
家未詳作者
  已前諸録二十五家。長房内典二録云。上
件諸録。撿傳記有之。未見其本。故列名而

衆經別録二卷本詳作者言似宋時
總分十例具如後列
  大乘經録一卷三百七十部七
百七十九卷
三乘通教録第二五十一部
九十七卷
三乘中大乘録第三一十七部
二十八卷
上三録總四百三十八部。九百一十四

小乘經録第四四百三十六部
六百一十卷
第五篇目本闕此闕本録不顯部應
散在諸録中故耳
大小乘不判録第六一百七十四部
一百八十四卷
疑經録第七一十七部
二十卷
律録第八一十二部一
百九十五卷
數録第九六部一百
二十一卷
論録第十六部一百
五十二卷
右下七卷録。總六百五十一部。一千六百
八十二卷。上下兩合有十篇。都一千八十
九部。二千五百九十六卷
其下卷七録部數勘同
卷數少四百未詳所以
元魏衆經目録永熙年勅舍人李
廓撰一
  大乘經目録一二百一
十四部
大乘論目録二二十
九部
大乘經子注目録三一十
二部
大乘譯經論目録四一十
三部
大乘經律目録五六十
九部
小乘論目録六二部
有目未得經目録七一十
六部
非眞經目録八六十
二部
非眞論目録九四部
全非經愚人妄作録十一十
一部
都十件經律論眞僞。四百二十七部。二千
五十三
梁代衆經目
  衆經目録卷第一天監十七年
勅沙門寶唱撰
有譯人多卷一大乘二百六十二
部六百七十四卷
無譯人多卷二六十九部四
百六十七卷
有譯人一卷三五部一
十九卷
無譯人一卷四十部
九*十卷
衆經目録卷第二九十八部
九十八卷
  有譯人多卷一一十七部一
百二十卷
無譯人多卷二五部一
十七卷
有譯人一卷三五十部
五十卷
無譯人一卷四二百一十三部
二百一十三卷
衆經目録卷第三三百十二部一千
六百八十一卷
先異譯經一四十五部多卷二百七十
九卷三十八部三十八卷
禪經二九部多卷三十八卷三
十一部三十一卷
戒律三六十八部*二
百七十五卷
疑經四六十二部
六十七卷
注經五四十部二百
四十六卷
數論六三十一部三
百六十七卷
義記七三十八部三
百四十卷
衆經目録卷第四一百二十九部九百八十
五卷後部數勘欠五不同
  隨事別名一一十三部四
百一十三卷
隨事共名二三十五部四
百七十卷
譬喩三一十五部
三十六卷
佛名四一十四部
一十九卷
神呪五四十七部
四十七卷
總四卷都二十件凡一千四百三十三部
三千七百四十一
高齊衆經目録武平年沙門統法上
撰梵名達摩鬱多羅
一卷成
  新造録一二百九十一部
八百七十四卷
修多羅録二一百七十九部
三百三十卷
毘尼録三一十九部
百五十六卷
阿毘曇録四五十部四百
二十一卷
別録第五三十七部
七十四卷
衆經抄録六一百二十七部
一百三十七卷
集録第七三十三部一
百四十七卷
人作録八五十一部
一百六卷
都八件經律論眞*僞七百八十七部二千
三百三十四卷
此都數與前數勘欠十一卷。不同未詳所

從衆經別録下四家目録長房内典二録具
列篇題。今尋本未獲。但具存其目
唐衆經目録五卷貞觀初普光寺沙門
玄琬撰出内典録
  右内典録中引用云唐舊録。未見其本。似
取隋五卷衆經録編新經入。餘者大同
衆經目録五卷於隋録内加奘
譯餘皆無異
大唐大敬寺沙
門靜秦撰
  右從古録已下三十一家諸録之中。雖皆
備述欲尋其本難可備焉。且列名題知其
有據撰録者曰又如長房録中引一乘寺藏録周録之
中引眞寂寺録義善寺録法寺録上之五録
但引其名不言卷數又有陳朝大乘寺藏録四卷並不知
何人製作似是當寺藏經略記由委既局寺名爲録未可
通行故叙録
次闕而不載
梁出三藏記集一十五
  其序略云。祐以庸淺豫憑法門。翹仰玄風
誓弘大化。毎至昏曉諷持。秋夏講説未
嘗。不心馳菴園影躍靈鷲。於是牽課羸志
&T021952;波。討源綴其所聞。名曰出三藏記集。一
撰縁記。二詮名録。三總經序。四述列傳縁
記。撰則原始之本克昭名録詮則。年代之
目不墜經序。總則勝集之時足徴列傳。述
則伊人之風可見。並鑚柝内經研鏡外籍。
云云
出三藏記集卷第一第一卷撰縁記第二至第五詮
名録第六至十二總經序第十三
  至第十五
述列傳
集三藏縁記第一出大智
度論
十誦律五百羅漢出三藏記第二
菩薩處胎經出八藏記第三
胡漢譯經文字音義同異記第四應云
梵漢
前後出經異記第五
出三藏記集卷第二
  新集撰出經律論録第
新集條解異出經録第二
新集表序四部律録第
出三藏記集卷第三
  新集安公古異經録第一九十二部
九十二卷
新集安公失譯經録第二一百四十二部
二百四十七卷
新集安公涼土異經録第三五十九部
七十九卷
新集安公關中異經録第四二十四部
三十四卷
新集律分爲五部記録第五出毘
婆沙
新集律分爲十八部記録第六
新集律來漢地四部記録第七
出三藏記集卷第四
  新集續撰失譯雜經録第一一千三百六部一
千五百七十卷
出三藏記集卷第五
  新集抄經録第一四十六部三百
五十二卷
新集安公疑經録第二二十六部
三十卷
新集疑經僞撰雜録第三三十部
二十六卷
新集安公注經及新經志録第四四十八部
*二百五十

小乘迷學竺法度造異儀記第五
長安叡法師喩疑第六
出三藏記集卷第六四十一章
經序等十首
出三藏記集卷第七道行經
序二十首
出三藏記集卷第八般若鈔經序
等一十九首
出三藏記集卷第九華嚴經記等
二十四首
出三藏記集卷第十道地經序等
二十一首
出三藏記集卷第十一中論序等
一十六首
出三藏記集卷第十二雜記
録十首
出三藏記集卷第十三安世高傳
等十三
出三藏記集卷第十四鳩摩羅什
傳等十
出三藏記集卷第十五白法祖
傳等十
  撰録者曰祐録所撰條例可觀若細尋求非無乖失
如第一卷前出經異記中云舊經怛薩阿竭阿羅
三耶三佛新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一誤若新舊相
對應云舊經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新經多陀阿
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舊經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新
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義全殊不可交互又如
摩羅刹與竺法護乃是一人曇摩云法羅刹言護分爲
二人二誤異出經論録中但名目相似即云重譯而不細
料簡大小混雜三誤以舊灌頂藥師爲宋朝惠簡抄
撰編凝僞録四誤又集序分之中與前譯人時有差
互不細相比對五誤比諸衆作乖
謬全尠此亦璠璵之一玷也
隋衆經目録七卷一卷總録開皇十四年勅翻
經所法經等二十大徳撰
大乘修多羅藏録一六分合七百八十四部
一千七百一十八卷
  衆經一譯分合一百三十三部
四百二十一卷
衆經異譯分合一百九十五部
五百三十二卷
衆經失譯分合一百三十四
二百七十五卷
衆經別生分合二百二十一部
二百六十四卷
衆經疑惑分合二十一
部三十卷
衆經僞妄分合八十部一
百九十六卷
小乘修多羅藏録二六分合八百四十二部算得四
十五部一千三百一卷算得三
百四
  衆經一譯分合七十二部二
百九十二卷
衆經異譯分合一百部三
百七十卷
衆經失譯分合二百五十部
*二百七十二卷
衆經別生分合三百四十一部
三百四十六卷
衆經疑惑分合二十九部
三十一卷
衆經僞妄分合五十三部
九十三卷
大乘毘尼藏録三六分合五十
部八十二卷
  衆律一譯分十二部
三十二卷
衆律異譯分合七部
七卷
衆律失譯分合一十二部
一十四卷
衆律別生分合一十六
部一十六卷
衆律疑惑分合一部
二卷
衆律僞妄分合二部一
十一卷
小乘毘尼藏録四六分合六十三部
三百八十一卷
  衆律一譯分合一十五部
百九十八卷
衆律異譯分合八部一百
二十六卷
衆律失譯分合二十九部
四十五卷
衆律別生分三部
*三卷
衆律疑惑分
部六卷
衆律僞妄分合*二
部三卷
大乘阿毘曇藏五六分合六十八部
*二百八十一卷
  衆論一譯分合四十二部
二百六卷
衆論異譯分合八部五
十二卷
衆論失譯分合一部
二卷
衆論別生分合一十五部
一十九卷
衆論疑惑分合一部
一卷
衆論僞妄分合一部
一卷
小乘阿毘曇藏六六分合一百一十六
部四百八十二
  衆論一譯分合一十四部
二百七十六卷
衆論異譯分合八部六
十六卷
衆論失譯分合五部二
十二卷
衆論別生分合八十六部
一百七卷
衆論疑惑分合一部
一卷
衆論僞妄分合二部
一十卷
佛滅度後抄集録七二分合一百四十四
部六百二十七卷
  西域賢聖抄集分合四十八部
一百一十九卷
此方諸徳抄集分合九十六部
五百八卷
佛滅度後傳記録八二分合三十
三部三十卷
  西*域賢聖傳記分合一十三部
一百五十五卷
此方諸徳傳記分合五十五部一
百五十五卷
佛滅度後著述録九二分合一百一十九
部一百三十四卷
  西*域聖賢著述分合一十五
部一十九卷
此方諸徳著述分合一百四部一
百一十五卷
右九録合二千二百五十七部五千三百一
十卷算得二千二百五十四部五千一百九
十一卷細勘別縁部卷復與總録不同
分爲六卷總録第七合爲十卷
撰録者曰余撿尋此餘非無差錯即加曇摩羅刹晋言
法護總是一人録中分二云出須眞天子經二卷編爲
重譯不識梵晋之言一誤也如律二十二明了論總是一
經録中分爲二部律二十二卷編在律中明了論一卷在
於論録一經之題分二録上二誤其律二十二乃是明
了論半題今云二十二卷誤之甚也眞諦十二
卷者二本不殊在其二部而言重譯三誤也以仁王經
起信論等*編在疑四誤也不能備陳略述如此
隋開皇三寶録一十五卷内題云歴
代三寶紀
  開皇十七年興善寺翻經學士成都費長房

歴代三寶紀第一帝年上
周秦
  從周莊王代十年甲午。至秦始皇帝子子
嬰甲午年。凡二十六主四百八十一載
歴代三寶紀第二帝年次前漢
室後漢
  從前漢高帝元年乙未。至後漢獻帝建安
二十四年己亥。凡二十六君四百一十五

歴代三寶紀第三帝年下魏晋宋
齊梁
  從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至隋開皇十七
年丁巳。凡四十主三百七十八載
歴代三寶紀第四 譯經 後漢
  右從明帝永平十年丁卯。至獻帝末年歴
一十一主一百五十二年。華戎道俗十有
二人并古失譯。合出經律三百三十四部
四百一十六卷
歴代三寶紀第五 譯經 魏呉
  右魏呉兩代道俗十人所出經律羯磨并舊
失譯。合三百一十二部四百八十二卷
歴代三寶紀第六 譯經 西晋
  右西晋代華*戎道俗十有三人并前失譯
諸經戒等。合四百五十一部七百一十七

歴代三寶紀第七 譯經 東晋
  右東晋代華*戎道俗二十七人而所出經
并舊失譯。合二百六十三部五百八十五

歴代三寶紀第八譯經
秦符秦
  右二秦之代華*戎釋種一十六人。合出經
論傳等一百六十四部九百四卷
歴代三寶紀第九譯經西秦北涼
元魏高齊陳代
  右五代緇素共二十七人所出三藏記録
等并及失譯。合二百三部八百五十五卷
歴代三寶紀第十 譯經 宋
  右宋代華*戎道俗二十三人。出經律論及
傳録等。凡二百一十部四百九十卷
歴代三寶紀第十一 譯經 齊梁周
  右三代緇素共五十一人。出經律論及傳
録等。一百六十二部一千三百三十六卷
歴代三寶紀第十二 譯經 大隋
  右隋代華戎緇素十有九人所翻新文。及
新舊本論傳法式。合七十五部四百六十
二卷
歴代三寶紀第十三乘録
入藏
五百五十一部一
千五百八十六卷
  修多羅有譯一二百三十四部
八百八十五卷
修多羅失譯二二百三十五
部四百二卷
毘尼有譯三一十九部
四十卷
毘尼失譯四一十二部
一十四卷
阿毘曇有譯五四十九部二
百三十八卷
阿毘曇失譯六二部
七卷
歴代三寶紀第十四小乘録
入藏目
五百二十五部一
千七百三十九卷録云七百一
十二卷者誤
  修多羅有譯一一百八部五
百二十七卷
修多羅失譯二三百一十六部
四百八十二卷
毘尼有譯三三十九部二
百八十五卷
毘尼失譯四三十一部
六十七卷
阿毘曇有譯五三十一部三
百五十一卷
阿毘曇失譯六一十部二
十七卷
開皇三寶録總目一卷内典録云房録所出經律論
傳總二千一百四十六部六
  千二百三十五卷非入藏數算得
七十四部三十七卷與内典不同
右兼總目共成一十五卷其第十三十四大小乘
入藏一千七十六部
三千三百二十五卷房録本數三
二百九十二卷者計數錯也
内典録云。房所撰者入藏之中。凡互相
謬。得在繁富。未可覆通。非無憑准。未可
偏削撰録者曰余撿長房入藏録中事實雜謬其&T055762;
疑僞皆編入藏竊爲不可又如大乘録中賢劫經
賢劫三昧經此是一經兩名今存二部一誤須菩提品及
長天子經須眞天子問四事經亦一經兩名重載二
部三誤象歩經即無所希望經異名各存四誤菩提無
所行經即文殊問菩提經異名存其二本五誤以僧佉
道入大乘中六誤小乘録中達摩多羅禪經與不
淨觀禪徳總是一經其不淨觀約法爲名達摩多羅就
人立稱二部倶存七誤十誦律六十一卷十誦律五十九
卷二本不殊其六十一卷者卑摩羅叉加毘尼序置之
於後餘並無異今云重譯二本倶存八誤律二十二
於律中明了論在於論録一題分二九誤其律二十二
乃是明了論之半題今存律二十二卷誤中重誤也衆事
分阿毘曇論代録之中即言宋朝求那跋陀羅共菩提
耶舍譯入藏之内則言失源前後
差違十誤餘者存録不能繁叙
隋衆經目録五卷仁壽二年勅請興善寺大徳
與翻經沙門及學士等撰
  都合二千一百九部五千五
十九卷
單本原來一本
更無別翻
合三百七十部一千七百八十
六卷
右第一卷
重翻本是一經或有二
翻者乃至六重翻者
合二百七十七部五百
八十三卷
賢聖集傳賢聖所撰
翻譯有原
合四十一部一百六十四卷
  右第二卷已前二卷三分合六百八十八部
二千五百三十三卷入藏見録
別生於本部内
抄出別行
合八百一十部一千二百八十八

  右第三卷
疑僞名雖似正義
渉人造
合二百九部四百九十一卷
  右第四
闕本舊録有目
而無經本
合四百二部七百四十七卷請訪
  右第五卷
其序略云。別生疑僞不須抄寫。已外三分
入藏所收。至如法寶集之流。淨住子之類
還同*略抄例入別生。餘有僧傳等詞參文
史體非淳正。事雖可尋義無在録。内典録
云。即今京輦通寫盛行。直列經名仍銓傳
譯。所略過半未足尋之撰録者曰余撿尋此
録非無差謬只如弘道
廣顯三昧經與阿耨達龍王經此是一經兩名倶云竺法
護譯存其兩本一誤又如普曜經八卷云西晋竺法護譯
闕本録中復云普曜經八卷亦云竺法護譯見闕倶
載二誤又入藏中普曜經八卷即云單本闕本録中
云重譯闕本前後差舛三誤眞諦所譯攝大乘論十二卷
者與十五卷者卷雖増減文則不殊今二本倶存四誤彌
塞羯磨闕本録中前後重載五誤以隨願往生
經遺意論等編爲疑僞六誤餘在録中不能備記
大唐内傳録十卷麟徳元年甲子西明
寺沙門釋道宣撰
歴代衆經傳譯所從録第一謂代別出經及人述
作無非通法並入經收
  故隨
經出
後漢朝傳譯道俗十二人所出經律等三百
三十
四部四百一十六卷失譯經
一百二部一百四十八卷
後漢朝傳譯僧六人所出經律等一十三部
二十五卷
南呉孫氏傳譯道俗四人所出經傳等一百
四十
八部一百九十五卷失譯經
一百一十部二百九十二卷
西晋朝傳譯道俗一十三人所出經戒等
四百四十六部七百一十
三卷失譯經八部十五卷
東晋朝傳譯道俗二十七人所出經傳等
二百六十四部五百七十四
卷失譯經五十部五十四卷
前秦苻氏傳譯僧八人所出經傳等四十部二
百三十九
西晋乞伏氏傳譯僧一人所出經等一十五部
二十二卷
失譯經八部
一十二卷
後秦姚氏傳譯僧八人所出經傳等一百二十
四部六百
七十
六卷
北涼沮渠氏傳譯道俗九人所出經
三十四部二百七十卷
失譯經五部一十七卷
宋朝傳譯道俗二十四人所出經傳二百一十
七部五百

前齊朝傳譯道俗二十人所出經傳五十二部
三百九十

梁朝傳譯道俗二十一人所出經律傳等
八十九部
九百三卷
後魏元氏傳譯道俗一十四人所出經論
八十八部二
百九十八卷
後齊高氏傳譯道俗二人所出八部五
十二卷
後周宇文氏傳譯道俗一十一人所出經
論天文等三十二部
一百五卷
陳朝傳譯道俗三人所出經論傳疏等五十
四部
二百五十
一卷
隋朝傳譯道俗二十五人所出經論等一百
六部
六百三
十三卷
皇朝傳譯道俗等十有二人所出經論
都合一十八代所出衆經總有二千四百八
十七部八十四百七十六卷其第一卷初都數
與第十卷中都數
多少不同又與諸本對勘數
亦少多差互未詳何者爲正
已上一録分爲五卷從第一
至第五
歴代翻本單重人代存亡録第二謂前後異出人
代不同又遭離
  亂道俗波迸今總計會故單
重縁故叙莫知致傳失譯
大乘經單重譯本并譯有無録合三百八部
一百五十二卷
一千五百
二十二紙
大乘律單重譯本并譯有無録合二十二部三
十四卷四百六
十二
大乘論單重譯本并譯有無録合七百二部五
百卷九千二百
二十
小乘經單重譯本并譯有無録合二百四部五
百四十四卷七
千六百七
十四紙
小乘律本譯有無録合三十五部二百七十四
卷五千八百一十二紙
小乘論單重譯本并譯有無録合三十三部六
百七十六卷一
萬二千一百
七十七紙
賢聖集録通大小乘合四十七部一百八十
四卷二千七百六十紙
右一録分爲第六第七二卷
歴代衆經分大小乘入藏録第三
衆經律論傳合百一部三千三百六十一卷五萬六
千一百七十紙三百二十六
  
大乘經一譯一百四部六百八十五卷一萬一
千四十三紙六十六帙
大乘經重翻二百二部四百九十七卷七千二
百九十紙四十九帙
小乘經一譯一百八部一百一十四卷
九百七十七紙
六帙
小乘律三十五部二百七十四卷五
千八百一十三紙
三十八帙
大乘論七十四部五百二卷
五十二帙
九千百三十紙
大乘論三十三部六百七十六卷一
千一百七十七紙
六十八帙
賢聖集傳四十九部一百八十四卷
一千八百八紙
一十八帙
右一録爲第八卷撰録者曰尋此録數與次前録部
卷有同者不同者同録出大乘
律此合入經中
又單重交
歴代衆經擧要轉讀録第四謂轉讀尋翫務在要
博繁本重義非曰被
  時故隨部撮與簡取通
道自餘重本存而表暇
大乘經正本二百五十四部七百九十五卷一
萬三千七十九紙
大乘律本二十部三十二卷四
百三十紙
大乘論本六十三部四百四十五卷八
千一百一十五紙
都合大乘經律論合三百三十七部千二百六
十七卷二
萬一千六百
二十五紙
小乘經合一百一十八部四百三十三卷六
千七百一十三紙
小乘律合三十五部*一百七十四卷五
千七百一十八紙
小乘論合二十九部五百六十五卷九
千九百九十七紙
都合小乘經律論合一百八十二部一千二
百五十
二卷二萬二千四
百二十八
右一録爲第九
歴代衆經有目闕本録第五謂統撿群經校本則無
隨方別出未能通明今
  別題目
訪之
歴代道俗述作注解録第六謂注述聖言用通未悟
前已離顯未足
  明今別
歴代諸經支泒陳化録第七謂別生諸經曲順
時俗未通廣本且
  接初心一四句
偈未可輕削故也
歴代所出疑*僞經論録第八謂正法縁遠凡愚未
達隨俗下化有&MT00115;
  宗若不標
顯玉石斯
歴代衆經目始終序第九謂經録代出
須識其源
歴代衆經應感興敬録第十謂經翻東夏應感徴祥
而有蒙祐増信心故
  使傳持
惟遠
右六録合爲第十卷欲具委之
恐繁故略
内典録中宣律師云。余少沐法流五十餘
載。宗匠成教軌範賢明。毎値經詰徳能無
不目閲親謁。至於經部大録欣悟良多。無
論眞僞思聞其云云。故魏晋之後騰譯
鬱蒸。制録討論居然非一。或以數列。或
用名求。或憑時代。或寄參譯。各紀一隅。
務存所見。斯並當時稽古識量修明。而綴
撰筆削不至祥密者。非爲才不足而智不
周也
上集群目取訊僧傳等文勘閲詳定。便參
祐房等録。祐録徴據文義可觀。然大小儡
同三藏糅雜。抄集參正傳記亂經。
撿始終莫能通決。房録後出該贍前聞。然
三寶共部僞眞淆亂。自餘諸録胡可勝言。
今余所撰望革前弊撰録者曰宣公所撰類例
明審實有可觀作者之風見
於茲矣然少有差雜未能盡善述作之事誠謂難哉今
略序數科以詳厥誤非欲指陳臧否實惟甄異是
非如人代存亡録中新小品等六經並云大品之同本
者不然義理雖通據會全異而言同本一誤菩薩浮行
經與寶髻菩薩經倶云竺法護譯此是一經兩名存其二
本二誤弘道廣顯三昧經與阿耨達龍王經亦是一經兩
名二本倶存三誤須彌藏經二卷此是高齊耶舍所翻前
後重上四誤攝大乘論眞諦譯者有十二卷本有十五
卷成者二本倶存五誤般若鈔經大乘録中及集傳
内二處倶載六誤又如分乘入藏録中深密解脱經前後







前與菩薩處胎經同帙後與解深密經同帙七誤以舊十
輪經爲單本新十輪經爲重譯八誤以起世經爲單本
樓炭經爲重譯九誤
此類非一不能備
擧如擧要轉讀録中信力入印法門經雖是華嚴支類大
部中無同於度世漸備等經攝歸大部不爲轉讀之數一
不然也諸部般若唯擧大品一經放光等九部云重沓罕
尋擧前以統大義斯盡玉華後譯大般若者明佛
化有十六會得在供養難用常行今謂不然豈可以
愚淺智而堰截法海乎人性不同所樂各異豈以自
好略令他同己見耶般若大經轉讀極衆佛記弘闡在
東北方而言難用常行竊爲未可又小品大品據會全殊
一廢一興二不然也如須彌藏經等雖是大集別分大
部中無攝而不行理爲未當又須彌藏經前則攝歸大
集後則別擧流行前後差殊三不然也如樓炭經等攝
入長含起世一經別令轉讀起世之與樓炭經梵本何
殊一廢一興四不然也如安般守意與大安般無殊此乃
何縁二倶轉讀五不然也如十八部論與部異執梵本
不殊此復何縁倶令轉讀六不然也又云録外有外道金
七十論破外道涅槃論破外道四宗論未暇若闕者如
金七十論外道所撰非是佛法除之可然涅槃四宗同彼
刪削將爲未可此是内論破於外宗一例刪除七不然也
又如人代存亡録及擧要轉讀録大乘録中三藏備
入藏録中大乘無律豈可前後倶有中間獨無自爲矛
盾八不然也如上所列非無乖舛而云革弊或所
未然差錯極多卒難陳委明達之輩幸自詳焉
續大唐内典録一卷開元庚午歳西崇
福寺沙門智昇撰
  歴代衆經傳譯所從録從麟徳元年甲子至開元
十八年庚午前録未載今

大唐古今譯*經圖紀四卷大慈恩寺翻經
沙門靖邁撰
  大慈恩寺翻經堂内壁畫古今翻譯圖變。
靖邁因撰題之于壁。但略費長房録。翻經
之者紀之。餘撰集者不録。逮至皇朝總成
四卷。房所錯者此亦同然。更欲廣陳恐繁

續古今譯經圖紀一卷開元庚午歳西崇
福寺沙門智昇撰
  從奘法師後至輪波迦羅前紀未載 今
故續之
大周刋定衆經目録十五卷天后天册萬歳元年
乙未勅東都佛授記
  寺沙門明佺等撰定
大小乘經律論及賢聖集傳合三千六百一
十六部八千六百四十一卷其見定入藏流行
部卷不在此數
大乘單譯經目卷第一三百八十三部
五百二十五卷
大乘重譯經目之一卷第二千七十八部
一千三百九十四卷
大乘重譯經目之二卷第三一百六十八部
三百三十八卷
大乘重譯經目之三卷第四一百八十部四
百二十一卷
大乘重譯經目之四卷第五一百六十八部
三百六十五卷
大乘律大乘論目卷第六一百六十二部
七百一十六卷
小乘單譯經目卷第七二百二十八部
三百一十卷
小乘單譯經目之一卷第八三百七十一部
八百四十二卷
小乘重譯經目之二卷第九二百七十九部
三百八十一卷
小乘律論賢聖集傳目卷第十一百九十四部
一千三百十一
大小乘失譯經目卷第十一三百七十七
部五百八卷
大小乘闕本經目卷第十二四百七十八部
六百七十七卷
見定入藏流行目上卷第十三
見定入藏流行目下卷第十四
合大小乘三藏及賢聖集傳等八百七十四
部四千二百五十三卷上卷入藏大乘經律論五
百六十三部二千五百三
十二卷下卷小乘經律論及集傳
二百九十九部一千六百二十卷
大乘經四百六十二部一千九百
六十三卷一百九十六帙
大乘律二十三部四
十九卷五帙
大乘論八十八部五百二
十卷五十一帙
已上爲入藏録上卷
小乘經二百七部四百四
十三卷四十四帙
小乘律三十五部二百六
十卷二十八帙
小乘論三十六部七百四
十卷七十三帙
賢聖集傳二十一部四十一
卷四帙
已上爲入藏録下卷細算都部卷數與卷中數
差互不同未定本
僞經目録一卷二百二十八部
四百一十九卷
  右兼僞經録總一十五卷撰録者曰當刊定此
録法匠如林徳重名高
未能親覽但指揮末學令緝撰成之中間乖失幾將太
半此乃委不得人過在於使能也且如第十二卷闕本
經數總四百七十八部六百七十七卷前十一卷中以
含有訖今通計此總成五千六百一十六部八千六
百四十一卷者此不然也妄増部卷推實即無諸餘
交雜難可備記刪繁録中已述多少更欲細委恐繁故
貞元新定釋教目録卷第十八



貞元新定釋教目録卷第十九
 *西京西明寺三藏沙門圓照撰 
總集群經録上之十九
  叙列古今諸家目録之二
大唐開元釋教録二十卷 庚午歳西崇福寺
沙門智昇撰
  右此中所撰總分上下兩録具件如左
總集群經録上從漢至唐所出經教區別人代
具顯此中目録始終續於後列
  後漢傳譯緇素一十二人。所出經并新舊
集失譯諸經。總二百九十二部合三百九
十五卷九十七部一百三十一卷見在
一百五十五部二百六十卷闕本
集失譯諸經。總二百九十二部合三百九
十五卷九十七部一百三十一卷見在
一百五十五部二百六十卷闕本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891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899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