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宋僧史略/附、紹興朝旨改正僧道班文字一集 (No. 2126_ 賛寧撰 ) in Vol. 54

[First] [Prev]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造帳入籍。自大和五年始也。若然者。前豈無
籍帳邪。監福曹昭玄寺崇玄署。將何統斷僧
務乎。對曰。勘造僧帳。體度不同。或逐寺總
知。或隨州別録。或單名轉數。或納牒改添。故
不同也。然則出時君之好惡。乃入籍之解張。
今大宋用周顯徳條貫。三年一造。著于律令

大宋僧史略卷中



大宋僧史略卷下咸平二年
重更修理
 右街僧録通慧大師賛寧奉 勅撰 
  四十一誕辰談論内齋
四十二賜僧紫衣
四十三賜師號徳號
四十四内供奉并引駕
四十五封授官秩四十六方等戒壇
四十七結社法集四十八賜夏臘
四十九對王者稱謂五十臨壇法位
五十一度僧規利五十二賜諡號
五十三菩薩僧五十四得道證果
五十五大秦末尼五十六駕頭床子
五十七城闍天王五十八上元放燈
五十九總論
  誕辰談論
昔漢祖與盧綰同日生。有奉酒饌相遺。此爲
慶生之權輿也。後則束帛壺酒。孩兒服玩。以
加祝賀。大則玉帛長生久視之意。屬干物品。
以爲慶生之豐禮也。及聞佛法中有弭災延
命之説。則以佛事爲慶也。元魏後周隋世。多
召名行廣學僧。與儒道對論。悦視王道。亦慶
生之美事矣。唐高宗召賈公彦於御前。與道
士沙門講説經義。徳宗誕日御麟徳殿。命許
孟容等。登座與釋老之徒講論。貞元十二年
四月誕日。御麟徳殿。詔給事中徐岱兵部郎
中趙需及許孟容韋渠牟。與道士葛參成沙
門談筵等二十人。講論三教。渠牟最辯給。文
宗九月誕日。召白居易。與僧惟澄道士趙常
盈。於麟徳殿談論。居易論難鋒起。辭辯泉注。
上疑宿構。深嗟揖之。莊宗代有僧録慧江。與
道門程紫霄談論。互相切磋謔浪嘲戲。以悦
帝焉。莊宗自好吟唱。雖行營軍中。亦携法師
談讃。或時嘲挫。毎誕辰飯僧。則内殿論義明
宗。石晋之時。僧録雲辯多於誕日談讃。皇帝
親坐累對論議。至大宋太祖朝。天下務繁。乃
罷斯務。止重僧講。三學爲上。此無乃太厚重
而貞實乎
  内齋附
皇帝誕日。詔選高徳僧。入内殿賜食加厚嚫。
尋文起於後魏之間。多延上達。用徼福壽。唐
自代宗。置内道場。毎年降聖節召名僧。入飯
嚫。謂之内齋。及文宗大和七年十月。改慶
成節。勅停僧道内齋。至武宗初年。重置内道
場。并設内齋。僧道獻壽。會昌四年六月。停内
齋及内長生道場。宣宗即位元年六月二十
二日。勅復置内齋。許僧道獻壽。梁祖開平三
年大明節日。帝御文明殿。設僧齋。宰臣翰林
學士預之。我大宋皇帝誕節。兩街僧録道録
首座并公薦兩街分僧賜紫衣師號。了便同
賜齋。又聞晋漢周帝生日。設百僧後量滅令
數人而已
  賜僧紫衣
古之所貴名與器焉。賜人服章。極則朱紫。緑
皂黄綬乃爲降次。故曰加紫綬。必得金章。令
僧但受其紫而不金也方袍
非綬
尋諸史。僧衣赤黄
黒青等色。不聞朱紫。案唐書。則天朝有僧法
朗等。重譯大雲經。陳符命言。則天是彌勒下
生爲閻浮提主。唐氏合微。故由之革薜稱周
新大雲經曰。終後生彌
勒宮。不言則天是彌勒
法朗薜懷義九人並封縣
公。賜物有差。皆賜紫袈裟銀龜袋。其大雲經
頒於天下寺。各藏一本。令高座講説。賜紫自
此始也。觀新唐書言。大雲是僞經則非也。此
經晋朝已譯舊本便云女王。于時豈有天后
耶。蓋因重譯故。有厚誣加。以挾薜懷義。在其
間致招譏誚也。則天之後中宗朝。以胡僧慧
範修寺之功封縣公。不行紫服。睿宗時亦無
聞焉。玄宗友愛頗至。以寧王疾遣中使尚藥。
馳騖旁午唯僧崇憲醫効。帝悦賜緋袍魚袋
賜緋魚袋
唯憲一人
又開元二十年九月中。波斯王遣大
徳僧及烈至唐及烈
僧名
勅賜紫袈裟一副帛五十
匹。遣還本國。天寶末。沙門道平住金城縣寺。
遇祿山逆亂。玄宗幸蜀。肅宗過寺。平懇勸
論兵靈武。收復長安。肅宗遂以兵屬之。用爲
左金吾大將軍。至臨&MT06324;遇賊大戰。累次立功。
後還乞爲僧。勅配崇福興慶兩寺。賜紫衣入
内。奏對爲常。代宗永泰年中。章敬寺僧崇慧
與道士角術。告勝中官鞏庭玉。宣賜紫衣一
除魚
袋也
次鎭國寺梵僧紀陀。年六百歳。臨終遣
弟子。奉衣鉢上皇帝。勅賜紫衣焉。徳宗歸心
釋氏。詔法師端甫。入内殿與儒道論義。賜
紫方袍。順宗憲宗穆宗文宗武宗皆行此賜
尋僧名。
未見耳
東觀奏記曰。大中中。大安國寺釋修
會能詩。嘗應制。才思清拔。一日聞帝乞紫衣。
帝曰。不於汝吝耶。觀若相有缺然。故未賜也。
及賜歸寺。暴疾而卒。大中四年六月二十二
日降誕節。内殿禪大徳並賜紫。追福院主宗
茞亦賜紫。次有沙州巡禮僧悟眞至京。及大
徳玄暢句當藏經。各賜紫。又法乾寺都撿挍
僧從暕賜紫。帝幸莊嚴寺禮佛牙。靈慧律師
賜紫。崇福寺叡川賜紫。懿宗咸通四年。有西
涼府僧法信。進百法論疏抄。勘實賜紫。十一
年十一月十四日延慶節。兩街僧道赴内。於
麟徳殿講論。可孚賜紫。又日本國僧圓載住
西明寺。辭迴本國。賜紫遣還。十二年延慶節。
内殿講論。左街清韻思禮雲卿等五人。右街
幼章慧暉清遠等四人。並賜紫尋街分。各賜紫
衣。自咸通始也
僖宗昭宗賜諸道所薦僧紫衣極多不録。梁
祖乾化元年十一月。有迴紇入朝僧凝盧宜
李思宜延籛等。各賜紫還蕃。又潭州僧法思。
桂州僧歸眞。面乞賜紫。莊宗喜賜僧紫衣。晋
漢周皆爾。今大宋唯誕節賜也。其或内道場
僧已著紫。又賜紫羅衣三事。謂之重賜。若偏
覇諸國。賜與亦同。僞蜀時。雲南國遣内供奉
崇聖寺主。賜紫銀鉢。僧充通好使焉。後蠻士
有上者賜金鉢。猶中國賜銀魚也。倭國則賜
僧傳燈法師之號。高麗賜僧紫衣。則以金銀
鉤施於紉上。甄別高下也
  賜師號
師號謂賜某大師也。遠起梁武帝號婁約法
師。次隋煬帝號智顗禪師。並爲智者。而無大
師二字。唐中宗號萬迴爲法雲公加公
一字
玄宗開
元中。有慧日法師。中宗朝得度師義淨。游西
域迴進眞容梵夾。帝悦賜號慈敏。亦未行大
師之字。穆宗朝。天平軍節度使劉總奏乞出
家賜紫衣。號大覺師止師
一字
至懿宗咸通十一年
十一月十四日延慶節。因談論。左街雲顥賜
三慧大師。右街僧徹賜淨光大師。可孚法智
大師重謙青蓮大師。賜師號懿宗朝始也
分明言某大師。
見五運圖
僖宗朝有僧録雲皓大師。昭宗
朝有圓明大師。梁革唐命。賜靈武道寅尤等。
爲證慧大師。賜呉越國徑山洪諲。爲法濟大
師。至龍徳元年。不許僧妄求師號紫衣。後唐
晋漢周咸同。今大宋止行師號紫衣。而大徳
號許僧録司簡署。先是開寶至太平興國四
年以前。許四海僧入殿庭。乞比試三學。下開
封府功徳使差僧。證經律論義。十條全通賜
紫衣。號爲手表僧。以其面手進表也。尋因功
徳使奏。天下一家不須手表。求選勅依。自此
毎遇皇帝誕節。親王宰輔節度使至刺史。得
上表薦所知。僧道紫衣師號唯兩街僧録道
録所薦得入内。是日授門下牒。謂之簾前師
號。給紫衣四事。號簾前紫衣。此最爲榮觀也。
其外王侯薦者。間日方出節制簾問牧守轉
降而賜也
  徳號附
徳號之興其來遠矣。魏晋之世。翻譯律本羯
磨文中。皆曰大徳僧。經云。爲大徳天生。論
云。諸大徳有神通者。及諸傳紀私呼僧中賢
彦。多云大徳。非國朝所補也。至唐代宗。内出
香一合。送西明寺故上座大徳道宣掌内。始
見史傳。又代宗大暦二年。安國寺律大徳乘
如奏亡僧物色。乞依律斷輕重。宜依觀此文。
似勅補也。然或詔勅中云。長老僧某。豈是補
署邪。蓋一期之推飾耳。大徳道宣律大徳乘
如亦同此也。大暦六年辛亥歳四月五日。勅
京城僧尼。臨壇大徳各置十人。以爲常式。有
闕即填。此帶臨壇。而有大徳二字。乃官補徳
號之始也。憲宗朝。端甫爲引駕大徳。此帶引
駕爲目。宣宗大中四年六月降誕日。内殿禪
大徳辯肇二人。此帶禪學得名。又大中中。勅
補聖壽寺臨壇大徳賜紫。慧靈爲總持寺上
座。崇福寺講論大徳賜紫。叡川充寺主。福壽
寺臨壇大徳賜紫玄。暢充都維那。大中十年。
玄暢遷上座大徳玄。則爲寺主大徳。堅信爲
悦衆。並從勅補。勅補號益分明矣。懿宗咸通
六年。西涼府僧法信。禀本道節度使張義朝。
差進乘恩法師所撰百法論疏杪。兩街詳定
可以行。用勅宜依。其法信賜紫衣。充本道大
徳。又昭宗文徳初生辰號嘉會節。詔兩街僧
道講論至暮。各賜分物銀器。僧道賜師號者。
右街兩人。紫衣各四人。徳號各十人。朱梁
後唐晋漢周。或行或不行。今大宋朝廷罕行
徳號。開寶中。左右街僧録準舊勅得簡署三
學雜科僧名題。或曰禪大徳。或講經律論。表
白聲讃。醫術諸科。宜與大徳二字。近僧録道
深不循科目。多妄張懿美文字爲題。至于四
字六字。唯納賂而後行。江南兩淅之地。至有
十寺院。中無長行可以充僧役也
  内供奉并引駕
内供奉授僧者。自唐肅宗聚兵靈武。至徳元
年。迴趨扶風。僧元皎受口勅。置藥師道場。令
隨駕仗内赴。請公驗。往鳳翔府開元寺。御藥
師道場。三七人六時行道。時道場内忽生一
叢李樹。奉勅使驗實。李樹四十九莖。元皎表
賀批答。瑞李繁滋國興之兆。生伽藍之内。知
佛日再興。感此殊祥。與師同慶。又李讓國宣
勅云。勅内供奉僧元皎。置此官者元皎始也。
次有子麟者。泉州人也。繼受斯職。憲宗朝。端
甫皓月栖白相次應命。朱梁後唐晋漢周我
大宋無聞此職。爲引駕大徳者。唯端甫稱之。
此必勅補。儻自號私署。安可稱之。此命近亦
不聞矣。然則車駕巡幸還京。僧道必具旛幢
螺鈸遠迎。僧録道録騎馬引駕。而無敢自稱
引駕者。太祖英武聖文神徳皇帝勅兩街僧
道。各備威儀迎駕。今以爲常式矣
  封授官秩
夫出家之者望五位以升階。得道之人轉二
依而就果。敢言其次。縁覺應眞以四果一
而證成。經三生百劫而彰號。此聖賢之品秩
也。宜修選業。可取殊科。其有震旦華風。縻賢
好爵。因其所貴而以貴之。昔後魏以趙郡沙
門法果爲沙門統。供施之不足。又官品之。遂
授輔國宜城子忠信侯。尋進公爵。曰安城。釋
子封官自法果始也。梁朝以慧超爲壽光殿
學士。又陸法和甚高官位。後周選僧道中學
問優贍者。充通道觀學士。仍改服色。隋朝以
彦琮爲翻經館學士。唐中宗神龍二年。造聖
善寺。成慧範慧珍法藏大行會寂元璧仁方
崇先進國九人。加五品並朝散大夫縣公。房
室器用料物。一如正員官給。以修大像之功
也。尋加慧範正儀大夫。上庸郡公。聖善寺主
至銀青光祿大夫。俸料房閤一事已上同職官
給。又安樂寺主僧萬歳加朝散大夫封縣公。
聖善寺都維那俸祿亦同職官給。以營像成
也。又沙門廓清充修功徳使撿挍殿中監。其
次玄宗卜平内難。僧清潤封官三品。醫寧王
疾。愈僧賜緋袍。代宗加不空三藏。至開府儀
同三司肅國公。階爵之極唯不空矣
論曰。朝廷尚行於爵秩。釋子乃競於官階。官
階勿盡期。貪愛無滿分。胡不養其妻子跪拜
君親。何異乎織女七襄牽牛負軛者哉。有識
達者於此無取焉。不同陸法和釋道平能施
衞社之功致有假官之目也
  方等戒壇
此土之有戒壇。起南朝求那跋摩三藏。爲宋
國比丘。於蔡州岸受戒而爲始也。自爾南北
相次立壇。而無別名。後有南林戒壇。高宗乾
封二年。終南山道宣律師建靈感戒壇於清
官村精舍。天下名徳皆來重増戒品。築壇方
成。有長眉僧。壇前讃歎。即賓頭盧也。代宗
永泰年三月二十八日。勅大興善寺。方等戒
壇所須一切官供。至四月勅京城僧尼。臨壇
大徳各置十人。永爲常式。所言方等戒壇者。
蓋以壇法本出於諸律。律即小乘教也。小乘
教中須一一如法。片有乖違。則令受者不得
戒。臨壇人犯罪。故謂之律教也。若大乘方等
教。即不拘根缺縁差。並皆得受。但令發大心
而領納之耳。方等者即周遍義也。止觀論曰。
方等者或言廣平。今謂方者法也。如般若有
四種方法。即四門入清涼池故此方也。所契
之理即平等大慧故云等也。禀順方等之文
而立戒壇故名方等壇也。既不細拘禁忌。廣
大而平等。又可謂之廣平也。宣宗以會昌沙
汰之後。僧尼再得出家。恐在俗中。寧無諸
過。乃令先懺深罪。後増戒品。若非方等。豈
容重入。取其周遍包容。故曰方等戒壇也。脱
或一遵律範。無聞小過。入僧界法四種皆如。
則不可稱爲方等也。然汎愛則人喜陵犯。嚴
毅則物自肅然。末代住持宜其嚴而少愛則
爲能也
  結社法集
晋宋間有廬山慧遠法師。化行潯陽。高士逸
人輻湊于東林。皆願結香火。時雷次宗宗炳
張詮劉遺民周續之等。共結白蓮華社。立彌
陀像。求願往生安養國。謂之蓮社。社之名
始於此也。齊竟陵文宣王募僧俗行淨住法。
亦淨住社也。梁僧祐曾撰法社。建功徳邑會
文。歴代以來成就僧寺。爲法會社也。社之法
以衆輕成一重。濟事成功。莫近於社。今之結
社。共作福因。條約嚴明。愈於公法。行人互相
激勵。勤於修證。則社有生善之功大矣。近聞
周鄭之地邑社多結守庚申會。初集鳴鐃鈸。
唱佛歌讃。衆人念佛行道。或動絲竹。一夕不
睡。以避三彭奏上帝。免注罪奪算也。然此實
道家之法。往往有無知釋子。入會圖謀小利。
會不尋其根本。誤行邪法。深可痛哉
  賜夏臘
天后朝。道士杜又迴心求願爲僧。勅許剃染。
配佛授記寺。法名玄嶷。勅賜三十夏。以其乍
入法流。須居下位。苟賜虚臘。則頓爲老成
也。賜夏臘起於此矣。次長慶元年三月。天平
軍節度使劉總。以幽州私第爲佛寺。詔以報
恩爲名。仍遣中官焦仙晟。以寺額賜之。總以
幽父之故。神情&T066933;怱。故造佛寺。尋奏乞度爲
僧。勅賜大覺師號。仍加五十臘。此優異其人。
欲令入法位高也。且律教許三人同引受戒。
得法一時尚推頭名爲大。豈分大族王門子
弟邪。朝廷以劉氏久據幽州。美總創知順理
故。加&T038558;賜之慰其意也。梁開平中。呉越王
錢氏奏令季男出家。法名令因。勅賜紫衣。號
法相大師。加三十臘。自此止。今不聞行此也。
所言臘者。經律中以七月十六日是比丘五
分法身生來之歳首。則七月十五日是臘除
也。比丘出俗。不以俗年爲計。乃數夏臘耳。經
律又謂十五日爲佛臘日也
  對王者稱謂
西域從始立名。至終不改。如阿難。是佛成道
夜生。號爲慶喜。及受記結集。亦號阿難。諸皆
効此。近見梵僧到。多名爲迦葉文殊等。西土
無嫌。亦如東夏相如子貢之類也。案寄歸傳
曰。西方受戒。以十夏前稱小師。十夏稱住位。
通經論。多者曰多聞求寂。此皆通稱也。若單
云僧。則四人以上方得稱之。今謂分稱爲僧。
理亦無爽。如萬二千五百人爲軍。或單己一
人亦稱軍也。僧亦同之。南山律師云。沙門者
凡聖同稱也。西天異道亦號沙門。故須釋字
以別之。二種合稱。猶此方人稱爵里及姓氏
也。然姓所同也。苟用單名。名所獨也。獨則簡
濫焉。自魏晋以來。沙門多從師姓。如支道林。
姓關。從師姓支。道安姓衞。從師佛圖澄姓帛。
安獨悟曰。從師莫過於佛。佛本姓釋。遂通
令比丘姓釋。東夏稱釋氏。自安始也。後阿含
經梵本至譯出。果有四河歸海無復本名。四
姓出家咸稱釋氏之文。自相符合也。新翻苾
芻者。由苾芻草有五徳。因號之。比丘者訛梵
語也。又舊曰除饉者。康僧會注法鏡經曰。凡
夫於六情境。如餓夫夢食。出家人除去六情。
名爲除饉也。又習鑿齒呼道安爲道士。西域
人多稱我。卑於尊所稱亦無嫌。故阿難云。如
是我聞也。若此方對王者。漢魏兩晋或稱名。
或云我。或云貧道。故法曠上書於晋簡文。稱
貧道。支遁上書乞歸剡。亦稱貧道。道安諫
符堅。自稱貧道。呼堅爲檀越。于時未爲定式。
又跋陀對宋孝武云。從陛下乞順。此見呼陛
下也。至南齊時。法獻玄暢二人分爲僧正。對
帝言。論稱名而不坐。後因中興寺僧鐘啓答。
稱貧道。帝嫌之。問王儉曰。先輩沙門與帝王
共語何稱。正殿還坐不。儉對曰。漢魏佛法未
興。不見紀傳。自僞國稍盛皆稱貧道。亦聞
預坐。及晋初亦然。中代有庾氷桓玄等。皆欲
使沙門盡禮。朝議紛紜。事皆休寢。宋之中朝。
亦令致禮。尋且不行。自爾迄今。多預坐而
稱貧道。帝曰。暢獻二僧道業如此。尚自稱名。
況復餘者令揖拜則太甚稱名亦無嫌。由是
沙門皆稱名於帝王。獻暢爲始也。近朝今代
道薄人乖稱謂表章。稱臣頓首。夫頓首者拜
也。稱臣卑之極也。尋其所起。不出唐時。隋大
興善寺翻經沙門法經等。進衆經目録。猶未
稱臣。止云衆沙門法經等謹白皇帝大檀越。
後周釋曇積諫沙汰表亦唯稱名。白皇帝大
檀越。後稱貧道。若後周釋任道林。對武帝詔
曰。又稱臣。詳其時。林形服已變。猶佛圖澄法
孫王明廣同也。如作僧道林。必不稱臣也。唐
西明寺沙門玄則。上禪林妙記後序中。但稱
僧等二字。故序云。遂以所物之餘。親迂睿
旨。正名之末。特繕嘉題。僧等荷鎔施之恩。緘
紹隆之澤。云唐三藏請御製經序表。稱沙門
玄奘。答詔云。勅奘尚而不名也。貞觀中詔僧
尼居道下。京邑沙門智實上表論班位。亦唯
稱名。高宗勒僧道二教。拜君親時。司戎議
状曰。不孝莫過於絶嗣。何不制以婚姻。不忠
莫大於不臣。何不令稱臣妾。由是知之。唐之
三葉猶未稱臣也。肅宗上元元年三月八日。
降御札。遣中使劉楚江。請曹谿六祖所傳衣
鉢入内。并詔弟子令韜。韜表辭年老。遣弟子
明象。上表稱臣。見于史傳。自此始也。或曰。
法琳上表。論道居僧上云。臣年迫乘楡。始遇
太平之世。貌侵蒲柳。方値聖明之君。若然者。
法琳已自稱臣。何以高宗朝司戎議云。不忠
莫大於不臣。何不令稱臣妾。苟或琳公已稱。
司戎必無此句。答曰。宣律威秀等皆不稱臣。
恐法琳危迫情切。乍稱之耳。朝廷未著于令
式。衆不同稱。故司戎云。何不令稱臣妾。其次
又疑傳寫者錯誤耳。據此説。則法琳稱臣。又
在初也。肅宗至徳二年。隨駕撿挍藥師道場。
内供奉僧元皎。奏道場内生李樹四十九莖
表中云。臣等忝爲臣子。至上元元年九月八
日勅。今後僧尼朝會並不須稱臣及禮拜。斯
乃因開元中令僧道拜時皆稱臣。至是方免
也。大暦八年。又放元日冬至朝賀陪位。蓋以
代宗之世君臣表裏偕重空門。此亦久汚則
隆既否終泰也
  臨壇法
壇上員位準律。中國僧十人。尼二十人中受
戒。邊方難得明毘尼師。則聽僧五人尼十人
中得戒比丘五人。
尼五人也
此之聖言可爲定量。近代尼
但於本衆之中。十尼邊受止得本法而已。此
之戒月方十二三將圓未圓。必須二部僧中
乃得成就耳。案代宗永泰中。勅京城置僧尼
臨壇大徳各十人。即依律中。中國二十人也。
永爲通式。闕則填之。仍選明律徳行優者充
之。臨壇大徳科目自此始也。徳宗貞元十二
年。勅永泰寺置戒壇度僧。時歡喜和尚保唐
禪宗並勅令受戒。至會昌大中中。玄暢通明
律教。充内外臨壇大徳。詳其内外之名。暢
公之前已應有矣。昔薛道衡女徳芳有才學。
在太宗宮中。後願出家。帝爲造内鶴林寺。請
十人大徳入内受戒。此即内臨壇也。及懿宗。
於咸泰殿築壇。度内福壽寺尼受大戒。兩街
僧尼大徳二十人。入玄暢預茲法席。故補内
臨壇。咸通三年壬午歳四月一日。勅兩街僧
尼。四寺各置方等戒壇。右街千福延唐二寺
度人各三七日。暢公復預此數。故云内外臨
壇大徳。今有未臨内壇而自稱内外臨壇。良
可笑也。又聞于時或以僧録爲宗主。不然則
律宗極高者號宗主。僧録則加臨壇選練之
目也。梁後唐晋漢周唯行十師法。餘有壇外
員位更五六人而止矣。追思晋宋北齊北魏
周隋梁陳。歴代帝王非不度僧。唯唐宣宗重
洗懺方等壇。度僧不少。我大宋太平興國初
年及七年。度僧一十七萬有餘。古之莫比。緇
徒孔熾在于茲矣
  度僧規利
緬想前朝度僧相繼所開壇法無不利他。俄
有澆時乃求利國。雖是權宜之制。終招負處
之殃。今序少端用遮後世。唐肅宗在靈武。新
立百度惟艱。最闕軍須。因成詭計。時宰臣裴
冕隨駕至扶風。奏下令賣官鬻度。僧尼道士
以軍儲爲務。人有不願。科令就之。其價益賤
事轉成弊。鬻度僧道。自冕始也。後諸征鎭尤
而効焉。如徐州王智興奏置戒壇於臨淮佛
寺。先納錢後與度。至有輸賄後不受法者多
矣。李徳祐在潤州。具奏其事云。自唐末已來。
諸侯角立。稍闕軍須。則召度僧尼道士先納
財。謂之香水錢。後給公牒云。念此爲弊事。復
毀法門吁哉
  賜諡號
僧循萬行故有迹焉。善行則諡以嘉名。惡行
則人皆不齒。是以六群比丘終非杜多之號。
六和勝士方旌所易之名。自漢魏晋宋。無聞
斯禮。後魏重高僧法果。生署之以官。死幸之
而臨去聲乃追贈胡靈公。此僧諡之始也果爲沙
門統。
封公爵。追
贈胡靈諡也
原此出於太常寺矣。後周隋世唐初
皆不行。至天后朝。有北宗神秀居荊州。神
龍二年。詔賜諡大通禪師矣。又有西域菩提
留支。長壽二年。至洛陽止授記寺。神龍二年。
隨駕西京。住崇福寺飜經。中宗睿宗曾親筆
授。開元中年一百五十六歳。勅賜鴻臚卿。卒
諡一切遍知三藏。又沙門一行卒諡大慧禪
師。文宗朝諡端甫爲大達法師。宣宗諡廬山
慧遠爲大覺法師。懿宗諡南山道宣爲澄照
大師。此後諸道奏擧名僧逸士。朝廷加諡。累
代有之
  菩薩僧
昔漢魏晋朝。沙門名號用捨不同。故有號竺
法護。爲燉煌菩薩。及天竺菩薩。竺佛朔。月支
菩薩。支讖等。僞國不聞此説。後周太武皇帝
廢釋道二教。建徳三年。詔擇釋道有名徳者。
別立道觀。改形服爲學士。帝賜小道安牙笏。
位以朝列不就。尋武帝崩天元宣帝立。意欲
漸興佛教。未便除先帝之制。大象元年勅曰。
太武皇帝爲嫌濁穢。廢而不立。朕簡耆舊學
業僧二百二十人。勿翦髮毀形。於東西二京
陟岵寺。爲國行道所資公給。時有高僧智藏。
姓荀氏。建徳二年。隱終南紫閣峰。至宣帝時
出謁。勅令長髮。爲菩薩僧。作陟岵寺主。大象
二年。隋文作相。藏謁之。因得落髮。又釋彦琮
不願爲通道觀學士。以其菩薩僧須戴花冠
衣瓔珞像菩薩相。高僧惡作此形。非佛制也。
初立通道觀員。置百二十人。選釋李門人有
當代名行者。著衣冠笏履。爲通道觀學士
于時僧道混然大較
是令毀戒僧入道也
有前沙門樊普曠者。彭亨調
笑。帝頗重之。抑入通道。退常剪髮留鬚。帝
問。對曰。臣學陛下。二教雖除。猶存通道。鬚
爲俗飾故留。髮非俗教故遣。帝曰。俗有留髮。
加冠何言非教。曠曰。無髮之士豈是無教耶。
臣願加之冠何損。自爾常淨髮著冠纓。人問。
答曰。我患熱也。又靈幹者初簡入菩薩僧。後
方剃髮矣。究其心游佛理。行切苦空。證聖之
深。登地以去。則無沙門之形也。佛法汚隆。王
臣制作。遇其抑勒。知復奈何。凡百學徒觀
此思事
  得道證果
問曰。竺乾化境證果人多。何以法被中華窈
無蹤迹。答曰。我教以信解修證爲階。若信佛
言則解佛意。當修聖行必登果證也。又以教
理行果四種撿之。則時有正法。像法去聖如
近。四種猶全。望聖纔遙。四種多缺矣。或曰。
服食素治己病。病損連服必至長生。長生不
已則白日上升。豈非目撃。何釋門罕聞此驗
耶。答曰。譬猶下種。秋成各殊。彼以尸解上升
爲極。我則斷障出纒。由賢入聖。然後游戲
神通而作佛事。爲化利有情之故。豈同其自
了自遷而爲極事也。如其要知。略陳梗概。案
漢法本内傳。摩騰角法既勝。踊身虚空説偈
等。此現通驗果證之始也。又安清度&T052981;亭湖
蛇。了三世殘業。次則天台飛錫。瓜歩浮杯。眞
諦敷坐具而渉江。圖澄開腹腸而洗淨。道開
石子而充食。乞僧羊酒而却存。法進足離地
而行。跋摩蹈席華而潔。法雲公日行萬里。僧
伽師身現泗濱。如此諸師還得果不。我宗中
重生故名生論一中。本待生故而獲大果也。
他宗重往故名生生身。乘剛躡桷。何爲究
盡。無以白日上升。少許修錬而比於無漏業。
資現神逞變之作也。何云罕見聞耶。自聵其
耳。非雷霆之吝聲也
  尼附
晋代有尼淨撿。此方女人得戒之上首也。一
旦中庭有光。上屬于天。若虹霓状。中有天女。
相見欣然携手。撿遂引弟子躡光而去。又桓
宣武窺尼入浴室。見其刲割可畏。出而無他。
蓋以誡宣武温。由是滅其跋扈。又隋尼智仙
知文帝當爲天子。通變不測。厥徒實繁。略擧
尤者。尼女尚然。況丈夫釋子者乎
  大秦末尼胡神也。官
品令有祆正
火祆火煙
教法本起大波斯國。號蘇魯支。有
弟子名玄眞。習師之法。居波斯國。大總長如
火山。後行化於中國。貞觀五年。有傳法穆
護何祿。將祆教詣闕聞奏。勅令長安崇化坊
立祆寺。號大秦寺。又名波斯寺。開元二十年
八月十五日。勅末尼本是邪見。妄稱佛教。誑
惑黎元。以西胡等既是師法。當身自行。不須
科罰。至天寶四年七月。波斯勅經教出自大
秦。傳習而來。久行中國。爰初建寺。因以爲
名。將欲示人。必循其本。其兩京波斯寺宜改
爲大秦寺。天下諸州郡有者準此。大暦三年
六月。勅迴紇置寺。宜賜額大雲光明之寺。六
年正月又勅荊越洪等州。各置大雲光明寺
一所。武宗會昌三年勅。天下摩尼寺並廢入
宮。京城女摩尼七十二人死。及在此國。迴紇
諸摩尼等配流諸道。死者大半。五年再勅。大
秦穆護火祆等二千餘人並勒還俗。然而未
盡根荄。時分蔓衍。梁貞明六年。陳州末尼
黨類立母乙爲天子。發兵討之。生擒母乙。餘
黨械送闕下。斬於都市。初陳州里俗喜習左
道。依浮圖之教。自立一宗。號上上乘。不食葷
茹。誘化庸民。糅雜淫穢。宵集晝散。因刺史惠
王友能動多不法。由是妖賊嘯聚。累討未平。
及貞明中。誅斬方盡。後唐石晋時。復潜興。推
一人爲主。百事禀從。或畫一魔王踞座佛爲
其洗足云。佛止大乘。此乃上上乘也。蓋影傍
佛教。所謂相似道也。或有比丘。爲飢凍故往
往隨之効利。有識者尚遠離之。此法誘人直
到地獄。愼之哉
  駕頭床子
盛經七寶案也。其制度以雜瓌珍間填成之。
款其足高其縁。所置之經即仁王護國也。所
覆之巾即上深紅羅也。使中宮謹愿者馬上
平持舒徐而啓行。望乘輿可百歩。以爲前道
也。此之儀制未知始端。如秦譯經云。作七寶
案。以經置上。若王行時。常於其前。足滿百
歩。令千里内七難不起。若王住時。作七寶帳
置經。供養如事父母。如事帝釋。唐譯本云。置
經寶案。若王行時。常導其前。所在住處。作七
寶帳。餘文大同。今疑行此。爲後秦邪。爲唐世
邪。輿服志無文。諸朝史闕載。然則既亡明據。
可以理求。蓋唐代宗永泰中。不空三藏重譯
後置也。不空嘗誦此經中呪。感天王子領神
兵解安西城羗胡之圍。又祈晴雨多驗。于時
可以請依經置案以象其前驅。祕其事故。史
氏莫知也。唐紀云。永泰中羌胡&T009044;邊。京城
戒嚴。又因星變。内出仁王經兩卷。與付資
聖西湖二佛寺。開百座仁王道場。撿此知。永
泰爲始也。又或百座法筵時。帝親臨御。壇儀
中合用寶案置經引駕。因而不廢也。有云。玄
宗累置百座道場。莫起開元中邪。今謂明皇
薄於釋氏。難行斯法也。然雖薄於釋氏。而且
厚於好奇。兩説之中。與其代宗可矣。又未知
經是何本。若是舊譯。則玄宗以前。如用新
經。則代宗爲始也。自後諸帝或設而不作。則
説案上無經。或置而勿論。則云儀注合用。此
蓋弗知而不加鄭重矣。今大宋法物克全用
之引導群下。迎望見此。知駕近百歩矣語其
功也。與辟惡之車殊形而共致焉
  城闍天王
凡城門置天王者。爲護世也。唐天寶元年壬
子歳。西蕃大石康居五國來&T009044;安西。其年二
月十一日。奏請兵解援。玄宗詔發師。計一萬
餘里。累月方到。時近臣言。且可詔問不空三
藏。帝依奏詔入内。持念請天王。爲救帝秉香
罏。不空誦仁王護國經陀羅尼二七遍。帝忽
見神人可五百員帶甲荷戈在殿前。帝驚疑
問不空。對曰。此毘沙門第二子獨健領兵。是
必副陛下意。往救安西。故來辭耳。請設食發
遣。其年四月。安西奏云。去二月十一日已
後。城東北三十里。雲霧晦冥。中有人衆。可長
丈餘。皆被金甲。至酉時。鼓角大鳴。聲振三百
里。地動山傾。經二日。大石康居等五國。當時
奔潰。諸帳幕間有金毛鼠。齧斷弓弩弦及器
仗。悉不堪用。斯須城樓上有光明。天王現形。
無不見者。謹圖天王樣。隨表進呈。帝因勅諸
道節度。所在州府於城西北隅。各置天王形
像部從供養。至於佛寺。亦勅別院安置。迄今
朔日州府上香華食饌動歌舞。謂之樂天王
也。所號毘沙門者。由此天王與于闐國最有
因縁。偏多應現于闐國。是毘沙部故號毘沙
門天王。如言于闐國天王也。亦猶觀音菩薩
所在現形而偏曰寶陀落山觀音同也
  上元放燈
案漢法本内傳云。佛教初來。與道士角試。燒
經像無損而發光。又西域十二月三十日。是
此方正月十五日。謂之大神變月。漢明勅令
燒燈。表佛法大明也。一云。此由漢武祭五時
神祠。通夜設燎。蓋取周禮司爟氏燒燎照祭
祀。後率爲故事矣。然則本乎司爟擧火供祭
祀職。至東漢。用之表佛法大明也。加以累朝
沿革必匪常規。唐先天二年。西域僧沙陀。請
以正月十五日然燈。開元二十八年正月十
四日。勅常以二月望日燒燈。天寶六年六月
十八日。詔曰。重門夜開。以達陽氣。群司朝宴
樂在時和。屬于上元。當修齋籙。其於賞會。必
備葷羶。比來因循稍將非便。自今以後。毎至
正月。宜取十七日十九日夜開坊市以爲永
式。尋又重依十五夜放燈。徳宗貞元三年。勅
正月十五日然燈。是漢明帝因佛法初來與
道士角法。勅令燭燈。表破昏闇云。唐僖宗幸
蜀。迴中原多事。至昭哀皆廢。梁開平二年。詔
曰。近年以風俗未泰兵革且繁。正月然燈廢
停已久。今後三夜門坊市門公私然燈祈福。
莊宗入洛。其事復興。後歴諸朝。或然或不。我
大宋太平興國六年。勅下元亦放燈。三夜爲
軍民祈福。供養天地辰象佛道。三元倶然燈
放夜自此爲始。著于格令焉
  總論
問曰。略僧史求事端。其故何也。答曰。欲中興
佛道令正法久住也。曰方今天子重佛道崇
玄門。行儒術致太平。已中興矣。一介比丘力
輪何轉。而言中興佛道耶。答曰。更欲助其中
興耳。苟釋氏子不知法不修行。不勤學科不
明本起。豈能副帝王之興之乎。或曰。子有何
力令正法久住乎。答曰。佛言。知法知摩夷。護
持攝受。可令法不斷也。又曰。諸師已廣著述。
何待子之爲邪。答曰。古人著述用則闕如。曾
不知三教循環終而復始。一人在上高而不
危。有一人故奉三教之興。有三教故助一人
之理。且夫儒也者。三王以降則宣用而合宜。
道也者。五帝之前則冥符於不宰。昔者馬史
躋道在九流之上。班書拔儒冠藝文之初。子
長欲反其扑而還其淳。尚帝道也。孟堅思本
其仁而祖其義行王道焉。自夏商周至于今。
凡幾百千齡矣。若用黄老而治。則急病服其
緩藥矣。由此仁義薄禮刑生。越其禮而逾其
刑。則儒氏拱手矣。釋氏之門周其施用。以
慈悲變暴惡。以喜捨變慳貪。以平等變寃親。
以忍辱變瞋害。知人死而神明不滅。知趣到
而受業還生。賞之以天堂。罰之以地獄。如範
脱土。若模鑄金。邪範漏模寫物定成其寢陋。
好模嘉範傳形必告其端嚴。事匪口談。人皆
目撃。是以帝王奉信。群下歸心。草上之風翕
然而偃。而能旁憑老氏兼假儒家。成智猶待
於三愚。爲邦合遵於衆聖。成天下之亹亹。復
終日之乾乾。之於御物也。如臂使手。如手運
指。或擒或縱。何往不臧耶。夫如是則三教
是一家之物。萬乘是一家之君。視家不宜偏
愛。偏愛則競生。競生則損教。已在其内。自然
不安。及已不安。則悔損其教。不欲損教。則莫
若無偏。三教既和故法得久住也。且如秦始
焚坑儒術。事出李斯。後魏誅戮沙門。職由
&T009044;謙之崔浩。周武廢佛道二教。矜衒己之聰
明。蓋朝無正人。唐武宗毀除寺像。道士趙歸
眞率劉玄靖。同力謗誣。李朱崔影助此四君。
諸公之報驗何太速乎。奉勸吾曹。相警互防。
勿罹愆失。帝王不容。法從何立。況道流守
寶。不爲天下先。沙門何妨饒禮以和之。當合
佛言一切恭信。信于老君先聖也。信于孔子
先師也。非此二聖曷能顯揚釋教。相與齊行。
致君於犧黄之上乎。苟咈斯言。譬無頼子弟
無端鬪競。累其父母。破産遭刑。然則損三教
之大猷。乃一時之小失。日月食過何損於明
君。不見秦焚百家之書。聖人預已藏諸屋壁。
坑之令勦絶。揚馬二戴相次而生。何曾無噍
類耶。梁武捨道。後魏勃興拓跋誅僧。子孫重
振。後周毀二教。隋牽復之。武宗陷釋門。去未
旋踵。宣宗十倍興之側掌。豈能截河漢之流。
張拳不可防暴虎之猛。況爲僧莫若道安。安
與習鑿齒交游。崇儒也。爲僧莫若慧遠。遠送
陸脩靜過虎溪。重道也。余慕二高僧。好儒重
道。釋子猶或非之。我既重他。他豈輕我。請信
安遠行事。其可法也。詩曰。伐柯伐柯。其則不
遠。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斯
之謂歟
大宋僧史略卷下



紹興朝旨改正僧道班文字一集
法道等伏覩大宋僧史略。載僧道班次。毎當朝
集。僧先道後。並立殿庭。僧東道西。凡遇郊
天。道左僧右。久爲定制。蓋出本朝祖宗成憲。
以爲萬世不刊之規。昨縁崇觀之後道士叨
視資品。如王資息林靈素王沖道輩。視兩府
者甚衆。因此起請。例押僧班。乘勢毀壞祖宗
所定福基。事體非一。據釋教所載。近年災變
至於社稷中微生靈塗炭。蓋亦因此。誤國罔
上。莫茲爲甚。伏見昭靖康建炎以來。所有
道士視官已行追毀。既無官蔭。其於班列。自
合遵依祖宗舊制。今來天下道士。毎遇國忌
行香。洎凡入寺院。看謁聚會。不悛故態。&T012881;
爭風。一切占上。全乖賓主禮法。頗有害於風
教。深爲未便。伏望朝廷明降指揮。特賜改正。
應今後行香立班諸處聚會並乞遵依祖宗成
法。仍乞頒行天下。以正風俗。庶得稍循禮法
不害風教
  右謹具呈伏取鈞旨
  二月日 江州廬山東林大平興龍禪寺住持
傳西天法特賜寶覺圓通法濟大師法道剳子
臨安府僧正慧通無礙大師梵安等
梵安等。伏爲先與廬山東林太平興龍禪寺
住持寶覺圓通法濟大師法道同呈箚子。乞
依祖宗法改正國忌行香僧道班次。累蒙省
部并大常寺取會照。使文字供報前去具申
朝廷並已圓備。至今未蒙頒行改正等。伏見
三朝訓鑒車駕祈求。先入僧寺。及紹興勅條
已作僧道。呼仰詳前項。國朝訓勅正與大宋
僧史略同。然今道士冒占日久。習已成風。全
不遵依祖宗成憲。竊見釋教藏經所載。近年
災變毫髮不差。蓋縁道士乘勢起請蠹壞祖
宗所定福基。殘害佛法。事體非一。致得天垂
災變禍亂縱横。誤國至此。猶未悛革。謹具状。
披告參政相公。參政相公。僕射相公。伏乞鈞
慈。特賜敷奏。早行改正。庶得誡諭道徒。遵依
舊制。仰迴天意。俯順民心。爲國攘災。又安
天下。未敢專擅。伏候鈞旨
  紹興三年九月日臨安府僧正慧通
無礙大師梵安等
行在尚書祠部
准都省批送臨安府僧正慧通無礙大師梵安
等状。爲整會國忌行香僧道立班等事。後送
禮部勘當。申尚書省撿會。先承批送下江州
廬山東林太平興龍禪寺住持傳西天法特賜
寶覺圓通法濟大師法道等箚子。勘會上件
事理。後批送禮部勘當。申尚書省。本部尋
撿會下項條并所到太常寺状稱。今看詳僧
史略内稱。毎當朝集。僧先道後。並立殿庭。僧
東道西。間雜副職。并大常寺因革禮。宣徳門
肆赦故事。道左僧右。其前件事各有文據。該
載並合遵依。所有僧道毎遇國忌行香。尋撿
照嘉祐編勅并紹興新書條内。並載僧道寺
觀。立文爲次。今來僧法道理會行香立位。本
寺今勘當。欲比附喜祐紹興條法。以僧在左。
更合取自朝廷指揮。申部本部今參照嘉祐
編勅。並載僧道。其政和海行唯稱道僧。及有
道士序位在僧之上正條。縁今來紹興新書
内。却依舊法。以僧道立文并刪去。道士序
位在僧之上。正條不行。本部今勘當。欲依太
常寺勘當。到事理施行。更合取自朝廷指揮。
已於今年四月四日。繳連元状并僧史略一
册。具申都省。未蒙指揮。今又承批下僧梵安
等状整會上件事。具申都省。去後蒙朝旨。批
下十一月十四日送禮部。依條施行。須至符
下。僧史略今大宋毎當朝集。僧先道後。並立
殿庭。僧東道西。間雜副職。若遇郊天。道左僧
右。未知始起也。太常因革禮。乾徳六年。宣徳
門肆赦故事。道左僧右。嘉祐編勅條内。並該
載僧道寺觀。立文爲次。政和海行條内。並該
載道僧觀寺。立文爲次。并有正條。諸道士序
位在僧之上。女冠在尼之等上。紹興海行
條内。並該載僧道寺觀。立文爲次。其道士序
位在僧之上等。前條已刪去不行。右差親事
官鄭彦。告示梵安法道等。逐僧知委已。奉朝
旨批降。依條改正。以僧在左。并符太常寺臨
安府江州去訖。仍具知委。文状連申不得住
滯。紹興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下法道伏爲
先與臨安府僧正梵安等同呈箚子理會。乞
依祖宗法。改正國忌行香僧道班位事。伏蒙
尚書祠部告示已。奉朝旨批降。依條改正。以
僧在左。告示施行。并已符太常寺江州臨安
府去訖。法道伏見省部撿坐定前後勅條。及
已刪去。政和法内。道士序位在僧之上。女冠
在尼之上等前條不行。内一項太常因革禮
乾徳六年宣徳門肆赦故事。係道左僧右。法
道仰詳上件太常禮法。并前後勅條參照得
正。與大宋僧史略同。毎當朝集。僧先道後。並
立殿庭。僧東道西。若遇郊天。道左僧右。蓋是
自來遇郊祀禮畢。車駕自郊迴。即御宣徳門。
肆赦班位係是一事。餘時立班並是僧左。僧
史略内意已抱括。伏乞行下太常寺照會。外
所有諸處州縣欲乞符送逐路轉運司遍行天
下。應于國忌行香去處貴得文軌遍同事成
言順。天下僧道安分修行。永福中興恢復之
癸丑十一月二十四日呈訖。
當月二十八日遍行天下
行在尚書祠部。紹
興十三年冬。因景靈宮立班。爾行告示省
符。臨安府管内掌文籍。道士劉若謙等。紹興
十三年十月初五日。尚書省陳状。乞道士序
位在僧之上。當月十二日。詣景靈宮。奉安
祖宗神御。道士自擅爭占序。班在東。詐稱別
得朝廷指揮矣。其時前都正普澄眞淨慧濟
大師善達僧正戒月等。遂具陳列。當月二十
一日。朝旨批降。依先定祖宗舊法。嘉祐編
勅紹興新書。以僧在左。行下准在尚書祠
部。准都省批送下本部状。准都省批送下臨
安府。都道正劉若謙等状爲理會。今來肆赦
僧道立班序位事。後批十月十五日送禮部。
限五日看詳申尚書省本部。尋行下太常寺。
看詳去後。今據本寺申撿。准紹興三年十一
月十四日都省批状指揮。承都省批送下禮
部。伏准都省。批送下臨安府僧正惠通無礙
大師梵安等状。爲整會國忌行香僧道立班
等事。後批送禮部勘當。申尚書省撿會。先准
都省批送下江州廬山東林太平興龍禪寺住
持傳西天法特賜寶覺圓通法濟大師法道等
箚子。整會上件事理。後批送禮部勘當。申尚
書省本部尋撿會下項。僧史略今太宋毎當
朝集。僧先道後。並立殿庭。僧東道西。間雜副
職。如過郊天。道左僧右。未知始起也。太常因
革禮。乾徳元年宣徳門肆赦故事。道左僧右。
嘉祐編勅條内。並該載僧道寺觀。立文爲次。
政和海行條内。並該載道僧觀寺。立文爲次。
并有正條。諸道士序位在僧之上。女冠子在
尼之上。紹興海行條内。並該載僧道寺觀。立
文爲次。其道士序在僧之上。女冠子在尼之
上。勘會前條已刪去不行。并取到太常寺。状
稱今看詳僧史略内稱。毎當朝集。僧先道後。
並立殿庭。僧東道西。間雜副職。并太常因
革禮宣徳門肆赦故事。道左僧右。其前件事
各有文據。該載並合遵依。外所有僧道毎遇
國忌行香。尋撿准嘉祐編勅并紹興新書條
内。並該載僧道寺觀。立文爲次。今來法道理
會行香立班。本寺今勘當。欲比附嘉祐編勅
紹興條内。以僧在左。更合取自朝廷指揮。申
部今參照嘉祐編勅並載僧道。其政和海行
即稱道僧。及有道士序位在僧之上正條。縁
今來紹興新書内却依舊法。以僧道立文。并
刪去道士序位在僧之上正條不行。本部令
勘當。欲依太常寺勘當到事理施行。更合取
自朝廷指揮。已於今年四月初四日。繳連先
状并僧史略一策。具申都省。未奉指揮。今又
承批一僧梵安等状。整會上件事理。今勘
當欲依本部。已勘當事理施行。更合取自朝
廷指揮申尚書省。後批十四日送禮部。依條
施行。本寺今看詳。臨安府都正劉若謙等。叙
陳僧道立位合依上件。已降批状指揮施行。
所有肆赦立班。合依太常因革禮宣徳門肆
赦故事。道在左僧在右。更合取自朝廷指揮。
伏乞省部更賜詳指揮施行。申部本部今看
詳。欲依大常寺申到事理施行。更合取自朝
廷指揮。申都省。後批十月二十一日送禮部。
依看詳到事理施行。須至指揮。右差人鄭彦。
仰告示道正劉若謙等。詳此知委。仍取知委
文状連申。紹興十三年十月 日。仍符軍府。
行下僧司。除宣徳門肆赦。外餘時立班並僧
在左訖
佛者號天人師。稱慈悲父。聖中至聖。道超千
聖之前。天中之天。徳邁諸天之上。所以天尊
仰奉。釋梵將迎。一佛化境之中三千界内。莫
不尊奉於佛者也。如天子巡幸於諸侯之國。
豈有列士之官不朝於萬乘者也。正要分其
先後。理當辨白尊卑。苟知凡聖道殊。貴免金
鉛同價。道術不逾於萬里。佛心廣化塵沙。當
取則於達士通人。勿固執於屋愚管見。而況
佛先道後。具載於群籍。佛聖道凡。今古之共
悉也。汝宜息妄歸眞捨邪投正。迴心學佛。眞
正修行。消除幻妄之縁。解脱輪迴之苦。佛會
中常爲善。伴菩提路。共結眞修。高超世表而
出凡。契證眞如而入聖。無以我慢自高。僻執
邪妄。而虚生浪死曠劫昇沈。不能自救也。悲

紹興朝旨改正僧道班列文字一集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