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經律異相 (No. 2121_ 寶唱等集 ) in Vol. 53

[First] [Prev+100] [Prev]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梵志。愚騃無知非是丈夫。即除荊*蕀。車載
還宮内立爲王后。多諸伎藝智辯無雙。又能
摴博。遠近女人來共博戲。王后輒勝無能當
者。梵志善於博弈。遥聞后勝。念言。是我前婦
非是異人。乃欲詣王現其伎術。后聞一梵
志形像知是前夫。啓王現之。遥試博戲。后
偈答曰。梵志心懷愧恨。即自刻責悔無所
及。時梵志者今清信士是。時婦者即今婦是。
彼國王者吾身是也出夫
婦經
梵志夫婦採花失命佛爲説其往事十一
有一梵志財富無數。正有一子年始二十。新
取婦。未滿七日。以上春三月。夫婦相將
至後園戲。有一柰樹高大好華。婦欲得之無
人與取。夫知婦意即便上樹。正取一華。復欲
得二。上樹枝折墮地而死。大小奔波往趣兒
所。呼天號哭斷絶復蘇。宗族無數皆共悲痛。
聞之傷心見之哀痛。父母怨天謂爲不護。棺
斂事畢。還家涕泣不能自止。於是世尊。愍
傷其愚往問訊之。大小見佛。悲感具陳辛苦。
佛語長者。止息聽法萬物無常不可久保。生
則有死罪福相追。此兒三處爲其哭泣。懊惱
斷絶亦復難勝。竟爲誰兒。何者爲親。於是世
尊即説偈言
    命如華果熟 常恐會零落
    已生皆有苦 孰能致不死
    從初樂愛欲 可婬入脆景
    受形命如電 晝夜流難止
    是身爲死物 精神無形法
    作令死復生 罪福不敗
    終始非一世 從癡愛久長
    自作受苦樂 身死神不喪
長者聞偈意解忘憂。長跪白佛。此兒宿命作
何罪釁。盛美之壽而便中夭。唯願解説本所
行罪。佛言。昔時有一小兒。持弓箭入神樹中
戲。邊有三人看樹上雀。小兒欲射。三人勸言。
若能中者世稱健兒。小兒意美引弓射之。中
雀即死。三人共笑助之。歡喜而各自去。經歴
生死無數劫中。所在相遭共會受罪。其三人
者一人有福今在天上。一人生海中爲化生
龍王。一人今日長者身是。此小兒者前生天
上爲天作子。命終來下爲長者作子。墮樹命
絶即生海中爲化生龍子。即生之日金翅鳥
王取而食之。今日三處懊惱涕哭寧可言也。
以其前世助之喜故。此三人者報以涕哭出法
句譬
喩經第
五卷
梵志失利養殺女人謗佛十二
舍衞國王大臣人民。奉敬世尊四事供養。棄
捨梵志。梵志共議。當求好女殺埋樹間。令瞿
曇衆惡名遠聞。遇待我者。即共逼教好首女
人言。汝從今以後朝暮詣佛令萬姓見知。小
女承教。便殺之埋著樹間。梵志便聚到王
宮門。稱怨喚言。我當學中有一女人。獨最
端正。華色無雙生死不知處。王謂言曰。常至
何所。對言。往瞿曇間。王言。當於彼求。使到
祇樹。掘出女屍著於床上。遍巷稱怨言。沙門
瞿曇常稱戒徳弘普無上。如何私與女人通
情。復殺藏之。有何法戒。時諸比丘入城乞
食。人民罵言。是曹沙門所犯若此。當得衣食。
比丘便持空器出城。還以白佛。佛告比丘。我
被是謗不過七日耳。時惟閻女於城中聞。比
丘求食悉空器還。到佛所頭面作禮。叉手白
佛言。願佛及僧從我家飯七日。佛默然受之。
佛告阿難。汝與衆僧入城里巷。説偈言曰
    常欺倒邪冥 説作身不犯
    重冥行當具 必自受憂苦
惟閻是時即飯佛僧出義足
經上卷
經律異相卷第四十



經律異相卷第四十一婆羅
 梁沙門僧旻寶唱等集 
  檀膩&T057509;身獲諸罪一 阿耆尼達多在胎令
母能論議二 鷄頭以身質錢欲飯佛僧
帝釋所助乃及於王三 老乞婆羅門誦佛
一偈兒子還相供養四 散若學射得妻
五 婆羅門以納施佛得聞記別六 婆羅
門以餅奉佛聞法得道七 拔抵婆羅門瞋
失弟子生惡龍中爲佛所降八 婆羅門入
定三百餘年九 婆羅門兒婦信向見其後
報十 婆羅門從佛意解十一 婆羅門持
一齋不全生爲樹神能出飮食施諸餓者十
二 婆羅門夫婦呑金錢爲糧身壞人取爲
福即得道迹十三 婆羅門生美女佛言不
好十四 大鬘與瓦師子爲善知識共相勸
信十五 婆羅門婦事佛爲婿所患投河
水竭婿方醒悟十六
檀膩&T057509;身獲諸罪
舍衞國内。有婆羅門賓頭盧埵闍。其婦醜惡
兩眼洞青。七女無男。己貧女窮婦弊好罵。女
來求須瞋目涕泣。田有熟穀從他借牛。將往
踐之於澤亡失。時婆羅門坐自思惟。我種何
罪。婦女所切復失他牛。推覓形疲偶到林中。
値見如來。觀之生念。瞿曇沙門今最安樂。無
我諸惱。佛知其心。便語之曰。如汝所念。佛告
之曰。欲出家不。即白佛言。世尊。聽者甚適鄙
願佛曰。善來比丘。鬚髮自墮。身所著衣變
成袈裟。佛爲説法。成阿羅漢。佛告阿難。過去
有國王。名阿波羅提目佉梁言
端正
以道化物。時
有婆羅門。名檀膩&T057509;。家裏空貧有少熟穀。借
牛踐治驅還其主。忘不囑付。牛主雖見謂用
未竟。復不收攝二家詳棄。牛主將檀膩&T057509;
王決了。出値王家馬走。喚檀膩&T057509;爲我遮馬。
下手得石持用擲之。値脚即折。次行到水不
渡處。値一木工。口銜斲斤褰衣垂越。時
檀膩&T057509;問彼人曰。何處可渡。應聲答處。其口
已開斲斤墮水。債主所摧加復飢渇。從
酒家乞少白酒。上床飮之。不意被下有小兒
臥。押兒腹潰。往一牆邊。思惟懼罪。自擲跳
牆。下有織工。墮上即死。時織工兒復捉得
之。便與衆人共將詣王。公殺我父。時諸債主
將至王前。爾時牛主前白王言。此人從我借
牛。不還見付。失去不償。王問何縁。檀膩&T057509;
言。我實借牛用訖馳還。主亦見之。雖不口
付牛在其門。王語彼人。倶爲不是。由檀膩&T057509;
口不付汝。當截其舌。由卿見牛不自收攝。當
挑汝眼。彼人白王。請棄此牛不樂剜眼截他
舌也。即聽和解。馬吏復言。彼之無道折我馬
脚。王便問言。此王家馬汝輒折脚。跪白王言。
債主將我從道而來。彼人喚我令遮王馬。下
手得石擲之。誤折馬脚。王言。由汝喚他當截
汝舌。由彼打馬當截其手。馬吏白王。乞各和
解。木工前云。檀膩&T057509;失我斲斤。王語木工。
由喚汝故當截其舌。擔物之法禮當用手。由
卿口銜。當折兩齒。木工白王。寧棄斲斤莫
行此罰。時沽酒母復牽白王枉殺我兒。跪白
王言。我飢渇逼。乞少酒飮。不意被下有臥小
兒。王當見察。王告母人。汝舍沽酒衆客猥多。
何以臥兒置於坐處。二倶有過。汝兒已死。以
檀膩&T057509;與汝作婿。令還有兒乃放使去。母人
叩頭曰。聽各和解。我不用夫。時織工兒復前。
此人狂暴躡殺我父。王問言曰。汝殺他父。檀
&T057509;曰。衆逼責我。惶怖跳牆偶墮其上。實非
所樂。王語彼人。二倶不是。卿父已死。以檀膩
&T057509;與汝作父。其人白王。父今已死。我終不用
此婆羅門以爲父也。聽各共和。王便聽之。時
檀膩&T057509;身事都了故在王前。見二母人共
一兒。時王明黠以智權計。今唯一兒。二母爭
之。聽汝二人各挽一手。誰能得者。其非母
者於兒無慈盡力頓牽。所生母者於兒慈深。
不忍抴挽。王鑒眞僞。詰出非者強摸他兒。
即向王首兒還其母。各爾放去。時檀膩&T057509;便
白王言。我時於彼道邊。有一毒蛇請我白
王。不知何故從穴出時柔軟變易。還入穴
時妨礙苦痛。王答之言。從穴出時無有衆惱。
心情和柔身亦如之。在外鳥獸諸事觸嬈。瞋
恚隆盛身便麁大。卿可語之。持心不瞋則無
此患
次見女人。*請我白王。我在夫家念父母舍。
在父母舍復念夫家。王言。卿可語之。由汝邪
心。於父母舍更畜傍婿。汝在夫家念彼傍
人。至彼小厭還念正婿。是以爾耳。持心捨邪
則無此患。次復樹上見有一雉。*請我白王。
我在餘樹鳴聲不好。若在此樹鳴聲哀和。不
知其故。王告彼人。由彼樹下有大釜金。是以
於上鳴聲哀好。餘處無金。音聲不好。王告檀
&T057509;。卿之多過吾已釋汝。窮困苦持樹下釜
金。我用與卿。奉受王教掘地取金。貿易所須
快樂無乏。時大王我身是。檀膩&T057509;者。今婆羅
門賓頭盧埵闍是出賢愚經
第十一卷
阿耆尼達多在胎令母能論
巴連弗國有婆羅門。名曰阿耆尼達多。通達
經論。納妻之後少時懷&T050860;。懷*&T050860;大欲論
*議。夫問相師。相師答曰。胎中之子善能論
*議。日月既滿遂産一男。達諸經論。爲婆羅
門師。兼授人醫術出雜阿含經
第二十五卷
鷄頭以身質錢欲飯佛僧帝釋所助乃及於王

爾時羅閲城人民。隨其種族請佛及僧。時諸
婆羅門。四面雲集自作制限。各出百錢
爲佛及僧。爾時鷄頭婆羅門知義貧無錢財。
不能得物以供彼衆。衆人語言。汝無有錢。鷄
頭便還婦所語言。諸人驅我出衆。我無錢故。
時婦答曰。汝可入城&T049271;貸*一百錢。遍求不
得。還向婦説。婦復語言。至弗&T049271;蜜多羅長者
舍。從其假貸。便往求告七日當償。若不還者
我身及婦當爲奴婢。長者便貸金錢*一*百
枚得還語婦。婦報言曰。持詣衆中言。已得
錢聽我在次。衆語鷄頭言。已辦不須卿錢。鷄
頭便還。夫婦二人往詣世尊。共相問訊。時鷄
頭婦禮世尊足。具以白佛。佛告鷄頭言。汝便
請世尊及比丘僧。爾時鷄頭婦語夫言。君隨
佛教。爾時鷄頭即從坐起偏露右肩。叉手白
佛言。願世尊當受我請。及比丘僧。世尊默然。
釋提桓因語毘沙門天王曰。拘鞞羅汝佐此
婆羅門。辦第三食。答曰受教。時毘沙門天王
自隱其形。化作人身勅五百羅刹曰。汝速至
栴檀林中。取香薪來。當竹園中飯佛僧。化
作鐵厨。五百羅刹各負牛頭栴檀香薪至鐵
厨内。爾時鷄頭於鐵厨中以用熟食。遍十二
由延皆悉聞香。時釋提桓因語毘濕波伽摩
天子。汝可化作高廣講堂。使佛及僧得坐飯
食。對曰受教。譬如力人屈申臂頃。從三十三
天沒至竹園中。在鐵厨側化作講堂。以七寶
成。化作千二百五十座。文繍所成。手執香
鑪燒衆名香。令多羅樹七寶相成。微風吹動
鈴聲遠聞。爾時摩竭國頻毘娑羅王聞之。問
於群臣。群臣答言曰。是鷄頭婆羅門。於鐵厨
中以牛頭栴檀爲佛及僧熟食。有此之香。王
即至佛所。告群臣曰。古昔無此講堂。今誰所
作。臣白王曰。我等不知。世尊爲王廣説如上。
王便墮涙不能自勝。念當衆生福少壽短。不
識此寶之名況當見耶。今蒙佛恩見此講堂。
未曾出現。世尊告曰。當來衆生不聞七寶。況
當目見。今蒙佛恩覩如是事。世尊爲王説微
妙法。使心歡喜。王言。鷄頭婆羅門快得善利。
王曰。我欲還宮。佛曰。今正是時。佛告鷄頭
曰。汝可請王供一日食。答曰如是。即至王
所擧右手。白王曰。願天王。明日受請集此講
堂。時王默然。時毘沙門天王明日清旦沐浴。
鷄頭與妙衣裳。手執香鑪。向世尊所。頭面著
地便作是念。今正是時。飯食已辦。願垂臨赴。
佛僧圍繞往詣講堂。即就其座僧次第坐。時
王嚴駕群臣圍繞詣鷄頭所。甘饌飮食味各
百種。勸助鷄頭飯佛及比丘僧出羅閲城人
民請佛經
老乞婆羅門誦佛一偈兒子還相供養
爾時世尊入舍衞城。時有異婆羅門。年老根
熟。執杖持鉢家家乞食。世尊告曰。汝何以
爾。答言。瞿曇。我有財物悉已付子。爲其
妻然後捨是。持鉢乞食。佛復告曰。汝能於我
法受誦一偈。還爲兒説。答佛能受。爾時世尊
即説偈言
    生子心歡喜 爲子聚財物
    復爲娉娶妻 而自捨出家
    邊鄙田宅兒 違負於其父
    人形羅刹心 棄捨於尊老
    老馬無復用 則奪其麫麥
    子少而父老 家家行乞食
    其杖爲最勝 非子離恩愛
    爲我防惡牛 危險地得安
    能却凶暴狗 扶我暗處行
    避深坑空井 草木棘刺林
    憑杖威力故 跱立不墮落
時婆羅門從佛受偈。還家至門。先白大衆。聽
我所説。然後誦偈如上。其子愧怖。即抱其父
還將入家。摩身洗浴覆以衣被。立爲家主。時
婆羅門作是念。我今得勝族姓是沙門恩。我
經所説。若爲師者如師供養。我今持上妙衣。
至世尊所面前問訊白佛言。願受此衣。哀愍
我故。世尊即受。更説種種法。示教照喜出佛
爲老
婆羅門
説偈經
散若學射得妻
過去世時。有少婆羅門。名散若。往詣射師求
學射術。師曰可學。散若於七年中常學此業。
後問師曰。何時可罷。答曰。即索弓著箭。我暫
入村待還後放。師即入村。散若待師良久而
由不反。射前大樹箭經傷蛇。師還問曰。
汝未放箭耶。答曰已放。師曰。汝若不放。於閻
浮提爲第一大師。既已放箭。若我死後次當
汝。時師即莊嚴其女。以五百竿箭并一馬車
與之。時散若受之。當度曠野。時有五百賊。於
曠野中食。散若遣婦從賊乞食。賊曰。觀其所
使非是常人。宜其與食。一賊曰。我曹猶活
而聽此人將婦乘車而去耶。散若射之。應一
箭而死。隨起隨射莫不皆殞。唯賊師在語於
婦言。汝脱衣置地。即脱衣。見復射之應箭
而死。五百賊者即五百比丘。散若舍利弗也
出四分律三
分第九卷
婆羅門以納施佛得聞
佛入舍衞城分衞。身衣有少穿壞。有一婆羅
門。見佛衣壞。即其家中得少白&T073554;。持用施佛。
唯願如來當持此納以用補衣。佛即受之。佛
與授記。便於當來世。兩阿僧祇百劫之中當
得作佛。歡喜而去。國中豪賢長者居士曰。云
何世尊小施大報。各爲如來破損好&T073554;作種
種衣。過去有佛。名毘鉢尸。時王名曰槃頭。有
一大臣。請佛及僧三月供養。佛即許可。時槃
頭王白佛言。貪得佛僧三月供養。佛告槃頭。
吾先已受彼大臣請。王告臣曰。佛處我國。云
卿已請今可讓我。臣答王言。若使大王保我
身命。復保如來常住於此。國土常安隱者我
乃息意。王更曉曰。卿請一日我復一日。臣便
可之。各滿所願。王爲如來辦具三衣。復爲九
萬比丘各作七條衣。時大臣以衣食施佛及
僧。則我身是出賢愚經
第十三卷
婆羅門以餅奉佛聞法得道
有婆羅門。問婦言。家中有&MT02990;具。不欲隨伴
供養瞿曇沙門。婦言有。即作持往。遇國王
大臣刹利婆羅門十八大聚落主在座。婆羅
門不敢前。念言。佛是一切智者應知我心。佛
遥喚來問。器中何等。答曰是餅。佛言。可行與
衆僧。答少不能遍。佛言。但與人行。一番猶故
不減。乃至三遍尚不損耗。佛知其心。隨從説
法得須陀洹道出僧祇律第二十
九卷又出第六卷
拔抵婆羅門瞋失弟子生惡龍中爲佛所降

昔有龍王。名曰拔抵。志性暴虐。數爲風雨霹
靂雹殺人民。鳥獸蠕動死無央數。有尊羅漢
萬人共議。若殺一人墮地獄一劫罪猶不畢。
今者此龍殘害衆生。前後不呰。轉恐難度。
幸當共往諫止之耳。時佛知之。讃言善哉。時
諸羅漢萬人倶行。龍放風雨雷電霹靂。萬人
驚怖頓伏來還。是時佛在耆闍崛山。與萬菩
薩萬羅漢倶到龍所。龍便瞋恚。暴風疾雨雷
雹霹靂。其放一雹令壁。方四十丈。若至地
者入地四尺。欲以害佛及菩薩僧。時諸羅漢
見龍災變。各懷恐怖前依近佛。龍自見雹
化爲華蓋。復自念言。我當以身堅自盤結令
四十丈。欲以撲佛及衆僧上。即時自撲無所
能中。擧頭開目諦視見佛。疑是尊妙無上神
人。於是小龍而皆自撲無所動搖。龍王是時
即便命盡上生爲天。諸餘小龍亦皆併命得
作天子。皆悉來下住於佛邊。佛告阿難。汝知
是天所從生不。對曰不及。佛言。屬者諸龍興
惡意者。自撲在地發一善心知佛爲尊。命盡
爲天此者是也。天聞佛言。及諸天子皆發無
上平等度意。佛言。昔龍王拔抵與釋迦文佛
共爲婆羅門。拔抵弟子。時有萬人。捨其師事
釋迦文。拔抵懷恚爲龍。佛徳既成多度一切。
弟子萬人皆得羅漢。龍懷毒惡故欲爲害。萬
人四道雖備。猶受其辱。若爲菩薩龍不敢也
出舊雜譬
喩經下卷
婆羅門入定三百餘年
昔有婆羅門。不樂世務。潜隱山間一心思道。
即入禪定三百餘年。塵土沒身草木生其體
上。山下有諸畜養妻子婆羅門數百家。大小
相共採薪上樹。折取枯枝樹根。連婆羅門額
樹既動搖。覺婆羅門禪從地中出。見*採薪者
問之。汝是何人。答曰。是婆羅門。餘人是誰。
答曰。是妻子。婆羅門笑曰。我入禪三百餘歳。
尚未敢稱婆羅門。汝等何忍自稱婆羅門乎
出十卷譬喩
經第五卷
婆羅門兒婦信向見其後報
昔者舍衞城東。有一婆羅門大富。其子娶妻。
得事佛家女。奉五戒持六齋。常好布施沙門
道士。勸夫修施。夫即開解。白其父母。父母大
恚。謂破吾門戸。婦持錢絹與夫。夫持與守
閤婢。婢持與守門奴。奴持往佛寺中。布施
沙門燒香燃燈。夫婦共誓言。假令布施無福
自己。又假令有福者。當使天下人皆共見之。
時國俗三月三日。擧國人民皆至水上作樂
歌戲。時東南角有一天人。騎一白馬乘空而
過。衆人仰問是何神靈。答曰。問後來者。須臾
復有七寶殿舍。有玉女獨坐其上。四大天神
接殿飛行。衆人又問。君何功徳。玉女亦云。
問後來者。俄而後有四柱寶殿。有一天人有
一玉女共坐其中。前後左右四部妓樂。十二
天神共接其殿。衆人又問。有何功徳。亦答。問
後來者。須臾復有二薜荔鬼。身長三丈。黒痩
醜陋飢渇苦痛。身中燋然。各捉大棒更相撾
打。衆人又問。答曰。諸君聞舍衞城東大富婆
羅門不。騎白馬者是守門奴。小殿玉女者是
守閤婢。大殿二人是我兒我兒婦。二鬼是婆
羅門夫婦。前世愚癡不信正法。今當厄禍可
復奈何出十卷譬喩
經第一卷
婆羅門從佛意解十一
佛遊婆羅門城。諸婆羅門王。知如來神徳能
感動群心。一食其化誰受我語。因共立制。
若與佛食聽佛語者罰金錢五百。時佛入城
乞食。人皆閉門空鉢而出。有一使人。以破瓦
器盛臭&T024040;淀出門棄之。見佛空鉢信心清淨。
欲興供養無由如願。云今此弊食須者可取。
佛知其意即受其施而説。女人施食十五劫。
天上人間受福快樂不墮惡道。後得男身出
家學道成辟支佛。邊有一婆羅門。以偈説佛
爲食妄語。如此臭食果報乃重。佛即出舌覆
面上至髮際。語婆羅門。汝見經書頗有此舌
而作妄語者不。婆羅門言。如此舌者必不妄
言。未解小施而獲大報耳。佛曰。汝曾見尼拘
陀樹蔭覆賈客五百乘車猶不盡不。答曰見。
又問。此樹種子大小。答曰。如芥子三分之一。
又問。誰當信此。答曰。眼所現見。又問。我亦
如是。此老女人得大果報。如來福田良美所
致。時婆羅門心開意解五體投地向佛悔過。
佛爲説法得初道果。即發大聲告衆人曰。甘
露門開如何不出。諸婆羅門乞輸金錢。迎佛
供養。婆羅門王亦共臣民歸命佛法。城中男
女皆得淨信出普曜經
第五卷
婆羅門持一齋不全生爲樹神能出飮食施諸
餓者十二
昔有長者名須達。請佛及僧廣設大會。道逢
一人奉酪一瓶。見一婆羅門請令提歸。既到
見佛及僧歡喜便住。聽經持齋至暮乃還。其
家婦甚怪之。亦不食至暮踧迫令食。不終齋
法後命盡。其神乃在欝多羅國作大澤樹神。
時有五百學士。欲至三祠神池澡浴望仙。資
糧乏盡又無水漿。遂已困乏。遥望彼樹想爲
泉水。皆到樹下了無水泉。將成大困。便共擧
聲求哀樹神救我等命。樹神即現半身。擧右
手指頭。自然出百味之食。手奉蜜漿種種
具足。皆得盈飽。時五百人自共議曰。我等
欲至神池澡浴望仙。此之巍巍仙道豈能勝
乎。復問樹神。作何功徳聖徳如此。樹神答言。
吾昔見佛在舍衞精舍。持八關齋。爲婦所敗
不終齋法。神應生天。時五百人即共奉持齋
法戒。後得須陀洹道出諸經
中要事
婆羅門夫婦呑金錢爲糧身壞人取爲福即得
道迹十三
昔有婆羅門。夫婦二人無有兒子。財富無數。
臨壽終時自相謂言。各當呑錢以爲資糧。其
國俗法。死者不埋但著樹下。各呑五十金錢
死。身爛錢出。國中有一賢者行見之。愍然流
涙傷其慳貪。取爲設福。請佛及僧盡心供辦。
&T016254;飯佛前稱名呪願。時慳人夫婦。受餓鬼苦
即生天上。爲設福廣請四輩。時生天者即得
天眼知爲作福。從天來下化作年少佐助檀
越。佛言。此厨間年少是眞檀越。至便説法即
得道迹。賢者亦得道迹。衆會歡喜皆得生天
出宿願
果報經
婆羅門生美女佛言不好十四
佛在世時有一婆羅門。生兩女皆端正。乃故
懸金。九十日内募索有能訶女醜者。便當與
金。竟無應募者。將至佛所。佛便訶言。此女皆
醜無有一好。阿難白佛言。此女好而佛言
惡。有何不好。佛言。人眼不視色是爲好。眼耳
鼻口亦爾。身不著細滑是爲好。身手不盜他
財是爲好手。不犯此事是乃爲好。眼視色耳
聽音鼻嗅香。身喜細滑。手喜盜他財。如此者
非好也出雜譬
喩經
大鬘與瓦師子爲善知識共相勸信十五
往昔多狩邑。有婆羅門。爲王太史。國中第
一。有一子。頭上有自然大鬘。因以爲名。姿首
端正有三十相。有一瓦師子。名難提婆羅。與
大鬘少小親交心相敬念。瓦師子精進勇猛
慈仁孝從。其父母倶盲供養無乏。雖爲瓦師
手不掘地。唯取破牆崩岸及以鼠壤和用爲
器。若有買者。以穀麥麻豆置地取器。初不爭
價。亦復不取金銀財帛。唯取穀米供養而
已。迦葉如來所住精舍。去多*狩邑不遠。與
大比丘有二萬人。皆是羅漢。護喜語大鬘曰。
共見迦葉如來。大鬘答曰。用見此道人。爲直
是髡頭人耳。有何道哉。佛道難得。如是至
三。護喜復語大鬘。共至水上澡浴乎。大鬘答
曰可爾。便共詣水澡浴。護喜擧右手遥指示
曰。迦葉精舍去是不遠。可共暫見。大鬘答曰。
用見此爲。護喜便捉大鬘衣牽。大鬘脱衣捨
走。護喜便捉頭牽曰。爲一過共見佛去來。國
俗諱捉人頭法皆斬刑。大鬘代其驚怖心念
曰。瓦師子分死捉我頭耶。護喜曰。我死。死
終不相置。要當使卿見佛。大鬘心念。必當有
好事耳。乃使此人分死相捉。大鬘曰。放我頭
我隨子去。便還結頭著衣。相隨詣迦葉佛。護
喜白佛言。此大鬘者是我少小親友。然其不
識信三尊。願世尊開化。大鬘童子覩佛相好。
心念曰。書記所載相好盡有。唯無二事。時迦
葉如來。便出廣長舌以覆面上。及肉髻并
覆兩耳七過。舐頭縮舌入口。光色出照大千
世界。蔽日月明乃至阿迦膩吒天。光還繞身
七匝從頂上入。以神足力現陰馬藏。令大鬘
獨見。餘人不覩。大鬘童子具足見佛三十二
相。踊躍歡喜不能自勝。迦葉如來。爲大鬘童
子説菩薩斷功徳。何等爲斷菩薩功徳。法身
不可行而行。口不可言而言。意不可念而念。
是爲菩薩三惡行。於是大鬘前禮佛足言。我
今懺悔願佛許受。從今已往不復敢犯。如此
至三。迦葉如來默然受之。大鬘童子護喜童
子。倶禮佛足辭退而還。大鬘曰。卿爲失利不
爲得利。我不喜見卿面。不喜聞卿名。護喜答
曰。何以故爾。大鬘曰。卿早從佛聞深法。何
能在家。護喜答曰。我父母年老又復倶盲。供
養二親何由出家。若我出家父母便終。以是
故不得出家耳。大鬘語護喜曰。我從迦葉佛
聞菩薩行三惡縁對。不復樂在家。我欲從此
還至佛所求爲比丘。護喜報曰。善哉大鬘。得
思惟力耶。便可時還。所以然者佛世難値。大
鬘童子即抱護喜。便繞三匝叉手謝曰。我設
有身口意過於卿者。願見原恕。若卿指授正
眞大道。於是大鬘説頌讃曰
    仁爲我善友 法友無所貪
    導我以正道 是友佛所譽
説是偈已。繞護喜三匝還詣精舍。而白佛言。
寧可入道受具戒不。即度大鬘受具足戒。佛
語舍利弗。時大鬘童子則我身是。大鬘父者
今父王眞淨是。護喜者頻勸我出家。則是作
道善知識也。我前向護喜惡語道。迦葉佛禿
頭沙門有何道。故六年受日食一麻一米
大豆小豆如是出興起行
經下卷
婆羅門婦事佛爲婿所患投河水竭婿方醒
十六
昔有婆羅門。奉事外道。其婦事佛。語其婿言。
聽我與佛作婢。懸幡蓋燒香然燈。婿不聽
之。便作一幡懸於屋内。晨夕向禮。婿殺牛
羊呼師解事。師到其門語言。卿舍有佛幡蓋。
我不敢進。即入問婦。推覓得幡。婿瞋打婦。婦
即投河。心至感神河水爲竭。自然有七寶華
蓋其上。婿見斯瑞知佛可尊。即捨外道奉
大法出譬
喩經
經律異相卷第四十一



經律異相卷第四十二居士
 *梁沙門*僧旻*寶唱等*集 
  茶財食自長聞法悟解一 郁伽見佛
其醉自醒受戒以妻施人二 魚身得富縁
三 闍梨兄弟以法獲財終不散失四 
居士子大意以求明珠五
茶財食自長聞法悟解
跋提城有大居士。字曰琝茶彌沙塞律
作文茶
饒富珍
寶有大威力。隨意所欲周給人物。倉中有孔
大如車軸。穀米自出。婦以八斗作飯。飴四
部兵及四方來者。食故不盡。其兒以千兩金
與四部兵及四方乞者。隨意不盡。兒婦以一
裹香塗。四部兵并四方來乞者隨意令足。香
故不盡。奴以一犁日耕七壟。出米滋多。其
婢以八*斗穀。與四部兵飯馬。馬食不盡。家
中共爭各言。我是福力。琝茶詣佛頭面作
出四分律
分第四
曰。誰力。佛言。汝等共有。昔王舍城有一織
師。織師有婦又有一兒兒又有婦。有一奴一
婢。一時共食。有辟支佛來就乞食。各欲當分
捨與。辟支佛言。汝等善心皆各已捨。可人減
少許。於汝不少。在我得足。即共從之。辟支
食已於虚空中現諸神變。然後方去。織師眷
屬捨於壽命。生四天王天至于他化。展轉七
反餘福生此。琝茶聞之。即請佛僧修無限施。
若有所須隨時多少皆從我取。諸比丘不敢
受。白佛。佛言。聽隨意受。後諸比丘行從索資
糧。遣使齎金銀隨逐行處。多有所長齎還長
者。長者言。我已捨竟不應將還出彌沙塞律。四
分。十誦皆有其
郁伽見佛其醉自醒受戒以妻施人
郁伽醉婇女圍繞。在毘舍離大林中。遥見
世尊在樹間坐。端正殊妙根意息定。光如金
聚。見已醉解。至世尊所却坐一面。佛爲分別
四諦。得無畏法。頭面禮足。我歸三寶。作優婆
塞受持五戒。還至本處告眷屬曰。汝今當知。
我從世尊受戒。若欲樂者行施作福。若不樂
者各還親里。我當放汝。時最大夫人曰。子從
世尊盡命受戒。有某人當以我與彼作婦。彼
時居士便呼彼人。以左手持夫人右手。執金
澡罐語彼人曰。我以此最大夫人與汝作婦。
彼人驚怖毛竪。語郁伽曰。居士不欲殺我耶。
答言不也。我從佛盡命行梵行。故以大婦用
與汝。終不變出中阿含
第九卷
魚身得富縁
昔有大姓。常好惠施。後生一男。無有手足。形
體似魚。名曰魚身。父母終亡襲持家業。寢臥
室内又無見者。時有力士。仰王厨食。恒懷
飢乏。獨牽十六車樵。賣以自給。又常不供。詣
此四姓求所不足。魚身請與相見。示其形體。
力士自惟。我力乃爾。不如無手足人。往到佛
所問其所疑。佛言。昔迦葉佛時。魚身與此王
行飯佛。汝時貧窮助其驅使。魚身所具與王
行之。而謂王言。今日有務不得倶行。若行無
異斷我手足。時行者今王是也。不行言者魚
身是也。時佐助者汝身是也。力士意悟。即作
沙門。得阿羅漢道出舊譬喩
經上卷
闍利兄弟以法獲財終不散失
昔石室城内有三居士。一名闍利。二名晡陀
滿。三名婆波那。此三人親兄弟也。多財寶
象馬七珍。有一婆羅門。持伊羅鉢龍齋。冀望
富貴。龍現身語婆羅門。汝今何爲勤苦。斷穀
除味在此持齋。爲何所求。婆羅門曰。冀望大
富。龍曰。吾有二號。一名伊羅鉢。二名財無
厭。既名無厭。復從吾求耶。婆羅門曰。設不惠
者便即命終。龍出紫磨好金以報之。城門有
豪富長者。出自天竺。汝以金與從求財物。長
者見之告語。藏隱勿令人見。告其五親。飮食
歡娯藏金庫内。庫内雜物盡復入地。還彼龍
庫。左右七家財物如是。三居士聞之。自相謂
言。我等三家以法所獲財致不枉。濫五家所
奪。國人聞之謂爲誇談。共集三家。問居士曰。
卿以法獻財致不濫失。何以爲證。時三居士
各出十斤金。分爲六段。將諸人民及七家失
物主。往至龍泉以金投水。水皆涌沸猶如&T055114;
湯。龍王驚懼。即遣龍女出金還之。報謝使還。
從法得者以理成辦。終不爲五家所侵。欺非
法藏財者如彼七家比方
世利經
居士子大意求明月珠
昔有國。名歡樂無憂。王號廣慈哀。國有居士。
名摩訶檀。妻名旃陀。生一子。姿容端正世
間少雙。墮地便語。發誓願言。我當布施天下
救濟人民。其有孤獨貧窮者。我當給護令得
安隱。父母因名爲大意。見其異姿不與人同。
恐是天龍鬼神。欲行卜問。大意知之。便報言。
我自是人非天龍鬼神也。但念天下人民窮
厄者。欲護視之耳。説此意。便不復語。至年十
七乃報父母言。我欲布施苦人令得安隱。父
母念言。子初生時已有是願。便告子言。吾財
無數恣意施與不相禁制。大意報言。父母財
物雖多猶不足我用。唯當入海採寶以給施
天下人民耳。數言如是。父母乃聽。大意入海
道經他國。國中有婆羅門。財富無量。見大意
光顏端正。甚悦樂之告言。我相敬重。今有小
女欲以相上。願留止此。大意報言。我辭家入
海欲採七寶。未敢相許。且須來還。於是遂進
採寶。即遣人持寶還其本國。轉復到海際求
索異物。忽見一大樹。高廣八十由延。大意便
上樹遥見一銀城。宮闕殿舍皆是白銀。天女
侍側伎樂自然。有一毒蛇繞城三匝。見大意
便擧頭大意自念言。人爲毒所害者皆由無
善意耳。便坐自思惟。須臾蛇即低頭睡臥。
大意欲入城。守門者便入白王言。外有賢者
欲見於王。王身自出迎之。歡喜而言。唯願仁
者留住此。一時三月得展供養。答言我行採
寶不宜久留。王報言。我不視國事。唯願
住。大意便止。王即供設衣服飮食伎樂。床臥
之具。乃竟九十日。大意辭王欲去。王便取珍
琦七寶欲以送之。大意言。我不多用是七
寶。聞王有一明月珠。意欲求之。王言。我不
惜是珠。但恐道路艱嶮難以自隨。大意言。
夫福之將人不畏艱嶮。王言。此珠有二十里
寶自隨願。我爲弟子得給供養。踰於今日也。
大意便受珠而去。於是大意轉前行見一金
城。宮闕殿舍皆黄金。七寶之樹自然音樂。
天女侍從轉倍於前。亦有毒蛇繞城六匝。蛇
見大意擧頭視之。復坐定意。蛇復低臥。大
意欲入城。守門者即入白王。王即出與相見
請前。語言留。一時三月展於供養。大意便止。
王待遇如前。經六十日辭去。白王。聞王有
一明月珠。願以見惠。王答如前。四十里中珍
寶追之。便以貢上。仁者後得道時。願爲弟子。
神足無比。得展供養過於今日。受珠而去。大
轉復前行。又見一水精城。宮闕殿舍事事
如前。亦有一毒蛇。繞城九匝低頭睡臥。王出
迎之。願留三月。大意即住。王復盡意供養。施
設飮食衣服伎樂。乃歴四十日辭去。白王聞
王有一明月珠。願以見惠。王便報言。此珠有
六十里寶。自然追之。便以上。仁者若後得道。
願爲弟子。智慧無比。當復供養過於今日。便
受珠而去。前行復見一瑠璃城。亦見一毒蛇。
繞城十二匝低頭睡臥。王迎請乞留三月。大
意即留。王身自供養飮食衣服伎樂以娯之。
乃歴二十日辭去。白王。我聞王有一明月
珠。可以見惠。王言。此珠有八十里珍寶追
之。子淨意供養過於今日令長得智慧。大
意受珠而去。念言。吾本來求寶。今已如志當
從是還。便尋故道欲還本國。經歴大海中。
諸神王因共議言。我海中雖多衆珍名寶。無
有如此輩珠。便勅使海神要奪其珠。神便化
作人與大意相見。問言。聞卿得奇異之物。寧
可借視之乎。大意舒手示其四珠。海神便
搖其手使珠墮水。大意自念。王與我言道。此
珠難保我幸已得之。今爲此子所奪非趣也。
即謂海神言。我自勤苦經渉嶮阻得此珠來。
汝反奪我。今不相還。我當抒盡海水耳海神
知之問言。卿志奇高。海深三百三十六萬由
延。其廣無涯。奈何竭之。如日終不墮地。如大
風不可攬束。日尚可使墮地。風尚可攬束。大
海水不可抒令竭也。大意笑答之言。我自念。
前後受身生死壞敗。積骨過放須彌山。其血
流五河。四海未足以喩。吾尚欲斷是生死之
根本。但此小海何足不抒。我昔供養諸佛誓
願言。令我志行勇於道決所向無難。當移須
彌山竭大海水終不退。意便一心以器抒海
水。精誠之感。四天王來助大意。抒水三分已
二。於是海中諸神王。皆大振怖共議言。今
不還其珠者非小故也。水盡泥出壞我宮室。
海神便出衆寶以與大意。大意不取。告言。不
用是輩。但欲得我珠耳。從還我珠終不相置
也。海神知其意盛便出珠還之。大意得珠過
娶婆羅門女。還其本國恣意大布施。自是
以後境界無復飢寒窮乏者。四方士民皆去
其舊上。繦負歸仁。如是布施歴載恩逮。蜎飛
蚑行蠕動靡不受潤。其後壽終上爲帝釋。或
下爲飛行皇帝。積累功徳自致成佛。三界特
尊皆由宿行。非自然也。佛告諸比丘。大意者
我身是。時居士摩訶檀者今現悦頭檀是。時
母旃陀者今現夫人摩耶是。時歡樂無憂國
王者即摩訶迦葉是。時婆羅門女者裘夷是。
時女父者彌勒是。時銀城中王者阿難是。時
金城中王者目揵連是。時水精城中王者舍
利弗*是。時瑠璃城中王者須陀是也。時第四
天王助大意抒海水者即優陀是也。時奪其
珠者即調達是也。時四城門守者即須&T075586;
特蘇曷披拘留是。時繞四城毒蛇者即是共
刹酸陀利四臣是也。阿難白佛。以何功徳致
四明月珠衆寶隨之。佛言。乃昔維衞佛時。
大意甞以四寶爲佛起塔。供養三尊持齋七
日。是時有五百人。同時共起寺。或懸繒然
燈者。或燒香散華者。或供養比丘僧者。或誦
經講道者。今皆來會出大
意經
經律異相卷第四十二




經律異相卷第四十三估客
 *梁沙門*僧旻*寶唱等*集 
  波利得海神瓔珞上王王及夫人共以獻佛
一 善求惡求採寶經飢樹出所須二 師
子有智免羅刹女三 彌蓮持齋得樂&T050460;
燒頭四 優波斯納兄妻後悔爲道兄射殺
弟矢反自害五 薩薄然臂濟諸賈客六 
薩薄欲買取五戒羅刹不能侵七 商人共
鵠生子子皆得道八 衆賈飢渇天人指
間降八味水九 商人驅牛以贖龍女得
金奉親十 賈客爲羅刹所縛十一 賈客
採寶救將死人十二 二賈客採寶貪者沒
命廉者安全十三 賈人害侶獨取珍寶大
哀殺此凶人十四 五百賈人値摩竭魚
稱佛獲免十五 賈人爲友逼飮酒犯戒父
母擯出遠國尚爲鬼所畏十六
波利得海神瓔珞上王王及夫人共以獻佛

昔有賈客。名曰波利。與五百人入海求寶。時
海神出掬水。問波利言。海水爲多掬水爲多。
波利答言。掬水爲多。所以者何。海水雖多無
益時用。不能救彼飢渇之人。掬水雖少値彼
渇者持用與之以濟其命。世世受福不可訾
計。海神歡喜讃言善哉。即脱身上八種香瓔
挍以七寶。以與波利。海神送之。安善往還到
舍衞國。持此香瓔上波斯匿王。具陳所由願
蒙納受。王得香瓔以爲琦異。即呼諸夫人羅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