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經律異相 (No. 2121_ 寶唱等集 ) in Vol. 53

[First] [Prev+100] [Prev]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如來。詣此女樓。時女見佛。心懷慚愧。藏骨無
處。取諸白疊無量衆香。裹其臭骨。臭勢如
故。不可覆藏。女見世尊。即爲作禮。以慚愧
故。身映骨上。臭骨忽然在女背上。女流涙而
言。如來功徳慈悲無量。若能令我離此苦者。
願爲弟子心終不退。佛神力故。臭骨不現。女
大歡喜。爲佛作禮。白佛言。世尊。我今所珍一
切施佛。佛爲呪願梵音流暢。女聞歡喜。應時
即得須陀洹道出觀佛三昧
經第七卷
現五指爲五師子十七
善男子。我入王舍大城。次第乞食。提婆達
多。教阿闍世王。即放護財狂醉之象。欲令
害我及諸弟子。我於爾時即入慈定。舒手示
之。即於五指出五師子。是象見已其心怖畏。
失大小便。擧身投地。敬禮我足。善男子。我時
手指實無師子。乃是修慈悲善根力故。令彼
調伏出大涅槃經
第十四卷
以足指散巨石十八
復次善男子。我欲涅槃。始初發足。向拘尸城。
有五百力士。於其中路。平治掃灑。中有一石。
衆欲擧移。盡力不能。我時憐愍。即起慈心。彼
諸力士尋即見。我以足拇指。擧此大石。擲
置虚空。還以手接。安置右掌。吹令碎沫。
復還合之。令彼力士貢高心息。即爲略説
種種法要。令其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出涅槃經
第十四卷
經律異相卷第五




經律異相卷第六現涅槃後事佛部第
 梁沙門僧旻寶唱等集 
  天人龍分舍利起塔一 阿育王造八
萬四千塔二 阿難問八萬四千塔因三
 弗沙蜜多羅王壞塔四 天愛帝須王
起塔請舍利及菩提樹五 迦羅越比
丘共人起塔獨加供養後手雨七寶六 
須達起髮爪塔七 身去影存仙人從化
起髮爪塔八 天起牙及缺瓫塔九 
幼童聚沙爲塔十 獼猴土石塔十一
 天上四塔十二 人中四塔十三 摩
訶薩埵餘骨塔十四 佛現菩薩舍利塔
十五 禁寐王爲迦葉佛起塔十六 治
迦葉佛故塔十七 徳主王起五百塔十
八 踊出寶塔十九 諸佛舍利在金剛
塔二十 起塔中悔二十一 造形像
二十二 法滅盡二十三
天人龍分舍利起塔一
佛涅槃後。時波波國諸末羅衆梁言
力士
遮羅頗
國諸跋離衆。羅摩伽國拘梨衆。毘留提國婆
羅門衆。迦羅衞國釋住衆。毘舍離國諸離車
衆。摩竭提國阿闍貰王胎經云優田王頂生王惡
生阿闍貰王最兵馬主
顏兵馬主熾盛兵
馬主金剛兵馬主
各嚴四兵王遣香姓婆羅門十誦
律云
因姓胎經
云優婆吉
白拘尸力士言。佛是我師我之所尊。
於君國内而取滅度。故從遠來請舍利分還
國起塔。若分與我者擧國寶重與君共之。力
士答曰。世尊屈降此土於茲滅度。國内士民
自當供養。遠勞諸君不可得也。諸王共議。遜
言和求既不見與。不惜身命當以力取。力士
王曰。若欲擧兵力足相抵。終不可得。香姓婆
羅門於八衆中高聲唱言。佛積修善忍於無
量劫。諸君亦應聞又讃忍辱。何可興師共相
陵奪。此非敬事。今舍利現在但當分作八
分。使處處人民皆得供養。諸君亦皆受佛戒
口誦語言。可爭舍利遂相殘害。力士報言。
敬如君議。時烟婆羅門。即分爲八分。時釋提
桓因即現爲人語諸王言。我等諸天亦當有
分。若共爭力則有勝負。幸可見與勿足
難。時阿耨達龍王文隣龍王伊那鉢龍王語
八王言。我等亦應有舍利分。若不見與力足
相伏。時優波吉言。諸君且止宜共分之。即
分爲三分。一分與諸天。一分與龍王。一分
屬八王。以蜜塗瓮裏以瓮量之。諸天得分還
於天上起七寶塔。諸龍得分還於龍宮亦起
寶塔。阿闍貰王共數其分各得八萬四千舍
利。餘有佛口一𣯃無敢取者。以阿闍貰王初
求舍利投地氣乏最爲篤至共持與之。阿闍
貰歡喜鼓樂動天。難頭示龍王中道相逢曰。
佛留舍利持一分與我。王曰。不可得也。龍曰。
我是難頭*示。能擧卿國土擲八萬里外磨碎
如塵。王即怖懅以佛*𣯃與之。龍於須彌山
下起塔。高八萬四千里。聳水精琉璃塔。阿





闍世王崩。阿育得其國土。時大臣白阿育王
曰。難頭*示龍先易阿闍貰奪將佛*𣯃去。阿
育聞之。即勅鬼神王作鐵網鐵籍。置須彌山
下水中欲縛取龍王。龍王大怖共設計言。阿
育事佛伺其熟臥取其宮殿移著須彌山水中。
水精塔下自出相見具説本末其瞋必息。便
遣龍捧取阿育宮殿。眠覺不知何處。見水精
塔高八萬四千里。喜怖交懷。難頭*示龍自出
辭謝云。阿闍貰王自持與我我不奪也。釋迦
如來昔與我約云。吾涅槃後劫將盡時所有
經律及袈裟應器皆取藏此塔中。彌勒來下
當復出之。龍送王宮置於本處。烟婆羅門曰。
請舍利瓶菩薩胎
經云瓫
我還頭那羅聚落起於瓶塔。
力士與之。以瓶及著瓶舍利共起寶塔。波羅
延那婆羅門居士復言。燒佛處炭與我。我還
本國起爲炭塔。衡國異道士求取地灰還國
起塔。力士並然。亦有於闍維處起立寶塔。灰
炭及土四十九斛。所起寶塔四十九。皆置長
表法輪繒幡出雙卷泥洹十誦律序菩
薩處胎經及阿育王經
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塔二
阿育王莊嚴四兵。往開七塔故取舍利唯
餘龍塔。龍將王入宮言。此塔我所供養願爲
留之。王即聽許。還國造作八萬四千寶函分
布舍利遍此函中。復作八萬四千寶瓶及諸
蓋。付諸夜叉於閻浮提一切地乃至大海
處起塔。先諮耶舍羅漢云。欲於一日一
念中起八萬四千塔令一時倶成。耶舍羅漢
甚相讃美。王後與龍校其功徳。並秤二像。
而龍重王輕。王廣請衆僧植功不息。後復共
*秤。輕重衡平。王轉復修習。知功徳日多。興
兵往討。始造中路。龍王大小莫不奉迎。一塔
舍利并以恭献王。後觀佛得道化人之處隨
復造塔出阿育王經第一卷
又出雜譬喩經上卷
在王境内有一千二
寺。造織金縷幡亦一千二百。又千葉金華
欲手自懸散。始辦而遇重疾。恐乖本心泫然
泣下。沙門謂王曰。所修功徳不可計數。正當
開意何用悲爲。但自一心。我當令王得果所
願。沙門即以神力使一千二百寺皆現王前。
病苦即滅。欲繋諸幡。凡諸刹抄低就王手。
成就本願。延壽二十五年出迦葉經又
出雜譬喩經
又興功徳
二十年中。臨命終時。繼念三寶心心不絶。
無所悋惜盡成菩提出雜阿含經
第二十五卷
阿難問八萬四千塔因三
阿難白佛。先造何因。分身舍利起八萬四千
寶塔。佛言。過去有國王名波塞奇領閻浮提
八萬四千國。時世有佛名曰弗沙。王與臣民
供養於佛及比丘僧。時王念言。邊陲小國處
所偏僻人民之類無由修福。即召畫師圖畫
佛像。分布遠國咸得供養。時諸畫師看佛相
好。適得一處忘失餘處不能得成。時波塞奇
王。調和衆手自畫像以爲模揩。諸師寫
學畫八萬四千像。分布八萬四千小國。諸
小國王皆得供養。波塞奇王今我是也。縁
此功徳身有三十二相。涅槃之後復得八萬
四千諸塔出賢愚經
第四卷
弗沙蜜多羅王壞八萬四千塔四
阿育王崩。諸臣欲立太子以紹王位。有一大
臣。名阿菟羅地。曰。阿育大王。誓捨滿十萬
億金。作諸功徳。尚少四億。太子封藏不與。
王捨閻浮提地。以施佛法僧。欲以滿之。今
日大地皆屬三寶。云何便使太子爲王。諸臣
即辦四億金送寺然後共立。知是四世王。名
弗沙蜜多羅。問諸臣曰。我當作何等事。令我
名業久在。有臣啓曰王。先王阿育。造八萬
四千如來之塔。復興種種供養。名徳相傳無
有斷絶。王曰。先王有大威徳。能辦此事。我不
能作。更思餘事。有一臣曰。有二種法。名傳不
滅。一者作善。二者作惡。先王造塔。今王壞
塔。二倶不朽。王乃從之。即興四兵往詣
寺舍。先至鷄雀寺中門前。有石師子。即作師
子吼。王聞驚怖。還入城中。如是再三。呼諸比
丘問言。我壞塔壞房何等爲善。比丘答曰。並
不應行。必不得已寧壞僧房勿壞塔也。王
即殺害比丘。壞諸塔寺。至婆伽羅國。又復
唱言。若有得沙門頭者賞之千金。此國有
一羅漢。化作多比丘頭。傳與百姓送往請金。
王之庫藏金寶竭盡。後知羅漢倍復瞋忿。羅
漢入滅盡定。王往殺之終不能得。以滅盡定
力不傷其體。如是漸進至塔門邊牙齒塔。神
曰。有蟲行神先求我女。我不與之。今爲護法
即呼女與。共立誓言。卿伏此王勿壞正法。時
蟲行神往南方海中排蹚大山推迮王上及
四兵衆。無不死盡。衆人唱言。快哉快哉。孔
雀苗裔於此永盡出雜阿含經
第二十五卷
天愛帝須王起塔請舍利及菩提樹五
摩哂陀等諸比丘。受師子國王名天愛帝須。
夏三月四事供養訖。辭王曰。昔依師目下。朝
夕承事。供養禮拜。違曠既久。今欲歸去。王
曰。依於法師。得受歸戒。四事供養何事不
樂。先言。佛已涅槃。今言。欲還問訊。諸比丘
曰。佛般涅槃。舍利猶在。王曰。諸大徳。當欲
令我起塔爲量度好處。即到沙彌修摩那所。
問曰。當云何得如來舍利。沙彌答曰。但淨治
道路燒香散華。王與眷屬倶受八戒。出那
伽園林。自常致也。王即辦具。修摩那還啓
其祖具宣上事。欲起塔。願賜舍利。阿育曰
汝可往忉利天宮白帝釋。帝釋有二舍利。一
者右牙留帝釋供養。二者右缺瓫骨必付汝
來。開函取舍利置於鉢中。滿鉢白光猶如
眞珠以授與沙彌。沙彌復至帝釋宮求右缺
*瓫骨。帝釋曰。善哉。開函與之。沙彌以祖所
與舍利與王。王念。如來舍利我當頂戴。
念未竟。象即伏地。白傘自下。函即上頂。王擧
體怡悦如得甘露。降細微雨大地震動。王問
大徳。今當何置。答曰。下象頭上。象發音聲供
養舍利。天龍鬼神皆大歡喜。即入城内人民
供養。從南門出圍繞取塔。昔三佛舍利亦在
此塔園中。即斫伐棘刺先起塔基。與象
等。白大徳言。塔形云何。摩哂陀答曰。猶如
𧂐稻。王曰。善哉。即起小塔欲下舍利。擧國
人民一切皆集。舍利從象頂上昇虚空。高七
多羅樹現諸神變。五色玄黄。或時出水。或時
出火。仍取舍利安置塔中。天地震動。大王夫
人。名阿*菟羅求。從摩哂陀出家。摩哂陀言。
我不得度女人。我妹名僧伽蜜多。在波吒利
弗國。王可往迎并菩提樹。王遣外甥名阿摽
叉。摩哂陀以神通力即令下船一日便至。白
阿育王言。摩哂陀使我來具陳上意。王曰。我
兒摩哂陀。孫子修摩那。別後憂念不歡於心。
日夜煩惱如斷手足。時見此尼得釋我心。今
復去者我必死矣。語尼莫去。尼白王言。見意
難違。刹利夫人見待出家。王許菩提樹不
可刀斧分。目揵連子帝須曰。如來在世已有
五勅。一阿育王取菩提樹與師子國不用刀
斧。南枝自斷入於金*瓫。二上升虚空陵雲
而住。三七日後自下還金*瓫中。布葉榮茂
離離結實其葉玄黄。四師子國。初欲得我舍
利。當作種種神變。五若所有相好。到師子
國如我在世。王聞歡喜因立誓曰。若許取枝
者令樹悉現一切面枝。若許往師子國者願
自落金*瓫樹復如本。即以香泥滿金*瓫中。
以八月十五日晡時。筆畫樹枝曲處凡作十
畫。前一*畫生根。後一*畫便斷。根長四寸
又生細根。交横抽枝猶如羅網。大枝長十
肘。復有五枝各長四肘。五枝各生一子。復
有千小枝。王見神變心大歡喜。向樹大叫。
衆僧唱薩。小王及倍從一切大衆皆悉大叫。
地神驚怪亦復大叫聲徹虚空。如是展轉至
于梵天。樹枝從本改處即有百根。直下*瓫
底十根穿*瓫下。九十細根圍繞而生。如是次
第日夜増長。時地六種震動。空中諸天作衆
伎樂。諸山樹木如人舞状。天人打掌。夜叉
煕笑。阿修羅王歌唄讃詠。梵王欣悦。於虚空
中雷電礔礰。四足衆生馳走鳴喚。諸鳥飛翔
出種種音。菩提樹子出六色光。光明遍照滿
於娑婆上至梵天。時菩提樹上昇虚空。停
住七日竟。大衆唯見光明不見盆樹。王即
從座而下供養菩提樹。經歴七日樹復放光。
照娑婆世界上至梵天。攝光還復虚空皆清。
布葉結實從虚空下還入金*瓫。王見歡喜復
更以閻浮利地供養小菩提樹滿於七日。王
拜菩提樹七日爲閻浮利地王。九月十五日
衆僧布薩。菩提樹從本生處。來到波吒利
弗國城東。住娑羅樹下枝條欝茂。王見歡
喜。又拜爲閻浮利地王。白僧伽蜜多言。時
可去矣。答言。善哉。大王。即與八部鬼神護菩
提樹。八種大臣。八種婆羅門。八種居士。八具
波伽人。八鹿羅車人。八迦陵伽人。王與八
甕八銀輦水潅菩提樹。受王教已依
事而作。王與大衆繞菩提樹送於路上。天
人夜叉乾闥婆阿修羅日夜供養。到多摩摽。
諸王自擔菩提樹。入水齊頚。即上船上與僧
伽蜜多。王喚摽叉阿摽叉。菩提樹在我國。
我以閻浮利三拜爲王。我自戴菩提樹入水
至頚。送置船上。勅阿摽叉。菩提樹往到彼國。
汝可語汝王。身自下水。水沒至頚。迎菩提樹
頂戴擔上。如我於此種種供養。作是勅已
船即發去。是時海中當船住處縱廣一由旬
無有波浪。王自念言。佛菩提樹今從我國去。
作是念時流涙悲噎。船去之後王遥望見。種
種華從海水出隨從船後以供養之。又虚空
中散種種華妓樂供養。水神又以種種華香
供養。如是展轉乃徹龍王宮。龍王即出欲
奪取菩提樹。於是僧伽蜜多比丘尼。化作
金翅鳥王。龍王頂禮白言。今我欲請菩提
樹及大徳。還我宮中七日供養。於是菩提
樹及大衆悉入龍宮。龍王以王位拜樹爲王
七日供養。過七日已。龍王自送菩提樹到閻
浮倶那衞渚。阿育王遥望不復見菩提樹。啼
哭而還。是時天愛王帝須。平治道路從城
到倶那渚。地平如掌。僧伽蜜多以神通力。
令王於宮城内遥見菩提樹來。王出渚迎閻
浮。倶那衞入水齊頚。樹放六色光。王見歡喜。
即以頂戴上岸。國有耆舊十六大姓。與王
共迎菩提樹。樹到岸上。三日以師子洲供養
菩提樹。十六大姓知王國事。三日竟至四
日。擔菩提樹次第到阿&T072933;羅陀國。擧國人
民歡喜禮拜供養。十月十四日過中。菩提
樹從北城門入城中央。而復更從城南門出。
從城南門去五百弓。此處過去諸佛亦皆入
於三昧。倶那衞佛菩提樹。名摩訶沙利婆。拘
那含佛菩提樹名憂曇鉢。迦葉佛菩提樹名
尼倶陀。於伽彌國中。沙彌修摩那令作基
址。都圍度量布置門屋。及菩提樹所止之
處皆令方整置王門屋處。是時十六大姓悉
服。圍繞種王門屋地。始放於樹。樹昇虚空
高八十肘。即出六色光照師子國。皆悉周
遍。上至梵天。衆見樹變心大歡喜。衆中萬人
同時念佛。次第出家得羅漢道。日光未沒
樹猶在虚空。日沒之後婁彗皆下地大震動。
時摩哂陀。與僧伽蜜多王及國人。集菩提樹
下。北枝一子而熟從枝墮落以奉摩哂陀。摩
哂陀以核與王令栽。王即受於金*瓫中。以肥
土壅。又以塗香覆上。須臾之間即生八株。各
長四肘。王見如此驚歎。以白傘覆上。拜小
樹爲王。王取一株。種於閻浮拘羅衞渚。又
取一株薄拘羅婆門村中種。又取一株種
門中。又取一株種塔園中。又取一株種摩醯
首羅寺。又取一株種支帝耶山中央。又取一
株種樓醯那村。又取一株種往羅村。餘四
子在樹上。次第熟落合生三十二株。悉取
於由旬園種。如是轉塔滿師子國。以菩提樹
國土安隱無有災苦。時阿&T072933;羅夫人與
千女倶。往僧伽蜜多所爲比丘尼。從度之
後次第得阿羅漢。王外甥阿摽叉與五百人
出家次第得阿羅漢。又一日王與摩哂陀往
禮菩提樹。到鐵殿處。人民獻華於王。王以華
奉摩哂陀師以供養鐵殿華墮地動。王
地動即問大徳。此地何忽動也。答言。大王
當來此殿衆僧説戒。是故地現此瑞也。次第
而去到菴羅處。有人以菴羅子香味具足獻
王。王以奉摩哂陀摩哂陀。噉核語王言。可
種此核。王即種之。以水灑地。地皆震動。王
問。何故地動。答言。當來世衆僧方集處故現
瑞相也。王即散華作禮而去。到支帝耶處。有
人以瞻蔔華獻王。王以奉摩哂陀。地動。王
問。何以地動。答言。當來此處起佛大塔故
現此瑞。王言。我今當立塔。摩哂陀答言。不須
王立。王多諸造作。當來世有王孫子。名木
叉伽摩尼阿婆耶。當起大塔。王問是我孫
耶獲其福不。答言。不得。王取一石柱高二
丈。而剋石柱記。我孫名木杈伽摩尼阿婆耶。
當來此中起大塔出善見律毘婆
論第三卷
迦羅越比丘共人起塔獨加供養故手雨七寶

昔阿育王國有迦羅越。供養二萬比丘。長
請一年名聞國王。王召見之。聞卿家大富盡
有何物耶。對曰。實無所有。王不信之。留迦羅
越遣看其家。見門有七重舍宅。堂宇皆以
七寶。有勝王宮。婦女亦勝。但無穀帛錢物。
還以白王。王意漸解。迦羅越笑。王問。何
耶。答言。王不見信耳。迦羅越以手指東空
中便雨七寶。指南亦雨寶不可限量。王便
遣還。而衆僧精舍去宮不遠。王便嚴駕詣
精舍。見比丘僧作禮恭肅問上坐道人。迦
羅越宿有何福自然珍寶念之便至。上座比
丘入三昧見四百由旬人物心念。見長者子。
昔惟衞佛時有四人共立塔寺。中有一人用
意慇懃。塔寺成後以金銀七寶及衆好華共
合和之。上三重塔上。以雨散四面。願後食福
恒不斷絶。今得自然寶者是此一人。王聞大
修功徳出譬喩經
第一卷
須達起髮爪塔
佛久遊諸國。長者須達思戀渇仰。白佛言。願
留少物常得供養。佛與髮爪。願聽起塔。佛
乃許之。於舍衞國造作欒栱。彩畫莊嚴出十誦
律善誦
第一
身去影存仙人從化起髮爪塔八
佛至月氏國。西降女羅刹。時宿石窟中。于
今佛影猶在。有人就内看之。則不能見。出孔
光相如佛。有時飛到罽賓國隷跋陀仙人
山上。住虚空中。降此仙人。仙人言。我樂住
此。願佛與我髮爪起塔供養。塔今現在
山下。有離越寺。離越應云隸跋陀出大智
第十二卷
天起牙及缺*瓫塔九
佛右牙右缺*瓫骨。在忉利天師子洲起塔。
請得二缺*瓫及牙。今在釋宮出善見毘
婆第二卷
幼童聚沙爲塔十
佛遊波羅奈時。五百幼童相結爲伴。倶共行
戲於江水邊聚沙爲塔。各自説言。吾塔甚好
卿學吾作。其五百童雖有善心宿命福薄。天
大暴雨江水卒漲。五百幼童倶時溺死。父母
號哭求索屍喪。莫知所在。佛言。宿命不
勿生怨恨。此諸兒等宿命應爾。今生兜率天。
佛放光明。令此父母遠見其子。尋時皆來
散華供養。佛言。善哉。因造沙塔即得生天見
彌勒佛。五百天子各啓父母勿復愁憂。但
努力精進。繞佛三匝作禮飛去出五百幼童經叉
出生經第四卷
獼猴起土石塔十一
佛在羅閲祇國。遣一羅漢名曰須漫。持佛
髮爪往罽賓南山中作一浮圖。寺有五百羅
漢常止其中。旦夕燒香繞塔禮拜。五百獼
猴見道人供養。入深澗邊負*輦泥石起立佛
塔。竪木爲刹繋以弊幡。旦夕禮拜。暴水
漾一時漂死。生忉利天。即以天眼自見本末。
各持華香伎樂臨故屍上繞之七匝。諸天
遥覩散華奏樂遶獼猴屍。有五百婆羅門外
學邪見。問天曰。何爲屈意供養於此。答曰。是
吾故身。昔在世間學諸沙門戲立塔寺。藉此
生天今報之恩。卿等邪見百劫勤苦無所一
得。不如共往耆闍崛山禮拜供事其福無限。
時婆羅門即皆欣然。共至佛所五體投地散
華供養出法句譬喩
經第一卷
天上四塔十二
忉利天城東照明園中有佛髮塔。城南麁澁
園中有佛爪塔。城西歡喜園中有佛鉢塔。城
北駕御園中有佛牙塔出集經抄大智論云帝釋取
菩薩髮城東門外立塔又持
寶衣亦於
城東立塔
人中四塔十三
迦維羅衞國謂天地之中立生處塔。摩竭提
國善勝道場。元吉樹下起成道塔。波羅㮈
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立轉法輪塔。拘尸那
國力士生地秀林雙樹間起般涅槃塔
集抄
摩訶薩埵餘骨起塔十四
過去王子。名摩訶薩埵。出遊林野。見虎新産
七子多日飢餓命將欲絶。即脱衣裳以竹刺
頚從高投下臥於虎前。虎舐其血漸就食盡。
大王及宮内聽子不還。即遣人追求。使還具
説。王勅收其舍利。起七寶塔出金光明
經第四卷
佛現菩薩時舍利塔十五
有七寶塔。從地踊出。佛從座起。爲塔作禮。
時道場菩提樹神問曰。如來最勝最尊何縁
而禮此塔。佛答曰。昔行菩薩道時有全身舍
利在此塔中。因是身早成佛道。使阿難開塔
取舍利示此大衆。阿難啓塔開七寶函。舍利
紅白。佛言。是戒定慧之所勳修。甚難可得
最上福田。大衆歡喜恭敬頂禮出金光明
經第四卷
禁寐王爲迦葉佛起塔十六
過去世時有*禁寐王。迦葉如來般涅槃後。是
王即以金銀爲塔。縱廣千由旬高一由旬。累
銀金爲塹今猶地中。爾時如來即出此塔
示諸四衆。迦葉全身舍利儼然如本出彌沙塞律
第三十卷
治迦葉佛故塔十七
迦葉佛泥洹闍維之後。以佛舍利起七寶塔。
興敬供養。經歴數世。塔自彫壞。無補治者。
有義合邑九萬三千人。時瓶沙王爲上首。告
衆人曰。汝等各自勸厲。共造福徳。佛世難
遇。人身難得。雖得爲人。或墮邊地。生邪見
舍。我等何爲。貪此俗樂。不如開意治朽塔寺。
即共修理。復共發願。設有福者。不墮三塗及
八難處。共生人天。見釋迦文。初會説法。皆得
度脱。以王爲首。時人命終。生忉利天。經歴數
世。釋迦出興時。九萬三千人。生摩竭國瓶沙
作王普曜經
第九卷
徳主王起五百塔十八
過去世時。有轉輪王。名曰徳主。嘗於一日。起
五百塔。高五百由旬出大智論第
五十七卷
踊出寶塔十九
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廣二百
五十由旬。從地*踊出。住在空中。種種寶物。
而莊校之。五千欄楯龕室千萬。無數幢幡。以
爲嚴飾。垂寶瓔珞。寶鈴萬億。而懸其上。四
面皆出多摩羅跋栴檀之香。充遍世界。其諸
幡蓋。以金銀琉璃硨磲碼碯眞珠琥珀七寶
合成。高至四天王宮。三十三天。雨天曼陀羅
華。供養寶塔。下至八部。以一切華香瓔珞
幡蓋伎樂。供養寶塔。爾時塔中。出大音聲歎
言。善哉釋迦牟尼佛。以平等慧。教菩薩法。四
衆聞塔所出音聲。皆得法喜。怪未曾有。此寶
塔中。有如來全身。過去東方無量千萬阿僧
祇世界。國名寶淨。佛號多寶。其佛行菩薩道
時。作大誓願。若我成佛滅度之後。於十方國
土。有説法華經處。我之塔廟爲聽經故。*踊
現其前以作證明。若有説法華。全身舍利
在於塔中。讃言善哉。大樂説菩薩。白佛言。
世尊。我等願欲見此佛身。佛言。多寶佛有深
重願。若我寶塔。爲聽法華經故出於諸佛前
時。欲以我身示四衆者。彼佛分身諸佛。在
於十方。盡還一處。然後我身乃出現耳。大
樂説言。我等亦願欲見世尊分身諸佛。佛放
白毫一光。東西南北四維上下諸佛。諸佛
各告衆菩薩言。善男子。我今應往娑婆世界
釋迦牟尼佛所。并供養多寶如來寶塔。時娑
婆世界即變清淨。琉璃爲地。寶樹莊嚴。黄金
爲繩。以界八道。無諸聚落村營城邑大海江
河山川林薮燒大寶香。移諸天人置於他土。
是時諸佛各將一大菩薩以爲侍者。至娑婆
世界。各到寶樹下。樹下皆有師子之座。高
五百由旬。十方諸佛皆悉來集。坐於八方。
諸佛欲同開寶塔。即從坐起住虚空中。一切
四衆起立合掌一心觀佛。於是釋迦牟尼佛。
以右指開七寶塔戸。出大音聲。如却關鑰。
一切衆會。皆見多寶如來於寶塔中坐師子
座。全身不散如入禪定。又聞其言。善哉善
哉。釋迦牟尼佛。快説是法華經。我爲聽是
經故而來至此。爾時四衆等見過去無量千
萬億劫滅度之佛。説如是言。歎未曾有。以
天寶華聚散多寶佛及釋迦牟尼佛上。爾時
多寶佛。於寶塔中。分半坐與釋迦牟尼佛坐。
時釋迦牟尼佛坐其半坐。以神通力接諸大
衆。皆在虚空妙法蓮華
經第四卷
諸佛舍利在金剛塔二十
佛告大衆。自念古昔所行功徳。捨身受身非
一非二。我今説之。一身形法此大地種厚八
十四萬億里。乃有風厚八十四萬億里。風
下有水厚八十四萬億里。水下有火厚八十
四萬億里。火下有沙厚八十四萬億里。沙
下有金剛厚八十四萬億里。諸佛全身舍利
及碎身舍利皆在金剛際刹中。金剛刹復厚
八十四萬億里。名曰妙香。佛名不住。十號
具足。現在説法出菩薩處胎
經第二卷
起塔中悔後生爲大魚二十一
昔有沙門其家大富。造作塔廟。以栴檀爲
柱七寶爲刹。未成之頃有五百沙門從遠方
來。而其國内有五百賢者。各各給與袈裟
衣被。國人謂寺主。遠人當去。我先發遣。阿
梨常住自當作分寺主。沙門念言。我之功
徳積若須彌不可稱計。而國人不能佐助我。
我但爲一切賎貴近遠。便以火燒寺塔。後入
地獄畜生各九十劫。後作大魚。身在海中。
長四十萬里。眼如日月。牙長二萬里。正白
似雪山。舌廣四萬里。正赤似火山。口廣五
萬里。時有五百人。入海採寶。正是先身給
五百沙門衣者。因縁宿對魚張口飮水。時舫
從流甚疾。皆大恐怖。同稱南無佛。魚聞其音
合口而聽。水住不流。聞船上有諷經之聲。魚
便涙出。自念不聞此音其來甚久。因不復
食經歴七日命終海中。浮屍著岸神生法家。
墮地能語。便識宿命。年滿八歳。得羅漢道。
還詣海邊見其故身。積骨如山觀髑髏内七
日不遍。坐燒塔寺百八十劫在惡道中出譬喩
經第四
造佛形像第二十二
  優填王造牛頭栴檀像一 優填王造金
像二 波斯匿王造金像三 波斯匿王造
牛頭栴檀像四 善容王造石像五 龍王
石窟佛影六
優填王造牛頭栴檀像一
四部於諮聽法。釋提桓因請佛。昇三十
三天。爲母説法三月夏安居。如來欲生人
渇仰。不將侍者不言而去。時舍衞國波斯
匿王及拘翼國優填王至阿難所。問佛在所。
阿難答曰。我亦不知。二王思覩如來遂生身
疾。優填王即勅國内諸巧師匠。以牛頭栴檀
作如來像。擧高五尺出増一阿含
經第十九卷
優填王問佛
曰。如來滅後欲作佛像。恭敬承事當得何福。
佛言。若作佛形像者。世世生處身體貌好
死後得生第七梵天。復上勝諸天端政無
比。常生豪貴家。氣力超絶。衆人愛敬。財富
無量。或生閻浮帝王公侯賢善家。或生轉
輪王飛行天地。或生孝從道徳之門。死不入
三塗出作像
因縁
優填王造金像二
佛昇忉利天。優填王不勝戀慕。鑄金爲像。聞
佛當下以象載之仰候世尊猶如生佛。乃遥
見佛足歩虚空蹈雙蓮華放大光明。佛語像
言。汝於來世大作佛事。我滅度後我諸弟子
付囑於汝。若有衆生造立形像種種供養。是
人來世必得念佛清淨三昧。佛告阿難。持我
語遍告弟子。我滅度後造佛形像。相好具
足。亦作無量化佛。及畫佛跡以微妙。彩及
梨珠安白毫處。令人見之心生歡喜。能滅
百億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出觀佛三昧
經第六卷
波斯匿王造金像三
時波斯匿王聞優填王作如來像而供養之。
復召工巧以紫磨金鑄如來像。高於五尺。時
閻浮提内始有二像出増一阿
第十九卷
波斯匿王造牛頭栴檀像四
佛上忉利天。爲母説法。經九十日。波斯匿
王思欲見佛。刻牛頭栴檀作如來像置佛坐
處。佛後還入精舍像出迎佛。佛言。還坐。曰。
吾般泥洹後可爲四部衆作法式。像即還坐。
此像最是衆像之始。後人所法者也。佛乃移
住兩邊小精舍。與像異處。相去二十歩。祇
洹精舍本有七層。諸國競興供養不絶。鼠
銜燈炷燒幡蓋。遂及精舍七重都盡。諸國王
人民皆大悲惱。謂栴檀像已燒。却後四五日
開東邊小精舍戸。忽見本像。衆大歡喜。共
治精舍。得作兩重移像本處出外國
圖記
善容王造石像五
善容王又名韋駄首祇
阿育王弟也
入山遊獵。見諸梵志。裸形
曝露。或食木葉。或吸風服氣。或臥棘刺中。種
種自苦以求神仙。善容問曰。那無成辦。梵
志答曰。座有群鹿數共合會。我見心動不能
自制。王曰。服食羸惙猶有婬欲。釋子沙門。
飮食甘美。在好床座。衣服隨時。香華自薫。
豈得無耶。阿育聞之即懷憂慼。吾維一弟。
忽生邪見。恐永迷沒政當除惡。勅給伎女
共相歡娯。王躬語弟。何爲取兄*伎妾。恣意
自樂。即欲殺之。大臣諫曰。王唯有一弟又
少息胤。願聽七日。奉依王命。王始默然。語
諸臣曰。聽弟著吾衣冠入吾宮裏伎樂自娯。
至七日。王遣使問云。意志自由快樂不乎。善
容曰。不見不聞有何快樂。王曰。觸事如我復
何不聞不見耶。弟曰。應死之人命雖未
終與死無異。當有何情著於五欲。王曰。
一身憂慮萬端。一身應滅。在欲不樂。道説
沙門憂念三世。一身死壞復受一身。億百千
世身身受苦。無量患惱。雖出爲人。與他走使。
衣食窮乏。念此辛酸故出家爲道。求於無爲
度世之要。設不精勤當更歴劫數之苦。善容
乃心開意解。白王曰。今聞王教乃得醒悟。生
老病死實可厭患。愁憂苦惱流轉無窮。惟
願大王見聽爲道。王曰。宜知是時。弟即出
家奉持禁戒晝夜精勤得羅漢道出求離
牢獄經
阿育
王傳云。阿育王聞弟得道。深心歡喜稽首禮
敬請長供養。弟誓依林野以養餘命。阿育即
使鬼神於城内造山高數十丈。斷外人物絶
於來往。乃應王命。率捨衣資造石像一躯。高
丈六即山爲龕室
佛影六
有龍王請佛常住其所。若不住者我發惡心
無由得道。諸梵天王復慇懃勸請。願爲一切
衆生莫獨住此。龍以七寶殿奉上如來。佛言。
不須但以羅刹石窟施我。佛攝神足獨入石
室。自敷坐具跏趺而坐。時羅刹女及龍。爲
四大弟子及阿難。又造五石室。佛受那先訶
城王及諸國請。處處見佛虚空華座滿中化
佛。龍王歡喜發大誓願。願我來世得佛如此。
佛受王請七日。攝於神足。從石窟出。與諸比
丘遊履諸處。龍所隨從。後佛還國啼哭雨涙。
白言。願勿捨我。世尊安慰云。當坐汝窟中
經千五百歳。時諸龍王合掌請佛入窟。佛
坐窟中作十八變。*踊身入石。猶如明鏡。在
於石内影現於外。遠望則見。近視則無。諸
天百千供養佛影。影亦説法。石窟高一丈八
尺。深二十四歩。石色清白出觀佛三昧
經第六卷
法滅盡二十三
佛言。我以正法付囑人天者。我法千歳不動。
告帝釋四王。我涅槃後各於國土護持正法。
過千載後。惡風暴雨多諸災患。人民飢饉觸
物磨滅。飮食失味珍寶沈沒。西方有王名
鉢羅婆。北方有王名耶婆那。南方有王名
釋迦。東方有王名兜沙羅。此四王皆多眷屬。
殺害比丘破壞塔寺。四方盡亂。時諸比丘來
集中國。拘睒彌國王名摩因陀羅西那。生子。
手似血塗。身似甲冑。有大勇力。有五百大臣
同日生子。皆血手冑身。時拘睒彌國一日雨
血。王見惡相即大恐怖請問相師。相師答曰。
王今生子。當王閻浮提多殺害人。爲名難當。
年漸長大。時四惡王。從四方來。王大憂怖。
有天神告曰。大王但立難當爲王。足能降
伏四大惡王。便依神言捨位與子。以髻中明
珠。冠其子首。集五百大臣。香水潅頂。令往
征伐。諸臣之子身被甲冑。從王征討。與四惡
王戰。殺之都盡。王閻浮提。治拘睒彌鞞國。
佛告四大天王。巴連弗國。當有婆羅門。名
曰阿耆尼達多。通達比陀經論。此婆羅門當
納妻。其妻有身。便欲與人論議。以問相師。
相師答曰。是胎中兒。當了達一切經論。生子
明了解一切經論及諸醫方。教授五百弟子。
於我法中出家學道。通達三藏。善能説法。
辯才巧妙攝多眷屬。此巴連弗邑。當有大商
主。名曰須陀那。其妻有*身。便質直柔和諸
根寂靜。時彼商主即問相師。相師答曰。胎
中兒極爲良善。月滿生子名曰修羅陀。年
紀漸長於我法中出家學道。勤行精進證羅
漢果。然其寡聞少欲知足。及少知舊居。在
*揵陀摩羅山。恒爲難當王説法。難當見父
王過世。兩手抱父屍悲號啼哭憂惱傷心。時
彼三藏爲王説法。王憂惱即止。於佛法中生
大敬信。而發聲唱言。自今以後我施諸比丘
無恐畏適意爲樂。而問比丘。前四惡王毀滅
佛法更幾年歳。諸比丘答云。經十二年。王
心念言。作師子吼。我當十二年中。供養五
衆種種豐足。供施之日。天當降香澤之雨。
遍閻浮提一切苗稼皆得増長。諸方人衆皆
持供具來詣拘睒彌國。供養衆僧。時諸比丘
不勤三業。戲論過日。貪著利養好自嚴飾身
著妙服離出家法形類比丘。而是法中大賊。
壞正法幢。建惡魔幡。滅正法炬。然煩惱火。
消正法海。壞正法橋。沒正法船。沒正法樹。
時天龍鬼神等於諸比丘皆生惡意。厭惡遠
離。不復衞護。而同聲唱言。却後七日佛法
滅盡。號咷悲泣。共相謂言。至説戒日比丘鬪
諍。如來正法於此而滅。諸優婆塞聞諸天言。
共詣衆中諫諸比丘鬪諍。至十五日説戒。時
*揵陀摩羅山阿羅漢修羅陀。觀閻浮提。今日
何處。有衆僧欲往説戒。即詣拘睒彌。時彼
僧衆乃有百千人。唯有此阿羅漢修羅陀來。
又復有一三藏名曰弟子。此是如來最後大
衆聚集。爾時維那行舍羅籌。白三藏言。衆僧
已集。今爲説波羅提木叉。時彼上座答言。閻
浮提如來弟子皆來集此數有百千。如是衆
中我爲上首。了達三藏不學戒律。況復餘者
而有所學。今當爲誰而説戒律。時阿羅漢修
羅陀立上座前。合掌白上座。但説波羅提木
叉。如佛在時。舍利弗目*揵連等大比丘衆所
學法我今已悉學。如來雖滅已出千歳。彼所
制律儀我悉已備。上座弟子聞修羅陀比丘
自言如來所制戒律我悉備持。起不忍心。有
一弟子名曰安伽陀。極生忿恨。從坐起罵辱
彼聖。汝是下座比丘愚癡無智而毀辱我師。
即持利刀殺彼聖人。時有一鬼名曰大提木
法。作是念言。世間唯有此一羅漢。而爲惡
比丘弟子所害。執持金剛杵打頭命終。時阿
羅漢弟子。見殺其師忿恨不忍。即殺三藏。時
諸天世人悲哀啼泣。嗚呼苦哉。如來正法今
便都盡。即此大地六種震動。無量衆生號
吼啼泣。各各離散。時拘睒彌王。聞諸比丘
殺阿羅漢及三藏法師。心生惱惋。諸邪見
輩競破塔廟。及害比丘。從是佛法索然頓滅
出雜
佛告阿難。我泥洹後。法欲滅時。五濁
惡世魔道興盛。諸魔沙門壞亂吾道。著俗
衣裳飾好袈裟五色之服。飮酒炙肉殺生貪
味。無有慈心更相憎嫉。時有菩薩精進修
徳。一切敬待人所宗尚。教化平等。憐貧念
老。救育窮厄。恒以經像。令人奉事。作諸
徳。志性温善。不侵害人。捐身濟物。不自惜
己。忍辱仁和。設有是人。衆魔比丘咸共嫉之。
誹謗揚惡擯黜驅遣不令得住。自共於後不
修道徳。寺廟空荒不復修理。轉就毀壞。但
貪財物。積聚不散。不作福徳。販賣奴婢耕田
植。焚燒山林傷害衆生。無有慈心。奴爲
比丘。婢爲比丘尼。無有道徳。婬妷濁亂。男女
不別。令道薄淡。皆由斯輩。或避縣官。依倚
吾道。求作比丘。不修戒律。月半月盡。絓名
講戒。厭惓懈怠。不欲聽聞。抄略前後。不肯
盡説。經不誦讀。設有讀者。不識字句。爲強
言是不諮明者。貢高求名嘘天推歩。以爲榮
貴望人供養。諸魔比丘命終之後。精神當墮
澤地獄。五逆罪中餓鬼畜生靡不更歴。過
恒沙劫罪竟。乃出生在邊國無三寶處。法欲
滅時。女人精勤恒作功徳。男子懈慢不用法
語。眼見沙門如視糞土。無有信心。法輪殄沒
諸天泣涙。水旱不調五穀不熟。災疫流行死
亡者衆。人民勤苦縣官侵剋。不修道理皆思
樂亂。惡人轉多善者甚少。日月轉促人命轉
短。四十頭白裁壽六十。男子壽短。女人命長。
七八九十或至百歳。大水忽起卒至無期。世
人不信故謂有常。衆生雜類無有豪賎。沒溺
浮。漂魚鼈噉食菩薩比丘衆魔驅逐不預衆
會。菩薩入山福徳之處惔怕自守以爲忻快。
壽命延長諸天衞護。月光出世得相遭値。共
興吾道五十二歳。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
滅化去。十二部經尋復化滅盡不復現不
文字。沙門袈裟自然變白。聖王去後吾法滅
盡。譬如油燈臨欲滅時光更猛盛。於是便滅。
吾法盡時亦如燈滅。自此之後難可綱紀。如
久後彌勒當下世間作佛。天下太平毒氣
消除。雨潤和適五穀滋茂。樹木長大人長
八丈。皆壽八萬四千歳。衆生得度不可。稱
出法滅
經律異相卷第六



經律異相卷第七諸釋部
 梁沙門*僧旻寶唱等*集 
  釋氏縁起一 淨飯捨壽二 摩耶生忉利
天三 大愛道出家四 羅睺羅處胎六年
五 羅睺羅出家六 羅云受佛戒得道七
 難陀出家八 調達出家九 阿那律出
家十 跋提出家十一 琉璃王滅釋種十
二 五百釋女投請二師十三 佛奴車匿
揵陟前世縁願十四
釋氏縁起
過去有王名欝摩又云懿摩長阿含經云
鼓摩蓋方言之左右耳
王。有
四庶子。一名照目。二名聰目。三名調伏象。四
名尼樓長阿含經名異一名面光二
曰象食三曰路楯四曰莊嚴
並聰明神武
大有威徳。第一夫人有子名曰長生。頑薄
醜陋衆人所賎。夫人白王。四子神俊我兒頑
墜。若承嗣者必競陵奪。若王擯斥四子我
心乃安。王曰。四子仁孝既無愆咎。云何*擯
黜。夫人又曰。我心劬勞實兼國家。四子英武
民各懷歸。樹黨若立一旦競逐必相殄滅。大
國之祚翻爲他有。願王圖之。王曰。汝言是
矣。即呼四子。勅之曰。汝有過於吾。吾不忍
汝死。各速出國。剋己圖生。勿復&T055693;
貽後悔。四子奉勅。即便裝嚴。母及同生姉
妹。並求倶去。時諸力士一切人民。多樂隨
從。王悉聽之。到雪山邊住直樹林。母爲納妃
自營頓住。數年之中歸徳如市。遂大熾盛。
欝爲強國。數年之後父思見之。遣信報召。
皆辭過不還。王便三歎。我子有能。能自存
立。因此以命族爲釋長阿含經云直樹林又云釋林
因林爲姓又云王聞四子生子
端正曰此眞釋子瑞應經
云爲其能辭是同因命
故有釋種焉。乃祖尼樓
王。生烏頭羅
高祖烏頭羅爲迦維羅衞國王。生瞿頭羅。曾
祖瞿頭羅王。生尸休羅大智論云
師子頬王
祖尸休羅王。
生四子長者淨飯又名白淨王
出彌沙塞律
淨飯王捨壽
淨飯王遇疾。支節欲解。喘如駃流。衆治無益。
二弟諸王群臣等曰。大王素不作惡。種徳無
厭。養使一切無不得安。何故愁惱。王曰。恨不
見悉達。及難陀阿難陀羅睺等。除我貪望。
涙下如雨。時佛在王舍城。相去五十由旬。王
今轉羸。恐不相及。佛知父心。即勅難陀羅
睺等。即以神力踊身虚空。忽現維羅衞。放
大光明。國人遥見。擧聲泣曰。設大王崩。背
此舍夷國必斷絶矣。城中人民。向佛悲哭
宛轉自撲。佛言。無常離別古今有是。生死爲
苦惟道是眞。佛光照耀内外通達。以照王
身。王曰。此何光也。既觸我身患苦得息。非
我悉達先見光明。從外還者白。佛阿難羅
云等乘空而來。王意踊躍不覺起坐。曰惟
願如來手觸我身。身如押油痛不可忍。得見
世尊苦惱即除。佛告難陀。觀王本形端正巍
巍名聲遠聞。今病重羸痩待不可識。容力
名聲一何所在。王一心合掌。唯願莫愁。徳
純無缺。手摩王額曰。王是清淨戒行之人。心
垢已離。唯應歡喜不宜憂惱。當深思惟。念
諸經法義。於不牢堅。得牢堅志。以種善根。
王宜歡喜。大勝王願曰。佛與難陀阿難陀羅
云。四子以壞魔網先各歎四子之
徳文多不載
王乃歡喜。佛爲
説量摩波羅本生經。王得阿那含道。捉佛手
捧置心上。佛又説法。得阿羅漢果。命盡氣
絶。諸釋咷。香汁浴身。纒以劫貝繒綿以
棺斂。七寶莊嚴眞珠羅網垂繞其傍。擧棺置
屍師子座上散華燒香。佛共難陀在頭。阿難
羅云在足。難陀等白佛。仰憶垂養。乞自擔
棺。佛爲未來不孝衆生不報育養。躬欲自
擔。大千振動。一切衆山如波上舟。欲界六
天無數眷屬倶來赴喪。四天王將鬼神億百
千衆皆共擧哀。諸王白佛。我佛弟子。從佛
聞法。成須陀洹。我曹宜擔。佛聽四天王擔。
即皆變身如人形像。以手&T016254;棺。著於肩上。佛
之威光猶如萬日。手執香鑪。最在前行。到於
墓所。靈鷲山千阿羅漢*振虚而至。稽首佛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