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高僧傳 (No. 2059_ 慧皎撰 ) in Vol. 50

[First] [Prev+100] [Prev]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又有沙門法仙。亦誦經有素行。後還呉爲
僧正。卒於彼
釋道琳。本會稽山陰人。少出家有戒行。善
涅槃法華誦淨名經。呉國張緒禮事之。後
居富陽縣泉林寺。寺常有鬼怪。自琳居之
則消。琳弟子慧韶爲屋所押。頭陷入肩。
琳爲祈請。韶夜見兩梵道人拔出其頭。旦
起遂平復。琳於是設聖僧齋。鋪新帛於床
上。齋畢見帛上有人迹。皆長三尺餘。衆咸
服其徴感。富陽人始家家立聖僧坐以飯
之。至梁初琳出居齊熙寺。天監十八年卒。
春秋七十有三
論曰。諷誦之利大矣。而成其功者希焉。良
由總持難得惛忘易生。如經所説。止復一
句一偈亦是聖所稱美。是以曇邃通神於石
塢。僧生感衞於空中。道冏臨危而獲濟。慧
慶將沒而蒙全。斯皆實徳内充。故使徴應外
啓。經云。六牙降室四王衞座。豈粤虚哉。若
迺凝寒靖夜朗月長宵。獨處閑房吟諷經
典。音吐遒亮文字分明。足使幽靈忻踊精
神暢悦。所謂歌詠誦法言。以此爲音樂
者也
讃曰。法身既遠。所寄者辭。沈吟反復。惠利
難思。無怠三業。有競六時。化人乃衞。變
比。此焉實徳。誰與較之
高僧傳卷第十二





高僧傳卷第十三興福經師導師
 梁會稽嘉祥寺沙門*釋慧皎撰 
興福第八十四人
  釋慧達一釋慧元
*釋慧力三釋慧受四
釋僧慧五*釋曇翼六
*釋僧洪七*釋僧亮八
*釋法意九釋慧敬十
釋法獻十一*釋法獻十
釋僧護十三釋法悦十四
釋慧達。姓劉。本名薩河。并州西河離石人。
少好田獵。年三十一忽如暫死。經日還蘇。
備見地獄苦報。見一道人云。是其前世師。
爲其説法訓誨令出家往丹陽會稽呉郡
覓阿育王塔像。禮拜悔過以懺先罪。既醒
即出家學道。改名慧達。精勤福業。唯以禮
懺爲先。晋寧康中至京師。先是簡文皇帝
於長干寺造三層塔。塔成之後毎夕放光。
達上越城顧望見此刹杪獨有異色。便往
拜敬晨夕懇到。夜見刹下時有光出。乃告
人共掘。掘入丈許得三石碑。中央碑覆中
有一鐵函。函中又有銀函。銀函裏金函。金
函裏有三舍利。又有一爪甲及一髮。髮
長數尺。卷則成螺。光色炫燿。乃周敬王時
阿育王起八萬四千塔。此其一也。既道俗
歎異。乃於舊塔之西更竪一刹。施安舍利。
晋太元十六年。孝武更加爲三層。又昔
咸和中丹陽尹高悝。於張侯橋浦裏掘得
一金像。無有光趺。而製作甚工。前有
書云。是育王第四女所造。悝載像還至長
干巷口。牛不復行非人力所御。乃任牛所
之。徑趣長干寺。爾後年許。有臨海漁人
張係世。於海口得銅蓮華趺浮在水上。即
取送縣。縣表上上臺。勅使安像足下。契
然相應。後有西域五僧詣悝云。昔於天竺
得阿育王像。至鄴遭亂藏置河邊。王路既
通尋覓失所。近得夢云。像已出江東爲高
悝所得。故遠渉山海欲一見禮拜耳。悝即
引至長干。五人見像歔欷涕泣。像即放光
照于堂内。五人云。本有圓光今在遠處。亦
尋當至。晋咸安元年交州合浦縣採珠人董
宗之。於海底得一佛光。刺史表上。晋簡文
帝勅施此像。孔穴懸同光色一重。凡四十
餘年東西祥感光趺方具。達以刹像靈異倍
加翹勵。後東遊呉縣禮拜石像。像於
西晋將末建興元年癸酉之歳。浮在呉松江
滬涜口。漁人疑爲海神。延巫祝以迎之。於
是風濤倶盛駭懼而還。時有奉黄老者。謂是
天師之神。復共往接飄浪如初。後有奉佛居
士呉縣民朱應。聞而歎曰。將非大覺之垂應
乎。乃潔齋共東雲寺帛尼及信者數人到
滬涜口。稽首盡虔歌唄至徳。即風潮調靜。
遙見二人浮江而至。乃是石像。背有銘誌
一名惟衞。二名迦葉。即接還安置通玄寺。
呉中士庶嗟其靈異。歸心者衆矣。達停止通
玄寺首尾三年。晝夜虔禮未嘗暫廢。頃之進
適會稽禮拜&MT03148;塔。此塔亦是育王所造。歳
久荒蕪示存基蹠。達翹心束想乃見神光
焔發。因是修立龕砌。群鳥無敢棲集。凡近
寺側畋漁者必無所獲。道俗傳感莫不移
信。後郡守孟顗。復加開拓。達東西覲禮屡
表徴驗。精勤篤勵終年無改。後不知所

釋慧元。河北人。爲人性善喜慍無色。常習
禪誦經。勸化福事以爲恒業。晋太元初於
武陵平山立寺。有二十餘僧。飧蔬幽遁永
絶人途。以太元十四年卒。卒後有人入
武當山下見之。神色甚暢。寄語寺僧勿使
寺業有廢。自是寺内常聞空中應時有磬
聲。依而集衆未嘗差失。沙門竺慧直居之。
直精苦有戒節。後絶粒唯餌松柏。因登山
蝉蛻焉
釋慧力。未知何人。晋永和中來遊京師。常
食蔬苦頭陀修福。至晋興寧中啓乞
陶處以爲瓦官寺。初標塔基是今塔之西。
毎夕輒東移十餘歩。旦取還已復隨徙。
潜共伺之。見一人著朱衣武冠拔標置東
方。仍於其處起塔。今之塔處是也。記者
云。寺立後三十年。當爲天火所燒。至晋
孝武太元二十一年七月夜自然火起。寺僧
十都無知者。明旦見塔已成灰聚。帝曰。
此國不祥之相也。即勅楊法尚李緒等速令
修復。至九月帝崩。有戴安道所製五像及
戴顒所治丈六金像。昔鑄像初成。而面首
殊痩。諸工無如之何。乃迎顒看之。顒曰。
非面痩也。乃臂胛肥耳。既鑢減臂胛而面
相自滿。諸工無不歎息。又有師子國四尺
二寸玉像。並皆在焉。昔師子國王。聞晋孝
武精於奉法。故遣沙門曇摩抑遠獻此佛。
在道十餘年。至義熙中乃達晋。司徒王謐
嘗入臺見東掖門口有寺。人擲樗戲樗
所著處輒有光出。怪令掘之得一金像。
合光趺長七尺二寸。謐即啓聞宋高祖迎
入臺供養。宋景平末送出瓦官寺。今移龍
光寺
釋慧受。安樂人。晋興寧中來遊京師。蔬食苦
行常修福業。嘗行過王坦之園。夜輒夢於
園中立寺。如此數過。受欲就王乞立一
間屋處。未敢發言。且向守園客松期説
之。期云。王家之園恐非所圖也。受曰。
若令誠感何憂不得。即詣王陳之。王大
喜。即以許焉。初立一小屋。毎夕復夢見一青
龍從南方來化爲刹柱。受將沙彌試至新
亭江尋覓。乃見一長木隨流來下。受曰。必
是吾所見者也。於是雇人牽上。竪立爲
刹。架以一層。道俗競集咸歎神異。坦之即
捨園爲寺。以受本郷爲名號曰安樂寺。
東有丹陽尹王雅宅。西有東燕太守劉鬪宅。
南有豫章太守范寧宅。並施以成寺。後有
沙門道靖道敬等。更加修飾。于今崇麗焉」
釋僧慧。未知*何人。少來好修福業。晋義
熙中共長安人行長生。立寺於京師破塢村
中。始迂域其處起草屋數間。便集僧設
齋。至中夜堂内兩燈忽自然行進前數十
歩。油纂如故無所傾覆。大衆驚嗟訪諸耆
老咸言。燈所移處是昔時外國道人起塔之
基。於是就共修立。以燈移表瑞。因號崇明
寺焉
僧翼。本呉興餘杭人。少而信悟。早有絶
塵之操。初出家止廬山寺依慧遠修學。蔬
素苦節見重門人。晩適關中。復師羅什。經
律數論。並皆參渉。又誦法華一部。以晋義
熙十三年與同志曇學沙門倶遊會稽履
訪山水。至秦望西北見五岫駢峯有耆闍
之状。乃結草成菴。稱曰法華精舍。太守孟
富人陳載。並傾心挹徳賛助成功。翼蔬
食澗飮三十餘年。以宋元嘉二十七年卒。春
秋七十。立碑山寺旌其遺徳。會稽孔逭
製文。翼同遊曇學沙門。後移卜秦望之北。
號曰樂林精舍。有韶相灌蒨。並東岳望僧咸
共憩焉。時有釋道敬者。本瑯琊胄族。晋右將
軍王羲之曾孫。避世出家。情愛丘&MT03184;棲于
耶山。立懸溜精舍。敬後爲供養衆僧。
乃捨具足。專精十戒云
釋僧洪。豫州人。止于京師瓦官寺。少而修
身整潔。後率化有縁造丈六金像。鎔鑄始
畢。未及開模。時晋末銅禁甚嚴。犯者必死。
宋武于時爲相國。洪坐罪繋于相府。唯
誦觀世音經。一心歸命佛像。夜夢所鑄像
來。手摩洪頭問怖不。洪言。自念必死。像
曰無憂。見像胸方尺許銅色燋沸。會當行
刑府參軍監殺。而牛奔車壤。因更剋日。續
有令。從彭城來云。未殺僧洪者可原。遂
獲免。還開模見像胸前果有燋沸。洪後以
苦行卒
釋僧亮。未知何人。少以戒行著名。欲造
丈六金像。用銅不少。非細乞能辦。聞湘州
界銅溪伍子胥廟多有銅器。而廟甚威嚴無
人敢近。亮聞而造焉。告刺史張邵借健人
百頭大船十艘。*邵曰。廟既靈驗犯者必斃。
且有蠻人守護。詎可得耶。亮曰。若果福徳
與檀越共。如其有咎躬自當之。*邵即給
人船。三日三夜行至廟所。亮與手力一時
倶進。未至廟屋二十許歩。有兩銅&T055114;
百餘斛。中有巨蛇長十餘丈出遮行路。亮
乃正儀執錫。呪願數十言。蛇忽然而隱。俄
見一人秉竹笏而出。云聞法師道業非凡
營福事重。今特相隨喜。於是令人輦取。廟
銅既多十不取一。而舫已滿。唯神床頭有
一唾壺。中有一蝘蜓長二尺許。乍出乍入。議
者咸云。神最愛此物。亮遂不取。於是而去。
遇風水甚利。比群蠻相報追逐不復能及。
還都鑄像既成。唯焔光未備。宋文帝爲造
金薄圓光安置彭城寺。至宋太始中。明帝
移像湘宮寺。今猶在焉
釋法意。江左人。好營福業起五十三寺。晋
義熙中鍾山祭酒朱應子。先是孫恩建義之
黨竄居此山。分其外地少許。與意爲寺號
曰延賢寺。後杯度去來此寺云。此處尋有
諸變。後時當好地對天堂易爲福業。俄爲
野火所燒。後齊諧及張寅等。藉杯度之旨。
語在度傳。乃與意共行山地。更欲修立。而
無水不可住。意惟杯度之言。乃竭誠禮懺。
乞西方池水。經于三日懇惻彌至。忽聞空
中有聲撲然著地。意恐是金帛。試令人掘。
入二尺許泫然清流遂成澗不絶。於是立
寺。意後不知所終
釋慧敬。南海人。少遊學荊楚亦博通經論。
而常以福業爲務。故義學不得全功。凡
所之造皆興立塔像助成衆業。後還郷復
修理雲峯永安諸寺。敬既精於戒節。而志
操嚴明。故嶺外僧尼咸附諮禀。後被勅爲僧
主。訓領有功。敬有一奴子及沙彌。忽爲鬼
所打。後山精見形。詣敬具謝愆失云。部
屬不解横撓法師眷屬。有頃悉皆平復。凡
造福業。皆迴向西方。臨終之日室有奇
香。經久乃歇
釋法獻。廣州人。始居北寺。寺歳久凋衰。獻
率化有縁更加治葺。改曰延祥。後入藏
薇山創寺。寺成後有兩童子。携手來歌
云。藏薇有道徳。歡樂方未央。言終忽然
不見。擧寺驚嗟。咸歎神異。獻後入禪忽見
一人來云。磬繩欲斷何不治。獻驚起往視
垂將委地。由其手接得無折損。獻出家以
來常勸化福事。而棲心禪戒。未嘗虧節。後
不知所終
釋法獻。姓徐。西海延水人。先隨舅至梁州
乃出家。至元嘉十六年。方下京師止定林
上寺。博通經律志業強捍。善能匡拯衆
許修葺寺宇。先聞猛公西遊備矚靈異。乃
誓欲忘身往觀聖迹。以宋元徽三年發踵
金陵。西遊巴蜀。路出河南。道經芮芮。既到
于闐欲度葱嶺値棧道斷絶。遂於于闐而
反。獲佛牙一枚舍利十五身并觀世音滅罪
呪及調達品。又得龜茲國金鎚鍱像。於是而
還。其經途危阻見其別記。佛牙本在烏纒
國。自烏纒來芮芮。自芮芮來梁土。獻齎
牙還京。五十有五載。密自禮事餘無知者。
至文宣感夢。方傳道俗。獻律行精純徳爲
物範。瑯琊王肅王融呉國張融張綣沙門慧
令智藏等。並投身接足崇其誡訓。獻以永
明之中。被勅與長干玄暢同爲僧主。分任
南北兩岸。暢本秦州人。亦律禁清白。文惠太
子奉爲戒師。獻後被勅三呉使妙簡二衆。
暢亦東行重申受戒之法。時暢與獻二僧皆
少習律檢不競當世。與武帝共語。毎稱
名而不坐。後中興僧鍾。於乾和殿見帝。帝
問鍾如宜。鍾答。貧道比苦氣。帝嫌之。乃
問尚書王儉。先輩沙門與帝王共語。何所
稱正殿坐不。儉答。漢魏佛法未興。不見
其記傳。自僞國稍盛。皆稱貧道亦預坐。
及晋初亦然。中代有庾氷桓玄等。皆欲使
沙門盡敬。朝議紛紜事皆休寢。宋之中朝亦
頗令致禮。而尋竟不行。自爾迄今多預
坐而稱貧道。帝曰。暢獻二僧道業如此。尚
自稱名。況復餘者。挹拜則太甚。稱名亦無
嫌。自爾沙門皆稱名於帝王。自暢獻始
也。暢以建武初亡。春秋七十有五。獻以建
武末年卒。與暢同窆于鍾山之陽。獻弟子
僧祐爲造碑墓側。丹陽尹呉興沈約製文。
獻於西域所得佛牙及像。皆在上定林寺。
牙以普通三年正月。忽有數人並執仗。初
夜扣門稱。臨川殿下奴叛。有人告云。在佛
牙閣上。請開閣檢視。寺司即隨語開閣。
主師至佛牙座前開函取牙。作禮三拜。
以錦手巾盛牙。繞山東而去。至今竟不
測所在
釋僧護。本會稽剡人也。少出家。便剋意
苦節戒行嚴淨。後居石城山隱嶽寺。寺北有
壁。直上數十餘丈。當中央有如佛焔
光之形。上有叢樹曲幹垂陰。護毎經行至
*壁所。輒見光明煥炳聞絃管歌讃之聲。
於是&T016254;爐發誓願。博山鐫造十丈石佛。以
敬擬彌勒千尺之容。使凡厥有縁同覩三
會。以北齊建武中招結道俗。初就彫剪
疏鑿移年僅成面樸。頃之護遘疾而亡。臨
終誓曰。吾之所造本不期一生成辦。第二
身中其願剋果。後有沙門僧淑纂襲遺功。
而資力莫由未獲成遂。至梁天監六年。有
始豐令呉郡陸咸。罷邑還國。夜宿剡溪値
風雨晦冥。咸危懼假寐。忽夢見三道人來告
云。君識信堅正自然安隱。有建安殿下感患
未瘳。若能治剡縣僧護所造石像得成就
者必獲平豫。冥理非虚宜相開發也。咸還
都經年稍忘前夢。後出門乃見一僧云。聽
講寄宿。因言。去歳剡溪所囑建安王事猶
憶此不。咸當時懼然。答云不憶。道人笑曰。
宜更思之。仍即辭去。咸悟其非凡。乃倒屣
諮訪。追及百歩。忽然不見。咸豁爾意解具
憶前夢。乃剡溪所見第三僧也。咸即馳啓
建安王。王即以上聞。勅遣僧祐律師專任像
事。王乃深信益加喜踊充遍。抽捨金貝誓
取成畢。初僧祐未至一日。寺僧慧逞夢見
黒衣大神翼從甚壯立于龕所商略分數。
至明旦而祐律師至。其神應若此。初僧護
所創鑿龕過淺。乃鏟入五丈。更施頂髻。及
身相克成瑩磨將畢。夜中忽當萬字處色
赤而隆起。今像胸萬字處猶不施金鎛而
赤色在焉。像以天監十二年春就功。至十
五年春竟。坐躯高五丈立形十丈。龕前架三
層臺。又造門閣殿堂并立衆基業以充供
養。其四遠士庶並提挾香華萬里來集。供施
往還軌迹填委。自像成之後。建安王所苦
稍瘳。本卒已康復。王後改封。今之南平王
是也
釋法悦者。戒素沙門也。齊末勅爲僧主。止
師正覺寺。敦修福業四部所歸。悦嘗聞
彭城宋王寺有丈八金像。乃宋車騎徐州刺
史王仲徳所造。光相之工江左稱最。州境
或應有災崇。及僧尼横延釁戻。像則流汗。
汗之多少則禍患之濃淡也。宋泰始初彭城
北屬群虜共欲遷像。引至萬夫竟不能
致。齊初兗州數郡欲起義南附。亦驅逼衆
僧助守營塹。時虜帥蘭陵公攻陷此營獲
諸沙門。於是盡執二州道人幽繋圍裏。
遣表僞臺誣以助亂。像時流汗擧殿皆濕。
時僞梁王諒鎭在彭城。亦多小信向親往
像所使人拭之隨出。終莫能止。王乃燒香
禮拜至心誓曰。衆僧無罪。弟子自當營護不
使羅禍。若幽誠有感願拭汗即止。於是
自手拭之。隨拭即燥。王具表其事。諸僧皆
見原免。悦既欣覩靈異誓願瞻禮。而關禁
阻隔莫由克遂。又昔宋明皇帝經造丈八
金像。四鑄不成。於是改爲丈四。悦乃與白
馬寺沙門智靖。率合同縁欲改造丈八無
量壽像以申厥志。始鳩集金銅。屬齊末世
陵遲。復致推斥。至梁初方以事啓聞。
降勅聽許。并助造光趺。材官工巧隨用資
給。以梁天監八年五月三日於小莊嚴寺
營鑄。匠本量佛身四萬斤銅。融瀉已竭尚
未至胸。百姓送銅不可稱計。投諸爐
隨鑄而模内不滿。猶自如先又馳啓聞。勅
給功徳銅三千斤。臺内始就量送。而像處已
見。羊車傳詔載銅爐側。於是飛韛消融一
鑄便滿。甫爾之間人車倶失。比臺内銅出方
知向之所送信實靈感。工匠喜踊道俗稱讃。
及至開模量度乃踊成丈九。而光相不差。
又有大錢二枚猶見在衣條。竟不銷鑠。並
莫測其然。尋昔量銅四萬。准用有餘。後益
三千。計闕未滿。而祥瑞冥密出自心圖。故
知神理幽通殆非人事。初像素既成。比丘道
昭常夜中禮懺。忽見素所晃然洞明。祥視
久之。乃知神光之異。鑄後三日未及開模。
有禪師道度。高潔僧也。捨其七條袈裟助
費。開頂俄而遙見二僧。跪開像髻。逼就觀
之。倏然不見。時悦靖二僧相次遷化。勅以
像事委定林僧祐。其年九月二十六日移
像光宅寺。是月不雨頗有埃塵。及明將遷
夜有輕雲遍上微雨沾澤。僧祐經行像
所係念天氣。遙見像邊有光焔上下如燈
如燭。并聞槌讖禮拜之聲。入戸詳視揜然
倶滅。防寺蒋孝孫亦所同見。是夜淮中賈客
並聞大航舶下催督治橋。有如數百人聲。
將知靈器之重。豈人致焉。其後更鑄光趺。並
風香之瑞。自葱河以左。金像之最唯此
一耳
論曰。昔憂填初刻栴檀。波斯始鑄金質。
皆現寫眞容工圖妙相。故能流光動瑞避
席施虔。爰至髮爪兩塔衣影二臺。皆是如
來在世已見成軌。自收迹河邊闍維林外。
八王請分還國起塔及瓶灰二所。於是十刹
興焉。其生處・得道・説法・涅槃。肉髻頂骨・四
牙・雙迹鉢杖・唾壺泥洹僧等。皆樹塔勒銘
標掲神異。爾後百有餘年阿育王遣使浮
海。壞撤諸塔分取舍利。還値風潮頗有
遺落。故今海族之中時或遇者。是後八萬
四千因之而起。育王諸女亦次發淨心。並鐫
石鎔金圖寫神状至能浮江泛海影化
東川。雖復靈迹潜通而未彰視聽。及蔡愔
秦景自西域還至。始傅畫&T073554;釋迦。於是涼
臺壽陵。並圖其相。自茲厥後形像塔廟與
時競列。洎于大梁遺光粤盛。夫法身無像
感故形感見有參差故形應有殊別。若
乃心路蒼茫則眞儀隔化。情志慊切則木石
開心。故劉殷至孝誠感。釜庾爲之生銘。丁
蘭温清竭誠。木母以之變色。魯陽迴戈而
日轉。杞婦下涙而城崩。斯皆隱惻入其性
情。故使徴祥照乎耳目。至如慧達招光於
刹抄。慧力感瑞於塔基。慧受申誠於浮木。
僧慧顯證於移燈。洪亮並忘形於鑄像。意獻
皆盡命於伽藍。法獻專志於牙骨。竟陵爲
之通感。僧護蓄抱於石城。南平以之獲應。
近有光宅丈九。顯曜京畿。宋帝四鑠而不
成。梁皇一冶而形備。妙相踊而無虧。瑞銅
少而更足。故知道藉人弘。神由物感。豈曰
虚哉。是以祭神如神在。則神道交矣。敬
像如佛身。則法身應矣。故入道必
以智慧爲本。智慧必以福徳爲基。譬猶
鳥備二翼倏擧千尋。車足兩輪一馳千里。
豈不勤哉。豈不勗哉
讃曰。眞儀揜曜。金石傳暉。爰有塔像。懷戀
者依。現奇表極。顯瑞旍威。巖藏地踊。水
泛空飛。篤矣心路。必契無違
  經師第
  帛法橋一支曇籥二
釋法平三釋僧饒四
*釋道慧五*釋智宗
釋曇遷七釋曇智八
*釋僧辯九*釋曇憑十
*釋慧忍十一
帛法橋。中山人。少樂轉讀而乏聲。毎以
不暢爲慨。於是絶粒懺悔七日七夕。稽首
觀音以祈現報。同學苦諫誓而不改。至第
七日覺喉内豁然。即索水洗漱云。吾有應
矣。於是作三契經聲徹里許。遠近驚嗟悉
來觀聽。爾後誦經數十萬言。晝夜諷詠哀婉
通神。至年九十聲猶不變。以晋穆帝永和
中卒於河北。即石虎末也。有弟子僧扶。亦
戒行清高
支曇籥。本月支人。寓居建業。少出家清苦蔬
食。憩呉虎丘山。晋孝武初。勅請出都止建
初寺。孝武從受五戒。敬以師禮。籥特禀妙
聲善於轉讀。嘗夢天神授其聲法。覺因裁
製新聲。梵嚮清靡四飛却轉。反折還喉疊
哢。雖復東阿先變康會後造。始終循環未
有如籥之妙。後進傳寫莫匪其法。所製
六言梵唄傳響于今。後終於所住。年八十

釋法平。姓康。康居人。寓居建業。與弟法等
倶出家止白馬寺爲曇籥弟子。共傳師業。
響韻清雅運轉無方。後兄弟同移祇洹。弟貌
小醜而聲踰於兄。宋大將軍於東府設齋。
一往以貌輕之。及聞披卷三契。便扼腕神
服。乃歎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信矣。後東
安嚴公發講。等作三契經竟。嚴徐動麈尾
曰。如此讀經亦不減發講遂散席。明更開
題。議者以爲相成之道也。兄弟並以元嘉末

釋僧饒。建康人。出家止白馬寺。善尺牘及
雜技。而偏以音聲著稱。擅名於宋武
之世。響調優游和雅哀亮與道綜齊肩。綜
善三本起及大挐毎清梵一擧。輒道俗傾
心。寺有般若臺。饒常遶臺梵轉以擬供
養。行路聞者莫不息駕踟躕。彈指稱佛。宋
大明二年卒。年八十六。時同寺復有超明
明慧。少倶爲梵唄長齋。時轉讀亦有名當

釋道慧。姓張。尋陽柴桑人。年二十四出家
止廬山寺。素行清貞博渉經典。特禀自然
之聲。故偏好轉讀。發響含奇製無定准。條
折句綺麗分明。後出都止安樂寺。轉讀
之名大盛京邑。晩移朱方竹林寺。誦經數
萬言。毎夕諷詠輒聞闇中有彈指唱薩之
聲。宋大明二年卒。*年五十一
釋智宗。姓周。建康人。出家止謝寺。博學多
聞尤長轉讀。聲至清而爽快。若乃八關長夕
中宵之後。四衆低昂睡蛇交至。宗則昇座
一轉梵響干雲。莫不開神暢體豁然醒悟。
大明三年卒。年三十一。時有慧寶道詮。雖
非同時作法相似。甚豐聲而高調。製用無
取焉。宋明忽賞道詮。議者謂逢時也
釋曇遷。姓支。本月支人。寓居建康。篤好玄
儒。遊心佛義。善談莊老。并注十地。又
正書。常布施題經。巧於轉讀有無窮聲韻。
梵製新奇特拔終古。彭城王義康范曄王曇
首。並皆遊狎。遷初止祇洹寺。後移烏依寺。
及范曄被誅。門有十二喪。無敢近者。遷抽
貨衣物悉營葬送。孝武聞而歎賞。謂徐爰
曰。卿著宋書勿遺此士。王僧虔爲湘州及
三呉。並携共同遊。齊建元四年卒。年九十九。
時有道場寺釋法暢。瓦官寺釋道琰。並富聲
哀婉。雖不競遷等。抑亦次之
釋曇智。姓王。建康人。出家止東安寺。性風
流善擧止。能談莊老。經論書史多所綜渉。
既有高亮之聲。雅好轉讀。雖依擬前宗而
獨拔新異。高調清徹寫送有餘。宋孝武蕭思
話王僧虔等。並深加識重。僧虔臨湘州携
與同行。蕭守呉復招同入。齊永明五年卒於
呉國。年七十九。時有道朗法忍智欣慧光。
並無餘解。薄能轉讀。道朗捉調小緩。法忍好
存撃切智欣善能側調。慧光喜騁飛聲
釋僧辯。姓呉。建康人。出家止安樂寺。少好
讀經。受業於遷暢二師。初雖祖述其風。晩
更措意斟酌。哀婉折衷獨歩齊初。嘗在新
亭劉紹宅齋。辯初夜讀經始得一契。忽有
群鶴下集階前。及辯度卷一時飛去。由是
振天下遠近知名。後來學者莫不宗
事。永明七年二月十九日司徒竟陵文宣王。
夢於佛前詠維摩一契。同聲發而覺。即起
至佛堂中。還如夢中法。更詠古維摩一契。
便覺韻聲流好著工恒日。明旦即集京師
善聲沙門龍光智新安道興多寶慧忍天
保超勝及僧辯等。集第作聲。辯傳古維摩
一契瑞應七言偈一契。最是命家之作。後人
時有傳者。並訛漏失其大體。辯以齊永明
十一年卒。中興有釋僧恭。當時與辯齊
名。後遂退道
釋曇憑。姓楊揵。爲南安人。少遊京師學轉
讀。止白馬寺音調甚工而過旦自任。時人
未之推也。於是專精規矩更加研習。晩遂
出群翕然改觀。誦三本起經尤善其聲。後
還蜀止龍淵寺。巴漢懷音者皆崇其聲範。
毎梵音一吐輒鳥馬悲鳴行途住足。因製
造銅鍾。願於未來常有八音四辯。庸蜀有
銅鍾始於此也。後終於所住。時蜀中有僧
令道光。亦微善轉讀
釋慧忍。姓蕢。建康人。少出家住北多寶寺。
無餘行解。止是愛好音聲。初受業於安樂
辯公。備得其法。而哀婉細妙特欲過之。齊
文宣感夢之後集諸經師。乃共忍斟酌舊
聲詮品新異。製瑞應四十二契。忍所得最
長妙。於是令慧滿僧業僧尚超朗僧期
超猷慧旭法律曇慧僧胤慧彖法慈等四十
餘人皆就忍受學。遂傳法于今。忍以隆昌
元年卒。年四十餘
  釋法隣平調牒句。
殊有宮商
釋曇辯一往無奇。
彌久彌勝
釋慧少氣調。殊
有細美
釋曇幹爽快碎磕。
傳寫有法
釋曇進八能流。
編善還國品
釋慧超善於三契。
後不能稱
釋道首怯於一往。
長道可觀
釋曇調寫送清雅。恨
功夫未足
  凡此諸人。並齊代知名。其淅左江西荊陝
庸蜀亦頗有轉讀。然止是當時詠歌。乃無
高譽。故不足而傳
論曰。夫篇章之作。蓋欲申暢懷抱褒述情
志。詠歌之作。欲使言味流靡辭韻相屬。故
詩序云。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
詠歌之也。然東國之歌也。則結詠以成詠。
西方之賛也。則作偈以和聲。雖復歌讃爲
殊。而並以協諧鍾律符靡宮商。方乃奧
妙。故奏歌於金石。則謂之以爲樂。設讃
於管絃。則稱之以爲唄。夫聖人制樂其徳
四焉。感天地。通神明。安萬民。成性類。如
聽唄亦其利有五。身體不疲。不忘所憶。
心不懈倦。音聲不壞。諸天歡喜。是以般遮
絃歌於石室。請開甘露之初門。淨居舞頌
於雙林。奉報一化之恩徳。其間隨時讃詠。
亦在處成音。至如億耳細聲於宵夜。提婆
颺響於梵宮。或令無相之旨奏於篪笛之上。
或使本行之音宣乎琴瑟之下。並皆抑揚
通感佛所稱讃。故咸池韶武無以匹其工。
激楚梁塵無以較其妙。自大教東流。乃譯
文者衆。而傳聲蓋寡。良由梵音重複漢語
單奇。若用梵音以詠漢語。則聲繁而偈迫。
若用漢曲以詠*梵文。則韻短而辭長。是故
金言有譯梵響無授。始有魏陳思王曹植。
深愛聲律屬意經音。既通般遮之瑞響。又
魚山之神製。於是刪治瑞應本起以爲
學者之宗。傳聲則三千有餘。在契則四十有
二。其後帛橋支籥亦云祖述陳思。而愛好通
靈別感神製。裁變古聲所存止一十而
已。至石勒建平中有天神降于安邑廳事。
諷詠經音七日乃絶。時有傳者並皆訛廢。
逮宋齊之間有曇遷僧辯太傅文宣等。並
殷勤嗟詠曲意音律。撰集異同斟酌科例。
倣舊法正可三百餘聲。自茲厥後聲多
散落。人人致意補綴不同。所以師師異法
家家各製。皆由昧乎聲旨莫以裁正。夫音
樂感動自古而然。是以玄師梵唱赤雁愛
而不移。比丘流響青鳥悦而忘翥。曇憑動
韻。猶令*鳥馬踡跼。僧辯折調。尚使鴻鶴
停飛。量人雖復深淺。籌感抑亦次焉。故
撃石拊石則百獸率舞。簫韶九成則鳳凰來
儀。鳥獻且猶致感。況乃人神者哉。但轉讀之
爲懿。貴在聲文兩得。若唯聲而不文。則道
心無以得生。若唯文而不聲。則俗情無以
得入。故經言。以微妙音歌歎佛徳。斯之謂
也。而頃世學者裁得首尾餘聲。便言。擅名
當世。經文起盡曾不措懷。或破句以
聲。或分文以足韻。豈唯聲之不足。亦乃文
不成詮。聽者唯増怳忽。聞之但益睡眠。
使夫八眞明珠未揜而藏曜。百味淳乳不澆
而自薄。哀哉。若能精達經旨洞曉音律。三
位七聲次而無亂。五言四句契而莫爽。其間
起擲盪擧平折放殺。游飛却轉反疊嬌弄。
動韻則流靡弗窮。張喉則變態無盡。故能
炳發八音光揚七善。壯而不猛凝而不滯。
弱而不野剛而不鋭。清而不擾濁而不蔽。諒
足以起暢微言怡養神性。故聽聲可以
娯耳。耹語可以開襟。若然可謂梵音深妙
令人樂聞者也。然天竺方俗凡是歌詠法
言皆稱爲唄。至於此土詠經則稱爲轉讀。
歌讃則號爲梵唄。昔諸天讃唄皆以韻入
綰。五衆既與俗違。故宜以聲曲爲妙。
原夫梵唄之起亦兆自陳思。始著太子頌
及睒頌等。因爲之製聲。吐納抑揚並法神
授。今之皇皇顧惟。蓋其風烈也。其後居士支
謙。亦傳梵唄三契。皆湮沒而不存。世有共
議一章。恐或謙之餘則也。唯康僧會所造泥
洹梵唄于今尚傳。即敬謁一契文出雙卷
泥洹。故曰泥洹唄也。爰至晋世有高座
法師。初傳覓歴。今之行地印文即其法也。籥
公所造六言。即大慈哀愍一契。于今時有
作者。近有西涼州唄。源出關右。而流于晋
陽。今之面如滿月是也。凡此諸曲並製出名
師。後人繼作多所訛漏。或時沙彌小兒互相
授。疇昔成規殆無遺一。惜哉。此既同是
聲例。故備之論末
  唱導第
  釋道照一釋曇頴二
*釋慧璩三*釋曇宗四
*釋曇光五釋慧芬六
釋道儒七*釋慧重八
*釋法願九*釋法鏡十
釋道照。姓麹。平西人。少善尺牘兼博經
史。十八出家。止京師祇洹寺。披覽群典以
宣唱爲業。音吐寥亮洗悟塵心。指事適
時言不孤發。獨歩於宋代之初。宋武帝嘗
於内殿齋。照初夜略叙。百年迅速遷滅俄頃
苦樂參差必由因召。如來慈應六道。陛下
撫矜一切。帝言善。久之齋竟。別嚫三萬。
臨川王道規從受五戒。奉爲門師。宋元嘉
三十年卒。年六十六。照弟子慧明。姓焦。魏
郡人。神情俊邁祖習師風。亦有名當世
釋曇頴。會稽人。少出家謹於戒行。誦經十
餘萬言。止長干寺。性恭儉唯以善誘爲先。
故屬意宣唱天然獨絶。凡要請者皆貴賎均
赴貧富一揆。張暢聞而歎曰。辭吐流便足騰
遠理。頴嘗患癬瘡積治不除。房内恒供
養一觀世音像。晨夕禮拜求差此疾。異時忽
見一蛇從像後縁壁上屋。須臾有一鼠子
從屋脱地。涎涶沐身状如已死。頴候之猶
似可活。即取竹刮除涎涶。又聞蛇所呑
鼠能療瘡疾。即刮取涎涶以傅癬上。所傅
既遍鼠亦還活。信宿之間瘡痍頓盡。方悟蛇
之與鼠皆是祈請所致。於是精勤化導勵節
彌堅。宋太宰江夏王義恭最所知重。後卒於
所住。年八十一
釋慧璩。丹陽人。出家止瓦官寺。讀覽經論
渉獵書史。衆技多閑而尤善唱導。出語成
章動辭製作。臨時採博罄無不妙詣。宋
太祖文皇帝車騎臧質。並提携友善雅相崇
愛。譙王鎭荊要與同行。後逆節還朝。於梁
山設會。頃之譙王敗。璩還京。後宋孝武設
齋。璩唱導。帝問璩曰。今日之集何如梁山。
璩曰。天道助順況復爲逆。帝悦之。明旦別
嚫一萬後勅爲京邑都維那。大明末終於
寺。年七十二
釋曇宗。姓虢。秣陵人。出家止靈味寺。少而
好學博通衆典。唱説之功獨歩當世。辯口
適時應變無盡。嘗爲孝武唱導行菩薩五
法禮竟。帝乃笑謂宗曰。朕有何罪而爲懺
悔。宗曰。昔虞舜至聖猶云予違爾弼。湯武亦
云萬姓有罪在予一人。聖王引咎。蓋以軌
世。陛下徳邁往代。齊聖虞殷。履道思沖。
寧得獨異。帝大悦。後殷淑儀薨。三七設會
悉請宗。宗始歎世道浮僞恩愛必離。嗟殷氏
淑徳榮幸未暢。而滅實當年收芳今日。發
言悽至。帝泫愴良久。賞異彌深。後終於所
住。著京師塔寺記二卷。時靈味寺復有釋僧
意者。亦善唱説。製睒經新聲。哀亮有序
釋曇光。會稽人。隨師止江陵長沙寺。性
嗜五經詩賦。及算數卜筮無不貫解。年將
三十。喟然歎曰。吾從來所習皆是俗事。佛
法深理未染一毫。豈剪落所宜耶。乃屏舊
業聽諸經論。識悟過人一聞便達。宋衡陽
文王義季鎭荊州。求覓意理沙門共談佛
法。聲境推光以當鴻任。光固辭。王自詣房
敦請。遂從命焉。給車服人力月供一萬。
毎設齋會無有導師。王謂光曰。奬導群
生唯徳之本。上人何得爲辭。願必自力。光
乃迴心習唱製造懺文。毎執爐處衆。輒道
俗傾仰。後還都止靈味寺。義陽王旭出鎭
北徐。携光同行。及景和失徳義陽起事。以
光預見乃齎七曜以決光。光杜口無言。故
事寧獲免。宋明帝於湘宮設會。聞光唱
導帝稱善。即勅賜三衣瓶鉢。後卒於寺中。
年六十五
釋慧芬。姓李。豫州人。幼有殊操十二出家。
住穀熟縣常山寺。學業優深苦行精峻。毎赴
齋會常爲大衆説法。梁楚之間悉奉其化。
及魏虜毀滅佛法。乃南歸京師。至烏江
追騎將及。而渚次無航。芬一心念佛。俄見
流船忽至。乘之獲免。至都止白馬寺。時御
史中丞袁愍孫。常謂道人偏執未足與議。乃
命左右令候覓沙門試語之。會得芬
至。袁先問三乘四諦之理。却辯老莊儒墨
之要。芬既素善經書。又音吐流便。自旦
之夕袁不能窮。於是敬以爲師。令子弟悉
從受戒。芬又善神呪所治必驗。後病篤服
丸。人勸之以酒。芬曰。積時持戒寧以
死虧節。乃語弟子云。吾其去矣。以齊
永明三年卒于興福寺。年七十九。臨終有
訓誡遺文。云云
釋道儒姓石。渤海人。寓居廣陵。少懷清信
慕樂出家。遇宋臨川王義慶鎭南兗。儒以
事聞之。王賛成厥志。爲啓度出家。出家
之後蔬食讀誦。凡所之造皆勸人改惡修
善。遠近宗奉遂成導師。言無預撰發
成製。元嘉末出都止建初寺。長沙王請爲
戒師。廬承相伯仲孫等。共買張敬兒故
爲儒立寺。今齊福寺是也。儒以齊永明八
年卒。年八十一。時閑心寺有釋僧喜。亦
善唱説。振譽於宋末齊初・
釋慧重。姓閔。魯國人。僑居金陵早懷信悟。
有志從道願言未遂。已長齋菜食毎率衆
齋會。常自爲唱導。如此累時。乃上聞於宋
孝武。大明六年勅爲新安寺出家。於是專
當唱説。禀性清敏識悟深沈。言不經營應
時若瀉。凡預聞者皆留連信宿増其懇詣。
後移止瓦官禪房。永明五年卒。年七十三。時
瓦官復有釋法覺。又敦慧重之業。亦擅名
齊代
釋法願。本姓鍾。名武厲。先頴川長社人。祖世
避難移居呉興長城。願常爲梅根冶監。有
愼民來代之。先時文書未校愼民遂
偏。當其負願乃訴求分罪。有旨免愼民死。
除願爲新道令。家本事神身習鼓舞。世間
技及耆父占相。皆備盡其妙。嘗以鏡照
面云。我不久當見天子。於是出都住沈
橋。以庸相自業。宗殼沈慶微時經請願
相。願曰。宗君應爲三州刺史。沈君當位極
三公。如是歴相衆人。記其近事所驗非一。
遂有聞於宋太祖。太祖見之。取東*冶囚及
一奴美顏色者。飾以衣冠令願相之。願指
囚曰。君多危難下階便應著鎖。謂奴曰。
君是下賎人。乃暫得免耶。帝異之。即勅住
後堂知陰陽祕術。後少時啓求出家。三啓
方遂。爲上定林遠公弟子。及孝武龍飛宗殼
出鎭廣州。携願同往。奉爲五戒之師。會譙
王構逆羽檄嶺南。殼以諮願。願曰。隨君來
誤殺人。今太白犯南斗。法應殺大臣。宜速
改計必得大勳。果如願言。殼遷豫州刺史。
復携同行。及竟陵王誕擧事。願陳諫亦然。
願後與刺史共欲減衆僧床脚令依八指
之制。時沙門僧導獨歩江西。謂願濫匡其
士。頗有不平之色。遂致聞孝武。即勅願
還都。帝問願。何詐菜食。願答。菜食已來十
餘年。帝勅直閤沈攸之。強逼以肉。遂折前
兩齒不迴其操。帝大怒。勅罷道作廣武將
軍直華林佛殿。願雖形同俗人。而栖心禪
戒未嘗虧節。有頃帝崩。昭太后令聽還道
太始六年佼長生捨宅爲寺。名曰正勝。請
願居之。齊高親事幼主。恒有不測之憂。
毎以諮願。願曰。後七月當定。果如其言。及
高帝即位。事以師禮。武帝嗣興亦盡師敬。
永明二年願遭兄喪。啓乞還郷。至郷少時
勅旨重疊。願後出憩在湘宮。鑾駕自幸降寺
省慰。願云。脚疾未消不堪相見。帝乃轉
蹕而去。文惠太子嘗往寺問訊。願既不命
令坐。文惠作禮而立。乃謂願曰。葆吹清鐃
以爲供養。其福云何。願曰。昔菩薩八萬
樂供養佛。尚不如至心。今吹竹管子打死
牛皮。此何足道。其秉徳邁時皆此之類。其
王侯妃主及四遠士庶。並從受戒悉遵師禮。
願往必直前無有通白。感致隨喜日盈萬
計。願隨以修福未嘗蓄聚。或雇人禮佛。或
借人持齋。或收糴米穀散飴魚鳥。或貿
易飮食賬給囚徒。興功立徳數不可紀。願
又善唱導。及依經説法率自心抱。無事宮
商。言語訛雜。唯以適機爲要。可謂其智可
及其愚不可及也。後入定三日不食。忽語
弟子云。汝等失飯籮矣。俄而寢疾。時寺側
遭燒寺在下風。煙焔必及。弟子欲輿願出
寺。願曰。佛若被燒我何用活。即苦心歸命。
於是三面皆焚。唯寺不燼。齊永元二年年八
十七卒
釋法鏡。姓張。呉興烏程人。幼而樂道事未
獲從。値慧益燒身啓帝度二十人。鏡即
預其一也。事法願爲師。既得入道履操
氷霜。仁施爲懷曠拔成務。於是研習唱導
有邁終古。齊竟陵文宣王厚相禮待。鏡誓
心弘道不拘貴賎。有請必行。無避寒暑。
財不蓄私常興福業。建武初以其信施立
齊隆寺以居之。鏡爲性敦美賞接爲務。故
道俗交知莫不愛悦。雖義學功淺而領悟
自然。造次嘲難必有酬酢。齊永元二年卒。年
六十四。其後瓦官道親彭城寶興耆闍道登。
並皆祖述宣唱。高韻華言。非忝前例。傾
衆動物。論者後之。今上爲長沙宣武王
治鏡所住寺。因改曰宣武也
論曰。唱導者。蓋以宣唱法理開導衆心也。
昔佛法初傳。于時齊集止宣唱佛名依文
致禮。至中宵疲極。事資啓悟。乃別請宿
徳昇座説法。或雜序因縁。或傍引譬喩。
其後廬山釋慧遠。道業貞華風才秀發。毎至
齋集輒自昇高座躬爲導首。先明三世因
果。却辯一齋大意。後代傳受遂成永則。故
道照曇頴等十有餘人。並駢次相師各擅名
當世。夫唱導所貴其事四焉。謂聲辯才博。
非聲則無以警衆。非辯則無以適時。非
才則言無可採。非博則語無依據。至若響
韻鍾鼓則四衆驚心。聲之爲用也。辭吐
發適會無差。辯之爲用也。綺製彫華文藻横
逸。才之爲用也。商搉經論採撮書史。博
之爲用也。若能善茲四事。而適以人時。如
爲出家五衆。則須切語無常苦陳懺悔。若
爲君王長者。則須兼引俗典綺綜成辭。若
爲悠悠凡庶則須指事造形直談聞見。若
爲山民野處則須近局言辭陳斥罪目凡
此變態與事而興。可謂知時知衆。又能
善説。雖然故以懇切感人傾誠動物。此其
上也。昔草創高僧本以八科成傳。却尋
導二技。雖於道爲末。而悟俗可崇。
故加此二條足成十數。何者至如八關初
夕。旋繞行周煙蓋停氛。燈惟靖燿。四衆
專心。叉指緘默。爾時導師則&T016254;爐慷慨。含
吐抑揚辯出不窮言應無盡。談無常則令
心形戰慄。語地獄則使怖涙交零。徴昔因
則如見往業。覈當果則已示來報。談怡
樂則情抱暢悦。叙哀慼則灑涙含酸。於
是闔衆傾心擧堂惻愴。五體輸席碎首陳
哀。各各彈指人人唱佛。爰及中宵後夜
漏將罷。則言星河易轉勝集難留。又使
迫懷抱載盈戀慕。當爾之時導師之爲用
也。其間經師轉讀事見前章。皆以賞悟適
時。拔邪立信。其有一分可稱。故編高僧
之末。若夫綜習未廣諳究不長。既無臨時
捷辯必應遵用舊本。然才非已出製自他
成。吐納宮商動見紕謬。其中傳寫訛誤亦
皆依而唱習。致使魚魯淆亂鼠璞相疑。或
時禮拜中間懺疏忽至。既無宿蓄恥欲
頭。臨時抽造謇棘難辯。意慮荒忙心口乖
越。前言既久後語未就。抽衣謦咳示延時
節。列席寒心觀途啓齒。施主失應時之
福。衆僧乖古佛之教。既絶生善之萌。秖増
戲論之惑。始獲濫吹之譏。終致代匠之咎。
若然豈高僧之謂耶
高僧傳卷第十三






高僧傳序録卷第十四
 梁會稽嘉祥寺沙門*釋慧皎撰 
原夫至道沖漠。假蹄筌而後彰。玄致幽凝。
藉師保以成用。是由聖迹迭興賢能異託。
辯忠烈孝慈。以定君敬之道。明詩書禮樂。
以成風俗之訓。或忘功遺事。尚彼虚沖。或
體任榮枯。重茲達命。而皆教但域中功
近益。斯蓋漸染之方未奧盡其神性。至若
能仁之爲訓也。考業果幽微。則循復三世。
言至理高妙。則貫絶百靈。若夫啓十地
以辯慧宗。顯二諦以詮智府。窮神盡性
之旨。管一樞極之致。餘教方之猶群流之
&MT03184;。衆星之共北辰。悠哉邈矣。信難
得以言尚至。迺教滿三千。形遍六道。皆
所以接引幽昏爲大利益。而以淨穢異聞
昇墜殊見。故秋方先音形之本。東國後
見聞之益。雲龍表於夜明。風虎彰乎宵夢。
鴻風既扇。大化斯融。自爾西域名僧往往
而至。或傳度經法。或教授禪道。或以異迹
化人。或以神力救物。自漢之梁。紀暦彌
遠。世渉六代。年將五百。此土桑門含章秀
起。群英間出迭有其人。衆家記録叙載各
異。沙門法濟偏叙高逸一迹。沙門法安但列
志節一行。沙門僧寶止命遊方一科。沙門法
進迺通撰傳論。而辭事闕略。並皆互有繁
簡出沒成異。考之行事未見其歸宋。臨
川康王義慶宣驗記及幽明録。大原王琰冥
祥記。彭城劉俊益部寺記。沙門曇宗京師
寺記。太原王延秀感應傳。朱君台徴應傳。陶
淵明搜神録。並傍出諸僧叙其風素。而皆是
附見。亟多疎闕。齊竟陵文宣王三寶記傳。或
稱佛史。或號僧録。既三寶共叙。辭旨相關。
混濫難求。更爲蕪昧。瑯琊王巾所撰僧史
意似該綜。而文體未足。沙門僧祐撰三藏
記。止有三十餘僧。所無甚衆。中書郎郄景
興東山僧傳。治中張孝秀廬山僧傳。中書陸
明霞沙門傳。各競擧一方不通今古。務存
一善不及餘行。逮乎即時。亦繼有作者。
然或褒賛之下。過相揄揚。或叙事之中。空
列辭費。求之實理無的可稱。或復嫌以
繁廣刪減其事。而抗迹之奇。多所遺削。
謂出家之士。處國賓王。不應勵然自遠高
蹈獨絶尋辭榮棄愛本以異俗爲賢。若
此而不論竟何所紀。嘗以暇日遇覽群作。
輒搜撿雜録數十餘家。及晋宋齊梁春秋書
史。秦趙燕涼荒朝僞暦。地理雜篇。孤文片
記。并博諮古老。廣訪先達。校其有無。取
其同異。始于漢明帝永平十年。終至梁天監
十八年。凡四百五十三載。二百五十七人。又
傍出附見者二百餘人。開其徳業大爲十
例。一曰譯經。二曰義解。三曰神異。四曰習
禪。五曰明律。六曰遺身。七曰誦經。八曰興
福。九曰經師。十曰唱導。然法流東土。蓋由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