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略論安樂淨土義 (No. 1957_ 曇鸞撰 ) in Vol. 47

[First] [Prev] 1 2 3 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1957

略論安樂淨土義
 釋曇鸞撰 
問曰。安樂國於三界中何界所攝
答曰。如釋論言。如斯淨土非三界所攝。何
以故。無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有
色故非無色界。經曰。阿彌陀佛本行菩薩道
時。作比丘。名曰法藏。於世自在王佛所。
問諸佛淨土之行。時佛爲説二百一十億諸
佛刹土天人善惡國土精麁。悉現與之。于時
法藏菩薩。即於佛前。發弘誓大願。取諸佛土。
於無量阿僧祇劫。如所發願。行諸波羅蜜。萬
善圓滿。成無上道。別業所得。非三界也
問曰。安樂國有幾種莊嚴。名爲淨土
答曰。若依經據義。法藏菩薩四十八願即是
其事。尋讃可知。不復重序。若依無量壽論。
以二種清淨。攝二十九種莊嚴成就。二種清
淨者。一器世間清淨。二是衆生世間清淨。
器世間清淨有十七種莊嚴成就。一者。國土
相勝過三界道。二者。其國廣大。量如虚空。無
有齊限。三者。從菩薩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
所起。四者。清淨光明圓滿莊嚴。五者。備具第
一珍寶性。出奇妙寶物。六者潔淨光明常照
世間。七者。其國寶物柔軟。觸者適悦。生於勝
樂。八者。千萬寶華莊嚴池沼。寶殿寶樓閣種
種寶樹雜色光明影納世界。無量寶網覆
虚空。四面懸鈴常吐法音。九者。於虚空中。自
然常雨天華天衣天香。莊嚴普熏。十者。佛
慧光明照除癡闇。十一者。梵聲開悟遠聞十
方。十二者。阿彌陀佛無上法王善力住持。十
三者。從如來淨華所化生。十四者。愛樂佛法
味。禪三昧爲食。十五者。永離身心諸苦。受樂
無間。十六者。乃至不聞二乘女人根缺之名。
十七者。衆生有所欲樂。隨心稱意。無不滿足。
如是等十七種。是名器世間清淨。衆生世間
清淨有十二種莊嚴成就。一者。無量大珍寶
王微妙華臺以爲佛座。二者。無量相好無量
光明莊嚴佛身。三者。佛無量辨才應機説法。
具足清白。令人樂聞。聞者必悟解。言不虚
説。四者。佛眞如智慧猶如虚空。照了諸法
總相別相。心無分別。五者。天人不動衆廣大
莊嚴。譬如須彌山映顯四大海。法王相具足。
六者。成就無上果。尚無能及。況復過者。
者。爲天人丈夫調御師。大衆恭敬圍遶。如師
子王師子圍遶。八者。佛本願力莊嚴住持諸
功徳。遇者無空過。能令速滿足一切功徳海。
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與淨
心菩薩與上地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九
者。安樂國諸菩薩衆。身不動搖而遍至十方。
種種應化。如實修行。常作佛事。十者。如是菩
薩應化身。一切時不前不後。一心一念放
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衆生。種種方
便。修行所成。滅除一切衆生苦惱。十一者。是
等菩薩於一切世界無餘照諸佛大會。無餘
廣大無量供養恭敬讃歎諸佛如來功徳。十
二者。是諸菩薩於十方一切世界無三寶處。
住持莊嚴佛法僧寶功徳大海。遍示令解。如
實修行。如是等法王八種莊嚴功徳成就。如
是菩薩四種莊嚴功徳成就。是名衆生世間
清淨。安樂國土具如是等二十九種莊嚴功
徳成就。故名淨土
問曰。生安樂土者。凡有幾品輩。有幾因縁
答曰。無量壽經中。唯有三輩上中下。無量壽
觀經中。一品又分爲上中下。三三而九。合
爲九品。今依傍無量壽經爲讃。且據此經
作三品論之。上輩生者有五因縁。一者。捨
家離欲而作沙門。二者。發無上菩提心。三
者。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四者。修諸功徳。五
者。願生安樂國。具此因縁。臨命終時。無量
壽佛與諸大衆現其人前。即便隨佛。往生安
樂。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轉。智慧勇
猛。神通自在。中輩生者有七因縁。一者。發無
上菩提心。二者。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三者。
少修善奉持齋戒。四者。起立塔像。五者。
食沙門。六者。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七者。以
此迴向願生安樂。臨命終時。無量壽佛化現
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眞佛。與諸大衆現其人
前。即隨化佛往生安樂。住不退轉。功徳智
慧次如上輩下輩生者有三因縁。一者。假使
不能作諸功徳。當發無上菩提心。二者。一向
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三者。以至誠心
願生安樂。臨命終時。夢見無量壽佛。亦得往
生。功徳智慧次如中輩。又有一種往生安樂
不入三輩中。謂以疑惑心。修諸功徳。願生



安樂。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
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
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生安樂生安樂國
七寶宮殿。或百由旬惑五百由旬。各於其中
受諸快樂。如忉利天。亦皆自然。於五百歳中。
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衆。
安樂國土謂之邊地。亦曰胎生。邊地者。言其
五百歳中不見聞三寶。義同邊地之難。或亦
於安樂國土最在其邊。胎生者。譬如胎生人
初生之時人法未成。邊言其難。胎言其闇。此
二名皆借此況彼耳。非是八難中邊地。亦非
胞胎中胎生。何以知之。安樂國土一向化
生故。故知非實胎生。五百年後還得見聞三
寶故。故知非八難中邊地也
問曰。彼胎生者處七寶宮殿中受快樂否。復
何所憶念
答曰。經喩云。譬如轉輪王子得罪於王。内
於後宮。繋以金鎖。一切供具無所乏少。猶
王。王子于時雖有好妙種種自娯樂具。
心不受樂。但念設諸方便求免悕出。彼胎
生者亦復如是。雖處七寶宮殿有好色香味
觸。不以爲樂。但不見三寶。不得供養修諸
善本。以之爲苦。識其本罪。深自責悔。求離
彼處。即得如意。還同三輩生者。當是五百年
末方識罪悔耳
問曰。以疑惑心往生安樂名曰胎生者。云何
起疑
答曰。經中但云疑惑不信。不出所以疑意。尋
不了五句。敢以對治言之。不了佛智者。謂不
能信了佛一切種智。不了故故起疑。此一句
總辨所疑。下四句一一對治所疑。疑有四意。
一者疑。但憶念阿彌陀佛。不必得往生安
樂。何以故。經言。業道如秤。重者先牽。云何
一生或百年。或十年或一月。無惡不造。但
以十念相續便得往生。即入正定聚。畢竟不
退。與三途諸苦永隔乎。若爾。先牽之義何
所信。又曠劫已來倶造諸行有漏之法
繋屬三界。云何不斷三界結惑。直以少時念
阿彌陀佛。便出三界*乎。繋業之義復欲云何。
對治此疑故言不思議智。不思議智者。謂佛
智力能以少作多。以多作少。以近爲遠。以
遠爲近。以輕爲重。以重爲輕。以長爲短。以短
爲長。如是等佛智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譬如
百夫百年聚薪積高千仞。豆許火焚。半日便
盡。豈可得言百年之薪積半日不盡*乎。又
如躄者寄載他船。因風帆勢。一日至千里。豈
可得言躄者云何一日至千里*乎。又如下賤貧
人獲一瑞物而以貢主。主慶所得加諸重賞。
斯須之頃富貴盈溢。豈可得言以可有數十
仕備盡辛懃。上下尚不達歸者。言彼富
貴無此事*乎。又如劣夫以己身力擲驢不上。
從轉輪王行。便乘虚空飛騰自然。復可以
擲驢之劣夫。言必不能乘空耶。又如十圍之
索千夫不制。童子揮劍瞬頃兩分。豈可得言
一小兒力不能斷索*乎。又如鴆鳥入水魚蜯
斯斃。犀角觸泥死者咸起。豈可得言性命一
斷無可生*乎。又如黄鵠呼子安。子安還活。
豈可得言墳下千歳齡決無可甦*乎。一切萬
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攝他攝。千開萬閉無量
無邊。安得以有礙之識疑彼無礙之法乎。又
五不思議中。佛法最不可思議。而以百年之
惡爲重。疑十念念佛爲輕。不得往生安樂入
正定聚者。是事不然。二者疑。佛智於人不爲
玄絶。何以故。夫一切名字從相待生。覺智從
不覺生。如是迷方從記方生。若便迷絶不
迷。迷卒不解。迷若可解。必迷者解。亦可云解
迷。迷解解迷猶手反覆耳。乃可明昧爲
異。亦安得超然哉。起此疑故。於佛智慧生疑
不信。對治此疑故言不可稱智。不可稱智者。
言佛智絶稱謂。非相形待。何以言之。法若是
有。必應有知有之智。法若是無。亦應有知
無之智。諸法離於有無。故佛冥諸法。則智
絶相待。汝引解迷爲喩。猶是一迷耳。不成迷
解。亦如夢中與他解夢。雖云解夢。非是不夢。
以知取佛。不曰知佛。以不知取佛。非知佛。
以非知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以非非知非
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佛智離此四句。縁之
者心行滅。損之者言語斷。以是義故。釋論
云。若人見般若。是則爲被縛。若不見般若。
是亦爲被縛。若人見般若。是則爲解脱。若不
見般若。是亦爲解脱。此偈中説。不離四句者
爲縛。離四句者爲解脱。汝疑佛智與人不玄
絶者。是事不然。三者疑。佛實不能度一切
衆生。何以故。過去世有無量阿僧祇恒沙諸
佛。現在十方世界亦有無量無邊阿僧祇恒




沙諸佛。若使佛實能度一切衆生。則應久無
三界。第二佛則不應復爲衆生發菩提心。具
修淨土攝受衆生。而實有第二佛。攝受衆生。
乃至實有三世十方無量諸佛。攝受衆生。故
知。佛實不能度一切衆生。起此疑故。於阿彌
陀佛作有量想。對治此疑故言大乘廣智。大
乘廣智者。言佛無法不知。無煩惱不斷。無
善不備。無衆生不度。所以有三世十方者。
有五義。一者。若便無第二佛。乃至無阿僧
祇恒沙諸佛者。佛便不能度一切衆生。以實
能度一切衆生故。則有十方無量諸佛。
量諸佛即是前佛所度衆生。二者。若一佛度
一切衆生盡者。復亦不應後有佛。何以故。
無覺他義故。復依何義。説有三世佛乎。依
覺他義故。説佛佛皆度一切衆生。三者。後佛
能度。猶是前佛之能。何以故。由前佛有後佛
故。譬如帝王之甲得相紹襲後王。即是前
王之能故。四者。佛力雖能度一切衆生。要須
有因縁。若衆生與前佛無因縁。復須後佛。如
是無縁衆生動逕百千萬佛。不聞不見。非佛
力劣也。譬如日月周四天下破諸闇冥。而盲
者不見。非日不明也。雷震裂耳。而聾者不
聞。非聲不勵也。覺諸縁理。號之曰佛。若情強
違縁理。非正覺也。是故衆生無量。佛亦無
量。徴佛莫問有縁無縁。何不盡度一切衆生
者。非理言也。五。衆生若盡。世間即墮有邊。
以是義故則有無量佛。度一切衆生。問曰。若
衆生不可盡。世間復須墮無邊。無邊故佛則
*實不能度一切衆生。答曰。世間非有邊非無
邊。亦絶四句。佛令衆生離此四句。名之爲度。
其實非度非不度。非盡非不盡。譬如夢渡大
海。値濤波諸難。其人畏怖叫聲徹外。外人喚
覺。坦然無憂。但爲渡夢。不爲渡河。問曰。言
渡與不渡皆墮邊見。何以但説渡一切衆生
爲大乘廣智。不説不渡衆生爲大乘廣智。答
曰。衆生莫不厭苦求樂畏縛求解。聞渡則歸
向。聞不渡不知所以不渡。便謂佛非大慈悲。
則不歸向。不歸向故長寢久夢。無由可息。
爲是人故。多説渡不説不渡。復次諸法無行
經亦言。佛不得佛道。亦不渡衆生。凡夫強
分別作佛。*渡衆生。言度衆生。是對治悉檀。
言不度衆生。是第一義悉檀。二言各有所以。
不相違背。問曰。如夢得息。豈不是度耶。若一
切衆生所夢皆息。世間豈不盡*乎。答曰。説
夢爲世間。若夢息則無夢者。若無夢者亦不
度者。如是知世間即是出世間。雖度無
量衆生。則不墮顛倒。四者疑。佛不得一切種
智。何以故。若能遍知諸法。諸法墮有邊故。
若不能遍知。則非一切種智故。對治此疑故。
言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
者。凡夫智虚妄。佛智如實。虚實玄殊。理無得
等。故言無等。聲聞辟支佛欲有所知。入定方
知。出定不知。又知亦有限。佛得如實三昧。常
在深定。而遍知照萬法二與無二。深法非倫。
故言無倫。八地已上菩薩雖得報生三昧用無
出入。而習氣微熏三昧不極明淨。形待佛智。
猶爲有上。佛智斷具足。如法而照。法無量故。
照亦無量。譬如函大蓋亦大。故言最上。此
三句亦可展轉相成。以佛智無與等者故。所
以無倫。以無倫故最上勝。亦可最上勝故無
等。無等故無倫。但言無等便足。復何以須下
二句者。如須陀洹智。不與阿羅漢等。而是其
類。初地至十地亦如是。智雖不等。非不其倫。
何以故。非最上故。汝以知有邊爲難。疑佛
非一切智者。是事不然
問曰。下輩生中。云十念相續便得往生。云何
名爲十念相續
曰。譬如有人。空曠迴處値遇怨賊。拔刃
奮勇。直來欲殺。其人勁走視渡一河。若
得渡河。首領可全。爾時但念渡河方便。我
至河岸。爲著衣渡。爲脱衣渡。若著衣納。恐不
得過。若脱衣納。恐無得暇。但有此念更無他
縁。一念何當渡河。即是一念。如是不雜
名爲十念相續。行者亦爾。念阿彌陀佛。如彼
念渡。逕于十念。若念佛名字。若念佛相好。
若念佛光明。若念佛神力。若念佛功徳。若念
佛智慧。若念佛本願。無他心間雜。心心相次
乃至十念。名爲十念相續。一往言十念相續。
似若不難。然凡夫心猶野馬。識劇猿猴。馳
騁六塵。不暫停息。宜至信心預自剋念。便
積習成性。善根堅固也。如佛告頻婆娑羅
王。人積善行。死無惡念。如樹西傾。必倒隨
曲。若*便刀風一至。百苦湊身。若習前不
在。懷念何可辨。又宜同志五三共結言要。垂
命終時。迭相開曉。爲稱阿彌陀佛名號願生
安樂。聲聲相次。使成十念也。譬如蝋印印泥。
印壞文成。此命斷時。即是生安樂時。一入
正定聚。更何所憂
略論安樂淨土義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 2 3 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