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界次第初門 (No. 1925_ 智顗撰 ) in Vol. 46

[First] [Prev] 664 665 666 667 668 669 670 671 672 673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卷下之上
  四弘誓願初門第四十一
六波羅蜜初門第四十二
四依初門第四十三
九種大禪初門第四十四
十八空初門第四十五
十喩初門第四十六
  卷下之下
  百八三昧初門第四十七
五百陀羅尼初門第四十八
四攝初門第四十九
六和敬初門第五十
八自在我初門第五十一亦名八
種變化
四無礙辯初門第五十二
十力初門第五十三
四無所畏初門第五十四
十八不共法初門第五十五
大慈大悲初門第五十六
三十二相初門第五十七
八十種好初門第五十八
八種音聲初門第五十九
三念處初門第六十









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上
 陳隋國師智者大師撰 
名色初門第一
  一名 二色
今辨法界初門。先從名色而始者。至論諸法
本原清淨。絶名離相。尚非是一。何曾有二。不
二而辨其二者。以行者初受一期妄報歌羅
邏時。但有名色二法。當知名色即是一切世
間出世間法之根本。能生一切法。普攝一切
法。即是一切法。若諸大聖分別説一切法
門。皆約名色而分別之。無有一法出於名色。
故智度論偈云
    一切諸法中 但有名與色
    若欲如實觀 但當觀名色
    雖癡心多想 分別於異事
    更無有一法 出於名色者
一名 心但有字故曰名也。即是心及相應
數法。雖有能縁之用而無質礙可尋。既異於
色而有心意識及諸數法種種之別名。故謂
之爲名也
二色 有形質礙之法謂之爲色。是十入及
一入少分。皆是質礙之法。並無知覺之用。既
異於心意識法。故稱爲色也
五陰初門第二
  一色陰 二受陰 三想陰 四行陰 五
識陰
次名色而辨五陰者。以惑者迷名偏重故。大
聖教門開名則爲四心。對色合爲五也。此五
通稱爲陰者。一往而釋。陰以陰覆爲義。能覆
出世眞明之慧。而増長生死。集散不絶。故通
名爲陰
一色陰 有形質礙之法名爲色。色有十四
種。所謂四大五根五塵。此之十四。並是色法

二受陰 領納所縁名爲受。受有六種。謂六
觸因縁生六受。但境既有違順。非違非順之
別。故六受亦各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之
異也
三想陰 能取所領之縁相名爲想。想有六
種。謂取所領六塵之相。爲六想也
四行陰 造作之心能趣於果名爲行。行有
六種。大品經中。説爲六思。思即是行。謂於六
想之後。各起不善業善業無動業也
五識陰 了別所縁之境名爲識。識有六種。
即是六識。若諸論師多云。識在二心之前。
諸大乘經中。明識最居後。今依經爲次料簡」
十二入初門第三
  内六根入 一眼入 二耳入 三鼻入 
四舌入 五身入 六意入
外六塵入 一色入 二聲入 三香入 
四味入 五觸入 六法入
次五陰而辨十二入者。以惑者迷色偏重故。
大聖教門。開色爲十。心但爲二。合爲十二也。
通稱入者。入以渉入爲義。根塵相對則有識
生。識依根塵仍爲能入。根塵即是所入。今此
十二從所入受名。故通入名。内六入者。
此之六法親故屬内。爲識所依。故名爲入。亦
名根者。根以能生爲義。此六既並有生識之
功。故通名根也
一眼入 身分對色。能見色之處名眼。眼是
四大造色。體爲十色共成。所謂四大四微。身
根微。眼根微也
二耳入 身分對聲。能聞聲之處名耳。耳是
四大造色。亦爲十色共成。謂四大四微。身根
微。耳根微
三鼻入 身分對香。能聞香之處名鼻。鼻是
四大造色。亦爲十色共成。謂四大四微。身根
微。鼻根微
四舌入 身分對味。能知味之處名爲舌。舌
是四大造色。亦爲十色所成。謂四大四微。身
根微。舌根微也
五身入 六分假合之體對觸。能覺觸處皆
名爲身。身是四大造色。但有九色所成。謂四
大四微。身根微
六意入 心對一切法。即有能知法之用。名
之爲意。意者即心王也。是中除諸心數法。但
取心王。以爲意入
外六入者。此六法疎故屬外。識所遊渉。故名
爲入。亦名塵者。塵以染汚爲義。以能染汚情
識。故通名爲塵也
一色入 一切對眼。所見之色名爲色。色有
二種色。攝一切色。一正報可見色。衆生身色。
青黄赤白黒色等。二依報可見色。外無知青
黄赤白黒色等也
二聲入 一切對耳。所聞之色曰聲。聲有二
種聲。攝一切聲。一從正報色出聲。衆生語言
音聲也。二從依報色出聲也
三香入 一切對鼻。所聞之色名香。香有二
種香。攝一切香。一正報色處香。衆生身中香
臭也。二依報色出香。外一切無知色中所有
香臭
四味入 一切對舌。所知之色曰味。味有二
種味。攝一切味。一正報色處味。衆生身中之
六味也。二依報色處味。外一切無知色中所
有六味也
五觸入 一切對身。所覺之色名觸。觸有二
種觸。攝一切觸。一正報色處觸。衆生身中。冷
暖澁滑等十六觸也。二依報色處觸。外一切
無知色中冷暖等一十六觸也
六法入 一切對意。所知之法名法。法有二
種法。攝一切法。一者心法。是中除心王。但取
相應諸心數法也。二者非心法。即過去未來
色法。及心不相應諸行。及三無爲
十八界初門第四
  内六根界 一眼界 二耳界 三鼻界 
四舌界 五身界 六意界
外六塵界 一色界 二聲界 三香界 
四味界 五觸界 六法界
六識界 一眼識界 二耳識界 三鼻識
界 四舌識界 五身識界 六意識界
次十二入。而辨十八界者。以惑者迷於名色
倶重故。開色爲十。離名作八。合爲十八界也。
通名界者。以界別爲義。此十八法各有別體。
義無渾濫。故通受界名也
内六根界 此具如前明。内六根入中分別
其相。乃更加以界之名義者。欲使修觀之徒
推析無謬。不滯十六知見之妄計也
外六塵界 此具如前。外六塵入中分別其
相。乃更加以界之名義者。意同六根。中立界

六識界者。若根塵相對即有識生。識以識別
爲義。識依於根。能識別於塵。故此六通名
識也。若了識從縁生。豈計有神使知謬取

一眼識界 眼根若對色塵。即生眼識。眼識
生時。即識色塵。故名眼識界也
二耳識界 耳根若對聲塵。即生耳識。耳識
生時。即識聲塵。故名耳識界也
三鼻識界 鼻根若對香塵。即生鼻識。鼻識
生時。即識香塵。故名鼻識界也
四舌識界 舌根若對味塵。即生舌識。舌識
生時。即識味塵。故名舌識界也
五身識界 身根若對觸塵。即生身識。身識
生時。即識觸塵。故名身識界也
六意識界 五識生已即滅。意爲意識。此
意識續生。意識生時。即識法塵。若五識能生
意識。即以前五識爲根。後意識爲意識。此意
識滅次識續生。是則前意識生後意識。如是
亦脱傳受根識之名。皆以能生爲根。所生爲
識。今説所生之識。爲意識界也
十六知見初門第五
  一我 二衆生 三壽者 四命者 五生
者 六養育 七衆數 八人 九作者
十使作者 十一起者 十二使起者 十
三受者 十四使受者 十五知者 十六
見者
次名色陰入界。而辨十六知見者。名色等法
中。神我本不可得。而未見道者。悉於名色等
法中。妄計有我。我所。計我之心。歴縁略辨。
即有十六知見之別。廣對諸縁。則妄計不可
稱數。因此顛倒。備起一切煩惱生死行業。今
爲欲於後明生法二空等一切觀門。必須善
識假實之法。故略依傍大智度論釋之也
一我 若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無明不了。若
即若離中。妄計有我我所之實。故名我爲也」
二衆生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和合中。妄計
有我生。故名衆生
三壽者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有我
受一期果報壽有長短。故名壽者
四命者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命
根成就連持不斷。故名命者
五生者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能
起衆事。如父生子。名爲生者。亦計我來人中
受生。故名生者
六養育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能
養育於他。故名養育。亦計我從生已來。爲父
母養育。故名養育
七衆數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有
名色五衆。十二入十八界等諸因縁。是衆法
有數故名衆數
八人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是行
人。異於非行之人。故名爲人。亦計我生人道。
異於餘道。故名爲人
九作者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有
身力手足。能有所作。故名作者
十使作者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
能役他。故名使作者
十一起者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
能造後世罪福業。故名起者
十二使起者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
我能令他起後世罪福業。故名使起者
十三受者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
當後身受罪福果報。故名受者
十四使受者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
我當令他受苦樂果報。故名使受者
十五知者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有
五根能知五塵。故名知者
十六見者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
有眼根故。能見一切色。亦計我能起邪見。我
起正見名見
見愛二煩惱初門第六
  一見煩惱 二愛煩惱
次名色陰入界。及我等十六。而辨見愛者。若
迷此假實二法。則倒想紛然。故三界流轉無
際。皆是煩惱使之然也。若論煩惱根本。不出
見愛。枝派分別。則科目甚多。所謂三毒五蓋
十使。九十八煩惱。八萬四千乃至塵沙等數。
此諸科目雖數有多少。而同是煩惱潤生之
力。體無殊別。但教門善巧。乃約増減之數而
制立之。故纓絡經云。見著二法迷法界色心。
廣起一切三界煩惱。通名煩惱者。煩以喧煩
爲義。惱以逼亂爲義。能喧煩之法逼亂行者
心神。致使眞明不得開發。故名煩惱也
一見煩惱 邪心觀理名之爲見。若於假實
之理。情迷而倒想邪求。隨見偏理妄執爲實。
通名爲見。見煩惱者。謂五利使。見諦所斷八
十八使。及六十二見等也
二愛煩惱 貪染之心名之爲愛。若於假實
二事。情迷隨心。所對一切事境。染著纒綿。通
名爲愛。愛煩惱者。謂五鈍使。思惟所斷十使。
及所斷結流。愛扼纒蓋纒等也
三毒初門第七
  一貪毒 二瞋毒 三癡毒
次見愛而辨三毒者。此二科既有合離之異。
事須分別。若合但取癡一分爲見。餘一分及
貪恚。並合爲愛也。若離則見愛之中各有三
毒。如此歴三界五行。則離出九十八使。一切
煩惱通名毒者。毒以沈毒爲義。惱壞之甚。
故云*沈毒。以其能壞出世善心。故名爲毒

一貪毒 引取之心名之爲貪。若以迷心對
一切順情之境。引取無厭。即是貪毒。歴三界
五行。十五貪使並是貪毒。但上二界煩惱既
薄故。別受愛
二瞋毒 違忿之心。名之爲瞋。若以迷心對
一切違情之境。便起忿怒。即是瞋毒。歴欲界
五行下。即有五瞋使。並是瞋毒。數人義上二
界無瞋也
三癡毒 迷惑之心名之爲癡。若迷一切事
理之法。無明不了。迷惑妄取。起諸邪行。即是
癡毒。亦名無明。無明有二種。一者相應無明。
即是與三界五行下八十八使。相應共起。二
者不相應無明。即是三界五行下十五癡使

五蓋初門第八
  一貪欲蓋 二瞋恚蓋 三睡眠蓋 四掉
悔蓋 五疑蓋
次三毒而辨五蓋者。若論三毒之體。豈異五
蓋。但科目不同。名字増減有異。故次分別。所
以然者。若沒癡毒之名而離癡法。爲睡眠掉
悔疑三蓋。足貪瞋爲五蓋也。若開五蓋則煩
惱無量。通名蓋者。蓋以覆蓋爲義。能覆蓋行
者清淨善心。不得開發。故名爲蓋。而此五蓋
既的爲在下所明諸禪正障。故須略辨其相」
一貪欲蓋 引取心無厭足爲貪欲。分別體
相。具如貪毒中説。三界五行中十五貪使。即
是貪欲
二瞋恚蓋 忿怒之心名爲瞋恚。分別體相。
具如前説。欲界五行五種瞋使。即是瞋蓋也」
三睡眠蓋 意識惛熟曰睡。五情暗冥名眠。
若心依無記則増長無明。故意識惛惛而熟。
五情暗冥無所覺知。謂之睡眠也。數人説爲
増心數法。猶屬見思所斷十五癡使攝也
四掉悔蓋 邪心動念曰掉。退思憂悴爲悔。
縱無明謬取。則戲論動掉心生。既所爲乖
失。退思則有憂悔也。亦是増心數法。正屬見
諦所斷三十二見使。攝思惟斷。亦有少分也」
五疑蓋 癡心求理。猶預不決。名之爲疑。若
修道定等法。無明暗鈍。不別眞僞。因生猶預。
心無決斷。皆謂疑也。世間通疑。非一正論。障
道之疑。即是見諦所斷。三界四行十二疑使

十使初門第九
  五鈍使 一貪使 二瞋使 三無明使 
四慢使 五疑使
五利使 一身見使 二邊見使 三邪見
使 四戒取使 五見取使
次五蓋而辨十使者。豈有十使異於五蓋。若
教門但爲修定者説。略立三毒五蓋之數。若
爲修慧者説。欲使明識所斷之惑無謬。故須
分別爲十使也。所以然者。貪瞋二蓋。即是貪
瞋二使。睡蓋之本。即是癡使。離癡出慢。即爲
慢使。疑蓋即疑使也。是爲五鈍使。掉悔即是
邪思掉動之心。若細分別其相。則有五利
鈍使之別。而此推之還是五蓋。分別爲十使
也。若開十使。則出一切煩惱。此十通名使者。
使以驅役爲義。能驅役行者心神。流轉三界。
故通受使名。亦名十煩惱。煩惱義如前説
一貪欲使 引取無厭。名曰貪欲。分別其相。
具如貪毒中説。見思所斷。三界五行中十五
貪。皆是貪使
二瞋恚使 忿怒之心。名之曰瞋。分別其相。
具如瞋毒中説。見思所斷。欲界五行中五恚。
即是恚使也
三無明使 迷惑不了之心。名爲無明。若以
迷心縁境。隨有所起。則念念永失。而不知慚
愧者。皆是癡也。見思所斷。三界五行下十五
癡。即是無明使
四慢使 自恃輕他之心曰慢。若自恃種姓
富貴有徳才能。輕蔑於他。即是慢也。慢有八
種。在下別出。乃至見思所斷。三界五行下十
五慢。皆是慢使也
五疑使 迷心乖理。猶預不決曰疑。分別其
相。具如疑蓋中説。三界四行十二種疑。並是
疑使也
六身見使 若於名色陰入界中。妄計爲身。
名爲身見。若以無明不了。則於五陰中。起二
十種身見。則身見有二十種。見諦所斷。一行
中歴三界有二身見也
七邊見使 執邊之心。名爲邊見。若於四邊。
不了隨見。一邊爲實。餘邊悉爲妄語。如其所
見。互執一邊。悉墮邊見。歴三世五陰。即有六
十二見。並是見諦所斷。合六十二見。同是一
邊見攝也。又約見諦所斷。一行中歴三界即
有三邊
八邪見使 邪心取理故名邪見。若無明不
了。四諦因果。邪心推獲。謂無此理。因斷滅出
世間善根。乃至世間善根。作闡提行。是爲
邪見。見諦所斷三界四行中。有十二邪見是

九見取使 於非眞勝法中。謬見涅槃。生心
而取。故曰見取。若行道之時。雖入種種觀門。
而眞明未發。無明不了。便謬計所得。以爲眞
爲勝。生心取著。皆名見取也。見諦所斷。三界
四行。有十二見取是也
十戒取使 於非戒中。謬以爲戒。取以進行。
故曰戒取。若取雞狗牛戒。乃至九十五種外道
所行之戒。以爲眞戒。皆名戒取。若人雖持佛
戒。見有戒相。亦是戒取。見諦所斷三界二行。
有六種戒取是也
九十八使初門第十
  見諦門八十八使 欲界有三十二使 色
界有二十八使 無色界二十八使
思惟門十使 欲界有四使 色界有三使
 無色界有三使
次十使而辨九十八使者。正爲見思兩道惑
障不同。欲使修觀之者。精識所治之惑。斷伏
無濫。故教門歴三界五行。細分別十使。則有
九十八也。亦名九十八煩惱。通名爲使。名煩
惱者。類如前釋。若離九十八使。則出一切煩
惱。今依數人明九十八使也。若成實論人。所
解則異也
見諦惑欲界三十二使 苦諦下具有十使。
集諦下有七使。除身見邊見戒取。滅諦下有
七使。亦除身見邊見戒取。道諦下有八使。但
除身見邊見。故欲界四行下。合有三十二使」
見諦惑色界二十八使 苦諦下有九使除瞋。
集諦下有六使除瞋。及除身見邊見戒取。滅
諦下有六使。亦除瞋及身見邊見戒取。道諦
下有七使。亦除瞋使及身見邊見。故色界四
行下。合有二十八使也
見諦惑無色界二十八使 苦諦下有九使。集
諦下有六使。滅諦下有六使。道諦下有七使。
若取若除。皆如色界中分別。故無色界四行
下。合二十八使。合三界四諦下。有八十八
使。並是能障見諦之惑。爲須陀洹見道之所
斷也。分別使相略説。並如前十使章門辨也」
思惟惑欲界四使一貪使。二瞋使。三癡使。
四慢使
此使從斯陀含向。入修道斷。乃至阿那含果。
九品方
思惟惑色界三使 一貪使。二癡使。三慢使」
此三使並是阿羅漢向。用修道智斷也
思惟惑無色界三使 一貪使。二癡使。三慢
使
故三界思惟惑合有十使。足前見諦。合爲九
十八使。但此三使亦是阿羅漢向斷。至果方
盡也
次此應廣出諸煩惱科目。所謂三漏。四流。四
縛。八邪。八倒。九結。九惱。十纒。乃至五百煩
惱。八萬四千諸塵勞門。及恒沙等數煩惱。皆
從見愛九十八使。離合而辨。若具出科目云云
今略出數科。足以顯教門明煩惱離合惑障
潤生之法。諸煩惱科目。至第六卷中。別當更
隨要而出
十惡初門第十一
  身有三惡 一殺生 二偸盜 三邪婬
口有四惡 一妄語 二兩舌 三惡口 
四綺語
意有三惡 一貪欲 二瞋恚 三邪見
次諸煩惱結使而辨十惡者。以煩惱既是惑
亂之法。能驅役行者心神。乃令觸境顛倒。若
縱此惑情而起身口意者。則動與理乖。故於
三業所起。備有十惡也。通名惡者。惡以乖理
爲義。此十並是乖理而起。故名爲惡。亦名十
不善道。以其能通苦報。故非善道也
一殺生 斷一切衆生命。故名爲殺生
二偸盜 盜取他財物。故名爲偸盜
三邪婬 於非妻妾而行欲事。故名邪婬
四妄語 以言誑他。故名妄語
五兩舌 搆鬪之言間他。令致得失分。乖名
爲兩舌
六惡口 惡言加彼。令他受惱。名爲惡
七綺語 綺側語辭言乖道理。名爲綺語
八貪欲 引取順情塵境。心無厭足。名爲貪

九瞋恚 若對違境。心生忿怒。名爲瞋恚
十邪見 撥正因果。僻信求福。皆名邪見
次此應出四重。五逆。七逆。謗方等經。用僧鬘
物。作闡提行。十六惡律儀等。諸輕重惡業科
目。皆從十惡中。離合分別而説者。今欲論諸
入道要門具出云云至後第六卷中。別當更出」
十善初門第十二
  身三種善 一不殺生 二不偸盜 三不
邪婬
口四種善 一不妄語 二不兩舌 三不
惡口 四不綺語
意三種善 一不貪欲 二不瞋恚 三不
邪見
次十惡而辨十善者。若人能知惡是乖理之
行故。現在將來由斯招苦。則必須息惡行善。
可以來世永致清升之樂果。是以次十惡而
明十善也。但十善有二種。一止。二行。止則但
止前惡。不惱於他。行則修行勝徳。利安一切。
此二通稱善者。善以順理爲義。息倒歸眞。故
云順理。止則息於重倒之惡。行則漸歸勝道
之善。故止行二種。皆名爲善。或加以道名。以
能通至樂果也
一不殺生 即是止善。止前殺生之惡行。善
者當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偸盜 即是止善。止前盜他財物之惡
行。善者當行布施之善
三不邪婬 即是止善。止前於非妻妾婬欲
之惡行。善者當行恭敬之善
四不妄語 即是止善。止前虚言誑他之惡
行。善者當行實語之善
五不兩舌 即是止善。止前搆鬪兩邊之惡
行。善者當行和合之善
六不惡口 即是止善。止前惡言加人之惡
行。善者當行軟語之善
七不綺語 即是止善。止前綺側乖理之
語行。善者當行有義語饒益之善
八不貪欲 即是止善。止前引取無厭之惡
行。善者當行不淨觀觀諸六塵皆欺誑不淨
之觀行善
九不瞋恚 即是止善。止前忿怒之惡行。善
者當行慈忍之善
十不邪見 即是止善。止前撥正因果僻信
邪心之惡行。善者當行正信歸心正道生智
慧之善
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上




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下
 陳隋國師智者大師撰 
三歸戒初門第十三
  一歸佛 二*歸法 三*歸僧
次十善而辨三歸者。如來未興於世。爾時已
有十善之化。是爲世間舊善。豈有三寶之可
歸。大聖初成正覺。方因提謂長者。開授三歸
之戒。翻邪歸正。以爲入聖之根本。三乘行者。
歸宗進行。此爲初首也。三歸之用。正破三邪。
濟三塗。接三乘。出三有。佛法以此三歸爲本。
通發一切戒品及諸出世善法。豈同十善之
舊法耶。問曰。十二門禪亦是舊法。今何故不
三歸前説。答曰。若依説教時節實如所問。但
今欲次論修行戒定之次。則不得爾。今次三
歸之下。備出諸戒科目。並同此意
一歸依佛 佛陀秦言覺者。自覺覺他。故名
爲佛。歸者以反還爲義。反邪師還事正師。故
名歸。依者憑也。憑心靈覺。得出三塗及三界
生死也。故經云。歸依於佛者。終不更歸依其
餘諸外天神也
二歸依法 達磨秦言法。法云可軌。大聖所
説。若教若理。可爲心軌。故言法也。歸者反邪
法還修正法。故名歸。依者憑佛所説。法得出
三塗及三界生死。故經云。歸依於法者。永離
於殺
三歸依僧 僧伽秦言衆。衆名和合。出家三
乘行者。心與佛所説事理法合。故名爲僧。歸
者反九十五種邪行之侶。歸心出家三乘正
行之伴。故名歸。依者憑心出家三乘正
伴。得出三塗及三界生死。故經云。歸依於僧
者。永不復更歸依其餘諸外道也
五戒初門第十四
  一不殺生戒 二不偸盜戒 三不邪婬戒
 四不妄語戒 五不飮酒戒
次三歸而辨五戒者。大智度論云。念佛如醫
王。念法如服藥。念僧如瞻病人。念戒如藥
禁忌。今所以次三歸而明諸戒品。意在此也。
故佛爲提謂等在家弟子。受三歸已。即授五
戒。爲優婆塞。若在家佛弟子。破此五戒則非
清信士女。故經云。五戒者天下大禁忌。若犯
五戒。在天則違五星。在地則違五嶽。在方則
違五帝。在身則違五藏。如是等世間違犯無
量。若約出世。犯五戒者。則破五分法身一
切佛法。所以者何。五戒是一切大小乘尸羅
根本。若犯五戒。則不得更受大小乘戒也。若
能堅持。即是五大施也。此五通名戒者。以防
止爲義。能防惡律儀無作之非。止三業所起
之惡。故名防止
一不殺生戒 云何名殺生。若實知是衆生。
發心欲殺而奪其命。起身業有作已。是名殺
罪。若不作是事。名不殺戒。其餘繋閉鞭打等。
是殺方便非正罪
二不偸盜戒 云何名盜。知他物生盜心。取
物去離本處物屬我。是名盜。若不作是事。名
不偸盜戒。其餘計校乃至手捉未離地等。是
盜方便非正罪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64 665 666 667 668 669 670 671 672 673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