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止觀輔行傳弘決 (No. 1912_ 湛然述 ) in Vol. 46

[First] [Prev+100] [Prev]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麁惡言。於三月中化者便捨之去。爾
時文殊化爲五百異道師徒。往尼乾所頂禮
白言。我承名徳遠而至。汝是我師我是
弟子。願。見哀納。令我不沙門瞿曇。不
彼法。答言。善哉。汝已純熟不久當
調伏法。尼乾告衆。與此摩納和合共住。互
相問訊。彼有所説汝專聽受。次第而坐用
尼乾法。文殊師利威儀殊特。於時讃説三寶
功徳。亦讃尼乾所有功徳。令彼親附。後於
異時衆已集。即便語言。我等所行呪術
經書。若讃誦時瞿曇所有功徳。入我經中
來者。是瞿曇實功徳。何以故。是瞿曇父母
眞正轉輪王種。百福嚴身。生時地動梵王扶
侍。自行七歩口自宣言。一切衆中唯我爲
尊。乃至廣讃一代化物。漸次開解示其正
。五百外道得法眼淨。八千外道發無上
。時文殊所化五百弟子五體投地言。南謨
佛陀南謨佛陀。彼外道中未信解者。亦皆相
效供養文殊。文殊領來至佛所已。佛爲説
法無益。如文殊鑑機先同後異。方得
名爲大巧方便。五明大精進者。初文略出。
即以佛乘名爲佛事。依乘起行名大功力
法華下引證也力能趣實故云勇健。依
進故云難事。令佛輪王解權賜實。不動
下引金光明果上精進。以況於因。不
動。永不退入三惡不失實相正理
方名菩提薩埵。薩埵者。薩埵王子也。彼經本
縁能投身餓虎身命。況餘財物以此
因成無上道。雖佛果精進不休。故
衆中起禮身骨。故云雖得菩提猶尚不
。況餘凡下端拱成耶。故不共法中有精進
無減。上兩觀下。重約賜珠比決開權以明
精進妙功能也。故佛輪王見小乘衆破見思
微功。賜事禪定無漏田宅。若見
士應大惑大智勛。故云功蓋天下。於
實法界頂同體權髻。與實相明珠
王記&T040879;。法賜之極極在佛記。故云賞窮。施
化之意意在開權。故云解髻。如此皆由
精進力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六之三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六之四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第三正修中觀者。初文先擧知難觀。
若云初心直令中。破細無明於實相
凡尚不欲界無明。故云懸絶。非前四眼
二智所及。豈肉眼見情慮知耶。文中隔字故
眼慮見知。二智四眼既未見中道之
。是故斥之非眼慮等。例如下例釋。例
難引難從易故以空假二觀於中觀
何但中道難觀。二觀應知不易。雖
亦由觀成。故知中觀亦可之。初擧眞況
云。觀眞之時。亦無色像方所可觀。但觀
在麁陰入心。止觀研窮三假四句。漸生
眞無漏眞分明。名眞智發。如是所
見良由陰。次以假況者。恒沙佛法無量
三昧。云何可觀。爲眼智但觀眞空。於
空心中漸思諸法。諸法漸發漸深漸廣漸利
漸明。洞曉藥病種智開發。故俗智發但由
眞。今觀下正擧中觀。例前二觀今使
觀。但研二智漸見中理。何者。夫見
無明。二智之體既是無明。以觀研
之中理可顯。即下三重觀法是也。但觀
智體是無明。無明法性非一非異。觀之不
已。自然雙亡自然雙照。如此竪説。中尚非
遙。況觀陰入一切皆實。故知二智能破所
破。並是中道所觀之境。於中先釋智障。言
智障者。有三重釋。初重釋者。二智即是中
智家障。故名智障。次又此智障下。明中智
障名爲智障。次又能障下。明能所相對
智障名。初重釋者。智障兩字全屬能障
次重釋者。智障兩字全屬所障。後重釋者。障
字屬能智字屬所。至此卷末達磨欝多
多解此三。準文合此中
引釋。彼解稍煩恐文旨。故在後明。云何
下欲中道先審觀意。云何觀此二智無
。以觀審之知智相。既非智相即是無
。故下用觀雖分三別。秖是爲無明
中。觀此下正明用觀。先列三番。三番秖
是三假異名。一一假中亦用四句推檢研覈。
初觀無明即成因成假。言空假之智與心相
者。法性爲因二智爲縁與心相應。名
生法。法即無明。即重立無明以爲觀境。觀
此下正用觀也。四句推檢二智叵得。問。既
二智即是無明。應自他此無明。何
故復云無明法性。答。中智望
之名爲無明。今觀無明但推二智。爲
無明。乃至共離複推雙責。具如
見因成中説。作此等者。次明能推止觀之相
初明觀相法譬合。法説可見。至此亦應
成二空二諦等也。止文亦爾並是文略。
次譬如下譬説中。云遙望等者。大論十四
云。如夜見杌謂之爲人。是不實中能令
之爲人。人又疑無六分動相。杌如
人如無明。人之與杌倶未審定。故云
。起四句下合。既云起於四句執等。故知即
是初心觀中爲次第。故二觀後明於中
也。若執四句中理。故成無常。若離
性執於無明於中道生法二空。故名
常。前見思等者。更重述於所破不同。二
觀但破見思塵沙。故今所破唯二觀智。即是
無明。言金剛者。亦用大經利钁斸地。唯至
金剛穿徹。即喩無明非前二觀之所
能破。能破即是中智龜甲白羊角也。觀破下
名也。二觀如文。此理不可下即不觀觀。
故云非智非不智。復次下明三止也。初總
止。亦用四句檢無明。乃至二空與
觀不別。故略引而已。但體是即寂與前爲
異。故須相。如持下擧譬也。故大經第八
云。譬如持戒比丘觀蟲水塵似蟲。即
是念。此中動者蟲耶塵耶。久觀不已雖
是塵亦不明了。十住見性亦復如是。今
全未見義同不了。故得用彼十住喩。無
明如蟲法性如塵。雖四句推檢叵得。亦
了了見於法性。前人杌喩意亦如之。若
謂下合喩可知。前生死下結名。可知。復次
下用六十四番。如是下重示四句方法之相
句即是門門名能通。由一一句皆能通理。
一門咸應實。爲不了者及以多人
設多門。雖多門見必隨一。即以
觀處。非所觀理名之爲處。故第五
卷中正以四句觀法。法謂方法。即是
能通入理之法。是故此法亦可處。因
通處所通處。故云因門。二處名同能所
別也。隨一句既得理。無復餘句
名爲融。自行既爾化他亦然。他機不同隨
句見理。即名入。以之爲融。故須諸句
一一研試。會有相應相應即融。若執等者更
觀得失之相。雖四句必離能執。執
即門壞故名爲燒。次觀法性即相續假。何
者。由無明無明滅但有法性。雖
此解無明。當知此是情想之解。是故
更觀法性之計爲何生。無明爲前念。法
性爲後念。於中先牒前法性解。此解成
所觀境。先法。次譬。譬中云塵杌等者。雙
前來觀無明。前觀無明即是法性。如
塵杌蟲人叵得。今觀法性塵杌
復非明了。即當下正示觀法。應須觀破不
了之相。所以移觀而推法性。具如破見相
續假中。準前亦應成三觀三止等相。文
略不説。如是下用六十四番。亦應
得失等。文略不説。雖未等者勸於行
勤用止觀。雖六十四止觀。故勸常
學不餘途。三觀眞縁即相待假。初明
。先出待相所觀境。即前觀於無明法
之觀智也。爲智爲非智者總立也。應知此
智未中理即是無明。無明非智。此之非
智待誰得名。故有自他横竪二待。諸佛在
現對我爲横。我悟在當望今爲竪。如是下
次列句觀法。若縁修下約句破執。但破
共離自壞。縁在地前故云無常。非
段生死無常。若言縁修生智明者。義當
常生於常也。無此理故故云云何生常。若
彼諸佛及我將來是眞修者。眞即是證證不
修。釋此下寄彼異釋以辨性過。眞自下
正判。四句下略明觀成無四句計。求横竪相
皆不得。故智障亦不得。何以故下釋
也。何故無明體不可得。待諸佛智説爲
。佛智本無無明叵得。所觀無明既不
得能觀觀智亦復非有。故云亦無。若執下
得失也。初判屬智障即是失也。次若不
執下即是得也。初云四門即能通門。以
門故名能通得。若得契下明所通理。契
。故名所通得。雖四句理實非四。此
中闕六十四番者但是略耳。若有下次明
。問。觀前二假何故不明化他相耶。答。
前觀法未周自行未滿。是故至此方名
。初文總擧。所謂下別釋。初釋縁修中。先
法次喩。初法中云無常生常前所説。前
破故故云無常生常。今明隨機
聞得益。語同意異不一準。無常望
無常是他。故大經破十仙中云。如汝法中
因是常果是無常。何妨我法因是無常而果
是常。今亦如是。因於縁修無常因故。生
眞修常住果也。又云下譬他生。伊蘭如
栴檀如法性故。是故大經闍王聞
授記已。自述歎云。我見世間伊蘭子
伊蘭樹。不伊蘭生栴檀樹。我今得
伊蘭子栴檀樹。栴檀樹者。即是我心
無根信也。言無根者。我初不敬如來
今蒙生信故曰無根。如來望我如來爲他。
法王種性自也。從穀生穀故名爲種。穀種
變。故名爲性。從我身中法性而生義之
種。無始至今其種不變。故名爲性。不
佛而生信心。故名爲自。因滅等共生
也。由内法性及外觀智無明滅已。即得
。故名爲共。或言下離生也。非内謂
。非外謂縁修。離此二故名爲無因。而
得是等者。雖内外所得中道之智
云云者。一一句末皆應結云是智慧
執故名爲得智。無得等者結釋前文
以成三觀。離性過故名爲無得。離過得
故云之得。證無得故名得無得。即此無得
假名爲得。得與無得皆不可得。義兼雙遮
復能雙照得與無得。諸菩薩下次明菩薩作
論利他。即是菩薩作論申門。天親地論法
性依持。即屬自生。是論正意故云正主。他
共無因例此可知。中論申空。空爲正主。餘
有等三準此亦爾。豈離四門者攝教顯門。
一切諸教四門攝盡。四門雖殊通理不異。
若得此意乖違。牟楯者。牟字應
矛。或作&T054212;。兵器也。長二丈建於兵車。楯字
盾。亦是兵器。即旁牌也。此楯是欄楯字
耳。此牟是牛鳴也。並非文意楚有
及賣盾者。有來買矛。語買者言。此矛壞
。有來盾者買者言。此盾壞千矛
矛者猶在。買盾者復至。買矛者語賣者
言。還與汝矛而壞汝盾爲幾盾。賣者無
答自相違故。若用下用四門中四論四悉。以
止觀。經論下明門功能。如此下明門中
觀行之功能也。允亦合也。明眼下擧得辨
失。問下料簡也。初問中無明法性既其相即。
法性即無明。故應當倶破。無明即法性故應
當倶顯。二法不二故倶破顯。二法若二爲
成。答意者。二法無體但有假名。雖倶假
必無並住。故法性顯無明已傾。無明傾時
法性尚無。況復更立無明之名。故無破顯
而破而顯。次問意者。如向所答。無明既其
即是法性。但唯法性何有無明。而前文云。二
法相即。若相即者。何但無明即是法性。復有
法性即是無明。今文但擧一邊問。故云
無復無明與誰相即。亦應更云。法性即無明。
復法性誰相即。所以不後一邊
者。於迷示理明理不二。是故相即。推不二
一對即足。何須重並下一對耶。若示
性應後對。答中二喩。初喩意者具用
。無明如氷法性如水。如爲不識一句冠
下兩句。爲氷者水爲氷。爲水者
氷爲水。如法性即指無明。如
即指法性。若失此意倶迷二法。故知世
人非但不無明之法性。亦乃不
法性之無明。猶如濕性本無二名。假立
二名以示迷者。爲二名無二。故
二法更互相即。恐氷水更引珠喩。珠
水火遇縁故生。理性非二從縁故説。次
位者。初釋中位修相證相。亦爲且存
第文故。故云兩觀以爲方便。地相體眞及
以隨縁。能爲入地雙遮方便。故至初地
運雙遮。地前空假能爲入地雙照方便。故至
初地任運雙照。故體眞止以止見思。即以
空觀。而照眞諦。假觀隨縁准此可知。是故
初地名中道位。次修此下斥權位也。先立
三位。謂通教八地別教初地圓教初住。若別
接下兼序通別修證之位。欲於權。是故
重序。初明通教以別接者。方乃得七地
修八地論證。問。第三卷明別接通中。何
故乃云八地聞中道。九地伏無明。十地破
無明。方得名爲佛。以何義故。與此不同。
答。始從四地終至九地咸受接名。三根
同故位不等。四地爲上六七爲中八九
下。文從中説故云七地。前爲經故從
下説。故大品云。十地菩薩爲佛。經從
者其位定故。故諸經論多從下説。言如佛
者。通第十地名爲佛地。被接之人能破
。無明破已。如彼佛地同得八相。故名爲
如。如此下斥權位也通別二意雖無明
權位猶高故須斥破。問。乾慧正是初心所
修。云何斥言初不修。答。擧劣況勝一
往斥之。如乾慧中總含三賢。初心但可
五停心尚無念處。況有八地道觀雙流。即
今被接破無明耶。又初心下次斥別教
初立信心。尚未信豈論回向。文中但云
至回向者文略故也。故彼權位凡夫無分。
修中者亦寄次第。實而言之三觀圓修。
二觀心於中道。是故至此即名圓修
故四念處云。別向圓修即此意也。次今明下
正顯圓位。初立五品。引法華經成三觀
空座中衣假室。復以定慧釋忍衣。座畢
竟故所以空圓。衣寂滅故所以中圓。室慈大
故所以假圓。又室衣座三皆云如來。是故圓
也。始從下相似位也。見鶴下擧譬似也。大經
十四云。見有二種。一相貌見二了了見。相貌
見者。如遠見煙名爲火。雖火實
虚妄。空中見鶴便言水。若見蓮華便
根。籬間見角便言牛。見女懷妊
便言欲。若見身口便言心。一一句
下廣如初句。如是並名相貌見也。了了
見者。如眼見色菩薩見道。菩提涅槃亦復
是。及觀掌果義亦同之。如是並名了了
也。若相貌見名相似見。了了見者名
竟見。分證亦得分了之名。故此似位引彼相
者相似見。實非性。雖性不
凡夫虚妄稱見。故諸譬云。實非虚妄。五
品尚得觀行名見。況復相似而非見耶。例
如下次引例釋成。今五品下正明中位。次
華嚴以證初住。六根淨位界内惑盡。且
無餘。進破無明方過牟尼。三藏牟尼未
別惑。教門觀行復劣於圓。故初住心過
牟尼也。始自下顯觀功能。不待等者。重斥
通教七地方接。何暇歡喜者。斥別初地始證
中者。故楞伽第五云。菩薩摩訶薩住如如
已升歡喜地。如是次第乃至法雲。故知並是
初地已上教道之説。前教下正判權實。教彌
實。位彌下。教彌權。位彌高。故通在八地
初地。圓在初住。法華下引證權實也。方
便證權實事證實。我即釋迦。諸謂十方三
世等也。借彼發迹之語。以成開權之文。復
次下更歴教判也。前但列二雙流入中。今
更通説故兼三藏。其教更下其位極高。故雙
流位唯在於佛。應當分跨節二義。雖言
去至略語者。明圓實位。其位雖下破惑功
多。至初住時一攝一切。雖一品品實無
量。次擧譬如文。次又下引例釋也。如
禪是一入者不同。以是而言。品不啻九。故
知初住破品應多。前兩觀後等者。准文次
。至此方可竪破遍遠文。故預
前二觀後結。今至此中正當結處。故但
略結還却指前。今中道觀下更略結前三番
中觀。以二空。名破法遍。無明是結前初
。法性是結前次番。不依等結前第三。不
四句成性空。無倚無著結成相空
前破見三假後。方結二空。故今亦應
然。次引淨名以證二空。佛具二空故稽首
禮。具二空故盡淨諸法。以空喩空故曰
。無復性相故曰無依。若入初住一切
。住既破惑是故一破攝一切破。從初至
後皆除一分。故名一破一切破也。次約
者。初明來意。先法。次譬。從淺至深故
徑直。門門意等故名爲齊。倶列意等故名
並。若横等者次説門意。横竪雖異無
實。亦是類通。通一切行皆至於極
横門者下正釋横門。先列八不。一論具列故
先明之。故論第一歸敬序云。不生亦不滅。不
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能説
因縁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法中第
一。此之八不。明佛所説第一義諦。一論下
例指廣。中論下引論攝相。以二攝六及
垢淨等。論問曰。諸法無量。何故但以此八
破耶。答。法雖無量此八破盡。當知諸文所
列門相不此八。赴縁名異是故廣明。故
論云。言不生者一切邪計及四性等。生與
無生皆不可得。不生無生何得滅。滅無
生故。故生本無。餘之六句准此説之。問。不
生不滅既已總破一切諸法。何須更列餘六
耶。答。爲初二故列餘六。又信樂不
同隨宜説異。故本業瓔珞下卷。大經大論第
六。明諸法並列八不中論同。故瓔
珞云。八不相即聖智不二。不二故是諸佛菩
薩母。諸佛皆説八不故也。故知八不攝
盡。又今竪門三諦義足。度入横門門門
三諦。故使横門無横不竪。以竪望横無
横。從始至終並有横故。如一無生一切
無生。乃至不出亦復如是。攝此横竪皆入
一心。具如後説。此八既爾諸門例然。是故今
文度入諸門。具如中論初二入六。是故今
文先以諸法悉入無生。餘七展轉更互相
入乃至一切横門亦然是故且明無生度入
初云若無生門亦如是者。是將無生門
中陰入界境十雙互發。來入諸門。次若無生
門觀心下。是將無生門中十法成乘初文。及
不思議境。境中十如十界三千。來入諸門。此
中存略但云種種五陰。即是略擧五陰世
。一性相等即是略擧三世間中十如文。來
諸門。次若無生門發眞正等。是將無生
門中發菩提心。來入諸門。若無生門安心下
是將安心止觀來入諸門。此前法三列
並略。唯至破遍文相稍廣者。正約破遍
度入故。自餘諸文相承來耳。既相承來。無
住無行理亦應具。彼二門中或時無者是闕
略耳。次若無生門識有無等下。是將破遍中
竪三觀中入空文來。但是空中破見文耳。猶
破思及以諸位四門料簡等。若無生門破
見等下。是將入假中知病。知病中重數。重數
中知見重數來。餘知病中諸義及識藥
授藥等文並略。若無生門觀智障等下。是
入中初觀無明來。前文既以四句
破。破已乃云。若於一觀悟。餘句即融。故
知一句得悟。悟即三觀現前。帶前二觀
故也。餘三句如文。從自滅下是將入中觀
法性文來。從自待下是將入中觀眞縁文
來。初無生門中明因成假。約無明法性
自他共無因等今入中道。中道文初攬
前空假與中相即。已具三諦。故今四句一一
句内皆結三諦。相續相待亦復如是。又一一
假中皆初明自生次明三句。在文可見。相
續文中言自滅等者。前觀法性中云。爲當
無明滅法性生等。故此文中以滅爲名。無明
滅生。無明即是自滅。法性生。即是他生。不
滅而生。即是他滅。法性名自。滅不滅生。
即是共。滅離滅不滅。即是無因。法性亦爾。
何者。不滅生是自。不滅望滅滅即成他。今
無明之。故皆云滅。相待中云自待等
者。前相待中。云智説無智於諸佛。名
他待。待我當來名爲自待。共與無因
此可知。若無生門三觀結成下。是將
法遍來。前於二觀後結竟。至第三觀後
但指前結之。今度入文。既於第三觀後
之。第二觀後故略不出。故知結遍正應
第三觀末若無生門如上等者。總結若得
下次明二經。初通明入相。次所以者何下正
二經。先明無行。次明金剛。初無行中云
諦無行者。即是妙境。智是依境起解。菩提
是發心。安心如文破見思等者即是破遍生
死涅槃中間即是通擧始終。行位教等指
文中通塞道品及以正助。位是次位。通攝
忍及以離愛。並在位中。過離愛已入初住
。必有起教故云教也。次金剛者。初且引
經六塵不住。次境智下明十乘也。不住境智
乃至見思無明等者。且擧十乘初三文也。
破遍文是元度入故也。不住地等者。更
經中不住之文。入地尚乃云應住。以
極故。況復住於初心境智。乃至若未
故不住。即是無住而住。是則亦名
應住。故云諸法不住無住法般若
。是則三諦復通初後。六即皆得名無住
。此無住下更判位也。故仁王下釋判也。
通途言之。此之三處皆破無明。是故分得
金剛無住。釋迦下明究竟金剛。若爾下釋
疑常途所釋但云金剛唯在伏道。故云
道無金剛耳故以等覺金剛位。妙覺唯
斷無金剛也。仁王既云釋迦所入。故今引
之。佛有金剛通至初住極在於佛。無非
金剛不住義也。爲他解故引佛有從容
之。有無無在用在等覺。功歸妙覺。二論
説亦不於十乘不住。言度曲者。曲謂
音曲。以無生義入餘門。如世絃管。絃管
殊而曲各異。絃管如横。諸曲如竪。初章
根本妙慧旨歸。度曲之功曠大若是。入道爲
理餘三屬事。千從之解少分爲言。次更料
簡者。初問可知。答意者。無生對餘名爲
。初正示自行能通之門。故云三十二菩
薩。各各説己所入之門。若言下出他解。今
解下出今家正解。初示能通之門。此菩薩下
自行。又他縁下次明化他。前明諸菩薩
各自説己所入之門。故成自行。此中明
十二菩薩各各説者。非獨述己亦爲利他
他縁不同故須各説。是則等者。歎門無量
他。云何等者。結酬前難。復次下更
門門以明四悉。得四悉益即是其宜。若
四悉須度入。歎喜即世界。信善即爲
人。執破即對治。欲悟即第一義。當更下次明
無滅等門有四悉益喜生下八字即四悉
門也。譬結如文○次明一心者。初明
。始從外外終至佛法。皆有邪執及以諸
思。並皆觀破。破立兼申一切經論。故見思破
位大小不同。四門料簡所入各異。出假藥病
及授藥等遍歴一切。入中復有諸位不同
入横門門又無量。是故一一皆云一切
其相既廣。欲觀者厝心難當。故須結撮
其正意。名爲一心。此即正明一心無生
門之來意也。從若無生門千重等者。次明
横竪諸門。度入一心。雖種種下結成一心
但一心下分門解釋。先釋總門。對下貪等
一一相別。故名爲總。利者擧總已了於別
未了者下更別云。於中初略示觀法
若不得等者。次明度入意。尋文可見。言
者。一心中具無復次第。不前竪故曰
懸超。出假度入中云複疎到入者。自行雖
破未委分別。故名爲疎。次爲利他更廣分
別。故名爲複。破已復來故名到入。亦名
。未前進故。如是等相亦入一心。故云
妙空乃至雙照等。一切雙非意亦如是。言
照二諦之假者。以假即中故也。何以故下
釋結。如是等者。次約一心佛知見。既於
念念止觀現前。約此心念名爲衆生。何者。
總撮前來若横若竪既入一心。凡一念起
於我。我即衆生。違念念心而寂而照。
寂故名止照故名觀。一心既爾。諸心例然。
止觀爲因眼智爲果。一一念中無止觀
眼智故也。何必初住方名開耶。如三乘
但是開彼執近之謂。謂即衆生亦是點示謂
情寂照。即是三乘佛知見開。今此但是開許
開通之開。未是開發開見之開。故下文云
觀成等。以判開位。故法華云下引證六根
中。但引意根者。由意淨故諸根清淨。故
但引意以攝餘根。三賢十聖等引仁王者。
賢聖居因故有果報。佛無報故。故名爲淨。
今通論之淨穢既殊。有報義別可究竟
大經亦云下借小明大證妙覺報。小乘亦以
現報故。名爲報。故二十七云。衆生
縛名色。名色繋縛衆生等。師子吼難言。
若有名色是繋縛者。諸阿羅漢未名色
亦應繋縛。佛言。善男子。解脱二種。一者子
斷。二者果斷。言子斷者諸阿羅漢已斷
諸結爛壞。未果故名果繋縛。不
名色繋縛。雖果必定斷故。煩惱即
是果家之子。陰果即是子家之果。大乘雖
彼小乘入無餘時永斷於果。但有現報
生後報。其義稍同故得相顯也。有報身
故同於子果。不後報果子次引
光明亦證報身同名報報義復別。不
小乘隔世報故。故重引之。境名法身。智名
報身。境智相應能起化用。名爲應身。准
經意應字平呼。智應於境名爲應身。彼經
即以報身應。起化用者可去聲呼。即化
身是。故彼經三身品云。化身應身法身。隨
衆生種種身。名爲化身。相應如如如如
智願力故。得足相好。名爲應身。斷
切煩惱一切法。唯有如如如如智也。如
如法身爲如如智所應依故。次引寶性
金光明○次歴餘一心者。以向横竪不二
一心。歴於諸心。一切諸心無無明。是故
初且總觀無明。總既非宜開總出別。無明
心中具諸心故。問。前文但云於識陰。何
故得欲等心耶。答。一者諸心不於識
二者爲便宜之人。故須兼列。問貪等即
是煩惱所攝何名陰。答。雖是煩惱善惡
陰攝。況此但觀欲等心王。若爾。與煩惱境
何別耶。答。此是煩惱非煩惱境。彼由
發昔此過現習生。與下不同故合此。其
實煩惱非報陰也雖即屬陰攝陰不盡。是
故下文復例餘陰。所言歴者謂巡檢也以
別望總故名爲餘。不無明故云一心
○次前來下例餘陰入等者。問。應第七
卷末十乘竟例餘陰入皆修十乘。何故
此即例餘耶。答。以義便故。從初至
單約識心。從此已去乃至離愛。具約五陰
方成法相。故通塞中既檢校諦縁。諦縁必
足五陰。道品念處不獨明一識陰
故。正助秖是助於道品。下三秖是明於觀陰
次位等耳。故須此例餘陰入。將餘陰入
共爲觀境。問。歴餘一心四陰何別。答。
同有異具如向簡。又歴餘一心。以心對
心而論總別。若例餘陰陰對陰而論
麁細報非報異。法相別故。故須別明。雖
別明同異。陰不心心不陰。陰
能覆。心從能造。造親覆疎並心爲境。次
問答料簡。問如文。答中先答入空因縁。於
中先總答。何者下別列。夫生死下釋也。初文
自脱。自既有下釋他。賢聖以下
慧命。諸神通下釋無漏。又法位下
法位。然須思擇同出假因縁相者。
自脱同大悲。脱他同本誓。慧命同利智。無
漏同方便。法位同精進。一一細會令義相
。假在空後故云例後。欲前後一例五
故亦五耳。夫空觀下次答入假無四門
。空通大小等者。小藏大衍偏三圓一。此等
皆破見思空。能破之觀依門不同。故列
十六門使析體不濫。如體空中諸空復別。
見思斷處三乘共有。別教入空雖獨在菩薩
智斷復同。標心永異。今文明竪相似別教
文意復殊。故今文云所爲處別。故對別簡
使別異。以次第本顯不次。故云
簡閑也。恐人迷故寄四教簡。文意本在
一圓融。智障者下寄此文後以引達磨欝多
智障義。達磨欝多羅此云法尚。佛滅
度後八百年出。是阿羅漢於婆沙中三百
以爲一部。名雜阿毘曇。此論主凡有
文多委悉。大師引用全無破斥。亦如
文釋十二部經。雖正用具存彼意。今文
初從煩惱云何説智爲障。即徴起也。智
有二種云。答也。既述彼義且順彼宗。勿
今文以雜彼意。初徴可解。答中言證智
者。是佛菩薩智。言識智者是二乘智。二乘
之智雖智名實相。義當於識。能
煩惱義當於智。言體違等者釋識智。識
於想性是分別。此智違體故曰體違。此
智順想故曰想順。順二乘智於佛智。與
佛菩薩智而作障故。故云智障。又佛於二
障等者。佛煩惱障先已除竟。無明復盡名
二障。故引涅槃二解脱。心謂無漏智謂
證智。智不障名智解脱。次引地持釋涅
槃意。地持名慧涅槃名智。名異義同。次若
以下轉釋地持慧解脱也。地持中云。於
切所知知無障礙。名爲智淨。故釋云。以
故於知有礙。若破無明知無障礙。即
是無明障於證智。名爲智障。破無明故得
智無障。次引入大乘。以證無明是智障義
然無明名同是故須簡。出世無明方名智障
二障倶是煩惱下。更轉難也。無明與愛倶是
煩惱。何故獨以無明煩惱。而爲智障。從
下釋也。愛是煩惱煩惱異智。無明雖亦名
煩惱。煩惱即智。是故無明不於愛。所
以分於二障不同。次引例釋智障。分段是
生死生死非無爲。若無爲生死生死即無爲。
無明亦如是。即體得智。是故説無明
名爲智障。愛即四住下釋煩惱非
之惑。故有智慧時則無煩惱。有煩惱時則
智慧。是故文云。解惑不倶。煩惱即障名
煩惱障。言無爲生死者。攝大乘立七種生
中。有方便生死即無爲生死。有因縁生
即法界生死。此二生死在變易土。故彼生
死即是無爲。故借例今即智之惑。復次愛能
令諸有相續去。更重釋出愛與無明。其體
同。愛從果起能續後果。故云能令諸有
相續。此明愛之功能。能令心煩下釋愛功能
秖是煩惱。雖無明覆蔽下。出無明功能
煩惱。招生彊者不於愛。故從彊受
名。是故愛但名爲煩惱。不智障。無明不
了下。正釋無明功能是智障義。無明與愛倶
解脱。而無明與愛枝本不同。無明爲
正違解脱。違即是障。次愛性下明愛是枝
本既已受智障之名。是故愛但名爲煩惱。次
無明性迷下。重釋無明親能障智。體性復
迷。迷即是障。親障智故。是故名爲障智義
。次無明有二種下。重簡無明名同體異。以
二障體相不同。先問云。雖迷事迷理
之殊。二既同得名爲無明。云何無明得
智障。次引地持答。若通論者。所障既其倶
智。故使能障倶名障。今別論者。所障智
體既不同。故令能障無明別。是故二乘人無
我智。而爲所障。即以煩惱而爲能障。諸佛
菩薩法無我智。而爲所障。人無我智而爲
。以二乘之所障。爲佛菩薩之能障。於
乘人名爲智。於佛菩薩但名爲障。此亦
智是障名爲智障。若爾下判向地持。人
法無我倶是所迷。人法無我二倶名理。二無
我智倶名淨智。煩惱及智倶是理智家障。從
又智所知去。即是事智被障爲智障。次若
爾下徴向所解。迷事迷理倶名智障。何者爲
定。從照事照理去。會向二解並有道理
古人釋有二不同。或以諸法被障。名爲
智障。或以無明障於佛智。名爲智障。論主
倶許故云雖二二無二也。何者。秖是一智能
事理。事理雖殊智體無別。又心智爲障
下又出異解。有人云。心智爲障者。心是分
別。分別爲事。事礙如實。此釋即取
。名爲智障。以滅想滅心去。擧小乘法
釋於大。如小乘人入滅盡定想滅心。亦
滅智。此是斷滅。今滅智障心不滅。即
分別無分別。故知分別實不捨。又
非條然下重釋智障與中道智。非條然別
智障是無明無明是法性。是故智障不
也。次是以下引經爲證。福尚一毫無
極。當知分別智體無捨。爲助道故先破
。煩惱若破。此破惑智。體是證智。是故無
失。人作一向下次破執見。見者自謂
不斷之別。論其智體體本無殊。如上衆釋
意顯無明雖智障。障體即智。又前來諸解
亦不前釋中觀初明智障義。開爲三釋
初云説智爲障。即是智爲能障。智障兩字倶
能也。次云從所障故。名爲智障者。即
是證智被障。名爲智障。智障兩字倶屬
。次云又智所知礙。名爲智障者。即障字
能智字爲所。次問答者重釋妨也。初問
意者。瓔珞經中列位始終。唯云初地三觀現
前雙流文。何故得三處雙流。答意者。
義相成於理無失。借別八地通教下
別初住圓教高。不專執瓔珞別位
定在初地。明位委悉不瓔珞。是故借
之以成高下。此一問答拾遺故來。文亦非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六之四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七之一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次釋通塞中先列異名。次明來意
譬合。就初法中先正明來意。亦是結前生
後。前破法遍者結前也。應入等者生後也。
倶用三名以爲後。故云應入不入。當尋
得失必滯是非。得失秖是有著無著。若同
著名失。當此門檢校除失。若無
失者但依前門塞存通。是故今門意在
檢校。恐於通中翻起於塞。次不得下誡勸
也。若一向作解唯用破遍。恐於通起塞於
塞無通。所以立此通塞一門。檢彼破遍
塞得通。使彼破門於通無塞。次何者下
正明來意。於能生著同彼外道。宜
塞四句遍破。故知前破遍中但用能破
於所破。猶未悟者必於能所心生塞著。於
能生著觀法雖正著心同邪。是故須破。故
愛著觀空智慧。是故須四句三假
能著心使立處。破能著智所破惑。故
能破如所破也。雖著能破之觀。而
著所破之惑。故云若不愛著觀空智慧。
則能破不如所破。是故但用破遍惑。是
故須二句分別。則使此文與前永異。一
者通途通塞則以所破塞能破爲通。二
者別相通塞則以能起著爲塞破塞無
著爲通。故下文云。法相淺深任有通塞。況
復於中起苦集等。上句即是通途通塞。下句
即以別相之。然今此中總有四義。一横
通塞。二竪通塞。三横別通塞。四一心通塞。文
四義二。前三爲一心故也。一一皆須
句檢校若於四通而起塞著。皆須塞以
於通。如是展轉以破爲期。故下文云。於
一一能一一所。一一心皆悉檢校。爲是義
故立通塞門。所以復須四句分別。一者塞中
通。二者通中有塞。三者塞自是塞。四者
通自是通。初之二句即是今文別相通塞。後
之二句若塞已破即屬破遍。若塞未破度
今文前二句。又第一句兼於兩句。謂通
相別相兩意故也。次擧譬中先譬。除膜養珠
但成分喩。若破賊護將便成遍喩。何者。除
膜養珠不珠復爲膜。即濫第三第四兩
。是故更喩賊護將。將若爲賊此賊亦
破。賊若爲將此將亦護。如是展轉將皆爲
賊。節節破之。即是此文之正意也。所言膜
者皮間薄膜。此膜覆眼名爲眼膜。若爾下
譬。若能如是方能導人至於寶所。於
先正合譬。次通五百由旬義也。亦通塞之正
意也。破塞存通至寶所故。是故路經五百
由旬。經云導師善知通塞。故用法華將導
也。是故須古今諸釋。方了今文一心
通塞。於中總有六師不同。破初家二乘
之道非七八地者。問。二乘正當七地八地
云何言非。答。此中用釋論意以破彼計。彼
釋既云六地見思盡以爲三百。七地八地以
四百。是故今文以論破之。論以二乘
四百。汝以六地見思盡。正當二乘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