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止觀輔行傳弘決 (No. 1912_ 湛然述 ) in Vol. 46

[First] [Prev+100] [Prev]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釋總。故離苦集爲十二支。觀因縁智以
爲道諦。十二支滅以爲滅諦。故大經下引
證。二十五云。觀因縁智凡有四種。謂下中
上上上。下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
聲聞菩提。中智觀者不見佛性。不見佛性
故得縁覺菩提。上智觀者見不了了。不了
了故住十住地。上上智觀者。見則了了得阿
耨菩提。以是義故十二因縁名爲佛性。佛
性者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爲中道。中道名
佛。佛名涅槃。因縁不殊四觀不等。對別
教中經云住十住地等者。以次第行從住
入空。乃至十地方入中道。次第住三故名
爲住。住及不了並約教道。若無四教此文
難消。至禪境中當復廣説。又中論下離論
四句以證四教。以此四句因縁居初。故將
因縁以對初教。有其二意。一者以初對初。
二者以事對事。又復因縁爲諸法本。隨觀
別故成空假中。故證教別同觀因縁。次又
解下復將初句釋四四諦。四四諦中皆觀
因縁。故以因縁對四苦集。滅苦方便空分
析體。及假中異故成四別。前釋似同對文
少別。是故重釋。又偈云下復對因縁者。前
雖四句對四因縁。未分因縁及以所生用
對因果。作此對已即知初句爲初觀也。下
三句別皆觀因縁。故文云去引論一部倶觀
因縁。約前後文而分小衍。此依古師判論
教云。教有二種。一通二別。通謂遍被終期
不二。別如法華三乘各別。今此論文但申別
教。於別教中正申於大。即前二十五品。兼
申二乘即後兩品。因縁申中邪見申小。今
且用之故云指也。然今家意與古人別。古
人雖以二十五品別屬大乘。而不知有兼
通含別。以因縁品別對中乘。而不知論
因縁爲宗。當知下次結諦縁與偈不殊。已
分別下次約諸經明發心相。前明四諦四
諦是理。一切發心莫不依理。故引十種以
理居初。隨事既多不可具引。且引此十
以爲事端。先列次釋。列中應知經論多少不
同。如十住婆沙但有七種發心。初云三
種。一諸佛令發。二護法故發。三大悲故發。又
有四種一爲菩薩教故發二見菩薩行行
故發。三見放光而發。四見佛相而發。諸佛
教令。與今文聞法義同。護法與今文見法
滅義同。大悲與今文見受苦義同。見行行
放光相好全與今文名同。餘文猶闕。無量
壽觀報恩等經亦有多發。望今亦闕不能
具記。優婆塞戒有十種發。一不樂近外道
法故發。二内善因縁故。三觀生死過。四見
聞惡故。五自訶煩惱。六覩五神通。七欲知
世間。八聞佛妙事。九謂愍念故。十愛衆
生故。望今亦闕比之可見。華嚴第六明
初住菩薩發心不同。或見佛相好。或覩佛神
變。或聞佛説法。或聽佛教誡。或見衆生受
苦。或聞廣説法發菩提心求一切智。初住
與今雖高下異。後必由初以初例後。故今
十意與彼略同。問。此中十文有何次第。答。
推理滿故次得相好。得相好故能起神變。
既以身輪現變。次以口輪開導。身口兩益
但是正報。正報必須依報國土。既有能被依
正身口。必有所化徒衆不同。衆必禀教修
行正法。正法將墜時逢像末。法漸澆訛衆生
起過。起過爲因必感衆苦。次第雖爾發
者隨對。各生四解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一之三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一之四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次解釋中初推理者。文四義二意亦在一。
下去九法例然。託境發心隨推隨發。若論
修行初門不同。故章安云。聲聞以苦諦爲
首。縁覺以集諦爲首。菩薩以道諦爲首。
此約三藏三乘生滅四諦。通菩薩以界内滅
諦爲首。別菩薩以界外道諦爲首。圓菩薩
以界外滅諦爲首。今爲成顯是不論二
乘復非行別。全依四諦而爲次第。菩薩不
同故分四異。倶觀法性四解不同。世人咸
云。推法性理曾不簡理眞僞是非。此中三
藏亦云法性自天而然與別何異。是故應
分權實法性。三藏既云集不能染。乃至滅
不能淨。故四諦外別立法性。當知苦集但
是能覆不能惱染。道滅能顯而理本淨。法性
如月。苦集如雲。道如却除。滅如却已故引
況云。滅尚非理。菩提煩惱更互相傾。故名
生滅。推無生者。法性不殊即不即異。氷水
爲喩乍似於圓。然但以六道因果喩氷。眞
諦法性喩水爲別 即名雖等不見心性三
千世間三諦之理。擧況引經同異準説可
知。推無量者。法性之理出於二邊。前之二
教尚沒空有。佛藏十喩覆顯似同。望彼三
藏理體永異。推無作者。凡法尚是。與通教
苦集尚是相即似同。能即所即諦境永異。若
不甄簡依何而發。廣簡異同方顯無外。
發心僻越萬行徒施。若推下重示功能。故於
推理等者。從此乃至受苦起過。一一皆應如
今分別。不欲煩文故於此中委指相状。
下去但云上求下化。準推理説意亦可知。
問。此中推理何殊四諦。答。前云四諦通語
所依。今明推理別約法性。四種行人推二
法性。通別異故故重明之。次見相中四見不
同。言昺著等者。昺光也。麗美也。亦著也。灼
爍光明也。毘首羯磨等者。大論第五釋相好
中云。二足輪相千輻輞轂三事具足。自然成
就不待人工。世諸工師毘首羯磨所不能
作。問。何以不能。答。天工師是不隱沒智輪
相是善業報得。天工是報得。輪相是善行智。
天工但一世。輪相無量劫。故不能以天工
而作輪相。今文例之。三十二相皆非天工
之所能作。若阿含云。佛升忉利。以神足力
制諸弟子不令知處。二王憶佛因成大
患大臣白王。造像供養。優填王以栴檀香
作。匿王以紫磨金作。悉高五尺。初召工匠
與重寶賞無能作者。毘首羯磨化爲人來。
爲王造像。下斧之聲上至忉利聞者解脱。
據此二王雖感天工但能作於似佛之像。
足輪最下尚不能作。況復能作餘眞相耶。
勝轉輪王者。瑞應云。阿私陀仙合掌而言曰。
大王當知悉達太子定當成佛。終不在家
作轉輪王相明了故。所以輪王具而不明薄
拘有而不具。故知西方相法出自大權。相
好嚴身故云纒絡願我得佛。佛道無上誓願
成也。我度衆生。衆生無邊誓願度也。爲度
生故須習法門。爲成佛道須斷煩惱。是
故文中但擧二弘以攝餘二。下去例爾。又
復四弘更互相成。爲度生故須三弘誓。爲
斷惑故亦須餘三。餘二弘誓準説可知。故
知擧二亦攝餘二。見通佛相者。但是見彼
三藏相好空無所有。如來是所嚴相好是能
嚴。所嚴空故豈有能嚴。能所是境知屬行
者。所言空者。相即非相非謂無相。世濫用
之彌須誠愼。肇云。諸相煥目而非形。八音
盈耳而非聲。應化非眞佛亦非説法者。及
觀經等亦通佛收。報佛相者。以得法性明鏡
身故無像不現。一一相好凡聖不得其邊
者前兩教凡聖及當教地前。並不窮於報身
相邊。如西域記云。昔婆羅門以一竹杖長一
丈六欲量佛身纔約佛身杖上猶有如杖
量許。量既不已挿地而去其杖成林。後於
此中而立精舍名爲杖林。梵天不見其頂
者。梵在色界。從彼天來亦未曾見世尊頂
相。如應持菩薩欲量佛身。佛成道後遊波
羅奈。東方去此甚遠。有佛號思惟華。世界
名懷調。有菩薩名應持。來禮佛足繞千匝
已。念欲量佛身。即自變形高三百三十萬
里。復見佛身高五百四十三萬兆姟二億里。
以佛神力應持往至上方百億恒沙世界。
界名蓮華莊嚴。佛名蓮華上。至彼界永不
見釋尊之頂。不知佛身遠近幾何。往問彼
佛。彼佛答言。更過恒沙劫亦不能見釋尊
之頂。智慧光明言辭悉皆如是。出金剛蜜迹
經。此尚不見況梵天耶。目連不窮其聲者。
佛在靈鷲。目連自念。欲知佛聲所至近遠。
即從座起往須彌頂聞如來聲如在目前。
自以神力往大千邊大鐵圍頂故聞無異。
佛念目連欲試我清淨音場。吾今欲現。時
目連承佛力。去至西方界分九十九*恒沙
佛土。土名光明旛。佛號光明王。至彼故聞
猶如對面彼佛身長四十里。菩薩身長二十
里。菩薩食鉢高一里。目連於彼鉢縁上行。
彼菩薩白佛。此是何蟲。著沙門服在鉢上
行。佛言。莫輕此賢。此賢名大目連。釋尊第
一神足弟子。彼佛告目連。此土菩薩及聲聞
衆見卿身小生輕慢心。當現神力承釋尊
力。禮彼佛足繞七匝已。我今結坐此地不
受。佛言。隨意。即踊身虚空高百億仞化
床而坐。種種光明珍寶瓔珞。而自莊嚴各億
百千。現已往其佛前。諸菩薩等怪未曾有。
白佛言。目連何故至此。佛言。欲試彼佛聲
遠近故。佛告目連。仁不宜試佛聲遠近卿
大誤也。假使過於恒沙劫行亦不能知。目
連投彼佛足悔過。佛告目連。汝到此者是
釋尊之力。若欲還彼假使卿身一劫不至能
仁已滅。目連曰。我今迷惑不知所去。彼佛
曰。在東方。目連叉手自歸説偈唯願天人
尊冀垂力愍念。願顯其國土今欲還本土。
身子於靈山聞而怪之。阿難白佛誰耶。佛
言。目連在彼光明旛世界。佛爲放光明照
之。乘光還到到已懺悔。身聲既爾諸相例
然。出大論十一與金剛密迹文同。坐蓮華
臺居色究竟等。並此相也。論云去。八十行
般若頌文也。無形謂法性也。莊嚴謂福智
也。境智相稱遍應法界。唯有同類見非莊
嚴。今從教道他受用邊亦云報身。即是登
地菩薩所見。法身相中云知如來智等者。
智稱法身故名深達。即指法身爲諸相本。
故云法身具三十二。又如華嚴一一相好與
虚空等。此四教主未開成別。秖是一身四
見各異。故大論十一引密迹經云。一切天人
見佛色量。或如黄金白銀諸雜寶等云云
見丈六或見一里一也或見十里乃至百億
二也無量無邊三也遍虚空中四也是則名爲
如來身密。機見不同。爲弘誓境故云願齊
等。一一文中皆云若見如來者。皆以三藏
如來而爲境本。於色相上四見不同。覩神
變者。史記云。識用曰神。易曰。利用出入之
謂神。故知俗教言遠意近。故易曰。陰陽不
測之謂神。雖云不測及識用等。但第六識。
於欲人中陰陽不測等耳。變者亦是陰陽變
易。寒暑遞遷。如此釋變意不殊神。尚未及
天況三藏聖。三藏神變依於根本。一心作一
等者。如化主語時化事即語。化主默時化事
即默。語默既爾餘儀亦然。故非任運眞化故
也。若放一光等者。常光一尋則不云放。尋
外之光故名神變。始從阿鼻乃至尼吒。戢重
輝者。戢歛也。止也。日月爲重輝。佛若放光
令歛不現。報恩經云。佛光明者如日輪光。
不云不現者。世間無物以喩佛光。此分喩
也。故彼經云。世尊放光猶如日輪光明赫弈
隱蔽衆星。猶如大龍蟠闌椿輪蒨練璨爛。
覩之目眩思之心亂。佛若放光能令一切
諸光不現。大論云。欲比決知如迦葉光比
閻浮金。猶如聚墨在珂貝邊。迦葉身光比
四天王。如是展轉乃至梵天皆如聚墨。故
云隱不現也。大論問云。如來何故常光一
丈。答。根不堪故。若放多光則失眼根。又
問。若放光有益。何不但放光而説戒施及
禪等耶。答。衆生得益不同。如城有多門
入者不等。勝應神變者。此中依理故異三
藏依根本禪。不二相故異於三藏一心作
一。各各見佛獨在前者。不同並見老比丘
像。淨名云。各見世尊在其前。如涅槃時各
見如來唯受我供。般若數數放光。淨名如
須彌山顯于大海。灌頂巍巍堂堂等。並勝應
神變。報佛神變。言依如來藏者。藏謂理性
不能現變。要待登地縁修滿時。眞修發已
方能現變。但異根本及無生理。三昧正受即
指初地十方百界而作佛事。法佛神變者。法
佛如來與事神變不二不別。故云相作。無
記化化等者。大論第八問。釋迦化作無量千
億諸佛。云何一時能説法耶。如毘曇中一
時無二心。化主化事語默不倶。云何一時皆
説六度。答。如此説者。外道聲聞所變化耳。
如來變化無量三昧不思議力。故無量百千
一時語默。又聲聞人化不能作化。故聲聞
滅後不留化事。如來滅後能留化事。如佛
無異。故云化復作化。九十一丈同。又神變
者。非但身輪一切言説及意善巧皆名神
變。故大神變經佛現十八變竟。時商主天子
白佛言。頗有神變更過此耶。佛令文殊廣
説變化。具如淨名不思議品。文殊白佛。如
是摧伏惡魔亦令菩提久住於世。如是未
爲殊勝。若無名無相。無聲無字。無戲論。
非沙門所知。如是歴十八界皆作此説。無
三脱説三脱。乃至六度皆不可得。一切衆
説無衆生。佛土佛身亦如是説。是名神
變。*商主天子言。若如是者。一切諸法皆名
神變。身子問天子曰。汝聞此神變不怖耶。
天子曰。我即神變云何怖耶。文殊言。一切善
惡動不動皆神變相。不動即法性動即事神
變。一一文下皆應結云上求下化。文無者略。
故知佛現及文殊初説。猶屬通別神變故也。
作四弘義準説可知。聞法中二。初正聞法。
次以偈結。初文言或從佛等者明聞法所
從。從佛唯佛在。知識通現未。經卷唯滅後。
聞生滅去四教之法。一一皆生四解不同。
此所聞法不出四諦。初聞生滅生四解中。
初生生滅者。世與出世秖是四諦。生生不
已故曰新新。四相所相故曰遷移。即苦集
也。戒慧略擧道諦。解脱略擧滅諦。即有爲
無爲二種解脱。寂靜即是所證滅理。得佛上
求説道下化。生無生解中云無刺者。此引
大經二十七文。法性空中云何言有苦集之
刺。而言欲拔修道滅耶。四皆無主故並云
誰。無主故空故云清淨。能謂道滅所謂苦
集。能所不二故云寂然。生無量解者。非於
二邊教道但中。煩惑不染故云獨拔。邊非
即中中在邊表。故下喩意如中道華離二
邊水。出纒智月處法性空。生圓解中變非
雙照者。雖三相即中性雙非。三一相即與
法界等。名異義同。常樂略擧四徳中二。備
一切法故云具足。若據此意見相神變。一
一皆應生於四解。但於聲教此土所宜從
聞爲便。故於此中委明十六。況聞通深
淺見等不然。執石等者。石毒寶藥性本不
二。隨人所感各見不同。諸法亦爾。本是法
界。前三教人謂爲苦集。圓頓智照義之如
執。即是法界如成寶等。毒藥具如大經釋
摩男縁。次聞無生生四解中。初聞無生
生生滅者。菩薩同凡故未無生。生無生者。
三乘共學倶斷通惑故皆無生。生無量者。
若斷見思言無生者。二乘有分。此斷無
明方名無生故云非分。菩薩斷惑前後次
第。是故二死次第無生。生無作者。聞阿字
門即解一切。即圓解也。次聞無量生四解
中。皆取伏位及出假位名爲無量。斷惑證
眞非無量故。初生生滅者。二乘方便菩薩
三祇通名無量。故擧凡位十六諦觀。生無
生中亦是三乘同伏菩薩利他。生無量中
分爲兩句。初句在行。次句在向。一一句中
皆云亦者。初句界内未盡。又伏界外故云
亦也。下句塵沙未盡。又伏無明又言亦也。
故四念處云。住斷見思。又斷界外上品塵
沙。十行中品。十向下品。今明無量不取十
住。生無作中云伏斷者。信後正伏爲斷方
便故云伏斷。入住正斷非無量意。四種各
受無量名者。如江河準海皆得名爲其水
無量。而其水量不無多少。無作生四解中。
初句總標。初生生滅者。菩薩不斷不證無
作。生無生中三乘同證無生之理。生無
量中地前爲權登地爲實。斷已不作故名
無作。生無作中地前二諦即是登地中道故
也。故云權實相即。夫一説下以論偈結。此
總標也。次若言去。一一教中各得四句。義
當一教生於四解。前雖各生未約法辨。故
約論偈重辨相状。故借論文相即之語而
結四解。此爲後來作聞一句。生種種解
之法式也。初結生滅中。云呼方空爲即空
者。如人墮巖雖未至地得名已死。方猶
當也。常修無常雖未即空。當空之義在現
境上。境即應空故曰即空。頼縁假者。然四
教中。倶有頼縁施權二假。其相各別。空中亦
然。今此虚假頼衆縁成非從空出設權利
物。離斷常中二乘亦得。佛果勝於三乘弟
子偏受中名。廣如第三開合中説。若作如
此解者下欲辨後教。先斥。次結。如阿含無
諍經中。佛告比丘。莫求欲樂極下法故。亦
莫苦行太過法故。離此二邊則有中道。又
佛在舍衞。舍利弗言。我如大地諸大小便
唾吐無嫌。乃至如水如火如巾。佛言。此經
名爲師子吼也。阿難言。身子所説妙中之
妙。又佛在鹿子母堂云。堂上雖空然有不
空唯比丘衆。又數念一無事謂空於人想。
然有不空唯一無事。又婆沙中處處皆云法
性實相及法身等。如是等名與大乘同。是
故應須以義判屬。所以四教倶空假中。而
隨教門所詮各別。故此斥云尚不成即空
等也。次結無生中。初云因縁等者。釋即
空也。而不得下。斥無法性妙假妙中。從設
作下。許有當教假中二名。未見別理唯
成但空。雖有八地出假化物。一時施設非
任運化。雖異因人立中道名。但離斷常終
歸空理。此三番下。結斥。次結無量中。先結
者。實有三諦不同藏通是故不斥。但斥
次第未得名圓。亦順論文三語相即。雖復
三諦皆空皆假皆中宛然次第。無主故空眞
諦中空也。與前三藏無主空同。假即空者。
以即空心而出假故。對他假病假設法藥。
是故藥病無不即空。此俗諦中空也。中即空
者。中理無邊即畢竟空。此中道空也。亦得
名爲一空一切空。雖復三諦倶得名空。不
無次第故屬別也。三種皆假者。亦似一假
一切假前後灼然。三諦雖倶但有名字。次
第前後故屬別也。三皆中者。亦似一中一切
中而次第宛然。權立中名。是故三諦猶成
次第。離斷常故名爲中眞。位在十住。與機
無差名爲中機。位在行向。法性實際名爲
中實。位在十地。三時各異故亦別也。雖復
三諦皆空假中。秖是次第三諦之相。次結成
圓者。言思道斷既不思議。又即實相故不同
別。三種皆假亦云三諦同有名字。與別何
殊然別教中約次第三但有名字。此三即
一但有三名。二名似同其體永別。當知下結
意。法即是境。境謂四諦。依境起解依解起
願。願故名爲發菩提心。世人多以坐禪安
心。名爲發心。此人都未識所縁境。無所期
果全無上求。不識大悲今無下化。是故
發心從大悲起。種種之言不過四四一十
六解。其淨土徒衆等者。十科明發已釋其
四。餘六略無指例而已。今更比前略辨相
状。言淨土者。或從經卷聞説諸土。或佛
聲光令見諸土。或有機縁見此土異。或聖
冥加目覩諸土。不可具論略述綱要。若一
質一見異質異見。具如推理見相等也。異
質一見一質異見。具如聞法四義互通各成
一意。如法華初會。及淨名中香積菩薩來此
聽法。此見同居穢也。此會大衆見妙喜國。
及法華中三變土田。此見同居淨也。聲聞菩
薩共爲僧等。此見方便淨也。如淨名中足
指按地。而皆自見坐寶蓮華。及法華中見
此娑婆純諸菩薩。此見實報土也。如淨名
中大士空室。及法華中下方空中寶塔在空。
此見常寂光也。乃至像法決疑娑羅林地四
見不同。亦如玄文釋國土妙迹土四別。即
其相也。覩諸土相上求下化。國土是所依生
佛是能依。生佛相望故得亦具四弘誓也。
下覩衆等五科不同。亦應委説質等四句
云云。言覩衆者。如諸經初列同聞衆隨教
多少大小優劣。即其相也。自力他力聞説冥
加。例前可知。若一質異見異質一見者。或
見大衆聚散生滅。或見大衆聚散如幻。或
見大衆能紹佛法。或見大衆如常不輕。亦
如玄文眷屬妙中。次見修行亦四見者。修
六度行四三昧等。皆以期心境智勘之。四
相自別。若一質異見等者。或見捨身剜身
爲生爲道伏惑修行藏也。或見所捨如幻
化等通也。爲常住故別也。爲法界故圓
也。亦如玄文行妙中説。若準諸部經論不
同。三祇六度藏也。如請觀音文殊問等。並
有三乘共行。通也。若華嚴云。菩薩發心不
爲一人乃至恒沙。爲度一切發心修行。別
也。普賢道場及華嚴中普賢行等圓也。約五
味經多少不同。準説可知。上二下三準應
可見。徒衆修行屬道諦攝。道即上求義兼
下化。次法滅中亦有四者。十住婆娑云。菩薩
摩訶薩見法滅時起護法心。準例應有四
種菩薩護法不同。若立像正乃至末法流通
護持。藏通也。若見法藏誓於十方盡未來
際。爲護法故別也。若見法滅即知法界常
住不滅。盡未來際護常住法圓也。一質異見
等比説可知。法滅護法義兼上求及以下化
云云。見受苦中生四解者。若見三界六道輪
迴生滅也。若見輪迴無逼惱相通也。十界
苦相一一無量別也。百界千界苦在一念圓
也。若一質異見等。如見驅使鞭打繋縛。亦
生四解發心不同。亦如四諦四苦差別。次
見起過中生四解者。四四諦中四集不同。
即起過也。一質異見比説可知。受苦起過
屬於下化義兼上求。亦四義足。初心行人
甚要甚要縱使發心不眞實者。縁於正境
功徳猶多。何以故。發菩提心事希有故。如
首楞嚴中。佛告堅意。我滅度後後五百歳。多
有比丘爲利養故發心出家。以輕戲心聞
是三昧發菩提心。我知是心亦得作於菩
提遠縁。況清淨發心。故知若非正境縱無
妄僞。亦不成種。次以三止觀結者。十種發
心推理居初。故約推理餘九準例。故下文
云。若見此意例見相聞法乃至起過。故一
一文皆生十六。一一皆以三止觀結。初上
來下標也。然法性下正釋。初釋頓也。法性之
理非復數量。若定執於三觀四教。以爲能
發反増迷倒。從今言下至内惑故爲深漸
也。先法説。云一二三四者。秖三止觀及以
四教。次第重累故一至四。此明漸次所以
 次云説法性下辨不同相。界内界外權
實二理。各二根性故四不同。次從若界内鈍
人下。釋有四所由。由迷解故輕重巧拙。眞
與法性名異義同。界内利鈍迷於眞諦。界
外利鈍迷於中道。迷眞迷中所迷所解。雖
同法性。能迷能解。巧拙等殊。故成四種。迷
眞迷中有二苦集。解眞解中有二道滅。利
名爲即鈍名爲離。巧拙亦然。離謂離法性
別有苦集。即謂即法性即是苦集。所解離
者由能解拙。所解即者由能解巧。問。迷解
秖應云集與道。何故復云苦與滅耶。答。以
因召果相從而説。界外望内眞中雖殊。巧
拙即離其名不別。次所以下擧譬也。通爲
界内界外作譬。以路人爲父子名即。以
父子爲路人名離。何者。苦集之體本是法
性。猶如父子。若謂法性異苦集者。名爲路
人。故謂苦集永異法性。可譬藏別兩教人
也。體性雖同於事永異。名非骨肉。於異強
親生父子想。則謂苦集即是法性。故譬通
圓兩教人也從麁細下引例合譬也。若據
譬文。則應内外各有麁細及難易等。今爲
生後不定文相對説易故。但以界内爲麁。
界外爲細。枝本難易等。準此可知。如是麁
細各有巧拙父子等譬。故云亦如是。從或
云界内去至爲深。此中二對釋漸相也。故
下結云。若作淺深輕重者漸次相也。雖有
或言以無交互不名不定。次從或言界
内下六對交互釋不定相。最後難易雖無
交互。但是文略義推應有。應云或界内初
心能破故爲易斷。界外後心方破故爲難斷。
諸交互句不能細記。讀者勿輕。從如是等
下。結前不定兼指廣也。從若作下總略結
示。皆云若作者。三種止觀即是別相。但明
諸教即是通相。以別辨通故云若作。淺深
輕重指前二對。一實四諦指前法性。更互輕
重指前六對。次皆大乘去勸進也。夫發心者
爲求圓乘。圓乘不同。行分三別。奬勸行
者不可不識。次從問下料簡也初問者問
前推理。集既有四苦果何以但有分段及變
易二。因果應等何故四因但感二果。答中意
者。先正答。次擧例。先正答中以義言之。何
但果二集亦但二。今言四者約破迷生解。
二集各有巧拙二破。以成四別。此惑隨人
所解不同。故云惑隨於解。若隨順生死四
集但感二種苦果。故云解隨於惑。今以解
問迷故云四集而感二果。以實而言解則
倶四。如四四諦則有四苦。迷則倶二如通別
惑但成二因。何須但約解因而問迷果。次
例如下擧例答者。如界内惑隨於小乘二解
別故。名爲見思。若諸凡夫隨順迷情。界内
二因。但感界内一分段果。此例未切。隨迷
但感一分段果。此則可然。若例於解而生
二集其意未等。前於一集而生二解。今乃
於集開爲見思。又前文意於一苦諦解亦
應二。此中縱分爲見思二。苦果不可分爲
二種。若切説者。破見惑故離四趣惡。破思
惑故離三界生。各更從解以分二別。次問
苦集可是因縁等者。問前論偈結中。以論初
句對於三藏四諦。倶屬因縁生法。苦集是
迷容可從縁。道滅破迷何故亦言從因縁
生。次答意者。所破苦集體是縁生。若無苦
集則無道滅。名從他得故亦從縁。所以三
藏四倶生滅故大經下引大爲例。無明是集
菩提是道因滅集故方得有道。別圓意也。
別圓道滅尚從縁生何況三藏。擧深例淺
以酬前難。次問者。問前文中法性一法。何
故分爲權實二理。復分即離以爲四耶。答
意者。開權顯實唯一法性。爲實施權故分
權實。於權實中取解根別。故使權實各具
利鈍。次從若見此意下擧例餘九。推理既
有三止觀結。及以三番問答料簡。餘九準例
皆亦應然。次名四弘者。弘者廣也。誓約
也。釋名云。誓制也今以四法要制初心使
上求下化。故云發僧那於始心終大悲以
赴難。僧那西音此云弘誓。起行填願故云
赴難。初云前推理去至四弘者。結前生
後。其義已顯結前也。爲未了去生後也。前
雖約諦廣明發心。未了之徒不了四諦秖
是四弘之境。是故更作弘誓説之。又四諦
中下次辨同異。四諦是境。從境生解故云
約解。四弘依解而生於願故云約願。又諦
有因果故通三世願皆在當故屬未來。又
四諦約理理通三世。四弘是願願未來成。弘
之與諦皆須上求。有上求故方有下化。上
求之中有佛道故。方有法門。是故一一皆
須云佛。又此應約九世言之。故三世上皆
有因果。故皆云佛。又四諦有苦集苦集具
六根。弘誓約期心期心但在意。又四諦通
三業三業通六根。願不必身口是故但在
意。此據大分。若委論者亦應具三。心縁誓
境口宣誓言身現敬相。又三番之中非無
餘義。一往且爾。故並云多。問。縱有斯異
約諦起願前已兼之。何須更説。答。誓名
大諦通大小。滅苦自度其名在小。悲濟於
他名則兼大。諦名有濫故説四弘。又弘通
偏圓即名唯圓。故四弘後更明六即。從廣
之狹方乃顯是。故下文云展轉深細。如此下
結來意也。問。前明十科今此何故但對諦
簡。答。四諦是通十科約別。故釋十科諦居
其首。十科無理事同魔説。故但約諦義該
餘十。初釋生滅四弘中。初明誓境即四諦
也。心不孤生去集諦境也。前約諦中從麁
至細故苦在前。今四弘中從細至麁故集
居先。道滅亦爾。又前四諦約於因果。果相
麁故是故先示。今四弘中約於意地。集在於
意是故先説。言心不孤生者。明此心起是
所生法。從此根塵下示也。正示此心成生
滅相。根爲能生即屬於因。塵爲所縁即屬
於縁。因縁和合成所生法。因縁所生倶是生
滅。言三相者謂不取住。準前云四心流
動亦可云四。趣起滅潜密故名爲竊。念念
續起故云新新。睒爍下擧喩也。睒者暫視
之貌。爍者明也。念念速起如暫瞬之明。故
如電起耀此乃分喩。故知念起速於此也。
遄者往疾也。詩云。人而無禮胡不遄死。疾
流相續實可全喩刹那不停次色泡下苦諦
境也。具如大品大論廣釋。泡沫是小乘中
喩。焔等是大乘中喩。此是共部是故兼之。雨
投於水所起曰泡。水撃於水所聚曰沫。
陽在曠野遠視名焔。城謂乾城。俗云蜃氣。
蜃大蛤也。朝起海洲遠視似有樓櫓人物。
而無其實。故十喩讃云。世法空曠如彼鬼
城。凡夫愚癡爲之而征。藥等和合令見異
本故名爲幻。大論云。聲聞法中無城等喩。
但有種種無常等喩。此中雖用猶屬生滅。
至第五卷當更辨別。倏亦疾也。一篋遍苦
者。篋中無樂名爲偏苦。大經二十四云。四
大毒蛇盛之一篋。令人養飴瞻視臥起。若令
一蛇生瞋恚者。我當準法戮之都市。四大
成身猶如一篋。一大不調能令犯重故云
都市。從於苦因復至苦果故名爲偏。四山
合來下道諦境也。大經二十八云。佛問匿王。
有四大山從四方來欲害人民當設何
計。王言。唯當專心戒定智慧。道品不出此
之三法。言山來者此以非喩爲喩。四山四
大也。四方生老病死也。若欲免此唯依道品。
竪破下滅諦境也。竪破顛倒即滅集也。横
截死海即滅苦也。惑滅必先麁後細故云
竪破。苦亡則無復先後故云横截。苦分輕
重亦可言竪。見思倶破亦可言横。今從多
分故且言之。倒謂常等四倒不同。歴界則
有諸品深淺。曠大秖是分段而已。海喩生死
無邊。俗教不知死必有生。故釋名云神盡
曰死。此則斷見外道所攝。有謂三有。流即
四流。於此三處因果不亡故名爲有。爲此
四法漂溺不息故名爲流。見流三界見也。
欲流欲界一切諸惑除見及癡。有流上二界
一切諸惑除見及癡。無明流三界癡也。經云
下引證也。大經十四釋祇夜中云。如佛告
諸比丘。我昔與汝愚無智慧。不能如實見
四眞諦。是故久處沒大苦海。下佛復以偈
答迦葉云。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眞諦。是故
久流轉生死大苦海。此證由見四諦生死
盡矣。火宅下訶責。不見諦理但耽苦集。著
見名嬉著愛名戲。是故下正發誓也。如釋
迦下引事爲例。此即三藏發心之流例也。耕
者。説文云。犁也。蒼頡云。墾也。説文又云。人
曰耕牛曰犁。山海經云。后稷之孫叔均始
造牛犁。即此土有犁之始。瑞應云。悉達太
子厭惡五欲遊四城門天帝於東門化爲
病人。南門爲老人。西門爲死人。北門爲沙
門。悉達見已皆問天帝。天帝皆答其意。太
子曰。如沙門者唯此爲快。夜半逾城至王
田樹下。父王追之見而作禮。太子曰。吾求
自然欲除衆苦。諸不度者吾欲度之。諸不
解者吾欲解之。諸不安者吾欲安之。未
得道者欲令得道。願我得道不忘此誓。
王知其志便自還宮。於是太子坐於樹下。
見耕者出蟲烏隨啄呑。感傷衆生魚鱗相
咀求出良離。據彼經文觀耕之時已發誓
竟。因觀耕故感傷衆生。亦是因境發誓之
流例也。是故引之。似彌勒等者。臺謂臺觀。
説文云。土高曰臺。有木曰榭。彌勒成佛經
明。初厭世時儴佉王以一寶臺用施彌勒。
彌勒受已施婆羅門。婆羅門受已毀壞分散。
彌勒見已知一切法皆歸磨滅。出家學道。
坐龍華樹即日成佛。廣如經説。此則彌勒
正因臺毀而發心也。以明了下簡非顯是。
次秖觀下明無生弘誓。觀所生心與前不
別。能觀觀智即空爲異。何以即空。四性撿
故。性相空義至第五卷委釋。起時不從自他
等者。既無四性生滅叵得。來去秖是生滅
異名。此心不在内外等者。非自故非内。非
他故非外。非共故非兩間。非無因故非
常自有。但有下性相空也。生即無生名爲有
寂。亦無無生名爲無寂。初是性空。亦不下
相空。凡夫計實故云謂有。一切智觀故云
智者。知性相空故曰知無。又法本不生
名爲有寂。今則無滅名爲無寂。次如水中
月下擧譬也。大論云。如水中月小人去取大
人笑之。以身見故見有種種。又論三十六
云。譬如小兒見水中月。入水求之不得便
愁。智者語言其性自爾莫生愁惱。欣喜也。
慘憂也。思益云下引證也。前譬通總引證則
別。第一云。知苦無苦名苦聖諦。集無和合
名集聖諦。畢竟空中無生無滅名滅聖諦。
於一切法平等不二名道聖諦。此即四諦倶
無生也。次引大經即前四諦初文所引是
也。集既下別譬四諦。一一皆先法次譬。唯
闕滅譬。初集譬云渇鹿逐焔者。熱及空塵三
因縁故而生於焔。渇因縁故謂之爲水。内
有癡愛外加欲境。因縁力故起於欲想。凡
夫不了爲之輪迴。説文云。由風所飛曰颺
由風動塵爲焔。苦諦譬如捉水月等者。
祇律第八云。佛住王舍城。諸比丘謂調
達作擧羯磨。六群比丘同調達見。佛告比
丘。過去世時空閑處有五百獼猴。遊行人
間。有一尼拘類樹。樹下有井井有月影。猴
主見已語諸伴言。月死落井當共出之令
諸世間破於暗冥。諸猴言。云何能出。主云。
之出法。我捉樹枝汝捉我尾。展轉相連
乃可出之。諸猴皆從。纔欲至水猴重枝弱
枝折墮井。時猴主者調達是。五百者六群是。
畢竟空中有眞常性月。結使水故生陰入影。
凡夫癡猴謂之謂實徒謂有眞不了陰入。
以師迷故教多人迷。故知並由不了苦故。
彼律雖喩主伴同邪。亦由不了陰入故也。
道諦法説中云不應言我行即空等者。一切
皆空豈可行即而簡不即即外無別不即
故也。若有簡者如避空求空。譬云如筏
喩等者。中含五十四筏喩經云。爲知此欲
能障道義。及知此法不受極苦亦不疲勞。
以不倒故我長夜爲汝説筏喩經。欲令汝
捨不令汝受。如山水甚深無有船橋。有
人從此欲至彼岸。念水流急多所漂沒。
以何方便得到彼岸。我今寧可收取草木
縛爲猈筏乘之而度。度至彼岸便作是念。
此筏益我可擔戴取。即便如意擔載而去。
於意云何爲有益耶。比丘曰。不也。彼人言。
我得筏益。若棄捨之恐成無益。佛言。我説
筏喩尚捨是法。何況非法。彼經喩意以説
欲障道爲法欲爲非法。今借彼喩同金剛
經。即空尚捨何況不即。如筏喩者。筏尚應
捨何況非筏。滅中闕喩。若欲立者應云滅
既即空。不應於彼空華而求滅實。華尚無
華滅亦非滅。一期曰壽連持曰命。衆生本
無即苦無生。不應謂有衆生壽命。苦集盡
處名爲此滅。即指滅諦名爲彼滅。苦本無
生亦無生者。故名爲誰。無生本無無無生
者。名誰證彼滅筆語從便故改誰字。具
足應云誰於此滅誰證彼滅。誰謂宰主彼
此本無宰主安在。經言下重引證中。云我不
欲令等者。大品明無生法中云爲三十七
品。即是道諦本來無生。無四果者即是滅諦
本來無生。次依例下即是大師准例以説。道
滅尚無豈有苦集。是故義云。不欲令有色
等五陰。即是苦諦本來無生。無貪瞋癡即是
集諦本來無生。經爲利根擧勝兼劣。但擧
道滅即知苦集。大師反況既無道滅必無
苦集。但愍念下正明發誓。文闕誓由以愍
念兼之。應云愍念衆生不知無生幻化諦
理。是故起誓。以文狹故所以不分。次以達
苦集下簡非顯是。苦集空故不同九縛。今
復達空又異三藏。三藏二乘雖復能達。不
能即空空非空等。道滅空故故非一脱。今
能達空復異三藏。三藏菩薩而不能達道
滅即空。次別教無量弘誓者。初總明諦境。
照知一心起無量心。心無量故迷解無量。迷
即十界苦集。解即四種道滅。故云四諦有無
量相。楞伽第五云如來藏爲善不善因者。
即理性如來爲善惡本。應以十界互爲善
惡。大論四十一云。如大池水象入則濁珠入
則清。當知池水爲清濁本。珠象以爲清濁
之縁。然別四諦攝四四諦。自他始終須遍
學故。所學既多故云無量。次三界無別法
下別明四諦。先明苦集。次明道滅。初苦集
中先總次別。初總文中雖未別釋苦集之
相。言中已有苦集之別。三界無別法苦也唯
是一心作集也。心如工畫師譬集也。造種種
色譬苦也。心構即集。六道即苦。既云種別
當知六道但略語耳。具足應云十界苦集。
謂如是下別明集也如是生死下別明苦也。
苦集是所破。故具明十界。道滅是能破。能破
有長短内外體析等。故知初總略云六道。還
翻下總明道滅。翻苦集心生於道滅。故初
文云爲迷解本。譬如畫師下譬總也。畫師
菩薩身也。手如菩薩心性。筆譬所觀之心。
諸色六道因果。洗蕩謂破因果。墡彩謂道
滅也。又修空如洗蕩。假觀如繢彩。亦是次
第三諦之相。所謂下別明道滅。一一諦中具
列次第四教之相。初道諦中云紆通直通至
化城者。即生無生兩道品也。紆通直通至寶
所者。即無量無作兩道品也。或云寶渚。渚
者水中可居曰洲。小洲曰渚。亦曰水畔。今
以陸極水際爲渚。道諦具足應明七科。且
釋念處餘六略無。紆直二種通至化城破
見思惑。直通之中不云不淨。但云身空等
者。以觀巧故不同前拙。紆直二種通寶渚
中。初紆通中。具足應云無常常非常非無
常。今文中云乃至者。略却於常。所以且云
無常。無常即空者。此是約化他門。更重牒
前化城紆直。不云不淨者。亦是通擧初二
觀法攝不淨等。悉皆無常。無常生滅也。無
常即空無生也。無量無作等對於始終。分別
可知。常破塵沙。雙非破無明。乃至不淨亦
復如是。是人見滅去別明滅諦。文中皆取
斷位爲滅。於中亦具四教滅位。雖有無作
滅位之名。但是別人初地位耳。若爾。道諦何
故具列紆直二通至寶所耶。答。此約教證
二道以説。故四念處中問曰。別人既有無作
四諦。無作既勝何不縁勝而發心耶。答。別
家以無作是果。果不通因故不縁之。雖
遠期中正意是縁無量發心。初地無作由
之而得。故曰至果方成無作。若爾。秖應列
地以爲無作。何故備列圓位始終。答。在教
道時但云地上。若入證道即是初住。地前
即成住前諸位。故寄此中備列諸位。初是
生滅位。次從是人見滅至支佛無生位也。
從是人見滅至妙覺別位也。從是人見滅
乃至妙覺圓位也。分別下總結四諦皆從心
生。言十六門道滅者。四教四門門門四諦。
是故得有十六道滅。及一切者。及十方界一
切佛法也。從觀此一心下明依境起解。一
心能通不可説心。及不可説法者。如前文
云。爲迷解本。今此且以出假分別名爲心
法。通至法性名非心法。九縛下簡非。煩惱
之中。有如來藏故云坐中。凡夫生盲常與
藏倶而不知見。以不見故流轉生死。却爲
藏害故云所傷。二乘眇目偏眞熱病謂藏爲
鬼。鬼等四者譬四住惑。不知四住體是珍
寶。棄背馳走竛俜辛苦。言五十餘年者。秖
由背寶煩惱得便。退大之後輪迴五道。脩
羅居於鬼畜之間故名爲餘。雖縛脱等者。
凡夫二乘升沈雖殊失藏義等。起大悲下正
發弘誓。是爲下顯是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四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一之五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次明圓教無作弘誓者。四諦之體秖是三
諦。故以三諦總標誓境。一念心起與前不
別。能觀觀智與前永異。即此一念即是三
諦。不復更論迷解之本。若根若塵並是法
界。法界秖是三諦異名。次並是下三諦互融
故云並是。藏具諸法即是俗也。空中名同
不須別釋。云何下重釋也。並縁生者謂一
念心並具百界千如等也。如是縁生悉皆
無主無主故空。即此千如名爲妙假。即是
法性名爲妙中。結歸如文。非三而三下復
疎三諦還成三諦。非三而三假也。三而不三
空也。亦應更云非三非不三中也。文無者略。
非合非散中道雙非。而合即空。而散即假。非
非合非非散。非上雙非即是雙照。先明雙
非後明雙照。二文中間論二諦者。以此圓
文無前後故。不可一異即中也。而一空也。
而異假也。如此三諦在根在塵。如來藏者
即當假也。豈如來藏而無佛性。聞此圓頓
不宗重者。良由近代習大乘者雜濫故也。
況像末情澆信心寡薄。圓頓教法溢藏盈函。
不暫思惟便至冥目。徒生徒死一何痛哉。
有人云。聞而不行於汝何預。此未深知久
遠之益。如善住天子經。文殊告舍利弗。聞
法生謗墮於地獄勝於供養恒沙佛者。雖
墮地獄從地獄出。還得聞法。此以供佛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