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摩訶止觀 (No. 1911_ 智顗説 ) in Vol. 46

[First] [Prev+100] [Prev]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無明。八地名支佛地。從此被接知有中道。
九地伏無明。十地破無明。即名爲佛。但一
品破。那得是極。故知接入別也。若望別教
是入初地位行也。若就諦論接者。通教眞
諦空中合論。從初已來但觀眞中之空。破
見思惑盡到第八地。方爲説眞内之中。故
云智者見空及與不空。被接方聞。聞已見
理。即是入別位也。三藏菩薩明位不爾。故
不論接。別圓發心已知中道更將何接。故
知接但在通也。問。三權皆得知實不。答。別
教初知。通教後知。三藏初後倶不知。問。若
知何意名權。若不知二經相違。答。別雖初
知帶方便聞。教猶是權。通雖後知可接者
知。教終是權。其意可見。若言三藏不知違
二經者。大經云。阿羅漢不知三寶常住不
變者。所有禁戒亦不具足。不能得聲聞之
道。此義今當通。任羅漢自力不應知見常
住。譬如天眼未開不見障外。不聞他説
亦不能知。羅漢。佛眼未開又不聞佛説。
那得自知常住。故法華云。於自所得功徳
生滅度想。若遇餘佛便得決了。又云。聲聞
縁覺不退菩薩亦不能知。當知不聞則不
知也經稱知者齊知己理眞諦無爲。亦是
於常一相無變。若人分別眞諦二相遷動
者。不能發眞。要須觀空方入無漏。如須
菩提觀空。憍陳如證無生智。又律儀不具
足者。若能觀空得道共戒。此是具足戒也。
故華嚴云。諸法實性相常住不變異。二乘亦
皆得而不名爲佛。故知常住語通得作此
釋。若不作此釋。三藏不説大乘常住。聲聞
那得具聲聞道具禁戒耶。若作此釋。道共
戒無失彌益其美。又擧例釋者。如大品云。
婬欲障生梵天何況菩提。爲生梵天須斷
欲。欲得菩提斷二邊欲。欲名雖同其意
則異。此義亦爾。欲入眞諦。須知無爲常不
變易。欲入實相亦知常住一相不變。知常
語同大小則異。故三藏止觀不知圓實不違
經。勝鬘云。若不知常住。所有三歸皆不成
就。此云何通。遠尋根本三乘初業不愚於
法。若取四念處聞慧爲初者。此初知眞諦
常住。不起六十二見。以無倚著心賢聖成
就。此釋同前意也。若古昔爲初業者。先發
菩提心早知常住。畏怖生死退大取小。法
才王子及涅槃中退轉菩薩。從初已來歸依
一體三寶熏修戒善。有受法無捨法。心無
盡故戒亦無盡。一切戒善爲此所熏。譬如
大地冥益樹木。樹木萌芽悉得成就小乘歸
戒不離菩薩戒。菩薩戒力能成就之。即此
義也。若不作初業知常。三藏歸戒羯磨悉
不成就。若作此釋。於大小兩經義無相

摩訶止觀卷第三








摩訶止觀卷第四
 隋天台智者大師説
門人灌頂記 
第六明方便者。方便名善巧。善巧修行
以微少善根。能令無量行成解發入菩薩
位。大論云。能以少施少戒出過聲聞辟支
佛上。即此義也。又方便者衆縁和合也。以能
和合成因。亦能和合取果。大品經言。如來
身者不從一因一縁生。從無量功徳生如
來身。顯此巧能故論方便。若依漸次即有
四種方便。方便各有遠近。如阿毘曇明五
停心爲遠。四善根爲近。通別方便例可意
知。圓教以假名五品觀行等位去眞猶遙。
名遠方便。六根清淨相似隣眞。名近方便。
今就五品之前假名位中。復論遠近。二十五
法爲遠方便。十種境界爲近方便。横竪該羅
十觀具足。成觀行位能發眞似。名近方便。
今釋遠方便略爲五。一具五縁。二呵五欲。
棄五蓋。四調五事。五行五法。夫道不
孤運弘之在人。人弘勝法假縁進道。所以
須具五縁。縁力既具當割諸嗜欲。嗜欲外
屏當内淨其心。其心若寂當調試五事。五
事調已行於五法。必至所在。譬如陶師若
欲得器。先擇良處。無砂無鹵草水豐便可
立作所。次息餘際務。際務不靜安得就功。
雖息外縁身内有疾云何執作。身雖康壯
泥輪不調不成器物。上縁雖整不專於業。
廢不相續永無辦理。止觀五縁亦復如是。
有待之身必假資藉如彼好處。呵厭塵欲
如斷外縁。棄絶五蓋如治内疾。調適五
事如學輪繩。行於五法如作不廢。世間
淺事非縁不合。何況出世之道。若無弄引
何易可階。故歴二十五法約事爲觀。調麁
入細檢散令靜故爲止觀遠方便也。此五
法三科出大論。一種出禪經。一是諸禪師
立。一具五縁者。一持戒清淨。二衣食具足。
三閑居靜處。四息諸縁務。五得善知識。禪經
云。四縁雖具足開導由良師。故用五法爲
入道梯蹬。一闕則妨事。釋此具如次第禪
門○此中明持戒清淨。即四意。一列戒名。
二明持戒。三明犯戒。四明懺淨。列名者。經
論出處甚多。且依釋論有十種戒。所謂不
缺。不破。不穿。不雜。隨道。無著。智所讃。自在。
隨定。具足。此十通用性戒爲根本。大論云。
性戒者是尸羅。身口等八種。謂身三口四更
加不飮酒。是淨命防意地。又云。十善是尸
羅。佛不出世世常有之。故名舊戒。佛不出
世凡夫亦修八禪。故名舊定。外道邪見六
十二等舊醫乳藥名爲舊慧。常途云。無客
定無漏導八禪耳。今難此語。亦應無漏導
十善也。戒慧既有客法。定何獨無。今用三
歸五戒二百五十。爲客戒。根本十種得戒人
者。如佛自言善來比丘。自然已得具足戒。
如摩訶迦葉自誓因縁得具足戒。如憍陳
如見諦故受具足戒。如波闍波提比丘尼。
以八敬法受具足戒。如達磨提那比丘尼
遣信受具足戒。如須陀耶沙彌論義受具
足戒。如耶舍比丘等善來受具足戒。如跋
陀羅波楞伽加三歸受具足戒。如邊地
第五律師受具足戒。中國十人白四羯磨受
具足戒。客戒人也。根本淨禪觀練熏。修爲客
定。四諦慧爲客慧。佛出方有也。性戒者。莫
問受與不受犯即是罪。受與不受持即是
善。若受戒持生福。犯獲罪。不受無福。不
受犯無罪。如伐草害畜罪。同。對首懺。二
罪倶滅。大論解云。違無作罪同滅耳而償命
猶在。故知受得之戒與性戒有異也。故四
分問遮法云。不犯邊罪不。邊罪即性罪也。
此罪障優婆塞戒。何況大戒。若性戒清淨。是
戒度根本解脱初因。因此性戒。得有無作
受得之戒。小乘明義無作戒即是第三聚。大
乘中法鼓經。但明色心無第三聚。心無盡
故戒亦無盡。若就律儀戒。論無作可解。定
共戒無作者與定倶發。有人言。入定時有出
定時無。有人言。無作依定。定在不失。定退
即謝也。道共戒無作者。此無作依道。道無
失故此戒亦無失。戒定道共。通是戒名説。
通以性戒爲本。故經云。依因此戒。能生禪
定及滅苦智慧。即此意也○二明持者。此十
種戒攝一切戒。不缺戒者。即是持於性戒乃
至四重。清淨守護如愛明珠。若毀犯者。如
器已缺無所堪用。佛法邊人非沙門釋子。
失比丘法故稱爲缺。不破者。即是持於十
三。無有破損故名不破。若毀犯者。如器破
裂也。不穿者。是持波夜提等也。若有毀犯
如器穿漏。不能受道故名爲穿。不雜者。
持定共戒也。雖持律儀念破戒事。名之
爲雜。定共持心欲念不起。故名不雜。如大
經云。雖不與彼女人身合。而共言語嘲調。
壁外釧聲見男女相追。皆汚淨戒。十住婆
沙云。雖制其事。而令女人洗拭按摩。染心
共語相視。或限爾許日持戒。或期後世富
樂天上自恣。皆名不淨。若持不雜戒。悉無
此等念也。隨道者。隨順諦理能破見惑。無
著戒者。即是見眞成聖。於思惟惑無所染
著也。以此兩戒約眞諦持戒也。智所讃戒
自在戒。則約菩薩化他。爲佛所讃於世間
中而得自在。是約俗諦論持戒也。隨定具
足兩戒。即是隨首楞嚴定。不起滅定現諸
威儀。示十法界像導利衆生。雖威儀起動
而任運常靜。故名墮定戒。前來諸戒律儀防
止。故名不具足。中道之戒無戒不備。故名
具足。此是持中道第一義諦戒也。用中道
慧遍入諸法。故經云。式叉。式叉名大乘戒
也。涅槃明五支戒及十種戒。義勢略同。設諸
經論更明戒相。終不出此十科。束前三種
戒名律儀戒。秉善防惡。從初根本乃至不
穿纖毫清淨。束名律儀戒。凡夫散心悉能持
得此戒也。次不雜一戒。定法持心心不妄
動。身口亦寂三業皎鏡。此是定共戒。入定時
任運無雜。出定身口柔軟亦不雜。凡夫入
定則能持得也。隨道戒初果見諦發眞成
聖。聖人所持非凡夫能持也。無著戒則三
果人所持。亦非初果所持也。智讃自在。此
乃菩薩利他須持此戒。則非二乘所持也。
隨定具足。此是大根性所持。則非六度通教
菩薩所能持也。況復凡夫二乘耶。向判位
高下事義不同。理觀觀心論持戒者。具能
持得上十戒也。先束十戒爲四意。前四戒。
但是因縁所生法。通爲觀境。次二戒。即是
觀因縁生法即空。空觀持戒也。次兩戒。觀
縁即是假。假觀持戒也。次兩戒。觀因縁
生法即是中。中觀持戒也。所言觀心爲因縁
生法者若觀一念心從惡縁起。即能破根
本。乃至破不雜戒。與善相違故名爲惡。今
以善順之心防止惡心。能令根本乃至不
雜等戒。善順成就得無毀損。故稱善心名
爲防止。惡心既止身口亦然。防即是止善。順
即是行善。行善即是觀。止善即是止。是名
觀因縁所生心持四種戒也。次觀善惡因
縁所生心即空者。如金剛般若云。若見法
相者。名著我人衆生壽者。若見非法相者。
亦著我人衆生壽者。不見法相不見非法
相。如筏喩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故知法
與非法二皆空寂。乃名持戒。今云法者。秖
善惡兩心假實之法也。若見有善惡假名。即
是著我人衆生壽者。若見善惡實法。亦是
著我人衆生壽者。所言非法相者。若見善
惡假名是無者。亦是著我人衆生壽者。若
見善惡實法是無者。亦著我人衆生壽者。
何以故。依無起見故不應著。乃至依非有
非無起見。皆名著我人衆生壽者。觀如是
等法與非法皆即是空。由此觀故能順無
漏。防止有無六十二見。故名隨道戒。若重
慮此觀思惟純熟。歴縁對境。於一切色聲
皆悉即空。名無著戒。防止思惑善順眞諦。
是名觀因縁心即空持二種戒也。次觀因
縁心即是假者。知心非心法亦非法。而不
永滯非心非法。以道種方便。無所有中立
心立法。拔出諸心數法。導利衆生爲智所
讃。雖廣分別無量心法。但有名字如虚空
相。不生愛著惑相不拘。名爲自在。如此
假觀。防止無知善順俗理。防邊論止順邊
論觀。即是假觀持兩戒也。次觀因縁生心
即中者。觀於心性畢竟寂滅。心本非空亦
復非假。非假故非世間。非空故非出世間。
非賢聖法非凡夫法。二邊寂靜名爲心性。
能如是觀。名爲上定。心在此定即首楞嚴。
本寂不動。雙照二諦現諸威儀。隨如是
定無不具足。如是觀心防止二邊無明諸
惡。善順中道一實之理。防邊論止順邊論
觀。此名即中而持兩戒也。故梵網云。戒名
大乘名第一義光。非青黄赤白。戒名爲孝
孝名爲順。孝即止善順即行善。如此戒者。
本師所誦我亦如是誦。當知中道妙觀戒之
正體。上品清淨究竟持戒。十住廣説云。若無
我我所。遠離諸戲論一切無所有。是名上
尸羅。故淨名云。罪性不在内亦不在外。亦
不在兩中間。如其心然罪垢亦然。其能如
是是名善解是名奉律。即此意也。復次觀
心持戒即是五名。所以者何。防止是戒義。觀
亦如是。三觀名能防三惑名所防。如此防
止義遍法界。不局在身口云云又毘尼名
滅滅身口諸非。故今觀心亦名爲滅。即空
之觀能滅見思之非。即假觀能滅塵沙之
非。即中觀能滅無明之非。如此論滅遍滅
法界諸非。不止七支。故淨名云。當直除滅
勿擾其心。即此意也。又波羅提木叉名保
得解脱者。觀心亦爾。若不觀三諦之理三
惑保不解脱。若見三諦三惑保脱。如此解
脱遍法界脱。非止解脱三途及出生死而
已。又誦者。背文闇持也。今觀心亦爾。三觀
之名詮三諦理。即是其文。知名非名研心
諦理。觀法相續。常自現前。不生妄念。名之
爲誦。如此誦者。遍法界誦非止八十誦
也。又律者。詮量輕重分別犯非犯。觀心亦
爾。分別見思麁惡滓重。界内無知小輕。塵沙
客塵横起。復爲小重。根本微細。如上菩提
心中已説。三觀觀三理是不犯。三惑障三
理名爲犯。三藥治三病。詮量無謬纖毫不
差。又知持事戒有三品。上品得天報。中品
得人報。下品得修羅報。犯上退天。犯中
退人。犯下退修羅。入三惡道。惡道又三品。
輕者入餓鬼道。次者入畜生道。重者入地
獄道。中品又多種。上中下下下即四天下
也。上品又多種。謂三界諸天各有品秩也。
又持理戒空假中三品。各有上中下。即空
三品者。下品爲聲聞。中品爲縁覺。上品爲
通教菩薩。退則傳傳失也即假三品者。下品
爲三藏菩薩。中品爲通教出假菩薩。上品
爲別教菩薩。即中三品者。下品爲別教菩
薩。中品圓教菩薩。上品是佛。唯佛一人具
淨戒也。又下品爲五品。中爲六根清淨。上
入初住。此略就觀心判其階差。中道觀心
即是法界摩訶衍。遍攝一切法。可以意得。
不復煩文也。私諮云。下中三品皆約發眞。
上品何意約眞似爲三品耶。答。前三道未
合可得分張横辯。即中既融宜約一道竪
判。又亦得約横者。別接通別圓三品云云
此分別得失輕重。遍詮量法界。豈止煮燒
覆障耶觀心五名宛然可見。若事中恭謹精
持四戒。而其心雜念。事亦不牢。猶如坯瓶。
遇愛見惡則便破壞。若能觀心六種持戒。
理觀分明妄念不動。設遇惡縁堅固不失。
理既不動事任運成。故淨名云。其能如是。
是名善解。是名奉律。正意在此也。三明犯
戒相者。夫毀滅淨戒不出癡愛倒見。是戒
怨家喩二羅刹。大經云。譬如有人帶持浮
嚢渡於大海。爾時海中有一羅刹來乞浮
嚢。初則全乞。乃至微塵悉皆不與。行人亦
爾。發心秉戒誓渡生死大海。愛見羅刹乞
戒浮嚢。愛羅刹言。令汝安隱得入涅槃者。
此以欲樂暢情稱爲涅槃。如飢得食如貧
得寶。獼猴得酒則得安樂。安樂名涅槃。誘
誑行人。若隨愛轉毀破四重。是全棄浮嚢。
是名犯相。若愛心雖起不可全棄。何者。我
今欲過生死大海。尸羅不淨還墮三途。禪
定智慧皆不得發。思惟是已生大怖畏。故
言。汝寧殺我浮嚢叵得。是名持相。愛心復
起摩觸快意。若隨愛觸是棄半浮嚢。是名
犯相。行人復念禁戒豈可輸半。論其果報
地獄苦惱。論其即目下意治擯。甚可羞恥。
豈應如此損毀大事。是故護惜不隨愛情。
是名持相。愛心又起乞重方便。若毀犯者是
乞手許。又毀波夜提是乞指許。又毀吉羅
是乞微塵許。吉羅雖小開放逸門。微塵不
多水當漸入沒海而死。是爲愛心破律儀
戒。貪攀覽五欲破定共戒。深著生死爲有
造業。破即空戒。不息世譏嫌無護他意。
破即假戒。不信戒善與虚空等。不信此戒
具足佛法。不信此戒畢竟清淨破中道戒。
此例可解云云次見羅刹乞浮嚢者。若爲財
色而毀戒者。如前所説。觸人皆爾。此名已
起之惡。爲除斷故一心勤精進。若見心猛利
於所計法而起罪過。此是解僻。名未生之
惡。爲不生故一心勤精進。此見雖未起。若
修得少禪無好師友。即生念著而起過患。
佛在世一比丘得四禪謂爲四果。臨終見
中陰起即謗佛云。羅漢不生今那得生。阿
難問佛此人命過今生何處。佛言。已墮地
獄。雖持戒得有漏禪。是亦不可信。佛在世
尚爾。況末代癡人罪著深重。故大虚空藏經
云。若起惡見。名第三波羅夷。云何惡見。或
得空解發少智慧。師心自樹謂證無生。見
心既強。能破諸法無佛無衆生。撥世因果
出世因果。法華云。或食人肉。或復噉狗。即
此義也。破正見威儀淨命。起於平等無分別
見。何者有罪。何者非罪。若有分別分別即
礙。礙即非眞。於貪欲中。莫生怖礙。無怖
礙即是菩提。謂此是實餘皆妄語。又値
惡師爲説惡法見毒轉熾。邪鬼入心邪解更
甚。猖狂顛倒無種不爲。見慢峨嵯陵蔑一
切。見行善者謂有所得。欺之如土。由是
見故浮嚢全去。設不全去者。即思惟言。理
雖如此我未能見。何容頓棄惜猶不與。
見心復起一切法空。豈有觸與不觸男女等
相。即便把執歍抱是名半去。或重方便乃至
吉羅。謂諸法空寂何用事相紛紜。既不存
微塵空心轉盛。如小水漸漏無礙稍滑。一
切戒律皆悉呑噉故浮嚢永沒。當知見心大
可怖畏。何以故。若謂四重及犯者皆空。而五
逆亦空。何不造逆。空見既強亦無父母。若
通若害皆不爲礙。既無礙者。亦應不礙王
及夫人。論其見心。實不謂有王及夫人。而
自於己惜身惜命。若侵國王身碎命盡。如
此癡空不空身命。惜己身命亦於王不
空。既於己於王不能空者。那得獨欺父
母輕忽佛教。而言四重五逆皆空耶。當知
此人不能自見執空之過。近尚不見何況
遠耶。既以惡空撥佛禁法。是破律儀戒。空
見擾心破定共戒。堅執己見是破即空戒。
汚他善心破即假戒。不信見心與虚空
等。即是佛法畢竟清淨。破即中戒。當知邪
僻空心甚可怖畏。若墮此見長淪永沒。尚
不能得人天涅槃。何況大般涅槃。故論云。
大聖説空法本爲治於有。若有著空者諸
佛所不化。又經云。若於諸法生疑心者。
能破煩惱如須彌山。若定起見則不可化。
無行經云。貪欲即是道。僻取此語以證無
礙。何不引無行貪著無礙法是人去佛
遠。若有得空者。終不破於戒云云是名見
心羅刹毀禁戒也。大意如此云云復次前一
向論持。次一向論犯。今明十戒持犯不定。
若通論動出悉名爲乘。故有人天等五乘。
通論防止悉名爲戒。故有律儀定共道共
等戒。若就別義。事戒三品名之爲戒。戒即
有漏不動不出。理戒三品名之爲乘。乘是
無漏。能動能出。約此乘戒四句分別。一乘
戒倶急。二乘急戒緩。三戒急乘緩。四乘戒倶
緩。一乘戒倶急者。如前持相。十種清淨事理
無瑕。觀念相續。今生即應得道。若未得道
此業最強強者先牽必升善處。若律儀戒急
則爲欲界人天所牽。若無雜戒急隨禪梵
世。三品理乘何乘最急。若三品即中乘急。以
人天身値彌勒佛。聞華嚴教利根得道。若
上品出假乘急。以人天身値彌勒佛。於華
嚴座作鈍根得道。若上中二品入空乘急。
以人天身値彌勒佛。聞方等般若等教得
三乘等道。若下品入空乘急。以人天身値
彌勒佛。聞三藏經得道。得人天身。是持事
戒力。見佛得道修乘觀力。事理倶持。諸
行中最故不可緩也。二戒緩乘急者。是人徳
薄垢重煩惱所使。是諸事戒。皆爲羅刹毀
食。專守理戒觀行相續。如上覺意六蔽中
用心央掘示爲其相。以事戒緩命終故。墮
三惡道受於罪報。於諸乘中何乘最強。強
者先牽。若析空乘強以三途身。値彌勒佛
聞三藏經。乃可得道。若即空乘急以三途
身。値彌勒佛聞般若方等得道。若即假乘
急以三途身。値彌勒佛聞華嚴及聞餘教。
作鈍根得道。若即中乘急以三途身。値彌
勒佛聞華嚴經作利根得道。是故佛説漸
頓諸經。龍鬼畜獸悉來會坐。即是其事。破事
戒故受三惡身。持理觀故見佛得道。大經
云。於戒緩者不名爲緩。於乘緩者乃名爲
緩。正是此一句也。三戒急乘緩者。事戒嚴急
纖毫不犯。三種觀心了不開解。以戒急故人
天受生。或隨禪梵世。耽湎定樂。世雖有佛
説法度人。而於其等全無利益。設得値遇
不能開解。振丹一國不覺不知。舍衞三億
不聞不見。樂著諸天及生難處不來聽
受。是此意也。譬如繋人。或以財物求諸大
力。申延日月冀逢恩赦。在人天中亦復如
是。冀善知識。化導修乘即能得脱。若於人
天不修乘者。果報若盡還墮三途。百千佛
出終不得道。四事理倶緩者。如前十種皆
犯永墜泥犁。失人天果報。神明昏塞無得
道期。迴轉沈淪不可度脱。行者當自觀心。
事理兩戒何戒緩急。於事三品何品最強。
於理三品何品小弱。自知深淺亦識將來
果報善惡。既自知已亦知他人。將此觀心
亦識諸經列衆之意。亦識如來逗縁大小。
故華嚴中。鬼神皆言住不思議解脱法門
者。此是權來引實。令昔修不思議乘急者
得道。涅槃列衆亦復如是。若細尋此意。廣
歴四教乘戒緩急。以辯其因。後歴五味以
明其果。皆使分明。凡如是等因果差降。升
沈非一。云何難言理戒得道何用事戒耶。
幸於人天受道。何意苦入三途。四明懺淨
者。事理二犯倶障止觀定慧不發。云何懺
悔令罪消滅不障止觀耶。若犯事中輕過。
律文皆有懺法。懺法若成。悉名清淨。戒淨
障轉止觀易明。若犯重者佛法死人。小乘
無懺法。若依大乘許其懺悔。如上四種三
昧中説下當更明。次理觀小僻不當諦者。
此人執心若薄。不苟封滯。但用正觀心破
其見著。慚愧有羞低頭自責。策心正轍罪
障可消。能發止觀也。見若重者還於觀心
中修懺。下當説也。若犯事中重罪。依四種
三昧則有懺法。普賢觀云。端坐念實相是
名第一懺。妙勝定云。四重五逆。若除禪定
餘無能救。方等云。三歸五戒乃至二百五十
戒。如是懺悔。若不還生無有是處。請觀音
云。破梵行人作十惡業。蕩除糞穢還得清
淨。故知大乘許悔斯罪。罪從重縁生還從
重心懺悔。可得相治。無殷重心徒懺無
益。障若不滅止觀不明。若人現起重罪。苦
到懺悔則易除滅。何以故。如迷路近故。過
去重障必難迴轉迷深遠故。若欲懺悔二
世重障行四種三昧者。當識順流十心明
知過失。當運逆流十心以爲對治。此二十
心通爲諸懺之本。順流十心者。一自從無
始闇識昏迷。煩惱所醉妄計人我。計人我
故起於身見。身見故妄想顛倒。顛倒故起貪
瞋癡。癡故廣造諸業。業則流轉生死。二者
内具煩惱外値惡友。扇動邪法勸惑我心。
倍加隆盛。三者内外惡縁既具。能内滅善心
外滅善事。又於他善都無隨喜。四者縱恣三
業無惡不爲。五者事雖不廣惡心遍布。六
者惡心相續書夜不斷。七者覆諱過失不
欲人知。八者魯扈底突不畏惡道。九者無
慚無愧。十者撥無因果作一闡提。是爲十
種順生死流昏倒造惡。厠蟲樂厠不覺不
知。積集重累不可稱計。四重五逆極至闡
提。生死浩然而無際畔。今欲懺悔。應當逆
此罪流。用十種心翻除惡法。先正信因果
決定孱然。業種雖久久不敗亡。終無自作
他人受果。精識善惡不生疑惑。是爲深信
翻破一闡提心。二者自愧剋責。鄙極罪人。無
羞無恥。習畜生法。棄捨白淨第一莊嚴。咄
哉。無鉤造斯重罪。天見我屏罪是故慚天。
人知我顯罪是故愧人。以此翻破無慚無
愧心。三者怖畏惡道。人命無常。一息不追
千載長往。幽途綿邈無有資糧。苦海悠深船
筏安寄。賢聖呵棄無所恃怙。年事稍去風
刀不奢。豈可晏然坐待酸痛。譬如野干失
耳尾牙詐眠望脱。忽聞斷頭心大驚怖。遭
生老病尚不爲急。死事弗奢那得不怖。怖
心起時如履湯火。五塵六欲不暇貪染。如
阿輸柯王聞旃陀羅朝朝振鈴。一日已盡。六
日當死。雖有五欲無一念愛。行者怖畏苦
到懺悔。不惜身命。如彼野干決絶。無所思
念如彼怖王。以此翻破不畏惡道心。四
者當發露莫覆瑕疵。賊毒惡草急須除之。
根露條枯源乾流竭。若覆藏罪是不良人。迦
葉頭陀令大衆中發露。方等令向一人發
露。其餘行法但以實心向佛像改革。如陰
隱有癰覆諱不治則死。以此翻破覆藏罪
心也五斷相續心者。若決果斷奠。畢故不
造新。乃是懺悔。懺已更作者。如王法初犯
得原。更作則重。初入道場罪則易滅。更
作難除。已能吐之云何更噉。以此翻破常
念惡事心。六發菩提心者。昔自安危人遍
惱一切境。今廣起兼濟遍虚空界。利益於
他。用此翻破遍一切處起惡心也。七修
功補過者。昔三業作罪不計晝夜。今善身
口意策勵不休。非移山岳安填江海。以
此翻破縱恣三業心。八守護正法者。昔
自滅善亦滅他善。不自隨喜亦不喜他。今
守護諸善方便増廣不令斷絶。譬如全城
之勳。勝鬘云。守護正法攝受正法。最爲第
一。此翻破無隨喜心。九念十方佛者。昔
親狎惡友信受其言。今念十方佛念無礙
慈作不請友。念無礙智作大導師。翻破
順惡友心。十觀罪性空者。了達貪欲瞋癡
之心皆是寂靜門。何以故。貪瞋若起在何
處住。知此貪瞋住於妄念。妄念住於顛倒。
顛倒住於身見。身見住於我見。我見則無
住處。十方諦求我不可得。我心自空罪福無
主。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今此空慧
與心相應。譬如日出時朝露一時失。一切諸
心皆是寂靜門。示寂靜故。此翻破無明昏
闇。是爲十種懺悔。順涅槃道逆生死流。能
滅四重五逆之過。若不解此十心。全不識
是非。云何懺悔。設入道場。徒爲苦行終無
大益。涅槃云若言勤修苦行。是大涅槃近因
縁者。無有是處。即此意也。是名懺悔事中
重罪也。次懺見罪者。以見惑故順生死
流。如前所説。向運十心附事爲懺。懺鈍
使罪。今扶理懺見懺利使罪。然見心猛盛
起重煩惱。應傍用事助。如服下藥。須加
巴豆令黈瀉盡底。是故還約十法以明懺
見。一翻破不信者。即點身見心。令識無
明苦集。如欝頭藍弗得非想。定世人崇之
如佛。不識苦集。報盡還墮。須跋陀羅得非
想定。雖無麁想有細煩惱。長爪利智而受
不受。高著外道尚未出見。非是涅槃。況麁
淺者尚不逮藍弗。而言是眞道豈非大僻。
是人愛著觀空智慧。是事不知。名爲無明。
而起違從依見造行。見行依色即是名色。
名色即是苦等。迷苦起於愛有。有生未來
生死。流轉相續。豈是寂滅。若謂生死盡者。
乃是漫語。呼無明見心爲道。非道爲道。非
因計因。名爲戒取豈非因盜。呼未來三途
苦報爲涅槃。此是見取。非果計果是爲果
盜。身邊邪見其事可知。如此見心。乃是苦
集。非滅道也。尚非三藏道滅豈是摩訶衍
道滅。若能如是即知世間因果。復識出世
因果。故大品云。般若能示世間相。所謂示
是道非道。是爲深識見心苦集也。又深者
非但知無明苦集。亦識三藏因果。亦識因
縁生法即空四諦因果。又復深者。亦知因縁
即假無量四諦因果。又復深者。亦知因縁即
中無作四諦因果。於一見心具識一切因
果。故大經云。於一念心悉能稱量無量生
死。是名不可思議。故名深信破不信也。二
生重慚愧者。不見我心中三諦之理名
慚愧。且約理觀論人天者。慚乾慧性
地之人。愧四果淨天。三十心人。十地義天。
五品六根清淨之人。四十二位天。例如作意
得報名爲人。自然果報名爲天。二種天人
亦復如是。方便道名爲人。眞理顯名爲天。
見心造罪覆三諦理。不逮三種人天。是故
慚愧。翻破無慚愧心也。三怖畏者。知見心
造罪此過深重。大論云。諸佛説空義爲離
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我今由
見而起大罪。此間劫盡他方獄生。此間劫成
還來此處。如是展轉無量無邊。若説果報
所受之身。當吐熱血死。故知見罪大重。既
非無漏不出生死。煩惱潤業墮落何疑。一
命不追永無出日。爲是義故生大怖畏。翻
破不畏惡道心也。四發露者。從來諸見而
生愛著。覆此三諦不能決定生信。今知
見過失。發却三疑無所隱諱。顯其諦性。
是爲發露翻破覆藏罪心也。五斷相續心
者。三諦之觀勿令有間。以八正道治三惑
心斷而不習。此翻破相續惡心也。六發
菩提心者。即是縁三諦理皆如虚空。空則
無邊愍傷一切普令度脱。昔迷此起惑有
無邊故。罪亦無邊。今菩提心遍於法界。起
無作善亦遍法界。翻破昔遍空無作惡也。
奏師子琴餘絃斷絶。即此義也。七修功補
過者。三諦道品。即是菩薩寶炬陀羅尼。是行
道法趣涅槃門。如此道品念念相續。即是修
功補過。昔執於見謂爲涅槃。於見不動
不修道品。設令動有入無。如屈歩蟲。雖
於見動亦不能修道品。今知有無是見
不執爲實。是名見動而不修道品。若破析
諸見行於道品。是名見動而修道品。又體
見即空即假即中。既言即者。於見不動而
修三種道品。是爲修功補於縱見之過也。
八守護正法者。昔護見不令他破方便申
通。今護三諦諸空不令見破。若有留滯善
巧申弘。亡身存法猶如父母守護其子。此
翻破毀善事也。九念十方佛者。昔服見
毒常無厭足。如渇思飮。又遇惡師如加
以鹹水。以苦捨苦我慢矜高。諂心不實。於
千萬億劫不聞佛名字。今念三諦不來不
去。即是佛。無生法即是佛。常爲諦理所護。
此翻破狎惡友心。十觀罪性空者。此三種
惑本來寂靜。而我不了妄謂是非。如熱病人
見諸龍鬼。今觀見如幻如化。來無所從
去無足跡。亦復不至東西南北。一切罪福
亦復如是。一空一切空。空即罪性罪性即空。
此翻破顛倒心也。運此十懺時深觀三諦。
又加事法。以殷重心不惜身命。名第二健
兒。是名事理兩懺障道罪滅。尸羅清淨三昧
現前。止觀開發。事戒淨故根本三昧現前。世
智他心智開發。無生戒淨故眞諦三昧現前。
一切智開發。即假戒淨故俗諦三昧現前。道
種智開發。即中戒淨故王三昧現前。一切種
智開發。得此三諦三昧故名王三昧。一切
三昧悉入其中。又能出生一切諸定。無不
具足故名爲止又能具足一切諸智故名
爲觀。故知持戒清淨懇惻懺悔。倶爲止觀初
縁。意在此也○第二衣食具足者。衣以蔽形
遮障醜陋。食以支命填彼飢瘡。身安道隆。
道隆則本立。形命及道頼此衣食。故云。如來
食已得阿耨三菩提。此雖小縁能辦大事。
裸餒不安道法焉在。故須衣食具足也。衣
者遮醜陋。遮寒熱遮蚊虻飾身體。衣有三
種。雪山大士絶形深&T023311;不渉人間。結草爲
席被鹿皮衣。無受持説淨等事。堪忍力成」
不須温厚。不遊人間無煩支助。此上
人也。十二頭陀但畜三衣不多不少。出聚
入山。被服齊整故立三衣。此中士也。多寒
國土聽百一助身要當説淨。趣足供事無
多求。多求辛苦守護又苦。妨亂自行復
擾檀越。少有所得即便知足。下士也。觀行
爲衣者。大經云。汝等比丘雖服袈裟。心猶
未染大乘法服。如法華云。著如來衣。如來
衣者柔和忍辱心是。此即寂滅忍。生死涅槃
二邊麁獷與中道理不二不異。故名柔和
安心中道故名爲忍。離二喧故名寂。過
二死故名滅。寂滅忍心覆二邊惡。名遮醜
衣。除五住故名障熱。破無明見名爲遮
寒無生死動。亦無空亂意。捨二覺觀名遮
蚊虻。此忍具一切法。如鏡有像。瓦礫不現中
具諸相。但空則無。故云深達罪福相遍照
於十方。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用莊嚴法
身。寂忍一觀具足衆徳。亦名爲衣亦名嚴
飾。非九七五割截所成也。三衣者。即三觀
也。蔽三諦上醜遮三諦上見愛寒熱。却三
覺蚊虻莊嚴三身。故以三觀爲衣。即是伏
忍柔順忍無生寂滅忍也。又起見名寒起愛
名熱。修止觀得見諦解如煖。見則不生。
得思惟解如涼。愛則不生。五根無惡即福
徳莊嚴。意地無惡即智慧莊嚴。餘二觀上衣
例可解。百一長衣者。即是一切行行助道之
法。助成三觀。共蔽諸惑嚴於三身。此是歴
諸法修忍爲衣也。食者三處論食。可以資
身養道。一深山絶跡去遠人民。但資甘果
美水一菜一果而已。或餌松柏以續精氣。
如雪山甘香藕等。食已繋心思惟坐禪。更無
餘事如是食者上士也。二阿蘭若處頭陀抖
摟絶放牧聲。是修道處分衞自資。七佛皆明
乞食法。方等般舟法華皆云乞食也。路徑
若遠分衞勞妨。若近人物相喧。不遠不近乞
食便易。是中士也。三既不能絶穀餌果。
又不能頭陀乞食。外護檀越送食供養。亦
可得受。又僧中如法結淨食亦可得受。下
士也。若就觀心明食者。大經云。汝等比丘
雖行乞食而未曾得大乘法食。法食者如
來法喜禪悦也。此之法喜即是平等大慧。觀
一切法無有障礙。淨名云。於食等者於法
亦等。於法等者於食亦等。煩惱爲薪智慧
爲火。以是因縁成涅槃食。令諸弟子悉皆
甘嗜。此食資法身増智慧命。如食乳糜更
無所須。即眞解脱。眞解脱者即是如來。用
此法喜禪悦。歴一切法無不一味。一色一
香無非中道中道之法具一切法。即是飽
義。無所須義。如彼深山上士。一草一果資
身即足。頭陀乞食者。行人不能即事而中
修實相慧者。當次第三觀調心而入中道。
次第觀故名爲乞食。亦見中道又名飽義。
即中士也。檀越送食者。若人不能即事通
達。又不能歴法作觀。自無食義。應須隨
善知識能説般若者善爲分別。隨聞得解
而見中道。是人根鈍從聞生解。名爲得食。
如人不能如上兩事。聽他送食。又僧中結
淨食者。即是證得禪定支林功徳。藉定得
悟。名僧中食也。是故行者常當存念大乘
法食。不念餘味也
摩訶止觀卷第四



摩訶止觀卷第四
 隋天台智者大師説
門人灌頂記 
第三閑居靜處者。雖具衣食住處云何。
若隨自意觸處可安。三種三昧必須好處。
好處有三。一深山遠谷。二頭陀抖摟。三蘭若
伽藍。若深山遠谷途路艱險。永絶人蹤誰相
惱亂。恣意禪觀念念在道。毀譽不起是處
最勝。二頭陀抖摟。極近三里交往亦疎覺策
煩惱。是處爲次。三蘭若伽藍閑靜之寺。獨
處一房不干事物。閉門靜坐正諦思惟。是
處爲下。若離三處餘則不可。白衣齋邑此
招過來恥。市邊鬧寺復非所宜。安身入道
必須選擇。愼勿率爾。若得好處不須數
云云。觀心處者。諦理是也。中道之法幽遠
深邃。七種方便絶跡不到。名之爲深。高廣
不動名之爲山。遠離二邊稱之爲靜。不
生不起稱之爲閑。大品云。若千由旬外起
聲聞心者。此人身雖遠離心不遠離。以憒
鬧爲不憒鬧。非遠離也。雖住城傍不起
二乘心。是名遠離。即上品處也。頭陀處者。
即是出假之觀。此觀與空相隣。如蘭若與
聚落並。出假之觀安心俗諦。分別藥病抖
擻無知。淨道種智。此次處也。閑寺一房者。
即從假入空觀也。寺本衆鬧居處。而能安靜
一室。假是囂塵能即假而空。當知眞諦亦是
處也。安三諦理是止觀處。實不遁影山林
房隱密室云云。○第四息諸縁務者。縁務妨
禪由來甚矣。蘭若比丘去喧就靜。云何營
造縁務壞蘭若行。非所應也。縁務有四。一
生活。二人事。三技能。四學問。一生活縁務
者。經紀生方觸途紛糾。得一失一喪道亂
心。若勤營衆事則隨自意攝。非今所論。二
人事者。慶弔俯仰低昂造聘。此往彼來來往
不絶。況復衆人交絡擾攘追尋。夫違親離
師本求要道。更結三州還敦五郡。意欲何
之。倒裳索領鑚火求氷。非所應也。三*技
能者。醫方卜筮泥木彩畫。棊書呪術等是也。
皮文美角膏煎鐸毀。己自害身。況修出世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