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 (No. 1788_ 慧沼撰 ) in Vol. 39

[First] [Prev+100] [Prev]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法亦滅 下第六梵釋述成有二。初梵釋陳
彰。後如來印勸。初陳彰有二。初明此經在世
行證二種正法不滅。二若是經典下。此經若
無行證二種正法亦滅。意欲令人久流勝教
經 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是故汝等於此金光
明經一句一頌一品一部皆當一心正讀誦正
聞持正思惟正修習爲諸衆生廣宣流布長夜
安樂福利無邊 下如來印勸。初印。善男子
下勸。勸中有二。初明所流經。次皆當下令起
法行。復二。初自利行。後爲諸衆生下令利
他行
經時諸大衆聞佛説已咸蒙勝益歡喜受持
下品中第四大段時會得益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三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四
 釋依空滿願品竟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翻經沙門慧沼撰 
  淨地陀羅尼品第六
最淨地陀羅尼品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
三解妨。言來意者。將求菩提必須修行。修行
有二。即斷惡修善。前懺悔等已明斷惡。次明
修善。修善之中發心修行。發心即發菩提心。
謂要依止大菩提心行諸善行方能得果。所
修行者即是十度。由斯十度能得諸地能破
慳等十度障等。得五分法身成二勝果。故須
明此發心修行。故前品後有此品生。釋名者
成唯識論云。總攝有爲無爲功徳以爲自性。
與所修行爲勝依持。令得生長故名爲地。地
持・攝論・瑜伽・莊嚴釋皆大同。淨謂清淨離二
障故。然大乘同性及證契大乘經説。其三乘
各有十地。菩薩十地能除二障。極淨名最即
最淨之地。依主釋也。淨攝能依。地是所依。
總爲別所依。或十地體即爲無爲功徳爲體。
即此功徳體離二障名爲最淨。最淨即地名
最淨地。持業釋也。陀羅尼名如前已釋。由此
淨地得此陀羅尼。在此陀羅尼能淨此地。倶
依主釋。不通相違。以陀羅尼令離五障得名
淨地故。若取十度等但名最淨地。若取陀羅
尼名最淨地陀羅尼。解妨者。問。辨中邊論及
攝論等皆説。依十地行十行斷十障證十如。
此中何故不辨十如。答。略廣異故。問。諸餘經
論説其十度。初六各三後四各二。何故此經
十波羅蜜皆有五種。答。一一行中各有多門。
諸聖教中影略而説。故不一準
經爾時師子相無礙光焔菩薩與無量億衆
賛曰。此品之内大文分四。一無礙光請二如
來爲答。三大梵讃揚。四時衆獲益。初請分
三。初能請人。次請法軌。後正陳請。此初人
也。能得菩薩四無畏故名師子相。離障名無
礙。得智自在能照眞俗名爲光焔。此從喩及
法爲名
經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頂
禮佛足以種種華香寶幢旛蓋而供養已 賛
曰。請軌初由虔敬後陳供養。供養有多。如前
已説。此起敬供養表問菩提心因如華。表成
五分法身如香。表出二乘大智如幢。表四陀
羅尼如幡。表此覆生如蓋。故以華等供養
經白佛言世尊以幾因縁得菩提心 賛曰。
正陳請。初問菩提心因。次問菩提心體。初

經何者是菩提心 賛曰。問體。初標問。次別
問。後結。此標問也。應云何者是菩提何名菩
提心。初菩提是眞理心是二智六度
經世尊即於菩提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
得過去心不可得 下別問。初依法空問。次
依生空問。初中有三。初即菩提問。次離菩提
問。後結所以。若即菩提菩提離三世故三世
心皆不可得
經離於菩提菩提心亦不可得
下問離菩提之心。無有一法能離眞如故。離
如心亦不可得
經菩提者不可言説心亦無色無相無有事業
非可造作 下結所以。眞理語言道斷心行
處滅。故不可説。心無色相猶如於幻。無實事
業不可造作。此意同於文殊所問發菩提心
經論。菩提不可身得。不可心得。身假心幻故
廣如彼釋。此但問心
經衆生亦不可得亦不可知 下約生空問。
衆生謂我。我體是無。但假和合猶如幻事。無
實可得可知
經世尊云何諸法甚深之義而可得知 下第
三結問云。何諸菩提及心法倶不可取説。而
有菩提發心能得。此甚深義何可得知
經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菩提微妙事業造作
皆不可得若離菩提菩提心亦不可得菩提者
不可説心亦不可説無色相無事業一切衆生
亦不可得 賛曰 下答有二。初答第二問。後
善男子譬如寶須彌下答第一問。答後問中
初印答後釋答。印答中初印次徴後釋。此初

經何以故菩提及心同眞如故能證所證皆平
等故 下徴及釋也。徴者可知。釋中初釋不
可得不可説之所以。以菩提義及菩提心同
依眞如無能説得。離計執故
經非無諸法而可了知 後釋發心得於菩提
甚深之義。但除其病。不無法故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如是知者乃得名爲通達
諸法善説菩提及菩提心 賛曰 下釋答有
二。初標次釋。此標也。初菩提釋菩提體。所
證。菩提心能證
經菩提心者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心亦如是
衆生亦如是於中二相實不可得 下釋。初
不可取説。後以不可得故下釋甚深義何可
得知。初中有三。初釋次徴後通。此釋。初三
世明眞如菩提體。次心亦如是能證。前言心
是第一義心。後言心是縁心。衆生亦如是明
人空。於中二相實不可得。合説二我倶不可
得。同文殊問菩提心經依遍計故
經何以故 次徴也
經以一切法皆無生故 下第三通也。初總
次別此總。以一切法皆無生故空。掌珍論云。
無爲無有實。不起似空華。無爲無有實是宗。
不起故因。起者生。似空華者喩。以本不生故
體非有。解深密經依三無性説一切法無生
無滅本來寂靜
經菩提不可得菩提名亦不可得 下別通有
三。初約菩提。文殊問發菩提心經云。菩提者
但有名字。世俗故説。論釋云。示現可證法。但
有名用虚妄分別。其體無實故。此意所證但
名字假設故云世俗。若如名取即虚妄分別。
其體無實。能詮名假所詮亦爾。上約法明
經衆生衆生名不可得聲聞聲聞名不可得獨
覺獨覺名不可得菩薩菩薩名不可得佛佛名
不可得 雙約二執明。衆生不可得生執無。
衆生名不可得法執無。天親般若論云。假名
及陰事如來離彼相。諸佛無彼二。以見實法
故。此意假名名無實。法空假。陰事生空假。通
二處
經行非行不可得行非行名不可得 又約法
辨有是能證。行謂所修行善法。非行謂所斷
不應修法。能所詮空故此中正明菩提心行
法能斷之行。非行者是此所斷故。所以對明」
經以不可得故於一切寂靜法中而得安住此
依一切功徳善根而得生起 賛曰。釋甚深
義令正修行菩提之心。以不可得故者。令知
所證菩提及能證并能證者皆名言施設皆是
假立無實可得。能如是知名於一切寂靜法
中住。依此假縁世俗道理一切功徳善根而
得菩提生起。即稱正理名爲菩提故。文殊問
發菩提心經云。彼處無人證無所用證亦無
法可證。如是通達是即名爲得阿耨菩提。此
意無人證則無修行者。無所用證則能證行。
無法可證即所證菩提。廣如彼論。若準舊經
錯云。依一切功徳善根而得發出。是名初發
菩提心。結屬後文。餘因皆不云依餘名發心。
故應除是名二字。文勢即別。此新翻正
善男子譬如寶須彌山王饒益一切此菩提心
利衆生故是名第一布施波羅蜜因 賛曰。
答第一問。分文爲四。一發心。二修行。三證
地。四得護即得陀羅尼而爲衞護。此初發心。
發十度心。文即爲十。發心自相難可了知故
以喩明。最初發心行於施度。喩如寶山往者
皆益。故文中有三。初喩次法合後結。餘皆準
此。或有無法合者。由此發心超出生死求大
菩提。復出二乘行利他心。遇者皆益而無有
極。故以妙高山王爲喩。此山出於大海高於
餘山。珍寶無盡山能饒益。此菩提心利衆生
故合彼饒益。然大莊嚴論擧喩有別。彼第二
論云。譬如大藏。檀波羅蜜相應發心亦如是。
以財周給亦無盡故。彼取苞含用無盡義。此
中應辨發菩提心。略如前説。又莊嚴論云。此
菩提心以何爲根何所依止等有十一問。以
大悲爲根。以利物爲依止。以大乘法爲所信。
以種智爲所縁。爲求彼故。以勝欲爲所乘。願
無上乘故。以大護爲所住。住菩薩戒故。以
受障爲礙難。起異乘心故。以増益爲功徳。以
福智爲自性。以習諸度爲出離。以地滿爲究
竟。由地地勤方便與彼彼相應故。準此答文
知十一問。此利衆生即第二義。依此得修故
以利物爲依
經善男子譬如大地持衆物故是名第二持戒
波羅蜜因。譬如大地能持衆物。故以戒爲
本。能生功徳故喩於地。故遺教經云。當知此
戒諸善功徳安隱住處。能生諸禪定及滅苦
智慧。故喩於地。大莊嚴論喩如寶篋。此意由
戒能出功徳如篋出物。如彼論云。功徳法寶
從彼生故。又寶篋與寶爲依。依篋藏護不令
失故。如依於戒餘功徳在。若破戒已如斷人
頭。諸根等捨。既破戒已功徳滅故。持衆物故
法合。或但是喩。是名下結。略無法合
經譬如師子有大威力獨歩無畏離驚恐故是
名第三忍辱波羅蜜因 譬如師子喩。師子
有其三徳。一有大威力。二獨歩無畏。三離驚
恐。如次喩。譬如師子獨歩無畏。發心修三種
忍故。莊嚴論中。喩如大海諸來違逆心不動
故。遺教經云。能行忍者乃可名爲有力大人
故得無畏。是名下結。略無法合
經譬如風輪那羅延力勇壯速疾心不退故是
名第四勤策波羅蜜因 譬如風輪等有二
譬。一風輪喩被甲精進。喩如風輪攝持世界。
那羅延者此云力勝。喩利樂攝善二種精進。
喩攝善精進中復有無下無退無足。由勇壯
故不自卑屈無下。作事速疾無足。由力多故
作事無退。如次喩無下無足無退三種精進
故。喩攝善精進故。唯識論云。即經所説有勢
有勤有勇。堅猛不捨善軛。初一是被甲。餘四
是攝善。或可。速疾喩利精進。以大悲爲本。修
勤利生速疾而化。或可總相。不必別配。莊嚴
論中喩如金剛勇猛堅牢不可壞故。準此有
二。一勇猛喩神。二金剛喩杵。所行精進如彼
金剛杵堅牢不壞。能行之人如執金剛神勇
猛不退。或但喩神。金剛之身不可壞故
經譬如七寶樓觀有四階道清涼之風來吹四
門受安穩樂靜慮法藏求滿足故是名第五靜
慮波羅蜜因 下譬定。初喩次法合後結。喩
有四。一樓觀喩。四禪八定具七最勝如七寶
嚴 又諸禪定七聖財助伴七支戒爲因故喩
七寶樓觀。樓則是觀。又陜而修曲曰樓。觀謂
之闕。闕宮門雙闕。二四道喩發心。修定等諸
行有四種大。如莊嚴論。菩薩發心有四種大。
一勇猛大。謂弘誓精進甚深難作長時隨順
故。二方便大。謂被弘誓鉀以恒時方便勤精
進故。三利益大。謂一切時作自他利故。四出
離大。謂爲求無上菩提故。故依此四可往菩
提。譬如四道。或無作四諦大般若經名爲衢
路故。三清涼之風喩能除煩惱炎熱故。四來
吹四門。四門喩常樂我淨四觀。準餘處明定
爲樂徳因。此約通説。佛具起修四因。當能證
得云受安穩樂。靜慮法藏求滿足故者但總
法合。是名下結。故喩吹門。莊嚴論中喩如山
王不動不亂總喩自性。此通喩差別
經譬於日輪光耀熾盛 下喩發心修般若度
因。文亦有三。喩合結。喩有二種。一日輪喩智
自性。二光耀熾盛喩作用有二。一能照明。二
能破闇。即證眞斷惑。理通利物。有勝勢力故。
此自得已亦令他得。通自他能
經此心速能破滅生死無明闇故是名第六智
慧波羅蜜因 法合。此心此求般若心名爲
因故或是所求。因是所以。由彼般若等有此
能故。故發心求所以名因。智與心倶。或縁慮
故通説名心。能破生死除苦諦。能滅無明闇
滅集諦。能滅是道諦所證是滅諦。大莊嚴論。
智喩如藥。惑智二障病此智能破故。覆理不
明二障喩闇。故智喩日體破闇故。能令衰損
不起二智。二障喩病故智喩藥。是名下結」
經譬如商主能令一切心願滿足此心能度生
死險道獲功徳寶故是名第七方便勝智波羅
蜜因 下喩發修方便善巧心因。文亦有三。
一猶如商主多巧方便。有二功能。一能知道
路。二引至寶所令求願滿。二此心能度下法
合。由迴向方便拔濟方便度生死道獲大菩
提功徳珍寶。不同二乘趣於寂滅。釋通自他
及因等言皆準前知。結文可知
經譬如淨月圓滿無翳此心能於一切境界清
淨具足故是名第八願波羅蜜因 下喩發修
願心。文亦分三。由求菩提願利樂他願。具
此大願如月圓滿。除自他障故云無翳。此心
能於下合願求。二利要於眞俗境離障倶了
方得滿足。故云一切境界清淨具足。結文可

經譬如轉輪聖王主兵寶臣隨意自在此心善
能莊嚴淨佛國土無量功徳廣利群生故是名
第九力波羅蜜因 喩發修力心。文三如前。
喩中一輪王喩。二主兵臣寶喩。王總喩發大
菩提心。臣別喩於發行力心。有二種力。一思
擇力。二修習力。如主兵臣所須四兵。隨自意
自在如思擇力。亦隨王意自在如修習力。四
兵二用。一廓境土。二安衆生。此心下法合。由
力波羅蜜一能嚴土。二廣利生。無量功徳通
此二處。無量功徳莊嚴土。無量功徳以廣利
生。結文可知
經譬如虚空及轉輪聖王此心能於一切境界
無有障礙於一切處皆得自在至灌頂位故是
名第十智波羅蜜因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
十種菩提心因 下喩發修智心。文三如前。
喩有二種。一虚空喩。二輪王喩。智有二種。一
成就有情智如虚空容受平等無擇。二成就
佛法智如轉輪王受灌頂位。又此二智倶通
二種。一淨如虚空含容一切所有功徳。二如
轉輪王能紹佛位廣利有情。此心下法合。一
切境無礙合虚空。皆得自在至灌頂位合轉
輪王。結文可知
經 如是十因汝當修學 下總結勸修。問。此
發心因位在何處。答。發心有多位。準大莊嚴
論有二。一世俗二勝義。世俗在地前勝義在
地上。又云。菩薩發心依諸地有四種差別。一
信行發心謂信行地。二淨依發心謂前七地。
三報得發心謂後三地。四無障發心謂如來
地。此約三祇及究竟位各増處説。據實四十
二位各各發心。文殊所問菩提心經又説四
種。彼云。有四種心能成就因能成就果。何等
爲四。一者初發心。二者行發心。三者不退發
心。四者一生補處發心。論釋云。初二發心並
在地前。初過聲聞次過辟支佛。第三發心過
不定地。已入初地得證智故。第四發心以善
□法王子地故即第十地。瑜伽七十二又有十
種發心。一世俗發心在地前。二得法性發心。
謂入地菩薩及得二乘果迴心之者。三不決
定發心謂非菩薩種性。設菩薩性有退還法。
四決定發心與彼相違。五不清淨發心謂被
他逼求活命等而發心者。六清淨發心者與
上相違。七羸劣發心者謂發心已被貪等纒
所蔽伏捨正行邪。八強盛發心與上相違。九
未成就果發心謂因位。十已成就果發心者
謂在佛位。此中所説十發心中不決定不清
淨及羸劣各少分三中容有能爲因故。由此
但可總相而釋通前所説三類發心。或且據
一相別配無妨。然不如通。眞諦三藏十發心
因喩法各五義釋。以下十度各有五行相故
雖有此理然無正文人。釋爲五義。□難準下
十度中各各五行。眞諦以彼瑜伽論中六度
□九門中五門配之。一自性。二一切。三難行。
四善士。五清淨。隨應配五。道理亦難。諸經論
説各各差別。雜集唯識等初六各三。後四各
二。大莊嚴論六各六門。寶雲經中十各十
門。何故但配瑜伽九門中五門耶。故知十度
行相差別有無量門。諸經論中隨影互明。各
不相違。然隨行相依釋亦得。以九門義攝一
切故。廣且依唯識攝大乘等差別而明
經善男子依五種法菩薩摩訶薩成就布施波
羅蜜云何爲五一者信根二者慈悲三者無求
欲心四者攝受一切衆生五者願求一切智智
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布施波羅蜜
今此下明是佛答中。第二修行既發心已次
應隨修。於中分二。初修行二釋名。修行十度
即爲十段。段段之中各分爲四。一標二徴三
釋四結。文段易知下更不科。但牒文釋。一者
信根者菩提既以信爲根本。又發菩提心經
論施有五種。一信心施是故最初□信爲根
而行布施。二慈悲者既爲菩薩意在利生。次
信慈悲。與樂拔苦而行布施。三無求欲者既
求菩提行於布施不希三有及報恩等。故無
求欲心。四攝受一切生者爲利生故平等攝
受一切衆生。五者願求一切智智者迴願自
他求佛菩提。又信根即菩提心體。七最勝中
依止最勝即攝慈悲。無求欲心清淨勝。攝受
一切意樂勝。願求種智迴向勝。以施在初略
最勝攝。影顯餘九亦最勝攝方名度故
經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持戒波
羅蜜云何爲五一者三業清淨二者不爲一切
衆生作煩惱因縁三者閉諸惡道開善趣門四
者過於聲聞獨覺之地五者一切功徳皆悉滿
足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持戒波羅蜜
 戒中有三。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
戒。一者三業清淨此即三聚戒之自性。二者
不爲一切作煩惱因。隨護他支。然十地論菩
薩受戒意爲斷除衆生四流。即斷惑因。三者
閉惡道趣。開善趣者十地論云。菩薩受戒爲
除衆生諸惡道苦。四者過聲聞等最爲甚深。
不共二乘故。求大菩提。不約小果故。五者功
徳滿者由戒爲依生定慧故。故遺教經云。依
因此戒能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又第一攝
律儀戒。第二第三饒益有情戒。第四第五攝
善法戒
經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忍辱波
羅蜜云何爲五一者能伏貪瞋煩惱二者不惜
身命不求安樂止息之想三者思惟往業遭苦
能忍四者發慈悲心成就衆生諸善根故五者
爲得甚深無生法忍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
成就忍辱波羅蜜 忍即有三。一耐怨害忍。
二安受苦忍。三諦察法忍。言能伏貪瞋煩惱
是耐怨害忍。由不惜身命等是安受苦忍。以
精進爲體。能行苦行不求安息。三思往昔被
他害等。思自往業忍彼不瞋。復由慈悲而爲
攝受故忍不瞋。此二即是耐怨害忍因。因有
五種。一唯法想。二有苦想。三無常想。四親屬
想。五攝受想。此且擧二五。爲甚深法者諦察
法忍。以慧爲性
經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勤策波
羅蜜。云何爲五。一者與諸煩惱不樂共住二
者福徳未具不受安樂三者於諸難行苦行之
事不生厭心四者以大慈悲攝受利益方便成
熟一切衆生五者願求不退轉地善男子是名
菩薩摩訶薩成就勤策波羅蜜。精進中。一
與諸煩惱不樂共住者精進有三。一被鉀二
攝善三利樂有情。此即第一被鉀精進。最初
發心起猛利樂欲翻諸煩惱如被鉀。二福徳
未具不受安樂者。攝善之中有其四種。加行
無下無退無足。此無退精進。於未得中能進
求故不息受樂。三於諸難行不生厭心。無足
精進。四者與慈悲倶攝受利益衆生方便成
就一切故是利樂有情精進。五願求不退地
者是攝善中無下精進。不自輕蔑能求上位

經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靜慮波
羅蜜云何爲五一者於諸善法攝令不散故二
者常願解脱不著二邊故三者願得神通成就
衆生諸善根故四者爲淨法界蠲除心垢故五
者爲斷衆生煩惱根本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
訶薩成就靜慮波羅蜜 靜慮之中亦有三。
一安住靜慮。二引發靜慮。三辦事靜慮。此中
第一是安住於諸善品。攝令不散。住定輕安
等故名安住。引發神通諸功徳等名引發。能
辦自他利益之事名辦事故第二常願解脱。
解脱即八解脱。於空有邊能不住者引解脱
故。第三願得神通即六神通。由現神通令諸
衆生捨邪歸正集諸善根。此二即引發靜慮。
四爲淨法界除心垢者心通二種。能縁慮心
并第一義心。爲淨法界即第一義心。依定能
除二心垢故此爲自利。五爲斷衆生煩惱根
本此即利他。此後二種是辦事靜慮。能辦自
他利益事故。非唯縁事名辦事。事謂事業業
用。然諸處説變大地爲金等。爲辦事者且約
外利事説
經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智慧波
羅蜜云何爲五一者常於一切諸佛菩薩及明
智者供養親近不生厭背二者諸佛如來説甚
深法心常樂聞無有厭足三者眞俗勝智樂善
分別四者見修煩惱咸速斷除五者世間技術
五明之法皆悉通達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
成就智慧波羅蜜 智亦有三。謂加行智根
本智後得智。五中初二加行智。於善友所修
十供養。及願常隨名爲親近一切諸佛菩薩
善友。皆願求養親近無向背心。如前供養説。
二常樂聞法心無厭足。應説諸佛本求法縁。
上二倶是加行智攝。第三第五是後得智。眞
俗二境樂能了知。第四爲斷見修煩惱。是根
本智。世間伎術即六十四能。五明之法謂内
明・因明・聲明・醫方明・工巧明。廣如瑜伽三
十八説。問。内明處者爲唯佛教名内明處耶。
答。外道亦有。但明内身因果名内明處
經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方便波
羅蜜云何爲五一者於一切衆生意樂煩惱心
行差別悉皆通達二者無量諸法對治之門心
皆曉了三者大慈悲定出入自在四者於諸波
羅蜜多皆願修行成熟滿足五者一切佛法皆
願了達攝受無遺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
就方便勝智波羅蜜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
訶薩成就願波羅蜜云何爲五一者於一切法
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有非無心得安住二者
觀一切法最妙理趣離垢清淨心得安住三者
過一切相心本眞如無作無行不異不動心得
安住四者爲欲利益諸衆生事於俗諦中心得
安住五者於奢摩他毘鉢舍那同時運行心得
安住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願波羅蜜
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力波羅蜜
云何爲五一者以正智力能了一切衆生心行
善惡二者能令一切衆生入於甚深微妙之法
三者一切衆生輪迴生死隨其縁業如實了知
四者於諸衆生三種根性以正智力能分別知
五者於諸衆生如理爲説令種善根成熟度脱
皆是智力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力
波羅蜜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智
波羅蜜云何爲五一者能於諸法分別善惡二
者於黒白法遠離攝受三者能於生死涅槃不
厭不喜四者具福智行至究竟處五者受勝灌
頂能得諸佛不共法等及一切智智善男子是
名菩薩摩訶薩成就智波羅蜜。方便度等四
瑜伽四十九説。如前所説。十二行相方便善
巧當知説名方便善巧。如前所説。五種大願
名願。所有十力加行名力。於一切法如實安立
清淨妙智名智。問。此第十與六何殊。答。即彼
中云。能取勝義無分別轉清淨妙慧名慧。能
取世俗有分別轉清淨妙智名智。名二差別。
十二方便善巧者四十五説。方便善巧當知
略説有十二種。依内修證一切佛法有六。依
外成就一切有情亦有六種。依内六者一於
有情悲心顧戀。二於諸行如實遍知。三於菩
提深心欣樂。四顧戀有情不捨生死。五遍知
諸行輪迴不染。六欣樂佛智熾然精進名依
内修六種善巧。此意自利依外有情修六善
巧者。一令修少善感無量乃至微善令修迴
向。二令小功力獲大菩提能令捨邪修隨喜
等。三憎背聖教令除恚惱。四處中住者令其
趣入。五趣入者令其成就。六已成就者令得
解脱。已成後六善巧之中後之四種。復修六
種方便善巧。一隨順會通。即爲會釋諸教相
違。二共立要契。令先斷惡修善方便利益等。
三異分意樂。見不善等現違背意乖先許等。
非染心爾令改修故。四逼迫所生居尊勝位
逼令修善。五施恩報恩謂於有恩他欲來報。
但令修善爲惠報恩。六究竟清淨。謂現八相
究竟利生等。廣如彼釋。願行不同有説一願。
即初發心願度有情共求佛果。發菩提心論
云。以此願引生十大願。如唯識論等説有二
願。一求菩提願。二利樂他願。諸處通説有四
弘願。即未度令度等。瑜伽四十五説有五大
願。一發心願。二受生。三所行。四正願。五大
願。於無上覺初發心求名發心願。次爲利生
願生善趣名受生願。願修善法名所行願。願
當攝受一切功徳名爲正願。説此正願生於
大願。大願即是十種大願。一願樂以一切上
妙供具供養諸佛。二願攝護諸佛正法。三願
從知足至入涅槃常隨侍從。四願行一切菩
薩正行。五願普成就一切有情。六願往一切
諸佛世界。七願能普淨一切佛土。八願同菩
薩意樂加行趣入大乘。九願一切無倒利生
皆不唐捐。十願速成無上菩提。發菩提心經
論・大莊嚴論各説十。大同少別。寶雲經十多
分有別。力智亦爾。諸説多少各有不同。煩不
具引。且依攝論及唯識論總相而釋。第三依
徴列中五。即五段顯不指科。方便五中初三
拔濟方便。後二迴向方便。意樂煩惱心行差
別者爲拔濟生須識意樂及煩惱心貪嗔癡行
八萬四千諸塵勞門所有差別。此所對治諸
對治門心皆曉了者。次爲對除須識除法。八
萬四千諸功徳門即是能治。大慈悲定出入
自在者既識除法。應往諸趣而行化利。依大
慈悲出入諸定皆使自在現大神通故。諸波
羅蜜皆願修行者迴向菩提故。方便修諸波
羅蜜一切佛法願了攝受者菩提涅槃智斷恩
等願皆證得了達攝受。是能證義。列願五中
初三求菩提願。後二利樂他願。初三即觀三
身。願住第一觀一切法。雖是總觀亦觀一切
八相之法不生滅等。離執安住者雖名觀住
即是欲願。如般若問應云何住。觀一切法等
通能所觀。報佛之智觀一切法。俗諦最妙理
趣眞諦離垢清淨。即離二障能觀之智於二
諦中心得安住。得者證也。即報身四智。今云。
菩薩於佛能觀垢淨智亦願樂住。過一切相
等者欲得法身。云心得安住體即欲樂。觀於
法身過一切相是心之本。心本即眞如。無作
者非煩惱作。無行者如離三世故。不異者無
有前後別異之相。不動者不遷滅。觀彼法身
離此四相故。願樂住云心得安住。爲欲利益
等者言於俗中者。即是機性能詮教等。爲利
他事故須了教詮及生機性。此即俗諦。於中
願樂心得安住。於奢摩他等欲爲利生要依
止觀了知如幻離諸過等。故須倶行。奢摩他
此云止。毘鉢舍那此云觀。起於願樂云心得
安住。力五種者瑜伽云。力即十力此中第一
則業異熟智力及遍趣行智力。善惡即善不
善業故心行即遍趣。正智者離増上慢行故。
智能遍實了一切業及彼意趣趣向故。能令
入於深妙法者是漏盡智力。知漏盡不盡證
得無爲故。能令入深妙之法。衆生輪迴是生
死生智力。若知過去輪迴亦通宿住智力。隨
善惡如實了知輪迴生死。三種根性正分別
知者。根即根勝劣智力。性則種種性智力。五
如理爲説成就度脱者通處非處智力靜慮等
智力勝解智力。能修此等即修習力。能了此
等思擇力。五智中初三成熟有情。後一成就
佛法。一能爲衆生分別善惡。二能令衆生遠
離黒法攝受白法。三爲利有情於生死不厭
於涅槃不喜。四其福智行至大涅槃究竟處
故。五於第十地受勝灌頂得佛菩提。諸不共
法本後二智。此中十度地前地上各隨分修。
十地各一約増勝説。十波羅蜜多以五門分
別。一釋名。二出體。三廢立。四釋相。五諸門。
第一釋名者初釋總名後釋別名。梵云始迦
波羅蜜多。始迦十。波羅彼岸也。蜜多離也到
也。總云十離到彼岸。十者數也。彼岸有五。一
所知二教三理四行五果。由此十行能知一
切空有境盡。能解一切五明教盡。能達一切
眞俗理盡。能修一切福慧行盡。能證菩提果
盡名到彼岸。菩提斷倶名菩提。菩提涅槃並
名菩提故。於五中有小不盡不名到彼岸。離
者遠離。由此十行能離生死五蘊之法。能到
所知五種彼岸名十波羅蜜多。依大般若作
如此釋帶數釋也。若無性釋論於諸世間聲
聞獨覺施等善根最爲殊勝能到彼岸。是故
通稱波羅蜜多。若據自能所到釋。攝論簡他。
以二乘等非於此五皆修證故大莊嚴論四義
釋。解深密經伽七十八以五義釋。雜集論第
十一以十二義釋。此經有十七義。如次文説。
釋別名者攝論云。又能破裂慳悋貧窮及能
引得廣大財位福徳資糧。故名爲施。又能息
滅惡戒惡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爲戒。大
莊嚴論能令清涼故名爲戒。攝論約所治。莊
嚴據得果。亦不相違。餘釋不同皆準此知。又
能滅盡忿怒怨讐。及能善住自他安穩。故名
爲忍。又能遠離所有懈怠惡不善法。及能出
生無量善法令其増長。故名精進。又能消除
所有散動及能引得内心安住。故名靜慮。又
能除遣一切見趣諸邪惡慧及能眞實品別知
法。故名爲慧。釋云。謂於因時能破慳悋亦能
引廣福徳資糧。及於果時能裂貧窮得大財
位。故名爲施。餘釋別名其文易了。然但釋六
不釋後四。準文殊問經論下爲治十障立十
波羅。後四云。七者治煩惱心生助道法故。八
對治顛倒道集實諦助道。生不顛倒道故。九
者對治不自在心法。時非時得自在故。十者
對治有我相。觀諸法無我故。此意因時對治
煩惱心故生助道心。果時得助道法。即諸道
品四智相應諸助道法。餘亦準知。出體如餘。
辨廢立者前六廣如攝大乘第七莊嚴論第七
成唯識論第九。後四解深密經第四云。與前
六種爲助伴故。於前三種所攝有情安置善品
故説方便與三爲伴。於現法中煩惱多故。於
内心住無堪能等。復彼攝受乃至云。由此願
故煩惱微薄能修精進。故我説願爲進助伴。
由此力故於内心住有所堪能故。説力爲靜
慮助伴。由此智能引出世慧故我説智與慧
爲伴。此意爲助成滿前六故修後四。若準文
殊問經發菩提心經。爲治十障立於十度。前
六即慳等。後四障者七煩惱心障。八顛倒道
障。九不自在心法障。十有我相障。治此後四
障立後四種度。若無性攝論後四一一皆通
前六。彼云。一方便善巧。謂以前六所集善根
共諸有情迴求無上正等菩提故。二願波羅
蜜多。謂發種種微妙大願引攝當來波羅蜜
多殊勝縁故。三力波羅。謂由思擇修習二力
令前六種無間現行故。四智波羅。謂由前六
成立妙智受用法樂成就有情故。諸波羅蜜
各有多義。隨各擧一皆不相違
經善男子何者是波羅蜜義 下辨修行中第
二釋名。於中分二。初徴問後解釋。此徴也」
經所謂修習勝利是波羅蜜義滿足無量大甚
深智是波羅蜜義行非行法心不執著是波羅
蜜義生死過失涅槃功徳正覺正觀是波羅蜜
義愚人智人皆悉攝受是波羅蜜義能現種種
珍妙法寶是波羅蜜義無礙解脱智慧滿足是
波羅蜜義法界衆生界正分別知是波羅蜜義
施等及智能令至不退轉是波羅蜜義無生法
忍能令滿足是波羅蜜義一切衆生功徳善根
能令成熟是波羅蜜義能於菩提成佛十力四
所畏不共法等皆悉成就是波羅蜜義生死涅
槃了無二相是波羅蜜義濟度一切是波羅蜜
義一切外道來相詰難善能解釋令其降伏是
波羅蜜義能轉十二妙行法輪是波羅蜜義無
所著無所見無患累是波羅蜜義 解釋有十
七義即爲十七段。文段易知不別牒科。但依
次釋。言勝利者瑜伽三十五總説發心有二
勝利。初發心已即是衆生尊重福田。一切衆
生皆應供養。亦作一切衆生父母。二發心已
即能攝受無惱害福。由此菩薩成就如是無
惱害福得倍輪王所守護。寢寤得安非人不
嬈。轉受餘生無病長壽常益有情無勞損等。
若攝大乘別説勝利。論云。如是六種所得勝
利云何可見。謂諸菩薩流轉生死。富貴攝故。
大生攝故。大朋大屬之所攝故。廣大事業加
行成就之所攝故無諸惱害。性薄塵垢之所
攝故。善知一切工巧明處之所攝故。勝生無
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現作一切有情
一切義利是名勝利。釋云。富貴攝故是施勝
利善趣攝故名大生。戒勝利。朋謂親族屬謂
奴婢等。是忍勝利。廣大事業加行成就是進
勝利。廣大事業謂輪王等。於中策勵名爲加
行。所作皆辦故名成就。無所罣礙無諸惱害。
性薄塵垢之所攝故是靜慮勝利。善知一切
工巧明處是慧勝利。此上是六別別勝利。無
罪乃至坐菩提座常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
利是六通利。不同世間勝生有罪。又無邊無
間乃至菩提非如世間唯自利益。常能現作
有情義利故如勝生能。餘五亦爾。佛智無量
能了二空名大。餘不能測名爲甚深。此十能
滿名到彼岸。是波羅蜜義。善法名行不善名
非行。此即是因。倶不執著即不執著是波羅
蜜義。生死有漏果涅槃無漏果。生死過失涅
槃功徳。於生死過失正覺。於涅槃功徳正觀。
或是正覺觀倶通二處。是彼岸義。愚人樂生
死智人樂涅槃。平等利益悲心不損名攝受。
能得説示七聖財寶爲智人。能得説示施戒
忍勤定智方便爲世間。法爲智人財爲愚人。
現者説示或通爲二説令學故。此是所示。或
可。珍寶即依勝定現七寶等施諸衆生。無礙
四無礙。解脱八解脱。由八解脱能引神通等
得四無礙等。智慧滿足此能爲説。是波羅蜜
義。法界衆生界即五無量之二種也。影顯於
餘能正了知。施等即前五度及智即後五度。
皆能修習至不退轉即第十地至行彼岸。無
生法忍三無生忍。如前已釋。初地創得。八地
相續得。能令滿足者得至佛地。上二自利滿。
一切衆生功徳善根能令成就者是利他彼
岸。十力降天魔無畏降外道不共法降二乘。
此三勝故例餘功徳亦皆成滿。是菩提波羅
蜜智徳也。生死涅槃了無二相如所通達眞
如無別。彼岸斷徳也。不如二乘以法執心見
有二相。濟度一切是恩徳。由具無畏外道諸
難釋令降伏。能破邪彼岸。能轉十二妙行法
輪是顯正彼岸。十二妙行者四諦三轉。且依
苦諦見道示相修道勸修無學作證。生無漏
慧名爲法眼。各於去來今斷彼愚故一刹那
智義分斷三。即如次名智明覺也。計餘三諦
各有十二。應成四十八種行相。以相似故總
名十二妙行法輪。廣此法輪如法華疏。能於
一切無著無染著。無所見無滯礙。無患累捨
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即是
永捨二種生死之患累也
經善男子初地菩薩是相先現三千大千世界
無量無邊種種寶藏無不盈滿菩薩悉見善男
子二地菩薩是相先現三千大千世界地平如
掌無量無邊種種妙色清淨珍寶莊嚴之具菩
薩悉見善男子三地菩薩是相先現自身勇健
甲仗莊嚴一切怨賊皆能摧伏菩薩悉見善男
子四地菩薩是相先現四方風輪種種妙華悉
皆散灑充布地上菩薩悉見善男子五地菩薩
是相先現有妙寶女衆寶瓔珞周遍嚴身首冠
名華以爲其飾菩薩悉見善男子六地菩薩是
相先現七寶華池有四階道金砂遍布清淨無
穢八功徳水皆悉盈滿嗢鉢羅華拘物頭華芬
陀利華隨處莊嚴於華池所遊戲快樂清涼無
比菩薩悉見善男子七地菩薩是相先現於菩
薩前有諸衆生應墮地獄以菩薩力便得不墮
無有損傷亦無恐怖菩薩悉見善男子八地菩
薩是相先現於身兩邊有師子王以爲衞護一
切衆獸悉皆怖畏菩薩悉見善男子九地菩薩
是相先現轉輪聖王無量億衆圍繞供養頂上
白蓋無量衆寶之所莊嚴菩薩悉見善男子十
地菩薩是相先現如來之身金色晃耀無量淨
光悉皆圓滿有無量億梵王圍繞恭敬供養轉
於無上微妙法輪菩薩悉見 已下答中第三
大段證地。由前發心久修勝行得至證地故。
於中分五。一得地相。二釋地名。三明地障礙。
四地所修行。五明地修習。此得地相。謂初證
時所得之相。若無性攝論第七於十地中通
得四相。論云。得此諸地云何可見。此問由四
種相。一得勝解謂得諸地深信解故。二得正
行謂得諸地相應十種正法行故。三得通達
謂於初地達法界時遍能通達一切地故。四
得成滿謂修諸地到究竟故。釋云。深信解者
於地教決定印可眞實如是。十種正行者即
十法行。謂供養。書寫。施他。聽。披讀。受。持及
開演。諷誦。及思修。得通達者謂於初地達法
界時。遍能通達一切地者若於初地正通達
時速能通達後一切地。此種類故如有頌言。
如竹破初節餘節速能破。得初地。眞智諸地
疾當成。到究竟者謂地地中果分成滿或最
後滿。果分成滿望前爲果在因名分。或最後
滿者即成佛果。果究竟故。或第十地因究竟
故稱最後滿。若準大莊嚴論第十三云。入地
菩薩地地皆有十相。何者爲十。一明信。二無
劣。三無怯。四無待。五通達。六平等。七離偏。
八離著。九知方便。十聖衆生。明信者於自地
得明。於諸法中除無知故於他地得信。於後
諸地願樂故。無劣者聞深妙法不驚怖故。無
怯者難行行極勇猛故。無待者起自地行不
待教故。通達者他地方便皆能起故。平等者
普於衆生同自心故。離偏者耳聞毀譽無高
下故。離著者得輪王等位無愛染故。知方便
者知諸法不可得爲佛上方便故。聖衆生者
諸佛徒衆恒在生故。此等十相地地皆具。亦
有得度相。廣如彼明。彼二文約内證相。諸地
之通相。此經約外得。諸地之別相。由行十度
外得此相。十地現相即爲十段。分別可知。問。
此等相在何處。答。各各將入自地時得。云先
現故。又解。各各初入地時得。而云先現者更
有多相。此等先現故不可在地前。云初地等
菩薩是相先現故。表於初地能行一切施度。
外遍大千現種種寶藏。能遂所求故無不盈
滿。菩薩皆見者自上菩薩得見此相。非下得
見。餘皆準知。於第二地表證平等理具持淨
戒淨十業道故現妙色淨寶嚴具。於第三地
表行三忍有勇健相。被甲降怨。於第四地表
行四正勤七淨九淨妙華散地。七淨者戒淨・
心淨・見淨・度疑淨・道非道智見淨・行智見淨・
行斷智見淨也。九淨者加無縁寂滅淨淨國
土淨。於第五地表行禪定離諸硬強有寶女
現。禪定能生解脱遍處等瓔珞嚴身。行七覺
分故首冠名華。於第六地文義有八。一表行
智度。智有七種。法智・類智・世俗智・神通智・
相智・十力前行智・四道理中正道理智。故現
七寶華從起故寶華依池。二即法類智依觀
四諦悟縁起理。有四階道。或依智分加行無
間解脱勝進爲四階道。三證如理起金砂遍
布。四離麁相障清淨無穢。五得八解脱或八
道支或八種智現八功徳水。一淨。二輕。三冷。
四耎。五甘。六不臭。七飮不損喉。八飮不傷
腸六四智因現四色華。青黄赤白。七遊法苑
樂。八證無爲涼。於第七地表行善巧拔濟衆
生。於菩薩前應墮惡趣。能令當不墮現不受
惡報。故無有損傷。離現當怖。如首楞嚴經。
菩薩性是首楞嚴三昧。能息諸苦拔三毒箭
等。於第八地表行二願或無相智任運現前
得相土二自在故。於身兩邊師子衞護。能令
一切煩惱不現行故一切獸怖。於第九地表
行力度如彼輪王有大勢力。四辨利生故無
量億衆圍繞供養。以四無量蔭生如蓋。離染
故自行七聖財或衆生縁慈等衆寶莊嚴。於
第十地表灌頂位將成正覺。於菩薩身有如
來相現。一現身。二現光。三現衆梵。四現轉法
輪。此於自身不由作意有佛身相等。若準菩
薩求夢經。於其地地各夢諸相。八地已上菩
薩無睡如何有夢。此約所見觀如夢幻。今此
亦爾。雖不作意如夢自身現佛事等。非約外
見。初地已上刹那恒得見諸佛故。或此外覩
如來相現。刹那所見彼佛爲現。此約自見
經善男子云何初地名爲歡喜 賛曰。第二釋
地名。成唯識第九。攝論第九。大莊嚴十三。解
深密經。瑜伽。決擇等皆廣釋名。大意皆同。復
少差別。廣略互顯。繁不具引。十地不同分爲
十段。初地分三謂徴釋結。餘九各二但有釋
結。準此初徴應言云何初地等名爲歡喜等。
略其等字
經謂初證得出世之心昔所未得而今始得於
大事用如其所願悉皆成就生極喜樂是故最
初名爲歡喜諸微細垢犯戒過失皆得清淨是
故二地名爲無垢無量智慧三昧光明不可傾
動無能摧伏聞持陀羅尼以爲根本是故三地
名爲明地以智慧火燒諸煩惱増長光明修行
覺品是故四地名爲焔地修行方便勝智自在
極難得故見修煩惱難伏能伏是故五地名爲
難勝行法相續了了顯現無相思惟皆悉現前
是故六地名爲現前無漏無間無相思惟解脱
三昧遠修行故是地清淨無有障礙是故七地
名爲遠行無相思惟修得自在諸煩惱行不能
令動是故八地名爲不動説一切法種種差別
皆得自在無患無累増長智慧自在無礙是故
九地名爲善慧法身如虚空智慧如大雲皆能
遍滿覆一切故是故第十名爲法雲 賛曰。
釋有二義。一自利。二利他。得出世心即二空
智與心相應名出世心。是隣近釋。昔未得今
始得釋初得言。此自利。於大事用如願成就
者謂利他用。故大莊嚴論云。一見眞如謂見
自利。昔曾未見今時始見。去菩提近故。二見
利物謂見利他。一一刹那能成就百衆生故
此能成就百類有情。準知菩薩以利衆生爲
大事用。如十地經論・瑜伽四十七・唯識等皆
説。初地得十百門。一淨信出家。一刹那頃證
百三摩地。二以淨天眼於諸佛國見百如來。
三於彼變化住持皆能解了。以神通力動百
世界。四身亦能往放光令見。五化爲百類。六
成就百類所化有情。七若欲留命能住百劫。
八於前後際能知百劫。九於蘊界等百法明
門能正思擇。十化百身。身皆能現百菩薩眷
屬。或總十百爲大事用。生極喜樂釋歡喜言。
通前二處。結文可知。餘九文顯。亦不牒科。皆
準初知。於二地中離於二垢。一諸微結垢起
異乘心。二諸犯戒垢誤犯三業故大莊嚴論
云。於二地中出二種垢。一出犯戒垢。即此犯
戒過失。二出起異乘心垢。即諸微細垢。離二
垢故名離垢。此云皆得清淨。即離垢義。言無
量智慧謂聞思修三慧無量。從定所發自明
明他。大莊嚴論云。由能以法自明明他故名
明他名三昧光明。不爲外道邪魔摧伏名不
傾動。又除障故名不傾動。即彼三慧以定總
持之所發故。即定總持名爲根本故。唯識論
第九云。成就勝定本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
光故。前已説慧是三昧光明。故下但云總持
爲本。結文可知。第四地中修菩提分。智慧之
火焔能燒微細煩惱現行等障薪故。莊嚴論
云。於四地中以菩提分慧爲焔自性。以惑智
二障爲薪自性。更増勝智光明覺品。即是菩
提分法轉更増勝。第五地中眞俗二智行相
互違合令相應。倶時而起名修行方便勝智
自在。復能除彼害伴隨眠遠隨現行名爲難
伏。雖分別見等見道已除倶生身見四地已
斷。至此地中復除害伴。此不與我見倶。別
起貪瞋等亦通見修斷。就總盡説云見修煩
惱難伏能伏。非分別惑此地方伏。此道智障
以煩惱名説。據害伴倶所知障品伏不起説。
非諸倶生此皆能伏。羸劣睡眠六七地伏。又
依六説。非第七倶。第七倶者八地已去猶現
行故。故解深密云。八地已上唯有所依所知
障在。第六一向恒在觀中不可起惑。又斷所
知能依惑障。亦畢竟伏。唯識論等據二身見
説見修惑四地除。此經據貪等故説五地伏
見修惑。各依一義互不相違。問。準諸處説初
地已上一切煩惱能伏頓盡由故意生。云何
我見等四地能伏害伴隨眠五地能伏。答。若
據能伏初地即能猶故意起。今依永伏故意
不能令起。此由斷彼所依所知故與差別。此
中二難。一能合二智難。二能伏煩惱難。此地
倶得故名難勝。又大莊嚴論有二難退。一勤
化衆生心無惱難。二生不從化心無惱難。此
意二難退者退謂捨。極難捨退。此地菩薩能
退二難。於難得勝故名難勝。此意即能退難
退義。同難伏能伏。彼論約利他難得勝。此經
據自利難得勝。各據一義各不相違。或可。此
中修行方便極難得故。即彼二難勝智自在
極難得故。即餘所合眞俗二智。一極難得故
通於二處即皆攝盡。第六地中恒觀十二因
縁道理相續不斷名行法相續。智常正觀名
爲了了。此爲加行復能引起無分別智名無
相思惟。思惟即正智皆悉現前故。成唯識論
云。住縁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恒觀在前。
依大莊嚴云。於六地中依波若力能不住生
死涅槃。二法恒現前。亦此無相思惟中攝無
生死涅槃二種相故。問。準餘處文於五地中
已無涅槃生死二相證得無住。何故大莊嚴
論説在六地。答。餘約暫能説在五地。此約
多續説在六地。唯識論等云。於六地中無相
觀多有相觀少。第七地中於無相理長時相
續。能以眞智觀無細生滅二。無相思惟即無
分別智。此中應云於無相理無漏無間思惟。
簡第六地有相間故。以經多時方至此地故。
解深密經云。能遠證入無間無缺無相作意。
解脱謂八解脱。三昧謂三三昧即無相思惟
無相解脱三昧。倶遠修行至功用後邊故。唯
識論云。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
道故。初三地修相同世間行施戒修。四五六
地修於道品。四諦縁起相同二乘。以出離彼
故名遠修行。離細相現行障故名清淨無障。
第八地中於無相觀任運起故名無相思惟。
修得自在純無漏觀無煩惱動云諸煩惱行不
能令動。即二不動。一相用不動相即有無相。
用即功用。二煩惱不動故。唯識云。無分別智
任運現前。相用煩惱不能動故。大莊嚴論但
不爲相及功用動無不爲煩惱動。彼略説故
第九地中任運能得。四無礙智説一切法。總
通四辨倶得名説。以種種名言差別説。以種
種義差別説。以種種音聲差別説。以種種辨
才差別説。由任運故皆得自在。離二愚障故
云無患累。復能令自他一智慧二自在三四
辯皆得増長。故名善慧。又四辯才能説除疑
名爲善慧。於第十地所得法身如大虚空。以
大智慧如雲遍空即智充滿法身。又猶如雲。
法即如雲。能覆一切故。復説妙法如雲下雨。
即法之雲。法通法身及所説法。依大莊嚴論
云。由三昧門及陀羅尼門攝一切聞熏因遍
阿梨耶識中。譬如浮雲遍滿虚空。能以此聞
熏習雲於一一刹那於一一相一一好一一毛
孔雨無量無邊法雨。充足一切可化衆生。由
能如雲雨法雨故名法雲地。此即阿頼耶識
如空。無漏聞熏習如雲。此意阿梨耶能廣含
藏如空。種能生現如雲下雨。以定總持所有
熏習攝餘熏習。起現行時復能説法。唯前言
由三昧門及陀羅尼門攝一切聞熏習因故。
以定及總持攝聞熏習。準下云以此聞熏習
雲即説彼二所有熏習。不爾如何前云遍阿
梨耶識中。若瑜伽論・解深密等亦以。麁重如
空遍於一切。此智如雲遍能隱覆如空麁重
故。成唯識論云。大法智雲含諸徳水蔽如空
麁重充滿法身故。空有三義。一法身如空以
遍淨故。二阿梨如空以遍含一切種故。三麁
重如空遍一切故。雲有三。一聞熏習如雲。二
智慧如雲。三慈悲如雲。即十地經云。自從願
力起大慈悲雲。據自利及決擇増説智慧雲。
據利他覆蔭即説慈悲。此二據現行説。若據
當能雨功徳法二種子如雲。同無著般若論。
未來如雲故皆不相違。問。此之十地即十三
住中十住。住地二名有何差別。答。準大莊嚴
論一釋無別故。彼論云。十一住者即十一地。
住者名地。既住者名地。明知無差。一解。地住
名別。彼論自問云。何名地。偈言爲集諸善根
樂住故説住。數數數無畏復以地爲名。準釋
初二句釋住名。後二句釋地名。云諸菩薩爲
成就種種善根。於一切時樂住一切地。是故
諸地説名爲住。歩彌耶名爲地。歩者數數義。
彌者實數義。耶者無畏義。欲進上地數數斷
障礙數數得功徳。是數數義。地以十數爲量。
一一地中知斷爾所障礙知得爾所功徳。知
此不虚是實數義。上地是無畏處。諸菩薩畏
於自地中退失自他利功徳進求上地。是名
無畏義。以三義故名地
經善男子執著有相我法無明怖畏生死惡趣
無明此二無明障於初地 賛曰。此第三明
地障。因明十一地障。前問菩提。通佛果故。今
亦明佛地之障。此十一障即十一段此初。即
異生性障。文分爲三。一牒請機。二出障體。三
辨所障。餘十障文各有二。除所告機。有相我
法即二執之境。相謂相状。能執之心當情相
状即同唯識論。云起自心相。或即體相。執著
即能執之心。此執著我法皆悉有體。設執法
無還執有無相。是故經云不應住法亦不住
非法。非法者是無法也。若執我無亦是法執。
二執是慧倶無明。強名爲無明。是隣近釋。怖
畏生死惡趣無明者此惡趣言非唯三惡道通
八難故。但分別所起不善業及所感果并所
知障所發業果亦是此攝。毀責之名總云惡
趣。由是此經云生死惡趣非唯三途。言怖畏
者即此惡趣是所怖畏名爲怖畏。此無明發
無明品故名爲無明。又唯識論云。或説彼利
鈍障品倶起二愚。二執無明意説利品。惡趣
無明意説鈍品。倶起無明名惡趣者亦毀責
名。或見等迷理不發惡業。鈍品迷事故發惡
業。從果爲名名惡趣雜染愚。愚是本故並依
主釋。問。唯識論云。一執著我法愚。即是此中
異生性障。且異生性障不相應假。依種分位
非即種體。云何二執即異生性。答言。異生性
雖實通依。與現本識同地能生分別二障種
子上立。從能依法以立障名。或即異生性從
所依執種名執著我法愚。體不即愚。愚品名
愚。如前所引。問。初地能斷分別二執。彼唯識
論等何不即以二執自體立於障名。或從能
所依以立障名耶。答。異生性滅即二執斷。又
異生名簡異於聖。得聖斷彼顯故立名。問。入
於初地既斷二障。云何攝論云十無明是不
染汚分別我執是染汚故。答。世親攝論彼中
解云。雖斷二障二乘亦能斷煩惱障。是共徳
故意約不共所知障説名不染汚。又解。彼説
不染約修道斷離十障外説十無明顯立十
地。成唯識論天親攝論倶有二解。二十二愚
所明體性與瑜伽七十八等同。又準餘文皆
於初地説斷二愚及彼麁重。此略不言麁重。
成唯識論有其二釋。論云。彼麁重言顯彼二
種或二所起無堪任性。無堪任性者瑜伽五
十八云。謂第八識中不安穩性等。唯識論云。
如入二定説斷苦根。所斷善根雖非現種而
名麁重。此亦應爾。愚及麁重餘之十種皆準
此知。解異生性及其麁重廣如成唯識義燈
所説
經微細學處護犯無明發起種種業行無明此
二無明障於二地 即邪行障是所知障。倶
生一分能令菩薩誤犯三業。初地已上性戒
成就必不故犯性。誤有所犯初地未斷。入二
地斷。發起種種業行無明是彼誤犯所起三
業。唯識論云。所知障中倶生一分及彼所起
誤犯三業。彼障二地極淨尸羅。入二地時便
能永斷。由斯二地説斷二愚及彼麁重。一微
細誤犯愚。即此中倶生一分。二種種業趣愚。
即彼所起悞犯三業。能起三業不但無明。所
起三業亦非是愚。愚相應愚所起愚品類總
名愚。成唯識又云。或唯起業不了業愚。此意
但取能起能迷迷三業之愚。亦並依主釋。問。
成唯識論第八云。所知障不能發業云何復
云能發三業。答。約不能發招趣生異熟果業
云不發業。若不能招所有三業此所知障非
不能發故。佛地論出二體倶云謂所發業并
所得果。果是等流増上二果故不相違
經未得令得愛著無明能障殊勝總持無明此
二無明障於三地 即闇鈍障。未得今得即
是無漏勝定。通色無色及勝修慧。二地中無。
入三地時能斷彼障。體即欲界貪倶所知障
云未得今得。能障殊勝總持。總持有四。謂法
義・呪・得菩薩忍。入三地時能斷彼障。總持念
慧爲性。今説。初二由入三地能斷定障。得勝
定發勝修慧。斷總持障得勝總持。發得聞思
二種勝慧故。成唯識云。由斯三地説斷二愚
及彼麁重。一欲貪愚。即障勝定及修慧者。二
圓滿聞持陀羅尼愚。即障總持聞思慧者。此
由欲貪性爲散亂。此所知障與欲貪倶名爲
欲貪故障勝定及於修慧。若障總持及聞思
慧是別所知。非即所障。義分爲二。又聞思與
聞持相近故偏説之。非不障修慧各從増

經味著等至喜悦無明微妙淨法愛樂無明此
二無明障於四地 即微細煩惱現行障。等至
即勝定。味著是愛喜悦是受。即領受下劣定
障修勝定故爲勝障。餘多説貪。此經兼受即
正障體。貪縁此受所領受定故倶名障。或此
喜悦即是定愛。微妙淨法是菩提。法愛即樂
也。體即是貪。此二無明是彼二貪相應無明
故。成唯識論云。一等至愛愚。即是此中定愛
倶者。二法愛愚。即是此中法愛倶者。亦依主
釋。此之二障四地能斷。由於四地作菩提分
法觀故。故唯識論云。菩提分法特違彼故。此
中言定亦兼於慧。言菩提分法亦有教法及
餘勝法并勝智慧。於第三地雖證勝定及勝
教等。猶生愛著未能得作菩提分觀。故入四
地中作菩提分觀。特違於彼故入四地能斷
彼二。廣如成唯識論。問。如何特違。答。由四
地中修菩提分法。初作四念住觀一切法皆
無我故。故特違彼我執故除微細煩惱現行
障。此障即是倶生身見。定法愛等諸相應惑
及隨煩惱復作壞縁法念處觀故。特違彼定
法愛等。又前三地創得勝定及勝教法故有
愛著。此四地中更得勝法故能除彼。又能證
得無攝受如能特違彼。問。餘處初無明等皆
即障名。何故等至愛不即障名耶。答。應知此
中十障無明更互影顯。如初障等但説我法
等。據實通餘惑。然四地等障顯不但一法。即
總云微細煩惱等。據別勝障即應云我見及
二愛。約通故總説。二十二無明多約別説故。
此定愛等不即十障名。影餘應爾
經欲背生死無明希趣涅槃無明此二無明障
於五地。即欲背生死愚。希趣涅槃者即欣
涅槃愚。不能了生死涅槃眞體無別故故有
欣厭。此即於下乘般涅槃障又作勝菩提分
觀。未能證得無差別如爲五地障。前後説障
皆準此知。由於五地作四諦觀眞俗二智合
令雙行。由能證得無差別如能證之智名無
差別道。故成唯識論云。彼障五地。無差別道
入五地時便能永斷故能除彼
經觀行流轉無明麁相現前無明此二無明障
於六地 觀行流轉即縁苦集無明麁相現
前。即觀滅道淨相。此即麁相現行障。以五地
中觀四諦故。雖亦作無相多時作有相觀障
於六地多無相觀。故入六地能斷此障
經微細諸相現行無明作意欣樂無相無明此
二無明障於七地 即細相現行障。微細諸
相即細生相。作意欣樂無相即觀細滅相。由
於六地作縁起觀見有生滅。彼障七地妙無
相道。未能即空起有勝行。故入七地除
經於無相觀功用無明執相自在無明此二無
明障於八地 即無相中作加行障。於第七
地雖能長時作無相觀。能加功用方得。長時
有加行愚。由愚未斷故起加行。無相觀中不
得自在。執相者即於七地雖現相土有執相
種。於現相土亦不自在。不自在言通於無相。
又有四自在謂相土智業。於八地中得相土
二。九地得智十地得業。相即隨欲現金銀等
類。類寛也。土即隨欲現。或大小土狹於相故。
今言相即得攝土。故入八地能斷彼障。問。入
八地已無相自在。何故耽寂不欲利生。答。言
自在者約無功用任運能起自利而説。不約
利他故不相違
經於所説義及名句文此二無量未得善巧無
明於詞辯才不隨意無明此二無明障於九地
 即利他中不欲行障。所説義義無礙解。及
名句文法無礙解。於此二中未得自在云未得
善巧。於詞者諸方音聲。故成唯識論云。法縁
名等詞縁於聲。故詞是聲。辯才者即七辯才。
於現音聲及七辯才不自在故名不隨意。由
第八地於利他中不欲行故。未能除此四無
礙愚。故入九地即能永斷
經於大神通未得自在變現無明微細祕密未
能悟解事業無明此二無明障於十地 則於
諸法中不得自在障。五種神通過於二乘及
前菩薩。又能廣利得自在故名大神通。變謂
轉換現謂化現。無而忽有。微細祕密有大法
智雲及所含藏。細者妙也。即是微妙。由離障
故極難得故。難解稱祕密。未能悟解則無明。
事業者利生事業於第九地無明障此。故入
第十即能永斷
經於一切境微細所知障礙無明極細煩惱麁
重無明此二無明障於佛地 即第十一障空有
理事名一切境。妙觀察智觀如羅穀。此即由
有細所知障通現及種。通七識倶所熏成種。
亦由第七現行法執不得分明。極細煩惱麁
重者則細煩惱種子。亦通第七識。煩惱現行
入八地。時畢已不起。若其種子第十地未斷
故障佛地。在金剛定無間道除。非同於餘入
地方斷。此經約二十二無明辨障差別。亦即
攝十一障總即名障別即名愚。此攝十一障
二十二愚。諸教不同煩不具述
經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初地中行施波羅蜜
於第二地行戒波羅蜜於第三地行忍波羅蜜
於第四地行勤波羅蜜於第五地行定波羅蜜
於第六地行慧波羅蜜於第七地行方便勝智
波羅蜜於第八地行願波羅蜜於第九地行力
波羅蜜於第十地行智波羅蜜 賛曰。第四
地所修法。文段可知。問。菩薩地前尚行六度。
及十地論等云。第二劫一行中行一切行。於
第三劫一切行中行一切行。即皆具修。何故
此文地各行一。答。據實如是。言於十地各行
一者約増而説。無性攝論云。一一地中具修
十種。不應定説此地修此。由増勝言無此過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最初發心攝受能生妙寶
三摩地第二發心攝受能生可愛樂三摩地第
三發心攝受能生難動三摩地第四發心攝受
能生不退轉三摩地第五發心攝受能生寶華
三摩地第六發心攝受能生日圓光燄三摩地
第七發心攝受能生一切願如意成就三摩地
第八發心攝受能生現前證住三摩地第九發
心攝受能生智藏三摩地第十發心攝受能生
勇進三摩地 賛曰。第五明修行。此意十地
各行一度如何修習。謂要定慧兩法雙修故。
無性攝論云。於地地中修奢摩他毘鉢舍那。
由五相修。如彼廣辨。然諸處説修多少差別。
各各不同不能具引。何故但説止觀二門而
爲修耶。答。無性釋云。謂能對治諸散動故得
能對治諸顛倒慧。於地地中修行此二。然今
此經但説止品。以定能引無相正智是智足
故。然約十地別別修定。與彼諸文互相影顯。
文段分三。初擧能修之人。次明所修定。後即
總結。由定起施名妙寶等持。三者是等。摩地
云持。平等持心令住於境。舊音訛故名爲三
昧。定能起戒名可愛樂等持。由持戒者衆所
樂見。或從無漏道共戒説定能起忍者難動
等持。定發精進名不退等持。由定能爲功徳
勝因名寶華等持。定能發智名曰圓光焔等
持。定能發生方便善巧名一切願如意成就。
定能發智任運能證無相妙理名現前證。定
發四辨名爲智藏。定發神通廣大事業名爲
勇進
經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十種發心。賛
曰。總結
經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此初地得陀羅尼名
依功徳力爾時世尊即説呪曰 怛姪他 晡
哷儞曼奴喇剃 獨虎獨虎獨虎 耶跋蘇利
瑜 阿婆婆薩底
耶跋旃達囉 調怛底
多跋達洛叉漫 憚荼鉢唎訶嚂 矩嚕莎
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一恒河沙數諸
佛所説爲護初地菩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
呪者得脱一切怖畏所謂虎狼師子惡獸之類
一切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横及諸苦惱解脱
五障不忘念初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二
地得陀羅尼名善安樂住 怛姪他 嗢篅

里質里質里 嗢篅羅篅羅 喃繕覩繕
覩 嗢篅里虎嚕虎嚕 莎訶 善男子此陀
羅尼是過二恒河沙數諸佛所説爲護二地菩
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脱諸怖畏惡獸
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横及諸苦惱解脱五障
不忘念二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三地得
陀羅尼名難勝力 怛姪他 憚宅枳般宅枳
 羯喇㨖 高喇㨖 鷄由哩憚㨖里 莎訶
 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三恒河沙數諸佛所
説爲護三地菩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
脱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横及諸
苦惱解脱五障不忘念三地善男子菩薩摩訶
薩於第四地得陀羅尼名大利益 怛姪他
室唎室唎 陀弭儞陀弭儞 陀哩陀哩儞
室利室唎儞 毘舍羅波始波始娜 &MT01816;陀弭
帝莎訶 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四恒河沙數
諸佛所説爲護四地菩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
尼呪者脱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
横及諸苦惱解脱五障不忘念四地善男子菩
薩摩訶薩於第五地得陀羅尼名種種功徳莊
嚴 怛姪他 訶哩訶哩儞 遮哩遮哩儞羯
喇摩
儞僧羯喇摩 儞三婆山儞瞻跋儞悉耽婆
儞謨漢儞 碎閻歩陛莎訶 善男子此陀羅
尼是過五恒沙數諸佛所説爲護五地菩薩摩
訶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脱諸怖畏惡
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横及諸苦惱解脱五
障不忘念五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六地
得陀羅尼名圓滿智 怛姪他 毘徙哩毘徙
哩 摩哩儞迦里迦里 毘度漢底 嚕嚕嚕
嚕 主嚕主嚕 杜嚕婆杜嚕婆 捨捨設者
婆哩灑 莎悉底薩婆薩埵喃 悉甸覩
曼怛囉鉢陀儞莎訶 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
六恒河沙數諸佛所説爲護六地菩薩摩訶薩
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脱諸怖畏惡獸惡
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横及諸苦惱解脱五障不
忘念六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七地得陀
羅尼名法勝行 怛姪他 勺訶 勺訶
嚕 勺訶勺訶勺訶嚕 鞞陸枳鞞陸枳 阿
蜜栗多唬漢儞 勃里山儞 鞞嚕勅枳婆嚕
伐底 鞞提呬枳 頻陀鞞哩儞 阿蜜哩底
枳 薄虎主愈 薄虎主愈莎訶 善男子此
陀羅尼是過七恒河沙數諸佛所説爲護七地
菩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脱諸怖畏惡
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横及諸苦惱解脱五
障不忘念七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八地
得陀羅尼名無盡藏 怛姪他 室唎室唎室
唎儞 蜜底蜜底 羯哩羯哩 醯嚕醯嚕
主嚕主嚕 畔陀弭莎訶 善男子此陀羅尼
是過八恒河沙數諸佛所説爲護八地菩薩故
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脱諸怖畏惡獸惡鬼
人非人等怨賊災横及諸苦惱解脱五障不忘
念八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九地得陀羅
尼名無量門 怛姪他 訶哩旃茶哩枳 倶
藍婆喇體 覩剌死 拔吒拔吒死 室唎室
唎 迦室哩迦 必室唎莎悉底 薩婆薩埵
喃莎訶 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九恒河沙數
諸佛所説爲護九地菩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
尼呪者脱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
横及諸苦惱解脱五障不忘念九地善男子菩
薩摩訶薩於第十地得陀羅尼名破金剛山
怛姪他 悉提 蘇悉提謨折儞木察儞
 毘木底菴末麗 毘末麗涅末麗 忙掲麗
呬㘓若 掲鞞 曷喇怛娜掲鞞 三曼多跋
姪囇 薩婆頞他娑憚儞 摩&MT01332;斯莫訶摩&MT01332;
斯 頞歩底 頞窒歩底 阿喇誓毘喇誓 
頞主底菴蜜栗底 阿喇誓 毘喇誓 跋嚂
謎 跋囉甜 麼莎 囇晡喇儞晡喇娜 曼
奴喇剃莎訶 善男子此陀羅尼灌頂吉祥句
是過十恒河沙數諸佛所説爲護十地菩薩故
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脱諸怖畏惡獸惡鬼
人非人等怨賊災横一切毒害皆悉除滅解脱
五障不忘念十地 賛曰。答第一問中有四。
此即第四得護有二。初得護後領讃。此初也。
十地不同即爲十段。一一段中各分爲四。一
標能護名。二正説神呪。三歎法勝。多佛説故。
四明護益。四總持中是呪總持。由行施得名
爲功徳。餘名準行例此可知。歎勝中有二。初
歎次所護地。護益有二。一無難。二不退。若有
誦持此下是無五難。初標次列後結。五難者
一惡獸。二惡鬼。三怨賊。四水火等災横。五三
七苦等。及結文段可知。不忘者第二能令不
退。餘九準知。第二總持名善安樂住。由持戒
故得名善安樂住。由行忍故得名難勝力。由
行精進善成辦故得名大利益。由修定力引
諸功徳得名種種功徳莊嚴。由行智故得名
圓滿智。由行方便善巧故得名法勝行。由行
十無盡願故得名無盡藏。由得四辯廣利生
故得名無量門。由智能破如金剛障故得總
持名破金剛山。餘九如次。配釋所得總持之
名。餘文同故更不科釋
經爾時師子相無礙光燄菩薩聞佛説此不可
思議陀羅尼已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頂禮佛足 賛曰。得護中第二領
讃。文分爲三。初領所説法。次頂禮虔恭即歡
讃儀。後申言讃歎。此初二文。表能修行故。從
坐起作吉祥兆故袒右肩。表能證位故膝著
地。智冥所説故合掌。既聞妙法知説者勝故
加恭敬。表敬之極以頂禮足
經以頌讃佛敬禮無譬喩甚深無相法 賛
曰。後申言讃歎。總有十頌分之爲二。初半頌
讃所聞法。餘九頌半讃佛。此初也。法爲佛師
故先讃法。佛能起説是教之主故。次讃佛。起
慇淨心策殊勝業。虔誠頂拜名爲敬禮。梵男
聲呼云伴談。女聲呼云伴底。此云敬禮訛云
和南。法體殊勝非喩所喩云無譬喩。唯佛究
了稱甚深。如法華經論。甚深有五。一義甚深
眞如義用。二體甚深即如自性。三内證甚深
唯無分別智方能契證。四依止甚深與恒沙
徳爲所依故。五無上甚深即無餘無住。無相
者無空有相等二相。或無生滅等十相
經衆生失正知唯佛能濟度 賛曰 下讃佛。
初半頌總後九頌別。此總。佛三徳中恩利生
勝故偏標擧。以影智斷。正知謂正智。凡無
正智廣造邪業沈輪生死。佛具二智唯獨能
濟。雖菩薩等亦能度生。由依佛故推功歸佛」
經如來明慧眼不見一法相復以正法眼普照
不思議不生於一法亦不滅一法 賛曰 下
別讃佛。初二頌讃報身智徳。次二頌讃法身
斷徳。餘五頌讃化身恩徳。初中初讃因徳。次
讃果徳。讃因中初半頌讃慧眼。次一頌歎法
眼。慧眼照空第一義諦。掌珍論引經云。曼
殊室利慧眼無所觀不觀有爲無爲。所以者
何。非慧眼境故。法眼照有遍於眞俗。非不見
眞如而能了諸法無著。般若論釋意亦爾。故
先讃慧眼。無分別故不見一法相。非無諸法。
縁於教法及衆根性名爲法眼。無不解了名
爲普照。非餘所測名不思議。稱境而知不妄
見増生一法。亦不妄見減滅一法。處中而知
依他生滅。遍計眞如並無生滅。今不見彼後
二生滅。非無生滅之依他性
經由斯平等見得至無上處 賛曰明果也。
由謂因由。因修二眼得圓滿故能平等見。得
者無間道。至者解脱道。或翻於上。得者證義。
斷惑證滅心故。無上處者即大菩提。不説肉
天眼。無記法故。但是業果及定果故所以不
説。在佛身中名爲佛眼。今此讃因故略佛

經不壞於生死亦不住涅槃不著於二邊是故
證圓寂 賛曰 下二行讃斷徳。初一行無住
涅槃。後一行讃無餘。亦大涅槃正是法身。壞
者斷也。不同二乘永斷生死滅邊亦不樂住
涅槃爲有邊。即空有倶不著。離於此二邊。是
故能證無住涅槃。涅槃梵語不正。正應云波
利眤縛喃。此云圓寂。名如前釋。此通因位未
名最清淨
經於淨不淨品世尊知一味由不分別故獲得
最清淨 賛曰。無餘大涅槃。即正明法身。淨
不淨性體即眞如名爲一味。由無分別智證
斯一味。正涅槃因故能獲得極清淨最無上
法身。無餘圓寂名最清淨。出過因位唯佛得
故。無住通因。雖是清淨障未盡故未最清

經世尊無邊身不説於一字令諸弟子衆法雨
皆充滿 賛曰 下恩徳分四。一行現身説法
徳。一行觀生常利徳。二行應機差別徳。後一
行總結無差別。初也。他受變化隨機感現。其
形無量云無邊。或現大身。量難測故名無邊
身。離遍計故眞理無故不獨説一字。故云不
説於一字。然由因縁識變之力令衆聞法皆
得充滿。如末尼珠隨求雨寶。亦如天鼓應念
出聲故
經佛觀衆生相一切種皆無然於苦惱者常興
於救護 賛曰。觀生常利徳。平等觀生怨親
利鈍好醜自他。依法界等此一切種相皆無
故。大悲不捨即空觀有。故於苦等常與救護」
經苦樂常無常有我無我等不一亦不異不生
亦不滅如是衆多義隨説有差別 賛曰。應
機差別徳。初一頌半應機別。次一句喩顯。後
一句佛知。初也。苦樂常無常我無我一異生
滅擧此五對。於是衆多眞理雖無隨機説別
經譬如空谷響唯佛能了知 賛曰。擧喩。及
佛能了。譬如虚谷本無音聲隨響縁別出種
種聲。餘不能了唯佛能知
經法界無分別是故無異乘爲度衆生故分別
説有三 賛曰。總結無差。雖初差別終至一
乘於眞法界亦無三乘之差別相。文顯可知
經爾時大自在梵天王亦從座起偏袒右肩右
膝著地合掌恭敬頂禮佛足 賛曰。品中第
三大段大梵讃揚。於中有二。初梵王讃勸。後
如來印誠。初讃歎也。於中文三。初讃儀次正
讃後勸持。此初也。大自在梵王者第四靜慮
王。即第十地菩薩。十地經云。現報利益受佛
位故。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故
經而白佛言世尊此金光明最勝王經希有難
量初中後善文義究竟皆能成就一切佛法
賛曰。正讃瑜伽八十三説有十句。此初別説
五句。後皆能成下總説餘五句。或皆能成就
下但第十句。梵行之相影攝中間。八十三云。
言初善者謂於聞持生歡喜故。中善者謂修
行時無有艱苦。遠離二邊依中道行故。後善
者謂極究竟離諸垢故。及一切究竟離欲爲
後邊故。此意謂。修行時是有學位。後善中謂
極究竟等是最後無間道位。及一切究竟等
是最後解脱道。離垢因果究竟故。言文義究
竟故。文究竟謂其文巧。即善縎綴名身等故。
其義究竟者即其釋妙也。謂能引發利益安
樂故。六無雜七圓滿八清淨九鮮白十梵行
之相。總是一切皆成中攝
經若受持者是人則爲報諸佛恩 賛曰。勸
持也。如法華經第二敍佛恩深無能得報。囑
累品云唯受持經即爲報恩。此亦如是
經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説 賛曰。第
二如來印誠有二。初印後誠。初也
經善男子若得聽聞是經典者皆不退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 賛曰誠也。有二。初能聽
聞者不退菩提。後聽受者滅障勝進。初中有
五。一標。二徴。三順釋。四重徴。五反顯。此即
標也
經何以故 徴也可知
經善男子是能成熟不退地菩薩殊勝善根是
第一法印是衆經王故應聽聞受持讀誦 賛
曰。順釋有二。初釋後勸。有三所以。能聽聞者
不退菩提。一是能就不退善根。即是未熟能
熟。二是第一法印即是先熟印令不退。三是
諸經王故。應下勸
經何以故 重徴也
經善男子若一切衆生未種善根未成熟善根
未親近諸佛者不能聽聞是微妙法 賛曰。
反顯也。三義反顯。一未種善根。二種而未熟。
三未親近諸佛。此之三人不能聽聞。故知能
聽聞者具前三縁。所以聞經得至不退
經若善男子善女人能聽受者一切罪障皆悉
除滅得最清淨 賛曰。滅障勝進有三。一滅
三障。二近善友。三得勝法。此初也。一滅罪。
二得淨。得淨即是罪滅福生。或先破戒還令
清淨
經常得見佛不離諸佛及善知識勝行之人
賛曰。近善友。勝行之人即諸菩薩
經恒聞妙法住不退地 賛曰。得勝法有四。
初得聞勝法。二得至勝位。三得勝總持。四得
法勝用。此初二也
獲得如是勝陀羅尼門 賛曰。得勝總持
法。初總標後別示。初也。四陀羅尼中。是能
得不退陀羅尼證法性故無盡。得不退故無

經所謂無盡無減海印出妙功徳陀羅尼無盡
無減通達衆生意行言語陀羅尼無盡無減
賛曰。別示此十總持。或通十地一一皆得。或
隨十地如次得一。如前三摩地。初地行施能
得。應時如大海潮終不失時。證平等如而爲
印故。依陀羅尼出生布施勝妙功徳。復能發
生後後勝徳無盡無減。或證理所得。或十無
盡句所攝故無盡無減 下皆準釋。於第二地
除不了業愚得此總持故能通達自他三業。
意行言三如次即意身語三業。或意行即八
萬四千心行。此識機言語。即約解一切衆生
語言
經日圓無垢相光陀羅尼無盡無減滿月相光
陀羅尼無盡無減 由第三地由離闇鈍愚獲
此總持。能發殊勝妙定三明故。如日圓。自離
障云無垢。破他闇云相光。四地能離微細障。
故精進殊勝由如月輪初微至圓滿。能除已
生未生之我見執能生未生。能長已生一切
善法故。如月光能作清涼能開長蓮華
經能伏諸惑演功徳流陀羅尼無盡無減破金
剛山陀羅尼無盡無減 由於五地得諦相應
増上慧故。能伏害伴貪等煩惱總名降伏諸
惑。修定勝故得勝靜慮演功徳流。流謂八解
脱。故華嚴經云。八解脱法流淨妙水。或得勝
定能演説定一切功徳。由第六地習於般若。
能破愚癡障日之金剛大山
經説不可説義因縁藏陀羅尼無盡無減通達
實語法則音聲陀羅尼無盡無減 由七地中
多住無相。以方便善巧説不可説無相之義
亦不壞假名因縁法藏。由第八地得無相功
用智。以大願力能通達實語爲生法則。音聲
即語
經虚空無垢心行印陀羅尼無盡無減無邊佛
身皆能顯現陀羅尼無盡無減 由第九地得
四辨自在如空除利他障故無垢。所説法義
能爲衆生心行勝印。勝印印已決得勝益。由
第十地得大智雲充滿法界。盡無邊界生所
願身皆能顯現。皆因總持得。皆從所得立總
持名。即從果爲名。依主釋也
經善男子如是等無盡無減諸陀羅尼門得成
就故 賛曰。得勝用。前得法體。此依起用。初
標後顯。此標也
經是菩薩摩訶薩能於十方一切佛土化作佛
身演説無上種種正法於法眞如不動不住不
來不去 賛曰。此顯勝用有三。一現身説法。
二能益有情。三攝法歸眞令修正觀。此初也。
雖現身説諸法不壞眞諦故。於法眞如不動
故。無垢稱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
諦而不動。即不住著。雖復現身離喧亂流轉
之苦故於法眞如不動。亦不住著涅槃寂滅。
如凡夫二乘雖現成佛去示歸涅槃來。用常
寂故不來不去。又衆生善根熟故見佛來。生
厭離故見佛去。談佛常住不來不去。亦如澄
空璧月洞映無涯。任水澄波輝華有極。此即
水澄而月影現。水波濁而月沈。談其月也何
有來去。或自性身無行住坐臥。不動即不坐
臥。來去是行攝。應化有之。故般若論云。諸佛
無來去。應化有來去。準攝境中即約應化爲
徴。答即從如爲答。故通好。或現身説法倶無
三世定相。不動是總。不住是現生。即滅故。不
去即滅不至過去故。不來未來無故。準説法
中亦云不動等。此釋爲好
經善能成熟一切衆生善根亦不見一衆生可
成熟者 賛曰。二能益有情。據俗諦善巧成
就衆生。就勝義諦亦不見生可成就者。又攝
他同己。觀外衆生爲空爲常益故。故金剛般
若經云。雖度如是無量衆生而無衆得滅度

經雖説種種諸法於言詞中不動不住不去不
來能於生滅證無生滅 賛曰。三攝法歸眞
令修正觀。於中分三。初標次徴後釋。此標也。
初雖説種種等者前現身説法。後能於生滅
證無生滅者標由證眞
經以何因縁説諸行法無有去來 徴因縁所
以。有何所以能如是耶
經由一切法體無異故 賛曰。釋也。以一切
法皆歸於如眞如爲體。體無異故不見能依
身語説實生滅等相
經説是法時三萬億菩薩摩訶薩得無生法忍
無量諸菩薩不退菩提心無量無邊苾芻苾芻
尼得法眼淨無量衆生發菩薩心 賛曰。品
中第四大段聞法獲益。於中有四。一時會得
益。二世尊讃誨。三大衆奉行。四如來更勅。此
初也。文有四益。一得無生忍。創得在初地。
長時得在八地。圓滿得在佛地。二得不退即
十住第七不退大菩提心。三定性二乘證預
流果。無漏慧生縁四諦法得法眼淨。四有大
乘種性凡夫通三乘不定性發菩提心
經爾時世尊而説頌曰勝法能逆生死流甚深
微妙難得見 賛曰。讃誨。初兩句讃。次兩句
誨。讃中初句讃法上勝能破生死。次句讃法
微妙難可得見
經有情盲冥貪欲覆由不見故受衆苦 賛曰。
誨也。無明障上句造惡中心 下句受苦果無
明障聖眼翳瞙智心盲。冥者闇也。不見眞理
故云冥。又爲貪欲之所覆心不知出離但造
惡業。所以造惡由不見眞理故惡業既作。故
受衆苦
經爾時大衆倶從座起頂禮佛足 賛曰。大
衆奉行。初儀軌
經而白佛言世尊若所在處講宣讀誦此金光
明最勝王經我等大衆皆悉往彼爲作聽衆
賛曰。第二明奉行。奉行中有五。一爲作聽衆。
二利益法師。三利益聽衆。四利益國土。五尊
重説處。初也
經是説法師令得利益安樂無障身意泰然我
等皆當盡心供養 賛曰。利益法師。一令安
樂。二四事供養
經亦令聽衆安穩快樂所住國土無諸怨賊恐
怖厄難饑饉之苦人民熾盛 賛曰。利益聽
衆及國土
此説法處道場之地一切諸天人非人等
一切衆生不應履踐及以汚穢何以故説法之
處即是制底當以香華繒綵旛蓋而爲供養我
等常爲守護令離衰損 賛曰。尊重説處有
三。初標次徴後釋。釋中有二。初釋不應踐汚
所以。次應修供養。修供養中初勸他供養。後
自作守護
經佛告大衆善男子汝等應當精勤修習此妙
經典是則正法久住於世 賛曰。如來更勅。
前之四衆願聽護持願自身受持演説。今勅
亦令自勤修習使法久住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五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蓮華喩讃品第七
蓮華喩讃品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
妨。言來意者妙幢默念。世尊導師久植勝因。
何壽命短促。四方四佛忽現室内陳壽無邊。
豈凡心測。因聞壽長遠願得菩提。説果令求。
求須起行。所以夜夢金鼓示懺悔方。今即勝
行感夢起階非無因縁。衆疑未知所以佛爲
説。於過去有王名金龍主。以蓮華喩讃十方
佛。由此勝因感斯嘉夢。欲令時會得除疑惑
同殖妙因。故前品後有斯品起。釋名者蓮華
是喩。讃歎是法。蓮華者通名芙蕖亦名芙蓉。
華名菡萏。其實名蓮。蓮謂房也應即蓮臺。蓮
中子曰菂。菂中曰薏。此意華即喩因蓮即喩
果。喩在因中。前後相望雙含因果。又蓮華出
於泥水不爲泥水所汚。喩修行雖在染位必
能出離惑泥。敷榮起乎水中亦不爲泥水所
汚。喩勝因果倶能離染。此蓮華喩通能所讃。
讃歎喩似蓮華。非染汚心讃故。讃體是智讃
用是言。以淨心起言亦似蓮華。然今意取讃
佛妙徳如似蓮華。故此品云。常以蓮華喩讃
稱歎十方佛。又頌云。讃佛功徳喩蓮華。以由
用也。常用蓮華喩而讃歎佛。或此讃詞名蓮
華喩。用此蓮華喩讃歎讃歎諸佛。故言常以
蓮華喩讃。此品明彼故以爲名。解妨者何不
於前夢懺品後即説此品今方説耶。答。時會
機宜欲樂爾故。又夢懺悔爲滅罪之先徴。悟
即應求罪滅進修勝行。現因正學故即先陳。
往事證誠故在後説
經爾時佛告菩提樹神善女天汝今應知妙幢
夜夢見妙金鼓出大音聲讃佛功徳并懺悔法
此之因縁我爲汝等廣説其事應當諦聽善思
念之 賛曰。品文分四。一擧事欲陳誡衆令
聽。二正爲廣説令知宿縁。三妙幢汝當知下
結會今古許爲授記。四衆聞發心願當修學。
末一頌是樹神名堅牢亦名地神。樹名畢鉢
羅。佛於彼成道名菩提樹。此即初也
經過去有王名金龍主常以蓮華喩讃稱歎十
方三世諸佛 賛曰。廣説有二。初標後説。此
標也
經即爲大衆説其讃曰過去未來現在佛安住
十方世界中我今至誠稽首禮一心讃歎諸最
勝 賛曰。説也。有三十五頌。大分爲三。初二
十頌讃歎。次一頌迴向。後十四頌發願。讃歎
有二。初十五頌讃佛色身。後所有過去下五
頌讃佛名身。讃色身中初一頌虔誠標讃。次
十三頌隨徳別讃。後有一頌結無邊讃。此初
也。初一句陳所應讃。一句所讃住處一句三
業申禮。至者&MT03260;也專也。誠者實也。稽者至
也。首者頭也。以首至地故云稽首。禮者敬也。
今通三業。不唯首禮擧顯身業以彰心語。專
注於境名爲一心。非一刹那等。一句標讃。是
談美名讃。觸事諭揚名歎
經無上清淨牟尼尊身光照耀如金色 賛
曰 下隨徳別讃。讃中相好雜讃。以好隨相故
雜讃歎。讃有十六。十一讃相五讃好。此初。半
頌讃相中十四身皮金色。大般若三百八十
一云。佛爲善現説三十二相八十隨好 下皆
準知。云十四世尊身皮皆眞金色。光潔晃耀
如妙金臺。衆寶莊嚴衆所樂。或是讃身之常
光明
經一切聲中最爲上如大梵響震雷音 賛曰。
第二讃二十七梵音聲相。如經世尊梵音詞
韻和雅。隨衆多少無不等聞。其聲供震猶如
天鼓。發言婉約如頻迦音
經髮彩喩若黒蜂王宛轉旋文紺青色 賛
曰。第三讃髮好也。如經世尊首髮脩長紺青
稠密不白
經齒白齊密如珂雪平正顯現有光明 賛
曰。第四讃齒相也。如經二十三世尊齒相四
十。齊平淨密根深。白逾珂雪
經目淨無垢妙端嚴猶如廣大青蓮葉舌相廣
長極柔軟譬如紅蓮出水中 賛曰。第五讃
目相如經。二十九世尊眼睛紺青鮮白紅環
間飾皎潔分明。第六舌相如經。二十六世尊
舌相□淨廣長能覆面輪至髮耳際
經眉間常有白毫光右旋宛轉玻璃色眉細纖
長類初月其色光耀比蜂王 賛曰。第七讃
第三十一眉相。第八讃三十九眉好
經鼻高脩直如金鋌淨妙光潤相無虧一切世
間殊妙香聞時悉知其所在 賛曰。第九讃
鼻隨好。此初半讃色好。次半讃根用好
經世尊最勝身金色一一毛端相不殊紺青柔
軟右旋文微妙光彩難爲喩 賛曰。第十合
讃第十一世尊毛孔各一毛生相。第十二世
尊毛髮端皆上靡相
經初誕身有妙光明普照一切十方界能滅三
有衆生苦令彼悉蒙安穩樂地獄傍生鬼道中
阿蘇羅天及人趣令彼除滅於衆苦常受自然
安穩樂身色光明常普照譬如鎔金妙無比
賛曰 下二頌半第十一重讃身光相。前略後
廣。於中分三。初半頌身光照境。次一頌半讃
身光益。光益中初半總次一頌別。後半頌顯
光無比
經面貎圓明如滿月脣色赤好喩頻婆行歩威
儀類師子身光朗耀同初日 賛曰。十二一
句讃三十世尊面輪相。其猶滿月眉相潔皎
如天帝弓。眉面分二。亦含面之三好。十三一
句讃佛脣色好。十四半頌讃佛第七好行歩
直進如象王。第八行歩威肅如師子。第九行
歩安平如牛王。第十行歩儀雅如鵝王。總行
歩攝
經臂肘纖長立過膝状等垂下娑羅枝 賛
曰。十五讃佛第九臂相
經圓光一尋照無邊赫奕猶如百千日悉能遍
至諸佛刹隨縁所在覺群迷 賛曰 下三頌
十六讃佛二十二世尊常光面各一尋相。於
中分三。初一頌光照隨縁。次一頌滅諸生苦。
後一頌能與其樂。初也。大般若云。如來身光
任運能照三千世界。作意能照無邊世界。爲
愍有情攝光常照面各一尋。即卷舒隨縁皆
爲利物
經淨光明網無倫比流輝遍滿百千界普照十
方無障礙一切冥暗悉皆除 賛曰。除生苦
也。如帝釋網之化衆生。世尊身光亦復如

經善逝慈光能與樂妙色映徹等金山流光悉
至百千土衆生遇者皆出離 賛曰與樂。佛
慈悲起稱善逝慈光。與樂又二。初世間樂。皆
出離者出世樂。出離即涅槃故
經佛身成就無量福一切功徳共莊嚴超過三
界獨稱尊世間殊勝無與等 賛曰 下一頌
結無邊讃。相好是福分故云無量福。是無漏
故超三界。極圓滿故無與等
經所有過去一切佛數同大地諸微塵未來現
在十方尊亦如大地微塵衆 賛曰 下五頌
讃名身。上色身亦得云化身。此名身亦得云
應身。於中分三。初一頌陳佛無邊。次一頌歸
依供養。後三頌發音讃歎。初也
經我以至誠身語意稽首歸依三世佛讃歎無
邊功徳海種種香華皆供養 賛曰。歸依供養

經設我口中有千舌經無量劫讃如來世尊功
徳不思議最勝甚深難可説假令我舌有百千
讃歎一佛一功徳於中少分尚難知況諸佛徳
無邊際假使大地及諸天乃至有頂爲海水可
以毛端滴知數佛一功徳甚難量 賛曰。發
言讃歎。初一頌總讃如來出心言路。次設讃
一佛一徳無窮。後一頌讃徳甚深超過數量」
經我以至誠身語意禮讃諸佛徳無邊所有勝
福果難思回施衆生速成佛 賛曰。第二迴

經彼王讃歎如來已倍復深心發弘願 賛曰。
下發願有十四頌分二。初半頌總標。後十三
頌半別題。初也
經願我當於未來世生在無量無數劫夢中常
見大金鼓得聞顯説懺悔音讃佛功徳喩蓮華
願證無生成正覺諸佛出世時一現於百千劫
甚難逢夜夢常聞妙鼓音晝則隨應而懺悔我
當圓滿修六度拔濟衆生出苦海然後得成無
上覺佛土清淨不思議以妙金鼓奉如來并讃
諸佛實功徳因斯當見釋迦佛記我當紹人中
尊金龍金光是我子過去曾爲善知識世世願
生於我家共受無上菩提記若有衆生無救護
長夜輪迴受衆苦我於來世作歸依令彼當得
安穩樂三有衆苦願除滅悉得隨心安樂處於
未來世修菩提皆如過去成佛者願此金光懺
悔福永竭苦海罪消除業障煩惱悉皆亡令我
速招清淨果福智大海量無邊清淨離垢深無
底願我獲斯功徳海速成無上大菩提以此金
光懺悔力當獲福徳淨光明既得清淨妙光明
常以智光照一切願我身光等諸佛福徳智慧
亦復然一切世界獨稱尊威力自在無倫匹有
漏苦海願超越無爲樂海願常遊現在福海願
恒盈當來智海願圓滿願我刹土超三界殊勝
功徳量無邊諸有縁者悉同生皆得速成清淨
智 賛曰。金鼓説懺悔音。計此應合在後。以
奉金鼓方發願故由文便故在前明之。別顯
有八。一頌第一願夢。二次一頌願讃佛徳。喩
如鄔曇鉢蓮華。三次半頌願行懺悔。四次一
頌願修諸善有四。一行六度。二濟衆生。三願
成佛。四願淨土。五一頌願當得記。六次一頌
願子亦同。七次二頌願當利他。利他中初一
頌半令得世間樂。後半頌令得出世樂。據勝
令得大果。或可。三有衆生下半令得三乘。云
隨心故後令迴心向大。八次六頌願自得益。
自得益中有六。初一頌願懺悔滅障得涅槃。
中苦海即報障。業業障煩惱即惑障。次一頌
願得法身智成大覺得報身。次一頌願得身
智光照他起化身。次一頌願身智光等諸佛。
次一頌願超苦海樂圓滿。於中有二。半頌離
苦得樂。半頌福圓智滿。福圓即因行智滿即
果。如無著般若論云。欲福相法身智相法身
因果位別。次一頌願得淨土倶成佛。文顯可

經妙幢汝當知國王金龍主曾發如是願彼即
是汝身往時有二子金龍及金光即銀相銀光
當受我所記 賛曰。第三大段結會今古。許
當與記。一頌結會一頌許記
經大衆聞是説皆發菩提心願現在未來常依
此懺悔 下第四大段衆聞發心願依修學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四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四
  金勝陀羅尼品第八
金勝陀羅尼品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
解妨。言來意者上明夢聞金鼓説懺悔音滅
除業障修淨地行。皆□親近供養諸佛發勝
祈願。善根所成此等既由佛得。□□教常見
佛。廣行難學略行易遵。故授總持令依修□
常得見佛修行供養。故前品後有此品生。二
釋名者梵云呬囉此云
跋底此云
陀羅尼此云
總持
金者是喩。陀羅尼是法。勝通法喩。金中之勝
如贍部金。此總持勝亦復如是。取金爲喩。義
同於前三身品説。解妨者問經云。持此總持
者具大福徳。已多佛所殖善持戒決定能入
甚深法門。既云已多佛所殖善持戒。此即自
能恒覩諸佛。何假佛教總持之法。答。更令増
進故教神呪
經爾時世尊復於衆中告善住菩薩摩訶薩善
男子有陀羅尼名曰金勝 賛曰。品文分五。
初標呪勸持。讃人令學。二教持神呪前之方
便。三正説神呪。四廣讃功能。五教行方軌。初
段有三。一對機標呪之名。二勸人持學所以。
三是故下美人令具修學。此初也
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親見過去未來現
在諸佛恭敬供養者應當受持此陀羅尼 賛
曰。勸人持學所以有三。初述願持。次徴所以。
後爲解釋。此初也
經何以故此陀羅尼乃是過現未來諸佛之母
 賛曰。後二文也。能生諸佛名爲佛母
經是故當知持此陀羅尼者具大福徳已於過
去無量佛所植諸善本今得受持於戒清淨不
毀不缺無有障礙決定能入甚深法門 賛
曰。美人令其修學有八。初標持人。二有大福。
三逢諸佛。四殖善根。五具尸羅。六無障礙。七
入正定聚。八入甚深法則決定能入住正定
位。長取決定能入甚深法門即爲第八。或但
爲七。合第七八爲能證不退
經世尊即爲説持呪法先稱諸佛及菩薩名至
心禮敬然後誦呪 賛曰。教持神呪前之方
便。初標後教。初也
經南謨十方一切諸佛南謨諸大菩薩摩訶薩
南謨聲聞縁覺一切賢聖南謨釋迦牟尼佛南
謨東方不動佛南謨南方寶幢佛南謨西方阿
彌陀佛南謨北方天鼓音王佛南謨上方廣衆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