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 (No. 1779_ 智圓述 ) in Vol. 00

[First] [Prev+100] [Prev]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1779[cf.Nos.475,1777,1778]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序
吾祖智者著疏申經其文彌廣。而荊溪撰記
解疏其文彌略者何疏三十四
卷記三卷
蓋於疏文有意乎
刪削故。不暇詳悉也。自時。厥後略疏成而盛
行于代。後世童蒙執記尋疏。而文義迴互難
以措懷。又其間所談理事記有不釋者。往往
聞其率情謬説多矣。至若依正相在之義心
外無境之談布在斯文。明猶指掌。而翻謂無
情無成佛義。其謬一也。通相三觀既昧階位
莫定其人。其謬二也。三種羯磨不本律部。妄
爲之説。其謬三也。周時佛興星隕如雨。大師
正指佛生二莊之世。而競以昭王二十四年
解之。其謬四也。其間方伯連師之名講武治
兵之説罔測所自。故多穿鑿。其謬五也。略數
之凡五不韙。且古人有言曰。子既生不免水
火母之罪也。成童不就師傳父之罪也。就師
學問無方心志不通師之罪也。以吾志圖訓
誘安得不辭而闢之引而伸之。晦者使之明
窒者使之通。俾吾智者荊溪之道昭昭然若
仰天庭而覩白日。且不爲昏情所隱也屬講
訓多故。莫諧執筆。大中祥符八年青龍在乙
卯。秋九月自錢唐汎舟西邁訪故人奉蟾於
呉興武康之龍山蘭若。得上方而居焉。其堂
閣蹇産林泉岑寂。左顧疊嶂接法瑤之小山
高僧法瑤宋元嘉中尚書沈演之
請住武康小山寺撰述涅槃等疏
下瞰平波浸防風之
故邑地有封禺二山。昔呉王夫差問仲尼。
防風何守。曰&T069253;芒氏之君守封禺山者
既饒勝概
且遠囂俗。香火有暇宜事筆削。乃尋繹略疏
別爲解釋。其荊溪舊記或與略疏符合者則
隨段引用。又有道暹法師者。乃荊溪之門人。
亦嘗撰記雖解義無取而援據。或當今擇善
而從之例皆標指名目。貴分今古彼類康成
之注傳盡與服虔。此非郭象之竊名不言向
秀。於十月十二日染翰十二月十三日絶筆。
凡爲十卷。號垂裕記。蓋垂優裕之道以示子
孫俾無嚮者之五謬耳。若呈諸達人則吾豈
敢。或曰。明敏之徒尋荊溪記自得微旨。豈待
子之詳載然後離謬乎。則子之功無所施也。
對曰。夫警昏睡也輕者則怡聲重者則大呼。
及其覺之一也。噫荊溪既怡聲於前。今吾也
大呼於後。及其撃蒙發覆自見其異不異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一
 錢唐沙門釋智圓述 
釋維摩疏分二。初序二。初梁肅爲序。二荊溪
自序。初文二。初序題
維摩經略疏序 維摩者具云維摩羅詰。此
云淨名。淨即眞身。名即應身。眞即所證之理。
應即所現之身。經者訓法訓常。法則群機所
軌。常則百王不易。此詮淨名闡化。故曰維摩
經也。略疏者對廣得名也。蓋翦其繁蕪撮其
機要。故稱略疏。序者敍也。敍述荊溪刪略之
由及聖師立教之旨。故云序也。然此六字之
題能所四重。初維摩是所詮。經是能詮。此指
淨名。二上皆所解。疏是能解。此語智者。三疏
是所略。略即能略。此屬荊溪。四上皆所序。序
即能序。此在梁肅既攬所詮爲經別名。故亦
攬所解爲疏別目。復以所略從能略受稱。委
分雖爾統而括之則上之五字即序之別名。
簡異他序。序之一字即通名也。次述者號 
門人翰林學士守右補闕梁肅述 門人者弟
子之稱。既受道於荊溪。故爲荊溪撰序而自
稱曰門人也。翰林者漢制尚書郎主作文章。
起早更直於建禮門内臺。給青縑白綾被或
錦被惟帳氈褥。通中秋太官供食。蓋與今
翰林之制略同而所掌非輕也。翰林體要云。
唐朝修梁陳故事。有中書舍人六員專掌制
詰。雖曰禁省猶非密切。故温大雅魏徴李百
藥岑文本褚遂良許敬宗上官儀時召草制未
有名號。乾封已後始曰北門學士。劉懿之劉
禕之周思茂元萬頃范履冰爲之。則天朝蘇
味道韋承慶。後改爲翰林待詔。張説陸堅張
九齡徐安貞相繼爲之。又改爲翰林供奉。開
元二十六年劉謙光張垍爲學士。始別建學
士院。凡學士無定員皆以他官充。下從校書
郎上至諸曹尚書皆得爲之。既入與班行絶
迹。不拘李司不繋常參。守官三年爲滿歳。補
闕者掌供奉諷諫。詩云袞職有闕維仲山甫
補之。皇朝易名司諫也。言守右補闕者階高
官卑曰行。階卑官高曰守。階官齊品則不言
行守。今是略銜故無階。梁肅字敬之過舊園。
賦序云。余年八歳當上元辛丑。盜入洛陽三
河間大塗炭。因竄身東下旅於呉越。轉徙&MT03293;
阨之中者垂二十年。上嗣位歳應詔詣京師。
明年夏除東宮校書郎。運歴云。唐徳宗貞元
六年庚午歳。梁肅爲補闕。崔恭梁君集序云。
公早從釋氏。義理生知結意爲文志在於此。
言談語笑常所切劘心在一乘。故敍釋氏最
爲精博。蓋釋氏之鼓吹諸佛之影響。朝庭尚
徳故以公爲太子侍讀。國尚實録故以公爲
史館。修撰發詰令敷王猷。故以公爲翰林學
士。三職齊著則公之處朝庭不爲不達矣。年
過四十士林歸崇比。夫顏子黄叔徒不爲不
壽矣。李&T037173;感知己賦序云。貞元九年&T037173;始就
州府之貢與人事。其九月執文章一通謁干
右補闕安定梁君。當是時梁君之譽塞滿天
下。囑辭求進之士奉文章造梁君之門。蓋無
虚日。梁君知人之過也。亦既相見遂於&T037173;
相知之道焉。謂&T037173;得古文之遺風期&T037173;名之
不朽於無窮。許&T037173;以拂拭吹嘘。初謂其面進
也亦未幸甚。十一月梁君遘疾而歿。漸游于
朋友公卿間往往皆曰。吾既藉子姓名於補
闕梁君也。以是知。梁君是貞元九年十一月
卒也。皇朝高僧傳曰。荊溪門下朝達雖多得
其道者唯梁肅學士。詩云。維鵲有巣維鳩居
之。梁君深入佛之理窟之謂歟。嘗刪定止觀
以爲六卷。撰統例一册以繋其後。猶正輔嗣
注易之有略例也。當撰此序時梁君居越。三
序文二。初略。序綱宗二。初明智者傳業二。初
明三事相因
聖非道不生。道非教不明。教非人不行。是三
者相依而住 白虎通曰。聖人者何。聖者通
也道也聲也。道無所不通明無所不照。聞聲
知情故曰聖人。今言聖者證也。斷惑證理故
曰聖也。道即理也。由證理而成聖故所以如
來成道於寂場也。道非教不明者理雖無言
因言悟理。所以淨名垂教於毘耶也。教非人
不行者教垂來世非夫四依無以流行。所以
智者造疏於天台也。是三者者謂理教人也。
謂悟理則成聖。由教而悟理。傳教必在人。三
事相因故曰相依而住。二別示人能傳道二。
初淨名垂教
道有大小權實。故淨名以在家成化 至道
唯一。隨機有差。故理有眞中之別。藏通之機
見但空權理。別圓之機見中道實理。小即藏
理。大收三教。既根縁不一悟道不純。所以淨
名現居士身。歎三教大。折三藏小。褒圓實。彈
偏權。意令恥小慕大從權入實耳。二智者傳
業二。初造疏申經
人有聖賢淺深。故智者以初依啓法 人即
四依。初依在賢位故淺。三依在聖位故深。四
依倶能行教。今智者以初依在賢位。造疏通
經開啓教法也。五品六根爲初依。十住二依。
十行十迴向名三依。十地四依。皆言依者以
内有道法可爲人天依止也。二末代獲益
然後因言遣言。即象忘象。俾後學得正眞之
路遊道義之門 然佛會受道作在淨名。滅
後受益功由智者。以此疏文申明經旨令人
開解故也。文字解脱故曰因言遣言。觀身實
相故曰即象忘象。言象語出周易。今以身説
分之不以文害意也。周易略例曰。言者所以
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
象。俾後等者俾使也。使末代後學尋疏義達
經旨。得解説正眞之路遊方等道義之門。易
曰。成性存存道義之門。二顯荊溪祖述
祖而述之存乎其人 祖法也。文選曰。祖搆
之土。注云。祖法也。其人指荊溪也。易曰。神
而明之存乎其人。二廣敍由致二。初正敍由
致二。初正敍荊溪祖述二。初明宗承得旨二。
初略歎
天台大比丘湛然公纂智者之法胤。探毘耶
之妙賾。一貫文字之學。會歸解脱之淵 大
比丘者大即褒美之辭。世有自稱大沙門者。
豈唯自矜失禮。抑亦不學無知之過乎。纂集
也。胤嗣也。探取也。賾深也。毘耶此云廣嚴。
此經在廣嚴城説也。淵海也。文選曰。深乎重
淵。注云。重淵海也。此由荊溪承天台義門尋
斯經旨趣故。能達文字之淺事即解脱之深
理。二廣敍
以爲昔智者大師演是經也。備偏圓頓漸之
義。盡方等生酥之體。其旨遠其道微。微言在
茲。茲用不惑故常外闡其訓内澄其照。凡百
學者望涯如歸 演是經也者即受隋煬皇帝
所請撰疏也。備偏圓等者以經中彈偏訶漸
四教並説故。生酥者涅槃經佛擧五味喩一
代教法也。從牛出乳喩佛初説華嚴。從乳出
酪喩鹿苑。從酪出生酥喩方等。從生酥出熟
酥喩般若。從熟酥出醍醐喩法華涅槃。其旨
下歎疏文旨趣幽遠理道精微也。微言者謂
疏是精微之言。現存於世故云在茲。茲此也。
茲用不惑者用此微言内修觀法外訓來蒙。
自行化他決無疑惑也。外闡其訓即講説化
他。内澄其照即自修觀行心水澄清珠相則
現。故云澄照。又照即明也。澄即靜也。凡百下
明學者潔己而來歸於荊溪如歸己家。水際
曰涯。二示刪略因依
嘗謂門弟子曰。祖師所述其道甚著而嗜簡
者。或病其繁。翫精者則遺其麁。吾欲因而就
之以伸其教刪而裁之以存其要。何如。弟子
比丘衆作禮以請。公於是削其淨辭合爲十軸
不失舊則。其義惟明。與前部偕行號爲淨名
略疏 其道甚著者疏解經題凡六卷。題曰
玄。疏解經文凡二十八卷。題曰文。疏總三十
四卷。故曰甚著。別本作甚大亦通。甚大語出
周易。甚著語出文選。而嗜下出廣疏之過也。
嗜貪也。簡略也。吾欲下明欲刪略。因而就之
者。因舊疏而成文。以伸經教亦非別撰也。刪
而裁之者。刪削裁翦繁亂之辭。以存其簡要
之説也。故荊溪自序云。帶義必存言繁則翦。
何如者擧其事以問其可不也。弟子下既愜
衆情。故同致請。削其淨辭者。削有二義。一削
去二削取。今謂。於廣疏中削取淨辭別爲一
部也。其文雖略義門不改。故云不失舊則。繁
辭既刪精義益顯。故云其義惟明。與前下此
明荊溪但削取淨辭不廢舊疏。新本對舊廣
略之名。生矣意令好廣者則尋舊。好略者則
從新。故與前部偕行各從所好。偕等也。二統
明立教大旨二。初明隨機立教
原夫聖人有以見生生根器之不齊也。故用
四教五味經而緯之。有以見萬法弛張之不
殊也。故用一道一乘會而成之 文中先明
聖人觀機不等。聖人謂佛也。生生謂群生也。
猶云人人也。然一切衆生無不本具一道平
等無殊。但由熏習淺深故有權實利鈍之別。
故曰不齊也。故用下明佛隨機故有一代教
法也。初則四味調熟。終則法華會歸。四教至
緯之明四味教也。五味竪論如經。四教横辨
如緯。所以華嚴二教。鹿苑但一。方等倶四。般
若唯三。根器不齊。其實四味具擧云五。有以
下明法華教。弛張者弛之是反。禮記曰一張
一弛文武之道。注曰以弓弩喩人也。弓弩久
張則絶其力。久弛則失其體。今云弛張猶廢
興。諸法生滅其性一如。故云不殊。但法華已
前機器不齊未堪此説。機縁既熟偏小同歸。
故云會而成之。二明立教之意二。初明古今
兩殊
然則聖人隨感以利見。故其教不得不差。賢
哲因感以立誠。故其業不得不傳 佛以至
徳處果位。衆生宜覩故曰利見。易曰。飛龍在
天利見大人。不得不差者既隨物機故有五
時四教之別。賢哲謂智者也。因感以立誠者
因其機感淨名之教。故修撰疏辭以伸其旨
也。易曰。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不得不傳
者以利及末代。故其疏義不得不傳授也。哲
智也。二明赴機一揆
觀其所感。則毘耶之與天台杜口之與立言。
雖階位不同廣略異宜。至於赴機施教其揆
一也。淨名杜口於毘耶。智者立言於天台。
立言撰疏也。左傳穆叔曰。太上有立徳。其次
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之謂不朽。階位不同
者淨名等覺聖人也。智者五品賢人也。廣略
異宜者該乎二意。一以杜口爲略。立言爲廣。
二以荊溪爲略。智者爲廣。皆赴機宜故有斯
異。論其益物其實不殊。故結云至於赴機等
也。揆度也二自謙述意二。初正謙述
肅嘗受經於公門遊道於義學。雖鑚仰莫至。
而嗟歎不足。故序其述作之所以然著乎辭
 受經公門者謂受經義於荊溪之門也。鑚
仰莫至者論語顏淵歎夫子曰。仰之彌高鑚
之彌堅。故云莫至也。嗟歎不足者毛詩序云。
嗟歎之不足故詠歌之。今梁君既受經得其
旨趣。復覩荊溪刪略之文嗟歎之不足。故撰
序以敍其事著乎文辭也。二記歳時
疏成之歳歳在甲辰。吾師自晋陵歸于佛隴
之夏也 甲辰即唐代宗廣徳二年也。晋陵
縣名也。在常州。佛隴在天台。神邕山記曰。從
修禪寺南行二百歩有盤石。平正猶如削成。
古老相傳。佛嘗於此放光故名佛隴。其夏荊
溪居修禪寺也
二荊溪自序二。初題目此既自序。不應安著
述人號。如孔安國傳尚書。杜元愷集解春秋。
何晏集解論語。並自作敍引而皆不書其名。
以荊溪之博識蓋取則於前修。所以古本皆
無作者之號。今本或有者後人妄加也。二本
文二。初造疏縁起。隋煬帝者隋凡三主。謂高
祖文帝煬帝。恭帝後禪于唐。高祖皇考忠周
柱國大將軍。封隋國公。文帝既受周禪。於是
國號大隋。追尊皇考爲武元皇帝。煬者諡號。
諡法曰。逆天虐民曰煬。帝者白虎通曰。徳合
天地者稱帝。問隋煬帝陳後主皆師禀天台。
何皆無道失國耶。豈大師之累乎。答始善終
凶以至失國。苟禀師訓行之靡替豈至是哉。故
書曰。惟狂克念作聖。惟聖罔念作狂。故中人
之性不可不愼。上智則不然也。故曰。有始有
卒其唯聖人乎。故行之在彼。豈責其師。昔李
斯學儒於苟子。元嵩學佛於亡名。李斯相秦
而坑儒焚書。元嵩輔周而滅釋毀佛。豈歸罪
於師耶。抑又聖如堯舜周公而。子有丹朱商
均之不肖。弟有管叔蔡叔之不仁。豈堯舜周
公教之不至耶。文中子曰。詩書盛而秦滅非
仲尼之罪也。虚玄長而晋亂非老聃之罪也。
齋戒修而梁國危非釋迦之罪也。以是明之
隋煬之無道。後主之荒恣非智者之罪也。又
菩薩住首楞嚴。或現無道。或現有道。現無道
則爲百王之殷鑒。俾遠其惡。現有道則爲百
王之師範俾遷其善。夫如是則隨機理應。豈
言論之可及。煬帝諱廣。在位十一年。壽五十
九歳。年號大業。勅文等者。勅者文心雕龍曰。
漢初定儀則有四品。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
曰詔書。四曰戒勅。勅戒州郡。詔誥百官。制施
赦令。策封侯王策簡也。制裁也。詔誥也。勅正
也。要言曰。勅者正也。謂王言發下正於群臣
無敢違者。大抵詔制攸同。唐貞觀中始用黄
紙寫勅制焉。至高宗上元二年詔曰。詔勅施
行既爲永式。比用白紙多有蟲蠹。今後尚書
省頒下天下並宜用黄紙。國清寺名也。百録
者章安録大師在日立制軌儀。帝王詔勅卿相
書啓等。凡一百條集成五卷。因寺標名。故稱
國清百録。抄造疏時煬帝猶是晋王。大師滅
後方登大寶。今從後説故云煬帝及勅文也。
漢制天子曰勅。皇后皇太子曰令。諸王曰教。
侍者下給侍之人稱。侍者會大師入滅故但
至佛道品。即開皇十七年也。別傳曰。煬帝對
所遺淨名疏而願言。昔親奉師顏未得諮決。
今承遺旨何由可悟。願冥慈訓尋文生解。夜
乃感夢。群僧集閣。王自説義釋難如流。見先
師飛空而來傾瀉七寶璨然閣内還却飛去。因
茲有悟。又別傳云。大師一生講説不著章疏。
唯奉勅撰淨名疏至佛道品二十八卷。後分即
不二門香積菩薩行阿閦佛國法供養囑累六
品也。章安地名。諱灌頂。後學尊崇故指其所
生之處以召之。然大師辨才雲行。雨施能受
能記唯章安一人。故諸部言教悉章安結集潤
色也。二初文下刪略因依二。初後學嫌繁。緇
素即僧俗也。西土僧服染衣。俗服白衣。故曰
緇素。此方以六入爲玄。七入爲緇。緇實黒色。
釋子所服壞色。非五方正色及間色。但壞色
近緇色故謂緇衣。實非緇色。深見下茲疏所
談三觀四教旨遠辭高。故非淺識之所好也。
但云下雖皆傾慕咸病繁廣。二故輒下荊溪刪
略三。初示筆削凡例。輒專也。疏是侍人録成
故云其録而去取之者示其凡例也。帶義下
初句是取。次句是去。使舊下示略疏之得也。
既帶義存之則舊疏文體宛然無改也。先師
即智者。二然自下顯大師冥加。然即荊溪名
諱也。古之高僧立言自敍多稱一字。如僧祐
弘明序云祐以末學。涅槃縁起章安自敍云
頂滯疾預章。省視也。謂反視自己識闇才短
雖欲刪略恐失大師元規。元本也。規謂規矩。
孟子曰。大匠訓人必以規矩。嘗曾也。墳堂即
大師塔所。梵云塔婆。此云方墳。檀弓曰古也
墓而不墳今丘也。東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
不識也。於是封之。崇四尺。今云墳堂者蓋於
墳所建堂立像。即今天台塔院也。別傳大師
遺囑云。沒後安措所指之地。疊石周屍植松
繞覆。建塔標前使見者發心。求徴者求索也。
徴驗也。然徴通善惡。示留礙是惡徴。則知刪
略不契師心。無留礙是善徴。則知刪略冥符
先旨。尚書有休徴咎徴。孔傳曰。敍美惡行之
驗。留礙謂病患等縁。二旬者十日曰旬。佛道
斯終者於今略疏已及九卷。既無留礙知免
幽訶速終佛道。豈非冥護。寧豈也。幽冥倶指
大師所棲寂光之境也。問荊溪妙解精鑒。芟
繁摭華克荷大法允屬我躬。何須求徴然後爲
準。答有二意。一者表非輕易用勵後昆。二者
顯契師心以杜他謗。良以筆削在己當時淺識
往往非之。古猶今也。文中子曰王子續六經。
或者非之。薛收姚義以告子。子喟然歎曰。使
智者非耶。吾將飾。誠以請罪。愚者非耶吾獨
其奈何。三儻裨下明謙己述意。初二句述意。
儻此略疏可裨補大師宗旨。則使後學明明易
了無繁暗之弊也。文選曰。光光戎輅耀耀王
塗。光謂光明也。彼注云光光武貎蓋誤也。但
見爾雅云洸洸赳赳武也致此謬釋。後昆者
尚書仲虺之誥曰。垂裕後昆。孔安國傳曰。垂
優裕之道示後世。冀諸下謙己也冀望也。恕
者聲類曰。以心度物曰恕。二疏文二。初題目
二。初正標題目。疏者疏也決也。疏通經文決
擇佛旨故曰疏也。文心雕龍曰。疏者布也。布
置物端撮提近意故曰疏也。區別能所釋序
題已明。問何故不題云略疏耶。答題下既云
沙門某甲略。故題中無略字。厥或題爲略疏。
則題下但得書名而已。則更不合有刪略等
字。如杜預注春秋傳。上既題云春秋經傳集
解。故下但書杜氏二字。何晏注論語既但
題云論語第一。故下書云何晏集解。今荊溪
立題意與何晏同。二説略嘉號。初説人次略
人。天台即大師所居之山。陶隱居眞誥曰。山
高一萬八千丈。周迴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
如一。當斗牛之分上應台星。故曰天台也。智
者二字即大師嘉號也。神邕天台記曰。煬帝
居蕃邸爲晋王。開皇九年平陳已後請大師
授菩薩戒。王既禀戒。乃依地持經號師爲智
者也。大師者温故知新曰師。法言曰。師者人
之模範也。孫卿子曰。師術有四。尊嚴而憚可
以爲師。耆芥而信可以爲師。誦説不陵可以
爲師。知微而論可以爲師。大者蓋褒美之稱
耳。説者文心雕龍曰。説者悦也。兌爲口舌。故
言資悦悦。次略者號。沙門此云勤息。謂勤行
衆善止息諸惡故也。息界内惡者藏通沙門。
次第息界内外惡者別教沙門。一心中遍息
内外諸惡者圓融沙門。荊溪即其人也。諱湛
然。姓戚氏。世居晋陵之荊溪。則常州人也。人
尊其教因以荊溪爲號。二十餘受經於左溪。
以處士從道學者悦隨。天寶初年方登僧籍。
時年三十七也。遂禀律於會稽曇一律師。始
居呉群晋陵。中詣五臺。後居天台。皆敷行止
觀。天寶末大暦初詔書連徴並辭疾不就。以
唐建中三年二月五日云滅於佛隴道場。春
秋七十二。法臘三十四。平日輯纂教法明決
前疑開發後滯。一家所傳咸祖述之。凡百餘
卷盛行于世。故皇朝高僧傳云。詳其始天寶
終建中。以自證之心説未聞之法。經不云乎。
於少時間大作佛事。然師有焉。略者翦其繁
辭存其要義也。二本文二。初開章。二隨釋五。
初經度不盡二。初正明不盡二。初簡示秦譯
五譯者。一後漢清信士嚴佛調譯一卷名古
維摩經。二呉朝支謙譯兩卷名維摩詰説不
思議法門經。三西晋竺法護翻一卷名維摩
詰所説法門經。四西晋竺叔蘭翻三卷名毘
摩羅詰經。五姚秦鳩摩羅什翻三卷即今所
解本也。至唐朝玄奘三藏又翻六卷名佛説無
垢稱經。於今世則有六譯。智者在隋但見五
譯。言譯者王制曰。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
不同。達其志通其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
方曰狄鞮。北方曰譯。鄭玄注曰。皆俗間之名
依其事類耳。鞮之言知也。今冀部有言狄鞮
者。今通西言。而云譯者蓋漢世多事北方。而
譯官兼善西語。故摩騰始至而譯四十二章經
焉。復加之以翻者大宋僧傳曰。如翻錦綺背
面倶華但其華有左右耳。今釋什本者即前五
譯中一也。梵云鳩摩羅什婆此翻童壽。本印
度人。以姚秦弘始三年方入長安。勅八百沙
門諮受什旨。秦主卑萬乘之心尊三寶之教。
於草堂寺共三千僧手執舊經。而參定之皆
洞深旨。什以弘始四年至十一年凡譯經九十
八部。合四百二十一卷。僧叡僧肇道常等筆
受。此經即弘始八年譯也。故僧肇注維摩經
序云。大秦天王毎尋翫茲典以爲棲神之宅。
而恨支竺所出理滯於文。常恐玄宗墜譯人。
以弘始八年命大將軍常山公右將軍安成
侯。與義學沙門千二百人於長安大寺。請羅
什法師重譯正本。二尋經下簡示廣略二。初
明梵本猶廣二。初總標徴起。二如命下引文
正示。大師凡尋五處文義知西土梵本猶多。
一弟子品。二菩薩品。三問疾品。四不二門品。
五菩薩行阿閦佛二品。此之五文辭皆未盡。
文中次第示之。如是五百者即弟子品命十
人訖經家敍云。如是五百大弟子各各説其本
縁。乃至八千者即菩薩品命四人訖經家敍。
如是諸菩薩各各向佛説其本縁。問菩薩品
末但云諸菩薩。何得云八千耶。答問疾品初
經云。即時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皆欲隨從。則
知。菩薩品中命八千人也。不堪下五百八千
既倶辭不堪。諒梵本各有其言。又文下問疾
品也。慇懃無量者即文殊述佛旨也。經云世
尊慇懃致問無量。兼八下即不二門品也。八
千菩薩隨從入室説其所證。亦合盡陳經文但
三十二人而已。此諸言談者謂若備書文殊
無量之問。盡述八千不二法門者何秖半卷
也。爰至下即菩薩行阿閦佛二品也。爰曰也。
語辭耳。詣菴羅園者即淨名掌&T016254;大衆還菴羅
園。對佛復宗明佛國義也。尚書曰。對楊天子
之休命。孔安國傳曰。對答也。答受美命而稱
楊之。高論往復者往問也。復答也。豈容止有
數紙者意謂。二品其文更廣。二示此土宜略。
振旦者或眞丹旃丹指難。皆梵音奢切也。若
準華嚴翻爲漢地。又婆沙中有二音。一云指
那。此云文物國。即讃美此方是衣冠文物之
地也。二云指難。此云邊鄙。即貶㭫此方非中
國也。西域記翻摩訶支那爲大漢國。或謂。日
出東隅其色如丹。故云震旦。眞丹者此皆訛
説。刪彼下謂西來三藏皆刪取梵文要義翻
傳此土。故雖五譯不同但至二三卷而已。采
其綱格者弟子命十。菩薩命四則綱格已。整
其五百八千綱目之説。刪而弗傳。致問疾但
云無量高論唯存數紙。斯皆采其綱格也。招
提琰法師云。此經來不盡。西國有五百卷。凡
十萬偈。二問此下對論釋妨二。初引論正問
二。初引論立問。二答下據義釋妨二。初斥古
顯今。二故論下引論示義。文中先引論。故華
下今師示義也。論云不共二乘即同不入二
乘手也。手以受物表信力故受法。二乘不聞
從何起信。故云不入手耳。即是共説等者荊
溪云。此明共部。非關共教。故此二共倶共二
乘。般若方等倶有二乘名共部也。通名共教
以三人同學故。二約名重徴二。初問意者華
嚴題下無不思議號。今經題下顯有其名。何
故反謂釋論所指不思議經非今經耶。二答
二。初例同反質。更無別稱者何妨華嚴更有
異名名不思議也。二然細下引論顯非。乃是
華嚴至之事者晋譯華嚴第四十明。休舍優
婆夷爲善財説度衆生數。即同釋論所引不
思議經説謳舍那等也。故知。論云不思議經
定是華嚴。若引下論中凡引今經顯云毘摩
羅詰所説經也。此由世人見此經一名不思
議解脱。便謂是釋論所引不思議經。所執既
非故此委破。二略分文二。初開章。二隨釋二。
初明諸師解釋。什生謂羅什道生也。而肇下
即僧肇注經釋一名不思議解脱也。開善寺
名即智藏法師也。三證成者謂。掌&T016254;大衆還
詣菴園對佛證成也。若莊下莊嚴寺僧旻。光
宅寺法雲。并開善寺智藏倶梁時人也。時稱
三大法師。三論者謂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古
者盛傳三論。北地論師者即河比攝大乘師。
多延紛諍者延進紛亂也。二今家科判二。初
述意開章二。初述意二。初對古斥非二。今尋
下依今顯是。傍經開科等者荊溪云。意欲倶
異二師故也。傍經故異諸禪師。不執故異諸
法師。夫説至備矣者五時不同逗機差別。故
曰殊源。源即水之濫觴。用譬契機之始。雖五
時不等無失機之辜。故得善始令終。具有三
意。序既元序於正。流通通於正宗。三不可虧
故云備矣。二今約下開章二。一正下依章示
義三。初正開經二。初通示諸經三段。古來直
釋經文曾無章節。分經三段始乎道安。後世
遵行因以成則。如欲下凡引三經云由藉相。
皆假藉現瑞而得説法也。雜色之光者光表
般若照了。雜表衆行差別。以智導行咸會一
如如光唯照。以行隨智衆行既別智亦如之
如光雜色。荊溪云般若照也。故光表之。所以
彼經數數放光如法華中。放光表中故法華
經三段倶中。如涅槃經常放光表常三亦並
常。故知。今經現國表國三倶佛國。深會斯旨
衆教炳然。若爾法華何故不以中爲宗耶。答
取理同邊無非一乘。故曰序也者然別序有
二。現瑞敍述。若論由藉唯在現瑞。敍述秖是
述前現瑞及近遠二由而已。又有經或無敍
述。故今通示序義唯在現瑞。堪聞聖旨者荊
溪云。故知。由現瑞故動物機縁。發起之名良
有以也。亦如斥小訶大事在往時雖非瑞相
亦表今經。吉兆預彰助成今事。義既輔正。理
合先陳。無壅無滯者荊溪云滯隔内法。壅遮
外事。流至像末莫不霑濡。故無壅隔悉如來
力。言正像者諸佛滅後法有三時。今茲釋迦
正法像法各一千載。末法萬年。理教行果四
皆備足。如佛在世故名正法。雖有上三全無
果證。故名像法。像者似也。似於正故修行既
寡理教僅存。法已微末故名末法。斯澤者澤
潤也。二今開下別約今文分節二。初正分三
段。二問下約名釋妨。問意者以向云十一品
皆明佛國因果爲正説故。答意者由佛印定
方乃成經。雖題稱維摩而義歸佛國。以爲正
説妙得經旨。答中有法譬合。布政者皇侃曰。
政謂法制。鄭玄注周禮云。政所正不正也。而
臣受賞者尚書曰。徳懋懋官。功懋懋賞。注云。
懋勉也。勉於徳者則勉之以官。勉於功者則
勉之以賞。淨名至方乃爲正者荊溪云。法可
印成正經。人豈印成化主。二約觀心者不自
觀心如貧數寶。諸佛解脱心行中求。故附法
相以成妙觀。文中且約次第三觀以明三分。
説雖次第意歸一心。心心寂滅者荊溪云。從
名附近義當流通。觀門亦爾。故作斯解。三異
衆家六。初異什師及禪師。知文起盡者荊溪
云。章初章後。意也如文所分。二序。三正正中
室外室内出室。出室復分空假中等。二異肇
師。義不然者法供品天帝稱歎弘經。佛明法
供養第一。乃是流通非關正説。三異靈味二。
初問。二答三。初總斥。二何者下正破。道王者
王去聲。得大小益者現淨土時五百得忍八萬
發心得大益也。土復穢時天人得法眼淨。比
丘漏盡。意解得小益也。當機辨道爲益。如斯
云何折挫言非正説。故云豈折爲序也。又淨
至佛教者若無佛印不得名經。故知。淨名傍
助佛化。三豈可下結責。四異開善。彼用序正
流通三分之名而更加證成以爲四分。故匪
通方。若爾章安分涅槃經爲五段。亦應非也。
然分節經文貴顯義理。此經三分其義已明。
何須至四。涅槃經旨非五不彰。況復別立名
相。非同開善添足三分之名以爲四也。如云
一召請涅槃衆。乃至第五折攝涅槃用等。五
異莊嚴諸師二。初問。二答二。初判序分非。二
又用下判流通非。還對淨名至因果者即阿
閦品復宗説佛國因果也。撮經始終者佛國
是始。阿閦是終。而倶談依報。宗旨如此。豈是
流通。過乎室内者阿閦品現妙喜國時十四
那由他人發菩提心。室内不思議品迦葉哀
歎時止有三萬二千天子發心。問疾品末但
有八千故也。六異北地大乘師。其妨同前。下
剩佛國品三字。三辨佛國義二。初敍意開章
二。初敍意。三釋等者應云釋佛國義。品字恐
誤。請問佛國因果者荊溪云。願聞得佛國清
淨問果也。唯願爲説淨土之行問因也。此經
下既須明識。故用八重釋之。二今略下開章
二。一總下總明佛國。荊溪云總明者未分四
故文中二。初對他經述意。普集經正爲今經
作序。不散彼會而説此經。其猶無量義經爲
法華序也。彼則開爲合序。此則正爲依序。雖
時部意殊而序正義等。然普集等經雖無佛
國之文其實已具。其義以依正相隨故也。今
經顯談但是重示前義。非謂前經秖有正報
也。荊溪云文雖未有義已具足。今但重示其
旨而已。須廣明依者今經正談依果。傍論正
報。捨傍取正故云依耳。下文諸品明正非一。
二言佛下約品題正釋二。初約題釋義二。初
約名義正解二。初正解佛國。二兼出異名。亦
名爲刹者具云刹摩。此云土由也。既云萬境
不同。蓋取莊嚴差別名爲刹也。二然國下分
事理重釋二。初雙摽。荊溪云。常寂屬理。餘三
在事。事即應身等者他受用報及勝劣應倶名
爲應。域即三土。極智即自受用報。所照即究
竟寂光。二而至下雙釋二。初約事理雙釋。至
理虚寂等者荊溪云。明有事之由。然理本絶
待。豈分二別説有事理已屬於事。本無下非
上理。豈有下非上事。能即能居應身。所即所
棲之域。理事倶無常冥絶待。但以下即絶待
理成相待事。故三身四土之別。眞身棲於寂
理。應身居乎事土。二然下明理事相關二。初
正明。此言本迹蓋指體用。二故文下引證。初
引經。則應下釋義也。永寂如空則四土叵得。
而現種種四土宛然。應同凡聖是現身。現有
封疆是現土。凡聖下明所現二報差別也。所
現淨穢亦復如是者例同凡聖有高下也。五
濁輕重同居淨穢。體析巧拙有餘淨穢。次第
頓入實報淨穢。分證究竟寂光淨穢。現十界
身名起衆生應。示四種土名起國土應。二或
有下敍他破執二。初敍他人偏執。各據一文
遂起定計。豈知妙理。四性本無。來此現生者
如云國是民有王住其中。國由佛有者如云
國是王有民居其中。二約四性斥破二。初四
執倶非。衆生對佛者合前兩計也。無因而有
土者荊溪云。計雖性過本是理土生佛理具
凡聖一如。計者成過土體何失。若計成過。性
執須破。破性仍是從事以説。破三可見不假
別論。從事者若云一向無有自他故使所計
成無因失。皆隨性義者兩師所執已屬自他。
或計共離。豈出性計。故云皆墮。類前者委破
四性已在玄義。二當知下隨機説。有悉檀赴
機等者謂欲令歡喜生善破惡悟道。故作自
他淨穢等説。悉之言遍。檀翻爲施以此四法
遍施衆生名四悉檀。委如玄義。二別明佛國
四相既分。故曰別明二。初列章辨示二。初
指廣列章。即因陀羅網等者。如華嚴所明帝
網衆珠交輝互照。以喩彼土色心無妨諸土
互攝。因陀羅此云帝。帝釋宮中有此網也。一
一網目悉有珠焉。荊溪云。即因陀羅者既一
土攝一切土。故得此界遍攝下二。唯不能攝
上品寂光。其義既通。理何隔異。準此以説。上
能攝下有餘亦應攝於同居。體内外惑其相
異。故斷界内惑者與未斷者報不相收。別圓
二人地住已前觀道雖通未見理。故論其報
相優劣尚隔。二前二下約身辨示。亦應亦報
者暹師云。是勝應。故名亦應。他受用。故名亦
報。此爲地上菩薩所現也。法身所居者自受
用報攝屬法身。觀經疏云。智既應冥亦非身
非不身。二言染下依章正釋二。初歴土別解
四。初同居二。初辨相二。初穢土三。初釋名。
言染淨者者總摽也。此方即染淨穢土。安養
即染淨淨土。九道者暹師云。秖是九界。佛爲
化主故且云九。二就染下示相。凡聖各二者
凡即六道。聖即三乘。各二者凡開善惡。聖開
權實。如文所説。聖者下四果直指羅漢也。即
聲聞法界。縁覺可知。通教下菩薩法界也。此
三教菩薩並指思惑盡位與羅漢齊。報身猶
在者子縛已盡果縛猶存。三乘至性身者即
上三人捨報身生有餘也。願生同居者二乘
至彼轉爲菩薩。故能願生。若實下別圓地住
已上名法身菩薩。並生實報。妙覺極果居寂
光土。此約究竟寂光也。應生同居者如月現
水不謀而往。故名應生。不同願牽作意而生
也。三是等下結名。二明下淨土二。初指安養。
正釋未必悉是得道人者。謂非但三乘聖人
得生。凡夫亦生。故云未必。故經下引無量壽
經下品文以證凡夫得生也。但以下結名也。
但無四惡重染。故得淨名。其實猶有人天輕
染故。名染淨淨土。又可染淨之名約正。淨穢
之名約依。二土凡聖共居通名染淨。此土砂
礫充滿別受穢名。彼土金寶莊嚴別受淨號。
此雖不説餘文説之。二擧此下明所攝多類。
下文云。有人言。經明二十七品淨土。無量壽
土止是第六。法華下即身子等未來成佛悉
指同居。二問下料簡二。初簡所憑經教。思
益論者暹云。論字恐誤。思益經第一云。東方
有國名清潔。佛號日月光。有菩薩梵天名曰
思益。住不退轉白佛言。世尊我欲詣娑婆世
界釋迦牟尼佛所。奉見供養親近咨受。佛言。
便往。今正是時。汝應以十法遊於彼土。何等
爲十。於毀於譽心無増減。聞善聞惡心無分
別。於諸愚智等以悲心。於上中下衆生之類
意常平等。於輕毀供養心無有二。於他闕失
莫見其過。見種種乘皆是一乘。聞三惡道亦
勿驚畏。於諸菩薩生如來想。佛出五濁生希
有想。梵天當以此十法遊彼世界。時有菩薩
白佛言。我得大利不生如是惡衆生中。佛言。
善男子勿作是語。所以者何。於此國中百千
劫淨修梵行。不如彼土從旦至食無瞋礙心
其福爲勝。二簡淨土修因。問穢至殊別者荊
溪云。其因既同。果不應異。如穢土善因報人
天果。諸淨土中亦有十善。何故報與此土永
乖。答意者荊溪云。名同事同。解異願異。如止
善是一。對於止善加修願行。故使諸土階降
不同。人天名同隨土義別。言二處者且以淨
穢相對而論。二有餘二。初辨相。文中先解有
餘義。次解方便義。通惑雖除餘別惑猶在。故
名有餘。七種生死者一分段謂三界果報。二
流來謂迷眞之初。三反出謂。背妄之始。四方
便謂。入滅二乘。五因縁謂。初地已上。六有後
謂。第十地。七無後。謂金剛心。二料簡三界報
二。初釋義二。初釋果報。即是華藏者謂華嚴
所明蓮華藏世界海。即此土相。潤無漏業者
分證中智不漏落二邊名無漏業。二以觀下
兼辨異名二。初正示異名。以果報土亦名實
報無障礙。故此釋之。應知。此號從因果二法
得名。文中先釋實報。次釋無障礙。實字在因
報字在果。以觀實相者此謂。名字觀行相似
位悉是圓因。此釋實字。發眞下初住分證名
爲圓果。此釋報字也。色心下釋無障礙義。謂
修無礙因得無礙果。因果倶無障礙。修因無
定者了達色由心造全色是心。心性融通全
心是色色心不二。定執何從。此因剋果而能
色心無礙依正互融。荊溪云。以修因時淨穢
境融不可以一異名之故云無定。二言無下
廣釋無礙二。初釋無礙義。此名下海以廣大
爲義。藏以包攝爲名。二各遍。故如海。重重無
盡故名藏。二別教下顯能入人二。初廣明別
地。二略例圓住。所證既齊故須雙辨。初別地
中七。倶名淨者以體相用因果悉離無明惑
染故也。荊溪云。初地等有七淨者此是今家
義立七名。一同體者一者十方同體。二者四
土同體。此土即十方故云一即一切。十方即
此土故云一切即一。又一即一切者一土即
三土故。一切即一者三土即一土。故良由依
正既居一心。一心豈分能所。故得廣狹互遍
理事交融。當知。體總依正及以自他。第二至
五更別明之耳。前五下束前七淨以爲三法。
一體二因三果。體中細分更有相用之別。荊
溪云。前五體滿者體既居初。故從初至四皆
成就體。此但成於正報而已。故須第五依報
住處。依正具足故名體滿。復由前四莊嚴於
體故令初體有相有用。三五屬相。三正報相。
五依報相。二四屬用。二利他用。四自利用。若
爾相用應次。何以間雜。答依正雖復倶通自
他一往從便。故別對耳。六七雖云因圓果滿
既許初地具於七淨。還是初地望於地前以
立因果。即此因圓名爲果滿。二初住下略例
圓住。二問下憑教借別名圓。故云三賢。若約
圓位其實初住已是聖位。四寂光二。初釋義
二。初示寂光名義二。初指果略示。極智所照
者三品寂光此語上品。中下寂光攝在果報。
二簡小委明。即是眞寂智性者荊溪云。智是
能照以能釋所意欲顯同。次不同去明體異。
境異智故故云偏眞。引涅槃經亦證同智。次
此經下證同所以。指無明性而爲智體此智是
境。此體方同。以無明性亦境性故不思議去
結成境名。以向所釋皆通智境故今結境還
從於境。二但眞下顯依正不二。荊溪云。細思
此意。至下諸文及以教門所明土義。皆以此
意而往申之其理方盡。今謂。既云離身無土。
身成佛時土豈不成。既云離土無身。言土成
佛有何乖背。一心具足深可思量。無縱妄情
強分諸異。金剛下引證也。暹云。天親論上卷
偈云。智習唯識通等天親釋云。此明眞土。諸
佛無有莊嚴國土之事。諸佛唯有眞實智慧。
習識通達則是修習無分別智。通達唯識眞
實之性故。如是取淨土者即修此智習唯識
通。菩薩之人乃取得淨土之果故。非形第一
體者此句明淨土體。不自生滅爲淨土形。乃
以眞實第一義理爲淨土體故。非莊嚴莊嚴
者辨二莊嚴。一者形相土即是淨土水鳥樹
林等事莊嚴也。二者法性土即是正智證契
眞如無漏功徳無有形相爲莊嚴也。今更助
釋非事莊嚴。是理莊嚴。故曰非莊嚴莊嚴。二
問出下憑教。心淨之極者心淨約修通於五
即。極在究竟。二問經下立問通簡二。初約今
教倶談二。初問二答二。初指諸教總斥。二正
如下約今經義具。文云下四句經文次第對
四土。初句即同居土。界内具縛未見眞理。心
神動散善惡無定。菩薩方便觀其生熟。生則
用穢。熟則用淨。次句即有餘土。兩教二乘三
教菩薩界内惑盡皆名調伏。既出三界即應
有土謂有餘也。三句即果報土。初住已上破
無明惑。分證中智名入佛慧。四句即寂光即
於根塵了達三諦。具足無減於如來常。是故
起根即寂光土。宛然相似者經有土名兼所
化等。名目雖異其義冥符。別當解釋者下疏
中初以同居通名四句。次以四句竪對四土。
今當次意。二對他經辨義二。初對法華明今
經密入二。初約顯教立難。荊溪云。釋義違經
其理何在。以顯露教中法華已前不説二乘
有生處故。二約密解答釋二。初明密悟生土。
佛以一音等者荊溪云。應約密教。一音異解
即通顯祕二不定也。横解者如前所引法華
經文。秖於此土而覩上二。故小被斥見淨不
驚足指案地即其事也。縱對大竪説於小解
仍横。準其正理不聞爲勝。二横竪下顯佛自
在。約竪顯論實如所問。約横密入明二乘生。
竪不妨横横不妨竪。顯密利物故云無礙。二
問若下對華嚴示四土義該二。初明四義該
收二。初問十種佛土者。二答二十七品者引
他所解不的指經。二問若下明對教須四二。
初問二答。明十土等一往有經。對當四教不
如四土故云措意難見。措置也。言欲對四教
者準止觀文以教。對土有横有竪。横對者
同居用藏。方便用通。實報用別。寂光用圓。竪
對者同居用四。方便用三。實報用二。寂光用
圓竪約設教對機機既増減。不同致使教有
差別。四土對教優劣多少。故名爲竪。土體敵
對無復優劣。故名爲横。問方便土中已無通
惑。何須通教横竪二義皆云用通。答大乘初
門調機入頓。爲知故學。非用斷惑。如諸聲聞
至方等會被彈斥已皆習通門。若至方等必
到法華。在方便土須通教者此約不入方等
會人。問若爾實報何須用別。答約教道説。證
道必無。問寂光既極何須用教。答教被中下
不被究竟。初住已上名下。等覺名中。妙覺爲
上。又十地名下。等覺名中。妙覺名上。具如下
文。三明修佛國因二。初依經。總立二。初指經
雙明。二依因下正示依因。横約十七者横謂
横歴諸行修因有十七法。即經云。直心是菩
薩淨土。乃至十善是菩薩淨土。竪約十二者
竪謂從淺至深。竪窮心源有十三番相資成
淨土因。即經云。隨其直心則能發行。乃至隨
其心淨即一切功徳淨。而此横竪二番皆云
約正因以明依因者荊溪云。故知。直心乃至
十善亦名正因。亦曰依因。依因二種。自利利
他。今此正當爲他取土。自他相成土義方具。
隨機別説時不同耳。故利物依因由加別願。
故菩薩行一因兩向。上求爲自。下化成他。於
下化中分於兩異自行利物之依正也。二國
既下約土別示三。初例果略示。果即所取四
土也。四教至感於四土者荊溪云。故知。自行
依之與正一因成二。故云正因感四佛果依
因復感四土。所以其因不殊而義兩別。故使
寂光法身異而常一。子細下一往以四教對
四土如向明之。二往窮覈故有小妨。以同居
用四方便用三果報用二此其妨也。子細即
二往也。荊溪云。小妨者若四教因對於四土。
雖有此義不無小殊。何者藏通對於同居淨
穢。別對有餘似如稍得。若於土中辨教多少
是則不便。故更對土用教増減委悉論之今。
謂若準止觀即是以同居對藏。有餘對通。已
如前記。荊溪以藏通對同居。別對有餘者且
順下文用教増減以説。故下文云。有餘土成
佛乃至云修於別圓兩教之因。既不云通。故
以別教對有餘也。二今還下對土廣釋。界内
縁集即見思也。別圓衆生至來生其國者荊
溪云。依彼有餘用教之時云別圓耳。若至實
報失別教稱。唯一圓常以當土名。三十方下
結顯化意。湛若虚空者無復衆生七方便異。
不見國土淨穢差品故云無有増減。盡未下
荊溪云。引法華經壽量者引於實果以證權
果。所以過去若常未來必常。如從本果以垂
於迹。示淨土行以取衆生。四見國不同二。初
引經總示。寂光如寶器飯色如三土。由福不
同見飯色異。由機不同見三土異。至論下總
示其意也。荊溪云。至論至可見者仍以三土
從寂光論。寂光無相故三皆泯。由不可見故
得有見。十番者初約同居輕重。二約同居對
有餘。乃至第十諸土非垢寂光非淨。下文備
矣。此不委論。二列句別明二。初列句正解。荊
溪云。此中問答總有三重四句分別。既云於
不可見而得有見。即是寂光對於三土。先以
有餘攝二同居。對二同居而立四句。以此二
土並有實質而辨同異。故得約質以辨有無。
次以實報對於下二以立四句。以實報中色
無障礙對下二土質礙辨異。三以寂光對於
下三以爲四句。以寂光中色質永寂故以有
無相對辨四。是故辨第二四句約有色質論
障不障。初四句中復更約障以辨四別。若爾
亦應更於初四句以前立四句。淨質穢見如
身子等。淨質淨見如安養人。穢質淨見如大
梵王。穢質穢見如五濁人。即二同居相比望
也。文中三。初約有餘對同居二。初正明。荊
溪云。問經言去總問也。先引經立宗。此爲是
下結難也。難意者爲元秖是一種飯色見自
異耶。爲元有多色見有異耶。準下答文既有
四句。豈但一兩句而已。別圓菩薩用天眼見
者荊溪云。見土不應用餘眼。故即此二人賢
位眼也。此約身居此土以論。若在方便見二
同居必無異質。一質一見等者荊溪云。明五
人共見有餘更無別者。五人之中雖兼別圓。
且據三藏二乘通教三乘共見故爾。此之兩
教三乘之人共禀近教。故於有餘所見未遠
故。便且以二同居土共彼有餘而爲一見。若
於彼土發別圓心便即同於別圓所見。言三
種意生者出四卷楞伽經。通名意生。今山家
釋義。作意生故名爲意生。故楞伽云。如幻三
昧力憶本願故生諸聖中。故知。經云憶憶即
作意也。彼經第四釋三別名。初常無常品云。
意生三種。一入三昧樂意成身。亦云正受。即
三四五地心寂不動也。二覺法自性意成身。
即八地中普入佛刹故以法爲自性。三種類
倶生無作意成身。謂了佛證法。成之與生並
從果説此約通教及以別接。法華玄中並云
在前三教者。以通諸教釋義故也。今文既上
云羅漢支佛。下云三種意生。即此三種並指
通教菩薩也。故知。二乘收乎兩教。菩薩止在
於通。共爲三乘。三藏菩薩既同人天非今所
論也。輔行云。楞伽既云八地是覺法自性。
驗初文雖云五地亦兼七地。即入空位也。八
地即當入假位也。種類倶生云了佛證法。即
是入中屬佛種類未必自證。若接入別七地已
前入別十住。八地已去接入十行。知佛證法
是入迴向。並非證道故名意生。仍本爲名兼
不接者共結此位。故並云地。二問那下釋妨。
荊溪云。那約有餘等者一質與一見皆云
有餘。若二同居各各自見亦得名爲一質一
見。何必要須約有餘耶。次答中云三人者當
知。前釋第四句中三種意生。須指通教中利
鈍菩薩。但不得指利根見中。以此菩薩但斷
通惑與二乘同。以其適從通中來故。是故答
中且指三乘同見第一義諦。此等本異今皆
成同。故且言之。若指二同居人當土自見。何
往不得。但爲辨異故須此明言。無漏至相同
者荊溪云。據未發於別圓之心論。未見中其
事亦等。故於眞諦同一見也。二約實報對二
土。即因陀羅網者實報土也。三約寂光對三
土。各有問答。悉如文。二略出下指廣結示。五
明往生二。初列章。二隨釋二。初總示。亦云來
生具如大品者暹云。大品第二舍利弗白佛
言。世尊。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密。能如是
習相應者從何處終來生此間。從此間終當
生何處。佛告舍利弗。是菩薩或從他方佛國
來生此間。或從兜率來生此間。或從人道來
生此間。從此下今師釋二名也。此云往住。大
品云來生。秖是彼此相望得名耳。二土亦然
者荊溪云。二同居土相望既爾。有餘實報相
望亦然。但横竪異耳者二同居土横望餘二
土名之爲竪若爾秖可娑婆而往於淨。何以
從淨却生此耶。答下之八品不可來生上品
上生。或可即能到彼土已獲通故來。法華云。
是人自捨清淨業報。而來樂此多怒害處。唯
常寂光文無往義。上品可爾。中下義通。若中
下無實報亦無。若不立於中下猶屬實報故
也。又若義立不往而往上品亦通。何但中下。
善逝之言良有以也。如來之義信亦不無。二
別三。初標。二一染下釋四。初染淨土二。初
穢土二。初實生九品潤生等者欲惑九品。上
上潤二生。上中上下中上各潤一生。中中中
下共潤一生。下三品共潤一生。故初果於欲
界人天各受七生。故云七反。二果三品者斷
五名二向。斷六一來果。以下三品潤一生故。
一往來者一往天上一來人間互説亦爾。三
果名不來。以九品盡故。若斷至八餘一品在
名一種子。猶生欲界。通六地來者六地已下
惑未盡故。見地七反薄地。一來離欲不來下
界。生上二界別教十住初住斷見。二住至七
住斷思盡。今云十住且通擧耳。論其生數比
前可知。五品見思全在。七信方出三界。三教
約惑牽生並同藏教。故云並類三果可知。二
權生方便願來者但在菩薩。小從得記義亦
同之。生方便土未破無明欲化衆生。須假願
牽。未能任運故使應生唯約二土。二淨土來
生人天者。荊溪云。彼土具有欲色諸天。但無
須彌地居。一切皆依虚空而住。荊溪所説依
無量壽經也。二有餘二。初實生二。初正釋別
教十行圓信後心者荊溪云。準理別教應云
住向。今不云者住以同於藏通五人十向修
中。雖亦同生有餘之土非爲正意。故取剋體
但云十行。而云圓信復云後心者七信已上
亦可得生。但是略耳。二故勝下引證二。初引
經二。問何下釋義二。初正明二。初問。二答
二。初釋別名。荊溪云。釋三意生皆云恐者尊
重聖典兼示無執。三種階降經文義含。爲是
何教三昧正受。若約通教七地已上或至九
地。言自性者別住同通應取十行。圓教既云
伏於無明。即知七信也。所以別教云自性者
若不見中。則不見於諸法自性。二皆言下釋
通名。未發眞修者別圓地住已前名縁修。登
地登住名眞修。向約三人無明全在。故倶作
意而生彼土。初三昧正受雖約通教入空接
入別圓亦縁修攝。故荊溪云。眞縁之義義通
通別也。二問下釋妨。問意者楞伽意生既在
十地。合生實報。何故向解勝鬘但指通人及
地住已前生方便土耶。然楞伽十地約通示
義。已如前記。既十地名濫。故此約別地難之。
故云應生報土。答中從容兩向釋之。約別十
地判三意生者。若爾何故向云皆言意者未
發眞修。猶是作意耶。別地既是眞修。意生之
義爲何所主。答荊溪解云。若約別教則有二
義三倶名意。三倶入地。一者但是未極名意。
二帶教道挫之言意。故云三種意生。即生報
土也。約通等者準此。即如前之所明一質一
見即是二乘及當教中三種意生異質一見而
云即是別教菩薩。當知。消於楞伽經文即別
圓人有三意也。故今別更從通菩薩而説之
也。二若實下權生。三果報土。四寂光土二。初
明極果無生。二若分下明分眞生義二。初正
明。下寂滅至一生者仁王經明寂滅忍唯有
二品。今義開三。上品即妙覺。此以寂忍即寂
光故別約中下以明生義。或云下此約通論。
始從初住得無生忍終乎等覺中品寂忍。既
皆分證佛性皆名往生寂光也。故云皆有此
義。但有下奪而言之。寂光唯是妙覺。以分證
猶有無明惑變易生死故也。二前四下結示。
三問分下科簡二。初簡同居有餘二。初問荊
溪云以通見思難別見思見思既同捨身應
等。二答如文。二簡實報寂光三。初簡不生。荊
溪云問實報受生等者還取上文三。土有生。
唯常寂光無往來生。則應不合更有此問。答
中意者但欲重顯從名消義。亦約中下在果
報内。二簡生義。有邊論生等者荊溪云。約報
論生。是故有邊論於果報。約所入邊則非果
報。但所入邊即是見眞故云不生。上品無報
唯眞。無生而云生者不生而生。故果報中見
眞亦有果報不生生義。究竟而論寂光唯眞。
永無果報。義而言之亦可得云不生生義。此
則不復更有生也。三簡常義。荊溪云。此問意
者從名作並。以不生生與不常常言勢欲同
其義。似反故以反義以問勢同。答中意者名
異義同故許斯理。以諾並辭。何者下釋出名
異義同之相。究竟而論唯名常。常及以不生
故引聖位。即是不常之常不生之生四十一
地。眞理不生。不生而生。餘無明在名爲不常。
見一分常故名爲常。思之可見。六明説教二。
初標。二一染下釋四。初染淨二。初穢。二淨。
開漸教者暹云。開出之開。本願説者荊溪云。
上品淨土不須開漸。故須因願乃可有説。香
積無願故不得説。不説不聞。故來問也。如安
養界樹説苦空人開羅漢。既不云願。驗土非
高。二有餘土二。初受報利鈍皆得往生者總
有九人。兩教二乘三教菩薩別位開三。故成
九也。斷思盡位皆生此土。菩薩則利。二乘則
鈍。通別圓至利鈍者此約菩薩傳論。通菩薩
望二乘則利。望別仍鈍。別圓例作。二如來下
説教多少故法華等者荊溪云。此有二意一者
通證一切開權。二者別證二乘之漸。皆法華
意。是故引之。若別教意但是開教不開理也。
或亦開理以示圓中。三果報土。四寂光土二。
初剋示極果寂光。法身冥資等者毘盧遍攝。
故曰冥資。即此冥資名爲説法。復次應知。應
身説處即法身説。吾今此身即是法身。釋迦
牟尼名毘盧遮那。故云無説而説。二若約下
約説義通三土二。初約實報。荊溪云。無作等
者有果報邊須云苦集。以有苦集須具四諦。
於果報中分論寂光須從理説。故唯實諦義亦
當於寂光説法。二下兩下例下二土。荊溪云。
類此可知者有餘同居倶得横論即寂光土。若
有餘中亦説無量以對一實。或説。通以對一
實。故有餘中若説一實即有餘中寂光説法。
實報例之亦應可見。然約横論同居具四。餘
三漸減。例之可見。若兼體同一切皆四。七觀
心者廣談四土封著易生。不明觀心去道彌
遠。故託事成觀。令無昧造修。文爲二。初明心
境。心性至空寂者荊溪云。先立心性爲理寂
光。而衆下明迷寂光而見三土。或失一諦而
見四諦。故云多顛倒等。此則通明起由。二無
明下示觀法二。初依境修觀。無明至所生法
是所迷境。以此所迷爲今所觀。欲以三觀收
下三土故此迷境且指六界三善三惡。故云善
惡。前文一惡衆生即四趣也。二善衆生即人
天也。又可十界傳論善惡。則事造十界爲今
所觀。今觀善惡悉由心起。即空假中。一念叵
得故空。理具三千故假。心性不動故中。三一
互融方名妙觀。二中是下以觀配土二。初配
土。全理成事故云中是因縁善惡之境。故以
此境以攝同居。次以三觀配攝三土可見。非
因非果而因而果者中理非事故非因果。而始
解此理名因。終顯此理名果。故云而因而果。
若了至礙土者因果無殊。始終理一名無礙
也。二故文下引證佛言若此豈不觀心。八用
義釋經二。初標列。二解釋三。初通序分。奉微
蓋者徴之言小。因小果大表不思議大果。淨
土無方現三千界表説應土。現我者爲我現
三千界也。二通正説二。初標示。二一通下解
釋三。初通室外二。初標。二寶積下釋二。初通
半品。復土至小乘益者適淨今穢。因悟無常
故見復土而得小益。此品之玄旨也者荊溪
云。此一品文義兼序正。序中表發入正宛然。
故下正説玄旨在茲。二次通下通三品。結業
未斷生同居淨者荊溪云。但未斷得生非全
未斷。二種衆生來生者荊溪云。從方便品及
斷有爲縁集之人故作是説。以方便品但用
二教故復亦但二教斷盡來生其土。弟子品
中以三教訶。故亦但有三教來生。是則三教
來生至彼但禀二教。菩薩品中但云一種來
生者從所至説。從實教説界外縁集即別惑
也。問進斷別惑生果報令斷無明生寂光。別
惑與無明異耶同耶。答同也。但以初住所斷
不與小共故名別惑。等覺所斷最後元品故
曰無明。故云則生寂光也。以四土區分寂光
約極果故。二通室内皆顯佛國依報自在者。
良由依正唯心。三千本具。此理分顯則有大
用。心性無外納芥何疑。須彌大海倶屬依報。
故云皆顯等也。天女下荊溪云。正引住文以
證同住寂光。不取十二通佛道品者即於不
淨而現於淨。具如釋所化意是也。然於此中
且從横説。引淨名偈者證初住去淨土之行
不得不修因人果人皆悉爾也。三通出室若
不精解等者荊溪云。若不始未解佛國義。此
品但云菩薩淨土及衆生來生并淨土行。如
是等文何由可識。三通流通。四釋品目二。初
正解品名二。初正解二。初釋通名。二但此下
示別名。二問下釋疑二。初釋疑二。初正難二。
初疑難。二答下釋通二。初總斥。二今解下正
答二。初引例。二若不下例並。二若爾下重徴
二。初徴。荊溪云。若爾者何以不同彼大品經
從序題名。二釋。荊溪云。答意者引金光明由
藉之序與正同品。二此既下誡勸。晩人即譯
人。非佛阿難者若謂佛制品號。而經無自唱
之文。若謂結集所安品中亦無的據。二者倶
非。蓋譯人所置耳。嘗試論之。且仲尼生乎此
方。洎沒後言教何有齊魯兩論分章不同。大
小二戴禮經各別。況東西遼夐華梵音殊。隨
彼譯人命題或異。故今誡云。不足定執。若佛
自制者如法華藥王品。佛自唱言。若有聞是
藥王菩薩本事品。結集人安者如妙音品末。
集經家云説是妙音來往品時。準彼經文以
例此品並非二塗。信是譯人準義立名也。如
大品經結集之家本唯三品。羅什譯訖以類
開之成九十品。又如大經本無序品。最初但
是壽命品耳。至南朝修定謝公準六卷泥洹
開此壽命以爲四品。謂序品純陀哀歎長壽
也。又開如來性品以爲十品。斯非譯人。但修
定者加也。準知諸經非佛自唱及以集者。即
晩人添也。二此經下懸釋序義二。初來意。二
序義下正釋二。初標列。二隨釋三。初略釋二。
初正釋二。初列釋三義。靡知猶不知也。高位
弟子者荊溪云。如歎寶積神智高明。況復或
是化佛示迹。化佛亦復通於因果難測其本。
故亦具諸。二今經下配對經文。二料簡二。初
簡衆經。或二或一者暹云。或二者但次由二
序。或一者次序不可闕也。今謂。亦有三序倶
無經初即入正宗者。略般若是也。此亦譯人
刪之耳。二簡字訓。問序訓不同者若以端由
爲義應作絲緒之緒。若以談述爲義應作言
敍之敍。何得諸經初品並作次序字。書而會
通餘二義耶。答意者雖書次序之字而經具
次由述之三意。今古諸家共用次序題字。依
義下引證佛令依義故於次序語下而申三義
亦應無爽。豈可定執字書耶。故云依義等也。
又據爾雅訓次者應作敍。故釋詁云。舒業順
敍也。郭璞注云。皆謂次敍。釋宮云。東西牆謂
之序。郭云。別内外也。而佛學之家或以次敍
作序。既可互訓隨便用耳。二通別二。初正釋
三。初明束三爲二。二衆經下釋二序名義。三
今因下示序因名立。因別名有別序者荊溪
云。如因維摩不思議名得有合蓋等不思議
事。因於經字得有如是我聞等言。及約行理
通別者若無行理何須此教。況無此三事同
魔説。故一切經皆具此三及以通別。具如法
華疏記。二問若下料簡二。初簡滅後二。初問。
二答二。初違問答。立名之便等者先擧所
詮爲顯能詮故。爲序之便等者先唱我聞後
談其事故。二復次下順問答二。初正示前後
且順前問。義匪通方故曰一塗。方説此語者
付囑令安故。向據結集宣唱必先通後別。今
約佛説前後必先別後通。二經前下益分現
未。經前是別序。在正説前爲發起故。經後序
是通序。臨滅付囑故。二若爾下簡佛世。已有
其事者已談文理及有阿難能聞之人等也。
三觀心二。初正明序義二。初正示觀心。心即
是通觀即是別者心一觀三。故心通觀別。通
爲所觀故別分三種。故此即二序。因觀證理。
理如正説。因此下更於觀心別序辨由義也。
述義闕而不論。成就一切法者謂。自他因果
之法悉由觀心而成。即是下示由藉義。道謂
分證及究竟也。因觀入道。故觀如門初心修
之端由在此。二問若下簡名前後。問意者荊
溪云。心通觀別今云。觀心乃別前通後。如何
得例通別二序。答意者準世名便不可即云
心觀故也。然亦且順此土之言。若從西方心
觀何爽。二問玄下立疑顯益二。初立疑。將不
壞亂等者恐非消文之要也。二答下顯益。觸
處觀行者若事若法攬入自心。如是弘經豈
同數寶。夫一家明觀統唯三種。一者約行。二
者附法。三者附事。如止觀所明直觀陰心即
是三諦己他互遍。三無差別名約行觀心也。
餘二種者則攝彼法相事相歸乎三諦淨心。
附事達理名爲附事。附法亦然。今明三分即
附法也。下明菴園即附事也。然類雖有三要
歸一揆。恐著外聞内忘約行。故須二種指而
歸之。後學至此彌須留意。一家宗極其在茲
乎。一失其源巧喩滋甚。巧説得宜者暹云。非
但令文義冷然。亦令覽文成觀慧解分明矣。
五正入經文三。初半品序分二。初分科。二隨
釋二。初通序二。初列章。二解釋二。初總釋
二。初標示大旨。説入佛法之相者六事證信
是入道相。二大論下引論廣釋二。初委引論
文二。初通引論文。親屬愛結者阿難是佛堂
弟。已證三果未斷殘思。故有愛結。阿泥樓駄
或阿&T072933;樓駄或阿泥樓豆梵音楚夏也。此翻
無貧。或翻如意。諮決者左傳曰。訪問於善爲
諮。得念道力者内觀眞空。故云念道。能棑憂
惱。名之爲力。二故知下別結六義。二徴釋四
事二。初徴起。二答釋四。初釋經初六事。爲斷
疑勸信者結集時。阿難登高。而形相似佛。衆
疑釋尊重出或他方佛來或阿難成佛。若唱
我聞三疑皆遣。故云斷疑。勸信者信爲能入
智爲能度。不信言是事不如是。信者言是事
如是故。是謂吉相者初標吉相以表經中皆
吉。具如百論者法華疏記第一備引之。二釋
梵壇法治。自恃王種者車匿亦釋種也。三釋
戒經爲師二。初華梵翻名處處解脱。或云別
別解脱。二問下簡執誡惡。多非正義者謂。時
食遮非時食等。論云。是世界中實非第一義
中實。既非第一義實。云何保得眞解脱也。答
中還引大論以答之也。不應求實者爲異外
道爲法久住。暫時權制不應於此而求實理。
今時下大師因引釋論久住之言遂斥時人不
遵戒律。楊子法。言曰。聖人之治天下也礙諸
以禮樂礙限無則禽。異則貉子。謂戒律亦釋氏
之禮樂也。圓頂者棄而蔑之。不亦禽貉之謂
乎。四釋念處修道二。初示過顯益。若離至世
智示離念處之過。以念處是出世慧故無出世
慧但在生死。隨禪受生四禪生色界。四定生
無色。若修下顯修念處之益。藏通破界内四
例。別圓破界外四例。二問下簡大小二。
初執小有大無難謂。小乘有念處。大乘則無
也。二明大小通有。答三。初明大有念處。後三
教悉觀念處得道也。念處秖是觀五陰。若離
五陰無境可觀。身念即色陰。受念即受陰。心
念即識陰。法念即想行陰。若離下出三教外
無別大乘。既三教倶修念處。若謂不須定屬
邪計。何關大乘。況涅槃遺囑滅後比丘令依
念處通被一切。豈簡大小。嗚呼世有不知念
處之名義自謂大乘者。一何謬耶。又執律名
相不修念處。如是之人去道踰遠。二但佛下
示大小融通。不出半滿者半字滿字俗典之
名。如來以此喩大小乘。如涅槃經説。枯榮中
間者佛於四枯四榮樹間而入涅槃。正表涅
槃佛性非半非滿雙照半滿。即照而遮即遮
而照故大小枯榮悉涅槃之用。即用是體中
間見性。三出念下顯念處該攝。出念至道法
者大小半滿不出念處。故佛下不依慈父囑
名爲不孝子。一家止觀唯觀陰境。即無作念
處也。二別釋二。初懸示三。初標簡。二一如下
辨示。三此六下結意二。初正結意。二如是下
示端首。二初如下貼釋六。初明勸信之端三。
初因縁。二約教。三觀心。若無初意不殊外計。
若無次意不辨偏小。若無第三何以辨能詮
教功。何以爲佛國行本。故須入心成觀分果
可期。故止觀云。觀與經合非數他寶。於此略
知必不封教。若欲修證當依止觀。以十境十
乘通爲一切大教行門故也。四種三昧何經
不收。不可纔見觀心便謂不須止觀。故一家
章疏凡至行門悉指彼部。如法華疏釋安樂
行。光明疏釋空品。第若比餘文觀門甚廣。以
十乘未辨十境未明若欲造修致遠恐沈。故
章安於彼疏文特指止觀。諸文多爾。豈待委
陳。後生可畏。尋之自曉然。此三意若望法華
四意消文唯闕本迹。以今經未明遠本故也。
下去釋經文文合爾。或闕或略。文不累書。貴
在得意。初因縁荊溪云。自此已下釋通序文
義具四悉。少標名目。準法華疏比之可見。今
於此中指一兩節使下比決則易可知。今文
初是世界。又如是去是爲人。又大論去是對
治。又古來去是第一義。現世鬥諍者是己非
他。不循正理報在燒煮。不亦宜乎。釋子或然
即同外道。大論偈云。自法愛染故毀訾他人
法雖持戒行人不脱地獄苦。斯言有徴。學者
愼之。二約教二。初正解二。初約教三。初標本
一寂理隨機分四。就當教辨理倶無説。故云
四不可説。二一因下釋。倶隣即陳如也。并餘
四人故云等也。法眼淨即初果。明五義者即
苦空無常無我寂滅也。引無量義明般若華
嚴以證假名者荊溪云。且從歴劫以證假名。
非謂二經部全在假。彼多説故。故借用之。若
菩薩下見佛性開佛知見悉在初住。三佛法
下結。通指四教名爲佛法。二約味二。初通示
五味。二此經下別顯今經。二問下釋疑。三觀
心二。初正解三。初標示。二華嚴下引證。佛心
准眞生心唯妄。迷眞成妄。了妄即眞。波水
藤蛇喩意可識。生佛理等眞妄一如。是故欲
知佛心但觀生心。如欲識水觀波可知。故十
不二門云。三千同在心地。與佛心地三千不
殊。一塵喩生心經卷喩佛心。心具三千即佛
心也。三觀心即具四理者由心本具外境能
熏。故觀如理有四種異。若了三觀于何不收。
二釋疑。六即分別者即故凡亦必具。六故聖
唯在佛。是故始凡理具而不疑無趣取無怯。
終聖在佛而無上慢以生自大。此六即義起
自一家深符圓旨。永無衆過。暗禪者多増上
慢。文字者推功上人並由不曉六而復即。今
名字位人依經修觀免同數寶。晋譯華嚴云。
譬如貧窮人終日數他寶自無半錢分。於法
不修行多聞亦如是。二親承音旨二。初標示。
二一總下正解三。初總釋二。初正解二。初約
義略解。二引論廣釋。學無學人者學即前三
果。無學即第四果。阿難爲侍者是學人。至結
集時已是無學人。隨俗稱我故不乖物宜。内
無我執故不乖眞實。人無怪也者聖人稱我
如金易銅世無嫌怪。耳根不壞等者舊明。耳
識四縁生。一根二塵三空四作意。文中唯闕
空縁。和合兼之非餘闕縁。故能生識。新云。耳
識九縁生。如名數家説。二問下釋疑二。初約
時前後釋疑二。初疑。自爾之前者爾此也。爲
魔所蔽者即於婆羅林外爲六十億魔現佛身
廣説法門以惑阿難。佛令文殊宣咒索之。阿
難於是得還。委如大經陳如品説。二答下釋
二。初明集經藏稱我聞二。初展轉聞初依大
論似從他聞。次引舍利弗問經乃定力自聞
名展轉也。言佛覺者秖是佛加覺力如佛。故
名佛覺三昧。已證非從他聞。故云自能。用本
願力爲持佛法故。二又報下佛重説。報恩經
第六云。佛求其爲侍者許已仍求四願。一不
受故衣。二不受別請。三不同諸比丘。須見即
見。第四願如疏。大經亦明。阿難求四願。其第
四即出入無時。與報恩異。故云三如涅槃。二
復次下明律論稱我聞。佛在波羅奈。最初爲
五人説契經藏。滅後阿難結集。佛在羅閲耆
最初爲須那提説毘尼藏。滅後波離結集。佛
在毘舍離獼猴池最初爲跋耆子説阿毘曇藏。
滅後五百羅漢結集爲相續解脱經。是佛自
説。故且名經。後廣集法相。乃名爲論。故知。
論藏不獨滅後也。若爾三藏既倶佛説。故知。
論藏亦有稱我聞義。二問阿下約法大小釋
疑二。初疑。二答下釋三。初但集小乘。二亦集
共教。三兼集不共二。初敍他解。荊溪云。據此
應引大乘經論證。今云正法念者且據迹中
多種之文。非謂小乘所明阿難能持大小。既
有多種。不可共持一小乘藏。故小多名密擬
後廣。二今謂下今助釋他人。引文既當。故今
師以四教助釋之。阿難持者任持大乘如地
持物。不共即別圓也。持中道教如海含容。法
華疏更依阿含加典藏持別。海唯持圓。今據
二教理實故總爲一。二別釋三。初標章。二我
亦下解義二。初我二。初約教二。初正明我。在
第五藏者犢子是附佛法外道。自以聰明讀
舍利弗毘曇。自制別義言。我在四句外。故言
第五。言四句者外道計色即是我。離色是我。
色中有我。我中有色。餘四陰亦然。或云。三世
及無爲法爲四句。名我爲第五不可説藏也。
是等者謂上三部也。悉破外人者犢子附佛
還破外外道也。別教者荊溪云。然別所明非
無諸部釋我等義。但非正意故不別云。今從
勝説故云自在。善於知見者出假利他以道
種智知法眼見也。應病與藥故無罣礙。似我
識者暹曰。論云。非有虚妄塵顯現依止是名
依他性相。釋曰。定無所有故言非有。非有物
而爲六識縁縁。故言虚妄。塵我識生住滅等
心變異明了。故言顯現。此顯現以他性爲因
故言依止。譬如執我爲塵此塵實無所有。以
我非有故由心變異。顯現似我。故説非有虚
妄塵顯現。此事故言似我也。中道佛性即我
義者涅槃云。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衆生
悉有佛性。即是我義。無我法中有眞我者即
邊而中。故即偏而圓故。二前三下判釋二。初
判權實。二問下釋疑妨。荊溪云。此問意者隨
俗説我四教並應我是世俗。何得更立自在
之名及以不二。答中意者三教隨情從多屬
俗。別雖自在望圓仍俗。別教地前未觀不二。
後心雖證從教不得名永自在。圓教明我我
即是聞者。能聞所聞皆法界故。故使我外更
無別聞。二用教下約味。二明聞二。初約教二。
初引經總立。二藏下配教釋義四。初藏二。初
正釋。小生生大生者倶舍云。此有生生等。於
八一有能。謂本四相及隨四相爲八。大相名
本。小相名隨。以此八故令一切法成有爲相。
言生生者謂小生生大生。等謂等餘三相。謂
小住住大住小異異大異小滅滅大滅於八一
有能者。小相於一有能能相大相。大相於八
有能。謂一大相起時必與三大相及四小相
倶起。并一本法故云於八。餘三大相亦爾。今
亦下以生例聞。以三藏實有故存大小。二料
簡二。初問。荊溪云。生生至不斷者以生生法
是世俗故。二答二。初明去行取教。二但下示
約行有妨。二通三別。世諦死時者止觀以破
無明爲世諦死。今約破塵砂也。而生聞持至
能持者得道種智遍學四教四門也。荊溪云。
通教不聞聞別教聞不聞者。若準諸文二句
對教與今文相有迴互者何耶。以義互通故
可通用。於經本文皆不爾也。並是隨義故得
互論。以大經中生等釋聞。生句與聞次第亦
等以至釋生亦復如是。故大經云。生不生不
生生生生不生不生。是故從義迴互無在。言
義通者何以通教作不聞聞。雖空而色。聞不
聞者色即是空。若作別釋不聞聞者從空出
假。聞不聞者如空種樹。雖種而空。二義倶通。
守名何益。四圓二。初正解。聞相盡者二邊亡
也。故云不聞不聞。二徴釋二。初徴。問意者荊
溪云。恐不了者見不聞不聞。復云相盡。謂永
不聞與聞相違。故須問之以生後答。此意欲
顯二死聞盡自在聞生。是故答中若相似盡
能相似聞。若究竟盡能究竟聞。二釋三。初反
斥示過。二如法下以凡況聖。相似内凡聞法
尚爾。況分聖耶。三故大下引證聞相。妙理湛
然本無説示。能如是知方曰多聞。故若知之
言通於似眞。知者照也。二用四下約味。三釋
疑二。初疑。荊溪云。問大論等者前問倶應名
世流布有何眞我。今問應合一切倶無何得
此中更論於有。即違問也。若爾下結難。二釋
二。初明法無定性。荊溪云。若定有者不應有
四。若定無者亦不應四。二若其下示執無之
過。荊溪云。則有二失。一者壞佛方便教失。方
便對實則有四種。二者増於不信之人破正
教失。以不信者不信佛有逗機衆教。今還不
許佛法諸教正義。當於不信之人所不信境。
三藏教中尚有三文以明於我假實不同。更
互破立。顯我不無。及後三教並明有我。是故
當知。不可無也。雖然許有不可定一意。欲並
存權實諸説以酬難者佛法無我故。知。任彼
各立其宗。方便教中三藏已多。況復三權
一實相對其名不一。何得一向云無我耶。故
知。有無無非佛法。三觀心。三感教之時二。初
來意時方者方即處所如毘耶離等。二一總
下解釋三。初總釋二。初引論總立。數即一也。
實無者眞空法中實無時數。故陰等三科妄
法所不攝也。隨下眞空雖無隨俗説有。故大
論第二云。問佛法中數時等法實無。陰界入
所不攝故何以言一時。答雖實無一時隨世
俗説一時。無咎。義如向解。不通餘説。二言四
下牒名釋義二。初牒名。二若通下釋義二。初
依名汎解二。初釋感教。一期教者始佛國終
囑累名一期也。戒序者荊溪云。古梵網經經
初有序。春分四月以佛法無秋但分三時故
當四月。二若約下釋得道。如苦忍一刹那者
既不出觀無聞法義。藉於前聞得入見諦。此
以刹那而爲一時。二今約下正示今意。世善
機發者世善人天善也。即是多時者荊溪云。
不同苦忍一刹那故。以有漏心時節長故。以
世間善其心雜故。下之三門亦復如是。故前
三門皆具四悉。唯第四門獨論時也。又解下
即所未聞經佛爲重説也。二二約下別釋二。
初約教。荊溪云。法無別時必約實法以論一
時。破時顛倒者入空也。能分別等者出假也。
攝大乘下暹云。彼論第五曰。由本識能變異
作十一識。本識即是十一識種子。言十一識
者一身識。二身者識。三受者識。四應受識。五
正受識。六世識。七數識。八處識。九言説識。
此等識因言説熏習種子生。十自他差別識
因我見熏習種子生。十一善惡兩道生死識因
有分熏習種子生。釋曰。身識謂眼等五界。身
者識謂染汚識。受者識謂意界。應受識謂色
等六外界。正受識謂六識。世識謂生死相續
不斷。釋曰。爲明衆生果報無始以來三世生
死相續不斷故須立世識。數識謂從一乃至
阿僧祇。釋曰。爲明衆生果報有諸界多少不
同如四界六界十八界等故。須立數識攝一
切數。處識謂器世界。釋曰。爲明衆生所居
如人天惡道有無量差別故須立處識攝一切
處。言説識謂見聞覺知各有多種。因此有無
量言説作事言説與見等更互相顯示故須立
言説識攝一切言説。此十一識皆以分別爲
因虚妄爲果。荊溪云。若從分別數之與世以
辨識者數世事廣。故屬別教。況攝論中不明
小乘復少圓義。故此世數必屬於別。今謂。離
眞有妄加以分別。事廣即別教義。故明一時
引彼數世。一即是數。時即是世。一時入一切
時等者長短唯心。故能相入。荊溪云。具如華
嚴刹那三世九世具足。況復七日對一劫耶。
華嚴十一切者暹云。舊經第二十五云。佛子
一切諸佛有十種巧妙方便。第六方便云。一
切諸佛能於一時皆悉分別知一切時不捨離
生平等正法。而一切時皆所不攝。非晝非夜
乃至云非時不離時而於無量時轉法輪。未
曾暫息是爲一切諸佛巧妙方便。今謂。疏通
擧十意在第六以證一時。既理事融通。故屬
圓義。二二下約味。三觀心約三觀。攝四教一
時如文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一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二
 錢唐沙門釋智圓述 
四的出化主二。初來意。九十六種者準九十
六道經彼經二卷委明相状。於中一道是正。
即佛道也。九十五皆邪。華嚴大論或曰。九十
六皆邪者以大斥小也。故百論云。順聲聞道
者悉皆是邪。無師大覺者瑞應曰。我行無師
保。亦復無等保。愜伏也。二正釋二。初釋佛。
稱名亦爾者合云名稱。内徳外名倶無量也。
二釋在。住之異名者荊溪云。一切經初二名
互用。名異義同譯人參取。住布施等者以因
顯果也。因修施等果住欲天。餘皆倣此。二梵
下色及無色倶離欲染通名梵住。梵淨也。三
空者即空無相無願。亦是生空法空平等空
也。楞嚴翻健相。總攝諸三昧故。佛所得法者
荊溪云。佛以無依而爲所依。無所依者即常
寂光。現三土者皆爲利物。住表無住故居此
城。世釋佛住唯用世土。此乃以佛同於世人。
今欲通明故通天梵。況佛所住通天梵等。今
謂。龍樹通擧四住別顯後二以釋經文。故論
自結云。於四住法中住聖住佛住法。憐憫衆
生故王舍城住。他師不曉今家全依大論。而
妄有破斥。二別釋二。初釋佛二。初正釋三。初
指釋題略標。二初成下引諸教廣解三。初成
道。二轉法輪。大小相者大即三十二相。小即
八十種好。別圓教佛大小各八萬四千。即脱
瓔珞者用法華五時譬文以顯此意。隱舍那
像如脱瓔珞。現劣應身如著弊衣。即老比丘
也。門内尊特者既心相體信。故入宅見長者
瓔珞之身也。如今經身子等見如須彌山王
之像也。或現下新入小機還見劣應。衆生疑
故者暹云。彼般若中衆疑曰。佛始王宮生。十
九出家。三十成道。至此何能現於不思議身。
爲息衆疑但現丈六身方面各一丈之光。此
皆衆疑。人常所見者名常身常光也。涅槃下
現身雖同方等禀小同解圓常。此爲異也。問
或謂華嚴報身説。諸餘大乘悉應佛説以判
優劣。爲定爾耶。答三身明之應身能説。法定
無説。報通二義。自受用報同法無説。他受用
報同應有説。應即法故説即無説。法即應故
無説即説。約理則非説非不説。約事則有説
有不説。理事相即諍計何從。故法華涅槃既
已開權。尚是法説。寧非報説。故曰釋迦牟尼
名毘盧遮那。吾今此身即是法身。庶幾來者
審而思之。三入涅槃。然此三文去就少異。成
道入滅倶約四機同時見異。中間轉法乃約
五時増減明之。同時異見即互通意。五時増
減即次第意應知。倶通倶次。但互現其文耳。
三此經下判今經所屬。今判教部正依次第。
二問下料簡若就下障重故見劣身。根利故
聞勝法。二釋在。在即住義。三觀心六即分別
者委如前記。凡論觀心皆爲初心名字位人
示其門也。五聞經之處二。初敍意分章。二依
章釋義二。初正解方所二。初通方所三。初約
事。毘耶離國在恒河南。中天竺界。文中四義
即世間四悉。嚴淨故見者歡喜即世界也。粳
糧資命即爲人生善。平直非斜曲即對治破
惡。好樂正道即第一義。仁義正道是世間之
理也。砥直者平直也。砥音旨。孔安國注禹貢
曰。砥細於礪。皆磨石也。好道者去聲敦勉也。
五百長者等者凡五百家皆傳禪爲國主也。
二對法門。對前四釋亦成四悉。前三皆第一
義異名。四倶在理。尋文可見。荊溪云。次對法
門。亦依四義以立三身所依之土。百穀者楊
泉物理論曰。穀氣勝元氣其人肥而不壽。養
性之術常使穀氣少則病不生矣。梁者黍稷
之總名。稱者漑種之總名。菽者衆豆之總名。
三穀各二十種爲六十。蔬果之實助穀各二
十。凡爲百穀。三觀心向對法門則直表釋迦
果地所證。此明觀心則正行人一念所攝。談
性似同聖凡兩別。下釋菴園其義亦爾。無染
無著者不染生死。不著涅槃。又無染二邊。不
著中道。染著義一分釋且爾。百句解脱出涅
槃經。百句雖多三脱攝盡。三脱相即秖是
一心。二別方所二。初敍意。助證猶漫者雖
通擧國名未知佛住何處。故次云菴羅樹園
也。二正釋三。初約事。此與大經同者難分別。
即生熟難分也。具有四句者見觀心文中。華
生一女等此依奈女因縁經説。二對法門從
七覺華起慈悲心者荊溪云。因相成時依之
起誓。雖非有無等者雖非雙遮也。而似下雙
照也。中邊相即故難分別。三約觀心。十種園
者暹云。舊經第三十二曰。佛子菩薩摩訶薩
有十種園林。何等爲十。所謂生死園林行菩
薩行不起憂惱故。教化衆生園林不厭衆生
故。乃至云。於念念中一切衆生現成正覺園
林。法身如虚空。充滿一切世界平等覺故。觀
不思議難分別理者觀即三觀。理即三諦。不
一不三名難分別。委如止觀第五觀陰境文。
二問那下釋通疑妨。三初明觀法解釋悉是
佛意四。初問。二答二。初擧佛意多含以總斥。
先擧四喩顯多含。由多含故隨機演法。豈唯
事解乎。流念對種喩機。海珠鏡地喩應。次大
經去總斥也。荊溪云。汝存事解不許法門如
各據尾牙失其實體。故一家釋義事理二圓。
豈非得象之全分耶。如華嚴中十城十園。豈
可唯是世間城園耶。摸象者大經云。譬如有
王告一大臣。汝牽一象示衆盲者。各以手觸
其觸牙者言象如莱茯根。觸耳者言如箕。觸
頭者言如石。觸鼻者言如杵。觸脚者言如木
臼。觸脊者言如床。觸腹者言如甕。觸尾者言
如繩。王喩如來臣喩大涅槃經。象喩佛性盲
喩一切無明衆生。二若言下引經文觀法以
正答。且佛誠説者大經中佛自解説雙林所
表之意。如經東方雙樹表常無常等。故云皆
表半滿。無常即半。常即滿也。三問法下難佛
自解説者即經云。大慈悲爲室。柔和忍辱爲
衣。諸法空爲座也。師心者前心不善後心隨
之名師心。前心不善後心改之名心師。前心
爲後心所訓也。故涅槃云。願爲心師不願師
心。今以妄作解釋是不善心而不知改名師
心也。四答若下通。厝置也。何曾併是者如
分經三分各立義門豈皆佛説耶。然此蓋不
知釋論所明四依菩薩隨義立名名爲法施
也。若許種種釋義何獨不許法門解耶。二顯
頓漸諸教咸須觀解二。初問難。二答釋二。初
明方等有觀解。二明小乘有觀解。爲牧牛人
説十一法等者暹云。大論曰。放牛難陀問佛。
有幾法成熟能令牛群蕃息。有幾法不成熟
令牛群不増不得安穩。佛答。牧牛有十一事。
頌云。解色與相應摩刷覆瘡痍放煙并茂
安隱及度處時宜留&MT00946;將護於大
比丘亦如是知四大造色善別愚智相
摩刷六情根善覆十善相傳所誦爲煙
四意止茂草十二部安處八聖及度處
莫受輕賤請名曰知時宜知足爲留餘
敬護是將護此十一事即小乘附事觀心也。
然則豈唯内典。外教亦然。儒行篇云。儒有忠
信以爲甲冑。禮義以爲干櫓。又楊子法言曰。
修身以爲弓。矯思以爲矢。立義以爲的。尊而
後發。發必中矣。抑亦觀心之例也。由是知。今
師觀解其得意於内外乎。三對釋題明教觀
前後之意。懸釋者離文先釋。故曰懸釋。即指
前玄義也。又懸釋字亦可作玄。玄通也。離文
通釋。非隨文別解也。文選曰。睿哲玄覽注云。
玄通也。故玄懸二字互用無在。六證非謬傳
二。初懸示二。初敍意分章。二懸解釋妨二。初
解列衆次第二。初問。二答二。初明影迹親疏。
内無得道者約初至佛所結惑全在。荊溪云。
内無得道簡異二乘。外闕化他簡異菩薩。二
約法門所表二。解歎徳有無二。初問。二答二。
初出古解。二明今解二。初斥古非。二今恐下
明今義。如大論者荊溪云。引此釋者小則唯
小。大則不定。或並或單並是部意單從譯者。
故準論意金剛豈可是小乘。譯人存略故單
列耳。二一明下隨釋三。初聲聞二。初通釋。胡
越者胡在北。越在南。文選古詩云。胡馬嘶北
風越鳥巣南枝。正弼曰。同舟而濟胡越何患
於異心。二別釋二。初標。二釋五。初釋與二。
初引同列數。二若釋下依義解釋二。初簡異
法華。發迹等者荊溪云。問發本發迹同異云
何。答具如釋籤。二一處下正明今義。無作者
因作而發。成論以非色非心不相應行爲無作
戒體。九定者四禪四空并滅受想名九次第
定也。倶證有餘者苦依身在故。二釋大二。初
引論解。二今明下明今義二。初約總別正解
二。初約總別釋。三韋陀者亦云毘陀。此翻智
論。即彼土外書也。有四種。一億力韋陀明事
火懺悔法。二耶爰韋陀明布施祠祀法。三阿
他韋陀明鬥戰法。四三摩韋陀明知異國鬥
戰法。知此生智故名智論。精解此四名韋陀
外道也。佛對至共縁者性念破一切智。共念
破神通。縁念破韋陀。性是眞縁諦理唯斷煩
惱。共是事理合修即兼修九定。故能發通。縁
是遍縁諸境。謂學當教四門教法及解外典
韋陀。得入性地者内凡位也。成三解脱等者
以三念次第對之。心得好解脱者心即定也。
慧定倶得名倶解脱。無礙解脱内外遍解。故
曰無礙。名大比丘等者比丘則名通因果。羅
漢唯在於果。波羅密此云事究竟。二簡別對
義。答中以摩訶般若類慧解脱。二三藏下約
教觀判結二。初約藏通二經二。初教。二觀二。
此八下判初教二論。毘曇申三藏有門。成論
申空門。三釋比丘二。初正釋二。初有翻。二無
翻二。初釋因中三稱二。初引論標名。二依論
釋義。魔羅翻殺者。能殺害出世善根。第六天
上別有魔羅所居。亦他化天攝。三魔亦怖者
將欲斷煩惱因滅陰死果。義當先怖以三魔
怖故天魔方怖。清雅者雅正也。遠離四邪者
下邪仰邪方邪維邪。廣明如釋論第四。略引
如下釋須菩提章記文。下兩助成者愛及憍
慢倶屬意業。對初身口則三業破惡。破憍慢
者自擧曰憍。凌他曰慢。乞食謙下破是二心。
下文訶身子即香積品也。二此具下結示果名
所從。二直言下判位。四釋衆二。初通釋衆義。
二別引四僧二。初列名釋義。三學開遮通塞
之相者開遮約戒律。其相易知。通塞約定慧。
如止觀識通塞文。以苦集十二因縁生六蔽
名塞。道滅十二因縁滅六度名通。今此應云
散是定之塞。靜是定之通。昏是慧之塞。明
是慧之通。猶如唖羊者論云。譬如白羊乃至
人殺不能作聲。謬墮僧數者猶云謬在僧中
也。四事即房舍衣服飮食醫藥也。二前之下
結判去取。既非事和不堪僧事者荊溪云。不
能分別定慧二藏猶可事和。戒藏不明持亦有
闕。故雖持戒猶名愚癡。況唖羊耶。五釋數對
行明數即約觀心也。二菩薩衆二。初敍意分
科。二隨文釋義五。初明類二。初事解二。初略
示。二具下廣釋二。初翻解名義二。初什師存
略。二翻下諸家翻解二。初汎擧諸家開士。始
士者荊溪云。心初開故始發心故。古本翻高
士者古翻此經也。升出凡小故名高士。二今
依下的依大論。爲無惠利者自度不能益他
也。二但三下簡辨結示二。初簡辨二。初簡兩
教二乘異乎。二乘者以薩字異二乘菩提也。
二簡藏通菩薩二。初正簡別圓至吸鐵者中
眞顯發無謀遍應如石吸鐵。二問下釋疑。問
意者荊溪云。依前藏通已下文爲問也。答中
意前云不得名薩埵者以無別圓薩埵義故。
今云少有慈悲等者藏通菩薩亦有慈悲但異
二乘得名菩薩。前云非薩埵者意令別起別
圓慈悲方乃別受薩埵之稱。但藏通菩薩觀
行同小。故別斥之。通得名者各從當教。今云
少有慈悲意欲還取藏通菩薩合成四種。二
四教下結示。多用衍者摩訶衍此云大乘。略
言衍耳。非衍正意者今經在衍。故斥菩薩有
通有別。通乃斥三。別唯訶藏。故使通別有歎
有斥。三藏唯斥。圓教唯歎。通斥語寛。非教正
體。有時下疏文或明三藏者相對比決。非關
經意。二觀心以三觀攝四菩薩如文。二辨數。
三歎徳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總歎二。初總
釋二。初標章述意。二此諸下敍徳釋名。荷澤
無邊者謂。衆生荷菩薩之恩澤也。二但衆下
別釋三。初敍意。二正解。文中復更約位分別
者荊溪云。至此位時方可通爲衆生知識。若
正歎者如下結文。即補處位。三今諸下結顯。
荊溪云。横遍竪高者正結所歎功用也。二別
歎二。初總別分科二。初二下隨文釋義三。初
略歎自他徳二。初略歎自行徳二。初正歎二。
初事釋二。初牒文分章。二隨章釋義二。初釋
大智本行二。初約一法二。初釋義三。初標。二
依下釋。三故法下證。荊溪云。初引法華中上
句證本。下句證行。依本修行故必作佛。既云
大智即是本行。亦可本行即是大智。次云從
無住本以證於本。立一切法以證行也。二判
位二。初敍古三。初正敍。荊溪云。南北二釋未
見本文。什師雖云從下至上漸漸轉勝諸句
未必後勝於前。二解既下研詳。北方下此師
準地持中以十度對十地。故以今文七度以
對七地。三若欲下斥破二。今謂下明今二。初
總釋二。初正解二。初顯正斥非。二如歎下引
文難古。豈可歎下者以北人以此句對初地
故。若據成就宜歎等覺。何獨歎上者初地既
乃分得作師子吼。南人何謂獨歎八地耶。故
知下結難也。秖由定執一文故招互破。若如
今師即分眞位人皆具諸句而淺深宛然。二
釋妨二。初引文立妨。問近無等者荊溪云。約
文定義唯在等覺。二約義答釋二。初明諸徳
咸歎上。結云下等覺隣果方名具足。二若通
下明無等。亦通下前以定義爲難。今以互通
釋之。文分二。初明下亦名近。相待者荊溪云。
是約通義。即以住前待於二住以之爲遠。待
於初住以之爲近。初住待於二住爲近。若望
三住名之爲遠。乃至十地比説可知。皆以妙
覺爲無等等。此則初住分果亦得名近。豈唯
等覺。法華下明近義尚通觀行外凡。何必聖
位。行處近處者内懷至理歴縁耐事目之爲
行。體達外縁棲息眞境目之爲近。蓋事理互
現倶約外凡。二華嚴下上亦名遠。爪土望於
大地其遠可知。孰謂十地等覺爲近無等等
耶。二今三下別釋二。初歴教委示。但約二諦
者道觀雙流故。品有優劣者以八九十地相
望故。二但諸下斥古顯今二。初明聖徳難量
斥古定執。但諸菩薩者即指三萬二千。並内
冥實相外應群機。論其所證難測高下。二今
非下明教觀圓備顯今得意。二約二法二。初
正釋二。初敍意。目足互失者有目無足豈能
前進。有足無目必墮重險。以合解行不可偏
有。二所以下正釋二。初釋大智。二釋本行各
二。初釋。二證。二當知下結示。横竪諸徳者荊
溪云。以種智解歴一切行行名爲横。以智詣
理望行名竪。理深行廣故也。又亦可云解横
行竪。解初心具。行漸方成。又亦可解行各有
横竪。故知。但語解行攝無不周。二釋皆悉成
就二。初問。二答二。初正答前問。二約教分
別。檀三事空者能施人所施物能受者皆如
幻化。二觀解。二釋歎二。初雙標。傍成化他者
正成自行也。荊溪云。化他必假諸佛威加故。
二正下雙釋二。初釋前正歎二。初正釋二。初
事二。初引論略明。二今明下依義廣釋二。初
正釋三。初法二喩。外無下地生日照風動雨
潤然後成實。三合二。初正合前喩。二重以
喩顯。大鵬如佛。即應也。影喩威神。即慈也。
子喩菩薩。即感也。荊溪云。明感應理妙不至
而加無縁慈也。言大鵬者莊子云。大鵬摶扶
搖而上九萬里。翼若垂天之雲。孔氏志曰。楚
文王少時雅好田獵天下快狗名鷹畢聚焉。
有人獻一鷹曰。非王鷹之儔。俄而雲際有一
物凝翔飄颻。鮮白而不辨其形。鷹見於是竦
翮而升矗若飛電。須叟羽墮如雪。血灑如雨。
良久有一大鳥墮地而死。度其兩翅廣數十
里。喙邊有黄。衆莫能知。時有博物君子曰。此
大鵬雛也。始飛焉故爲鷹所制。文王乃厚賞
獻者。二故華下引證。八地沈空者荊溪云。舊
經二十一云。入八地已十方諸佛作如是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得是第一忍。故順諸
佛法。諸佛皆有無畏不共之法。汝未得之。故
勤精進。二觀解二。此正下結示。事觀兩釋並
約自行。二傍成化他二。初事釋乃至金剛藏
等者加功徳林説十行。加金剛幢説十迴向。
文中存略。故云乃至。荊溪云。十地尚須請加。
何況初心而欲端拱。是故自他倶須請也。二
觀解若欲利物者圓教上根出假在觀行位。
若蒙佛加化道無阻。如風靡草者靡偃也。能
化如風。機縁如草。論語曰。君子之徳風。小人
之徳草。草上之風必偃。二略歎化他徳二。初
分科。二隨釋三。初歎化他心二。初事釋二。初
釋爲護法城二。初約教法釋。經爲護者通平
去二聲。平聲作也。去聲助也。防非擬敵者依
教修行。則能防三業非擬魔外敵。二又下約
理境解。一切衆生皆陰入現前故。般若談空
皆從色起。今家觀法其意皆然。但餘文附託。
直明諦理今此釋城義與陰合。故此明之。達
陰即眞。故云此法即空。此中道不思議空也。
如城中必空。故以空言之。衆生是王者衆生
即陰中主宰。種性具足者一心百界界界三
道咸即三徳。理體本具自他不二名佛種性。
二釋受持正法。内外愛見者内即通惑。外即
別惑。法王種性皆得安穩者達三道即三徳
名爲安穩。恒沙至散失者如民不離散也。二
觀解文中以空假相對明通教觀法。中假相
對明別圓觀法。六道假即但空。故云假空。但
空即六道假。故云空假。此在界内名小涅槃。
二邊即中道名假中。中道即二邊名中假。二
諦明義俗諦含眞。故二邊名假。經意在衍。故
此觀法且明三教。亦可假空空假兼攝藏教。
二釋化他功成二。初釋能師子吼二。初事釋
亦名師子吼三昧者。荊溪云。若見佛性方決
定説如師子吼。注云。云者廣如涅槃師子吼
品。二觀解脱於四教者内依空觀外説藏通。
内依假觀外説別教。内依中觀外説圓教。又
一心本具十界依四聖法界説四教法。内觀
既明外説無怯。觀心爲諸教之本。其在茲乎。
如師子子者佛如師子王。行人如師子子。三
觀圓觀如滿三年。能説四教如即能吼。然此
觀解不必初住。五品即能觀行説也。雖云四
教意必在圓。依圓方談一切有性名師子吼
耳。二釋名聞十方。三釋歎三。初釋化他心二。
初事釋二。初釋初句二。初標示。二菩下解釋
二。初正解。祈請者祈告也。連官大將者王制
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爲屬。屬有長。十國爲
連。連有師故曰連官。二釋疑。非請有無者機
熟無請亦應。機生雖請不應。請而復應。不請
不應。生熟可知。二釋次句二。初標示。二世人
下解釋二。初釋友。同門曰朋。同志曰友。各得
無漏道果者藏通破見思。別圓破無明。悉無
漏位也。法華下引證。親友也。先小後大如先
疏後親。内祕大行權現二乘。故曰二人。同修
小行。故曰共作。汝即窮子。以喩實行。若開下
實行機熟咸悟圓常。即法華時也。二釋安。二
觀解四心不請三觀者荊溪云。指心爲境。境
雖須觀義不名請。以不請故勤勤觀之方與觀
合。言令住者安是住義。二釋化他功成二。初
事釋二。初標牒前經。二菩薩下正釋今句二。
初正釋今義二。初約四教。二若頓下約五味
二。初頓。二漸。頓即華嚴。漸即四味。菩薩對
揚五時益物。華嚴兼別正從圓説。故云圓機。
初心即初住。次漸中鹿苑三藏。法華唯圓。中
略二味。故云乃至。漸引至實同歸圓教。展轉
興謝者鹿苑一興三謝。方等四興般若一謝。
法華開顯唯興一圓。涅槃重施知圓無別。二
菩薩下結。顯前經説法之功者引頓漸機同
歸祕藏。其功顯矣。二觀解二。初略指佛世事
如前説者即前事解是。菩薩於佛世頓漸益
物也。二佛去下廣明滅後。荊溪云。此中觀心
先列事者以事爲本故也。復以紹隆之心而
共爲境。恐正昧者唯信觀心。兼勵君王樹立
像教。紹隆無觀尚成漏縁。況迷紹隆相從心
耶。能表若失所表自亡。故一一文皆令觀於
相從等也。文分二。初汎明紹隆。二衆弟子即
在家出家。付囑之辭並在涅槃。付文殊迦葉
及未來比丘是付出家衆也。付國王大臣居
士等是付在家衆也。所以下明在家受囑紹
隆之相。荊溪云。出家之徒已在相從三寶數。
故且云在家。其實四衆咸須紹隆及觀相從。
況紹隆事大。非王力不辨。故此且約在家以
示其相。優填等者佛升忉利夏安居。爲母説
法。王思佛徳。令毘首羯磨刻檀状其形容。擧
高五尺遂令滅後遺像在世。此相從佛寶也。
闍王常供千僧請迦葉結集法藏。此相從法
寶也。育王度八萬四千人出家。此相從僧寶
也。優填造像縁備載阿含觀佛三昧等經。闍
王育王縁倶見付法藏傳及育王經。若相從
下由滅後紹隆益霑群品。以作下生得度之
縁。二若行下正勸末世。前汎明紹隆猶在正
法。今居像末紹隆彌急。文爲二。初顯事能資
理。度人出家者唐大宗嘗問玄奘三藏。欲樹
功徳何最饒益。法師對曰。衆生寢惑非慧莫
啓。慧芽抽殖法爲其資。弘法由人。即度僧爲
最。雖是下以假像知眞因事識理故也。二故
經下引經證成。文中引三經證三寶。荊溪云。
敬像如眞佛者大論引經云。不於泥木生難
思想。安能知像性等虚空三身宛然四徳無
減。是則觀於相從之心。若能如是是則相從。
即是眞佛。此明觀於相從佛寶心也。從無離
去觀相從法見眞法也。賢愚經者觀相從僧
心見眞實和。若不如是豈見常流如身子耶。
若不如是但於三寶縱見取心。何由可見眞
三寶耶。以是思之有徳未免。二紹隆下結歎。
菩薩下正指末世在家出家二衆。菩薩以結
歎也。南山云。道俗二衆福智別修。智論云。出
家多修智慧。智慧是解脱因縁。俗人多修福
徳。福徳是樂因縁。僧祇云。供養舍利造塔寺
非我等事。彼國王居士樂福之人自當供養。
比丘事者所謂結集三藏勿令佛法速滅。幸
冀後徳志務紹隆。當思二別。夫如是則不辜
付囑。俾正法久住其猶大臣治政於國家也。
三傳釋紹隆不斷二。初事釋二。初總二。初明
魔外由心。由迷眞性起愛起見故使魔外得
以誘之。儻愛見内忘則天魔外道無以施其
力也。然彼魔外亦由各迷眞性愛見偏増遂
各守一職爲人惡縁。二今明下明菩薩降制。
二別釋二。初約教二。初正釋伏制。二若降下
結示釋前。二問下料簡二。初簡聲聞魔。八魔
者所謂四魔無常無樂無我無淨。陰等四即
界内。無常等四即界外。十魔者暹云。新經五
十八云。菩薩有十種魔。一陰魔生諸取故。二
煩惱魔生雜染故。三業魔能障礙故。四心魔
起高慢故。五死魔捨生處故。六天魔自憍縱
故。七善根魔恒執取故。八三昧魔久耽味故。
九善知識魔起著心故。十菩提法智魔常不
捨故。菩薩應作方便速求捨離内外。分別可
知者十種名義通内外故。自此之前者迦葉
菩薩未聞涅槃圓頓。已前所起三教智解悉
名邪見。此即界外外道也。今經訶善吉意亦
同之。二簡菩薩魔。菩薩云何者荊溪云。問前
兩教菩薩也。華嚴下前十中後三唯菩薩。前
七義通聲聞。三昧魔者退大取小涅槃。外道
亦修空等者暹云。央掘經第二文殊説偈云。
諸佛如虚空虚空無有相。央掘訶云。如來眞
不空。離一切煩惱及諸天人陰。是故説名空。
嗚呼蚊蚋行不知眞空義。外道亦修空。尼乾
且默然。二觀解假空等如前釋。二廣歎自他
徳二。初總別分科。二一總下隨文釋義二。初
廣歎自行二。初歎斷徳三。初總歎二。初事釋
二。初總。結惑即因。生死即果。因果倶亡。故
云皆斷。未分内外即總論也。二結惑下別。二
障者煩惱所知也。二觀解界内惑盡者別圓中
假觀成。且約凡位。二別歎二。初事釋二。初總
二。初正釋。蓋以覆蓋爲義。纒從纒縛得名。今
謂下荊溪云。今師更約以近喩遠。但枝葉異。
其名必同。何者以五蓋配四分。貪瞋兩蓋其
名本同。由癡故睡。由癡故疑。是以睡疑兩蓋
併配癡。分掉散是戒取者以戒取心遍起三
毒。故名掉散。故以掉蓋對等分也。二問下料
簡二。今約下別。尚明蓋不同者同在界内尚
有異説。況界外乎。十纒者忿恚曰瞋。隱藏自
罪曰覆。意識昏迷曰睡。五情暗冥曰眠。嬉遊
曰戲。三業躁動曰掉。屏處起罪不自羞曰無
慚。露處起罪不羞他曰無愧。財法不能惠施
曰慳。他榮心生熱惱曰嫉。二觀解。三釋歎二。
初事釋二。初釋無礙解脱二。初總釋。二藏下
別釋。智不斷惑者即惑是智。豈以智斷智。即
智是惑。豈以惑斷惑。了達不二名智名斷。二
釋心常安住。前釋解脱顯所安。今明能安也。
二觀解。二歎智徳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總
二。初釋。初句二。初合釋。二以此下離釋二。
初釋念定二。初事釋二。初總釋。若得一心等
者觀行已上通得王名。今於分眞別歎等覺。
若根本下根本即四禪。觀禪即九想八背捨
十一切處。練禪即九次第。熏禪即師子奮迅。
修禪即超越三昧。三空如前記。自性等九者
即地持所明九種大禪也。般舟此云佛立。即
常行三昧。一行者即常坐三昧。如文殊説兩
般若所明。九旬常坐翦略身儀。故云一行。又
唯觀寂滅。故云一行。二約教下別釋。大論下
荊溪云。雖有異釋不出此四。依衍但三。二約
觀解。二釋總持二。初總釋。二法華下別釋二。
初引經示義。荊溪云。三陀羅尼一一簡之皆
令離別。法音有二釋。初内證。又法下次約外
用。得此下由三互融故名無礙。二問答釋疑
三。初義通初後。問意者荊溪云。既約三觀復
屬圓教。義在初心。故有斯問。答下發心初住。
畢竟妙覺。所證理等。故二不別。二明三藏亦
得。三明小乘無分。荊溪云。凡云持者一者一
攝一切。二者生不失。小教無此。故不合論。二
觀解。二釋次句二。初事釋二。初釋辨才二。初
總標七。辨二十四辨等者暹記引經委辨。須
者尋之。二約教下別釋二。初廣釋藏教。二通
約下略例三教。二釋不斷二。初總釋。二復次
下別釋。即約四教釋也。展轉相起示不斷義。
斯則内證三脱。外應四機。二觀解。二別二。初
事釋二。初釋七度二。初開合。還從定慧開出
者暹云秖是從上念定總持開出耳。七度者
今經於六度上更加方便也。從定開四者從
念定開施戒忍進也。以念定即禪度故。慧開
方便者以照俗智爲方便。照眞智即般若也。
若作下開六度爲十度也。六度通大小。十度
唯大。一往亦通藏通。以權立三智故。開禪出
力願者於禪度中有願智力故。開願波羅蜜。
有神通力故開力波羅蜜。根本定守禪度。般
若開出道種智及一切種智。一切智守本受
般若名。二約教。二釋無不具足。二觀解巧拙
者荊溪云。秖是方便。若爾方便無拙。何以言
之相對故來。非謂有拙。慳及以愚亦復如是。
三歎位。釋成二。初事釋二。初總釋。逮之言及
者及猶至也。謂已至法忍不起秖是無生異
名。無境可觀者煩惱生死二法本無。般若涅
槃將何待對。理事倶絶。故無可觀。荊溪云。而
云無所得者此中二意。一者去大寂近。二者
寂名不擁重言。無所得者即寂滅之無所得
也。仁王五忍者謂信伏順無生寂滅。瓔珞四
忍闕於信也。復言逮者下別釋逮字與前不
同故作自上及下釋之。隣果是中忍。兼得十
地下忍也。及是兼義。不取至義也。二別釋二。
初約四教。三藏無文者無經論所出也。義作
等者準望大乘説之。通等三教即依瓔珞也。
故仁王云下證圓教初後具四也。伏忍既通
於後驗。餘三亦通於初。故知。圓位初後横具。
普賢賢守者賢即伏忍之異名。以凡位名賢。
故既等覺名賢。故知。下名通上以例上名通
下位位具四。二問下簡通局。下歎淨名等者
即方便品初歎徳云得無生忍辯才無礙也。
問意者此諸菩薩及以淨名倶是等覺。故知。
不起法忍秖是無生非寂滅也。答中乃用通
別二意。在因讓果即別意也。下歎淨名蓋取
此義。次引大經不生之言即是無生。既名涅
槃豈非寂滅。次引今經。其意亦爾。故知。無生
寂滅一體異名。故得通用。二觀解柔和忍辱
心是者柔和則順於三諦。忍辱則不起三惑。
二廣歎化他二。初分科。二初爲下隨釋二。初
明内具化他法二。初分科懸示二。初明下隨
文正釋三。初明内具三。初釋初句二。初廣明
三順。轉四法輪者即四教也。菩薩隨轉者佛
説四教菩薩亦然。故云隨轉。因縁下即四教
理也。解此四理秖是三諦。三諦不出一心。順
解而説者他聞謂異己解常同。故使下文以
順解而説爲實智也。二復次下結歸二智。是
順實智者内解四理即是一心。即實智也。是
順權智者隨機四説名順權智。四中圓雖是
實既對三教通得名權。以開顯唯圓方名實
故又菩薩隨順既施四教。必歴五時引彼機
縁亦至開顯。今云權智亦得通該。然法華名
權即體内方便也。又且順經部以歎其徳。不
論開顯。故云權智。順權實二智者體内名實。
體外名權。内外雖殊通名方便。今順佛意。故
得倶包。前順衆生止名權智。後來學者宜在
精詳。二釋次句二。初事釋二。初略釋轉輪。二
有四下廣明不退二。初敵對四教中之三教。
若就當教細辯各有位行念三不退義。具如
次文。今約大塗以三對教。通人斷惑不同六
度故位無退。別教出假廣修衆生。故行無退。
圓斷無明。故念無退。此則捨傍取正各就教
意以配三義。二若三下逐教各辯。名爲跋致
者具云阿鞞跋致。此云不退。齊羅漢者齊去
聲。圓教下約初住位明三不退。以簡別教次
第而得。若約不次以明次第三不退位準別
説之。二觀解。三釋解。三釋後二句。十力下更
以十力甄明文旨。以菩薩分得十力故是處
力當第一。知根力當第四。釋十力如法界次
第下卷。二外具出過不達之上者前三教人
倶名不達。又住前不達。分聖方達。三總釋内
外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釋内心無畏福慧
能顯至淨心者福即解脱慧即般若。自性即
法身。以二修顯一性也。若約位分別慧即了
因位在名字。福即縁因位在觀行相似。以此
二修成就故於初住顯出本具自性。此則住
前名修。登住名證。今歎補處。分證義等。然此
自性清淨心即一念三千三諦也。無聞清淨
便作異説。總此權實者暹云。無非同體以嚴
法身。故云總也。二釋外用無畏二。初初二句
釋外用二。初釋相嚴。迦旃延子所明者即明
三藏百劫種相好義。約眞修相者雖達如空
而修相好。但見眞空故云諦理未極。以縁修
者別以地前爲縁修。登地爲眞修。今論教意
正約地前也。縁修是智障者二觀智當彼破
惑名之爲智。今望中道智還成惑。二智即是
中智家障。故云智障。法華下罪福約十界傳
論無非三諦。故云深達。十方即十界。十界唯
心三千互攝。如此覺了名爲遍照。微妙下法
身即上所達之理也。由内證法身。故外具相
好。荊溪云。前之三教非第一者且約奪邊用
跨節説。二釋色像。妙色湛然者眞理有可見
義。名之爲色。二次二句傳釋。三釋結成無畏
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結外。文中三解。似
因縁約教觀心。二結内。不爲内外之所壞也
者内謂煩惱外謂魔外。利徹本際者本際即
金剛輪。若放金剛到際方止。二正明化他二。
初總別分科。二一放下隨文釋義三。初放光
説法明化他。二初放光説法三。初放光。即能
行施等者等取餘五。以彼經放六度破六蔽
故。今文略引放檀度光也。彼思益經乃至云。
光名能解。佛以此光能令愚癡衆生皆得智
慧。二説法。甘露者白虎通云。天酒也。三釋
歎。隨意即能至者相似内凡作意方至。不同
分眞任運遍往
二釋成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歎智徳釋成
二。初敍意。二縁起下正釋。文中先約正報。次
約依報。初文者生死縁起即九界染縁起。解
脱縁起即佛界淨縁起。深入生死縁起即成
佛法縁起者。達九界即佛界。以十界唯心故
也。法華云。佛種從縁起者即今深入之謂矣。
非但下明依報。以深入下結上依正也。達十
界依正唯心。故名深入。二歎斷徳釋成二。初
敍意。二邪見下正釋二。初釋二邊邪見二。初
約界内外。六十二至有無者一陰起四見五
陰成二十。三世明之則有六十。要其所歸不
出斷常。故云皆屬有無。二約三諦。二釋餘習
二。初解義引證二。初解義。猶有習在者此以
元品無明名餘習。即等覺後心所斷。入重玄
門者再妙前事。故曰重玄。故下句云。重修凡
事。即是再修令妙也。十行已修。今將趣極。復
重修之。事等微煙者法性之有餘習若太虚
之有微煙。非重雲之暗蔽也。少監如餘習。大
河如法性。二故大下引證。二常徒下斥非顯
是二。初斥他非二。初總斥。二問下顯過。二優
下顯是。九地斷見習等者障理名見。潤生名
愛秖約一惑有此二名。而分兩地所斷者亦
就傍正以説。還是借用別義。二正説法化他
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歎化他成就二。初喩
決定説即滅惡也。香象是獸。飛者是禽。非但
下魔外合獸。諸衆生合禽。無怯合不畏。亦令
下魔外合香象。高心合飛者謂諸衆生高心
也。二喩生善。即生權實善也。下云三草二木
是權一地是實。四種法師者暹云。大論第五
評四法師偈云。多聞辯慧巧言語。美説諸法
轉人心。自不如法。行不正譬如雲雷而無雨

廣學多聞有智慧。訥口拙言無巧便。不能
顯發法寶藏。譬如無雷而小雨
不廣學問無
智慧不能説法無好行。是弊法師無慚愧。譬如
小雲無雷雨
多聞廣智巧言語美説諸法轉
人心。行法心正無所畏如大雲雷霔洪雨。偈
意以多聞如雲説法如雷美行如雨。今以雷
喩多聞。隨便擧耳。雷以驚蟄者直立反。經典
釋文曰。蟲冬藏爲蟄。八音者一極好。二柔軟。
三和適。四尊惠。五不女。六不誤。七深遠。八不
竭。八音如雷故云震八音雷驚二邊。至蟄者
保有保無如蟲冬藏。法雷驚之令捨二著。故
云驚蟄。三草者人天小草。二乘中草。六度上
草。二木者小樹通菩薩。大樹別菩薩。七人所
計不離二邊。思之可了。二總歎化他功徳。已
過量者荊溪云。重顯無量。前雖約所化今重
約能化。三進修化他法門。捨復入力者荊溪
云。有入下力。故云入力。捨初所得須入下位
下法門也。即十法界二諦三諦之理者以諦
攝界義有總別。總則十界咸空假中。別則九
界爲俗。佛界爲眞。此二諦也。六界爲俗。二乘
爲眞。菩薩雙照。佛界即中。又六界通爲四聖
之境。即因縁所生法也。二乘即空。菩薩即假。
佛界即中。此三諦也。此之二三若總若別秖
是一心。故云甚深。三隣果歎徳二。初總別分
科。二一總下隨文釋義三。初歎自行二。初歎
智徳二。初總二。初約佛理釋無等等義二。初
約佛釋。無與等者者超因人故。今等諸佛者
此明極果彼彼相等。而後心菩薩近之。今且
釋無等等義。近義在下約位顯之。二約理釋。
前釋則約人位齊名等。此釋則約智齊理名
等。前釋自他相對。此釋理智相對。二又若下
約位簡。顯近義二。初約下位非近。二金下顯
等覺是近二。初直約圓教。二若下傳約四教。
前三教金心菩薩望當教果。約佛約理倶得
名近。望圓倶遠秖如別教金心方斷一十一
品。所未斷者尚多。安得名近。四教約惑傳傳
比之。下疏自論。故云可知。二別二。初總即因
縁釋也。大論二解今試會之菩薩眞因。佛是
眞果。因果法異。故云有無畏等菩薩分果。佛
是極果。果義既同。故云分得佛力等。是知。眞
因分果左右之稱。二解任異一意常同。二別
釋。即約教也。二初正釋。別立名教者暹云。毘
曇中立十力名與大論同。若説十八不共法但
以四無畏大悲三念加十力爲十八法。所以大
論破之。今但下荊溪云。名同義異依諦不同。
此約四教以明分得。仍顯無等等義。向云傳
作可知蓋見此矣。二前教下結示。二歎斷徳。
無爲惡趣者違逆中道名爲惡趣。經云供養
汝者墮三惡道即其義也。二歎化他。若開脩
羅者以脩羅在鬼畜趣攝故但五道。帶結願
生等者暹云。藏教菩薩未斷惑故。夫願生者
皆捨此生彼。若神通則本處身在而彼處現
身。願扶餘習者以習爲入生死之種。誓願扶
之受身利物。此非如鏡現像任運眞化。亦現
界外諸土者即方便實報也。三總釋成。雖不
得入第一義至之利者。藏通二教雖有入理
比望別圓分證並三悉收。若約圓位明四悉者
歡喜在名字。生善在觀行。破惡在相似。入理
在分眞。亦可各約當教以辨。雖不入理而受
三益。三結成歎徳二。初作結上釋。於中破古
如前疏。二又解下作指廣釋四累名二。初懸
示二。初正敍經意。二若約下兼示義門。足知
大況者以諸菩薩悉由三觀觀心而得分果既
内證圓普。故能順彼四機説教益物。雖不約
教義自可知。故了觀心名知大況。二等下隨
釋二。初歴名釋義二。初廣解三名二。初正釋
現文二。初用三觀釋名。荊溪云。初三菩薩可
對三觀。次第屬對亦應可見。體用合論者體
即是等。用即不等。體用不二名等不等。前二
乃是體用別論。實論三人體用悉等。隨順物
機得名不一即一。一人皆具五十一人徳也。
二約六即判位二。初正明六即三。初敍意。以
圓義易生叨濫故須六位區別。二一切下明
若觀中道等者始修觀行猶是名字位若觀行
成就。五番開發方是觀行位人。三今此下結
意。二不得下誡惡勸信。初即誡惡也。若以己
均佛則殺害正解名菩薩旃陀羅。若不下即
勸信也。若不受觀心即佛即是不信了經。以
諸了義經中悉云煩惱即菩提即生是佛等故
此文擧六義。誡惡令無上慢。擧即義勸信令
免恥躬。二下去下示用義。二定自下略解諸
名。荊溪云。前既三人合爲一釋。下四十九人
多二二合或三或單。今文爲欲一一成觀故
不作對。名爲上定者十通心中定數名下定。
根本禪名中定。首楞嚴名上定。今觀心性名
首楞嚴。故名上定。得此下即觀心性三千三
諦。自他互遍。心佛衆生三無差別故云於一
切法即得自在。圓義雖通此釋菩薩定在分
眞。光相等者荊溪云。光相等三能所相對。光
相即所嚴之體。光嚴是能嚴之用。大嚴即能
所相稱。雖云能所莫不皆具觀故也。下去悉
爾。故知。荊溪且指實相。故云所嚴之體。若據
惠光能顯。亦屬能嚴。寶積下荊溪云。寶積體
也。辯積用也。寶約譬辨約法。寶手下觀心成
就者觀心在住前。成就即分證。由住前觀心
而得分果也。即具下分眞二智以喩兩手。此
明境能發智。即觀智手者此明境與智冥。悲
愍衆生者愍彼昏迷不知自性。如來藏者心
具三千。名之爲藏。大喜遍心者由達本具所
以遍喜。見諸法寶者寶謂實相。能於生死有
勇者達生死即涅槃。故於生死無怯。帝網則
從理起教。明網則從理起智。詮智由教。故教
前智後。雖各就一義而實互通。正觀三諦至
之網者。無量諸法即四教四門門門四悉。若
信若法竪歴三世。横約十方莫不咸從觀心
三諦而有。故云具足無量等也。網諸煩惱則
自用破惑。及諸衆生則以此化他。智網光明
者從境發智故。自他同前。妙生者從智斷立
名也。諸法不生斷也。而般若生智也。使想一
處者有事有理專觀心脈事一處也。繋縁實
相理一處也。今文約理莫之能勝者二邊之
智不能勝實相之理也。解髻明珠者珠在髻
中如實隱權内。解髻出珠如開權顯實。與之
者權智也。者以法授他名權智也。經云法王
子者觀經疏云。以法化人名法王子。此則文
殊。從自行立名法王子。以化他顯稱大論三
十二云。佛爲法王菩薩入法正位乃至十地。
故悉名王子。皆任爲佛。如文殊師利也。二如
是下結意釋疑二。初結意二。初結示聖徳圓
通。引物歸心者令彼得四悉益。故云歸心。一
人各具一切觀門者以諸菩薩各顯一念三千
三諦之理雖觀門無量豈離三千。況復自他
互融。能所不二。故知。隨擧一人即具衆徳。内
徳既等則外事倶融。所以名字語言現身説
法悉皆齊等。故云即字等乃至法等也。但爲
引物歸心隱其圓能各彰一徳。以立其名耳。
言字等語等等者此即大品文。彼明四十二
字門門門互融。故云等也。南岳釋云。言字等
者謂法慧説十住。十方説十住者皆名法慧。
乃至金剛藏亦復如是。言語等十方諸佛説
十在與法慧説等。乃至十地亦復如是。又一
切字皆是無字能作一切字。是名字等。發言
無二。是名語等。一切諸法皆互相在。是名諸
字入門等也。前是事解次是理釋。二能如下
結示凡心能見二。初明修觀則見能。如是解
者若了自心三千彼彼互遍。心佛衆生三無
差別者。則不動自心遍見諸聖。豈唯見聖。亦
能見凡。以一一衆生咸具此理故。諸佛菩薩
者諸佛是極聖。菩薩是分聖。分極雖殊三千
理等。我凡彼聖其理何殊。故於凡心即聖境。
若然者豈但横見現在他聖。亦能竪見未來
自聖。以自他因果三千攝盡故。寄言來哲宜
乎。介懷儻了已性則諸法自明當信一家無
信異説。大蘇妙悟豈虚也哉。二故法下引經
證成。信汝所説是法寶。則爲見我是佛寶。亦
見於汝及比丘等是僧寶。此於一心見同體
三寶。今引此以證心觀中見諸佛菩薩也。華
嚴下明三身理等證意同前。二釋疑二。初疑
問。二答釋二。初引經正答。二若執下斥執顯
過。執文字如抱石。沈生死如投淵。縱昏情如
夜游。捨觀心如去燭。五總結二。初正標指。二
問下兼簡位。高下莫測者雖不可定執而疏
文所釋多約補處。三明雜衆二。初總示二。初
標示。釋名二。初標示。二此中下釋名。二此有
下顯其權實二。初總示權實兩人。實隨業生
者隨善惡業受五道生。二此等下別開乘戒
四句二。初標示引經。今傍大經者荊溪云。彼
唯一句擧勝況劣。今附一句離爲四句。二解
下傍經釋義二。初標列四句。二若通下判釋
乘戒二。初約通論則義同。言通論者夫戒以
防止爲義。乘以運出爲名。理事倶有防止之
義。是故始從不缺終波羅密通名戒也。理事
倶有運出義。是故始從人天終於佛乘通名
乘也。一切下正示通義也。善法事善別唯是
戒。今約通義亦得名乘。觀行理善別唯是乘。
今約通義亦得名戒。故云皆通乘戒。二就別
判則體異二。初正判二。初示相。聞經生解是
信行。觀智推尋是法行。二故大下引證。不動
不出者不動煩惱不出生死。二但戒下結示
二。今爲下別釋二。初列章。二隨釋二。初玄釋
二。初列章。荊溪云。分爲七門解釋者後六雖
殊莫不皆成初乘戒也。所謂乘戒之信法乃至
乘戒之自他亦可云信法之乘戒自他之乘戒。
中五展轉更互論之。若欲生起此七門者初爲
成根具立乘戒。爲成乘戒須開信法。又由信
法種子別故感於大小兩乘不同。由乘大小有
漸頓化能引之人。須垂應迹。爲成受化須示
觀心。以觀心故化物機熟。二隨釋七。初値佛
不同二。初標指。二一戒下正釋。婆藪來者彼
經第一卷云。爾時婆藪從地獄出。將九十二
億諸罪人輩來詣娑婆世界。十方亦然。爾時文
殊語舍利弗。此諸罪人佛未出時造不善行。
經歴地獄。因於華聚放大光明承光從阿鼻
獄出。舍利弗言。久聞佛説。此婆藪仙作不善
行入於地獄。云何今説出於地獄得値如來。
佛言。爲欲破一切衆生計定受果報故。善男
子。勿謂婆藪是地獄人。何者婆者言天。藪者
言慧。云何天慧之人地獄受苦。又婆者言廣。
藪者言通。廣通一切究竟住。於地獄受苦。終
無是事。又婆者言高。藪者言妙。婆言斷。藪言
智。婆言剛。藪言柔。婆言慈。藪言悲。等廣如
初句。經仍廣明殺羊初縁。當知。婆藪即權人
也。然權必引實。故知。乘急戒緩人也。問三下
此約三惡。是八難處云何得道。如舍衞等者
大論第四明。舍衞有九億人。三精舍佛爲報
生地恩故多住舍衞。而九億人中但有三億
見佛聞法。其餘六億如疏所列。並由乘緩故
不聞經。周時下即姫周第十六主莊王他十
年。即魯春秋莊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
不見。夜中星隕如雨。案此即是如來誕生王
宮時也。而此土但見祥瑞不見佛身。不聞佛
説。豈非乘緩耶。言星隕如雨者春秋曰。莊七
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現。夜中星隕如雨。
杜預注曰。恒常也。謂常見之星。辛卯四月五
日。月光尚微日光不以昏沒。如而也。夜半乃
有雲星落而且雨。其數多。皆記異也。日光不
匿恒星不見而云夜中者以水漏知之。左傳
曰。夏恒星不見夜明也。星隕如雨與雨偕也。
先賢諸徳推佛生年互有遐邇。依法顯傳推
佛生時。則當殷世武乙二十六年甲午。依法
上答高句麗國問則當。前周第五主昭王瑕
二十四年甲寅。引穆天子別傳爲證。稱瑕子
滿嗣爲穆王聞佛出乎迦維遂西遊而不反。
依像正記當前周第十七主平王宜臼四十八
年戊午。依後周道安用羅什年紀及石柱銘
推則當前周第十八主桓王林五年乙丑。依
趙伯休梁大周元年於廬山遇弘度律師。得
佛滅後衆聖點記推則當前周第二十九主貞
定王亮二年甲戌。又感通傳云。佛是夏桀時
出世。隨翻經學士費長房云。今依普曜本行
等經校讐魯史佛以莊王九年癸巳四月八日
現白象形。從兜率降中天竺國迦毘羅城淨
飯大王第一夫人摩耶右脇。十年仲春二月
八日夜鬼宿合時於嵐毘園波羅樹下右脇而
誕生。相既顯。故普曜云。普放大光照三千界。
即左傳説。恒星不現夜明也。瑞應云。沸星下
現侍太子生。故左傳稱星隕如雨。本行經説。
虚空無雲自然而雨。杜氏注解。蓋時無雲。左
傳又稱與雨偕也。然姫周暦十一月爲正言
四月者即今二月。辛卯五日魯史爲謬。沙門
道安著二教論用姫周暦推還合八日。唯以
生時爲成道歳。遂令佛世遠三十年耳。佛至
僖王元年庚子年七歳乘羊車詣學堂。四年
癸卯年十歳與諸同齒釋族試力。惠王三年
丁未年十四啓父王遊出。城東門見病人迴。
六年庚戌年十七納妃求夷。八年王子年十
九。四月八日夜半踰城出家。十九年癸亥年
三十。二月八日明星出時朗然覺悟成無上
道。四十九年處世説法衆生感縁既盡。佛以
匡王四年壬子二月十五日後夜於中天竺拘
尸那城入般涅槃。當爾佛興此土衆生咸不
聞見。戒急乘緩其在茲焉。佛入涅槃至今大
宋大中祥符八年歳次乙卯已一千六百六十
一年。此取周莊王時生匡王時入滅爲定。此
依費長房及今智者疏文也。則不取諸家年
代。又文選南齊王簡棲頭陀寺碑云。周魯二
莊親昭夜景之鑒。漢晋兩明並勒丹青之飾。以
此觀之簡棲及智者咸以佛生周莊王時。非獨
長房也。若然者像法尚有三百三十九年。以
像法千年故。準三藏教及善見律云。佛何以
不度女人。爲敬法故。正法千年以度女人減
五百歳。制修八敬還滿千年。然後像法亦一
千年。末法萬年。五千年來學三達智。并得四
果。六千年去學不得道。萬年已後經典文字
自然滅盡。但現剃頭有袈裟耳。正法之世大
乘味淳。至乎像代味少淡薄。若入末法則無
大乘。奴婢出家汚染淨行。惡王治世課税僧
尼。今既未然。猶居像法。此等年世後學宜知。
來者覽之無嫌繁重。二信法根性悉是至聽
法之人者明信行乘種也。即是至之人明法
行乘種也。必須善之者令善佛意也。法行非
上慢之類。信行非涼徳之徒。而荊溪記中偏
誡信行。豈非正爲我曹而垂訓乎。故荊溪云。
既言爲種。種有明暗。若徴遠種畜生道中久
遠一句尚得爲因。況復聽法講説者耶。故知。
佛意不以但令聞已説已端拱待發。若如是
者精進徒施。必欲爲種佛意欲令分起行。故
爲菩提故爲利他故伏煩惱。故隨照了。故厭
生死。故達文字。故遠眷屬。故爲乘急。故爲倶
急。故無悕須。故遠名利。故亡彼我。故折憍
慢。故敬求者。故不請友。故請加被。故讃他
説。故遠雜語。故離戲笑。故捨如是等二十法
已略可微爲信行乘種。若不爾者爲種實難。
三大小根性。利鈍爲異者法利信鈍。或互爲
利鈍。四頓漸根性二。初列章。二釋義二。初正
釋二。初正明二。初頓大。七處八會者以再會
普光明殿故。唐譯新經則有九會。以三會普
光明殿故。大師但見舊譯。故云八會。或作九
者後人妄改。譬如下日喩佛。照喩説法。高山
喩別圓機。以龍鬼等者備如華嚴列衆文。次
明下夫言法行少聞多解。非全不聞。大小咸
爾。二漸大二。初正釋。得聞藏等四味者酪味
唯聞藏教。生酥轉藏成通。般若義當成別。法
華開顯一切能圓。從小至大。故名漸大。漸後
之大。故名漸大。此如下證成。毒鼓者大經第
九云。譬如有人以雜毒塗鼓。於衆人中撃雖
無心欲聞聞之皆死。唯除不横死者。是經亦
爾。於諸行衆中有聞聲者所有三毒悉皆滅
盡。雖無心思念是經力故能滅煩惱。犯重造
逆聞已亦作菩提因縁漸斷煩惱。除不横死
一闡提輩。二今此下結示。信法等者於此會
中即三教爲大藏教爲小。經歴前味至此名
漸。此會新入即禀圓教名頓。二料簡四。初問。
二答。荊溪云。木叉戒也。念處乘也。此明法
行。又付下信行。三徴。四釋二。初正釋難。二
雖復下辨勝劣二。初對辨勝劣。二故云下雙
證。釋成二。初雙證。所引即梁武願文。初句證
戒緩乘急。次句證戒急乘緩。二調達下釋成。
惡業至地獄者與闍王同造五逆。調達於王
舍城地自然裂生入地獄。如大論第十七廣
明。荊溪云。以由造逆雖現墮苦未造逆。時爲
種已定。藍弗生天由無乘種福盡墮苦。若爾
調達尚乃得爲乘種。何須上來二十法耶。答
調達未逆已得燸法。尚不與向二十爲儔。何
得却以調達爲比。若不畏墮苦任如調達。何
須更論乘戒四句。況教門引逆。勸進辭耳。以
此義故須善取意。鬱頭下大論第十九云。得
非想定有五神通。日日飛入宮中食。夫人接
足而禮。由觸足故欲發失通。求車而出還本
山中。更修五通爲林池魚鳥所喧因發惡誓。
盡欲噉之。後得定如初生非想處。却爲先誓
所牽非想壽盡墮飛狸身。婆沙云。飛狸身廣
五十由旬。殺害衆生無得免者。五應迹同凡
者現二十五有果報之身也。二十五三昧者
大經聖行品云。菩薩住無畏地。得二十五三
昧壞二十五有。無垢壞地獄。不退畜生。心樂
餓鬼。歡喜修羅。日光弗婆提。月光瞿耶尼。熱
炎鬱丹越。如幻閻浮提。一切法不動四天王。
難伏三十三。悦意炎摩。青色兜率。黄色化樂。
赤色他化。白色初禪。種種大梵。雙二禪。雷音
三禪。霔雨四禪。如虚空無想天。照鏡淨居。無
礙空處。常識處。樂不用處。我非非想。廣釋義
如法華行妙。二十五有者四洲四惡趣無想
及那含六欲并梵天四禪四空處。受四惡下
以無垢三昧現地獄身。以不退三昧現畜生
身。以心樂三昧現餓鬼身。以歡喜三昧現脩
羅身。次住下以四三昧現人身。即如幻日光
月光熱炎。如次對南東西北四洲也。餘十七
三昧悉現天身。故云受人天身也。然此皆由
分證一心三諦故能墮類現形。破有益物。
故知。二十五種悉中道王三昧之異名也。六
觀心受何等身至何等法者。若持禁戒依華
嚴修觀者則於未來受人天身。見彌勒聞頓
教得道。若不持戒依華嚴修觀者則受四趣
身。見彌勒聞頓教得道也。依漸修觀値下四
味。比説可知。乃至横約四教。竪歴五味。兼等
説之。不見不聞者即乘緩及倶緩人則不見
彌勒。不得聞法也。得入道即倶急及乘急人。
不得入道即倶緩及乘緩人。得失可知者自
揣己心未來如鏡。七化他。二帖文二。初分料。
二隨釋四。初梵天衆。文中先明實行。次明應
迹。此云離者已離欲染故。或云淨行者離染
故淨。住初禪中間者即中間禪也。在初禪二
禪兩楹之中。梵王得此禪。故毘曇至皆有梵
王引經論異説也。今謂至故作世主今師和
會兩文。若應迹下白色現初禪身。種種現梵
王身。故生初禪者以初禪三天梵王在中故。
以主領故別爲一有。望法華序等者彼云娑
婆世界主梵天王尸棄大梵光明大梵等。則
世主是初禪王。尸棄是二禪王。光明是三禪
王。等取四禪王也。所言下法華擧三名。故等
字但在四禪。今既唯擧二名則等取三四。或
可初云梵天王是總標虚位。尸棄是別擧其
人。法華亦然。故法華疏云。經標梵王復擧尸
棄。似如兩人。依大論正以尸棄爲王。今擧位
顯名。恐目一人耳。若欲以配四禪即當依疏
所解。應迹下住雙三昧現二禪身。雷音三禪。
霔雨四禪。上界處空等者荊溪云。初禪覆一
四天下一鐵圍山。二禪覆小千。三禪覆中千。
四禪覆大千。皆以下擬上。略知方所不同。於
空不可擬故。二釋天二。初正解現文。翻爲能
作者正云釋迦因陀羅。此云能主。言其能作
天主。二問勝下通前釋妨。問意者荊溪云。何
故於色但列初禪。欲界但列忉利。檀越此云
施主。三八部衆二。初案現文釋義二。初標
示。二大下正釋二。初釋。大威力通貫八部者
始諸天終摩睺羅伽悉有大威力也。餘文八
部皆云。四王各領二部爲八。東方二者乾闥
婆富單那。南方二者鳩槃茶薜茘多。西方二
者毘舍闍毒龍。北方二者夜叉羅刹。今經八
部與此不同。故向云多有所關。二上文下釋
八部八。初諸天二。初正釋二。初釋來者。五那
含天者一無煩。二無熱。三善見。四善現。五色
究竟。此名五淨居天。皆三果所居也。二簡不
來者。無想天即色界第十三天。外道修此禪
者受生也。二此等下總結。二釋龍。肇師曰。龍
有二種。地龍虚空龍。種有四生。僧護比丘爲
四龍説法者授龍王四子四阿含經也。有視
毒者閉目受經。有嘘毒者閉口受經。有觸毒
者遠住受經。有氣毒者背面受經。師責其失
禮。答云。以視則殺人乃至氣能殺人故閉目
等也。廣如僧護經。三釋神夜叉。什肇皆以神
字自爲一類。與夜叉別。故肇云。神受善惡雜
報。見形勝人劣天。身輕微難見也。今文既云
皆鬼道。驗知。以神自爲一類。文中釋夜叉先
明受報。次明修因。下文皆然。爲天給使者肇
云。天夜叉居下二天守天城門閤。毀戒下明
修因也。車馬施等者什云。地夜叉但以財施
故不能飛空。天夜叉以車馬施。故能飛行。四
釋乾闥婆。陵空昇空也。十寶山者謂。雪・香・
軻梨羅・仙聖・由乾陀・馬耳・尼民陀・斫迦羅・
宿惠并及須彌是爲十也。妓樂者女樂曰妓。
五釋阿脩羅。故言無酒者魚龍業力海水不
變瞋妒。誓斷故名無酒也。六釋迦樓羅。七釋
緊那羅。八釋摩睺羅伽。少施者亦薄行惠施
也。二上來下約乘結顯。四四部衆二。初約實
行釋二。初正解。此未可定用者荊溪云。依餘
經文但云近佛得善宿名。不可定云男女不
同宿也。涅槃疏以一日一夜受八戒者名爲
善宿。二問四下釋疑。素服白衣也。西俗所服
色皆尚白。二菩薩下約權行釋。二別序二。初
述意分章二。一發下隨文釋義二。初發起序
二。初懸談義旨二。初正示表發二。初總示二。
一現下別顯。荊溪云。文中具表三正三依。雖
兼表正意正在依。若準此意説普集時身相
已勝。但未論勝土。今於勝身加以合蓋表説
諸土。問寶積是何時來。答準此經文似普集
末。何以知然經云。爾時毘耶離城有長者。乃
至合成一蓋。此文既無聞經之言。但云持蓋
來供養佛。驗知。秖是普集竟時云爾時也。準
此歎於勝應法云。説法不有亦不無等。似如
聞法。何妨爾前曾聞勝法。以不云聞普集經
故但是至此見勝應佛。約身擬法於理無妨。
二料簡釋疑二。初簡現身二。初問。二答二。初
引大品明同。二引法華明同二。初正引二。初
廣明。所止一城者經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
也。城即涅槃。衆生習解有可得涅槃之義故
言到城。威徳特尊者即相好巍巍舍那之像
也。窮子驚避即不機不受大化也。即脱瓔珞
譬隱舍那無量功徳。著弊垢衣譬現丈六形。
擬説三藏教者如長者執除糞器與窮子共作
也。心相體信者親既證小。則信大不虚得涅
槃價故體析不瞋。宅内者無縁大慈喩以舍
宅。家業者即大乘戒定慧也。集國王大臣者
漸頓諸經無不契所詮之處皆爲經王。常機益
物興廢有時部部不同名之爲國。皆言第一。
即是其王。法華會通諸教。豈非聚集國王。彌
勒等諸大菩薩皆是等覺即大臣也。定父子
天性者即經云。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也。生
佛理等如父子天性相關也。荊溪云。引法華
具騰五時者全借法華意明今部五中第三。
若不具騰焉知遠近。二初見下結示。初見遠
避等者暹云。明於四時皆現尊特之身。故不
云鹿苑也。二此方下結同。二簡表發二。初簡
表法身二。初問。二答。引二經者應必表法。
應即法故。二簡表寂光土二。初正簡表寂光
土二。初問問意者以身表身。其義可爾。以身
表土。義似相違。二答三。初明土是經宗。既首
談佛國現身。豈不表耶。二法身下顯身土不
二。由依正不二故便現身即表國土。離身無
土者荊溪云。此是法身身土不二之明文也。
諸部文中雖有此意文相不顯。不得此文將
何以消諸部碩異。請觀疏文及荊溪意。無情
成佛何所疑耶。且離身無土。離土無身。故身
成時即土成也。心外無境。深可思量。故金錍
云。一佛成道法界無非此佛之依正。一佛既
爾。諸佛咸然。衆生自於佛依正中而生殊見。
彼又問云。佛成道時土亦成耶。成廣狹耶。不
成有過。眞如下覆釋上義也。眞如實相即心
性之異名。境智誰分。身土寧別。心性無外。攝
無不周。既唯一心。豈有能所。故使境智身土
四並非之。然而終日雙非未乖雙。是智境身
土宛然自殊。故説境智及以身土。雖云自殊
體元不二。故今表身即是表土。故云既表於
身等。學佛乘者苟迷此旨徒費光陰。欲逮無
生吾不信也。北轅適越。豈不迷乎。故金下引
證不二。唯識者唯遮外境。識表内心。唯秖是
心。更無外塵故云唯識。諸佛修習無分別智
通達唯識眞實之性。故云智習唯識通。以正
智契眞如無有形相則名莊嚴。故云非莊嚴
莊嚴。謂非事嚴而是理嚴也。三此經下引經
文結。酬心淨則佛土淨者心即土故。所以心
淨即是土淨。但表下體雖不二表發自分。秖
由生迷取悟有別。故表身表土以開發之。今
別表土其旨炳然。二兼簡報應土。秖由三身
相即四土不二身土體一能所無殊。故使三
四同皆表發。今雖各辨須曉理同。文爲四。初
問。二答。三徴。四釋如文。二隨文正解二。初
總別分科。二初明下隨文釋義二。初如來現
身三。初佛説法。此四通攝一切衆者謂。諸家
釋義或以在家出家各二爲四衆。或以天人
龍鬼爲四衆。以今四衆一一歴彼各各有四。
故擧今四能攝彼多。彼之所明全失今四。尚
統師者即法尚師。北齊勅爲昭玄統。故云尚
統例如下荊溪云。彼由開故合。此明由正有
依。開意本合。依正不殊不二而二爲物故爾。
二譬顯。窮實相頂者三徳究顯在分眞頂故。
盤峙者峙立也。滄溟海也。佛不住生死不捨
生死者異凡夫故不住。異二乘故不捨。自行
故不住。化他故不捨。大智故不住。大悲故不
捨。生死即涅槃故不住。涅槃即生死故不捨。
凡此四釋以顯佛徳。如海水非四色者毘曇
倶舍並云妙高四面各有一色。東黄金。南琉
璃西白銀。北頗梨。隨其方面水同山色。衆生
入中盡同水色。心非四門者三惑妄心無四
門正解。故云心非四門。故下云而説四門令
失惡心。故知。不得以眞性釋此心義。更無異
解者如海同山色。三合譬。是爲萬善無畏空
座者萬善即果上三千俗諦之理。無畏即不
思議空眞諦之理。萬善即無畏空如衆寶爲
師子座。此即果智所契。眞俗不二之理也。問
諸佛不斷性惡。則果上三千九界無減。何名
萬善之理耶。答修惡已盡。但性惡在。此惡即
善。如云鏡明具醜像性。豈令明亦醜耶。身相
巍巍者巍巍高大貎。喩果智超出分眞也。二
長者獻蓋二。初分章懸示二。初標示分章。二
獻五下懸談表報二。初示三章所表。初章表
法報身土。次而於下明第二章表應佛身土。
大衆下明第三章表聞三身四土依正不二。
悟道得法喜也。初文云因中慈迴向佛果成
無縁慈者迴眞因向極果也。圓報法身者報
身即果。智法身即果理。成依報淨國者即法
報所依究竟寂光也。亦迴因向果故云成也。
表於應土者即三土也。應佛化主者居乎三
土咸名應佛。他受用報即是勝應。二故知下
結爲序之由。二一長下隨文釋義三。初表發
之由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與同類倶。華嚴
云至一切魔皆須約圓釋義。慚愧爲深塹者
慚第一義天。愧賢聖人也。四道者圓四門也。
三界即分段變易二種三界。而因果依性者
普賢觀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是。大乘果者
亦實相是。五種種性者荊溪云。習種性・道種
性・性種性・聖種性・等覺性。一性有百各以十
善互嚴故也。十善以爲衆善之本。故通淺深。
二虔敬。三奉蓋。二合蓋現土二。初分科。二隨
釋二。初合蓋。二現相二。初總別分科。二隨文
釋義二。初現國土四。初現國土廣長。二現十
山恐表衆生世間者以十山表十界也。三現
大海江河恐表五陰世間者以五水表五陰
也。言五水者一海。二江。三河。四川流。五泉
源。四現日月天宮或表器世間者荊溪云。然
前文中已表依土。依土即是器世間竟。故知。
此中但表依中小世間耳。即如一山一洲之
例。今謂。日月星宮皆前所現廣長相中小世
間也。衆生五陰之所依者此四世間二是所
依即依報及器。二是能依即衆生五陰。以攬
五陰成衆生故此即正報之身也。何得表情
者謂十山五水悉是無情。何得表衆生五陰
之有情耶。答意者大乘所談依正不二。互表
何傷。故諸大乘現相皆如此也。二現諸佛説
法。必有能依者有國必有人也。三大衆歡喜。
三輪不思議化者即身通口説意鑒。不謀而
化名不思議。二敍述歎二。初敍意分科二。初
敍來意。荊溪云。神智高明者位居極故高。以
高故明。若準經文與五百倶。自非相惡豈堪
隨從。若非所將其位必下至下請説仍云是
五百等皆已發心。至下得道方云得忍。準此
復似五百未與寶積同位。縱述己身在五百
數寶積豈可與彼全同。況在數外仍須有本。
焉知本位不厠淨名。故今乃以高明通歎。若
不高者焉知所表所現之瑞。以擬淨身淨土
之相。智人知智故能冥合淨名之情。既了淨
名。亦可依俙裁於佛智。二就三下分經文二。
初分經。述歎至之由者荊溪云。以述爲歎故
云述歎。既現二身。必依二土。故述兩應並得
爲由。故云述歎。二言勝下示義二。初示勝劣
身義。尋此應身等者荊溪云。勝應之中別標
法身。而文但云尋應得法。未云應身即法身
者猶帶方便劣應身。故又以劣應色相劣故
不可尋之見法身也。滅色即色方之可見。況
復即色所表復通。故法華云。等者雖引彼經
仍有三意。一以劣爲由。二以勝斥劣。三引小
歸大。著脱之語不在今教。此乃直明用塵土
坌身状有所畏耳。現有煩惱如塵土坌身。示
同悕生死如状有所畏。二問下示遠近二由
二。初雙釋二由。荊溪云。此中問答者一者遠
借法華經意。二者近用當部之文。在昔必無
爲由之語。於今方可分置其言。二問三下重
述遠義。二十年者八忍爲一。八智爲一。并九
無礙九解脱也。除糞者斷見思也。二就近下
隨文釋義。今寶積説偈於十二部中即孤起。
或人謂。疏云。初述由。次述歎。似重頌者非
也。夫重頌者前已長行説竟次更偈頌説之。
故得名也。此中寶積都未發言。但孤然説偈。
敍述。豈是重頌耶。文爲二。初述歎表發之
由二。初述歎勝應法身爲近由二。初分科懸
示。何以得知等者荊溪云。經既未來以現往
驗。況復自有歎劣之文。身勝法勝。身劣法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二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