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維摩經略疏 (No. 1778_ 智顗智顗略 ) in Vol. 38

[First] [Prev+100] [Prev]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門。但尋所詮而判門義。諸菩薩以四門隨四
悉檀逗機而説。應得悟者皆入法忍。其未悟
者文殊即以無言説藏第五不可説門逗之。
故此中具足五門義也。問此四門者説可説是
教。不可説門那得是教。答文殊説維摩不説
不可説豈得非教。故知五門倶得是教。若約
四悉者。諸菩薩説三悉檀。文殊説第一義悉
云云。亦以無言之旨顯成諸菩薩雙亡不二
之説也。復次釋論云。一切法實不實亦實亦
不實非實非不實。諸佛於此廣説第一義悉
檀。中論觀法品亦用此偈。故知諸佛説法無
不約此四門。若實者即是法性實理用有爲
門。若非實即是約畢竟空爲門。若亦實亦不
實即是上文無明即明。明即畢竟空。即是亦
實亦不實爲門。若非實非不實即空有雙非
之義。如用中道非空非有爲門。如是四門爲
向道人。聞説即悟。如五千之流得無生忍。即
是見第一義。若聞不悟執起諍競。即名般若
波羅蜜。譬如大火炎四邊不可取。邪見火燒
故。若因諸菩薩説得意即悟。猶執語未曉者
是故文殊不用四門。乃用第五不可説門爲
向道人。聞説即悟。此無言説亦是印上不二
之門。亦是別擬圓教。得圓意者上來別説。非
生非滅等門即具一切。悉入其中即圓教意。
若止作一門悟入不二者即成別教。不可説
門亦如是。若知不可説攝一切法即是圓門。
若但論不可説門入復是別門之意。無言不
可説自有六種。一如外道長爪。亦説一切法
必可破一切執可轉一切論可壞。是中無所
有不可説。沙門以何法誘我婦子。其雖有此
不可説。乃是妄情所計皆云毒氣。云諸法不
受非眞不可説也。佛心無三毒良久爲言。即
用苦集二諦以示破之。汝之不受。汝見是受
不。若見受何得言一切法不受。若不見受何
得見他之受即欲破他受。既以受破他受。當
知汝受於受既有受。受即是苦諦。於此不受
而起憍慢陵破於他。即是集諦。流轉生死具
受諸受。云何言一切法不受。故知此之不受
受無言無語。是妄情中説是事實餘妄語。而
爲須陀洹初見諦所破。故非眞悟也。二犢子
道人第五不可説。雖在佛法學而存一。我但
不可説。三三藏中亦有無言無説之門。如身
子云。吾聞解脱之中無有言説。故不知所云。
亦是不可説。四通教亦有不可説。大品云三
乘之人同共無言説。第一義道斷煩惱入涅
槃。五別圓兩教居然同有此門。何以得知。
其相當自尋經求之。經中決不條然而説。求
之必有前漸。若前來所詮三藏意。次有無言
無説。當知即屬其教。若辨通教義相而得無
言無説者。即屬其教。若歴別明菩薩行位。次
明無言無説。是屬其教。若是圓教明一法行
攝一切法行。次以無言無説。是圓教也。須先
識諸教中意可得判此。今此三十一菩薩明
不二之門各據一行。若當門下各各説無言無
説。是則別教無言之門。今歴別説竟。文殊總
印。當知但圓教無言之門。以其總印上説成
別教義。取文中云一切法不可説不可示。何
但非生非滅之法無言無説。生滅之法亦無
言無説。如涅槃云。生生不可説即是俗諦凡
夫不可説。生不生不可説即是世諦死時眞
諦不可説。不生生不可説安住世諦。初出胎
時即是菩薩假不可説。不生不生不可説即
是中道圓常不可説。故知一切之語包含世
間出世間皆不可説。法華云。及佛諸餘法無
能測量者。止止不須説。言辭相寂滅。當知一
切諸法皆不可説。故知是圓教不可説門也。
簡異圓別兩種明矣。復次文殊説一切法無
言無説無示無識。故深會圓理。第三維摩
默然無言。以此往論得知。維摩是圓教之中
無言無説。即入不二。語則動亂波浪便起。默
則心靜如水澄清珠相自現 説是下第三大
段五千聞不二門即得利益。入無生忍此之
得悟爲定在何菩薩所説云云
維摩經略疏卷第九



維摩經略疏卷第十
 天台智者大師説 沙門湛然略 
  釋香積品
香是離穢之名。而有宣芬散馥馨香之用。故
無量義經道風徳香熏一切。理中無上戒定
慧香芬芳叵竭。故名爲香。積是聚集爲義。積
諸功徳集成法身無所積集乃名爲藏。若從
佛題品稱爲香積。從國以標目應號衆香。今
依正報勝人以標名故稱香積品 此品來意
正爲室内明非眞非有之中。能道觀雙流淨
穢倶顯圓通不礙融會無方。入不二門雙亡
二邊正入中道。此品雙照二諦淨穢倶融。廣
上非眞非假之文。成於道觀雙流之義。顯出
圓通自在之用。今文異上雙照二諦之用。上
問疾品未廣明雙用結成菩薩行具擧諸行。
雖知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淨佛土。
是菩薩行。今文還釋上二用明淨穢二土相
渉。文中處處釋出淨土之意。故知此經始末
並皆釋成佛國因果。其義宛然。此文明淨穢
二土之行。既爾諸行亦然。擧此以例諸也。故
有此品文來。就此品大爲二意。一明身子
念食二明大士譏訶。身子是起教之人爲兩
事故須念食。一者諸佛道法過中不飡。此諸
大人食時將到故須起念。二者上文云應以
何法起菩薩根。上來室内敷説勝法音聲佛
事即是。音聲起菩薩根。次應用香味二法起
菩薩根。時衆將用鼻舌兩根聞於大乘禪悦
法喜。機在不久故身子扣此機端而致念也。
大士訶者。明其二乘八解久有禪悦。不以自
資而外念求食是故譏之。第二譏訶爲五。
一譏・二許食・三遣化請・四二土佛行化不同・
五時衆得益。一訶如文。二許食中云且待者。
機時未至故。未曾有者明身子八解之中無
此法喜禪悦也。三請食中爲四。一入三昧・二
遣請飯・三到彼問訊・四受飯而還。就入三昧
爲三。一入三昧・二現請飯之國・三大衆皆見。
今言彼國以香爲佛事用香詮理。鼻根受道。
無有聲聞純諸菩薩者此語似如實報之國蓮
華藏土。然同居之土亦有穢淨。亦有一乘之
化無三差別者。未知彼土定判屬何。文云天
子皆號香嚴。既有天子勝人之名復似隨縁淨
土。但天語是通何必如此間之天人。或可用
菩薩爲第一義天人。以權者名菩薩。實者是
天人。或應如此然未敢定判。第二遣請飯
爲五。初覓請飯之人。二文殊神力衆無言者。
三淨名訶。四文殊引證爲答。五化作菩薩設
門訊請飯之解。二文殊神力咸默然者爲二
意。一明賓主之儀設食。本是主人何客容爲
致飯。二爲欲顯淨名勝徳故今默然。三淨名
訶如文。四文殊引佛語爲答。勿輕未學若有
得不思議解脱致飯不難。其未得亦有得義
故不可輕。其餘如文。三到彼問訊宣旨。問
訊爲二。一正宣旨問訊請飯。二彼菩薩嗟歎。
就宣旨中爲二。一禮敬・二宣旨。就彼諸菩薩
嗟歎中爲四。一歎未曾有・二生疑・三問佛・四
佛答。佛答中爲三。一正答國土近遠化主功
徳・二重問大士之徳・三佛答甚大。四蒙飯
而還爲四。一佛遣飯。二九百萬菩薩倶發心
欲來・三奉授飯與大士・四命大弟子共食。
就九百萬菩薩來爲三。一陳其欲來・二佛誡。
三與化菩薩倶來。就佛誡中爲三。一攝香誡・
二攝形誡・三勿輕心誡。心誡中又釋出居穢
國之意。明諸佛國土皆如虚空有何定淨穢
之可取。故不應生輕心也。如文。倶來爲三。一
倶承力來・二淨名化座・三菩薩皆坐。第三就
授飯中爲二。一明飯香熏烈遍此大千・二明
有縁應得此飯者縁召自來。自來中爲三。初
諸居士等來・二月蓋來・三諸神來。四命食
中爲四。一命食・二勸捨小心・三異聲聞竊念・
四化菩薩彈。次勸莫以小意食者。不消此令。
其若不發心慕大此味勢終不自消。如涅槃
毒鼓雖無心欲聞近遠皆死。諸菩薩食者即
悟無生。此是近故而死。二乘雖前未死到法
華中皆捨小發大名之爲死。四化菩薩訶中
爲二。一歎飯功徳・二述飯功徳。四二土菩
薩問答二土佛行化不同。此正是品之來意。
爲將此證成道觀雙流。中道菩薩能淨穢倶
遊通達無礙。然機悟不同所以諸佛方便隨
其根縁以之起教。若是此方耳根利。用聲詮
理。化剛強之人名爲穢土。彼界鼻舌兩根利
用香味爲教化。於純一大乘無三差別。名爲
淨土。今但欲明淨穢雙遊故此土屬穢彼土
爲淨。若究尋其義未必全爾。何以故至如西
方是淨土。寶樹池流皆説無生忍聲。又蓮華
藏國別教之土。純諸菩薩色像無邊音聲無
邊。此中猶有音聲爲佛事。何得定判聲屬穢
土。若耳根起道通淨穢二國。鼻根起道亦應
如是。何以故知。若香在彼國純化大乘。曲入
娑婆遂使三乘同禀香味。既三乘蒙香味入
道者。豈不是香味通於穢國耶。例如釋迦寂
滅道場聲色無邊尊特之佛名爲淨土。爲罪
衆生作三乘化即名穢國。彼淨國之香來化
娑婆亦復如是。凡夫食之正位乃消。正位服
之發心乃消。發心服之無生乃消。即是分純
一之香逗於三種。豈不香通垢淨。今正辨淨
穢倶遊據別爲語而判淨穢。問佛命菩薩令
攝身香何不攝飯香。答飯亦被攝。何故爾。飯
在彼國周流十方。得來娑婆止熏三千之界。
滅折一乘之飯逗彼三乘。亦是攝義。但菩薩
辭遊異土故佛誡之。飯是佛遣已自裁量。無
容佛自命佛令*滅飯香。今以義往惟。三乘
同服止薫大千。則知已攝。今言令菩薩攝香
非是攝除永盡。攝是止節。籌量爲義。契當根
機不令過分。呼此爲攝耳。次料簡正傍但香
積之土香爲正教。如菩薩在香樹下即入徳藏
三昧便得悟道。名爲利根。其有未悟之者即
與大衆方共坐食。故知味爲傍也。此正傍兩
道逗鈍利兩根。今娑婆國人鈍故。是故香味
相帶而來。正助兩門化於鈍者。例如此間病
有輕重藥有通別。受身常病故言爲輕。四大
増動外來内發故名爲重。以身常飢苦故即
用通藥。來治食飮補養。得食病止。不得必死。
此是通藥以治輕病。若病増劇兼加諸疾者。
今時此食非復其治不能愈疾。更加餘味苦
澁辛酸大黄巴豆助此食味。共治重病病得
除愈。故言別藥以治重病。今正助兩道亦復
如是。若利根之人如快馬見鞭影即馳。但用
正不須於傍。鈍馬加之杖捶苦楚方去。是故
須正助相成。同是一杖而馬有利鈍。同是一
香而用有正助也。此間聲義亦爾。利者一聞
即悟。鈍者假諸方便。或眼見神通心思諸境
假助方悟也。此中二土菩薩互有問答。淨名
問者意欲顯他方起根不同淨穢有異。故須
問。第二答律行者。即大乘波羅提木叉。如淨
名爲優婆離教二比丘。其如是者是眞奉律。
無二邊之非得中道之行名之爲律 第二彼
菩薩問淨名爲六。一問・二答・三彼菩薩稱歎・
四淨名述成・五更問此土菩薩行・六淨名答。
初答爲二。一開五衆之教化剛強衆生。二譬
顯。今言六度乘但處中者明初開三藏之時
菩薩未斷結。但有大心化物。行行不在三
應供之限。非五種佛子。故次人天乘屬凡
夫數也。就人乘中先擧果苦。即是説三惡道
却論因。令知惡業過患即止其因也。因者即
是三業開爲五戒。義開身業爲三戒。口四戒
爲一妄語。即攝得三口過。意爲一飮酒戒。故
邪命攝得意之惡。是故意口二業不開。但開
身業爲三合五戒制人乘也。邪行者邪僻之
法招得三途邪惡果報。愚人者行三惡業智
人者行三善業。禀五戒人乘也。次開五戒爲
十善。具明因果。即是天乘。從慳去是六蔽明
度即是菩薩乘。次從是結戒去是聲聞乘。三
藏之教結戒者明如來初制此戒。故云是結
戒。順故若持違故爲犯。不動是毘尼故言是
應作。動非毘尼故不應作。波逸提名煮燒覆
障。故是障礙。懺法除滅故非障礙。或云是事
遮爲障礙。不遮爲不障礙。犯七聚故是得罪。
三種羯磨懺故是離罪。又作法取相無生三
種懺故是離罪。結戒藏是淨是垢去是定藏。
言戒是亂心雜法垢法。定是寂靜名爲淨法。
欲界中多濁惡名垢。四禪中離五蓋等名淨。
又味著諸禪名垢不貪不味爲淨。從是有漏
無漏者是慧藏。有漏者如從凡夫至煗等也。
無漏者苦忍眞明發即是無漏。從此無漏之
法即分爲三乘。修此無漏行六波羅蜜破除
六蔽。修行之時雖未斷結發無漏。而望無漏
修行至樹王下發眞。入無漏道。與二乘不異。
故知同約無漏開菩薩乘。破六蔽執者如菩
薩戒中説。破慳蔽除餓鬼業。破犯戒弊除地
獄業。破瞋恚蔽除畜生業。破解怠弊除修羅
業。破亂心蔽除人業。破愚癡蔽除天業。六
道因謝六處苦除名之爲道。六蔽斷除名滅。
證有餘時究竟永寂。約無漏開聲聞乘。以
無漏心修四諦觀知苦斷集證滅修道。約此
無漏開支佛乘。以無漏法修十二因縁觀。無
明滅則老死滅爲支佛乘。雖約此無漏開於
三乘無漏不殊。觀法有異故爲三乘也。是正
道是八正也。有爲者方便道中。無爲者發眞
見諦所得斷名無爲。又從須陀洹至羅漢所
得智慧名有爲。所得斷名無爲。無爲即是有
餘涅槃。是涅槃者即是無餘涅槃。問三乘各
有觀法亦各有戒不。答戒是和衆。若復別立
支佛之戒即是二戒二衆。不名爲和。故戒不
別立。三乘是觀法所習不同故須分別。菩薩
在俗非僧數攝故別開戒。二乘若爲白衣不
入僧名爲支佛。一世無二佛不許別衆同聲
聞衆。衆既同不開戒云云 第三彼菩薩稱歎
爲二。一歎佛二歎菩薩。第四淨名述成其歎
爲二。一總歎二歴別十事。此中不述歎佛者。
明如來任運自在故不可思議。但諸菩薩未
同如來猶有縁累。而能如是勞謙故述此也。
言此國一世爲行多淨國百千劫數者。但淨
國衆生善根純熟易可開曉。用功則易。此間
煩惱稠密度脱爲難。如釋論中云。菩薩成佛
時欲令國無三毒之名當學般若。即難云。佛
是醫王出世爲治人病。國無三毒出世化誰。
答雖無邪三毒而有正三毒。雖有正三毒易
可化誨。此間娑婆有邪三毒塵勞尤重。雖聞
無音不即得悟。就此應作二譬往釋。如大猛
將能退強敵其勳則重。靜於小寇勳績不多。
治難愈病是醫最勝。治易差病小復爲劣。今
娑婆衆生煩惱怨賊最爲堅靳。而能方便使
得解脱。比之淨土約此論勝。此土見思最爲
尤重。而能逗藥設方便令法身慧命不斷。故
饒益力多。復次如人微賤之時能曲相接
解衣推食。捐施無幾濟乏事深。惟此厚恩常
思報答此。至位在方伯或復高遷之日。念其
昔恩酬澤則厚。若施富貴人物恩報事微。娑
婆之國最是貧善法處。而能施以法財令離
困苦。遂得發眞斷結富七法財。是追念昔恩
實爲重大。爲發眞七財之人説法力用事弱。
用此二義譬於此國菩薩能化爲勝淨國比之
爲劣。若作傳望淺深從凡至聖。處處有怨賊
義處處有貧法義。至如同居之土自有淨穢。
淨者貧病乃輕於穢國。比之方便有餘猶是
重貧病者。方便有餘比別教實報國復是重
者。實報圓教十信及初住十住未及十行。十
行未及十迴向十迴向未及十地。如是傳傳爲
重。今取凡夫最初堅*靳須好勇將用妙醫藥。
是故言勝也。次歴十事。用此二義約十法而
明。一一法中作此二義。如以布施攝貧窮者。
即是破其慳賊治其貧病施其富貴之財。如
淨戒攝毀禁。即是破其犯戒之賊違律之病。
施其淨戒之財歴十法乃至四教。具作云云
第五彼菩薩問成就幾法無瘡疣之行。得生
淨土之行者即是觀解。大乘之心疣者起餘
縁念累此正行。行雜故名疣。如訶阿難中増
謗損謗。損謗名行損。若起諸妄見即是増謗
義。約此明乘急戒緩戒急乘緩。倶急。倶緩。明
於行疣。大乘之行觀解純熟。乘急者行淨戒
無數犯。不起身口之非。此明無瘡疣即是乘
戒倶急得生淨土也。若是乘急戒緩者大乘
之觀乃當眞正。不能防禁身口。毀損於戒此
是有行而戒汚故是有瘡疣。以其有乘故生
輒見佛。行有疣故生雜雜同居穢國也。若但
戒急而無乘是則爲聲聞縁覺。倶緩是凡夫
云云 六淨名答。上來十行約權化大士以辨
難思勝行。此中無瘡八法約實行者。行不雜
穢剋生淨國也。八法在文。第五時衆得益
如文
  釋菩薩行品
正説中爲三段。佛國品是如來當宗演暢。第
二從方便品去至香積品大士助揚聖化。第
三從此品至阿閦品還歸佛所印定成經。此
二品來意有五。一大士助佛闡揚。有縁之衆
縁縛既盡化功已畢須還佛所。二佛初明佛
國因果。大士助宣此義。殊辭異辨。若不還歸
印定物或疑網不除。是故須歸佛所復宗明
義。故師弟相對復宗敷演更明佛國。三室内
既是別座當機之徒或生疑綱。爲斷此疑還
於佛所對揚。四機宜應在佛所得悟。不從餘
人故還佛所也。五雖室内詮量至道不蒙佛
印。則不成經。爲印定故須往佛所。品之來意
如此也 菩薩行品者。此中香積來者分別
菩薩法門明淨佛國土垢淨之行。菩薩依此
而行故名菩薩行品。就此二品文爲二。第一
從此品首至歎未曾有。淨名掌&T016254;大衆同入
庵園名爲歸佛所。第二從佛述阿難如是如
是去訖阿閦品。名爲復宗説佛國因果。彼有
時發始開二品爲二。初品明佛國之行是復
宗明義。次見阿閦佛品正明顯果。初爲二。
一掌&T016254;大衆倶往菴園。二阿難聞香即發疑
問。就第一掌&T016254;中爲六。一現相・二阿難見相
白佛・三佛爲説・四維摩唱欲往・五文殊同往・
六用神力&T016254;往菴園。初同金色者表淨名所
化之者縁縛已除。皆入性淨常寂之土同一金
光。六&T016254;大衆中爲二。一到佛所申敬・二佛
慰問。申敬爲三。一大士申敬・二諸菩薩申敬・
三釋梵申敬。二慰問爲三。一慰問・二命復座・
三奉命復座。第二阿難疑問中爲二。一佛
問舍利二阿難疑香。就問舍利中爲四。一問
汝見大士神力爲乎。二答・三更問如何・四答
是不思議之法不可以思議心智圖度測量。
佛所以問者亦爲印成室内之事。亦爲室内
懷疑未了者。若聞佛印即不復有疑。無疑故
生信印故成經 從阿難問中爲二。一問香・
二問消。問香中爲五。一阿難問・二佛答・三身
子云我身亦香・四阿難問得香之縁・五身子
答從淨名得飯。就問消中爲三。一阿難問・二
淨名答・三阿難稱歎。就答中爲二。初總答二
別答。總答云。此香隨於飯飯若消者香亦隨
消。更重問久如消。即別答爲二。一事・二理。
事者答七日方消。譬如世食持身止飢一日
乃歇。此食七日乃消。又譬如服一種藥藥持
身七日可消。藥勢熏身至其疾愈。此是事解
 若理解不爾。約聲説轉法輪中。此土有半
滿之教若二乘名半字大乘名滿字。若半字中
三轉法輪一示二勸三證。示者示於四諦見諦
故發眞。二勸勸斷思惟惑。三證無學道。故
名三轉。今香來詮半理亦詮半字三轉法輪。
此中具其義。用前七日爲方便五停心總別
念處約&T024912;頂四法。今言凡夫位食此香飯轉
入七方便乃消。七方便中食者轉入正位乃
消。不入即不消要見諦發眞乃可消也。此名
示轉。從正位食者不入思惟不消。得入思惟
乃消此名勸轉。若思惟食者不得無學不消。
得心解脱成無學乃消此名證轉。四處辨消
即是三轉四諦法輪示勸證義宛然也。復次
此香詮大乘滿字三轉義者。先責半字未入
正位。食飯入位乃消。如身子等已斷三界證
心解脱得盡智無生智。此飯復進何果。若不
進果飯則不消。若進果即是大乘義也。當知
羅漢雖證四果三界結斷。若未發大乘心猶
是大乘理外未是方便位中。故法華云止宿
門外住立草庵。若能發大乘心即名飯消是
住方便位也。故云七日乃消。從此方便位食
者入正位乃消。即如身子於法華中入佛知
見蒙授記別名爲正位。約大乘中作三根。未
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若入發心即是欲知
根。從發心食飯至無生忍乃消名知根。無生
中食飯至補處乃消名知已根。即是香教詮
三無漏根。故云轉滿字法輪逗於大乘有縁
之者。譬如上藥去譬顯。明身諸毒滅者何但
滅三界分段之毒。上通教別教變易別毒實
報中無明分分之毒皆能消滅。此應將毒鼓爲
喩釋成此義。莫論遠近聞之皆死。具如前釋
云云第三阿難歎未曾有。昔但聞聲詮半滿三
轉法輪。而今香中具足勸示證等。故歎未曾
有 第二因阿難問即明復宗。就此爲二。一
從此去訖品明佛土不同起根各異者。此即
是品之來意。五重中之兩意也。若化功已畢
即是掌&T016254;大衆入庵羅園是其義也。次室中
疑情未決或復須印。即是佛告舍利弗。汝見
大士自在神力之所爲乎。中意即是印成室内
所説。亦是有疑皆斷也。若大士稱揚雖復別
論餘法皆爲顯於淨國。淨國既顯復宗還歸
佛説。即此中文意也。又衆生機悟在佛。上開
宗中長者子前問果次問因。佛前答其果二
答其因。果中有二。一明果二解釋。因中亦二。
一明因二解釋。此中復宗亦具二意。一復宗
説果即是佛國佛事不同。二復宗明因即是
諸菩薩行。就果中爲二。一正明果二釋其意。
因中亦二。一正明菩薩行二釋前後相對。義
意孱齊故知是復宗明義也。上果門明義。一者
隨所化衆生而取佛土。二調伏衆生取土。三
隨以何法入佛慧取土。四以何法起根取土。
今此果門亦備四義。成上當宗佛國之説宛然
是同。但不次第前後爲異耳。良由言不疊出
語不重安。所以互説欲令行者不定執前後。
類如法華三周説法名異義同。又如涅槃三十
六問答中義相對當名字不同。義意若正名
異非嫌。此中雖前後不次而名義孱齊。今第
一釋上第四。雖復名殊其義是一。第四釋上
第一具列在文。此中釋起菩薩根有十三句。
明諸佛國起根不同同用六塵之法來起六根
也。若毘曇明色是質礙不得通於餘塵。眼但
見色不能兼用。大乘明義則異於此。根塵之
中則能互用圓通諸法。如眼見紙墨之色。此
色能詮一切諸法。若空若假若中世出世一切
諸法無不具足。祇是一墨而已。含容之徳圓
通無礙。故大品云一切法趣色是趣不過。乃
至一切法趣味是趣不過。於食若等於法亦
等。當知根塵備一切法。故用此塵起菩薩根
也。今將一塵爲語者此是從勝爲名。如鼻根
入道最利故用香塵起之。如身根利故用光
明觸之。此間耳根利故用聲塵起之。未必但
有聲塵便無五塵。如此間以聲爲佛事。亦放
光明亦香雲香蓋衣服等以爲佛事。但從勝
者爲正其餘是傍。故的判聲爲佛事。餘國若
擧一塵者亦復例爾 光明爲佛事者。放光
明觸身具詮諸法隨觸得解。何但他國以光
爲佛事此國亦以光明化人。如説諸大乘經
皆放光明駭動一切。但非此國入道正意佛
正通意耳。當知光明中具足一切法。如思
益所辨。又如大品放光。衆生遇者即發菩提
心。如華嚴明有光名無貪滅諸貪欲弊等。皆
是以光爲正皆具諸法也。但小乘中或言光
到觸或言不到觸。大乘明不思議而辨到觸。
化人爲佛事者如須扇多佛。留化佛度衆生。
或有佛有所施作利益衆生。用化人化菩薩等
起衆生根。又如説般若化菩薩説般若。即是
此間以化爲佛事也。菩薩爲佛事者。或有佛
土純用菩薩爲眷屬利他導衆。佛但爲尊主
而已。此間亦有此義。如説華嚴四大菩薩説
諸地功徳佛但爲主。當知亦用菩薩爲佛事。
此菩薩語既通不可定判安在化人。故屬根
塵也。菩提樹爲佛事。佛在其下得道莊嚴此
樹。放光説法調熟衆生。若作覆陰清涼以
佛事即是起於身根。別作觀樹亦經行即是起
於眼根。如此間亦坐菩提樹得道。經中或應
有用菩提樹爲佛事處即釋此意云云園林臺
觀此亦有覆陰觀覩兩義。不可判定。所屬相
好者即是色塵起眼根但見相好。相好自有所
詮能令物悟解。如此間説般若時或現尊特
身巍巍或現常身斷疑。當知亦用相好爲佛
事。虚空者但示空相。空相能詮諸法如不二
門中云。四種空種爲二。若達四種空與空種
不異即入不二法門。若見此虚空爲空。空則
無見見則非空。豁無障礙。因悟諸法但用此
爲佛事。故如阿難欲見佛腹。佛言授頭即見
腹中空無所有也。如虚空藏來至此界一切
諸法空。此間亦用空爲佛事。夢幻十喩作佛
事。常説此法。此法多有所詮。或有悟夢幻空
乃至悟夢幻非空非有。具如通教。以十喩被
大小乘。小乘但取夢幻空菩薩得有。若地論
師以十喩爲誑相者。此乃得小乘之空永失大
乘之有。若言既是誑相般若以此爲佛母者。
母既是誑子亦不實。故知夢幻義通。不可定
執則失大乘之意也。若言有佛土用夢幻爲
佛事此之佛土則誑相不實。音聲者如此國
起耳根也。寂寞者示心輪。雖無言説不妨有
寂寞之樂。若非*樂者何得言作佛事耶。若
佛不示心十地不知。若示心者蜫蟲能知當
知。是示心義。此間亦用無説無示爲佛事。如
淨名杜口文殊稱歎。佛或時默然身子亦默
然。廣説則無量略示有十三種國也。齊此是
復宗明佛國。釋上第四起菩薩根義也 第
二從如是阿難諸佛威儀進止爲佛事去。是
釋上第三明入佛慧義。此爲二。一善門二惡
門。從威儀進止去明善門即是淨國義。四魔
塵勞去明惡門是垢國義。上文明隨衆生用
何國入佛慧。佛慧者法華名爲佛知見。此中
明入佛法門。但諸佛現國垢淨不同。爲令衆
生得入佛慧。若衆生應見善法威儀進止安
詳光相尊特入者即爲現之。宜用惡入者
爲四惡煩惱而令得入。如華嚴云女人示貪
欲法門。若凡夫人爲此墮落。善財一觸即悟
無量百千法門。此則是示欲魔入佛慧。如善
財滿足王行如幻法門。忿咤殺無量人。因是
得悟。即是因恚魔得入。如見婆羅門投巖赴
火放身一去佛法現前。即是用癡魔入佛慧。
從此三毒起等分。四分生八萬四千塵勞
使衆生入佛慧。既善惡兩門不同故諸佛現
垢淨二國。雖復垢淨之殊入門一種 第三
若入此門見淨不喜見垢不憂此。釋上第二
調伏衆生而取佛土。但諸佛爲柔伏一切剛
弱之人示有垢淨。那得見此淨穢而起高下
憂喜之心。心若憂喜不名調伏。無憂無喜是
調伏相。譬如良醫爲差病故授甘苦二藥。藥
雖有異差病無殊。若見此醫處二種藥爲愈病
故。不於醫所生憎愛心。佛亦如是。但爲調伏
衆生不可見淨垢爲疑也 第四從諸佛平等
去是釋上第一諸佛爲教化衆生故而取佛土
此中明十方如來功徳平等。一身一智慧。力
無畏亦然。既其平等那忽一佛國淨一佛國
垢。垢淨既殊何謂爲等。但爲教化衆生於平
等中而起慈悲作等不等。爲化衆生致有垢
淨不同耳釋成上四種土義。一無乖僻。證知
復宗宣説。結撮始終成就前後明淨佛國義
第二從諸佛國土去是釋成四種垢淨之意。顯
出方便隨縁性淨寂光之土。就此爲四。一就
虚空結釋・二略明身智・三廣明身智・四約三
號。今就虚空結釋。對上佛國辨果意即用譬。
如有人欲於虚空造立宮室終不能成依地即
成。雖復依地若無虚空即亦不成。此言菩薩
直就法性眞空之理。則無萬行功徳諸波羅
蜜莊嚴法身。若依俗諦則有成就衆生淨佛
國土。雖復萬行功徳終是約法性空有所成
就。若無法性空凡有所作則不能成。今此結
釋與上立宗同明隨縁之土。爲化衆生欲令
調伏使入佛慧起菩薩根。雖砂石爲地七寶
爲地。乃至方便有餘自性實報種種之國。約
於衆生而有若干差別之異。性淨之土爲極
智所栖無有垢淨高下優劣之事。故引虚空
無若干爲譬。雖虚空無若干而遍若干之國。
若干之國不得離無若干之空。終不離若干
之外別有一無若干空也。今四種隨縁之土
雖復垢淨不等。皆約常寂光土故有隨縁化
他。常寂光土亦遍方便之國。離方便國無
別寂光。故經云其佛住處名常寂光。遍一
切處無處不有。極智所觀觀一切法無非法
性。故知法性名爲常寂。經言無明明者名畢
竟空。畢竟空即是無明之性此性明故名爲
寂光。常住不變名之爲常。是故同虚空無有
若干。釋成垢淨土也 第二次略擧佛身智
釋成二種之國。如釋迦丈六彌勒千尺至萬
延量。此即應身差別化物大小而有短長。若
是釋迦三藏之佛所得智斷。獲五分法身無
礙之慧。與彌勒所得無礙之慧。正習倶除復
有何異。十方諸佛一身一智慧力無畏復有
何異。常寂法性此處無殊。或但爲應身隨現
長短之像隨縁優劣差降不同。故有丈六千
尺垢淨之異耳。故言以身智釋成垢淨之國
也 第三廣明身智。若作廣略明義此前屬
略後屬廣。若作思議不思議明義。略屬思議
二諦三藏佛無礙慧。從廣明身智屬不思議
二諦明無礙慧。非但不思議眞諦異於思議
三藏中眞。不思議之俗亦異於三藏若干之
俗。身智差別亦復如是。何以故。若三藏中取
應生父母之身辨其若干。取眞諦五分法身
辨無若干。極智栖於法性常寂之境此處無
有若干。若明色身門内長者尊特之身蓮華
藏中大相小相現此勝應爲若干。取極智所栖
常寂法身之境爲無若干。當知眞俗永異也。
今十方佛色等者一者應身垢國。行化亦皆
同等。法身妙色湛然安住此處亦等。智慧等
者應身三藏佛。十力無畏慈悲亦等。乃至法
身勝應十力無畏亦復不殊。姓等者應身刹
利婆羅門貴姓中生。其事一等。法身之性・習
種性・性種性・道種性・聖種性・乃至妙覺法性
亦皆同等。化衆生等。應身是化有餘衆生。勝
應亦是化實報中衆生。此諸處既等。垢淨依
報亦復是等。何但諸佛獨有淨國。釋迦亦有
淨國名爲無勝。而在西方何但釋迦獨娑婆
行化。涅槃云一切諸佛亦於此中現轉法輪。
故知諸佛皆有隨縁若干之國。等有常寂無
礙之慧。故言廣約身智釋成垢淨之國也。此
之身智國土互得相釋。若是爲衆生故而取
國土致有淨穢之殊。是則依報優劣不等。依
報既不等爲衆生所受正報身智亦復不等。
此是將國土釋身智爲此義。故即是以身智
釋國土。約此即是顯於淨穢云云 第四約三
號釋二國者爲二。一正釋三號・二辨義廣難
受。一正釋者三藐三佛陀名正遍知。若三藏
明正遍知。正者對六十二見偏邪得名。觀眞
不觀俗雖名遍知。若望大乘終名爲偏非究
竟正也。知者窮眞遍俗皆悉明了。釋論明知
知於數法非數法。若常無常皆知皆遍知非
數法即是眞諦。其慧無若干也。遍知數法即
是俗諦。深識根機隨縁方便有若干也。約此
故名遍知。自覺者覺眞覺他者覺俗。覺俗故
即是隨縁方便若干不同。覺眞即是性淨無
礙之慧無若干也。不思議中正者觀中道名
正。三諦普照名遍。知三諦故名知。但中道之
中非數非非數。非常非無常。深悟此理名無
礙慧。雙照二諦俗中差別。知病識藥隨縁方
便。垢淨不同調伏衆生故有若干也。眞俗自
覺覺他例前云云。故名正遍知也。多陀阿伽
度名如法相解如法相説。若三藏中明如法
相解者。即是契於眞如之理亦稱俗理。而知
亦名如法相解。是無礙慧無有若干。應以何
法教化何法調伏何法入佛慧何法起根。機
感差別而作若干説之。雖復異説皆實不虚
故言如法相説。故名如來。釋成垢淨之義也。
不思議中如是。佛馱名覺亦名知例如前釋
就二辨三句廣中爲五。一明三句義廣阿難
所不能持。二明假使多阿難亦不能持。三明
阿難悔責。四明佛慰喩。五釋不能持義如文
 第二明彼菩薩請菩薩之行。即是對上復
宗明佛國因即爲三。一請法二佛爲説三稱
歎還本。請中爲三。一悔責二領解三請法。請
法者始香積之國以香味二法來此度人。今
欲將此土之法還彼作佛事所以請也。彼菩
薩雖是大乘之機得悟中道。而於雙照二諦
猶未深遠於小乘斷伏俗中未了。是故如來
爲説雙照之義令其化道無壅。譬如王國備
有文武兩種隨其靜亂用有興廢。無賊之世
器鈍人羸有寇之時兵利將勇。今明十方佛
法具有三諦之義。但娑婆多難於權化爲明。
諸菩薩等於雙照純熟。彼土善根深厚。於中
道實慧速得通達。權道有疑。菩薩欲遊於十
方須遍行三諦。故須請也 佛上答因義有
二。一横明二竪明。此中亦二總釋別釋。雖與
上文名異義同也 今就第二佛答中爲三。
一總標勸學二釋三結釋。又二。一略釋二廣
別釋。別釋中爲三。一先明不盡有爲二明不
住無爲三疊釋二種。就明不盡有爲中爲三。
一標二釋三結釋。中凡歴四十句以明不盡
有爲。今言盡無盡者不盡於俗。而廣行萬行
不住於無爲不同灰斷。眞俗倶照道觀雙流
淨穢融通權實自在。俗諦是生死有爲可盡
之法故名爲盡。眞諦是涅槃無爲空法名不
可盡。故云盡無盡門。衆生應以此門得度。即
以此法起菩薩根入佛慧也。亦是釋成室内
所明如是疾者非眞非有之意。若入此門乃
能淨穢雙遊道觀自在。則不爲淨名所訶。私
問若香積土菩薩方請此法云何能遊此娑婆。
私答以權引實故有斯問。以實隨權故能遊
娑婆云云。文中禪定如地獄生死如園者。此
借子在難父在宅。雖有五欲常如受苦。若得
拔難其心乃悦云云 第二從不住無爲者亦爲
三。一標二別釋三結。就釋中歴十六句廣明
不住無爲如文 第三就疊釋不盡不住即釋
成上佛國之中横竪二意。横則十七句。句句
之中皆約四教四門以明横相。竪則從眞心
徹至佛果有十三句之淺深。亦有結釋横竪
之義。今此中先歴四十句廣辨不盡有爲。次
十六句廣辨不住無爲。對上横竪明法相深
廣之意。次有四雙疊釋三種權實二智。自地
竪深化他願滿釋成横竪義。前横竪説中不
盡在前不住在後。疊釋中不住在前不盡在
後。後前互辨者明無前無後前後雙融之意。
今言不住無爲則是於實諦無滯。自行事成。
不盡有爲則是於俗諦遍知化他無壅。權實
雙照自他兼達。若三諦圓明自能深徹。則是
無礙慧無有若干。若以化他無所壅礙故能
垢淨雙遊方便若干也 就此疊釋中有四雙
初福徳智慧爲一雙。二慈悲誓願爲一雙。三
識藥授藥爲一雙。四知病滅病爲一雙。約此
應明權實二智。自有自行權實自行化他權
實化他權實。自修中道之理爲實。雙照二諦
爲權。此是自行明權實。若是自觀二諦之理
爲實爲他説二諦爲權。是名自行化他明權
實。若化他明權實者此則約縁無定。或説權
爲實或説實爲權。或於權中而辨權實或於
實中而辨權實。逗機深淺逐物便宜不可復
定。約此判思議不思議三種二諦。若是自行
權實一向判屬不思議二諦。若自行化他權
實此中亦屬不思議亦屬思議。何故爾。如通
教所明二諦。含中道在眞諦中。故言三乘人
同以無言説道斷煩惱入涅槃。若是合眞入
俗者如涅槃云。我與彌勒共論世諦。五百比
丘謂説眞諦即此義也。雖不彰中道之名而
有其義。其義兩屬故名爲通。通者通於二乘。
見眞諦之空。若通別教圓教則亦見於空亦
見不空。能通見空即是思議。見不空即是不
思議。見空智慧如螢火。見不空智慧如日月
日月照用既廣治惑亦大。二乘人智慧既小
所斷亦小。若菩薩自行則見空不空。化他利
物但見於空不見不空。故知自行化他權實
亦屬思議亦屬不思議也。若化他權實一向
是思議。二諦何以故思議。二諦無中道體故
明眞時則永寂如空。明有時如石裏有金石
金有異。於永寂之空眞俗條別。是則以永寂
之意而測眞。如石金之心以解俗。故言是思
議二諦。但思議之眞有漸頓義。譬如金石漸
漸融冶稍稍消磨鑛盡金現。思議之眞亦復
如是。故有三種。如一切森羅對目千種萬形。
原其同是四大此乃名下所詮。如四大雖復
遍成諸物倶是無常生滅之法。名爲中道。如
生滅雖復遷謝同是無生無滅入於眞諦。此
豈非漸頓也。不思議則不如是。爲有中道之
本體約體明二諦名不可思議。譬如如意珠
能雨種種七寶。珠中畢竟無所有求不可得
祇言畢竟空而能雨寶。不思議理亦如是。非
眞非俗畢竟清淨而能眞俗具足圓備一切。
眞俗倶不可圖度故稱不可思議。若約此珠
以辨通教者如珠不雨寶時。則無有金銀相
貌此與凡珠何異。即是於俗破之求寶畢竟
空無。此空與眞諦斷空何異。約此明可思議
相是三藏思議二諦也。若知其功能發願求
寶能於空中即出種種資生之物。此空不同
二乘之人入眞空也。所出之寶異於世間珍
玩。此不同凡夫俗有如菩薩深見不思議二
諦亦是開合。眞俗具出二種如前。今將三種
權實釋於不盡權實雙遊之義也。復次歴四
教明不盡不住。三藏教明若觀眞斷結以空
爲證。則同二乘灰斷住於無爲。何由能得三
阿僧祇成就佛法。故不得住於無爲。不盡有
爲者慈悲六度本約有修行教化俗中衆生。
若入眞則無此事。若斷盡諸有之因因盡則
果亡。云何得處三界廣行佛法。今以不盡有
爲結漏而修佛法。能成道轉法輪以三藏化
他權實具足也。通教不盡不住者。若盡有爲
則同二乘。若住無爲乖菩薩道。是故方便從
空出假利益衆生。如空種樹。巧妙方便故不
盡有爲。不取空證故不住無爲。別教不盡不
住者。若但用二觀爲方便道。得入中道。是爲
住無爲盡有爲。今雖得入中道之理。但塵沙
佛法悉未現前皆知皆學。豈得保此中道。應
須照俗。是故從中反照二諦名不住無爲。若
除二諦之俗更無俗可觀。今照此二諦遍行
一切佛道。故言不盡有爲。不保中道故言不
住無爲。圓教中還約別教明義。若但觀中即
是盡二諦。不照二諦即是住無爲。今三諦圓
觀一時能了。了眞不住於眞。了俗不盡於俗。
不住不盡一時雙照權實倶明云云。若此間多
惡故治兵講武多。以化他二諦逗之。於自行
二諦未了。故香飯來此。便三乘之人近遠皆
如身子之流。食此飯者至發心乃消。於法華
中開佛知見。即是三種權實而得具足。彼土
無惡但制禮作樂。唯以自行權實。於化他權
實未了。是故慇懃請此方便還香積土。施作
佛事令彼實行之者三種權實皆悉圓通自在
無礙也。問彼土菩薩在香樹下得功徳藏三
昧。一切佛法皆在其中。云何言於化他權實
未了。答有二義。一者彼雖具有彼土不行此
化。則於二乘小道知根知藥不得明了。二者
彼土雖淨有權有實。實者但禀一實之教未
禀方便。是故請法也。復次將福徳誓願識藥
知病四雙歴四教。一一作相分明成就云云。今
且約圓教作之。福徳莊嚴是五度之法。必須
遍約有作無作兩種四諦。彼土中修行諸度具
足塵沙佛法。若於分段中修福徳滿。能坐三
藏道場作佛教化衆生。故言不盡有爲也。若
方便有餘中行福徳滿。即於其土坐道場。乃
至別教圓教報土福徳滿。即坐道場作佛。今
爲遍滿此等福徳莊嚴故不盡有作無作二種
有爲。爲智慧。故不盡有爲者。境能發智。若却
分段有餘變易等。何所觀察。既不識分段塵
沙境界相貌。是則智慧不滿。智慧不滿不能
得隨縁諸土而坐道場。故不盡有爲爲増智
慧故。此是用福慧二嚴結成上菩薩行也。第
二雙不盡有爲者。欲以大慈大悲拔苦與樂。
此之慈悲何但拔思議二諦有作之苦。與其
思議眞諦之樂。亦拔不思議無作四諦之苦。
與其中道究竟之樂。若分段苦盡即能道樹
斷結爲三藏佛。乃至變易苦盡即爲別教之
佛。以此大慈大悲利益一切故言不盡有爲
也。滿本願者則是昔時起四弘誓願。廣縁有
作無作二種四諦。起此誓願願既未滿。那得
盡有爲也。第三集法藥亦如是。塵沙佛法約
有而論。深淺根機大小性欲善惡對治。若色
若香一切萬法悉須遍知。未具佛法不應滅
受而取證。是故不住無爲。無爲之中無病無
藥無能授所授。今欲作度老病死大醫王。授
與衆生治煩惱藥。豈得斷盡有爲。以不盡故
能作三藏佛。知二乘四諦因縁法藥治分段
之病。乃至能作別教圓教盧舍那佛。授與中
道法藥。若盡有爲無此等也。第四衆生是有
爲。今住無爲則不入有爲巨海。何得識知其
病貪欲瞋癡種種相貌。既不識病差機説法
是衆生怨。妄授於藥非是明醫。爲知病故不
住無爲。爲滅病故不盡有爲。所言滅者非是
滅無之滅。諸佛菩薩隨所調伏衆生之處名
爲解脱。自於中無縛能解他縛亦不縛不脱。
能令衆生得不縛不脱。名之爲滅爲調伏。故
不盡有爲得解脱。故名爲滅病 第三結如
文 第三稱歎還本。彼菩薩聞此方便化他
權實之法歡喜解悟。敬禮辭還本土。上文初
請法時慚愧悔過者。悔於化他權實未明。故
懺悔除蓋請於勝法即得開解。三種權實具
足圓滿。此是他土來此得益也。若是此土悔
過得益者。如身子等食香飯已於法華中慚
愧剋責自悔過咎。既其剋責覆蓋得除開佛
知見入於佛慧。受記成道自行化他三種權實
宛然圓滿。即是此土蒙他得益也。二土雙遊
垢淨不二成就圓滿雙觀之義究竟此在云云
  釋阿閦佛品
阿之言無閦之言動。淨名以不思議之力接
妙喜之界。令此間四衆見無動世尊及所居
之國。因此爲名稱無動品。但此部經文凡三
處現於佛國。如佛國品答長者子竟。因身子
之疑現於淨國。二者入室論道其事將訖。藉
身子念食現香積之界。三者出室還佛所。復
宗辨道明菩薩行。顯淨名所居妙喜之國。當
知三處説法除衆生惑累。縁縛既盡淨土業
成。現相正當表此。上文辨菩薩之行明佛國
之因。此品乃現妙喜示佛國之果。因果之門
以明出室復宗之唱。成上佛國因果之義證
知。此經用佛國因果爲宗。其文顯現。就此爲
二。初明法身體用。二明所居淨國。諸佛既有
法應二身。亦有性淨隨縁兩土。淨名極地大
士亦同諸佛二智。非垢非淨。爲是義故不捨
妙喜而能垢淨雙遊。二身二土利益衆生令
得解脱。下文自説日月爲除闇冥遊於世間。
菩薩示行兩土除諸癡惑。觀身實相即是同
佛法身無礙之慧。無若干也。方丈臥疾託病
興教。即是同佛應身方便引接。處妙喜界補
無動尊。即是同諸佛有於淨國。居娑婆土助
釋迦揚化。即是同諸佛示有穢土隨縁利益。
淨穢雙遊圓通無礙。同於諸佛所得權實。喩
如十四十五之月。以簡佛菩薩異耳 就第
一明法身中爲二。一佛問其法身。二身子問
應身 就佛問爲二。一佛問二大士答。就答
中爲四。一總答二別答三結四簡邪正 總
答中言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者祇自觀己之實
相與佛實相不殊。佛之實相與己無異。故大
品云諸法如實相。即是佛實相無來無去故。
此爲三意。一者尋末取本。二者就位。三者觀
心。尋末取本者明大士是金粟如來所得法
身。與今釋迦法身不異。故上文云。諸佛種性
色身悉皆平等。是故得知觀己實相與佛實
相一種無異。故言觀佛亦然。二就位者明大
士位。居十地補處之位隣次於佛。當紹尊位
祇十地之相與妙覺之尊所得實相復有何
異。三觀心者如上文云。諸佛解脱當於衆生
心行中。求一切衆生心相即菩提相。衆生如
佛如一如無二。實相者即是佛。故經言遊心
法界如虚空。是人即能知諸佛之境界。觀己
心性既是實相。即是與諸佛心相義齊。譬如
人射法云云。若正觀此相具如入不二法門 亡
於二邊正顯中道。此中重明其意。所以如來
問者。以上來辨無礙慧無若干。諸佛身智功
徳平等。佛欲顯大士法身與諸佛不異。是故
問其云何觀法身。若辨法身法身必有所指。
所指之處即是佛國。故有此問也。他解。應身
之佛則有封疆界城國土之名。法身冥寂有
何國土。今解不爾。諸佛法身尚非垢非淨。而
能隨縁雙遊垢淨。今佛法身非境非智亦雙
照境智。何意不得辨於國土眞境界耶。故金
光明云。不可思議智境不可思議智照。此不
思議之境豈不是法身靈智所栖。普賢觀云
毘盧遮那。是極妙法身而言有土名常寂光
遍一切處。此豈非眞國境也 第二別答觀
三世中前際不來者。如見有未來之法入於
現在。可得是生是來。可得是有邊無邊。本不
見有未來之來。何況更有來入現在。是故前
際不來。後際不去者。若有法滅入過去可得
言滅言去。可得云如去不如去。今不見有法
入過去者。是故後際不去。今則不住者。若有
法在於現在。可得言在言住。可得言常與無
常。今不見可得法在現在者。何得言住。故三
世求不可得。他解金剛已前無常樂我淨。金
剛已後常樂我淨。今解不然。金剛已前常樂
我淨。何以故。佛性之法本自有之。非適今也。
金剛已後無常樂我淨。何以故。經言十地菩
薩更無量劫倒修凡夫事。若法身起應六道
同凡夫生滅 即是亦應有無常樂我淨。是故
同他而不同也。他釋。應祇是化化祇是應。今
解不爾。應能爲化化不能爲應。如凡夫外道
五通之仙諸天神鬼。皆能有化。此不能爲應。
所化亦是暫時權有。不能卒其始終。今辨應
是應同。同其始終一期之法名之爲應。如來
以無分別心任運之智隨機有感。應而用之
無所爲礙。不勞運念猶。如明鏡有像即現而
影像相似更無差異也。如天仙所化作念經
營方能有化。如盡運念動手圖寫人形。未必
全不動念。妙不妙約此兩譬可知。不觀色者
心如幻師作種種色。若知幻師是誑則不得
所幻之色。今色從心幻師幻出。尚不得此心。
何處見有此色。故不觀色。不觀色如者若
見色與如異是則泯色入如。今不見色如之
別故不觀色如。色性者或言如祇是性。性祇
是如。或有此義。今聖人不容重説一法。兩唱
所表今將此性爲佛性不觀色。是空俗。不觀
色如是空眞。不觀佛性是空中道。以其計中
道有佛性而起順道愛生是爲頂墮。故上文
云。我及涅槃是二皆空。唯有空病空病亦空。
今不觀性是無順道愛故不觀性。非四大起
者雖觀是身不於四大起惑如凡夫。不於四
大起解如二乘。無惑無解故言不起同於虚
空。是名實相。六入者能積聚六塵構造生死。
不同凡夫六入積聚。故眼耳已過過於凡夫
六根境界。不在三界者出眞俗故。三垢已離
者無三種國之垢。順三脱者縁一實相順三
脱故。三明與無明等者。無明之源即是實相
法性。此之法性無與等者無有智能等。此名
無等等。三明者天眼能徹照未來。漏盡達於
現在。宿命窮觀過去。達無明之始。雖復十住
不見其始。唯佛能知始終。既云觀身實相觀
佛亦然。佛窮無明之始。今知其始等於無明。
漏盡者能知五住之漏。無明惑盡故言等。一
相是眞諦之相。異相是俗諦之差別。今實相
非眞非俗故非一非異。不自者遊行詣他國
名他相。遇到父舍名爲自相。此應用眞修縁
修自生他生廣破。絶離此等自他入於實相
也。非無相者非涅槃。非取相者非生死。非生
死非凡夫。非涅槃非二乘。不此岸非俗諦。不
彼岸非眞諦。不中流非諸煩惱。離此離彼之
此岸違非此非彼之彼岸。而化衆生者此總
明法身應用。不此不彼即是不生死不涅槃。
不以此不以彼即是觀二諦之智境智雙明。
不可以智知者散諸法故即是眞諦。不可以
識識者聚諸法故名之爲識。即是生死俗諦。
無晦無明即是解惑解惑。即是生死涅槃。名
即世間。相即出世。故眞諦名爲實相。無強無
弱者生死是剛穬之法名強。智慧是扶理易
悟名弱。非強非弱故是實。相不在方者法性
不在生死封疆。豈有於界域故言不在。不離
者祇常寂光土。亦是於方遍一切處故言不
離。非有爲非無爲如無盡門也。無示無説如
維摩杜口也。不施非是檀度之彼岸。不慳不
同凡夫祕悋之此岸。六度例爾。涅槃審諦爲
誠生死虚假爲欺。不來乘如實道來。成正覺。
不去是乘從三界中出到薩婆若。離此去來。
不出非二乘。不入非凡夫。言語道斷如淨名
杜口。非福田如訶須菩提。非不福田如慰喩
須菩提。非應供養如訶須菩提。非不應供養
如來正覺是名應供。同眞際等法性冥契眞
實也。不可稱量即是不思議解脱之法。乃至
動亦如是。同衆生一切衆生亦如是。無分別
者入一實相不見高下。無失無三種漏落三
土也。無喜無厭等皆約三土煩惱以明。無已
有當有等。應約涅槃釋三世偈以釋此意
三結。四簡邪正如文 第二舍利弗問者。舍
利是起教之人。既知大士法身實相同於諸
佛。次顯應身隨縁化物無方大用之能故問
也。此問猶挍三藏之意。若三藏之佛沒則不
生。若三藏菩薩猶有惑累則有於生。若爾問
其何沒而來生此。就此爲二。一彈折身子二
佛發其所居之國。就初彈折爲二。一身子問
二答。答中爲五。一先反質二譬顯三問四答
五引佛語爲釋。反質者汝解脱之中尚無沒
生。我法身中那得沒生。汝既不爾何得以此
爲問 二譬如幻師幻沒幻生。此豈是實若
無實録不得謂有沒生 第五引佛語釋中云。
菩薩雖沒不盡善本。不同二乘灰身盡智名
盡善本。菩薩不滅智所作功徳亦不可滅。以
此善本能益衆生。不長惡不如凡夫之積集
不盡善本。不同二乘之滅沒。由善本不滅故
能應於垢淨之國。倶不長垢淨二國之善惡
也 佛答淨國中爲三。一佛説其所居隨縁
淨國。二身子稱歎。三大士釋出。就釋中爲五。
一問日共闇合不・二答・三問日何出・四答・五
釋出齊此。是明人同諸佛有法應二身也云云
 第二從大衆渇仰欲見妙喜去即是現於淨
國。是大士所遊居處。此有三意。一驗大士之
淨國。二令時衆起淨國之行・三令發願往生。
是故有此一段文來。就此爲七。一大衆飮渇
欲見・二命令現・三奉命移取・四佛勸時衆修
行・五大衆發心・六利益已還本・七身子稱歎。
今言大衆渇仰欲見者。聞上妙喜之國是大
士所居。是故一心渇仰 第二佛命令現爲
二。初明佛寂照鑒知知其有念。二正命令現
 第三奉命現爲六。一心念欲移妙喜山林
世界・二正現神力・三得神通者覺驚怪・四佛
稱是淨名所爲・五不得通者不覺・六入於此
土無損減 第四佛勸時衆修無動如來之行。
就此爲三。一勸觀彼土嚴淨。二時衆對曰已
見・三正勸修無動行者。如佛國中答長者子
所明。又如入室安慰調伏行於非道通達佛
道。如盡無盡門即是淨土行也。第五時衆發
心修行爲二。一發心二發願。有十四那由他
即悟者。皆是上來種種説法種種神變。正説
將竟。現此淨國倶蒙如來勸發。是故一時便
有十四那由他得悟也。二發願者淨行深微
不易可辨。立誓生彼於彼修行。此中佛記即
應當生。得記有二。一遠二近。若是立誓之後
必定生彼。即是近記。若是修淨行因必招淨
土之果。如彼佛國。即是遠記 第六如文
第七身子稱歎爲六。一佛問見不。二奉答唯
然・三爲一切衆生發願・四自蒙有寄・五歎聞
經功徳・六況出福深。就況出中約六番往釋
如文。若依此語意即是流通段。今明身子小
乘之人。非是任持大典故不屬流通。但爲流
通作於起發也
  釋法供養品
此品正明帝釋弘經護持大法。即是第三流
通段。凡有二品。流通是從譬得名。如淇源
耳釋從上被下名之爲流。無所壅隔名之爲
通。今用此無上法寶實相之經被下代衆生。
使無壅隔。季末有縁皆令沾潤。此是慈悲純
厚故也 此文爲二。初從此品明天帝護法。
格出月蓋法之供養明護持之利深顯弘經
之徳重。二從囑累品去。明大聖慇懃付囑鄭
重當令季像必得宣通。就前爲二。一天帝稱
歎弘經二如來述成其意。初爲三。一歎法二
歎人三發誓。今言天帝欲護持大典修習勝
門。有持此經志存覆育。即是以法供養法身。
如釋論云。迦毘羅生身生處摩伽陀是法身
生處。爲報恩故多在二國説法。二國之中爲
報法身多在摩伽陀國説法。護持即是法供
養也。復次天帝共梵王同請説法。如來受請
觀機知不堪大乘仍開小教。小教既興次應
説大。今此不思議解脱猶是酬其昔請。釋論
云。説般若猶是酬梵王天帝之請。天帝既蒙
酬請歡喜護持。若作是言天主得阿那含不
應流通大教者。此是三藏中謂爲那含。華嚴
説天主住十不可思議法門。豈不堪弘通此
法。復爲天主率化群下最爲風靡。就歎法中
先歎不思議解脱之用。次歎實相之法。非法
無以成人非人無以顯法。故須雙歎百千經
者即是初教阿含等經。阿含中亦授彌勒之
記。何妨對文殊説法。復次通教別教之中未
曾聞此圓教法門具足之道。體用難思昔所
未聞 就歎人中爲二。初釋聞經功徳次況
出如法行者。閉衆惡趣是止善。開善門是行
善。行即是觀止即是定。此中約因果兩判。爲
佛護念者明其修止行兩因。深契道理是故
加於可加。故言護念。但佛普護衆生。衆生無
瘡毒不得入。若修此止行之因即是信心瘡
義。亦得護念。觀心者祇止觀調心名爲覺。一
切邪念紛動即用止觀二法觀之。不令縁念
得起。是則常爲覺心所護。降伏外道即是伏
見思兩惑六十二見諸邪計之道。得菩薩道
已能降煩惱魔如前説。乃至四魔八魔十魔。
故上文云。始在佛樹力降魔得甘露滅。覺道
成已於諸法無罣礙。志能摧伏諸外道。即是
發心修學圓觀之人。入初發心時即能八相
成道。名之爲佛。降魔勞怨度脱一切。修治佛
道者即是外化。爲八相之佛而内心於法身
中修治道地滿殘餘佛法。安處道場如光嚴
中辨道場相。履佛之跡行佛所行住佛所住。
諸佛如是來我亦如是來。皆是隣果往歎。若
有持讀者去是第三發願弘宣 第二從佛言
善哉去。是述成天帝上三段。一述其歎法・二
述其歎人・三述其發誓。第一吾助爾喜者明
此經是三世佛不思議菩提。即是述其歎法。
言三世佛不可思議菩提即是實相之法。佛由
此實相得菩提也 第二從男女受持此經則
爲供養去來今佛去。是述其歎人。就此爲四。
初格量功徳・二問・三答・四正格量。就前格量
中爲二。一格現在供養佛二格滅後起塔。第
二問如文。第三答爲二。一答多矣。二釋其不
可盡所以。大乘經中多格量供養生身不及
法身。何以故。如此正言生身之福不動不出。
法身功徳能動能出。出離生死故言福不趣
菩提。二能趣菩提。於實名了因於餘名生因
生因是縁因。福徳不動不出不至菩提。功徳
有盡。於實名了因。實即實相了因照了。與實
相相應能趣菩提。功徳不盡同虚空等法界。
豈得與前福徳不動不出有限之法爲量。供
養生身名爲生因不趣菩提。供養法身實名
了因能趣菩提。是故格量不可限極。金剛般
若云。住相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不住相
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東方虚
空不可思量。南西北方亦難測度。法供養爲
最。復次大品云。實相是三世諸佛之母。母若
得病諸子憂愁。若實相之法不廣被衆生。約
衆生故言實相病。若止供養一佛於餘佛無功
徳。若謗一佛於餘佛無罪。若供養佛母實相
之相即於三世十方佛所倶得功徳。若毀謗佛
母則於諸佛爲怨。是故述天帝云。諸佛菩提
皆從是生。菩提之相不可限量。第四正格量
中亦述其上歎信法兩行。聞是不思議之經
信解。是述成上信行人。修行福多即是述上
法行。第三述其發誓弘經護持流布。從過去
藥王佛去文爲四。一明過去法供養之因由。
二明王子月蓋。三結會古今四結釋述成
就因縁由籍中爲三。一明有佛。二明有王勅
示諸子令興供養。三明諸子奉勅宣行 第
二從其王一子名月蓋去文爲九。一王子獨
坐思惟求勝供養・二空中驚覺・三仍問勝法・
四天勸問如來・五往請於佛・六佛爲解説・七
聞法得順忍・八佛記其護法・九出家爲道爲
法供養 就第六佛爲説文爲二。初明勝妙之
法。二從若聞是等經信解者明供養之心。就
勝法中爲四。一從佛言去明最妙之法。二菩
薩法藏者約法論因。三從能令衆生坐於道
場去是約法論果。四從諸佛賢聖去是爲佛
所歎印其因果。今釋第一所説深經者。然實
相之理非深非淺爲深淺兩縁。於非深淺之
中作深淺二説。淺者即是三藏通別之經。深
者即是圓極之教。故言深經。深經相貌即如
大士上來所説觀身實相之義。即是清淨之
深經也。難信者如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人
無信者。實相之理止在心中無勞遠覓。近而
不識説之不信。故云難信。難受者若有所受
則有所行。若無所受則無所行。信受實相則
能修行。若不信受不能修習。微妙者即是不
思議解脱之異名。亦是三徳微妙我法妙難
思。清淨無染者不爲三種見思所染。猶如虚
空無諸淨穢。非思量分別能得者動念運想
所不能契。無念無分別自然流入薩婆若海。
亦非三藏通別方便之人所能測度。二明因。
菩薩法藏所攝者明菩薩法藏聞持前行。三
徳祕密之藏不縱不横無所積聚乃名爲藏。
含受諸法悉入其中。陀羅尼印者陀羅尼名
爲能遮能持。持善不失遮惡不起。不起不失
名之爲印。至不退轉者即是遮持諸善無有
退者。亦是無生法忍不退之位。成就六度者
云云。善分別順於菩提。即是善能分別諸法
相。於第一義而不動。衆經之上者在三藏通
別教諸經之上故。入大慈悲即是起無縁之
慈。如上三十二種慈。離衆魔即是離八魔十
魔等。亦是離三種之愛。天魔屬生死爲愛流
轉。菩薩離此故名離魔。及邪見者亦是三種
方便中一切諸見。自此之前皆名邪見。實相
之中皆離此等諸見。順因縁者因縁之性即
是實相。順此實相深觀諸法。具生法二空因
縁即法空也。縁實相修二空三昧。三約果明。
坐道場者若能如此圓觀實相入涅槃。般若
名爲住。住發心住時即能八相成道隨縁作
佛。故云初發心時即坐道場。轉法輪者是圓
頓漸三教。故言轉法輪。天龍共歎者既坐道
場爲佛利益一切人天敬仰。入佛法藏者安
處諸子祕密藏中也。圓教攝四十二賢聖。偏
教攝二十七賢聖。皆佛法藏也。一切智慧者
皆令禀偏圓之人得入佛慧。法華云如是之
人我今亦令入於佛慧。説衆菩薩所行之道
者。菩薩以實相爲道。雖復禀餘教終引歸實
相。依實相義者若因若果無得離於實相。約
此實相辨於偏圓之教。故法華云若深智者
爲説此法即説於實相。又云若不解此法於
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即是説偏漸之教。
宣説無我住空寂滅等也。能救毀禁者方便
教中皆乖圓極名爲毀禁。若入圓中無復方
便之過。亦是小乘中毀重之者無懺悔處。若
是大乘能有無生正觀洗浣。故言救諸毀禁。
諸魔外道怖者斷除愛見兩種之心。故無五
怖。第四諸佛稱歎即契於實相。初心即能作
佛。故爲諸聖之所嗟歎。背生死者背三種生
死也。示涅槃者即是示百句解脱也。十方佛
所説者一切佛道同皆共説此實相也 第二
從若聞如是等經者是明供養之心。就此爲
二。一明信行二明法行。若聞説實相之法即
於聞中生解。通達無礙名信行供養之心。若
聞不聞如法修行觀因縁空斷諸妄見。見實
相理得無生忍是名法行供養之心。復約四
依釋之。於法了不可得是名依義。諸佛之教
本爲逗物根宜。不可定執故不依語。識是具
煩惱法不可依識。不了義經是三方便。教非
實故不可依。了義是可依。人是生身故不可
依。達無明源底者知本來不生。故畢竟無滅。
觀因縁無有盡者即是癡如虚空不可盡 第
七聞法得柔順忍者即爲二。初得順忍之益
二解寶衣報恩供養。若作圓教明柔順忍者。
柔是柔伏即是十信。鐵輪之位六根清淨。若
發眞明入理即得無生忍也。解衣供養爲二。
一供養二發願行法供養。請威神加被使得
降怨宣通大法 第八佛記者。但記其後代
是弘法護持之人。與物有縁能興立大法。未
見記作佛之文。遠而爲論亦應即明出我齊
文未有 第九明出家修道行法供養。就此
爲二。一明出家護法。二明化人多少。百萬發
菩提心是用圓教所説。十四那由他發二乘
心是用方便誘引。用此圓偏兩法導利衆生。
故是法之供養 第三結會古今如文 第四
述成上發願弘經護持宣布。亦護行經之者
悉使和安
  釋囑累品
此品流通文中第二。前明天帝發誓弘經。此
辨如來金口所囑。囑是付囑爲義。以無相之
實法付囑弘護之人。累是煩勞荷負之義。今
將此大法專爲己任。令外難消轉内行宣通。
故稱囑累也 就文爲三。一佛付囑彌勒・二
付囑阿難・三大衆聞經歡喜。付彌勒中爲二。
初佛付囑・二彌勒受旨。就佛付囑爲三。一正
付囑此經・二釋・三簡得失。正付囑中爲二。一
付囑尊經・二命神通守護。以無量僧祇所集
付汝者。若按迦旃延所解三藏中。明三阿僧
祇習學佛法。百劫種相佛道現前。此是三藏
小乘淺近之法。修學研行劫數爲少。若按釋
論彈於此義。佛法無量豈是三祇所學能遍。
乃經無量億僧祇習塵沙佛法諸深法門。乃
可圓滿大乘深妙。是故學劫亦多。今言無量
劫所習。故知是大乘妙典付之彌勒。第二
當以神力廣宣令無斷絶。即是命令守護。但
以此大法付囑彌勒者。正明次紹尊位。智斷
方圓與物有縁。神通具足堪能弘護令不斷
絶。若末代衆生去聖既久非唯神根闇濁。亦
乃障礙多興。如多寶處必饒怨賊。道高魔盛
妨難則生。若不得聖力冥扶則外難侵逼。若
蒙神光加被亦使心解開通。内因外縁既整
法寶則無斷絶。是故命以神力加諸衆生堪
聞之者。此中應引優波毱多爲魔所惱。令無
數人不得悟道。遂令受化之者爲魔所惑。用
神力縛於魔。一切聞經得益不可稱計。亦恐
是用神力弘經之意 第二釋者從所以者何
未來世去。即爲二。初明末代亦有得道之機。
次明不聞斯經則失善利。前明末代有得道
之機者。但凡夫縁悟不同。或見法王面前得
益。或因去世渇仰生悟。故經言應以滅度得
度者而現滅度。如爲治狂子故實在而言死。
留諸香藥色味芬芳悔懊心生。服藥即愈。若
不見佛剋責精進愧不値佛世。因是入道得
出煩惑。故佛去世後一百年十萬出家九萬
得道。當知佛後之機亦復無量。此應引毱多
佛在之時求出家。覓智齊身子。佛言不得。即
退還外道法中。佛因記之。此人得道之機在
佛滅後。後爲阿難弟子度人無量。得道恒沙
時人敬譽爲無相佛。即是釋未來世中天人龍
鬼有發心之縁。樂于大法必得度脱。不可不
弘如此勝教使其聞也 第二從若使不聞是
經則爲大失者。但聞三藏方便之説則失大
乘毒鼓之利。普賢觀云。法將滅五百歳時一
心修此法華三昧即得六根清淨。故知末代
亦能有入大乘之機。若不聞此經永失法利
故須宣通 三從菩薩有二相去是簡得失。
就此爲二。一簡得失二廣擧非釋。得失中爲
三。一標相二略解釋三約人釋。若是三藏教
中多就因縁歴別事相之中以明諸法。若依
此學者是新發意人。諸大乘經別圓之説無
依無倚離諸心識。言深經者即是貪欲即是
道恚癡亦復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若
離是三法而求菩提者。譬如天與地。指此三
毒之性能通達三毒實相不可得。猶如虚空。
而能出生一切佛法。彼經云深達此法者亦
不破於戒。深達此法者亦不著無礙。行人多
謂三毒是道。而著此無礙毀於正戒正見。何
謂是達於三毒之性。其達此者無毀無著。乃
稱經意。實相之法非因非果説爲因果。故言
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今三
毒之性亦非因非果而説爲因果。説爲因者
即言三毒是道具足一切佛法。説爲果者一
切衆生常寂滅相不可復滅。若能聞此貪欲
之中辨因果二道無毀無著。不生恐畏。當知
是久行菩薩。如此菩薩但好實相深法。不復
樂於文華才藻綺飾之言釋於貞幹之法。以
此往推知是久行菩薩也。若樂言辨發言藻
麗文字章節。乃當一往悦於聽者終成添水
之乳。醫於實相非久行所行。以此簡之知是
新發意菩薩。如即時人數論分別問答言有
眉眼。亦聞大乘無倚之説。謂爲晃蕩不生信
樂。此中應引須達請佛爲老母説法。老母十
方背佛佛十方現形要不信受。後阿難化爲
輪王。方便引接心地歡喜。信伏心生還歸於
佛聞法修道。何故如是。此是往日沙彌和尚
多説實相甚深之語。聞不能解不生信慕。闍
梨多説因縁諸法事相。教化事會其心。心生
愛翫。由是縁故。今聞我語了不入心。機在阿
難迴心入道。阿難雖復令其生信終歸於我。
乃能得道。故知文飾之法乃是悦耳之縁。非
究竟之旨。方便引入爲進悟之漸。故所不論
耳。實相深法能作得道之要。毒鼓之譬此之
謂也。約此明新發心久行二種之人。但看飾
辭直語則知得失 第二從復有二法所未聞
經去。是明廣擧非。就此爲二。前明二法釋前
新學毀謗不近。後明二法釋前久學不應輕
慢取相。前毀謗不近者。此中如喜根菩薩但
説實相之法。明一切法中有安樂性。勝意禀
三藏法威儀無缺持戒頭陀。忽聞喜根所説
與其學習相違。心大驚怪毀呰誹謗不肯信
受。即時作法擯此喜根。擯法亦成即入地獄。
此是新發心人禀方便教毀謗般若不信深經。
如此之人須深淺知。二者或時不謗此法。然
於持法之人者無敬近心。或復有時説其過
惡。此亦是失相。皆非久行調伏心者 第二
擧輕慢取相。大品明。菩薩若於同住新發心
人生輕蔑相。謂此人無所知曉。起此一念慢
心却損無數劫功徳。更還受罪。如其罪報竟
方能發心。乃復今日徳行。以此而言輕慢之
心大爲過罪。非唯障得無生忍乃更受罪殃故
簡爲非。次復有菩薩雖解深法而取相分別
階梯漸次。取相分別生決定想。復是動念之
法非究竟道。何以故。諸法實相清淨湛然尚
無一相。何況有二無言無示。言之者失理示
之者乖宗。以此分別思量之心何能契會寂
滅之法。如三時四時五時半滿四宗六宗等
義。皆名法師。探採經意而制立名目。判釋義
門欲言當理。皆非一極無言之術。今家正意
則不如是。圓融法界冥契眞極。不欲令心與
衆生乖諍。雖復立此四教直欲通釋諸經之
文欲窮源底。終不定執四教之義。或時三教
二教一教無教八教出沒不恒。多少無定轉
變自在隨人消釋。不令此心介爾有著自執
己見非他所解。若作如此但是諍論非入道
方法。南岳師説偈。狗見影便鬪。鬪之不肯罷
遂至渇而死云云。今約此簡非約營道之意。
但行人心路不同。雖復種種不出二修。一聖
説法二聖默然。須識己心便宜方便。若有沈
塞於默然之道不得開心應須聽法。或近善
知識能開人心。或從經卷尋求義理曉發此
心。或時聽法紛動不能靜攝尋經討義於事
紛結。覺於心補無深利益。即應冥目束體自
靜其心入默然道。語默兩行調伏其心。研麁
和適善能取與簡擇眞僞。如是時中任修寂
靜。如是時中任修智慧。譬如天地或晴或雨
調節陰陽。是則萬物得生。若純雨不晴則種
子爛壞。若純晴不雨芽&MT01403;乾枯並不能發生
萬物。要須調適然後乃善。行者如是一向默
然則沈昏闇塞。若純用分別諸見競興。此則
權實不合導師不生。善巧運爲豁然入道。夜
見電光則入聖法。是爲學道之者善識是非
簡別邪正也。故大論言時雨數數墮五穀數數
生。法雨數數雨善法數數生。若不將聖説聖
默數數調御實相穀不生也。若偏著知見終
無入理。故云雖讀百千經邪見長諸非。吾我
毒甚盛雖謂懷常子。石女終不生。若於聖説
法中能聞即悟。通達諸法自在明了即是信
行。聞不得悟四念思惟。深徹深照得其邊底
是名法行。聖默然中亦有信行法行。如是禪
觀之時隨觀一境。則遍通諸境心地開明無
纖芥之疑礙。如空中風是名法行。若策觀之
時不能得悟加功慊到婁婁不曉。若從善知
識聞若經卷中見。豁如空中無雲表裏洞徹
此是信行人。又從受化爲語。如聞而行是聖
默然。如行而聞是聖説法 第一彌勒白佛
者正明奉命受旨。就此爲三。一彌勒受旨。二
諸菩薩受旨。三四王受旨。就初爲二。初受旨
次述成。初中又二。初受誠旨二受勸旨。從
奉持如來無數劫去是受勸旨。就此中爲二。
對上二種。一奉通經旨二奉神力護持旨。此
中自云與其念力而建立之。若依安樂行有
所説法冥空益其念力。亦如人説法時思量
祇至一條二條。此至説時即見三五節意。或
可是心入義門而能明識。或是冥空助念加
被其人。第二佛述成。第二諸菩薩受旨發誓。
第三四王受旨發誓 第二命阿難宣經者。
阿難迹居小道復得羅漢之身。入無餘之時
則生分永盡。何得奉宣大經。此意止令傳持
無謬結集法藏。故命宣經。若就本爲語能持
十方一切佛法。豈容灰滅不能宣布此經。就
此爲三。一佛命・二問經名・三佛答二種名。要
旨者即是實相。實相總攝諸法。得要即得諸
法也 三大衆聞經皆大歡喜
維摩經略疏卷第十

  貞和三年三月二十九日染江南之&T072933;毫寫
山上之鵝教雖不遁講衆慇懃之芳命猶恐
繼門主奇妙之高跡而已
旹元和二年丙辰九月上旬摺之

本云此略疏十卷依無古點山門竹林房盛憲僧正自江

戸新本被送越之間貴命因難辭自去春二月初至于當

月十四日點朱終功畢問疾品已前本經無之故諳令推

量本經文句分文若相違之處後賢本經見合可校之即

課當山例講衆之初學點朱寫留但忽卒至于武州江戸

遣之故不能校合朦氣多疾凌之令點之故謬錯有之乎

又第八卷之内前後錯亂之處質之押紙付文二丁在之

後見可細尋之

 寛永十八年辛巳六月二十一日於蓮乘院奧隱居閑

 亭快倫記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