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新華嚴經論 (No. 1739_ 李通玄撰 ) in Vol. 36

[First] [Prev+100] [Prev] 883 884 885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段。一從佛子已下。修一切善根而得成就。有
一行半經。此一段更勸勤修信進助菩提行
無疲懈分。二所謂信増上故已下。至上上殊
勝道故。有十二行半經。此一段明以三十種
法増上進修淨治此地法分。三佛子已下。有
一行半經。此一段明都結勸修住地分。如上
十五行半經。經文自具。不煩更釋
第四段五十七行半經。分爲十二段。一佛子
已下。至如是大作用。有一行半經。是都擧此
地所堪爲十大願分。二所謂已下。至無有休
息。可三行半經。明願以一切供養具供養一
切諸佛如法界虚空界無休息分。三又發大
願已下。至無有休息。有三行經。明願一切佛
法護持無休息分。四又發大願已下。至無休
息。有四行半經。明願一切世界佛出興世皆
往詣供養爲上首受行正法無休息分。五又
發大願已下。至無有休息。可四行半經。明菩
薩廣大行不離諸波羅蜜淨治諸地有總別同
異成壞等六相如實説教化衆生無休息分。
此一段如五位昇進。隨位安立十波羅蜜十
菩薩行十佛世界十佛名號。總是一波羅蜜
中隨行成名。於五位中倶有五百。爲一波羅
蜜中具十。十中具百。隨五位上加行同異上
有五百。即如初會中菩薩神天等衆。一衆有
十。十衆有百。五十衆上有五百。各各位中
隨當位菩薩神天名下義。是波羅蜜行。又善
財四衆各具五百者。是爲一中具足十義。名
之爲總。其行殊途。名之爲別。一智無二。名之
爲同。隨行報殊。名之爲異。能成別報。名之爲
成。因果本虚。名之爲壞。爲行行無體故。且如
波羅蜜一中有此六門。一能破慳貪等十煩
惱結。名之爲壞。二能成善果。名之爲成。三衆
惑雖多捨通多法。名之爲總。四殊招別果。名
之爲別。五終歸一智。名之爲同。六隨惑對治。
名之爲異。此之六相之法。於一切法中總具
此六門。一一人法行門中。以智觀之可見。若
一一法門中無此六義皆偏見也。又一波羅
蜜上見十波羅蜜。即捨義通該無法不遍。餘
准例知
新華嚴經論卷第二十三



新華嚴經論卷第二十四
 長者李通玄撰 
六又發大願已下。至無有休息。有五行半經。
明願化一切三界四生衆生皆安住一切智智
廣大無休息分。此一段明教化三界四生法。
欲界心多者。勸令觀諸法苦空無常對治欲
惡。修諸善法樂清淨定。淨治心垢離貪嗔癡
慢。破欲界業得寂淨樂。色界心多者。住息想
禪。生有漏善界方便。勸修十波羅蜜慈悲喜
捨。令方便成就自體無作大寂定門。離息伏
想。現一切智。成就無量巧方便智。教化衆生。
若無色界心多者。方便教化修廣多聞慧。分
別世間一切事業令無迷滯。無定亂體起大
願力。成就神通供佛法僧。修一切種一切智
智。教化一切無盡衆生皆成佛故。如是依根
發起調伏。使令皆至一切智智者。根本智中
修差別智也。如根本智。依無作定顯差別智。
依根本智加行起觀方成。或自力不終。佛菩
薩先達之者學而方得
七又發大願已下。至無有休息。可有四行經。
明願以智明了麁細世界廣多無限分。有形
世界名麁。無形世界名細。亂住者。多類雜居。
如此閻浮提諸雜居世界是也。側住如四天
王居處是。倒住者。如胡蜂巣等是。正住可知。
若入者。如土居衆生。只若入不欲出。若行者。
如人等身中八萬四千戸虫居而人或行住坐
立者是也。若去者。如流水居衆生其一向流
去是也。帝網差別者。如天帝網重重光影互
相容也。如是世界重重共住。即華藏莊嚴世
界是。與衆生世界海共住。業不相妨。猶如帝
網互相容而住。各依自業相見。如經云。一切
種一切智智者。明菩薩大慈悲種。由大願力
助成一切智。由定方現差別智。由觀助成。總
以此知之。皆依根本智起無限智門。總由此

八又發大願已下。至無有休息。有六行經。明
願佛國互相參入莊嚴分。此一段明入智境
界佛刹如光影互相參現故
九又發大願已下。至無有休息。有七行經。明
願諸菩薩同志行無怨嫉分
十又發大願已下。至無有休息。有五行半經。
明願乘不退輪行菩薩行身語意業見聞者無
空過分
十一又發大願已下。至無有休息。可十行經。
明願於一切世界隨衆生欲示現成佛。入涅
槃分
十二佛子已下。可有兩行經明都結十種大
願滿無盡願分
第五佛子已下。有七行半經。於此段中分爲
兩段。一從佛子已下。至衆生界盡我願乃盡。
有五行半經。明十盡句分。二而衆生界不可
盡已下。至無有窮盡。可有兩行經。明願不盡
分。言世間轉法轉智轉界者。明衆生三界流
轉法流轉智流轉衆生界盡菩薩願行方盡如
是不盡願行不盡
第六佛子已下。一段有八行經。分爲三段。一
明發十盡大願已得十種柔軟心。二得十種
信。三擧要言之已後。一行都結。如文可解
第七一段十七行半經。分爲五段。此一段是
當歡喜地中第七地相觀苦成悲門。一佛子
已下。至如是廣大。有三行經。先擧佛正法甚
廣大分。二而凡夫心墮邪見已下。至於三界
田中復生苦芽。有六行經。明凡夫心墮邪見
而生苦趣相續不斷分。三所謂已下。至如是
衆生生長苦聚。有四行經。明十二因縁有支
爲生因分。四是中皆空已下。至不覺不知。可
有兩行經。明衆生不知身空無我分。五菩薩
已下。至大慈光明智。可有三行經。明見衆生
苦發悲愍分。此一段十七行經。約立四門分
別。一擧體示迷門。二凡夫迷體成苦門。三不
了縁生無體流轉門。四菩薩達眞愍苦接生

第一擧體示迷門者。即如初三行。是擧諸佛
正法如是甚深如是寂靜如是寂滅如是無相
等。愍念凡夫不悟邪見無明長夜覆翳輪轉
苦流。問曰。一切衆生體自眞理智等如來。何
故從迷成諸苦業。答曰。爲眞如理智體皆無
性。無性理智不能自知。若也自知不名無性。
但有衆生縁隨境流轉。不如善惡。爲隨境變。
業有差殊。或因佛菩薩爲説苦因。或自因苦
生厭。方求正見不苦之道。若也未厭苦果終
不信聖言。未可自知是眞是假是苦是樂。但
受得其生都無厭患。驚怖熱惱都不覺知。若
不深自勤修責躬匪懈作諸定觀入法界之眞
門者。終未可盡其苦源也
第二凡夫迷體成苦門者。如後凡夫心墮邪
見已下。於三界田中復生苦芽。有六行經是。
於此段中所受苦生有十八種煩惱。皆依二
種煩惱起故。云何爲二。一根本無明爲長夜
所覆。二邪見逐境常流轉不息。此二種無明。
非達得成根本智。方成智用。非三乘空觀能
斷得故。是故勝鬘經云。聲聞縁覺及淨土菩
薩。但能折伏現行煩惱。不名爲斷煩惱。爲折
伏故。得變易生死。菩薩得隨意樂生身。皆有
忻厭。自他佛刹皆未得法界普光明智。未得
與十方諸佛同一智海永絶邪見自他取捨一
切見流。爲迷前二種無明妄生厭捨。別證眞
如及空相。迷大智故。是故淨名經云。一切煩
惱諸塵勞門。以爲佛種。此無明邪見一乘菩
薩達而成智。三乘折伏現行。亦云留惑潤生。
此乃皆非稱智而説。不同一乘依不動智上
自有無邊大自在用門。如十信位中十箇智
佛。是以不動智佛爲首。如此無明及邪見。與
一切煩惱而作根本。自餘已下。一切諸煩惱
皆從此生。總名隨煩惱。爲依根本而有故。如
無明通總名邪見。因境起識爲因。六根中見
名色等。爲名色對六根作境。因境識種取著。
名之邪見。爲迷眞理智號曰無明。以名色識
種起邪見。三種對於六根。根根之上皆具有
三。且如耳根聞聲。知如是聲。皆有名色識起
邪見等三種。如眼根鼻舌身意。總具此三名
色識及六根。以名色爲境根爲主。識爲取思
之可見。是故此經云。不離此名色増長生六
處聚落。於中相對生觸觸生受受生愛愛生
取取生有有生老死等是也。如憍慢。二種爲
増長。無明能成増長苦種令不摧壞。是故經
云。立憍慢幢入渇愛網中。如愛爲津潤無明
能潤生死。常流轉故。爲非愛不受身。如諂誑。
是稠林無明。爲自迷覆廣多故。爲凡夫常所
行無暫間斷故。此非修定業。不可制之。如慳
嫉二種。是常計無明。與惡道生死更加勝因。
是故經云。心與慳嫉相應不捨。恒造諸趣受
生因縁。如貪恚愚癡。是集業無明。是故經云。
貪恚愚癡積集諸業日夜増長。如忿恨無明。
與嗔作因。是故經云。以忿恨風吹心識火熾
然不息。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此是常流無
明恒流轉不息。明是四流大河常流不息成
大苦海。若心無念諸流頓竭。若也智現便成
法流。如是十二有支互爲主伴。則一支上有
十二支。總一百四十四有支。以成無邊生死。
已上十八種煩惱無明。皆依十二有支以爲
根本。十二有支依名色邪見爲本。若以無作
定門印之。八萬四千塵勞。總爲法流智海。如
是無明名色。對五根。有觸受想行。總以心生
意取爲主。如是九縁同起了境名識。以此十
事總名無明。總名邪見。作一切煩惱迷心及
境。名曰無明。境者。名色是也。六根對境邪見
隨生
第三不了縁生無體流轉門者。此之一段明迷
眞逐妄所生之因。從所謂已下。至生長苦聚。
四行經是。所謂因依名色。對六根所縁。生觸
以觸故。六根取受。因受生愛。因愛生取。因取
生有。有生故有老死憂悲苦惱。以名中具色。
色中具名。名色二存聲香味觸總在其内。以
有有表色無表色故。但心意眼耳鼻舌身意
所縁撃發成惑者。皆爲觸。唯如來無爲純與
智倶無法觸也。衆生觸受成三界之煩惱。聲
聞有厭生死證涅槃觸受。淨土菩薩有淨穢
二種觸。一乘菩薩有圓和智悲未自在觸。如
是諸觸以智明觀。以成智用。是故淨名經云。
受諸觸如智證。又法本不生今則不滅。是明
縁生體自性無性非生滅法。凡夫不了號曰
無明。但知心境本無即起唯法起。常是智境
非生滅縁。以定慧觀照即自然開解
第四菩薩達眞愍苦接生門者。即從是中皆
空離我我所。至大慈光明。智五行經是。如是
十二有。支一切衆生。從此而起前十八種煩
惱。而流轉生死。無苦不受。聲聞縁覺淨土菩
薩厭而伏之現行不起。一乘菩薩以此十二
有支而成根本智。起差別智。教化衆生住持
善法。及成菩提心。意明迷悟不同非十二有
支與智異故。如勝鬘經亦同此説。如上十八
種煩惱。如邪見無明。十住初發心住上初生
如來智慧家時。正使能作惡道。邪見以除故。
習氣微薄。未盡憍慢等十八種總爾。以十種
故。十行十迴向法中有十法加行治之。漸漸
微薄至十地。以正智増明。唯有見道隨行法
執。無隨三界現行。習氣不善之業。如慳嫉忿
恨嗔五種。入十地中習氣已無。自餘至七地。
悲終智滿方成隨願智用。只可名爲達煩惱
而成智用。不可名爲斷煩惱故。法執現行至
七地故。法執習氣十地方無。如算數廣大愚
隨好功徳愚。此二愚至佛果行終方見盡。如
阿僧祇品隨好光明功徳品是。是故如來自
説二品。明經佛果二愚是故。明十二有支微
習直至佛果方盡。以此安立五位十度。十十
治之。皆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地法則
皆體相似。以明治習階級不同。如是五位十
波羅蜜。皆初三波羅蜜。以治從纒出世之道。
如善財。十住中初及二三知識。以三比丘表
之。次後三波羅蜜。以治出世間世間之惑。即
以彌伽長者解脱長者海幢比丘表之。次以
方便波羅蜜以下。願力等三波羅蜜門。以治
入世間中出世間令悲智自在。即以休捨優
婆夷仙人苦行婆羅門表之。次以世間出世
間智悲自在故。即以智波羅蜜以智生悲得
自在故。即以師子幢王女名曰慈行表之。智
自在如王也。以七住中以修悲生智。以此第
十住中以智生悲故。爲王女也。明以智波羅
蜜以智成悲而自在故。此明五位進修。位位
有此四種勢分差別同異。至善財知識。一一
差別同異重明。方得了其五位解行同異。從
此十地法門。亦如上有此四種治惑差別同
異。一從初地至第三地。是治世間中染成出
世間習。四五六地是治出世間中世間智慧
不自在習。七八九地是治入世間中悲智不
自在習。是故八地位中諸佛以作三加七種
勸發以用防之。如八地位中。具明第九第
十地智波羅蜜治世間悲智得自在故。是故
以如來爲太子時第三夫人瞿波表之。明大
慈大悲已滿。是表慈悲法悦義。如善財於十
地中表法。有九箇女天一箇佛妻。爲明此十
地法門長養大慈悲門令圓滿自在故。故以
女天表之。至彼位具明。仍普賢利他行未自
在。大略約敍五位昇進。大意有六。一十住明
創生佛家且除正使煩惱。二明十行治隨世
現行習惑。三明十迴向起大願力和融智悲
使世間出世間無礙利物。四明十地長養蘊
習悲智功圓。五明十一地普賢行滿。即普賢
行品是。及十定品已後是。六明成佛位終即
如來出現品是。如離世間品。明進修佛果以
後普賢恒行。法界品即前後一部之經皆是
以法界爲體。如是以法界大智圓通。總無一
法一時有前後差別。以智照之可見。如是五
位中差別行位。總在初發心住中。以願行智
悲普印令圓滿故。教雖前後。願行悲智法是
一時。時亦不異。法亦不差。是故發心之士。
應如是修。如是圓滿。不離如來不動智之體
圓滿故。於一佛果智悲始終徹故。普見一切
衆生是佛國土無出入故。教化迷如來智中
衆生令依本故。令諸衆生於自智中普見諸
佛同一智故。不於自智生別有佛想故。令一
切衆生不於自身起内外遠近見故。以一智
印印之。破情有大小長短量故。如是修行。即
是令諸衆生佛種不斷故。爲諸衆生説如斯
法。是故能令法種不斷。普令一切衆生普見
自身同佛智海入佛知見。是故能令僧種不
斷。一一如是觀察而令心境如是相應
第八一段二十一行半經。分爲三段。此是初
地中第八地相。第一佛子已下。至凡是所有
一切能施。有兩行半經。明一切能捨分。所謂
已下。至是名菩薩住於初地大施成就。有六
行經。明此位中爲求佛智故於身命財無悋
惜分。於此段中其施有三。一財寶施。二象馬
妻子施。三頭目眼耳身肉施。第二佛子菩薩
以此慈悲已下。至於佛教法能説能行。有十
行經。明此位菩薩成前施已得十種利益分。
一明大慈悲大施所縁。二明所施爲求正法
所爲救衆生故。三求出世智無疲勞心。四於
一切經論無怯弱心。五善籌量上中下衆生
隨力而行成世間智分六慚愧莊嚴修自利利
他之道七勤修無退。八成堅固力。九供養諸
佛。十於佛教法隨説能行。第三佛子已下。至
依教修行。有兩行半經。明總結成就十種淨
諸地法分。具如經説。如此段中。已如上信慈
悲喜捨無有疲厭。知諸經論善解世法慚愧
堅固力供養諸佛以教修行。以爲法門。淨治
行地。以檀度爲體。餘九爲伴
第九段中十八行半經。約分爲三段。一從佛
子已下。至迴向無上菩提。有七行半經。明以
願力得見多百千佛并及悉承事供養分。二
佛子已下。至隨意堪用。有七行經。明因供養
佛獲勝益分。三佛子已下。至隨意堪用。有四
行經。明金師錬金數數入火喩菩薩修行轉
増上分。此一段如文自具
第十段有二十八行經。約分爲三段。一佛子
已下。至成於如來智慧光明。有十四行經。明
菩薩入初地已更求此地。及十地入如來地
相因果分。二佛子已下。至悉免憂患。有六行
半經。明以商主所往大城。喩菩薩問於諸地
行相安危一時齊備所資具分。三佛子已下。
至百千阿僧祇差別事。有七行半經。明菩薩
修行善知地相安危主道衆生令得無礙解脱
如商主分
第十一段中。有二十行半經。是正答前所問。
佛菩薩善知識初地及十地因果分。於此段
中。復分爲二段。第一從初佛子已下。至一切
智智。有八行經。於中大意有五。一正擧初地
之果。二明能護持正法。三明所行四攝之行。
四明一切所作不離念佛法僧。五明不離念
具一切智智。如一切種者。是以加行大願助
成大悲種故。一切智智如前已明。又起大志
樂修一切智及差別智。廣行大悲種。由熏修
所生。如一切智由定顯發故。差別智由依師
教先達者修學方成。皆依根本智而有。或因
自根力上上觀達得明解之徒必藉師教。第
二復作是念已下。至而説頌曰。有十二行經。
明此位菩薩能捨家妻子修出家法。得見百
佛境界法門分。於此十二行半經中。大意有
八。一堪與衆生爲首。二堪與求一切智及差
別智者爲依止。三明難捨能捨。四明出家勤
行精進。五明所得三昧有百。六明依報見佛
之數。七明以願力見佛増廣。八明重説。其頌
如上。見多百佛者。即是華藏智境。一佛刹海
融十方諸佛刹海。互參遍徹之多百。非如三
千大千世界佛境限之百佛故。乃至身塵毛
孔等周法界虚空界之百也。不可如情所知
之百佛故。此是智境無限中多百。但以定安
立隨位昇進之法。明其昇進。然其一一佛境
不可存其中邊量見。但如自觀身智境無中
邊見。何得論佛境有邊量見。此初地中間十
地及如來地法爲一地。通修十地及佛地法
故。此中因果依十迴向中佛果名妙。以十地
但成就十迴向中大願海令滿彼大願行故。
亦不離初信心中金色世界不動智佛文殊師
利普賢等行。如經頌曰。佛子始發生。如是妙
寶心。則超凡夫位。入佛所行處
第十二説頌中。有四十六行半頌。明重頌前
法。如文自具。夫驗經所説入此初地法。乃至
是創始具足凡夫。能發廣大願行能趣入故。
非是由因地前行解而來者。意明設教備明
修行滯障節級安危。然發心者一時總頓修。
居一時一行之内。非是要從節級次第來修。
以總別同異成壞六相法。圓融可見。於此六
字三對法中。一字有六且如人類之。餘可准
知。如一人身具足是六相。頭身手足眼耳鼻
舌等用各別是別相。全是一身一四大。是總
相。一空無體是名同相。不廢如是同無異性。
頭身手足眼耳鼻舌等用有殊。是爲異相。頭
身手足眼耳鼻舌等共成一身。名爲成相。但
隨無作縁有。各無自性。無體無相。無生無滅。
無成無壞。名爲壞相。又一切衆生名爲總相。
愚智區分名爲別相。皆同佛智而有名爲同
相。隨執業異名爲異相。所因作業受報得生
名爲成相。心無所依業體無生名爲壞相。又
十方報佛名爲總相。衆寶所嚴身土差別名
爲別相。同一法身理智無二名爲同相。智隨
行異名爲異相。成就衆生名爲成相。能所皆
無無得無證名爲壞相。又以一智慧該收五
位名爲總相。行解昇進名爲別相。同佛根本
智名爲同相。修差別智名爲異相。成大菩提
具普賢行名爲成相。智體無依用而不作名
爲壞相。又三世久劫差別名爲別相。以智普
觀在一刹那名爲總相。隨業長短名爲異相。
情亡見盡長短時無名爲同相。智無依住名
爲壞相。應根與法名爲成相。約擧五翻六相
同異。自餘一切法准此例知。又明一字中有
六相義互爲主伴。十玄義亦在此通。一同時
具足相應門。二一多相容不同門。三諸法相
即自在門。是其義也
   總別同異成壞此一字中有六相一
六相義[IMAGE]切字
   [IMAGE]一切法皆有此六相
   [IMAGE]
若善見者。得智無礙總持門。於諸法不滯有
無斷常等障。可以離情。照之可見。此六字義
闕一即理智不圓。是此初地中觀。通世間一
切法門故
第二離垢地
將釋此地。約作五門分別。一釋地名目。二明
此地修何行門。三明善財表法。四明此地於
三界中得何界解脱。五隨文釋義
一釋地名目者。何故名爲離垢地。爲此位治
上上十善戒。上上十善戒即法身性戒能自
體無垢故。故名離垢地也
二明此地修何行門者。以戒波羅蜜爲主。餘
九波羅蜜爲伴
三明善財表法者。善財此位中知識號普徳淨
光夜神。此是女天。在菩提場内。善財得菩薩
寂靜禪定樂普遊歩解脱門。凡是夜神河神
海神地神。總是女神。表慈悲位。明此十地蘊
積大悲滿。淨光夜神者。爲滿普賢願行故。夜
神者。常居生死大夜破一切衆生長迷暗故。
神者。其智應眞。號之爲神。此女天在菩提場
内者。明以法身妙理爲戒體故。善財得菩薩
寂靜禪定樂普遊歩解脱門者。明以性戒遍
周行齊法界不爲而用對現色身常處世間不
染塵垢。故爲名也。以體用恒寂故。以禪定是
體遊歩是用樂是法樂。此神住菩提場内者。
爲上上十善是全體菩提法身妙理。又是初
歡喜地婆珊婆演底夜神本發心之師。明一
切發心以菩提妙理爲體故
四明此地於三界中得何界解脱者若以菩提
無作之體。即三界六道總通解脱。是總相
義。若也別相論之。善知三界法差別者。即以
戒體能治欲界煩惱。以菩提妙理現前。且能
觀欲界煩惱行相。以菩提妙理。且治欲界惑
習故。色無色二界三地位中修八禪定。方明
此色無色界行門。若不如是別別修行。但以
菩提無作用。不能簡知三界所染行法。即於
三界法不能了達。便同聲聞外道。無大智故。
是故此地修戒治欲界煩惱。三地修八禪。治
色無色界煩惱。初地明凡夫發心但有大志
樂忻求大法故。三地修八禪者。明上界禪皆
息想安定。心而住禪。菩薩不息。任體自寂禪。
捨彼息心住理自寂。稱菩提故。凡上二界禪。
隨其淺深。皆有息心想伏。隨寂靜住。第四禪
中無出入息。唯白淨妙色現前。水火風三災
不至。爲念亡想滅無此業故。唯有色界業

五隨文釋義者。於中復分爲二。一長科經意。
二隨文釋義。一長科經意者。於此第二地中。
長科爲六段。一諸菩薩聞此已下有五行頌。
明諸菩薩聞法歡喜分。二爾時已下一段。有
四十三行經。明已修初地欲向第二地捨惡
從善分。三佛子已下一段。有三十九行半經。
明第二地中善持上上十善分。四佛子已下。
有三十九行半經。明第二地中起慈悲衆生
分。五佛子已下一段。有三十一行半經。明
正入第二離垢地得見多佛分。六説頌已下。
有四十二行頌。明重頌前法及請説第三地

二隨文釋義中從初五行頌中大意有三。一
菩薩聞説初地法歡喜。二散華稱讃。三解脱
月知衆心請説第二地。其義如文自具
第二於捨惡從善段中四十三行經復分爲兩
段。一從爾時金剛藏已下至以此十心得入
離垢地有四行半經。以十心修第二地向。二
佛子菩薩住離垢地已下至令他修者無有是
處有三十八行經。明第二地菩薩種性自身
口意業調善順十善心。具慈悲分。十善者。身
無殺盜婬。意無貪嗔癡。口無妄言綺語惡口
兩舌。如欲界十善散善修。色界無色界十善。
并修定業以息想方至
第三佛子已下三十九行半經。明善持上十
善分中。復分爲三段。一佛子已下至如是方
便菩薩當學有十四行經。明此位菩薩持十
善道分。於此段其意有六。一念十不善是地
獄畜生。二念十善業道得生。三界至有頂天。
此十善通修非想頂。總名有頂。三上品十善
畏苦修眞得聲聞乘。得出三界有爲心。伏盡
三界煩惱入變化生死。有入滅定經劫不覺。
四上品十善自覺縁生不具慈悲成獨覺乘。
亦得變化生死爲根利故。迴向大菩提。易經
十千劫。五上品十善修廣大願不捨衆生求
佛大智成菩薩行。六上上十善修一切種智
清淨故。成十力四無畏。故名爲最上乘。以上
生天及出世有此五種十善業道。二佛子此
菩薩摩訶薩已下至無邊大苦聚有二十三行
經。明行十不善業各有二種因果。如經具明。
又十不善中亦有上中下三品因縁。受苦不
同。如經自具。三是故菩薩作如是念已下至
令住其中有兩行經明菩薩自行十善亦教化
他行十善業分。如上上十善者。明依智發心。
自餘三品雖皆離三界業得出三界果。皆依
空發心。漸求佛智。方入普賢願行。爲三乘中
菩薩。願行雖廣。爲未盡佛智故皆有限量。如
三千大千國土爲佛報境者。以是義故。與佛
智中行普賢行者全別。三乘以觀空及五位
行門忻理至理。方忻如來種智之門然。更須
入普賢願行。即佛果在十信五位後。云滿三
祇方至。若不迴心者。倶在門外草庵。上上十
善一乘之門。即以如來一切處不動智佛。以
爲信心。十住位中即入如來智慧之果。十信
五位皆以佛果大智。以成行門。即以如來普
光明智。以成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地
爲體。即佛果與普賢行同資。以智體圓明出
情見故。非三世攝。是以法華經爲迴三乘令
歸智海。即以龍女表之。此經頓示佛門。即如
善財所表。善財雖遍巡諸友。然不動足於覺
海之前。慈氏雖受一生成佛之功。然不離一
念無前後。無生智海。此是乘一切智乘。古今
見盡。情存前後不入佛智之門。且住草庵。止
於門外。論主頌曰
    一切衆生金色界 白淨無垢智無壞
    智珠自在内衣中 只欲長貧住門外
    廣大寶乘住四衢 文殊引導普賢扶
    肥壯白牛甚多力 一念遍遊無卷舒
    如是寶乘不能入 但樂勤苦門前立
    不覺自身常住中 遣上恒言我不及
第四段中四十行經。明第二地中起慈悲分。
復分爲十段。一佛子已下有四十行經。總有
十種慈念衆生心。十種念衆生苦道。令安在
十種樂中。如經自具。次第作十種復作是念。
是如身邊二見見取戒取。總依邪見起故。標
在其首。六道三界無明。總依名色見惡慧惡
欲。生離佛意者。明根隨境變。迷自佛智故。我
拔出如是險難。令住無畏一切智城。明念苦
興悲。令達本智故。又作是念。一切衆生爲大
瀑水波浪所沒者。明因愛水所沒故。入欲流
有流無明流見流生死迴澓者。明總因愛河
漩流漂轉故。湍馳奔激不暇觀察者。明前四
流峻速逐境。從見起諸妄業。無暇起觀而調
伏之故。爲欲覺恚覺害覺隨逐不捨者。明此
三種惡作流依身見羅刹於中執將永入愛欲
稠林故。明因身等五見倶生。五見倶生。六十
二見齊起。六十二見者。依毘婆沙説。五蘊中
各起四見。四五二十。三世各二十通爲六十。
通身即是神身異神二見總爲六十二見。且
於色蘊中即色是我。離色是我。我中有色。色
中有我。乘自佛智經五位見諦漸明。復有五
因有五箇果。此約本五上立通爲十。都有百
一十法門。皆有迷障愚癡等法。一如善財童
子擧行所障待至彼位具明。如是名爲隨位
進修未得自在愚癡。直至佛果。所謂算數廣
大愚。隨好光明功徳分量廣大愚。唯佛窮果
方始了知。如阿僧祇品隨好光明功徳品如
來自説者是。如是隨地位中進修迷障。至善
財表法知識一一對行具明。令易解故。隨逐
邪道故。又一切衆生人天魔梵聲聞縁覺淨
土菩薩。皆是邪見。但爲苦樂不同。皆非正見
行。顛倒行者。四倒八顛倒等是。猶如盲人無
有導師者。明菩薩觀迷起悲求出要道慧濟
群品。已下可知。入魔境界者。五蘊魔煩惱魔
死魔天魔是也。惡賊所攝者。六根逐境起諸
邪見是也。隨順魔心遠生迷眞妄取名色。身
見邊見戒取見取邪見。常自籠網輪轉苦流愚
癡稠林所迷者。如一切衆生愚癡稠林所迷。
大要約有八萬四千。大體總論。一迷等虚空
迷。爲迷自身。如來普光明本智慧海。即等法
界虚空界總迷。如是愚癡廣多蔽障本智。故
號稠林。如入位菩薩迷道愚癡。隨五位上進
修因果有一百。以五位中各有十種波羅蜜。
以爲昇進之行體。如十住中。從十信以後修
方便三昧。是修十住中初發心住向正入初
發心住果。所謂得憶念諸佛智慧光明。是入
海門國。觀修治地住向觀察一切。衆生海。是
清淨法界海。得普眼法門。是正入治地住果。
如是五位五十箇法門。皆有二種因果。都有
一百箇昇進法門。又從初發心生死稠林故。
標之爲首。若明此諸見無體。諸見即是法界
縁生。起唯法起。見唯法見。隨智而轉所縁。三
界六道諸不善道。總由此五種生。若了即入
佛知見。已後諸煩惱總無有生。如是五見相
破壞者。是離世間業。因此五見而生鬥諍嗔
恨。如因貪便起邪命。如三毒因起貪嗔癡業。
惡業増盛。名爲熾然。清涼涅槃者。業亡智現
即樂。又擧愚癡重闇妄見膜者。總明多迷障
業爲迷名色以障正智。又擧墮地獄畜生餓
鬼者。明由前迷障妄墮地獄。此謂十八地獄。
十八者&T055114;湯鑪炭刀山劍樹黒闇寒冰火車火
輪鐵網銅柱沸屎拔舌釘身吐火飮銅愚癡火
城灰河等。已上十八種地獄。約心所作惡
業處即受之。入惡見網中者。明衆我五蘊中
各具有此四如是。諸見皆依身所起。是故此
經云無身亦無見。得佛無上身。將入愛欲稠
林者。明一切生死皆從愛欲所生故。爲生死
多故如稠林。一刹那間八百生滅。心齊起流
注不絶。刹那時盡生滅齊生。於所貪愛。深生
染著者。明深作生死業轉轉不休故。所慢原
阜者。慢有七慢。慢慢憍慢過慢卑慢我慢増
上慢邪慢。原阜者。明慢上更加慢及過慢等。
名之曰阜。如世平地更有高地。其上平坦曰
原。原上更高爲堆。堆上更高爲阜。明我慢上
加六重慢。此爲阜也。安六處聚落者。憍慢原
阜上。更加眼耳鼻舌身意。取著名色境。増長
苦因已下十四行經。如文可解。此十段經。明
此地中觀苦起悲救護分
第五佛子已下有三十一行半經。明此地菩
薩以願力得見多百千佛分。於此段中復分
爲十段。一佛子已下至那由他佛有三行半
經。明此位菩薩以願力得見多佛分。二於諸
佛所已下至亦以供養一切衆僧有兩行半
經。明以二心五事之供佛及僧分。此中佛法
僧者。以毘盧遮那爲佛寶。文殊師利爲法寶。
以普賢行爲僧寶。總攝三乘人天六道三寶。
總在此三寶中。皆從普賢隨行教成故。三善
根已下至布施持戒清淨滿足有四行經。明
重受十善戒分。此明初地亦受上上十善。此
更重明錬磨。四譬如眞金已下至持戒清淨
滿足有三行半經。明擧錬眞金更加礬石更
明淨喩。五佛子已下至但隨力隨分有兩行
半經。明此位菩薩所行之行分。六佛子已下。
至一切智智有六行半經。明此位菩薩受職
分。七又作是念已下至一切智智依止者有
兩行半經。明此位菩薩自知道徳殊勝分。八
是菩薩已下至以爲眷屬有四行半經。明此
菩薩亦能捨家妻子出家得千三昧得見佛
分。九若以菩薩殊勝願力已下至不能數知
明以勝願力見佛過前依報業力分。十爾時
已下明金剛藏説頌分
第六説頌已下有四十二行頌。復分爲五段。
一質直柔軟及堪能已下至爲諸佛子已開演
有三十行頌。明頌前十段法門。兩行一頌。如
文自具。二佛子已下至第二地中之行相有
四行頌。明大衆聞法興供分。三是諸菩薩已
下至願爲演説第三地有三行頌。明諸菩薩
聞第二地。又請説第三地法分。四與法相應
諸智業已下至佛清淨行願皆説有三行頌。
明諸菩薩同請説分。五時解脱月復請言已
下有兩行頌。明解脱月重請説第三地分。如
上云一切種者。以加行熏修種一切智。即是
根本智。又智者明以根本智加行成差別智。
如根本智因三昧現故。差別智由以根本智
觀察加行力修成。若不一一以加行觀察力
大願力。即根本智即滯寂。聲聞同乘。故無有
用也
第三發光地
將釋此地。作五門如前地。一釋地名目者何
故。名爲發光地。明此地修色無色界八禪定。
善達色無色界。世間禪體識相對治。明達三
界障惑分。明益令智慧明淨故。故名發光地。
爲從初地二地以善達欲界中隨纒法。於三
地善達色無色界四禪八定法門。得出三界。
智慧光明現前故。故名發光地。若但修治欲
界煩惱。不修八定達色無色界。由有上二界
障在。不名發光。爲此地修三界業障盡故。故
名發光地。以定能發慧光故
二明此地修何行門者。以忍波羅蜜爲體。餘
八爲伴。此明三界業障盡故。以此忍名爲順
無生忍。若也初發心住得佛智慧現前。名初
生諸佛智慧家。已十住十行十迴向總得無
生忍是總義。若也麁細進修言之地前三賢。
名爲以佛智慧調伏。名爲伏忍。初地二地三
地名順無生忍。自四五六地得出三界及世
間障亡方名得無生忍。七八九地方名無功
用寂滅忍。十地悲智圓該位同諸佛
三明善財表法者。善財於此位中得見喜目
觀察衆生夜天神。在去菩提場不遠。坐蓮華
藏師子之座。善財得大勢力普喜幢解脱門。
表初地初入地位初發心。第二離垢地是初
會菩提之體爲戒體。第三地是依菩提之理
修忍。忍是行首故。故去菩提場不遠。以菩提
成忍行故。坐蓮華藏師子之座。蓮華表在行
無染。師子明依主義也。號喜目觀察衆生者。
明法忍行慈也。夜天神者如前釋也。善財得
大勢力普喜幢解脱者。明出三界障盡法忍
成滿貪嗔忿恨惑不能生故。法忍現前有大
勢力故。普喜幢解脱者。明能摧壞自他煩惱
故。於諸境界不傾動故。於諸違順成法樂

四明此地於三界中得何界解脱者。此得三
界解脱。爲前二地對治欲界。此三地次對治
上二界。八禪總是三界障盡故。以四地修三
十七助道觀。五地修十諦觀。六地修十二縁
生觀。學出世中世間智慧故
五隨文釋義中。二義如前。第一長科經意者。
於此段發光地中。長科爲七段。第一爾時金
剛藏菩薩已下至得第三地有五行經。明從
二地修第三地向起十種心分。第一佛子已
下非但口言而可清淨有五十二行半經。明
正住第三地觀諸有爲法及於一切衆生起慈
悲并貴法重人能入火坑受苦樂聞法分。第
三佛子已下至而無所樂著有十行半經。明
住發光地修色無色界四禪八定隨順法性而
行無所著分。第四佛子已下至亦復如是有
兩行經。明此位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分。第
五佛子已下至明以願力而生其中有三十三
行經。明住此地以修禪定獲通力六根清淨
分。第六佛子已下至而説頌言有三十行經。
明此位菩薩見佛廣狹及受職分。第七而説
頌言是説頌分。於此七段經中
第一爾時金剛藏菩薩已下有五行經。明從
第二地。修第三地向。起十種心。如經自具」
第二佛子已下有五十二行半經。於中復分
五段。一從佛子菩薩摩訶薩住第三地已下
至是爲十有十九行經。明觀有爲苦無常以
十種哀愍衆生分。二菩薩如是見衆生界已
下至究竟涅槃之樂有七行半經。明菩薩念
度衆生以何方便安置何處令得究竟涅槃之
樂分。三便作是念已下至如是觀察了知已
可有五行經。明菩薩所念知安置衆生之究
竟處分。四倍於正法已下至觀察修行可有
十九行經。明菩薩欲度衆生倍勤修求法身
命能捨入大火坑無苦分。五此菩薩已下有
兩行經。明決定修行非但口言分
新華嚴經論卷第二十四



新華嚴經論卷第二十五
 長者李通玄撰 
隨文釋義者。餘文自具。如欲度衆生令住涅
槃樂。不離無障礙解脱智。此是根本智。乃至
如實覺無行無生慧光禪善巧決定觀察智善
巧多聞。如此五法總是一根本智之隨用。修
行者。修方便定顯之可見。如倍於正法懃求
修習日夜唯願聞法者。喜法者。明智現無憂
故。樂法者。無生死故。依法者。依如來智故。
隨法者。隨順正解脱故。解法者。解第一義故。
順法者。順正智故。到法者。自到涅槃能到入
生死度衆生故。亦令到涅槃故。如得一偈法
勝得大千世界寶及輪王位者。明世法不免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883 884 885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