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華嚴經探玄記 (No. 1733_ 法藏述 ) in Vol. 35

[First] [Prev+100] [Prev]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四方八方十方。又初獨一方動。二十方次第
動。三十方同時動。又大般若中名動等動等
極動。下五相皆准此。各有下中上亦名小
中大。故有十八也。起是搖起如麺起。同性
經中名作搖。大般若中名撃。謂加打也。覺
是大聲驚悟。同性中名聲。大般若名爆。地
論釋名上去。振是下聲隱隱。地論名下去。
吼是平聲哮吼。涌是涌出峰桶。如泉涌等。又
六方踊沒。謂東踊西沒等。又動起涌三是色。
餘三是聲。此六皆名動者初一就勝通名。餘
五從別爲目。如十色處同名色處初色處
亦名色處。三明動所爲者。依勝思惟梵天
經論説。一令諸魔生驚怖故。二令説法時
大衆不起散心故。三令放逸者生覺知故。
四令衆生念法相故。五令衆生觀説法處
故。六令成就者得解脱故。七令隨順問正
義故。八智論云欲令衆生知一切法空無
常故。九古徳云動其所執故。十表説大法
現徴祥事故。又依地論依四種衆生。一依
不善衆生。二依信種種天衆生。三依我慢
衆生。四依咒術衆生等故也。第四汎明動
時。如智論説有八時。如長阿含説。一大水
動時。二尊神試神力時。三如來入胎時。四
出胎時。五成道時。六轉法輪時。七息教時。八
入涅槃時。九若依増一經第二十八中。更加
大神足比丘心得自在乃至觀地無相故
動也。十若依智論第十。授諸菩薩記當得
作佛爲天地人主。是時地神大喜。我今得
主。是故地動。如王初位臣民慶喜稱萬歳
歌舞等也。又依涅槃經。菩薩下生閻浮提
時名大地動。菩薩出家成道轉法輪般涅槃
是以大地六種振動。何以故菩薩下生。欲色
諸天及諸菩薩等悉來侍送。發大音聲讃
歎菩薩。以口風氣吹故令大地振動。又菩薩
是人中象王龍王。龍王初入胎時有諸龍王。
在地下或怖或怯。是故大地六種振動。第
二興供文中二。初此土。後結通。前中世界諸
王有二義。一是前所列王衆。二是餘十方世
界中王。通是二也。於中初總。次別。三結可
知。上來唯明一世界三世間自在相竟。第二
大段明結通十方。以一會即一切會顯教
圓滿。攝主伴故。於中有二。初牒此土三世
間相。後正結通。前中佛坐道場者牒智正覺
及器。此二果徳融遍十方義相顯。故不別
釋也。衆生世間同果普遍義相隱故。是故
別釋。何故此衆能同佛果而普遍耶。釋中有
二。初辨其所因。後正同果遍。前中三。初定
慧力故。二法門力故。三如來力故。初中各隨
已得法門分齊故名境界。依三昧門不味
定故。不廢用故。巧攝法門令普遍故
名方便也。欣厭是慧也。二法力中圓法法爾
速遍諸方。速令至果名勇猛法。菩薩證此
隨法普周故云通達。此同上文乘解脱力
入如來海等。三佛力中佛力令入佛境界
中故能遍也。下句結同果海。度是到也。徹
也。此等並是上文一一所得一法門。但前爲
顯徳據別廣陳。此爲牒結就通略擧。下類
通可知也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二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三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盧舍那佛品第二
自下明正宗 將釋此文四門分別 一釋
名 二來意 三宗趣 四釋文。初釋名
中。盧舍那者古來譯或云三業滿。或云淨
滿。或云廣博嚴淨。今更勘梵本具言毘
遮那。盧舍那者此翻名光明照。毘者
此云遍。是謂光明遍照也。此中光明有
二種。一智光。二身光。智光亦二義。一照法
謂眞俗雙鑒。二照機謂普應群品。身光亦二
種。一是常光謂圓明無礙。二放光謂以光
警悟。此中遍者亦二種。一平漫遍無礙普周
故。二重重遍如帝網重現故。此二圓融。各
全體遍非是分遍。是故下文云。佛身充滿諸
法界。普現一切衆生前。如是等無量如文
説。此中身智無礙故身光即智光。二遍無礙
故平遍即重重。光遍無礙故光明即遍照。遍
照性開覺。是故名爲佛。此明下文世界海
等諸事一一皆是稱性縁起無礙離闇覺照
稱光。無不普周法界名遍。此舍那佛非
局報身。以通器等三種世間具十身故。問
如下文中略明五海。廣辨世界。何故不云
世界品乃題佛名耶。答古徳釋云。以從主
爲名故以主勝故。擧土主以説之。今釋
以佛通三世間故。下文土等即是舍那佛。
如十身中國土身等。又以依正無礙故是故
標釋。互擧文綺耳。又以五海中佛海即具
餘四海餘亦爾。以佛勝故。獨標爲軌故以
爲名。餘不説也。二來意者。前既序已。次
顯正宗義次第故。是故次來。三宗趣者有
二。一約人二約法。人亦二。一化主。二助化。
各有體相用。主中内證法智爲體。七日思惟
解脱爲相。加説爲用。此三不二唯是一果。助
化中入定爲體。蒙加爲相。起説爲用。此三
不二唯是一因。此上因果融攝不二唯是一
人。法中亦二。一約義理。二約教事。亦各有
體相用義。理中性海爲體。別徳爲相。應教
爲用。此三不二唯一義理。教事中本分内五
海十智爲體。十世界及華藏界爲相。益機爲
用。此三不二爲一教事。此上教義融攝不二
爲一法也。又上人法復圓融不二爲一宗
趣。此四義各三爲一縁起相即無礙。是故或
唯果以倶是佛故。或唯因倶是普賢故。或
教或義或人或法或體或用或主體乃至或
教用。並皆攝盡准思可見。下諸會宗皆有此
相。但隨法異耳。第四釋文中有二。一通
辨經論解釋分齊生解方便。二別釋本文
初中略有十種方便。一解釋決擇。二釋文方
軌。三四種悉檀。四四意趣。五四祕密。六四道
理。七五力。八六相。九六釋。十八聲
第一解釋決擇者。依雜集論第十五云。釋
決擇者謂能解釋諸經宗要。開發彼義故。
案云彼中略開六種。廣有十四具如彼説。
今略擧一門。論云。攝釋門者。謂若於是處
宣説諸經縁起所以句義次第意趣釋難。案
云縁起所以者顯教起所因也。句義次第者
品會文義相生次第也。意趣者顯經宗趣也。
釋難者釋外妨難也。餘如彼論恐煩不述
第二釋文方軌者。攝論第五云。若有欲
造大乘法釋略由三相應造其釋。一由
説縁起。二由説從縁所生法相。三由説語
義。無性釋云。爲欲開曉諸造釋者解釋道
理故説略由三相等言。世親釋云。由此三
相隨其所應應造一切大乘法釋。案云初
由廣説自性縁起爲所依本。即阿頼耶識
與諸法互爲縁起。二依此所生轉識諸法
於上分別三性道理。謂於依他所執無圓成
有得不得見不見同時等。如論具釋。此二門
觀道理解釋。三由説語義。謂顯佛言下義
意此有二種。一徳處謂顯佛果二十一種殊
勝功徳。無性釋云。已得在已圓滿饒益。故名
爲徳。二義處謂顯菩薩三十二行相。無性釋
云。未得在已隨順趣求。故名爲義。此二所
説皆以初句標。餘句釋。此是觀説者意解
釋。第三四悉檀者。智論第一云。有四悉檀。
總攝一切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藏。皆悉是
實無有相違。一世界悉檀者。有法從因縁
和合故有。無別性。譬如車轅軸輻輞等和
合故有無別車。人亦如是。五衆和合故有
無別人。若無世界悉檀者佛是實語人。云
何言我以天眼見諸衆生隨善惡業死此
生彼。當知是人以世界悉檀故非第一義
悉檀。二者各各爲人悉檀。觀人心行而爲説
法。於一法中或聽或不聽。如爲斷見人
説雜業故雜生世間得雜觸得雜受。如
爲常見人説無人得觸無人得受如是
等。三對治悉檀者。對治則有。實性則無。如
酸鹹等於風病名藥餘病非藥。不淨等於
貪等亦爾准之。四第一義悉檀者。一切法性
一切言論差別皆悉平等一味。解云。或約世
界説有勝義爲無。如第一説。或勝義爲有
世界爲無。如第四説。或對異機説有對餘
機説無。如第二説。或治此病爲要於餘
病爲非。如第三説。皆須得其本意法悉有
用。隨言混取失意成謗。第四四意趣者。
雜集論第十二云。由此四意趣故。方廣分
中。一切如來所有意趣。應隨決了。又莊嚴論
十三云。諸佛説法不離四意。攝論第五
云。以此決了一切諸佛言教。一平等意趣。
謂如説言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
正等覺者。無性釋云。謂一切佛由資糧等互
相似故説彼即我。非昔毘婆尸佛即今釋
迦。楞伽中約四義釋。一字等二語等三身等
四法等故説即彼。而實非彼。二別時意趣。
謂如説言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
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又由唯發願便得往
生極樂世界。無性釋云。謂勸懈怠不能於
法精勤學者故作是言。此意長養先時善
根。如世間説但由一錢而得於千。莊嚴論
釋。此由別時得生故。解云以後別時得彼
千也。三別義意趣者。謂如説言若已逢事
爾所殑伽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無
性釋意約證相大乘。不就教相大乘故作
是説。莊嚴論云。如佛説一切無有自性
故無生故。解云此約證無生説。四補特伽
羅意樂意趣。謂如爲一先讃布施後還毀
呰。尸羅及一分修當知亦爾。無性釋云。先
爲慳貪讃歎布施。後爲樂施毀訾布施。餘
戒修亦爾。莊嚴論云。由得少善便爲足故
讃毀也。第五四祕密者。雜集論云。如是四
種於大乘中略攝如來一切所説祕密道理。
梁攝論第六云。如來所説不出四意四依。依
即密也。無性攝論第五云。四種意趣四種祕
密。一切佛言應隨決了。一令入祕密。爲化
怖斷有情。依世俗道理於聲聞乘中説有
化生等諸有情。於大乘中説心常等。此則
於大小乘説有人法。並是祕密。莊嚴論云。
應知教諸聲聞入於法義令得不怖。説
色等是有故。二相祕密。謂於是處説諸法
相顯三自性。無性釋云。爲令悟入所知相
故。解云此雖説法相意顯三無性故爲密
也。又莊嚴論云。應知於分別等三種自性
無體無起自性清淨説一切法故。解云此雖
説三性意顯三無性。如次可知。三對治祕
密。謂於是處説對治行八萬四千。解云謂
於無説有於同説異等皆是密意。對治所
化有情障故。説此八萬四千等也。四轉變
祕密。謂如頌曰。覺不堅爲堅善住於顛倒。
極煩惱所惱得最上菩提。無性釋云。剛強
流散説名爲堅。非此堅故説名不堅。即是
調柔無散亂。定即於此中起堅固慧覺
彼爲堅。解云散心流動顯名不堅。散心剛
強就密名堅。定心守境顯名爲堅。定心調
柔密名不堅。若取顯了於散亂起堅固
慧。則遠菩提。今取祕密於定心起堅固
慧。則得菩提也。無性云。謂於四顛倒善
能安住知是顛倒。決定無動。解云若取顯
了則住於無常等計常等四倒之中。豈得
菩提。今取祕密知此常等於無常等横計
而起。決定知此名爲善巧住於顛倒故能
得菩提也。又世親釋云。是於能顛倒中
善安住義。於無常等謂常等名顛倒。於
無常等謂無常等是能顛倒。此義則倒彼
所計義名顛倒。於此安住故得菩提。言
極煩惱所惱者無性釋云。爲所化有情精進
劬勞所疲倦故。解云若取顯爲貪瞋等惱
亂行者名爲煩惱。此則遠菩提今取祕密
精進勤苦劬勞行者亦名煩惱。此則得菩
提如頌處生死久惱但由於大悲。梁魏攝
論及世親莊嚴對法等論並準可知。第六
四種道理者。雜集第十一。因辨觀察契經等
法應當解釋諸法道理。道理有四。一觀待
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四法爾道理。
案云觀待有二。一俗諦縁起要相待生。因此
通染淨。二眞諦之理待了因顯。此唯約淨。
二作用亦二。一縁起諸法各有業用。二眞如
法界依持等用。三證成亦二。一比量成立。二
現量成立。四法爾亦二。一諸縁起法有佛無
佛性從縁起。二眞如法界性自平等。第七
五力者。思益經第二。若人能於如來所説
文字語言章句。通達隨順不違不逆。和合
爲一隨其義理不隨章句言辭。而善知言
辭所應之相。知如來以何語言説法以何
隨宜説法以何方便説法以何法門説法
以何大悲説法。梵天若菩薩能知如來以
是五力説法。是菩薩能作佛事。案云下經
次第廣釋。初言説者如來説三世法垢淨
法世出世流無流等法。是言説如幻人説
無決定故。乃至云説如虚空無生滅故。
當知是言説爲無所説。乃至云是名如來
言説。二隨宜者如來或垢法説淨。不得垢
法性。故或淨法説垢。貪著淨法故。乃至云
生死是涅槃無退無生故。涅槃是生死以貪
著故。實語是虚妄以生語見故。虚妄是實
語爲増上慢人故。如來隨宜故或自説我
説常邊者。乃至廣説。三方便者如來實
不得我人衆生壽者。亦不得施亦不得慳
等。乃至方便爲諸衆生讃説布施得大富
等。乃至廣説。四法門者謂六根等諸法皆是
解脱門。以空無我所性自爾故。乃至文字亦
爾。五大悲者佛以三十二種大悲謂一切諸
法無我。而衆生不信不解。如來於此而起
大悲。乃至廣説。案云。此上五種初一約能
説。以不言之言而説故。二約所説謂法隨
迷悟辨是非故。三約所爲機。以巧方便於
無説有故。四約法自體。本來自空爲解脱
門故。五約能説之心。爲愍物迷而起説故
第八六相者。十地論第一云。一切所説十
句皆有六種相門。一總相。二別相。三同相。
四異相。五成相。六壞相。具釋如下十地品
中。第九六釋者。亦名六合釋。一依主釋者
亦名依士。謂兩法相望假依彼主而立此
名。如説眼識非眼即識以依眼之識名
爲眼識。若離言眼是能見義。識是了別義。今
此合辨故名合釋。若單法爲名者非六釋所
收也。二持業釋者亦名同依釋。謂擧其業
用以顯自體。如説藏識。藏是業用。識是其
體。藏即識故。持用釋體非是別體相依。既
非二法何名合釋。以體用不離故名合也。
三有財釋者亦名多財釋。謂從所有物以
立其名。如説佛土。土是佛之所有名爲佛
土也。四相違釋者謂如一句中有多名言。
各別詮義。如偈説於佛及法僧等。非如依
主持業等雖有多言同目一義也。五隣近
釋者謂從所近以立其名。如四念處觀。實
以慧爲體。以與念相近名爲念處也。六
帶數釋者謂以數顯義。如説十地等。皆從
數以顯義別也。問此六釋攝法盡不。答凡
諸法得名略有五例。一離合得名。如此六
釋。二單法當體立名。如信等。此約直詮。三
無他受稱。如無明等。此約遮詮。四譬類得
名。如華嚴等。從喩彰名。五相形立號。如
大乘形小以立其名等。是故六釋但據初
門。若於前六帖後四釋。總爲十釋。略攝諸
法得名差別
第十八聲者依西國法。若欲尋讀内外典
藉。要解聲論八轉聲法。若不明知必不能
知文義分齊。一補盧沙此是直指陳聲。如
人斫樹指説其人。二補盧私是所作業聲。
如所作斫樹。三補盧崽拏是能作具聲。如
由斧斫。四補盧沙耶是所爲聲。如爲人斫。
五補盧沙&T058340;是所因聲。如因人造舍等。六補
殺娑是所屬聲。如奴屬主。七補盧鎩是
所依聲。如客依主。瑜伽第二。名上七種
爲七例句。以是起解大例故。聲論八轉更
&MT03244;補盧沙。是呼召之聲。然此八聲有其
三種。一男聲。二女聲。三非男非女聲。此上
且約男聲説之。以梵語名丈夫爲補盧
沙故。又此八聲復各三。謂一聲。二聲身。三
多聲身。則爲二十四聲。如喚丈夫有二十
四女及非男女聲亦名有二十四。總有七十
二種聲。以目諸法可以准知。然此方多無
此例。第二釋文者。此品有二分。初大衆
疑請分。二爾時世尊下如來現答分。前中
分二。先明諸會請問。後釋此文。前中作四
門。一明有無者於八會中初二後二有。
餘會皆無。何以爾者謂初會標果起因故。
問第二會初爲尋因至果故問。但爲因位
昇沈寄於五會以答果位無差。故當會答。
然五會中間諸品之内更有餘問者。並是爲
顯當會所説法中差別隨説問答。非是別
問大位之相。第七會中明因果純熟故有
問。謂行修無礙六位頓成故當會答也。第八
會中明稱性因果故有問。謂倶入法界無
差別故亦當會答也。二所問法不同者。初
會第八唯果分有因。但所信攝化爲異。第二
第七唯因分有果。但位行爲異。三能問人
不同者。初及第八各具同異二衆齊問。以
所問法衆同依故。第二唯同生衆問。以所入
位同生勝故。第七唯一人問。以造修之行
各別成故。四請問儀式者有二。一約言
念。二約通別。初中汎論請有二。一言請。二
念請。答亦二。一言説答。二示相答。此二問答
如次及交絡成四句可知。爲成三慧有
斯二例。初二會及第八唯念請。答通二。謂佛
示相答。菩薩以言答。以對佛興請不待言
故。明佛智領疑身相現答自在故也。第七
唯言請言答以行法約言明了顯故。又對
普賢興問還普賢答故也。二通別者初會及
八別問通答。第二第七別問別答皆可知
二釋文者。此中有二。初長行。後重頌。此二
差別大例有十。一約利鈍。謂鈍根未悟更
重爲頌。二約前後。以後來未聞爲之重頌。
三約生熟。熟人直説便悟。生類曲巧方知
故重頌也。四約文質。或有愛質直示長行。
或有樂文示頌言美妙。五約二持。論云長
行散説生正解故義持成就。偈頌總攝易受
持故文持成就。六約資成。謂更以偈頌資
顯長行義明了故。此上通諸文重頌。七約
成圓。以頌中兼顯長行闕無成前所説。義
圓滿故。此如發心功徳品偈等。八約體相。
以從門約相長行直説。此約同教及三乘。
以就體圓融偈頌巧顯。此約別教。此如十
行品偈等。九約通別。以長行別指的重頌通
該攝如此品世界等頌文是也。十約心言。
謂長行直顯心所念法。偈頌宣示令請圓滿。
此唯此文也。又有義凡佛説法法爾有二相。
謂直説契經必有祇夜重頌。下諸品中重
頌皆約此十例准之。就此長行中有三。初
標能問人。謂同生異生倶在法界故云咸
也。言説事彰非顯奇故。念心入法顯深
細故云念也。二明所請法。三唯願下結請。
所請中古説云。此有二十三句分二。
二十一句問果法。後二句問因行。前中
準下答中五海。此文爲五。初十二句問佛
海。次三句如名問三海。後六句准下當是
根欲性海。但由根欲不同致能被之縁差
異。此中擧縁顯根。下文擧根顯縁有斯左
右。今更釋此中有三十五句分二。初三十
句問果法。後一切菩薩下五句問因行。就
前中分三。初十句問佛内徳盈滿徳。二從
示現菩提。下十句問佛外相顯著徳。三世界
海下十句問化用普周徳。就初中初一句
總餘九別。於中何等是三字貫三十五句。一
切諸三字通前三十句。果問應知。何故此經
最初問佛果法耶。謂標幟故宗歸故爲本
故顯徳故生信故指南故。經首題佛華嚴者
義存於此。言佛地者。佛地論第一云。清淨
法界及彼妙智受用和合一味事等。是佛所
依所行所攝故名佛地。解云即以淨法界
爲所依。妙智爲所行。餘功徳等皆爲所攝。
即以眞理妙智無礙爲體。依大乘同性經
佛有十地。一切菩薩二乘所不能行。何等
爲十。一名甚深難知藏明智徳地。乃至第
十毘盧遮那智海藏地如下十地章具釋。二
佛境界者下九皆是佛地中開出故是別句。
謂開清淨法界是佛所證之境。或總擧所
知通於眞俗。下性起品云。一切衆生是如來
境界。乃至第十非境界境界是如來境界。又
亦是分齊境界故。明難品中明十種佛境云。
如來深境界其量齊虚空等。又釋通有所知
及分齊境。下不思議品中佛有十種不可譬
喩不可思議境等。應尋下三處文於此具
辯。三佛持有四義。一以淨法界任持一
切諸功徳故。二以大圓鏡智及相應淨識各
能任持諸功徳故。三後得智中大陀羅尼門
總持無量諸法海故。四是十佛中持佛隨
順故。又下第十地佛力持等十持。又離世
間品中亦十持。初佛持乃至第十智持。此二
文中皆以初句爲總。攝別入總倶名佛持。
又如下不思議品佛有十種出生住持智
慧等。並應具尋辨之。四者。准下頌文此
次佛無上智一句。此則是下十智等可
知。五佛行者是大悲攝生之行。又是大智造
作之行。此並不作之作。無思成事。性起品無
障礙行如如行等。是如來行。此是異二乘功
徳。六佛力者有二義。一不爲他所屈伏故。
二能摧壞魔怨故。別説有十。謂是處非處
智力等。又有十種。如不思議品最勝力大力
無量力乃至第十大力那羅延幢佛所住法等。
七佛無畏者所説不怯故名無畏。是伏外
道功徳或四或十如離世間品説。上來明大
智徳。八佛三昧者謂師子奮迅等微塵數三昧
海攝略爲十。如不思議品説。此明大定功
徳。九佛自在者依定發起無盡神通。所作無
礙故云自在。不思議品佛有十種自在正法。
又離世間有十自在等並可知。此明神通
功徳。十佛勝法者殊勝功徳超過餘徳故
云勝法。亦有十種。如不思品説。此明大
福功徳。上十句明内徳盈滿竟。第二外相
顯著中初示現菩提者。謂對機示現成大菩
提。如性起品成菩提處説。又不思品亦説並
應知。此是總句下九是別。以六根三業皆是
成菩提相故。下不思品及離世品此之九門
一一各以十門辨説加彼應知。佛光明是
身業。餘並可知。上來明外相顯著竟。第三
化用普周十句中初世界海者。是化用處也。
通染淨土。即入十佛國土身攝略説十種。如
此品下文説。二衆生海者是所化機也。通麁
妙空有等。亦入十身攝。又如離世間品十種
入衆生等應知。三法界方便海者此有四義。
一理性法界。是前衆生及世界等所依之界。
二染事法界。謂彼所化衆生蘊界法等。三
垢法界。謂佛所得最淨法等。四淨用法界。謂
佛攝生所用善巧故云方便。如不思品佛
有十種法界無量無邊等應知。四准下頌
中此文闕調伏海。調伏海即是所調伏。是根
欲性海攝。但頌與長行文家互有存略故
也。五佛海者能化之佛非一如海。謂遍一
切處而轉法輪故。六波羅蜜海者有二義。
一是佛所説行法。以授群機故。二是彼所
化所行之行。即化所成益。謂十度等。七法
門海亦二。一是佛所設之教法通彼遊入故。
二是彼所化行成證理所入之法。此亦有
十。如不思品説。八化身海者異機別感現相
多端。如云諸毛孔出化身雲等。又盧舍那
佛遍十方出一切化莊嚴身等。又離世間
品十種變化等。九佛名號海者對根宜聞名
號非一。如名號品。一一世界有百億萬等。
十佛壽量海者應機脩短虧盈萬差略有十
位。如壽命品説。上來果問竟。第二因問中五
句。初一句總下四句別。一明十住初發心
住等。二即十行中十度行也。三願者即十迴
向大願也。四智慧藏者即十地中以智爲
性。含攝蘊積故。如下地品菩薩同名藏等
是也。第三結請中唯願慈悲者。明佛有説
因不疲倦故。方便者顯佛巧説令易解。故
由悲發心由巧得解。二頌中爲顯奇故。不
以常口説。表依正無礙故供具中説。即是
下刹説耳。九頌分二。初三歎徳請。後六擧
法請。前中初二歎佛請。明具説因故。後一
歎衆請。明具説縁故。前中初一顯佛自徳
圓。初半辨因盡過去現果無功。後半用窮
來際無思普應。雲者灑法雨故潤機縁故
自無本故。後一明外化備。謂初半令滅惡
生善。後半令離苦得樂。又初令得涅槃。
後令得菩提。二無量下明歎衆請中。一心
者心無異念故。合掌者身無慢怠故。觀最
者住念向佛故。下半總擧所念願佛
開闡。第二擧法請中分三。初三頌擧前初十
句。於中初一頌内有六句。一地。二境。三持。
四智。五力。六無畏。下句結請。次一頌中
三句。一定。二行三自在即神力是也。下句
請説。後一頌頌勝法。亦是示現菩提等可
知。第二一頌頌第二十句。以三業不離
六根故同頌也。第三二頌頌第三十句。初頌
内有五海。後頌中有二海。餘三海及因問總
攝故云無量無邊等。下句結請
第二答相中古來諸徳亦有將此諸問配下
諸會中答之。此判恐謬。以第二會等自別
有問別有答故。四番問答不交雜故。是故
總於此品並通答也。以下説分具果因二
説故。就此文中長分有十 一面光集衆
分 二毫光示法分 三法主入定分 四諸
佛加持分 五大衆同請分 六定中略説分
 七起定成益分 八毛光讃徳分 九許説
令喜分 十正陳法海分。初中二。先放光
後集衆。前中亦二。先身光遍覺。二光語呼
召。此二亦即答上佛光明音聲問。初中亦二。
先此光照彼。二諸菩薩下尋光見此。前中
有五。初知念者領疑也。以將欲答故即放
光所因也。二明光出處。面門者諸徳有三
釋。一云是口。一云是面之正容非別口也。
光統師云。鼻下口上中間是也。准下施鼻文
亦如所説。今釋依梵語稱面及口并門悉
名目佉。是故翻此目佉爲面門也。故知此
中通擧其事。口者爲表教道遐被也。面者
正對向機也。門者開法攝生也。齒者勝用
也。謂思咀法味故。治碎惑障故。以縁起具
徳相差別故。云一一各放塵數光也。三別
顯所出有十門。通論一一皆通三世間等。
別明初六佛海。次二器海。次一衆生海。後一
法界方便海。又前八意業記説輪。次一身
業神通輪。後一語業正教輪。四攝眷屬。五
所照處。此中放光有四意。一現相表實。二
驚起信心。三照觸救苦。四爲集衆遠召。
是故彼衆依光覩此知所集處。頌中九偈
半。有四義。初六頌半通擧佛徳以勸往。次
一別明能説以勸詣。次一別標所説以勸
觀。後一通結佛徳顯深廣。此四皆以後釋
前思之可見。初中二。先擧徳。後人尊下勸
往。前中三。初二身業。一體一用。次二意業。
一用一體。後一語業。勸中初半勸爲法。次
半勸多衆。次半教興供。雖圓音頓説九世
願海。然不壞本法故非一念也。即標
下所説法門也。餘文可知。第二集衆中先
明諸會有四義。一有無。二來處遠近。三
本處名等不同。四偈歎及前後。初中六七
二會無。以證位及行熟倶皆離相故。餘六
皆有。所爲可知。凡集新衆有四意。一爲
攝機。二爲證法。三爲興供。四明衆圓。第
二遠近者初二十刹塵。三百。四千。五萬。以
寄位漸増故。八過不可説者顯證法深
故。第三者一處二佛三菩薩四供多少並隨
會應知。第四者初二會無偈讃。以起修始
故。餘四皆有。以顯法位増故。又前五定前
集。以從修入證故。第八定後集。以依證
起用故
二釋文中有二。長行偈頌。初中亦二。先衆
集。二顯徳。初中亦二。先集後結。初中十方即
爲十段。一一方皆有七。一器海名。二刹名
十二佛國土等。此二是所依法相。但通別
爲異。三佛名。四菩薩。此二是能入智。但滿
分爲異。五主伴倶來。明具徳圓滿。六興供
供佛順益義。謂因順果也。七依本方坐。明
攝散歸靜。何故先辨東方。謂顯開明之始
故。順彼方故。以西域方儀以東爲上故。其
堂殿皆面向東。如祇洹寺菩提寺皆面向
東。如來説法亦多分面向東。故面門光出正
即向東。問下文此華藏界無邊。云何此中有
東等耶。答以華藏界是邊無邊不二故名
無邊。如下説。無邊邊不二故名有邊。如此
説。是則不壞邊而恒無邊。不破無邊而恒
邊若謂無邊乖於邊邊乖無邊。是情計所
及法非正縁起也。以此邊無邊是一事故。
雙超情計也。其猶錦窠白線徹編而不雜
紫窠。紫等亦爾。又白窠有紫由是綿故。若
白中無紫紫線不至兩編即繍非綿也。白窠
無紫由是綿故。若白有紫現則壞文非綿
也。是故由白有紫得成。白無紫無白亦爾。
當知。此中道理亦爾。思以准之。問若爾彼
十方世界是華藏不。答是不。謂由即是故不
是。不是亦爾。准上思之。又何以故。由是華
藏東等故即不即也。問此十世界外更有餘
界不。答無也。何以故。以華藏爲主彼十爲
伴。此主及伴圓融普遍一切塵道重重如
帝網故。餘皆即此。如虚空故。又此中諸供
並是法門。隨相有十。一妙寶是可貴義。二須
彌勝高義。雲是潤益義含兩義。齗齶義。
三日是除闇義。輪是具徳義。四閣是重成義。
如正智上起悲等。五華是淨義。開敷義。六
香雲是戒等芬芳義。七座是攝益義。八蓋
是蔭覆義。九幢是獨出義。十樹是建立義。
餘並准之。又約法亦有十例。一或以色法
爲雲。如寶妙色雲等。二以大聲爲雲。如
妙音及歎佛徳等。此約事。三以無盡佛土
爲雲。如十種不思議佛刹雲等。此約依報。
四以九世理性爲雲。如三世佛法身光明
雲等。此約體。五以佛八相等爲雲。如十種
佛變化雲等。此約用。六以無礙解脱法門
爲雲。如十種解脱蓋雲等。此約不思議解
脱也。七以佛所證境爲雲。如十種佛境界
雲等。此約果。八以一切菩薩行爲雲。如十
種菩薩所行示現雲等。此約因。九以一切衆
生欲樂爲雲。如十種一切衆生樂不可盡
示現雲等。此約法器。十以現佛大願爲雲。
如十種一切諸佛所願示現雲此約赴機。
此等一一皆以十門説者爲顯無盡故也。
此上十義皆一一中有一切法。縁起無礙。是
故或人或法或理或事或境或行或依或正
或因或果。此中一一供具皆云滿虚空者。
明稱本性空集而不雜如縁起性也。是
故眞理妙行可即事而成。雲華寶等事可即
理而爲法。此約別教思之。第二結中。一結
土。二主。三伴。四供。五座。第二現徳用。次
第座者縁起無礙集而不雜也。於中二。先
明徳體無礙。後念念下妙用勝益。前中通用
中初句總有六重無礙。並倍倍多前。一身
光無礙。二光人無礙。三人法無礙。四塵刹無
礙。五依正無礙。六化用無礙。如一念中於
一世界化一佛刹塵數衆生。即此念中於
一切世界亦如是化。一念既爾。餘一切念悉
皆然也。如一刹中現此盡念三世諸佛。餘
一切刹各別所現亦如是也。如一塵中有
此一切現佛之刹。餘一切塵各別亦爾。如
一菩薩法門遍此一切現刹塵道。餘一切
菩薩法別遍亦爾。如一光出此一切遍塵菩
薩。餘一切光別出亦爾。如一毛孔放此一
切出菩薩光。餘一切毛別出亦爾。上來總辨
一菩薩身中事。如一菩薩一切亦爾。如主
伴亦然。是則重重無盡非心言能及。此是一
乘法界法爾縁起實徳非變化也。此等並是
普賢位徳。菩薩既爾。佛果徳用非此能比。
可准思通。二用益中三。初標所化衆二以
夢下明能化法。三於一念下辨化益。能化中
十句。初九別辨。後一總結。九中一夢自在者
即實即空故。一念現多法故。二淨故化故。
三教義故。四顯勝神通令歸依故。怖令入
法故。動相歸眞故。五願力攝生故。六深音
性離故染音淨用故。顯淨音普收故。七圓音
普降故。如法界頭口等。八體用驚機故。九
建圓因故。三蒙益中有六故。釋有四重。以
文含多勢故。一令離重苦。二堪成出世
器。三令得二乘解脱果向十位。此大乘中二
乘非愚法也。又小乘中五停心觀前在邪
定。依成實暖頂已上悉名正定。永不退故。
依毘曇忍心已上方得不退。若依地論見
道已上方名正定。故彼云正位正定者見道
已上方是正位。言不定者此二中間名不
定也。四入大乘三賢位。五證十地。六成佛
果。此約同教。又初三同前。四入初教。五入
終教。六入頓教。此約病盡處説三。又初人
天。次二小乘。四是漸教。五頓。六圓。此約果
顯圓説四。又初人天。次三三乘。後二一乘。
因果分二也。此上並是一念中益。餘一切念
准之。頌中十偈。初五總歎菩薩徳。後五頌
前法門。初中前三明自分徳。一自利。二化
他。三得法。後二勝進。一外益。二内圓。後五
中。一現法。二動刹。三身嚴。四入劫。五説法。
此等並是上毛孔中事。頌文巧略故也
第二光示法主分中二。初此界。後結通。前亦
二。初示主是教義源故。二於彼下示法是教
義相故。初中四。初明光意。言無邊佛境者
有三意。一令知所説法故。二即是普賢故。
三顯佛非不能説故。二顯光名相中二。先
明光相。眉間表中道一乘法也。白毫表無
流證道白淨法也。又白爲衆色本故。表此
一乘爲諸教源也。又毫者是長毛也。又是
*毫毛也。依觀佛三昧海經云。太子時舒長
五尺。樹下長一丈四尺五寸。成佛已放之長
一丈五尺。圓卷如秋滿月。分明皎淨珂雪
寶色光體也。燈明光用也。又理可貴故名寶
色。智普照故名燈明。境智遍益故名雲也。
又如未尼同諸色故。二立光名爲顯因
人故名菩薩也。三辨光勝用中。一事故遍
故廣故。二理故正故深故。三辨説因故由
大願力方有説也。四顯法門故令衆知
法從普賢門中出故。上文既不云別照普
賢。何故乃云顯現示衆者。以上所照即是
普賢故。四攝用歸本中。毫出足入者。表
上法可以傳下。傳下不失本故還入也。眉
間足下處別。何故言還者。顯上下無二故。
又*毫光照普賢明果乘因。還從足下
入者明因成果也。第二示法中二。初辨蓮
華是所詮義也。二顯勝音是能詮教也。坐
華者稱義施教也。初中一句總。於彼者場
地也。又是相輪也。蓮華者開敷故。出三乘
水故。不染故。微妙故。衆聖蜂所採證故。二
寶莖者可貴故。堅固故。三藏者含攝故。出生
故。具徳故。四葉者覆蓋故。以廣大甚深故
遍法界也。五香鬚者氛氳眷屬故。六閻浮檀
金是寶中之上故。金是貴相顯著故。臺是高
出故。七結也。此等並法門也。若約三乘託
此事別表法。然彼事非即法。若此一乘即
彼事是此法。仍有事顯現也。二顯能詮中
二。初*標體。二偈頌明説相。前中三。先擧
教從佛眉間出者表依證起説故。教從佛
出故。如勝流法界。又論云從最清淨法界
所流法也。出菩薩者爲被因人故。諸法是
所詮。勝音是能詮。論云。契經以文義爲體
也。若依一乘看此菩薩即名見教體。人法
無礙故顯教圓。故具主伴也。順理故敬繞
也。二明稱義故坐臺鬚也。三由稱義故。
令教誠實故歎徳也。徳中四句。一下愜群
機。二上順佛境。三窮茲義海。四令歸佛果。
二説相中二。初勝音明教體殊勝。二炎光明
教威勝用。初中三頌。一明一佛遍法界而
在道樹。二多各遍法界之佛同坐一毛孔。
三如一毛一切亦爾各具主伴。此三如是
次増廣也。又釋。初一明舍那身滿法界。
後二明毛孔中現無量三世間重重無盡
也。二教威中師子者有三種。一不畏義理
深故光照也。二不畏不益故炎燒惑也。三
不畏異學不降故奮迅也。同是教故亦名
音也。頌中初明法輪義。後釋文。前中轉
法輪義略作十門。一釋名。二辯體。三種類。
四轉相。五分齊。六轉處。七轉時。八轉人。九
轉機。十諸門。一釋名者。法是軌持義通有
四種。謂教理行果。輪是所成義。亦有四。一
圓滿義以離缺減故。二是具徳義以轂輻
輞等悉皆具故。三有用義謂摧輾惑障故。
四轉動義謂從此向彼即從佛至衆生故。
亦從彼向此即從衆生至佛果故。法即是
輪。持業釋。又輪是喩。況如聖王輪寶即法
之輪故。依主釋。二體性者。通論教等四法
爲性。剋性唯八正道爲性。以戒爲轂。謂
正語正業正命。以慧爲輻。謂正見正思惟。
以定爲輞。謂正定。餘正念正精進爲莊飾
成輪。此約小乘。初教亦同。又唯以無分別
智爲法輪體。又唯眞理爲性。此約終教。或
理智倶泯。教果亦亡。離言絶慮。爲法輪體。
此約頓教。或通攝無盡法界。謂人法教義等
一切自在法門海並爲法輪體。如帝網重重
具足主伴等。此約圓教。亦即攝前諸位。此
中皆具約同教也。三種類者有三。初小乘
四諦之下各有四義。謂苦空無常無我此四
苦諦。因集有縁此四集諦。滅止妙離此四滅
諦。道如迹乘此四道諦。此上十六約所知諦。
若約能知亦各有四。謂眼智明覺。眼謂總
觀苦等。智謂別觀過去苦等。明謂別觀未
來苦等。覺謂別觀現在苦等。是故四諦各四
故成十六。新大毘婆娑論第七十九云。眼者
謂法智忍。智者謂諸法智。明者謂類智忍。覺
者謂諸類智。又眼是觀見義。智是決斷義。明
是照了義。覺是警察義。三轉十六成四十八
行法輪。此約小乘。如毘婆沙論具説。二明
三乘中法輪。然有三義。一同小乘三轉四
諦通益三機。如密迹經辨。此則説四諦而
具三乘。又三轉即空常淨。維摩經云。三轉
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此之謂也。此
約初教。二唯説大乘亦通三根得大小果。
如諸大乘經中所説。或分相開三。如轉照
持等三種法輪。或合爲一。謂唯一實諦。上
約終教。三離言法輪無轉不轉。非四三一。
不可説故。此約頓教。三一乘法輪准下文
有十諦差別。謂説誠諦等諦各十行。謂具
足清淨四無畏等。是故總有一百行法輪。准
下文亦有十輪。謂過去願力故等。即十轉百
行爲千法輪。並尋下文應廣具顯。何以皆
言十者。爲顯無盡故。此則無盡法界爲大
法輪海。常轉無休息也。四轉相者。小乘三
轉有二。一爲自轉。初轉在見道名印相轉。
次轉在修道名應作轉。後轉在無學道名
已作轉。二爲他轉。初名示相轉。謂此是苦
等令陳如等入於見道。次名勸知轉。謂苦
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令彼入修道。
後名引證轉。謂苦我已知乃至道我已修。令
彼入無學道。若三乘法輪二。同前説。但義
理差別。約菩薩人者。准大品等經既言鹿
園轉法輪時無量衆生發菩提心等無量菩
薩得初地等無量一生菩薩一時成佛。此亦
同彼三轉。是通非別。不可別配。若依
一乘轉無盡稱法界法輪。與所被機同一
法界無二無別。法爾常恒無新辯益之謂
也。五明法輪分齊者。若小乘中有一義。
佛説四諦苦無常等語音入法輪攝。如問
阿難天雨等如是世語皆非法輪。若三乘中
佛一切語及身威儀皆入法輪。以無不益
生故。維摩經云。諸佛威儀進止無非佛事。
以此准之。若一乘中通三世間倶入法輪。
一切衆生語言音聲亦入法輪。國土法輪如
刹説等准之。六轉處者。小乘唯一娑婆百
億鹿園等處。三乘或一百億或千百億或如
恒沙爲一佛化境。一乘遍通樹形等界乃
至華藏猶如帝網重重主伴。經云。此是盧舍
那佛常轉法輪處。七轉時者。小乘三乘或
二七日或三七日。復或六七日或七七日或
八七日或五十七日或一年等。此並以是末
教隨機見聞異耳。亦無前後相攝等事。一
乘本教要在初時第二七日。更無異説。仍
攝前後各無量劫。念念無間。一一念中亦各
攝彼前後際劫。亦如帝網重重無盡。九世
十世之所轉也。八轉人者。先主後伴。小乘
主謂釋迦生身及化身佛。聲聞弟子爲伴三
乘主即三身佛。聲聞菩薩爲伴。謂舍利弗等。
一乘主謂盧舍那十身。普賢等菩薩爲伴。亦
如帝網重重現准之。九轉機者。初唯爲
小機。次通被三機。後唯一普機准之。十諸
門者。一教及念處等爲法輪因。由此得聖
道故。二福慧萬行爲法輪眷屬。三眞俗二
諦爲法輪境。四二障使習是法輪所斷。五菩
提涅槃法輪果。諸宗准之。釋文者。頌中十
偈分四。初三明佛法輪清淨廣大。於中初句
標教主。次句明法輪清淨。清淨者滅惑染
故現淨理故教輪淨故如梵輪也。下明法
輪廣大自有六門。初一句巧説廣。二一句説
人廣。三二句説處廣。於中國土海世界海雙
擧者此二相成故也。四二句説因廣。謂由大
願力説盡來際故。亦名説時廣。五二句説
機廣。六二句言音廣。二有二頌歎普賢能
遍説法。一佛力加故令語業普遍。二身業稱
理亦遍雨法。三有三頌歎舍那佛説法。一
語業。二意業出光也。三身業。四末後二頌
歎三世佛亦同説法。一令見説法。二令聞
説法。下結通有二義。一結上集衆通十方
界。二既在示法後結則知示法亦通十方。
示法主分竟也
第三法主入定分。於中二。先料簡諸會中
有四。一有無者唯第二會無者以所表法未
成位故。餘會所表法位成故。二出不出者
唯第八不出。以表一證法界無退失故。餘
表起化故。三因果者初及七八爲果定。以
初説果故。七行深故。八證玄故。餘皆説因
故。又釋。第七中亦以通有因義以華嚴是
因行成嚴故。若如此判通有四句。或唯果
謂初及八。或唯因謂三四五六。或亦因亦
果謂第七。或非因非果謂第二總無也。四能
入人者唯第八佛自入。表法界解脱自在唯
佛窮故。初雖説果爲令物信故。七行雖
深然是因人行故。二釋文者於中二。先此
土後結通。初中於佛前坐者顯因果不相離
故。何故入定者顯非證不説故。爲受加
故。除衆疑故。何故入果定。爲説果法故。
何故因人入。爲被因人故。淨有四義。一自
性淨。二治惑淨。三善根淨。四益用淨。藏有
四義。一含攝。二蘊積。三出生。四無盡。三昧
此云等持。離沈浮故。定慧均故名等也。
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納法在心
名爲正受。此中淨之藏。淨即藏。如來之淨
藏。如來即淨藏。淨藏之三昧。三昧即淨藏。皆
二釋思之可見。下釋顯其義。初句釋如來。
後句釋淨藏。離垢淨也。滿足藏也。虚空喩
上二也。結通者此經一切處説總成一部。謂
一部即一切部。今且擧此一方中事。恐斷
其本部故。數於文末。釣取一切。結成本部。
以明無盡無盡也。因此略明所入三昧分
齊差別有十重。一約一切定無礙。故起分
中言普賢菩薩從彼三昧起從世界塵數等
三昧起。解云此有二義。一此定含攝多三
昧故。二此定遍入多三昧故。是故此定即
是塵等三昧海也。二約一切處無礙。如此文
云普賢菩薩於此世界三昧正受。盡法界虚
空界等一切佛刹亦復如是。此亦二義。一定
中包含十方刹故。二此定遍於諸塵道故。
三約一切時無礙。如起分云普賢從一切
三世三昧起等。此亦二義。謂定含三世及
遍入三際。四此上三重融含爲一普賢三昧
無礙自在。以此三説是一定故。不相離故。
五於上塵等三昧海中隨一即具一切諸
定。各苞十方盡三世故。六如一三昧一
切亦爾。七隨一塵内即見普賢圓明三昧。
各攝十方亦盡三際。八如一塵内一切塵
道皆亦如是。九隨一念中即有普賢。入塵
等定各苞塵道。盡十方刹及窮九世十世
盡。十如一念中餘念念中盡前後際。一
切劫海皆亦如是。如此十重爲則。餘一切
位中及教義理事等准此思之。入定分竟
也 第四諸佛加持分中二。先辨諸會有
二。初有無者二七八三會無。以二位未成
故無入定故。七行依法不異前故。八佛
自入定不假加故。餘會非此故皆有也。二
佛遠近多少名異。皆如文應知 二釋文中
三。先口加及所爲。二意加。三身加。又初勸
説以益辯。次冥被以増智。後摩頂而覺。
然加讃互成有四句。一加而非讃如佛意身
二加。二讃而非加如諸菩薩偈讃等。三亦加
亦讃如佛口業。四非加非讃如餘文也。口
中二。初明加讃。二釋所爲。初中三。初明諸
佛不移本刹而現身於此。以明彼即此而
不壞彼故遠即近而不壞遠故也。如縁起
性知之。二讃得深定。三明定因。初他力後
自力。又果力因力縁起合成也。又佛本願者
明佛往昔曾見是事。因即發願願今成也。
釋所爲中爲何義故加。爲説此法故。於
中十句。初一總。謂一乘法輪最初轉故。以
是果法輪故云佛也。別中有九一所轉義
法輪體也。開猶現也。一巧轉盡源。法輪相
也。及十方者是結通處也。三妙除惑障。即
法輪用也。四十方齊轉法輪處也。又窮土海
也。五轉因入果法輪分齊也。六一門攝一
切果法輪徳也。七巧令樂果即法輪境也。
八巧隨世俗法輪方便也。九審根授法即
法輪所被也。同異成壞准思知之。二意加中
二。先加後釋。初中一總餘別。別中一得法
智。謂五海智非一故云無邊等。二盡邊智。
謂窮盡五海該三際佛。三成壞智。謂五海
集散亦世界海也。四所化智。謂五海約染亦
衆生海也。五理智。謂五海皆深亦法界海也。
六三昧智。謂五海皆定境也。七根欲智也。八
語*辯智。九身遍智。十圓音智此皆通五海
等准之。與下十智大同也。釋中先徴後釋。
問諸佛有力有悲。何故唯加普賢不加餘
耶。答以長子故衆首故盡佛願底故本願
故普徳具故得定法故餘人不得故。又凡
有此定處諸佛法爾皆聚彼。如海法爾攝
彼衆流故云法也。縁起法門理數爾也。是故
諸佛智斷亦得與人。問佛何不自説。答有
二意。一所説既玄。恐因人絶分故也。若爾
何不餘人説耶。爲説普法故。二明凡説
此法必具一切諸佛共説。若佛自説則理
無加授。便乖共説。是故普賢一説即一切佛
説也。三身加中何故摩者。令覺故令具佛
威徳故。此中佛身未必來此。申手未必修
延。各令觸頂未必相妨。悉同時摩未必前
後。皆是縁起自在無礙思之應知。加持分竟
 第五大衆同請分中二。初長行怪不即説
以生後請。亦是具身意二業請。謂恭敬身
也觀察意也。二倶專住一心也。後正語業請
中與上請何別。謂此別請普賢故。以知是
説法主故。又此具新舊二衆。故不同前也。
所問之法不異前。故不別列也。十頌分三。
初八歎法主請。二有一頌擧所説請。後
一頌歎衆樂聞請。初中二。先有五頌。通歎
普賢徳。後三別歎説法徳。亦即前歎有説
因後歎有説果。前中略顯普賢十種功徳。
一因行願滿。二果徳平等。初一頌顯之。三色
身普遍。四福智深廣。第二一頌顯。五普見佛
海。六能現塵刹。第三一頌顯。七廣遍時處。
八深定常現。第四一頌顯。九體充法界。十用
遍生海。亦是前智後悲。第五頌顯。又此十徳
攝爲五對。一因果。二身智。三見現。四深廣。
五體用。下別歎説徳中。初頌歎證斷爲因
普周廣説。謂初句證理。次句斷障。次句普周。
下句廣説。二一頌歎内外爲因能益妙説。謂
初句歎普賢内證。一切佛徳海生。次句歎
外能普放説法光雲。次句歎能益衆生堅
其淨行。下句由此故能妙説佛境。三一頌
歎深行爲因能雲雨説法。此上三中若約能
説辯。一廣説。二妙説。三頓説。若約所説。一
佛法。二佛境。三法界。下一頌明所説法。初
一句總擧下文華藏界等。次句擧下文佛嚴
事次句中能入是佛海法界海。所入是衆
生海及根欲海。下句結請。末後一頌歎衆有
二徳堪聞。一樂欲。二根器。前中亦二。一身
離慢怠故云恭敬。二心離異想故云觀普
賢。二根器中雖一心樂聞。若無智*慧不
能領受。此亦有二。一深智達深理故。二廣
智鑒廣事故。下句結請願説。同請分竟
第六定内略説本分中二。先觀五海。後説
十智。又前是所觀之境。後是能觀之智。又
前是證本。後是教本。何*故不起定而説耶。
謂明定不礙用故。寄顯法深故。雙行故。初
中二。先明境海深故觀非自力。二正觀審
法五海略作十門。一辨義相。謂於無盡圓
明性海藏中分茲五義。一是所依義通一
切准之。二萌發義亦積聚義。三軌用義。四
巧別義性別義。五覺圓義。此五皆一即具餘
四。並深廣無盡具徳難思故云海也。二約
染淨有二。一別者或唯淨謂佛海。或唯染謂
衆生海。或倶謂世界及根欲。或不倶謂法
界。二通者或倶淨以衆生等亦返流故。本淨
故。或染以佛等亦隨縁故。或倶或不倶思准
之。三約理事亦四句全攝可知四約人
法有二先別者衆生及佛是人法界是法根
欲亦人亦法世界非人非法二通者亦具四
句全攝可知。五約因果亦二。別中世界
倶。法界不倶。餘二句可知。通中亦四句思准。
六約三世間七約境智。八約依正。九約三
寶。此上四門皆有通別句等思准。十約融
攝有二。先約海。謂世界即衆生如下衆生
形世界。世界即法界如法界不可壞蓮華世
界海。世界海即根欲如心作世界。世界即佛
如國土身。二約衆生即世界。如前説。亦即
法界如經。即此法界流轉五道名爲衆生。
亦即根欲如心心所作故。亦即佛是十身
中衆生身。又衆生即眞故。後三海一一即
餘。皆思可見。二約智中亦二。先別初三智
是前三海智。後七智是後二海智。二通者謂
一智有五海。一海有十智。鎔融思攝。五海
深玄。寄半數説者令易信故。十智稍麁。
寄十數説者會其本故。是故境智不殊。麁
妙恒別。此約一乘。又如解深密經云。如來
所行如來境界此何差別。佛言如來所行謂
一切種。如來共有無量功徳。衆所莊嚴。清
淨佛土。如來境界所謂一切種五界差別。所
謂有情界世界法界調伏界調伏方便界。地
持瑜伽亦名此五名五無量。此五既是如來
境界故。後説智名迴觀智。此約三乘。問
既觀海。何不説海而説智耶。答以海是證
境故。證欲説彼即是説智。如人至寺觀
塔熏在自心後歸家説塔。即是説心非彼
塔也。問既在定得説。後何須起耶。答爲寄
法故。何者謂在定觀海。此在心中最細也。
十智觀海。雖在定中然寄在言。故次細也。
説分最麁。就機故。出定表示也。是則説以
智爲本。智以海爲本。以説依智成智依
理起故。文中三。初據智。二許説。三明説
意。此中佛子有五義。如攝論。一願樂大乘
爲種子。二般若爲母。三定爲胎。四大悲爲
乳母。五諸佛爲父。又有十義。如下彌勒知
識處説。十智者一由成即敗故成淨也。敗亦
爾。由此即具餘九等。故名不思也。此不思
句遍下九句。二中以衆生空有不二故。類
多故相即故相入故。具一切法故根性多故
故亦不思。又界是如來藏。隨縁作衆生名
起也。又起在智中也。三中一約有爲。二
無爲。三倶。四不倶。各通染淨思准之。根欲
攝在上二智中。亦在下七。如上問中辨。下
七明佛海。四無礙故。五稱根欲授故。普轉
故。六顯徳故。七光音故。八三輪攝故。九深
定故。相即及體用皆不壞也。十以總結別
也。本分竟。第七起定成益分中二。先起
主伴定。前明定不礙用故説十智。此明用
不礙定故云不壞。不壞彼定故也。云何
不壞。以由方便智釋顯也。二起益中二。先
内益亦二。初益此衆有四。一證法體。二依
證起巧智。三依智起妙*辯。四説無斷絶
謂由願力故也。二結通顯圓。二外益中三。
初動。二益。謂動時令恐。返此故樂也。又安
善因授樂果。又動時令壞。返此故寶嚴。三
雨寶謂是法門也。以是減十故*標十列七
也。第八毛光讃徳分中二。初一切如來毛
孔及光等。是上能加佛也。讃普賢徳顯具
徳説法。令衆尊重生渇仰故也。是上光明
讃歎音聲智。二十四頌中分二。初八歎普賢
廣大三業盡佛源底。於中初三身。次半語。
二半意於中初一半定。後一慧。次二
盡佛源底。後六歎體用普遍無礙應機。於
中初一體遍。謂普賢身在此會坐。即於十
方無邊世界一一皆見常在處彼。本來當
處而身不分。亦無來去。一切塵中一切衆生
身中皆亦如是。以衆生等即如故。是普賢
也。而實一乘佛國亦同普賢圓遍。即就勝
易解故。簡土約理寄三乘顯一乘耳。思
之可見。後五明用。一現身。二現法。三淨願。
四衆生。五現智。第九許説令喜分中亦二。
先長行摽意。謂前聞本分已生歡喜。今更
許説分故云重喜。二頌顯喜事。於中有十
頌分三。初二頌半擧佛化徳超情不測。於
中一深智説法。二嚴土調生後半通結能化
所化無盡難測。第二有五頌半誡衆令淨
堪爲法器。於中初半簡不堪聞。言樂惡
者作惡趣因也。著有者設作善業不求出
離。下句結非。謂不能了等顯非器也。次一
頌明具三力方堪爲器。一宿善根力。二近
善友力。三佛護念力。下句結云是等衆生能
得上智。次一頌具七心方堪聞法。一直心
離諂曲故。二淨心離求過等故。三慈心爲
益物故。四悲心爲救生故。五深心爲修行
故。六信心受深法故。七無厭足心渇心無
滿故。下句結云彼聞此法喜無量也。上來
二頌十門通辨一切堪聞法器。次二頌別
擧此衆。初一明具四徳堪知佛境。一住
普賢地。二具普賢願。三行普賢行。四證法
界空。下句結知佛境。次一頌歎此大衆現
得二利。一現前見佛。二得普賢方便。後一
頌通結但諸衆生得聞佛法皆是佛力。第
三有二頌擧法許説勸觀令樂。一擧法
勸觀。以佛及刹在身内故。勸衆令於毛
孔中觀。後一明具普眼方覩此法。下句許
説誡聽可知。下十眼中第十普眼者。平等
法門見法界故。若通論總具十眼名爲普
也。第十正陳法海分中。先明諸會能説人
異。唯僧祇小相二品是佛説。餘並菩薩説所
表。如下釋。又依智論有五説。一佛説。二弟
子説。三神仙説。四諸天説。五變化説。此據
出聲名句等。若望授與即通情非情。此約
三乘。又有五説。如下云。佛説菩薩説刹説
衆生説三世一切説。此通三世間等一切法。
約一乘也。文中二。初廣辨世界海。答前
果問。二從乃往過去下答前因問。初中二。
先散説世界。後偈頌總持。前中二。初通論十
世界。後別辨華藏界。亦是釋第十壞世界。
以成即是壞故。前中二。先摽列章門。二依
門別解。初中三。先總告引證。二正列十
名。三結其無盡。此十中初者有四義。一以
土體絶相由言方成故云説世界。如四堪
智中成也。如下縁生中説縛觀等。二由名
言熏識現土故名説也。三土中言音如下
頌中*辯。四世界立名不同故云説也。初一
説即世界。後三説之界。二攬縁界。三依故得
久。四外状區分。五内體盈滿。六徳相嚴麗。
七離垢用淨。八器淨佛興。九經時多少。十縁
散離作皆繁多深奧同名海也。凡一世界即
具此十。今通釋諸世界海略作十門 
一種類 二居人 三名體 四染淨 五
漏無*漏 六共不共 七世間涅槃 八依
正 九人法 十無礙。初明種類者。小乘
唯有一類娑婆等界。無別淨土。三乘中有
二。一約佛自住處有三。一法性土。二實徳
土。謂妙行等。三色相土。謂勝寶等。後二爲
自受用土。此三非是攝化處故此中不辨
也。二約佛攝化處亦有三。一化身土。此有
二。一染謂此娑婆等此約釋迦。二淨謂餘方
化土此約餘佛。二變染土。謂足指案地等。三
他受用土。謂十八圓滿等。初中二。若依始
教唯有百億閻浮百億釋迦爲攝化境。若
依終教如智論中以三千大千世界爲一
數。數至恒沙爲一世界性。數此性復至
恒沙爲一世界海。數此復至恒沙爲一世
界種。數此復至無量恒沙爲一佛世界所化
分齊。其受用土若始教在色界頂。爲引小
乘同界説故。若依終教不在三界。如涅
槃云西方去此三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
名無勝。是釋迦佛實報淨土。又於一切須彌
樓山世界畔間往往數有一淨佛土。此通
報化爲引衆生。三依一乘有二。一約果
分十佛自體國土海。此當不可説。寄縁説
十。如第二會説。二約攝化處有三類。一
從須彌山界及樹形等已去乃至一切衆生
形世界海爲第一類。二三千界外別有十
世界。一世界性。二世界海。三世界輪。四世界
圓滿。五世界分別。六世界旋。七世界轉。八世
界蓮華。九世界須彌。十世界相。此等當萬子
已云輪王境界爲第二類。三十蓮華藏莊嚴
世界海具足主伴如帝網等。是佛境界爲第
三類。此上三類通有十事。爲首成世界。一
説世界海。二起具因縁世界海。三住世界海。
四形世界海。五體世界海。六莊嚴世界海。七
清淨世界海。八如來出世世界海。九劫世界
海。十壞方便世界海。二所居人者。若小乘
唯有有餘依聖及凡位居也。三乘三中初二
通有凡夫二乘及地前菩薩并佛化身居也。
後一初地上菩薩及佛報身居也。解深密經
中三地菩薩生佛淨土者彼約七地明義。
即初地當彼第三也。又起信論中許地前菩
薩見報身佛者彼約終教。依三昧見也。
一乘三中多分論時。初見聞位。次解行位。後
向果位。通即可知。三處佛身同是十佛也
三名體者。世是時。界是分齊。謂於時中分
齊顯現。從相得名。繁多奧積深廣難窮同
名海也。世界即海從喩。持業釋也。若小乘
以子母七微及色等四塵并能造四大實色
爲體。若三乘中凡小地前倶以頼耶識爲
體。地上二義。報土亦同頼耶識爲體。若二
智所現即以唯識智爲體。故攝論云。菩薩
及如來唯識智乃至爲淨土體故。若依終教
倶以如來藏眞如爲體。若一乘以無盡法
界通三世間。人法理事等諸行相即互爲
其體准思可知。四染淨者。若小乘唯染。三
乘有二。一約位。二約法。初中有四對顯
其染淨。一約因果。謂金剛已還菩薩所住名
果報土。不名淨土。以過患未盡故。唯佛一
人使習都亡所居名淨。是故仁王經云。三賢
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二約一向
非一向。謂八地已上菩薩所住得名淨土。
以一向出三界事故。具足四句一向義故。
謂一向淨一向樂一向無失一向自在。七地
已還未名淨土。以非一向出三界故。縱
由願力而得出者。四句一向不具足故。謂
無流觀智有間斷故。非無失等也。此依攝
論辨。三約純雜。謂凡夫二乘雜居之處不
名淨土。地上菩薩生處名淨故。瑜伽論説
世界無量有其二種。謂淨不淨清淨世界中。
無那落伽傍生餓鬼。亦無欲界色無色界。
純菩薩衆於中止住。是故説名清淨世界。已
入第三地菩薩由願力故於彼受生。無
有異生及非異生聲聞獨覺。解云。此第三地
既名淨意樂。即是歡喜地。以約七地辨故。
四約退不退。謂入十住已去不退位。三賢
菩薩生處名爲淨土。於中亦有四果二乘
等。如阿彌陀土生彼皆住正定等。堪任已
還輕毛退位。三聚衆生共生之處不名淨土。
此四對八義中。初約果唯淨。後約退唯染。
中間相形皆通染淨。二約法四句者。或唯淨
謂於上四門中形取淨故。退位所居自性
淨故。或唯染謂四門中相形取染故。佛果隨
縁約機説故。起信論中名隨染業幻所作
也。或倶由前二義不相離故。或倶非以二
義互融非定一故。二相盡故。一乘亦二。初
約類中初類染。後類淨。中類通二。二約法
中或倶淨以即佛故。或倶染即衆生故。或具
二由前二義不相離故。或不倶以二相融
二相盡故。上三類中一一皆具此四句准思
知之。第五流無流者。若小乘唯有流。三
乘有二門。一隨相門。二融通門。初中四句
一唯有*流謂凡小地前所變土。二唯無流
謂佛所現土。三倶謂地上菩薩二智所變及
頼耶所現。此二雖爲苦道二諦攝然無別
二體。但隨義異攝。四倶非謂皆即空故。不
墮數故。此上約始教。二融通中亦四句。一或
一切皆無*流乃至凡位亦爾。以離諸*流性
故。如經云。色無流無繋受想行識無*流無
繋乃至廣説。二或一切皆有*流乃至佛亦爾。
以不離*流法故。如經言。諸佛安住三毒
四倒五欲等中得阿耨菩提乃至廣説。前句
不異*流之無*流故即無*流。後句不異
無*流之*流故無*流即其有*流。三倶以
前二義不相離故。四倶非以皆離縛脱性
故。如經言色無縛無脱受想行識無縛無脱
乃至廣説。一乘中如縁起法界。若無一即一
切不成。互融無礙亦具四句。全攝可知思
之。第六共不共者。於中有二。先明分齊。
後顯義相。初中隨一世界皆是有情。謂異
熟識由共相種成熟力故。變似色等器世間
相。問凡一世界有幾有情異熟識變。答唯識
論中有三師説。初師説云。一切有情。以契
經説一切有情業増上力所共起故。次師破
云。若爾諸佛菩薩應實變爲此雜穢土。諸異
生等應實變爲他方此界諸淨妙土。又聖
者厭離有色生無色界必不下生變爲此
土復何所用。有此三種大過失故明不得
通一切有情。應説現居及當生者彼異熟識
變爲此界。經依少分説一切言。諸同業者
皆共變故。後師轉破第二云。若爾器世界
將壞時。既無現居及當生者。誰異熟識變
爲此界。又諸異生厭離有色生無色界現
無色身。預變爲土此復何用。設有色身與
異地器麁細懸隔不相依持。此變爲彼亦
何所益。亦由如此三種大過。是故現居及當
生者皆不成變。謂初器將壞。當生現居倶
無受用。二若現受無色界身而於此土無
受用義。三設有色界身與此麁細異。亦無
依持受用。是故此三倶無變義。若爾誰識變
耶。正義應云。凡所變土本爲色身依持受
用故。若於身可有持用。設令生在他方自
地彼識亦得變爲此土。故器世界將壞。初
成雖無有情而現有土。此土並依唯識論
辨。第二顯共不共義相者。若小乘中既是極
微所共合成故唯是共。若三乘中有四句。
初或亦唯共。謂彼依報雖不離識而識是
別。土相是一。由彼彼識中共相種子共所現
故。如攬四塵共成一柱。一柱之相不離四
塵。非隨四塵而有四柱。當知此中道理
亦爾。若自受用土佛與諸佛共有一土。猶
如法身諸佛共依故。以是同法性土故。若
他受用土亦佛與菩薩之所共有。如王與
臣共有一國。諸雜染土亦是有情共業所現
故無別也。二如是依果實皆不共以各於
自本識中現故。論云。倶是有情異熟識各
變。同處相似不相障礙。如衆燈明。如多所
夢。因類是別。果相相似。處所無別。假名爲
共。實各有異。諸佛淨土亦復如是。各別識
變皆遍法界。同處相似説名爲共。解云。若
有一土不隨識別。則心外有法不成唯
識。論云。我説識所縁唯識所現故。由是當
知。皆自識變故各不同。三亦共亦不共者
由前二説不相離故。瑜伽云。外等諸物或
由不共分別爲因。或復由共分別爲因。若
共分別之所起者。分別雖無由他分別所任
持故。而不永滅。若不爾者他之分別應無
其果。彼雖不滅得清淨者。於彼事中正
見清淨。譬如衆多修觀行者。於一事中由
定心智種種無量異見可得。彼亦如是。解
云。此説依報隨共分別。其不共分別同前
第二。是故隨外器世界皆具如是二義而
成故雙存也。四非共非不共者有二義。一
由前二説互形奪故。隨定取一不可得故。
是故倶非。二由土依識土相盡故。識從縁
起無自性故。是故共與不共性相皆離不
可説也。此上若約果報頼耶識所變等即是
初教。若如來藏頼耶所現即屬終教。若一切
相盡唯一淨心平等平等。離言絶慮即屬頓
教。若依圓教有二義。一如前諸教所説即
同無盡法界帝網重重即入無礙具足主伴
即屬此攝。二以義求亦有四句。一或唯共
以同一法界故。相即故。二或唯不共以縁
起各別故。相不雜故。三或倶以上二義不
相離故。以全體相即而不壞故。四或倶非
以二相泯故。形奪盡故。第七世間涅槃門
有二。初隨相。二融通。初中有四句。一或
唯世間謂地前及凡位所居。二或唯涅槃謂
諸佛果位所住涅槃。設自受用土亦得是彼
大涅槃攝。三或亦世間亦涅槃。依寶性等論
依無流法界中有三種意生身應知。彼因
無流善根之所作故名爲世間。非是有流
業煩惱作亦名涅槃。依此義故。勝鬘經云。
世尊有有爲世間有無爲世間。有有爲涅
槃有無爲涅槃。解云有爲世間是凡位。無爲
涅槃是佛果。有爲涅槃無爲世間是變易報。
所望異故屬倶句。四義准諸佛清淨法界是
非世間。非涅槃。以非是二乘涅槃故。又亦
非雙林涅槃故。二融通者亦四句。一或唯世
謂佛淨土亦悉是器世間攝故。二或唯涅
槃*謂衆生染土亦相盡同性故。三或倶以理
事無礙故。論云。世間與涅槃無毫釐差別。
以無別故。無二而二雙現前也。四以無毫
分別故。二而無二。形奪倶盡故倶非也。經
云。如來不見生死不見涅槃。又此經云。世
間與涅槃二倶不可得。此之謂也。第八依
正門者。若小乘是唯依報。三乘中器世間雖
是本識及鏡智所現。而唯依報攝。若依圓教
中通三世間。以舍那佛有國土身等是故
世界悉是佛身。又有衆生形世界等。是故衆
生即世界。此並依正混融無礙故也。相即自
在故 第九人法門者。小乘非人法。三乘可
有是法門義。一乘具有。是佛普賢及衆生等
故唯是人。或諸世界並是法門故。如文云。
清淨妙形入於無量正法之門。此明世界等
悉是法門。第十無礙門者。小乘世界唯是
事相。於上但有苦無常空無我等理。三乘中
法性土唯理。餘皆是事。然上二宗。理之與事
非一非異名爲無礙。若一乘中略有十重。
一情事無礙。謂應情顯現事超情外。文云喩
如幻無方皆從妄想生。二理事無礙。謂全同
眞性而刹相宛然。文云法界不可壞蓮華世
界海等。三相入無礙。謂文云以一佛土滿
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等。四相即無礙。謂
文云無量世界即一世界等。五重現無礙。謂
於塵中見一切刹。刹内塵中見刹亦爾。如
是重重如因陀羅網。六主伴無礙。凡一世界
必有一切。以爲眷屬。七體用無礙。謂一刹
海必有大用。赴機説法。八隱顯無礙。謂染
淨隱顯異類隱顯等。約縁定之可知。九時
處無礙。謂或於一刹現三世劫。或一念中
現無量刹。如是無礙。十成壞無礙。謂成即
壞壞即成等。無礙顯現自在難知。超過情
慮。此十無礙同時具足。應以六相方便而
會融之。十世界義略辨如是。諸餘義相隨
文當顯。第二依章別釋中。十内初一不
釋。以釋餘九即爲説故。文中初釋前八
後釋第十。前中初七各二。謂長行及頌
文無頌。初中長行内四。一*標二成三辨四
結。一切世界海者是彼三類各各非一故也。
已成等者一以此諸縁通成三世一切世界。
而諸世界已未等異。二成一世界即遍三
世。前縁通界別。後界通縁別思之。此約一
乘。八縁中。一後得通*慧。二縁起法爾。三所
化業力。四菩薩行滿。應於彼界而得成佛。
則由此力彼界得成。五普因成也。六菩薩
爲嚴淨無餘刹故修願行。刹隨願行無礙
容持故云解脱自在。七大覺正因。八普願
攝成。然此八中初四是權成。其麁相故。亦通
染。後四約實成。其細相故。唯是淨。如經我
此土常安穩等。而一世界即具麁細故也。又
此八中總有四對。一初及第七約佛明權
實。二八及第五別約普賢明權實。以第八
是爲物故。三四及第六通約一切菩薩明
權實。四第二及三約理事爲權實。以業行
縁成不實故也。何故要具如此四縁。謂佛
爲教主。普賢是助化。菩薩及衆生所化。初二
中若無權無以熟生。若無實無以應眞。
後二中衆生業報縁虚後必有所依眞性。如
此八種等塵數因縁成一世界。皆互無障
礙全體遍收作不作等如縁起性。即空即
有即一即多融無分別思之。餘一一界准
之。頌中有二十分七。初四頌前佛神力。於
中一刹依鏡智現。二土以行修成。三化菩
薩。四悟衆生。次四菩薩應得道力。於中初
上半明行因。下半明智果。度猶到也。二上
半明土因。下半起土果。三上半依正因成。
下半明證入依正果境。四上半果廣。下半因
久。次二頌衆生業力。次二頌菩薩嚴淨佛
土願行力。次二頌普賢善根力。次四*頌普
賢自在願力。次二*頌佛依果故也。此頌總
通縁起異義。即爲法如是故。不別頌也
第二住中長行内二。先具標數。謂凡一世
界即具如是刹塵所依故云一一也。二略
列七事。一依善淨力住。二依無礙。三依如
意寶或一切。四依通明。五依縁起力。六
依法身持。七依法界願。依智論中摩訶名
大那名無。伽名罪。此約無失義釋。又云
或名大象。即陸行中力大也。或名大龍。即
水行中力大也。又初如善調象能破軍敵
約自利也。後如大龍降雨約利他也。頌中
十六半分九。初一頌依莊嚴住。二一頌虚
空住。三二頌依寶住。四一頌佛光謂威神是
也。五一頌力士。六五頌上*標中刹塵。依
猶略也。七二頌幻業。八一頌普賢願力。九二
頌半通顯因陀羅網安住相。初偈一塵内現
依正。後一半類多塵可知。第三形内長行
中別列七種。初四及七當相辨形五六二
種約喩顯状。一方如斗。二圓若珠。三非方
四維形。四非圓是八隅形。五水洄洑形。
六華形。七衆生形者謂有二義。一有世界
似衆生形。二即種種衆生皆是世界。如身中
八萬戸虫各有九億虫等。此即是世界准下
文亦是舍那佛轉法輪處也。是故文中但言
衆生形不言如衆生形。故知即以衆生爲
界也。此等一一形類皆遍法界。頌中十七半
分二。初三正頌前文。後十四半明刹徳用。
前中初一頌上總數。次一頌上別形。但頌
初四略無後三。依智論摩尼珠有八楞。
喩此隅形也。後一上半顯因異。下半明果
相。二徳用分二。初六半明徳自在。後一毛
孔下明用自在。前中初三約佛顯刹明堪
應機。一體成法門。二相顯臨機。三舍那
光照。是佛所有也。後三半約機正應顯成
差別。一機心業異感土多形。二佛土自在能
隨感現異。三雖應成染淨而法流不斷。四
下半結業多門感現難測。二明刹自在
中三。初四明依正自在。次二出其所因。後
二結用歸主。初中初二毛孔現刹。佛於彼
中爲衆演法。毛孔即明正報攝依佛還在
自毛孔之内。後二塵内所現種種形界。佛亦
在中轉尊法輪。塵是依報攝正等也。二出
所因中。由何得此自在容持。一由佛誓願
自在力故。二由衆生心業不思議故。三結
歸中。初一擧塵内佛。次半擧塵内刹。下半
正結歸主。第四體長行中。別内五並約事
顯也。凡論土體有五重。一眞如。二眞智。三
本識。四五塵。五諸事。諸事即法門。將爲歎
故。是以文中辨也。頌中十行。一寶華體。二炎
空體。三光明體。四電光及願體。五日珠體。六
寶炎及化體。七佛化體。八心業起體。或業
起心海成土。或心業起土。或妄念爲體。九
佛身光體。十普賢化願體。此等並是任放辯
才説不待次故也。第五莊嚴長行内別中
有四。一雲通相。二染業行。三淨因果。四結
可知。頌中十偈分五。初一頌上總數。次二
偈頌雲嚴。次一頌上衆生業嚴。次五頌上
佛嚴。於中初二嚴依。次一嚴正。謂佛數等
衆生故也。或衆生數等佛也。次二雜嚴。後
一頌上普賢嚴。第六清淨別中有五。一行
縁淨。二自利淨。三利他淨。四行滿淨。五得位
淨。皆從前起後可知。汎論土淨有七。一
當體淨謂以淨識爲相等。二事相淨謂淨寶
等故。三受用淨謂受用此土滅惑成徳故。
四住處衆生淨謂有徳衆生滿此世界故云
淨也。五主淨謂佛之土等。六淨行因生故。如
文無量行海所修集等。七淨行即土故
清淨。以行爲依止故也。如文可知。偈中九
頌分五。初一偈頌上總數。次一頌親善友。
次二頌上自利。謂一三昧行。二信忍行。次一
頌上利他次二頌上二行滿。次二頌上得位
益第七佛出世別中三句。初約現身普遍。謂
二身遍滿一切差別法界一一之處皆
身全現。亦不分身亦無限分故也。壽長短
如須扇多佛旦成暮滅。迦葉七日。釋迦
八十等此謂短壽。彌勒八萬。彌陀極算等爲
長壽。皆由機感故致然也。又初約一切處
現。後二句約一切時現。謂長短具故爲一
切也。問若爾處何不然。答差別法界遍多
少通有無故云遍滿也。頌中十偈。初三頌
前長行。初一頌總。次一頌身遍。後一頌脩短。
後有七偈明佛出現無方勝用。此中分七。
初一嚴土多少。次一説乘多少。次一救生多
少。次一化現廣狹。次一圓音普應。次一主伴
遍充。次一慈海普現總結也。此中或短壽
度多生。或長壽度少生。或長壽度多生。或
短壽度少生。或短壽説小乘。或反上。或長
壽説多。或反上。如是等與虚空法界等。
皆是慈海力所現故也。第八劫中略無偈
頌。總中塵等劫住者非是一一世界各住塵
等劫。良以一一世界劫住不同長短差別如
塵等也。所謂下別擧二門。有如是下總結
差別劫。義如別説。第九釋第十壞方便
世界海者。但壞有二種。一成即壞。以諸縁
各無作故。性自壞故。二三災壞即事壞也。今
此文中辨初義。下重頌偈中明後義故。又
釋。初即壞成。後即成壞壞。故名方便壞
也。又以後壞亦從縁無性故。何故須倶壞
者欲令見心盡故。成壞圓通故。問若爾亦
得初即不成故成成。後即不壞故成壞。
此則壞成倶成何不爾耶。答理實應爾。但
爲此文釋第十壞義。非釋成故不辨也。文
中有二。先擧意總告。謂分別華藏開示群
機。二正明所説。説中三。初擧主辨因。二有
須彌塵等下明因所成果。三是佛常轉法輪
處結果屬主。初中三。先總辨謂從初發意
即修此因。明因深果厚也。問瑜伽論説。一
切諸佛要經三阿僧企耶劫修行成佛無増
無減。何故此中乃説阿僧祇箇世界。一一世
界並末爲塵。一塵爲一劫。據此則有不可
説箇阿僧祇劫。何故不同耶。答彼約三乘。
據一方化儀唯就此須彌樓山世界説。是
故寶雲經云。我爲淺衆生説三阿僧
劫修行。然我實於無量阿僧祇劫所修行
也此是約會三乘歸一説。此文約一乘該
通十方因陀羅網等及樹形等諸類世界説。
又爲約法辨時。以法無盡故時亦無盡。文
中且擧十大數中初數爲則。亦即通帝網
喩故亦無盡也。問若爾一劫即無盡。何不但
言一劫耶。答此中無盡無盡故也。又徳無
不備曰嚴。垢無不盡曰淨。又初即福智交
飾。後斷徳離染。又亦得嚴即是淨嚴故也。
別中汎論土因有二種。一依因謂眞如淨識
及鏡智。二生因謂諸妙行願。今約後義略
陳三種。一廣福。二大願。三妙行。初中一一
劫者時廣也。一一劫中供塵等佛者田廣
也。又是佛故田深勝也准下地品應有一
切供具。即供具廣也。以上心深。心即供心廣。
此文存略故耳。准地論恭敬供養各有三
種。應尋彼文。新金剛般若論上卷亦有三
種供養。一給侍左右。二嚴辨所須。三詢承
法要。二願中一一劫時廣也。一一佛所者勝
縁廣也。塵等願願廣也。謂以大誓自要要
成此果。即要期願也。又所修福行悕成此
即悕須願也。對佛發弘爲修。眞實離染
爲淨。又十大願中淨佛國土願及餘諸願
應尋論之。三妙行中修時廣縁深廣行事廣
可知。亦對縁進造曰修。修成離染爲淨。謂
十度六度等行乃至一切行准之。又三中初
自利後利他中間通二利。又亦可具四多。
即四修一塵數劫即時多爲長時修。二塵數
佛所即供佛多爲恭敬修。三一一佛所發願
即願多爲無間修。謂願心相續也。四塵數行
即起行多爲無餘修
二所成果中分二。先明此主世界。後辨
結通。前中有三初顯本世界爲依持處
二從此香水海上有世界性住下明次重
顯雜類世界性三從香水海名樂光明下更
重辨十二佛國土七世界性。然此本師佛攝
化境界。諸教所説分齊不同。若小乘中但有
此一娑婆世界。若三乘有二。一化身化境。
謂此娑婆等。二他受用身化境。謂十八圓滿
淨土等。若約一乘十佛化境。蓮華藏莊嚴世
界海有三種。一蓮華臺藏世界雖遍法界。
對地上菩薩機現有増減。寄在色頂唯説
一界。二即此遍法界之華藏説十顯無盡。
即無盡箇華藏一一皆遍法界。三樹形等雜
類世界。一一皆有蓮華藏並似彼界。悉遍
法界。各各有十。無盡無盡。此三中初
約同教一乘辨。後二約別教顯耳。今此文
中據須彌山世界中辨華藏故。是故風輪
水輪還似彼也。以易信解故。印機而成故
 初文中分二。初別顯嚴相。後一一下總
結。前中有六。初辨風水華地爲根本所依。
二明地山上海嚴等。三地能映現嚴。四地
上香海嚴。五海間香河嚴。六河間寶樹嚴。此
六段中各有二。謂長行偈頌。就初段長行
中有五。一風輪無礙持。二依風有香海。三
依海有蓮華。四依華有世界。五依界有圍
山。初文有三。初總次別後結。別中前七各
持寶地中此有二義。一謂一風輪上有一
寶地如是次第。二其諸寶地皆遠在蓮華
上。然此風力雖縁起門各別。主屬無礙任
持故是法性風也。此中風有二義。一無礙義。
二有力義。故成縁起也。寶地亦二義。一可
貴義。二依持義。人法解行等法門。准之。八
持時者。以時依法立無自體故説持也。須
彌山地是下文所持雜世界處事遙有所主
故。一切有者。一是諸世界中三有等也。二亦
得通是寶地上諸莊嚴事爲一切有。又以
義求前七次第從細向麁。但屬持諸寶地。
後三漸麁持下文所持諸世界性四時三有
等。又此中最下風輪超越持於華上寶地。最
上風輪隣次持於華下香海者。顯上下鎔融
自在無礙故。爲異彼染土鹹烈海故。言香
水海也。香有二義。一普熏義。二芬馥義。水
亦二義。一清淨義。二洗濯義。海亦二義。一深
廣。二具徳。又有十義。如下説。以具主伴
故云一切也。華中二。初句辨義。大蓮華者。
梁攝論中四義。一如世蓮華在泥不汚。譬
法界眞如在世不爲世法所汚。二如蓮華
性自開發。譬眞如自性開悟衆生若證則自
性開發。三如蓮華爲群蜂所採。譬眞如爲
衆聖所用。四如蓮華有四徳。一香二淨三
軟四可愛。譬眞如四徳。謂常樂我淨。如
此等並爲依止義故也。彼論又約一復次
釋。謂如來願力所感。大寶蓮華王爲淨土
作依止也。華藏之名因此立也。下句香幢
等者依義立名。名有四義。一香有二義。一
約體是氛氳義。二約用是普熏義。二幢亦
二義。一約體是獨出義。二約用是降伏義。
如帝釋幢等。三光明亦二義。一是照闇義。二
現法義。四莊嚴亦二義。一是具徳義。二交飾
義。此中香即幢。香幢即光明。光明即莊嚴。皆
持業釋亦通依主准之。下明所持二句。初
句中華義同前。藏是含攝義出生義具徳義。
此中通論有二義。一由此土内含攝一切人
法等諸法門故。二含攝一切諸餘刹故。下
句金剛亦二義。一是堅義二利義。山亦二義。
一是高義二是靜義。圍繞亦二義。一是内攝
益義二外防敵義。謂以金剛外敵障不能
侵。内徳増長也。偈中二十頌分二。初七略
頌前文。後十三明勝用利益。前中分五。初
一頌擧果體用。次一頌前因中供佛淨福。次
二頌前大願。次一頌前果内風持寶地。次
二頌前土因大願。以是任放*辯才故説
不待次也。第二勝用中二。先六頌明依報用
益。後有七頌明正報用益。前中二。先明勝
用有四頌。一世界光。二菩薩光。三華色光。
四淨寶光。並是智等法光故能充照法界。
後有二頌明益相。初一滅惑成徳。二覩帝
網法界。後正報用益亦二。先明勝用有二
頌。一明刹外佛用。二明華内佛用。又前珠
中菩薩遍十方。此則華中諸佛等衆生界。依
正無礙故也。下明益相於中五。一擧所益
機。二興普教。三巧調機。四令住自分斷
徳。五令聞勝進智徳。問何不佛等語説法
而於光雲等説耶。答以此明刹用故爾也。
問若爾何故辨佛光等耶。答以依正圓融
故。佛亦是刹也問此中意辨華藏界。何故乃
説諸雜化用耶。答有二義。一以此是刹用
故辨用顯體。二即此化用爲依止故即是
刹也。問何故與長行不同耶。答長行略標
頌中廣顯故也。第二總明山下地海嚴者長
行五句。初二句顯地名。謂蓮華臺面爲寶
王地。二明地鎭海。三地相具徳。四地體堅
固。五明地勝用。於中初句出法寶。後句
起智照。頌中十偈分二。初六明衆徳嚴。後
四明法行嚴。又初是體備衆徳。後明妙用
自在。又初依後正。又初事相嚴後法理嚴。又
初法後人。又初頌前文後明異義並可知。
初中前一總辨嚴因。次二頌上山地。於中
初一標謂寶輪香輪爲山上嚴。珠輪衆寶爲
山下依。後一釋謂初二句釋上寶輪嚴。次一
句顯上香輪。下一句辨莊嚴義。楚云斫迦
羅此云輪圍山也。次一偈頌上體相二嚴。
謂初體後相。次一偈頌上香水海。次一偈頌
上地勝用。亦是海岸邊寶地上即有寶樹。樹
下座上有佛菩薩之身也。第二段中四偈。
初一總明身語法輪。次二別辨身色依正無
礙。於中初一佛現多嚴具之中。次多佛現
一嚴具内。即調物爲法輪也。又前華香幡
蓋中菩薩充法界。此則寶幢寶樹莊嚴中
衆諸佛身雲滿十方。並以正爲依也。後一
偈別顯上語法輪。此即刹説也。此上通三世
間圓融無礙。隨入一門皆具一切故致然
也。又此等諸文長行所説則編其次第。令隨
事生解。偈中所頌則融其始終。圓通無礙
順於法性。長行以法就機。偈頌會機歸法。
文家綺互善巧之相應知。第三寶珠嚴内長
行中六句。初句顯寶名。謂山爲外墎世界
居中故云内也。非在山中爲内。名不可
壞有四義。一體不可壞謂金剛末尼故。二
徳不可壞謂藏攝衆寶同在自中。衆寶不
相破以無相不相形奪故。自亦不壞以無
二故。三用不可壞謂雨物多端互無奪故。
四映不可壞謂能映現多身不可奪破。
現處重現不相礙故。二辨珠勝用謂洞徹
明煥故能現也。此中映是能現影爲所現也。
何故不現佛等及餘刹耶。謂彼非所化故。
若爾何不現心念耶。謂非色法無現義
故。三寶華嚴地中以爲莊嚴者。通上二句
同嚴大地。四雲嚴。五香嚴。六三世嚴者謂三
世諸佛嚴華藏界皆與此同。又亦此嚴同
三世故也。又所嚴藏體通三世故。縱於現
世以一華嚴由同所嚴故即通三世。是
知一華一鬘皆遍三世。三世倶現。各具過
未即該九世也。又以猶用也。縱所嚴刹唯
在一念用於三世一切嚴具而莊嚴故。即
所嚴同能嚴而遍三際也。又亦得能所一
念即含九世。通相即入故具十世。以顯
無盡也。於上四釋後三爲勝。頌中十偈分
四。初一偈半頌上不壞摩尼。次二偈半頌
寶華嚴。次一偈頌雲嚴。次五偈頌三世刹
嚴。於中初一地現三世行。次一地塵倶刹
入。次一菩薩受用嚴。次一佛法體用嚴。次一
得普賢願及佛智者能入多刹。第四香海
嚴中長行別内十四句。一香寶岸。二寶網覆。
三寶水流。四衆華敷。五末香其水。六出佛
音。七香普熏謂教法所及也。八寶階道謂入
法階梯也。九珠欄楯謂防外非守内徳。十
潮浪聲。十一華閣圍。十二華城周外。十三香
華布水。十四香樹爲嚴。並即事即法可准
思之。頌中十偈。初一頌海。二頌岸。三頌水
及佛音。四頌階及欄。五頌寶樹。六頌華布。
分陀利此云白蓮華也。七頌寶網。八頌華
城。九一頌以周其外。十擧因結成。第五香
河嚴内長行別中三句。一華覆。二出處。三隨
流。以依正無礙從佛出。爲表正故眉間出。
謂教河流潤從證智出故也。然教帶眞義
故寶王隨流不失眞性。即隨縁不變無二是
也。頌中十偈。一總明河相。二涯岸莊嚴。三
香水流浪。四迴旋所至。五踊寶自然。六河體
普周。七網演因修。八岸聞果行。九河周舒
因。十河原從果。第六寶樹中長行内五句。
一明樹體謂無流法林樹等。即衆徳建
義也。二寶幔覆即大慈普覆。三因力所起。四
果徳加成。五極盡嚴際。頌中二偈。初一頌
果行自在。後一頌因行所起。又此二頌即是
樹。以人法無礙故。第二總結中分齊境多。
別説難盡故。總云一一。然於一中嚴事猶
多故。總云塵數。又嚴別難彰故。通云清
淨可知
第二大段明第二重。依前蓮華臺内諸香海
上所持諸雜世界性。於長行中初總後別。
別中先辨所依住有六。後顯能依形有九。
此中世界性者謂積世界成性。積性成海
等。如上所引智論説。又此下文於世界海
中有世界性。世界性中有一世界等。故知
積成也。何故名性者有二義。一望前諸
界攝諸流類積結成性。如久習成性等。二
望後海等有爲因義故亦得名性。問積
界成性。界亦因義何不名性。答無融結
闕初義也。問十世界中海望於後亦
積成餘界。何不名性。答初積結攝已得
性名。後開異義轉立別號故不名性也。
頌中十偈分四。初二偈頌上住形。二有三
偈明刹有色聲莊嚴。顯體徳圓備。三有三
偈明諸刹土即入無礙。顯妙用自在。四有
二偈明三世間自在。即顯攝化勝用依正無
礙也
第三大段明向上廣持諸刹。於中二。初牒
上海及海上華。二辨持刹及性。此中十二佛
土七世界性有諸徳釋。爲華藏界外十方國
土。詳其文恐不然。既取華藏内香海中蓮
華而持。故知非外。況下文結屬舍那故
非外。但此中大意明衆香海。中略擧一海。
一海所持十方刹中略擧一方。一方既爾説
不可盡。餘方例准一海所持十方無盡皆遍
法界。餘一一海皆持十方各遍法界。無礙
圓融無盡自在即不可説不可説也。大意如
此思之。二所持中二。初一方後結十方。前
中二。先明十二重佛土。後辨七世界性。此
十二佛土。有人用配十二因縁。有配菩薩
十二住等。一一釋之。義恐不然。豈以十二
數同即便配釋。但此經所明皆應十數以
顯無盡。縱有十二七八等數皆是増減之
十。如地論釋。還是十數。豈得配耶。況義理
又別。又此經所説一事一土皆遍法界具足
一切人法教義因果理事等一切法門。非適
一相故不可以一門釋耳。上下諸文皆准
此知。問若爾上來諸文何故皆以一二義等
釋耶。答還以一切之一釋故無過。是故或
一不少。或多不増。爲成文故布之前後。深
須得意。多少無礙。又汎論佛及刹立名不
同。略由五相。一或因機感。二或由佛本願。
三或依本行。四或先佛記別。五或表示法
門。此中佛及刹土依正圓融可以法義而
消息之。塵數香海及世界性准釋可知。又有
義此上總爲二重。初辨此佛華藏土及所持
世界性。後從十二佛土下辨他佛土。亦持
世界性。總爲二對須思之。結通及結屬並
可知。第二重頌中有七十頌。但頌次前長
行中事。非是頌前十世界海及華藏等。以
彼各有偈。重頌訖。由前十二佛國七世界性
皆通有此十海義故。是故偈中頌顯其状。
與彼長行綺互廣略亦同前諸文。於中分
二。先九頌總頌前文。二餘頌別頌前中十
海。初中有四。初一顯根本所依華藏土海。
次三總辨能依異類諸刹。次三別略顯能依
刹形。後二通擧佛刹大用。第二頌十海中
文則爲十。初有十一偈。頌起具因縁世界
海。於中有七因縁。初三頌神力因。此中初
一就本無壞。後二隨末虧盈。二如依種種
下二頌頌業種因。初一報異。後一業殊。三譬
如意寶下二頌頌願力因。初一寶珠現色
喩。後一就現空雲喩。四猶如工幻下一頌
幻業因。五如見彩畫等一頌頌心畫因。六
衆生心不同等一頌頌妄想因。七猶如見導
師等一頌*頌心行因。此七何別者。初是現
威神。二是種子。三是宿願力。四是現行。五
是本識現。六是轉識相。七樂欲器故別也。二
無量眞珠下二頌頌莊嚴世界海。三或有佛
刹地下四頌頌清淨世界海。於中初一唯染
次二亦染亦淨後一唯淨心初一衆生次二
菩薩後一諸佛故令所居土有染淨。此三
漸次向淨故也。四一佛國土中下四頌頌
壞方便世界海。亦初一唯壞次二亦成亦壞
後一唯成無壞。以染可壞淨常存故。五或
有佛刹起下二十頌頌體世界。於中初六純
染苦體。次四雜苦樂體。後十純淨樂體。於中
初五隨事辨體。後五妙用自在。六或無量佛
土下三頌頌住世界海。於中初一擧能依之
形。後二顯所依住相。七或如師子座下三頌
頌形世界海。八或壽命一劫下二頌頌劫世
界海。九或國土無佛下五頌頌佛出世世界
海。於中初一總標。次二明化身示現。次一
機熟無時不現。後一非器無時有現。十或
刹極濁惡下七頌頌説世界海。於中初二惡
道聲。次二善道聲。後三法輪聲。上來總相通
答於前果問竟
自下第二大段辨得果之因。答前問中一切
菩薩所修行海等問也。又釋亦是於前諸世
界性中開一世界性。顯内所有三種世間及
五海等。文中分四 一擧往時處辨佛興
世。爲修行縁 二從彼炎光城下明普莊
嚴童子能修行人 三童子見佛下辨對縁。
正修成自分行 四彼佛滅後下明復更見
佛成勝進行。初中四。一擧往時。二明往
處。三處中場。四場上佛出。第二往處中四。一
海中取性。二性内山林。三林東勝城。於中
初依報勝。後人衆勝。四眷屬城嚴。第三場
内。初場地後華座。第四佛興中。初佛出後
放光利益。第二擧能修行人中。王有順理
善*慧令物愛見。問涅槃中一切輪王。皆定
千子不増不減。何故此中乃不同耶。答彼
是王四天下之輪王。約三乘説。此是
世界性之輪王。故寛細於彼。如白淨寶網
等。以一恒沙金輪王福所感。此約一乘。説
不同也。又王及長子是福分。童子爲*慧分。
是故成入道之器。徳周法界曰普。普徳交
飾爲嚴。普之嚴普即嚴。普嚴之童子。普嚴即
童子。並通二釋。離染貞潔素爲道器故
云童子。如文殊等。第三修成自分行中
二。初見佛得定爲自分之始。後聞經得定
成自分之終。前中有四。一自利得定。二偈
勸化他。三王喜偈告。四倶共詣佛。初中見
佛功徳善根因縁故者有三釋。一由見佛
功徳善根之因縁力。此則唯屬境力也。二
由見佛功徳所生善根因縁力故得定。三
由外見佛功徳爲縁内自宿有善根爲因
因縁具故令得定也。此十定中初五爲成
利他。一具果法。二入普巧。三巧成嚴器。
四正益機。五益分齊。後五爲成自利。一
成加行。二入正證。三廣後智。四順涅槃。
五順菩提。又初一總餘九別略釋可知。二
普勸中初説偈後偈聲分齊。偈中初四歎佛
徳難遇。次三明遇成勝益。後一結勸興供。
三王喜偈告中二。初王聞歡喜。後偈勅告令
於中三。初一擧告宣告。次七令嚴辨勝供。
後一令興念詣佛。四倶共詣佛。初王及
内眷屬。後八部外眷屬。第二聞經得益中三。
初明説經名者謂行能現果。擧果取因故
云現等。若從此義唯據因也。又此佛集會
即爲顯現。此則唯果。此中三世是三現在
故即具九世十世也。不爾過未既無。如何
説現。是一乘圓教故攝眷屬耳。二童子獲益
中二。初得定自利益。二説偈化他益。初中四
定。一普該境法。二攝入歸心。三契法無畏。
四慧眼圓明。二利他中二。初説偈後得益。偈
中三。初一總。謂上半頌前法眼定。下半總擧
眼所見。次七偈別辨佛本生。由佛而得見。
後二別見諸佛而爲物修因。獲益可知。三
如來讃述九偈中分五。初一總歎童子。次二
別記正報。次二別記依果。次二歎其苦行。
後二總記依正
第四大段成勝進行中二。初擧佛爲行所
依縁。於中先佛滅後佛興者。爲行異縁別故
也。童子報命猶存者。爲行相續故也。二依縁
行益。於中二。初見佛得四定爲勝進
之始。一念佛者。地論云如佛所得我亦當得
爲念佛也。二入於普門窮茲海藏。三智持
爲能轉。智法輪正成所轉。四深法悦神故
也。二聞經得定爲勝進之終。經名者謂法
界自性清淨故云離垢。具恒沙功徳故曰莊
嚴。前經就果相。此中約果體者爲自分勝
進漸深故也。二定中初約自利後約利他。
又此中童子得法是何位者。義准上下經意
有三種成佛。一約位以六相方便即十信
終心勝進分後入十解初位即成佛。以此是
三乘終教不退之位故。以一乘六相融攝即
具諸位至佛果也。是故此中童子見初佛
爲信位自分。聞初經爲信位勝進。見後佛
當解位初自分。聞後經爲解初勝進。以
攝諸位皆具足故。二約行總不依位。
自分勝進究竟即至佛果。三約理則一切衆
生並已成竟。更不新成。以餘相皆盡故。性
徳本滿故。此後應有結會。謂彼童子者今
某甲字等。亦應有動地雨華他方來證及
結通十方并偈重頌等。但經來不盡故未有
也。問此會既了。何不衆中有人得益。答略
由四意故無別益。一於前三義中由初二
義故。説童子益相。由後一義故。衆中無別
獲益。二光統釋云。此經佛初成道説。但顯
一乘圓教法輪體爲諸教之本。諸教益相爲
此益故不辨也。三但教有二種。一説逐機
教。攝法隨機。機有増進隨分辨益。二逐
法教。攝機同法。法無増損故無別益。四此
經猶如日出先照高山。既無中下之機故
無隨分之益。下文諸會並准此知。釋第一
會竟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三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四此從第二會
初盡此會竟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名號品第三
亦作四門分別 初釋名 二來意 三宗
趣 四釋文。初中三。先分名者自下明
二修因契果生解分。謂從此至第六
會來。辨説所修五位之圓因成十身之滿
果。令諸菩薩解此義相故以爲名。二會
名者名普光法堂會。然釋有五義。一約
事。謂佛於堂内放光普照故。名此堂爲
普光。於中説法又名法堂此依主釋。二
約法。謂眞俗遐周曰普。妙智照達云光。境
智玄軌爲法。此普光即法。又詮普光之法。
堂内説此。依主爲名。法通二釋。堂唯依主。
三約境。謂普體光用。法通教義。四唯約智。
亦如境説。五約實。謂無礙法界一塵一行。
皆遍因陀羅網重重顯現。故稱爲普。即普圓
明煥曜。故復云光。無不正軌。故亦云法。則
法應縁成陰爲堂。皆持業釋。如以三空爲
門等。例准可知。又信該六位稱普。滅惑顯
理爲光。陰機爲堂。三品名者如來之名號
依主釋。或如來則名號。以十號中如來爲一
故。於中名謂釋迦等別名。號謂十號諸佛通
名。又召體爲名。標徳爲號。又亦名號無別。
如文内説。二來意亦三。先明分來者前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