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妙法蓮華經玄義 (No. 1716_ 智顗説 ) in Vol. 33

[First] [Prev+100] [Prev] 780 781 782 783 784 785 786 787 788 789 790 791 792 793 794 79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段。而住草庵。非究竟理。對前生死有邊。即
是涅槃無邊。二倶可破可壞。非眞實道。故
不名實相也。四就偏簡者。諸大乘經。共二
乘人帶方便説者。名字既同義須分別。如
摩訶衍中云。三乘之人。同以無言説道斷煩
惱。中論云。諸法實相三人共得者。二乘之人
雖共禀無言説道。自求出苦無大悲心。得
空則止。鈍根菩薩亦爾。利根菩薩大悲爲
物。深求實相。共實相者智如螢火。是故非
實。不共實相智如日光。是故爲實。大經云。
第一義空名爲智慧。二乘但空空無智慧。菩
薩得不但空即中道慧。此慧寂而常照。二乘
但得其寂。不得寂照故非實相。菩薩得寂
又得寂照。即是實相。見不空者復有多種。
一見不空次第斷結。從淺至深。此乃相似
之實非正實也。二見不空具一切法。初阿
字門則解一切義。即中即假即空不一不
異。無三無一二乘但一即。別教但二即。圓
具三即。三即眞實相也。釋論云。何等是實
相。謂菩薩入於一相。知無量相。知無量相。
又入一相。二乘但入一相。不能知無量相。
別教雖入一相。又入無量相。不能更入一
相。利根菩薩即空故入一相。即假故知無量
相。即中故更入一相。如此菩薩深求智度
大海。一心即三。是眞實相體也。華嚴不共
二乘。但約菩薩三智次第。得亦非正實。不
次第得者是正實也。若方等中四人得三智。
三人爲虚一人爲實。大品三慧説三智屬
三人。前二不深求淺而非實。後一人深求
一心三智。是故是實。此經汝實我子無復四
三之人。十方諦求更無餘乘。但一實相智。
決了聲聞法。但説無上道純是一實體也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八上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八下
 天台智者大師説 
大經云。一實諦者則無有二。無有二故
名一實諦。又一實諦名無虚僞。又一實諦
無有顛倒。又一實諦非魔所説。又一實諦
名常樂我淨。常樂我淨無空假中之異。異則
爲二。二故非一實諦。一實諦即空即假即中
無異無二。故名一實諦。若有三異則爲虚
僞。虚僞之法不名一實諦。無三異故即一
實諦。若異即是顛倒未破。非一實諦。無三
異故無顛倒。無顛倒故名一實諦。異者不
名一乘。三法不異具足圓滿。名爲一乘。是
乘高廣衆寶莊挍。故名一實諦。魔雖不證
別異空假。而能説別異空假。若空假中不異
者。魔不能説。魔不能説名一實諦。若空
假中異者名顛倒。不異者名不顛倒。不顛
倒故無煩惱。無煩惱故名爲淨。無煩惱則
無業。無業故名爲我。無業故無報。無報故
名樂。無報則無生死。無生死則名常。常樂
我淨名一實諦。一實諦者即是實相。實相者
即經之正體也。如是實相即空假中。即空故
破一切凡夫愛論。破一切外道見論。即假故
破三藏四門小實。破三人共見小實。即中故
破次第偏實。無復諸顛倒小偏等。因果四諦
之法。亦無小偏等三寶之名。唯有實相因果。
四諦三寶宛然具足。亦具諸方便因果四諦
三寶。何以故。實相是法界海故。唯此三諦即
是眞實相也。又開次第之實。即是圓實證道
是同故。又開三人共得實。深求即到底故。又
開三藏之實。決了聲聞法。又開諸見論實。
於見不動而修道品故。又開諸愛論實。魔
界即佛界故。行於非道通達佛道。一切諸
法中悉有安樂性。即絶待明實是經體也。正
譬簡者。今借三喩正顯僞眞。兼明開合破
會等意。一譬三獸渡河。同入於水。三獸有
強弱河水有底岸。兎馬力弱。雖濟彼岸浮
淺不深。又不到底。大象力強倶得底岸。三
獸喩三人水喩即空。底喩不空。二乘智少
不能深求。喩如兎馬。菩薩智深喩如大象。
水軟喩空。同見於空不見不空。底喩實相
菩薩獨到。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到又二種。小
象但到底泥。大象深到實土。別智雖見不
空。歴別非實。圓見不空窮顯眞實。如是喩
者。非但簡破兎馬二乘非實。亦簡小象不
空非實。乃取大象不空。爲此經體也。此約
空中共爲眞諦。作如此簡也。二譬頗梨如
意兩珠。相似形類欲同。而頗梨但空。不能
雨寶。如意珠亦空亦雨寶。頗梨無寶以喩
偏空。如意能雨以喩中道。此就有無合爲
俗簡僞顯眞。今經體同如意也。又但約一
如意珠爲譬者得珠。不知力用。唯珠而已。
智者得之多有所獲。二乘得空證空休息。
菩薩得空。方便利益普度一切。此就含中
眞諦。簡其得失也。今經如智者得如意珠。
以爲經體。三譬如黄石中金。愚夫無識視
之謂石。擲在糞穢都不顧録。估客得之融
出其金。保重而已。金匠得之。造作種種釵
釧鐶鐺。仙客得之練爲金丹。飛天入地捫
摸日月。變通自在。野人喩一切凡夫。雖具
實相不知修習。估客喩二乘。但斷煩惱礦
保即空金。更無所爲。金匠喩別教菩薩。善
巧方便知空非空。出假化物莊嚴佛土。成
就衆生。仙客喩圓教菩薩。即事而眞。初發
心時便成正覺。得一身無量身。普應一切。
今經但取金丹實相。以爲經體也。就同而
爲喩。從初至後同是於金。凡夫圓教倶是
實相也。就異爲喩者。初石異金。次金異器。
器異丹。丹色淨徹類若清油。柔軟妙好豈同
環釧。状乖色別故不一種。此就與奪破會
簡其得失。引此三喩者。前喩根性。根性有
淺深。淺得其空深得其假。又得其中。次喩
三情。初情但出苦。不志求佛道。見眞即息。
次情歴別不能圓修。後者廣大遍法界求。
第三喩三方便。二乘方便少守金而住。別教
方便弱。止能嚴飾營生。圓教方便深。故能呑
雲納漢。今明此經實相之體。如大象得底。
堅不可壞以譬體妙。圓珠普雨譬其用妙。
巧智成仙譬其宗妙。如此三譬即是三徳。
不縱不横名爲大乘。於大乘中別指眞性。
以爲經體。六就悟簡者。夫法相眞正誠如
上説。行未會理豈得名諦。徒勞四説逐悟
生迷。聞粖謂軟聞雪謂冷。聞貝謂硬聞
鵠謂動。終不能見乳之眞色。情闇夜遊何
能到諦。叫喚求食無有飽理。執己爲實餘
是妄語。此有彼無是非互起。更益流動云何
名諦。若欲見諦慚愧有羞。苦到懺悔。機感
諸佛禪慧開發。觀心明淨信解虚融。爾時猶
名闇中見杌。髣髴不明。人木蟲塵尚不了
了。若能安忍法愛不生。無明豁破如明鏡
不動淨水無波。魚石色像任運自明。清淨心
常一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金錍抉眼。
一指二指三指分明。爾時見色言有亦是。言
無亦是。云何有是的的之色。與眼相應。諦
諦之理與智相稱。名之爲有。云何爲無。無
復堅冷軟動之相。名之爲無。論云。一切實一
切非實。亦實亦不實。非實非不實。如是皆名
諸法之實相。如舍利弗安住實智中。我定
當作佛。爲天人所敬。爾時乃可謂永盡滅
無餘。是名眞實見體。故涅槃云。八千聲聞。
於法華中見如來性。如秋收冬藏更無所
作。約理明無所作。此是究竟之理也。約教
無所作。聞此教已更不他聞也。約行無
所作者。修此行已更不改轍。如是等種種
無所作義云云。略而言之。隨智妙悟得見經
體也。當以隨智妙悟意。歴諸諦境中。節節
有隨情智情智種種分別。簡餘情想。唯取
隨智明見經體也
○三一法異名者更爲四。一出異名。二解
釋。三譬顯。四約四隨。一出異名者。實相之
體秖是一法。佛説種種名。亦名妙有眞善。
妙色實際畢竟空。如如涅槃虚空佛性。如來
藏中實理心。非有非無中道第一義諦。微妙
寂滅等。無量異名悉是實相之別號。實相亦
是諸名之異號耳。惑者迷滯執名異解。經云。
無智疑悔則爲永失。小乘論師專於名相而
起諍競。非法毀人。世代倣㩭爲法怨讎。大
乘學者亦復如是。學妙有者自稱至極。聞
畢竟空而生誹謗。不受其法不耐其人。
學畢竟空者。自類朋聚。引正向己。推邪
與他。皆不識天主千名。聞釋提桓因而
喜。聞舍脂夫而恚。恭敬帝釋慢辱拘翼。將
恐其福不補其失。實相亦爾。同是一法豈
可謗一信一耶。二解釋者。小乘名體由來
易簡。置而不論。今所分別。但約別圓八門。
更爲四句。一名義體同。二名義體異。三名義
同而體異。四名義異而體同。初句者。妙有爲
名。眞善妙色爲義。實際爲體次以畢竟空
爲名。如如爲義涅槃爲體。次以虚空佛性
爲名。如來藏爲義。中實理心爲體。次以非
有非無中道爲名。第一義諦爲義。微妙寂
滅爲體。如是等名字。所以理趣雖殊而同
用一門。意無有別。故言名義體同也。第
二句名義體異者。如妙有是名。畢竟空是
義。如來藏爲體。又空是名。如來藏爲義。中
道是體。又如來藏爲名。中道爲義。妙有爲
體。又中道是名。妙有爲義空爲體。如是等
四門更互不同。三種皆別。故言名義體異
也。第三句名義同而體異者。如妙有爲名。
妙色爲義。畢竟空爲體。是則二同一別。故
言名義同而體異。又空爲名。如如爲義妙
有爲體。此亦二同一別。餘兩門亦如是。故
言名義同而體異也。第四句名義異而體同
者。如妙有等名名不同。眞善色等義義有
異。而同歸一體更無二趣。故言名義異而
體同。三門亦如是。前三句名義皆不融。初
句尋一名得一義得一體。當門圓融不關
餘事。第二句尋異名識異義異體。體義名
最不融。此易可知。第三句體既不融。名義
雖同終成不合。皆是別門明義。不得意者
諍從此起。或小陵大或大奪小。何者。小乘
欲斷生死。聞畢竟不但空。順其情欲。謂是
但空。執此起諍。又小乘欲斷生死故非
有。破執涅槃病故非無聞中道非有非
無。扶其小情謂是已典非有非無。故於二
門多起諍競。若聞中實理心與小相乖。則
不起諍。何者。二乘翫空。而今聞有二乘灰
身滅智。今聞心智與彼情乖。故不執作諍
也。是以小陵盜大故諍。大奪小者。大乘學
者。見共三乘人空門非空非有門。名同二
乘不見深意。即推屬誑相不眞宗。但取妙
有亦空亦有兩門。引是圓常之法。輸二不
輸二。此諍少可。若知空是不但。非有非無
是遮二邊者。則四門倶奪。而小苦諍於二
門。又大乘四門名義不融。門門各諍自相呑
噬況爾。小乘。野干陵奪師子。寧當不噉爾
乎。三句生諍非今經體也。第四句名義異
而體同。體有衆義功用甚多。四門隨縁種種
異稱。以體融故圓應衆名。法體既同。異名
異義而不諍也。其相云何。今當略説。無量
義云。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謂
實相。實相之相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爲
實相。此從不可破壞眞實得名。又此實相
諸佛得法。故稱妙有。妙有雖不可見諸佛
能見。故稱眞善妙色。實相非二邊之有。故
名畢竟空。空理湛然非一非異。故名如如
實相寂滅。故名涅槃。覺了不改故名虚空。
佛性多所含受。故名如來藏。寂照靈知故
名中實理心。不依於有亦不附無。故名
中道。最上無過故名第一義諦。如是等種
種異名。倶名實相。種種所以。倶是實相功
能。其體既圓名義無隔。蓋是經之正體也。復
次諸法既是實相之異名。而實相當體。又實
相亦是諸法之異名。而諸法當體。妙有不可
破壞故名實相。諸佛能見故名眞善妙色。
不雜餘物名畢竟空。無二無別故名如
如。覺了不變故名佛性。含備諸法故名如
來藏。寂滅靈知故名中實理心。遮離諸邊
故名中道。無上無過名第一義諦。隨以一
法當體。隨用立稱。例此可知。大經云解脱
之法多諸名字。百句解脱秖一解脱。大論云。
若如法觀佛般若與涅槃是三則一相。其
實無有異。若得此意。知種種名皆名實相。
亦名般若亦名解脱。三法亦是諸法名。諸
法亦是三法體云云。三譬顯者。譬如一人名
金師。能鍛金其體黄。譬初句法也。譬如一
人名青。而能作漆其身白淨。又一人名烏。
能研朱其身則紫。如是等無量百千。名技身
異。譬第二句。譬如百人同姓同名。同解一
技而其身各異。譬第三句。譬如一人遭亂
家禍。處處換姓處處變名。如張儀范蠡之
類。渉多官職身備衆位。若從多技得名
書畫金鐵等師。若從文官儒林中散。若從
武官熊渠次飛。隨處換名譬名異。隨技得
稱譬義異。而體是一更非異人。經言王家
力士一人當千。此人未必力敵於千。直以
種種技藝能勝千故。故稱當千。工遍衆技
無技不通。仕具衆位無官不歴。是不可壞
人。妙技術人。有體氣人無過患人。遍通達人
能破敵人。上族姓人富財技人。多知人中庶
信直人。頂蓋人。譬第四句法也。譬顯冷然。
故知前三句屬別意。後一句屬圓意也。四
約四隨者。問實相一法。何故名義紛然。答
隨彼根機。種種差別赴欲赴宜。赴治赴悟。
例如世人學數則捨大。修衍則棄小。習空
則惡有。善地則彈中。既不欲聞聞之不
悦。無心信受不滅煩惱。不發道心。各於
己典偏習成性。得作未來聞法根縁。如來
于時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以若干言辭
隨應方便。而爲説法。爲有根性説妙有眞
善妙色。不違不逆。信戒忍進蕩除空見即
能悟入。契於實相。爲空根性説畢竟空如
如涅槃等。諦聽諦受以善攻惡。無相最上。
爲亦空亦有根性。説虚空佛性如來藏中實
理心。欣然起善離非心淨。爲非空非有根
性者。即説非有非無中道。遮於二邊。不來
不去不斷不常不一不異等。欲得聽聞。欣
如渇飮。信樂修習衆善發生。執見皆祛無惡
不盡。第一義理豁然明發。隨此四根故四
門異説。説異故名異。功別故義異。悟理不
殊體終是一。故求那跋摩云。諸論各異端。
修行理無二。偏執有是非。達者無違諍。故
四隨殊唱。是一實之異名耳
○第四明入實相門者。夫實相幽微其理
淵奧。如登絶壑必假飛梯。欲契眞源要
因教行。故以教行爲門。下文云。以佛教
門出三界苦。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門
名能通。此之謂也。略爲四意。一略示門相。
二示入門觀。三示麁妙。四示開顯。示門相
者。夫佛法不可宣示。赴縁説者。必以四句
詮理。能通行人入眞實地。大論云。於如是
法説第一義悉檀。所謂一切實一切不實。
一切亦實亦不實。一切非實非不實。如是皆
名諸法之實相。實相尚非是一那得言四。
當知。四是入實相門耳。又云。四門入清涼
池。是門無礙。非唯利者得入。鈍者亦入。非
唯定者。散心專志精進者亦得入。又云。般若
有四種相。所謂有相無相。乃至非有非無相。
般若尚非一相云何四相。當知亦是入般
若門也。又云。般若波羅蜜。譬如大火焔四
邊不可取。邪見火燒故。若不觸火温身熟
食。若觸火者火則燒身。身既被燒温食無
用。四門本通般若。除煩惱辦大事。若取著
者則成邪見。燒於法身。法身既燒四門通
何等。若不觸火門則能通也。若以佛教
爲門者。教略爲四云云。若於一教以四句
詮理。即是四門。四四合爲十六門。若以行
爲門者。禀教修觀因思得入。即以行爲
門。藉教發眞則以教爲門。若初聞教如
快馬見鞭影。即入正路者。不須修觀。若初
修觀。如夜見電光即得見道者。不更須
教。並是往昔善根習熟。今於教門得通名
爲信行。於觀門得通名法行。若聞不即
悟應須修觀。於觀悟者轉成法行。若修觀
不悟更須聽法。聽法得悟轉名信行。教
即爲觀門。觀即爲教門。聞教而觀觀教而
聞。教觀相資則通入成門。教觀合論則有三
十二門此語其大數耳。細尋於門實有無
量。五百身因三十二不二門。善財遊法界
値無量知識。説無量教門無量觀行。如喜
見城千二百門。實相法城豈唯一轍。經云。
説種種法門宣示於佛道。今且約四教。明
十六門相。三藏四門者。初明有門。謂生死法
本非世性微塵父母所作。乃是無明正因縁
法。出生諸行。煩惱業苦三道。悉皆是有。一
切有爲無常苦空無我。能發得煗頂世第一
法。發眞無漏因用眞修道。此則道諦亦是
有。子果既斷。得有餘無餘涅槃。故大集云。
甚深之理不可説。第一實義無聲字。陳如
比丘。於諸法獲得眞實之知見。此則因滅
會眞眞亦是有。此是諸阿毘曇論之所申。見
有得道即有門也。二空門者。即是彼教析
正因縁。無明老死苦集二諦。三假浮虚破假
實。悉入空平等發眞無漏。因空見眞空。即
第一義之門也。故須菩提。在石室觀生滅
無常。入空因空得道見佛法身。恐此是成
實論之所申也。三明有空門者。即是彼教
明正因縁生滅。亦有亦空。若禀此教。能破
偏執有無之見。見因縁有空發眞無漏。因
有無見眞有無。即是第一義之門也。此是迦
旃延。因門入道故作昆勒論。還申此門也。
四非有非無門者。即是彼教明正因縁生滅。
非有非無之理。若禀此教。能破有無邊邪執
見。見因縁非有非無。發眞無漏。因非有非
無。見眞非有非無。即第一義之門也。惡口
車匿因此入道。未見論來。有人言。犢子阿
毘曇申此意。彼論明我在第五不可説藏
中。我非三世故非有我。非無爲故非無
我。此恐未可定用也。二明通教四門相
者。此是摩訶衍門。通通通別不可偏取。今
約通通論四門者。上三藏四門。皆滅色
入空。如析實人頭等六分。求人不得故
名爲空。通教四門。皆即色是空如觀鏡像。
六分即空。不待析盡爲空。大論云。佛告
比丘。觀空即疊。觀疊即空。此是體門異析
門也。三藏觀生空得道。三藏觀生空得
道。已又更觀法空生法。二境不融。今通門
生空即法空。法空即生空。無二無別。大品
云。色性如我性我性如色性。此二皆如幻
化。有人言。三藏破計實性。約實法求我
不得。但是觀性空。大乘明相自性是空。
不須撿已爲空。此乃一往之言。大品云。常
性空無不性空時。曉了諸法如幻化水月
鏡像豈止相空而已。秖約此幻化即判四
門。論云。一切實一切不實。一切亦實亦不實。
一切非實非不實。佛於此四句廣説第一義
悉檀。一切實爲有門者。若業若果善惡等
法。乃至涅槃皆幻化。譬鏡中像。雖無實性
而有幻化頭等六分爲有門也。諸法既如
幻化。幻化本自無實。無實故空。乃至涅槃
亦如幻化。如鏡中像假有形色求不可得。
是爲空門。諸法既如幻故名爲有。幻不可
得故名爲空。如鏡中像見而不可見。不可
見而見。是亦空亦有門。幻有尚不可得。況復
幻空而當可得。即是兩捨爲門。是通教即空
之四門也。若三乘共禀而根性不同。各於
四句入第一義。故此四句皆名爲門。故青
目注論云。諸法實相有三種。今是三乘人同
入此門。見第一義者。是即空之一種也。三
明別教四門者。若用中論偈。亦名爲假名
也。而辨四門者。即如大論四句。亦是此
四句意。所言別者。下異藏通有七義故別。
上異圓教。又歴別入中故言別。此意正出
大經。但多散説。今約乳等喩。即顯別四門
也。文云。佛性如乳有酪。石中有金力士額
珠。即是有門。若明石無金性乳無酪性。衆
生佛性猶如虚空。大般涅槃空。迦毘羅城空。
即是空門。又云。佛性亦有亦無。云何爲有。
一切衆生悉皆有故。云何爲無。從善方便
而得見故。又譬乳中亦有酪性。亦無酪性。
即是亦有亦無門也。若明佛性即是中道雙
非兩遣。又譬乳中非有酪性。非無酪性。即
是非空非有門。別教菩薩。禀此四門之教。因
見佛性住大涅槃。故此四句。即是別教之
四門。一往用擬別門經文。或時爲圓門。此
義在下料簡云云。圓教四門相者。此門明入
佛性第一義。一往與別門名義是同。細尋意
趣別有多途。分別同異在下委論云云。二
示入門觀即爲二。先略示入門處。二略示
入門觀。略示入門處者。能通教門大爲十
六。所通之理但是偏圓兩眞。前八門同入偏
眞。後八門同入圓眞。何故偏眞理一門八耶。
三藏四門紆迴隘陋。名爲拙度。通教四門是
摩訶衍。寛直巧度。門有巧拙之殊。能通爲
八眞理無二。所通唯一。譬如州城開四面
門。四面偏門以譬三藏。四面直門以譬通
教。偏直既殊能通爲八。使君是一。所通不二
也。別教四門偏而未融。圓四門圓而且融。偏
圓既殊能通爲八。圓眞不二所通唯一。譬如
帝城開四面門。四面偏門以譬別教。四面直
門以譬圓教。偏直既殊能通爲八。帝尊不二
所通唯一云云。問小乘一種四門。摩訶衍何
故三種四門。答小乘淺近一生斷結。喩如小
家。大乘深遠通處則長。譬如大家須千門萬
戸也。三四何足爲多耶。問摩訶衍門。那得
三人見眞。答此門正意通大。傍通於小。譬
如王國有通門別門。別門通朝士。通門通
朝市。不可以民庶登踐。謂爲民門。摩訶衍
通門亦如是。正通實相傍通眞諦。故三乘
灰斷兼由此門。不可以兼通偏眞。而名小
乘門也。二略示入門觀者。先明三藏有門
觀。彼有門中具於信法信行。聞説即悟。此
心疾利得道。方法難可示人。且約法行觀
門。即爲十意。一識所觀境。二眞正發心。三
遵修定慧。四能破法遍。五善知通知塞。六
善用道品。七善用對治。八善知次位。九善
能安忍。十者法愛不生。阿毘曇中具此十
意。其文間散。論師設欲行道。不知依何而
修。如惑岐路莫識所從。今撮其要意。通
冠始終。則識有門入道之觀也。一明所觀
境者。即是識正無明因縁生一切法也。若
謂世間苦樂之法。從毘紐天生。或言從世
性生微塵生。皆邪因縁生。若言自然法爾
無誰作者。此無因縁生。無因縁生。是破因
不破果。邪因縁亦是破正因果。是等悉非
正因縁境。所不應觀。數存隣虚論破隣虚。
此與邪無相濫。殆非正因縁境。何者。隣虚
有無未免二見。猶是無明顛倒。倒故是集。
集故感麁細等色。無明顛倒既其不實。所感
苦果報。那得定計有無。故大論云。色若麁
若細總而觀之。無常無我。無我故無主。若
麁若細若因若縁。若苦若集若依若正。皆無
常無主。悉是無明顛倒所作。如阿毘曇門
廣説。是名識正因縁所觀之境。不同外道
邪無因縁也。二發心眞正者。既識無明顛倒
流轉行識乃至老死如旋火輪。欲休息結
業正求涅槃。發二乘心出離見愛。不要
名利但破諸有。不増長苦集。唯志無餘。其
心清淨不雜不僞。此心眞正名正發心。不
同外道天魔也。三遵修定慧者。行人既誓
求出有依波羅提木叉住修道。但罪障紛
馳心不得安。道何由剋。爲修四念處。學
五停心破五種障。五停事觀即是定。定生
念處即慧。慧定均停故名安心。又定慧調適
故名停心。若無定慧若單定慧。若不均調
定慧。皆不名賢人。如世間賢人智徳具足。
智則靡所不閑。徳則美行無缺。許由巣父
乃可稱賢。若多智寡徳名狂人。多徳寡
智名癡人。狂癡皆非賢也。賢名賢能亦名
賢善。善故有徳能故有智。智徳具足故稱
賢人。行者亦爾。修四念處慧學五停心定。
定慧具足。云何數息具足定慧制諸覺散。
從一至十知息及數。無常生滅念念不停。
又若觀不淨。當深厭穢惡。能觀所觀無常
生滅。速朽虚誑誑諸衆生。厭觀起恚須慈
定相應。見他得樂。亦知此定及彼樂相無常
生滅因縁。觀時横觀四生。悉是因縁生法。
竪觀三界亦是因縁生法。從縁生者悉是無
常無我。諸障起者應須念佛亦如是。是名
五停具修定慧。有定故不狂。有慧故不愚。
依此安心爲衆行基址。發生煗煖頂入苦忍
眞明。隣聖爲賢義在於此。不同外道不
知鑚搖漿猶難得。況復酪蘇等也。四破法
遍成見有得道。其安心定慧。若五停心後。
修共念處時。帶不淨等遍破諸法。事理悉
成。若五停心後。單修性念處時。一向理觀
以無常之慧。遍破諸見。破見之觀。如中論
下兩品所明也。佛初轉法輪不説餘法。但
明無常。遍破一切外道。若有若無。乃至非
有非無。神及世間常無常等。六十二見。使
得清淨。今阿毘曇師受他破云。無常是小
乘。常是大乘。常得破無常。無常不得破
常。若得前意此不應然。未得道前執心
所計。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等。法
塵對意根而生諸見。見從縁生。從縁生者
悉是無常。云何外道有常樂我淨。如是四
倒悉用無常破之。故五百比丘語達兜言。
但修無常可以得道。可以得通。如六群
比丘爲他説法。純説無常。當知。見無深
淺悉爲無常。所破不同舊醫純用乳藥
也。五知通塞者。前雖遍破諸見之過。未見
其徳。過即是塞徳即是通。若有見中八十八
使。乃至非有非無。不可説見中八十八使。悉
從縁生名之爲塞。塞故須破。復識其通
者。所謂有見中道滅。乃至非有非無不可説
見中。道滅如是。道滅從因縁生名之爲通。
通何須破。若不識諸見。謂是事實餘妄語。
執見成業愛潤感果。豈非塞耶。能於諸見。
一一皆知無常顛倒。不生計著。不執則無
業。無業則無果。如是達者則有道滅。豈不
名通。不同外道如蟲食木是蟲不知是
字非字也。六善修道品者。豈唯識此通塞
而已。當修道品進諸法門。謂觀此有見乃
至不可説見。皆依於色汚穢不淨。即身念
處。若受有受。乃至受不可説受。皆依三受。
受即是苦名受念處。觀於諸見所起想行。
悉是無我。名法念處。觀諸見之心。念念無
常名心念處。觀此四觀名有爲法中得正
憶念。得是念故四倒則伏。是名念處。勤修
四觀名四正勤。定心中修名四如意。五善
根生故名五根。五根増長遮諸惡法。故名
五力。定慧調停名七覺分。安隱道中行名八
正道。今非約位道品。但就通脩論三十七
耳。若一停心門。作三十七品。餘停心亦如
是。阿毘曇道諦中。應廣分別云云。此三十
七品是行道法。將至涅槃城有三門。所謂
苦下二行爲空解脱門。集道各四。苦下有
二。是無作解脱門。滅下有四是無相解脱
門。若涅槃門開即得入也。故佛於須跋陀羅
經中。決定師子吼。唯我法中有八正道。外
道法中尚無一道。何況八道耶。七善脩對治
者。若利人即入。若不入者當修助道。故論
云。十二禪等悉是助開門法。正慧既弱遮障
得起。修助道爲援。論云。貪欲起教修不
淨背捨等。縁中不自在。當教勝處。縁中不
廣普當教一切處。若少福徳當教無量心。
若欲出色當教四空。如是等悉是助道。助
開門法不同外道於根本禪起愛見慢也。
八善識次位者。雖修如此正助等法。不得
即言我是聖人。叨濫眞似不識賢聖。今明
識眞似階差。自知非聖。増上之慢則不得
生。不同外道戒取見取計生死法以爲涅
槃也。九善修安忍。別相念處力弱。未甚通
泰。轉修總相念處。或總一總二乃至總四。
是時應須安忍。使諦觀成就。轉入煗法似
道煙生。大經云。煗雖有漏有爲。還能破壞
有漏有爲。我弟子有外道則無。又若安忍即
成頂法。頂法成名忍。到傍邊如其不忍。則
退還此邊。故云頂法退爲五逆。煗法退爲
闡提。是故此中。善須安忍内外諸障。不同
外道。不能安忍細微遮法也。十法愛不生
者。上來既得四善根生。若起法愛。雖不退
爲五逆闡提。而不得入見諦。是則三番縮
觀。進成上忍世第一法。發苦忍眞明。十六
刹那得成初果。或成超果。或重用觀斷五
下五上。得成無學。若利人用觀節節得入。
若鈍用觀具來至十。阿毘曇中。雖復廣解
不出十意。五百阿羅漢作毘婆沙。正申有
門得道。云何而言是調心方便。四門調適倶
能得道。若生取著倶不得道。若但云見有
得道見空不得道。云何異於外人。故大論
云。若不得般若方便。則墮有無。今以十法
爲方便直入眞門。永異外道也。是爲有門
入眞之觀也。餘空門亦空亦有門。非空非有
門。入眞之觀始終方便比於有門。各各不同。
然倶會偏眞斷三界惑。更無異也。其三門
準有例應十觀。大同小異可以意得。今不
能煩記云云。次明通教有門觀者。例爲十
意。列名云云。體解諸法皆如幻化。三人發心。
雖同亦有小異云云。中論師云。此中是大乘
聲聞。今言非也。經云。欲得聲聞縁覺。當學
般若。論云。聲聞及縁覺解脱涅槃道。皆從
般若得。經論不云是件人師謬耳。雖知定
慧不可得。而安心二法。以幻化之慧遍破
四見。六十二見及一切諸法。知幻化中苦集
名爲塞。知幻化中道滅名爲通。以不可得
心修三十七品。以無所治學諸對治。識
乾慧地乃至佛地。幻化之慧。不爲外魔所
動内障所退。諸法不生而般若生。亦不愛
著即得入眞。若智若斷無生法忍。比前
爲巧準作可知。不復委記。餘三門十意大
同小異。可以意得。亦不煩記文也。次明別
教有門觀。即爲十意云云。一觀境者。超出
凡夫四見四門外。亦非二乘四門法。亦非通
教四門法。諸四門法爲境。不名實相。非生
死涅槃如來藏者。乃名爲妙有有眞實法。
如此妙有。爲一切法而作依持。從是妙有
出生諸法。是爲所觀之境也。二明發心者。
菩薩深觀實相妙有。不爲生死所遷。金藏
草穢額珠鬪沒。貧窮孤露甚可愍傷。菩薩爲
此起大慈悲四弘誓願。思益有三十二大
悲。華嚴云。不爲一人一國一界微塵人。乃
爲法界衆生發菩提心。如是發心有大勢
力。如師子吼。既發心已安心進行。如前
所説種種定慧。如是時中。宜應修如是定。
如是時中。宜應修如是慧。定愛慧策安心
修道。依止二法不餘依止。是爲安心法
也。還以妙有之慧遍破生死一切諸見。六十
二等功徳黒闇。皆悉不受。遍破涅槃沈空
取證。猶如大樹不宿怨鳥。於一一法中明
識通塞。如雪山中備有毒草亦有藥王。菩
薩須知。如此心起。即是六道苦集名爲塞。
如是心起。即是二乘道滅名爲通。又如是心
起。是二乘苦集名爲塞。如是心起。是菩薩
道滅名爲通。如是心起。名爲菩薩苦集。如
是心起名佛道滅。於苦集中。能知非道通
達佛道。能知佛道。起於壅塞了了無滯。是
爲識通塞。善修道品者。夫三十七品。是菩
薩寶炬陀羅尼。破倒念處勤行定心。五善根
生能排五惡。定慧調適安隱道中行。離十
相故名空三昧。亦不見空相。名無相三
昧。不作願求名無作三昧。是行道法近涅
槃門。若修諸法對治之門。所謂常無常恒非
恒。安非安爲無爲。斷不斷涅槃非涅槃。増上
非増上。常樂觀察諸對治門。助開實相也。
從初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
聖位深淺。悉知無謬。終不謂我叨極上位。
内忍善惡兩覺。違從二賊外忍八風。以忍
力故不爲傾動。設證相似之法法愛不起。
不墮菩薩頂生名法愛。無是愛故即入菩
薩位。破無明穢草。顯出妙有金藏得見佛
性。入於實相。是爲有門修入實觀也。餘空
門亦空亦有門非空非有門。入實之觀例亦
爲十。諸門方便雖各不同。倶會圓眞理無
差二三門觀法準有可知。不復委記云云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八下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九上
 天台智者大師説 
次明圓門入實觀者。先簡圓門。次明圓觀。
上三藏門。滅實色通眞。不得意多諍。體
門即幻色通眞。示人無諍法。別門體滅生
死色。次第滅法性色。通中不得意多諍。圓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80 781 782 783 784 785 786 787 788 789 790 791 792 793 794 79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