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妙法蓮華經玄義 (No. 1716_ 智顗説 ) in Vol. 33

[First] [Prev+100] [Prev]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757 758 75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隨所調伏衆生之處自既無累令他解脱。
乃至收取萬善事中功徳。悉得證果。豈非
解脱。二經義合。碌碌之徒隨名異解。譬聞
天帝不識憍尸。唯知涅槃佛性之文。不見
雙樹有一乘之旨。彼文親説佛性亦一。一即
一乘而人云。此乃涅槃一乘是佛性。法華一
乘非佛性。若言法華不明佛性者。涅槃不
應遙指云八千聲聞。於法華中得受記
&T040879;。如秋收冬藏。見如來性更無所作。而人
云。涅槃有遙指之文。此中無佛性之語。今
據此文。種種性相義而我皆已見。既言種
種。何獨簡於佛性耶。又世間相常住。於道
場知已導師方便説。豈非佛性之文耶。論
云佛性水常不輕知衆生有佛性。又涅槃
三徳爲祕密藏。安置諸子祕密藏中。我亦不
久當入其中。此即自他倶入祕密。此經云。
佛自住大乘。以此度衆生。終不以小乘
濟度諸衆生。悉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如
是自他倶入如來滅度。滅度秖是涅槃。涅槃
秖是祕藏。釋論云。法華爲祕藏。兩經文義宛
宛恒同。何故諸人苟欲抗異。若文義舛隔。
作同想無罪。今文義本合。離之何福。但涅
槃以佛性爲宗。非不明一乘義。今經以
一乘爲宗。非不明佛性義。赴機異説其義
常通也若三徳縱横即是麁。不縱横即是妙。
歴七位云云。七悉檀料簡者。問十種三法及
餘一切。皆是三軌者。唯應三軌。何意異説。答
衆生機宜不同。應隨機設逗。悉檀方便引接
耳。隨俗故異。稱便宜故異。逐對治故異。
令人入道故異。朝三暮四撫衆狙而皆悦。
苦塗水洗養嬰兒以適時。善巧赴機故方
圓任物。譬千車而同轍。豈守一而疑諸。今
通用四悉檀。歴十法論妙不妙。具説三軌
共成大乘。大乘之中。備有三法及一切法。
不相混亂。即是世界悉檀。資成資發智慧
以生善。故是爲人悉檀。觀照破惑諸惡滅。
故是對治悉檀。眞性實理爲第一義悉檀。一
段衆生宜以大乘名説得四利益也。備説
三徳爲大涅槃。雖三點上下而無縱。表裏
而無横。一不相混三不相離。即世界悉檀。
善利殃釁不干。故得挺然累表。是故解脱即
爲人悉檀。般若如金剛隨所擬皆碎。即是對
治悉檀。法身即第一義也。一段衆生聞三徳
名。即獲四利矣。擧初擧後中間例然。次明
妙不妙。論云。三悉檀是世諦。心所行處可破
可壞。第一義悉檀。是心不行處。諸佛聖人心
所得法。不可破壞。即是眞諦。若然者。比四
悉檀爲二諦所攝。更有中道復云何攝。若
不攝中但是藏通之意。此悉檀爲麁。今言
俗有眞無。是隔異法。便是三悉檀心所行處。
可破可壞。中道第一義非有非無。有無不
二則無隔異。無異即眞諦。前三悉檀所通止
至化城。化城非實故可破可壞。可壞爲麁。
今中道無異。又通至寶所。無能過無能滅。
故不可壞稱之爲妙。若餘經説中道第一
義悉檀。與此經不殊。但餘經帶阿羅漢所
得。爲第一義悉檀。故不稱妙。此經正直捨
方便。但有圓實四悉檀。是故爲妙。若不決
三悉檀入第一義。是復爲麁。若決一一悉
檀。皆有第一義者。是則爲妙。五品弟子假
名四悉檀。六根淨相似四悉檀。初住至等覺
分眞四悉檀。妙覺究竟四悉檀。是故稱妙。此
五番明妙。從因至果以辨自行妙。半如意
珠竟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六上
 天台智者大師説 
○第六明感應妙者。上來四妙名爲圓因。
三法祕藏名爲圓果。境妙究竟顯名毘盧遮
那。智妙究竟滿名盧舍那。行妙究竟滿名釋
迦牟尼。三佛不一異不縱横。故名妙果。釋
論云。稽首智度無子佛者。果地圓極非復因
位。故稱無子。果智寂照有感必彰。故明感
應妙也。即爲六。一釋感應名。二明相。三
明同異。四明相對。五明麁妙。六明觀心釋
名又三。一釋名。二四悉檀帖解。三料簡釋名
者。正法華云。無數世界廣説經法。世尊所
爲感應如是。今故用爲名。而經中機語縁
語。並是感之異目。悉語衆生。且從機釋義
則易見。縁感例可解。機有三義。一者機是
微義。故易云。機者動之微。吉之先現。又阿含
云。衆生有善法之機。聖人來應也。衆生有
將生之善。此善微微將動。而得爲機。若將
生善爲機。此結爲促。今明可生之善。此語
則寛。如弩有可發之機。故射者發之。發之
則箭動。不發則不前。衆生有可生之善。故
聖應則善生。不應則不生。故言機者微
也。二者古注楞伽經云。機是關義。何者。衆生
有善有惡。關聖慈悲。故機是關義也。三者
機是宜義。如欲拔無明之苦。正宜於悲。欲
與法性之樂。正宜於慈。故機是宜義也。次
明應者。亦爲三義。一者應是赴義。既言機
有可生之理。機微將動聖人赴之。其善得
生。故用赴而釋應。二者應是對義。如人交
關。更相主對。若一欲賣一不欲買。則不相
主對。若賣買兩和。則貿易交決貴賤無悔。今
以衆生譬買。如來譬賣。就機以論關。就
應以論對。故以對釋應也。三者應是應義。
既言機是於宜。宜何等法應以慈悲之法。
是善惡所宜。悲則宜救苦。慈則宜與樂。隨
以何法應其所宜。故以應釋應也。二明
四悉檀帖釋者。機應各有三義。即四悉檀意
也。若微以釋機赴以釋應者。是赴樂欲之
心也。何但心善可生。名之爲欲。如草木無
心。亦稱可生欲生將生。故知赴此善生。是
隨樂欲即世界悉檀。明機應也。若關以釋
機對以釋應。更相對當。以悲對其苦機。以
慈對其善機者。即是隨對治悉檀。以明機
應也。次以宜釋機。以應釋應者。即是爲人
第一義也。宜以如此等法。與其機感相宜。
宜生事善。即爲人悉檀。宜生理善即是第
一義悉檀也。三料簡者。問何意於理善稱
第一義悉檀耶。答理善明生理闇必滅。終不
理惡滅方始理善生。故於理善稱第一義悉
檀也。若事善生。事惡未必去。事惡去事善
未必生。事是隔別對治悉檀。正是藥病相對。
故不於中開第一義悉檀。其意在此。問衆
生機聖人應。爲一爲異。若一則非機應。若
異何相交關而論機應。答不一不異。理論
則同如是故不異。事論有機應是故不一。
譬如父子天性相關。骨肉遺體異則不可。若
同者。父即子。子即父。同又不可。秖不一不
異而論父子也。衆生理性與佛不殊。是故
不異。而衆生隱如來顯。是故不一。不一不異
而論機應也。又同是非事非理故不異。衆
生得事聖人得理。又聖人得事凡夫有理。
故論異云云。問爲用法身應。爲用應身應。
若應身應。應身無本何能應。若用法身應。
應則非法。答至論諸法非去來今。非應非
不應而能有應。亦可言法應。亦可言應
應。法應則冥益。應應則顯益。分別冥顯
有四義。如後説云云。第二明機應相者。約
善惡明機相。約慈悲論應相。若善惡爲
機爲單爲共解者不同。或言單惡爲機。引
經云。我爲斷一切衆生瘡疣重病。又云。如
有七子。然於病者心則偏重。如來亦爾。
於諸衆生非不平等。然於罪者心則偏
重。又云。如來不爲無爲衆生而住於世。
又無記是無明。終屬惡攝。此即單以惡爲
機。或單以善爲機。引大經云。我觀衆
生。不觀老少中年貧富貴賤。有善心者
即便慈念。此則單善爲機。或云。善惡不
得獨爲機。何者。如金剛後心即是佛。衆
善普會善無過此。此何得爲機耶。雖云
佛佛相念。此是通語而無拔無與。故知單善
不得爲機。單惡不得爲機者。如闡提極
惡不能感佛。大經云。唯有一髮不能升
身。即是性徳理善。此是通機終不成感也。
或取善惡相帶爲機者。從闡提起改悔心。
上至等覺。皆有善惡相帶。故得爲機。是故
約此善惡明其相也云云。次約慈悲以明應
相者。或單以慈爲應。經云。慈善根力象見
師子。廣説如涅槃云云。或單以悲爲應。如
請觀音。或遊戲地獄大悲代受苦。或合用
慈悲爲應。何者。良以悲心熏於智慧。能拔
他苦。慈心熏於禪定能與他樂。下文云。定
慧力莊嚴。以此度衆生。論云。水銀和眞金。
能塗諸色像。功徳和法身。處處應現往。豈
是水銀眞金單能塗色像耶。當知。慈悲合
論應也。問衆生善惡有三世。何世爲機。聖
法亦有三世。何世爲應。過去已謝現在不
住。未來未至。悉不得爲機亦不得爲應。
云何論機應耶。答若就至理窮覈三世。皆
不可得。故無機亦無應。故經言。非謂菩提
有去來今。但以世俗文字數故。説有三世。
以四悉檀力隨順衆生説。或用過去善爲
機。故言。我等宿福慶今得値世尊。又如五
方便人。過去習方便者。發眞則易不習則
難。是故以過去善爲機。或可以現在善爲
機。故言。即生此念時佛於空中現。或可
以未來善爲機。未生善法爲令生故。又如
無漏無習因而能感佛也。故大論云。譬如
蓮華在水。有已生始生未生者若不得日
光翳死不疑。衆生三世善。若不値佛無由
得成云云。惡亦如是。或以過去之罪今悉懺
悔。現造衆惡今亦懺悔。未來之罪斷相續
心遮未來故名之爲救。何者。過去造惡障
現善不得起。爲除此惡是故請佛。又現在
果。苦報逼迫衆生而求救護。又未來之惡
與時相値。遮令不起。故通用三世惡爲
機。應亦如是。或用過去慈悲爲應。故云。我
本立誓願欲令得此法。或用現在慈悲爲
應者。一切天人脩羅。皆應至此爲聽法故。
未度令度也。又用未來爲應者。即是壽量
中未來世益物也。亦如安樂行品中云。我得
三菩提時引之令得住是法中。若通論三
世善惡皆爲機。別論但取未來善惡。爲正
機也。何者。過去已謝現在已定。秖爲拔未
來惡生未來善耳。問若未來爲正機者。四
正勤意云何。答此已屬通意。今更別答者。秖
爲過去惡遮未來善。故勤斷過去惡。秖爲
過去善不増長。増長者即是未來善也。是故
四正勤中。言雖過去意實未來云云。問未來
未有。佛云何照。答如來智鑒能如是知。非
下地所知仰信而已。何可分別。問爲是衆
生自能感。由佛故感。如來自能應。由衆生
故應。答此應作四句。自他共無因。破是性
義悉不可無此四句。故則無性無性故。但
以世間名字。四悉檀中而論感應能所等
而能應屬佛。所應屬衆生。能感屬衆生所
感屬佛。若更翻疊作諸語言。世諦名字則亂
不可分別。雖作如此名字。是字不住。是
字無所有故。如夢如幻云云。問既善惡倶爲
機者。誰無善惡。此皆應得益耶。答如世病
者。延醫而有差不差。機亦如是。有熟不熟
則應有遠有近。三明機感不同者。即爲三
意。一就四句論不同。二就三十六句論不
同。三就十法界論不同。但衆生根性百千。
諸佛巧應無量。隨其種種得度不同故。文云。
名色各異種類若干。如上中下根莖葉等。隨
其種性各得生長。即是機應不同意也。今略
言爲四。一者冥機冥應。二者冥機顯應。三者
顯機顯應。四者顯機冥應。其相云何。若過去
善修三業現在未運身口。藉往善力名此
爲冥機也。雖不現見靈應而密爲法身所
益。不見不聞而覺而知。是名爲冥益也。二
冥機顯益者。過去殖善而冥機已成。便得値
佛聞法。現前獲利是爲顯益。如佛初出世。
最初得度之人。現在何甞修行。諸佛照其宿
機自往度之。即其義也。三顯機顯應者。現
在身口精勤不懈。而能感降。如須達長跪佛
往祇洹。月蓋曲躬聖居門閫。如即行人道
場禮懺能感靈瑞。即是顯機顯應也。四者顯
機冥應者。如人雖一世勤苦。現善濃積而
不顯感。冥有其利。此是顯機冥益。若解四
意。一切低頭擧手福不虚棄。終日無感終日
無悔。若見喜殺壽長好施貧乏。不生邪
見。若不解此者。謂其徒功喪計憂悔失
理。釋論云。今我疾苦皆由過去。今生修福
報在將來。正念無僻。得此四意也。二就三
十六句論機應不同者。前冥顯互論略擧
四句。若具足辨者。用四機爲根本。所謂冥
機顯機亦冥亦顯機。非冥非顯機。冥是過去
顯是現在。冥顯是過現。非冥非顯是未來。如
佛爲闡提説法云云。於一句中復爲四句。
所謂冥機冥應冥機顯應。冥機亦冥亦顯應。
冥機非冥非顯應。餘三機亦如是。四四即成
十六句。機既召應。應亦有十六句。一機而
感四應。一應而赴四機。機應各爲十六。合
成三十二句。就前根本四句。便是三十六句
機應也。三就十法界論機應不同者。秖約
一人身業機具三十六。約三業即有一百
八機。約三世三業。則有三百二十四。一界
既爾。十法界即有三千二百四十機應不同。
就自行既爾。化他亦然。合則六千四百八十
機應。此就歴別十法界。如此若就十法界
交互則増九倍。都六萬四千八百機應也。四
明機應相對者。即有四意。一明諸有苦樂。
與三昧慈悲相對。二者機關等相對。三者三
十六句相對。四者別圓相對。諸三昧相對者。
諸機乃多不出二十五有。諸應乃多不出
二十五三昧。地獄有有善惡之機關無垢三
昧慈悲之應。論其惡者。即有黒業惡見思惡
塵沙惡無明惡。論善則有白業善即空善即
假善即中善是名地獄機也。無垢三昧慈悲
爲應者。初修無垢三昧。觀地獄界。因縁觀
慈悲。即空觀慈悲。即假觀慈悲。即中觀慈悲。
以因縁觀時。悲拔地獄黒業苦。以因縁觀
時。慈與白業樂。以即空觀時悲拔見思苦。
以即空觀時。慈與無漏樂。以即假觀時。悲
拔塵沙苦。以即假觀時。慈與道種智樂。以
即中觀時。悲拔無明苦。以即中觀時。慈與
法性樂。是爲地獄有善惡之機。以關無垢
三昧。慈悲之應拔苦與樂。相對義也。二者
機關相對者。地獄界中黒業之惡。有微義
有關義有宜義。如此三機。即關無垢三
昧時。慈悲有赴義有對義有應義。地獄
白業。亦有六義相對。即空見思塵沙無明
等。善惡皆具六義相對云云。三者三十六句。
相對者地獄黒白業。具有冥機冥應。冥機顯
應。顯機顯應。顯機冥應即關無垢三昧慈
悲。冥顯四應赴於地獄。見思即空。塵沙種智
無明中道等。皆具四機四應相對云云。又地獄
有冥顯三十六機。即對無垢三昧三十六應
云云。四者別圓相對者。若地獄有歴別之機。
三昧應即歴別。若有圓普之機。三昧應亦圓
普。若歴別機起三昧別應。一有業謝。餘有業
未必謝。三惡思盡。餘有思未必盡。地獄道
種智明。餘有未必明。地獄佛性了了。餘有
未必了了。若作圓機圓應者。地獄自在業
未究竟。餘有亦未究竟。一有見思未盡。餘
有亦未盡。一有道種未明。餘有亦未明。一
有佛性未了了。餘有亦未了了。一有了了。
餘有亦了了。乃至一有業自在。餘有業亦自
在。分別地獄機應相對如上説。餘二十四
有機應相對。例亦如是。問頗有善機惡應。
惡機善應。偏機圓應。圓機偏應不。答無方
適時亦有此義。淨名云。或時現風火照令
知無常。即惡應於善也。妙莊嚴信受邪惡。
三菩薩應爲妻子。即善應於惡。圓機偏應
者。一切智願猶在不失。不失即圓機。教聲
聞法即偏應也。偏機圓應者。先引三車後
與一大。領解云。無上寶聚不求自得。即其
義也。拔樂與苦例此可知云云。第五明麁
妙者。即爲三意。一明機之麁妙。二明應之
麁妙。三明開麁顯妙。一機麁妙者。如樂間
地獄。此樂因微善故。立世毘曇云。人養六
畜飮飴温清者。在熱地獄得冷間。寒地獄
得温間。若從此義。樂間得論十法界機。阿
鼻無樂間則無事善。云何具十。然阿鼻有
性善不斷故。又近世雖無事善遠劫或有。
惡強善弱冥伏未發。若遇因縁發亦何定。是
故阿鼻得具十機。即判麁妙。九界機爲麁。
佛界機爲妙。麁機召方便應。此機有熟未
熟方便應有淺有深。機熟者被應。未熟者
未應。應淺深者。如從無間得之於間。出
地獄至畜生。出畜生至鬼出三惡至人
天。出人天至二乘等。悉是機之生熟應之
淺深。悉屬麁機攝。妙機召究竟妙應。妙機
亦有生熟。妙應亦有淺深。如慈童女在於
地獄。代人受罪即得生天。此乃妙機淺熟
近在乎天耳。其餘例可知。二明應有麁妙
者。聖人慈悲誓願。願持於行如物有膠。任
運與機相著。故慈善根力手出師子。若無
誓願。雖觀苦樂不能拔與。以慈力故隨
機麁妙。先熟先應後熟後應。三藏通教等聖。
亦得有應。但是作意神通。譬如圖寫經紀
乃成覈論無本。何者。灰身滅智無常住本。
約何起應若別接通。別惑未斷亦不得應。
縱令赴物皆名麁應也。若別圓兩教。初心
伏惑未能有應。初地初住三觀現前。證二
十五三昧。法身清淨。無染如虚空湛然應
一切。無思無念隨機即對。如一月不降百
水不升。而隨河短長任器規矩。無前無後
一時普現。此是不思議妙應也。又如明鏡表
裏清澈。一像千像無所簡擇。不須功力任
運像似。是名妙應。此是相待論感應妙也。
三開麁顯妙者。若九界機麁。一界機妙。未
得法身應麁。得法身應妙者。諸大乘經華
嚴等。明麁妙相隔二乘不聞不解如瘂如
聾無量義經明麁妙。從一理出生無量麁
妙。機應一理爲妙。生出無量爲麁。此則從
妙出麁隔而未合。今經無量還爲一。此則
開權顯實。秖麁是妙。何者。本顯一理作諸
方便。方便即是眞實。故云凡有所作唯爲
一事。未曾暫廢。譬如三草二木。秖是一地
所生。即是同源機一。一雨所潤即是同受應
一。愚者未解。謂草木四微永非是地。智者
了達四微生秖是地變。四微滅秖是地還。豈
有草木而非於地耶。此即開權而顯實。
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九法界機皆佛界
機。四聖之應。無非妙應也。第六明觀心
云。
○第七明神通妙者。此爲四意。一明次第。
二名數。三同異。四麁妙。來意者。前論機應。
止是辨其可生可赴之相。若正論化用益
他。即是三輪不思議化。謂身輪口輪他心輪。
普門品但有二文。而兼得三意。遊於娑婆世
界。即是身輪而爲説法即是口輪。如見蓮華
大知池水深。若見説法大則知智慧大。故
兩輪兼示他心輪也。又化他多示兩輪。示
心輪少。從多但二故無心輪。經言。其見聞
者。悉皆得度也。示身輪者。即是示藥樹王
身如意珠王身。示口輪者。即是示毒鼓天
鼓。此是慈悲熏於身口。則有二身示現二
鼓宣揚。若示心輪。即是示隨自意隨他意
等也。亦是同於病行嬰兒行。上辨機感相
關。而妙理難顯。應須神通發動現於瑞相。
密表乎理。世人以蜘蛛挂則喜事來。&MT05489;鵲鳴
則行人至。小尚有徴大焉無瑞以近表遠
亦應如是。二名數者。諸經所出名數不同
今且依六種。謂天眼天耳他心宿命如意身
通無漏等也。此六皆稱神通者。如瓔珞云。
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心者天然之心也。
慧性者通達無礙也。毘曇亦云障通無知若
去。即發慧性也。當知。天然慧性與六法相
應。即能轉變自在。故名神通。地持力品云。
神謂難測知。通謂無壅礙。此解與瓔珞同。
天心即是難測知義。慧性即是無壅礙義。
然此六法修無前後。證無次第。用亦任時。
故衆經列次不同也。釋論云。幻術事是虚誑
法。法於草木誑惑人眼。物實不變。神通不
爾。實得變法。使物實變。如地有成水之
理。水有成地之義。若金銀得火則融。水遇
寒則結。火寒是融結法。結則實結融則實融。
若得天然慧性。則實能如此。變用自在。所
變水火令他實得受用。而非其果報。但是
神通一時所作耳。三明神通不同者。鬼道報
得通。人能服藥亦得通。外道因根本禪亦
發通。諸天報得通。二乘依背捨勝處一切
處。修十四變化發得神通。六度菩薩因禪
得五通。坐道場時能得六通。通教菩薩因
禪得五通。依體法慧得無漏通。別教地前
依禪發五通。登地發正無漏通。任運常照。
不以二相見諸佛土。圓教通者。依今經及
普賢觀。以鼻舌兩根。以爲六數。菩薩處胎
經同。他心宿命入意根攝。然經文明鼻通。
最委悉。取其互用無壅舌根取四辯無礙。
能以一妙音遍滿三千界。而不取知味。知
味是報法。經云。諸根通利智慧明了也。六根
皆智慧即互用意也。今云。六根之通不因事
禪而發。此乃中道之眞。眞自有通。任運成
就不須作意。故名無記化化禪。不別作意
故名無記。任運常明如阿脩羅琴。化復能化
故言化化。中道眞通任運如此。與餘通異。
論其修習皆縁實相常住之理。文云。得是
常眼根清淨。既言是常即本性清淨常性無
垢染。毘曇婆沙云。六入殊勝本自爾故。鴦掘
云。所謂彼眼根。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
了了分明見。乃至耳鼻舌身意。皆於諸如來
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聞知等也。彼者於
佛爲自。於衆生爲彼。衆生謂爲無常。於
如來是常也。減修者。依禪而修名爲減脩。
依實相修名無減修。不見佛性名不了了
見。若見佛性名了了見。又見實相理名了
了。識法界事名分明也。見有二種。一相似
見。二分眞見。相似者如六根清淨中辨論
其眞見。如華嚴所明。佛眼耳鼻舌身意也。
此經中亦明眞身通相。所謂普現色身。示一
切衆生所喜見身。即是外身通也。現身如琉
璃。十方諸佛悉於身中現。即是内現身通
也。眼耳鼻舌等内外示現。亦例如此。是則圓
教神通異於前辨云云。問若以六根爲六
通者。云何功徳有増減。答大論四十云。鼻
舌身同稱覺眼稱見耳稱聞意稱知。三識
所知爲一。三識所知爲別。而三識助道法
多。故別説。三識不爾故合説。又三識但知
世間事。故合説。三識亦知世間亦知出世
間故別説。又三識但無記法。三識或縁善惡
無記等。又三識能生三業因縁。故別説也。
若例此義三根種種義強。故有千二百功
徳。三根力弱故但八百功徳者。蓋一途別説。
非經圓意。正法華功徳正等等千。今經顯六
根互用。將三根足二百向三根而互用耳。
自在無礙。能等如正法華説。能縮如身眼鼻
之八百。能盈如耳舌意千二百。經云。若能
持是經功徳則無量。如虚空無邊。其福不
可限。互用之意彰矣。四明麁妙者。若言神
通度物。非但變己身同其正報。亦變己國
土同其依報。如纓珞云。起一切國土應。起
一切衆生應也。若應同正報者。即是示爲
十法界像也。若應同依報者。即是同十界
所依處也。若應同四惡趣者。用觀惡業慈
悲熏無記化化禪。應作地獄等形質。黒髮
纒身猴猨鹿馬。大鷲鵽鳥脩羅等像。各各皆
見同其事業。若應人天身者。是用觀善
業中慈悲熏無記化化禪。作善道身。如後
身菩薩。正慧託胎墮地七歩。盥洗手足楊
枝自淨。納妃生子厭世出家。乃至天像亦
復如是。各各皆見同其事業。若應作三藏
二乘者。是用析空慈悲熏無記化化禪。起
老比丘像。共僧布薩律儀規矩。各各皆見
同其事業。若應通教者。是用即空慈悲
熏無記化化禪。作體法應。觀無生習應苦
空等。悉不可得。各各皆見同其事業。若應
別教者。是用即假即中慈悲熏無記化化
禪。起漸頓應。示修恒沙佛法。各各皆見同
其事業。若應圓教者。是用即中慈悲熏無
記化化禪。起圓頓應。示修一中無量無量中
一。皆各各見同其事業。如是應同正報。不
可稱計。可以意知不可以言盡云云。若
得此意。往望漸頓五味教中。用神通者。乳
教所用神力若多若少。但表兩意。一麁一
妙。三藏用神力若多若少。但爲一麁。方等用
神力若多若少。三麁一妙。般若用神力若多
若少。二麁一妙。此經神力若多若少。唯爲一
妙。所以序品中瑞相有十。咸皆表妙也。地
皆嚴淨表理妙。放眉間光表智妙。入于三昧
表行妙。天雨四華表位妙。栴檀香風表乘
妙。四衆咸有疑表機。見萬八千土表應。此
二明感應妙也。地六種動表神通妙。天鼓
自鳴及而爲説法。表説法妙。天龍大衆歡喜。
表眷屬妙。又見佛子修種種行表利益妙。此
用神變若少若多。倶表妙也。文云。今佛入
于三昧。是不可思議現希有事。現希有事是
妙神通也。若應同依報者有兩意。若國土
苦樂由於衆生。非佛所作。佛但應同而已。
若作折伏攝受者。佛鑒機縁或作苦國。或
作樂國。苦樂由佛不關衆生。今且釋初意。
大論云。有國土純聲聞僧。或國土純菩薩
僧。或菩薩聲聞共爲僧。或淨或穢。何故差
別。皆由乘戒緩急。若戒緩乘亦急亦緩者。即
是穢土以聲聞菩薩共爲僧。以戒緩故五
濁土穢。乘亦緩故是開三乘。乘亦急故是顯
一乘。娑婆是也。戒急乘亦緩亦急者淨土也。
戒急故土無五濁。乘亦緩故開三乘。亦急故
顯一安養是也。乘緩戒急者。即是淨土純聲
聞爲僧。此可知也。戒緩乘急即是穢國。純
菩薩爲僧此亦可知。淨穢差別。悉由衆生
高下苦樂。不關佛也。若作伏攝義者。國由
於佛不關衆生。佛以觀惡慈悲與無記化
化禪合。起於穢國。折伏攝受四趣衆生也。
以善業慈悲與無記化化禪合。折伏攝受
兩趣衆生也。佛以折空六度等慈悲與無記
化化禪合。或起於穢國或起淨國。折伏攝
受聲聞菩薩兩界衆生也。佛以體空慈悲與
無記化化禪合。或起淨國或起穢國。折伏
攝受通教聲聞菩薩兩界衆生也。佛以歴別
慈悲與無記化化禪合。或起穢國淨國。折
伏攝受別界菩薩衆生也。佛以即中慈悲
與無記化化禪合。或起淨國或起穢國。折
伏攝受圓界菩薩衆生也。如是種種爲國
不同。皆由如來神力轉變。今將此依正轉
變待三教。作意神通悉名爲麁。譬如圖畫。
盡思竭力終不似眞。名之爲麁。若明鏡寫
容任運相似。名之爲妙。方便神通譬如麁
畫。中道任運即對即應。譬於淨鏡。故爲妙
也。就無記化化禪。所作神變自論麁妙。若
爲九界衆生用方便神力作淨作穢若廣
若狹。悉名爲麁。若爲佛法界衆生。用眞實
神力作淨作穢若廣若狹。悉名爲妙。如經
放眉間光照萬八千土。及三變土田。比餘
經神力何足爲多。但爲開發大事。故言妙
也。又約五味論麁妙者。乳教一麁一妙。酪
教一麁。生蘇三麁一妙。熟蘇二麁一妙。法華
一妙。又諸經妙同麁異。麁有二種。一難轉
麁。二易轉麁。易轉者。於諸經中已得爲妙。
難轉者。今於法華無復兩麁。但有一妙。唯
一大佛事因縁。曾無他事。假同九界神通。
衆生自謂他事。於佛常是佛事。客作自謂賤
人。長者審知是子。此即相待神通妙也。又諸
經諸麁神通隔妙神通者。今經皆開權顯
實。同妙神通。是名絶待明妙神通。此略記
不周悉也
○第八説法妙者。諸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
有因縁故亦可説示前藥珠二身。先以定
動。今毒天二鼓後以慧拔。演説一乘無三
差別。皆悉到於一切智地。其所説法皆實不
虚。是故次説法妙。即爲六意。一釋法名。二
分大小。三對縁同異。四判所詮。五明麁
妙。六明觀心。釋法名者。三世佛法雖多
無量。十二部經收罄無不盡。先出達摩欝
多羅有七種分別。體一。相二。制名三。定名
四。差別五。相攝六。料簡七。體一者。經以名
味章句爲體。經無不然故體一也。相二者。
長行直説有作偈讃頌兩種相別。何者。以
人情喜樂不同。有好質言有好美語故。相
別有二也。制名三者。脩多羅祇夜伽陀三部。
就字句爲名。不就所表。授記等八部不
就所表。又不就字句從事立稱。方廣一
部名從所表。何者。脩多羅等三部。直説法
相可即名以顯所表。如苦集滅道依名即
顯所表。故就名以爲名也。授記等經所表之
法。不可但以言説要寄事方乃得顯。如授
記經從事爲名。止明行因得果道理。理託
事彰。事以言辨。如法華中與聲聞授記。彰
一切皆當得成佛。寄授記以彰所顯故名
授記經。無問自説經者。聖人説法皆待請問。
然亦爲衆生作不請之師。故無問自説。又
佛法難知人無能問。若不自説衆則不知
爲説不説。又復不知爲説何法。故無問自
説。乃所以彰所説甚深唯證。是以寄無問
自説。以彰所顯也。因縁經者。欲明戒法必
因犯彰過。過相彰現方得立制。此亦託因
縁以明所顯也。譬喩經者。法相微隱。要假
近以喩遠。故以言借況寄況以彰理也。本
事本生經者。本事説他事。本生説自生。因
現事以説往事。託本生以彰所表。名本事
經。託本生以彰所行。名本生經也。未曾有
經者。説希奇事。由來未有者未曾有也。示
法有大力有大利益。託未曾有事以彰所
表也。論義經者。諸部中言義隱覆。往復分別
得明所顯。寄論義以明理也。故授記等八
經從事立稱。方廣一部從所表爲名者。方
廣之理。雖以名説而妙出名言。雖寄事以
彰。然不可如事而取。故不就名不就事。
就所表以爲名也。定名有四。脩多羅名線
經。經體是名字。而名從況喩祇夜偈陀當體
爲名。授記無問自説論義等三經。體事合目。
自餘從事也。差別者。脩多羅有九種。經云。
從如是至奉行一切名脩多羅。是則脩多
羅名通而體總。皆名爲經。故名通。就文字
經體分爲十二部。故體總也。第二就總脩多
羅中。隨事分出十一部。即對十一部餘直
説法相者。是別相脩多羅。三者論義經。解
釋十一部經。是則十一部爲經本。當知。論
所解釋前十一部。皆是脩多羅。又雜心中脩
多羅品。亦對論以經爲脩多羅。又如婆脩
槃馱解提婆百論。論爲經本。亦名論爲脩
多羅。又經云。除脩多羅。餘四句偈以爲偈
經。即對四句偈經餘長行説者。是脩多羅。
又云。祇夜名偈頌脩多羅。即對祇夜頌偈。
所頌即是脩多羅也。又如分別三藏。以敷
置理教爲脩多羅。對別毘尼阿毘曇也。又
如經説。從佛出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
脩多羅。對十二別教以通教爲脩多羅。是
九中初二偈亦是也。偈陀者有四種。如言
法華有阿閦婆等偈。涅槃二萬五千偈。是
則偈經。復是通總。若四句爲偈。一字一句
得名爲經。非一字一句皆名爲偈。但以聖
言巧妙章句成就數句爲偈。故通得名偈。
二除脩多羅餘四句爲偈。三偈中重頌者名
祇夜。當知。不重頌偈名爲偈經。四如脩多
羅通總。隨事剋分別爲異部。以直説爲脩
多羅。當知。偈中亦隨事剋分。若授記因縁
等。別爲異部。以不隨事。直爾偈説名爲偈
經。祇夜者名爲重頌。頌有三種。一頌意。二
頌事。三頌言。頌意者。頌聖意所念法相及
事。若頌心所念法相。則名偈陀經。若頌心
所念授記等事。則隨事別爲異經頌事謂授
記等事。亦隨所頌事別爲異經。頌言者。若
頌隨事之言隨事別爲異經。若頌直説脩
多羅者。名爲重頌祇夜經也。授記者果爲
心期名記。聖言説與名授。授記有二種。若
與諸菩薩授佛記&T040879;。是大乘中授記。若記
近因近果。是小乘中記也。無問自説有二種。
一理深意遠人無能問。二非不可問。但聽
者宜聞。佛爲不請之師。不請之師不待問
自説也。方廣有二種。一語廣。二理廣。相攝
者。就脩多羅中出十一部。若偈與直説相
對言之。脩多羅中得出九部。但無二偈。偈
陀中得出十部。但無直説脩多羅也。祇夜
中得出九部。無脩多羅亦無偈經也。料簡
有無云云。釋法名者。上起教中已説。今標名
互有不同。翻譯多異。今依大智論。標名者。
一脩多羅。此云法本。亦云契經。亦線經。二
祇夜此云重頌。以偈頌脩多羅也。三和伽
羅那。此云授記。四伽陀此云不重頌。亦略
言偈耳。四句爲頌。如此間詩頌也。五優陀
那。此云無問自説。六尼陀那。此云因縁。七
阿波陀那。此云譬喩。八伊帝目多伽。此云
如是語。亦云本事。九闍陀伽。此云本生。十
毘佛略。此云方廣。十一阿浮陀達摩。此云
未曾有。十二優波提舍。此云論議。部者部
別各有類從也。經者。外國云脩多羅。此云
線經。線能貫穿經能經緯。言能持法如線
如經然。阿毘曇雜心中説脩多羅五義者。
乃是彼論師解義非翻名也。世俗亦對緯
名經。而訓經爲常。如物經亘始終。始終時
別而物無改異。不改異故名之爲常。脩多
羅者。諸經中直説者。謂四阿含及二百五十
戒。出三藏外。諸摩訶衍經直説者。皆名脩
多羅也。祇夜者。諸經中偈。四五七九言句少
多不定。重頌上者皆名祇夜也。和伽羅那
者。説三乘六趣九道劫數。當得作佛。若後
爾所歳。當得聲聞支佛。後爾所歳當受六
趣報。皆名授記。夫授記法面門放五色光。
從上二牙出照三惡道。下二牙出照人天。
光中演説無常無我安隱涅槃。遇光聞法
者。三途中身心安樂。人中癃殘者差。六欲天
厭患欲樂。色天厭禪樂。光照十方遍作佛
事。還遶七匝從佛足下入。是記地獄道。&T075120;
入髀入臍入胸入口入肩間入頂入者。是記
佛道。論不見記脩羅光。當是開鬼道出
脩羅。從容在於髀臍之間耳。伽陀者。一切
四言五言七九等偈。不重頌者。皆名伽陀
也。優陀那者。有法佛必應説。而無有問者。
佛略開問端。如佛在舍婆提毘舍佉堂上。
陰地經行自説優陀那。所謂無我無我所。
是事善哉。是名優陀那。又如般若中。諸天
子讃須菩提所説。善哉善哉。希有世尊。難有
世尊。是名優陀那。乃至佛滅後諸弟子。抄
集要偈。諸無常偈作無常品。乃至婆羅門品。
皆名優陀那也。尼陀那者。説諸佛本起因
縁。佛何因縁説此事。脩多羅中有人問。故
爲説是事。毘尼中有人。犯是事故結是戒。
一切佛語縁起事。皆名尼陀那。阿波陀那
者。與世間相似柔軟淺語。如中阿含長譬
喩。長阿含大譬喩。億耳二十億耳譬喩等。無
量譬喩皆名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有二
種。一者結句。言我先許説者。今已説竟。二
者更有經名一目多伽。有人言因多伽目多
伽。名出三藏及摩訶衍。何等是。如淨飯王
強逼千釋令出家。佛選堪得道者五百人
將往舍婆提。令離親屬。身子目連教化。初
中後夜專精不睡。以夜爲長後得道還本
國。從迦毘羅婆林五十里。入城乞食。覺道
路爲長。時有師子來禮佛足。爲三因縁
説偈云云。説此三事本因縁。故名一目多伽
也。闍陀伽者。説菩薩本曾爲師子。受獼猴
寄。攫脇肉貿猴子。於病世作赤目魚。施
諸病者。或作飛鳥救於泫溺。如是等無量
本生多有所濟。皆名闍陀伽也。毘佛略者。
所謂摩訶衍般若經。六波羅蜜經華首法華
佛本起因縁雲法雲大雲。如是等無量諸經。
爲得阿耨三菩提故。説此毘佛略也。阿浮
陀達摩者如佛現種種神力。衆生怪未曾有。
放光動地種種異相。皆名阿浮陀達摩也優
波提舍者。答諸問者。釋其所以廣説諸義。
如是等問答解義。皆名優波提舍也。佛自
説論義經。迦栴延所解。乃至像法凡夫人如
法説者。亦名優波提舍經也。二明分法大
小者。此經指九部爲入大之本。則九部是
小三部是大。蓋別語耳。通而爲言。小亦有
&T040879;六道因果。又阿含中。亦授彌勒當作
佛記。豈非授記經。亦有自唱善哉無問而
説。聲聞經中。以法空爲大空。故成論中云。
正欲明三藏中實義。實義者空。是阿毘曇
所不申。而成論申於空。空即廣經。當知。小
乘通具十二部也。故涅槃云。先雖得聞十
二部經。但聞名字不聞其義。今因涅槃得
聞其義。又云。先雖得聞十二部經。我意猶
謂故不如是大涅槃經。大品亦云。魔作比
丘爲菩薩説聲聞十二部經。有經言。大小
乘各具十二部。若信六部通大小乘。不信
六部互不相通。按此者。即是大小倶有十
二部也。但是小乘中説。非大乘之義。故別
讓三存九。何者。小乘灰斷無如意珠身。故
無廣經。假令以法空爲廣説之文。小乘根
鈍説必假縁。無天鼓任鳴。少無問自説。雖
有授記記作佛少。又涅槃第七云。九部中
不明佛性。是人無罪。例此而言。十二部中
不明佛性。是人有罪。有人言。大乘九部除
因縁譬喩論義。大乘人根利不假此三。斯亦
別論通語大乘。何得無此三經耶。有經言。
小乘但讓廣經一部。有十一部。無方廣者。
大乘説如來是常。一切衆生皆有佛性。正理
爲方包富爲廣。又理融無二亦名爲等。聲聞
中所無但十一部耳。若言小乘定有九。不
應復有十一部。既取十一亦通有十二。爲
縁別説。或讓三或讓一。以判大小乘云云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六上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六下
 天台智者大師説 
三明對縁有異者。縁即是十因縁法所成
衆生。而此衆生皆有十界根性熟者先感。
佛知成熟未成熟者。應不失時。若衆生解
脱縁未熟不可全棄。對此機縁。止作人天
乘説。不作脩多羅等名。故天竺外典無十
二部名。亦無其意。此間儒道亦無斯名。意
義皆&T055762;。若法身爲王示十善道。亦不濫用
此名。故地持中。説種性菩薩能自熟。又能熟
他有二乘種性。及佛種性者。隨法熟之。無
種性者。以善趣熟。善趣熟者即是其義。種
性熟者如下説。若深觀行者妙得其意。以
邪相入正相。用無礙辯。約邪經外典。作十
二部義。胡爲不得而非正對縁説也。次約
十因縁所成衆生有小乘根性。對此機説通
則十二。別則或九或十一云云。若對十因縁
所成衆生有菩薩機者。不作別説。但明十
二部經。今總論如來對四縁説十二部法。
有兩種四教不同。一者就隱顯共論四教。
隱即祕密教。顯即頓漸不定教。祕密既隱非
世流布。此置而不論。若對四法界衆生。通
説十二部。別説或九部或十一部。名漸法
説也。若對兩法界衆生。通説十二部。此説
頓法也。或對四法界。或對兩法界。或作別
説或但通説。此説不定法也。二者直就顯
露漸教中。更明四教者。即是三藏通別圓
也。三藏教直對三法界別説或九或十一。
通教對四法界。通説十二部法也。別教對
兩法界通説十二部法。圓教對一法界。通
説十二部法。前以無記化化禪。與諸慈悲
合。示現身輪。或爲國師道士儒林之宗父母
兄弟。乃至猴猨鹿馬。同事利益不可稱説。
今口輪説者。例如前用諸慈悲。熏無記化
化禪種種不同。百千萬法不可説。不可説故
龍宮象負。渧海研山。八萬四千法藏不可
窮盡。雖復無崖。以十二部往收罄無不盡
也。四明所詮者。若委論其意。出四教義中
今略引詮意若説人天乘。詮界内思議之
俗。永不詮眞。若爲漸教人別説九部十一
部。乃至通十二部者。初正詮思議之俗諦。傍
詮思議之眞諦。中正詮思議之眞諦。傍詮
思議之俗諦。後正詮不思議之眞諦。傍詮不
思議之俗諦也。乃至雙詮不思議之眞俗
。若説頓十二部者。正詮不思議之眞。傍
詮不思議之俗。若説不定者。此則不可定
判其詮。若約漸中四教明詮者。三藏正詮
思議眞。傍詮思議俗。若爲三藏菩薩者。正
詮思議俗。傍詮思議眞。若通教二乘正詮
思議眞。傍詮思議俗。若爲通教初心菩薩
同二乘。若爲後心菩薩正詮於俗。傍詮於
眞。若爲別教初心。正詮界内之眞俗。傍詮
界外之眞俗。若爲中心正詮界外之眞俗。傍
詮界内之眞俗。若爲後心雙詮界内外之
眞俗。若爲圓教初中後心。圓詮界外不思議
之眞俗云云。五明麁妙者。即爲五。一約理。
二約言。三約所詮。四約衆經。五正約此經。
一就理妙者。一切諸法無非中道。無離文
字而説解脱。文字性離即是解脱。一切所説
即理而妙。譬如龍雨雨而處處不同。或水
或火或刀杖理亦如是。理具情乖順耳。乖故
爲麁理順爲妙。二約言辭者。如佛得道夜
至泥洹夕。常説般若。常説中道。而一音演
法隨類異解。一音巧説是則爲妙。異類殊
解自有麁妙。三就所詮者。若對六道衆生
説人天乘者。此詮有爲。能詮所詮倶麁。若
對鈍根三藏五門。詮於生滅四諦理。此則能
詮所詮倶麁。若通教體法五門。比於三藏析
門。體門能詮雖巧。而所詮猶是眞諦。所詮亦
麁。若別教五門能詮爲麁。所詮中道爲妙。
若圓教五門能詮所詮。倶皆是妙也。四就衆
經者。華嚴詮別詮圓。三藏詮偏。方等四種
詮。般若三種詮。法華唯一詮。又諸經詮妙
與法華不異。而帶麁詮麁詮不得合妙。
是故爲麁。法華不爾。佛平等説如一味雨。
正直捨方便但説無上道純是一詮。又云。
昔毀呰聲聞。而佛實以大乘教化。又云。汝
等所行是菩薩道。此則融麁令妙。如此兩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757 758 75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