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佛説法集經 (No. 0761_ 菩提流支譯 ) in Vol. 17

[First] [Prev]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訶薩八勝處。所謂有色見色。彼色中得自在
而知。彼色中得自在而見。是名初勝處。内身
有色想。見外色若好若醜。彼色中得自在
而知。彼色中得自在而見。是名第二勝處。内
身有色相見外色無量若好若醜。彼色中得
自在而知。彼色中得自在而見。是名第三勝
處。内身有色相見外色少若好若醜。彼色中
得自在而知。彼色中得自在而見。是名第四
勝處。内身有色相見外色青見青色青色青
光。譬如優摩歌華青見青色青色青光。菩薩
亦復如是。内有色相見外色青見青色青色
青光。彼色中得自在而知。彼色中得自在而
見。是名第五勝處。内身有色相見外色黄見
黄色黄色黄光。譬如伽尼歌羅華黄見黄色
黄色黄光。菩薩摩訶薩亦如是。内身有色相
見外色黄見黄色黄色黄光。彼色中得自在
而知。彼色中得自在而見。是名第六勝處。内
身有色相見外色赤見赤色赤色赤光。譬如
槃頭視婆華赤見赤色赤色赤光。菩薩摩訶
薩亦如是。内身有色相見外色赤見赤色赤
色赤光。彼色中得自在而知。彼色中得自在
而見。是名第七勝處。内身有色相見外色白
見白色白色白光。譬如優沙私多羅白見白
色白色白光。菩薩摩訶薩亦如是。内身有色
相見外色白見白色白色白光。彼色中得自
在而知。彼色中得自在而見。是名第八勝處。
是名菩薩摩訶薩八勝處
*佛説法集經卷第二



*佛説法集經卷第三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善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十一切入。所謂
地一切入。水一切入。火一切入。風一切入。虚
空一切入。青一切入。黄一切入。赤一切入。白
一切入。識一切入。是名十一切入。是菩薩。若
欲以一切界入一界者。即一切界入一界。所
謂入地界。若欲以一切界入一界者。即一切
界入一界。所謂入水界。若欲以一切界入一
界者。即一切界入一界。所謂入火界。若欲以
一切界入一界者。即入一界。所謂入風界。若
欲以一切界入一界者。即入一界。所謂入虚
空界。若欲以一切入入一入。即入一入。所謂
青入。若欲以一切入入一入。即入一入。所謂
黄入。若欲以一切入入一入。即入一入。所謂
赤入。若欲以一切入入一入。即入一入。所謂
白入。若欲以一切入入一入。即入一入。所謂
識入。若欲以一切地水火風空青黄赤白識
入一入。即入一入。是故名爲一切入入一。一
入即成一切入。是故名爲一切入。是名菩薩
摩訶薩十一切入
善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十自在。所謂命
自在。心自在。物自在。業自在。生自在如意自
在。信自在。願自在。智自在。法自在。是名菩
薩摩訶薩十自在。善男子。得上甘露名爲命
自在。能知一切唯是一心名爲心自在。於其
掌中出諸珍寶亦以虚空而爲庫藏名爲物自
在。遠離一切煩惱煩惱習氣及無明使名爲
業自在。於禪定解脱三昧三摩跋提隨意迴
轉名爲生自在。於一切行自然而行名爲如
意自在。於一切入中得自在觀名爲信自在。
即生心時。現前成就一切諸事。名爲願自在。
一切身口意業以智爲本名爲智自在。現得
平等眞如法界實際無垢智慧名爲法自在。
復次善男子。得命自在故。對治一切世間
死怖畏。得心自在故。對治一切世間煩惱怖
畏。得物自在故。對治一切世間貧窮怖畏。得
業自在故。對治一切世間惡行怖畏。得生
自在故。對治一切世間惡道怖畏。得如意自
在故。對治一切世間追求怖畏。得信自在故。
對治一切世間謗法罪怖畏。得願自在故。對
治一切世間心念縛怖畏。得智自在故。對治
一切世間云何疑刺怖畏。得法自在故。對
治一切世間大衆怖畏。復次善男子。遠離殺
生之罪。與一切衆生無瞋害心。是命自在因。
於受樂衆生無障礙大慈。於受苦衆生無障
礙大悲。是心自在因平等心捨一切事。及
迴向大菩提。是物自在因入一切所作業。所
謂清淨身口意業。是業自在因以菩提心爲
本。攝取一切善根十善業道。是生自在因以
一切供養恭敬禮拜讃歎象馬車乘捨與衆
生。是如意自在因於三寶中教化一切衆生。
是信自在因與一切衆生清淨身口意業。是
願自在因遠離供養恭敬飮食貪心。能施一
切衆生法食。是智自在因平等教化一切衆
生。説一切衆生平等法界。説一切衆生諸
佛如來。以爲法身非飮食身。是法自在。因
是名諸菩薩摩訶薩得十自在
善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十諦。所謂世諦。
第一義諦。相諦。差別諦。觀諦。事諦。生諦。盡
無生智諦。入道智諦。集如來智諦。是名十諦。
善男子。世諦者。所謂有限齊名數爲他人説
狹劣不廣。是名世諦。第一義諦者。所謂甚深
空相應法。無有限齊不斷絶處。非他因縁
平等一相無有高下。不亂不靜相。一切法
眞如相。是名第一義諦。相諦者。所謂逼惱
者苦相。生者集相。淨者滅相。乘者道相。是
名相諦。復次善男子。知一切法自性無我相
證道相作證相。是名相諦。如是知一切法自
性淨相。知自性遠離相。知自性空相。知自性
不生不滅相。證道相作證道相。是名相諦。差
別諦者一切法皆是一相。依他因縁而差別
説。一相者。所謂空相。彼空依他差別而説。又
一切法。無相無願無行不生不滅。彼一切
差別皆是空相。皆悉是空不相違相。是名差
別諦。何者是觀諦。觀者徹觀故。數見思惟
知見覺證。智於彼境不相違背。是名觀諦。
事諦者。所謂事智。事者謂陰界入。知彼陰界
入唯是因縁生無事無壽者。能如是知而證
於道。是名事諦。何者是生諦。所謂依彼
斷煩惱。依彼行斷煩惱。依彼道斷煩惱。而得
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復證一切法。得
一切如來勝自在法。是名生諦。盡無生智諦
者。説一切有爲法盡。彼有爲法盡不盡以盡
無盡。若盡有盡者即有盡盡。是故盡不盡。是
故盡不生不滅。是名盡無生智諦。何者是入
道智諦。以何等智以何等道。以何等功徳聚
集。以何等智聚集。知一切法不生不滅。依彼
法自入令他入。是名入道智諦。何者是集
如來智諦。謂法雲地如來地中間。集如來智
諦。得彼自然道證如來智。是名集如來智諦。
是名菩薩摩訶薩十諦
善男子。何者是諸菩薩摩訶薩九次第入三
拔提。菩薩摩訶薩。離諸欲諸惡不善法。
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行。善男子。離諸
欲者。謂初禪所對愛染法。遠離彼法名離諸
欲。離諸惡不善法者。謂因貪瞋癡。起殺生
偸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瞋邪見。是
名諸惡不善法。遠離彼法是名初禪。有覺者
謂共覺故。何者是覺。依何境界隨順初禪。
是覺有種種異名。謂知覺思惟觀集定等。是
名爲覺。何者是觀。即彼隨順初禪覺行。思
惟觀受欲定知覺。是名爲觀。依於厭行共彼
有覺有觀而成初禪。依於厭行共彼有喜有
樂而成初禪。是名有喜有樂入初禪行。行
者所謂。受持護念喜樂知等是名爲行。菩薩
摩訶薩。住初禪中。得無生法忍増上欲心。是
故入禪求無生法忍。是菩薩摩訶薩。爲得轉
勝無生法忍欲求心故。於彼初禪中生不堅
固心。是故菩薩。捨彼初禪求第二禪。是菩
薩離彼初禪有覺觀心。滅於彼心離於彼心。
淨於彼心寂靜彼心。爲入第二禪。爲成就
第二禪思惟行。是菩薩離彼覺觀。内淨心一
處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第二禪行。内淨者。
謂對治障。彼第二禪法。菩薩寂靜彼法清
淨無濁。是名内淨。心一處者。謂滅彼初禪
一切覺觀。寂靜一味猶如大海。善男子。譬
如一切諸水入於大海。皆同一味所謂醎味。
如是菩薩摩訶薩。入第二禪。滅彼初禪一切
覺觀。寂靜一味無覺無觀。是名得無覺無觀
三昧。是菩薩。依彼三昧生喜。謂於佛法僧
中生於喜心。依彼喜心。諸善功徳自然滿足。
是菩薩。爲彼無生法忍増勝光明轉轉光明
轉轉勝妙轉轉柔軟得上欲心。是菩薩。依
彼無生法忍上欲心故。於彼第二禪中不住
不樂。更求勝上第三禪行。是菩薩生如是心。
知彼喜心障第三禪及障無生法忍。是故菩
薩。離喜行捨憶念安慧身受樂。是樂聖人亦
説亦捨。遠離喜樂入三禪行。是菩薩得三昧
樂厭於彼喜。生如是心。此無喜樂。是無常
樂。是盡滅法。非常非恒。非眞實樂。非究竟
樂。是菩薩知如是已。轉轉復得彼無生法
忍増上欲心。是菩薩。依彼無生法忍増上欲
心。不樂苦樂。是菩薩遠離苦樂先滅憂喜。
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入四禪行。是菩薩得第
四禪三摩拔提柔軟心自在心寂靜心光明心
正直心。以彼一切樂事。捨與一切衆生。是
菩薩與一切衆生現前安隱樂時。即得無生
法忍光明現前。是菩薩得彼無生法忍光明
現前故。令行速疾。是菩薩於彼第四禪勝妙
樂中。不生樂心。遠離彼樂捨念清淨。唯見
虚空現前。是菩薩過一切色相。滅一切有對
相。不念種種相。知無邊虚空。即入無邊虚
空行。是菩薩如是觀色。略有二種。一者四大。
二者依四大。四大者。謂地水火風。依四大者。
謂色香味觸。如是廣有八種色。離彼一切色
相無彼色相。滅彼色相故。言過一切色相。
隨何等法有其色相。彼法必有礙相。是故過
一切色相。滅一切有對相。不念不行種種異
相。以過種種異相。以不念種種異相故。唯
見虚空相。是故菩薩知無量虚空。即入無邊
虚空行。是菩薩入無邊虚空處三昧。生如是
心。虚空無邊虚空無際虚空無崖。隨何等
法以無邊等故。彼法無有前際中際後際。如
是觀一切法。無前中後際。是菩薩入如是三
昧。即於一切衆生起大慈心。即於一切法得
平等智而現在前。是菩薩爾時於無生法忍
中。始得勝進光明現前。是菩薩過一切無邊
虚空相。現前知無邊識相。入無邊識處行。
是菩薩生如是心。是無邊虚空相。唯是識想
分別。是菩薩得如是心。知一切唯是識相。
是識無量無邊。是菩薩入如是三昧。得無生
法忍。非究竟成就無生法忍。是菩薩過一切
無邊識相處。現前知無所有處。入無所有無
少處行。無所有者無彼所有。何者是所有。謂
貪瞋癡分別種種分別虚妄分別。一切有爲
法皆從虚妄分別心生。無彼所有故言無所
有。無少者如向所説。法中少相細相微相等
名爲少相。無彼少相故言無少。過彼一切麁
細相故。言無所有無少。是菩薩住如是三昧。
得轉勝無生法忍光明現前。是菩薩爲得彼
無生法忍。不樂彼無所有無少三昧。是菩
薩更求増上三昧生勝欲心。是菩薩轉求増
上三昧勝行生如是心。是無所有無少行相
亦是細相。虚妄分別故。次觀非相非非相。
何等法是非相非非相。非相者是空。非非相
者從因縁生。菩薩爾時得非相非非相三昧
現前。是菩薩過一切無所有處少相。入非想
非非想處三昧行。菩薩住於彼處生如是心。
彼非想非非想處無所可樂。是菩薩遠離彼
處。是菩薩遠離彼處。即時一切法不生不滅
現前。是菩薩知一切法不生不滅。見一切法
自性寂滅。是菩薩不行不住。菩薩爾時得勝
上清淨無生法忍。是菩薩自此以上得自然
不休息菩薩道。是名菩薩摩訶薩九種次第
入三摩拔提
善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十力。所謂信力。
内力。修行力。忍辱力。智力。離力。聞慧力。樂
説力。功徳力。如實修行力。善男子。何者是信
方。信力者。菩薩摩訶薩。信何等何等法。彼彼
法中。隨心即成決定信力。是菩薩於信力中。
一切世間天人諸魔不能擾動。是名菩薩摩
訶薩信力
善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内力。菩薩起貪
心時。修不淨觀即滅貪心。起瞋心時。修行大
慈即滅瞋心。起癡心時。修因縁行即滅癡心。
是菩薩若爲他人呵罵打縛。生如是心。此聲
如響呵罵等如夢。菩薩爾時得平等智。信知
打罵繋閉等唯是自業。能如是見即時消滅。
是菩薩知此身中有何等事。所謂逼惱割截
等事。如水中月。菩薩爾時得平等智。能如是
知即時消滅。擧要言之。菩薩能知諸煩惱門
皆是清淨門。是名菩薩摩訶薩内力
善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修行力。謂信行
地力。見道地力所有對治障法。而彼障法
所不能障是菩薩彼信行地中。見道地中。一
切世間天人魔梵不能擾動。是名菩薩摩訶
薩修行力
善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忍辱力。若菩薩
爲他所罵而不加報。以得如響平等智力故。
若菩薩爲他人所打而不加報。以得鏡像平
等智力故。若菩薩爲他所惱而不加報。以得
如幻平等智力故。若菩薩爲他所瞋而不加
報。以得内清淨平等智力故。世間八法所不
能染。以得世法清淨平等智力故。一切煩惱
不能染不能勝。以得集因縁平等智力故。擧
要言之。是菩薩見一切染法門皆是清淨門。
是名菩薩摩訶薩忍辱力
善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智力。謂菩薩摩
訶薩。知陰界入空不生不滅。以何等智能集
大菩提。於彼智中。一切諸魔外道邪見現作
佛形所不能動。亦不擾亂不能令疑。是名菩
薩摩訶薩智力
善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離力。若菩薩身
住一處。一切衆生到菩薩所。惡口毀罵誹謗
菩薩。亦復毀罵佛法僧寶。或捉菩薩若割若
截。菩薩爾時於彼衆生不生惱害及以瞋心。
亦復不起煩惱使心及習氣煩惱心。若有衆
生來化菩薩令起諸惡。菩薩爾時化令從己。
於三寶中得堅固心。是名菩薩摩訶薩離力。
善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聞慧力。善男子。
菩薩摩訶薩。多聞聞持聞慧海藏聞慧聚集。
是菩薩成就如是多聞慧力。若三千大千世
界衆生。懷種種疑詣菩薩所。一時發問各
異不同。菩薩爾時其心不動。以一音答斷一
切疑。如是百千萬劫種種疑問。菩薩一時一
音而答。是名菩薩摩訶薩聞慧力
善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樂説力。菩薩在
於百千萬那由他大衆中説法。彼菩薩不思
惟不分別何等何等衆生樂何等何等法。菩
薩隨彼衆生而爲説法。菩薩説法不失字義
亦不重説不遲疾説。不惡聲説不多少説。是
名菩薩摩訶薩樂説力
善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功徳力。菩薩若
於樹下若在自舍若在空處。一切諸魔及其
眷屬詣彼菩薩。爲作破壞爲欲擾亂。然彼
諸魔及其眷屬。不能壞亂彼菩薩行。彼諸魔
衆而自驚怖破壞離散。自見摧滅無有救者。
彼諸魔衆所持器仗刀劍鉾矟長鉤鉞斧鬪輪
羂索弓箭戈戟。如是等事猶如雲雨。以彼菩
薩摩訶薩功徳力故。即時變成種種諸華。所
謂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盧遮華摩訶盧
遮華。陀羅華摩訶陀羅華。瞻婆華。修摩那
華。優波羅華。鉢頭摩華。如是等種種諸華。
如雲雨下供養菩薩。彼諸魔衆所有種種麁
鑛言語。聞者驚怖。如是等聲以是菩薩功
徳力故。即時變成種種讃歎微妙音聲。是時
菩薩於彼諸魔種種麁惡六塵境界。以是菩
薩功徳力故。彼惡境界即滅不現。是時菩薩
即隨心念而虚空中。一切妙境即時現前。是
菩薩依自功徳増上因縁。以彼虚空而爲庫
藏。於自掌中成就一切殊勝財寶而現在前。
悉令一切衆生受用。是菩薩掌中勝妙珍寶。
皆由自力功徳而成。善男子。若以劫壽説
是菩薩功徳之力。不可得盡。是名菩薩摩訶
薩功徳力。善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如實
修行力。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如實修
行力。何者爲十。所謂。布施修行力。持戒修
行力。忍辱修行力。精進修行力。禪定修行
力。般若修行力。方便修行力。願修行力。力修
行力。智修行力。是名菩薩摩訶薩波羅蜜相
應十種如實修行力。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
其餘一切無量如實修行力。皆悉攝在十種
如實修行力。善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布
施修行力。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無有一物悋
而不捨。唯除惱害諸衆生事。菩薩隨何等心
能行施者。而彼施心唯除諸佛如來及得忍
菩薩。餘一切衆生不能得信。何況能知。是名
菩薩布施修行力
善男子。何者是菩薩持戒修行力。善男子。菩
薩持戒修行力有十種。何者爲十。所謂聲聞
持戒修行。辟支佛持戒修行。菩薩持戒修
行。攝受一切善法持戒修行。求善知識不捨
持戒修行。護攝受妙法持戒修行。常爲利益
他持戒修行。迴向大菩提持戒修行。常寂靜
入三昧持戒修行。斷煩惱及煩惱習氣持戒
修行。善男子。諸菩薩等。善能分別微密持戒。
以是義故。彼諸菩薩所修持戒。非一切種智
人不能得知。是名菩薩摩訶薩持戒修行力。
善男子。何者是菩薩忍辱修行力。菩薩摩訶
薩。有三種忍辱。所謂諸苦忍辱。他所加惡
不報忍辱。知諸法無生忍辱。善男子。諸苦
忍辱者。以知自作業故。不報惡忍辱者。以
於一切衆生得一子心故。諸法忍辱者。以於
一切法得無生智故。是名菩薩三種忍辱。善
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忍辱修行力
善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精進修行力。善
男子。菩薩隨何等處隨何等行。爲成就彼善
法修行力故。彼彼法中生如是心。我成就此
善法。爲令一切衆生同得故。是名菩薩摩訶
薩精進修行力
善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禪定修行力。善
男子。菩薩不見一法而非寂靜。見一切法自
性寂靜。滅一切諸覺。遠離心意意識。不生不
滅不動不亂。是菩薩不見自心定他心亂。不
見離自身。不見離他身。更有三昧而能修習
一切功徳精進不息。是名菩薩摩訶薩禪定
修行力
善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般若修行力。善
男子。菩薩不見一法離因縁集。不見一法離
於空無相無作解脱。不見一法離虚空解脱。
而能修習助菩提法精進不息。亦化衆生而
不休息。是名菩薩摩訶薩般若修行力
善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方便修行力。善
男子。菩薩摩訶薩。不見自身而常護自身密
行。不見衆生而常教化衆生不息。不見煩惱
而常守護諸情根行。菩薩見一切色不離佛
色。而常求見諸如來色。菩薩聞一切聲不離
諸法聲。而常求聞法無有厭足。不見世間而
常厭離一切世間。不見涅槃。而爲得涅槃捨
於一切内外之物。不見佛及菩提。而恒爲得
佛及菩提。而常作百千萬願現前修行。是
名菩薩摩訶薩方便修行力
善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願修行力。善男
子。菩薩摩訶薩。不見一法増。不見一法減。而
能隨喜一切衆生所作善根。迴向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亦以自己一切善根。共諸衆生
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作是言。我因
此諸善根。必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因
此諸善根。成就如是如是佛國土。我因此諸
善根。得如是如是大衆。菩薩如是大願成就
不可破壞。是菩薩。修持淨戒。不破不漏。不點
不汚。智者讃歎。是菩薩住彼如是淨持戒中。
所作大願皆悉成就。是名菩薩摩訶薩願修
行力
善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力修行力。若有
衆生。現作佛身詣菩薩所。欲退菩薩菩提之
心而作是言。何處當有此菩提法。廣説種種
破壞之言。然是菩薩不可得退轉。不可破壞
轉。念菩提轉。念道場。念降伏魔。念轉法輪。
念大慈悲。於彼破壞衆生邪教衆生不生惡
心。而以慈悲還教彼人置於善法。而是菩薩
不失淨信精進正念三昧般若等力。是菩薩
依彼不退轉力。令無量阿僧祇衆生。得佛菩
提入佛菩提。是名菩薩摩訶薩力修行力。善
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智修行力。善男子。
菩薩如實知一切法無有衆生。不生不老不
病不死。唯見於法離我我所。是菩薩依如是
知諸法智力。令無量阿僧祇衆生入彼智中。
是菩薩一切世間諸魔外道。尚不能轉彼眞
如心。何況迴置世間法中。是名菩薩摩訶薩
智修行力。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十種修
行力
善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十智。所謂苦智
集智。滅智道智。於苦中法智。於集滅道中
法智。陰智界智入智。過去未來智。於道及
果智。是名諸菩薩十智。善男子。何者是苦
智。謂苦中苦智。於苦中集智。於苦中滅智。於
苦中道智。復次善男子。於苦空智。空無相智。
苦無願智。苦因縁生智。唯是苦生如是苦中
苦智。復次善男子。知無明智。知愛智。知取
智。名爲苦智。善男子。何者是集智。隨何等法
集彼集彼智中集智。彼集唯是苦。是名集智。
復次善男子。知愛是集智。名爲集智。善男子。
何者是滅智。謂過去無所從來智。未來不
生智。現在不住智。是名滅智。復次善男子。
知過去法不滅。知未來現在法不滅。是名滅
智善男子。何者是道智。謂苦智集智滅智道
智中。求道智知道智。是名道智。善男子。何者
是於苦中法智。集滅道中法智。菩薩生如是
心。此苦集滅道唯是法。如是知於苦中法智。
於集滅道中法智。是名苦中法智乃至道中
法智。善男子。何者是陰智。謂五陰中如幻
夢智。五陰一合智。聚集智和合智。是名陰智。
復次知色如聚沫。知受如水泡。知想如陽焔。
知行如芭蕉。知識陰如幻。是名陰智。善男
子。何者是界智。謂地界法界。而法界非堅相。
如是水界法界。而法界非濕相。火界法界。而
法界非熱相。風界法界。而法界非動相。如是
知名爲知界。復次善男子。知微細智是名性
智。知一切法根本。名爲界智。復次善男子。苦
智集智滅智道智。名爲界智。復次善男子。
有二界。謂有爲界無爲界。彼有爲無爲中智。
名爲界智。復次善男子。眼界色界眼識界
法界。而法界非見相。亦非可見相。亦非可
知相。如是耳界聲界耳識界法界。而法界非
聞相。亦非可聞相。亦非可知相。鼻界香界鼻
識界法界。而法界非聞相。亦非可聞相。亦
非可知相。舌界味界舌識界法界。而法界非
嘗相。亦非可嘗相。亦非可知相。身界觸界
身識界法界。而法界非聚集和合相。亦非觸
相。亦非陽焔相。意界法界意識界法界。而
法界非生住滅相。是名菩薩摩訶薩界智。善
男子。何者是菩薩入智。謂入中廣智。深智
普智。縛智刺智。怖智誑智。無常智障礙智。是
名菩薩摩訶薩入智。復次善男子。菩薩知入
如空聚落。如彼空聚落而自不知是空聚落。
如是彼諸入自不知是空如空聚落。菩薩若
如是知。是名入智。復次善男子。菩薩如是
知十二入。所謂眼入色入。耳入聲入。鼻入香
入。舌入味入。身入觸入。意入法入。此諸入無
我無我所。菩薩若如是知。名爲入智。善男子。
何者是過去未來智。謂菩薩知過去知未來。
是名過去未來智。復次善男子。知未來無作
者。知過去滅盡。是名菩薩摩訶薩過去未來
智。善男子。何者是於道中及果中智。謂於六
波羅蜜中智。是名道智。謂十地中及如來地
中智。是名果智。彼於道中及果中智。是名菩
薩摩訶薩於道中及果中智。善男子。是名菩
薩摩訶薩十智。説此法集法門時。七萬六千
菩薩摩訶薩。善聚集過去諸業得無生法忍。
爾時奮迅慧菩薩。語無所發菩薩摩訶薩言。
善男子。汝應當説菩薩摩訶薩諸波羅蜜相
應法集。何以故。善男子。此是最勝所説法集。
所謂説諸波羅蜜。何者是諸波羅蜜。何者是
波羅蜜法集。爾時無所發菩薩。語奮迅慧菩
薩言。善男子。諸波羅蜜者。謂檀波羅蜜。尸波
羅蜜。羼提波羅蜜。毘離耶波羅蜜。禪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
羅蜜。智波羅蜜。善男子。是名諸波羅蜜。何者
是波羅蜜法集。所謂不見布施名爲檀波羅
蜜。而常捨一切内外之物。不見持戒名爲尸
波羅蜜。而常修持一切淨戒頭陀功徳等。不
見忍辱名爲羼提波羅蜜。而常修行忍辱安
樂之行。不見精進名爲毘離耶波羅蜜。而常
修習一切善根無有休息。不見禪定名爲禪
波羅蜜。而常尊重寂靜之心。不見慧名爲般
若波羅蜜。而常修習聞慧之法。不見方便名
爲方便波羅蜜。而常現同一切外道。爲諸衆
生發起所念善根事故。不見願名爲願波羅
蜜。而常求一切善根。共一切衆生迴向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見力名爲力波羅蜜。而
常求那羅延身金剛力士。爲教化衆生降伏
憍慢故。不見智名爲智波羅蜜。而常修行
一切功巧技術五明論等。善男子。是名菩
薩摩訶薩諸波羅蜜相應法集。復次善男子。
菩薩不求一切果報。而常不捨施心。於一切
時捨一切事。不分別持戒。而能捨於身命不
毀淨戒。一切諸法不能擾動。而常遠離瞋害
之心。不求一切法。而常念一切善根。不分
別寂靜心。而常修行禪定神通三昧。於一切
法中無有疑心。而常求於聞思修慧。不求一
切法。而心常念種種善根之法。常住寂靜心。
而常修行一切諸願。斷除一切憍慢高心。而
常修行成就堅固金剛之身。善知一切諸經
論等。而常求於一切尊重諸善知識。善男
子。是名菩薩摩訶薩諸波羅蜜相應法集。復
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心常愛樂檀波羅蜜。
而現隨順慳嫉衆生。心常愛樂修持淨戒。而
現隨順破戒衆生。心常愛樂忍辱之事。而現
隨順不能忍辱顛倒衆生。心常愛樂精進之
行。而現隨順懈怠懶惰顛倒衆生。心常愛樂
禪定三昧。而現隨順多事散亂顛倒衆生。心
常愛樂般若妙慧。而現隨順信非善處癡瘂
衆生。心常愛樂方便善巧。而現不求一切所
作事。心常愛樂大願善根。而現隨順厭離
世間衆生等行。心常愛樂有力。而現隨順無
力衆生。心常愛樂勝智。而現隨順無智衆
生。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諸波羅蜜相應
法集。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行檀波羅
蜜者。得如意寶手及以虚空而爲庫藏。修行
尸羅波羅蜜者超過一切惡道。而得生死自
在及柔軟心隨自在心。修行羼提波羅蜜者。
得如來色身莊嚴。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見者無厭。修行毘離耶波羅蜜者。得四無畏
及四無礙。修行禪波羅蜜者。得一切聲中自
在。及一切所作業中自在。修行般若波羅蜜
者。得一切法中無所障礙。謂一切法菩提平
等故。修行方便波羅蜜者。得所作業自然。
謂得身口意業自然故。修行願波羅蜜者。
得於一切生中宿命自在。及隨順行隨順所
作事。修行力波羅蜜者。一切煩惱及一切諸
魔外道不能擾亂。則得一切世間最高大身
故。修行智波羅蜜者。謂能超過陰死煩惱天
魔等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諸波羅
蜜相應法集。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讃
歎布施。而不以彼布施爲清淨。讃歎持戒忍
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讃歎智等。而不
以彼等爲清淨。何以故。雖修如是一切法等。
以能捨故。是一切法以分別心故有。是故分
別心。及分別心所生法皆悉捨離。是故菩薩。
分別心及分別一切法。心所生法不與共住。
不生心以爲清淨。而是菩薩生如是心。知無
分別無戲論境界。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心。奮迅慧菩薩言。善男子。言菩提者。於
何法而説。無所發菩薩言。善男子。言菩提者。
無分別無戲論法即其言也。善男子。見我者
名爲戲論此非菩提。遠離我見無有戲論名
爲菩提。善男子。著我所者名爲戲論此非菩
提。遠離我所無有戲論名爲菩提。隨順老病
死者名爲戲論此非菩提。不隨順老病死寂
靜無戲論名爲菩提。慳嫉破戒瞋恨懈怠散
亂愚癡無智戲論此非菩提。布施持戒忍辱
精進禪定智慧無戲論法名爲菩提。邪見惡
覺觀惡願名爲戲論此非菩提。空無相無願
無戲論法名爲菩提。復次善男子。亦得言一
切法是菩提。亦得言一切法非爲菩提。問曰。
以何義故。一切法名爲菩提。一切法非菩
提。答曰。於一切法著我我所。此非菩提。覺一
切法平等。知一切法眞如名爲菩提。復次善
男子。言菩提者名爲寂靜。寂靜者名爲一切
法眞如。問曰。善男子。所言眞如眞如者於何
法説。答曰。善男子。言眞如眞如者名爲空。彼
空不生不滅。問曰。若如是一切法空。是故一
切法不生不滅。無所發菩薩言。如是如是善
男子。如汝所説。一切法不生不滅。問曰。若
如是何故如來説有爲法皆悉生滅。佛説有
爲法皆生滅者。此言何謂。無所發菩薩言。善
男子。爲愚癡凡夫著生滅法故。諸佛如來。以
大慈悲爲護驚怖。隨順世諦作如是説諸法
生滅。而一切諸法不生不滅。是故善男子。菩
薩摩訶薩。應如諸佛應知諸佛法。應知諸衆
生應知諸法。應知自身應知身法。爾時無所
發菩薩摩訶薩。欲重宣此義。而説偈言
    佛及佛出世 諸佛法實體
    菩薩如彼法 不放逸而知
    諸善無漏聚 佛世智者最
    依衆生心成 修善行因縁
    是能知諸法 是能覺諸法
    是人到諸行 若能知諸佛
    菩提無與者 亦無人取彼
    實知自身法 名爲覺覺者
    若能知自身 唯是相無實
    是能知如佛 及知菩提法
    唯相諸衆生 虚妄分別説
    菩薩如實知 如夢幻等相
    妄覺實覺者 無能知此行
    若調諸根馬 是能依定知
    是人無怨親 及作不可作
    亦無取捨法 是名眞法集
    能正知諸法 故説法集義
    不正知諸法 是故説惡法
    貪法及離貪 清淨平等見
    見貪癡亦然 是名眞法集
    爲利諸衆生 發大慈悲心
    而不見衆生 若離於眞空
    若如是知法 平等無垢處
    得妙洲覺處 彼黠成正覺
    如世間幻師 發心度幻人
    彼幻不著幻 以未曾有故
    知三界如幻 發大菩提心
    爲度諸衆生 實知彼衆生
    自身如虚空 衆生自性空
    一切處見法 得忍住勝洲
    不行於諸法 亦不還諸法
    以不行不還 得住淨行洲
    若住如是實 平等法界心
    即時諸佛記 是必成大覺
    自身佛亦然 及得受佛記
    見彼法平等 即時諸佛記
    得無障礙處 證滅行世間
    一切處無過 以大悲爲身
    若菩薩有智 欲如是法集
    修行是法行 必得是法集
無所發菩薩説此偈時。六萬二千菩薩得無
生法忍。八千天子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復次無所發菩薩摩訶薩。語奮迅慧菩薩言。
善男子。菩薩應修行實諦法集。何以故。諸菩
薩。以實諦智以爲法集。善男子。何者是實諦。
善男子。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
至捨身命。不捨彼心。不捨諸衆生。是名菩薩
摩訶薩實諦。善男子。若菩薩。發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心。又時捨心捨衆生者。如是菩
薩則爲可呵。是人名爲最上妄語。問曰。云
何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復捨
彼心。不捨諸衆生。答曰。若菩薩知苦諦集
諦滅諦道諦。是菩薩不復捨彼心。何以故。
是菩薩知實諦。是故菩提心不退轉。問曰。
何者是苦。云何知苦。答曰。於五陰愛不愛
逼惱。是名爲苦。菩薩知於彼苦空無壽者無
我我所。唯是因縁和合而生。是名知苦。菩
薩見彼苦唯是集。虚妄不堅固無壽者。名爲
知集。菩薩知彼苦從本際不來。不至未來際
不在現在際。無始無終。自體本來寂滅。自體
空自體寂靜。如是知名爲知滅。問曰。所言
滅者此説何法。答曰。善男子。言滅者不可
言。問曰。善男子。若言滅者不可言。何故言
滅。答曰。善男子。説滅者。謂客煩惱諸障不
實虚妄分別法。菩薩不分別彼不實法。爾時
得言名爲滅滅。而虚妄法本來無法可滅。是
故如來。説一切法本來寂滅。問曰。善男子。
如來説菩薩不證滅。若菩薩證滅。是菩薩墮
聲聞辟支佛地。如來何故作如是説。答曰。
善男子。言證者名爲現見。然滅法不可現
見。是故如來。説滅法不可見。若法不可見。彼
法亦不可證。是故如來説菩薩不見滅不證
滅。依此義故。如來説菩薩不證滅。聲聞取
法相故證滅知。以何等念何等觀何等行。
如是知如是見如是決定。名爲知道。復次善
男子。言苦者名爲我。彼我有相。若如是集
名爲知集。菩薩見彼集。不見一法能集。如
是知名爲知滅。若能如是觀。若能如是求。
名爲知道。復次善男子。隨所隨所法上心著
名爲苦。何以故。善男子。如來常説隨所心
著名爲苦。隨所心著處不實。是故從心著生
集名爲集。苦不著心苦名爲滅。以何等智不
著彼智。名爲知道。善男子。我今依實諦智能
説。諸菩薩若一劫及無量劫説。而不可得盡。
説此實諦智時。六萬菩薩。依實諦熏修智。得
不退轉地。虚空中無量百千天女。於諸法中。
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佛説法集經卷第三







佛説法集經卷第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爾時奮迅慧菩薩。語無所發菩薩言。善男子。
何者是菩薩摩訶薩心念處智。何者是念。云
何心念處。爾時無所發菩薩摩訶薩。語奮迅
慧菩薩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已於一切
法中無生智。爲心念處智。以無生智爲最勝。
諸菩薩。彼無生智。以無生智業。得名一切處
不亂一切處直一切處不動。如大海水不可
量。一切聲聞辟支佛無能知。以何等心念。
能聞持一切諸佛如來所説法而不散失。是
菩薩心念處。諸佛如來現前知。此是如是菩
薩心念處。彼菩薩心念處有十種處。何等爲
十。所謂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念
佛念處。念法念僧念戒念捨念天心念處。是
名十種念處。善男子。何者是菩薩身念處。
菩薩如是安心。此身來不從本際。去不至後
際。不住本際未來際。唯從虚妄分別心而生。
無作者無壽者。無前中後際。不住無根本。
無教者無取者。而但以客塵言語而説。若身
體形状。若質若入。若如是觀身此身不堅固。
唯是父母赤白和合不淨而生。臭穢以爲體。
貪瞋癡怖以爲賊亂。破壞不住。種種無量百
千萬病。以爲家宅。復次善男子。菩薩於
身中如是安念。是身從頭至足。衆分聚集。
所謂。足足指跟踝&T075120;脛髀膝臗骨腰脊胸脇
腹肋。觀手手指肘腕肩臂頬頤頸項髑髏眼
耳。如是等事積聚成身。以業有爲作者。以種
種煩惱隨煩惱虚妄分別百千萬種爲窟宅。
此身多有種種不淨。所謂髮毛爪齒血肉皮
骨肝膽腸胃生熟。二臟脾腎心肺肪膏腦
膜黄白痰陰涕唾目涙大小便利臭穢可惡。
是等無量不淨物聚集。如是等中何者是身。
菩薩如是觀身。作是思惟。此身無實猶如虚
空。是名菩薩如虚空念處。如是安心。見一切
法皆如虚空。菩薩如是知身。於諸法中無有
動心不住心。是菩薩不動不住。名住念處。如
是住念中能如是知。如菩提身亦如是。此中
不可得生厭心。何以故。一切是邪念非正念。
於何等法中生厭心。是名菩薩摩訶薩身念

又善男子。何者是菩薩受念處。善男子。菩
薩生如是心。言受者名爲覺。彼覺有三種。
謂顛倒。不顛倒。離彼二。又顛倒受者。謂一
切凡夫散亂心顛倒心。彼諸凡夫。以無常受
爲常。以苦受爲樂。以無我受爲我。以不淨
受爲淨。是名顛倒受。不顛倒受者。受無常
爲無常。受苦爲苦。受無我爲無我。受不淨爲
不淨。此謂聲聞辟支佛受。是名不顛倒受。
離彼二受者。受無常非常非無常。受苦非
苦非無苦。受無我非我非無我。受不淨非淨
非不淨。是名菩薩受念處。菩薩如是受而不
見受者。不見能受者。亦不見所受。菩薩作
是思惟。如來常説一切有爲法以爲受。若以
一切法爲受者。此中何等法以爲受者。非所
受以爲能受。以彼所受非能受故。而非無
爲法能受有爲法。離無爲法有爲法無受者。
菩薩如是。彼所受不見能受。復不見所受
者。能教彼所受者。是菩薩。見如菩提所能
受亦如是。是名菩薩摩訶薩受念處。又善男
子。何者是菩薩心念處。善男子。菩薩作是
思惟。彼受唯是心。而心不住不可取無形。
何等法不可取無形。彼所受法爲何所似。
非心非心知。非心非心見。復作是思惟。隨何
等心從因縁生。見彼諸心皆由他力而有。是
菩薩。不見離心而有菩提。知此心法即是菩
提。菩薩爾時即得心自在。以得心自在故。
即於大乘而得自在。爾時即於一切衆生得
平等心。是菩薩。爾時住於大乘中。不依他力。
是名菩薩心念處
善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法念處。善男子。
菩薩隨何等法。而生正念。若善法不善法。
若可訶法不可訶法。若有漏無漏世間出世
間法。若聲聞辟支佛法。若凡夫法非凡夫法。
是菩薩。於彼彼法而生正念。善巧能知善
業柔軟。善能修習善修畢竟。善修自力善修
自在。知平等法不生不滅。是菩薩。不見一
法離於不生不滅。不見一法離於空無相無
願。菩薩作是思惟。一切諸法無有壽者。以
自性寂靜故。一切法無我。以自性不二故。
一切法無障礙。以自性如虚空故。一切法無
分別。以遠離心意識故。一切法寂靜。以無
煩惱性故。一切法無言語。以自性不可説故。
一切法不盡。以無爲性淨故。一切法不可數。
以過一切數量故。一切法正直。以過一切
戲論故。一切法無根本。以無種子故。一切
法無過失。以根本自淨故。一切法不來。以無
形故。一切法不去。以無住故。一切法光明。
以自性空故。一切法空。以從因縁而有故。
一切法無諍。以無分別故。一切法依自智
力。以隨所念而覺故。一切法菩提。以智境界
故。一切法唯是名字。以無實物故。一切法
離諸見。以不可見故。一切法不縛不脱。以無
形相故。一切法不去。以眞如爲體故。一切法
一界。以不差別於眞法界故。一切法不差別。
以實諦平等故。菩薩如是。觀一切法。修行一
切法。不見衆生差別。不見法差別。不見乘差
別。不見佛國土差別。不見法差別。不見妙法
差別。不見縛不見脱。不見世間不見涅槃。
不捨不取。不行不住。不受不捨。而住於寂靜。
住於不動。諸佛如來能見如是寂靜解脱。菩
薩在彼諸佛國土。即時諸佛爲是菩薩。授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是名菩薩摩訶薩法
念處
又善男子。何者是菩薩念佛。善男子。菩薩修
行念佛。念一切衆生。我爲一切衆生。成就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菩薩安住如是念處。
念諸佛如來有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彼
諸佛法我必成就。復能念彼諸佛如來有如
是念。不可思議廣大清淨無垢光明。離一
切使煩惱及斷煩惱習氣。以智慧爲首智慧
爲増上。以諸佛無爲増上。至一切所證増上
法。遠離一切智障煩惱。一切聲聞辟支佛不
能測量。以無分別爲體。以自然無障礙爲
無行無礙不住照一切衆生心如虚空無分別。
諸佛如來有如是念。菩薩念彼諸佛念寶。諸
佛如來財寶。諸佛如來庫藏。念如是等法
名爲念佛。善男子。諸佛不念亦非不念。於
一切處自然無分別。諸佛如來有如是念。菩
薩念於彼念故名念佛。諸佛於一切衆生一
切法不差別相。念於彼念故名念佛。諸佛
無分別。亦非無分別。不取亦非不取。不去
亦非不去。不生不滅。念如是念故名念佛。
復次善男子。諸佛如來。以大功徳智慧莊
嚴。以大慈大悲爲行。以度衆生聚以爲救者。
爲大醫師拔煩惱刺。於一切衆生起平等心。
常在寂靜三昧境界。不住離世間涅槃。到一
切煩惱障智障彼岸。大衆生住持。大衆生
依止。滅一切生身。得法身住法境界。一切處
心無障礙。於一切時利益一切衆生。身口無
失不虚妄授記。於一切事不可嫌身口意業。
遠離貪瞋癡等一切煩惱。降伏一切諸魔外
道。不與一切世間諍訟。深於一切世間大海。
重於一切須彌寶山。不動不搖過於大地。柔
軟於水。光明於火。不著於風。無垢於空。去
速於意。如意踰於摩尼寶。一切種智平等無
二。於一切衆生遠離一切著處。度一切衆生
精進不休息。無量色身無量音聲。無量功徳
無量境界。不可思議。得畢竟不思議法身。
超過心意意識境界。以明行心。斷除三趣惡
法。大悲増上。所有功徳與一切衆生共。於
一切衆生猶如父母。怨親平等。於諸衆生香
塗。不生憂喜心。住一切處有大光明。不
可限量。究竟彼岸。大心衆生大法賢財。成
就大明行。成就大法師能説大法。成大丈
夫畢竟成就大丈夫相。一切世間不能降伏。
能照一切世間光明大方便行大善境界畢竟
大解脱畢竟大身。以大衆生爲眷屬。大身
衆生圍遶無障礙。見聞供養修行親近。遠
離自樂愛樂滅他苦。愛樂正法。以法爲錢
財。以法爲食。以法爲衣糧。以法爲根本。以
法爲自在。爲大法王。爲法施主。常樂捨
法。常不放逸。常樂寂靜。一切衆生以爲橋
梁。如大王道平坦無障。大日光明破諸闇
冥。如大梵王大智金剛是大法箭。清淨色
身見無厭足。諸佛如來。有如是等無量功
徳。菩薩念彼諸功徳已。爲成就彼功徳故修
行。爲成就彼功徳故正念。是故名爲念佛。是
名菩薩摩訶薩念佛處。善男子。何者菩薩摩
訶薩念法處。善男子。菩薩作是思惟。諸佛
如是無量功徳皆從法生。從法化。從法得。從
法増上。從法有。從法境界。從法依。從法成
就。復作是思惟。諸佛如來有相好莊嚴。彼亦
從法生。從法化。從法得。從法成就。諸佛如來
有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亦從法生。從法
化。從法得。從法成就。諸佛如來有十八不共
法。彼法亦從法生。從法化。從法得。從法成
就。所有世間出世間樂彼諸樂事亦從法生。
從法化。從法得。從法成就。是故我求諸佛菩
提。應尊重法。依法境界。依法修行。依法畢
竟。依法堅固。是名菩薩法念處。復次善男子。
菩薩作是思惟。法平等住。於一切衆生。法
非見高下衆生而生差別。我亦如法心無分
別平等無異。法非見面而起作業。以法不朋
黨故。我亦如法其心平等。法非見時而起作
業。以法無時來而知内心自解故。我亦如
法其心平等。法非於大衆生而起作業。於下
衆生不作業。以法不高不下故。我亦如法其
心平等不生分別。法非於淨衆生而作利益。
於不淨衆生不作利益。以法遠離高下心故。
我亦如是其心平等不生分別。法非於聖人
作利益。於非聖人不作利益。以遠離福田非
福田心故。我亦如是其心平等不生分別。法
非晝作利益夜不作利益。非晝不作利益夜
作利益。以法常不休息作利益故。我亦如
是其心平等不生分別。法不過可化衆生時
節。我亦如是其心平等不生分別。法非於瞋
衆生不作利益。於不瞋衆生欲作利益。以一
切處不著故。我亦如是其心平等不生分別。
法不増不減。法無量阿僧祇如虚空不盡不
増長。我亦如是其心平等不生分別。衆生不
法不護衆生。我亦如是其心平等不生分
別。法與一切世間作歸依。我亦如是其心平
等不生分別。法無有處生瞋害心。以無害相
故。我亦如是其心平等不生分別。法不住煩
惱使。以法遠離使煩惱故。我亦如是其心平
等不生分別。法非怖世間求涅槃。以法常無
分別故。我亦如是其心平等不生分別。菩
薩如是。於法中正念。是故名爲念法。善男子。
是名菩薩摩訶薩念法處。善男子。何者是菩
薩摩訶薩念僧。善男子。菩薩作是思惟。僧
者名爲如法語者。名爲法行者。名爲思法者。
名爲福田法者。名爲住持法者。名爲依法者。
名爲供養法者。名爲所作如法者。名爲如
境界法者。名爲修行成就法者。名爲實法
者。名爲直法者。名爲實清淨法者。名爲救
衆生者。名爲大慈悲者。名爲常寂靜境界者。
名爲常歸依法者。名爲常自淨行法者。復
次善男子。菩薩作是思惟。如來説僧非唯一
種。所謂世諦僧。第一義諦僧。慚愧僧。無
慚愧僧。聖人僧。調伏僧。不退轉僧。又善男
子。菩薩於世諦僧攝受修行。於第一義諦僧
供養修行。慚愧僧令得解脱修行。無慚愧
僧訶責修行。聖人僧供養恭敬親近修行。調
伏僧如佛如是修行。不退轉僧説法修行。復
次善男子。菩薩作是思惟。僧者名爲不斷
佛種。以佛子故。僧者能與所樂果報。以其
福田故。僧者離煩惱。以無畏故。僧者捨一
切所著。以得解脱故。僧者名爲寂靜。以調
伏心故。僧者名爲不雜。以無煩惱故。僧者遠
離惡法。以有慚愧故。僧者名爲隨順語。以
可化故。僧者名爲知自身。以無憍慢故。僧
者名爲寂靜。以無高心故。僧者名爲知足。以
無顛倒心故。僧者名爲斷絶分別。以無病故。
僧者名爲到妙洲渚。以得無畏處故。僧者名
爲見實。以不放逸故。僧者名爲彼岸。以
能到彼妙洲彼岸故。僧者名爲不惡。以行阿
蘭若行故。僧者名爲快。以畢竟趣道場故。
僧者名爲知三學。以修行弟子行故。僧者名
爲行於四念境界。以勝諸念修行者故。僧
者名爲修行四正勤境界。以修行精進故。僧
者名爲修行四如意足境界。以不疲倦故。
僧者名爲修行五根境界。以不破壞故。僧者
名爲修行五力境界。以降伏諸煩惱刺故。僧
者名爲修行七覺行。以無障礙故。僧者名爲
修行八聖道境界。以正見故。僧者名爲修行
實諦境界。以得歸處故。僧者名爲修行諸禪
境界。以定心故。僧者名爲修行因縁集境界。
以能轉法輪故。僧者名爲大慈悲。以不退轉
處故。僧者名爲一切功徳聚集。以一生得大
菩提故。又善男子。菩薩如是念僧已作是思
惟。僧者如是無量功徳。我皆欲得。亦令一
切衆生畢竟成就。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
念僧
善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念戒。善男子。菩
薩作是思惟。所有世間出世間一切勝妙果
報。彼諸果報皆因持戒而得。何以故。依因
淨戒根本力故。善男子。譬如一切草木叢林
依地爲根本。如是一切世間出世間妙果依
戒爲根本。菩薩摩訶薩住於持戒。能與一切
天人作大福田。復能滿足施者功徳。善男子。
菩薩住於持戒生歡喜心。心歡喜故不生憂
惱。不憂惱故心得踴悦。得踴悦故得身心
倚。身心*倚故心得樂心。心得樂心故而
得三昧。得三昧故得如實知。以如實知故。
菩薩於一切衆生生大慈悲。菩薩作是思惟。
我今以此如實三昧法門如實知。爲令一切
衆生成就。是菩薩以大慈悲心熏修。依彼大
慈悲心。修持増上戒増上三昧増上慧滿足。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我今修持妙
戒。不動不放逸。我憶念一切衆生而修持
戒。何以故。若菩薩不憶念一切衆生持戒則
非菩薩戒。是故我今爲令一切衆生得安隱
樂。修持淨戒。復次善男子。菩薩作是思惟。
菩薩出家修持淨戒。則能遠離一切世務之
事。菩薩著於染衣。則能滿足捨一切所
之物。菩薩受持淨戒。則能滿足身口意清
淨。菩薩愛念持戒。則能滿足六通。菩薩
坐持戒。則能滿足菩提分法。菩薩聞於妙法
持淨戒。則能滿足四無礙智。菩薩推求多
聞智慧修持淨戒。則能滿足不自高心。菩薩
親近善知識修持淨戒。則能滿足一切功徳。
菩薩修持施波羅蜜戒。則能滿足一切智智。
菩薩如所聞法如説修持淨戒。則能滿足爲
大法師。菩薩如所聞法思惟持戒。則能滿足
得陀羅尼。菩薩念菩提心修持淨戒。則能超
過一切諸惡得滿足戒。菩薩不生害心修持
淨戒。則能滿足不失菩提心。菩薩不失菩提
心修持淨戒。則能滿足不失三寶心。菩薩作
是思惟。若有能護修持戒者。世間所有可護
之者皆悉能護。是名菩薩摩訶薩念戒。善
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念捨。善男子。菩薩
作是思惟。所有一切可捨之法。皆悉攝於二
種捨中。謂法捨財捨。善男子。菩薩資生施者。
悉能滿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淨佛國土教
化衆生。菩薩法捨者。亦能滿足十力四無畏
十八不共法。能斷煩惱及以煩惱習氣。復次
善男子。菩薩於資生能捨慳心。捨法因縁能
過聲聞辟支佛地。復次捨財者能清淨生身。
捨法者能清淨法身。復次捨財功徳能捨父
母生身。何者有此捨力。唯除初地菩薩。一
切世間所無。捨法者能成就爲意通力。誰有
此力。唯除諸佛如來及住地菩薩。一切世間
所無。復次捨財能教化衆生。施法能令得解
脱。復次捨財能得聚集功徳。施法能令到於
彼岸。復次捨財能施半。施法一切捨。復次
施財能得斷煩惱解脱。施法能成就離智障
解脱。復次捨者若能捨於虚妄分別。此捨中
最勝第一。謂捨虚妄分別之心。何以故。菩
薩捨於虚妄分別。是故名爲清淨。菩薩問曰
言虚妄者此説何法。答曰善男子。言虚妄者。
説不實戲論法。問曰云何名爲不實戲論。答
曰若人如是思惟。我貪我瞋我癡我染。我淨
我不淨。我行世間我入涅槃。如是等一切皆
是不實虚妄分別戲論之法。何以故。一切唯
是因縁。而爲無我無我所無衆生無人無命
無我無壽者無作者無教者。彼諸因縁自性
空寂。遠離心心意識。彼諸因縁。不能思惟
不能分別。不能染不能淨。不能行世間不能
入涅槃。是故菩薩。能知如是虚妄法。不能
作是思惟。是其實有。捨如是心故名爲捨。
菩薩若能念如是法。名爲念捨。復次善男
子。菩薩摩訶薩有三種捨。謂捨大捨増上
捨。何者是菩薩摩訶薩捨。謂飮食&T021389;米倉
庫衣服騎乘燈明香熏華鬘塗香末香幡蓋幢
帳車輿瓔珞帳首冠金銀珍寶。諸如是等。
不爲惱害衆生之具。唯除能害衆生之事。
餘一切物無有不捨。是名菩薩摩訶薩捨。何
者是諸菩薩摩訶薩大捨。善男子。菩薩摩
訶薩成就捨已。能捨所愛妻子男女大小奴
婢僕使臣佐吏民舍宅園觀國土王位。是名
菩薩摩訶薩大捨。何者是菩薩摩訶薩増上
捨。善男子。菩薩成就於捨及以大捨故。成就
増上之捨。所謂能捨手足耳鼻頭目髓腦血
肉筋骨脣舌牙齒連膚爪髮。如是一切悉皆
能捨。是名菩薩摩訶薩増上捨。又善男子。
菩薩念如是捨大捨増上捨。我當畢竟成就
捨大捨増上捨。爾時得名念捨菩薩。善男子。
是名菩薩摩訶薩念捨
善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念天。善男子。菩
薩念清淨天。所謂念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
如來。云何念。念彼修行。念功徳。念不生。念
所受境界。念始行。念修行。念成就。是名念
天。復次善男子。菩薩念諸天。云何念諸天。修
善業行得勝果報。何者是善業行。所謂十善
業道。遠離不善業道。以此善業因縁。得彼諸
天色妙樂清淨諸根勝妙果報。又菩薩於彼
勝妙果報。起隨喜心而生大慈。以彼妙樂
果報。共一切衆生。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菩薩作是念。欲令衆生得天妙樂。復爲
成就彼諸善根。發大精進於生惡道衆生起
大悲心。菩薩作是思惟。我應教一切衆生修
行善業。令生天上即於天中得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菩薩作是念已。教諸衆生修善生
天。令不退失彼天妙果。即從彼樂得無上樂。
所謂如來寂靜妙樂。是名菩薩念天。善男子。
是名菩薩摩訶薩十種念處。爾時無所發菩
薩摩訶薩欲重宣此義。而説偈言
    不見苦爲苦 以見苦即空
    若不離於苦 空法不可得
    欲得見空者 應見於苦義
    以苦爲空義 彼空無爲故
    苦無有作者 以苦非作法
    離苦誰作者 而亦無前後
    無有實集者 若能實集苦
    此中何處集 以苦非作者
    苦無所從來 去無所至處
    與何法共合 離苦何處有
    説愛以爲集 若能集於苦
    愛實無有愛 離愛云何集
    以苦無所來 是誰得未來
    説滅以爲定 離於去來法
    諸法自性滅 根本清淨明
    諸法同寂靜 以離前後際
    法若是先生 後則應有滅
    離滅云何生 離生無彼滅
    如是求智慧 説名無漏道
    説道如筏喩 以必捨筏喩
    若聚集捨法 彼法何應樂
    捨道住妙洲 是名得解脱
    説得解脱相 不諍於諸法
    以於一切法 證眞如道故
    髮毛及爪齒 脂膚血肉骨
    涕唾大小便 肝膽以腦膜
    心肺大小腸 聚積名爲身
    虚妄分別宅 智者如是觀
    無有實作者 及離於受者
    猶如空聚落 如是虚妄身
    説受名爲受 彼受誰能受
    受者離於受 差別不可得
    智者如是念 彼智者觀受
    其相如菩提 寂滅清淨明
    身中不見心 心中不見心
    是人離熱惱 雖離而不喜
    見法唯是心 遠離於分別
    不捨眞如行 以得無障境
    諸法不自生 亦復非他生
    離諸數盡相 平等如虚空
    如實知此法 智者無去相
    知法亦不住 以住於平等
    若能如是念 於諸法不動
    是人到彼岸 如諸佛福田
    知諸法名佛 一切處無垢
    聚集清白法 安隱諸衆生
    念寂及妙色 亦念諸功徳
    菩薩滿諸法 必得無上道
    是菩薩供養 三世諸如來
    法中念不動 以常定境界
    善縛堅固鎧 念妙法境界
    得無上菩提 菩薩堅固行
    如法我亦然 若作如是念
    此念法應知 所謂諸菩薩
    離我及我所 如法我亦然
    若能如是念 名修妙法念
    諸佛弟子僧 是無上福田
    必得佛菩提 常念如是人
    如海不可量 我念如是人
    迴此諸功徳 令一切成佛
    善修不退戒 我念彼戒行
    所有諸功徳 盡欲與衆生
    迴向無上道 令得畢竟樂
    如是名念戒 能與衆生樂
    捨資生及法 亦捨諸煩惱
    有福爲衆生 迴向無上道
    如是成捨念 不住於二道
    離相自然行 所在如日照
    一切凡聖人 皆從善業得
    以彼諸因果 大悲施一切
    如是諸妙行 爲與増上樂
    即於彼天中 成無上正覺
爾時無所發菩薩摩訶薩。奮迅慧菩薩摩訶
薩。是二大士及無量眷屬。倶詣佛所。到佛
所已頭面禮足遶百千匝。奉承尊意退坐一
面。并諸眷屬亦坐一面。而白佛言。世尊。我等
二人。於勝樓閣妙寶臺上説法集時。諸佛如
來。於一切法。悉知見覺無有障礙。世尊。我等
二人所説法集。隨順佛意不耶。爾時佛告二
菩薩言。善男子。如汝所説諸佛如來。於一
切法。悉知見覺無有障礙。善男子。汝等二
人所説法集善順我意。善男子。一切菩薩所
有言説。皆是諸佛如來威神之力。善哉善
哉。善男子。汝今快説此妙法集。若有諸菩
薩欲説法集者。應如汝等所説。善男子。汝
等所説妙法集者。則爲已作諸佛如來所作
之事。善男子我於汝等二人所説法集。生隨
喜心。爾時慧命舍利弗。語無所發菩薩摩訶
薩言。善男子。汝以何義名無所發。無所發
菩薩言。大徳舍利弗。若有菩薩。休息一切
身口意業。不著一切所作之事。不求一法不
離煩惱不欲得法。見過去未來諸法眞如平
等。亦不見法有下中上。是故名爲無所發。復
次大徳舍利弗。一切諸法皆無所發。以本無
故。舍利弗。法若有始則有所發。諸法無始無
始。云何言有所發。慧命舍利弗言。法若如是
汝云何言説於法集。無所發菩薩言。大徳舍
利弗。我無所發而説法集。無所發菩薩。謂舍
利弗言。舍利弗於意云何。汝之所問爲有所
發問。爲無所發問。若言有所發問者。依何
因縁而有所發。然不離於法而有法所發。
不離於法而有所問。大徳舍利弗。若是無發
問者。則爲入我所説法集。慧命舍利弗言。
善男子。我有所問汝亦有説。云何而言無所
發耶。無所發菩薩言。大徳舍利弗。汝之所
問我之所説。皆如幻説。如是菩薩摩訶薩安
住眞如法界所説應知。大徳舍利弗。夫幻人
者。無心無心數法。一切衆生亦復如是。無
心無心數法。若如是者云何有發。大徳舍利
弗。如因幻師幻有所説。如是菩薩摩訶薩依
眞如法界能有所説。應如是知。慧命舍利弗
言。善男子。譬如幻師所作幻事。非實非不
實。若如此者汝亦應爾。非實非不實。無所
發菩薩言。大徳舍利弗。諸佛如來。覺一切
法皆如幻相故。説諸法虚妄如幻。舍利弗言。
如是善男子。諸佛如來。覺一切法如幻。説
一切法如幻。無所發菩薩言。大徳舍利弗。
猶如彼幻非實非不實。一切諸法亦復如是。
非實非不實。應如是知。無所發菩薩言。舍
利弗。若諸法有實不實者。不應説言一切諸
法猶如幻相。慧命舍利弗言。善男子。汝何
所爲行菩薩行。無所發菩薩言。大徳舍利弗。
我行菩薩行。不爲於義非不爲義。何以故。
若有菩薩爲義行者。如是菩薩則有所見而
行於行。若有所見而行其行。如是菩薩則不
隨順諸佛如來。何以故。若有所見而行其行
者。如是之人。尚不能隨無生法忍。何況即
入無生法忍。若離無生法忍。則不隨順諸佛
如來。若不爲義而行於行。如是之人行於邪
道。行邪道者此則無實義。慧命舍利弗言。
善男子。若不爲義非不爲義。如是菩薩於何
處行。無所發菩薩言。大徳舍利弗。隨在何
處。一切毛道凡夫所行。菩薩即彼處行。舍
利弗言。善男子。毛道凡夫於何處行。無所
發菩薩言。大徳舍利弗。隨諸佛如來於何處
行。*毛道凡夫即彼處行。而*毛道凡夫不知
諸佛隨處行。我亦彼處行。慧命舍利弗言。
善男子。若*毛道凡夫不知諸佛所行境界。
云何而言諸佛如來隨何處行。*毛道凡夫即
彼處行。無所發菩薩言。慧命舍利弗。汝今
能知佛境界不。舍利弗言。善男子。我但如
彼文字而取。云何能知諸佛境界。善男子。
然諸聲聞。從於如來。聞聲分別。而言得知。
善男子。諸佛境界無量無邊。而不離諸佛境
界更有凡夫境界。無所發菩薩言。大徳舍利
弗。若不離諸佛境界更有凡夫境界者。舍利
弗向言。諸毛道凡夫不知佛境界。此言云
何。慧命舍利弗言。善男子。諸佛如來超過
世間。毛道凡夫行於世間。是故諸毛道凡
夫。不知諸佛境界。無所發菩薩言。大徳舍
利弗。於意云何。諸佛如來有所得。有所住。有
所利益不。舍利弗言。善男子。諸佛如來無法
不知。知一切法。覺一切法已。能於有爲法
中。利益衆生。無所發菩薩言。若舍利弗如
是知。何故言諸佛如來超過世間。此是大徳
舍利弗不思量而説。舍利弗。若如來超過世
間。即如來無所得無所住無所作利益。舍利
弗。汝言已壞。爾時慧命舍利弗。語無所發
菩薩言。善男子。我先已壞非適今也。曾於過
去。退善根及一切智智心故。善男子。我於
仁者樂説辯才。深生隨喜。願一切衆生皆
得是辯才。説此法集時。八萬菩薩得無生法
忍。六萬天子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五千比
丘轉聲聞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彼
諸比丘佛爲授記。各於種種佛國土中。成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無所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
云何菩薩摩訶薩善知可取能取法。佛言。善
男子。若菩薩知一切法。菩薩爾時善知可取
能取法。無所發菩薩言。世尊。云何善知一
切法。佛言。見一切法如夢幻乾闥婆城陽焔
火輪水中月化鏡中像。無所發菩薩言。世尊。
何者是一切法而見如夢幻乾闥婆城陽焔火
輪水中月化鏡中像。佛言。善男子。言一切
法者。謂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善男
子。是名一切法見如夢幻乾闥婆城陽焔火
輪化水中月鏡中像。能取者。謂眼耳鼻舌
身意。可取者。色聲香味觸法。菩薩摩訶薩悉
見知覺能取可取諸法。亦能善説。是故名爲
一切智者。若一切智者。是人離使煩惱。若
能離使煩惱。是人無我無我所。如虚空無分
別。於一切衆生得平等心。以得平等心故得
一切處寂靜心。得寂靜心故名爲法行自然
堅固者。於一切衆生作上首者。一切法中無
障礙者。大慈大悲者。不可動轉者。三藐三
佛陀者。無所發菩薩言。世尊。菩薩欲得如諸
佛如來妙法。云何修行。佛言。菩薩欲得諸佛
如來如是法。應生平等心猶如大地。以能忍
受一切衆生諸不善行及惡語言故。又應生
平等心猶如淨水。以能洗除身及衆生虚妄
分別微煩惱垢故又應生等心猶如猛火。能
以智火焚燒自及諸衆生煩惱薪故。又應生
等心其相如風。以能遠離一切著故。又應生
等心猶如虚空。以一切處無障礙故。善男子。
如師子王。菩薩亦爾。以一切處不驚不怖
故。譬如龍象。菩薩亦爾。以調伏心荷負一切
衆生諸重擔故。譬如大雨。菩薩亦爾。以其
降澍妙雨故。譬如日光。菩薩亦爾。以智慧
光。照一切衆生故。譬如明月。菩薩亦爾。以一
切衆生隨其所在見者愛樂故。譬如大商主。
菩薩亦爾。將導衆生趣一切智大寶洲故。譬
如良醫。菩薩亦爾。以能療治一切衆生煩惱
病故。如拔刺者。菩薩亦爾。以能拔出一切
衆生於諸法中疑惑故。譬如海導師。菩薩
亦爾。以能善知一切智知諸方義故。譬如船
舫。菩薩亦爾。以能善度諸世間衆生大海
水故。譬如衆水河池等。菩薩亦爾。以能資
潤一切衆生故。如王大道。菩薩亦爾。平等
能津通諸衆生故。譬如寶洲。菩薩亦爾。以能
具足一切菩提分法故。譬如如意寶須者皆
得。菩薩亦爾。能與衆生無量利益所求法故。
譬如良馬。菩薩亦爾。以能運代疲苦衆生故。
譬如大海。菩薩亦爾。智慧甚深難測量故。
譬如須彌山。菩薩亦爾。於佛菩提不傾動
故。譬如一切諸妙寶樹。菩薩亦爾。以能具
足勝莊嚴故。譬如閻浮檀金。菩薩亦爾。以希
有難得故。譬如帝釋王。菩薩亦爾。於諸法中
能得増上自在力故。譬如大梵王。菩薩亦爾。
具足寂靜諸威儀故。譬如護世四天王等。菩
薩亦爾。以能護持勝妙法故。譬如轉輪王。
菩薩亦爾。以能修行十善業故。譬如大臣。菩
薩亦爾。以能守護諸佛如來祕密法故。菩薩
應生出家心。以善住沙門法故。菩薩住沙門
法中。以寂靜身口意業故。菩薩住阿蘭若
處。以成就禪定三昧三摩跋提通明解脱故。
菩薩住禪定中。以得眞如甚深空故。菩薩住
寂靜處。以能教化乾闥婆緊那羅摩睺羅伽。
成就呪術妙藥聖人法故。菩薩安住明智。以
能具足成就三明故。菩薩住於勝寂。以得殊
妙六通法故。菩薩住多聞慧。以能善知陰界
入等差別法故。菩薩住於師處。以能善知一
切諸論故。菩薩住法師地。以能離飮食供
養説法教化故。菩薩善住毘尼法中。以能
遠貪瞋癡等諸煩惱故。菩薩住於摩夷處。
以能一切處寂靜故。菩薩住於柔軟心。以能
遠離一切所求故。菩薩不住掉心。以能遠
離貪煩惱故。菩薩不住高心。以能遠離瞋煩
惱故。菩薩不住諸惡語言。以能遠離癡心故。
菩薩不住雜亂語言。以能成就善護言語故。
菩薩住於大師。以能修行大乘法故。菩薩善
住荷擔負重。以能成就大菩提心故。譬如大
水。菩薩亦爾。以能利潤受用衆生故。譬如
大城。菩薩亦爾。以能滿足一切智智功徳故。
譬如僮僕。菩薩亦爾。以大慈悲代諸衆生勤
苦事故
復次善男子。菩薩於惡衆生生柔和心。於憍
慢衆生生恭敬心。於諂曲衆生生質直心。於
稠林行衆生不生稠林行心。於不修行衆生
生救度心。於無慚衆生生於慚心。於無愧衆
生生於愧心。於邪論衆生生不怯弱心。處於
大衆不生怖心。世間之法不能染汚。一切諸
魔不能破壞。外道邪論不能降伏。於所尊者
生敬重心。常於師長生供養心。於多聞者生
奇特心。於得禪定者生希有心。於黠慧者生
深行心。於諸法師生如愛敬佛心。於諸菩
薩生歸依心。於諸如來生究竟心。於如實修
行者生堅固心。於一切煩惱不驚不怖。不證
涅槃起大慈悲行世間行。爲度衆生不以
心説法教化。而常遠離一切供養恭敬故。遠
離顛倒心。以如實知無常苦空無我不淨故。
具足解脱心。以能遠離境界故。成就如實生。
以生聖人如實家故。成就如實智慧。以常出
家心故。成就聖行。以如實知苦集滅道故。
成就大人相。以具足持戒多聞不放逸故。成
就一切衆生平等心。善知世間無我故。成就
不顛倒法。以聖印爲印故。成就道場心。以
不退印爲印故。諸菩薩等。常成就清淨心
行。成就普莊嚴威儀行。不樂説世間技術語
言。不樂近惡知識。不樂供養恭敬諸事。不
樂説世間雜語。不樂説諸國土事。不樂説
諸王事。不樂説賊盜事。不樂説婦女事。不
樂説吉會事。不樂説征戰事。不樂朋黨諍訟。
不樂諸惡國城邑聚落邊地難處。不樂近伎
樂歌舞戲笑等人
復次善男子。不樂與慳嫉人倶。不樂與破戒
邪見多集諸惡放逸輕法等人倶。不樂與多
瞋恨顛倒亂心人倶。不樂愚癡瘖瘂。如是等
人悉不與倶。菩薩摩訶薩常樂勇猛捨法資
生無畏等施。斷除貪瞋癡煩惱大妙行者。樂
離憒亂處樂於靜默。常樂閑獨所謂高山巖
嶺溝壑草木叢林清泉流水。樂如是等清閑
之處。初夜後夜捐於睡眠精勤修行。發聞
思修慧及諸禪定三昧陀羅尼自在神通無量
無邊百千萬億法門。而現在前。見無量百千
萬億佛。得百千萬億三昧百千萬億陀羅尼
門。能教化百千萬億衆生。菩薩應成就如是
等心。則能得彼如來妙法
爾時無所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能
如實修行者。此大乘法故。即是如説修行者
所乘之法。若能不放逸者。是人名爲如實修
行。世尊。又如實修行者謂發菩提願。不放
逸者謂滿足菩提願。復次如實修行者謂修
行布施。不放逸者謂不求報。復次如實修行
者受持淨戒。不放逸者成就不退戒。復次修
行者始修忍辱行。不放逸者得無生法忍。復
次修行者。求一切善根而不疲倦。不放逸
者捨一切所作事故。復次修行者始修禪定。
不放逸者不住禪定。復次修行者滿足智慧。
不放逸者不戲論諸法。復次修行者守護妙
法。不放逸者不見諸法。復次修行者令諸衆
生得大菩提。不放逸者不見諸衆生。復次如
實修行者聚集一切善根。不放逸者迴向大菩
提。復次如實修行者以菩提爲實法。不放逸
者如實知一切法如菩提相。復次如實修行
者得無生法忍。不放逸者願取有生。復次如
實修行者往詣道場示現一切勝莊嚴事。不
放逸者如實知阿僧祇劫。復次如實修行者
如實知菩提。不放逸者過去諸業皆善修故。
復次如實修行者至大涅槃。不放逸者善知
諸法本性寂滅。世尊。菩薩摩訶薩。善能如
是修行及不放逸。於得菩提不以爲難。世尊。
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應當修習如實修行
及不放逸。世尊。是則名微妙法集。爾時慧
命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説義者。
若有菩薩摩訶薩。於佛如來及諸菩薩所説
法集。聞而生信及能修行。是諸菩薩有妙
法集。何以故。若不信法者則無法集。若不
行精進者亦無法集。若人能於諸聖所説法
中。生希有心生如實心。是菩薩有妙法集。世
尊。若人不自讃己亦不毀他。是人有妙法集。
世尊。若人於聖慈心於非聖攝受心。若有人
不見自勝不見他劣。若人於平等法生於等
心。於不平等法亦生等心。於等亦生等心。
於等不等亦生等心。而不分別等以不等。是
人有妙法集。若人但聞一句。而能了知百千
萬句。當知是人有妙法集。若人聞法不靜不
亂。若人聞法不縛不解。若人聞法不行不住。
若人聞法不増不減。若人聞法不喜不瞋。若
人聞法不住世間不入涅槃。世尊。若能如是
入於法集。當知是人有妙法集。世尊。我今
所説法集爲得隨順如來所説法集不耶。佛
言如是。舍利弗。舍利弗。汝之所説隨順佛

法集經卷第四



佛説法集經卷第五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爾時慧命大目揵連白佛言。世尊。若菩薩
作是思惟。我能説法集。如是菩薩則不能説。
何以故。有我見者生如是心。我能説法。彼人
聽法。若人遠離我相。是人不見我能説法他
能聞法。不見彼二非不見二。世尊。一切有法
皆非實有。隨何等法生分別心。謂是實有當
知是法虚妄無實。諸菩薩等於彼法中不生
分別。是法實有。何以故。不生分別。謂是實有
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虚妄不實。猶如幻人
有所言説。世尊。夫虚妄者實無而似有。如
是之法。隨順於空不違因縁。隨順不生不滅。
是人不違空法及諸因縁。隨順不生不滅。捨
離種種分別。斷我我見。遠離一切邪見。諸菩
薩摩訶薩。知諸法虚妄而能隨順世間。説名
爲有。若能如是説虚妄法令他人知。是名法
集能説者。説何等法以爲法集。説一切法法
皆一相。如是法集是名微妙法集。世尊。我今
所説法集。爲得隨順如來所説法集不耶。佛
言如是。目揵連。汝之所説隨順佛意
爾時慧命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白佛言。世尊。
世尊。若人爲求福故説於法集。是人所説則
爲可呵。何以故。以著我故。若著我我所相。
是人所作罪行福行不動行。不離邪見所作
事。當知是人不能自利亦不利他。世尊。若
人不能知如是法集。是人不起罪行福行及
不動行。若人能知法集。是人不集五陰亦非
不集。不集十八界亦非不集。不集十二入
亦非不集。是人不取衆生亦非不取。法亦
非不取。不取實亦不取虚。不取境界亦不離
境界。是人不取貪瞋癡亦不離貪瞋癡。不取
世間不取涅槃。不取諍訟亦不取默然。不取
空亦不取邪見。不取無相亦不取覺觀。不取
無願亦非不取。不取諸佛法亦不取凡夫法。
不取法亦不取非法。不取聖僧亦不取外道
僧。世尊。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不求究竟
處。何以故。是菩薩。知一切法無非究竟故。是
菩薩不求解脱。一切諸法本性寂滅。無非解
脱。是菩薩不樂一法。亦不厭一法。是菩薩。知
諸佛法非是自法亦非他法。不取一法不捨
一法。若有取捨則爲可呵。不行不住。若有行
住是亦可呵。不喜不憂。若有憂喜是亦可呵。
世尊。如是所説名爲法集。世尊。我今所
説法集。爲得隨順如來所説不耶。佛言。富樓
那。汝之所説隨順佛意
爾時慧命摩訶迦旃延白佛言。世尊。若人有
法相非法相。依此二相説法者。是人名爲住
無明中。何以故。若人見非法如實見。則是
眞法。世尊。若菩薩如實見非法。即是眞如。
世尊。夫眞法者。無所從來無所至去。法不依
人。世尊。法於人不遠不近。法於處所亦無遠
近。世尊。法無是念。我於上衆生行。於下中衆
生不行。於下中衆生行。於上衆生不行。世尊。
法非相得名。亦非非相得名。何以故。世尊。聖
人見所有相者皆是縛。非相者亦是縛。世
尊。法非離亦非修行。世尊。能知法者遠離
離修行。世尊。法不與他亦不自取。而隨
所欲利益不同。以無作者故。世尊。法於諸
佛不生親想。毛道凡夫不起怨心。世尊。以
無分別戲論想故。世尊。法不近佛不遠凡夫。
而隨所行得法不同。世尊。如是之法是名法
集。世尊。我所説法集。爲得隨順如來所説
法集不耶。佛言。摩訶迦旃延。汝之所説隨順
佛意
爾時慧命大迦葉白佛言。世尊。若人求於
寂靜而説法集。如是之人則無法集。世尊。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