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 (No. 0627_ 竺法護譯 ) in Vol. 15

[First] [Prev]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卷下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決疑品第十
於是王阿闍世。見諸菩薩及聲聞衆食訖澡
畢。更取卑榻於溥首前坐欲聽聞法惟願
溥首解我狐疑。*溥首答曰。大王所疑。江河
沙等諸佛世尊所不能決。時王自省無救無
護從榻而墮。如斷大樹摧折擗地。大迦葉
曰。大王自安莫懷恐懅勿以爲懼。所以者
何*溥首童眞被大徳鎧。善權方便而設此言。
可徐而問。時王即起問*溥首曰。向者何説江
河沙等諸佛世尊。不能爲我而決狐疑。溥首
報曰。王意云何。諸佛世尊縁心行乎。答曰不
也。*溥首又問。諸佛世尊發心行乎。答曰不也。
又問諸佛世尊滅心行乎。答曰不也。又問諸
佛世尊行有爲乎。答曰不也。又問。諸佛世尊
行無爲乎。答曰不也。又問。諸佛世尊所教行
無爲乎。答曰不也。*溥首又曰。王意云何。其
諸法者而無有行。無有行者。無所歸趣。寧
能有人教化於法決斷之乎。答曰不也。王當
了之。吾以是故而説斯言。王之狐疑江河沙
等諸佛正覺所不能決。復次大王。假使有人
而自説言。我以塵冥灰烟雲霧汚染虚空。寧
堪任乎。答曰不能汚。*溥首又問。設令大王。
吾取此空洗之使淨。寧堪任乎。答曰不能。
*溥首報曰。如是大王。如來之身曉了諸法猶
如虚空。成最正覺自然淨者無所染汚。以是
之故。何所有法而染汚者見逆限乎。豈可決
了若淨除乎。大王等觀於斯法誼。吾以是故
向者説言。江河沙等諸佛世尊所不能決了。
復次大王。諸佛世尊不得内心而有所住。不
得外心而有所住。所以者何。一切諸法自然
清淨無有處所。自然淨者無有處所。無有志
願。有所住者。所以者何。得自在哉。諸法自
然故。無自然哉。諸法無興立故。無蹉跌哉。諸
法無所有故。無所有哉。諸法離形貌故。無形
貌哉。諸法虚無故。無蔽礙哉。諸法無教相故。
無教化哉。諸法自然無所有故。離所有哉。諸
法釋歸趣故。無歸趣哉。諸法無別離故。無
別離哉。諸法無所生故。無所猗哉。諸法自
然淨故。心性淨哉。諸法無分如空等故。無倫
比哉。諸法無伴黨故。無侶哉。諸法離於二
故。無有二哉。諸法澹泊故。無量哉。諸法無
斷絶故。無邊際哉。諸法無崖畔故。無誠諦
哉。諸法顛倒從不誠諦而有所住故。無顛倒
哉。諸法常淨得安已故。有常哉。諸法無歸
故。清淨哉。諸法本淨因明達故。已自然哉。
諸法無我而顯曜故。安隱哉。諸法無想念故。
猶預哉。諸法内寂然故。無欺妄哉。諸法
究竟無誠諦故。靜寞哉。諸法*澹泊相故。無
吾我哉。諸法除於我故。無穿漏哉。諸法解脱
相故。趣寂滅哉。諸法離所念故。無恐懼哉。諸
法離若干故。造一等哉。諸法等御脱故故。
忽哉。諸法不想本際故。無有想哉。諸
法無壞閑默縁故。順空哉。諸法離衆見故。無
有願哉。諸法離三世故。斷三世哉。諸法無去
來今故。無爲等哉。諸法究竟無生故。王意云
何。彼法無生亦無所起。亦無所有無有眞諦。
豈能有人汚染之乎。答曰不也。*溥首曰。彼
法寧可決斷不耶。答曰不也。*溥首又曰。一
切諸法等如泥洹。如來解此致最正覺。猶是
之故王狐疑者不可決斷。是故大王。不可修
行有所造立。不從倒心。當修造立眞諦之觀。
觀於無本設能察者。則於諸法而無所受。亦
無所曉。不與遊居。若使大王不與諸法倶遊
居者。斯乃爲信。其有信者乃爲寂寞。其寂寞
者乃自然淨。自然淨者乃無所造。無所造者。
一切諸法則無有主。彼則造忍一切諸法無
有造者。王當知之。無所造者則爲滅度。計彼
諸法亦無所造無所破壞。亦無有造亦無不
造。斯謂滅度。假使大王。順此脱者則平等
脱。以等脱者則於其法。無趣無逮不増不減。
所以者何。於一切法無所利誼。亦無所求諸
法無本。其無本者則無所生。無所生者則亦
無本。其無本者等無差特。故曰無本無異。
設使大王解信無本。一切狐疑自然爲斷。又
若大王。眼無染汚亦無所淨。眼之自然爲無
本故。無本自然則曰眼矣。耳鼻口身心。亦
復如是。心者大王。無有染汚亦無所淨。心之
自然爲無本故。無本自然則曰心矣。王當了
之。色無染汚亦無所淨。色者自然爲無本故。
無本自然則曰色矣。痛想行識亦復如是。識
無染汚亦無所淨。識之自然爲無本故。無本
自然則曰識矣。王當了之。一切諸法無有染
汚亦無所淨。諸法自然爲無本故。無本自然
則曰諸法。心無形色亦不可見。無所危害。
無有處所。無有言教。譬若如幻不處於外不
處於内。心者本淨而自然明。設心淨者。則無
染汚亦無所淨。王當解。此其本淨心不可染
汚。無有淨者。無有虚妄。亦無所著。無所危害
因無諦想而有所造。無諦思想。設有所住。凡
夫愚騃猗欲塵勞。彼則何謂無有誠諦。則而
發起無誠諦想。其無誠者則不興諦。一切
諸法住不眞諦。以存於彼無誠諦想。譬如大
王喩此虚空。無色無見不可執持。亦無所捨
亦無言教。假使有人而説言曰。今此虚空無
色無見不可執持。亦無所捨無有言教。吾今
欲以塵烟焔雲霧汚染虚空。王答曰不能。溥
首曰。如是大王。心本之淨自然顯明。則不
可以塵烟*焔雲霧蔽礙汚之。譬如塵烟*焔
雲霧住於虚空。終不染空而爲垢汚。如是大
王。發吾我相謂是我所。因鑒縁結爲婬怒癡
不汚心法。不汚心法自然之淨。是故大王。
仁者。於彼勿懷狐疑。王欲知之。其過去心及
當來心則無形貌。其當來心及過去心亦無
形貌。現在心者無所依猗亦無所有。前心所
念不礙後心。後心所念不礙前心。其現在心
亦復如是。明知於彼而造斯觀。心無所有
亦無不有。過去心者*以滅盡。未來心未至。
在無住覩見諸法。當來無住蠲除諸見。無
所怪者爲解脱故。清淨想者諸法離垢。普等
于世普等於明。無所生者無有言教。及無言
教無處不處。世尊所説寂然之議。其寂然者
計於彼法則無有處假使有人求處言教推索
諸法。設使大王。在於諸法而無所念。則除一
切狐疑之結。而於諸法無所決除。所以者何。
其狐疑者。與法適等而無差特。故曰法界御
於平等。一切諸法及與法界。於此諸法當御
平等。所以者何。一切諸法則入法界。設等法
界則等諸法。是故名曰法界平等一切諸法。
其法界者等御諸法。説是語時。王阿闍世得
柔順法忍。歡喜踊躍心獲大安。尋即叉手歎
曰善哉。快説斯言辯除余疑。*溥首答曰。王
當知之。斯爲大冥狐疑之結也。如王究竟釋
一切法。而説斯言。善哉*溥首。快説斯言辯
除疑惑。王又答曰。以爲滅盡吾諸陰蓋假使
我身命終沒者則當至道。*溥首答曰。是爲
大王之甚疑礙。乃欲究竟一切諸法至於滅
度。乃能悕望想於泥洹。究竟泥洹一切諸法。
而復望想於滅度乎。究竟泥洹者。諸法本淨
而無所生。爾時王阿闍世。取軟妙衣價直百
千。即以手持奉上*溥首。欲報法恩而覆其
身。*溥首童眞忽然不現。不見其身何所歸
趣。空中聲曰。如今大王。而不覩見*溥首之
身。觀其狐疑亦當如斯。如見狐疑見一切諸
法亦復如是。如觀諸法所見如是見無所見。
又曰大王。所見身者以衣與之。次于*溥首。
有坐菩薩名慧英幢。王阿闍世以衣與之。於
時菩薩不肯受衣。而説斯曰。吾不欲脱於所
有。亦不瞋恨。亦不滅度。吾亦不近於凡夫
法而受斯衣。亦不從度凡夫行者。不從學者。
亦復不從度塵法者。不從不學。不從無學而
度法者。不從縁覺。亦復不從度縁覺者而受
斯衣。吾亦不從如來所受。亦不從度如來法
者而有所受。假使大王。不行斯法不捨此法。
吾乃從彼而有所受。所當受者若有施者。倶
同一等而無差特。如此施者。則爲清淨衆祐
説。王阿闍世。則以其衣。著慧英幢身。即
於座上忽然不現。已於空中復聞聲曰。其身
現者以衣施之。次有菩薩名信喜寂。王阿闍
世以衣施之。其菩薩曰。吾亦不從自見身。如
有所受不從見他。不從見著塵而有所受。不
從離塵。亦不從寂猗而有所受。不從無猗。
不從定意。不從亂志。不從智慧。不從無慧而
有所受。王即以衣著菩薩上。則亦不現。而
於空中如有聲曰。有現身者以衣施之。次有
菩薩名不捨所念。王阿闍世以衣施之。於時
菩薩亦不肯受。而説斯曰。吾不從猗身而有
所受。不從猗言。不從猗心。不從猗慧。不從
猗誼。不從猗陰。不從猗種。不從猗衰入。不從
猗諦。不從猗佛音聲而有所受。所以者何。一
切諸法皆無所猗亦無所著。究竟永安亦無
震動王阿闍世以衣施之。於時菩薩則亦不
現。空中有聲而語王曰其身現者以衣施之。
次坐菩薩名曰尊志。王阿闍世以衣施之。於
時菩薩亦不肯受。而説斯曰。王當知之。吾
不從卑脱而有所受。假使大王。發於無上正
眞道心。其心等者道意則等。信道意等道已
平等其心亦等。已等道意諸法則等。已能平
等一切法者乃從受衣。於一切法不受不捨
亦無所收。脱於諸法而無有意亦無不意。覩
一切法不見吾我不計吾我。如是行者乃從
受衣。王阿闍世以衣施之則便不現。*以於空
而有聲曰。其有現者以衣與之。次有菩
薩名定華王。王阿闍世以衣施之。於時菩薩
亦不肯受。而説斯曰。假使大王行諸三昧。不
於定意而有所懷。信解諸法本淨平等無有
脱者。我乃從彼而受斯衣。王阿闍世以衣
著其身上。於時菩薩則亦不現。*以於空中而
聞聲曰。其身現者以衣與之。次坐菩薩名無
逮得。王阿闍世以衣施之。時彼菩薩亦不肯
受。而説斯曰。假使大王。於一切陰而信得度。
文字音聲一切平等而不可得。已見諸法無
所得者。則便導利無所得*誼。不御衆好不
導嚴飾。作斯行者我乃從彼而有所受。王阿
闍世以衣擲之。時彼菩薩忽然不現。*以於空
中而有聲曰。其身現者以衣施之。次有菩薩
名淨三垢。王阿闍世以衣施之。時彼菩薩亦
不肯受。而説斯曰。假使大王。不自得身亦無
受者。其有施者亦無*悕望。若如是者我乃受
衣。王阿闍世以衣擲之則亦不現。*以於空中
而有聲曰。其身現者以衣與之。次坐菩薩名
化諸法王。王阿闍世以衣施之。於時菩薩亦
不肯受。假使大王。示現聲聞而般泥洹亦不
滅度。示現縁覺而般泥洹亦不滅度。示現
如來而般泥洹亦不滅度。無終始法無滅度法
吾乃受衣。王阿闍世以衣擲之則亦不現。空
中聲曰。其有現身以衣與之。王阿闍世以次
第以衣施。諸菩薩一一不現。各各説曰。其有
現者以衣與之。床榻机案亦空不現。王阿闍
世謂賢者大迦葉曰。於今現者當受斯衣。仁
者最尊佛所咨歎宜當受之。大迦葉曰。吾婬
怒癡無除盡也。如今吾身不應受衣。不捨無
明不除欲索不斷苦惱不滅於習。不爲盡
證亦不由路。吾不見佛。亦不聞法不御聖衆。
不釋塵勞不發思想。不離思想。不建立慧
不離慧。吾眼不淨亦不造慧。亦無所滅。其
施我者不獲大福。亦非無福。吾亦不在於生
死法。無滅度法。其施我者。不能究竟衆祐之
徳。假使大王。能行如斯等護諸*誼。我受斯
衣。王阿闍世以衣擲之。忽然不現。在於空中
而聞聲曰。其身現者以衣與之。王阿闍世次
第施衣則各不現。如是一切諸大弟子。一一
慌惚沒不復現。盡五百人。復聞聲曰。王所見
身以衣施之。即自念言。菩薩聲聞悉不復現。
吾當還與第一之后。則入宮裏而遍觀察。亦
不覩見一切婇女。王阿闍世便得親近如斯
定意。其目所瞻不見諸色。亦不見男女。不見
童子。不見童女。不見大小。不見牆壁。不見樹
木。不見屋宅。不見城郭。續見身想。復聞空
中而有聲曰。其身現者以衣與之。王即自著
見自身。尋則雪除一切色想。復聞聲曰。
假使大王不見諸色形像所有。柔軟安隱觀
於狐疑。亦當如見狐疑。觀一切法亦復如此。
如無所見者。斯乃爲見離於諸見。設使離見
有所見者則無所見不離諸見。如是見者能
爲等觀。設於諸法不有所見。已無所見則爲
等觀。於時王阿闍世。皆離一切想念所著。從
三昧起尋則還。復見衆會者諸后婇女城
殿宅亦復如故。王阿闍世白*溥首曰。向者衆
會爲何所湊吾在前而不見之*溥首報
曰。猶如大王狐疑所湊。其衆會者向在
彼。又問。大王。見衆會乎。答曰。已見。*溥首問
曰。云何見。而見狐疑。覩衆會者亦復如是
又問。以何等見於狐疑乎。答曰。如覩會者
目前所見諸形色者。狐疑亦然不見内外。
又問。大王。世尊説曰。其犯逆者不得中止處
無有間。王自知當至地獄乎。王尋答曰。云何
*溥首。如來至眞成正覺時。豈見有法歸囹圄
乎。斯趣三塗。斯趣天上。斯趣泥洹乎。答曰。
不也大王。*溥首察見。吾今覺了一切諸法
所覺了法於諸經法亦無所得。趣於地獄。若
生天上般泥洹者。一切諸法皆悉爲如。若分
別空之所歸趣瞻於空者。無趣地獄。不至天
上。不歸泥洹。一切諸法無所破壞一切諸法
悉歸法界。其法界者。不歸惡趣。不上於天。
不歸泥洹。其逆無間則謂法界。諸逆之原則
謂法界。其本淨者則謂諸逆。其諸逆者則謂
本淨。是故言曰諸法本淨。是故*溥首。一切
諸法至無所生。由斯自知不歸惡趣。亦不上
天。不升泥洹。*溥首答曰。云何大王。亂佛法
教。答曰。吾亦不違世尊教命。不詭佛法。所以
者何。世尊分別演無我際説眞諦*原。已無有
我彼則無人。人無所有衆生虚無有實
者。如是計之則無所造。亦無作者亦無受
者。又問。大王。狐疑斷乎。答曰。已究除矣。*溥
問曰。云何大王。猶豫絶乎答曰。永絶。*溥
首又問。今王云何於衆會中。知王有逆而言
無逆。答曰。不也。又問。云何。答曰。其已逆者
脱於無結而造證者。彼諸逆者斯會逆者。其
諸逆者則是菩薩柔順法忍。而令衆人得入
斯忍。不當於彼攬持諸逆*溥首。所謂逆者。從
彼至斯無有諸逆。以是之故不當於彼總攝
諸逆。時慧英幢菩薩擧聲歎曰。以爲嚴除大
王之路。乃能逮得如斯法忍。王則答曰。一切
諸法本末悉淨。又一切法究竟閑默無所染
汚。以是之故不可汚染而爲作垢。無所著
道。斯名曰道。又彼道者不歸生死不至泥洹。
諸賢聖道無道御者。無所起道斯名爲道。道
無有道。王阿闍世説此言時。逮得明達柔順
法忍。於時中宮四十二女見*溥首威神變
化。皆發無上正眞道意。五百庶民遠塵離垢
法眼淨。時無央數百千人衆。皆來集會
王宮門下。欲得聞法供養奉事。*溥首童眞以
脚足指而案此地。時王舍城悉作琉璃。一切
里所居民者。悉見*溥首菩薩聲聞。譬如
明鏡照其面像自見其影。*溥首童眞爲諸來
者如應説法。八萬四千人聽經法者。得法眼
淨。五百人皆發無上正眞道意
  ◎心本淨品第十一
爾時*溥首。爲王阿闍世及諸眷屬并餘來者
無數之衆。開化説法。即從坐起與比丘衆王
阿闍世群臣寮屬及無數人。出宮門行行於
途。路見一男子。自害其母住他樹下。啼哭
懊惱稱叫奈何其人究竟現在應度而自剋責
所作無状。而造大逆自危其母當墮地獄。雖
爾其人當修律行。時*溥首於比丘衆前。化作
化即時往詣害母人所。去之不遠而中道
住。其害母者遙見父母與子共侶。父母謂子
是者正路。其子答曰。斯非正路。遞互起諍。
於是化子現懷瞋怒殺化父母。其逆罪子遙
見化子害化父母。啼哭酸毒不能自勝。尋即
往詣害母人所。而謂之曰。我殺父母當墮地
獄。哭言奈何。當設何計。其害母者而自念言。
今此來人乃害二親。我但危母。其人癡冥罪
莫大焉。我之爲逆尚差於彼。如彼受罪吾猶
覺輕。其化人者悲哀酸酷。口並宣言。吾當往
詣能仁佛所。其無救者佛爲設救。其恐懅者
慰除所患。如佛所教我當奉遵。於時化人啼
哭進路在其前行。而害母者尋隨其後。如彼
悔過吾亦當爾。吾罪微薄彼人甚重。化人詣
佛稽首于地。而白佛言。唯然世尊。吾造大逆
而害二親。犯斯大罪。佛告化人。善哉善哉。
子爲至誠而無所欺。言行相副詣如來前説
誠諦言而不兩舌亦不自侵。當自惟察觀心
之法。以何所心危二親者。用過去心當來心
乎。現在心耶。其過去心即以滅盡。其現在心
即*以別去。無有處所。亦無方面。不知安在。
當來心者則亦未至。無集聚處。未見旋返亦
無往還。子當知之。心亦不立於身之内。亦
不由外。亦無境界。不處兩間。不得中止。察其
心者。亦無五色青赤黄白黒。子當了之。心
者無色。亦不可見。亦無所住。亦不退轉。無
有言教。不可執持。猶若如幻。子欲察心。不
可分別。不可解了。不可名婬。不可究怒。不
可知癡。無婬怒癡。子當知心無生死行。亦
無所作。亦無所現。亦不現在。心者清淨。亦
無垢染。亦無淨者。心不在此。亦不在彼。不在
異處。猶如虚空。亦無等倫。亦無色像。亦無言
教。有明智者不當依猗。勿得言吾謂是我
所。莫得造處無得爲想。莫造畢竟。勿有所爲。
無言己身。勿云吾我。莫念過去。所以者何。子
當知之。一切諸法悉無所住。猶如虚空。子且
聽之。解如是者。佛不謂人於法有脱。若
汚者不歸惡趣。設心清淨而無垢染則無諸
趣。於時化人即而歎曰。得未曾有。天中之
天如來所因成最正覺了知法界。無有作者
亦無有受無有生者。無滅度者。無所依猗願
得出家因佛世尊。得作沙門受具足戒。佛言。
比丘善來。於時化人前作沙門。即白佛言。唯
然世尊。吾獲神通今欲滅度。佛之威神使彼
化人。去地四丈九尺。於虚空中而取滅度。身
中出火還自燒體。於*時逆子見彼化人得作
沙門。聽受經法聞佛所説。心自念言。向者彼
人自危二親。在世尊前而作沙門便得滅度。
今吾何故不効彼人。而作沙門亦當滅度。作
是念已往詣佛所。稽首聖足前白佛言。我亦
造逆自危母命。佛言。善哉善*哉。子爲至誠
而無所欺。言行相副詣如來前。説誠諦之言
而。不兩舌。亦不自侵。當自惟察觀心之法。以
何所心危其親者。用過去心當來心乎。現在
心耶。其過去心即已滅盡。其現在心即以別
去。無有處所。亦無方面。不知安在。當來心者
則亦未至。無集聚處。未見旋返。亦無往還。子
當知之。心亦不立於身之内。亦不由外。亦無
境界。不處兩間。不得中止。察其心者。亦無五
色青赤黄白黒。子當了之。心者無色。亦不
可見亦無所住。*亦不退轉。無有言教。不可
執持。猶若如幻。子欲察心。不可分別。不可
解了。不可名婬。不可究怒。不可知癡。無婬
怒癡。子當知心。在生死行。亦無所作。亦無
所現。亦不現在。心者清淨。亦無垢染。亦無淨
者。心不在此。亦不在彼。不在異處。猶如虚空。
亦無等倫。亦無色像。亦無言教。有明知者
不當依猗。勿得言吾謂是我所。莫得造處無
得爲想莫造畢竟。勿有所爲。無言己身。勿
云吾我。莫念過去。所以者何。子當知之。一
切諸法悉無所住。猶如虚無。子且聽之。解如
是者。佛不謂人於法有脱若染汚者不歸惡
趣。設心清淨而無垢染則無諸趣。於*時逆人
地獄之火從毛孔出。毒痛甚劇而無救護。
白佛言。我今被燒。惟天中天。而見救濟歸
命大聖。於是世尊出金色臂著實人頂上。火
時即滅無復苦痛。見如來身若干相好。身痛
休息而得安隱。又前白佛。欲作沙門。佛尋聽
之即爲寂志。於時世尊爲説四諦。其人聞之
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修行法教逮得往還證
至得羅漢。又白佛言。欲般泥洹。世尊告曰。
隨意所存。於時比丘踊在虚空。去地四丈
九尺。身中出火還自燒體。百千天人於虚空
中而來供養。時舍利弗見於彼人受斯律教
而得滅度。則驚怪之。前白佛言。誠難及也。天
中之天。如來恩施所説法律。乃令逆者得
法教。如是行者然有殊別。堪救濟者惟有如
來。*溥首童眞被大徳鎧。諸菩薩倫。能覩一
切群萌根*原隨而度之地。非聲聞縁覺境
界。佛言。如是舍利弗。誠如所云。是佛大士
法忍菩薩之境界也。又舍利弗。汝等所見想
墮地獄。而佛覩之至滅度法。汝等視人應滅
度者。世尊省知而墜惡趣。或以知足有徳之
士。閑居奉戒而三昧定。汝等謂之至滅度法。
來見之反墮地獄。所以者何。汝等之類離
於心行。不能遍察衆生心原。群萌所行不
可思議。又舍利弗。汝爲見此殺母者乎。聞説
深法得至無餘而般泥洹。對曰。惟見天
天。佛告舍利弗。斯害母者。於五百佛殖衆
徳本。聞深妙法解暢心本清淨顯曜。又如其
人入此典誥。受一切法而得解脱。佛言。舍
利弗。以是之故。若族姓子族姓女。我滅度後。
能聞是法*誼即便信樂。又人迷惑而心乖
者。隨惡知友而犯罪釁不失法忍。乃至無餘
而得解脱。吾不謂斯等墮惡趣也。有信樂如
是像類深妙之法。所得如是。以斯之故若
茲等倫處於正路。其聞斯典即信樂者。講説
平等章句歎頌。廣爲他人分別演者。徳悉如
是。何況奉行修如所教。*溥首與諸菩薩大士
迦葉。王阿闍世及無數人。往詣佛所稽首禮
足却坐一面
爾時舍利弗見*溥首與諸會者悉坐定已。謂
王阿闍世。大王。狐疑寧爲斷乎。答曰。唯然。
仁者尋則斷矣。又問。云何斷。答曰。不受不
捨是謂爲斷。亦無所得本末永了無有垢染。
則爲斷矣。舍利弗白世尊曰。王阿闍世所畢
幾如。餘有幾如。世尊告曰。王之餘殃猶如
芥子。所滅之罪如須彌山。入於深法所説經
*誼至無生法。舍利弗又白佛言。王阿闍世
當復往歸於惡趣乎。答曰。如忉利天子。在於
七寶重閣交露。下閻浮提尋還本處。如是舍
利弗。王阿闍世所入地獄名賓𨀸羅晋曰
集欲
*這
入尋出。其身不遭苦惱之患。舍利弗言。難及
世尊。王阿闍世諸根明達乃如斯乎。又能蠲
除若干罪釁如斯重殃地獄之毒。佛告舍利
弗。王阿闍世。前已供養七十二億諸佛世尊。
殖衆徳本咸受經典。所聞法者勸無上正眞
之道。汝豈見*溥首乎。對曰。已見。世尊告
曰。*溥首童眞勸阿闍世。使發無上正眞道意。
於難計劫離垢藏如來無數諸佛。於彼劫中
而有三億平等正覺。悉是*溥首所可誘勸。使
轉法輪長壽久存。設百千世尊終不能爲。王
阿闍世説法決疑。其惟*溥首能爲斯王決
疑網。所以者何。*溥首童眞數從諸佛聞是
深法。以是故當作斯觀。其有菩薩應所度者。
本從發意得其本師。爲之説法乃能解耳。王
阿闍世從集欲輕地獄出生於上方。去是五
百佛國。其世界曰莊嚴。其佛號寶英如來至
眞等正覺。今現説法當復重見。*溥首從聞深
經在於彼土。即當逮得不起法忍。彌勒菩薩
成正覺時。當復來下還斯忍界。號曰不動菩
薩大士。彌勒如來當爲衆會宣講不動菩薩
前所興爲。又復分別於此經典敷陳至*誼。不
動大士。能仁佛世作大國王。名阿闍世。從惡
友言自害其父。從*溥首聞所説經典得柔
順法忍。因此除罪令無有餘。彌勒如來縁不
動菩薩説此經法。八千菩薩得不起法忍。八
萬四千菩薩。蠲除無數不可計會罪釁積聚。
如是舍利弗。王阿闍世從今已往八百難計
會劫。修菩薩行開化衆生嚴淨佛土。又舍利
弗。王阿闍世所化衆生。爲聲聞地。若縁覺地
若行大乘。斯等衆生當有罪蓋。無塵垢。弊狐
疑悉除無有猶豫。過於八千不可計劫。當得
無上正眞之道爲最正覺。劫名喜見。世界曰
無造陰。佛號淨界如來至眞等正覺。壽十四
劫。諸聲聞衆七十萬人而爲大會。一切慧解
志八脱門。諸菩薩衆有十二億。皆得智慧度
無極善權方便。滅度之後。正法當住一億
歳。無造陰世界所有&MT02579;庶。至於壽盡無狐疑
者。*終*沒之後不歸三塗。淨界如來設爲群
生講説經者。悉去諸垢無有塵勞皆得清淨。
是故舍利弗。人人相見莫相平相。所以不當
相平相者。人根難見。獨有如來能平相人。行
如佛者可平相人也。賢者舍利弗。及大衆
會。驚喜踊躍而説斯言。從今日始盡其形壽。
不觀他人。不敢説人某趣地獄某當滅度。所
以者何。群生之行不可思議。時佛説此喩阿
闍世決。三萬二千天子發無上正眞道意。各
誓願曰。淨界世尊成正覺時。吾等當生於彼
佛土。不造欲世界。佛即記之當生彼土
  月首受決品第十二
王阿闍世有一太子。名曰月首。厥年八歳。解
頸瓔珞。用散佛上而曰。吾以此徳勸助無上
正眞之道。以斯善本。淨界如來成正覺時。願
於彼土爲四域主轉輪聖王。盡其形壽。供
養如來及比丘衆。佛滅度後奉持舍利而受
經典。然後得成無上正眞之道爲最正覺。*這
散珠瓔。便於虚空。則成七寶交露棚閣。四
方四植上下平等。嚴正雅妙。於其閣内安四
寶床敷天繒綵如來坐之相好莊嚴。佛時即
笑。世尊笑法。則有無數不可呰限百千光色
從其口出。照難思議無有邊際。諸佛世界超
于梵天。魔之宮殿日月光明自然蔽曀&T024975;
徊繞身無央數匝從頂上入。賢者阿難即從
坐起偏袒右肩。長跪叉手以偈讃曰
    度一切智慧 超越衆罣礙
    解了群生類 心行之根*原
    以分別本末 應時而説法
    普照世願説 何因而欣笑
    衆生在十方 一切處其前
    無數億姟衆 一一而難問
    能仁之聖師 乃堪決其疑
    善哉願解説 愍哀何故欣
    其過去諸佛 最勝所住立
    又當來世尊 猶如洹河沙
    分別知六趣 慧度於無極
    所以現欣笑 離垢願決疑
    光明超日月 翳魔釋梵宮
    通徹諸鐵圍 超照衆山頂
    安隱蒸黎元 枯竭衆勤勞
    善説除諸垢 何故熙欣笑
於是世尊告阿難曰。寧見月首太子乎。對
曰。唯然已見。佛言。今此月首。而於佛前*殖
衆徳本。則以勸助無上正眞道。稍當漸積修
菩薩行。淨界如來成佛道時。又此太子生彼
佛土爲轉輪王。供養奉事淨界如來至眞等
正覺。盡其形壽施以所安。滅度之後供養舍
將御正法。法滅盡後即當遷沒生兜率天。
則於其劫得爲無上正眞道成最正覺。
月英如來至眞等正覺明行成爲善逝世間解
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爲佛衆祐。國土所有
佛之壽命諸比丘衆。亦如淨界世尊等無
特也。爾時他方世界諸來會者菩薩大士。與
*溥首倶至此忍界。聞説斯言前啓白佛。*溥
首童眞所可遊至則當觀之。其土處所悉爲
如來無有空缺。諸佛世尊不復勞慮。所以者
何。唯然世尊。溥首所攝終無惡趣不劇不閑。
及諸魔事罪蓋塵穢。其有州域郡國縣邑丘
聚城墎。於斯正典而流布者。則觀其處。如
來遊居無有虚空。世尊告曰。如如是。
族姓子。誠如所云。今斯經典所宣布處。則是
如來之所遊止。則是如來慇懃垂教。又族姓
子。乃昔往古錠光佛時。吾於彼世而受得決。
所敷髮地。錠光如來蹈越髮上。散以蓮花逮
得法忍。授吾莂曰。後無數劫當得作佛。號
能仁如來。如是族姓子。時錠光佛告諸比丘。
汝等不當越踏斯地。所以者何。是者則爲天
上世間神寺佛塔。菩薩敷髮其處所者而逮
法忍。誰欲於此而起塔者。彼諸天子八十億
人。同時稱曰。吾等當起。爾時會中有一長者。
名曰賢天。白世尊曰。吾於斯地當起塔寺。佛
言。可興。族姓子。賢天長者即於彼處。起七
寶塔莊嚴具足。還詣錠光而問。佛言。予在
其地興七寶塔。福何所趣。錠光如來尋報之
曰。長者欲知。菩薩大士得不起忍。計其地處
若如車輪下盡地際。一切衆生各取土塵皆
如舍利而供養之。乃復上至三十三天。滿中
七寶以布施佛。若欲比之起塔寺福終不相
及。塔寺之福最多難計。長者於此所殖徳本。
如我今授摩納之*莂。當爲無上正眞之道。若
成佛者亦當立卿於大道決。於族姓子意念
云何。爾時長者名賢天者。豈異人乎。莫作斯
觀。所以者何。此衆會中有長者子。名曰受行。
今吾授決。當於來世而得佛道。號善見如來
至眞等正覺明行成爲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
法御天人師爲佛衆祐。以是之故。族姓子族
姓女。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若住若
坐書是經典。持諷誦讀爲他人説。則於其處
下盡地際。一切諸塵悉爲衆生。又此土者悉
如舍利。所以者何。得忍菩薩成就衆徳亦復
如是。佛故告汝慇懃屬累。若族姓子族姓
女。於是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布施如來
至眞等正覺。晝夜各三而不懈怠。布施隨時
至於一劫若復過劫。不如受是經典。王阿闍
世除諸狐疑無有猶豫。淨諸陰蓋分別一切
諸法平等。若書若讀受持諷誦。聞之信樂書
著竹帛。匹素經卷矜莊執翫。令此正法而得
久住。此功徳福過彼甚多不可稱限。佛言。族
姓子。若於百劫奉持禁戒普知止足。乃得閑
居志樂不捨。其聞是經而信樂者。其功徳福
則過於彼守禁戒上。若於百劫而行忍辱。一
切衆生罵詈撾捶。以加杖痛而皆忍之。若復
有人聞此經要而信樂者。其功徳福則便超
越彼忍辱上。若於百劫而行精進。供養一切
衆生之類。而不愛身及與壽命。不如聞是
經歡喜信者。若於百劫而行禪思。有觸嬈者
而不*惑亂。不如聞是經歡喜信者。若於百劫
而行智慧。博攬曉了無所不達。設復聞此究
竟本淨心暢自然經典之品。而歡喜信受持
戒諷誦。其功徳福則超越彼。能速勸立諸通
慧矣。時諸菩薩倶白佛言。唯然世尊。吾等已
受於斯經典。在在所遊諸佛國者。有所住處
便當宣布。所以者何。衆經典者則興佛事。時
諸菩薩擧聲歎曰。便復散花遍*于三千大千
世界。而説斯言。設此經典布閻浮提而住長
久。世尊能仁正法顯成。*溥首童眞當使永
存。所以吾等未曾省聞如是像經。假使聞者
吾等不能加報佛恩及與*溥首。當以何等興
大供養。若族姓子。從人聞斯經典者其恩難
報。假使有人欲見如來從聞是經。當觀其人
如見世尊。設欲供養如來至眞等正覺者。便
當供養此族姓子。若覩族姓子族姓女。當
之如佛世尊。諸菩薩等咨嗟已畢。稽首佛足
右繞三匝。於此佛土忽然不現。各各遷還其
本國土。各各自住其如來前。如所受法廣爲
人説。則於佛前一一彼土。開導教化無數群
生。使發無上正眞道意
  屬累品第十三
爾時世尊告彌勒曰。仁當受斯正法明典。爲
量人而分別説。多所安隱多所哀念。諸天
世人悉當蒙恩。彌勒菩薩而白佛言。唯然世
尊。吾則受斯經典教已。亦從過去等正覺所
啓受是經。於今現在面値世尊得聞斯法。唯
然大聖如來現在。吾以此經演令流普。佛滅
度後在兜率天。當爲群生分別説此殖衆徳
本。若族姓子族姓女。然於後世耳聞斯經志
大乘者。當知彌勒之所建立。奉持斯經若有
弊魔伺求其便。吾等當承世尊聖旨而將護
之使無瑕短。佛告帝釋。當受斯經阿闍世品
斷一切結。所以者何。天阿須倫假使懷恨而
戰鬪者。當念斯經典。諸天則勝阿須倫降。
佛言。拘翼。今囑累汝。若斯經典在於州*域
郡國縣邑城墎丘聚。則護其土怨敵讐隙
不得其便。若至縣官。若在賊中。若逢禽獸。
若値鬼神。若遇盜賊。若遭水火恐懼之難。便
當思念於斯經典而説歌頌。若有怨家寇逆
惡賊不能得其便。爾時佛告賢者阿難。受斯
經典持諷誦讀。所以者何。假使有人從汝求
此經典要者。其族姓子若族姓女。斷一切疑
無有猶豫。洗除衆結永已除了。諸魔罪蓋不
能覆蔽。宿之殃釁邪害罣礙自然消滅。所以
者何。設聞斯經則無狐疑。佛告阿難。吾
累汝。慇懃戒勅。若犯逆者入斯典要。歡喜
欣悦則無有逆。亦無危害而無罪蓋。耆年迦
葉白世尊曰。唯然大聖。吾見證明於斯經典。
向者就王阿闍世宮分別逆事。王阿闍世尋
時逮得不起法忍疑網即除。我時念言。阿闍
世本不曉了一切諸法。亦不分別諸逆之事。
唯然世尊。諸法本淨自然之性。而反思想
計有吾我而立諸見。不能理練一切諸逆之
本淨也。如阿闍世習近顛倒。虚僞衆*想成勤
苦患。若究暢此則無衆難。吾從今始説諸群
生亦無有罪無惡趣法。其入此者則超絶去無
有終始。佛言。善哉善哉。迦葉。誠如所云。諸
佛世尊道義之政無有塵垢。賢者阿難前白
佛言。唯然世尊。建立斯經典。令後末世遊
閻浮提。爾時世尊從左右脇放大光明普照
三千大千世界。樹木牆壁普自然出如茲音
響。如來則建斯經典已。設此經典在大海中。
若劫燒時應聞是經。不得中斷而不聞也。佛
告阿難。悉如樹木牆壁所出音聲。誠如所云。
斯諸正士殖衆徳本。最後世時受是經者終
不中失。佛説是經時。九萬六千天人遠塵離
諸法眼淨。六萬八千人悉發無上正眞
道意。二萬二千菩薩得不起法忍。八千人離
諸貪欲。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動應時
音普告。天上世間悉來供養於斯經典。諸天
伎樂不鼓自鳴。普告天上世間悉來散華燒
香雜香搗香澤香。面悉値斯所轉法輪。如來
於此所説經者。悉爲降伏衆邪異道。却諸
行抑制衆魔。斯如來印。則爲精修如來之
法。諸族姓子。便當分別求此法印究竟正見。
佛説如是。王阿闍世*溥首童眞彌勒大士。一
切菩薩諸大聲聞。舍利弗大迦葉須菩提阿
難等。諸天世人阿須倫。聞佛所説莫不歡

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卷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