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佛説除蓋障菩薩所問經 (No. 0489_ 法護譯 ) in Vol. 00

[First] [Prev]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佛説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十

 *西天譯經 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
*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
奉           詔譯 
復次善男子。云何是菩薩於諸過患善能除
斷。謂若菩薩於自身中所有過患勤行除斷。
若他身中諸有過患教令斷滅。不堪任者即當
捨離。何等是過患。所謂於佛法僧不生尊重。
及於戒學并諸聖人。同梵行者上中下位。於
是等處不生尊重。自生我慢輕易於他。順諸
愛境逆背涅槃。起於我見有情壽者士夫養
者補特伽羅等見。執空斷見執常無常。不樂
諸聖親附愚人。遠離清淨持戒之者。尊重供
養破戒之者。隨逐惡友棄捨善友。毀謗如來
甚深經典。復於深經而生驚怖。懶墮懈怠輕
賤己身。志性下劣無有威光。亦無辯才非處
造惡。不應疑處乃生疑惑。所應疑處而不能
疑。蓋障纒縛諂誑隨逐。惛沈睡眠之所覆蔽。
樂著利養貪愛種族眷屬國土。起諸愛見貪
愛衆會。復常習近外道典籍。厭離正法破毀
誓願。慣習修作不善之法。於諸善法而不慣
習。親洽於彼非出家人。又復親洽男子女人
童男童女及諸外道。不樂阿蘭若處。食不知
量。而不親附師尊長宿。凡所習誦亦不知時。
又復不知所行方處。微細戒學亦不尊敬。觀
其小罪不生怖畏。於其癡暗根性之者計爲
寂靜。於其高勝利根之者。倨傲而行起諸邪
執常出惡言。於諸可愛及不可愛色相之中
隨順執著。見瞋恚者不起慈心。見苦惱者不
生悲慜。見疾病者不起厭離。見彼死者不懷
驚怖。於火宅中不求出離。不能審細伺察其
身。不觀戒行。何者已作。何者當作。何者現
作。而悉不能審細伺察。不應思惟而起思惟。
不應計度而起計度。不應追求而起追求。非
出離中計出離想。非道之中計正道想。未得
所證計已得想。世俗所作專一其心。非所作
中而生勤勇。廣大善法常所遠離。毀謗大乘
之法。稱讃聲聞乘法。毀謗深信大乘之人。稱
讃修行聲聞道人。常與他人而共言訟。常興
鬪諍惡口麁言。爲性高倨自恃胸臆。磣毒暴
惡恣其貪婪。語無誠信輕毀他人。非説而説
言多虚妄。愛樂計著諸有戲論。此等是爲種
種過患。菩薩善斷如是過患已。離諸戲論勤
修空觀。菩薩雖復多修空觀。然於處處其心
流散有所樂住。菩薩即時於諸境處遍求自
性。皆悉是空了不可得。由境空故。觀察彼心
亦悉是空。心境空故能觀察智而亦是空了
不可得。菩薩又復勤行觀察諸相皆空。菩薩
雖觀無相。猶有彼彼諸相現前而爲對礙。是
故乃觀無有内相。無内相故身不可得。及身
念住亦不可得。亦不繋心。於身亦無外相可
得。亦無外相念住可得。心不繋著外相離故
身相亦離。由内諸相得斷滅已。勤行發起修
習意樂由多修習諸觀行故。能常勤修於奢
摩他毘鉢舍那。所修之行中無間斷。所謂心
一境性是奢摩他。如實觀察諸法自性。是毘
鉢舍那。由心一境性住奢摩他故。即於三摩
呬多心歡喜無悔。何以故。若戒清淨及戒具
足。是即菩薩瑜伽之行。以戒具足故増長瑜
伽。戒具足故修習瑜伽。此説名爲修瑜伽行。
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善修瑜伽
之行。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能持如
來修多羅教。何等爲十。一者爲護正法故聽
聞受持不爲資財。二者爲守護教故聽聞受
持不爲利養。三者令三寶種得不斷故聽聞受
持不爲求他恭敬。四者爲欲攝受安住大乘
諸有情故聽聞受持不爲名稱。五者爲利益
無依無救諸有情故聽聞受持。六者爲令苦
惱有情得安樂故聽聞受持。七者爲令無慧
眼者得慧眼故聽聞受持。八者爲彼住聲聞
乘者説示聲聞道故聽聞受持。九者爲彼住大
乘者説示大乘法故聽聞受持。十者爲自取證
無上智故聽聞受持。不爲求彼下劣乘故。善
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能持如來修
多羅教。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能持
律教。何等爲十。一者善知於律。二者善知律
之儀範。三者善知律甚深義。四者善知律微
細相。五者善知應作不應作。六者善知自性
違犯。七者善知施設違犯。八者善知波羅提
木叉所起因縁。九者善知聲聞律法。十者善
知菩薩律法。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
者。善持律教。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
善解軌則所行境界威儀具足。何等爲十。一
者善學聲聞學處。二者善學縁覺學處。三者
善學菩薩學處。四者於彼一切學處修習具
足。五者於所行軌則得具足已。而能遠離非
沙門行。六者以是因縁故。菩薩不於非處非
方非時所行。七者於其沙門軌則所行得具
足已。不爲諸沙門或婆羅門非理譏毀。八者
令他亦如是學。九者所行軌則得具足故。容
相端嚴威儀寂靜。十者具足威儀而無詐異。
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善解軌則
所行境界威儀具足。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
種法者。能離慳嫉。何等爲十。一者自爲施主。
二者教他行施。三者讃歎布施。四者見他施
時心生隨喜。五者令餘施主慶快利喜。六者
見施他時不應生念此應施我勿施於他。我
族應得他族非得。七者菩薩發如是心。令諸
有情一切皆得濟命資具悉獲安樂。八者令諸
有情悉能成就勝出世間最上安樂。九者菩
薩作如是念。我常勤修利有情事。十者菩薩
作如是念。我終不起慳嫉之心。善男子。菩薩
若修如是十種法者。能離慳嫉。又善男子。菩
薩若修十種法者。能於一切有情住平等心。
何等爲十。一者於一切有情起平等方便。二
者於一切有情起無障礙心。三者於一切有
情起無瞋惱心。四者爲一切有情廣行布施。
五者守護戒行。六者修持忍辱。七者發勤精
進。八者安住禪定。九者修習勝慧。十者積集
彼一切智。菩薩如是依無二心之所積集。何
以故。菩薩於一切有情平等積集故。以一切
有情爲所縁境而積集故。如是速能普令一
切證得法性。菩薩自能出離大火宅已。復令
他人亦悉出離。以其安住平等心故心無高
下。善男子。譬如長者有其六子。而一一子
稱可父意。慈愛怜惜而悉同等。是等諸子幼
無所識復不明了。其父同以方便訓育。一時
父舍欻然火起。而彼諸子各各異處。善男子。
於汝意云何。時彼長者可作是念。此諸子等
令同出邪。前後出邪。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不
也世尊。何以故。而彼長者以平等心怜愛無
異。是時諸子雖各異處。以等愛心倶時令出。
佛言。善男子。菩薩亦復如是。一切有情。悉
是愚夫而非聖者。久處生死大火宅中。愚癡
無識復不明了。各各散在諸趣之中。菩薩爲
救度故。隨以方便倶時令出彼大火宅。出火
宅已普令安住寂靜界中。善男子。菩薩若修
如是十種法者。能於一切有情住平等心。又
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善能承事供養
如來。何等爲十。一者以法供養是爲承事供
養如來非財供養。二者如説修行。是爲供養。
三者爲諸有情作利樂事。是爲供養。四者攝
受有情。是爲供養。五者爲諸有情隨順所行。
是爲供養。六者不捨誓願。是爲供養。七者不
捨菩薩事業。是爲供養。八者如説能行。是爲
供養。九者諸有所作不生懈倦。是爲供養。十
者不捨菩提心。是爲承事供養如來非財供
養。何以故。善男子。法身即是如來。是故以法
供養即爲供養如來。又積集如來所説。是即
如説修行。發起諸利樂事。是即利樂有情。施
作有情事業。是即攝受有情。善男子。若不能
作利有情事。誓願微劣棄捨菩薩事業之者。
即不能順有情行増長誓願堅固菩薩事業。
又若起虚妄語志意缺減。即不能如説能行。
又若生其懈倦。即不能於諸所作不生懈倦。
又若於菩提心有所退失而無所證。即不能
不捨菩提之心。何以故。善男子。菩薩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本無所得亦無所證。是故
汝今應如是知。以法供養。是爲承事供養如
來非財供養。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
者。善能承事供養如來。又善男子。菩薩若修
十種法者。能摧伏我慢。何等爲十。一者菩薩
捨家出家離諸親友眷屬知識猶如死故。摧
伏我慢。二者毀己形好被服壞色隨順正法
故摧我慢。三者剃除鬚髮執持應器。巡家行
乞故摧我慢。四者爲乞食因縁卑下其心。與
旃陀羅童子而無有異故摧我慢。五者常作
是念。我從他乞我之身命繋屬於他故摧
我慢。六者我所受食以清淨故諸佛所許故
摧我慢。七者爲欲親近阿闍梨師長聖衆故
摧我慢。八者我具威儀軌則所行如法。欲令
同梵行者見皆歡喜故摧我慢。九者於諸未
具佛法之者願當得具故摧我慢。十者於彼
忿恚惱害諸有情中。我當常行忍辱之行故
摧我慢。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能
摧我慢。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能生
淨信。何等爲十。一者福行成辨。二者具正因
故得宿世善根圓滿。三者不起邪信故而具
正見。四者不依邪師故得意樂具足。五者離
諂誑故得正行無曲。六者根性利故而得勝
慧。七者相續清淨故得離諸障。八者遠離惡
知識故常得親近諸善知識。九者常求諸善
説故而能除彼増上慢心。十者於佛所説法
中具大信故而能離諸邪執。了知如來廣大
威徳。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能生
淨信
佛説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十五


佛説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十

 *西天譯經 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
*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
奉           詔譯 
爾時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所有如來廣
大威徳。願佛世尊爲説少分佛言。善男子。汝
當諦聽。我今爲汝。略説如來廣大威徳。除蓋
障菩薩白佛言。善哉世尊。願樂欲聞。於是除
蓋障菩薩受教而聽
佛言。善男子。如來成就大慈無量平等。普及
一切有情。如來於一有情行其慈已。於餘一
切盡有情界。普遍行慈亦復如是。乃至等虚
空界所行亦然。而實不能得知如來大慈邊

又善男子。如來成就大悲功徳。不與一切聲
聞菩薩同等。如來於一有情行大悲已。於餘普
遍盡有情界所行亦然。爲彼有情廣作利益」
又善男子。如來成就説法無盡。如所成就。若
或一劫百劫千劫。乃至無量無數劫中。爾所
有情若干種類。名言各異理趣不同。如來同
時能爲説法。然實不能得知如來説法邊際
又善男子。如來成就無量問答。若諸有情乃
至在於有情數者。同時各以種種差別名句
文義。問佛世尊。如來於一刹那一臘縛一牟
呼栗多中皆悉能答。然實不能得知如來應
答辯才究盡之相
又善男子。如來成就禪定無礙境界。正使一
切有情悉住十地。彼等有情。同時倶入無數
百千三摩地門。如是入時經于無數億百千
劫。所入三摩地各各別異。然亦不能得知如
來所有三摩地門及三摩地境界
又善男子。如來成就無量色身化門。若諸有
情。應以如來色相而得度者。如來於一刹那
一臘縛一牟呼栗多中。各各能於彼彼之前
現如來身。若諸有情應以別異色相而得度
者。如來於刹那中。悉現種種別異之身
又善男子。如來成就無量天眼境界。若有有
情具天眼光明非肉眼者盡有情界。彼如是
等諸有情類。超過算數思惟較計。是等世界。
如來悉能一一觀見。如觀掌中菴摩勤果
又善男子。如來成就無量天耳境界若無邊
世界充滿其中。如前所説一切有情。彼如是
等諸有情類。同於一刹那中。倶時發聲音韻
詰曲各各差別。如來悉能同時聞彼一一音
聲各各解了
又善男子。如來成就無量勝智。假使無量無
邊盡有情界等虚空界諸有情類。各各思惟
各各計度。隨其種種思惟計度。各各造業差
別不同。如來於一刹那一臘縛一牟呼栗多
中。悉能了知此類有情如是思惟。此類有情
如是計度。此類有情造如是業得如是果。如
來以其三世無礙清淨智力而悉能知。善男
子。如來常住三摩呬多。不離三摩呬多。何以
故。如來無失念故。諸根不散亂故。無異思惟
故。已斷一切煩惱故。如來寂靜極寂靜故。善
男子。若有煩惱心即散亂。心散亂故。不能積
集一切善法。是故如來已斷煩惱。離諸塵染
得諸漏盡。獲一切法平等自在。成辦三摩地
三摩鉢底境界勝行善男子。如來於一一威
儀道。一一三摩地常所修行。乃至入涅槃時
所行無失。況復一三摩呬多。善男子。如來如
是於無數劫積集功徳。是故如來所有功徳。
不可量不可稱。不可思不可計
爾時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豈非如來於
三阿僧祇劫積集功徳耶。佛言。不也善男子。
如來境界不思議故。若住不可思議菩薩。方
能積集。非三阿僧祇劫所能積集。何以故。若
菩薩得入一切法平等者。方入劫數。非初發
心者之所能入
除蓋障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是所説如來
廣大威徳。若人聞已。能生淨信歡喜適悦。當
知是人具大福徳者。作諸善業者。斷諸業障
者。廣多信解者。是人得近菩提。況復有能於
是法中。聞已受持讀誦通利。復能廣爲他人
説者。必知是人不久應當得如是等如來廣
大威徳出生。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
説。彼人當得諸佛攝護深種善根。於多佛所
尊重恭敬。是故若善男子善女人。聞説如來
大威徳已。勿生疑惑勿起猶豫。若彼善男子
善女人。能於七晝夜中。專注繋念心不散亂。
思惟如來廣大威徳。隨所思惟。深固作意深
固信解。隨其悟入過七晝夜已。應當嚴潔敷
設種種供養之具。著新淨衣起清淨心現前
諦想。即於是夜得見如來。若復不能依其法
式或有所減。但能專注一心者。是人臨命終
時。亦得如來爲現其前
除蓋障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或有人聞宣説
如來大威徳時。生不信不。佛言。善男子。亦有
有情聞説如來大威徳已。起麁惡意極損害
心。於其説法師所起惡友想。以是縁故。身壞
命終墮地獄中。善男子。若復有人聞説如來
大威徳時生淨信心。於彼説法師所起善知
識想。起師尊想。如是之人。決定於先世中。曾
聞如來如是廣大威徳之法。世世已來至于
今生。而此衆會之中。亦復得聞如來功徳。善
男子。如佛所説若人得聞此正法者。是人先
世已曾聞故
爾時世尊。即乃舒其清淨舌相遍覆面輪。覆
面輪已次覆頂輪。覆頂輪已旋覆身輪。覆身
輪已周匝覆於師子之座。次第覆於菩薩衆
會及聲聞衆。乃至帝釋梵王護世天等一切
大會。如是次第周廣遍覆。攝其舌相旋復如
故。普告衆會而作是言。諸善男子。汝觀如來
如是舌相。表佛如來言無虚妄。汝等應當各
起増上清淨信心。當令汝等於長夜中得大
利樂
説是法時。會中八萬四千菩薩。得無生
忍。無數百千有情。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復有
無數有情。先未曾發菩提心者。皆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世尊。復告除蓋障菩薩言。善男子。菩薩
若修十種法者。善知世俗。何等爲十。一者雖
復施設色蘊。於勝義諦中。色蘊不可得亦無
取著。雖復施設受想行識等蘊。於勝義諦中
識蘊不可得亦無取著。二者雖復施設地界。
於勝義諦中地界不可得亦無取著。雖復施
設水火風空識界。於勝義諦中識界不可得
亦無取著。三者雖復施設眼處。於勝義諦中。
眼處不可得亦無取著。雖復施設耳鼻舌身
意處。於勝義諦中。意處不可得亦無取著。四
者雖復施設於我。而勝義諦中。我不可得亦
無取著。五者雖復施設有情。於勝義諦中。有
情不可得亦無取著。六者雖復施設壽者養
者士夫補特伽羅摩拏嚩迦。於勝義諦中。皆
不可得亦無取著。七者雖復施設世間。於勝
義諦中。世間不可得亦無取著。八者雖復施
設世間法。於勝義諦中。世間法不可得亦無
取著。九者雖復施設佛法。於勝義諦中。佛法
不可得亦無取著。十者雖復施設菩提。於勝
義諦中。菩提不可得亦無取著。復無得菩提
者。善男子。名相施設此説是爲世俗之法。而
勝義諦亦不離世俗法有。若無世俗之法。即
不能得從勝義諦。若菩薩於如是處了知世
俗。是即名爲善解世俗之法。善男子。菩薩若
修如是十種法者。善知世俗
佛説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十六


佛説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十

 *西天譯經 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
*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
奉           詔譯 
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善知勝義
諦。何等爲十。一者成就不生法故。二者成就
不滅法故。三者成就不壞法故。四者成就不
出不入法故。五者成就超言境界故。六者成
就無言詮法故。七者成就無戲論法故。八者
成就不可説法故。九者成就寂靜法故。十者
成就聖者法故。何以故。善男子。勝義諦理本
無壞故。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本自如是。不生
不滅。不出不入。非文字所説。非文字詮表。離
諸戲論取證。善男子。此勝義諦。湛然寂靜不
可言説。唯諸聖者自内所證。又善男子。此勝
義諦。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本無所壞以是義
故。有善男子。發正信心清淨出家剃除鬚髮
被服袈裟。既出家已。發勤精進修諸善行。如
頭覆繒帛救其火然。求法亦爾。善男子。若不
得勝義諦法。即所修梵行虚無果利。如來出
世亦無果利。是故善男子。若有勝義諦可説。
名爲菩薩了知勝義。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
十種法者。即善知勝義
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善知縁生。何
等爲十。一者知諸法空。二者知法無所有。三
者知法不眞實。四者知法如像。五者知法如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