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No. 0411_ 玄奘譯 ) in Vol. 13

[First] [Prev]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子。我成如是第九佛輪。由此輪故利益安
樂無量有情。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
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於佛輪摧諸天
魔外道邪論。處大衆中正師子吼
善男子。如刹帝利灌頂大王。爲除四洲無
量有情種種身病棄捨王位。以諸香湯沐
浴身首著鮮淨衣端坐思惟。於諸衆生其
心平等慈悲護念。爲令解脱一切病故以
其種種香花伎樂及餘供具供養一切大威
徳天神。爾時一切天帝龍帝乃至莫呼洛伽
神帝。知是事已各相謂言。此刹帝利灌頂大
王。具諸功徳有大威神應作輪王統四
洲渚。我等宜應共往建立令復王位統四
洲渚令諸衆生無病安樂。時諸天帝乃至莫
呼洛伽神帝。即便共往立刹帝利灌頂大王
轉輪王位。令具七寳統四大洲皆得自在。
千子具足勇健端正能摧怨敵跨王大地
亘窮海際謫罰皆停刀杖不擧。咸修正法
普受安樂。善男子。刹帝利種灌頂大王。成
就如是第十王輪。由此輪故於四大洲爰
及八萬四千小渚。安立其中諸有情類十善
業道。善守護身令増壽命身壞命終當生
天中受諸妙樂。善男子。如是如來昔菩薩
位。知自他身有無量種諸煩惱病。以定香
水洗浴其身及以諦法大慈大悲灌沐其
首著慚愧衣。十方一切諸佛世尊。以諸靜
慮等持精進方便智意慈悲護念。咸作是言。
如是大士。是大福慧莊嚴寶器。堪容一切
三種不護四無所畏如來十力及與十八不共
佛法。堪得無上一切智智。大慈大悲無不
具足。常欣利樂一切衆生。是求佛寳商人
導首。能救有情生死衆苦。能施有情涅槃
大樂。我等一切諸佛世尊。應以誠言與其
所願。令成如來應正等覺得無上法爲大
法王。我於爾時依福慧力勇猛精進。於四
聖諦如實知已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善男子。
如轉輪王統四大洲皆得自在。如是如來
於四靜慮四無色定四種梵住四無礙解四
聖諦觀四無所畏如來十力及與十八不共佛
法一切種智皆得自在。如轉輪王具足七
寶。如是如來成就七種菩提分寶。如轉輪
王千子具足勇健端正能伏怨敵。如是如來
有阿若多憍陳那爲最初蘇跋陀羅蘇剌多
爲最後諸大聲聞從佛心生從佛口生從
法化生得佛法分諸漏永盡名爲勇健。具
四梵住名爲端正能伏一切天魔外道異論
怨敵。如轉輪王化及八萬四千小渚。如是
如來於百倶胝南贍部洲於百倶胝西瞿
陀尼洲於百倶胝東毘提訶洲於百倶胝北
倶盧洲於百*倶胝諸大溟海於百倶胝諸
妙高山於百倶胝四大王天於百倶胝乃至
非想非非想天於百倶胝大輪圍山於此高
廣一佛土中。言音施化皆得自在。善男子。我
成如是第十佛輪。由此輪故如實了知自
身他身諸漏永盡。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得
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自稱我處大
仙尊位。轉於佛輪摧諸天魔外道邪論。處
大衆中正師子吼
善男子。我成如是十種佛輪。本願力故居
此佛土五濁惡世。一切有情。損減一切白淨
善法。*匱乏所有七聖財寶。遠離一切聰
智者。斷常羅網之所覆蔽。常好乘馭諸惡
趣車。於後世苦不見怖畏。常處遍重無明
黒闇。具十惡業。造五無間。誹謗正法。毀呰
賢聖。離諸善法。具諸惡法。我於其中成就
如是佛十輪故。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
所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於佛輪降諸
天魔外道邪論。摧滅一切諸有情類猶如金
剛堅固煩惱。隨其所樂安立一切有力衆
生令住三乘不退轉位。爾時會中一切菩薩
摩訶薩衆一切聲聞一切天龍廣説乃至一切
羯吒布怛那衆人非人等。皆大歡喜同唱善
哉。雨大香雨雨大花雨雨衆寶雨雨大衣
雨。一切大地皆悉震動。聞説如是十種佛
輪。於衆會中有八十四百千那庾多菩薩摩
訶薩得無生法忍。復有無量菩薩摩訶薩
獲得種種諸陀羅尼三摩地忍。復有無量無
數有情初發無上正等覺心得不退轉。復
有無量無數有情逮得果證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二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三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無依行品第三之一
爾時會中有大梵天名曰天藏。久殖善根
住第十地具諸菩薩摩訶薩徳。即從座起
合掌禮佛。而説頌言
    功徳藏慧海 我今問所疑
    願慧海垂聽 爲我除疑滯
    我等今渇仰 徳藏勝法味
    及最上義味 擧衆咸欲聞
佛告天藏大梵天言。如來今者恣汝意問。
當隨問答令汝心喜。大梵天言。唯然世尊
以頌問曰
    利慧修定者 安住不放逸
    爲住勝義諦 爲依止生死
    晝夜於法義 精勤而誦習
    爲渡煩惱海 爲退墮惡趣
    勇猛勤營福 爲定趣涅槃
    爲處生死中 退墮於惡趣
    聰慧刹帝利 成就十種輪
    爲沈生死中 爲當升佛果
    雜染心難伏 諸煩惱所亂
    以何淨其心 修定福誦業
爾時世尊告彼天藏大梵天曰。善哉善哉。汝
善辯才能問斯義。汝於此法已作劬勞。汝
於諸行已得圓滿。汝於過去殑伽沙等佛
世尊所已勤三業興隆正法紹三寶種。今
爲饒益無量衆生復問如來如是深義。善
男子。有大記別法名無依行。過去一切諸
佛世尊。爲欲成熟諸有情故。爲令厭離
生死法故。爲令除斷業煩惱故。爲令三
乘速圓滿故。宣説住持此無依行大記別
法。現在十方諸佛世尊。亦爲成熟諸有情
故。爲令厭離生死法故。爲令除斷業煩
惱故。爲令三乘速圓滿故。宣説住持此無
依行大記別法。未來一切諸佛世尊。亦爲成
熟諸有情故。爲令厭離生死法故。爲令
除斷業煩惱故。爲令三乘速圓滿故。宣
説住持此無依行大記別法。汝於過去諸如
來所已具得聞此無依行大記別法。我於今
者亦爲成熟諸有情故。爲令厭離生死法
故。爲令除斷業煩惱故。爲令三乘速圓
滿故。宣説住持此無依行大記別法。汝應
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爲汝分別解説。爾時
天藏大梵天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言。大梵。有十種無依行法。若修定者隨
有一行。尚不能成欲界善根。設使先成尋
還退失。況當能成色無色定乃至三乘隨
成一乘。何等爲十。一者世有一類。雖欲
修定而乏資縁經求擾亂。二者復有一類。
雖欲修定而犯尸羅行諸惡行。三者復有
一類。雖欲修定而顛倒見妄執吉凶身心
剛強。四者復有一類。雖欲修定而心掉動
不順賢聖諸根輕躁。五者復有一類。雖欲
修定而離間語破亂彼此。六者復有一類。
雖欲修定而麁惡語毀罵賢聖。七者復有
一類。雖欲修定而雜穢語及虚誑語。八者
復有一類。雖欲修定。而懷貪嫉於他所得
利養恭敬心不歡悦。九者復有一類。雖欲
修定而懷瞋忿於諸有情心常憤恚。十者
復有一類。雖欲修定。而懷邪見撥無因
果。大梵當知。是名十種無依行法。若修定
者隨有一行。尚不能成欲界善根。設使先
成尋還退失。況當能成色無色定乃至三
乘隨成一乘。
復次大梵。又有十種無依行法。若修定者隨
有一行。終不能成諸三摩地。設使先成尋
還退失。何等爲十。一者樂著事業。二者樂
著談論。三者樂著睡眠。四者樂著營求。五
者樂著豔色。六者樂著妙聲。七者樂著芬
香。八者樂著美味。九者樂著細觸。十者樂
著尋伺。大梵當知。是名十種無依行法。若
修定者隨有一行。終不能成諸三摩地。設
使先成尋還退失。若不能成諸三摩地。雖
集所餘諸善法聚而有是事。追求受用信
施因縁。發起惡心心所有法。於諸國王大
臣等所犯諸過罪。或被呵罵或被捶打或
被斷截肢節手足。由是因縁或成重病
長時受苦。或疾命終於三惡趣。隨生一所
乃至或生無間地獄。如嗢達洛迦・阿邏荼
底沙・瞿波理迦・提婆達多。如是等類退失
靜慮。乃至墮於無間地獄受無量種難忍
大苦。爾時世尊告阿若多憍陳那言。吾聽
汝等給阿練若修定苾芻。最上房舍最上臥
具最上飮食。一切僧事皆應放免。所以者何。
諸修定者若乏資縁。即便發起一切惡心心
所有法。不能成就諸三摩地。乃至墮於無
間地獄受無量種難忍大苦。修定行者若
具資縁。諸三摩地未成能成若先已成終不
退失。由此不起一切惡法廣説乃至不善尋
伺。往生天上證得涅槃。修定行者。若未成
就諸三摩地。初夜後夜當捨睡眠精進修
學。遠離憒閙。少欲知足無所顧戀。一切貪
瞋忿覆惱害憍慢貢高慳悋嫉妬離間麁惡虚
誑雜穢一切人間嬉戲放逸皆悉遠離。如是
行者。應受釋梵護世四王轉輪王等讃歎
禮拜恭敬承事奉施百千那庾多供。況刹常
利・婆羅門・茷舍・戍達羅等。未得定者。尚
應受此讃歎禮拜恭敬承事奉施供養。何況
已得三摩地者。爾時世尊而説頌曰
    修定能斷惑 餘業所不能
    故修定爲尊 智者應供養
爾時天藏大梵天言。大徳世尊。於佛法中
而出家者。若刹帝利大臣宰相以鞭杖等捶
拷其身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解*肢節
或斷其命。爲當合爾爲不合耶
佛告天藏大梵天言。善男子。若諸有情於
我法中出家乃至剃除鬚髮被片袈裟。若
持戒若破戒下至無戒。一切天人阿素洛等。
依俗正法。猶尚不合以鞭杖等捶*拷其
身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解*肢節或斷其
命。況依非法。何以故。除其一切持戒多聞。
於我法中而出家者。若有破戒行諸惡法
内懷腐敗如穢蝸螺實非沙門自稱沙門
實非梵行自稱梵行恒爲種種煩惱所勝
敗壞傾覆。如是破戒諸惡苾芻。猶能示導一
切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掲路荼・緊捺
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無量功徳珍寶伏藏。
又善男子。於我法中而出家者。雖破戒行
而諸有情覩其形相應生十種殊勝思惟。
當獲無量功徳寶聚。何等爲十。謂我法中
而出家者。雖破戒行。而諸有情或有見已
生於念佛慇重信敬殊勝思惟。由是因縁
終不歸信諸外道師書論徒衆。乃至能入
離諸怖畏大涅槃城。或有見已生念聖戒
殊勝思惟。由是因縁能離殺生離不與取
離欲邪行離虚誑語離飮諸酒生放逸
處。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城。或有見
已生念布施殊勝思惟。由是因縁得大財
位。親近供養正至正行。乃至能入離諸怖
畏大涅槃城。或有見已生念忍辱。柔和質
直殊勝思惟。由是因縁。便能遠離離間麁
惡雜穢瞋忿。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
城。或有見已生念出家精勤修行殊勝思
惟。由是因縁。能捨家法趣於非家勇猛精
進修諸勝行。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
城。或有見已生念遠離諸散亂心靜慮等
至殊勝思惟。由是因縁。心樂山林阿練若
處晝夜精勤修諸定行。乃至能入離諸怖
畏大涅槃城。或有見已生念智慧殊勝思
惟。由是因縁。欣樂聽聞讀誦正法。乃至
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城。或有見已生
念宿*殖出離善根殊勝思惟。軟語慰問乃
至禮足。由是因縁。當生尊貴大勢力家。無
量有情咸共贍仰。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
槃城。善男子。於我法中而出家者。雖破
戒行。而諸有情覩其形相生此十種殊勝思
惟當獲無量功徳寳聚。是故一切刹帝利王
大臣宰相。決定不合以鞭杖等捶*拷其
身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解支節或斷其

復次大梵。若有依我而出家者。犯戒惡行
内懷腐敗如穢蝸螺。實非沙門自稱沙門。
實非梵行自稱梵行。恒爲種種煩惱所勝
敗壞傾覆。如是苾芻雖破禁戒行諸惡行。
而爲一切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掲路
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作善知識。示
導無量功徳伏藏。如是苾芻雖非法器。而
剃鬚髮被服袈裟進止威儀同諸賢聖。因
見彼故無量有情種種善根皆得生長。又
能開示無量有情善趣生天涅槃正路。是故
依我而出家者。若持戒若破戒下至無戒。我
尚不許轉輪聖王及餘國王諸大臣等依俗
正法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閉牢獄或復
呵罵或解支節或斷其命。況依非法。大梵。
如是破戒惡行苾芻。雖於我法毘奈耶中
名爲死尸。而有出家戒徳餘勢。譬如牛麝
身命終後雖是無識傍生死尸而牛有黄而
麝有香能爲無量無邊有情作大饒益。破
戒苾芻亦復如是。雖於我法毘奈耶中名
爲死尸。而有出家戒徳餘勢。能爲無量無
邊有情作大饒益。大梵。譬如賈客入於大
海殺彼一類無量衆生挑取其目。與末達
那果和合擣簁成眼寶藥。若諸有情盲冥無
目乃至胞胎而生盲者。持此寶藥塗彼眼
中。所患皆除得明淨目。破戒苾芻亦復如
是。雖於我法毘奈耶中名爲死尸。而有出
家威儀形相。能令無量無邊有情暫得見者
尚獲清淨智慧法眼。況能爲他宣説正法。
大梵。譬如燒香其質雖壞而氣芬馥熏他
令香。破戒苾芻亦復如是。由破戒故非良
福田。雖恒晝夜信施所燒身壞命終墮三惡
趣。而爲無量無邊有情作大饒益。謂
令得聞於生天涅槃香氣。是故大梵。如是
破戒惡行苾芻。一切白衣皆應守護恭敬供
養。我終不許諸在家者。以鞭杖等捶*拷
其身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解支節或斷
其命。我唯許彼清淨僧衆。於布薩時或自恣
時驅擯令出。一切給施四方僧物。飮食資具
不聽受用。一切沙門毘奈耶事。皆令驅出
不得在衆。而我不許加其鞭杖繋縛斷
命。爾時世尊而説頌曰
    瞻博迦華雖萎悴 而尚勝彼諸餘華
    破戒惡行諸苾芻 猶勝一切外道衆
復次大梵。有五無間大罪惡業。何等爲五。
一者故思殺父。二者故思殺母。三者故思殺
阿羅漢。四者倒見破聲聞僧。五者惡心出佛
身血。如是五種。名爲無間大罪惡業。若人
於此五無間中。隨造一種不合出家及受
具戒。若令出家或受具戒。師便犯罪。彼應
驅擯令出我法。如是之人。以有出家威儀
形相。我亦不許加其鞭杖。或閉牢獄或復
呵罵。或解支節或斷其命。復有四種近五
無間大罪惡業根本之罪。何等爲四。一者
起不善心殺害獨覺。是殺生命大罪惡業
根本之罪。二者婬阿羅漢苾芻尼僧。是欲邪
行大罪惡業根本之罪。三者侵損所施三寳
財物。是不與取大罪惡業根本之罪。四者倒
見破壞和合僧衆。是虚誑語大罪惡業根本
之罪。若人於此四近無間大罪惡業根本罪
中隨犯一種。不合出家及受具戒。若令
出家或受具戒。師便得罪。彼應驅擯令出
我法。如是之人。*以有出家及受具戒威儀
形相。我亦不許加其鞭杖或閉牢獄或復
呵罵或解支節或斷其命。如是或有是根
本罪非無間罪。有無間罪非根本罪。有根
本罪亦無間罪。有非根本罪亦非無間罪。
何等名爲是根本罪亦無間罪。謂我法中先
已出家受具戒者。故思殺他已到究竟見
諦人等。如是名爲是根本罪亦無間罪。此
於我法毘奈耶中應速驅擯。何等名爲是
根本罪非無間罪。謂我法中先已出家受具
戒者。故思殺害他異生人。下至方便與人
毒藥墮其胎藏。如是名爲是根本罪非無
間罪。此人不應與僧共住。諸有給施四方
僧物。亦不應令於中受用。何等名爲是無
間罪非根本罪。謂若有人或受三歸。或受
五戒或受十戒。於五無間隨造一種。如
是名爲是無間罪非根本罪。如是之人。不
合出家及受具戒。若令出家或受具戒。師
便得罪。彼應驅擯令出我法。何等名爲非
根本罪亦非無間罪。謂若有人或受三歸
或受五戒。於佛法僧而生疑心。或歸外道
以爲師導。或執種種若少若多吉凶之相
祠祭鬼神。若復有人於諸如來所説正法或
聲聞乘相應正法或獨覺乘相應正法或是大
乘相應正法。誹謗遮止自不信受。令他厭
背障礙他人讀誦書寫下至留難一頌正
法。如是名爲非根本罪亦非無間。而生
極重大罪惡業近無間罪。如是之人。若未懺
悔除滅如是大罪惡業。不合出家及受
具戒。若令出家或受具戒。師便得罪。彼應
驅擯令出我法。若已出家或受具戒。犯如
是罪若不懺悔。此於我法毘奈耶中。應速
驅擯。所以者何。此二種人習行破毀正法
眼行。習行隱滅正法燈行。習行斷絶三寳
種行。令諸天人習行無義無利苦行墮諸
惡趣。此二種人自謗正法毀呰賢聖。亦令
他人誹謗正法毀呰賢聖。命終當墮無間
地獄經劫受苦不可療治
復次大梵。或有遮罪無依行法。或有性罪
無依行法。於性罪中。或有根本無依行法。
云何根本無依行法。謂若苾芻行非梵行犯
根本罪。或以故思殺異生人犯根本罪。或
復偸盜非三寶物犯根本罪。或大妄語犯
根本罪。若有苾芻於此四種根本罪中隨
犯一種。於諸苾芻所作事業令受折伏。一
切給施四方僧物。皆悉不聽於中受用。而
亦不合加其鞭杖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
解支節或斷其命。如是名爲於性罪中根
本重罪無依行法。何故説名爲根本罪。謂若
有人犯此四法。身壞命終墮諸惡趣。是諸
惡趣根本罪故。是故説名爲根本罪。何故無
間及近無間根本罪等。説名極重大罪惡業
無依行法。善男子。譬如鐵摶鉛錫摶等擲置
空中終無暫住必速墮地。造五無間及近
無間四根本罪。并謗正法疑三寳等。
種罪人亦復如是。若人於此十一罪中隨
造一種。身壞命終無餘間隔。定生無間大
地獄中受諸劇苦。故名極重大罪惡業無依
行法。犯此極重大罪惡業無依行法補特伽
羅。於現身中決定不能盡諸煩惱。尚不
能成諸三摩地。況能趣入正性離生。彼人
命終定生地獄受諸重苦
復次大梵。若善男子若善女人。以淨信心
歸依我法。或趣聲聞乘。或趣獨覺乘或趣
大乘。於我法中淨信出家受具足戒。於諸
學處深心敬重。於四根本性罪戒中堅固勇
猛精勤守護。如是之人。常爲一切人非人
等隨逐擁衞。名不虚受人天供養。於三乘
中隨所欣樂速能趣入成辦究竟。是故眞
實求涅槃者。寧捨身命終不毀犯如是四
法。所以者何。諸有情類要由三因得涅槃
樂。一者依止如來爲因。二者依我聖教爲
因。三者依我弟子爲因。諸有情類依此三
因。精勤修行得涅槃樂。若人毀犯如是四
法。我非彼師彼非弟子。若人毀犯如是
四法。則爲違越我所宣説甚深廣大無常
苦空無我相應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別解脱
教。若越如是別解脱教。則於一切靜慮等
持皆成盲冥不能趣入。爲諸煩惱惡業纒
縛。於三乘法亦爲非器。當墮惡趣受諸
重苦。若善男子若善女人。於我所説別解脱
教。所制四種根本重罪清淨無犯。我是彼師
彼是弟子。隨順我語善住我法。一切所作
皆當成滿。此人善住尸羅蘊故。名爲善住
一切善法。或名具足住聲聞乘。或名具足
住獨覺乘。或名具足住於大乘。所以者何。
若能護持如是性罪四根本法。當知。則爲
建立一切有漏無漏善法勝因。是故護持
如是四法。名爲一切善法根本。如依大地
一切藥穀卉木叢林皆得生長。如是依止極
善護持四根本戒。一切善法皆得生長。如
依大地一切諸山小輪圍山大輪圍山妙高
山王皆得安住。如是依止極善護持四根
本戒。諸聲聞乘及獨覺乘無上大乘皆得安
住。如依大地求得一切世間美味。如是依
止極善護持四根本戒。求得一切念定總持
安忍聖道乃至無上正等菩提。又如大地於
淨不淨皆等任持。極善護持四根本戒諸
善男子及善女人亦復如是。於其法器及
非法器其心平等不譏不弄不自貢高不
卒呵擧能爲一切善法生處。又如大地一
切有情皆共受用而得存活。極善護持四根
本戒諸善男子及善女人亦復如是。於諸如
來所説正法生長第一歡喜淨信。於諸有
情無差別想以四攝法平等攝受。一切有
情皆共依止。受用法樂而自存活
爾時尊者優波離。聞佛所説從座而起。整
理衣服頂禮佛足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
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説。極善護持
四根本戒。諸善男子及善女人。於其法器及
非法器。其心平等不譏不弄不自貢高不
*卒呵擧。若如是者。於未來世有諸苾芻破
戒惡行。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
稱梵行。諸苾芻僧於是人等云何方便呵擧
驅擯
佛告尊者優波離言。我終不許外道俗人
擧苾芻罪。我尚不許諸苾芻僧不依於法
率爾呵擧破戒苾芻。何況驅擯。若不依法
率爾呵擧破戒苾芻或復驅擯。便獲大罪。
優波離。汝今當知有十非法。率爾呵擧破
戒苾芻便獲大罪。諸有智者皆不應受。何
等爲十。一者不和僧衆。於國王前率爾呵
擧破戒苾芻。二者不和僧衆。梵志衆前率爾
呵擧破戒苾芻。三者不和僧衆宰官衆前率
爾呵擧破戒苾芻。四者不和僧衆。於諸長者
居士衆前率爾呵擧破戒苾芻。五者女人衆
前率爾呵擧破戒苾芻。六者男子衆前率爾
呵擧破戒苾芻。七者淨人衆前率爾呵擧破
戒苾芻。八者衆多苾芻苾芻尼前率爾呵擧
破戒苾芻。九者宿怨嫌前率爾呵擧破戒苾
芻。十者内懷忿恨率爾呵擧破戒苾芻。如
是十種名爲非法。率爾呵擧破戒苾芻便
獲大罪。設依實事而呵擧者尚不應受。況
於非實。諸有受者亦得大罪。復有十種非
法。呵擧破戒苾芻便獲大罪。諸有智者亦
不應受。何等爲十。一者諸餘外道呵擧苾
芻。二者不持禁戒在家白衣呵擧苾芻。三
者造無間罪呵擧苾芻。四者誹謗正法呵
擧苾芻。五者毀呰賢聖呵擧苾芻。六者癡
狂心亂呵擧苾芻。七者痛惱所纒呵擧苾
芻。八者四方僧淨人呵擧苾芻。九者守園
林人呵擧苾芻。十者被罰苾芻呵擧苾芻。
如是十種非法。呵擧破戒苾芻便獲大罪。
設依實事而呵擧者亦不應受。況於非實。
諸有受者亦得大罪
復次優波離。若有苾芻。毀犯禁戒與僧共
住。於僧衆中有餘苾芻。軌則所行皆悉具
足。一切五徳無不圓滿。應從坐起整理衣
服恭敬頂禮苾芻僧足便至破戒惡苾芻
前求聽擧罪作如是言。長老憶念。我今
欲擧長老所犯。以實非虚妄。應時不非
時。軟語非麁獷。慈心不瞋恚。利益非損減。
爲令如來法眼法燈久熾盛故。長老聽者。
我當如法擧長老罪。彼若聽者。便應如法
如實擧之。彼若不聽。復應頂禮上座僧足
恭敬白言。如是苾芻犯如是事。我依五法
如實擧之。時僧衆中上坐苾芻。應審觀察
能擧所擧及所犯事虚實輕重。依毘奈耶及
素怛纜方便撿問慰喩呵責以七種法如應
滅除。若犯重罪應重治罰。若犯中罪應
中治罰。若犯輕罪應輕治罰。令其慚愧
懺悔所犯
時優波離復白佛言。世尊。若實有過惡行苾
芻恃白衣力或財寶力或多聞力或詞辯力
或弟子力以如是等諸勢力故。凌拒僧衆。
上坐苾芻持素怛纜及毘奈耶・摩怛理迦者
如法教誨皆不承順。如是苾芻云何治罰。佛
言。優波離。上座苾芻持三藏者。應和僧衆
遣使告白國王大臣令助威力然後如實
依法治罰。時優波離復白佛言。世尊。若彼
有過惡行苾芻。以財寶力或多聞力或詞
辯力。或以種種巧方便力。令彼國王大臣歡
喜皆住破戒非法朋中。容縱如是惡苾芻罪。
不聽如實依法治罰。爾時僧衆應當云何。
佛言。優波離。若彼苾芻行無依行。於僧衆
中麁重罪相未彰露者。是時僧衆應權捨
置。若苾彼芻行無依行。於僧衆中麁重罪
相已彰露者。是時僧衆應共和合依法驅擯
令出佛法。優波離。譬如鷰麥在麥田中。
牙莖枝葉與麥相似穢雜淨麥。乃至彼草
其穗未出。是時農夫應權捨置。穗既出已是
時農夫恐穢淨麥并根剪拔棄於田外。行
無依行破戒苾芻亦復如是。恃白衣等種種
勢力。住於僧中威儀形相與僧相似穢雜
清衆。乃至善神未相覺發於僧衆中麁重
罪相未彰露者。是時僧衆應權捨置。若諸
善神已相覺發於僧衆中麁重罪相已彰露
者。是時僧衆應共和合。依法驅擯令出佛
法。優波離。譬如大海不宿死尸。我聲聞僧
諸弟子衆亦復如是。不與破戒惡行苾芻死
尸共住。時優波離復白佛言。世尊。若彼破
戒惡行苾芻。僧衆和合共驅擯已。彼惡苾芻。
以財寶力或多聞力或詞辯力或以種種巧
方便力。令彼國王大臣歡喜。皆住破戒非
法朋中。以威勢力*凌逼僧衆還令如是
破戒苾芻與僧共住。爾時僧衆當復云何。佛
言。優波離。爾時僧中有能悔愧持戒苾芻。
爲護戒故不應瞋罵破戒苾芻。但應告白
國王大臣。或恐*凌逼而不告白。應捨本
居別往餘處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三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四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無依行品第三之二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大徳世尊。
頗有佛土。五濁惡世空無佛時。其中衆生煩
惱熾盛習諸惡行。愚癡佷戻難可化不。
謂刹帝利旃荼羅。宰官旃荼羅。居士旃荼羅。
長者旃荼羅。沙門旃荼羅。婆羅門旃荼羅。
如是等人善根微少無有信心。諂曲愚癡
懷聰明慢。不見不畏後世苦果。離善知
識乃至趣向無間地獄。如是等人爲財利
故。與諸破戒惡行苾芻相助共爲非法朋
黨。皆定趣向無間地獄。若有是處我當住
彼以佛世尊如來法王利益安樂一切有
情無上微妙甘露法味方便化導令得受
行。拔濟如是刹帝利旃荼羅乃至婆羅門旃
荼羅令不趣向無間地獄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於
未來世此佛土中有諸衆生。煩惱熾盛習諸
惡行。愚癡*佷戻難可化導。謂刹帝利旃荼
羅。宰官旃荼羅。居士旃荼羅。長者旃荼羅。沙
門旃荼羅。婆羅門旃荼羅。如是等人善根微
少無有信心。諂曲愚癡懷聰明慢。離善知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