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正法華經 (No. 0263_ 竺法護譯 ) in Vol. 00

[First] [Prev]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彼人己身 所行清淨 譬如琉璃
    而無瑕疵 爲一切人 所見愛敬
    其有持此 微妙經卷 猶如明鏡
    見其面像 見世形類 亦復如是
    目覩本末 及見他人 其身清淨
    如須彌山 於斯世界 所有衆生
    諸天人民 *蛟阿須倫 地獄餓鬼
    及諸畜生 悉見身體 及面顏容
    諸天所有 宮殿館室 土山石山
    及諸鐵圍 雪山須彌 及諸大山
    悉得覩見 其所在處 以大威聖
    瞻見諸佛 一切聲聞 及佛弟子
    若有菩薩 獨在屏處 所説經法
    悉能知之 其身清淨 亦復如是
    悉覩見于 一切世間 以俗之身
    覺了如茲 斯人尚未 獲成聖道
佛復告族姓子。菩薩大士。如來滅度後。若持
斯經諷讀解説。得千二百意根清淨徳。其
人則以清淨意根。靡不貫暢。聞一頌者。所
究彌廣多所達了。以弘覺了。便能一月講説
經法。四月一年綜練所歴。憶念不忘。凡俗
所爲販賣賈作語言音聲。以法皆覩次第分
別。不失其緒。三千大千世界諸六趣生。皆知
其心所念善惡如應不應。中爲沙門聖非聖
者。普見不應。意志清淨不復思惟。自然分
別説法*誼趣。言皆至誠。有至講者皆亦承
説。如來所詔一切剖扸。往古最勝經卷。於
時世尊。而歎頌曰
    其人意根 清淨皦潔 光徹鮮明
    見心所念 由是之故 曉若干
    瑕穢卑賤 好惡中間 若聞一頌
    能奉持者 解無央數 明哲誼理
    一月四月 若至一年 所説善惡
    不違至誠 於斯世界 中間所
    若有群萌 種種品類 諸天人民
    及阿須倫 枝神異類 及諸畜生
    六道之中 所有黎元 是等思想
    若干種念 持是經者 各各異意
    一時之間 悉覩知之 諸佛大聖
    百福徳相 一切悉爲 世間説法
    登時所講 普等聽聞 所説清淨
    即能受誦 前世更歴 所學經卷
    長夜所講 當綜解之 有常所演
    經典之要 得衆會中 無所畏憚
    其有持經 部分光揚 卒未遭値
    衆想之患 枝黨群從 悉爲賢良
    意根明達 亦復如是 菩薩所住
    未曾有地 普爲衆生 分別説經
    其能受持 安住正法 巧便意宜
    則知所應
正法華經卷第八



正法華經卷第九
 西晋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常被輕慢品第十九
於是佛告徳大勢菩薩。是故當知。其有比
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持斯經典。假使四
部罵詈誹謗。出麁獷辭訶制止之。罪不可
限。設復有人。聞是經卷受持諷誦。爲他人
説廣解其誼。獲上妙福。如斯疇類。佛所
諮嗟。眼耳鼻口身意清淨。而無蔽礙。又告
*徳大勢。乃去往古久遠世時。不可稱限廣遠
無量不可議劫有佛。號寂趣音王如來至眞
等正覺明行成爲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
天人師爲佛衆祐。劫名離大財。世界曰大
柱。佛語*徳大勢。寂趣音王如來。普爲諸天
自境界人。講經化導。與聲聞乘演四聖諦。
度老病死使近泥洹。解十二縁所由從起。爲
諸菩薩講六度無極。使至無上正眞之道。
現如來慧所行常連。佛壽四江河沙億百千
姟劫。佛滅度後正法住立。如一閻浮提。億
百千姟塵數劫。其像法立。如四天下億百
千姟塵數劫。又語*徳大勢。其佛滅度後像
法沒盡。次復有佛。續號寂趣音王。展轉相
承二十億千如來至眞等正覺明行成爲善
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時此諸佛
次第滅度。正法沒已像法次盡。彼世比丘。
憍慢自大越背法詔。有一比丘。名曰常被輕
慢。爲菩薩學。何故名之常被輕慢。其開士
見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毎謂之曰。諸
賢無得憍慢自高。所以者何。諸賢志趣。當尚
菩薩如來至眞等正覺。以是方便。愼所縁
*誼。爲諸比丘講菩薩行。不受所誨不肯諷
誦。遙見四部仍謂之曰。我身終不輕慢諸賢
人。普當學菩薩高行。得至如來至眞等正
覺。佛語*徳大勢。爾時四部得聞此言。咸興
恚怒毀呰罵詈。此一比丘。不問吾等不見人
心。反自貢高云見人心。授我等決。當成無上
至眞等正覺。人所不欲非常之事。而爲人説。
又語徳大勢。若一比丘行値大雨。蒙佛威
神如被覆蓋。身不漬溺。雖見罵詈心不恚
恨。面色不變。若聞其言憎不喜者。以瓦石
擲。續遙擧聲而教之曰。勿行輕慢。修忍辱心
發菩薩意。所以者何。爾時比丘比丘尼清信
士清信女。貢高自大數數聞見。大士教曰。
吾心常謙不輕諸賢。雖見罵辱心不増減。
彼等四輩。因共名之常被輕慢。斯一大士臨
欲壽終。得聞寂趣音王如來講正法華經二
十頌本深妙之*誼億百千事。大士臨終。
在虚空唱揚大音。歎斯經典而告之曰。仁當
受經。亦當逮得如前淨眼。耳鼻口身意亦清
淨。已獲斯淨。更即増益二十億姟壽。逮得
定意。復爲衆人講是經典。前時四部聞其所
説而毀呰之。名此大士爲常被輕慢建自大
者。見此大士微妙神力辯才慧力善權道力。
皆來歸伏敬宗爲友聽聞經法。是等輩類。
餘不可計。無數億人。便立無上正眞道意。
時彼大士壽沒之後。便値二十百千億如來
正眞。此諸世尊。皆爲講説正法華經。稍稍
進前。以是徳本。復更値見二十億百千如來。
皆同一號。號雷鳴音王。皆從得聞如斯經典。
復更値遇二十億百千如來。皆復同號。名
雷音王。亦復從聞正法華經。受持諷誦爲四
輩説。在所生處。常自然獲眼淨耳淨鼻淨口
淨身淨意淨。視聽洞徹。鼻通口辯。身能輕
擧。意覩衆生心。普爲四輩演斯經典分別其
*誼
佛語*徳大勢。常被輕慢大士。供養奉事若干
億百千數如來已。復更値無數億百千如來。
亦復從受正法華經。以是徳本。自致無上
正眞之道成最正覺。*徳大勢。菩薩欲知大
士常被輕慢於寂趣音王如來之世爲四部人
説經法者不乎。則我身是也。假使爾時
設不受是正法華經。不持諷誦爲人説者。不
能疾逮無上正眞道成最正覺。備從過去諸
佛世尊。聞此經典。受持諷誦廣爲人説致最
正覺。爾時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其一
大士爲説經言。我行恭敬不輕諸賢仁等當
逮如來正覺道徳之慧。又諸四部輕彼大士
罵詈形笑不自改者。二十億千劫所生之處。
常不値佛不聞法聲。又萬劫中墮無可大地
獄。拷掠燒炙痛不可言。罪已畢竟從地
獄出。以彼大士教化之故。令發無上正眞道
意。皆得神通。慧無罣礙。今悉現在。佛語
得。大勢。欲知爾時四部毀呰形笑恚罵大士
者不。今此會中颰陀和等五百菩薩。師子月
等五百比丘比丘尼。今在佛前。五百清信士
五百清信女等。皆不退轉。當成無上正眞之
道。佛告*徳大勢。此正法華經其*誼廣大。
威神無量一切無慶。諸菩薩大士所當欽尚。
如來滅後其受斯經。持諷誦讀得福如是。逮
成無上正眞道。於是世尊。而歎頌曰
    今我識念 往古過事 佛名寂趣
    音聲之王 威神無量 天人所敬
    爲諸衆生 人民講法 其佛最勝
    滅度之後 然其正法 最末世時
    有一比丘 爲菩薩行 因時號名
    常被輕慢 即時往至 於比丘衆
    及比丘尼 所覩顛倒 但勸化之
    志行佛道 自宣我心 不懷憍恣
    罵詈輕毀 毎見形笑 彼時常爲
    使聞此言 假使得聞 此經法時
    若復住立 設有所作 時明慧者
    臨欲壽終 用分別説 此正法華
    尋時報應 増益壽命 變現其身
    而得自在 處在虚空 講説經典
    教化一切 悉發道慧 於時大士
    壽終沒後 逮見諸佛 億百千姟
    稍稍漸漸 開化入法 爲分別説
    於斯經卷 諸最勝子 得成爲佛
    則我身是 能仁如來 其諸比丘
    口憙誹謗 衆比丘尼 及清信士
    彼時所有 諸清信女 被蒙開化
    開經解慧 常當覩見 無數億佛
    則颰陀和 五百人是 諸比丘衆
    及比丘尼 清信士女 今見佛前
    吾爾時悉 令聞尊法 皆開化之
    使得曉了 於今佛身 滅度之後
    數數當受 奉斯經卷 無數億億
    而當思惟 未曾得聞 如是之法
    假使有佛 億百千數 希聞講説
    如斯等經 是故以聞 如是像典
    自在聖尊 稱讃經典 我滅度後
    若有説此 頻數當忍 受正法華
正法華經如來神足行品第二十
爾時于彼三千世界塵數億百千姟諸菩薩等
從地踊出者。一切皆悉住世尊前僉然叉手
白大聖曰。如來滅後。布露經典遍諸佛國。及
世尊土滅度之處。於彼所在講説斯經。多
利益。若有受持此妙典要。講讀書寫爲
人説者。徳不可量。於時溥首。處於忍界諸
菩薩無數億百千姟。受比丘比丘尼清信士
清信女。諸天龍神健沓*惒阿須倫迦留羅
眞陀羅摩休勒及人非人。如來皆爲神足變
化。如來至眞等正覺。爲現瑞應。悉得柔順
法忍。皆令書寫正法華經。化異世界億百
千數諸菩薩等。各各坐于諸寶樹下師子座

爾時能仁世尊。及此一切如來正覺。現其神
足具足充滿。百千歳中有所興立。應時百千
歳中功徳自然。而大光明滅除陰雲。彈指之
頃自然有聲靡不通達。十方佛國一切世界
六反震動。諸天龍神阿須倫迦留羅眞陀羅
摩休勒。承佛威神各隨所住。無央數千
佛世界。普悉覩見斯忍佛土。又諸如來十方
無數億百千姟。各各自坐諸寶樹下師子座
上。能仁如來多寶世尊。於彼七寶廟寺講堂。
自然嚴淨師子之座。威曜顯赫無數無限。
不可計會億百千姟菩薩大士及四部衆。見
斯變化。心中愕然驚喜無量。得未曾有。則
聞空中音聲。而歌頌曰。仁者。欲知過是無
限不可思議億百千姟諸佛世界。有佛世界。
名曰忍土。於彼有佛。號能仁如來。爲諸菩
薩大士。講正法華經方等典詔。一切諸佛普
護斯經。用救菩薩大士。以故諸賢。心當質
直清淨。稽首歸命勸讃奉侍。供養彼能仁正
覺。於時衆生聞空中自然之音。有佛世尊。
號曰能仁。這聞名稱。應時叉手。以若干種
華香衣服幢幡雜香。擧手各散忍世界。瓔
珞珠璣諸貫眞珠如意寶珠。而供養之。其華
幡蓋瓔珞珠璣明月寶珠。自然來入於
忍世界。尋時合會爲寶華蓋。在於虚空悉覆
諸佛及菩薩上。時彼世尊告諸異行。及佛
前住諸菩薩衆。如來正覺功徳威神。不可思
議。諸族姓子。於無數億那術百千姟劫。説
此經*誼不可究竟。雖無央數若干種經。所
不能及不可限盡。欲度彼岸難得邊際。諸
族姓子。擧要言之。假令有人欲了斯經要。
悉佛威神普諸佛法。諸世尊界諸佛精進。諸
佛閑居諸佛妙力。示現是經。故族姓子。佛
滅度後。當以慇懃求此經典。受持書寫精進
奉行。供養承事爲他人説。設使有人。齎此
經行講讃書寫。思惟奉宣著於竹帛。若在
精舍齋堂室宅。大林樹下若在水邊。當起
塔廟。所以者何。則爲如來所處之地。觀是道
場佛所坐樹。則當察之。一切如來正覺所遊。
群聖世雄轉法輪處。十方諸佛在中滅度。等
無差特。於斯世尊。而歎頌曰
    世愍哀法 不可思議 而常建立
    神通之慧 亦復示現 普等明目
    衆生一切 悉得歡喜 其舌神根
    暢音梵天 演奮光明 億百千姟
    諸群萌類 覩見神足 怪未曾有
    皆入大道 又聖導師 興一大光
    彈指之頃 宣洪音聲 即時普告
    一切佛土 周遍十方 諸佛世界
    如此變化 及餘感動 大聖所現
    瑞應如是 如來爾時 皆令歡喜
    佛滅度後 奉是經卷 安住宣暢
    功徳之法 無央數劫 不可思議
    持是經卷 福祚之限 導師諮嗟
    若干無量 欲盡其限 不可邊崖
    猶如虚空 不可窮極 名稱至徳
    無能思惟 持是經者 淨徳常然
    則爲見佛 大聖導師 及吾於世
    滅度大通 則此一切 諸菩薩衆
    并復覩此 四部之會 其有値遇
    斯經典者 則爲遭見 今日之會
    佛滅度後 亦復在此 及彼十方
    諸佛世界 其有能持 此經卷者
    則爲覩覲 諸過去佛 及於十方
    今現在佛 目自面見 供養奉
    悉當悦意 向人中上 在於道場
    所可思惟 當速受持 於此經典
    自然辯才 無所罣礙 設本種命
    不能長者 當分別曉 於斯經*誼
    便當受持 於此世尊 曉了諸經
    次第所歸 大聖世尊 滅度之後
    假使有人 至誠説者 分別此經
    議理所趣 則講審諦 諸經卷*誼
    其人光明 分別所覺 譬如日月
    普照遠近 遊於天下 在所至到
    勸化發起 無數菩薩 是故智慧
    諸菩薩衆 聞如是像 經無等倫
    我滅度後 奉此經典 其人不疑
    於佛大道
*正法華經藥王菩薩品第二十
於是宿王華菩薩前白佛言。藥王菩薩。以何
等故。遊忍世界。堪任無數勤苦之難。善哉天
尊。願爲十方諸佛世界菩薩聲聞雲集於斯。
若有聞佛班宣藥王。初發道心宿行功勳。爲
今衆會及後來世。普聞受持追學究竟。天
人龍鬼諸尊神王。僉皆悦豫發大道意。自致
正覺度脱一切。於時世尊。見宿*王華發心
至誠。爲一切諸佛讃曰善哉。乃爲將來諸
菩薩施。勸進後學令入道智。諦聽諦聽善思
念之。唯然世尊。願樂欲聞。佛言。乃往過去江
河沙劫。爾時有佛。號離垢日月光首如來至
眞等正覺。出現於世。其土壽命四萬二千歳。
教化衆生濟度危厄。於時十方菩薩大會有
十億。諸聲聞衆七十二江河沙等。又其
佛土而無女人三惡之趣。無阿須倫八難之
患。其地平正紺琉璃色。衆寶校成莊嚴清淨。
生衆寶樹周迴圍遶。珍琦珓珞周匝覆蓋。
竪諸幢幡。寶瓶香爐燒衆名香。一切樹下設
寶床榻。坐具嚴飾不可稱載。諸坐具上有
千億諸天之座。鼓諸音樂歌佛功徳。以爲
供養。於時其佛。爲諸菩薩及聲聞衆。分別
講説正法華經。時有菩薩。名衆生憙見。
聞佛敷演散解義要。即奉佛法遵習苦行。夙
夜精進。萬二千歳。經行不坐竟萬二千歳。
即便逮得普現三昧。逮此定已輒復思惟。
吾以逮是普現三昧。便能致此正法華經因
逮定意。踊躍歡喜心自念言。我當供養離垢
日月光首如來至眞奉正法華經。即如其像
三昧正受。處在虚空。雨心天華雜香栴檀。
用供養佛。應時所雨衆華雜香。普熏十
方諸佛世界。其聞香者悉得法忍。衆生之類
和心相向。衆生*憙見菩薩。從定意起重自
思惟。雖用雜物供養於佛。不能暢盡至眞之
徳。以身供養爾乃無上。尋如所念。斷絶五
穀專食衆香。衆香華汁而以飮之。日使身
中内外皆香。如是服香竟十二年。復和衆香
以塗其體。香油潤衣。而立誓願以身爲燈。
爲一切故。即然其身供養諸佛。以精誠故。
其光遍照八十江河沙諸佛世界。應時諸佛
同聲讃曰。善哉善哉。族姓子。精進乃爾世之
希有。斯眞供養如來經典。乃爲衆生忍苦
不勞。超踰天人一切所行。國財妻子施所不
及。供養之中爲尊爲上。爲最爲長爲無
匹。以身施者乃成法施。諸佛世尊歎是徳已。
則便默然。於時菩薩自然其身。千二百歳火
故不滅。用一心故無有苦患。於是之後火焔
乃息。勤修精進供養法故。於是終沒還生
其世。更復値見離垢日月光首如來至眞之
士。生離垢施國王宮内。自然化生結加趺
坐。而爲父母説此頌曰
    尊王識念我本行 堅強勤修大精進
    所重愛身以用施 建立住此逮三昧
説此偈已啓其父母。離垢日月光首如來至
眞。今故現在。吾往昔時至心供養。因是逮
致了一切音總持法要。是正法華無上經典
學中要者。經卷本有八十姟百千億那術姟
偈。當一心思。何所造作立佛像摸。而常心
無瞋恚。怒此正法華菩薩所行。吾本宿
世。習若干千億百千姟偈。從彼如來。而聞
受之。離垢施王讃其子曰。善哉善哉。當共
倶往躬身當覲供養聖尊。説此言已。與父王
倶踊在空中。去地刃經行虚空。足不蹈
地。其身正坐七寶珓珞珍*琦帳中。往詣佛
所叉手禮佛。以頌讃曰
    人中之尊 顏姿離垢 其光巍巍
    照於十方 吾本供養 聖尊無極
    今復自親 故來奉面
爾時衆生*憙見菩薩大士。説此偈已。前白離
垢日月光首如來至眞。世尊垂恩愍哀十方。
故復現在訓誨一切。度脱衆生無不蒙頼。時
離垢日月光首如來。告衆生*憙見菩薩。今
時已至吾欲滅度。以此法教而相囑累。佛因
其時至所教周悉亂世欲到吾捨去矣。爲佛
施座今取滅度。又告之曰。以斯經典重相囑
累。普令流布等潤十方。咸使一切皆蒙福慶。
衆生*憙見則曰。受教。其佛夜半便取滅度。
於時菩薩衆生憙見見佛滅度。以栴檀香*琦
異妙香蛇維佛身。取其舍利香汁洗之。感
慕哀泣涙下如雨。修造寶瓶八萬四千。立七
寶塔高至梵天。莊嚴幢蓋懸衆寶鈴。心自念
言。吾已供養世尊舍利當復更事超過於前。
告諸菩薩及大聲聞。諸天龍神一切人民。諸
族姓子咸共思念。世尊舍利普共供養。於是
佛告*宿王華菩薩。當爾世時。衆生*憙見菩
薩勸率衆人。供奉舍利八萬四千塔。於塔寺
前。建立形像百福徳相。然無數燈燒香散華。
光顯道法。供養奉事七萬二千歳。供養訖竟。
在其衆會。化無數千諸聲聞衆。開諸菩薩皆
令逮得普現三昧。見衆菩薩建立定已。自
現其身諸根缺漏。諸菩薩衆及諸弟子天龍
鬼神。擧聲號咷涙下如雨。是族姓子衆生
*憙見菩薩大士。是我等師開化我黨。今現
減諸根不具。是故悲酸不能自勝。於時
衆生*憙見。謂諸菩薩及大弟子諸天龍神。
建要誓至誠之願。如我所言隨順不虚。
我此手臂成紫金身。令我手臂平復如故。地
當大動於虚空中雨衆華香。所言適竟。地即
大動天雨衆華。尋時手臂平復如故。衆生
*憙見欲度一切。因示現此慧力所行。福徳
功勳勢力所致。佛告*宿王華菩薩。欲知爾
時衆生*憙見菩薩大士。今藥王菩薩是。又
族姓子。菩薩勤苦不可稱計。捐身棄命無
有限量。常建大乘志無上道。興發大功無極
之徳。於如來前然一足指。功徳難喩。況然
其身以爲供養。勝施國土妻子血肉。設以珍
寶滿佛世界。布施供養諸佛聖衆。福徳雖多
不及於彼。所以者何。福報有盡無益衆生。
若族姓子族姓女。受正法華一四句頌。分
別奉行爲人解説。比其福施萬不如一。猶如
巨海萬川皆歸。此經如是。一切諸法最爲元
首。猶若須彌衆山中高。如月盛滿星中
最明。大慧光明照曜三界。爲諸法首無上道
王。猶如日出普照天下消衆幽冥。此經如是。
蠲除一切愚癡闇蔽。皆入道明。猶天帝釋忉
利天上諸天中王。此經如是。一切諸法衆經
典主。攬持十方度脱一切。猶梵天王處第七
宮。制御諸天莫不奉命。此經如是。普濟衆
生學與不學。教導三乘行君父業。猶如四道
及至縁覺。皆超一切諸凡夫學。正法華經
亦復如斯。皆超一切上中下乘。處衆生之
原化諸不逮。猶如菩薩所行高遠。過諸聲
聞縁覺之業覆護三世。此經如是。調御諸法。
悉令成就無上正眞。猶如世尊三界法王。被
道服飾三十二相誘衆愚蔽。此經如是。從
菩薩學乃至如來。開導聲聞諸縁覺等。皆使
成就無上正眞。猶族姓子。斯經典者爲三
界護。度脱衆生危厄之難。飽滿饑虚衆情
之患。寒者温煖。熱者清涼。有裸露者皆得衣
被。開導衆生悉令入道。猶如導師將護衆
賈。菩薩如是。養育衆生若如慈母。譬如船
渡人往返。菩薩如是。周旋三界度脱一
切滅衆闇冥。猶如炬火滅衆闇冥。化生老
死。猶轉輪王制御四域。此經如是。以聖道
明照*燿三界。猶如大明消天下冥。此經如
是。致不退轉無從生忍至成佛道
佛告*宿王華菩薩。斯經典者。度脱一切衆苦
之患。拔斷諸垢三毒疹疾。救濟生死諸繋牢
獄。若聞此經。尋即解了能書寫者。其功徳
福無能稱計。何況聞持懷抱誦説。華香供養
雜香澤香然燈幢幡。若有聞持藥王菩薩往
古學品。受持思念之。其福過彼衆物供養。
不可稱載。若有女人。聞此經法尋即受持。
便於此世畢女形壽。後得男子。若有女人。
於五濁世最後末俗。聞是經法能奉行者。於
是壽終生安養國。見無量壽佛。與諸菩薩眷
屬圍繞。生寶蓮華坐師子座。無婬怒癡除去
衆結。亦無貪嫉未曾懷恨。適生其國得五神
通。逮不退轉不起法忍。已逮法忍。輒得覩
見七十二億兆載江河沙諸如來衆。適見諸
佛。眼根清淨。眼根已淨。所見一切十方諸佛。
遙讃歎之。善哉善哉。族姓子。汝乃値是能
仁佛世。間佛所説正法華經。受持諷誦爲他
人説。此功徳福。火不能燒水不能漂。盜賊
怨家縣官不侵。千佛嗟歎不能究竟。所獲
徳不可限量。巍巍如是。縁斯功徳。降伏
衆魔。棄諸怨敵。渡生死難周旋諸患。又
族姓子。以是經法伏衆惡逆。爲諸千佛所見
建立。擁護汝身。天上世間而無*儔匹。自捨
如來。未有聲聞及諸菩薩。功徳福祐智慧定
意。無有等侶
佛告*宿王華菩薩。若有學人。受是經者。所
逮聖明勢力威徳。超越若斯。是故仁者。若有
講説此藥王品。有讃善者。後生爲人。口中自
然優鉢華香。身栴檀香。若聞此經讃歎善者。
其人現在功徳遠聞。佛已豫歎其人功勳。佛
告*宿王華。吾以是經囑累汝等衆生*憙見
往古法品。最後末俗五濁之世。流布天下閻
浮利内。無能中壞。其魔波旬不能得便。及魔
宮屬邪神鬼魅。無能害者。天龍羅刹鳩洹
厭鬼。無敢當者。又*宿王華。是藥王品威徳
所立。所流布處若有疾病。聞是經法病則消
除。無有衆患。因是功徳。後致正眞無老病死。
若有比丘。最後末世。手執青蓮華。滿盛雜
香。供散法師。心自念言。假使有人。求菩薩乘
至此道場。吾授斯華以爲草座。敷佛樹下降
伏衆魔。具足法鼓吹大法螺。縁此濟度生
死之海。若大乘學。見諸比丘持是經卷。當觀
其人功徳如是。佛説是藥王菩薩往古品時。
八萬四千菩薩。即皆逮得曉一切音方便總
持。於時衆寶如來讃言。善哉善哉。*宿王華
菩薩。卿能諮啓不可思議經典行業。如來講
説。何以快哉
  ◎*正法華經妙吼菩薩品第二十
於是世尊能仁如來。即從眉頂大人之相演
百千光。照於東方千八百萬億江河沙諸
佛國土。靡不周遍。過是諸佛土有世界。名
莊嚴照明。其土有佛。號離垢紫金宿華王如
來至眞等正覺。與無央數諸菩薩衆眷屬圍
遶。宣布導化。能仁如來所演光明。遍照彼
土。又其佛土有一菩薩。名曰妙音。從過去佛
殖衆徳本。供養無數百千兆姟諸佛正覺。
毎見諸佛諮受經典。逮成聖慧。以得尊
三昧。定法華三昧。施離垢三昧。樂宿王三昧。
無著光三昧。慧印三昧。普曉諸音三昧。等集
衆徳三昧。喜信淨三昧。神足戲樂三昧。慧光
三昧。嚴淨王三昧。離垢光三昧。離垢藏三昧。
無縁三昧。日轉三昧。取要言之。普悉逮得億
百千姟江河沙數諸三昧定。其佛光明普遍
周至照妙音菩薩。妙音菩薩蒙佛聖光。因詣
佛所白世尊曰。我欲往詣至忍世界。見能仁
佛稽首作禮。諮受經典及欲致敬文殊師利。
藥王菩薩。妙勇菩薩。*宿王華菩薩。尊意行
菩薩。淨王菩薩。超藥菩薩。諮講經義受諸不
及。令一切聞悉發道意。其佛告曰。往族姓子。
雖到彼土。莫發異想而念其土懈廢下賤。所
以者何。又族姓子。彼忍世界。其大陸地黒山
雜糅。衆垢石沙穢惡充滿。谿澗山谷不與凡
同。其土佛身卑小丈六。諸菩薩身長七八
尺。又卿本體高四萬二千踰旬。而我現身八
萬四千踰旬。端正殊好色像第一。威*曜殊
妙相好顏容難可比喩。積百千徳覩莫不歡。
又卿往至見彼土人。愼莫心念起不可想。
如來菩薩佛土不如。所以者何。佛土本空。
衆生罪福。現有不同。妙音菩薩復白佛言。
承佛威神如來聖力。道徳巍巍以自娯樂。往
詣忍界。如來道慧清淨之業。輒當如法無所
違失。不敢起想
是時妙音菩薩心自念言。不起于坐。即如
其像三昧正受。到忍世界至靈鷲山。當在如
來法座中間。化作八萬四千億衆寶蓮華。紫
金莖白銀葉。嚴飾淨好光明巍巍。照諸會者。
輒如所念即時辦足。文殊師利問能仁佛。唯
然世尊。今化現此八萬四千衆寶蓮華。紫金
莖白銀葉。清淨嚴好。此誰瑞應而現此變。佛
告文殊。有菩薩名曰妙音。從紫金離垢宿
華王佛土而來。與八萬四千菩薩倶。進至此
忍界。欲見吾身稽首諮問。欲得聽聞正法華
經。故先*見瑞。文殊師利復問佛言。其人宿
本積何功徳造殊妙行。而今致此奇特洪勳。
住何三昧本造立行。願欲聞之。所行三昧神
足變化。吾等聞之當受奉行。見諸菩薩顏貌
色像。爲何等類。擧動進止何所饒益。甚哉
世尊。唯現瑞應。使諸菩薩來至於此。衆會
欲見之。佛語文殊。卿當啓白衆寶如來。
現瑞應。使諸菩薩咸來至此各現身相。一
切衆會皆欲見之。文殊師利即受其教。輒
啓滅度衆寶如來。尋現瑞應
於時妙音菩薩而於本土忽然不現。與八萬
四千菩薩倶。動諸佛土雨寶蓮華。同時發作
百千億伎樂。諸來菩薩各自現形。其眼明好
猶如紺色。顏貌充滿如月盛明。體紫金光。
無央數億百千功徳莊嚴其身。威神巍巍智
慧光光。奇相衆好文飾光顏。身力無極。其
身處在七寶交絡。於虚空中去地四丈九尺。
與諸菩薩眷屬圍遶。到忍世界至靈鷲山。下
寶*交路。手執寶瑛其價百千。詣能仁佛稽
首足下。以持貢上能仁如來。復白佛言。紫
金離垢*宿王華如來致問無量。起居輕利
遊歩康強。又問。世尊説法如常乎。衆生一
切受者増進耶。蠲除狐疑順法律不也。將無
多懷婬怒癡行憎嫉饕餮不。能恭敬孝順父
母聽受道法如法奉行不。隨邪見愛惜財寶
諸根不定。爲降諸魔衆官屬乎。又諸衆生。
聽受滅度衆寶如來所説法耶。今諸菩薩故
來詣此。本土如來之所發遣。欲得奉見七寶
塔寺滅度衆寶如來。問訊啓受聖體康寧説
法如何。衆生普受行如法不。衆寶如來現
住久如。我等故來。欲得覩見衆寶如來形像
所類。願佛現之。時能仁佛語衆寶如來。今
妙音菩薩及諸眷屬。欲見世尊聖體形像。衆
寶如來尋時讃曰。善哉善哉。族姓子。卿能
故來見能仁佛。稽首諮受正法華經。及復欲
覩文殊師利啓諸不逮。時蓮華首菩薩問佛。
妙音菩薩往宿命時。積何徳本。乃致斯變無
極神聖。時能仁佛告蓮華首菩薩曰。乃往過
去久遠世時有佛。號雲雷音王如來至眞等
正覺。講説經道六度無極菩薩法藏。天上天
下靡不蒙安。時妙音菩薩。聞其所説欣然
意解。鼓百千音樂娯樂其佛。八萬四千衆寶
妙器。貢上至尊。如是精進供養如來萬二千
歳。又族姓子。妙音菩薩往宿命時。從*雲雷
音王如來之世。修無上法種此功徳。未曾懈
廢。傳如來旨化諸愚冥。不識至眞悉令信
樂。欲知爾時妙音菩薩。今妙音菩薩是也。用
彼世時布施寶器衆伎樂音。又復供養無數
諸佛。億千佛所殖衆徳本修治衆行。前世
値遇億百千姟江河沙等諸佛世尊
今蓮華首。爲現妙音菩薩所行。不可限量
變無數形。爲諸衆生宣布講化正法華經。或
現梵天形色貌而誘立之。或現天帝形或尊
豪形。或將軍形化導衆兵。或息意天王轉輪
聖王諸散小王。尊者長者諸令長形。沙門梵
志形像色貌。説正法華經。或現比丘比丘尼
清信士清信女形。宮人婇女長者夫人諸貧
賤女形。男女大小而誘立之。説正法華經。
或阿須倫形。迦留羅眞陀羅摩休勒人非人
形像色貌。而誘立之。説正法華經。或入地
獄餓鬼畜生及諸八難。所在擁護而救濟之。
上中下士前後進退。隨其形體男女之像。而
開化之。説正法華經。或入中宮化皇后形。
度衆貴人。蓮華首當知。妙音菩薩。將護忍
界一切衆生。又族姓子。妙音菩薩。以若干
變無數方便。誘忍佛土演正法華經。神足威
徳未曾損耗而復増益也。聖慧道智亦復如
是。又族姓子。妙音菩薩。光明功勳智慧巍
巍。周旋十方隨時開化。輪轉無際皆使入
律。上中下願各令得所。逮遊忍界。復至他
方江河沙佛土。現菩薩身而爲説法。又現聲
聞縁覺色像而開化。示本行所學。聞之亘然
各成所志。不違本誓。若有衆生。奉如來律。
以佛色像。隨其道律示現形貌。顯授大道無
上正眞。欲導慕泥*洹現已滅度。因而示儀
開化道慧。妙音菩薩。勢力聖智不可惻度。
超絶巍巍功徳若斯。無以爲喩。於是蓮華首
菩薩前白佛言。妙音菩薩。積功累徳堂堂乃
爾。唯然世尊。住何三昧開化衆生不可限量。
能仁如來告蓮華首菩薩曰。族姓子聽。有三
昧名現入衆像。妙音菩薩。住斯定意利益
開化。無限衆生使入道議。佛説是妙音
菩薩章句品時。其諸菩薩與妙音開士倶發
來者。尋時皆逮現入衆像三昧正定。其行
殊勝。於是忍界超越菩薩。所修定意諸有限
數。若有逮致現入衆像三昧。便得總持。攬
持三世無不蒙濟。時妙音菩薩。供養能仁如
來至眞。具足奉事衆寶如來塔寺舍利。欲還
本土。前稽首能仁如來。自歸而退。與衆會
別。動震諸國雨衆蓮華。同時和鼓百千億姟
雅頌伎樂。與八萬四千諸菩薩衆倶歸本土。
前稽首禮妙紫金離垢宿華王如來。以詣忍
界導利衆生。又覩衆寶如來寶寺舍利。及文
殊師利藥王菩薩所逮精進無極道力。見妙
勇菩薩。令是八萬四千菩薩。皆得正行現入
衆像三昧。往到彼間倶共進行。四萬二千天
子。聞正法華經。皆悉逮得無所從生法忍。蓮
華首菩薩逮正法華定
正法華經卷第九



正法華經卷第十
 西晋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光世音普門品第二十
於是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露右臂長跪
叉手。前白佛言。唯然世尊。所以名之光世
音乎。義何所趣耶。佛告無盡意曰。此族姓
子。若有衆生。遭億百千姟困厄患難苦毒
無量。適聞光世音菩薩名者。輒得解脱無有
衆惱。故名光世音。若有持名執在心懷。設
遇大火然其山野。燒百草木叢林屋宅。身墮
火中。得聞光世音名。火即尋滅。若入大水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