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放光般若經 (No. 0221_ 無羅叉譯 ) in Vol. 08

[First] [Prev+100] [Prev]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從初發意至于法盡。中間所作善本及勸助
代歡喜之福。求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汝疾捨
是意早悔過若捨若悔者我便當語汝佛所説
深經要法如來所教。汝所聞者皆非佛經非
如來教。是異道人所撰集耳。若菩薩得是意
亂狐疑者。當知是菩薩非如來所授記&T040879;。是
菩薩未正定住阿惟越致地。若菩薩不疑不亂
不轉意無所受。不信他事不用他教。行六波
羅蜜便自具足。疾逮薩云然慧道。自歸之不
他教。譬如漏盡羅漢。面自見法不信餘教
魔終不能耶。阿羅漢辟支佛終不能轉阿惟
越致菩薩。佛告須菩提。如汝所言羅漢辟支
佛不能動轉阿惟越致菩薩不能轉者爲不轉
還是菩薩必至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正住阿
惟越致地。尚不信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何況
當信羅漢辟支佛及魔波旬諸異學語。所以
者何。初不見有法當可信者亦不見五陰如有
可信者。亦不見道如可信者。須菩提。當以是
像貌觀其相行*知是爲阿惟越致菩薩。須菩
提。魔復化作比丘被服形像。來至菩薩前語
菩薩言。善男子。如卿所行。皆世俗事非薩云
然行。魔復語言。我當斷卿勤苦之本。便爲
菩薩説像道法教。則是世事像道教者。或
尸解或説四禪及四空定言。善男子。是還正
道。從是可得須陀洹道可至羅漢辟支佛道。
從我教者可斷生死勤苦根本。用是勤苦爲
學之乎。隨我教者。可生欲天得生色天。須
菩提。菩薩聞是便大歡喜。不亂不轉亦不狐
疑。意復念言。今是比丘持是像法來。爲我
説益我不少。所以者何。像法所説不於須陀
洹取證。至於羅漢辟支佛道亦不取證。至阿
耨多羅三耶三菩亦不取證。今受是比丘恩。
我所應覺知之事今爲我説。覺知是已當遍
知三乘之事。時魔波旬知菩薩喜語菩薩言。
善男子。欲得知供養如恒邊沙佛。衣被飮食
床臥醫藥菩薩者。不復從是過去恒邊沙佛。
受行五波羅蜜。從彼諸佛所聞所問。菩薩摩
訶薩當云何住。當云何行。五波羅蜜三十七
品大悲大慈。如諸佛所教。當作是行當作是
住。如菩薩所應。從是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如其教住。如諸行者逮薩云然。諸過去菩薩
作是輩行。乃作爾所功徳。尚不能得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卿學以來甫爾。便當那得阿耨
多羅三耶三菩。若菩薩聞是意無有異不恐
不懼。倍復歡喜言。是輩比丘重復益我。
我得須陀洹至薩云然時魔波旬知是菩薩意
不動轉。更便化作大比丘衆示菩薩言。是輩
比丘諸漏已盡。發意求佛不能得佛今皆取
羅漢。如是輩人不能得成。況卿欲得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菩薩。覺知是魔事者不墮羅漢
辟支佛道。當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若有菩
薩行檀波羅蜜。至薩云然不動還者。成阿耨
多羅三耶三菩。復次須菩提。若有菩薩行般
若波羅蜜。作是念言。如佛所説菩薩盡奉持
不離諸佛教。至薩云然終不耗減。須菩提。菩
薩行般若波羅蜜當作念言。覺知魔事者。終
不耗減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須菩提。以是
相行像貌具足。當知是阿惟越致菩薩。須菩
提言。世尊。菩薩於何所轉。而言不轉還。佛
言。於五陰相還。於十二衰相還。於十八性相
還。於婬怒癡相還。於見相還。於三十七品相
還。於聲聞辟支佛相還於佛相還。何以故。阿
惟越致菩薩空像色貌法相上菩薩位。於不
生法亦無所有。既無所有亦無所作。亦不作
亦不生。是故名爲無所從生法忍。菩薩得
忍者。則是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須菩提。
以是相行像貌具足。知是阿惟越致菩薩摩
訶薩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二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三
 西晋于闐國三藏無羅叉
奉       詔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堅固品第五十七
佛告須菩提。彼魔波旬至菩薩所言。薩云若
者與虚空等。有無之事皆空。是法及形亦復
空。於空無之法初無能得。已過去者亦不能
得空無之法。甫當來者亦不能得。有無之相
皆空。如空汝唐勤苦。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者。
是皆魔事非三耶三佛所説。諸賢者當覺魔事。
卿作是意者。卿將無長夜墮惡趣中。佛言。是
善男子善女人若聞是所言。便當覺知是爲
魔事。魔欲壞我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是一切諸
法有無之事雖與空等。一切衆生無能見者無
能知者。我當以有無之空爲僧那僧涅。逮薩
云若爲衆生説法使得度脱。當令衆生得須
陀洹道得阿羅漢辟支佛道。令得阿耨多羅
三耶三菩。菩薩摩訶薩從發意以來。當堅其
意不動不轉。不信餘事意已堅固。便行六
波羅蜜便上菩薩之位。須菩提言。云何世
尊。菩薩不動還者爲阿惟越致耶。動還者爲
阿惟越致耶。佛報言。不動轉者是阿惟越
致。動轉者亦是阿惟越致。須菩提言。是事
云何世尊。佛言。從阿羅漢辟支佛地動轉者。
是則阿惟越致。從阿羅漢辟支佛地。雖不動
轉者是菩薩則爲動轉者。須菩提以是相行
像貌具足是爲阿惟越致。有如是相者。彼
魔波旬。不能壞菩薩令不至阿耨多羅三耶
三菩。須菩提。阿惟越致菩薩。欲得四禪則
便能得。欲得滅脱禪亦復能得。欲得三十七
品禪空無相無願禪皆悉能得。欲得五神通
者悉能得之。雖受諸禪不取禪證。不取聲聞
辟支佛證。自取所應以濟衆生。須菩提。以
是相行像貌具足知是阿惟越致菩薩。復次
須菩提。阿惟越致。常念於道不離於道。不
貪形色。不貪身相。不貪巣窟不貪六波羅
蜜。不貪四等亦不貪四空定。不貪神通不
貪十力及十八法。不貪佛國亦不貪教授衆
生。不貪見佛不貪善本。所以者何。於空無
法不見空無。無相之法有可貪者。何以故。
一切諸法有無之事相皆空故。須菩提。阿惟
越致菩薩。已具足菩薩念。具足四事行歩坐
起臥覺出處。安諦詳審終不卒暴用意不忘。
須菩提。以是相行像貌具足。是爲阿惟越致
菩薩。須菩提。阿惟越致菩薩爲衆生故。以
漚惒拘舍羅。現在居家五欲之中。施諸窮
厄衣被飮食。隨人所欲皆供給之。自行六
波羅蜜勸彼使行六度。常稱歎六度功徳。
見有行者代其歡喜。阿惟越致處於居家。滿
閻浮提珍寶。施於衆生及三千大千國土
珍寶。布施衆生初不貪惜。無有婬欲之意。常
等法行語言謙下不陵易於人。不使衆生起
於恚意。須菩提。以是相行像貌具足。是爲
阿惟越致。復次須菩提。和夷羅洹閲叉常隨
後護彼。閲叉等言。我常當護是菩薩。至成
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使意不亂終不遠離。復
有五性和夷閲叉。亦復侍護阿惟越致菩薩
摩訶薩。令餘小神及非人神無能得其便者。
須菩提。阿惟越致菩薩。信根志根精進根三
昧根智慧根。諸根具足人中勇猛不爲怯弱。
須菩提白佛言。云何爲勇猛云何不爲怯弱。
佛語須菩提。於道意堅固不動還者。是則勇
猛不爲怯弱。當知是爲阿惟越致相。復次須
菩提。阿惟越致菩薩道念常具足。不學呪術
符書不作蠱道。不作醫師合和諸藥。不學神
仙外道卜相。知他男子及女人意。所以者何
菩薩於空無法相不見是事。無有是相常願
清淨。以是相行像貌具足知是阿惟越致。佛
告須菩提。我今當説阿惟越致菩薩像貌相
行。諦聽諦受。須菩提言。唯世尊受教。佛告
須菩提。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者不離於道行。
順應五陰順應諸性順應諸衰。所以者何。五
陰空故性衰亦空。所行不逆國事。何以故。住
於空法亦不見法有増有減者。不逆盜事。何
以故。以住於空於空法中亦不見法有持來
者亦不持去者。不逆兵事。何以故。住於空性
於空法中亦不見法有多有少者。不逆鬪事。
何以故。住於空法亦不見法有憎有愛者。所
語常順。何以故。住於諸法空如亦不見有常
無常故。須菩提。阿惟越致不説城郭事。何以
故。住於虚空之空亦不見聚亦不見散。亦不
見聚落之事。何以故。住於本際不見有得不
見有失。亦不説吾我之事。亦不説種種俗事。
但説般若波羅蜜不離薩云然事。行檀波羅
蜜不爲貪嫉。行尸波羅蜜不爲惡戒。行羼波
羅蜜不爲瞋恚。行惟逮波羅蜜不爲懈怠。行
禪波羅蜜不爲亂意。行般若波羅蜜不爲愚
癡。行諸法空爲諸法主非爲非法之主。行於
法性讃歎不壞法者。與諸如來縁覺弟子。及
諸菩薩及諸新發大道意者。族姓男女共爲
親友。常願欲得見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常
願欲見十方諸佛。隨所見佛願往生彼。便得
往生晝夜意常不離諸佛之念。何以故。諸阿
惟越致菩薩。隨順入欲界。奉行十善得生十
方佛前。起第一禪至四禪。從四禪至無形
禪。便得生十方佛前。須菩提。以是像貌相
行具足。知是阿惟越致菩薩。須菩提。行般
若波羅蜜菩薩。住内空者住三十七品者住
三脱門者。終不言我是阿惟越致。亦不言我
非阿惟越致。自住其地終無有疑。何以故。初
不見法有動轉不動轉者。譬如須陀洹自住
其道亦不疑怪。阿惟越致亦譬如是。自住其
地教化衆生淨佛國土。魔事適起即時覺知
不隨魔教破壞魔事。譬如下愚之人意。欲懷
逆惡至死不移。須菩提。阿惟越致菩薩自住
其地亦譬如是。諸天及人諸鬼神龍諸阿須
倫諸魔波旬所不能移轉。所以者何。出諸世
間諸天龍鬼神一切之上。自於其地具足五通。
教化衆生淨佛國土。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於
諸佛所殖諸善本。問諸佛受諸教。所住處有
魔事即覺知。以漚惒拘舍羅處魔事著本際。
自於其地亦不疑厭。所以者何。於眞際無狐
疑。知眞際亦不一亦不二。以過羅漢辟支佛
地。須菩提。菩薩於是空無法相。亦不見生亦
不見滅。亦不見斷亦不見著。亦不作念言。我
當得阿惟三佛。亦不言我不得阿惟三佛。何
以故。以阿耨多羅三耶三菩相自空故。是菩
薩自住無所乏短之地。不復悕望餘事。無能
壞是地者。何以故。須菩提。阿惟越致菩薩。所
有慧不與他人共。彼魔波旬化作佛像。來至
菩薩所言。來取羅漢亦無有授卿阿耨多羅
三耶三菩記者。卿亦未得無所從生法忍。諸
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不受卿記&T040879;。卿亦未有
是事。亦無是行亦無是相。亦無是像貌任受
&T040879;者。須菩提。菩薩聞是不恐不怖不疑不
厭。意無有二者。是菩薩當自知。我已從諸如
來無所著等正覺受記&T040879;已。所以者何。菩薩
自知我有是事堪任受&T040879;。爲阿耨多羅三耶
三菩。彼魔波旬復作佛形像來至菩薩所。便
以魔事授與菩薩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記&T040879;
是菩薩即覺知或能是魔或能爲魔所使。作
是像來非是佛。但欲使我墮於羅漢辟支佛
耳。須菩提。若魔波旬復作佛像來至菩薩所。
語菩薩言。汝所行者非佛所説。亦非弟子所
説但魔事耳。須菩提。菩薩即知復是魔耳。或
爲魔所使是非佛也。欲壞我阿耨多羅三耶
三菩意。我意終不可轉。是菩薩意不可轉者。
以從過去諸佛受記𦯦已。以爲住阿惟越致
地。何以故。以是像貌相行具足堪任阿惟越
致。以是當知阿惟越致相。復次須菩提。行
般若波羅蜜菩薩者。欲護持諸法故不惜身
命。若菩薩摩訶薩以漚惒拘舍羅。乃能作是
護法不惜身命者。則爲護過去當來今現在
諸佛法已。須菩提白佛言。菩薩不惜身命欲
護法者。爲欲護持何等法耶佛言。我説空法。
愚癡之人罵詈誹謗言。是非法亦非律行又
非尊教。須菩提。爲是法故菩薩摩訶薩護持
正法。菩薩當作是念。諸當來佛所可説法。
我亦在是數中受記。是法亦復是我法。以是
法故不惜身命。須菩提。菩薩爲是法故不惜
身命。以是像貌相行具足知是阿惟越致。復
次須菩提。阿惟越致聞説深法。亦不狐疑亦
不驚怪。諸佛所説皆能受持終不遺忘。所以
者何。用得陀隣尼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
菩薩得何等陀隣尼。能受持諸如來無所著
等正覺法而不遺忘。佛言。菩薩以得聞持等
陀隣尼。便能受持諸佛經法而不遺忘。世尊。
如來所言非聲聞所説。亦非天龍鬼神所説。
亦非阿須*倫眞陀羅摩休勒所説。佛告須菩
提。諸所有音聲之名。是菩薩聞是初不驚怪
意無狐疑。用得陀隣尼故。以是像貌相行具
足。是爲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甚深品第五十八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阿惟越致菩薩大功徳
具足。不可稱量功徳具足。佛告須菩提。如是
如是。阿惟越致有大功徳不可得稱量功徳
具足。所以者何。以得無礙無限之慧。非諸
羅漢辟支佛所能及故。阿惟越致住是慧中
便受神通。亦非諸天世間人民所能及者。須
菩提白佛言。世尊。能以恒邊沙劫之壽。歎説
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功徳。像貌相行具足。
所入所住深奧之慧。行六波羅蜜具足三十
七品及薩云然。可令人得知是阿惟越致菩
薩摩訶薩功徳者不。佛言。善哉善哉。須菩
提。汝乃能問阿惟越致深奧之處。説甚深空
無相無願。説無所有説無所生滅。諸婬垢説
泥洹淨。説如説寂眞際法性。是諸深法皆是
泥洹之像。須菩提言。世尊。如是説者但是甚
深泥洹非諸法之教耶。佛言。須菩提。甚深
亦是諸法之教也。須菩提。五陰甚深六衰甚
深乃至于道亦復甚深。須菩提。五陰云何甚
深。五陰如如以是甚深亦如道如。是故五陰
甚深道亦甚深。云何如如。夫如者亦非五陰
亦不離五陰。如亦非道亦不離道。須菩提白
佛言。世尊。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甚奇甚特
甚深微妙乃爾。除五陰處泥洹。若道若俗之
所有法。所作無作有漏無漏。皆悉已除處於
泥洹。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應般若波
羅蜜深妙之法若念若持自念所住當如般若
波羅蜜教住。所學亦當如般若波羅蜜教。是
菩薩盡具足如般若波羅蜜教。持是具足之
念受無央數善本功徳。捨無量劫生死之難
何況至意守行與般若波羅蜜與道相應者。
譬如士夫情多放逸。與彼端正女人剋期。其
女人有事不得時往。未到之間於意云何。彼
人爲有幾意起想。須菩提言。世尊。是想甚多
甚多。佛告須菩提。菩薩奉行般若波羅蜜如
其中教。至念一日意不轉者。却若干劫生死
之垢。是菩薩應般若波羅蜜行。一日所受善
本功徳。勝於菩薩但行布施如恒邊沙劫。復
次須菩提。菩薩布施三尊如恒邊沙劫於意
云何。其人殖福寧爲多不。須菩提言。世尊。
甚多甚多不可稱計。佛言。不如是菩薩摩訶
薩念般若波羅蜜。應行一日如般若波羅蜜
中教。其功徳不可計。何以故。菩薩因是乘
疾得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故。須菩提。若有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恒邊沙劫之壽。爲須
陀洹作功徳。及羅漢辟支佛作功徳。至三耶
三佛作善本。於意云何。其人功徳寧爲多不。
須菩提言。世尊。甚多甚多。佛言。不如是菩薩
行般若波羅蜜如中教。其功徳不可計。何以
故。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已過羅漢辟支佛地
故。從菩薩位成至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故。須
菩提。若有菩薩壽如恒邊沙劫。行六波羅蜜。
其人功徳寧多不。須菩提言。甚多甚多。佛言。
不如是菩薩隨般若波羅蜜教。一日如中行
六波羅蜜。其功徳不可計。何以故。般若波
羅蜜者。是菩薩摩訶薩之母。住是般若波羅
蜜中。具足諸佛法故。須菩提。若有菩薩行般
若波羅蜜如。恒邊沙劫之壽行法之施。於意
云何。其人功徳寧多不。須菩提言。甚多甚
多。佛言。不如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如中教一
日法施其功徳不可計。何以故。菩薩不離般
若波羅蜜者。則爲不離薩云然。菩薩欲得成
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不當離般若波羅蜜。須
菩提。若有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如恒邊沙壽。
行三十七品及空無相無願。其人功徳寧爲
多不。須菩提言。世尊甚多甚多。佛言。不如
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如其中教。一日如般
若波羅蜜中教。行三十七品及十八法。其
功徳不可計。何以故。初不見有菩薩行般若
波羅蜜。從薩云然有還者。離般若波羅蜜者
便有動還故。須菩提。是故菩薩不當離般若
波羅蜜。佛告須菩提。若有菩薩以恒邊沙劫
之壽。行六波羅蜜所有財物飮食布施以法
布施及諸三昧事。欲爲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其人功徳寧爲多不。須菩提言。世尊甚多甚
多。佛言。不如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如中教。
所可布施及法施與諸三昧事。欲爲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其功徳不可計。所以者何。如般
若波羅蜜教者。於諸功徳中爲最第一。離般
若波羅蜜念者。是爲非念亦爲非求。復次須
菩提。菩薩欲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者。當善
於智求。須菩提。若有菩薩習行六波羅蜜者。
壽如恒邊沙劫。勸助過去當求現在諸佛及
僧所作功徳代其歡喜。持是歡喜持作阿耨
多羅三耶三菩。其功徳寧多不。須菩提言。世
尊甚多甚多。佛言。不如是菩薩一日與般若
波羅蜜教相應。持是功徳當成阿耨多羅三
耶三菩。須菩提。菩薩欲得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者。當善於智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
佛所説。菩薩從無所作爲爲最第一。若無所
作無所爲者。云何而得正見須陀洹及羅漢
辟支佛至薩云然。成阿惟三佛。佛言。如是如
是。須菩提。不可從有所作。得須陀洹至薩
云然。成阿惟三佛。行般若波羅蜜布施亦不
求。有所作亦不有是布施意。常念言是布施
空亦無所有。何以故是菩薩學善於内外空
及有無空故。須菩提。菩薩住是空已。觀諸所
作作是空觀。則已不離般若波羅蜜。不離般
若波羅蜜則受無有數無有限無有量諸福功
徳。須菩提白佛言。無有數無有限無有量有
何等異。佛言。阿僧祇者爲無有數。有數身
亦不可得。無有數身亦不可得。無有量者。當
來過去今現在不可限不可量亦不可思議。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可使五陰不可量不可
數不可限不。佛言有是。須菩提言。世尊。何
因五陰不可量不可數不可限。佛言。五陰空
不可數不可量。云何世尊。但五陰空諸法爲
不空耶。佛言。我初不説諸法空耶。世尊。亦
説諸法空耳。世尊。空者爲是不可盡。爲是
不可數。爲是不可量。空者不可數不可量亦
不可平相。世尊。是法義解亦不可得若干。佛
言。如須菩提所説無異。以諸法不可得故。佛
説若干不可得。是法空無相無願無所有無
所生。是爲滅是爲泥洹。是爲如來無盡至於
泥洹。須菩提白佛言。未曾有世尊。甚奇甚
特。如世尊所説無所得法我聽。世尊所説諸
法亦不可得。以諸法不可得。空亦不可得。
不可得義爲有増減不。佛言。無有増減。須菩
提言。六波羅蜜亦無増減。三十七品亦不増
減。八惟無禪四無礙慧四等。佛十八法及十
種力四無所畏。亦無増亦無減。須菩提言。
世尊。若是法從六波羅蜜至四無所畏。若有
増有減者便不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須菩
提如是如是。不可得之法亦無増亦無減。若
行般若波羅蜜。若念般若波羅蜜。若習般若
波羅蜜漚惒拘舍羅。亦不念言我増六波羅
蜜。亦不念我減六波羅蜜。當作是念。但有
名故有六波羅蜜。持是所念持是發意持是
善本。施作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如諸法如。須
菩提白佛言。云何爲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如
諸法如。世尊。何等爲諸法之如。爲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佛言。五陰之如泥洹之如。是
故爲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是亦不増亦不
減。是故菩薩不離般若波羅蜜。倍復精進
行般若波羅蜜。亦不見諸法有増有減者。是
故不可得法亦無増減。須菩提。是故六波羅
蜜亦不増減。至四無礙。亦不増減。菩薩行
般若波羅蜜。當作是不増不減之意。須菩提
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成阿耨多羅三耶
三菩。爲用初時意得成。爲用後頭意得成。前
意後意各各不倶。云何善本得聚。成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世尊。是不倶不同之意。云何
有所成功徳。不成不聚不得成阿耨多羅三
耶三菩。佛告須菩提。我當爲汝説譬喩。諸有
智之士以譬喩得解。於意云何。譬如燈炷。始
然之時。爲用初明得然。爲用後得然。炷燋
之時爲用初時明燋。爲用後時明燋。須菩提
言世尊。亦不用初頭焔得然。亦不離初焔因
縁得然。亦不用後焔得然。亦不離後焔因縁。
須菩提。菩薩亦不用初意得阿耨多羅三耶
三菩。亦不離初意因縁。亦不用後意得。亦
不離後意因縁得。須菩提。菩薩行般若波羅
蜜。從初發意至十住地。成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世尊。云何從十住地成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佛言。先從智地觀地。具足阿耨多羅三
耶三菩。從八輩觀地薄地離婬地已辦地辟
支佛地菩薩地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地佛地。
具足佛地已。便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菩薩
於是十地學。亦不從初發意得阿耨多羅三
耶三菩。亦不離初發意得。亦不以後意得亦
不離後意得。須菩提言。世尊。十二因縁起
甚深。不以初發意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亦
不離初發意因縁。亦不用後意得阿耨多羅
三耶三菩。亦不離後意而成阿耨多羅三耶
三菩。須菩提於意云何。意已滅可復使更生
不。世尊。已滅不復生。須菩提。意已生爲是
滅法不。世尊。是實滅法。佛言。已滅法者是
爲滅不。世尊不也。須菩提於意云何。爲正
爾住不。世尊住如如住。佛告須菩提。若如
住者。眞際住當住如如耶。不也世尊。佛言。
於須菩提意云何。如者爲甚深不。世尊甚深
甚深。須菩提。如者爲是意耶。不也世尊。如
非意。須菩提。意爲離如耶。不也世尊。須菩
提。如以如爲相見不。不也世尊。如如不相
見。須菩提。如是行者爲行深般若波羅蜜不。
須菩提言。世尊。如是行者爲行深般若波羅
蜜。須菩提言。作如是行爲行何法世尊。佛言。
作是行者爲無所行。何以故。行般若波羅蜜
者無若干行。世尊。夫如者亦無若干亦無作
若干行。佛告須菩提。菩薩行般若波羅蜜爲
行何等。對曰。爲行畢竟無有二處佛言。行
畢竟者爲有若干行爲有相。行耶。無有世尊。
佛言。無相爲有相念耶。無有世尊。佛言。云
何有相念。須菩提言。世尊。菩薩行般若波
羅蜜。亦不作是念有相無相。菩薩行般若波
羅蜜不具佛十種力及十八法。不成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菩薩漚惒拘舍羅於諸法無所
念亦不不念。何以故。菩薩知一切諸法相皆
空故。住空法爲衆生故行三三昧。持是三昧
教化衆生。世尊。菩薩摩訶薩何等三三昧。佛
言。住是三昧者。與空無相無願相應。一切
衆生皆著於空著於相願。菩薩摩訶薩。安處
衆生以空無相無願之法。行般若波羅蜜。菩
薩以是三事教化衆生
  ◎*摩訶般若波羅蜜夢中行品第五十九
爾時舍利弗語須菩提。菩薩於夢中行三事
三昧空無相無願。於夢中行是寧有益於般
若波羅蜜不。須菩提報舍利弗言。若於晝日
有益於般若波羅蜜者。夜夢中亦當復有益。
所以者何。晝夜夢中等無異。舍利弗。菩薩行
般若波羅蜜。若有般若波羅蜜者。於夢中便
當念般若波羅蜜。舍利弗語須菩提。若菩薩
於夢中有所作寧有所成受不。如佛所言。諸
法如夢是故無所成無所受。何以故。夢中初
不見有法有所成者。有所受者亦無所得。若
夢覺已寧有所得不。須菩提言。若於夢中有
所害殺。言我殺是快耶。覺已念夢中所作是
云何。舍利弗言。皆有因縁。無因縁終不起須
菩提言。如是如是。事有因縁。有縁有念。有念
有事。事從聞見。便有覺意。便有著斷。不從
不聞不見而有縁起。是故舍利弗。以因縁故
有事起有念生。舍利弗言。云何須菩提所念
所作。佛言皆寂。云何所作有縁有起有所成
受。須菩提言。起想便有因縁。有縁便有事。
有事便有念。舍利弗言。若菩薩於夢中行六
波羅蜜。持是功徳念欲爲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是爲有所施作不。須菩提言。今彌勒菩
薩摩訶薩。爲世尊所記在是可問。彌勒能解
當從其問。舍利弗白彌勒言。我所問者。須菩
提言彌勒能解。今仁者當爲我等解。是時彌
勒語舍利弗言。卿等欲使我當以名以色以
痛想行識而發遣耶。當以何事而解説乎。當
以色空而發遣耶。當以痛想行識空而發遣
乎。色空亦無能發遣。痛想行識空亦無所發
遣。我初不見法有能發遣法者。亦無有受記
&T040879;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者。亦無受&T040879;處者。
是法都無有二。舍利弗言。如仁者所説爲得
證也。彌勒答言。雖作是説我亦不得證。舍
利弗意念。彌勒菩薩辯才深入於六波羅蜜
中。種種發遣而無所倚。佛告舍利弗。汝頗見
是法得羅漢證者不。舍利弗言。世尊。不見是
法有得證者。佛言。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亦不
念言是法已受&T040879;。是法當受&T040879;得阿耨多羅
三耶三菩者。菩薩作是行。爲行般若波羅蜜
亦不有疑。我當得阿惟三佛亦不疑不得。復
次須菩提。菩薩行檀波羅蜜時。若見衆生有
飢渇者衣不蓋形孤貧窮厄不能自存者。當
起大哀願。我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
佛時。使我境界無有是輩困苦之類。使我佛
土所有衣服飮食之具。如四天上如忉利天
第六天王。所有飮食衣服自然。須菩提。菩薩
作是行者。便爲具足檀波羅蜜。復次須菩提。
菩薩行尸波羅蜜。若見衆生有不慈意殘殺
衆命。邪見疑網犯十惡者。見有短命多病。少
威醜無顏色。形殘羸劣極下賤者。起大悲意。
使我奉行尸波羅蜜。我得佛時使我境内無
有是輩。菩薩如是爲具足戒。疾得阿惟三佛
不久。須菩提。菩薩行羼波羅蜜時。若見衆
生有瞋恚意。捶杖刀矛瓦石相加。相傷殺者
起大願言。我當行忍至得佛時。令我境内無
有是輩諸惡事者。我作佛時令我國土中一
切衆生。皆同慈意和志相視。如父如母若兄
若弟相向無害。菩薩作是行者。爲具足忍疾
得阿惟三佛不久。復次須菩提。菩薩行惟逮
波羅蜜時。若見衆生於三乘法起相懈怠無
精進者。復起大願。我當自勉精進不懈。我
得佛時令我國中衆生精進於三乘法各得度
脱。菩薩如是爲具足精進疾得阿惟三佛不
久。復次須菩提。菩薩行禪波羅蜜時。若見衆
生行五蓋事。一者婬欲二者瞋恚三者睡臥四
者調戲五者疑網。離於四禪離四空定者。起
大意願。令我常當行禪波羅蜜教化衆生淨
佛國土。我得佛時令我國土一切衆生無亂
志者。菩薩如是爲具足禪疾得阿惟三佛不
久。復次須菩提。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若
見衆生有犯惡者。若俗若道離正見者。行無
道之事者。言無報者。言便斷者。言有衆生
者。作是見已起大願言。我當勤力行六波羅
蜜淨佛國土教化衆生。我作佛時令我國中
無有是輩邪見之事。菩薩如是爲具足般若
波羅蜜疾近薩云然。復次須菩提。菩薩行六
波羅蜜時。若見衆生在於三際。一者直見際
二者邪見際三者亦不在邪亦不在正見際。
是以我當勤力行六波羅蜜。教化衆生淨佛
國土。我作佛時令我國人。不見邪見不聞邪
見之聲。菩薩如是是爲具足六波羅蜜疾近
薩云然。復次須菩提菩薩行六波羅蜜時。若
見泥犁薜茘畜生蠕動之類。當發大慈。我當
勤力行六波羅蜜。我作佛時令我國中。不聞
有三惡道之名。菩薩如是爲具足六波羅蜜
疾近薩云然。復次須菩提。菩薩行六波羅蜜
時。若見大地山陵溝坑。荊棘草木不淨穢惡。
發普願言。我當勤力行六波羅蜜。我得佛時
令我國土皆平如掌。令我國人不見諸穢。菩
薩如是爲具足六波羅蜜疾近薩云然復次須
菩提。菩薩行六波羅蜜時。若見大地無有金
寶但淳以土發意願言。我當勤力行六波羅
蜜我得佛時令我土地從下際以上淳以黄金
爲地。菩薩如是爲具足六波羅蜜疾近薩云
然。復次須菩提。菩薩行六波羅蜜時。若見
衆生有所戀著者發是願言。我當勤力行六
波羅蜜。我作佛時令我國人莫有所戀著。菩
薩如是爲具足六波羅蜜疾近薩云然。復次
須菩提。菩薩行六波羅蜜時。若見四姓刹利
梵志。田家工師長吏將師發意願言。我當勤
力行六波羅蜜。教化衆生淨佛國土。我作佛
時令我國中無有四姓淳以一姓。菩薩如是
爲具足六波羅蜜疾近薩云然。復次須菩提。
菩薩行六波羅蜜時。若見衆生有上中下家
者復發願言。我當勤力行六波羅蜜。教化衆
生淨佛國土。我作佛時令我國中一切衆生。
無是優劣有上中下。菩薩如是爲具足六波
羅蜜疾近薩云然。復次須菩提。菩薩行六波
羅蜜時。若見衆生有種種色發意願言。我當
勤力行六波羅蜜。教化衆生淨佛國土。我作
佛時令我國人無若干色。皆悉端正得第一
色。菩薩如是爲具足六波羅蜜疾近薩云然。
復次須菩提。菩薩行六波羅蜜時。若見國主
發意願言。我當勤力行六波羅蜜。教化衆生
淨佛國土。我作佛時令我國土無有王者之
號。但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以爲法王。菩薩
如是爲具足六波羅蜜疾近薩云然。復次須
菩提。菩薩行六波羅蜜時。若見五趣之行發
意願言。我當勤力行六波羅蜜教化衆生淨
佛國土。我作佛時使我國人。皆令無有五趣
之行。等以三十七品爲行。菩薩如是爲具足
六波羅蜜疾近薩云然。復次須菩提。菩薩行
六波羅蜜時。見四種生卵生濕生胎生化生
發意願言。我當勤力行六波羅蜜。教化衆生
淨佛國土。我作佛時令我國中。無有三生等
一化生。菩薩如是爲具足六波羅蜜疾近薩
云然。復次須菩提。菩薩行六波羅蜜時。見諸
衆生無有五通無有光明。復發願言。我作佛
時令我國中盡得五通。皆有光明遠有所照。
菩薩行六波羅蜜時。若見衆生有大小便利。
發意願言。我作佛時令我國人等如天身無
復便利之患。菩薩行六波羅蜜時發大願言。
我作佛時令我國土無有一日一月一歳十歳
都無此數。菩薩行六波羅蜜時。若見衆生短
命發大願言。我作佛時令我國中人壽命極
長無有限數。菩薩如是便具足六波羅蜜。成
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菩薩行六波
羅蜜時。若見衆生無有相者發大願言。我當
勤力行六波羅蜜。我作佛時令我國人普得
具足三十二大人之相。菩薩如是爲具足六
波羅蜜疾近薩云然。菩薩行六波羅蜜時。若
見衆生無有善本。我成阿惟三佛時。令我國
人具足善本。等如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作是
念者具足六度疾近薩云然。復次須菩提。菩
薩行六波羅蜜時。言我當勤力疾成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令我國中無有三垢四病。菩薩
如是爲具足六波羅蜜疾近薩云然。復次須
菩提。菩薩行六波羅蜜時。言我當勤力疾成
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我作佛時使我國中無
有二道之名。普等至薩云然。復次須菩提。菩
薩行六波羅蜜成阿惟三佛。使我國土中不
項佷之名。須菩提菩薩行六波羅蜜當作
是念。我未便成阿惟三佛。先當知我壽命光
明比丘僧數。然後乃成阿惟三佛。一切無有
能知我年壽劫數比丘數者。菩薩如是爲具
足六波羅蜜疾近薩云然。復次須菩提。菩薩
行六波羅蜜作如是念言。我作佛時令我一
國大如恒邊沙佛國。菩薩如是爲具足阿耨
多羅三耶三菩疾近薩云然。復次須菩提。菩
薩行六波羅蜜當作是願。生死道長衆生甚
多。虚空無邊。衆生之性亦無有邊。於中亦無
生者亦無泥洹者。如是念者。爲具足六波羅
蜜疾近薩云然
  *摩訶般若波羅蜜*恒加調品第六十
爾時坐中有一女人名恒加調。從坐起整衣
服。爲佛作禮長跪叉手白佛言。我亦當奉行
六波羅蜜攝取佛國。如世尊説般若波羅蜜
事。是女人歎佛已。以金銀花及水陸花著身
瓔珞金色之&T073554;。而以散佛。當頭上化成四柱
寶交露臺。嚴事淨如是未曾有。是女人言。持
是功徳施與衆生。皆共發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爾時世尊知女人意便笑。如諸佛法。若
干色光從口中出。遍照諸十方無央數佛刹。
遶身三匝還從頂入。時阿難從坐起整衣服
長跪叉手白佛。佛何因笑。願聞笑意。佛告
阿難。是恒加調弟。當來之世當作佛。號名
金華如來無所著等正覺。畢女人身受男子
形。後當生於妙樂佛國。於彼國修梵行。是
菩薩摩訶薩。在所生國常有金華名號。於彼
刹盡其壽普遊諸國。從一佛至一佛不離諸
佛。阿難。譬如轉輪聖王。從一觀至一觀。從
生至竟足不蹈地。是金華菩薩亦復如是。至
成阿惟三佛未曾不見佛。時阿難意念。是金
華菩薩後作佛時。諸會菩薩爲是佛會。佛知
阿難意之所念。告阿難言。如是如是。當知
彼時菩薩會者是爲佛會。彼比丘僧甚多不
可計。不可以千數萬數億數。無有限量。阿
難。是金華菩薩成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時。其
國土所有一切衆惡諸不善事悉皆無有。如
向所説般若波羅蜜淨妙國土。等無有異。阿
難白佛言。世尊。是弟從何佛以來殖功徳本。
佛告阿難。是弟乃從提惒竭羅如來無所著
等正覺所始發尊意。亦復以金花散提惒竭
佛。散彼佛時意亦願言。持是功徳成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如我以五華散提惒竭羅佛上。
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於時彼佛知我功徳
具足。便記我阿耨多羅三耶三菩&T040879;。是金華
菩薩爾時見我受記便發願言。我亦當受&T040879;
如是菩薩受&T040879;。阿難。是金華菩薩乃從提惒
竭羅初始發意。阿難白佛言。世尊。是女人
以辦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佛告阿難。如是如
是。是弟以爲成辦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
三佛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三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西晋于闐國三藏無羅叉
奉       詔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問相行願品第六十一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
羅蜜。云何行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當
云何入當云何行。當云何行三十七品當云
何念。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
蜜。觀五陰空。乃至欲界色無色界觀空。當作
是觀意而不亂於諸法無所見。適無所見於
諸法不作證。何以故。善學於空法故。至於
得證亦不斷。諸法不決定。於諸法所可得證
亦不見證亦不見是法。須菩提白佛言。世尊。
云何如佛所説。菩薩不於空法取證。云何住
空而復取證。佛告須菩提。觀空具足無所乏
短亦不念言。我當受證是亦非證。菩薩之法
所應所行。不以證爲期但以行爲期。菩薩亦
不定意亦不有所而係意。於三十七品而不
耗減。亦不受漏盡之證。何以故。菩薩摩訶
薩以具足於深妙之法故。何以故。菩薩已住
於三十七品。作是知言。是爲行時非爲證
時。菩薩行般若波羅蜜當作是觀。言今正是
行五波羅蜜時非是證時。今正是行三十七
品時非是證時。今正是行三三昧時。行十種
力四等大慈大悲。是行薩云若時。非是須陀
洹羅漢辟支佛道證時。須菩提。菩薩行般若
波羅蜜。因三三昧行空無相無願三昧。因三
十七品行根力覺意法亦不取證。因三十七
品而作作行。不受聲聞證。須菩提。譬如士
夫端正勇健。猛於兵法。堅持鎧杖具足悉
曉六十四能皆明諸術。衆人無不愛敬者。所
作事物無不成辦。見衆敬侍倍復歡喜。若以
他事當有所至。道過厄難危險之處多有怨
憎。彼怨家者亦復勇猛。所將群從父母大小
莫不驚怖。時勇猛者安隱父母慰諸群從言。
莫有恐畏我有術能無所乏短。自當得脱此
諸厄難。既得脱難降伏怨敵而無所害。以至
所在安隱父母群從莫不歡喜。所以者何。用
是男子勇健雄猛具足諸術無乏短故。佛告
須菩提。菩薩以四等意。慈悲喜護。爲衆生
故具足六度。未得漏盡。開薩云若之大徑路
以住於空無相無願。亦不以空無相無願隨
至爲證。具足不墮羅漢辟支佛地。譬如衆鳥
飛行空中。而不墮地亦不住空。菩薩如是行
空無相無願三昧而不取證。度於羅漢辟支
佛地。悉當具足佛十種力四無所畏及十八
法薩云然慧。終不取證。須菩提。譬如士夫
壯勇多力。善於射術仰射虚空。尋以後箭射
於前箭。箭箭相柱不得令箭有墮地者。意欲
令墮便止。後箭不復射者爾乃墮耳。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爲漚惒拘舍羅
所持。殖諸功徳具足一切衆善之本。一事不
具終不中道取證。至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阿惟三佛。功徳具足爾乃於眞際作證。是故
須菩提。菩薩行般若波羅蜜。當具足是上諸
法。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學是謙苦甚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