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No. 0220_ 玄奘譯 ) in Vol. 07

[First] [Prev+100] [Prev] 1050 1051 1052 1053 1054 1055 1056 1057 1058 1059 1060 1061 1062 1063 1064 106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從四修之勞悴。寔萬徳之光敷。惟夫淺溜穿
石。小滴盈器。鑚燧之勤。斷幹之漸。皆積微不
已。故在著可觀。蚓弱質而飮泉。蟹壯容而寄
穴。驊鑣怠矣。駑駕先之。矧乎摩訶衍心。波羅
蜜行。其於勉刻。豈忘動靜。故能千界如燬。詢
一句以投之。萬流方割。拯一命而游之。假
使駐補處以三祇。終競勇於初發。雖復澹即
空於萬行。乃均熾於昔耽。不端倪其所欲行。
不翹佇其所當證。撫塵劫之修如瞬。仍如渇
日。視砂界之赴若鄰。猶殷夙夜。故精進之於
諸度也。若銜捶之在群馭焉。正勤之於道品
也。若鹽梅之資列鼎焉。正法源底。由之而至。
聖人能事。於茲而畢。然後聞舍利之談覺支。
則輟賞無地。憶底沙之流讃頌。則勃興斯在。
三練之業允該。六意之修奚極。緬惟景躅。豈
遑寧處。載詠玄章。益荷昭趣。文乃單卷。事非
重譯。庶將貿寸陰以尺璧。甘夕死於朝聞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第十四精進波羅蜜多分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
給孤獨園。與大苾芻衆千二百五十人倶。爾
時具壽滿慈子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訶薩
欲證無上正等菩提。云何方便安住精進波
羅蜜多。爾時世尊告滿慈子。若菩薩摩訶薩
欲證無上正等菩提。初發心時應作是念。我
諸所有若身若心。先應爲他作饒益事。當令
一切所願滿足。譬如僮僕。應作是念。行住坐
臥皆當任主。不應自在而有所作。欲從其舍
往市&MT80162;等。先諮問主然後方出。所須飮食許
乃受用。諸有所爲皆隨主欲。如是菩薩摩訶
薩衆欲證無上正等菩提。最初發心應作是
念。我之所有若身若心。皆不應令自在而轉。
隨他所有饒益事業。一切皆當爲具成辦。如
是菩薩摩訶薩衆依止精進波羅蜜多。不離精
進波羅蜜多。誓爲有情作所應作。諸菩薩摩
訶薩皆於精進波羅蜜多應如是住。譬如馬寶
若人乘御便作是念。我今不應令乘御人身
支搖動疲倦勞苦。或損嚴具盤迴去住。遲速
任人將護其人。不令縁我起瞋忿等種種過
失。如是菩薩摩訶薩衆。欲行精進波羅蜜多。
不隨己心而有所作。隨他意樂爲作饒益。
仍將護彼令於我身不起一切煩惱惡業。彼
於菩薩摩訶薩衆雖先無恩。而諸菩薩摩訶
薩衆作報恩想。爲彼成辦種種事業。如是菩
薩摩訶薩衆爲成精進波羅蜜多。將護他心
隨他意轉。爲作種種利益安樂。如是菩薩摩
訶薩衆攝受精進波羅蜜多。作諸有情利益
安樂。如己事業常無厭倦。是爲菩薩摩訶薩
衆安住精進波羅蜜多。又滿慈子。若菩薩摩
訶薩爲疾證得一切智智。與諸有情作大饒
益。常勤修學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
波羅蜜多心無退轉。是菩薩摩訶薩安住精
進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爲疾證得一切
智智。與諸有情作大饒益。常勤修學内空外
空内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爲空無爲空畢
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
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
自性空觀心無退轉。是菩薩摩訶薩安住
精進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爲疾證得一
切智智。與諸有情作大饒益。常勤修學諸法
眞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
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虚空界不思議界觀心無
退轉。是菩薩摩訶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爲疾證得一切智智。與諸有
情作大饒益。常勤修學無明縁行。行縁識。識
縁名色。名色縁六處。六處縁觸觸縁受。受縁
愛。愛縁取。取縁有。有縁生。生縁老死愁歎苦
憂惱觀心無退轉。是菩薩摩訶薩安住精進
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爲疾證得一切智
智。與諸有情作大饒益。常勤修學無明滅故
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
六處滅。六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
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
生滅故老死愁歎苦憂惱滅觀心無退轉。是
菩薩摩訶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若菩薩摩
訶薩爲疾證得一切智智。與諸有情作大饒
益。常勤修學若苦若無常。若空若無我。苦聖
諦觀。若因若集。若生若縁。集聖諦觀。若
滅若靜。若妙若離。滅聖諦觀。若道若如。
若行若出。道聖諦觀。心無退轉。是菩薩摩
訶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爲
疾證得一切智智。與諸有情作大饒益。常勤
修學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心無退轉。是
菩薩摩訶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若菩薩摩
訶薩爲疾證得一切智智。與諸有情作大饒
益。常勤修學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
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心無退轉。是菩薩摩
訶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爲疾
證得一切智智。與諸有情作大饒益。常勤修
學空無相無願解脱門心無退轉。是菩薩摩
訶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爲疾
證得一切智智。與諸有情作大饒益。常勤修
學八解脱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心無退轉。
是菩薩摩訶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若菩薩
摩訶薩爲疾證得一切智智。與諸有情作大
饒益。常勤修學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
門心無退轉。是菩薩摩訶薩安住精進波羅
蜜多。若菩薩摩訶薩爲疾證得一切智智。與
諸有情作大饒益。常勤修學淨觀地種
地第八地具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獨覺地
菩薩地如來地智心無退轉。是菩薩摩訶薩
安住精進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爲疾證
得一切智智。與諸有情作大饒益。常勤修
學若勝解行地若極喜地若離垢地若發光地
若焔慧地若極難勝地若現前地若遠行地若
不動地若善慧地若法雲地若等覺地心無退
轉。是菩薩摩訶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若
菩薩摩訶薩爲疾證得一切智智。與諸有情
作大饒益。常勤修學清淨五眼六勝神通心
無退轉。是菩薩摩訶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爲疾證得一切智智。與諸有
情作大饒益。常勤修學如來十力四無所畏
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及十八佛不共
法等無邊佛法心無退轉。是菩薩摩訶薩安
住精進波羅蜜多
又滿慈子。若菩薩摩訶薩爲令佛土最極嚴
淨。久處生死修諸功徳心無退轉。是菩薩摩
訶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爲多
成熟諸有情類。久處生死修諸功徳心無退
轉。是菩薩摩訶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若菩
薩摩訶薩初發無上正等覺心。假使三千大
千世界諸有情類。皆成菩薩或一生所繋或
二生所繋或三生所繋或四生所繋當得成
佛。作如是言。汝應精勤修菩薩行。先證無
上正等菩提。然後我當證無上覺。爾時菩薩
隨彼所言。精勤勇猛心無怯懼。是菩薩摩訶
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或一
生所繋或二生所繋或三生所繋或四生所繋
當得成佛。假使三千大千世界諸有情類。初
發無上正等覺心。作如是言。汝當待我先證
無上正等菩提。然後乃應證無上覺。爾時菩
薩隨彼所言。久住生死心無退屈。是菩薩摩
訶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見
乞者來有所求索。面不頻蹙眼無瞋相。但
作是念。如是有情順我所求一切智智。速作
方便勤求施與。是菩薩摩訶薩安住精進波
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爲一有情得安樂故
或經一劫或一劫餘。大地獄中受諸劇苦。身
無動轉心不退屈。是菩薩摩訶薩安住精進
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假使晝夜量同大
劫。積此晝夜復成大劫。設經如是殑伽沙數
大劫時分。處大地獄受諸劇苦。由受斯苦令
一有情得出地獄生於善趣。菩薩爾時歡喜
爲受。是菩薩摩訶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聞説是事踊躍歡喜。誓能爲
受心無退屈。當知名爲精進菩薩安住精進
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聞如是事其心怯
弱。不生歡喜欲受行心。當知名爲懈怠菩
薩。若菩薩摩訶薩聞諸善事。心心相續愛樂
受行。當知名爲精進菩薩安住精進波羅蜜
多。若菩薩摩訶薩聞諸善事。不能繋念相續
受行。當知名爲懈怠菩薩
又滿慈子。若菩薩摩訶薩假使於此贍部洲
地。從一處掃漸至餘方。周匝掃已還至本
處。若生是念。我久離此。當知名爲懈怠菩薩。
若菩薩摩訶薩爲此事已作是念言。我極速
疾還來至此。當知名爲精進菩薩安住精進
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於窣堵波。營構修
理經一日已作是念言。云何此日時極長久。
當知名爲懈怠菩薩。若菩薩摩訶薩爲此事
已作是念言。云何此日如彈指頃。當知名爲
精進菩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
薩於僧伽藍營構修理。經一日已作是念言。
云何此日時極長久。當知名爲懈怠菩薩。若
菩薩摩訶薩爲此事已作是念言。云何此日
如彈指頃。當知名爲精進菩薩安住精進波
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觀經半年所作事業
生長久想。當知名爲懈怠菩薩。若菩薩摩
訶薩觀經半年所作事業。謂如一日所作事
業。當知名爲精進菩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觀經一年所作事業生長久
想。當知名爲懈怠菩薩。若菩薩摩訶薩觀
經一年所作事業。謂如一日所作事業。當知
名爲精進菩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若菩薩
摩訶薩觀經半劫所作事業生長久想。當知
名爲懈怠菩薩。若菩薩摩訶薩觀經半劫所
作事業。謂如一日所作事業。當知名爲精進
菩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觀
經一劫所作事業生長久想。當知名爲懈怠
菩薩若菩薩摩訶薩。觀經一劫所作事業。謂
如一日所作事業。當知名爲精進菩薩安住
精進波羅蜜多
又滿慈子。諸菩薩摩訶薩修菩提行。不應思
惟劫數多少。謂我經於爾所劫數。當證無上
正等菩提。若菩薩摩訶薩思惟劫數而作分
限。精勤勇猛修菩提行。求證無上正等菩
提。當知名爲懈怠菩薩。若菩薩摩訶薩作
是思惟。設經無量無邊大劫。精進勇猛修菩
提行。方證無上正等菩提。我定不應心生退
屈。勤求無上正等菩提。當知名爲精進菩
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修行精進波羅蜜多。
令速圓滿遠離生死。疾能證得一切智智。與
諸有情作大饒益。若菩薩摩訶薩思惟劫數
而作分限。雖極勇猛常勤修學布施淨戒安
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而亦名爲懈怠
菩薩若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惟。設經無量無
邊大劫。最極勇猛常勤修學布施淨戒安忍
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乃得圓滿。方證無
上正等菩提。我定不應心生退屈。當知名爲
精進菩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疾能證得一切
智智。若菩薩摩訶薩思惟劫數而作分限。雖
極勇猛常勤修學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
勝義空有爲空無爲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
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
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智。而亦名
爲懈怠菩薩。若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惟。設
經無量無邊大劫。最極勇猛常勤修學内空
乃至無性自性空智乃得圓滿。方證無上正
等菩薩。我定不應心生退屈。當知名爲精進
菩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疾能證得一切智
智。若菩薩摩訶薩思惟劫數而作分限。雖極
勇猛常勤修學諸法眞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
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虚空
界不思議界智。而亦名爲懈怠菩薩。若菩
薩摩訶薩作是思惟。設經無量無邊大劫。
最極勇猛常勤修學諸法眞如乃至不思議界
智乃得圓滿。方證無上正等菩提。我定不
應心生退屈。當知名爲精進菩薩安住精進
波羅蜜多疾能證得一切智智。若菩薩摩訶
薩思惟劫數而作分限。雖極勇猛常勤修學
無明縁行。行縁識。識縁名色。名色縁六
處。六處縁觸。觸縁受。受縁愛。愛縁取。取
縁有。有縁生。生縁老死智。而亦名爲懈怠菩
薩。若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惟。設經無量無
邊大劫。最極勇猛常勤修學無明縁行乃
至生縁老死智乃得圓滿。方證無上正等
菩提。我定不應心生退屈。當知名爲精進
菩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疾能證得一切智
智。若菩薩摩訶薩思惟劫數而作分限。雖極
勇猛常勤修學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
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處滅。六處滅
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
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
死滅智。而亦名爲懈怠菩薩。若菩薩摩訶薩
作是思惟。設經無量無邊大劫。最極勇猛常
勤修學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生滅故老死滅智
乃得圓滿。方證無上正等菩提。我定不應
心生退屈。當知名爲精進菩薩安住精進波
羅蜜多疾能證得一切智智。若菩薩摩訶薩
思惟劫數而作分限。雖極勇猛常勤修學若
苦若無常若空若無我苦聖諦智。若因若集
若生若縁集聖諦智。若滅若靜若妙若離滅
聖諦智。若道若如若行若出道聖諦智。而
亦名爲懈怠菩薩。若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惟。
設經無量無邊大劫。最極勇猛常勤修學若
苦若無常若空若無我苦聖諦智乃至若道若
如若行若出道聖諦智乃得圓滿。方證無上
正等菩提。我定不應心生退屈。當知名爲
精進菩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疾能證得一切
智智。若菩薩摩訶薩思惟劫數而作分限。
雖極勇猛常勤修學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而亦名爲懈怠菩薩。若菩薩摩訶薩作是思
惟。設經無量無邊大劫。最極勇猛常勤修
學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乃得圓滿。方
證無上正等菩提。我定不應心生退屈。當知
名爲精進菩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疾能證得
一切智智。若菩薩摩訶薩思惟劫數而作分
限。雖極勇猛常勤修學四念住四正斷四神
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而亦名爲
懈怠菩薩。若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惟。設經
無量無邊大劫。最極勇猛常勤修學四念住
乃至八聖道支乃得圓滿。方證無上正等菩
提。我定不應心生退屈。當知名爲精進菩
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疾能證得一切智智。
若菩薩摩訶薩思惟劫數而作分限。雖極勇
猛常勤修學三解脱門。而亦名爲懈怠菩薩。
若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惟。設經無量無邊大
劫。最極勇猛常勤修學三解脱門乃得圓滿。
方證無上正等菩提。我定不應心生退屈。
當知名爲精進菩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疾能
證得一切智智。若菩薩摩訶薩思惟劫數而
作分限。雖極勇猛常勤修學八解脱八勝處
九次第定十遍處。而亦名爲懈怠菩薩。若
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惟。設經無量無邊大劫。
最極勇猛常勤修學八解脱乃至十遍處乃得
圓滿。方證無上正等菩提。我定不應心生退
屈。當知名爲精進菩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
疾能證得一切智智。若菩薩摩訶薩思惟劫
數而作分限。雖極勇猛常勤修學陀羅尼門
三摩地門。而亦名爲懈怠菩薩。若菩薩摩
訶薩作是思惟。設經無量無邊大劫。最極勇
猛常勤修學陀羅尼門三摩地門乃得圓滿。
方證無上正等菩提。我定不應心生退屈。
當知名爲精進菩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疾能
證得一切智智。若菩薩摩訶薩思惟劫數而
作分限。雖極勇猛常勤修學諸菩薩地及諸
地智。而亦名爲懈怠菩薩。若菩薩摩訶薩
作是思惟。設經無量無邊大劫。最極勇猛常
勤修學諸菩薩地及諸地智乃得圓滿。方證
無上正等菩提。我定不應心生退屈。當知
名爲精進菩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疾能證得
一切智智。若菩薩摩訶薩思惟劫數而作分
限。雖極勇猛常勤修學清淨五眼六勝神通。
而亦名爲懈怠菩薩。若菩薩摩訶薩作是思
惟。設經無量無邊大劫。最極精進常勤修學
清淨五眼六勝神通乃得圓滿。方證無上正
等菩提。我定不應心生退屈。當知名爲精
進菩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疾能證得一切智
智。若菩薩摩訶薩思惟劫數而作分限。雖極
勇猛常勤修學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
解。而亦名爲懈怠菩薩。若菩薩摩訶薩作
是思惟。設經無量無邊大劫。最極勇猛常勤
修學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乃得圓
滿。方證無上正等菩提。我定不應心生退屈。
當知名爲精進菩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疾
能證得一切智智。若菩薩摩訶薩思惟劫數
而作分限。雖極勇猛常勤修學大慈大悲大
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而亦名爲懈怠菩薩。
若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惟。設經無量無邊大
劫。最極勇猛常勤修學大慈大悲大喜大捨
十八佛不共法乃得圓滿。方證無上正等菩
提。我定不應心生退屈。當知名爲精進菩
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疾能證得一切智智。
若菩薩摩訶薩思惟劫數而作分限。雖極勇
猛常勤修學無忘失法恒住捨性。而亦名爲
懈怠菩薩。若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惟。設經
無量無邊大劫。最極勇猛常勤修學無忘失
法恒住捨性乃得圓滿。方證無上正等菩提。
我定不應心生退屈。當知名爲精進菩薩安
住精進波羅蜜多疾能證得一切智智。若菩
薩摩訶薩思惟劫數而作分限。雖極勇猛常
勤修學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而亦名爲
懈怠菩薩。若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惟。設經無
量無邊大劫。最極勇猛常勤修學一切智道
相智一切相智乃得圓滿。方證無上正等菩
提。我定不應心生退屈。當知名爲精進菩
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疾能證得一切智智。
若菩薩摩訶薩思惟劫數而作分限。雖極勇
猛常勤修學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而亦名爲
懈怠菩薩。若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惟。設經
無量無邊大劫。最極勇猛常勤修學一切菩
薩摩訶薩行乃得圓滿。方證無上正等菩提。
我亦不應心生退屈。當知名爲精進菩薩安
住精進波羅蜜多疾能證得一切智智。又滿
慈子。若菩薩摩訶薩有勸請言。汝當爲我一
日析破妙高山王。若反問言。山王何量汝遣
我析爲幾分耶。當知名爲懈怠菩薩。若作是
念。妙高山王隨量大小。我能一日爲汝析破。
量同芥子或如極微。雖經多時乃能析破。而
彼意謂如彈指頃。當知名爲精進菩薩。若菩
薩摩訶薩作是思惟。假使殑伽沙數大劫爲
一晝夜。積此晝夜復成大劫。設經如是無量
大劫修菩薩行。乃證無上正等菩提。我於此
中心尚無退。況無是事而不勤求。當知名爲
精進菩薩。若菩薩摩訶薩聞説如是精進相
時。歡喜踊躍心無怯懼。當知名爲精進菩
薩。若菩薩摩訶薩聞説如是精進相時。其
心退沒深生恐怖。當知名爲懈怠菩薩。不
能疾得一切智智。若菩薩摩訶薩聞説精進
波羅蜜多。作是思惟。何時成就如是難證殊
勝功徳。當知名爲懈怠菩薩。若菩薩摩訶薩
聞説精進波羅蜜多。作是思惟。如是功徳我
皆具有。我定應修令至彼岸。當知名爲精進
菩薩。若菩薩摩訶薩有來乞手或足或頭。便
作是念。我若施彼。便爲無手無足無頭。當
知名爲懈怠菩薩。若菩薩摩訶薩有來乞手
或足或頭。便作是念。我捨與彼。當得天人
阿素洛等無上微妙手足及頭。當知名爲精
進菩薩。若菩薩摩訶薩有乞眼耳。便作是念
我施與之便無眼耳。當知名爲懈怠菩薩。
若菩薩摩訶薩有乞眼耳。便作是念。我施
與彼。當得天人阿素洛等無上眼耳猶如勝
智。當知名爲精進菩薩。遠離二乘近一切智。
若菩薩摩訶薩有乞身分種種支節。便作是
念。我若施彼。便闕身分種種支節。當知名
爲懈怠菩薩。若菩薩摩訶薩有乞身分種種
支節。便作是念。我若施彼。當得天人阿素
洛等無上佛法一切智法身分支節。當知名
爲精進菩薩。若菩薩摩訶薩諸乞者來種種
求索。便作是念。乞者甚多。如何皆令意願
滿足。當知名爲懈怠菩薩。若菩薩摩訶薩諸
乞者來種種求索。便作是念。此未爲多。假
使殑伽沙數世界諸有情類。於一日中倶至
我所種種求索。我當方便求覔珍財普施與
之皆令滿足。況今爾許而不能施。當知名
爲精進菩薩。所以者何。諸菩薩摩訶薩爲欲
引顯無量佛法一切智法。非以有量精進布
施可能引顯無量佛法一切智法。要被無量
精進布施廣大甲冑。乃能引顯無量佛法一
切智法。譬如有人欲度大海。要先備辦多踰
繕那多百踰繕那多千踰繕那多百千踰繕那
種種資粮然後能度。如是菩薩摩訶薩衆。
欲證無上正等菩提。要經無量百千倶胝那
&T011774;多劫。修集資粮然後乃證。若菩薩摩訶薩
作是思惟。我當有量有邊大劫求證無上正
等菩提。當知名爲懈怠菩薩。若菩薩摩訶薩
作是思惟。我當無量無邊大劫求證無上正
等菩提。當知名爲精進菩薩
爾時滿慈子白佛言。世尊。諸菩薩摩訶薩如
是精進豈名爲難。世尊告言。汝謂菩薩摩
訶薩衆。如是精進非爲難耶。滿慈子言。諸
菩薩摩訶薩如是精進我謂非難。所以者何。
佛説諸法皆如幻事。樂受苦受及助受法既
如幻事。菩薩已能通達如是諸法實性。精
進何難。爾時世尊告滿慈子。當知菩薩摩
訶薩衆。雖知諸法皆如幻事。而能發起身心
精進。安住精進波羅蜜多。求大菩提常無萎
歇。由此菩薩摩訶薩衆。如是精進最極爲
難。時滿慈子便白佛言。甚奇世尊。希有善逝。
善説菩薩摩訶薩衆精進甚難。當知菩薩摩
訶薩衆能爲難事。雖知諸法都無所有。而
求無上正等菩提。欲爲無邊諸有情類説能
永斷無智正法。然諸無智實無所有亦無實
法。能令無智取之爲我及爲我所。亦無有情
能作是念。此是眞實我及我所。如是無智縁
合故生而實無生。縁離故滅而實無滅。若菩
薩摩訶薩雖如是知而心無退。是菩薩摩訶
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當知名爲精進菩薩
若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諸法皆空。我今何
爲發起精進波羅蜜多。當知名爲懈怠菩薩。
若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以一切法畢竟空
故。我求無上正等菩提。覺諸法空爲有情
説。令脱五趣生死衆苦。當知名爲精進菩薩。
若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生死無際我豈能
令皆得滅度。當知名爲懈怠菩薩。若菩薩摩
訶薩作如是念。生死無始而容有終。我寧不
能皆令滅度。假使精進求大菩提。如無始來
所經劫數。然後乃證我尚應求。況當不經爾
所劫數。復作是念。若諸菩薩愛樂修習一切
智智相應作意。如發心頃已度晝夜半月一
月時年雙等不覺不知。若諸菩薩愛樂修習
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令
心清淨都不作意。覺爾所時已度晝夜半月
一月時年雙等。是故菩提求甚易得。不應
怖畏精進長時。當知名爲精進菩薩。譬如
長者求多珍財。晝夜精勤思惟方便。常作是
念。我於何時多獲珍財遂本所願。由斯無暇
求諸飮食。如是菩薩摩訶薩衆。欲令六種波
羅蜜多心得清淨。精勤修習一切智智相應
作意。如發心頃已度晝夜半月一月時年雙
等。常作是念。何時當得一切智寶饒益有

時滿慈子便白佛言。諸菩薩衆能被如是大
精進甲。勤求無上佛功徳寶。饒益有情實如
世尊常所宣説。一切菩薩能爲難事。爾時佛
告滿慈子言。我觀世間天人等衆無有成就
希有功徳如諸菩薩摩訶薩衆。唯除如來應
正等覺。時滿慈子便從座起。偏覆左肩右膝
著地。合掌恭敬作如是言。東南西北四維上
下無邊世界。住菩薩乘諸有情類。未發無上
菩提心者願速發心。已發無上菩提心者願
永不退。若於無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願速
圓滿一切智智。爾時佛告滿慈子言。汝觀何
義願諸菩薩速當圓滿一切智智。滿慈子言。
若無菩薩則無諸佛出現世間。若無諸佛出
現世間則無菩薩及聲聞衆。要有菩薩修菩
薩行。乃有諸佛出現世間。以有諸佛出現
世間。便有菩薩及聲聞衆。譬如大樹由有
根莖便有枝葉。由有枝葉便有花果。由有花
果復生大樹。如是世間由有菩薩便有諸佛
出現世間。由有諸佛出現世間便有菩薩及
聲聞衆。由有菩薩修菩薩行復有如來應正
等覺。出現世間作大饒益。爾時佛讃滿慈子
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説。爾時佛告阿難陀
言。汝應受持諸菩薩衆被精進甲所修精進
波羅蜜多勿令忘失。阿難陀曰。唯然世尊。
我已受持諸菩薩衆被精進甲所修精進波羅
蜜多必不忘失。時薄伽梵説是經已。具壽滿
慈子具壽舍利子具壽阿難陀及餘聲聞諸菩
薩衆。并餘一切天龍藥叉阿素洛等。聞佛所
説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十


大般若經第十五會靜慮波羅蜜
多分序
 西明寺沙門玄則撰 
夫心之用也。其大矣哉動之則競聿興。靜之
則衆變幾息。大之則充乎法界。細之則入
於隣虚。故海嶽寰區。心之影也。形骸耳目。
心之候也。生死邅迴。心之迷也。菩提昭曠。
心之悟也。三界唯此寔曰難調。一處制之。斯
無不辦。所以仍給孤之勝集。開等持之妙門。
明夫定品克遷。心源允晏。沈掉雙斥。止
觀兩澄。朋棲欲界之表。孤騫有頂之外。境焔
滅而逾明。因枝翦而更肅。湛乎累盡。動與徳
會。故統之則一如。權之則二相。敝之則三脱。
依之則四神。行之則五印。檢之則六念。聚之
則七善。流之則八解。階之則九次。肆之則十
遍。其餘四念四等之儔。五根五力之類。莫不
亘諸禪地。蒨萰乎根本。儲之定瀲。磊砢乎邊
際。譬泥之在均金之在鍛。唯所用耳。豈有限
哉。故能力味精通。神妙揮忽。日月上掩。川嶽
下搖。身遍十方。聲覃六趣。水火交質。金土易
形。殫變化之塗。出思議之表。具微妙定。不受
快己之勝生。關惡趣門。而甘利他之獄苦。至
有八禪分用三昧異名。日旋星光。月愛花徳。
遊戲奮迅清淨照明。或百或千。難階難極。咸
資説力。具啓嗣編凡勒成兩卷。亦未經再譯。
罣入禪祕。其誰捨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
十一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第十五靜慮波羅蜜多分之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峯山中。
與大苾芻衆千二百五十人倶。爾時具壽舍
利子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欲證無上
正等菩提。云何方便安住靜慮波羅蜜多。爾
時世尊告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欲證無上
正等菩提。應先入初靜慮。既入如是初靜慮
已應作是念。我從無際生死以來。數數曾入
如是靜慮。作所應作身心寂靜。故此靜慮於
我有恩。今復應入作所應作。此爲一切功徳
所依。次復應入第二靜慮。既入如是第二靜
慮已應作是念。我從無際生死已來。數數
曾入如是靜慮。作所應作身心寂靜。故此靜
慮於我有恩。今復應入作所應作。此爲一切
功徳所依。次復應入第三靜慮。既入如是第
三靜慮已應作是念。我從無際生死*已來。數
數曾入如是靜慮。作所應作身心寂靜。故此
靜慮於我有恩。今復應入作所應作。此爲一
切功徳所依。次復應入第四靜慮。既入如是
第四靜慮已應作是念。我從無際生死*已
來。數數曾入如是靜慮。作所應作身心寂靜。
故此靜慮於我有恩。今復應入作所應作。
此爲一切功徳所依。此菩薩摩訶薩。既入
如是四靜慮已復應思惟。此四靜慮於諸菩
薩摩訶薩衆有大恩徳。與諸菩薩摩訶薩衆
爲所依止。謂諸菩薩摩訶薩衆將得無上正
等覺時皆漸次入此四靜慮。既入如是四靜
慮已。依第四靜慮引發五神通。降伏魔軍成
無上覺。此菩薩摩訶薩應作是念。往昔菩薩
摩訶薩衆皆修靜慮波羅蜜多我亦應修。往
昔菩薩摩訶薩衆皆學靜慮波羅蜜多我亦應
學。往昔菩薩摩訶薩衆皆依靜慮波羅蜜多。
隨意所樂引發般若波羅蜜多。我亦應依如
是靜慮波羅蜜多。隨意所樂引發般若波羅
蜜多。又舍利子。一切菩薩摩訶薩衆無不
皆依第四靜慮。方便趣入正性離生。證會眞
如捨異生性。一切菩薩摩訶薩衆無不皆依
第四靜慮。方便引發金剛喩定。永盡諸漏證
如來智。是故當知第四靜慮於諸菩薩摩訶
薩衆有大恩徳。能令菩薩摩訶薩衆最初趣
入正性離生。證會眞如捨異生性。最後證得
所求無上正等菩提。由此菩薩摩訶薩衆應
數現入第四靜慮。如是菩薩摩訶薩衆雖能
現入此四靜慮。而不味著四靜慮樂及此等
流勝妙生處。又舍利子。一切菩薩摩訶薩
衆安住如是四種靜慮。爲勝方便引諸功徳。
如是菩薩摩訶薩衆依第四靜慮。起空無邊
處想。引空無邊處定。如是菩薩摩訶薩衆依
空無邊處定。起識無邊處想。引識無邊處
定。如是菩薩摩訶薩衆依識無邊處定。起無
所有處想。引無所有處定。如是菩薩摩訶薩
衆依無所有處定。起非有想非無想處想。引
非想非非想處定。如是菩薩摩訶薩衆雖能
現入四無色定。而不味著四無色定及此所
得勝妙生處
爾時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諸菩薩摩訶薩觀
何義故。雖能現入滅受想定而不現入。爾時
佛告舍利子言。諸菩薩摩訶薩怖墮聲聞及
獨覺地故。不現入滅受想定。勿著此定寂滅
安樂。便欣證入阿羅漢果或獨覺果入般涅
槃。諸菩薩摩訶薩觀如是義。雖能現入滅受
想定而不現入。時舍利子便白佛言。諸菩薩
摩訶薩甚爲希有能爲難事。謂雖現入如是
諸定而於諸定不生味著。又雖現入如是諸
定能起勝用而不離染。佛言。如是如汝所説。
諸菩薩摩訶薩甚爲希有能爲難事。又舍利
子。諸菩薩摩訶薩最極希有。謂雖現入四種
靜慮四無色定寂靜安樂。而不味著亦不離
染。我今爲汝略説譬喩。令於此義得圓滿解。
如有生此贍部洲人。雖於欲界未得離染。而
或得往北倶盧洲。因見彼洲女無繋屬形容
端正遊戲自在。又見彼洲衣服嚴具鮮淨殊
妙皆依樹生。又見彼洲有香粳米其味甘美
不種自生。又見彼洲觸處皆有種種珍寶甚
可愛翫。見彼洲人於如是類隨意受用無定
繋屬。正受用時非極耽染。既受用已捨而無
戀。贍部洲人雖未離染。具觀見彼種種勝事。
而不貪著捨棄還歸。當知是人甚爲希有。如
是菩薩摩訶薩衆雖復現入四種靜慮四無色
定寂靜安樂。歴觀其中所起種種微妙寂靜
殊勝功徳。而不味著還入欲界。方便善巧
依欲界身。精勤修學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
慮般若波羅蜜多。精勤修學内空外空内外
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爲空無爲空畢竟空無
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
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觀。精勤修學諸法眞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
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虚空
界不思議界觀。精勤修學無明縁行行縁識
識縁名色名色縁六處六處縁觸觸縁受受縁
愛愛縁取取縁有有縁生生縁老死觀。精勤
修學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
滅名色滅故六處滅六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
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
故生滅生滅故老死滅觀。精勤修學若苦
若無常若空若無我苦聖諦觀。精勤修學若
因若集若生若縁集聖諦觀。精勤修學若滅
若靜若妙若離滅聖諦觀。精勤修學若道若
如若行若出道聖諦觀。精勤修學慈悲喜捨
四無量觀。精勤修學四念住四正斷四神
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精勤修學
八解脱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精勤修學
空無相無願解脱門。精勤修學淨觀地種
姓地第八地具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獨
覺地菩薩地如來地智。精勤修學極喜地離
垢地發光地焔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
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精勤修學陀羅尼門
三摩地門。精勤修學清淨五眼六勝神通。
精勤修學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精
勤修學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精勤修學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精勤
修學無忘失法恒住捨性。精勤修學一切智
道相智一切相智。精勤修學分別預流一來
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諸善巧智。精勤修
學一切菩薩摩訶薩行。精勤修學諸佛無上
正等菩提。亦勸有情修諸善法。如是等事
甚爲希有
爾時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何縁如來應正等
覺。許諸菩薩摩訶薩衆。捨勝定地寂靜安
樂。還受下劣欲界之身。爾時世尊告舍利子。
諸佛法爾。不許菩薩摩訶薩衆生長壽天。何
以故。舍利子。勿謂菩薩摩訶薩衆生長壽
天。遠離所修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
波羅蜜多及餘無邊菩提分法。由斯遲證所
求無上正等菩提。是故如來應正等覺。許
諸菩薩摩訶薩衆捨勝定地寂靜安樂。還受
下劣欲界之身。不許菩薩摩訶薩衆生長壽
天失本所願。時舍利子便白佛言。諸菩薩
摩訶薩甚爲希有能爲難事。謂捨勝定寂靜
安樂。還取下劣雜穢地身。譬如有人未離
欲染。遇見女寶在空林中。形貌端嚴甚可
愛樂。雖具觀見種種身支。而能制心不行放
逸。後於餘處遇見女人。形貌麁醜鄙穢下
賤。返生貪愛遂行放逸。如是菩薩摩訶薩衆
雖數安住微妙寂靜四種靜慮及四無色而能
棄捨。還受欲界種種雜穢下劣之身。故甚希
有能爲難事。爾時佛告舍利子言。如是菩薩
摩訶薩衆棄捨勝地受欲界身。當知是爲方
便善巧。何以故。舍利子。是諸菩薩摩訶薩
衆。勤求無上正等菩提。捨勝地身還生欲界。
起勝作意方便善巧。雖觀色蘊常無常性都
不可得。及觀受想行識蘊常無常性亦不可
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色蘊樂無樂
性都不可得。及觀受想行識蘊樂無樂性亦
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色蘊我無
我性都不可得。及觀受想行識蘊我無我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色蘊淨
不淨性都不可得。及觀受想行識蘊淨不淨
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色蘊
空不空性都不可得。及觀受想行識蘊空不
空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色
蘊相無相性都不可得。及觀受想行識蘊相
無相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
色蘊願無願性都不可得。及觀受想行識蘊
願無願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
觀色蘊遠離不遠離性都不可得。及觀受想
行識蘊遠離不遠離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
一切智智。雖觀色蘊寂靜不寂靜性都不可
得。及觀受想行識蘊寂靜不寂靜性亦不可
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眼處常無常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處常無常性亦
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眼處樂無
樂性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處樂無樂
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眼處
我無我性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處我
無我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
觀眼處淨不淨性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
意處淨不淨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
智。雖觀眼處空不空性都不可得。及觀耳鼻
舌身意處空不空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
切智智。雖觀眼處相無相性都不可得。及觀
耳鼻舌身意處相無相性亦不可得。而不棄
捨一切智智。雖觀眼處願無願性都不可得。
及觀耳鼻舌身意處願無願性亦不可得。而
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眼處遠離不遠離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處遠離不遠離
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眼處
寂靜不寂靜性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
處寂靜不寂靜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
智智。雖觀色處常無常性都不可得。及觀聲
香味觸法處常無常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
一切智智。雖觀色處樂無樂性都不可得。及
觀聲香味觸法處樂無樂性亦不可得。而不
棄捨一切智智。雖觀色處我無我性都不
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處我無我性亦不可
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色處淨不淨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處淨不淨性亦
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色處空不
空性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處空不空
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色
處相無相性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處
相無相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處願無願性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
觸法處願無願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
智智。雖觀色處遠離不遠離性都不可得。及
觀聲香味觸法處遠離不遠離性亦不可得。
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色處寂靜不寂靜
性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處寂靜不
寂靜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
眼界常無常性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
界常無常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界樂無樂性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
身意界樂無樂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
智智。雖觀眼界我無我性都不可得。及觀
耳鼻舌身意界我無我性亦不可得。而不棄
捨一切智智。雖觀眼界淨不淨性都不可得。
及觀耳鼻舌身意界淨不淨性亦不可得。而
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眼界空不空性都不
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界空不空性亦不可
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眼界相無相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界相無相性亦
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眼界願無
願性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界願無願
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眼界
遠離不遠離性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
界遠離不遠離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
智智。雖觀眼界寂靜不寂靜性都不可得。及
觀耳鼻舌身意界寂靜不寂靜性亦不可得。
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色界常無常性都不
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界常無常性亦不可
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色界樂無樂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界樂無樂性亦
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色界我無
我性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界我無我
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色界
淨不淨性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界淨
不淨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
色界空不空性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
界空不空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界相無相性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
觸法界相無相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
智。雖觀色界願無願性都不可得。及觀聲香
味觸法界願無願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
切智智。雖觀色界遠離不遠離性都不可得。
及觀聲香味觸法界遠離不遠離性亦不可
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色界寂靜不寂
靜性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界寂靜不
寂靜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
觀眼識界常無常性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
身意識界常無常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
切智智。雖觀眼識界樂無樂性都不可得。及
觀耳鼻舌身意識界樂無樂性亦不可得。而
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眼識界我無我性都
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識界我無我性亦
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眼識界淨
不淨性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識界淨
不淨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
眼識界空不空性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
意識界空不空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
智智。雖觀眼識界相無相性都不可得。及
觀耳鼻舌身意識界相無相性亦不可得。而
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眼識界願無願性都
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識界願無願性亦
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眼識界
遠離不遠離性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
識界遠離不遠離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
切智智。雖觀眼識界寂靜不寂靜性都不可
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識界寂靜不寂靜性亦
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眼觸常無
常性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常無常
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眼觸
樂無樂性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
樂無樂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
觀眼觸我無我性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
意觸我無我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
智。雖觀眼觸淨不淨性都不可得。及觀耳鼻
舌身意觸淨不淨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
切智智。雖觀眼觸空不空性都不可得。及觀
耳鼻舌身意觸空不空性亦不可得。而不棄
捨一切智智。雖觀眼觸相無相性都不可得。
及觀耳鼻舌身意觸相無相性亦不可得。而
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眼觸願無願性都不
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願無願性亦不可
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眼觸遠離不
遠離性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遠離
不遠離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寂靜不寂靜性都不可得。及觀耳
鼻舌身意觸寂靜不寂靜性亦不可得。而不
棄捨一切智智。雖觀眼觸爲縁所生諸受常
無常性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爲縁
所生諸受常無常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
切智智。雖觀眼觸爲縁所生諸受樂無樂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爲縁所生諸
受樂無樂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爲縁所生諸受我無我性都不可
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爲縁所生諸受我無
我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眼
觸爲縁所生諸受淨不淨性都不可得。及觀
耳鼻舌身意觸爲縁所生諸受淨不淨性亦不
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眼觸爲縁
所生諸受空不空性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
身意觸爲縁所生諸受空不空性亦不可得。
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眼觸爲縁所生諸
受相無相性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
爲縁所生諸受相無相性亦不可得。而不棄
捨一切智智。雖觀眼觸爲縁所生諸受願無
願性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爲縁所
生諸受願無願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
智智。雖觀眼觸爲縁所生諸受遠離不遠離
性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爲縁所生
諸受遠離不遠離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
切智智。雖觀眼觸爲縁所生諸受寂靜不寂
靜性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爲縁所
生諸受寂靜不寂靜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
一切智智。雖觀地界常無常性都不可得。
及觀水火風空識界常無常性亦不可得。而
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地界樂無樂性都不
可得。及觀水火風空識界樂無樂性亦不可
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地界我無我性
都不可得。及觀水火風空識界我無我性亦
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地界淨不
淨性都不可得。及觀水火風空識界淨不淨
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地界
空不空性都不可得。及觀水火風空識界空
不空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
觀地界相無相性都不可得。及觀水火風空
識界相無相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
智。雖觀地界願無願性都不可得。及觀水
火風空識界願無願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
一切智智。雖觀地界遠離不遠離性都不可
得。及觀水火風空識界遠離不遠離性亦不
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地界寂靜
不寂靜性都不可得。及觀水火風空識界寂
靜不寂靜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因縁常無常性都不可得。及觀等無間
縁所縁縁増上縁并從縁所生法常無常性亦
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因縁樂
無樂性都不可得。及觀等無間縁所縁縁増
上縁并從縁所生法樂無樂性亦不可得。而
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因縁我無我性都不
可得。及觀等無間縁所縁縁増上縁并從縁
所生法我無我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
智智。雖觀因縁淨不淨性都不可得。及觀
等無間縁所縁縁増上縁并從縁所生法淨不
淨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
因縁空不空性都不可得。及觀等無間縁所
縁縁増上縁并從縁所生法空不空性亦不可
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觀因縁相無相
性都不可得。及觀等無間縁所縁縁増上縁
并從縁所生法相無相性亦不可得。而不棄
捨一切智智。雖觀因縁願無願性都不可得。
及觀等無間縁所縁縁増上縁并從縁所生法
願無願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因縁遠離不遠離性都不可得。及觀等
無間縁所縁縁増上縁并從縁所生法遠離不
遠離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雖
觀因縁寂靜不寂靜性都不可得。及觀等無
間縁所縁縁増上縁并從縁所生法寂靜不寂
靜性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爾時滿慈子問舍利子言。何縁如來應正
等覺。許諸菩薩摩訶薩衆入四靜慮四無色
定。不許菩薩摩訶薩衆久住其中心生染著。
舍利子言。勿諸菩薩摩訶薩衆於四靜慮四
無色定。心生染著生長壽天。是故如來應
正等覺。不許菩薩摩訶薩衆於四靜慮四無
色定心生染著久住其中。何以故。滿慈子。
若生欲界速能圓滿一切智智。生色無色無
斯用故。時滿慈子便白具壽舍利子言。諸菩
薩衆甚爲希有能爲難事。謂諸菩薩住勝定
已。還棄捨之受下劣法。譬如有人遇見伏
藏。手執珍寶還棄捨之。彼於後時見貝珠等
伸手執取持入舍中。如是菩薩摩訶薩衆入
四靜慮四無色定。寂靜安樂隨意遊止。後
棄捨之還生欲界。攝受種種下劣身心。依
之修行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
多及餘無邊菩提分法。佛觀此義應許菩薩
摩訶薩衆生長壽天長時修行布施淨戒安忍
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及餘無邊菩提分
法。由斯疾得一切智智。時滿慈子便白佛
言。我對世尊作如是説。豈不顯佛是實語
者。是法語者。能正宣説法隨法者。爾時佛
告滿慈子言。汝今對我作如是説。非顯如
來是實語者是法語者能正宣説法隨法者。
何以故。滿慈子。若諸菩薩生長壽天。不能
修行如是功徳。不能疾得一切智智。又滿
慈子。若諸菩薩入四靜慮四無色定寂靜安
樂。是諸菩薩不作是念。我由此定生色無色。
亦不思惟我由靜慮及無色定超色無色。是
諸菩薩入四靜慮四無色定寂靜安樂。但欲
引發自在神通。與諸有情作大饒益。亦欲調
伏麁重身心令有堪能修諸功徳。是諸菩薩
摩訶薩衆入諸勝定寂靜安樂。方便善巧受
欲界身。於諸勝定亦無退失。是故菩薩摩
訶薩衆不超三界亦不染著。方便善巧受欲
界身。饒益有情親近諸佛。疾能證得一切
智智。時滿慈子復白佛言。豈不如來應正等
覺一切智智超過三界。佛言。如是如汝所
説。如來所得一切智智。超過三界非三界攝。
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不許菩薩摩訶薩衆安
住靜慮波羅蜜多於三界法究竟出離。時滿
慈子便白佛言。一切如來應正等覺觀何義
故。許諸菩薩摩訶薩衆求證無上正等菩提
安住靜慮波羅蜜多。不許菩薩摩訶薩衆於
三界法究竟出離。爾時佛告滿慈子言。若
菩薩摩訶薩求證無上正等菩提。安住靜慮
波羅蜜多。如來若許超過三界。彼便退失菩
薩誓願。安住聲聞或獨覺地。一切如來應正
等覺觀如是義。許諸菩薩摩訶薩衆求證無
上正等菩提安住靜慮波羅蜜多。不許菩薩
摩訶薩衆於三界法究竟出離。勿捨菩薩本
所誓願退住聲聞或獨覺地。又滿慈子。若
時菩薩摩訶薩衆坐菩提座衆行圓滿。爾時
菩薩摩訶薩衆方乃究竟捨三界法。由斯證
得一切智智。是故我説一切智智超過三界
非三界攝。又滿慈子。若菩薩摩訶薩隨所生
起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及
餘無邊菩提分法。隨所觀察内空外空内外
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爲空無爲空畢竟空無
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
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及眞如等甚深理趣。一一皆發無染著心。迴
向趣求一切智智。是菩薩摩訶薩由此因縁
於三界法漸捨漸遠。展轉鄰近一切智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十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
十二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第十五靜慮波羅蜜多分之二
爾時滿慈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
衆安住靜慮波羅蜜多。攝受般若波羅蜜多。
於諸靜慮及靜慮支不生味著亦無退轉。於
諸靜慮及靜慮支不起我想分別執著。復持
如是相應善根。迴向趣求一切智智。爾時佛
告滿慈子言。若諸菩薩摩訶薩衆安住靜慮
波羅蜜多。於諸靜慮及靜慮支。發起無著無
常想等。復持如是相應善根。迴向趣求一切
智智。如是菩薩摩訶薩衆安住靜慮波羅蜜
多。攝受般若波羅蜜多。於諸靜慮及靜慮支
不生味著亦無退轉。時滿慈子復白佛言。云
何菩薩摩訶薩衆安住靜慮波羅蜜多。攝受
精進波羅蜜多。爾時佛告滿慈子言。若諸菩
薩摩訶薩衆安住靜慮波羅蜜多。超過欲界
諸雜染法。方便趣入四種靜慮四無色定寂
靜安樂。還復棄捨受欲界身。精進修行布施
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及餘無邊
菩提分法。如是菩薩摩訶薩衆安住靜慮波
羅蜜多。攝受精進波羅蜜多。時滿慈子復白
佛言。云何菩薩摩訶薩衆安住靜慮波羅蜜
多。攝受安忍波羅蜜多。爾時佛告滿慈子言。
若諸菩薩摩訶薩衆修學成就大慈大悲。於
諸有情欲作饒益。安住靜慮波羅蜜多。遇諸
違縁心無雜穢。如是菩薩摩訶薩衆安住靜
慮波羅蜜多。攝受安忍波羅蜜多。時滿慈
子復白佛言。云何菩薩摩訶薩衆。安住靜慮
波羅蜜多。攝受淨戒波羅蜜多。爾時佛告滿
慈子言。若諸菩薩摩訶薩衆安住靜慮波羅
蜜多。於諸聲聞及獨覺地不生取著。如是
菩薩摩訶薩衆安住靜慮波羅蜜多。攝受淨
戒波羅蜜多。時滿慈子復白佛言。云何菩
薩摩訶薩衆安住靜慮波羅蜜多。攝受布施
波羅蜜多。爾時佛告滿慈子言。若諸菩薩摩
訶薩衆安住靜慮波羅蜜多。於諸有情起大
悲念。誓不棄捨一切有情。欲令解脱生死苦
故。求證無上正等菩提。作是念言。我當決
定以大法施攝受有情。常爲有情宣説永斷
一切煩惱眞淨法要。如是菩薩摩訶薩衆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050 1051 1052 1053 1054 1055 1056 1057 1058 1059 1060 1061 1062 1063 1064 106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