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生經 (No. 0154_ 竺法護譯 ) in Vol. 03

[First] [Prev]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不可赦也。獻&MT00134;一隻。何所施補。若獲一
緉。罪可除也。王即可之。重逐梵志。令
更求一隻。梵志懊惱。吾本呼嗟。而轉加劇。
還故主人。主人問曰。卿至何所。而所從來。
梵志匿之。不敢對説。云偶行還。則付犁牛
奴子。使令耕種如前。於時梵志。問奴子
曰。汝前寶&MT00134;。本何從得。奴子倶行。示得
&MT00134;處。至于水側。遍恣求之。不知隻處。奴
子捨去。梵志心念。此之寶&MT00134;。必從上流來。
下行求之不得。即逆流上行。見大蓮華。
順流迴波。魚口銜之。其華甚大。有千餘
葉。梵志心念。雖不得&MT00134;。以此華上之。儻
可解過得復前寵。便復執華。則見四仙人
坐於樹下。前爲作禮。問訊起居。聖體萬福。
仙人曰。然卿所從來。答曰。吾失王意。雖
獻一&MT00134;。不足解過。故逆流來。求之未獲。
仙人告曰。卿爲學人。當知進退。彼國王者。
是吾等子。存待愛敬。同食坐起參宜。云何
一旦罵之&T021032;呪乎。卿之罪重。當相誅害。今
不相問。指示樹下。則王先身爲侍者時。
供給仙時。坐翹一脚。憾結而終。寶&MT00134;
水。一隻著脚。便自取去。梵志取&MT00134;。稽首謝
過。還到本國。續以上之。王即歡喜。群臣意
解。復其寵位。佛告諸比丘。爾時王者則吾
身是。四仙人者。拘留秦佛。拘那含文尼佛。
迦葉佛。彌勒佛是也。其梵志者。調達是也。
佛説爾時莫不歡喜
生經卷第一



生經卷第二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佛説舅甥經第十二
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衞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衆倶。佛告諸比丘。乃昔過去無
數劫時。姉弟二人。姉有一子。與舅倶給
官御府織金縷錦綾羅縠。珍好異衣。見
帑藏中琦寶好物。貪意爲動。即共議言。吾
織作勤苦不懈。知諸藏物好醜多少。寧可
共取用解貧乏乎。夜人定後。鑿作地窟。盜
取官物。不可貲數。明監藏者。覺物減少。以
啓白王。王詔之曰。勿廣宣之令外人知舅
甥盜者。謂王多事不能覺察。至于後日。遂
當慴慴必復重來。且嚴警守。以用待之。得
者收捉無令放逸。藏監受詔。即加守備。其
人久久。則重來盜。外甥教舅。舅年尊體羸力
少。若爲守者所得。不能自脱。更從地
窟。却行而入。如令見得。我力強盛。當濟
免舅。舅適入窟。爲守者所執。執者喚呼。
諸守人捉甥不制。畏明日識。輙截舅頭。
出窟持歸。晨曉藏監具以啓聞。王又詔曰。
輿出其尸。置四交路。其有對哭取死尸
者。則是賊魁。棄之四衢。警守積日。於時
遠方。有大賈來。人馬車馳。填噎塞路。奔突
猥逼。其人射鬧。載兩車薪。置其尸上。守者
明朝具以啓王。王詔微伺。伺不周密。若有
燒者。收縛送來。於是外甥。將教僮竪執炬
舞戲。人衆總鬧。以火投薪。薪燃熾盛。守
者不覺。具以啓王。王又詔曰。若已蛇維。更
増守者。嚴伺其骨。來取骨者。則是原首。
甥又覺之。兼猥釀酒。特令醇厚。詣守備
者。微而酤之。守者連昔飢渇。見酒宗共
*酤飮。飮酒過多。皆共醉寐。俘囚酒瓶。受
骨而去。守者不覺。明復啓王。王又詔曰。前
後警守。竟不級獲。斯賊狡黠。更當設謀。王
即出女。莊嚴瓔珞。珠璣寶飾。安立房室。
於大水傍。衆人侍衞。伺察非妄。必有利色
來趣女者。素教誡女。得逆抱捉。喚令衆
人則可收執。他日異夜。甥尋竊來。因水放
株。令順流下。唱叫犇急。守者驚趣。謂有
異人。但見株杌。如是連*昔。數數不變。守
翫習。睡眠不驚。甥即乘株。到女室。女
則執衣。甥告女曰。用爲牽衣。可捉我臂。
甥素&T021032;黠。預持死人臂以用授女。女便放
衣。轉捉死臂。而大稱叫。遲守者寤。甥得
脱走。明具啓王。王又詔曰。此人方便。獨一
無雙。久捕不得。當奈之何。女即懷妊。十
月生男。男大端正。使乳母抱行周遍國中。
有人見與有嗚噈者。便縛送來。抱兒終日。
無嗚噈者。甥爲餅師。住餅爐下。小兒飢啼。
乳母抱兒。趣餅爐下。市餅餔兒。甥既見兒。
即以餅與。因而鳴之。乳母還白王曰。兒行
終日。無來近者。飢過餅爐。時賣餅者。授
餅乃鳴。王又詔曰。何不縛送。乳母答曰。小
兒飢啼。餅師授餅。因而鳴之。不意是賊。
何因囚之。王使乳母更抱兒出。及諸伺候。
見近兒者。便縛將來。甥酤美酒。呼請乳
母及微伺者。就于酒家勸酒。大醉眠臥。便
盜兒去。醒悟失兒。具以啓王。王又詔曰。卿
等頑騃。貪嗜狂水。既不得賊。復亡失兒。
甥時得兒。抱至他國。前見國王。占謝答對。
引經説誼。王大歡喜。輙賜祿位。以爲大
臣。而謂之曰。吾之一國。智慧方便。無逮卿
者。欲以臣女。若吾之女。當以相配。自恣所
欲。對曰不敢。若王見哀其實。欲索某國王
女。王曰。善哉。從所志願。王即有名自以
爲子。遣使者往。往令求彼王女。王即可
之。王心念言。續是盜魁。前後狡猾。即遣使
者。欲迎吾女。遣其太子。五百騎乘。皆使
嚴整。王即勅外。疾嚴車騎。甥爲賊臣。即懷
恐懼。心自念言。若到彼國。王必被覺。見執
不疑。便啓其王。若王見遣。當令人馬五
百騎。具衣服鞍勒。一無差異。乃可迎婦。王
然其言。即往迎婦。王令女飮食待客。善相
娯樂。二百五十騎在前。二百五十騎在後。
甥在其中。跨馬不下。女父自出。屡觀察之。
王入騎中。躬執甥出。爾爲是非前後方
便。捕何叵得。稽首答曰。實爾是也。王曰。卿
之聰哲。天下無雙。隨卿所願。以女配之。
得爲夫婦。佛告諸比丘。欲知爾時甥者
則吾身是。女父王者舍利弗是也。舅者調
達是也。女婦國王父輸頭檀是也。母摩耶
是。婦瞿夷是。子羅云是也。佛説是時莫
不歡喜
  ◎佛説閑居經第十三
聞如是。一時佛遊拘留國轉遊。與大比丘
衆五百人倶。稍至城裏聚落。有自然好音。
佛頓其中。時彼聚落有梵志長者。與無央
數衆。悉共普聞。有大寂志。姓曰瞿曇。釋族
姓子。棄國轉遊城裏聚落。與大比丘五百
人倶。彼佛大聖。名稱普聞。流遍十方。莫不
宣揚。疑者肅驚。戰戰兢兢。莫不欣戴。號
曰如來至眞等正覺明行成爲善逝世間解
無上士導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則以加
哀。天上人間。諸魔梵天。沙門梵志。開化
天人。證以六通。獨歩三界。所説經法。初語
亦善。中語亦善。竟語亦善。分別其義。微
妙見諦。淨修梵行。得覲如斯如來至眞等
正覺。善哉蒙慶。若能稽首。敬受道教。功祚
無量。於時梵志長者。往詣佛所。稽首足
下。却坐一面。敬問占謝。叉手白佛者。揖讓
者。遙見默者。却住一面者。於時世尊告
梵志長者。假使有人來問汝者。何所沙門
不當供養奉事。答曰。不及唯佛説之。佛
言。其有沙門梵志。眼著妙色。耳貪五音。鼻
慕好香。口存美味。身猗細滑。志于諸法
不捨於欲。貪嫉恩愛。志求無厭。焚燒之痛。
如是之比。沙門梵志。不當供養奉事尊敬。
白佛言。有來問者。當以是答。乃合善義。
則應法化。所以者何。我等著色聲香味細滑
之法。恩愛之著。貪求無厭。斯輩之類。迷于
五陰。惑於六衰。官爵俸祿。財物富貴。不以
惓。與俗無別。以是之故。不當奉供順
此等類。佛告梵志長者。假使有人來問汝
者。當供事奉敬尊重何所沙門。梵志當云
何乎。白世尊曰。其不著念五陰六衰婬
怒癡。習濟色聲香味細滑之念。斯等積徳。
温雅和順。正當供事如此之輩。沙門梵志」
佛告城裏聚落梵志長者。汝等何故説此
言乎。寧有比類。安知沙門梵志。已離婬
怒癡。又教人離。及色聲香味細滑。恩愛之
著。心惱之熱。諸情無厭。答佛言。吾等數
見沙門梵志。端正殊好。捨色聲香味細滑所
欲。處在閑居。若樹下坐。塜間曠野。棄諸瑕
惡。志無所求。燕居獨處。彼則永除色痛
想行識諸法之念。斷求念空。常察此等沙
門梵志。離婬怒癡。亦教人離。捨色聲香味
細滑之念。聽聞如是。以斯爲樂。恩愛之著。
永以除盡。可意色欲。諸所慕求。燿然已離。
則以時節供事所樂。五陰六情。亦復如是。
我觀此等沙門梵志。處在閑居。若樹下坐。
塜間曠野。獨而*燕處。則已永除眼色耳聲
鼻香口味身受心法。積衆徳本。恭順和雅。
如是比像。我等觀之。沙門梵志離婬怒癡。
及教人離。我等今日。自歸佛及法僧。奉受
五戒。爲清信士。佛説如是。莫不歡喜
  佛説舍利弗般泥洹經第十四
聞如是。一時佛遊王舍城迦蘭陀竹園中。爾
時賢者舍利弗。在那羅聚落。得疾困劣。
寢在于床。與諸賢者沙彌倶。於時舍利弗。
尋般泥洹。侍者諄那供養奉事。如法已訖。取
鉢衣服。就王舍城。到竹樹間。已日昳時。
從*燕處起。取鉢衣服。至阿難所。稽首足
下。退坐一面。諄那沙彌白阿難曰。唯然。仁
者欲得知不。賢者舍利弗已取滅度。我今
齎持和上舍利及鉢衣服。賢者阿難報諄
那曰。便與我倶往詣佛所。敬事修禮。儻從
世尊。得聞要法。諄那答曰。唯然從命。於
時阿難與諄那倶。往詣佛所。稽首足下。
退坐一面。叉手白佛。我身羸極。無復力
勢。柔弱疲劣。不能修法。所以者何。諄那
晉言
碎末
沙彌來詣我所。稽首足下。爲我説
言。仁者欲知。賢者舍利弗已取滅度。并齎
衣鉢及舍利。佛告賢者阿難。汝意諄那念
舍利弗比丘。齎於戒品而滅度。定品慧品解
脱品度知見品。而滅度乎。又吾了是法。
致最正覺。乃分別説。及四意止。四意斷。
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聖道行。佛所
現信。汝於今見舍利弗比丘又般泥洹。而
反愁慼。涕泣悲哀。不能自勝。賢者白世尊
曰。舍利弗比丘不齎持戒定慧解度知見
品。而滅度去也。世尊以是分別斯法。成最
正覺。分別説耳。及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
五根五力。七覺意。八聖道行。亦不齎此。
而滅度也。阿難白佛。唯然世尊。舍利弗比丘
奉戒眞諦。有妙辯才。講法無厭。其四部衆。
聽之不*惓。説之不懈。多所勸助。開化
未解。令心欣豫。莫不奉命。知節止足。
常志精進。志常定止。有大聖智無極之慧。
卒問之。言辭應機發遣。博達能了。尋音
答報。一切能通。智慧爲寶。衆徳具足。舍
利弗比丘。巍巍如是。以故我見舍利弗比
丘取滅度去。愁憂悲哀。心懷感慼。不能
自勝。佛告阿難。生者在世。安可久存。有
諸思想縁起之法。必當歸盡。壞敗永沒。法
當崩敗。法應當壞。欲使不爾終不可得。
佛告阿難。佛本自説。一切恩愛。皆當別離。
夫生有終。物成有敗。合則有散。應當滅
盡壞敗。欲使不爾。安得如意。應當終沒
歸于無常。離別之法。欲使不散。安得可
獲乎。佛語阿難。舍利弗所遊之處。佛心則
安。不以爲慮。應當別離。壞敗無常。欲使
不至。安可獲乎。法起有滅。物成有敗。人
生有終。興盛必衰。應當無常。別離之法。
欲使不至。未可獲也。譬如大寶之山。嵩
高之頂。一旦崩摧。如是阿難。舍利弗比丘
在衆僧中。今取滅度。如寶山崩。無常壞敗。
別離之法。欲使不至。安得如意。佛告阿
難。猶大寶樹。根芽莖節。枝葉華實。具足茂
好。大觚卒墮。則現缺減。視之無威。如是
阿難。舍利弗比丘存在衆僧。今取滅度。衆
僧威減。應當滅盡。無常衰耗。欲使不至。
豈可得乎。是故阿難。從今日往。自修身
行。已求歸依。以法爲證。歸命經典。勿求
餘歸。云何比丘作是行乎。於是比丘。自觀
身行。内外非我。當自觀察。調御其心。觀諸
世間。皆由無黠。内觀痛痒。觀外痛*痒。内
外非我。入于善哉。調御其心。察世無明。
内觀其心。亦觀外心。不得内外。入于善
哉。自調其心。觀世無黠。觀上日月。亦觀
外法。不猗内外。入于善哉。調御其心。觀
世無黠。佛告阿難。是爲修其身行。自求
歸依。處於法地。歸命于法。不處他地。不
歸餘人。佛告阿難。其比丘。比丘尼。清信士。
清信女。從我受教。自修其身。自求歸依。
處於法地。歸於法地。歸命于法。不處他
地。不歸餘人。出家比丘爲佛弟子。順此
教者則順佛教。佛説如是。阿難及沙彌。諸
比丘衆。聞經歡喜。受教而退
  佛説子命過經第十五
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衞祇樹給孤獨園。爾時
舍衞城中。有一異人。息男命過。父母愛重。
無不欲念。視之無厭。以子之憂。狂亂失
志。奔走門戸中庭街路求子。願來見我。
當於何所得覩汝形。於時是人隨其門
路。出舍衞城。至祇樹給孤獨園。往詣佛所。
默然立前。佛問其人。汝何以故。本制其心。
今者諸根變沒不常。憔悴羸極。其人白佛
言。用爲問我諸根變異。所以者何。獨有一
子。擧家愛重。莫不敬愛。視之無厭。今以
命過。以子之憂。而發狂癡。其心迷亂。開軒
窻窓及門戸求索子。願來見我。何所求子。
佛言。其人恩愛之著。別離則憂。啼泣悲哀。憂
惱之患。合會有離。適有所愛。必致惱患。爾
時其人。聞佛所語。心中忽然了世無常。三
世如幻。即受佛戒。稽首而退
  佛説比丘各言志經第十六
聞如是。一時佛遊於越祇音聲叢樹。與尊
比丘倶。一切聖賢。諸通已達。皆悉耆年。
其名曰賢者舍利弗。賢者大目連。賢者迦
葉。賢者阿那律。賢者離越。賢者邠耨文陀
弗。賢者須菩提。賢者迦旃延。賢者優波離。
賢者離垢。賢者名聞。賢者牛呞。賢者羅云。
賢者阿難。如是之比。大比丘衆五百人。
爾時賢者大目揵連。及大弟子。天欲向
明。從坐起往詣賢者舍利弗所。時舍
利弗遙見諸大弟子相隨而來。適覩此已。
至離越所。而謂之曰。離越。且觀大聖衆來。
諸目連等。賢者離越。尋時往詣舍利弗所。手
執涼扇。詣舍利弗所。所以者何。今日且
當因舍利弗得聞講法。與大弟子。一時
同心。時舍利弗見大弟子。尋以勞賀賢者
阿難。善來阿難。能自枉屈。爲佛侍者。親近
世尊。宣聖明教。當問阿難。心所懷疑。音
聲叢樹。爲其樂乎。威神巍巍。華實茂盛。其
香芬馥。柔軟悦人。云何比丘在於音聲叢樹
之間。而現雅徳。阿難答曰。常以時節。修具
足行。分別其議。成就微妙。淨修梵行。多
所發起。多所成就。至於博聞。曉了言
教。心意開解。處于快見。爲諸四輩。講説經
典。粗擧要言。濟諸曠野深谷之患。如是。
舍利弗比丘。應在音聲叢樹之間。時舍利弗
復問離越。卿意云何。賢者阿難所説辯慧。
猶師子吼。今問離越。仁者覩此。音聲叢樹
爲快樂不。威神巍巍。華實茂盛。其香芬馥。
柔軟悦人。云何比丘。在於音聲叢樹之間。
而現雅徳。離越答曰。唯舍利弗。假使比丘。
閑居燕*坐。樂于獨處。除去家想。而無愛
欲。在於衆人。而不放逸。不樂輕戲。憺怕
定然。其心不亂。志在空行。如是。比丘。應
在音聲叢樹之間。則現雅徳
又舍利弗。復問賢者阿那律。卿意云何。在
音聲叢樹。爲快樂不。威神巍巍。華實茂盛。
其香芬馥。柔軟悦人。云何比丘。在於音聲
叢樹。而現雅徳。阿那律答曰。唯舍利弗。假
使比丘。天眼徹視。道眼清淨。覩於天人。
三千大千佛之國土。普見無礙。譬如假喩。
有眼之人。上高樓閣。從上視下。悉見所有
人民行來出入進退。居止屋舍。如是舍利
弗。比丘天眼覩見三界。無一罣礙。在於音
聲叢樹之間。則現奇雅。舍利弗問大迦葉
曰。卿意云何。在音聲叢樹。爲快樂不。威
神巍巍。華實茂盛。其香芬馥。柔軟悦人。
云何比丘。在於音聲叢樹。而現雅徳。迦葉
答曰。唯舍利弗。假使比丘。自處閑居。勸人
閑居。自修賢聖。勸人賢聖。自服弊衣。勸人
弊衣。自知止足。勸人止足。自身少求。勸人
少求。自身寂然。勸人寂然。自身精進。勸
人精進。自身制心。勸人制心。自身定意。
勸人定意。自身專修。勸人專修。自身戒具
三昧智慧解脱度知見慧。勸人亦然。自身教
化。勸發衆人。聽採法義。開化説經。於法
無厭。勸人亦然。如是。舍利弗。比丘在於音
聲叢樹之間。則現奇雅。又舍利弗問大目揵
連。卿意云何。在音聲叢樹。爲快樂不。威
神巍巍。華實茂盛。其香芬馥。柔軟悦人。
云何比丘。在於音聲叢樹。而現雅徳。目連
答曰。唯舍利弗。假使比丘。得大神足。威聖
無量。普尊自由。於其神足。所念自在。於變
化示現無央數形。能變一身。至不可計。則
還合一。於此牆壁山藪谿谷。通過無礙。
出無間。入無孔。入地復出。譬如入水。履
水不溺。若行陸地。處於虚空。結加趺坐。
若如飛鳥。身出光&T024975;。如大火聚。身中出
水。猶如流泉。其身不濡。今此日月。威神光
光。照於天下。從地擧手。捫摸日月。化大其
身。至于梵天。如是。舍利弗。比丘在於音聲
叢樹之間。則現奇雅。爾時目連問舍利弗
曰。卿意云何。在音聲叢樹。爲快樂不乎。
威神巍巍。華實茂盛。其香芬馥。柔軟悦人。
云何比丘。在音聲叢樹。而現雅徳。舍利弗
答曰。假使比丘。制心自在。不隨身教。自於
其室。三昧正受。發意之頃。明旦日中。日冥
定意。一心人定。夜半後夜。自由所行。常得
自在。無所罣礙。譬如長者。若尊者子。淨
水洗沐。著新好衣。所有具足。無所少乏。
隨其所欲。欲得何衣。衆寶瓔珞。香花伎
樂。明晨日中向夜。所欲止處。衣裳服飾。
臥起床榻。悉得自在。如是。目連。制心不
隨亂意。明旦日中。闇冥人定。夜半後夜。隨
其所欲。禪定三昧。隨其所觀。皆得自在。比
丘音聲叢樹。則現奇雅
爾時賢者舍利弗謂目揵連。賢者已説。吾等
之類。盍各言志。隨其辯才。各宣其意。寧
可倶往詣佛大聖啓説此事。如佛所説。吾
當奉行。目連答曰。*唯命是從。於是舍利
弗前白世尊。我等之類。各演所知。今故啓
白。得其理不。於是世尊讃舍利弗賢者
阿難。善哉善哉。阿難所説。所以者何。比丘
博聞則持不忘。若有説法。初善中善竟善。
分別其義。微妙具足。淨修梵行。能分別此。
如是像法。博聞普達。覩之自在。其心清淨。
降伏諸根。皆能曉了。則爲四輩。粗略擧要。
演説經典。各令得所。善哉善哉。離越。若之
所説。所以者何。假使比丘。在於閑居。其行
寂然。其心清淨。分別空無。善哉善哉。阿那
律。爾之所説。所以者何。今卿天眼覩見三千
大千佛國。如於高樓上察見在下。善哉善
哉。迦旃延。爾之所説。所以者何。汝見四諦。
無復狐疑。善哉善哉。須菩提。能解説空法。
以空爲本。善哉善哉。牛呞。爾之所説。所以
者何。畏生死苦。樂於泥洹。善哉邠耨。分別
經義。演説佛典。善哉善哉。優波離。分別罪
福。奉修法律。善哉善哉。離垢。去三毒罪。
得三脱門。善哉善哉。名聞。清修善徳。并
化衆人。善哉善哉。羅云。守護禁戒。無所
違犯。善哉善哉。大迦葉。樂在閑居。勸
他閑居。以十二事。常自修身。亦勸他人。
善哉善哉。目揵連。得大神足無量。大尊自
在。分一爲萬。萬還合一。能捫摸日月。身
至梵天。善哉善哉。舍利弗。明旦日中。日入
人定。夜半後夜。禪定三昧。常得自在。如長
者子。沐浴著衣。以寶瓔珞。晝夜三時。恣意
所服
佛告諸比丘。汝等各説所知。皆快順法。
無所違錯。復聽吾言。云何比丘。在音聲叢
樹。爲快樂乎。威神巍巍。華實茂盛。其香芬
馥。柔軟悦人在音聲樹。而現雅徳。於是
比丘。明旦從其衣鉢。入于聚落。若在異國。
處在樹下。於是明旦。著衣持鉢。入彼國
邑。若於聚落。護諸根門。分衞始竟。飯食畢
訖。藏去衣鉢。洗其手足。獨坐*燕處。結加
趺坐。正身直形。安心在前。則觀於世。一切
無常。心自念言。假使吾身。漏盡意解。乃
從*坐起。輙如所言。諸漏不盡。不從*坐
起。比丘如是。在音聲叢樹。則現奇雅。於時
世尊而説偈
    博聞持法微妙最 分別經典解法義
    爲無央數而講説 有志閑居樂獨處
    内自觀身外勸化 執御樂禪身自行
    遵修世尊博聞教 有在*燕處若樹下
    其目清淨無所著 蠲除身病四百四
    覩見衆生若干種 *燕處樹間徳如斯
    譬如師子由山居 獨處閑居猗寂靜
    止足解脱隨類教 處在*燕處徳如斯
    若在天上及梵宮 若揵沓惒及人間
    普能至彼無所礙 處在*燕樹徳如斯
    淨妙智慧普解人 心得自在諸根定
    一切知足棄諸惡 處在*燕樹徳如斯
    如是上人説微妙 各各講法隨所知
    所演善哉順上義 往詣世尊叙所説
    其天中天無廢礙 音聲如梵寂志尊
    其諸神通普平等 尊師應時開慧門
    彼時世尊曰除雲 因此興教聽吾言
    如諸比丘所應行 燕處樹間志奇雅
    貪諸微妙多少求 最勝分別其心行
    著衣持鉢威儀則 其行如鳥遊虚空
    其有能修如此妙 聖不興嫉無懷害
    得至寂然去塵垢 處在*燕樹徳如斯
佛説如是。諸大弟子。天龍鬼神。阿須倫。聞
經莫不歡喜
  佛説迦旃延無常經第十七
聞如是。一時佛遊阿和提國。爾時賢者迦
旃延告諸比丘。諸賢者聽。一切合會。皆當
離別。雖復安隱。會致疾病。年少當老。雖
復長壽。會當歸死。如朝露花。日出即墮。
世間無常。亦復如是。年少強健。不可
常存。譬如日出照於天下。不久則沒。如
是。賢者。合會有別。人生有死。興盛必
衰。一切萬物。皆歸無常。壞敗歸盡。如樹果
熟。尋有墮憂。萬物無常。亦復如是。合會
有離。興者必衰。譬如陶家作諸瓦器。生
者熟者。無不壞敗。如是。賢者。合會有離。
興者必衰。生者有死。恩愛離別。所求所慕。
不得如意。爾時則有惡應變怪現矣。其病
見前。諸相危熟。身得疾病。命轉向盡。
骨肉消減。已失安隱。得大困疾。懊惱叵
言。體適困極。水漿不下。醫藥不治。神呪
不行。假使解除無所復益。醫見如是。尋
退捨去。最後命盡。至於鞭&MT03573;與于&T021032;危。
若使爲變。命欲盡時。則有六痛。遭於苦
毒。鞭&MT03573;之惱。衆患普集。己所不欲。自然
來至。轉向抒氣。或塞不通。但有出氣。
無有入氣。出息亦極。入息亦極。諸脈欲斷。
失於好顏。臥起須人。人常飮飼。雖得醫藥
糜粥含之。必復苦極。不能消化。欲捉虚
空。白汗流出。聲如雷鳴。惡露自出。身臥
其上。歸於賤處。命盡神去。載出野田。或
火燒之。身體臭腐。無所識知。飛鳥所食。
骨節支解。頭項異處。連筋斷節。消爲灰土。
一切無常。當是之時。身爲所在。頭足手脚。
爲何所處。初始死時。出在塚間。父母兄弟
妻子皆共逐之。親厚知識。亦復如是。啼哭
愁憂。悲哀呼嗟。椎胸殟憫。葬埋已訖。各自
還歸。亦不能救。身獨自當之。棄捐在地。
猶如瓦石。不聞聲香味。細滑亦不見。色及
與五欲。無所識知。以是之故。知身無常。
孝順供養父母。恭敬沙門諸道士。布施持
戒齋肅守禁修行。起住迎逆。稽首作禮。叉
手自歸。今諸賢者。諦省察此。當念無常・
苦・空・非身。於是説偈曰
    已見如此大恐懼 計求人身甚難得
    當行精進救頭火 除諸勤苦立大安
    往古佛時値不閑 莫計吾我及放逸
    得無遇此無量苦 生死之患地獄酷
    志在愛欲無爲惡 伏諸根本故説此
    無得念惡及諸想 得至寂然如壞賊
    無得念言是我所 於是無我亦無吾
    無得不尊自謂勢 攝身諸事伏其心
    常當羞慚知身時 抒棄躯命無所著
    無得長夜在惡趣 愼莫爲此遭是患
    勿復往至閻羅界 常當孝順供二親
    積累功徳爲後護 因是疾得賢聖路
    勿求衆安而犯惡 無承邪教爲卒暴
    觀察此以常興施 棄捐愛欲諸瑕穢
    然後當求於父母 妻子親屬及知友
    常承佛教不違命 將無不値就後世
    假使疾病求父母 妻子親屬及知友
    欲令救護不能得 功徳智慧後世明
賢者迦旃延。爲諸比丘。説法如此。比丘歡
喜。則時受教
  佛説和利長者問事經第十八
聞如是。一時佛遊那難國波和奈樹間。與
大比丘衆比丘五百人。爾時和利長者往
詣佛所。稽首足下。退坐一面。佛告長者。
吾欲問汝。假使魔來。及魔官屬及。無央數
諸外異道。問以時答。汝當諦聽善思念
之。唯然世尊。願樂欲聞。於是長者。與
諸大衆。受教而聽。佛告長者。何謂大魁。
長者白曰。唯然世尊。大魁有四。何謂爲
四。一曰地種。二曰水種。三曰火種。四曰風
種。是曰四大魁。佛言。何謂地種。答曰。謂有
五事。立堅強不柔麤&MT02855;。能往返者。佛言。善
哉善哉。長者。能解彼諸地種。永不現不。長
者答曰。唯然世尊。我身能知地種。滅沒不
可知。佛言。善哉。復問。何謂水種。答曰
唯然。世尊。水有五事。津液通流。細滑微
碎。無有形貌。猶如羅網遍至諸脉。佛言。
善哉善哉。長者。汝乃能知水種滅沒不知
處時。答曰。唯然世尊。知歸無常永不現也。
佛告長者。何謂火種。長者答曰。温煖之類。
能令人熱。有所消化。而能焚燒。光&T024975;
類。佛言。善哉長者。汝乃能知火種滅沒
不復現耶。答曰。能知無常歸盡不現。佛
告長者。何謂風種。長者答曰。風有五事。
寒冷之類。輕飄駃疾。有所飄吹。出入得
通。有諸響聲。佛言。善哉善哉。爾乃能知風
種。忽然沒不復現耶。答曰。唯然世尊。能
知風種自然歸盡。佛言。善哉善哉長者。世尊
又問。豈不覩見其種寂聲。答曰。唯然。知其
種聲平等如稱。其四大魁。爲何所處。答曰
*猗欲飮食恩愛。又問。其四大魁。爲何所
*猗。答曰。展轉相依。又問。爲何所趣。答
曰。趣色諸入。又問。諸入爲何所歸。答
曰。歸罪塵勞。又問。何因有罪塵勞。答曰。
唯然世尊。其識及身。各自別異。而各離散。
又問。命盡身壞。爲何所趣。答曰。豈有所
趣。身無心意。身識各別。又問。長者續以故
識。歸於所趣。更得異識耶。答曰。唯然世
尊。不齎故識。歸於所趣。不離故識。亦無
異識。云何長者。見於法乎。譬如世尊眼識
非常。耳識有異。不共合同。如是世尊。沒
生死。如是所見無厭。而以存命。佛言。善哉
善哉長者。於今長者。一切所問。報答如應。
審實不虚。寧是不實。答曰不實。所以者
何。如大聖説。於是世間。所*與不實。欲法
悉虚。我念世尊。此世俗事。皆以虚立。未曾
有法。佛言。善哉善哉。長者。假使有説世事
皆虚。悉未曾有。則諸佛説。所以者何。世
悉虚。無有一實。於是世間皆未曾有。佛説
如是。和利長者。受教歡喜而退
  佛説佛心總持經第十九
聞如是。一時佛遊&T072933;&T072933;國。賓近大海之
邊。佛所行樹。於師子座。與無央數諸天眷
屬圍遶。而爲説法。彼時世尊。告安詳摩夷
亘天及淨居身天子。諸天子。當知有總持。
名佛心之法。過去如來至眞等正覺所説。爲
四部會。最於後世。救攝擁護。令得自歸。普
獲特勝。所生到處。護一切義。爲諸菩薩學
大乘者。令蒙法恩。使得普至。一切所爲。
則有超異。以故説耳。今者諸賢。亦當受之。
持諷誦讀。我滅度後。最後世時。四輩衆會。
學大乘者。聞其名者。當分別説。爲他人
講。心懷忍辱。心得自在。聞其音難。設致
其名。超異徳性。如來所説而復攝護。已願
最上所見自在。其有欲聞。當爲説之。衆會
對曰。唯然世尊。當受聖教。如佛所言。終
不敢違。使如來教普然具足。衆會又問。何
謂世尊佛心總持法乎。世尊告曰。今次第
説。無垢離垢造一切義。皆已逮得。所作諸
徳。無有邊際。三世平等。一切十方。具足諸
慧。示現一切。諸所有藏。諸法自在。具足
成就。所作通達。普了周匝。除一切眼。皆於
三界。普至十方。寂然憺怕。獲諸脱門。分別
法界。究竟*猗著。皆念一切諸所作爲。超
度餘心。已得解脱。除結轉法。普於虚空。本
性清淨無垢。勸化三處。過去當來現在。平
等三世。斷除無餘。離於所有。第一度證。
所行如言。所作成就。一切大慈。而興大哀。
於一切人。而無所度。佛告天子。是爲佛心
總持法也。爲四輩説。求菩薩乘。其有諷
誦。懷在身心。諦曉了識。持此經者。懷諸
思想。譬若如來立在于頂。思則得見。其
有能見。若有聞者。能説經法。若有持者。
未曾有忘。究竟於學。當復得住。於道
所住。説經寂然。以故講經。所持當持。未
曾忽疑。以是之故。能忍總持一切所聞。所
得如海。逮不起法忍。於一切法。而得自
在。無所罣礙。至解脱門。如意具足。於現在
法。於我法教。當受重任。棄諸重擔。此族姓
子。則爲見佛。若覩此等。當從聽受。當觀
其法。莫察其形。不當毀呰而輕易也。摩夷
亘天子白佛言。唯然。受教不敢違也。普
當宣傳如來之命。然於後世。以是經法。
爲四輩説。及菩薩乘。當爲分別。若有誦
得。若有忘者。當爲開示。族姓子。汝當令
得見。及使聽聞。護如來所説言教。我等亦
當奉受如來所説。此族姓子。當成大義。佛
告摩夷亘天子。卿當奉行。如今所言。是則
佛教。佛説如是。摩夷亘天子。淨居諸天。一
切衆會。天龍鬼神。世人阿須倫。聞經歡

    怨家像知識 而強結親友
    諸王所行多 則主於土地
    其國多大臣 而常興鬪諍
    當爲造弊眼 於是説如是
跎飢梨尼 跎飽*梨尼
師比丘 跪羅陀 𦳉偈陀 沙瑜投陀漚
阿夷比兜波 昧癉翅那旃 跪離那波羅
翅提尼陀槃尼 尼披散尼 摩呵曼那&T072933;
*梨那
其有於是。於我空耗所有財寶。令逮得
之。若過去則以是神呪。當以手授。重其手
足擁護於膝重於臏。常皆見重。爲脅見
重。使下見重。令頸見重。使心見重。令
四部衆。皆使見重。悉令平等。所從來處。
風散其華
漚那提奴 漚那提陀 漚彌提屠 漚提
屠取披鞬陀 叱闍叱者
朱陀闍陀 波沙提 波沙檀尼耶醯迦彌仇
彌遮羅翅 朱羅鈴摩尼 阿提陀
浮彌羨那伊兪羅頭 那翅祇禘彌 比闡
禘彌 薩披那樓 彌檀&T072933;南模 摩迦尼
禘比耶 令所祝吉 梵天勸助
  佛説護諸比丘呪經第二十
聞如是。一時世尊。遊於摩竭羅閲祇城東
在於奈樹間。梵志丘聚。從是北上。上錍
提山中天帝石室。爾時無數比丘。各各馳走。
怱怱不安。如捕魚師。布網捕魚。魚都馳
散。世尊遙見。無數比丘。各各馳散。擾擾不
安。佛問比丘。何爲馳散擾動如斯。若魚畏
網。比丘對曰。我遭患所在不安。遇諸賊
盜。鬼神羅刹。諸象及龍。餓鬼師子。及諸妖
魅。鬼魅非人。熊羆諸邪。溝邊溷鬼。蠱道巫
呪。佛告比丘。當爲汝説。常當救濟一切
擁護。諦聽善思念之。比丘答曰。唯然受教。
佛言。何等爲一切救濟擁護如是
阿軻彌 迦羅移 嘻隷嘻隷 般錍 阿羅
&MT04374; 摩丘 披頼兜 呵頭沙
翅拘犁 因提隷者比丘披漚羅須彌者羅難
在者羅
阿耆破耆 阿羅因阿羅耶 *耶勿遮坻&MT04374;
移阿&MT04374;
若不解脱我當勸解。爲其擁護救濟。令安
吉祥無患。若賊鬼神羅刹蠱道符呪。護四百
里周匝。無敢嬈者。其不恭順。犯是呪者。
頭破七分。所以者何。佛告比丘。今吾普觀
天上世間。若如是呪。呪願擁護。終無恐懼。
衣毛不竪。除其宿命。不請南無。世尊所
呪者。吉梵天勸助是呪
  佛説吉祥呪經第二十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衞城。是名曰轉法輪。
莫能踰者。是地廣普。若有嬈者。佛皆説之。
今當講誦。大人聖賢。具足歸彼。時佛告賢
者阿難。吾爲汝説神呪之王。汝當持之。諸
佛所説。至誠行。趣道行。十二因縁行。月行。
日行。賢者行。日月倶行。諦聽善思念之。阿
難言。受教而聽。如是
休樓 牟樓 阿迦羅 &MT04374;羅 莫迦垣羅颰
提 波羅鈴波芻阿尼呵 *耶提阿尼*耶
提阿提邪提頞禘末諦盧盧羅羅颰提摩那
羅羅波夷吒
無量總持。諸印之王。諸佛所説。爲至誠行。
爲修道行。平等跡行。日行。月行。如日月行。
佛語阿難。此總持句。爲佛之句。爲尊上句。
爲學句。聖賢之句。得利義句。所懷來句。無
兵仗句。若族姓子族姓女。若入此句。入
無數解百千之門。能分別説。佛告阿難。雪
山南脅。有大女神。名設陀憐迦醯晉名
攝聲
有五百子及諸眷屬。彼聞此經。即自起往。
擧聲稱怨。嗚呼痛哉。嗚呼何以劇乎。吾身
本時。取若千百衆生人精。以爲飮食。害命
服之。於今不堪。不能復犯。沙門瞿曇。爲
四部衆而設擁護。所以者何。若善男子善女
人。受是神呪。童男童女。入於郡國縣邑聚
落。持是吉祥呪。若諷誦説。無能嬈者。所以
者何。今沙門瞿曇所説神呪。遣逐非人。滅
除衆患。常住於此。而現於魔宮。諸弊魔言。
天王欲知沙門瞿曇。*以空汝界。今者天
王。當共被鎧。將諸群從。暫勒兵衆。譬如菩
薩初坐樹下。魔被以鎧甲。及諸兵衆。往詣
佛所。於是世尊告阿難曰。是大女神設陀
羅迦醯。止於雪山之南。與五百子倶。遙
聞如來説是神呪總持印呪。恐怖懷懅。衣
毛爲竪。及於諸魔一切官屬。及餘衆魔。於
時彼魔被其鎧翰。與眷屬倶。往詣世尊。惡
心欲詣沙門瞿曇。彼時有菩薩。名曰降棄
魔。降魔及官屬。還詣佛所。稽首聖足。叉手
歸佛。白世尊言。我已攝制於此弊魔及諸
官屬。發遣諸兵。并設陀迦醯大女神。而制
伏之。不敢爲非。亦不敢嬈。比丘比丘尼。清
信士清信女。不敢中害。無所妨廢。善哉世
尊。願説總持法印。爲四輩衆。令皆得擁護。
使得安隱。*唯佛加哀。普及人民令得安
隱。於是世尊。爲是神呪。應時欣笑。阿難問
佛。世尊何故笑。笑當有意。佛告賢者阿難。
汝寧見降棄魔菩薩道行殊特。降魔官屬。設
頭迦醯大女神技術皆以壞敗。心懷憂慼。
於彼忽然沒而不現。到斯説是總持之印。
爾時世尊。思此總持印王。攝伏一切諸惡
鬼神及諸妖魅。除一切嬈。伏鳩伏鳩休浮休
樓阿祇提。如是總持印王呪。其有鬼神・女
神・鳩桓・龍・金翅鳥。及諸弊獸一切衆魅。至
意有意在道斷他懷來爲食爲句。跡甘甞爲
月動搖善震動意爲心。何況細微無不微也。
其大徳總持。無擇無冥。而無所斷。其心誦
其十事讀於今笑。當所作者亦無所選。佛
告阿難。是無擇句。總持句。無所選句。安隱
句。擁護句。於諸衆人無所嬈句。無所害句。
禁制句。諷誦者句。爲四部衆則設擁護。人
與非人。不能犯也。若臥出時。所在寤寐。
無敢嬈者。況佛所説。其聞此呪。莫不安
隱。佛説如是。歡喜而去
生經卷第二



生經卷第三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佛説總持經第二十二
聞如是。一時世尊遊於摩竭。在法閑居。
佛之道樹初成道時。與萬菩薩倶。一切成
就。普賢菩薩。行於無願。其行無餘。及空
無菩薩。蓮花藏菩薩。寶藏菩薩。行藏菩薩。
妙曜菩薩。金剛藏菩薩。力士藏菩薩。無垢藏
菩薩。調定藏菩薩。與一萬菩薩倶。與一
佛世界三千大千塵數菩薩倶。各各從異佛
國。而來會此所。從方來化師子座。稽首
佛足。在於佛前。坐師子座。於時此等菩薩
大士。不計吾我。清淨無瑕。各心念言。於
此何因不可思議。諸佛世尊所有境界。無能
稱量。諸佛世尊本之所願。而有殊特。何因諸
佛如來感動。何謂所爲不可思議無罣礙行。
云何世尊。無念無想。致此殊特。於時世尊。
尋知此等諸菩薩心之所念。諸坐菩薩諸
佛無處亦無不住。欲問如來諸佛威神一
切光明。佛威神徳。精進無踰。而得皆立。皆
入諸佛諸總持法。廣大聖覺。是等所入。殊特
如此。無所罣礙。身之所入亦皆如此。諸佛
眷屬。棄捐諸瑕。諸佛之法。而不可獲。而常
安隱。於時蓮華藏菩薩。入諸法所趣之心。
無所罣礙。所念法門無諸弊礙。諸菩薩行
爲普賢願。合集等行。正住於願。入諸佛法。
見十方佛。加於大哀。度於無極。降伏衆生。
休息惡趣。一切菩薩。諸三昧定。覩了本
際。諸佛之慧。所行無盡。莫不歸伏。趣諸道
慧。皆照總持分別諸度蓮花之藏。其諸菩
薩。承佛聖旨。各自説言。諸佛盡聽。諸佛世
尊。所行無量。極大變化。隨其本相。曉了諸
法。一切皆知。諸佛超異。都無陰蓋。諸佛世
尊。普逮法界。入于法界。諸佛世界。有無處
所無所罣礙。何爲十。在兜術天。現盡壽
命。忽沒無能禁制。亦無有處。入母腹中。
十月而生。又棄捐家。而樂出外。心常欣悦。
坐佛樹下。積累一切諸佛之法。一時之頃。
普諸佛土示現。如來感動瑞應。常轉法輪。
悉殖徳本。分別解説。當得佛時。具成菩薩。
而以法成。諸佛世尊。永無住處。在在智慧。
而建立之。是爲佛子。無有處所。亦無所
住。復次佛子。諸世尊有十教目。何等十。教
化一切。諸度無極。皆除一切諸無智法。常
修大哀。有十種力。普轉法輪。教化群黎。
禁制衆生。成平等覺。開通萌類。令無所
住。於此無行相法自歸。已得寂然。亦教他
人至覺滅度。是爲十。復次佛子。復有十事。
疾見如來。何等十。適見諸佛。則覩衆生。便
棄一切。諸所歸趣。取要言之。速疾具足福
徳眷屬。速受諸徳之本。即得清淨。無所短
乏。便除狐疑。適見諸佛。爲衆生等。示于大
乘。令無所畏。尋得成就。爲不退轉。適得
逮見諸佛世尊。疾求分別衆生之源。而開
度之。便逮度世淨衆生根。適得逮見諸佛
世尊。便無弊礙。是爲十。佛説如是。諸菩薩
聞經歡喜
  ◎佛説所欣釋經第二十三
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衞祇樹給孤獨園。與
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倶。所欣釋子。多
所遊至。出入無節。所詣門族。不可稱計。
或晨或冥。或早入冥出。於時阿難・優陀・薄
拘盧等。合會一處。謂所欣釋子曰。賢者
何爲而多行來。不知時節。何不時出時入。
所詣之處。不自節量。所欣釋子。尋罵衆
賢。出麤獷辭。卿等無智。擾擾搖動。不能自
安。喧呼惡口。卿等懈怠。不爲衆僧有所興
立。吾今出入。常爲衆僧。嚴辦所當。卿等能
任如是勞乎。爲諸衆僧。有所辦耶。勿得
謂吾多有事理。諸賢多務。甚於吾身。所欣
釋子。卿等且復有所合辦。知何如吾辦衆
僧事。時諸比丘。同共發意。彼時三人。言
語柔軟。威徳殊妙。依本福行。多所獲致。
過踰於彼。所欣釋子。鈍愚男子以卒暴決。
愚騃自用。強有所求。不得如志。有一異
天。詣長者家。得滿大甖若干供養。賢者阿
難。詣他長者。以柔軟辭。宿徳堅強。爲説經
法。令其家人歡喜踊躍。從得分衞。大獲供
養。隨意所施。不強不求。時諸比丘往啓佛。
具説本末。佛告諸比丘。於此四人。不但今
諍功分衞。唯有一人。所獲薄少。餘人
得多。阿難比丘。衆人勸助一切所安。往古
久遠不可計時。於他異土。時有四人。以爲
親厚。相斂聚會。共止一處。時有獵師。射獵
得鹿。欲來入城。各共議言。吾等設計。從
其獵師。當索鹿肉。知誰獲多。倶即發行。
一人陳辭。出其&MT02855;言。而高自畜。咄卿
男子。當惠我肉。欲得食之。第二人曰。
兄施肉。令弟得食。第三人曰。仁者可愛。
以肉相與。吾思食之。第四人曰。親厚
肉。*唯見乞施。吾欲食之。倶共飢渇。時
獵師察四人言辭。各隨所言。以偈報曰
    卿辭甚麤*&MT02855; 云何相與肉
    其言如刺人 但以角相施
復以偈報第二人曰
    此人爲善哉 謂我以爲兄
    其辭如肢體 便持一脚與
復次第三人以偈報曰
    可愛敬施我 而心懷慈哀
    辭言如腹心 便以心肝與
復次第四人以偈報曰
    以我爲親厚 其身得同契
    此言快善哉 以肉皆相施
於時獵師。隨其所志言辭麤細。各與肉分。
於時天頌曰
    一切男子辭 柔軟歸其身
    是故莫麤言 衰利不離身
爾時佛告諸比丘。第一麤辭則所欣釋子。第
二人者颰陀和黎。第三黒優陀。第四阿難也。
天説偈者。則吾身。爾時相遇今亦如是。
  佛説如是。莫不歡喜
佛説國王五人經第二十四
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衞祇樹給孤獨園。與
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倶。爾時諸尊比丘。
各發心言。賢者舍利弗。賢者阿那律。賢者阿
難。輸輪。及諸弟子五百之衆。本倶一時棄
家爲道。無所貪慕。不志世榮。悉爲沙門。
時舍利弗。嗟歎智慧最爲第一。斷衆狐疑。
和解鬪諍。分別道義。無所不通。如冥中
有炬火。多所炤曜。時阿那律。嗟歎巧便。
爲衆人匠。多所成就現若干術。令人喜
悦。工巧第一。於時阿難。歎嗟端正色像
第一。顏貌殊妙。見莫不欣。衆人愛重。一切
尊敬。歎爲佛有三十二相。於時輸輪。既勤
修習。未曾有懈。嗟歎精進。世間無倫。又能
入海。多所成辦。如來世尊。現生釋種。棄
國捐王。得成佛道。端正無比。色像第一。
如星中月。光明超日。體長丈六。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其聲八部。出萬億音。所講説法。
天龍鬼神。人物之類。各得開解。皆得其所。
佛諸兄弟。伯叔之子。雖各自譽皆歸命佛。
以爲弟子。佛之功徳。不可稱限。從無數百
千億劫。積累功徳。自致得佛。爲一切人示
其道路。倶往詣佛。問其本末。誰爲第一。
我等聚會。各各自歎己之所長。佛告比丘。
此諸人等。不但今世各自稱譽常歎己身第
一無雙。前世亦然。生生所歸。皆伏吾所。吾
尊無極。所以者何。乃往過去無數久遠世時。
有一國王。名曰大船。國土廣大。群僚大臣。
普亦具足。其土豐熟。人民熾盛。王有五子。
第一智慧。第二工巧。第三端正。第四精進。第
五福徳。各自嗟歎己之所長。其智慧者。嗟
歎智慧天下第一。以偈頌曰
    智慧最第一 能決衆狐疑
    分別難解義 和解久怨結
    能以權方便 令人得其所
    衆庶覩歡喜 悉共等稱譽
第二者。嗟歎工巧。以偈頌曰
    工巧有技術 多所能成就
    機關作木人 正能似人形
    擧動而屈伸 觀者莫不欣
    皆共歸遺之 所*技可依因
第三人。嗟歎端正以偈頌曰
    端正最第一 色像難比倫
    衆人觀顏貌 遠近莫不聞
    皆來尊敬之 愼事普慇懃
    家人奉若天 如日出浮雲
第四人。嗟歎精進。以偈頌曰
    精進爲第一 精進入大海
    能越諸患難 多致珍寶財
    勇猛多所能 由是無所礙
    家業皆成辦 親里敬欣戴
第五人。嗟歎福徳。以偈頌曰
    福徳爲第一 所在得自然
    富樂無有極 生生爲福田
    福爲天帝釋 梵天轉輪王
    亦得成佛道 具足道法王
各各自説己之所長。各謂第一。無能決者。
各自立意。不相爲伏。轉相謂言。吾等各當
自試功徳。現丈夫之相。遠遊諸國。詣他
土地。爾乃別知殊異之徳。誰爲第一。時智
慧者。入他國土。推問其國。人民善惡。穀米
貴賤。豪富下劣。聞其國中。有兩長者。豪富
難及。舊共親親。中共相失。衆人搆狡。鬪使
成怨。積有年歳無能和解者。其智慧者設
權方便。齎好饋遺百種飮食。詣長者門。求
索奉現。長者即見。進其所齎餽遺之具。以
其長者名。辭謝問訊。前者相失。以意不及。
衆人*搆狡。遂成怨結。積年違曠。不得言
會。思一侍面叙其辛苦。故遣飮食饋遣之
物。*唯見納受。無見譏責。亦無父怨母讎。
故遣吾來。以相喩意。其長者聞。欣然大悦。
吾欲和解。其日久矣。但無親親以相喩意。
乃復辱信。枉屈相喩。誠非所望。同念厚意。
便順來旨。不敢違命。其智慧者。解長者意。
㸌然無疑。辭出而退。詣第二長者。亦復
如是。解喩其意。如前所言。便共尅期。共會
其處。聚合衆人。和解仇怨。應時醼飮。
作諸伎樂。共相娯樂。各各相問本末和解
意。乃知此人以善權和解兩怨令親如
故。各自念言。吾久相失。一國中人。不
和解。乃使此人遠來相聞和解。其恩難量。
非辭所盡。各出百千兩金。而奉遺之。即持
此寶。與諸兄弟。以偈頌曰
    言辭所具足 辯能造經典
    正士能博聞 安隱至究竟
    觀我以智慧 致此若干寶
    衣食自具足 并及布施人
時第二工巧者。轉行至他國。應時國王。喜
技術。即以材木。作機關木人。形貌端正。
生人無異。衣服顏色。黠慧無比。能工歌
舞。擧動如人。辭言。我子生若干年。國中恭
敬。多所*餽遺。國王聞之。命使作*技。
王及夫人。升閣而觀。作伎歌舞若干方便。
跪拜進止。勝於生人。王及夫人。歡喜無量。
便角&T030302;眼。色視夫人。王遙見之。心懷忿
怒。促勅侍者。斬其頭來。何以*&T030302;眼視吾
夫人。謂有惡意。色視不疑。其父啼泣。涙出
五行。長跪請命。吾有一子。甚重愛之。坐
起進退。以解憂思。愚意不及。有是失耳。
假使殺者。我共當死。*唯以加哀。原其罪
亹。時王恚甚。不肯聽之。復白王言。若不
活者。願自手殺。勿使餘人。王便可之。則
拔一肩榍。機關解落。碎散在地。王乃驚
愕。吾身云何瞋於材木。此人工巧。天下無
雙。作此機關。三百六十節。勝於生人。即以
賞賜億萬兩金。即持金出。與諸兄弟。令
飮食之。以偈頌曰
    觀此工巧者 多所而成就
    機關爲木人 過踰於生者
    歌舞現伎樂 令尊者歡喜
    得賞若干寶 誰爲最第一
第三端正者。轉詣他國。人民聞有端正者。
從遠方來。色像第一。世間希有。人民皆
往奉迎。飮食百味。金銀珍寶。用上遺之。其
人作伎。衆庶益悦。瞻戴光顏。如星中月。
貴之女。多有財寶。衆藏盈滿。獻致珍異無
數億寶。得此寶已。與諸兄弟。以偈頌曰
    善哉色如花 端正顏貌足
    女人所尊敬 又得常安隱
    衆人所觀察 猶如星中月
    今致若干寶 自食并施人
第四精進者。轉詣他國。到一江邊。見一
檀樹。隨流來下。脱衣入水。泅截接取。國王
家急求栴檀。即載送上。金得百萬。所得
之寶。不可稱計。與諸兄弟。以偈頌曰
    精進最第一 勇猛能入海
    致於衆珍寶 以給家親屬
    頼我浮江水 接得妙栴檀
    致金若干數 自食及施人
第五福徳者。轉詣大國。時天暑熱。臥于樹
下。日時昳中。餘樹蔭移。此人所臥。樹蔭不
動。威神巍巍。端正姝好。猶如日月。彼國王
薨。無有太子可嗣立者。衆人議言。當求
賢士以爲國主。募人四出。選擇國内可應
立者。使者按行。見一樹下。有此一人。於
世希有。臥於樹下。樹蔭不移。心自念言。此
非凡人。應爲國主。尋往遍啓。國之大臣。
具説本末。於時群臣即嚴威儀。導從騎乘。
印綬冠幘。車駕衣服。則往奉迎。洗沐塗香。
衣冠被服。佩帶畢訖。皆拜謁稱臣。昇車入
宮。南面立詔。國即太平。風雨時節。即
勅外。詔有四人。一者智慧。二者工巧。三者
端正。四者精進。召至中閤。一時倶集。令
住侍衞。時福徳王。以偈頌曰
    有福功徳者 得爲天帝釋
    帝王轉輪王 亦得爲梵王
    智慧及工巧 端正并精進
    皆詣福徳門 侍立爲臣僕
時福徳王。遂以高位。署諸兄弟。各令得所。
佛告諸比丘。爾時智慧者則舍利弗是。工巧
者則阿那律是。端正者則阿難是。精進者則
輸輪是。福徳王者。即吾身是。此等爾時
各自稱歎己之所長。以爲第一。於今亦然。
昔爾時世皆不如吾。而各自嗟歎。吾成佛
道。三界之尊。今皆歸吾。以爲弟子。依佛得
度。佛説如是。莫不歡喜
  佛説蠱狐烏經第二十五
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衞祇樹給孤獨園。與
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倶。爾時佛告諸比
丘。調達凶危。横見嗟歎者。不得其理。拘迦
利比丘。嗟歎調達。調達亦復歎拘迦利比
丘。其彼二人。横相嗟歎。無義無理。諸比
丘聞。往白世尊。唯然大聖觀拘迦利比丘。
因依正典。縁法律教。以信出家。而爲沙門。
横歎調達。以非爲是。不得義理。又彼調
達。嗟歎拘迦利比丘。以非爲是。以是爲
非。佛告諸比丘。今此輩愚騃之等。不但今
世横相嗟歎以非爲是以是爲非。前世亦
然。乃往過去久遠世時。黄門命過。親里即
取棄&T068285;樹間。彼時蠱狐烏鳥。來食其肉。時
共相嗟歎。樹間烏爲狐説偈曰
    君體如師子 其頭如仙人
    脂猶鹿中王 善哉如好華
於時蠱狐。即樹間。以偈讃曰
    誰尊在樹上 其慧第一最
    其明炤十方 如積紫磨金
於時烏。以偈報。頌曰
    君則大師子 欲見君故來
    君脂如鹿王 善哉得利義
蠱狐復以偈報。頌曰
    誠信實相知 倶相歎至誠
    合積紫磨金 所問服食此
爾時去彼不遠。有大仙人。處於閑居。淨修
爲道。聞狐及烏轉共相譽。心自念言。彼等
之類。横相咨嗟。彼言皆虚。無一誠實。以偈
問曰
    吾久見所興 至此倶兩舌
    自藏於樹間 倶食於人肉
於時烏瞋恚。以偈報仙人
    師子及孔雀 共食於禽肉
    於彼髠滅頭 次第而求活
仙人以偈答曰
    &T068285;樹臭下極 一切鳥所惡
    衆鹿所依因 棄死黄門身
    汝輩下賤物 倶來聚會此
    食於黄門身 自稱爲上人
佛告諸比丘。欲知爾時蠱狐者調達是。烏
者拘迦利是。仙人者則菩薩是。爾時倶共相
歎。以非爲是。以是爲非。於今亦然
  佛説比丘疾病經第二十六
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衞祇樹給孤獨園。與
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倶。時一比丘。疾病困
篤。獨自一身。無有等類。無有視者。亦無
醫藥衣被飯食。不能起居。惡露自出。身臥
其上。四向顧視。無來救濟者。便自歎息。今
日吾身。無救無護。時阿難見往白佛。唯然
大聖。吾身今日。得未曾有。如來世尊。大慈
大哀。有苦比丘。當念救濟。吾乃往世無
數劫時。救此比丘疾病之患。於今世亦然。
乃往過去久遠世時。於空閑處。多神仙五通
學者。在彼獨處。各各相勸。轉相佐助。各各
取果。以相給足。以作籌筭。設使疾病。轉相
瞻療。時有摩納學志。有所緩急。常馳
趣。有一學志。若有急緩疾病之厄。初不視
瞻。時彼學志。有急緩時。無有救者。則自獨
立。無伴無侶。彼於異時。身得疾病。無療
瞻者。亦無持果授與食者。是時五通仙人
見彼和上。見之如是。心自念言。此人孤
獨。無有救護。心慜念之。即往到其所。即問
之曰。摩納學志。卿強健時。頗有消息。問訊
不寧。有親厚朋友乎。即時報曰。無也。和*
上亦無親友知識之厚。我之父母。家屬親
里。去此大遠。又問曰。此梵志。共頓一處。不
與親友結爲知識耶。答曰。無也。和*上答
曰。不結親友。無有知識。以何爲人。卿見
餘人。展轉相敬。展轉相事。卿獨不也。今日孤
獨。無救護。於時仙人。扶接摩納。使之令
坐。將詣自所頓處。勸之安心。將詣親*厚。
而以療治則頌偈曰
    棄捐于妻子 出家無所慕
    卿和上*爲父 等類則兄弟
    頓與梵志倶 而不相供視
    得疾病困篤 孤獨無所依
    察子見此已 梵行爲親友
    普行子恭敬 展轉相瞻視
時佛世尊。往詣比丘。而問之曰。今得疾病。
有瞻視醫藥床臥具乎。白曰。孤獨無瞻視
者。無醫無藥。去家甚遠。離於父母無有
兄弟。親里伴侶。無供侍者。世尊又問。卿強
健時。頗瞻視問訊有疾者不。答曰。不也。
世尊告曰。卿強健時。不瞻視人。不問訊疾
病。誰當瞻視卿乎。善惡有對。罪福有報。
恩生往反。義絶稀疎。佛爲一切三界之救。
救度五道。當捨卿耶。前世救卿。今亦當然。
佛扶起之。欲以水洗。時天
如伸臂頃。忽然來下。欲洗浴之。佛言拘
翼。卿在天上香潔之中。安能救洗穢濁臭
處。天帝釋答曰。向者世尊説。此比丘本不瞻
人。不視疾病。孤獨無救。佛爲十方一切之
救。功徳具足。無所乏少。尚瞻視之。況我罪
福未斷。而不興福耶。時佛手洗。天帝水灌。
還復臥之。飮其醫藥。即時除愈。爲説經法。
即時得道。世尊以偈而讃之曰
    人當瞻疾病 問訊諸危厄
    善惡有報應 如種果獲實
    世尊則爲父 經法以爲母
    同學者兄弟 因是而得度
佛説如是。莫不歡喜。
  佛説審裸形子經第二十七
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衞祇樹給孤獨園。與
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倶。爾時有國王。
因梵志女而生一子。名曰至誠。外道異學。
審裸形子。而爲作子。其裸形子。智慧聰明。
有超異之慧。有所講説。多所降伏。於
諸經典無所不博。普爲衆人。共其國王。
博達衆誼。往詣世尊。其尼揵有四姉弟。
因梵志生。敬樂異學。一名饕餐。二名興
貪。三名金誠。四名誠雪。時裸形子。遣詣佛
所。欲試世尊。皆受法則悉知經誼。具來我
説。爾時姉弟。各相謂言。吾等共詣沙門瞿曇
所。試其擧動。行歩進止。取其長短。便共往
詣。棄捐居家。悉爲沙門。受具足戒。時佛世
尊。以往世喩。而開化之。導示本原。諸根
所從。功徳之本。棄捐貢高。除其憍慢。皆得
羅漢。時裸形子。問諸姉弟。所試云何。諸
女則以無央數誼。嗟歎世尊。稱譽經典法
律之妙。不可勝限。時裸形子。不受女言。汝
等以家事往欲試亂道。反爲世尊所見
攝取迷惑誑詐。譬如有人行入水中。洗去
垢濁。令身淨潔。反溺水死。汝等如是。欲往
試佛壞其道意。視其擧動。取其長短。反
爲瞿曇所見迷惑。沒溺自失不得濟己。
譬如有人行入*果樹。欲採好*果。反爲禽
獸虎狼所食。亡身不還。汝等如是。往試
沙門瞿曇。取其法則擧動長短。以來語吾。
而反沒溺。爲所問瞿曇所惑。譬如蛇虺
弊蟲兇惡之人。尚可親近。可信可樂。可致
吉祥安隱之法。世尊瞿曇。求是功徳安隱之
誼。終不可得。諸女答曰。世尊道徳去人四
虺瑕穢之毒。令人安隱寂然。虚空尚可有
瑕。如來世尊未曾有短。男女見之。莫不
安隱。時爲我等。説微妙誼。咨歎道稱。我等
歡喜。稽首歸命。時比丘僧。具足啓佛。唯然
世尊。且觀外學裸形子。有異語誹謗佛
道。反譏諸女。汝等何故歸命世尊。觀其擧
動。當取長短而來語我。反爲迷惑沈溺。其
身不能自濟。佛告諸比丘。裸形子遣四女
人。欲來試佛取其長短世尊無瑕。何從取
闕。佛尋開化。皆令得度。至無著證。乃往古
久遠世時。有一國王。名曰迦隣。與他國王。
結爲怨仇。欲往壞之。即遣四女。端正殊妙。
姿顏無雙。而往試之。取其長短。爲内匿賊。
詣阿脂王許。時阿脂王。有尊太后。端正殊
好。無不尊敬。威神巍巍。殊徳無量。無有瑕
穢。柔和無*&MT02855;名稱遠聞。安詳柔和。迦隣王
女。嗟歎阿脂王功徳世之希有。名稱遠聞。八
方上下。莫不宣揚。我等父王。諱爲迦隣。故
相遣來。以相給侍。奉在左右。我父王辭曰。
其王徳殊。微妙難及。無有瑕垢。安詳不暴。
忍辱無穢。與人語言。才辯殊異。聞名輙伏。
我不受言。其國屬阿脂王。爲大國主。
國號曰虚空。王所止處。有一大臣。名曰細
那。聰明智慧。聖達難及。卒慧尋答。爲王輔
臣。時迦隣王。不隨女言。棄詣大國細那土
界。與大衆倶。周匝圍遶。王問傍臣。當奈
之何。吾自開門而捨去。入此他門。傍臣對
曰。無得恐懼。天王自安。譬如師子處於林
間不畏樹木。今住於此。亦復如是。城郭則
安。得護無患。以偈頌曰
    以自開其門 反入此國界
    阿蘭之大土 如師子林樹
    安護而得護 自然無所畏
    其欣踊國王 可以長安隱
人健論誼。其言流溢。阿脂王聞其迦隣王。
以財利故及其名稱。發意所趣。則歎頌曰
  此事大佳 微妙難量
    名徳流布 無有衆惡
    能堪住法 將無於此
    有所誑詐
又問曰。其此仙人。天帝之神。皆遊迦隣國
界。威神廣大。彼聞我徳。即當得勝。其迦隣
王。便當破壞而自降伏。時阿脂王。心自念
曰。彼諸仙人。終不妄語。諸仙人曰。吾當
得勝。功徳無量所説如此。諸臣報曰。唯然
大王。仙人至誠。終不虚言。以偈頌曰
    諸迦隣得勝 縁是而降伏
    阿脂王失計 仙人説如是
    善哉言質直 所興無所失
    以何説此言 自然有聲音
    天王當知之 言至誠于斯
    所行無放逸 而當得勝
    又言阿脂王 而當復得勝
    此云何至誠 更爲我解説
大臣答曰。不曾聞乎。失聖仙人剛強難化。
手執利劍。像貌可畏。丈夫男子以人民故。
承其徳本。而降伏之。不言自歸。其阿脂王。
爲大丈夫。方便校計。亦復如是。又其眷屬。
和順承教。無有異心。志不離別。所作無上。
威徳巍巍。假使阿脂王不得勝者。今願天
王。目自覩之。以王勇猛。計策方便。權𢯇
難及。終不破壞。設不相信。且自目見。以偈
頌曰
    方策尊雄計 知時強精進
    勇猛有權略 察此則知勝
    阿脂名徳忍 開化諸瞋恚
    阿脂王堪任 迦隣焉得勝
時王不用言。興師起兵。往詣阿脂國。其欣
踊兵。大臣輔佐。聰明智慧。勇猛精進。以無
上心。和不離別。又阿脂王。身自勇健。其力
聖強。應時得勝迦隣王。迦隣王伏。自歸謁
拜。生捕收攝。尋便放之。於是天帝釋以偈
頌曰
    賢聖歎忍辱 開化諸瞋恚
    降伏迦隣王 阿脂王獨勝
佛告諸比丘。欲知爾時迦隣王者審裸形
子是。阿脂王者則我身是。欣踊大臣則舍利
弗是。帝釋者阿難是。爾時相隨。以爲伴黨。
義理相化。上下相承。今亦如是。佛説如是。
莫不歡喜
  佛説腹使經第二十八
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衞祇樹給孤獨園。與
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倶。爾時其國米穀
踊貴。人民飢餓。佛諸比丘。各欲散去流
遊諸國以爲歳節。賢者阿難。博聞多智。
於法無厭。辯才無礙。佛所説經。爲無數人。
護受經典。精進難及。心自念言。假使世尊。
詣於餘國。而造歳節。處於他域。無央數人。
失其徳本。坐具無所乏少。假使如來。止此
舍衞。而爲歳節。多所安隱。爲成徳本。於
時世尊。愍傷群黎。欲救護之。入舍衞
城。波斯匿王。傍臣人民。往詣國王。阿難自
往。説此本末。王波斯匿聞阿難言。請佛三
月及比丘衆。若干種饌。飮食具足。病痩給
藥。一切所安。隨其所樂。如是三月。無所乏
少。佛比丘衆。舍衞歳節。時諸比丘。心自念
言。賢者阿難。功徳難及。得未曾有。行權知
時。曉了誼理。勸化國王波斯匿。供養世
尊及比丘衆。歳節三月皆令安隱。令比丘衆
九十日中無有憂慮。一切施安所供無乏。
令比丘衆各自安隱。不復遊馳至於他國。
時佛徹聽聞諸比丘共議此事。尋即往到
比丘衆所。汝等向者何所講論。諸比丘衆。
具足本末。啓白如來。佛告比丘。賢者阿難。
非但今世行權知時。前世亦然。行權方便。
乃去往古久遠世時。波羅奈國。時有王名
梵達。王有大徳。名稱遠聞。時國飢饉。米穀
踊貴。人民飢餓。乞者衆多。無以可供。王憙
施與。四面來乞。集如浮雲。十方皆至。隨力
所任而供給之。布施如是無有休息。穀米
遂貴。天轉旱酷。不復降雨。所種不收。人民
飢困。乞者日滋。詣王宮門。倉廩虚竭。時
諸臣吏。各共議言。今此國王。敢來乞者。尋
即施與。不能逆人。天旱不雨。乞者遂甚。米
穀踊貴。倉庫虚盡。將欲壞國。時諸大臣。欲
救護國。往詣王所。具足爲王啓説此議。王
所施與。今可省息。於法可依。須後豐有。爾
乃復施。王告之曰。吾所施與。不能懈止。寡
人有令。志願布施。焉違本心。又來乞者。何
忍逆之。其不來者。乃無所施。時諸群臣。各
共誼言。吾等於宜當共作計。令諸窮士不
得來乞。爾乃斷耳。於時王施未曾懈廢。
心自願言。令諸倉穀。莫使消減。時諸法明
吏。告勅四遠。不得令往從王乞匃。敢有
乞者。皆受誅罰。棄命都市。四遠乞者。來詣
其國。聞此急教。不敢行乞。不得見王。愁
憂懊惱。問諸大臣。審有是命。又問父母。實
有急教。不得乞乎。答曰有之。不得行乞。
乞者又問。假令遠方有諸使吏。東西南北。
皆足廩價穀糧飮食。今此臣吏。獨欲飮食。
故出惡教。勅諸四遠。諸貧窮乞士。不得
詣門從王乞匃。假使乞者罪皆應死。*唯遠
方使。得見倉庫。展轉傳語。衆人皆知諸
臣所建非王所爲。有一梵志。飢窮經日。
欲行乞匃。以救其命。遍行求索。給足妻子。
假使穀賤。乞匃易得。所獲無量。設穀
貴。乞匃難獲。馳走乞匃。無所不至。纔得
活命。心懷憂悴。不可復言。其婦於時謂梵
志言。汝遭勤苦。乞匃遇患。無所不至。而
不能得。何不詣王從其乞匃。本聞國王。
敢有乞者。不逆人意。梵志答婦。汝不
聞耶。國王有令。不得令人詣王乞匃。
*唯遠方使。乃得進見。給其廩價。餘人乞者。
皆當見斬。梵志答婦。我身今日。欲得求
安。反見危害。既依仰他。復見毀辱。其婦答
曰。如諸臣吏。告勅四遠。*唯遠使得前。
不聽餘人。卿自應言。從遠使來。欲見大
王。食乃得度。於時梵志。即受婦言。執杖
奉使。著奉使冠。詣王宮門。門吏曰。子所
從來。答曰。從遠使來。門吏白王。啓其
本末。即時現之。子所從來。今十六國。穀米
*飢貴。各自守界。何從自到。從何國來。
吏具問是已。梵志答曰。聞服王徳故被使
來。吏又問曰。於是國界。見彼國耶。聚落
墟聚。足可達知。假使爲己。唯願天王。獨爲
已者。所求易得。欲見大王。故來求見。門
吏問之。其對如是。王曰現之。梵志即入。王
問之曰。爲誰使來。梵志對曰。求不恐懼。
唯見聽許。乃敢啓王説所使來。王告之
曰。便具自説原除恐懼。王又問言。與誰
爲使。梵志啓曰。大王欲知之。我腹使來。於
時梵志。即説頌曰
    衆人求財利 或遇諸怨賊
    我爲腹使來 國主*唯願恕
    誰爲最尊勢 誰其第一先
    我實爲腹使 大王勿罪責
    諸佛及縁覺 聲聞聖弟子
    捨置寂然處 入城落聚乞
    窮厄無所依 生身遭苦患
    今我爲腹使 *唯人尊見恕
於時王愍傷之。則以偈報梵志曰
    梵志當施卿 赤牸牛千頭
    乃與犢子倶 焉得不惠使
    吾爲諸使者 給與所飢乏
    爲使者作使 加施無恐懼
佛告諸比丘。欲知爾時梵志者阿難是也。梵
達王者波斯匿王是。爾時阿難。開化令悦。戴
仰無量。於是阿難。今世在國。復化波斯匿
王。穀米飢饉。供養世尊及比丘衆。三月之中
無所乏少。是故比丘。當學善言柔和之辭。
當作巧辭方便之語。是諸佛教。佛説如是。
莫不歡喜
  佛説弟子過命經第二十九
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衞祇樹給孤獨園。與
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倶。爾時異比丘有
弟子。志性温雅。功徳殊異。意行仁賢。至誠安
隱。身常侍從宿衞和*上。恭順良謹。精進難
及。順從法教。不違師命。於時短命。宿世
鍾。其壽薄少。幼小亡沒。即生天上。在
忉利宮。適生天上。則觀天上不久堅固。
覩大火。吾本所志。不得如意。不至究
竟。與善師友不能相守。今捨善師反隨
惡友。於是違遠至尊和*上。及阿夷梨。衆諸
等類。修梵行者。四輩弟子。比丘比丘尼。清
信士清信女。有佛世尊。普一切智。其慧遍
見。號曰如來至眞等正覺。今悉違遠大聖
世尊。和*上師友及諸同學。無央數劫百千之
數。難値難見。興于世間。不可得遇。講説
經典。深妙優奧難限。未曾所念。口不發言。
而爲安隱。皆開化之。分別智慧。説諸縁起。
各各解了。我從有因。無央數劫。所未聞見。
悉爲解決。吾本遭遇和*上可値此經典法
律。棄家爲道。得作沙門。不至超異。如是
等類。所當興立。不得究竟。今反當爲放
逸行乎。今吾寧可先詣世尊諮受經義。則
自曉責。感傷己身。即以其夜。威神光光。明
徹遠照。往詣世尊。&T032567;首足下。却住一面。佛
見其心眞正樂道。純淑在法。爲説四諦苦
集盡道。即見四諦。於是世尊。如其本根。而
爲分別。得至果證。歡喜踊躍。受其嚴戒。&T032567;
首佛足。右三遶已。忽然不現。於時和*上。
心念弟子功徳性行。愁憂感結。泣涕雨涙。
不能自解。等類諫喩。不能究思。於時比
丘。往啓世尊。世尊告曰。呼比丘來問之。比
丘何爲憂惱。不能自解。比丘白曰。弟子終
*沒。佛言。何故愁憂不能自解。比丘白曰。唯
然世尊。我彼弟子。甚大良謹。仁賢温雅。名徳
難量。未有究竟。而中夭*沒。以故憂悒。不
能自寛。佛告比丘。勿復愁憂。所以者何。
卿之弟子。已至究竟。得生天上。今日夜半。
至於佛所。威神巍巍。光明遠照。稽首足下。
却住一面。吾爲天子。講説經法。具足廣普
分別聖諦。於是天子。即於座上。成至聖
法。佛爲比丘。説此本末。即時歡喜。除其愁
憂。不復涕泣
於時世尊。教彼比丘。除憂惱患。時諸比
丘。各心念言。得未曾有。大聖世尊。以無
上藥。療此比丘憂惱之患。於彼弟子。疾病
命過。愁憂懊惱。無能解者。見佛世尊。衆患
皆除。眞爲如來至眞等正覺。於億千劫。歌
頌佛徳。不可窮盡。佛時遙聞諸比丘衆共
議此事。佛即往詣告諸比丘。向者共會爲
何所論。比丘白佛。唯然世尊。向者共會歎
佛功徳。聖尊無量。度諸未度。濟諸未脱。
滅諸未滅。療治一切婬怒癡患。爲無上醫。
常以法藥。療諸心病。向者蠲除比丘憂患。
以是踊躍不能自勝。佛告諸比丘。如汝所
云。今此比丘。見弟子終。愁憂感結。不能
自解。獨佛世尊。前世宿命。亦復如是。乃去
往古久遠世時。有異閑居。一象生子。墮地
未久。其母終亡。去彼不遠。仙人所處。有
上威神功徳具足。志懷大哀。遙見象子。其
母命終。*纔能擧足。東西遊佯。不能自活。
即時扶將。詣所止頓。飮之以水。採果飼
之。彼時象子。仁和賢善。功徳殊妙。樂于義
理。冀得安隱。無有憂患。除諸衆惱。於時
仙人。臥起同處。身形轉長。衣毛鮮澤。則以
水漿。供養仙人。其好*果蓏。然後自食。往反
慇懃。奉侍不懈。彼時仙人。愍哀象子。觀其
徳行。愛之如子。視之無厭。敬之無極
時天帝釋則時發念。今此仙人志在象子。猗
念無厭。今我寧可別令愁慼。時天帝釋。示
現試之。化使象子忽然死地而血流離。仙
人見之。象子死亡。憂愁叵言。涕泣横流。不
能自解。餘仙人聞。來諫曉之不能除憂。
不復食飮。時天帝釋。自以其身。住在虚空。
即爲仙人。而説偈曰
    仁者以棄家 至此無眷屬
    諸仙人之法 憂死非善哉
    假使悲涕泣 能令死者生
    皆當聚憫泣 假啼哭不活
    已習共頓止 而與象子倶
    則有愍恩情 不得不愁憂
    死人哭於死 其有啼哭者
    明智不懷憂 仙人慧何啼
時天帝釋。令其仙人懷憂惱已。即令象子
使活如故。於時仙人見象子活。尋大踊
躍。不能自勝不復愁憂。時天帝釋。即尋
爲仙人。而説頌曰
    以拔卿憂惱 心所懷愁慼
    於今仁無患 而除子憂慼
    令人離愁惱 及一切親屬
    如卿今日歡 見象子起
時天帝釋以偈頌曰
    吾愍傷卿故 欲除諸憂慼
    故興此因縁 増益於塵勞
    明者曉了斯 恩愛生苦患
    則察其内外 無得興變化
佛告諸比丘。欲知爾時仙人者則今此和
上是。時象子者死弟子是也。天帝釋者則
身也。爾時相遇。今亦如此。佛説如是。莫
不歡喜
生經卷第三



生經卷第四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佛説水牛經第三十
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衞祇樹給孤獨園。與
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倶。爾時佛告諸比
丘。乃昔去世有異曠野閑居。彼時有水牛
王。頓止其中。遊行食草。而飮泉水。時水牛
王。與衆眷屬有所至湊。獨在其前。顏貌姝
好威神巍巍。名徳超異。忍辱和雅。行止安
詳。有一獼猴。住在道邊。彼見水牛之王與
眷屬倶。心生忿怒。興于嫉妬。便即揚塵瓦
石。以坌擲之。輕慢毀辱。水牛默然。受之
不報。過至未久。更有一部水牛之王。尋從
後而來。獼猴見之。亦復罵詈。揚塵瓦石打
擲。後一部衆。見前牛王默然不報。効之忍
辱。其心和悦。安詳雅歩。受其毀辱。不以爲
恨。是等眷屬過去未久。又有一水牛犢。尋
從後來。隨逐群牛。於是獼猴。逐之罵詈。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