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乘入道次第開決 (No. 2823_ 曇曠撰 ) in Vol. 00

[First] [Prev] 1212 1213 1214 1215 1216 1217 1218 1219 1220 1221 122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823 [cf. No. 1864]
大乘入道次第開決

    京西明道場沙門曇曠撰
夫登峻宇者必先拾級。陟層樓者咸歴階墀。
況乎覺道崇高不憑行位。眞源綿夐豈越資
糧。是以時積三祇行周四等。堅精六度炳煥
二心。乃獲圓常方登極果。未可朝聞其道夕
希徳滿。譬乎纔艤方舟即期越海。懈怠菩薩
非此無誰。故欲遠剋菩提必行大道。入道次
第繋頼㼼明。雖事具群經然詎能圓攬。不有
編録其可覿乎。大唐開元初有樸陽大徳身
號智周。我大唐三藏曾孫弟子。慈恩大師之
孫弟子。河南法師之親弟子。即是青龍大師
異方同學。内窮三藏外達九流。爲學者師宗
作詞場雄伯。工手著述妙手讃揚。所撰章鈔
凡十數部。即法花攝釋唯識諠祕因明決擇
皆所造也。雖不至長安而聲聞遐被關輔諸
徳咸仰高風。然觀其述作文約義著。究其
所志既慈具悲實。謂間生英賢傳法菩薩者
也。恐初學者望法海而忙然。瞻義山而永退。
遂乃纂大教之樞要。擧法網之大綱。爰示方
隅撰茲義記。然入道次第通乎三乘。唯我大
乘方稱至極。今明最勝究竟大乘。故言大乘
入道次第 言大乘者。總而言之不過四種。
謂如常説教理行果。皆廣包故名之爲大。並
能運故稱之爲乘。此義具如起信義釋 所
言道者。趣向爲義。遊履爲義。通運爲義。亦
即不離教理行果。隨應而有趣向遊履通運
義。故皆名爲道。下文皆有應尋引之 
次第者。總即五位。別以四十二賢聖也。於此
四種大乘之道。從淺向深從分向滿。依大乘
教悟大乘理。起大衆行得大乘果。故依大乘
五位之中漸次悟入道次第也。故唯識論第
九卷云。謂具大乘二種姓者。略於五位漸次
悟入。若爾應無超越之義。寧説釋迦超彌勒
等。答。超時可爾。超位不然。以於位位皆有
所修所斷所證不可越故。如行遲疾時夕雖
殊。而於里歩不可越故。若爾何故楞伽經説
一地即十地等無所有。何次耶。答。彼約所證
圓融道理。此依證位行布道理。彼以初證與
後體同。就所證理言無有等。若依證智行位
不同。是故得有五位次第。故與彼説亦不相

稽首等者。以下釋文大分三段。初三行頌致
敬述意分。夫欲已下正諫所説分。最後一頌
結説迴向分。初分之中又分爲二。前之二頌
歸敬三寶。後一行頌述製作意。前中又二。
初之二字是能乘相。其無上等是所敬徳。言
稽首者。稽者屈也。首者頭也。屈所尊之頭禮
所卑之足。顯敬之極故言稽首。無上等者。顯
所乘相。於中有三。謂佛法僧。前之四句顯其
佛寶。上之兩句顯佛二利之因行也。後之兩
句明佛二利之果徳也。前復有二。此句則
顯自利因行。調謂調和。御謂制御。調和制御
身語意業。離惡進善成自利行
能拔生死苦沈溺者。此句則顯利他因行。自
既調御。復以調善大乘御車。於生死泥拔出
沈溺苦衆生也。以調御聲。具此二義故。以二
義而釋調御。於調御中更無過比故名無上
善調御也
如空性相無去來者。此下二句顯佛二利之
果徳也。此句顯佛自利之果。由行自利感得
法報二身極果。皆悉常住無有去來。故言如
空無去來等
若影隨形應所化者。此句顯佛利他徳果。由
利他徳從法報身而起應化化諸凡聖。如影
隨形而得起也又應所化如影隨形不捨離也
以此句中含二義故。是故亦以二義釋也
實相一味妙甘露等者。此之二句顯法寶也。
上句顯其眞如理法。下句顯其所流教法。而
言一味甘露等者。依涅槃經而作此説。故彼
經云。雪山之中有上妙藥。其名甘露。人若服
者得壽無量。本唯一味。隨其流處生種種味。
而其眞味停留在山。一味甘露喩實相如。隨
流諸味喩諸教法。隨諸衆生種種根性。以彼
眞如種種門説。而本眞如竟無改易
三賢永截愛流等者。此後二句顯僧寶也。初
句顯其地前凡僧。不同外凡順生死流。今截
愛河欲超渡也。後句顯其地上聖僧。一證不
退名曰長驅。無漏聖道故名正路。者謂假者
即僧人也
故我等者。此則後顯述申敬意。前之二句述
歸敬意。後之二句述製作意。第三句意顯以
法燈常照生死久處愚闇諸衆生也。第四句
意永去衆生二障所覆重昏之闇
列別名者等。此中列名依舊花嚴。故與新經
時有不同。待至釋文一一對會
菩薩在此創安其心等者。謂創安住空無我
理得住佛家故名安住。故釋經中名爲十解。
解空理故。故本業云。心住空理。名之爲住。花
嚴經云。諸菩薩住不可思議。與法界虚空等。
是故得住三世佛家。雖解空理名之爲解。而
未即能依解起於無住妙行。名行未勝
淨治三業等者。譬如大地生長一切善惡草
木。若治其地即生善草。衆生三業能生善惡。
故喩於地。治三業地離諸過惡生長善行。故
能起悲利有識也
修勝理觀等者。觀一切法無常苦空無我等
故名勝理觀。起此觀行名上妙行。非謂依觀
別起妙行
所修善根等者。由救物故自得増長。名爲方
便具足義也。如外典云。夫欲達己先達人等
所聞讃毀心定不動。謂聞讃毀佛法菩薩。菩
薩所行其心安住。名正心住
聞説三寶三際等者。謂聞三寶有之與無。又
聞三世有佛無佛。其心不轉名不退住
三業清潔悟二等者。三業清潔故名爲童。謂
如童子身語意行皆無咎故。悟二世間故亦
爲眞。了衆生器悉皆虚假。心無礙故
解眞俗諦悟法王等者。謂善了知説眞俗諦。
名解眞俗。悟法王處軌度法王處宮殿等。名
悟法王法
如王太子堪受王位行漸勝者。所謂振動照
曜住持往詣。嚴淨無數世界。開示觀察知根。
調伏無數衆生。此等諸行勝過於前。漸能増
上一切種智。名行漸
此位菩薩行六度等者。同三世佛悟空寂理。
而能起彼無住妙行名諸行勝。故花嚴云。此
菩薩行不可思議。與法界虚空等。學三世佛
而修行故。名之爲行
愍生慕法者。但爲救護攝受饒益一切衆生。
名爲愍生。爲學憶念愛樂清淨増長住持宣
説諸佛本所修行。名爲慕法
覩者歡喜等者。花嚴經云。修此行時。令一切
衆生歡喜愛樂。若見一切來求索者。菩薩見
之倍生歡喜。由此二行名歡喜行
無恚行者。新經名爲無違逆行。若有瞋恚即
是違逆忍波羅蜜。違逆諸佛所説空法。違逆
攝受一切衆生。若無恚者則不違逆。亦異義
一不相乖也
無盡行者。新經名爲無屈撓行。屈者即是退
轉之義。撓者乃是怯弱之義。故由勝精進無
退弱故所行不息。故此彼亦不相違也
尊重行者。新花嚴經名難得行。謂能成就難
得善根。即由難得故成尊重。既得難得尊重
善根。二利之行更増進也
四無礙諸陀羅尼門等者。此四無礙諸陀羅
尼門既以念慧而爲體性。是故即名諸善慧
法。能除衆生諸煩惱熱。如入池浴而得清涼。
是故喩彼清涼池也。然此所行四無礙等。但
相似得非眞滿得。眞在地上。滿第九地。故
此但是相似得耳。四無礙等義如下説。此無
繁擧
凡所修行悉皆迴向者。迴向實際。迴向菩提。
向迴衆生。以此三種攝於一切。是故名爲悉
皆迴向
不著生死不離菩提者。不離菩提即是不住
涅槃之義。若住涅槃即離菩提。故唯識論釋
無餘依涅槃文中。離相湛然寂滅安樂。依斯
説彼與佛無差。但無菩提利樂他用。故復説
彼與佛有異
令此善根功徳等者。謂至一切三寶之所作
諸供養。至於一切衆生之所爲利益事
修悔過善根離一切業障者。若准經文。此語
倒也。若正應言。悔過懺除一切業障所生善

所有善根悉皆隨喜者。此中文略。此前應有
禮拜勸請所生善根。於隨喜中語又不足。致
令讀者皆有謬解。若具應言。於諸如來一切
衆生所有善根。皆生隨喜所生善根
以此善根悉皆迴向者。以此懺悔禮拜勵請
隨喜所有善勸根皆迴向也
常作佛事善巧方便者。即作佛事爲巧方便。
故花嚴云。善巧方便常作佛事。佛事即是放
佛光明普照世界無有限極
具諸功徳離諸虚妄等者。此中語倒。應先離
妄後方具徳。故花嚴云。此菩薩了一切衆
生。無衆生解一切法無壽命等。由了此故能
離虚妄。心無所著故念念中得不可説十力
善地具足。一切功徳成就清淨善根。所須樂
具一切皆種。色相無比。威力光明超諸世間。
乃至能得十種無盡藏功徳
堅固安住自在功徳者。若准經文此語亦倒。
若正應言安住自在堅固功徳。謂此菩薩爲
轉輪王名爲安住自在功徳。獲那羅延不可
壞身名爲安住堅固功徳
以如是等諸善等者。謂以如前内外物施所
有功徳及以自在堅固功徳而迴向也
而能増長一切等者。謂能増長一切善者。由
修習時究竟安住堪忍也。此中唯擧修行一
種。花嚴經中則有數義。謂於一切諸善根所
修行安住趣入攝受積集辦具悟解開示發
起之時堪忍力
拔出衆生者。於虚妄道拔出衆生令其安住
一切善道
成就念智者。住正念故其心明了深心不動。
成就智故趣一切智終不退轉
所修諸善皆順如相者。譬如眞如是眞實性。
諸佛行處無能測量。得者無退乃至廣説。善
根迴向皆亦如是
離憍慢等縛著等者。謂此菩薩所起一切諸
善根時。皆從尊重珍敬心起。名離憍慢。不見
我行他人不行而生輕賤。故置等言。謂自能
行即名爲縛。謂他不行乃名爲著。既離憍等
所有縛著。名解脱心也
迴向饒益品物一切者。品物一切其言倒也。
應言饒益一切品物。謂即一切諸品物類也
行普賢行者。所習諸善不執爲己及以他人。
觀一切法悉皆平等無非賢善。是則名爲普
賢之行。令此菩薩三業皆然。是則名爲行普
賢行
離垢繒繋頂者。謂如西方紹高位者。皆以鮮
繒而繋其頂。今此菩薩行法施行。以清淨法
而標其首。故離垢繒而繋頂也。故花嚴云。佛
子此菩薩以法施爲首。後生一切清淨白法。
即是淨繒繋頂義也
受大法師記者。謂此菩薩行法施故。便受諸
佛記是法師。此即受記見是法師。非受當記
爲法師也。故花嚴云住法師位
此位初首而有等者。前之五種下諸文中數
頻解釋。但釋後五於身命財常作捨相。名爲
捨心。常持菩薩三聚淨戒。名爲戒心。能於惡
世傳法不絶。名護法心。所修善根願共衆生。
名爲願心。咸起諸行咸向菩提。名迴向心。決
定信位所得心故。名十信心
以初發心而甚等者。初菩提心甚難可發。若
不廣陳行相難見。故於初住離出十信令
進趣。菩提之心總別雙擧四十心矣
擇簡於見見不擇者。統論見者有其二種。一
推求義。即未見諦諸有漏智。二照理義。即已
見諦諸無漏智。今所簡者即依前説。以無漏
見而能擇故
加行無間此智等者。謂前刹那是加行道。即
後刹那是通達是。前加行滅通達智生。是故
名爲加行。無間謂要前滅後念方生。不與後
念而爲隔礙。故前念滅名爲無間。或前念滅
後念即生。無別念隔名無間也。雖有二義前
解爲勝
一眞見道體離等者。此釋眞見有其二義。前
解眞者即是實義。以此智見有實用故。此見
即眞名眞見道。持業釋也。後解即約理智不
同。眞之見故名爲眞見。依主釋也
爲斷餘障證得轉依等者。餘障即是倶生障
也。是分別障之餘障故。轉依義別有其四種。
一能轉道。此復有二。一能伏道。爲伏二障
隨眠勢力令不引起。二障現行。此通有漏無
漏二道。加行根本後得三智。隨其所應能漸
頓伏。二能斷道。謂能永斷二障隨眠。此道定
非有漏加行。有漏曾習相執所引未泯相故。
加行趣求所證所引未成辨故。二所轉依。此
復有二。一持種依。謂本識由此能持染淨法
種。與染淨法倶爲所依。聖道轉令捨染得
淨。二迷悟依。謂眞如由此能作迷悟根本。
諸染淨法依之得生。聖道轉令捨染得淨。三
所轉捨。此復有二。一所斷捨。謂二障種。眞無
間道現在前時。障治相違彼便斷滅永不成
就。説之爲捨。二所棄捨。謂餘有漏劣無漏種。
金剛喩定現在前時。所引圓明純淨本識非
彼依故皆永棄捨。四所轉得。此復有二。一所
顯得。謂大涅槃。此雖本來自性清淨。而由客
障覆令不顯。眞聖道生斷彼障故。令其相顯。
名得涅槃。此依眞如離障施設。故體即是清
淨法界。二所生得。謂大菩提。此雖本來有能
生種。由所知障礙故不生。眞聖道生斷彼障
故令從種起。名得菩提。起已相續窮未來際。
此即四智相應心品。此文所言爲斷餘障即
屬第三。證得轉依即屬第四
復數修習無分別智。即第一中能斷道也
此修習位能爲依持等者。然修習位即以有
爲能證正智。及以無爲所證眞理而爲其體。
此眞及智與所修行布施等行。一爲依持。二
令生長。猶如大地與一切物爲所依持令得
生長。故法從喩得地名也
由得勝定及殊妙教等者。勝定即是等持等
至。妙教即是法大乘教。四種總持法義呪忍。
法謂名等能詮之法。義爲所詮差別之義。呪
謂祕密文字章句。忍謂菩薩離言法智。此四
是境體非總持。由念慧力未聞法義聞之便
記長時不妄。故以念慧爲法義二陀羅尼也。
謂由等持自在力故。加被諸呪所有章句令
成神驗除諸災患。故以等持等至爲呪陀羅
尼。由妙智力了智呪等皆無自性。達一切法
離言法性。故以無相妙智爲忍陀羅尼。此勝
定教及四總持。即是三地所得功徳
以此爲因能起三慧者。由因定故能發修慧。
因殊妙教發聞思慧。復因總持離妄失障。
令心明達於所縁境。故爲三慧總別因也
瑜伽等云觀察諸行者。諸行即是十二因縁。
以流轉故名爲諸
七地菩薩唯修無相不起功用者。觀此所説
應是筆誤。不爾便與八地何別。又違唯識及
攝論等。唯識論云。前之五地有相觀多無相
觀少。於第六地有相觀少無相觀多。至第七
地純無相觀。雖恒相續猶有加行。攝大乘云。
謂此地中於功用行得至究竟。雖一切相不
能動搖。而於無相猶名有行。准此等文。故知
未絶功用之行
然瑜伽云能遠證入無缺無間無相作意者。
非缺間言顯功用義。無缺無間意説常在無
相觀中。何妨常起作意住也
無相之行逾於等者。前三地行施戒定相同
世間。次之三地得増上慧相同二乘。今至無
相功用後邊。已過世間及二乘道。能於定中
起有勝行。是故此地名遠行地也
不被一切有相等者。即約三義釋不動名。功
用即是加行異名。前第七地雖亦無相及無
煩惱。而有加行行動相不動。未得名不動。今
至第八地相行倶不動。故與第七有差別也
説法自在獲得等者。以前諸地無礙智於説
法時則有過失。今得無礙説法自在既無過
失故名無罪
而有勝智能含等者。攝大乘云。由得總縁一
切法智。總縁一切契經等法不離眞如。此一
切法共相境智。譬如大雲陀羅尼門。三摩地
門猶如清水。智能藏彼如雲含水。有能生彼
勝功能故名法雲也
資糧加行剋性等者。謂若相從亦有信等。今
據剋性唯取智體。如言現觀乃是智名。而即
説有信戒思等。相助等故皆名現觀。故約相
從非唯是慧。今此亦爾。故言剋性。其見道等
皆准此智
謂即三性三無性等者。等即等取二諦有空。
三世因果多種差別皆智境也
自性即是我法等性者。等即等取但隨言説
依假名言所立性者。即如龜毛兔角空花毛
輪二月皆此所等
一切有漏心及等者。謂心起時而有見境變
境功能。所起見望別境相便熏成種。所變境
相當情而現亦熏成種。後心起時從種變起
見相二分。後心既爾。前心亦然。種子爲因現
行爲果。現行爲因種子爲果。如是展轉從無
始成有見相分種現相生。既從因生故依他

遍計依斯妄執等者。謂薩婆多執識及境皆
別實有。清辨所執依勝義諦識境倶無。如數
論執彼有法與有性一異。如勝論執彼有法
與有性異倶者有二亦有亦無。如清辨執世
俗勝義有空相即亦一亦異。如無慚等執一
法上一異體同不倶有二非有非無。亦即清
辨翻第三句雙遮有無非一非異。如邪命等
避一異倶過雙説非一異。此總意云。相見二
分實從因生。是依他性。依此二分妄執定實
有無四句一異四句。二相方名遍計所執。非
謂縁生相見二分亦名遍計所執性也
成即成就非生滅義者。以非生滅釋成就義。
行相難見今應廣釋。然此眞如名圓成者。由
具三義簡三種法。故唯識論第八卷云。顯此
遍常體非虚謬。簡自共相虚空我等。一者周
遍。此簡自相。色等諸法各守自相既不周遍
故非圓滿。二者常住。此簡共相。苦無常等雖
有遍義。不成常住故非成就。三非虚謬。此簡
妄執虚空我等雖説遍常。是妄所執故非眞
實。於中第二空無我等生滅共相不成常義。
既非生滅成就常義。故不生滅釋常義也
究竟能斷煩惱染法成就此能者。謂諸無漏
究竟能斷煩惱染法。而成就此縁功能也
有爲總攝一切等者。如中邊云。圓成實性總
有二種。無爲有爲有差別故。無爲總攝眞如
涅槃。無變異故名圓成實。有爲總攝一切聖
道。於境無倒亦圓成實。一切聖道謂三乘者
所有聖智。皆於證境無顛倒故
何故瑜伽但以等者。言五法者。相名分別正
智如如。若准唯識瑜伽本文。皆云眞如。若依
楞伽金光明經。即云如如。釋此五法諸教不
同。是故唯識數般解釋。今者且依瑜伽釋云。
心似所詮説名爲相。似能詮現施設爲名。以
能變心名爲分別。無漏心等名爲正智。心等
實性名曰眞如。前二縁生依他起攝。第五眞
性圓成實收。遍計所執不攝五事。既説正智
而屬依他。唯説眞如圓成實攝。寧言無漏亦
成實耶
漏無漏門但是等者。所言漏者染汚漏泄連
注流散不絶之義。故舊經論譯爲有流。然釋
此漏有其二種。一者性漏。此有三種。一者欲
漏。二者有漏。三無明漏。雜集第七釋此義之。
依外門流注故名欲漏。依内門流注故立有
漏。依彼二所依門流注故立無明漏。謂諸現
惑令心連注流散不絶是漏義故。若倶舍等
諸論所説。有身見等諸煩惱中立漏名相。自
體令他心心所等染漏泄故。故以一切現行
煩惱爲漏自性。二者有漏。此爲五種。一五色
根。二五塵境。三惡心品。四善心品。五無記
心。此等皆與自身現惑倶時相資境故名有
漏。故唯識論第五卷云。然諸有漏由與自身
現行煩惱倶生倶滅互相増益方成有漏。自
身煩惱即簡他身。要自煩惱成自有漏。非由
他惑成有漏故。現行煩惱即簡惑種。有學聖
者雖惑種隨。而諸聖道不成漏故。倶生倶滅
簡色未惑。非前後惑能成現漏。已成未生不
倶有故。互相増益簡無漏種。雖與五法倶生
倶滅。不相資益性相壞故。由此返顯自身所
有現行煩惱與前五法倶生倶滅。其性同故。
互相資益方成有漏。此則五法非本性漏。有
彼漏故名爲有漏。此能熏成有漏法種。種復
能生有漏現行。故無始來有漏成立。若爾世
間信等善品應非有漏。無現惑故。答。雖意識
中現惑不起。而末那識諸識常生。此與諸識
既非定異。能汚信等亦成有漏。若爾末那初
地轉時。則五八識亦成無漏。答。雖第七識無
現行漏。而有漏種。亦令五八耶識成漏。若
爾亦由隨眠成漏。如何前説簡種子耶。答。前
正簡者但當識種。今末那種故不應例。此唯
識中約剋體説。但取末那爲有漏依。若依瑜
伽及雜集論。通約諸義辨有漏因。故彼文云。
謂由事故。隨眠故。相應故。所縁故。生起故。
所言事者。即前五體皆漏隨眠所隨逐故。若
三性心漏相應故。若五塵境漏所縁故。若五
色根漏所生故。故五體事皆成有漏。言無漏
者與前相違。謂由永斷漏自性故。内證眞理
發生聖智及智所起皆名無漏。此無漏體亦
有五種。即五般若。無漏體故。無漏性故。無
漏起故。無漏伴故。無漏境故。雖有五種總攝
爲二。五種不離有無爲故。故倶舍論本頌説
云。無漏謂道體及三種無爲等
清淨増上力等者。清淨力者。謂善根力以能
降伏所除障故。増上力者。謂大願力常作善
友増進道故。堅固心者。由善根力大菩提心
堅固不退。心昇進者。由大願力修善之心運
運増長。此依攝論二釋文説。而本釋中謬以
善根爲増上力。智者詳之
名菩薩初心三無數大劫者。然劫不同有其
四種。故倶舍論本頌説云。應知有四劫。謂壞
成中大。壞從獄不生。至外器都盡。成劫從風
起。至地獄初生。中劫從無量。減至壽唯十。次
増減十八。後増至八萬。如是成已住。名中二
十劫。成壞壞已空。時皆等住劫。八十中大劫。
大劫三無數。菩薩發此二心之時。即名創入
三無數劫之初心也
衆生成就十六種法等者。未見本義且隨愚釋。
心達本性名之爲上。根不染境故因瑩磨。因
行無替名勤修善。果徳剋備名曰莊嚴。止惡
而喜故不生悔。集善而欣故無所厭。學觀同
體名修大悲。常行拔濟故云憐愍。無縁普救
名大慈悲。以己方他故名信。有行非自利名
爲諸。難作能作名受行苦。身心逼迫名有苦
惱。令永無餘故名破壞。身不起惡名調諸根。
心順眞理名具正見。不欣涅槃名心無畏。不
樂生死名不求有。常行大道名求佛智。不視
小逕故遠二乘。於樂不憍故云不慢。於苦無
惡謂之無悔。崇重賢善慚名恭敬。輕拒憍慢
愧名破壞。荷佛慈誨名曰知恩。感而奉行稱
報恩矣。於善堪能名身有力。榮而無退名爲
具足。契理眞宗謂之正法。自行化彼名曰護
持。重佛法僧種爲三寶。讃譽光顯名不斷焉
於菩薩藏等者。即大乘教名菩薩藏。藏者攝
也。大乘教中能攝菩薩理行果義。攝益菩薩
名菩薩藏。菩薩藏中説深妙法。既聞法已生
悟解心。知説法者有大智慧。於深大智而生
愛樂。爲得妙智故發心也
十隨煩惱所惱亂者。謂十煩惱隨逐衆生常
起不息故得隨名。非根本後之隨煩惱。故雜
集云。又貪嗔癡名隨煩惱。隨惱於心。令不離
染。令不斷障。令不解脱。名隨煩惱
菩薩種姓得具足者。種姓有二。一本種姓。無
始時來法爾有故。二習種姓。後聞法已新熏
起故。自有本種未聞正法無新熏種有。雖聞
法新熏法種。無本住種。隨闕一種名不具足。
以瑜伽論及唯識宗許有一分無姓有情故。雖
新熏種有闕本種者。若具二種能發心也
謂欲從諸不善等者。善不善處通因及果。且
因相者。如作諸非法名不善處。令捨惡從善
名置善處。言果相者。從三惡道不善之處。置
人天道善果之處。惑但行因即必感果。但約
因説善不善處
恒正思惟一切相智者。准大般若説三種智。
謂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檢文未獲。且作
一釋。謂二乘智名爲一切。一切聖人共所得
故。其菩薩智名爲道相。具證二空眞道體故。
説佛果智名一切相。圓證一切境界相故。此
既果徳圓滿之智。故正思惟一切相智。更有
別義。智者叙之
得倍輪王護所等者。然其輪王總有四種。皆
有七寶四兵衞護。故倶舍論本頌義云。輪王
八萬上。金銀銅鐵輪。一二三四洲。逆次獨如
佛。他迎自往伏。諍陳勝無害。相不正圓明。故
與佛非等。既一切時無有損害。發心菩薩所
得守護。倍勝輪王所有守護
勝故無盡故等者。謂顯大乘超餘二乘。故
以初句標顯二義。欲顯初句勝無盡義。故以
後句而重釋之。由能攝益他諸有情。是故大
乘名爲最勝。由雖涅槃利他不息。是故大乘
復名無盡
三千大千世界者。倶舍頌云。四大洲日月。蘇
迷盧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
千倍。説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

初漸起時者。此三千界初漸起時。如倶舍論
第十一二及顯宗論第十六七頌及長行廣釋
其相。今恐文繁但擧其頌。就中更以取要而
言。欲令學者易知解故。安立器世間。風輪最
居下。其量廣無數。厚十六洛叉。次上水輪深。
十一億二萬。下八洛叉水。餘凝結成金。此水
金輪廣。徑十二洛叉。三千四百半。周圍此三
倍於此金輪上。乃有九大山。蘇迷盧處中。餘
八而圍繞。於大洲等外。有鐵輪圍山。前七金
所成。蘇迷盧四寶。入水皆八萬。妙高出亦然。
餘八半半下。廣皆等高量。山間有八海。前七
名爲内。最初廣八萬。四邊各三倍。餘六半半
狹。第八名爲外。三洛叉二萬。四千二百餘。於
中大洲相。南贍部如車。三邊各二千。南邊有
三半。東毘提訶洲。其相如半月。三邊如贍部。
東邊三百半。西瞿陀尼洲。其相如滿月。徑二
千五百。周圍山三倍。北倶盧畟方。面各二
千等。中洲復有八。四洲邊各二。此下過二萬。
無間深廣同。上七捺落迦。八増皆十六。謂煻
煨屍糞。鋒刃烈河増。各住彼四方。餘八寒地
獄。日月迷盧半。五十一五十。夜半日沒中。日
出四洲等。雨際第二月。後九夜漸増。寒第四
亦然。夜減晝翻此。晝夜増臘縛。行南北路
時。近日自影覆。故見月輪缺。妙高層有四。相
去各十千。傍出十六千。八四二千量。堅手及
持鬘。恒憍大王衆。如次居四級。亦住餘七山。
妙高頂八萬。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峯。金剛
手所住。中宮名善見。周萬踰繕那。高一半
金城。雜飾地柔軟。中有殊勝殿。周千踰繕那。
外四苑莊嚴。衆車麁雜喜。妙地居四方。相去
各二千。東北圓生樹。西南善法堂。此上有
色天。住持空宮殿。如彼去下量。去上數亦然。
離通力依他。下無昇見上。更有文義恐繁不
録。此等皆是漸起相也
當知便爲二十五有等者。二十五有而作頌
曰。四洲四惡趣。六欲大梵天。無想及淨居。四
禪四空處。是二十五有。隨開合應知。問。如三
災起不及四禪。修漸成住豈能荷負。況能荷
負無色界耶。答。以若無下欲色二界。誰修彼
定生彼天中。故約展轉亦能荷負
願者所習等者。願是菩薩本所修行。故十度
中而有願度。誓即是願讃助之縁。以誓助願
願方成故。或由願樂方能修行。故願即是行
之本矣。後以誓助行得増長。故誓於行爲助
縁矣
發心菩薩住乾慧地者。即十住位慧多定少。
慧少定水名之乾慧
了第一義得正法智者。正法智者即正體智。
法者即是自體之義
行一切種菩薩正行者。即行一切種種菩薩
所行之也
無倒加行皆不唐捐者。所修六度名曰加行。
行不求報即名無倒。行無倒行皆於佛果爲
勝因力無虚棄也
一能堅固其心者。由立誓故恐有違犯招現
當惡。故行願心得堅固也
能破五蓋者。一貪欲蓋。二嗔恚蓋。三惛沈睡
眠蓋。四掉擧惡作蓋。五者疑蓋。覆蔽其心不
得顯了。障諸善品令其不轉。故此五種而立
蓋名。由誓持心除此五種。是故名爲破五蓋
也。遮放逸等准而説之
觀一切法如眞實等者。一切法謂善不善等。
稱眞實性皆無二相。順眞實性起於觀智。觀
不善等不起二見。初起觀智名之爲受。後無
間妄故謂之持。故言隨順受持等也
若我慳悋心悔等者。我則欺誑十方等文。兩
處用之。謂我慳悋乃至起於二見相者。便不
能起六波羅蜜。我即欺誑十方佛也。設我能
修六波羅蜜。若以施戒忍進禪智求淨報者。
我亦欺誑十方佛也
即是趣向一切智門等者。如無門戸路擁莫
通。無善知識不入眞道。故善智識是趣智門
趣向一切智炬等者。如因執炬光發十方。頼
善知識智分十力。故善知識爲智炬也
趣向一切智潮等者。如因潮泛枯涸水盈。蒙
善友攝受慈波演溢。故善知識爲智海潮
於善知識生同己心等者。精勤修行辨一切
智。是我己事。由善知識而能得之。故善知識
無異己也
生清淨自業果心等者。謂即是我清淨業果。
如須果實必植根災。與我成根故是我果
普賢菩薩所有行願者。我發心時一切衆生
同我發心。我修行時同我修行。我成正覺等
成正覺。心願既爾。智見亦然。不見一人不發
心者。不行行者不成佛者。即是名爲行普賢
行也
於善知識生福智海心等者。謂善知識是我
福徳智慧之海。如諸珍寶積集海中。一切白
法集福智海。既由因善根諸願方滿。既能令
我積集白法。故與我作福智海也
生具一切善根等者。由因善根諸願方滿。既
善知識令我願滿。故知具足諸善根也
天地別乎行潦者。天地即是大海異名。如言
南溟北溟浡澥等。行潦乃是流水名也。以水
流處小而且淺。與海異也
及福智二十波羅蜜者。謂顯十度皆有福徳
智慧二性。此義即約前引於後。後淨前説以
約別相。前五福徳後五智慧。若約引淨通相
而説。皆具福知
即如來等盡無生智等者。等即等阿羅漢辟
支。唯無學位所得智故。盡無生者即是盡智
無生智也。釋此二智通別不同。若依倶舍通
約四諦。謂此是苦集滅道我盡知斷證修。所
得後智名爲盡智。復於四諦起如是相。謂我
已知斷證修更不知斷證修。所起後智名無
生智。若依雜集。別依苦集因盡所得智名爲
盡智。謂此位中永斷集因令無有餘。所得之
智名爲盡故。果斷所得智名爲無生智。由因
盡故當來苦果必竟不生。所境之智名無生
故。皆能照境窮其根源。故此二智名爲覺

集起名心者。若隨相増屬第八識。集諸法種
起諸法故。通而言之亦在七識。採集諸業起
諸種故。故所積集而爲心義
軌持稱法者。軌爲軌則是法則義。持謂任持
是法體義。具此二義故名爲法
足者彼因體即縁定等者。如對法論第十卷
云。神足自體者。謂三摩地。由已成滿三摩地
力。發起種種神變等事
此四非足足之因也者。即雜集論又作是説。
神足助伴者。謂欲勤心觀。由欲引心起猛利
愛方便證觸心一境性。由勤勵心於初中後
長時證觸心一境性。由定持心於内寂靜速
能證觸心一境性。由觀策心得定依法練心
速證心一境性。故此四種爲神足因。若爾四
中心非是定。不可定與定爲因故。答。雖倶是
定。初後有別。神足定者心一境性。即三摩地
已來滿位。心之定者持心爲義。即是心一境
性加行。故爲定因理無失也
能深忍樂清淨等者。忍謂忍可。即是信因。由
因忍可方生信故。樂謂樂欲。即是信果。由因
有信方樂欲故。性自證清能淨心等。如水清
珠能清濁水。故清淨性名之爲信
念支覺法所依止者。由依繋念令諸善法皆
不妄失有覺智故
精進是覺出離支故者。謂由精進増勝勢力
能令覺智到所到故
喜是覺法利益支者。由此勢力令身調適喜
樂發生勝覺智故
是以自體及餘等者。猶如四智般若義等。其
中雖有非是智者。相從義故亦名智等。當知
此中道理亦爾
麁重爲因能生諸染者。麁重有二。一二障種。
故唯識論云。二障種子立麁重名。性無堪任
違細輕故。二謂障種。所引身中無堪任性。與
五蘊法不一不異。而離五蘊無別自性。若無
此者身必細輕。違細輕故亦名麁重。故唯識
云。或二所起無堪任性。今於此中説後非前。
有麁重故能生過染。故瑜伽云。有過患義是
麁性義。過患増多性故名爲麁。不安穩性以
爲麁重性。是故麁重能生染也
輕安近能治此等者。有輕安故便離麁重。離
麁重故於善堪能。堪任善故不生諸染。故輕
安是無染因也
由依定故方能離染等者。謂要依定方發輕
安而離諸染。故説定是離染依也
捨除障法等者。由捨遠離沈掉愛憂。不染汚
位爲自性故
無漏身語離五邪求者。觀諸星像。耕墾營農。
通致使命。合和湯藥。占相吉凶。以此五種邪
求活命。如次名爲仰口・下口・方口・維口開
口食也
以自相續身等爲境者。自相續者即謂自體。
若言自身則不通心等。故以相續言顯總包
也。言身等者。謂即等取受心法也。觀自身境
以修不淨對治之觀。觀自受境以修非樂對
治之行。餘二准知
以無常等行相思惟等者。謂即等取非樂非
我非淨三種。行相即是見解義也
以無所得行相思惟等者。謂觀自他身無身
相。而不見有淨與不淨。而修對治身妄念也。
受及心法亦如是説
於現法中得身等者。謂修行時於現生中遠
離一切煩惱麁重。便得自身適悦樂也。現法
即是現生義故
常樂宣説可意等者。等即等取諦語法語引
義利語。諸如是等一切愛語略有三種
命進問安者。瑜伽論中先明問安後方命進。
故彼文云。或問安穩吉祥。或問諸界調適。或
問晝夜怡樂。或命前進善來。據實道理先合
命進後方問安。瑜伽及乃據西方語故
圓滿殊勝微妙法教者。瑜伽但有圓滿法教。
此中更加殊勝微妙。依於上下別文而説。字
義具足故名圓滿。令得出離故言殊勝。能契
眞理故謂微妙。此則通謂三乘教也
但化彼行何假身同等者。此問意者。菩薩所
化通乎三乘。但可説法化二乘人。豈要同行
二乘行也。不爾便是和光同塵。便與涅槃經
文違背。答之意云。菩薩爲化他令行故。縱二
乘行亦須示行。自嫌不行人不學故。故法花
云。内祕菩薩行外現是聲聞。雖少欲知足而
實淨佛道。涅槃但和其光而不同塵。此義故
不乖於理也
若於是義於是等者。義謂境義即是起行。所
依道理境界之處。如修念佛三昧之行。必有
所依佛功徳境。故境即是起行之處。善根乃
是所起之行
能離不善防護受持等者。能離不善謂即是
戒。此能防護諸惡不善。於此防護諸惡不善。
淨戒法中常受持也。七衆謂即近圓男近圓
女正學衆求寂女近事男近事女。若兼近住
即爲八衆。以非常時但日夜戒。是故經論但
言七衆
一切佛法爲攝善法戒者。謂正修習力無畏
等一切佛法但是所修所學佛法皆此攝也
若修諸行發起勇捍者。唯識論云。勇表勝進
簡諸染法。捍表精淳簡淨無記。即顯精進唯
善性攝
而能安住現法等者。若欲安住現身輕安調
暢之樂而所入者。此即名爲安住靜慮。若欲
引發六神通故而所入者。此即名爲引發靜
慮。若欲成辨利有情事而所入者。如是即名
辨事靜慮
波羅蜜多相違事者。謂與六度所相違法。於
喜樂欲財富自在深見功徳及與勝利。當知
即是施相違事。於隨所樂縱身口意見功徳
利。是戒相違。於他輕蔑不堪忍中見功徳利。
是忍相違。於不勤修著欲樂中見功徳利。是
進相違。於處憒陋世雜亂行見功徳利。是定
相違。於見聞覺知諸言説戲論見功徳利。是
慧相違
波羅蜜多果異熟者。即是六度所得果報。如
下勝徳果利中説。此通因中所得果報。是故
名爲諸果異熟。若在果位是無漏善。則不得
稱爲異熟故。此義如下菩提中説
無間雜染法等者。深密經云。何等名爲間雜
染法。略有四種。一無悲加行故。謂行行時於
諸有情無拔濟心。二不如理加行故。謂若修
一波羅蜜時於餘失壞。三不常加行故。謂於
所修波羅蜜中多有間斷。四不慇重加行故。
謂修行時於前境界心生輕慢。離此四種。是
名無間雜染法也。云何名爲非方便行。謂但
財施與生安樂。不行法施成勝利益。所以然
者。非但與財名實饒益。唯處善法乃眞益故。
若離此事。是則名離非方便行
能裂慳悋貧窮等者。能裂現在慳悋之綱。引
得廣大福徳資糧。能裂當來貧窮苦綱。引得
廣大財寶勝位
能息滅惡戒等者。息滅現在所有惡戒引得
等持。息滅當來諸險惡趣引得善趣
能息滅忿怒等者。息滅現在所有忿怒。息滅
當來所有怨讐。引得現當善住自在
能除遣一切見趣等者。言見趣者即五見也。
見趣即是諸邪惡慧。既能除遣虚妄見趣。故
於品類諸別異法。隨其所知悉得眞實
謂要行一切事業者。且如行施。於内外事一
切種類皆能善捨。若持戒時。於遮性等諸戒
種類悉能修持。忍辱等四准此應知
況當能得一切智智者。一切智者即正體智。
復言智者即後得智。或是一切智人之智。是
故得名一切智智
清淨相者當知七種等者。第一不求令他知
我是能修行六度行者。第四不於不行六度
放逸之人毀而輕蔑。第五不於自所修行恃。
而高擧於防修事而生逸蕩。第七不於能行
之人嫉其所行慳所解法不相勸示
成就八法能淨檀等者。不爲自利而行名離
爲我。不求生死染報名離愛結。了施性空而
無著名離無明。不背性而求覺名離彼我菩
提相。不見福田非田等名離種種相見。不求
報恩供養名離怖望。自行化他名曰離慳。他
施而喜故言離嫉。其心平等猶若虚空不見
彼此。即是能淨眞實智也
成就八法能淨尸羅等者。菩提心者即三聚
戒。忘菩提心即失淨戒。求二乘地異求小果
亦非護戒。取著於境障礙淨心即失淨戒。恃
戒陵人是眞破戒。不捨慈悲名不捨願。不求
當有名不依生。能勝利生名成大願。戒淨相
者即第三四。非謂一切皆戒淨相
成就八法成淨羼提等者。心無所動名善淨
内。不悕他報名善淨外。世俗三品名上中下
法。了皆無礙名究竟無礙。住第一義名順法
性。心無量礙名無染著。無所推求名離諸見。
不取諸境名斷諸覺。無所希求名爲捨願。無
所造作謂除諸行
成就八法能淨毘梨耶等者。勤斷諸惡故謂
之精。勤修諸善説名爲進。見惡可斷非極能
斷。見善可修非極能進。曷可得爲眞精進乎。
即前三種斷惡精進。其後五種修善精進。若
有斷惡淨三業相。非謂眞實淨除三業。今雖
爲淨三業之惡。而了三業如影如響如幻相
者。是即名爲眞淨三業。下之五種修諸善品。
既知諸法無有自性。何有具足諸波羅蜜。既
覺諸法一眞無礙。何有所照菩提分耶。既知
諸法無念非念。何有所得陀羅尼法。是則名
爲眞波羅蜜眞菩提分眞陀羅尼。餘文易解。
不煩解釋。此總意云。既無所斷。亦何所精。
又無所修。於何而進。則無所精無所不精。亦
無所進無所不進。是即名爲眞精進矣
成就八法能淨禪等者。於中道者即是因也。
言不依者無託縁也。依託陰等而修禪者。是
有所得世間靜慮。非謂眞實出世間禪。心無
所依與慧平等。是則名爲清淨禪矣
成就八法能淨般若等者。諸法性空無善不
善。斷無所斷生無所生。故雖斷惡生善而無
斷常二見。有爲無自性。皆從縁所生。縁亦
無自性。一切皆無生。故雖觀縁生而知無生
也。一切字句能詮於法。既無所詮何有能詮。
故云平等離言説也。無常苦法依有爲觀。有
爲既空。無常何有。即非常無常是眞如法界
而無所見。故寂靜也。知善惡業招苦樂報。業
無所造。既非能感。何有業果爲所感耶。故能
了知無業報也。表是所酬假名過去表是所
引假名未來。對此前後立爲現在。故名籌量
三世之事。已滅未生中無所住。皆不可得。故
知諸法無去來今。如是八法約俗有義而有
分別。約眞空義而無分別。既此眞俗自體無
差。觀而不觀。不觀而觀。照而無照。無照而
照。是謂眞實般若波羅蜜也
由布施故攝受等者。由行布施所有事業故
常攝受一切資具施諸有情作饒益事
有味無味等者。謂在定中得三昧樂。於中耽
著名爲有味。故在散位無三昧樂即名無味
謂修施時禁防忍受者。禁其三業防殺盜等
則有戒性。施内外財忍受諸苦則有忍性。餘
義易解。准而説之
若修戒時遠離等者。謂起慳恚犯菩薩戒故。
修戒時無慳恚故。則於戒中有施忍也。戒能
止進。止進即勤。既離懈怠有精進也。一心持
戒故無散動。具正信解故無邪見。無亂無邪
故有定慧
修習所餘亦如是説者。謂修忍時於苦堪耐。
便能廣捨内外財等。又無報怨便施無畏。既
能忍故不造諸惡。故有戒性。既有堪能便無
懈退。故有精進。一心諦察二空之理。便有
定慧。精進遍能策勵前後。故精進中有餘五
度。又由精進斷惡修善能除六弊。故有六度。
定慧二度准而説之
能得廣大無盡可愛果者。然此三果具通依
正體無限極故名廣大。用無窮際謂之無盡。
相無麁弊故名可愛。此通因果所得而説。是
故説言諸果異熟
昔於衆生起大悲等者。由行施時令彼獲得
命色力安無礙辨喜。故自果位得身最勝。能
令見者生歡喜也。由修戒時普於一切無諸
染爲滅苦因。故獲淨身遍滅諸苦。由修忍時
遠離嗔怒心無分別離翳障故。色相圓滿普
施光明。由修精進於一切處勤行利益滅衆
生障。故於果位能分身等。由修定時身心寂
靜。見者勸喜而生善心。故於果位普勸喜等。
由般若故能令自他離愚癡闇得智慧明。故
於果位得舒光等
何果異熟當知六種等者。然准經論説五種
果。與此六種而相攝者。先明五果。後顯配攝。
一異熟果。此有二種。一眞異熟。即第八識。由
善惡業之所招感正爲三界總報體故。二異
熟生。即意識中無記性者。不能招報。非正報
體。但從異熟識引生故。合此二種爲異熟果。
二等流果。此有二種。一眞等流。謂有無漏所
有三性心心所法種及現行。刹那刹那前滅
後生。前因似後故名爲等。後果類前故謂之
流。二假等流。謂善惡業所引同類好醜諸果。
且如殺生得短命報。令他命短自命不長。果
似於因名等流矣。實是増上。假名等流。合此
二種名等流果。三離繋果。此有二種。一由我
空無漏智故。永斷煩惱繋縛障故。所顯證得
我空眞如。二由法空無漏智故。永斷所知繋
縛障故。所得法空眞如之理。合此二種爲離
繋果。四士用果。此亦二種。一法士用。謂
諸假者士夫作用假諸作具而營造故。所辨
稼穡工巧等果。二喩士用。不唯取於士夫作
用。凡是因法而爲作者。諸縁助法以爲作具。
諸所辦果亦名士用。如世士夫有造作用而
得果故。從喩爲名。合此二種爲士用果。五
増上果。此亦有二。一者有力。謂有爲法即因
於果有増上力。如因柱等而成屋等。即柱於
舍有増上力。故屋望柱爲増上果。二者無力。
謂此於彼雖無勝力。但於彼法無障礙能。即
此於彼爲増上縁。故彼於此爲増上果。合此
二種爲増上果。今此六度所得之果。不唯是
初異熟果故。是故倒言果異熟也。於六果中。
得大財富是増上果。往生善趣是異熟果。無
怨壞等亦増上果。亦是相似等流果攝。第四
五六皆増上果。亦是喩説士用果收
此通因中所得果者。顯不唯是佛位果也。以
佛非是趣生攝故。不用世間財富樂故
雖觀身等四境無相等者。問。若未除障何假
須修。復何故説能除四倒。答。且息四倒不起
愛増染淨之業。而未即能除彼能起二根本
障。故懈怠等障未除也
謂諸菩薩先於等者。謂即資糧加行二位未
能親證二空眞如。凡所修行依勝解力。是故
名爲勝行地。言勝解者決印爲義。於所照解
決定印持故名勝解
修奢摩他等者。奢摩他者此云止品。爲欲令
心息分別故。止諸境相所有相應心心所等
總名爲止。毘鉢舍那此云觀品。爲欲令心明
利現前不沈沒故。觀察境相所有心等總名
爲觀。既非一法故皆言品。即是趣入心一境
性。等持眞空之方便也
能爲三慧作助伴者。由前八種所有善法。能
與聞慧而爲助伴。第九思惟所有善法。能與
思慧而爲助伴。第十修習所有善品。能與修
慧而爲助伴。於其三聚諸善法中。由念思定
力最勝故。而名思惟及修習等
法門一軌適絶等者。軌則也。適往也。躊躇疑
路也。轍迹也。岐路也。履歩也。此總意云。若
法門唯遵一。則而往者無疑異道。今既教迹
殊途。進歩者焉能無惑
且夫阿含至教等者。謂阿含經擯斥我相但
留於法相不亡。故知實有有無爲法。般若經
説一切有爲眞如涅槃皆如幻化。則有無爲
一切皆空。花嚴經説三界唯心。地論釋云第
一義心。明知許有法性眞體。涅槃經説大般
涅槃常樂我淨四徳無爲。故知許有眞實我

有無紛亂人法等者。阿含説有。般若談空。涅
槃我人。花嚴心法。紛紜糾亂。人法交雜。驅疑
惑迷生使無直道。幻失本居名爲弱喪。既無
定趣何路歸方
若存乎法我等者。若如花嚴涅槃二經存乎
法我。則外道教同於内宗。足可依據。若如般
若觸類皆空。修行之典徒欲修習。言日親者。
即謂佛教。依而修行日親道故。未詳本意。且
述愚情。後有智者改而正也
鉾楯斯存物疑那遣者。上莫侯反。矟之類也。
説文云。鉾長二丈建於兵車也。下食允反。欄
&MT01479;之類。從日&MT01479;横日楯。此亦兵車欄障之類
也。古人有賣二物於市。極誇語於人言。鉾利
而楯堅。或有質曰。以子之鉾撃子之楯如何。
其人自知語違。遂默而無對。今此乖違亦存
鉾楯之義也。未詳所出。知者叙之
諸蘊自相者。色變現爲相。受領納爲相。想取
像爲相。行造作爲相。識了別爲相。相者即是
自體義。故雜集論中廣以多門宣説蘊等。此
別蘊自相也
生相滅相永斷等者。未見本釋。且叙一解。從
縁起故名生即縁盡故名滅。因亡名永斷。果
喪名遍知。謂從煩惱而起諸業故。故有諸蘊。
名蘊生相。若業煩惱因縁滅時。則諸蘊謝。名
蘊滅相。既知苦蘊從業惑生。永斷其因名永
斷相。由因斷故遍知三界諸蘊不生。名遍知
相。由修念住正斷等故。而得永斷遍知等智。
故念住等未生令生生已等也。此等皆是二
乘宗中有所得觀。世尊昔於阿含經中而宣
説也。彼時宣説諸蘊自相生相滅相永斷遍
知所有諸相。皆説爲有。至第二時説般若等。
乃説諸法皆無自性無生滅等。一向相違。是
何深意
餘二准知者。依他不以自然而生。以無自然
生性爲第二無性。是故名爲生無自性性。圓
成不以我諸爲性。以是二空勝義理故。即以
勝義無我法性爲第三無性。名爲勝義無自
性性
然因我法二空所顯等者。謂眞如理乃是勝
智所行境義。故名勝義。非是我法二執境義。
故要我法二執空處。方顯眞如勝義。既因我
法二執無性所顯故。從能顯二空爲名。名爲
無性。若爾應言無性勝義。何故乃言勝義無
性。答。勝義既因無性所顯。勝義即無我法二
性。是故得名勝義無性
成實依他而體非是三無性者。然三無性皆
約遍計所執而説。相無自性約計所執當性
無有體相而言。生無自性約依他上無計所
執自然性説。勝義不約二性本體言也
隨所化宜覆相談也者。謂據實理一切諸法
非空不空。以一切法皆有三性不相離故。然
阿含經隨所化者宜聞不空。佛即隱覆遍計
空相。偏就依圓説有諸法。大般若經隨所化
人宜聞不有。佛即隱覆依圓有相。偏就計執
説諸法空。是故皆名覆相談也
生由漸染堪聞等者。如深好色漸染方成。究
竟大乘漸聞始悟。故初説有次乃談空。後時
方説非空非有。契會中道乃名圓宗
唯爲發趣聲聞乘者。者謂假者即發心人。彼
乘體者即以彼位諸無漏智及所證理并諸功
徳皆爲乘體。故莊嚴論乘體頌云。心説行聚
果。名有上中下。依此三品別。建立有三乘。此
假者人爲欲趣入彼所證道而發其心故。名
發趣聲聞乘者
以四諦相轉正法輪等者。然此文中三種法
輪。即金光明説轉照持。既法輪義佛法要宗。
況此文中三種不同。今者略以三門分別。一
明體性。復有五種。一者自性。即取三乘見修
無學所有聖道。唯此性能摧碾等故。二者因
起。即取能生聖道之教及聞思修諸方便慧
爲道因故。三者助伴。即取相應四蘊心法及
色蘊性。要有戒等方起證故。四者境界。即取
四諦十二因縁三性等境。要觀境界方有智
故。五者得果。即是三乘菩提涅槃。隨其所
應三乘聖道所得果故。故法輪體剋性相從
有此五種闕一無故。故亦即是教理行果。二
釋名字。復分二義。一法二輪。法有二義。一者
軌則。即前體性皆可軌則故爲法。二任持義。
即前五種皆持自性又得名法。輪有四義。一
圓滿義。具轂輻輞圓滿義故。即如所修八聖
道中。正見思惟説名爲轂。是根本故。正語業
命説名爲輻。因轂有故。正念勤定説名爲輞。
攝録餘故。故説聖道喩之爲輪。二摧碾義。此
四種法若伏若斷若助若正。未斷煩惱皆能
摧故。如聖王輪能降未降諸怨敵故。故喩於
輪。三鎭過義。能鎭已伏一切煩惱。遏其勢力
更不令起。如聖王輪鎭已伏者更無返動。故
喩於輪。四不定義。轉所解法至餘身中。從彼
見修無學轉生言教等智發言教他。他從言
教轉生見修無學道等。如世間輪隨轉不定。
故前聖法喩之爲輪。法即是轉持業釋也。三
者轉相。有其三義。一示相轉。謂此是苦集滅
道諦。示四諦相令其悟解。入於見道斷分別
障證諦理故。二勸修轉。謂説汝應遍知永斷
作證修習。勸修諦行令更進修。所有斷證有
學道故。三引證轉。謂告彼言。汝已知斷證修
諦理。住無學道。爲作證明。知彼滿故。故一一
諦皆有三轉。故維摩經云。三轉法輪於大
千等。其一一轉皆有四相。謂即眼智明覺行
解。即依三世總別照解而説四種。三轉各四
故成十二。四諦合有四十八種。以行數同但
言三轉十二行輪。法輪之義其相甚多。恐文
繁廣略示少分。然此所説四諦法輪。既包一
切染淨因果。體雖非無非定實有非有非無。
是中道理。既許通是三乘境界。故亦通是三
時法輪。初爲小乘除其遍計所執我相了我
空故。就不無義説皆爲有。故言此是苦集滅
道。是以經言。以四諦相轉正法輪。次爲大乘
除其遍計所執法相令悟諸空。約不有義總
説爲無。故言一切無自性等。是故經言。以隱
密相轉法輪等。復爲諸乘雙除二執故。約三
性顯中道理。顯説諸法有空之相。是故經言。
以顯了相轉正法輪。初轉外道所有我相令
入小乘。名轉法輪。次以空法照破前有令入
大乘。名照法輪。後以顯説處中之法住持中
道。名持法輪。佛法大海深廣無涯。若欲具説
窮劫不盡。粗釋經文令易入故
初爲二乘偏談四諦但説依他圓成有等者。
謂四諦法即是依圓。苦集兩諦染因果故但
依他性。滅道兩諦淨因果故而是圓成。道諦
無漏雖從縁生。今乃攝入不倒圓成。故後二
諦皆圓成攝。以四諦法是實因果。不攝遍計
無體之法。故言但説依他圓成有等
正等菩提廣大深遠者。無上菩提不過福智。
約福名廣。無邊際故。約智名深。難測知故。或
大菩提即是理智。智無限極故名廣大。理無
思議故名深遠
省己意樂修等者。省謂省察。意樂即是信及
欲樂。若有施等難修屈時。便即有察自身本
有信及欲樂。堪能修習不應退也
三聞諸佛圓滿等者。即六轉依中果圓滿轉
也。六轉依者。唯識論云。轉依位別略有六種。
一損力益能轉。謂初二位。由勝解及慚愧故。
損本識中染種勢力。益本識内淨種功能。漸
伏二障。亦名爲轉。二通達轉。在通達位。由見
道力通達眞如。斷分別生二障麁重。證得一
分眞實轉依。三修習轉。謂修習位。由數修
習十地行故。漸斷倶生二障麁重。漸次證得
眞實轉依。四果圓滿轉。謂究竟位。由三大劫
阿僧企耶修集無邊難行勝行。金剛喩定現
在前時。永斷本來一切麁重。頓證佛果圓滿
轉依。窮未來際利樂無盡。五下劣轉。謂二乘
位。專求自利厭苦欣寂。唯能通達生空眞如。
斷煩惱種證眞擇滅。無勝堪能名下劣轉。六
廣大轉。謂大乘位。爲利他故趣大菩提。生死
涅槃倶無欣厭。具能通達二空眞如。雙斷所
知煩惱障種。頓證無上正等菩提。有勝堪能
名廣大轉。前果圓滿別指佛果。此廣大轉通
約諸位。或前顯體此作用。對二乘位別顯此
能。故亦即是果圓滿攝
引他麁善況己等者。如攝大乘世親釋云。如
世間者由有障善而成其善。謂有障善當命
終時即引可愛一切自體圓滿而生。況我今
者由無障善而成其善。不當成佛無上菩提。
無有是處
由斯三事練磨等者。始從初住至迴向終。皆
以三事練磨其心。故於修證而不退也
忍世第一印所取境觀能取等者。此中文略。
且作是説。非世第一但印境空觀於能取。於
忍義中尚猶不足。豈兼世第一而是説耶。下
次文中又説。忍及世第一法印所取空。觀能
取識亦非實有。文亦不足。若具文義。如下當
知。此不繁擧
妄執六塵識外他造者。若諸小乘説。由業力
引四大種極微所成。若諸外道亦有説是極
微成者如順世。亦有外道各別執有大梵時
方本際自然虚空我等。隨執此七常住實有
具諸功能生一切法。即是妄執六塵等法識
外他造也
依因善友作意等者。一依因力。謂即性習二
種爲因。二善友力。謂即十方諸佛菩薩。三作
意力。謂於大乘深生信解。四資糧力。謂即福
智二種資糧。由此四種能修勝行。故説依於
四勝力也
如名身等所詮等者。等即等取句身文身。名
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爲二所依。若唯
一名等即但稱名等。若二名等聚即稱名身
等。至三已上更稱多矣。所言蘊者積聚爲義。
謂十一色五受六想七十三行八識 各略以
爲一聚。名爲色受想行識蘊故。舊經論譯云
爲陰。謂以略名陰多義故。所言處者生義門
義。即内六根及外六境是六識心生長處故。
此六根境隨應能通分別六識出入處故。舊
翻爲入。失生出義。所言界者是種族義。謂即
六根六境六識是根境識之種類故。如彼四
姓族類異故。故種族義名爲界義。故倶舍頌
云。聚生門種族。是蘊處界義。雜集中邊義稍
異此。不能繁叙。樂者述之。此等並是所詮義

似外相轉實唯等者。如翳眼所見空花。似在
眼外。實在眼中
今顯内法似彼妄情者。此顯似義遣外難也。
謂外難云。若有外法是所似者應有外法。若
無外法何所似耶。無所似故似義不成。如何
可言心似外境。故今釋云。所言似者。謂顯内
法似能執心。言内法者。即是心所變相分實
唯在内。妄情不了執爲心外。故説内法似彼
妄情。不説内法似外境也
海樓崇聳蜃氣虚構等者。謂於海中有蟲名
蜃。状如蜂蛤。來遊水上吐氣爲戲。日光初照
氣状似樓。人遠見之謂樓實有。但是蜃氣非
有實樓
何乃同觀覿異等者。覿見也。矚視也。瞰又視
也。諒信也。否惡也。藏善也。謂水是一。四見
不同。信可由心。與離心執善惡全別也
於加行時推求等者。此中語倒。若正應言。推
求假有實無行見。謂於正起加行智時。所有
推求假有實無行解知見名尋思也
次依於忍印取無等者。謂忍不同有其三品。
下忍起時印所取無順觀能取。中忍轉位正
觀能取。如彼所取決定是無。上忍起位審定
印可能取是空。今此文中闕上忍文。下文即
具如次文。今重印可決定是無。即是下忍。又
能取心對境已下。即是中忍。此忍雖亦印能
取等。即是上忍
又境之體通於内外者。問。既此内外境與四
縁中親疏二縁云何。言四縁者。唯識第七廣
顯其相。今略擧之。一者因縁。謂有爲法親辦
自果。此體有二。種子現行。種子者。謂本識中
善染無記諸界地等功能差別。能引次後自
類功能。及起同時自類現果。此唯望彼是因
縁性。現行者。謂七轉識及彼相應所變相見。
除佛果善極劣無記。餘熏本識生自類種。此
唯望彼是因縁性。因即是縁持業釋。二等無
間縁。舊亦説爲次第縁。謂八現識及彼心所。
前聚於後自類無間。等而開導令彼定生。八
識相望既非自類又倶時轉。故非互作等無間
縁。心所與心雖恒倶轉。非自體類而相應故。
和合似一。不可施設離別殊異。故得互作等
無間縁。三所縁縁。謂若有法是帶己相心或
相應所慮託。此體有二。一親二疏。若與能縁
體不相離。是見分等内所慮託。應知彼是親
所縁縁。若與能縁體雖相離。爲質能起内所
慮託。應知彼是疏所縁縁。親所縁縁能縁皆
有。離内所慮託必不生故。疏所縁縁能縁或
有。離外所慮託亦得生故。四増上縁。謂若有
法有勝勢用。能於餘法或順或違。雖前三縁
亦得増上。而今第四除彼取餘。爲顯諸縁有
差別故。今此所言通外境者。非第三中疏所
縁也。以疏所縁亦不離識。不可説爲心外境
故。但説妄情及諸妄執所計實境説爲外耳。
是故得之外無内有。若疏所縁外亦有故。若
爾外執亦稱實智。如何説是虚妄執也。答。眼
等取境但是現量。不能分別強執爲外。後意
分別強生外相。故説虚妄爲不稱實。了知假
有實無。觀此義主所釋意云。了知假有實無。
是尋思智。由此爲因所得決定行智。名如實
智。尋攝論意與此不同。推求假有實無行見。
説名尋思。了知假有實無行見。名如實智。是
故了知假有實無非尋思智。本釋既爾。且依
而解決定行者。謂如實智即作假有實無決
定行解也
壞證微妙淨相法者。謂若能斷雜染相法。便
能證得妙淨相法。淨相法者即是眞如。相者
即是體相義故。由不能斷雜染法故。正智壞
滅不證眞如。故云壞證淨相法也
懈怠住法動法等者。謂懈怠者於所住法於
所動法。堅固守護都無失壞。即前所説雜染
相法。名所住法。是可破壞。不安穩故。名爲動
法。常與雜染不相捨離。故懈怠者深可愍也
而猶未能除空有相者。謂前三位觀二取無
皆作假有實無行見。故世第一雙印二空。亦
得假有實無觀智。假有即是依他起性。此即
有相。實無即是遍計所執。此名無相。證眞理
時二相皆滅。故世第一未證眞也
即四諦等名爲等者。謂彼四諦以十六門差
別建立名安立諦。十六門者。即四諦下各四
行相。苦諦四者。謂即非常苦空非我。集諦四
者。因集生縁。滅諦四者。滅靜妙離。道諦四
者。道如行出。參詳倶舍顯宗二論。就其相顯
易解説云。有生滅故非常。逼迫性故苦。違我
所見故空。違我見故非我。能生法故因。有多
種故集。恒滋産故生。各別助故縁。諸蘊盡故
滅。三相息故靜。無衆患故妙。脱衆災故離。通
行義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故行。能永超
故出
三謂無間解脱勝進者。謂從加行創起聖智。
所應斷惑一念斷盡更不隔念。名無間道。前
斷障種後捨麁重。證前所斷煩惱解脱眞如
之智。名解脱道。爲欲進斷餘品煩惱。證餘功
徳所有加行。無間解脱勝品諸道。總名勝進。
故勝進道亦不離前無間解脱。念念進趣即
名勝進。故前但説二。謂無間解脱道也。或約
總別別開勝進。如斷欲界上三品惑。品品須
起無間解脱。總起勝進斷中三品。故此文中
許三心也。雜集更有多種復次義釋勝進道。
恐繁不叙
能除煗品見道等者。謂見道智有其三品。即
下品道名之爲煗。以是初起力微弱故。此道
所斷分別煩惱既是麁猛。不名爲煗。故煗品
言。唯自見道分別煩惱。但是煗品。見道所斷
故名煗品。見道所斷煩惱麁重。若准雜集。
煩惱及道各分九品。謂煗煗等。即煗煗道斷
上上惑。以上上道斷煗煗惑。今於此中但總
言耳
第三雙觀人法二空者。前智力劣各別觀斷。
今智力勝故雙觀也。問。更有何障第三觀耶。
答。此是相見非眞見道。擬儀於眞假説斷言。
故初智劣各別觀斷。第三智勝一時倣像
二苦法智者。此言文略。若具應言苦法智忍
智。謂是苦法智忍無間道後所得解脱道智
故。爲存略故但言苦法智也。不作是釋。與方
便道中苦法智何別
苦諦所起増上教法者。謂説苦諦所有教法。
此教依因苦諦而起故言苦諦所起教也。此
教能與諸修行者方便道中苦智爲縁。即説
此教名爲増上
於方便道中縁苦法智者。謂依教法所生苦
智。與苦法忍爲方便因。故苦法智名方便道
由能分別見道等者。問。既言分別見道所證。
明知即是相見道收。何故前言於修道中而
建立也。答。理實見修皆有二智。各自分別自
所證理。而彼論中。依自他利増微義邊隱顯
而説。謂於初地能利自地。於見道中初得自
利。眞見義増相見用微。但説眞見隱相不論。
於修道中所起利他。本智用微後智用増。隱
正體智但説後得。故説修道所有正見分別
見道自所證理。理實分別自修道中自正體
智所證理也
如此各修一度者。問。十地全無十度行相。如
何妄説名修一耶。答。此中但約義准説之。何
必皆須行相同也。謂第二地得離垢名。而第
十地成大法智。准知餘地諸度別修。但擧一
隅三隅返故。又説。十度麁細易難故。由前前
而引後後。前前麁故而易修行。後後細故而
難修習。故知十度別別漸修。又説。眞如有二
功徳。一則本有十相眞如。二乃新生十種勝
行。既眞本徳十地證殊故。新生行地地修別。
然地與行名相應同。恐失雜修通行之義。故
地與行名相異同。依雜依純相影顯説
據實二障倶障二果者。由説煩惱迷闇諦理
障我空智故障菩提。由所知障畏法空理令
不顯現故障涅槃。煩惱障涅槃。所知障菩提。
次文自説。此不煩擧
約別而言初障等者。謂約相増別相而説。以
煩惱障能感生死故障涅槃。説所知障礙智
不生故障菩提
染慧爲性等者。然五惡見皆用別境慧爲體
性。然別境慧通於三性。今取二性故言染慧。
染通不善有覆無記。覆即是染。障聖道故。故
惡及覆皆名染也
一薩迦耶見等者。取隨煩惱一切煩惱皆名
取故。蘊從取生故名取蘊。即舊疏云五盛陰
也。由煩惱力蘊熾盛故。蘊言取者簡無漏蘊。
要依漏蘊起身見故。然此身見於取蘊身。或
執二以之爲我。或執一爲我。執餘爲我所。不
定執故名移轉身也
二十六等諸見等者。此六十二即是邪見。廣
如唯識顯揚等説。百法疏中當廣分別
及見所依五蘊等者。見依蘊起名見所依。既
執諸見爲勝能淨。此見不離所依五蘊。故所
依蘊亦勝淨也。戒取亦爾。無煩重擧
佷戻爲性者。上胡墾反。違也。下力計反。曲
也。説文深不諫也
於自盛事等者。謂即種姓端嚴財寶多聞持
戒門徒眷屬。乃至在身一切勝事。皆名盛事
不顧自法者。謂即自身所有勝法。即前種姓
多聞等是。身有勝事更合慕善。不顧自身所
有勝法。於賢善人不崇重也
於實徳能不忍等者。實謂諸法實事理也。徳
謂三寶眞淨徳也。能謂諸善勝功能也。於三
種中。心不忍可意不樂欲。故名不信
第八唯是無覆等者。然其無記總有二種。所
謂有覆無覆別故。若是無覆惑不相應。若是
有覆惑得倶起。覆謂染法。障聖道故。不障聖
道故名無覆。第八唯是無覆無記。不同末那。
雖是無記性有覆故。煩惱倶故
眼等五識不能等者。必要稱量勝劣等故。而
方起於慢過慢等。由此慢有七種不同。廣如
唯識百法疏述
第七識中有大八者。以此八種遍諸染心有
勝力故。名之爲大。故唯識論第六卷云。此二
十種類別有三。謂忿等各十別起故名小隨
煩惱。無慚等二遍不善故名中隨煩惱。掉擧
等八遍染心故名大隨煩惱
然斷煩惱總有二種等者。即是前四轉依義
中。當其第一能轉道也。斷種等即能斷道。等
即等取無堪任性。二但折伏即能伏道。應以
前義委釋此也
且資糧位頓悟等者。然諸菩薩總有二種。一
者頓悟。二者慚悟。若不定性。復從二乘。無漏
聖位而發心者。此名爲漸悟菩薩。由是此類
有五種人。謂即四果及獨覺果。如次八六四
二一萬劫數修習。方始得到十住初心。以二
乘心礙大乘故。經多劫數方至初住。是故經
云。須陀洹人八萬劫相心於本位證我空故。
故資糧位無漏智行。若大乘姓直從凡位而
發大心。名爲頓悟。但十千劫修行世間十善
道故得入初住。故資糧位但是有漏。無漏之
智未起現行
或復翻此者。若思惟而起者。此位不伏。若因
邪師邪教起者。此位能伏。今詳二義此理必
然。自思惟内心所起細難伏故。邪教邪師外
縁所起易可捨故
以修三種對治等者。於三義中各有標釋。如
文可解。下言永斷正見前行道者。謂初地中
所得聖智能永斷惑。是故名爲永斷正見。此
之三種是道前加行之道。是故名爲前行道

從何而得斷耶者。此諸斷義稍難取意。未見
本釋。且作一解。若有別義改而正之。謂所斷
障有其二種。一則麁重。二乃現行。從於何者
而得斷耶。然所斷障不離三世。從於何世而
得斷耶
答不從過去等者。此中意説。不斷現惑。以道
起時現惑先無。過去已滅無惑可斷。未來未
至亦無可斷。現道不倶亦無所斷。是故不從
三世現惑而得斷也
然從諸煩惱麁重等者。此通伏難顯斷義也
若於三世無惑斷者。何故諸教説斷惑耶。故
此答言。若於現惑雖無斷義。可從麁重種得
名斷。然者則是許可義故
爲斷如是如是等者。於加行時爲欲永斷如
是麁重。起此對治。治道正生麁重正滅。故約
麁重而得斷名。若約現行則無斷故
由此品離繋故等者。謂由此品麁重滅故。未
來現惑無因不生。永不生故説名斷惑。非謂
正斷現起惑也
此意不説斷三世者。若准本釋不説斷其三
世麁重。若爾何故前文説言。若此品對治生
則此品麁重滅等。由是義故但可説言不斷
三世現行惑也
初約遮門不斷三世等者。雜集瑜伽二論皆
有斷不斷義。雜集具約種子現行説斷不斷。
瑜伽就種刹那相續説斷不斷。各據義明不
相乖越。故不斷義兩文同也
正見相應能對治心者。正見即是八聖道中
正見支也。能對治心即是正體智。以此正見
是後得智而能分別見道所證故。與能治心
相應也。即此後智正見相應正體無漏。是即
名爲能治心也
於現在無隨眠等者。謂顯三時皆無斷義。以
一切法於念念中從衆縁生無自性故。刹那
必滅無作用故。於現在世暫有即無隨眠不
待斷而方滅。豈此聖道能對治耶。況一念障
治不倶明闇不並。何有斷義。故現在世無有
隨眠。於現在世尚無隨眠。況入過去更有何
斷。縱此一念刹那心後。未來所起隨眠心在
未來世。亦無隨眠是所斷者。故念念中此無
斷義
從此已後於已等者。次下即明有所斷義。謂
前正智於當念中雖無斷義。然彼隨眠於念
念無所不斷。以一切法於念中而有不動相
續門故。依不動門即無斷義。以一切法刹那
即滅無有遷動作用義故。約相續門即有斷
義。以因前念引後念生。相續因縁有所作用
故。如燈念念雖不破闇。由焔相續闇相便除。
水日月等諸法皆然。當知此中道理亦爾。故
由聖道相續力故隨眠並斷而得轉依。是故
説言從此已後於已轉依身相續等
所有後得世間等者。謂由正智斷隨眠故。人
令後所得無漏聖智及在世間善無記心。三
時皆無隨眠縛故。是故名爲皆離隨眠。無記
心者即是文中本識心也
答據彼三心見道説者。即前無間解脱勝進。
然詳此説於理不正。以見道中三界諸惑一
刹那中一時頓斷。既斷惑時不分品數。則不
別起多無間道。何須彼言。爲斷如是如是品
麁重起如是如是品對治等。故知如是如是
重言不約見道三心而説。但依見修治道合
言。對法明諸位斷義。不唯約初見道斷説故。
二義中後説爲正
二障下品總名第三等者。問。諸論皆説此三
心者依相見道總別建立。故唯識云。前二名
法智。各別解故。第三名類智。總合解故。但是
總觀我法二障所有斷相立此第三。如何説
是二障下品。更以何障爲下品耶。答。即彼二
障無堪任性。既是麁重説爲下品。而爲第三。
於理何失。若爾應亦許有中品。更以何法爲
中品耶。答。經論皆説有三麁重。在皮在膚在
骨別故。由是麁重亦有三品。故相見道有三
品障
爲能取及上下諦等者。依觀二取立十六者。
所取即是四諦眞如。能取即是縁眞如智。依
觀所取立法忍智八種觀心。依觀能取立類忍
智八種觀心。此可即依觀能取所取別立法
類十六心也。所有行相文中自顯。依觀上下
十六者。上謂色界及無色界。下欲界。依觀欲
界苦諦眞如所起無間道立爲法忍。所起解
脱道立爲法智。依觀上界苦諦眞如所起無
間道立爲類忍。所起解脱道立爲類智。何故
上界立爲類耶。謂上界類下欲界斷所斷惑
證所證理故。於上界而立類言。苦諦既爾。餘
三准前。四諦共有八無間道八解脱道即成十
六。此即依觀上下諦境別立法類十六心也
正斷三界見苦所斷等者。謂於三界苦諦之
下有二十八種分別惑。隨眠正是見苦眞如
正智之所斷也。故苦法忍見苦眞如。正斷三
界苦諦之下二十八種分別惑也
七地已前諸識中等者。諸識即謂前七識也。
以七地前猶起有相故。倶生障未全伏也。六
識尚爾。第七必然。故七地前七識之中倶生
煩惱亦得起也
由能引識是無漏故等者。謂前五識生時必
由意識引起。以是微劣少分別故。要以意識
爲分別根方得生故。其能引識既是無漏故。
所引識障不行故
第六意識入生空時等者。謂末那識與第六
識爲不共根六識方起。其末那識既無勝用。
是故欲入無漏之時。必由意識而爲道引。是
故意識入生空時。即末那識我執不行。入法
空時法執不行。方始得成平等性智。由斯意
識入生空時。其第七識即是有漏故。所智障
亦得起也
以煩惱障不障十地等者。謂十地者即以法
空眞如理智差別建立故。唯所知障能障十
地。其煩惱障但能發業招感生死。唯障涅槃。
是故不能障十地也。若爾應與所知障別。便
違唯識。故彼文云。煩惱障中此障必有。彼定
用此爲所依故。彼論又云。補特加羅我見起
位。彼法我見亦必現行。如妄迷杌方謂人等。
既許二障二執體同。如何所障乃有差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212 1213 1214 1215 1216 1217 1218 1219 1220 1221 122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