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選擇傳弘決疑鈔 (No. 2610_ 良忠述 ) in Vol. 83

[First] [Prev]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2610
選擇傳弘決疑鈔
  凡例
一。選擇集決疑鈔舊本別行。今始會之。往古
和漢諸師毎著箋釋必各別行。而後世之
人割會之。蓋以時移人劣苦於對閲故也。
今亦傚之。雖然但於本文熟讀則庶幾能
見一編大旨。苟偏喜割會者。恐失文之脈
絡。學者知之
一。集文頂格書之。鈔低一字。表尊重祖訓
不敢混濫也
一。記主所傳選擇集本無他序及撰號爲
正。冏師直牒依之也。但鈔裏書中釋他序
者。蓋將建暦印本所載且加註解也耳。非
所承之本亦有此序。會本將彼平氏序安
於凡例之前。亦以此故也。良榮師不察。混
釋他序及撰號者。今所不取也
一。平氏序文諸本不同。文有増減。而於義
無違。今則依見行印本所載
一。此鈔記主亟歴刪補。故文有具略。分卷
不同。今依再治本即爲五卷。雖亦割會
本集。而不敢増卷册也
一。此鈔有翻刻數本。有古書數本。今以見
行刻本對校於古書。乃知非唯多傳寫之
誤。更有後人妄所添削。今竝尋討古本。依
義刪定。且補所闕
一。對校此鈔及傳通記倶釋一種疏文之處。
字句有所全同。有所不同。其不同者蓋
有二由。一或鈔之與記具略相讓故然。此處
可全仍舊文。不可裁長補短強令混同
也。二或傳寫訛認故然。今以異本鈔記相照
依義正之。其同者亦有二由。一或倶釋要
義。不可不同。二或鈔記數本互有寫誤。然
先輩刻鈔記者。蓋依記之文卒改鈔中字。
又依鈔之文卒易記中字。此只強欲令鈔
記文字悉同。而不能分曉義之邪正。故輒
削其正文。却使同寫誤之文也。今竝尋討
古本。依義正之
一。鈔中所引藏中經論皆依宋本及高麗本
也。今以紫柏册本較之。非無所違。蓋册
本頗有寫誤。不可執彼爲正妄改所引。今
依義定文或存或改。請見古藏本人爲正

一。鈔中多引藏外諸書。今以見行鈔本對
校於諸書印本。其文或有同者。或有稍異
者。更詳其同者。亦鈔有異本而未必悉同。
或有異本文正而諸印不正者。因疑。先輩
刻此鈔者。一以諸印爲正。妄改鈔所引。
而不察諸印非無寫誤。而鈔文還有正也。
今竝尋討古本依義正之。又其異者。若有
所誤依諸印正之。或諸印不正而鈔文正
者存而不改焉。蓋以記主所覽是古而正。今
世諸印頗有寫誤故也。請見古本諸書者
爲正之
一。此鈔對校諸本。或其義全同而文字頗有
増減者。今竝依記主文體正之
一。鈔中文字有倒置者俗語難通者一二矣。
亦是傳寫錯誤。今依古本依義正之
一。鈔中毎引文竟例云已上。今若前後有
所濫仍存之。其不可濫者粗除之以爲會
本一體
一。或古本鈔有引證文處印本脱之。而刻本
直牒亦引其文也。更校書本直牒。或無其
文者也。又或有直牒所牒鈔文只合印鈔
而違古本者。更校直牒異本。還有違印鈔
而合古本也。因疑。昔刻直牒者校之不
悉而妄爲改易也。嘗對閲直牒諸本弗翅
文字矛盾亦有其義隨轉者。皆是後人所妄
加。且傳寫訛謬耳。非具擇法眼依義定文
之人。恐有誣罔冏師也。唯俟達者參校得
精覈者。方決其所疑耳。是知不可依印行
直牒妄改鈔文也
一。上來雖謂對校異本依義定文。而私心
不敢自專。故擧其刪補文人尚可論者。各
附之卷後。更俟後賢決其邪正也。其餘正
誤雖不少。而於義無違。人不可疑者不
遑悉擧。後賢臨文對閲知之。若有所誤賜
以教正。余深望焉


選擇傳弘決疑鈔卷第一并序
  沙門良忠述
夫宗圓通者稱佛之行廢。遺方域者往生
之義乖。雄狂世尊乘時利見。馬鳴大士契道
宣聞。尚設西方寄諸群品。況時屬澆季人
稀知機。領會之賓千無一二。至如未
捫象各陳乳色。言無心有。何關眞空。古先
梵皇憐斯倒惑。導以淨土之一門。濟以念
佛之一行。方今正雜倶生兮選勸正行。助正
兼行兮適尚稱名。蓋是法藏比丘於一子地。
五劫盡思。十念萌因故也。加之三輩雖異
專念彌陀。一念雖微普得大利。法滅霧晴
而得度既實。佛光雲卷而照益不空。三心
既備無行不獲。專修相續畢命爲期。依之
潮音偏讃。蹉跎暮華色特秀。濃艷時佛使慶
喜弘名號。人持大善信覺辭。十方如來貽
金言於六字。孤獨教主付玉章於三明。眞宗
之幽遠不可得而稱者歟。昔善導大師降
生震旦。高耀皓月。誕敷玄風。咨覆簣於道
綽。決絶維於聖僧。袪愆蘊義。織經緯而綴
文。改古作今。糺器朴而斵堊。寔知覺王
勸化之緗帙迷徒誘引之遺範也。然智證入
唐之時。聖教將來之際。超彼遼海渺漫之浪。
傳此淨機純熟之州以降。時運未臻經三
百歳。爰源空上人誕應和國。志學攀登叡
峯。二九隱居黒谷。自爾永離名利便赴菩
提。於戲五千三百之恢弘也。卷舒積年。南三
北七之著聞也。鑚仰累日。智行稍闌數感靈
相。清風朗月何比天機。雖誦三藏以和尚
爲師宗。雖諳一代以西方爲歸趣。終以
自製念佛集授之於辨阿上人。上人敬承如
水傳器。深相器異誓以傳燈。始則遊玉泉
而修三觀之舟楫。後則詣吉水而作九品
之棟梁。弟子忝禀先師面會之芳談。雖守
上人口決之素意。乘戒不急。心行難調最後
斷種之歎。造次顛沛未休。談話之次賓客勸
云。若不染翰叵納心府。且示一隅。早叩三
端。此公特授精靈歸心正法。家雖繼脂兵
車之跡。身猶訪艤法船之路。因而有請焉。
予羊心易迷。鳩眼難變。庸才之身深慚此
請。非文非義。是拙是愚。然而聿順來命憖
以書之。號曰選擇傳弘決疑鈔。傳者傳於
先師也。弘者弘於遺弟也。決疑者假立賓
主粗解疑關。鈔者抽乎衆文題之筆點。
是故總言傳弘決疑鈔也。庶幾百世萬代克
赴易行。別火界矣屆西刹焉。時也建長六
年仲秋上旬。始添露點漸作草篇云爾

選擇本願念佛集 問。此之題額其意如何
 答。傳云。於斯題中且有三義。終成
一意。一者念佛。二者本願念佛。三者選
擇本願念佛也。初言念佛者。萬行隨一念
佛也。是當諸師所立念佛之義。未分別
正雜助正故。次言本願念佛者。於萬行
中分別正雜。於正行中細判助正。其正
業者稱名念佛。順彌陀本願故。故止雜
行專行念佛。是當今家所立念佛之義後
言選擇本願念佛者。於本願義之上更加
選擇一義。此是祖師上人依大阿彌陀經
而始立此義也。所謂其本願者。自二百一
十億諸佛願行之中所選擇之本願也。
成一意者。然今此集中非備存三義。三義
相成唯爲一義。謂念佛非直念佛。則是本願
念佛也。本願念佛亦非直本願念佛。則是選
擇本願念佛也。凡念佛者或觀或稱或總或
別。倶是念佛。今恐此濫故言本願念佛也
耳。私謂。大師本願祖師選擇。辭異義同云云
問。本願念佛出在經文。諸師豈不知本願
之義耶 答。本願之文雖出經説。而見別故
解義非一。謂諸師於念佛諸行中不分明
判願非願差。故所立念佛萬行隨一也。綽感
二師念佛勝故別立一行。餘行劣故總判萬
行。今家獨驗本願誠文。選以念佛立正定
業。如是諸師種種異解。豈非見別有立不
立。如二教論云。諸經論中往往有斯義。雖
然文隨執見隱。義逐機根現而已。譬如
天・鬼見別。人鳥明闇 問。文中備有八種
選擇。題下選擇可通八義然今何存本願
一義耶 答。作者所傳。何強致疑。既云選
擇本願。豈可通餘義耶。但至難者餘七種
義本願爲源。擧本攝末耳
南無阿彌陀佛往生之業
念佛爲先
 問。始置此字有何
要耶 答。傳云。是顯題下念佛及以文中
所勸念佛倶是口稱。此乃簡異觀念表知
口稱。令易見也 問。題後文前置此等字。
有其例耶 答。鸞師讃阿彌陀佛偈如今亦
云南無阿彌陀佛。薩遮尼乾子經文首亦云
歸命大智海大毘盧遮那佛。正法念經亦云
歸命一切諸佛菩薩。其例非一 問。念佛爲
先對何後耶 答。言爲先者非云前後。
往生行中念佛最要。故云爲先。如彼往生要
集中云念佛爲本。故廣本云念佛爲本
  第一聖道淨土二門篇
道綽禪師立聖道淨土二門而捨聖道正歸
淨土之文 問。此集一部有十六篇。各有生
起乎 答。可有生起。且第一門是此宗教
相也。而諸宗各先知能詮教相門戸。然後修
行所詮出離要路。是故判教半滿淺深。源起
自大聖金言也。謂三照五味之喩。兩字八
藏之説是也。逮至滅後分別彌盛。印度小
乘二十部大乘性相且千也。震旦南三北七
義成百家。日本八宗九宗振古傳來。皆判
教旨爲先。今集亦復如是。初第一篇是判
教之大綱。後十五篇即起行之綱目。十五篇
中初之一篇是觀經疏文。次四篇者無量壽
經文。次六篇中。除四修外自餘五段是觀經
文。後四篇彌陀經文也。此等次第雖是大任
經文前後。而一一篇目非無生起。謂置第
二篇者。若知教相可知行相。故次二門
明二行也。若知正業可知其由。故明本
願。若知本願可知衆機通行。故明三輩。
若知其機可知其利。故明利益。若知行
利可知行時。故明止住百歳。若知遐代益
可知攝取益。故明光明不捨。若知佛三縁
可知行者安心。故明三心。若知安心可
知作業。故明四修。若知修行可知感果。
故明化讃。若知化讃可知釋迦所讃。故明
其讃嘆。若知佛讃可知付屬流通。故明其
付屬。定散兩門中特付屬佛名。佛名則是多
善根故。故次彼付屬明此多善。若知多善
可知證誠不虚。故明其證。若知諸佛證誠
可知諸佛護念。故明其護念義。若知護念
可知慇懃付屬。故明其付屬也 問。篇目
次第宜任經文前後。此外何恣存其生起
答。雖依文次而有其由。故第二篇立二行。
第九篇立四修。生起分明。自餘諸篇豈無生
起。或復大依引文前後。非必一一可有生
起 問。禮讃中具明三心五念四修。以爲專
修之安心起行作業。又法事讃云。三心五念
畢命爲期。正助四修則刹那無間已上 而今
何除五念唯引三心四修 答。第二篇明
五種正行。此與五念開合雖異而行相同。
故讓彼文不重引歟 問。後十五篇皆導
師釋。何唯第一段獨依道綽義 答。聖道淨
土名目分明在安樂集。故就明文而引之
耳。導師釋中雖有義分而無名目。故不引
之 問。此集終云道綽不發三昧故不依
之。然今何引用之 答。道綽是善導之師。
何言一向不用之。若有少分師資相違且
用導師。何全非之 問。二門得名其義如
何 答。傅云。從凡至聖名爲聖道。從穢至
淨稱曰淨土。倶名門者出入義也。謂出火
宅入涅槃故 問。聖淨二門人師義立。難
易二道是正論文。故鸞大師就此二道以判
教相。況如斯立教約化道始終而所決判
也。是故集云。大聖三車招慰且羊鹿之運。權
息未達佛訶邪執障無上菩提。縱後回向仍
名迂迴。若徑攀大車亦是一途私云。此擧一
代所説難行道
只恐現居退位。嶮徑遙長。自徳未立難
可昇進私云。此明易行
道教興之由也
次借難易二道之喩。
在五濁世而求不退。是譬難行道。以信佛
因縁往生淨土入大乘正定聚。是譬易行
道也。既是一代始終佛教大道。故以此文
可爲篇目。況復今所引二門者。彼集立於
十二大門。第三大門有四番中第三亦有五
番中。其第五文段也。難易二道彼第三門一
番所判之法文也。若爾聖道淨土二門重重
末科。何捨本取末爲一宗教相。何況鸞師
亦存此旨。師資一同。何不以此爲一宗教
相乎 答。傳云。難易二道亦爲一宗教相。
是以下釋亦引彼文。但所以二門爲篇目
者。聖道淨土名言親體。義相猶顯故。私謂。
聖道淨土之名諸宗共許不可拒諍。難易之
言漸教雖許頓教難定。故以自他共許名
言爲今篇目。難易二道本論文幽。謂彼易行
但言不退不云往生。是故諸師或屬往生。
或屬別益。其義至下當辨 問。二門同顯
佛性。何捨一門取一門乎 答。取捨者用
否意也。謂用此之時取此捨彼。用彼之時
取彼捨此。今任集意對末法機。捨聖道
門取淨土門也。故集下云。願生淨土。隨
壽長短一形即至位階不退。與此修道一萬
劫齊功。諸佛子等何不思量不捨難求易

文中有二。一明二門出離。二其聖道下望
末法機。斥聖道勸淨土
初中有二
先問。次答
安樂集上云問曰一切衆生皆有佛性遠劫以
來應値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輪迴生死不出火
宅 問。此問何意 答。一切衆生内有佛性
外遇諸佛。内外因縁彼此和合。應當作佛。
何至于今久在生死。故致此問也。皆有
佛性者涅槃經云。一切衆生悉有佛性。如來
常住無有變易。又云。凡有心者皆當作佛。
應値多佛者。一切衆生雖具佛性。若不値
佛者不可顯此理。而衆生無始流轉三道。
諸佛無始示現八相。雖人身佛教希有。何
不値佛聞法也。若値佛聞法者。云何不顯
佛性久久流轉三界六道。夫悲滿足之如來・
難化能化之諸佛。番番出世。繼踵唱覺。吾
等障重未預開化。難問之意深慚愧耳。輪迴
生死者。此別指分段生死也。文云輪迴亦
云火宅故。言火宅者如法華云。三界無
安。猶如火宅。衆苦充滿甚可怖畏
答曰依大乘聖教良由不得二種勝法以排
生死是以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聖教等者
 問。此答意者爲許一切衆生中有不値佛
者。若云許者。生死無始。輪迴已久。而於
其中誰無見佛聞法之縁。若不許者。衆生
無數種類非一。何妨亦有不値佛者。文云。
不得二種勝法。既云不得。測知應許不値
佛者 答。案此答意。既許應値多佛之問。
不反詰故。理極成故。謂生死無始故。衆生
雖多一一皆有厭苦之心。佛性内熏。佛出外
多。故知衆生皆應値佛。但於値佛有結縁
衆。有當機衆。今約無當機現益者以爲
不得。總而論之。一切衆生皆應値佛。故
妙樂云。衆生無始恒居三道。於中誰無
一亳種類。又大師云。即自思念。我身無
際已來共他同時發願。斷惡行菩薩道。他
盡不惜身命。行道進位。因圓果熟。證聖
者踰於大地微塵。然我等凡夫乃至今日虚
然流浪。煩惱惡障轉轉増多福慧微微。若對
重昏之臨明鏡也。忽思忖斯事。不勝心驚
悲歎者哉已上我等昔日發心修行。雖具恒
沙宿善妙因。愚惜身命虚受辛苦。得脱無
職而斯由 問。何置能別言云依大乘
乎 答。傳云。立二門者偏大乘意。小乘不
明淨土。故今爲立二門別云大乘也。有
云。小乘不論佛性。今顯佛性之二門故別
云大乘也 問。良由已下十二字。文點如
何 答。傳云。自死字如次至排不由也。排
拂也。有云。自法字如次至得不由也。排開
也。訓異意一也
二正望末法斥聖道勸淨土中有三。一
斥。二勸。三寄無聖道現證以勸淨土。初中
二。一道理。二文證
何者爲二一謂聖道二謂往生淨土其聖道一
種今時難證一由去大聖遙遠二由理深解微
 道理中有二由。一斥時。去聖遙遠是也。謂
釋迦去世已經一千五百餘歳。大小聖人皆
從滅沒。誰人示津。是故難證。二斥機。理深
解微是也。謂人法二空其理甚深。見濁増機
其解微劣。何輒得悟。是故難證。如十地
論云。難證有四種。一微難證。非聞慧境界
故。二難見難證。非思慧境界故。三離念難
證。非世聞修慧境界故。此乃示現三界心
心數法分別世間修道智非境界故。四非心
地難證。非報生善得修道智境界故。此示
現心境界者是心地。是誰境界。實即境界。何
非餘境。以出世間無漏法非世間有漏智境
界故略鈔其聖道門今時難證者。據此等義
也。凡佛法修行必量時機。若違時機即失
法利。故安樂集引正法念經云。行者一心求
道時。常當觀察時・方便。若不得時無方
便。是名爲失。不名利。何者如攅濕木以
求火火不可得。非時故。若折乾薪以覓
水水不可得。無智故。一由去大聖遙遠者
 問。去聖遙遠二門是同。如何偏爲聖道難
證之所以乎 答。聖道難行故末法彌難證。
淨土易行故末法猶易往。是故滅後遙遠之
旨二門雖同。而依時分難證之義其失專
在聖道一門也 問。上世未必賢。末代未
必愚。至如夫獲白玉於青山得玄珠於赤
水。成王豈可不勝於文武乎。遂使隋朝智
者破梁光宅。唐代遍學斥陳眞諦。乃至其例
不可外求。攝論渡於漢土已來百有餘年。
世人皆依別時意文廢西方行。其後善導
懷感出世撰疏製論。破之會之。念佛興行
于今強盛也。何依時分強論堪不 答。於
如來滅後有正像末三時。謂有教行證名
正法。有教行無證名像法。有教無行證
名末法。末法之中無證明矣。但約三時大
分明義。若約大機其證非無而今就多分
機宜簡末世時也。但世之理亂人之賢愚。
雖暫興行終是陵遲。況出世之理無漏之道。
日日衰減觸目皆是也。二由理深解微者
問。聖道理深者。即以淨土爲屬淺近。若爾
念佛即是終窮之極談他力之妙術也。是佛
法中最勝功徳。何爲淺近 答。證理之道二
空爲先。若依此義聖道甚深。若據濟凡淨
土爲深。謂佛願難思濟凡異他。何言淺近。
傳云。此有一往再往二義。言一往者。念佛
淺行而普攝萬機。故勸念佛。言再往者。念
佛深行故普化一切。五逆謗法乘佛願故
皆得往生。化其極惡唯佛境界。故玄義云。
佛密意弘深教門難曉。三賢十聖弗測所
闚。故知此法果分極理。例如般若二空之理
以爲第四藏。總持之滅重罪以爲第五藏

是故大集月藏經云我末法時中億億衆生起
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二文證中。我末法
時中億億衆生等者 問。起行修道未有一
人得者之義。何不亙淨土耶。又彼經無此
文。如何 答。此取意文。謂月藏分第九云。
於我滅度後五百年中。諸比丘衆猶於我法
解脱堅固。後五百年我之正法禪定三昧得
住堅固。後五百年於我法中。讀誦多聞得住
堅固。後五百年於我法中。多造塔寺得住
堅固。後五百年於我法中。鬪諍言議白法隱
沒損減堅固已上五五百中戒定慧學在於前
三。然證聖道不出三學。末法無證其義明
焉。淨土出離既通法滅百歳之時。何云未有
一人得者。故次引淨土經證當今利益也。
又日藏分第六護持品云何者名爲末法世時。
謂讀誦人無不依於波羅提木叉道中行。
若不坐禪則不能得於三摩提。乃至不得
第四之果。乃至不得寂滅三昧。是則名爲
末法世時
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 當今末法等者。
指經云我末法即釋當今末法。若約此意
可屬上文。又爲顯淨土門能化末法機。即
標當今末法。若約此意可屬下文。斯乃釋
尊遙鑒未來而記聖道之難證。道綽曲考
時代而勸淨土之易往也。若正判文釋上
經文 問。法華云。於末法中欲説是經
等。唯識義引善見論云。末法之中有懷子
法師。國王聞此法師言證聖果。又引律云。
末法之中有佛弟子。爾時國王遇一比丘發
心受戒證果。比丘亦證聖果。準此等説。末
法中有聖道利益。豈非與今文相違乎
答。今約多分。更不遮於末法之中少分亦
有聖道利益也。當今末法者。於佛滅後明
正像末即有多説。一云。正法五百年。像法
一千年。依月藏分等。二云。正法千年。像法五
百年。依悲華經。三云。正像各千年。末法一
萬年。如大悲經群疑論
三引之
四云。正像各五百年。
如大乘三聚懺悔經等。具如玄記。今以此
三時配此土時代即有七説。且出兩説一
法上師等依周異記云。佛當周第五主穆王
滿五十一年壬申入滅。若依此説。從彼壬
申至道綽入滅唐太宗貞觀十九年乙巳。凡
歴一千五百九十四年。然綽公時年八十四
遷化。計入末法十一年綽公誕生。二費長房
依魯春秋云。佛當周第二十主匡王班四年
壬子入滅。若依此説。從彼壬子至貞觀十
九年。凡歴一千一百九十三年。若依此説。
道綽在世猶在像法也。而今天竺聖教中。
依月藏經等云正法五百年。震旦書籍中依
周異記云壬申入滅説。道綽在世正當末
法也
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是故大經云若有衆
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
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二勸淨土中初唯
有等者。標淨土易入。次是故下直引文證。
所以略道理者。所引文證之中兼有其道
理。本願化惡人故。謂今時衆生三學無分
無聖道證。淨土不爾。雖無三學乘佛力
故猶得出離。如迦才云。若自知有定慧分
者。即於此方修道求無上菩提。若自知無
定慧分者。則須修淨土行就淨土中求無
上菩提。大經云者。正雖引第十八本願。而
兼觀經下品生意。兩經十念同本願故。斯乃
約造惡機顯念佛力用也
三又復下寄無現證勸淨土中二。初明聖
道出離當時無人。次是以下正明對造惡
機苦勵往生
又復一切衆生都不自量若據大乘眞如實相
第一義空曾未措心若論小乘修入見諦修道
乃至那含羅漢斷五下除五上無問道俗未有
其分縱有人天果報皆爲五戒十善能招此報
然持得者甚希若論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駃雨
 初文中若據大乘等者。聖道門中有大小
乘。其中大乘以證眞如實相妙理而爲所
期。然其理甚深措心猶難。況證悟易。眞如實
相第一義空者。衆生淨心也。即上所言佛性
異名也。大乘止觀云。此心即是自性清淨心。
又名眞如。亦名佛性。復名法身。又稱如來
藏。亦號法界。復名法性。若論小乘修入見諦
等者。謂小乘出離經三道四果出三界六道
也。言三道者。見道前三向修道前三果
後三向
無學道
第四果言四果者。須陀洹果斷見惑
離惡趣
斯陀含果
斷欲六品思
 來生欲界
阿那含果盡欲下三品思
不還生欲界
阿羅漢果
斷上界七十二品思。生
證有餘死入無餘
而今文三道中略無學
道。四果中略前二果。故云乃至也。言那含
斷五下者。阿那含果斷益欲界之惑。故名
斷五下。五下分結者。一身見。二戒禁取見。三
疑。四欲貪。五嗔恚也。倶舍二十一云。何縁此
五名順下分問也此五順益下分界故。謂唯
欲界得下分名。此五於彼能爲順益。由後
二種不能超欲界。設有能超由前三還
下。如守獄率防邏人故答也言羅漢除五上
者。阿羅漢果斷上界惑。此名除五上。五上
分結者。一色貪。二無色貪。三掉擧。四慢。五
無明也。又論云。如是五種若未斷時。能令
有情不超上界。順益上界故名順上分結。
無問道俗未有其分者。大小乘證親見今
時。若道若俗無其人也。縱有人天等者
問。人天果報非是出要。今何擧之置大小
聖道之後擇其難得之相乎 答。人天果報
雖非出離。而擧有漏善果猶難。況顯無漏
勝道不易也。五戒十善浮嚢易破。六欲四州
果報難受。當來之報非惡者何。何故毀戒。
五濁極増。起惡恒盛。譬如雨脚。造罪猛利。
譬如暴風。以是因縁故毀破戒品也。又曾
未措心者。解不堪大乘。未有其分者。解
不堪小乘。持得者甚希者。解不堪人天。
若論已下解今機當體
是以諸佛大慈勸歸淨土縱使一形造惡但能
繋意專精常能念佛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
往生何不思量都無去心也 次是以下正
勸往生中。縱使一形造惡等者 問。既是一
形造罪凡夫。如何專精但能繋意常能念佛
乎 答。凡夫之人由貪嗔以造罪。由淨心
而念佛。念佛・造罪雖互間雜。而由意樂隨
犯隨懺。佛願力故罪障自滅終感佛迎也
問。穢土人天猶以善生。淨土妙處造惡何生。
依之韋提夫人已恐有餘愆障不得往。善
導大師勸制捨諸惡我亦如是。設雖念佛
數起罪惡何得往生 答。上品下生猶許
其人善心數退惡法數起。況於中下六品人
乎。但至止惡道理者。二門同存此旨矣。然
聖道門自除惑障顯實理故。其障難晴。隨
教教談。或送三生六十之時劫。若積四生百
劫之行業。然今教意本自起惡造罪凡夫。雖
知諸惡莫作之理。而數忘數退。深可慚愧。
就如是機。彌憑他力本願。就如是機。彌信
自身罪惡。常能念佛期臨終暮。現其人前誓
願不虚。必坐華臺速生淨土也 問。今文
同上所引縱令一生造惡之文。然彼文既云
臨命終時十念相續。則約臨終。今文即云常
能念佛。常言所顯定是平生。前後相違其義
何會 答。彼文即引第十八願。若爾彼文不
可必局臨終十念。乃至言中上盡一形無
闕。平生念佛同收。釋家探願意。約平生行
者釋常能念佛也 問。誰知今釋唯明平
生。恐迴心已後宣常能念佛。又迴心已前云
一形造惡 答。凡夫之習善惡二心交雜不
定。前念作惡後念念佛。前念念佛後念作
惡。而就道理恐惡勵善。熏習熟利成往
業時。惡業漸漸微薄。念佛漸漸増長。一虚一
實之道理。終滅惡業生淨土也。但起於罪
無過之思。從令念佛不可往生。是邪見故。
故祖師云。信十惡五逆尚得往生。而不犯
小罪。惡人猶生。況善人哉云云
私料簡中大分爲二。一初至疑端分別諸
教立宗不同。二諸宗立教下正釋淨土宗二
門教相。初中有二。一引餘宗教相。二今此
下標今宗教相
私云竊計夫立教多少隨宗不同且如有相宗
立三時教而判一代聖教所謂有空中是也如
無相宗立二藏教以判一代聖教所謂菩薩藏
聲聞藏是也如華嚴宗立五教而攝一切佛教
所謂小乘教始教終教頓教圓教是也如法華
宗立四教五味以攝一切佛教四教者所謂藏
通別圓是也五味者所謂乳酪生熟醍醐是也
如眞言宗立二教而攝一切所謂顯教密教是
也 一引餘宗教相中。有相宗立三時教
者。以法相宗名有相宗。談空識非無故。三
時教者。解深密經中勝義生菩薩領解釋迦
説法明於三時。一有教亦名人空法有教。
此攝諸部小乘教
二空
亦名人法皆空教。
此攝諸部般若教
三中道教亦名非有非空教。此
攝深密・華嚴・法華
等經
無相宗立二藏教者。以三論宗名無
相宗。談勝義皆空故。二藏在文。即大小二
乘異名也。又嘉祥立三法輪。一根本法輪
華嚴二枝末法輪阿含等三攝末歸本法輪法華
華嚴宗立五教者。一小乘教。謂諸部小乘經
論。二大乘始教。謂深密等經・瑜伽等論。三大
乘終教。謂般若經等・起信・寶性論等。四大乘
頓教。謂大乘經中頓悟法門。五大乘圓教。此
中有二。一別教。二同教。山王院諸家教相集
云。東大寺律師云。別教攝華嚴本會。同教
攝華嚴末會並法華也。先師明王院云。華
嚴・法華各明二教。但華嚴多明別教少明
同教。法華多説同教少説別教云云法華
宗立四教五味者。四教化法。五味化儀也。
所謂藏・通等是所説法之深深差別也。乳味
等是説四教之五時儀式也。言五味者。一
華嚴如乳味兼別
圓二
二阿含如酪味但三藏
方等如生蘇味對藏・通
別・圓
四般若如熟蘇味
帶通・
別・圓
五法華如醍醐味純圓又涅槃如醍醐
具説
四教
眞言宗立二教者。諸家教相集云。
慈覺大師依龍猛釋論立二種教。一顯示
教。總攝一切顯教法門。二祕密教。總攝一
切祕密教法。又演義鈔立顯密二教。彼書者
大興善寺源清阿闍梨面授善無畏三藏造。
彼阿闍梨者慈覺大師師也已上
二標今宗教相中。初標二門。次問答宗名
今此淨土宗者若依道緯禪師意立二門而攝
一切所謂聖道門淨土門是也問曰夫立宗名
本在華嚴天台等八宗九宗未聞於淨土之家
立其宗名然今號淨土宗有何證據也答曰淨
土宗名其證非一元曉遊心安樂道云淨土宗
意本爲凡夫兼爲聖入又慈恩西方要決云依
此一宗又迦才淨土論云此之一宗竊爲要路
其證如此不足疑瑞 問中八宗等者。本朝
所弘限八九宗。是故今弘淨土宗時愚人
致此難。故擧而會之。震旦諸宗不限八九。
南三北七判教非一。所謂虎丘山笈法師立
三教。一頓教華嚴二漸教此亦有三。一有相教。十
二年前明三藏見有得
道。二無相教。十二年後至法華明見空得
道。三雙林常住教。明衆生佛性闡提作佛
三不定
勝鬘・金光明
楞伽・鴦崛經
宗愛法師立三教。一頓教華嚴
漸教四時三不定教如前漸教四時者。一有相
阿含。十二年前
明見有得道也
二無相教十二年後
方等般若
三同歸教
法華四常住教涅槃定林柔次二師及道場觀法
師立三教。一頓教華嚴二漸教五時三不定教
勝鬘
經等
漸教五時者。一有相教如前二無相教如前
三褒貶抑揚教淨名・思益
等諸方等
四同歸教如前五常住
如前已前三師是南三義也。又南北通用三
教。一頓教華嚴二漸教此亦有二。一有相教。十二
年半字教。二無相教。般若
乃至
常住
三不定教勝鬘・金
光明等
北地師立五時。一人天
提謂
經等
二無相教淨名・般
若合立
三・四・五同南
菩提流
支三藏立二教。一半字教十二年前。
是小乘教
二滿字教
十二年後。
是大乘教
又約衆生根性有異而立一時教
也。佛駄三藏學士光統立四宗。一因縁宗
六因
四縁
二假名宗成實
三假
三誑相宗大品大論不
眞宗通教
四常住
涅槃・華嚴等常佛佛性
本有湛然眞實宗通宗
護身法師開五宗。前四
宗如上。五法界宗華嚴耆闍法師開六宗。前
四宗如上。五眞宗法華萬
善同歸
六圓宗大集經染淨倶
融性海圓普
北地師明二種大乘教。一有相大乘華嚴・瓔
珞・大品
二無相大乘楞伽・思
益等
北地師非四宗・五宗・
六宗二教半滿等教而立一音教也天台玄
第十意
又諸家教相同異集中標二十五家之教相
二正明二門教相中二。一初至諸論是也
辨二門相此釋本文一謂聖道
二謂往生淨土文也
二凡此集下偏
勸淨土此釋本文其
聖道已下也
初中亦二。一明聖道。二
明淨土。聖道中二。一辨大小乘。二凡此下
辨大意
但諸宗立教非今正意且就淨土宗略明二門
者一者聖道門二者淨土門初聖道門者就此
有二一者大乘二者小乘就大乘中雖有顯密
權實等不同今此集意唯存顯大及以權大故
當歴劫迂迴之行準是思之應存密大及以實
大然則今眞言佛心天台華嚴三論法相地論
攝論此等八家之意正在此也應知次小乘者
總是小乘經律論之中所明聲聞縁覺斷惑證
理入聖得果之道也準上思之亦可攝倶舍成
實諸部律宗而已 初文中一者大乘二者小
乘者 問。問則言皆有佛性。答則申依大乘
聖教。故知二門唯局大乘。何擧小乘乎
答。今按集意。此土入聖總名聖道。他力往
生則名淨土。何聖道中不攝小乘。況聖道
名豈隔小乘。故下文云若論小乘。但皆有
佛性者。佛教之中雖有小乘終歸大乘。是
故無違。依大乘者。爲立二門偏言大乘。
非嫌小乘。謂大乘勝故明淨土。小乘劣故
不明淨土。今此集意唯存顯大及以權大
者。彼集中非判顯密權實之旨。且據眞言
天台意辨彼集説。謂眞言談顯教三劫成佛
密教即身成佛。故菩提心論云。唯眞言法中
即身成佛。故是説三摩地法。於諸教中闕
而不書。即身成佛義云。諸教同云三劫成
佛。唯眞言法中即身成佛已上又天台判三
權歴劫修行一實速疾頓證。故彼宗云歴劫
之説在別通藏。即成之談元出圓教。眞言以
顯屬長。天台以權屬長其義明矣。此乃祖
師本兩宗學者故。以本宗教相釋彼集所
説耳 問何以得知。彼聖道門唯存顯大權
大不存密大實大。凡立二門攝一代時。
何除密實不屬聖道乎。又彼若除之。何故
下言準之應存而追攝入哉 答。唯存顯大
權大等者非謂彼集不攝實密。且以不拒
難證之語歴劫之教。爲難證本先擧之耳。
準知顯權。彼集意亦應存實密今時難證。
故以拒難證語實密。而更言準之應存也。
斯乃難證之義顯權偏強。故先擧之。實密雖
是非歴劫教。同聖道門故次擧之。只是教之
長短異故各別擧之。全非私攝。但唯存者難
證之義顯權強故。相從強邊且置唯言也
問。實大密大倶談頓極同明頓證。實是即
身成佛之教。寧屬今時難證之門 答。教談
速疾機有堪不。當機速證。結縁經劫。而今
時機三學絶心十惡盛身。輒證理者無有
是處。至如裹珠送塵劫。忘父迷貧里者。
葢是機失非關教難。今難證義亦復如是。
言迂迴者即有二義。一者從小入大名爲
迂迴。如常所明。二者歴劫之義不必從小
入大之義。望於直道以送劫義皆名迂
迴。如無量義經説。不知菩提大直道故。行
於險逕多留難故乃至於諸衆生大利益故。
行大直道無留難故 問。眞言教法隋時
未來。道綽所立聖道門中。何攝唐代翻傳眞
言乎 答。弘教人師驗法淺深分別教相。
設雖未譯何不攝旨。如隋天台立於四教
而收衆典。故以後代所譯大日教王。維蠲・
廣修決方等部攝。慈覺・智證判一大圓教。
今亦如是。二門名目該括大恢。何縁不籠
密教之旨。祖師得理以屬聖道。於義何
失。準上思之者。準上以眞言等八家攝
大乘聖道。今亦擧小乘三宗攝小乘聖道
也。故廣本云準大思之 問。凡律宗者廣
通大小戒律。智首南山立之。彼等師皆大乘
學者。故立圓教盛談大乘。故諸家教相云。
律宗恐以大小二乘戒本并諸律法門而爲
所依耳已上何屬小乘 答。四分十誦爲
律宗本。故從其本且屬小乘。不遮梵網
等大戒亦通於律宗也
凡此聖道門大意者不論大乘及以小乘於此
婆婆世界之中修四乘道得四乘果也四乘者
三乘之外加佛乘也 二辨大意中。修四乘
道得四乘果者。若依三論及法相者立
三乘教。佛與菩薩合爲菩薩。因果別故。三
車宗故。若依眞言天台華嚴立四乘故。佛
及菩薩各有因果。謂權因果名爲菩薩。若
實因果倶名爲佛。如天台云三教佛果屬
菩薩界。圓教菩薩即屬佛界。是祖師本宗
天台故。處處釋義多順彼宗也已上釋本文
一謂聖道訖
次往生淨土門者就此有二一者正明往生淨
土之教二者傍明往生淨土之教初正明往生
淨土之教者謂三經一論是也三經者一無量
壽經二觀無量壽經三阿彌陀經也一論者天
親往生論是也或指此三經號淨土三部經也
問曰三部經名亦有其例乎答曰三部經名其
例非一一者法華三部謂無量義經法華經普
賢觀經是也二者大日三部謂大日經金剛頂
經蘇悉地經是也三者鎭護國家三部謂法華
經仁王經金光明經是也四者彌勒三部謂上
生經下生經成佛經是也今者唯是彌陀三部
故名淨土三部經也彌陀三部者是淨土正依
經也次傍明往生淨土之教者華嚴法華隨求
尊勝等明諸往生淨土之行之諸經是也又起
信論寶性論十住毘婆沙論攝大乘論等明諸
往生淨土之行諸論是也 二次往生下明淨
土中二。一明正依經。二明傍法經。直辨往
生故名爲正依。因明往生故名爲傍依。傍
依經論中明往生者。華嚴經云。又放光明
名見佛。彼光覺悟命終者。念佛三昧必見佛。
命終之後生佛前。云云又云。願我臨欲命終
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
得往生安樂刹。法華云。若有女人聞是經
典如説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
彌陀佛所。生蓮華中寶座之上。隨求陀羅尼
經云。淨土因行不退轉。決定往生上上品。
生生値遇盧遮那佛。世世授受不忘念。尊勝
陀羅尼經云。毎日二十一遍誦之。往生阿彌
陀佛國。起信論云。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
得往生。寶性論云。依此諸功徳。願於命終
時得見彌陀佛無邊功徳身。我及餘信者既
見彼佛已。願得離垢眼證無上菩提。十住
毘婆沙論文如下所引。攝論云。衆寶界如覺
徳業我説句義。所生善因此願悉見彌陀。
由得淨眼成正覺已上釋本文二
謂往生淨土訖
二凡此集下偏勸淨土中四。一標本文意。
二此宗下引例。三淨土宗下正勸歸淨土門。
四間曰下因明宗相承
凡此集中立聖道淨土二門意者爲令捨聖道
入淨土門也就此有二由二由去大聖遙遠二
由理深解微此宗之中立二門者非獨道綽曇
鸞天台迦才慈恩等諸師皆有此意且曇鸞法
師往生論注云謹案龍樹菩薩十住毘婆沙云
菩薩求阿毘跋致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
易行道 二引例中難易二道者。論第四阿
惟越致相品云。菩薩有二種。一惟越致。二
阿惟越致。阿惟越致相者。等心於衆生不
嫉他利養。乃至失身命不説法師過。信
樂深妙法。不貪於恭敬。具足此五法是阿
惟越致乃至
廣説
具足此五法者如上所説。於阿
耨菩提不退轉不懈廢。是名阿惟越致。與
此相違名惟越致。此有二種。或敗壞者。或
漸漸轉進。敗壞者。若無有志幹好樂下劣
法。深著名利養。其心不端直。悋護於他家。
不信樂空法。但貴諸言説。是名敗壞相。志
幹者。若有人能修集善法除滅惡法。於此
事中有力名爲志幹。雖復身若天王光如
日月。若不能修集善法除滅惡法者名爲
無志幹也。雖復身色醜陋形如餓鬼。能修
善除惡乃名有志幹耳。下劣法者。除佛
乘已下餘乘比於佛乘小劣不如。故名爲
下。其餘惡事亦名爲下。二乘所得於佛爲
下耳。但出世間入無餘涅槃。故不名爲
惡。是故若人遠離佛乘信樂二乘。是爲樂
下法。復次下名惡事。所謂五欲。又斷常等
六十二見外道論議。一切世間増長生死。是
爲下法。深著名利者。於布施財利供養稱
讃事中。深心繋念。善爲方便。不得清淨法
味故貪樂此事。心不端直者。其性諂曲喜
行欺誑。悋護於他家者。是人隨所入家。見
有餘人得利養恭敬讃歎即生嫉妬。憂愁
不悦。心不清淨。計我深故貪著利養。生嫉
妬心。嫌恨檀越。不信樂空法者。諸佛三種
説空法門。所謂三解脱門。於此空法不信
不樂。不以爲貴。心不通達故。但貴諸言
説者。但樂言辭不能如説修行。但有口
説不能信解諸法得其趣味。是名敗壞
相。漸漸轉進者。漸漸精進後得阿惟越致。
今可解説。菩薩不得我。亦不得衆生。不
分別説法。亦不得菩提。不以相見佛。以
此五功徳得名大菩薩。成阿惟越致。乃至
廣説已上
略鈔
上來諸文十信惟越致菩薩有退者
名敗壞。具足不得我等五法。則入初住不
退轉位。下易行品名難行道。故易行品初問
起曰。是阿惟越致菩薩初事如先説。至阿惟
越致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
辟支佛地。若爾者是大衰患。如助道法中説。
若墮聲聞地及辟支佛地。是名菩薩死。則
失一切利。若墮於地獄不生如是畏。若
墮二乘地則爲大怖畏。墮於地獄中畢竟
得至佛。若墮二乘地畢竟遮佛道。是故若
諸佛所説有易行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
者。願爲説之。答曰。如汝所説是儜弱怯劣
無有大心。非是大人志幹之言也。何以故。
若人發願欲求阿耨菩提未得阿惟越致。
於此中間不惜身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燃。
如助道中説。菩薩未得至阿惟越致地應
常勤精進。猶如救頭燃荷負於重擔爲求
菩提故常應勤精進不生懈怠心。行大乘
者佛如是説。發願求佛道重於擧三千大
千世界。汝言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難久乃可
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是
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幹之説。汝若
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説之。佛法有無量門。
如世間之道有難有易。陸道歩行則苦。水
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
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已上
略鈔
此下偏釋易行相中。先擧善徳等十方
十佛云。如是諸世尊今現在十方。若人疾欲
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
號。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
阿耨菩提者。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
號。次下問曰。但聞是十佛名號執持在心。
便得不退阿耨菩提。爲更有餘佛餘菩薩
名得至阿惟越致耶。答曰。阿彌陀等佛及
諸大菩薩稱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轉。更有阿
彌陀等諸佛。亦應恭敬禮拜稱其名號。今
當具説已上此下擧無量壽佛世自在王佛等
一百餘諸佛云。是諸佛世尊現。在十方清淨
世界。皆稱名憶念スヘシ。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
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菩提。
次以三十二行偈廣讃彌陀徳。次列毘婆
尸等七佛。次擧徳勝等十一佛。次總擧三世
諸佛。次擧善意等一百四十餘菩薩名號爲
易行道 問。彼論中擧善徳等一百三十三
佛及善意等一百四十餘菩薩名號。以稱其
名皆屬易行道。人師何限彌陀以爲易行
耶 答。彼彌陀章委於餘章。是故鸞師捨總
從別偏就彌陀判易行也。諸教所讃多在
彌陀故。深重誓願攝衆生故。故天台・道綽
等同約彌陀明易行相 問。彼論易行唯
云不退不云往生。云何 答。解易行品相
總有三義。一云。準要集意。彼論易行皆是
此土得於不退。故諸行勝劣下問往生業中
念佛爲最勝。於餘業中亦爲最勝耶。而答
初言餘行法中此亦最勝。下引觀佛經六譬
及十住論二道。云阿彌陀等佛及諸大菩薩
稱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轉。明易行者悉於此
土直證不退 問。彌陀章云。若人種善根
疑即華不開等。又云。若人命終時得生彼
國者即具無量徳。是故我歸命已上此約往
生。又云。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
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菩提已上此指第
十八願。則應往生。依之鸞師・天台・迦才等
師引彌陀章以證往生。若爾何屬此土不
退 答。於彌陀章正明此土不退。兼明彼
土不退。有兩意故。諸人師等或約此土。或
約往生。各據一義互不相違 問。以信方
便唯稱佛名。云何直得至不退位 答。諸
佛願行利益難思。何稱念力不得必定。例
如凡夫以佛願故入於報土。故十住論第
三釋願品云。一切去來今佛威神力功徳智
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諸佛本願因縁。
或有壽命無量。或有見者即得必定。聞名
者亦得必定。女人見者即成男子身。若聞
名者亦轉女身。或有聞名者即得往生。或
有無量光明衆生遇者離諸障蓋。或以光
明即入必定。或以光明滅一切苦惱已上
準此故知。以本願故稱名之人直得不退。
二云。餘佛章是此土不退。彌陀章即淨土不
退。所以知者鸞・綽等師只引一章判往生
義故。若存此義。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者指
第十八願。論言念我稱名者全似稱名往生
願故。三云。彌陀餘佛皆悉往生。垢障凡夫
以信方便僅稱佛名。云何於此土得阿鞞
跋致。故上擧十佛章竟。問更有餘佛菩薩
名得至不退。而以偈答阿彌陀等佛及諸
大菩薩稱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轉。既以餘佛
同於彌陀。彌陀若往生者餘佛豈不爾哉。不
可言一種易行分有聖道淨十二門故
問。十佛章偈云。若人疾欲至不退轉地者。
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次長行云。若菩
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阿耨菩
提者。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已上
既言此身。可非往生也 答。言此身者
指稱名身。言不退者指淨土果。於其中間
何無見佛往生之義。只是文略。此則對前難
行彰以此身修淨土行速得往生終成
菩提也。如上輩云欲於今世見無量壽佛
問。若言往生得不退者。要集之文云何會
耶 答云云問。如彌陀易行依本願力。餘佛
易行亦依本願 答。十佛章偈云。過去無數
劫有佛。號海徳。是諸現在佛皆從彼發願。
壽命無有量。光明照無極。國土甚清淨。聞
名定作佛已上故知十佛願同彌陀。次上長
行云。其佛本願力故。若有他方衆生。於先
佛所種諸善根。是佛但以光明觸身即得
無生法忍。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是佛名能信
受者即得不退阿耨菩提。餘九佛事皆亦如
已上十佛依願。餘佛難知 問。若皆依
願者。論總擧三世諸佛。諸佛因願種種差
別。何同有稱名不退願。又若無願者怯弱凡
夫不依本願何得不退 答。雖擧三世
捨異從同咸屬易行
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毘跋
致爲難。此難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義意。
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聲聞自利障大
慈悲三者無顧惡人破他勝徳四者顛倒善果
能壞梵行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如斯等事
觸目皆是譬如陸路歩行則苦易行道者謂但
以信佛因縁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
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
是阿毘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已上此中難
行道者即是聖道門也易行道者即是淨土門
也難行易行聖道淨土其言雖異其意是同天
台迦才同之應知 五濁之世於無佛時者 問。
論文不云滅後。釋家何言無佛 答。難行
之義滅後強故。探於論意約無佛時出五
種難也。故註十疑論云。五義是智者大師探
彼論意。略述難行之事已上粗言五三者。只
是少分也。弘決云。略三五字。慧心決云。少
少也。今亦可爾。五種難相者。註十疑意云。
前四種難非凡斥小。第五一難即斥自力大
乘行。先師云。五種難中。前四是別。後一
是總。謂唯自力無他力故。外道相善亂菩
薩法。乃至唯自力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
也。外道相善者。註云。其相似善而實非善。
以邪亂正。先師云。佛法雖有四門皆以無
相爲所期。外道雖有四見同以有相爲
所執。故云相善也。聲聞自利者。二乘專趣
自調自度之行。全無大慈大悲之願。此人令
衆赴孤調道也。無顧等者。註云。濁世惡人
見修道者不能成人之美。反宣破毀之言。
顛倒善果者。註云。人天之果非無漏善。暫
樂還苦。名爲顛倒。梵行淨行也已上自力他
力者。自三學力名爲自力。佛本願力名爲他
力也 問。聖道修行亦請佛加。淨土欣求
行自三業。而偏名意如何 答。聖道行人先
行三學。爲成此行而請加力。故屬自力。淨
土行人先信佛力。爲順佛願而行念佛。故
屬他力也。自強他弱。他強自弱。思之可知。
水陸二道譬意自顯也。乘佛願力者。即指第
十八念佛往生願。謂若依難行以至住位
名爲不退。若依淨土以處不退名爲正定。
二種所至淺深雖異不退義同。故論倶稱阿
鞞跋致。是故懷感・迦才・義寂・憬興等師。始
入淨土名正定聚。若依此義。下言佛力住
持者。還述乘佛願力文耳。或復乘佛願力
者指第十八願。佛力住持者指必至定聚願。
難行道即是聖道門者。聖道與難行雖有
少參差而其意大同。謂聖道門泛通大小終
至聖位。難行道者偏局大乘只至不退。是
爲少異。言大同者同是自力。倶此土行皆
期涅槃。今約大同。故云意同也。天台迦才
同之者。天台十疑全同註文。迦才者淨土論
下云。若自知有定慧分者。則於斯方修道
求無上菩提。若自知無定慧分者。則須修
淨土行就淨土中求無上菩提。故智度論
云。行者求阿鞞跋致有二種道。一者難行
道。二者易行道。如水陸兩路。此方修道則
難。猶如陸路。生淨土修道則易。猶如水路
已上
又西方要決云仰惟釋迦啓運弘益有縁教闡
隨方竝霑法潤親逢聖化道悟三乘福薄因疎
勸歸淨土作此業者專念彌陀一切善根迴生
彼國彌陀本願誓度娑婆上盡現生一形下至
臨終十念倶能決定皆得往生已上又同後序
云夫以生居像季去聖斯遙道預三乘無方契
悟人天兩位躁動不安智博情弘能堪久處若
也識癡行淺恐溺幽塗必須遠跡娑婆棲心
淨域已上此中三乘者即是聖道門意也淨土
者即是淨土門意也三乘淨土聖道淨土其名
雖異其意亦同 釋迦啓運者。感應時運今方
開發。故云啓運。福薄因疎者。定慧宿善不
深厚者不堪聖道。皆漏聖化。若不乘他
力出離期何時。故世尊慈悲勸歸淨土耳」
淨土宗學者先須知此旨設雖先學聖道門人
若於淨土門有其志者須棄聖道歸於淨土例
如彼曇鸞法師捨四論講説一向歸淨土道綽
禪師閣涅槃廣業偏弘西方行上古賢哲猶以
如此末代愚魯寧不遵之哉 三淨土宗下勸
歸淨土中。曇鸞法師者續高僧傳七義解編
云。釋曇鸞未詳其氏。雁門人。家近五臺山。
神跡靈怪逸于民聽。時未志學。便往尋焉。
備覿遺蹤心神歡悦便即出家。内外經籍具
陶文理。而於四論佛性彌所窮研。讀大集
經因而注解。文言過半便感氣疾。權停筆
功周行醫療。行至汾州秦陵故墟。入城東
門。上望青霄忽見天門開。六欲階位上下
重複歴然齊覩。由斯疾愈欲繼前作。顧而
言曰。命惟危脆不定其常。本草諸經具明
正治。長年神仙往往間出。心願所指修習斯
法。果剋既已方祟佛教。爲承江南陶隱居。
大通中達梁朝。帝請講佛性義。帝極歎。明
旦引入大極殿。降階禮接乃至 鸞尋致書
通問。陶答曰。去月耳聞音聲。茲辰眼受文
字。將由頂禮。歳積故使眞應來儀。及屆山
所接對欣然。便以仙方十卷用酬遠意乃至
即辭還魏境。逢中國三藏菩提留支啓曰。
佛法中頗有長生不死法勝此土仙經者
乎。留支唾地曰。是何言歟。非相比也。此方
何處有長生不死法。縱得長年少時不死終
更輪迴三有耳。即以觀經授之曰。此大仙
方也。依之修行當得解脱生死也。鸞尋
頂受所齎仙方竝火燒之。自行化他流靡弘
廣。魏主重之號爲神鸞焉。下勅令住并
州大巖寺。晩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時
往介山之陰。聚徒蒸業。今號鸞公巖是也。
以魏興和四年因疾卒于平遙山寺。春秋
六十有七。終日旛華幢蓋高映院宇。香氣蓬
勃音聲繁閙。預登寺者竝同矚之。以事上
聞。勅乃葬于汾西秦陵文谷。建塔立碑。對
病識縁。名滿魏都。又撰禮淨土十二掲續
龍樹偈後。又撰安樂集兩卷等已上
略鈔
安樂集
云。曇鸞法師常修淨土。世俗君子呵曰。十方
佛國皆爲淨土。獨意注西。豈非偏見生也。
法師對曰。吾既凡夫智慧淺短。未入地位念
力須均。如似置草引牛恒須繋心槽櫪。豈
得縱放全無所歸。雖復難者紛紛而法師
獨決。是以一切道俗但與法師一面相遇者。
若未生正信勸令生信。若已生信心者皆
勸歸淨土。是故法師臨命終時。寺傍左右
道俗皆見旛華映院。盡聞異香。音樂迎接
遂往生已上
略鈔
淨土論云。鸞師并州汶水人。魏
末高齊之初猶在。神智高遠三國知聞。洞曉
衆經獨歩人外。梁國天子蕭王恒向北禮
曇鸞菩薩。注解天親往生論。裁成兩卷。撰
集無量壽經奉讃七言褐百九十五行竝問答
一卷。流行於世已上言四論者。謂百論・中
論・十二門論・智度論。是名四論也。法師是
三論宗。故云爾也。道綽禪師者。師并州晋陽
人也。前高徳大鸞法師三世已下懸孫弟子
也。十四出家。宗師經誥。大涅槃部偏所弘
傳。講二十四遍。晩事瓉禪師修渉空理。禀
服神味彌積歳時。承昔鸞師淨土諸業。則
甄簡權實。搜酌經論。會之通衢。布以成化。
石壁玄中寺即齊時曇鸞法師之所立也。中
有鸞碑。具陳嘉瑞。毎常嘆詠曇鸞法師智
徳高遠。自云。相去千里。懸殊ナルスツ尚捨講説
修淨土業已見往生。況小子所知所解足
爲多將此爲徳從大業五年已來。即捨講
説修淨土行。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貞觀已
來爲開悟有縁。恒講無量壽觀將二百遍。
晋陽大原汶水三縣道俗七歳已上普解念
彌陀佛。上精進者用小豆爲數。念彌陀佛
得八十石或九十石。中精進者五十石。下精
進者三十石二十五石。教諸有縁不向西
方涕唾便利。不背西方坐臥。撰安樂集兩
卷見行於世。語善導曰。道綽恐不往生。
願師入定爲佛得否。善導入定見佛百餘
云云貞觀三年四月八日。鸞於空中告。
汝淨土業成。餘報未盡耳。貞觀十九年歳次
乙巳四月二十四日。悉與道俗取別。至二
十七日。於玄忠寺壽終。時有白雲從西方
來。變爲三道白光。於自坊中徹照通過。時
年八十有四自續高僧傳・淨土論・
瑞應傳中取意略鈔
問。大師豈
不立捨聖道修淨土之義乎 答。爾也。
所勸是多。如玄義云隨縁者即皆蒙解脱。
然衆生障重取悟之者難明等。般舟讃云。若
待娑婆證法忍。六道恒沙劫未期乃至驗此
貪嗔火燒苦。不如走入彌陀界等。又瑞應
傳云。善導云。修餘行業迂僻難成。唯此觀
門定超生死。戒珠傳云。釋道譓問善導云。
吾禪定力即身離三界否。導曰。聖去世時
淹久。禪定易濁無漏難顯。雖安心於禪門
輒可出牢獄。復問。何行易成。答曰。西方極
樂行致像末時甚可易成。釋迦教云。無量
壽國易行易修。而人不能修行往生
問曰聖道家諸宗各有師資相承謂如天台宗
者慧文南岳天台章安智威慧威玄朗湛然次
第相承如眞言宗者大日如來金剛薩埵龍猛
龍智金智不空次第相承自餘諸宗亦各有相
承血脈而今所言淨土宗有師資相承血脈譜
乎答曰如聖道家血脈淨土宗亦有血脈但於
淨土一宗諸家不同所謂廬山慧遠法師慈愍
三藏道綽善導等是也今且依道綽善導之一
家論師資相承血脈者此亦有兩説一者菩提
流支三藏慧寵法師道場法師曇鸞法師大海
禪師法上法師已上出
安樂集
二者菩提流支三藏曇
鸞法師道綽禪師善導禪師懷感法師少康法
已上出唐
宋兩傳
 四問曰下明相承中。自餘諸
宗者。三論相承者。文殊・馬鳴・龍樹・提婆・清
辨・羅什・知淨・吉藏等也。法相相承者。彌勒・
阿僧伽此言
無著
世親・護法・戒賢・玄奘・基師・慧
沼等也。今依道綽等者 問。何説爲正 答。
邪正難定。但先師云。唐宋兩傳似宜 問。
道綽所傳不可不會 答。私謂。慧竉・道場・
曇鸞三師皆師三藏。然而法門相傳之時前
後相付歟。今引二例以爲其證。一云。準佛
性論。如彼天竺迦葉・阿難・末田地迦三人。
同見釋尊而付法藏三代相承。二云。日本叡
山修禪・寂光・慈覺三師。皆禀傳教而座主
補任三師前後。今復如此也
選擇傳弘決疑鈔卷第一


選擇傳弘決疑鈔卷第二
  沙門良忠述
  第二捨雜行歸正行篇
善導和尚立正雜二行而捨雜行歸正行之文」
問。捨雜行者。爲其雜行不生淨土乎 答。
傳云。正・雜二行同得往生。雖得同生而雜
行弱正行強也。今望下機恐難生故且捨不
行。對堪能機非不生也。故所引文同擧
正雜。雜若不生何擧二行
文分爲二。一標列。二正釋。初中先標。次列」
觀經疏第四云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
正行二者雜行 標中就行立信者。此有三
義。一云。總通正雜二行以立往生信心。故
初文云然行有二種。此就二行而立信也。
今此集云往生行有二種。一正行二雜行。既
云往生行有二種。得生之信何局正行。但
至分別正雜助正及得失者。立信之上探
經本意。約隨自機判其得失。不必廣勸隨
他之機。今此集云捨雜行歸正行之文亦
此意也。此乃觀經所説上六品行即是雜行。
十三定善及下三品即是正行。今順經文立
二行信也。二云。今文意者通釋五種正行立
信。不釋雜行立信之相。五正行下皆云一
心故。亦不判失故。三云。就行立信者。唯就
口稱正定一行以立決定往生信心。所謂文
首標正雜者。爲捨雜行取正行也。是故
更判得失以令取捨。次正行五種一一皆
就親近等義。雖云一心唯助正業以爲其
要。更分別助正二業者。爲傍於助業選正
業也。是故今文意者餘四正行非本願行。故
判屬助業。唯口稱一行獨順佛願。故萬行中
唯以念佛爲正業也。當文之意不出此義。
故引此文以爲捨雜行之證也。況正雜二
行即專雜二修。而雜修文擧十三失不言
立信。今之雜行亦以可然。總雖二行同立
信心得往生益。而今唯就念佛勸信。餘行
信相置而不論也。今云。凡信有三重。一者
正雜二行。同得生故廣信往益。二者五種正
行。有其得故信親近益。三者正定念佛。唯
信本願決定業益。信心通三前後無爽。次
然行下列二行
二正釋中三。一釋正行。二除此下略釋雜行。
三若修下判二行得失。初中亦三。一總釋
名正行由。二一心下別釋五種正行。三又
就下分別助正二業
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
是也 初釋由中。專依往生經等者。上六品
行雖亦是依往生經説。有疎遠等五種失
故。非經正意不名專依。五種正行有親近
等五種徳故專經正意。故名專依。又云。上
六品行唯擧行名未明行相。故非專依往
生經也
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一心
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若禮即一
心專禮彼佛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若讃歎
供養即一心專讃歎供養是名爲正 次別釋
五種正行中。文中雖無一二之言。一心之
下五義分明。一心專讀誦者示讀誦行。一心
之言廣通理事定散起行安心。理一心者心
性平等無有差別。指此一理名爲一心。華
嚴經云。三界唯一心。心外無別法。事一心中
有定散異。定一心者三昧相應都息餘縁名
爲一心。玄義分云。想心都息。縁慮竝亡。散
一心者雖行散善隨分攝心。以等持分名
爲一心。論註云。心心相續無他想間雜。定
散一心竝屬起行。安心一心發三心已。心
中思定出離要道不假餘法名爲一心。故
論註下釋三信已云。是故論主言我一
心。又下文云汝一心正念直來。所云一心即
三心也。又玄義云。一心信樂求願往生。此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