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華嚴五教章指事 (No. 2337_ 壽靈述 ) in Vol. 72

[First] [Prev]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具足一切法。同時顯現故。彼此互擧。非相
違也 問。何知由海印同時顯現耶 答。
綱目云。然此八會人法教義等。皆依如來海
印三昧之所顯現。故賢首品云。一切示現。
無有餘。海印三昧。勢力故。言海印者。從
喩爲名。如脩羅四兵列在空中。於大海内。
印現其像。菩薩定心。猶如大海。應機現異。
如彼兵像。具如疏説。三昧者。此云等持。離
沈浮故。定惠均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
一境故。名持也 問。若爾云何定内具教
義等。以定中不言教故 答。由三乘淺故。
定内不起言。以一乘深故。定内起用。以
寂用無礙故。玄門云。第一同時等者。即具
明教義理事等十門同時也。何以得如此
耶。良由縁起實徳。法性海印三昧力用故得
然。非是方便縁順所成故。得同。今且據因
果同時者。若小乘説因果者。即因以成果。
因滅始果成。若據大乘。因果亦得同時。而
不彰其無盡。始似舍縁。以成舍。因果同
時成。而不成餘總。以因有親疎故。所以
成有盡。若通宗明因果者。擧疎縁以入
親。是故如舍成時。一切法皆一時成。若有
一法不成者。此舍亦不成。如似初歩若到。
一切歩皆到。若有一歩非到者。一切歩皆非
到故。經云。難成等正覺。不捨初發心。又
如大品經云。非初不離初。非後不離後。
而明菩提也等云云
華嚴五教章中卷指事



*華嚴五教*章中卷指事
 *日本國東大寺沙門壽靈述 
二者一多相容不同門者。既總雖明上諸縁
起同時相應。成一縁起。未明諸縁力用有
力無力。互容入義。今欲明此義故。第二此
門來也。是故綱目云。約縁今有力今無力義
故。有相容門也。疏亦爾也
言此經偈云以一佛土等者。第四卷文如
引。文不異也。疏不説
言所由如上錢至思之可解者。若准十錢
喩。釋此十義法。以十錢喩。況上十義。約此
十義力用相入中二門。一異體相入。二同體
相入。初中亦二。一向上去。二向下來。初門中
有十門。一者教義。此本數教義。何以故。縁成
故。二者教義中理事。何以故。縁成故。若無
教義。理事不成故。即教義有全力。故攝於
理事。仍理事非教義。乃至十者教義中逆順
體用自在。何以故。若無教義。即逆順體用自
在不成故。即教義有全力。故攝於逆順體用
自在。仍逆順體用自在。非教義矣。餘九門
亦如是。一一皆有十。准例可知。向下來亦十
門。一者逆順體用自在。何以故。縁成故。乃至
十者逆順體用。即攝教義。何以故。縁成故謂
若無逆順體用自在。即教義不成故。即教義
無全力。歸於逆順體用自在也。仍教義。非
逆順體用自在矣。餘例亦然。如是本末二門
中。各具足十門。餘一一義中。准以思之。二
同體相入。亦有二門。一者一中多。二多中
一。初一中多者。有十門不同。一者教義。何
以故。縁成故。縁成故。是本數教義中。即
具十義。何以故。由此一教義自體是教義。亦
復與理事作教義故。即爲理事教義。乃至
與逆順體用自在作教義故。即爲逆順體
用自在教義。是故此一教義之中。即自具有
十箇教義耳。仍教義非逆順體用自在也。
以未是即門故。初一教義既爾。餘理事因
果已上九門中。皆各如是。准例可知耳。二
者多中一。亦有十門。一者逆順體用自在。何
以故。縁成故。乃至十者逆順體用自在中教
義。何以故。由此教義與逆順體用自在作
教義故。即彼初教義。在逆順體用自在中。
教義之中。以離逆順體用自在之教義即
無初教義故。是故此初教義。即逆順體用
自在中教義也。仍逆順體用自在。非教義
矣。餘下九八七乃至於一。皆各如是。准
例思之。是故云准上思之。玄門云。此約
理説。以一入多。多入一故。名相容。即體
無先後。而不失一多之相。故曰不同。此即
縁起實徳。非天人所作。故經云。以一佛土。
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世界本相亦不
壞。自在願力故能爾云云方範云。從理異耳
 問曰。若爾。方範及玄門。約理容入。綱目
及此章。約用相入。二入相違。何和會耶
答。相即相入。皆有二門。一約縁起相由門。
二約法性融通門。由此二門。不可相違。是
故疏云。相容門者。謂一事是不實。以無性
故。無性眞理。既無分限。是故於一事上。觀
無性時。無不圓盡法界眞如。若觀一少事
無自性時。不得圓盡法界眞如者。即眞
如有分限。便同有爲。是故事無性。即攝眞
盡。攝眞盡時。餘一切法。既不礙存。而即
眞故。同理倶在一事中現。多中亦爾准之。
又由倶不壞本事故。不是相即門也。由不
實之事。攝眞理故。得相入也。又但此經中。
相即相入義釋。皆有二門。一約縁起相由
門。二約法性融通門。故之謂也。爾乃約理
相容者。約法性融通門。約用相入者。約縁
起相由門。是故不相違。不可邊執
言三者諸法相即自在門者。上諸縁起。非
直由力用有無互相容入。亦即由體空有。
相即自在。爾乃上雖明相入義。猶未明相
即自在義。今欲明此義。故第三此門來。是
故綱目云。約縁起空有義故。有相即門也
疏亦
爾也
言故此經云初發心菩薩等者。第七卷賢首
品云。彼一念功徳深廣。無邊際。如來分別説
窮劫猶不盡。何況於無量無數無邊劫。具
足修諸度諸地功徳行。案云。初發心菩薩一
句。得經意而引。疏云。初一擧少猶無盡。後
二顯多則亡言。何得説之。而示略耳
言此經又云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也者。第
十卷發心功徳品云。此發心菩薩。即是佛
故。悉與三世諸如來等。亦與三世佛正法
等。得如來一身無量身。三世諸佛平等智
惠。所化衆生。皆悉同等。疏云。即是佛者。有
人釋。或云。因中説果。或云。解同佛境。或云。
約理平等。若約三乘教。亦得如上説。今尋
上下文。約一乘圓教。始終相攝。圓融無礙。
得始即是終。窮終方原始一由陀羅尼門縁
起相攝故。二由普賢菩薩心遍縁六位
故。即因是果也。三由法性無始終故。發心
入始。即正是終故也。是故上文云。初發心
時。便成正覺。具足惠身。不由他悟。此之謂

言又云在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徳也者。
第一卷云。住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徳。
疏云。此成攝位功徳。此有二義。一攝前諸
行入信等五位之中。二隨在一位。即攝前
後一切諸位。此亦二。一約相入明攝。二
約相即明攝。此從十信滿心已去諸位。有
此相攝。是故下賢首品中。信滿之處。即具一
切位乃至佛果等。是此義也
言又言知一即多多即一故也者。第九卷云。
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今略取文。案云。信
初位中。攝後六位。故名一即多。後六位
中。攝初位。故多即一也。所由如上錢喩中
説。於中可述異同二門相即義也
言此經偈云不可説等者。第三十一卷。阿僧
祇品云。不可言説諸劫中。説不可説。不可
盡。不可言説諸佛刹。皆悉盡末。爲微塵。悉
於一一微塵中。演説一切不可説。悉能善於
一念中。説不可説諸世界。不可稱説。諸劫中。
念念次第而演説。不可説劫。猶可盡。而不
可説不可盡。今異取文。尋之可知
言又偈一切衆生心等者。第十卷。發心功徳
品文也。如所引文。疏不説也
故地論云以信地菩薩乃至與不思議等
者。第一卷云。經曰。又一切菩薩。不可思議諸
佛法明説。令入智慧地故。攝一切善根故。
善分別選擇一切佛法故。廣知諸法故。善
決定説諸法故。無分別智清淨不雜故。一切
魔法不能染故。出世間法善根清淨故。得
不可思議智境界故。乃至得一切智人智境
界故。論曰。是中一切菩薩者。謂住信行地。
不可思議諸佛法者。是出世間道品。明者見
智得證。説者於中分別。入者信樂得證。智
慧地者。謂十地智。如本分中説。此是攝本
入。如經又一切菩薩不可思議諸佛法明説
令入智慧地故。此修多羅中説。依根本入。
有九種入。一者攝入聞惠中。攝一切善根
故。如經攝一切善根故。二者思義入。思惠
於一切道品中。智方便。如經善分別選擇一
切佛法故。三者法相入。彼彼義中。無量種種
智故。如經廣知諸法故。四者教化入。隨所
思義。名字具足。善説法故。如經善決定説諸
法故。五者證入。於一切法。平等知。見道時
中。善清淨故。如經無分別智清淨不雜故。菩
薩教化衆生。即是自成佛法。是故利他亦名
自利。六者不放逸入。於修道時中。遠離一
切煩惱障故。如經一切魔法不能染故。七
者地地轉入。出世間道品。無貪等善根淨故。
如經出世間法善根清淨故。八者菩薩盡入。
於第十地中。入一切如來祕密智故。如經
得不可思議智境界故。九者佛盡入。於一切智
相入智故。如經乃至得一切智人智境界故。
是諸入。爲挍量知義差別次第轉勝。非根
本入。一切所説十句中。皆有六種差別相門。
此言説解釋應知除事。事者謂陰界入等。六
種相者。謂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總
者是根本入。別者餘九入。別依止本。滿彼
本故。同相者入故。異相者増相故。成相者略
説故。壞相者廣説故。如世界成壞。法藏云。
九句中。有四位。謂願樂位。見位。修位。究竟
位。初四寄在地前。願*樂位次一寄初地。
見位次三。寄修位。後一明究竟位 問。此
中正爲説十地法。何故。乃説地前乃佛 
答。爲顯十地前有起下之功後有成上之
義。又釋。由十地證智。放阿含光。是故地前
是此十地阿含分攝。由此地智依果海成
故。有佛果。上不思佛法及下鳥跡所依空等。
竝是其事。案云。地前信地菩薩及佛果不思
法。爲一縁起。以六相方便。圓融相即故。一
一位中。各攝六位。一一位滿。皆到佛果。是
故云也。有人引初地位行挍量中信行及不
思法。釋此文者。是甚謬矣。所以何者。彼行
挍量中。不説六相故。又彼但説信行。不
説信地故。又引此證者。爲證初發心位
到佛果位義。非證初地位證得佛果義。是
故甚非也
言此經云何以故此初發心菩薩等者。第十
卷發心功徳品文。如所引文。疏云。此五句
約佛内證盈滿等。於中一總。四別。別中初
二所依法等。一俗諦境。一眞諦境。後二能
依徳等。一身。二智。所化等一句。屬下釋

言又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等者。第九卷梵
行品末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知一切法
眞實之性。具足惠身。不由他悟。今略取文。
疏云。初發心時是因。便成正覺是果。故下云。
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悉與三世諸如來
等。此明行兩入位時。即得普賢位故。以
知一切眞實者。顯理圓也。具足惠身者。智
徳備也。不由他悟者。内自開覺也。豈是因中
説果耶。此一乘普賢行位。因果圓融。相即無
礙。故致然也。宜須思准
言答今言作佛至不可説耳者。答意。顯究
竟果海。雖絶言説。而因果相由。爲一縁起
故。若無果即因不成故。是故爲成因。對於
因位。准其果徳。非謂於實果海。明其果
法也
言此如龍女至應准思之者。言龍女者
也。如經第五卷説。尋之可知。天台四教義
第十一云。又法華經説。龍女於刹那項。發
菩提心。成等正覺。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
道場。轉於法輪即是。大涅槃經云。發心畢
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即是。涅槃經
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般涅槃。
初住分證眞涅槃也。如此等諸大乘經。悉
是圓教。明初發心住也
言普莊嚴童子者。是毘盧舍那之本因行也。
如第一會末説。藏疏云。義准上下經意。有
三種成佛。一約位。以六相方便。即十信終
心。勝進分後。入十解初位。即成佛。以此是
三乘終教不退之位故。以一乘六相融攝。
即具諸位。至佛果也。是故此中童子。見初
佛。爲信位自分。聞初經。爲信位勝進。見後
佛。當解位初自分。聞後經。爲解初勝進。以
攝諸位皆具足故。二約行。總不依位。自
分勝進究竟。即至佛果。三約理。則一切衆
生並已成究。更不新成。以餘相盡故。性徳
本滿相皆盡故。又第二會初疏云 問。未知。
此舍那佛是何位中佛 答。若説信法。即信
中佛。餘位亦爾。思之
次善財童子者。如入法品説。藏疏云。問。此
善財是何位菩薩 答。經無正斷。位相難
明。或有判爲地上菩薩。設復發心。即是四
種發心中。後二位也。又是論中。三發心内。證
發心也。或有説。是實執凡夫但有信心。能
求善友。今更准釋。應善趣信中行人。依圓
教宗。有其三位。一見聞位。即是善財次前生
身。見聞如此普賢法故。成彼解脱分善根
故。如歎徳中辨者是。二是解行位。頓修如
此五位行法。如善財此生所成至普賢位
者是。三證入位。即因位窮終。潜同果海。善財
來生是也。若爾。善財定是何位。謂是何位。
以在信是信位。在住是住位。一身歴五位
隨在。即彼位遍一切故。如普賢位。餘義准
宗思釋
言兜率天子者。如第三十四卷小相品云。
菩薩摩訶薩。於兜率天。放大光明。名曰幢
王。普照十世界微塵數刹。遍照彼處地獄衆
生。乃至彼諸衆生。見光明已。皆大歎喜。命
終皆生兜率天上。乃至生天上已。聞天妙
音。作如是言。善哉善哉。諸天子。盧舍那菩
薩。今住離垢三昧。應當敬念。乃至爾時諸
天子。廣聞普賢迴向善根。悉得十地諸力莊
嚴具足三昧。乃至猶未能見離垢三昧之小
分也云云藏疏云。以是普賢諸位。相攝大
善巧徳。是故創得出地獄已。聞此普法。
即得十地。明與三乘漸次教不同也 問。
此諸天子。現身成佛 答。孔目第四卷云。一
依世界性等。十世界身輪王身。現身成佛。
如普莊嚴童子等。二者依天子勝身。從三
惡道。出生兜率天。現身成佛。三者依閻浮
提勝功徳身。如善財童子等現身究竟普
賢之位。後生即見佛。四者依法華經。龍女
之身。南方成佛義。當留惑之身。疾得成佛

言此一念與百千劫等者。玄門云。問。既言
久修始得者。云何言一念得耶 答。言久
修善根者。即在三乘教。攝修三乘。入一
乘。即是一念。始終具足。故經云。初發心時。
便成正覺。乃至具足惠身。不由他悟。譬衆
流入海。纔入一滴。即稱周大海。無始無
終。若餘江河水之深。不及入大海一渧故。
即用三乘中修三乘。多劫不及與一乘中
一念。故下明。善財從文殊發心。求善
知識。經歴一百一十城已。而不如一念
得見普賢菩薩。故知。得入此縁起大海。一
念豈不成佛。又云。今擧耶一念成者。即
與佛同位。未見究竟故。復有淺深之殊。
如人始出門乃與久遊他土。難同在空中。
遠近有別。是故信住等位。各各言成佛者。
而復辨其淺深。此中須善思之。方範云。從
用異耳。准前可知
四者因陀羅微細境界門者。上諸縁起。體用
即入。非直一重即入。亦即鏡影各互重重
即入。如因陀羅網。然上明一重即入。而未
明重重即入如帝網義。今寄喩明此義。故
第四此門來。是故綱目云。縁起力用。重重攝
故。有帝網門也。疏云。由異體相入。帶同體
相入故。有重重無盡帝網門也。玄門云。此
約譬以明。亦復具有教義等十門。如梵網
經。即取梵宮羅網爲喩。今言因陀羅者。即
以帝釋殿網爲喩。帝釋殿網爲喩者。須先
識此帝網之相。以何爲相。猶如衆鏡相照
衆鏡之影。現一鏡中。如是影中。復現衆影。
一一影中。復現衆影。即重重現影。成其無
盡。復無盡也
言此經云至各受報業者。第二十七卷第八
地文也。此三偈即三世間者。初一偈。明智正
覺世間也。次一偈明器世間也。後一偈明
衆生世間
言又云一切佛刹至自在現者。第三卷勝音
菩薩偈文也。疏中釋初頌云。多各遍法界
之佛。同坐一毛孔。釋後頌云。如一毛一切
亦爾。各具主伴。此三如是。漸次増廣也。又
釋云明毛孔中。現無量三世間。重重無盡」
言又云如一微塵所示現等者。是第七卷文

五者微細相容安立門者。上既雖明縁起體
用即入重重無盡義。而未明彼諸縁起不
壞大小相。而於一門内。同時現顯義。今欲
明此義。故第五此門來。是故玄門云。此就
相説。如一微塵。此即是其小相。無量佛國。
須彌。金剛山等。即其大相。直以縁起實徳無
礙自在。致使相容。非是天人所作。故安立
如似微塵中有穢國土。而即於此微塵中。
具有不可説淨國。在此微塵中。而於彼穢
國。不相妨礙。而此淨國之相。仍爾不共。乃
至有諸國土尸羅盆幢形三方及四維等國。
在此一塵。常不相妨礙故 問。綱目云。約
縁起同體門攝法故。有微細門也。疏云。由
異以門。攝同體中相入義。故現微細門也。
旨歸云。異體相容。具微細義。何三文不同
耶 答。由義門無盡。隨擧一義。而顯無盡

言故此經云至皆悉顯現者。言又云。一毛
孔中等者。第三卷云。一毛孔中。無量佛刹。莊
嚴清淨。曠然安住。彼一切盧舍那佛。於衆
海中。演説正法。疏云。此二頌明毛孔現刹
佛於彼中爲衆演法。毛孔即明正執攝
化佛還在自毛孔之内。今唯引初頌耳」
言又云於一塵等者。即次頌云。於一塵内。
微細國土。一切塵等。悉於中住。一切世界。
有種種形。悉於其中。轉尊法輪。疏云。此二
頌明塵内所現種種形界。佛亦在中。轉尊
法輪。塵是依報。攝正等也。今略引初頌耳
六祕密隱顯倶成門者。上來雖明一多縁起。
重重無盡。相入相即。不壞大小相。微細安
立義而未明彼縁起隱顯倶時成就義。今欲
明此義。故第六此門來。是故綱目云。縁起
有無。各不竝故。有隱顯門也。疏云。由一攝
多時爲顯。全一入多爲隱。多攝一入亦
爾。又就用相入爲顯。*全就體相即爲隱。
即顯入隱普亦然。又異門即入爲顯。*全同
體爲隱。同顯異隱亦爾。旨歸云。異體相。是
具隱顯義。玄門云。此約縁起説也。還具前
教義十門。所言隱顯者。如涅槃經半字及滿
字。昔説半字故。半字即顯。滿字即隱。今日
説滿字者。滿字即顯。半字即隱。此即約縁
而説隱顯。又如日喩品云。此方見半。他方
見滿。而彼月性實無虧盈。隨縁所見故有
増減。此即是大乘中説。若通宗辨者。不待
説與不説。常半常滿。隱顯無別時。如彼月
性常滿而常半。半滿無異時。是故如來於一
念中。八相成道。生時即是滅時。同時倶成故。
所以稱祕密。如似十數。一即十。一即是顯。
二三四至十即爲隱。又如眼根入正受 卽
是顯。於色法中。三昧起此即名隱。而此隱
顯體。無先後。故言祕密也
言故此經云於此方入正受他方三昧起等
者。廣如第八卷賢首品説。疏云。就初二世
間自在中。何以得成東入西出等者。通論。
文中有四重無礙。一處無礙。謂以東方即
西故。是故不移東。而常在西也 問。文中
不言不移而至。何必不是東沒西出耶 
答。文中既言常見在東亦常見在西。故知。
非移動也。二佛無礙。謂以東佛則是西佛
故。常在東佛前。則是恒在西佛邊也。三身
無礙。謂在東之身。即是在西身故。是故不
動東身。常現西也。問。豈不分身。一
在東。一身在西耶 答。多身在多處。何
成奇特。何得名爲不思議用也。是故當知。
定不分身。四入出無礙。謂以入定則是出
故。不壞入定。常見出也 問。何必不是先
入後出耶 答。既言常見入亦常見出故。
知是分也。理實義中具斯四重。然此文意。
爲顯彼菩薩功力故。初之二種。非此所
用以初二則菩薩無力故 問。此刹那入
定。何因則是出耶 答。如幻巾作兎。此兎
則生是死。何以故。有則是無故。入出等亦爾。
准思之。又此菩薩。以法界爲身故。是故縱
東方百千界外。見法界。非是分限法。故隨
顯現處。無不全現。故菩薩身。常在入定中
現。恒出定中現。無礙圓融。難思議也。是故若
向出定門中者。唯見出不見入。亦不見
出竟時也。餘義准之。文若約境論。理數法
爾如此圓融。若約智説。由菩薩智了達此
法。迴動自在。今此文中。具通二也
言眼根入正受等者。疏云。衆生無間自在
中。二初約自身。後約他身。自中有五對。是
即第一對根境無礙。既觀根入定。還應從
根出。爲顯此根即是境故。從境出也。以
一心縁起無二而二故。恒相即而根境兩分
云云 三昧此云等持。離沈浮故。空惠均故。
名等也。心不散故。注一境故。名持也。納
法在心。名爲正受
言又云男身等者。疏云。菩薩既具三世間
身。則以一切衆生實*執之身。作自身故。是
故現彼身入此身出也
言於一微塵等者。疏云。是菩薩身。現於
彼中。出入定也。非是觀彼入定等以文
中皆言現故。現者現身於彼中也
言又經云十方世界有縁故往返等者。第八
卷賢首品文也。疏文三昧業用。往返約方。
出入約定。此總標意也
言又於彼十方世界念念示現等者。第七卷
賢首文也。疏此一偈明現八相。此海印三
昧力也 問。此中既是十信菩薩。現成佛
者。爲是暫時化現。爲實成耶 答。若三乘
初教中。總無化現成佛以未得不退故。若
終教十信滿心。勝進分上。入十信初。則得
不退。故能暫時化現成佛。如起信論説。若一
乘圓教中。實則不依位。寄終教位相以辨
之。於信滿不退際。則明得彼普賢法界行
徳。具攝因果。圓融無礙。若以因門取。則常
是菩薩。若以果門取。則恒是佛。由此鎔
融。有其四句。或唯是菩薩。或唯是佛。或倶
不倶等。思准之 問。此中果門成佛。與終
教化現何別 答。彼但於一位。依一世界。
化現一佛。此中具十地等。攝一切位也。十
方世界者。一切處也。念念中者。一切時也 
問。此中既言示現。只應暫現同上終教 
答。如文。無悕望之功用。能一念頃。遊十方。
若斯之徳。自非因位窮滿。孰能具此。故知。
定是實行滿也。不同彼是劣位人也。又一
切諸佛。於諸世界。爲物成道。皆是示現。以
廢機約自無成不成等故也
言如佛爲諸菩薩受 &T047368; 之時等者。首楞嚴三
昧經中卷云。菩薩受 &T047368; 。凡有四種。何謂爲
四。有未發心而與受 &T047368; 。有適發心而與受
&T047368; 。有密受 &T047368; 。有得無生法忍。現前受 &T047368; 。是
謂爲四。或有衆生。往來五道。諸根猛利。好
樂大法。佛知是人過若干劫。發菩提心。行
菩薩道。當得阿耨菩提。名字如是國土如
云云 是名未發心受 &T047368; 。或自有人。久殖
徳本。乃至是人發心。即住阿惟越致。入菩
薩位。隨畢竟數。乃至適發心時。諸佛即與
菩提 &T047368; 。是名發心受 &T047368; 。自有菩薩。勤求
菩提。乃至餘菩薩天龍八部。皆作是念。此
菩薩幾時。當得菩提。乃至佛爲斷衆生疑
故。而與受 &T047368; 。普令衆會皆得聞知。唯是菩
薩獨不得聞。乃至至能自知。我爲得 &T047368;
爲未得 &T047368; 。是爲菩薩密徳受 &T047368; 。若有菩薩。
集善根。乃至於一切法。得無生忍。佛
知此人功徳智慧。悉已具足。則於一切大衆
之中。現前受 &T047368; 。是名第四現前受 &T047368; 廣如
經説。案云。今言現前受 &T047368; 者。當四受 &T047368;
也。餘當不現前祕密受 &T047368; 也。又法華論云。
第六人者。説大乘法。以此法門。同十地行
滿。諸佛如來。密與授 &T047368;
言如上第一錢等者。見第一錢中十錢時。
不見第二乃至第十。何以故。離第一錢中
十錢。外無第二三乃至第十故。如虚空
故。是故一中十錢。名爲顯了。第二錢望第
一中十。名爲祕密。又第一有力。餘皆無力。
是故云不相知故。下顯准之
七諸藏純雜具徳門者。上已雖明縁起重重
無盡即入及隱顯倶時成就義。而未明縁起
互相攝藏純雜自在具徳義門。今欲明此義。
故第七此門來也。是故綱目云。約縁起諸
門。所收諸法。有純雜。故有純雜門也
疏及旨歸無
此門也
玄門云。此約諸度門説。何者如
似就一施門説者。一切萬法。皆悉名施。所
以名純。而此施門。即具諸度等行。故名爲
雜。如是純與雜。不相妨礙。故名具徳。如
大品經一念品明。從始至終。不出一念。即
名爲純。而此一念之中。具於萬行。即名爲
雜。雖爾。而與此中純雜義別。何者。如彼
經一念者。同是無得相應。不明縁起徳用。
若此明純者。若約施門。一切皆施。若説忍
門。一切皆忍。説忍門者。諸行如虚空。即名
爲純。而忍門即具足諸門。即名爲雜。純雜
不相亂。故名具徳。故不同彼念品也
八者十世隔法異成門者。既雖明諸縁起體
用即入及純雜自在具徳義。而未明此諸縁
起。遍十世中。同時別異。具足顯現義門今
欲明此義。故第八此門來。是故綱目云。約
所起法。分前後際。故有十世門也。疏云。由
此融通自在。今依此法上所辨時法。亦隨
此無礙自在故。有十世門也。旨歸云。顯於
時故。有十世義
言十世者至成十世也者。如過去世中
法未謝之時名過去現在。更望過去。名彼
過去。爲過去過去。望今現在。此是未有。是
故名今爲過去未來。此一具三世。倶在過
去。又彼謝已。現在法起。未謝之時。名現在
現在。望彼過去。已滅無故。名彼以爲現在
過去。望於未來。是未有故。名現在未來。此
三一具。倶在現在。又彼法謝已。未來法起。
未謝之時。名未來現在。望彼現在。已謝
無故。名未來過去。更望未來。亦未有故。
名未來未來。此三一具倶在未來。此九中
名三現在是有。六過未倶無 問。若於過
未。既名無邊。此三世亦無邊。何但三有。而
説九耶 答。設於過未。更欲立者。不異
前門。故唯有九。又此九世。總爲一念。而九
世歴然。如是總別合論。爲十世也
言此十世具足至得即入也者。此九世相攝
有二門。一相即。二相入。此二得成。由二義
故。一縁起相由義。二法性融通義。初縁起相
由者。具如過去現在。法未謝之時。自是現
在。以現在望之。乃是現在之過去。是故彼
法。亦現在亦過去。所望異故。不相違。又現
在現在。法自是現在。以未謝故。以過去現
在望之。乃是過去之未來。又未來現在望
之。復是未來之過去。是故彼法亦現在亦過
未。又未來現在法。亦現在亦未來。准之可
見。又此九中三世現在。必不倶起。六世過
未。亦不倶。一現在。二過未。此三定得倶。是
故九中隨其所應。有隱有顯。以倶不倶故。
且就倶中。由過去過去無故。令過去現在
法得有也。何以故。若彼不謝。此不有故。又
由過去現在有故。令過去過去無也。以若
不此有彼無謝故。又由過去現在有。令
過去未來無也。以由彼未謝令此未有故。
又由此過去未來無故。令彼過去現在成
有。以若此有彼已謝故。是故由此未有。彼
得未謝故也。又由過去過去無故。令過去
未來無也。謂若彼不無。此現在不成有。
現在不成有。此未來不成無。是故此無展
轉。由彼無也。又由過去未來無故。令過去
過去令無也。反上思之。如過去三世有此
六義相由。現在未來各有六可知。二就不
倶中有二。初現現相由。亦有六義。謂由過
去現在有。方令現在現在成有。何者。以若
彼不有無法可謝至此現有。又由現在現
在有故。方知。過去現在是有。以若此不有
彼有不成故。何者。若無此有。即令彼有不
得謝無。不謝之有。非縁起有故。不成有
也。現在現在。望未來現在。亦二義。准上思
之。過去現在。望未來現在。亦二義。謂若過
去現在不有。則未來現在有不成故。反此
亦准知 問。倶者。可相由。不倶者。云何得
相由 答。倶者顯相由。不倶者密相由。亦是
展轉相由。以若無此不倶倶不成故。是故
此九世總於五位。有此十門。如過去過去。
唯一謝滅。倶是過去。現在家之過去故。二如
過去現在。有二門。謂是過位中。自現在故。
以現在望之。是過去故。是故此法亦現在。
亦過去。以所望異故。不相礙也。三如過
去未來。有三門。一以過去現在望之。此未
有故。是過去家未來。二以現在縁現起猶未
謝故。是此現在現在。三以未來現在望之。
此已謝故。是未來過去。是故此現在現在。亦
現在亦過去。四未來現在。亦二門。五未來未
來。唯一門。竝准可知。上來次第相由。有斯
九門。第十起間相由。謂若無初一門。無後
一等。是故如次及起間無礙相由故。依是道
理。令諸門相入相即。如經云。過去一切劫。
安置未來。今未來一切劫。迴置過去世。斯
之謂也。凡謂相由之義。有二門。一約力用。
謂若無此。彼不成。仍此非彼故。以力用相
收故。得説相入。然一體不雜故。不相是
也。二約體性。謂若無此。彼全不成故。此即
彼也。是故約體。説爲相即。釋此二門。如
別説。是故不失本位。不無即入也。思之
可見。經云。無量無數劫。能作一念頃等。是
此義也。第二約法性融通門者。然此九世
時。無別體。唯依縁起法上。假立此縁起法。
復無自性。依眞而立。是故縁起理事融通
無礙。有其四重。一泯相倶盡。二相與兩存。
三相隨互攝。四相是互即。初中以本從末。
唯事而無理。以末歸本。反上可知。經云。
非劫入劫。劫入非劫。是此義也。二中全事
之理非事。全理之事非理。故倶存而不雜
也。經中諸劫相即。而不壞本劫者。是此義
也。三中由隨事之理故。全一事能容一切
也。由隨理之事故。一切事隨理入一中
也。反上則是一入一切可知。四中由即理
之事故。全一即一切也。由即事之理故。
全一切即一也。是故唯理無可即入。唯事
不可即入。要理事相從相即故。是故有即
有入。時劫依此無礙法故。還同此法自在
即入。餘義思之可解
言故此經云或以長劫入短劫等者。第三十
三卷。不思議品文
言又此經云於一微塵中等者。亦第三十三
卷不思議品終也。疏云。初文現三世佛土。後
文現能化所化佛事。此等約法是法性融通
力。約智是如來自在力。良由此智達彼法
故。無礙圓融。故能如是。此約果圓滿説。若
菩薩分得。如維摩不思議解脱。皆此類也 
言又云於微塵中建立三世等者
九唯心迴轉善成門者。上來既雖明諸縁起
體用重重即入及遍十世。具足顯現義。而未
明此諸縁起唯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所變
作。即藏心爲自性。非心外境義門。今欲明
此義。故第九此門來。是故綱目云。約縁起自
性。故有唯心門也。玄門云。前諸義門等。竝
是如來藏性。清淨眞心之所建立。若善若惡。
隨心所轉故。云迴轉善成。心外無別境。故
言唯心。若順轉即名涅槃。故經云心造諸
如來。若逆轉即是生死。故云三界虚妄唯一
心作云云今此章家。釋此唯心。依諸聖教。
説有多門。一相見倶存故。説唯識。謂通八
識及諸心所。幷所變相分。本影具足。由有
支等薫習力故。反顯三界依正等報。如攝大
乘及唯識等諸論廣説。二攝相歸見故。説唯
識。謂五通八識王數差別。所變相分無別。種
生能見識生。帶彼影起。如解深密經及唯
識。觀所縁論具説斯義。三攝數歸王故。説
唯識。謂亦通具八識心王。以彼心所依於
心王無自體故。許彼亦是心所變故。如莊
嚴論説。四以末歸本故。説唯識。謂七轉識。
皆是本識差別功能。無別體。故楞伽云。藏識
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識諸浪。騰躍而
轉生。又云。譬如巨海浪。無有若干相。諸識
心如是異。亦不可得。解云。既離水無別有
浪。明離本識無別六七。廣如彼説。五攝
相歸性故。説唯識。謂此八識皆無自體。唯
是如來藏平等顯現。餘相皆盡。經云。一切衆
生。即涅槃相。不復更滅等。楞伽云。不壞相
有八。無相亦無相。如是等文。誠證非一。六
轉眞成事故。説唯識。謂如來藏。不守自
性。隨縁顯現八識王數相見種現。故楞伽
云。如來藏。爲無始惡習。所熏習故。名爲識
藏。密嚴經云。佛説如來藏。以爲阿頼耶。惡
惠不能知藏即頼耶識。又云。如來清淨藏
無間。阿頼耶如金作指環展轉無差別。又
勝鬘經。寶性論。起信論。皆説此義。誠證非
一。七理事倶融故。説唯識。謂如來藏。擧體
隨縁。成辨諸事。而其自性。本不生滅。即此
理事混融無礙。是故一心二諦。皆無障礙。起
信云。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一心眞如門。二
心生滅門。然此二門。皆名總攝一切法勝
鬘經云。自性清淨心。不染而染。難可了知。
染而不染。亦難可了知。解云。不染而染。明
性淨隨染。擧體成俗。即生滅門也。染而不
染。明即染常淨。本來眞諦。即眞如門也。此
明即淨之染。不礙眞而恒俗。即染之淨。不
礙俗而恒眞。是故不礙一心。雙存二諦。此
中有味。深思當見。經云。於諦常自二。於解
常自一。論云。智障極盲闇。謂眞俗別執。皆
此義也。八融事相入故。説唯識。謂由理性
圓融無礙。以理成事。事亦鎔融。互不相礙。
或一入一切。一切入一。無所障礙。上文云。
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等。舍那品云。於此
蓮華藏世界海之内。一一微塵中。見一切法
界。又此品下云。於一微塵中。現有三惡道天
人阿修羅。各各受業報。如是等文。廣多無
量。如上下經説。九全事相即故。説唯識。謂
依理之事。事無別。事理既無此彼之異。令
事亦一即一切。上經云。知一。世界即是
一切世界。知。一切世界即是一世界云云
帝網無礙故。説唯識。謂一中有一切。彼
一切中一。復有一切。既一門中。如是重
重。不可窮盡。餘一一門。皆各如是。思准
可知。如因陀羅網重重影現。皆是一心識。
如來藏。法性圓融故。令彼事相。如是無礙。
廣如上下文説。上來十門唯識道理。於中初
三門。約初教説。次四門約終教頓教説。後
三門約圓中別教説。總具十門。約同教説。
案云。依如是唯識道理故。一切縁起。唯如
來藏心所變作。離如來藏一心。外無別自
性故。故云唯心迴轉等也
言但性起具徳故等者。此通伏難。有人難云。
若一切縁起。唯心變作者。即同三乘。何三乘
外。別立一乘。以三乘中説一切唯識故。今
爲通此難故。云性起具徳故異三乘耳。欲
明三乘教。爲破小乘等。心外實境。雖説
相見倶存等一分少唯識。而未説理事倶融。
圓滿大唯識故。又唯説生滅阿頼耶持一切
法種故。一切諸法。從彼種生。未説不生不
滅如來藏。性起心。擧體動而爲成諸法故。
彼諸縁起。非性起徳。今一乘中。不破小乘。
直對普機説理事倶融等。圓滿大唯識故。
説如來藏性起擧體動而成諸法故。一切縁
起。一念成性起徳故。異三乘也。是故云

言然一心亦具足十種徳等者。第三十六卷。
性起品云。佛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
應供等正覺心。此菩薩摩訶薩。知心意識。
非即如來。但知如來智無量故。心亦無量。
佛子譬如虚空。悉爲一切萬物所依。而彼
虚空。無所依止。如來智慧。亦復如是。悉
爲一切世間智慧離世間智之所依止。而
如來智無所依止。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
最初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乃至
復次佛子。如來智慧無所不至。何以故。
無有衆生。無衆生身。如來智慧。不具
足者。但衆生顛倒。不知如來智慧。遠離
顛倒。起一切智無師智無礙智如是廣説
塵内經喩等
至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十勝行。知見如
來應供等正覺心恐繁不集
疏説也
十託事顯法生解門者。上既雖明縁起無
盡重重即入乃縁起自性。未明此諸縁起。
即是法界法門。今欲明此義故。第十此門
來也。是故疏云。由此大縁起法即無礙法界
法門故。有託事顯法門也。又云。見此華葉。
即是見於無盡法界。非是託此別有所表。
下云。此華綱等。從無生法忍所起等。綱目
云。約縁起相用。理現如事。故有託事顯法
門也。玄門云。此約智説。言託事者。如經
擧金色世界之事。即顯始起於實際之法。
一切幢一切蓋等事。是行體也。又如法界品
云。開樓觀門。相見彌勒菩薩。所行因事。至
菩提道。以樓觀則菩提相。所以言顯法生
解也。若大乘宗中所明。亦託事以顯法。即
以異事顯於異理法。此中以事即法故。隨
擧一事。攝法無盡。故不同大乘説也
言如此經中説十種寶王雲等者。第三卷云。
一切如來。大衆海中。雨十種寶王雲。所謂
勝金色幢寶王雲。乃至一切菩薩無量功徳
光明轉妙音寶王雲。疏云。三雨寶謂是法門
也。又云。興十種一切妙莊嚴藏衆寶王雲。悉
皆彌覆宛滿虚空。十種普莊嚴寶王雲。言
乃至十種雜寶三世諸佛法身光明寶王雲。
疏云。妙寶是可貴義。雲是潤益。含雨義。齗齶
義齗牛斤反
&MT06304;五各反。齒
肉上下肉也
言普眼境界諦觀察餘時者。約此普眼境
界。諦觀察彼餘三乘小乘教等義等。倶時
在普賢解行見聞心中也。是故終南問答云。
問。諸教立位差別云何 答。略依一乘普賢
因果制位不同。有十七門。世間六道。即爲
六門。聲聞縁覺。復爲二門。小乘中佛及初迴
心小乘人佛。復爲二門。此二佛。同依三十
四心。依四禪等。發智得成佛。故十信以去。
十地五。位位作佛。即爲五門。爲迴心聲聞。
別乾惠等十地。復爲一門。爲直進菩薩。
從初十信。修滿十地後。得作佛。成初一念
正覺。復爲一門。廣説如疏。本三乘小乘。准
以可知 問。六道因果。本非聖位。因何攝
在普賢門中 答。六道因果。是背聖法。普
賢方便迴成變道行及逆行門。令諸有情
方便依厭得解脱。故。此之謂也。又普眼境
界一句。可屬上句。謂成一法界縁起具徳
門普眼境界。有人云。皆悉會融。成一法界
縁起具徳門。是普眼境界。諦觀察也。言餘時
等者。除普眼觀察時。自餘觀時。但在解行
見聞心中。准之。今此解不知其所以。今問
彼云。普眼觀餘觀時者。若是三乘。一乘餘
故。三乘觀時。名爲餘時。若不爾者。既除普
眼。亦非三乘。河色人觀時。名爲餘時耶。若
是三乘人觀時者。何三乘觀時。在解行心中。
以解行位。爲普賢位故也。如是微尋。都無
避走。是故不知其所以耳
言應以六相方便而會通等者。初同時具足
相應門。名爲總相。餘九門爲別相。九門同
縁起故。名同相也。九互相望義各異故。爲
異相也。由九門而成初門故。名成相也。
九門外無初門。是故名壞相也
言又於其中諸餘法相者。且如心法。心數
法。色法等諸法相
言及問答除疑等者。且如瑜伽説異熟識
受熏。起信論説眞如受熏。如是相違事等。
爲問答除疑等
言所説爲方便等者。如設施三乘。爲一乘
方便等也。恐繁不集。尋彼可知
言又此經云於一世界中聞説一乘音等者。
説一乘者。根本一乘。二三四等者。枝末三
乘。是故云本末分齊也
六相圓融義第四者。上來既雖明一乘縁起
無盡。而未明此之無盡縁起依何教説。今
將明依六相方便教門。説此無盡縁起。是
故第四此門來也
言初列名者至不移動故者。地論云。一切
所説。十句中。皆有六種差別相門。此言説解
釋應知。除事。事者謂陰界入等。六種相者。
謂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總相者
是根本入別者釋餘九入。別依止本滿彼
本故。同相者入故。異相者増相故。成相
者略説故。壞相者廣説故。如世界成壞。一
切十句中。隨義類知。法藏云。除事謂陰
界入等者。此辨定其義。謂約道理。説融
通。非是陰等事相中辨。故除簡之。別依
本者。明依總開別。滿彼本者。還能成總。
謂要依本之別。方能滿本故也。増相者是
前九入。漸増之相。以顯異也。縁成和合。略
言標顯。縁散無作。廣辨因縁。如世界成壞
者。擧喩以顯。謂如百億四天合成一娑婆
界。略言據顯爲成。若分別廣説。百億差別。
合一娑婆。無所依住。故爲壞
遠公云。義門不同。故有六種。此六皆是諸
法體状。目之爲相。謂除事者。事相隔礙。不
具六相。云何不具。如五陰中色。非受想
乃至非識。如是一切。以其別故。無有
總相。無總相故。不得將別對總以説成
之與壞。故曰不具。若就體性。一一陰中。悉
具六相。界入亦爾。汎就諸法。解釋六相。事
法雖別。理義齊通。今且就色。辨釋六相。餘
類可知。如一色同體。具有苦無常等一切
諸義。以是諸義。集成一色。隨義別分。色有
無量。謂無常色。苦色。空色。無我色等。種種
差別。論其總也。總外無別。謂其別也。別
外無總。總爲一色。名爲總相。別爲多色。説
爲別相。別中就彼無常等上。皆有色義。名
曰同相。色義雖同。而無常等差別。名爲異
相。成壞兩門。約就同異。釋成前二。以彼異
相苦無常等體不相離。是故隨彼差別多色。
得攝爲一。故稱爲成。以彼異相苦無常等
義不同故。故一色隨之。分爲多色。故名爲
壞。非滅壞矣。持實而言。前之四門。顯法義
足。以後二門。約異顯同。成前總別。有六
相。就色既爾。今色無常説六亦然。如説無
常。以之爲總。隨法別分。無常衆多。謂色無
常苦無常等。名之爲別。就別之中苦等法
上。皆有無常。故名爲同。無常雖同。苦等各
別。稱之爲異。以彼異相體不相離。是故隨
彼差別無常。得攝以爲一無常門。故名爲
成。異體別故。一無常門。隨之分多。是故名
壞。如色無常。六門既然。自餘同體。恒沙等
法。一一皆爾。色體既然。一切諸法乃至涅槃
類同皆爾
元曉云。今就十佛。顯此六相。言總相者。謂
初一佛無佛不攝故。二別相者。謂後九佛於
一開九故。三同相者十皆離著故。四異相
者。五對各別故。五成相者。攬九成一。一佛
圓滿故。六壞相者。分一作九。九外無一故。
此中總別二相。標其法界縁起道理。以其別
縁。而起總徳。以其總縁。起別徳也。所有
十句。皆如是故。同異二相。明其縁起相應
道理。以別無同相不成總故。同無異相
不成滿故。以九別中有同異相。乃得相應
成一總滿。成壞二相。顯此縁起離邊道理。
以理成故非無。壞故非有。若但成非壞。
墮増益邊。唯壞無成。墮損減邊。今有成壞
故離二邊。二邊離故。即是中道。有成有壞。
亦非一中。是謂甚深縁起道理。論云。如世
界成壞者。以易顯難。如三千界成一世界。
即成即壞。易可了故。十句成壞。准此可解。
又説。此句擧事喩理。謂如世界成時。風輪
等法。次第聚集。則有世界。世界壞時。山海
等物。次第散滅。則無世界。十句總別。其義
相似。攬別成總。似世界成。不可説無。散
總作別。似世界壞。不可説有。但世界成
壞。是事成壞故。成時非壞。壞時非成。十句
成壞。是理成壞故。成即是壞。壞即是成故。是
離邊甚深道理。但取少分相似爲喩。如説
十佛有六種相。一切十句。皆亦如是。惇
法師云。通則法界縁起爲體。別則總相以中
道爲體。別相以二諦爲體。同相以如如
爲體。異相以萬法爲體。成相以縁集爲
體。壞相以縁起爲體
言第二教意至華嚴經説者。若依經疏。此
門次有三門。是故疏云。釋此六相義。作六
門。一明教興意。謂破定執。是以顯縁起圓
融之法。此理現前一切惑障。一滅一切滅。行
位一成一切成等此即是
第二門
二種類者。不自不
他生等四句。及不有不無等四句。幷不生等
八不。十不等皆悉會事入理。是此流類但彼
等入理。以順一寂。今此入理圓融。彼事使
相即相入。成普賢法。有斯左右耳。三明所
出者。此文出在下經第四大願中。經家自説。
非是論主率章而作。四明建立者。何故唯
六。不多不少者。謂汎論縁起法。要有三
門。一末依於本有起不起。二彼所起末。既
帶於本。是故相望。有同有異。三彼帶本之
末。既爲本收。是故當體。有存有壞。若不
具此三。不成縁起。三中各二故。但唯六
以上三門
此章無也
五問答決擇者。有二。初逆。謂非總
非別等。各各互相形奪。諸相皆盡故也。二
順。謂亦總亦別等。各各順。相成就等。思准
作之此即是
第三門
六釋文門亦此
章無
*華嚴五教*章中卷指事





華嚴五教章下卷指事本
 日本國東大寺沙門壽靈述 
華嚴經中一乘五教分齊義者。上中二卷。云
華嚴一乘教分 &T047368; 。若爾。云何一部題目。上下
相違。解云。上中卷。云華嚴。謂華嚴經中也。
即是影似孔目題云華嚴經内。然略約故。直
云華嚴。教謂五教。分謂分齊。爾乃上中存
略。下卷存廣。廣略雖別。共不相違 問雖
知廣略別不相違。未知何勝 答未知勝
不。然若隨多。而爲勝。華嚴一乘教分 &T047368; 。是
以爲勝。以上中二卷共同爲目故。又略文
含義故。凡諸書題目。*略文含義故。又初首
故。凡諸造書人。最初爲好。故或書初好終謬
故也。唯識基師疏。准之可思
言第十諸教所詮差別者。上將開釋迦佛
海印三昧一乘教義。略作十門中。九門者。
上中卷已説訖也。今此下卷。將釋其第十
門。是故云第十等。然上來多分約理淺深。
明教類五種差別訖。自下約所詮法義五
種之差別。明能詮教五種差別。是故次此門

言略擧十門至差別非一者。略擧十門所
詮義五種差別。故顯彼能詮教類差別五種
非一
言餘如別説者。此指嚴法師問答等也。彼
立五十要問答。以顯一乘文義故
言一所依心識至十佛身開合者。夫一切世
間。出世間法。皆用心爲所依。是故論云。所
言法者。謂衆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
出世間法。是故最初立心識所依門。夫證得
菩提。必由佛性。若無佛性。由何得果。是故
次明佛種性。既雖知由種性得佛果。若不
知修行道位者。向何道位。發心修行。是故
次明行位分齊。既雖知修行道位而若不
知彼行位時分。何備資糧。發趣大道。知道
遠近。備資糧。是故次明修行時分。既雖知
行位時分。若不知彼所依之身。由何依身。
到大菩提。是故次有修行之身。既雖知修
行所依之身。而若不知道位之賊害。何除
害煩惱大賊。證得大菩提果。是故次有斷惑
分齊既雖知斷煩惱。到大果。若不知會
三歸一平等圓因。而由何證得平等滿果。是
故次有二乘迴心。上來已説因行。自下三門
顯其果徳。既雖知因行。若不知因之所感
果。由何修因。是故次因顯其果徳。然萬行
因。所感依正二報中。正報爲主。是故初明
正報佛果義相。既明能依正報化主義相。故
次必可明所依依報攝化分齊。是故次明攝
化分齊。既雖知依正二報。而未知佛身一
多開合。是故次明佛身開合。然夫義海雖無
盡。依一周圓數。且擧此十義。顯五教分齊。
餘義准之
○第一心識差別者。約心識所詮義五種差
別。明能詮教五種差別
言但有六識至如小論説者。倶舍論第四
云。頌曰。心意識體一。論云。集起故名心。思
量故名意。了別故名識。復有釋言。淨不淨
界種種差別。故名爲心。即此爲他作所依
止。故名爲意。作能依止。故名爲識。故心意
識三名所詮義。雖有異而體是一。遠云。若
依毘曇。就一事識。隨義分三。五義別之。
所謂名。義。業。世施設。名者。名心名意名
識。義者。集起是其心義。思量是意義。了別
是識義。業者。論言。遠知是心。謂知未來。未
來之法。未曾現起。與我身居。故説爲遠。前
知是意。續知是識。世者。論言。未來説心。過
去説意。現在説識。言施設者。界施設心。
入施設意。陰施設識
言於阿頼耶至増一經説者。無性攝論第二
云。復次聲聞乘中。亦以異門密意。已説
阿頼耶識。有彼増一阿笈摩説。世間衆生。
愛阿頼耶樂阿頼耶。欣阿頼耶。喜阿頼耶。
釋論云。是説一切有部中説。愛阿頼耶者。此
句總説。貪著阿頼耶識。樂阿頼耶者。樂現
在世阿頼耶識。欣阿頼耶者。欣過去世已生
阿頼耶識。喜阿頼耶識者。喜未來世當生阿
頼耶識。又梁攝論第一云。論曰。如増一阿含
經言。於世間。喜樂阿梨耶。愛阿梨耶。習阿
梨耶。著阿梨耶。釋曰。初句略説根本。後次
三句。約現在過去未來。更廣釋之。著阿梨
耶者。約現在世。習阿梨耶者。約過去世。愛
阿梨耶者約未來世又出唯識論
第三卷也
言若依始教至生滅之義者。若約理實。阿
頼耶識。不生滅與生滅。和合成故。具足不
生滅與生滅二義。然始教中。權爲引生機。
唯説一分生滅義。而未説不生滅義。是故
云但得一分等。如下終教説。准之可知
言以於眞理至不作諸法者。若約理實。於
眞理中。具足不變隨縁二義。是故隨縁作
諸法。即成無常。然始教中。唯説不變凝然
常一分。未説隨縁無常義故。是故云但説
凝然等也
言故就縁起至建立頼耶者。此結成上。謂
事不徹理。理不融事故。是故但約生滅事
中。建立頼耶
言從業等種辨體而生者。上明所生果法。
此明能生種子。謂阿頼耶識能生種子。有其
二種。一根本無明。熏動眞如。成阿頼耶識。
二七轉識。附阿頼耶。熏業種故。從此種子。
生阿頼耶識。今始教中。唯説業種所生一分
頼耶。未説無明所動阿頼。是故元曉云 問
如瑜伽論等。説阿頼耶識是異熟識一向生
滅。何以故。此論乃説此識倶含二義 答各
有所述。不相違背。何者。此微細心。略有二
義。若其爲業煩惱所感義邊辨此。令有
一向生滅。若論根本無明所動義邊。熏靜令
動。動靜一體。彼新論等。依深密經。爲除是
一是常之見。約業煩惱所感義門故。説此
識一向生滅。心心數法。差別而轉。今此論者。
依楞伽經。爲治眞俗別體之執。就其無明
所動義門故。説不生滅與生滅和合不異。
然此無明所動之相。亦即爲彼業惑所感故。
二意雖異。識體無二也。是故云從業等也」
言異熟報識爲諸法依者。瑜伽深密經云。復
次廣惠。阿陀那識。爲依止。爲建立故。六識
身轉等云云 唯識論等三云。無始時來界。一
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此第八
識。自性微細。故以作用。而顯示之。頌中初
半顯第八識爲因縁用。後半顯與流轉還
滅作依持用云云 廣如論説。今明此義。是
故云諸法依也
言漸漸引向至悉皆即空者。上明縁生假
有之俗諦。自下明漸引向縁生即空眞理。是
故云方便漸等
言如解深密經至祕密善巧者。解深密第一
云。廣惠。若諸菩薩。於内各別。如實不見阿
陀那。不見阿陀那識。不見阿頼耶。不見
阿頼耶識。不見積集。不見心。不見眼色
及眼識。乃至不見意法及意識。是見名勝
義善巧菩薩如來施設彼。爲勝義善巧菩薩。
乃至如來齊此施設彼。爲於心意識一切
祕密善巧菩薩。測疏云。此正明地上。是佛所
説。於中有二。初約第八三名。辨如實知。
後約十八界。明如實知。初中眞諦 &T047368; 云。菩
薩若如此前來。見識色等。此依俗解。佛不
&T047368; 説此人解心意識祕密義。由如實。不見
前來所明識義。佛方 &T047368; 説此人解心意識
祕密義。此明識虚妄無所有即眞。由達本
祕密。於虚妄之末。方始明了也。又解云。於
内各別者。内謂眞如。諸法自體。故名爲内。
各別者。隨詮顯眞。名爲各別。不見阿陀
那等者。如實不見阿陀那用。如實不見
阿陀那體。頼耶及心體用差別。准此應知。
見色下。後明不見十八界故。名善巧
菩薩廣如
疏説
 曉法師云。於内各別如實不見
阿陀那等者。於内定心各別所詮之門。通達
諸識。離言説性。不取隨言所詮之義。故於
一切。皆言不見 問驗瑜伽論幷深密經。
皆云於内各別不見阿頼耶等云云 今章家。
言於内於外不見藏住不見熏習者。此何處
文。蓋有本文 答曰。有也。是故梁論第一。
引深密經云。廣惠諸菩薩。由如實不見本
識及阿陀那識等。於内於外。不見藏住。不
見生及長。不見眼及眼識。乃至諸佛如來
如理如量。由此義。 &T047368; 諸菩薩能通達意識
心祕密義。彼論疏云。菩薩若如此。前來見
識色等。此依俗解。佛不 &T047368; 説此人解心意
識祕密義。由如實不見前來所明識義。佛
&T047368; 説此人解心意識祕密義此明識虚妄
無所有即眞。由達本祕密。於虚妄之末。
方始明了也。又嚴法師問答云。問於諸教内。
建立意識差別云何。答若依小乘。但有六
識。義分心意識。餘如小論釋。依三乘教。初
教文中。立有異熟。頼耶受熏成種。所以知
之。故無性攝論云。今立異熟頼耶。此亦無
傷。既知。無傷故。知亦權立爲迴心聲聞未
達法空。權擧異熟相。漸引小乘變易生死。
漸向細滅。實即不然。若據實理。一切縁起。
不離法界。所成理事。是法界能。由如金
器離金無器。是金之能。言勳果報者。據
位而説。此可思簡。故起信云。眞如熏無明。
無明熏眞如。此意向實也。義若如此。何故
瑜伽論。異熟受熏。爲愚者説。於内於外。
無有熏習。即不見藏住。能如是知者。是
名菩薩摩訶薩。起信即熏眞如。因何辨成
熏習。今會此意。瑜伽爲對聲聞。先識異熟。
後知無生。順觀行故。今起信論。爲直進菩
薩。識勝起相。即會無生。故作別説。廣如
彼説今此心識所依門者
述彼義可知也
言瑜伽中亦同此説者。第七十六卷。深密經
文。亦同之也 問經及論。共云於内各別。
何章家云於内於外。又經及論。共善巧菩薩。
云何亦云菩薩摩訶薩 答此幷釋成。非相
違也。答前問云。於如理智所觀眞如内境。
不見藏住等故。是故云於内。於如量智所
觀俗事外境。不見藏住等故。故云於外。由
如理智内證眞如。後如量智外證俗事如幻
故也。是故梁論云。諸佛如來。如理如量。由
此義。 &T047368; 諸菩薩能通達意識心祕密義。疏
云。此明識虚妄無所有即眞。由達本祕
密。於虚妄之末。方始明了也。此之謂也。有
人云。六根六塵。如次内外。此説不安。違上
釋故。准上可知。答後問云。若諸菩薩。於
無我法。善巧通達信解者。名菩薩摩訶薩。
是故大般若經第五百七十七。能斷金剛分
云。善現佛土功徳莊嚴佛土。功徳莊嚴者。如
來説非莊嚴。是故如來。説名佛土功徳莊嚴
佛土功徳莊嚴。善現若諸菩薩。於無我法無
我法。深信解者。如來應正等覺。説爲菩薩
摩訶薩。又第三百三十八卷。巧方便品云。云
何菩薩摩訶薩。共住耶。又梁攝論云。經言。是
菩薩實有菩薩。釋曰。由説實有顯有菩薩。
以眞如空爲體。此之謂也
言論云不生不滅至阿梨耶識者。此起信論
文也。藏 &T047368; 云。如來藏清淨心。動作生滅。不
相離故。云和合。非謂別有生滅來與眞
合。謂生滅之心。心之生滅。無二相故。心之
生滅。因無明成。生滅之心。從本覺起。而
無二體。不相捨離。故云和合。故下云。如大
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乃至
廣説。此中水之動。是風相。動之濕。是水相。
以水擧體動。故水不離於風相。無動而非
濕。故動不離於水相。心亦如是。不生滅心。
擧體動故。心不離生滅之相。生滅之相。無
非眞。故生滅不離於心相。如是不離。名爲
和合。此是不生滅心。與生滅合。以是隨縁
門故。非生滅與不生滅合。以此非是向本
眞如門故。非一非異者。眞心全體動故。心
與生滅非異。而恒不變眞性。故與生滅
不一。依楞伽經。以七識染法。爲生滅。以
如來藏淨法。爲不生滅。以此二和合。爲阿
梨耶識。以和合故。非一非異非異門有三種。非
一門有一種。如
彼廣
言以許眞如至業等生故者。此釋成上論
意。謂終教中。以許眞如隨無明熏。擧體動
而成頼耶不同前教業等生故
言是故楞伽至名爲識藏者。四卷經文。元
曉起信別 &T047368; 。引此文云。其無明住地。與七
識倶。當知。無明住地。非七識攝。亦非爲
彼所熏種子。根本無明。親依識體。而有故。
心體爲此無明。所熏動。作生滅相故
言又云如來藏受苦樂等者。四卷經云。大
惠。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如來
藏者。受苦樂。與因倶若生若滅。元曉師別
&T047368; 。引此文云。猶海水之動。説名爲波。波
無自體。故無波之動。水有體。故有水之動。
如來藏與七識亦如是。准之可知
言又云如來至無明七識倶者。入楞伽第七
卷云。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
識共倶。如大海波。乃至廣説。元曉云。此明
藏識動而常靜
言阿梨耶識名如來藏者。如論説云。不生
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爲阿梨耶
識。此識正是如來藏體。故名如來藏也。而
與無明七識共倶者。欲明藏識之海。與無
明共不相離故。隨無明風。起七識浪。是故
亦與七識浪倶故言與無明共與七識倶。此
中言無明住地者。是生死本。最極微細。在
梨耶識。不通七識。藏心如海。七識如波。
非心海靜。識波獨動。故言如大海波等云云
言又起信論云等者。若具可云。論云。如是
衆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
倶無形相。不相捨離。而心非動性廣如
疏説
恐繁
不集
案云。由上經論。明知。眞如隨無明熏。
擧體動而成阿頼識。非同前教業等生也」
言不染而染者等者。如彼經云。彼自性清
淨心。難可了知
言染而不染者等者。如彼經云。彼心爲煩
惱所染。亦難了知
言如十地經云三界虚妄唯一心者。地論第
八第六地云。經曰。是菩薩。作是念。三界虚
妄但是一心作
言攝論等約始教釋等者。攝大乘論中卷云。
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謂阿頼耶識。爲種子。虚
妄分別所攝諸識。乃至廣説十一識等。又云。
其有未得眞智覺者。於唯識中。云何比知。
由教及理。應可比知。此中教者。如十地經
薄伽梵説。如三界皆唯虚妄有心等廣説
唯識
言十地論約終教釋爲第一義眞心也者。第
八卷。釋前經云。論曰。但是一心作者。一切
三界。唯心轉故。云何世諦差別隨順。觀世
諦。即入第一義諦。法藏疏云。今釋此義。依
諸聖教説。有多門。一相見倶存故説唯識。
乃至十帝網無礙故説唯識。於中初三門約
初教説。次四門約終教頓教説。後三門約
圓中別教説。總具十門。約同教説。具如上
引。恐繁不集
言又如達磨至識如是等者。無性攝論第一
卷云。謂薄伽梵。於阿毘達磨大乘經伽陀中
説。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
及涅槃證得。釋曰。此引阿笈摩。證阿頼耶
識。名所知依。無始時來者。初際無故。界者
因也。即種子也。是誰因種。謂一切法。此唯雜
染。非是清淨故。後當言多聞熏習所依。非
阿頼耶識所攝。乃至廣説 言等者。等唯識
論等
言寶性論約至乃至廣説者。第四卷云。經
中偈言。無始世來。性作諸法依止。依性有
諸道及證涅槃果。此偈明何義。無始世來性
者。如經説言。諸佛如來。依如來藏。説諸衆
生無始本際。不可得知故。所言性者。如聖
者勝鬘經云。世尊如來説。如來藏者。是法
界藏。出世間法身藏。出世間上藏。自性清淨
法身藏。自性清淨如來藏故。作諸法依止
者。如聖者勝鬘經言。世尊。是故如來藏。是
依。是持。是任持。是建立。世尊。不離。不離智。
不斷。不脱。不異。無爲不思議佛法。世尊。亦
有斷脱異外。離。離智。有爲法。亦縁。亦持。亦
任侍。亦建立。依如來藏故。依性有諸道者。
如聖者勝鬘經言。世尊生死者。依如來藏。
世尊有如來藏故。説生死。是名善説故。及
證涅槃果者。如聖者勝鬘經言。世尊依如來
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證涅槃。案云。
今此性者。謂如來藏性者。略取所言性者乃
至如來藏故文。依此有諸趣等者。超作諸法
依止者等一段文。取依性有諸道者等文
言如維摩經至是此門也者 問既三十二
菩薩所説不二者。爲終教不二也。淨名不
二。爲頓教不二也。若爾文殊所説不二。是
何教不二耶 答文殊不二。亦終教攝。今略
不説。是故上卷云。或有衆生。於漸教中。根
不定故。堪入頓教。即便定者。即見初示言
説之教猶非究竟。後顯絶言之教。方爲究
竟。如維摩經中。初三十二菩薩及文殊等所
説不二。竝在言中。後維摩所顯絶言之教。以
爲究竟者是
言如離世間品及第八地説者。第四十一
卷離世間品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心。
何等爲十。所謂大地等心。持一切衆生諸善
根故。乃至虚空等心。一切衆生。無能量故。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十種心
言第九地説者。第二十七卷云。知衆生諸心
差別相。莊飾世心相。速轉心相。壞不壞心
相。無形心相。無邊自在心相。清淨差別心
相。垢無垢心相。縛解心相。諂曲質直心相。
隨道心相。皆如實知。疏云。先一句總。次
九句別云云
言如性起品説者。第三十六卷云。佛子。云
何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此
菩薩摩訶薩。知心意識非即如來。但知如
來智無量故。心亦無量。乃至是爲菩薩摩訶
薩最初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乃至
復次佛子。如來智惠。無處不至如是廣説塵
内經卷等也
乃至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十勝知見如
來應供等正覺心
言一約法通收者。由如來藏。阿頼識一心
法。通收眞義門故。五教隨機。各説一義
言一攝義後名門等者。小乘中。唯説阿頼
名。未説其義。攝義從名故
言二攝理從事門等者。初教中。唯説生滅
事阿頼識。未説不生滅理阿頼耶識。攝理
從事故
言三理事無礙門等者。終教中具説不生不
滅與生滅和合。事理無礙阿頼識故
四事盡理顯門者。謂頓教中心識差別事盡。
平等眞理顯故
言其餘義門如唯識章 &T047368; 者。法藏師經疏
云。依十地品三界虚妄唯一心文。釋十種
唯識義。今指彼處。是故云如唯識章。恐繁
不集
言第二明種姓差別者。上依所依心識差
別。明五教差別分齊已。今依能依佛種姓。
明五教之分齊。是故第二種姓門來
言若依小乘至昇進不動者。倶舍第二十
五卷云。論曰。於契經中。説阿羅漢。由種姓
異故。有六種。一者退法。二者思法。三者護
法。四者安住法。五堪達法。六不動法。乃至
言退法者。謂遇少縁。便退所得。非思法
等。言思法者。謂懼退失。恒思自害。言護
法者。謂於所得。喜自防護。安住法者。
退縁。雖不自防。亦能不退。離勝加行。亦
不増進。堪達法者。彼性堪能。好修練根。速
達不動。不動法者。彼必無退。若依大乘。如
顯揚論等説。恐繁不集
言故顯揚論至乃至廣説者。第二十卷云 
問云何種姓差別。五種道理 答一切界差
別。可得故。無根有情。不應理故。同類譬喩。
不應理故。異類譬喩。不應理故。唯現在世。
非般涅槃法。不應理故。云何一切界差別
可得故。謂佛所説諸有情界。有種種。非一
有情界。有下劣勝妙有情界。有聲聞乘等般
涅槃種姓有情界。有不般涅槃種姓有情界。
云何無根有情。不應理故。謂不可説由此
道理亦應得有無根有情。何以故。以無根
者。如外地等。非有情故。云何同類譬喩不
應理故。謂不應言如刹帝利。非刹帝利等
種類可轉及那落迦。非那落迦等趣性可
轉。如是般涅槃。不般涅槃種姓。亦應可轉。
何以故。刹帝利等及那落迦等。具足一切種
類界姓及諸趣界性故。般涅槃不般涅槃二
種種姓。更互相違故。彼若無有諸界性者。
彼應畢竟不可迴轉。是故同類譬喩。不應
道理。云何異類譬喩不應理故。謂不可説
如於彼彼地方所或先有彼彼金銀銅鐵監
等物類種姓。後便無有。或先無後有。如是
般涅槃法性。亦應先有後無。先無後有。何
以故。若有此理。順解脱分。應空無果。是故
異類譬喩。亦不應理。云何唯現在世非般涅
槃法不應理故。謂不應言於現在生雖非
般涅槃法於後生中後可轉爲般涅槃法。
何以故。無般涅槃種姓法故。又若於此生。
先已積集順解脱分善根。何故。不名般涅
槃法。若於此生。都未積集順解脱分善根。
云何後生能般涅槃。是故定有非般涅槃種
姓有情
言如瑜伽論云至善根所得者。第三十五
卷。種姓品云。云何種姓。謂略有二種。一本
姓住種姓。二習所成種姓。本姓住種姓者。謂
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
轉傳來。法爾所得。是名本姓住種姓。習所成
種姓者。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是名習所成
種姓。此中義意。二種皆取
言故梁攝論至以此爲因者。第三卷云。由
本識功能漸減。聞熏習等次第漸増。捨凡夫
依。作聖人依。聖人依者。聞熏習與解性和
合。以此爲依。一切聖道。皆依此生
言然瑜伽既云具種姓者方能發心者。第三
十五卷發心品云。云何四因。謂諸菩薩。種姓
具足。是名第一初發心因今得意
引文耳
言問此二種姓與仁王及本業經中六種姓
等者。仁王經上卷。説三種姓。一習種姓。二
姓種姓。三道種姓。本業經上卷。説六種姓。
所謂習種姓。性種姓。道種姓。聖種姓。等覺
姓。妙覺姓。案云。今取二經初之二姓。對論
二性。問其差別。元曉師。釋仁王三性云。習
種姓者。前十千劫。修習信心。信心成就。得
佛種姓。從因立名。名習種姓。是在十解。性
種姓者。得法空觀。法性現心。現心之性。爲
行所依。從本立目。名性種姓。正在十行。道
種姓者。觀平等空。成平等道。道所依性。名
道種姓。此從能依。以立名也。在十回向。此
三通名爲種姓者。如來種姓故。名種姓。所
以然者。是佛種類。如來體性。以之故。名如
來種性。此三位中。已得如來種姓法身。故
立種性。不同瑜伽地持所説。二種種子。名
二種姓。彼與果徳爲本性義。位在未得發
之已前。又釋本業六種姓云。六種種姓。
即是一心。是心隱時。名如來藏。是心顯時。
説名法身。如是法身。爲種姓體。即是三世
諸佛種姓。五位菩薩隨分得顯。是六通名
爲種姓者。種是種類義。性是體性義。是佛
種類。是佛體性故。名種姓。通名如是。次釋
別名。於十千劫。修習信心。信心成就。方
得種姓。故於十住。名習種姓。十行位中。
久習成性。成性之行。轉順種姓。從行自性。
名性種姓。此二種性。不同瑜伽地持所説
二種種性。不可相濫。十回向中。得平等空。
成平等道。故名道種性。十地位中。證見種
性。斷凡夫性。故名聖種性。無垢地中行。過
十地。解與佛同。故名等覺性。如來地中。始
離一切麁重。照窮一地境界。故名妙覺性。
此六皆是從行立名云云案云。章家之意。如
章可知
言得位以去是第二住故者。此菩薩十三住
中。第二勝解行住也。俗明得位以去名勝
解行住。不名種性住。故從愚位。至堪住位
以來中住。修串習行。成種姓。故名種性
住。是故基師唯識疏第九云。十三住者。一種
性住。是此所言本姓住種姓。未入僧祇。四
十七説。謂諸菩薩。性自仁賢。性自成就菩
薩功徳菩薩所應衆多善法。於彼現行。亦有
顯現。由性仁賢。通達方便。令於善轉。非
由思釋有所制約。有所防護。住此住中。
住持一切佛法種子。於自體中。已具足有
一切佛法一切種子。性不能起上煩惱纒。
造無間業。或斷善根。廣如種姓品説。云何
菩薩勝解行住。謂諸菩薩。從初發心。乃至未
得清淨意樂。所有一切菩薩行。皆此住攝。
乃至廣説。此之謂也
言故智論云煗頂忍等者
言善戒經云至名第二行者。第八卷云。聲
聞亦有十二種行。有聲聞性。是名初行。若
得世間第一法。名第二行。得苦法忍。名第
三行。得四信戒得清淨。名第四行。若如
戒住法得増長。名第五行。若觀四諦。名第
六第七第八行。修集無相三昧。名第九行。
是足成就三昧故。名第十行。獲得解脱。名
十一行。阿羅漢果。名十二行。案云。既得世
第一法。是名第二行。故知。前三善根。屬種
姓住。世第一法。非屬種姓
言若依倶舍至有涅槃法者。第十八卷云。
順解脱分者。謂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
已。令彼有情。名爲身中有涅槃法。若有聞
説生死有過。諸法無我。涅槃有徳。身毛爲
竪。悲泣墮涙。當知。彼已植順解脱分善。如
見得雨場有可生知其穴中先有種子。順
決擇分者。謂近能感聖道果善。即煗等四。
案云。若依此論。其三善根。不屬種姓。唯三
方便。屬種姓住
言獨覺准知者。此非論文。此章家意。謂獨
覺種姓位。准聲聞位可知
言以分位差別故者。愚位未習故。不成種
姓也。位至堪任。習故成性。是故有性。由此
即分有性無性二位差別
言如涅槃云至無佛性也者。第十一卷現病
品云。迦葉世有三人。其病難治。一謗大乘。
二五逆罪。三一闡提。如是三病。世中極重。
悉非聲聞縁覺之所能治。善男子。譬如有
病必難治。若有瞻病隨意醫藥。若無瞻病
隨意醫藥。如是之病。定不可治。當知。是人
在不疑
言善男子一至乃至廣説者。第二十六卷。高
貴徳王品云。如我先説。若遇善友諸佛菩
薩。聞説深法。若不値遇。倶不能發。是義
云何。善男子。一闡提輩。若遇善友諸佛菩
薩。聞説深法。及以不遇。倶不得離一闡
提心。何以故。斷善法故。一闡提輩。不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若能發於菩
提之心。則不復名一闡提也。善男子。以何
縁故。説一闡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闡提輩。實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命盡者。雖遇良醫好藥瞻病。不能得
差。何以故。命盡故。太賢師云。經如我上説。
至以命盡故。述曰。釋第二難。謂一闡提。捨
闡提心。方得成佛。不捨不得。以何因縁
故。汝徳王。説一闡提得大菩提耶。一闡提
位。實不得也。由此文知。此第二病遇。有行
性。案云。徳王。擧六難難如來。如來釋彼六
難中。此段釋第二難也 問何第二難相 
答徳王難世尊云。世尊若遇善友諸佛菩薩。
聞説妙法。及以不遇。悉不能發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心。當知。是義亦復不然。何以
故。是之人。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一闡提輩。以佛性故。若聞不聞。悉亦當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前釋難中。或經本云
一闡提輩亦得。或經本。
云一闡提輩不得。讀者可知。然章家意。引
亦得本。又太賢師。亦似釋亦得經本也
言當知此中至不相由也者。言一闡提不
得菩提者。愚位未習時。不成種姓故。不
得菩提也。修串習行。到發心位。成種姓
故。得菩提也。此二位各別。恒不相由。故有
性與無性。恒分不同耳
言故智論云至自眞性故者
言如經説言至悉有佛性者。涅槃經第二十
七卷云。善男子。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
問言。汝有蘇耶。答言。我有酪。實非蘇。以
巧方便。定當得故故言有蘇。衆生亦爾。悉
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以是義故。我當宣説一切衆生
悉有佛性。疏云。乳酪是蘇因。以巧方便。定
當得故者。即有因定有果義也。心是佛因。
若修道者。定成佛果。是知。有心定有佛果。
一切衆生。有心既同。故知。當成是等。遇縁
不同。修道異故。所以前後有別
言故寶性論至清淨性故者。第三卷云。向
説一闡提常不入涅槃無涅槃性者。此義
云何。爲欲示現謗大乘因故。此明何義。爲
欲迴轉誹謗大乘心。不求大乘心故。依
無量時故。如是説。以彼實有清淨性故。
不得説言彼常畢竟。無清淨性
言又佛性論至離有離無故者。第一卷破小
乘品文。如所引文。但於長夜時者。論云於
長時中。又若不得涅槃者。論云若永不得般
涅槃者
言三者失同至無性義生者。此前引文。次
上文也。又如所引文。此文中。廣説小乘無
性執。尋之可知
言故佛性論至後不相違者。論云。復有經。
説闡提衆生決定無般涅槃性。若爾。二經
便自相違。會此二説一了。二不了。故不相
違。故言有性者。是名了説。言無性者。是
不了説故何故二字
論文無也
言解云若小乘至皆不説有者。佛性論云 
問小乘中。若從分別部。則不信有無性衆
生。若薩婆多等部説。則不信皆有佛性。故
明有佛性者。如何今云餘一切人皆不説
有 答今約薩婆多等多部説耳
言是故經云至衆生界減者。是亦不増不減
經文。此文次即云。舍利弗如來在世。我諸弟
子。不起此見。若我滅後。過五百歳。多有衆
生。愚無智慧。於佛法中。雖除鬚髮。服三
法衣。現沙門像。然其内無沙門徳行。乃至
如是等人。起増減見。何以故。此諸衆生。以
依如來不了義經。無慧眼故。乃至廣説
言又文殊般若至不可得故者
言梁攝論説爲梨耶中解性者。第三卷云。聞
熏習與解性和合。一切聖道。皆依此生。具
如前引
言起信論説梨耶二義中本覺是也者。論云。
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爲阿
梨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
切法。云何爲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言又彼論中至爲淨法因者。亦起信論文
也。是故論云。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
具無漏法。用熏習者。備有不思議業。作境
界之性。依此二義。恒常熏習。以有熏習
力故。能令衆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
信己身。有眞如法發心修行
言又寶性論云至諸法體故者。第三卷文。
如所引文。及彼眞如性者。牒偈文也
言此與瑜伽所説名同者。第三十五種姓品
云。本性住種姓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
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是
名本姓住種姓。案云。寶性論云。六根與瑜
伽論云六處。二名同也。義異如文
言故地持云至此之謂也者。第一卷云。是
菩薩種姓麁相。我已略説。諸餘實義。唯佛世
尊。能決定知。又瑜伽云。應知。是名能此菩
薩種姓麁相。決定實義。唯佛世尊。究竟現見。
案云。已略説麁相。以其實義推於世尊。不
宣説故。由此明知。非究竟種
言寶性論中至明性種姓者。論云。六根如
是。從無始來。畢竟究竟。諸法體故。案云。以
究竟諸法體故。明知究竟種姓也
言是故佛性至名爲道諦者。第三卷文。如
所引文
言又涅槃經至名爲智慧者。第二十七卷
云。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
名爲智慧。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智者。
見空及與不空。又云。十二因縁。名爲佛性。
佛性者。即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爲中道。
中道者。即名爲佛。佛者名爲涅槃
言故攝論云至界所流等者。梁論第三卷
云。是聞熏習。從最清淨法界流出故。不入
本識性攝。此顯法身爲聞熏習因。案云。此
文證成習種性亦是從眞如所成也
言又起信中至爲外熏縁者。論云。眞如熏
習義有二種。云何爲二。一者自體相熏習。
二者用熏習。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
具無漏法。*用熏習者。備有不思議業。作境
界之性。依此二義。恒常熏習。以有*熏習
力故。能令衆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信
己身有眞如法。發心修行。疏云。言從無始
乃不思業者。不空本覺。名無漏法。此法冥
熏衆生。非物能了。故云不思業也。此中業
者。是冥熏作用也。作境界性者。明非直熏
彼妄心令其厭求成能觀智亦乃與其觀
智作所觀境界也。具如疏説。用熏習者。即
是衆生外縁之力。如是外縁。有無量義。略
説二種。云何爲二。一者差別縁。二者平等
縁。差別縁者。此人依於諸佛菩薩等。從初
發意。始求道時。乃至得佛。於中若見若念。
或爲眷屬父母諸親。或爲給使。或爲知友。
或爲怨家。或起四攝。乃至一切所作無量行
縁。以起大悲熏習之力能令衆生。増長善
根。若見若聞得利益故。乃至平等縁者。一
切諸佛菩薩。皆願度脱一切衆生。自然熏
習。常恒不捨。以同體智力故。隨應見聞。
而現作業。所謂衆生。依於三昧。乃得平等
見諸佛故。疏云。言差別縁者。爲於凡少事
識熏習。而作縁。謂現形不同。故云也。亦可
與差別機爲縁故也。謂三賢以上乃至諸
佛。能作此縁。言平等縁者。爲諸菩薩業
識熏習。而作於縁。謂唯現佛身。平等無二
故。云也。亦可與平等心機爲縁故也。謂初
地以上乃至諸佛。要依同體智力。能作此

言以與無明染法至内外説熏者。此有二
意。一釋成上句。謂直約如體。雖無熏習。而
與無明和合。爲習氣海。故能内熏妄心。爲
出世法正因縁也亦外現化用。爲出世法増
上縁也。由此義故。心玄 &T047368; 云。無始無明。與
如來藏合。爲習氣海。通爲一切染淨法因。
又由習氣海中有帶妄之眞。名本覺爲無
漏因。多聞熏習。爲増上縁。或亦聞熏與習
海合。爲一無漏因。此之謂也。是故云内外
説熏也。二會釋違難。難曰。瑜伽論云。無常
法是因。無有常法能爲法因也。又唯識論
云。一刹那滅義。謂體纔生。無間必滅。有勝
功力。方成種子。云何眞如。爲淨法因。釋云。
眞如有二。一眞如門中。不變眞如。謂不與
無明和合故。不隨無明縁故。恒常不變。
恒不生滅。不生滅故。恒不熏習。不熏習。
故。不爲法因。瑜伽唯識等。約此眞如。不
説常法爲諸法因。未説生滅門中隨縁眞
如故也。二生滅門中。隨縁眞如。謂與無明
染法合故。隨縁生滅。生滅故能熏妄心。
以熏力故。爲淨法因。今起信論。約此門
故。眞如内熏義。爲淨法因也。所望異故。不
相違也。是故云以與無明等也
言以熏力故至一眞如也者。上明生滅門
中眞如與無明和合。生滅熏習故。爲淨法
因。此此下明眞如門中眞如。無明盡故。不
動寂靜。以寂靜故。無生滅熏習義。以無
熏故。不爲法因。以不爲法因故。冥合不
二。唯一眞如也
言是故諸法無行經云。至是名種姓者。彼
經上卷。以六復次。説種姓中。今此所引文。
是第六復次。如所引文。彼義可思。言故大
經云至此之謂也者。十地品云。菩薩種姓甚
深廣大。與法界虚空等。一切菩薩。從三世
諸佛種姓生。疏云。初一句總。謂五種姓中。
簡去餘位故。云菩薩種姓。下五句。別顯種
姓義。一甚深者是幽邃義。一約有爲性。徹
窮後際故。二約無爲性。眞如法性。離相離
性故。三約用。出生勝徳。不可盡故。四徹
同佛果。故又照窮逾遠曰深。畢竟無底曰
甚。幽玄無極。故曰甚深。二廣大者。是包含
義。普通義。無邊義。前則深無底。此則廣
無岸。此通爲無爲能生所生因果等法。三
與法界等者。是勝善義。謂大白法界等故。又
具足人法教義。因果理事等。一切法故。四
與虚空等者。是因善義。謂成無常愛果因。
故如虚空。以在地前。略無常果因。又亦由
上深故。等法界。廣故同虚空。五不怯弱義。
以從佛性中生故。亦是釋種姓名義。又亦
得諸佛從菩薩性中生。廣如疏説
言若隨門顯現至名爲種姓者。言六決定
者。十地論第一云。此善決定有六種。一者觀
相善決定。眞如相一味相故。二者眞實善決
定。非一切世間境界出世間故。三者勝善決
定。大法界故。一切佛根本故。四者因善決定。
有二種。一成無常愛果善決定。二成常果
因善決定。五者大善決定。隨順作利益他
行。六者不怯弱善決定。入一切諸佛地。不
怯弱故。藏疏云。初釋名有二。先釋總名。六
是數。決定是義。數義彰名。即帶數釋也。謂
智證眞。決釋指定。順理離過。復名爲善。即
地持三決定中。證決定也。通論有六義。一
約行體。決定堅固不退。二望所證。決定已
證。三約煩惱。決定能斷。四約所信。決定不
疑。五約所化。決定能度。六望佛果。決定能
成。二別名者。一觀相善決定。謂彼正智照理
名觀。契同一味名相。此當體得名。二眞實
者。即實智離倒惑之過。證理不虚故。相形
立名。三勝者。過劣故。具勝徳故。亦當相及
形他立名。四因者。謂能成果故。從功能立
名。五大者。普被群生。情無限局。礙體用
得名。六不怯弱者。謂因入果徳。情無怯懼。
此從心境立名。言名爲種姓者。十住品疏
云。何故信中。無此義者。以未成位故。此
是位體故。何故此名種姓。乃至十地名善決
定者。以此位最劣。約種爲名。十行次増。
約依種所發業行爲名。十迴向更増故。約
行後大願爲名。迴前諸行向正證故。十地
已得眞證。名必然故。名善決定。此等竝是
位中通體。隨位漸増。有玆階降。是故十住
十行。無大善決定者。是劣故也。又以三賢
中下故。最劣故。未辨此大用也。又自利
以増故。又以約種未現行故
第三行位差別者。上由種姓所詮差別。明能
詮五教差別分齊訖。自下約行位所詮差別。
而明能詮五教分齊別。以由前種姓。向此
位故。是故次前此門來也
言又説小乘十二住以爲究竟者未驗
小論
。瑜伽
論第四十八云。當知菩薩十二種住。隨其次
第。類聲聞住。如諸聲聞自種姓住。當知。菩
薩初住亦爾。如諸聲聞趣入正性離生加行
住。當知。菩薩第二住亦爾。如諸聲聞已入
正性離生住。當知。菩薩第三住亦爾。如諸
聲聞已得證淨聖所愛味爲盡上漏増上戒學
住。當知菩薩第四住亦爾。如諸聲聞依増上
戒學引發増上心學住。當知。菩薩第五住亦
爾。如諸聲聞如其所得諸聖諦知増上惠學
住。當知。菩薩第六第七第八住亦爾。如諸聲
聞善觀察所知無相三摩地加行住。當知。菩
薩第九住亦爾。如諸聲聞成滿無相住。當知。
菩薩第十住亦爾。如諸聲聞從此出已入解
脱虚住。當知。菩薩第十一住亦爾。如諸聲聞・
具一切相阿羅漢住。當知。菩薩第十二住亦
梁攝論第十一
卷亦有此文
景法師抄云。自下第二明聲聞
十二住。聲聞十二住者。一是種姓。即在未發
心時。本有種姓。二在七方便。三在見道乃
至初果。第四戒學。第五定學。此在進斷欲
界修惑方便道中。第六在斷上三品惑。第
七在斷中三品惑。第八在斷下三品惑。此
三是惠。第九已得四根本定。與彼無色爲
加行道。第十是三無色。以三無色有眞無
漏。捨一切相。名無相住。十一從斷非
九無礙及得滅定。十二是即阿羅漢果。眞諦
攝論疏中。亦作此判。以小乘十二住。但類
菩薩學地十二住。不取第十三如來住基抄
中亦
略釋恐繁
不集
言及三界九地十一地者。欲界一地。色界四
地。無色界四地。合成九地。以未至中間。加
彼九地。故成十一地。是故倶舍論第二十八
云。依十一地。除七迎分。謂欲未至八本中
間。又二十七云。欲四靜慮未至中間幷四無
色。名十一地
言此中修行至忍位得不退故也者。倶舍論
第二十三卷云。又此位忍無退故。名爲忍
法。又云。頌曰。煗必至涅槃。頂終不斷善。忍
不墮惡趣。第一入離生。論曰。四善根中。若
得煗法。雖有退斷善根造無間業。墮惡
趣等。而無久流轉。必至涅槃故。乃至若得
頂法。雖有退等。而曾畢竟。不斷善根。若
得忍時。雖命終捨住異生位。而増無退。不
造無間。不墮惡趣。廣如論説。言一爲引
愚至名同小乘者。案云。大乘所説二乘行
位。不同小乘等。皆是也
言見修等四位者。方便。見。修。無學位也。言
餘名同前者。謂同前門見位。修位。究竟位
之名也。以資糧加行位之餘故。云餘也。如
對法論第八第九廣説資糧道。方便道。見道。
修道。究竟道五位行相
言又亦爲説乾惠等十地者。一乾惠地二性
地三八忍地四見地五薄地六離欲地七已辨
地八辟支佛地九菩薩地十佛地。如波若經

言又彼佛果不在十地外等者。乾惠等十
地中。佛地者。即在十數中。故云不在外等

言是故梁攝論云如須陀含道前等者。第十
一卷云。願樂行人。自有四種。謂十信。十解。
十行。十迴向。爲菩薩聖道。有四種方便。故
有四人。如須陀洹道前有四種方便。案云。
今所引文。非如論文。但得意引文耳
言如瑜伽説至得般涅槃者。第三十七卷。
如所引文。景法師抄云。已成就中。明三乘
人。即爲三別。聲聞人中三品爲三。此三倶
在見道已前方便地中。聖入聖道及以盡漏
有其遲速。一者已修解脱分善及煗等。仍
於惡趣。未得不生。即於現身。未能入聖
得果盡漏。第二人者。住方便。已免惡趣中
身入聖。得沙門果。更生更死。未能盡
漏。第三人者。住方便中現能入聖。得果盡
漏。是現般人
言如説聲聞乃至廣説者。此文略故。今具引
示。即第三十七卷云。如説聲聞。獨覺亦爾。
何以故。道與聲聞。同種類故。而此獨覺。與
諸聲聞。有差別者。謂住最後。有最後所得
身。無軌範師。宿習力故。修三十七菩提分
法。究竟斷滅一切煩惱。證阿羅漢。故名
獨覺。景抄云。言如聲聞獨覺亦爾者。亦同
聲聞。存其三品。初下品人。已修解脱分等。
未免惡趣。於現身中。未能入聖得果盡
漏。便逕多時。修習入聖。生無佛世。得阿
羅漢。第二人。住方便道。已得惡趣非擇滅。
即於現身。入聖得果。能盡漏故。入聖已。作
七生人等。復受生死。於最後身。在無佛世。
得阿羅漢此前二人。是其部行。而聲聞同。
如此文中。推同聲聞。第三上品。是百類百
劫滿已。於最後身。出無佛世。依第四定。起
不淨觀。乃至盡漏
言故彼論云至乃至廣説者。此文異故。今
是引示。即第三十七卷云。若諸菩薩。住勝解
行地。名下品成就。住淨勝意樂地。名中品
成就。住墮決定到究竟地。名上品成就。若
時菩薩。住下成就。爾時便有下品欲樂。下
品加行。猶往惡趣。此盡第一無數劫邊際。
熾然無動。極善清淨。覺品善法。當知。一切
皆未相應。若時菩薩。住中成就。爾時便有
中品欲樂中品加行。不往惡趣。此盡第二
無數劫邊際。熾然無動。覺品善法。已得相
應。極善清淨覺品善法。未得相應。若時菩
薩。住上成就。爾時便有上品欲樂。上品加
行。不往惡趣。此盡第三無數劫邊際。熾然
無動。極善清淨。覺品善法。當知。一切皆悉
成就。景抄云。若諸菩薩。住解行地。名下品
者。四十心位是。習種姓與解行住體一不
殊。姓種即在十信已前。非已成就故。此不
論。猶往惡趣者。若定繋業惡趣。十信前受。
方入十信。繋業生惡趣者。四十不定心中。仍
爲他受。住淨勝意乘地。名中品者。擧始
括終。故略不言二地至七地。行正行地住
墮決定到究竟地名上品者。此擧初後。括
其中間。故略不明九地決定行正行地。具
如抄説
言依佛性論至皆不退也者。第一卷破小乘
執品云。分別衆生。凡有三種。一定無佛性。
永不得涅槃。是一闡提。犯重禁者。二不定
有無。若修時即得。不修不得。是賢善共位
以上人故。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聲聞
從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獨覺從世法以
上。即得佛性。三者菩薩十迴向以上。是不退
住。得於佛性
言如瑜伽云至勝解住者。瑜伽論第四十
七卷文也。本文廣故。略出要文。非如引文。
見人可知。景抄云。或時具足聰惠以下。念惠
不定。次於諸有情下。不如眞知自利利他
種種方便言衆生者驗本
作有情也
次或於一時於大菩
提下。明二利行進退不定。由思擇故欲令他
樂者。自利即易。利他即難。要由思擇。次於
諸菩薩所有違犯下。明數有犯猶豫疑惑。然
此段文。甚存略故。今具引示。論云。於諸菩
薩所有違犯。多不遍知。非數遍知。無餘永
斷由於毀犯數現行故。或於一時。於菩薩
藏法毘奈耶。他所引奪。或於一時聞説甚
深廣大法數。而生驚怖。其心搖動。猶豫疑

言本業經云至不云位也者。上卷賢聖名字
品云。未上住前。有十心。名字菩薩。常行十
心。所謂信心。念心。精進心。惠心。定心。不退
心。回向心。護心。戒心。願心
言又云始從凡夫至廣如彼説者。是本業經
下卷文也。彼文具云。是人從始具縛凡夫。未
識三寶聖人。未識好惡因之以果。乃至値
佛菩薩。教法中。起一念信。便發菩提心。是
人爾時。住前名信相菩薩。亦名假名菩薩。
亦名名字菩薩。其人略行十心。所謂信心。
進心。念心。惠心。定心。戒心。迴向心。護法心。
捨心。願心。乃至廣説
言又仁王經云至風東西等者。此文非如
所引。但得意引文耳。是故彼經下卷受持品
云。善男子。習忍以前。行十善菩薩。有退有
進。譬如輕毛隨風東西。是諸菩薩。亦復如
是。雖以十千劫行十正道。發三菩提心乃
當入習忍位。亦常學三伏忍法而不可字
名。是不定人
言在此修行至及凡地等者。此釋前經意。
非經文也
言設本業經至得不退也者。此所引文。非
如論文。唯得意引文耳。今具引示。論云。
如修多羅中。或説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
退。但爲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
怖勇猛故。法藏疏云。如瓔珞本業經中言。
七住已前。名爲退分。若不値善知識者。若
一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淨目天子。法
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間値惡
知識因縁故。退入凡夫不善趣中。乃至廣
説。今釋此經意。是權語非實退。但恐彼初
人令不慢怠故也
言起信論中至亦非業繋者。論文略故。今
具引示。論云。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
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
利益衆生。乃至然是菩薩未名法身。以其
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未能決斷。隨其
所生。與微細垢相應。亦非業繋。以有大願
自在力故以上信成就
發心論文也
言又依三昧至廣如彼説者。此解行發心論
文也。此中言又依三昧亦得少分見佛報身
者。此非論文。唯重牒前信成就發心論文
意。續解行發心論文。合爲一文。謂前論云。
菩薩發此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等者。
依三昧得見也。次其所修以下。正是解行
發心文也。論文略故。今具引示。論云。以是
菩薩從初正信已來。於第一阿僧祇劫。將
欲滿足故。於眞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
相。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
波羅蜜。乃至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隨
順修行般若波羅蜜。疏云。謂知法性無慳者。
顯上深解也。隨順修行等者。顯上所修離
相也。謂離三輪等相。以十行已去菩薩得
法空故。能順法界。修六度等行
言又梁攝論中十信名凡夫等者第四卷云。
菩薩有二種。謂凡夫聖人。十信以還是凡夫。
十解以上是聖人
言如楞伽云至何次第者。入楞伽第九云。
十地即初地。初地即八地。九地即七地。七地
即八地。二地即三地。四地即五地。三地即六
地。寂靜無次第。四卷楞伽第四云。十地則爲
初。初則爲八地。第九則爲七。七亦復爲八。
第二爲第三。第四爲第五。第三爲第六。無
所有。何次。今所引文。是四卷經。以無所有
何次第故。曉法師疏云。十種法界及十度行。
雖非是一。而無異相。其非一相。如空邊迹。
其無異相。如虚空性。非一之相。不動
異。*不異之相。不壞非一。設使無異壞非一
相。唯應言無諸地差別。不得言十地爲
初地。而今欲明不壞諸地非一之相。而隨
所擧。樂相無異故。言十地爲初他等乃至三
地爲六地也
言寂滅有何次者。直就同相平等之門。本
來寂滅。無位無次。故言寂滅有何次也
言樂相無異
者是寂滅樂也
言又思益經至如是等也者。是第一卷分別
法品文也。彼文具云。若人聞是諸法正性。勤
行精進。是名如説修行。不從一地至一地。
若不從一地至一地。是人不在生死。不
在涅槃。所以者何。諸佛不得生死。不得
涅槃。乃至梵天言。以是因縁。當知。佛不令
衆生出生死。入涅槃但爲度妄想分別生
死涅槃二相者耳。此中實無度生死至涅
槃者
言經云在於一地等者。是第一卷歎徳中文

言是故經中至是其事也者。是總顯賢首
品意。廣如前説
言又以諸位至此義也者。是顯發心功徳
品等意。是故彼品云。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
云云
言一成見聞位至如性起品説者。第三十七
卷性起品云。譬如丈夫食少金剛。終竟不
消。要從身過。至金剛輪際。然後乃住。以彼
金剛不可消故。如是佛子。於如來所。少値
善根。能壞一切有爲煩惱。乃至究竟如來涅
槃智慧。然後乃住。所以者何。於如來所。殖
諸善根。不可盡故。今依此文。名成見聞位

言二成解行位至廣如少相品説者。第三十
四卷少相品云。菩薩摩訶薩。於兜率天。放
大光明。名曰幢王。普照十方界微塵數刹。
遍照彼處地獄衆生。滅除苦痛。令彼衆
生。十種眼耳鼻舌身意諸根行業。皆悉清淨。
彼諸衆生。見光明已。皆大歡喜。命終皆生
兜率天上。生天上已。聞天妙音。名不可樂。
此音聲語諸天子言。以不放逸故。於諸佛
所。種善根故。遇善知識故。盧舍那佛威神
力故。於地獄命終。生此天上。乃至爾時諸
天子。廣聞普賢回向善根。悉得清淨。見百
千萬億那由他佛刹微塵數七寶蓮華。乃至
猶未能見離垢三昧之小分也等云云 疏
云。離垢三昧有二位。一約因終。如第十法
雲地菩薩所得。離自二障微細垢。故二。約果
初。如此文。又云。以是普賢諸位相攝大善
巧法。是故創得出地獄已。聞此普法。即得
十地。明與三乘漸次教不同也。又云。喩中
如在欲界已得初禪。身雖未轉。而得彼
天樂。如是衆生。遇此光明。頓得十地。身猶
未轉。本身肉眼。而得普眼。是法力故。案云。
先生殖於一乘見聞金剛種子。今生遇縁。
入一乘解行位。是故云成解行位也
言又如善財至是此義也者。如入法界品
善財童子知識處説。案云。若依經疏。善財一
人。具足三生。是故疏云 問此善財是何位
菩薩 答經無正斷。位相難明。或有判爲
地上菩薩。設後發心。即是四種發心中後二
位也。又是論中。三發心内。證發心也。或有説。
是實報凡夫。但有信心。能求善友。今更准
釋。應善趣信中行人。依圓教宗。有其三位。
一見聞位。即是善財次前生身。見聞如此普
賢法故。成彼解脱分善根故。二是解行位。
頓修如此五位行法。如善財此生所成至
普賢位者。是三證入位。即因位窮終。潜同
果海。善財來生是也。若爾善財定是何位。以
在信是信位。在住是住位。一身歴五位。隨
在即彼位。遍一切故。如普賢位。餘義准
宗思釋
言三證果海位至我如是等者。第六十卷
云。善男子。我於彼中。壽終下生。成正覺時。
汝及文殊師利。倶得見我。疏云。下生成佛
汝及文殊倶見我者。釋有三義。一云。我當來
成佛時。亦説此華嚴。彼時亦有文殊善財所
説之法故云也。二云。我成佛時。汝與文殊。
倶來助我。宣揚法化故云也。三爲表法。謂
善財何故上於佛會倶求諸善知識。而不
求佛者。以善財此生。是修因之身。未成果
故。不至佛所。非謂不求。但成果隔因故。
説當見佛。以是滿位故。無仰推等也。案
云。此三釋中。今此章解。當第三釋。思准可

言此門通前至分齊處説者。言諸位者。謂
始從十信乃至佛果。六諸位也。以位位皆
有自分勝進分故也。以解行位亦有自分
勝進分故。得法分齊處者。謂位位滿。皆名
得法分齊處也。以位滿勝進分位。攝上諸
位。成正覺故
言如普莊嚴童子等也者。如舍那品末廣
説也。此中童子得法。是何位者。義准上下
經意。有三種成佛。一約位。以六相方便。即
十信終心。勝進分後。入十解初位。即成佛。
以此是三乘終教不退之位故。以一乘六
相融攝。即具諸位。至佛果也。是故此中童
子。見初佛爲信位自分。聞初經爲信位勝
進。見後佛當解位初自分。聞後經爲解初
勝進。以攝諸位皆具足故。二約行總不依
位。倶自分勝進究竟。即至佛果。三約理則
一切衆生竝已成竟。更不新成。以餘相皆
盡故。性徳本滿。相皆盡故。今指此事。是故
云也
言其身在於至以上處住者。如大智度論
中。以三千大千世界。爲一數。數至恒沙。爲
一世界性。又數此。至恒沙。爲一世界海。數
此又至無量恒沙。爲一世界種。數此至無
量十萬恒沙。爲一佛世界所化分齊。又一乘
中。説十重世界海。一世界性。二世界海。乃
至十世界相。廣如下説。案云。普莊嚴童子
身。住如是世界故。云其身在於等也
言當是白淨寶網轉輪王位者。小相品云。若
有衆生。見此蓋雲者彼諸衆生。種一恒沙
轉輪聖王所殖善根。所謂白淨寶網轉輪等。
今取此經文故。云白淨等也。疏云。見此
法界法門之蓋故。得一恒沙輪王善根。皆
如白淨寶網等。此是世界性中。萬子已去轉
輪王。非是金輪千子王四州等也
言得普見肉眼等者。此明一乘肉眼廣。小
相品云。菩薩摩訶薩。安住白淨寶網轉輪王
處。放大光明。名周羅摩尼。若有衆生。遇斯
光者。皆得菩薩十地。乃至菩薩摩訶薩業。
清淨肉眼。悉分別見。乃至廣説。如錠光頗利
珠照十佛刹微塵等世界。今取此文意。是故
云也
言若三乘肉眼至故知不同也者。此明三
乘肉眼用劣。不同一乘。智論第四十二卷
云。有菩薩肉眼。見百由旬。乃至有菩薩肉
眼見三千大千世界。釋論云。最大菩薩。肉眼
最勝。見三千大千世界 問曰。若三千大千
世界中。百億須彌山乃至樹木等。是事障礙。
云何得遍見。若能得見。何用天眼。若不能
見。此中云何説見三千大千世界 答曰。
不以障礙。故見。若無障礙。見三千世界。
如觀掌無異。又云。若肉眼能過三千大千
世界。復有所見者。何用天眼
言又彼能於一念數世界中者。此依小相
品。明白淨輪王化境勝過三乘金王境也」
言以約因門示故者。此通伏難 難曰。信
滿以去。所起行用。周遍法界。無分齊相。云
何唯得至離垢三昧前。亦照十佛世界塵教
世界等耶 答約因門示故。若約因果無
二門者。周遍法界。無分齊相。准思可知 
言如經云能以至乃至廣説者。上來經文。
依賢首品。明信滿以去。所起行用。皆遍法
界。不同三乘
言問前終教至先作是説者。依以上二問
答。明三乘人至信滿位。方信一乘。傳云。先
方便。令信受終教信滿不退位中。起八相
成道化用已。然後方令易信一乘信滿成
佛。是故彼教。先作是説。若至信滿位。不信
一乘者。彼方便力。可無用故。是故明知。此
位必信
言如初後亦爾者。若准初位。釋後位者 
問既一位中。有一切位乃究竟位。即得初
者。何須更説初諸位耶 答初説諸位。即
是後中之一切者也
第四修行時分者。上約行位所詮義五差
別。明彼能詮教亦五種差別。自下約修行時
分所詮義五種差別。明能詮教亦五差別。以
依行位有時分故。是故次前此門來也
言下根者謂至逕六十劫者。倶舍論第二十
三云。論曰。順決擇分。今生起者。必前生。起
順解脱分。諸有創殖順解脱分。極速三生方
得解脱。謂初生起順解脱分。第二生起順
決擇分。第三生入聖。乃至得解脱。譬如下
種。苗成。結實三位不同。身入法性。成就解
脱三位亦爾。傳説如是。又婆娑論百七十八
云。聲聞菩提。加行狹少。謂極疾者。三生便
得。第一生下種。第二生成就。第三生解
然未驗得逕
六十劫本文
言中根者謂至遲逕百劫者。倶舍論第十二
云。麟覺喩者。謂必獨居。二獨覺中麟角喩
者。要百大劫。修菩提資糧。然後方成麟角
喩獨覺然未驗得四
生得果本文
言上根者謂至三僧祇也者。倶舍論第十二
云。如是所説成住壞空。各二十中劫。積成
八十。總此八十。成大劫量。劫性是何。謂唯
五蘊。經説三劫阿僧企耶。精進修行。方得
成佛。於前所説劫中。積何劫成三劫無
數。累前大劫。爲十百千乃至積成三劫無
數。既稱無數。何復言三。非無數言顯不可
數。解脱經説六十數中。阿僧企耶。是其一
數。云何六十。如彼經云。有一無餘數。始
爲一一十爲十。十十爲百。十百爲千。十
千爲萬。十萬爲洛叉。十洛叉爲度洛叉。十
度洛叉爲倶胝。十倶胝爲末陀。十末陀爲
阿庾多。十阿庾多爲大阿庾多。十大阿庾多
爲那庾多。十那庾多爲大那庾多。十大那庾
多爲鉢羅庾多。十鉢羅庾多爲大鉢羅庾多。
十大鉢羅庾多爲矜羯羅。十矜羯羅爲大矜
羯羅。十大矜羯羅爲頻跋羅。十頻跋羅爲大
頻跋羅。十大頻跋羅爲阿芻婆。十阿芻婆爲
大阿芻婆。十大阿芻婆爲毘婆訶。十毘婆訶
爲大毘婆訶。十大毘婆訶爲嗢蹭伽。十嗢蹭
伽爲大嗢蹭伽。十大嗢蹭伽爲婆喝那。十婆
喝那爲大婆喝那。十大婆喝那爲地致婆。十
地致婆爲大地致婆。十大地致婆爲醯都。十
醯都爲大醯都。十大醯都爲羯臘婆。十羯臘
婆爲大羯臘婆。十大羯臘婆爲印達羅。十印
達羅爲大印達羅。十大印達羅爲三磨鉢躭。
十三磨鉢躭爲大三磨鉢躭。十大三磨鉢躭
爲掲底。十掲底爲大掲底。十大掲底爲枯
筏羅闍。十枯筏羅闍爲大枯筏羅闍。十大枯
筏羅闍爲姥達羅。十姥達羅爲大姥達羅。十
大姥達羅爲跋藍。十跋藍爲大跋藍。十大跋
藍爲珊若。十珊若爲大珊若。十大珊若爲毘
歩多。十毘歩多爲大毘歩多。十大毘歩多爲
跋邏欃。十跋邏欃爲大跋邏欃。十大跋邏
欃爲阿僧企耶。於此數中。忘失餘八。若
數大劫。至此數中。阿僧企耶。名劫無數。此
劫無數。復積至三。經中説爲三劫無數。非
諸等計不能數知。故得説爲三劫無數。又
婆娑百七十。亦説此六十數
言又依婆娑至餘如彼説者。百七十八云。
四波羅蜜多。謂施波羅蜜多。及戒。精進。般
若。如實義者。得盡智時。此四波羅蜜多。方
得圓滿。外國師説。有六波羅蜜多。謂於前
加忍。靜慮。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後二波羅
蜜多。即前四所攝。謂忍攝在戒中。靜盧攝
在般若。戒惠滿時。即名彼滿故。互至廣説。
修相異熟業。九十一劫中。逢事六佛。最初
勝最觀最後名迦葉。乃至從子沒已。生中
印。於夜中分。踰城出家。依處中行。成等正
覺。今依斯等文。得意分時。故修此法身。
具有四時。生身亦爾又更
可驗
勵律師云。又分大
小。且就小明。如薩婆多説。成佛乃有四階。
第一三僧祇劫。修有漏四波羅蜜。除禪定波
若。爲種智因。第二百劫中。修相好因。第三
最後身。出家已後。修有漏四禪四無色定。
斷八地煩惱。始從欲界。乃至無所有處。唯
除非想。以有漏行欣上厭下。方能斷惑。非
想地無上地可欣。有漏行於彼無能。故不
得斷。第四菩提樹下。修三十四心。次第成
佛。三十四者。見諦有十六心。觀欲界四諦。
法忍法智。觀上二界。比忍比智。先觀欲界
苦法忍苦法智。次觀上二界。觀苦法忍
苦*法智。此則苦下四心。乃至道諦亦四。是
爲十六。於此十六心中。四法忍法智。不斷
煩惱。以欲界煩惱修禪心已捨離故。四*法
忍*法智。斷非想地。一地見諦煩惱。四禪三
無色。見諦煩惱。先已斷故。不須臾斷。次斷
非想修道煩惱。凡有九品。斷一一品。皆有
二心。一無碍道。二解脱道。故有十八。下之
八地。修道煩惱。修禪定時。先已斷故。不須
臾斷。於此三十四心。前三十三。是菩薩學
心。後一種。佛無學心。隨義以論。具有三
佛。無漏五分法身。以爲法佛。父母生身及報
生四陰。以爲報佛。化作佛身。於餘方施化。
以爲應佛。若據大乘。此之三種。皆是化佛。
言大乘三佛者。三僧祇劫滿。金剛心後。頓
得常住五陰。是爲報佛。眞如法界。第九淨
識。本隱今顯。以爲法身。慈悲本願。化作色
身。生兜率天。乃至涅槃。爲化身佛。今律主
所敬。且約小説
言何者此取至一阿僧祇者華嚴經阿僧祇
品云。佛告心王菩薩言。百千百千名一
梨。*拘梨*拘梨名一不變。如是次第。一至
第一百。名一阿僧祇。疏云。總有百二十轉。
答前十問。初一百二轉。答初僧祇問。後十
八轉。答後九問。前中百千百千者。謂百千箇
百千故。云百千百千。皆以所數等於能數
此中言所數等二十能數。
二十者。上下二十字應錯
案云。所數者。前百千。
能數者。後百千。何以故。數前百千。成後百
千故
言此則十大數中第一數也者。又經云。阿僧
祇阿僧祇。名不可量。如是乃至不可説轉不
可説轉。名不可説轉轉。案云。此阿僧祇數。
以後。有九大數故。此阿僧祇。彼十大數中。
第一數也。以望三乘爲最極數故。望於一
乘。爲初數故。疏云。後十八中。初十七。是因
數。後一不可説轉轉。爲果數。以極即越數
之表同於果海越絶故
言如優婆塞戒經云至三菩提心者。是第二
卷文也
言又依本業經亦有百劫修相好業者。下卷
佛母品。佛子劫數者何。所謂一里二里乃至
十里石盡。名一里劫二里劫。乃至萬里石盡。
名爲萬里劫。佛子一切賢聖。入是數量。修
一切法門。時節久近。得佛果。其數百劫。乃
得等覺。案云。今依此其數百劫乃得等覺文
意趣故。釋云百劫修相好業
言又由以一偈至即成佛也者。婆沙百七十
七云。天地此界多聞室等一偈。歎底沙佛。便
超九劫。於慈氏前。得無上覺。乃至廣説。若
依大乘。如智度論云。誦天上天下等一頌。
超九劫等也
言法華經云等者。第八卷壽量品文所。所
引文。但無於字
言又云我説等者。亦是依壽量品文也。經
云。諸善男子。於是中間。我説燃燈佛等。又
復言其入於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別。案
云。依此文意。總會前教。燃燈所受佛 &T047368; 。皆
是方便説也。亦更驗之
言勝天王經説者。第二卷云。勝天王白佛
言。世尊我聞如來三阿僧祇劫修行成佛。云
何而説無量劫修。佛言。不也。大王。何以故。
菩薩摩訶薩。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量
功力之所能辨。非爾許劫時。始得入能平
等稱爲成佛
言如寶雲經云至不可計數也者此中菩薩者。
或作菩提
或本作菩提菩薩。未
見本文。今更驗之
言方便漸漸勸彼三乘向一乘故作是説也
者。案云。終教中。時分不定者。漸同一乘
者。諸劫相入故。一切時分。皆悉不定故

華嚴五教章下卷指事本終


華嚴五教章下卷指事末
 日本國東大寺沙門壽靈述 

第五修行所依身者。上約修行時分所詮
義五種別。明能詮教亦五種別。自下約修行
所依身所詮義五種差別。明能詮教亦五
種差別。上已雖明時分。若不明依身者。
由何修行。是故次前此門來也
言十住經中十地已還有中陰者等者。十住
斷結經第九云。爾時世尊。即入無形觀三昧。
普見五道中陰衆生。乃至亦復見彼中陰
形質。從一住地。至二十住地。案云。蓋疑此
經文耶。驗十住經。無此文故
言雜集論云至結生相續者。第五卷云。已
離欲聖者。對治力強故。雖未永斷。然此處
不復現行。彼由隨眠勢力。令生相續中有
初。相續刹那。唯無覆無 &T047368; 。以是異熟故。乃
至廣説。案云。蓋略取此文耶
言又梁攝論云至留彼種子者。第十四云。
由諸菩薩永斷除上心欲。但留隨眠欲故。
諸菩薩。得出離成佛。何以故。若不留此隨
眠欲。則同二乘涅槃。若不除上心欲。則與
凡夫不異
言有聖教説至受變易身者。此指仁王經
等。故下引彼經云。遠達菩薩。伏三界習因。
果滅。住復身中。住第七地阿羅漢位。此
寄因中自在。未自在位。以分大小。此約始
教直進中説。此中既寄聲聞。至第七地故。
煩惱障及分段身。倶至此位。八地以去。寄
是菩薩。行位勝前。是故唯有彼所知障及變
易身。案云。非直寄對二生死麁細差別。顯
有功用及無功用二位差別。亦即寄對二乘。
顯自在未自在二位優劣故也
言如律中説佛度五人已等者。五分律第十
九云。説是法時。五比丘。一切漏盡。得阿羅
漢道。爾時世間。有六阿羅漢。案云。阿羅漢
人。斷煩惱障。得解脱邊。同佛無異。由此
邊故。同佛不分位也。同座亦爾。准之可
知。又爲生諸聲聞心勝欲樂故。同佛不
別。准下知。言如對法論至及如來故者。
第十四卷云。又諸菩薩。已得諦現觀。十地修
道位。唯修所知障對治道。非煩惱障對治
道。若得菩提時。頓斷煩惱障及所知障。頓
成阿羅漢及如來。案云。二乘煩惱盡邊。雖
同佛而未斷所知障邊。異佛地。是故分
大小也。又欲引二乘向大乘故
言如涅槃經中説至住第十地者。第六卷
云。有人出世。具煩惱性。是第一須陀洹人。
斯陀含人。是名第二。阿那念人。*是第三阿
羅漢人。是名第四。乃至阿羅漢者。斷諸煩
惱。捨於重擔。建得已利。所作已辨。住第十
地。乃至廣説。案云。二乘羅漢。亦雖得果。
而非究竟故。以望佛爲因故。寄第十地。
顯其羅漢。以煩惱盡邊。同第十地故。漸引
小乘令向大故。以因必歸果故。前教説
同佛故。若全下同因初。恐不信故。稍下
同因終。令易信故
言如仁王經至阿羅漢位者。下卷云。復次
玄達菩薩。十阿僧祇劫中。修無生法樂忍
滅三界習因業果。任後身中。無量功徳皆成
就。無生智。盡智。五分法身滿足。住第十
地阿羅漢梵天位。疏云。玄達菩薩。即遠行地
也。無生法樂忍者。七地得無生。始證法遍
神。故名法樂忍也。滅三界習因業果者。此
就分段。非永盡也。前六地滅因。七地滅果
也。又六地斷正使。七地斷習也。住後身者。
三界繋業分段之窮。名住後身也。言十地
者。加前三賢故。名十地十地之中。是第七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