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三論玄義誘蒙 (No. 2302_ 聞證撰 ) in Vol. 70

[First] [Prev]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56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造遺文偈頌三十六行。自説因縁云。已證
二果。遺偈具載僧傳也。智論十八云。諸佛
法無量有若大海。隨衆生意故種種説法。
或説有。或説無。或説常。或説無常。或説
苦。或説樂。或説我。或説無我。或説勤行
三業攝諸善法。或説一切諸法無作相。如是
等種種異説。無智聞之謂爲乖錯。智者入
三種法門。觀一切佛語。皆是實法不相違
背。何等是三門。一者蜫勒門。二者阿毘曇門。
三者空門。又云。蜫勒有三百二十萬言。佛在
世時大迦旃延之所造。佛滅度後。人壽轉滅。
憶識力少。不能廣誦。諸得道人撰爲三十
八萬四千言。若人入蜫勒門論議則無窮。又
云。若入此三門。則知佛法義不相違背。能
知是事。即是般若波羅蜜力。於一切法無
所罣礙。若不得般若波羅蜜法。入阿毘曇
門。則墮有中。若入空門則墮無中。若入蜫
勒門則墮有無中。又十五云。常無常非實
相二倶過故。若諸法非有常非無常。是爲
愚癡論。所以者何。若非有則破無。若非無
則破有。若破此二事。更有何法可説
問。會空斷結方得道耳。鑒有之心何能隔
凡。故知毘曇乖宗。成實得理。答。若言見
空成聖。有不隔凡。三藏教門應無得道。
釋迦小乘一化徒然虚設。待成實後興。方有
大利。豈可然乎。問。毘曇但明人空。成實具
明二空。云何兩論無有優劣。答。於小乘内
分三品。一者倶不得二空。如犢子部云四
大和合有於眼法。五陰和合別有人法。此下
根人也。二者薩衞之流。但得人空不得法
空。爲次根人也。三者譬喩訶梨之流。具得
二空。爲上根人也。約空義淺深。則毘曇爲
小乘之劣。成實爲小内之勝也 智論一云。
佛法中亦有犢子比丘説。如四大和合有
眼法。如是五衆和合有人法。犢子阿毘曇中
説。五衆不離人。人不離五衆。不可説五
衆是人。離五衆是人。人是第五不可説法藏
中所攝。説一切有道人輩言。人一切種・一切
時・一切法門中求不可得。譬如兔角龜毛常
無。復次十八界・十二入・五衆實有自性。而
人此中不攝
問。釋論云。佛滅度後分爲二分。一但信人
空不信法空。二倶信人法二空。但應有
二。何得分三。答。犢子入眞觀故則見我
空。出於俗諦別有人體。龍樹約其入觀義
邊。故但分二也 智論三十五云。佛滅後五
百歳。分爲二分。有信法空。有但信衆生空」
問。三論斥外道毘曇。斯事可爾。而龍樹前
興。訶梨後出。時節遙隔。何由相破。答。倶令
執著即便被破。何論前後。若前論不破後
迷。亦應古方不治今病。扁鵲之術末世無
益矣 龍樹滅後五百餘年出。訶梨九百年
出。故云前興後出。史記云。扁鵲者。勃海郡
鄭人也。姓秦氏。名越人等。正義曰。黄帝八十
一難序云。秦越人。與軒轅時扁鵲相類。仍
號之爲扁鵲。又家於盧國。因命之曰盧

問。若法勝訶梨著小論以通三藏。馬鳴龍
樹作大教以弘方等。巨細分流。何俟相破。
答。佛説小乘。本爲詮大。保冥之徒守指忘
月。經自斥之。故論主依佛。問有人言成實
論探大釋小。此有何過。答。上已明之。必
有此迷。今當更述。探大釋小。則小大不
收。進不馳於白牛。退失駕於羊鹿。騾論之
言驗之久矣 宋譯楞伽四云。如愚見指
月觀指不觀月。計著名字者。不見我眞
實。保冥謂保執冥昧也。騾卑馬也。驢父馬母
所生也。
三論玄義誘蒙卷上


三論玄義誘蒙卷中
呵大執第四。初立宗。次破斥。有大乘師曰。
四術三玄竝爲外教。毘曇成實蓋是小乘明
理不周。在文不足。既障大乘。理宜須破。
自方等紘宗衆聖軌轍。教稱滿字。理曰無
餘。信之則獲福無邊。毀謗招莫大之罪。但
須伏膺甘露頂戴法橋不應破矣 紘當
作谹。左太冲呉都賦云。顛覆之軌轍。註銑
曰。軌轍車跡也。小乘名半字大乘名滿字。
見涅槃如來性品也。法華方便品云。無有
餘乘唯一佛乘。智論四十一云。般若波羅蜜
中説諸法實相。即是無餘涅槃。梁高僧竺道
生傳云。伏膺受業。賈逵曰。伏膺猶受也。又
伏潜也膺胸也。謂潜胸也。郭璞曰。伏膺喜而
伏從也。維摩佛道品云。甘露法之食。註什曰。
諸天以種種名藥著海中。以寶山摩之。令
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藥。佛法中以
涅槃甘露令生死永斷。是眞不死藥也。亦
云。劫初地味甘露。食之則長生。佛法中則
實相甘露養其慧命。是眞甘露食也。梁寶唱
名僧傳序云。頂戴法橋服膺甘露
問。必是夜光宜應頂受。正恐多雜僞寶。須
陶汰之。若謂無瑕可陳其要。答。大乘博
奧。不可具明。統其樞鍵略標二意。一者
辨教莫出五時。二者隔凡宗歸二諦。言五
時者。昔涅槃初度江左。宋道場寺沙門慧觀
仍製經序略判佛教。凡有二科。一者頓教。
即華嚴之流。但爲菩薩具足顯理。二者始
從鹿苑終竟鵠林。自淺至深。謂之漸教。
於漸教内開爲五時。一者三乘別教。爲聲
聞人説於四諦。爲辟支佛演説十二因縁。
爲大乘人明於六度。行因各別得果不同。
謂三乘別教。二者波若通化三機。謂三乘通
教。三者淨名・思益讃揚菩薩抑挫聲聞。謂
抑揚教。四者法華會彼三乘同歸一極。謂
同歸教。五者涅槃名常住教。自五時已後
雖復改易屬在其間。教雖五時不出二
諦。三假爲俗。四忘爲眞。會彼四忘故有三
乘賢聖 夜光珠名。亦名隨侯之珠。李斯
上書秦始皇云。夜光之璧不飾朝廷。莊子
讓王云。以隨侯之珠彈千仭之雀。世必笑
之。劉越石答盧諶序云。夜光之珠何得專
玩於隨掌。江左謂江東也。東晋元帝之所
都名曰建康。慧觀見梁高僧傳也。大品經
遊意云。作五時師不同。而義本是。慧觀師
所説也。一家云。阿含爲初。禪經爲第二。波
若維摩法鼓等爲第三。法華爲第四。涅槃
爲第五。一家云。阿含爲初經。維摩思益法
鼓爲第二。法華爲第三。波若爲第四。涅槃
爲第五等。因成假・相續假・相待假。謂之三
假。忘絶四句。謂之四忘也
破執第二。前責五時。次難二諦。問。既有五
時。云何分於大小。答。初一爲小。後四爲大。
問。道理爲有大乘爲無大耶。如其有大則
是有見。若言無大何所立耶。文若謂有大
異小。則有小異大。名爲二見。大品云。諸
有二者無道無果。涅槃云。明與無明愚者
謂二。又若實有大乘者。名有所得。有所得
者爲魔眷屬。非佛弟子。又有所得者不動不
出無有乘義。不名爲乘。又大乘之宗永斷
生死名爲斷見。涅槃是常即是常見。乃爲
斷常。何大之有 應言前責五時次難二
諦。責五時中初難大小。次難五時等。今略
耳。大品三慧品云。諸有二者是有所得。無
有二者是無所得。又遍學品云。當知二相
者無有檀那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無有
道無有果等。涅槃八云。若言無明因縁諸
行。凡夫之人聞已分別生二法想。明與無
明。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
又十七云。善男子。汝之所問亦無所得。我之
所説亦無所得。若説有得。是魔眷屬。非我
弟子。有所得不動不出者。大品出到品云。菩
薩摩訶薩以一切諸法不可得故。乘是摩訶
衍出三界住薩婆若。或有所得當作無
所得。又出到品云。須菩提。汝所問誰當乘
是乘出者。無有人乘是乘出者。何以故。
是乘出者・所用法及出時。是一切法皆無所
有。若一切法無所有。用何等法當出。何以
故。我不可得。乃至知者・見者不可得。畢竟
淨故。大乘斷常涅槃二十七云。復次善男子。
衆生起見凡有二種。一者常見。二者斷見。
如是二見不名中道。無常無斷乃名中道。
無常無斷即是觀照十二縁智。如是觀智是
名佛性。二乘之人雖觀因縁。猶亦不得名
爲佛性。佛性雖常。以諸衆生無明覆故不
能見
次難五時。前總難。次別責。難曰。但應立大
小二教。不應制於五時。略引三經三論證
之。大品經云。諸天子歎曰。我於閻浮見第
二法輪轉。龍樹釋云。鹿苑已轉小輪。今復
轉大法輪。法華經云。昔於波羅捺轉於四
諦。今在靈山説於一乘。涅槃經云。昔於鹿
林轉小。今於雙樹説大。故知教唯二門無
五時也。智度論云。佛法有二。一者三藏。二
者大乘藏。地持論云。十一部經名聲聞藏。方
等大乘名菩薩藏。正觀論云。前爲聲聞説
生滅法。次爲菩薩説無生滅法。以經論驗
之。唯有二藏無五時矣 大品無作品云。
爾時諸天子虚空中立。發大音聲踊躍歡喜。
以漚&MT04125;羅華・波頭摩華・拘物頭華・分陀利
華而散佛上。作如是言。我等於閻浮提
見第二法輪轉。是中無量百千天子得無生
法忍。大論六十五云。初轉法輪八萬諸天得
無生法忍。阿若憍陳如一人得初道。今無量
諸天得無生法忍。是故説第二法輪轉今轉
法輪似如初轉。法華譬喩品云。昔於波羅
奈轉四諦法輪。分別説諸法五衆之生滅。
今復轉最妙無上大法輪。是法甚深奧少有
能信者。是諸天所説偈頌也。涅槃十四云。善
男子。是諸大衆復有二種。一者求小乘。二
者求大乘。我於昔日波羅奈城爲諸聲聞
轉法輪。今始於此拘尸那城爲諸菩薩轉
大法輪。智論第一百云。佛法皆是一種一味。
所謂苦盡解脱門。此解脱味有二種。一者但
自爲身。二者兼爲一切衆生。雖倶求一解
脱門。而有自利利人之異。是故有大小乘
差別。爲是二種人故。佛口所説以文字語
言分爲二種。三藏是聲聞法。摩訶衍是大乘
法。地持論三曰。十二部經。唯方廣部是菩薩
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正觀論觀因縁品云。
佛欲斷如是等諸邪見令知佛法故。先
於聲聞法中説十二因縁。又爲已習行有
大心堪受深法者。以大乘法説因縁相。
所謂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一不異等。畢竟空
無所有
問。若乃皆是菩薩藏者。華嚴・波若・法華・涅
槃此四何異。答。須識四句。衆經煥然。一但
教菩薩不化聲聞。謂華嚴經也。二但化聲
聞不教菩薩。謂三藏教也。三顯教菩薩密
化二乘。大品以上法華之前諸大乘教也。命
小乘人説於大法。謂顯教菩薩密示此法。
以爲己任。如付窮子財。謂密化聲聞也。四
顯教聲聞顯教菩薩。法華教也。菩薩聞是
法疑網皆已除化菩薩也。千二百羅漢悉亦
當作佛化二乘也。四句之中三義。屬菩薩
藏内開之。但化二乘爲三藏教矣 法華
信解品云。爾時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不久。
語窮子言。我今多有金銀珍寶倉庫盈溢。
其中多少所應取與汝悉知之。宜加用心。
無令漏失。爾時窮子即受教勅領知衆物
金銀珍寶及諸庫藏。而無希取一餐之意。
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已通泰成就大志
自鄙先心等。又云。我等又因如來智慧爲
諸菩薩開示演説。而自於此無有志願等。
斯乃四大聲聞領大品中佛命轉説般若之
語也。方便品云。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
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
次別難五時。問。若立五時。有何過耶。答。
五時之説非但無文亦復害理。若言第一
名三乘別教。是義不然。依毘曇宗。三乘則
同見四諦然後得道。就成實義。但會一滅
方乃成聖。據大乘宗。同契無生然後隔凡。
是則初教亦通。何以言別 三乘同見四諦
得道毘曇諸論其説如是。成實論一時品云。
行者不得諸諦惟有一諦。謂見苦滅名初
得道。以見法等諸因縁故。行者從暖等法
漸次見諦。滅諦最後。見滅諦故名爲得道。
斷過品云。滅智能斷煩惱。見一諦品云。以
一諦得道。所謂爲滅。又云。見滅諦故苦想
具足。苦想具足故愛等結斷
次云大品是三乘通教。是亦不然。釋論云。
般若不屬二乘但屬菩薩。若大品是三乘
通教則應通屬。何故不屬二乘。問。若依釋
論。明波若但屬菩薩。在經何故勸三乘同
學波若。答。波若有二種。一者摩訶波若。此
云大慧。蓋是菩薩所得。故不屬二乘。若以
實相之境名爲波若。則三乘同觀。故勸三
乘令竝學之經師不體二種之説。便謂波
若是三乘通教 智論四十三云。般若不屬
佛。不屬聲聞辟支佛。不屬凡夫。但屬菩
薩。大品經勸學品云。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
欲學聲聞地。亦當應聞般若波羅蜜持誦
讀正憶念如説行。欲學辟支佛地。亦當應
聞般若波羅蜜持誦讀正憶念如説行。欲
學菩薩地。亦當應聞般若波羅蜜持誦讀
正憶念如説行。何以故。般若波羅蜜中廣説
三乘。是中菩薩摩訶薩聲聞・辟支佛當學。
智論四十一云。般若波羅蜜有二種。一者共
聲聞・菩薩合説。二者但與諸法身菩薩説。
又云。般若波羅蜜中説諸法實相。即是無餘
涅槃。三乘人皆爲無餘涅槃故精進習行
次云淨名是抑揚教者。是亦不然。大品呵
二乘爲癡狗。淨名貶聲聞爲敗根。挫小既
齊揚大不二。何得以大品爲通教淨名
爲抑揚 大品魔事品云。須菩提。譬如狗
不從大家求食反從作務者索。須菩提。當
來世間善男子善女人棄深般若而攀枝葉
聲聞・辟支佛所應行經。當知是爲菩薩魔
事。淨名不思議品。大迦葉謂舍利弗云。我
等何爲永絶其根於此大乘已如敗種等」
次法華爲同歸應無所疑。但在五時之説
雖辨同歸未明常住。而天親之論釋法華
初分有七處佛性之文。解後段壽量品辨
三身之説。斯乃究竟無餘。不應謂爲不了
之教 法華玄論一云。晩見法華論。明佛
性義有七文。今略引二。初釋方便品唯佛
與佛究竟諸法實相云。諸法實相者。謂如來
藏法身之體不變故。佛性亦名如來藏。故云。
隱名如來藏。顯名爲法身。大經云。我者即
是如來藏義。次第二文釋法師品云。知佛
性水不違得成三菩提。此序方便品意竟。
今謂。餘五文他日當檢。又大乘玄佛性義云。
法華論云。七處明正因性。今略出四處。諸
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此明自性住佛性。又
云。同入法性。此是佛性之異名。又云。開示
悟入佛之知見。論釋知見明佛性。普賢菩
薩及授惡人記有正因性故。今謂。餘三文
他日當檢。檢尋法華論。未見七處明正因
性之文。法華論云。示現成大菩提無上故。
示現三種佛菩提。一者應化佛菩提。隨所
應見而示現故。如經皆謂如來出釋氏宮。
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故二者報佛菩提。十地行滿足得
常涅槃證故。如經。善男子。我實成佛以來
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故。三者法佛
菩提。謂如來藏性淨涅槃常恒清涼不變義
故。如經。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乃至不
如三界見於三界故。三界相者。謂衆生界
即涅槃界。不離衆生界有如來藏故。無
有生死若退若出者。謂常恒清凉不變義故

次涅槃爲常住教者。然常與無常皆是對
治用門。若論涅槃。體絶百非理超四句。舊
宗但得用門未識其體。故亦失旨也 涅
槃二十一云。如來涅槃非有非無。非有爲
非無爲。非有漏非無漏。非色非不色。非
名非不名。非相非不相。非有非不有。非
物非不物。非因非果。非待非不待。非明
非暗。非出非不出。非常非不常。非斷非
不斷。非始非終。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
非陰非不陰。非入非不入。非界非不界。
非十二因縁非不十二因縁。如是等法甚
深微密等。又二十二云。如來非天非非天。
非人非非人。非鬼非非鬼非地獄畜生餓
鬼非非地獄畜生餓鬼。非衆生非非衆生。
非法非非法。非色非非色。非長非非長。
非短非非短。非相非非相。非心非非心。
非有漏非無漏。非有爲非無爲。非常非
無常。非幻非非幻。非名非非名。非定非
非定。非有非非有。非無非非無。非説非
非説。非如來非不如來等。又二十七云。善
男子。佛性者亦色。非色非色非非色。亦相。
非相非相非非相。亦一。非一非一非非一。
非常非斷。非非常非非斷。亦有亦無。非
有非無。亦盡亦非盡。非盡。非非盡。亦因亦
果。非因非果。亦義。非義非義非非義。亦字。
非字非字非非字。亦苦亦樂。非苦非樂。
亦我。非我非我非非我。亦空。非空非空非
非空
次難二諦。迷失二諦凡有三人。一毘曇執
定性之有迷於假有。故失世諦。亦不知假
有宛然而無所有。復失一眞空。二者學大
乘者名方廣道人。執於邪空不知假有。故
失世諦。既執邪空迷於正空亦喪眞矣
三者即世所行雖具知二諦。或言一體或
言二體。立二不成復喪眞俗也 智論一
云。更有佛法中方廣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
滅空無所有。譬如兔角龜毛常無。中論疏二
曰。開善謂眞俗一體。故名爲一。龍光謂眞
俗異體。故名言異。今倶斥之。故云不一不

問。眞俗一體此有何過。答。若俗與眞一眞。
眞俗亦眞。若眞與俗一俗。俗眞亦俗。若眞眞
俗不眞。則俗與眞異。若俗俗眞不俗。則眞
與俗異。故二途竝塞一體不成。問。一既有
過。異應無咎。答。經云。色即是空。空即是
色。若言各體。相即便壞。若有相即。便二體
不成。故進退無通異義亦屈。然五時不立
眞俗又傾。大乘之宗言將何寄 大品習應
品云。舍利弗。非色異空。非空異色。色即是
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如是
顯正第二。自上已來破外道・毘曇・成實・大
乘。從此已後序前四宗斥於三論。故通其
邪難顯明正理。上既遍斥四宗。於時群難
競起咸疑。龍樹非是正師。所造之論應爲
邪法。是故此章次明顯正義。正義雖多略
標二種。一明人正。次顯法正。言人正者。
楞伽經。大慧菩薩問。世尊滅度後是法何人
持。佛説偈答。於我滅度後。南天大國中有
大徳比正。名龍樹菩薩。住初歡喜地。爲人
説大乘能破有無見。往生安養國。次摩耶
經云。摩耶問阿難曰。佛滅度後何人持法。
阿難答曰。如來正法五百年。第一百年優婆
掘多説法教化住持正法。次二百年尸羅難
陀比丘於閻浮提度十億人。次三百年青蓮
華眼比丘説法教化度半億人。次四百年間
牛口比丘演説法要度一萬人。第五百年寶
天比丘度二萬人。八萬衆生發菩提心正
法便滅。六百年間九十六種邪見競興破滅
佛法。馬鳴比丘摧此外道。七百年間有一比
丘名曰龍樹。善巧説法然正法炬滅邪見
幢。尋大小乘經。親記龍樹破邪顯正。今内
外並呵大小倶斥。何所疑哉。又馬鳴龍樹佛
有誠記。尚復生疑。法勝訶梨無經所印。云
何輒受 魏譯楞伽九云。如來滅世後誰持爲
我説。如來滅度後未來當有人。大慧。汝諦
聽。有人持我法。於南大國中有大徳比丘。
名龍樹菩薩。能破有無見爲人説我乘大
乘無上法。證得歡喜地往生安樂國。大慧問
辭在第一卷。雖有多問無何人持之語也。
摩訶摩耶經下云。時摩訶摩耶即問阿難。汝
於往昔侍佛以來聞世尊説。如來正法幾時
當滅。阿難垂涙而便答言。我於往昔曾聞
世尊説於當來法滅之後事。云佛涅槃後摩
訶迦葉共阿難結集法藏。悉事畢已摩訶迦
葉於狼跡山中入滅盡定。我亦應當而得
果證次第隨後入般涅槃。當以正法付優
婆掬多。善説法要如富樓那廣度之衆。又
復勸化阿輸迦王。令於佛法得固正信
以佛舍利廣起八萬四千諸塔。二百歳已。
尸羅難陀比丘善説法要。於閻浮提度十
二億人。三百歳已。青蓮華眼比丘善説法
要度半億人。四百歳已。牛口比丘善説法
要度十萬人。五百歳。寶天比丘善説法要
度二萬人。八萬衆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心。正法於此便就滅盡。六百歳已。九十
六種外道等邪見競興破滅佛法。有一比丘。
名曰馬鳴。善説法要降伏一切諸外道輩。
七百歳已。有一比丘。名曰龍樹。善説法要
滅邪見幢然正法炬。八百歳後。諸比丘等
樂好衣服縱逸嬉戲。百千人中或有一兩
得道果者。千五百歳後。一切經藏皆悉入
龍宮佛法滅盡
問。法勝乃未見誠文。訶梨亦有明據。阿含
經云。實名四諦。是故比丘當成四諦。佛垂
此勅懸鑒有在。逮茲像末允屬訶梨。爲
成是法故造斯論。紘宗若斯。豈虚構哉。
答。蓋是指像末。豈別主訶梨。故非所據也
 増一阿含四諦品解四諦竟結云。如是比
丘。有此四諦。實有不虚。世尊所説。故名
爲諦。諸有衆生二足・三足・四足・欲者・色者・
無色者・有想者・無想者如來最上。然成此四
諦。故名爲四諦。又云。若有四部之衆不得
此諦不覺不知便隨五道。是故諸比丘當
作方便成此四諦。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紘當作欲也
顯法正第二。問。龍樹著述部類甚多。三論
偏空似非究竟。答。僧叡昔在什公門下爲
翻譯之宗。其論序云。夫百梁之構興則鄙茅
茨之仄陋。覩斯論之紘博則知偏悟之鄙
倍。故偏主小乘正歸此論。又如前云。天竺
十六大國方八千里。有向化之縁並爲委
誠龍樹爲無相佛。敢預學者之徒無不翫
味斯論以爲喉衿。若是偏空。豈爲諸國所
重。又羅什本執小乘因此論而迴轍正觀。
厥後衆師藉斯文而曉迷。以此詳之。蓋是
究竟無餘之説 論序謂中論序也。紘博本
作宏曠。鄙倍本作鄙俗。按前漢書武帝本
紀云。元鼎三年春起柏梁臺。註服虔曰。用
百頭梁作臺。因名焉。師古曰。三輔舊事云。
以香柏爲之。今書字皆作柏。服説非。以
茅覆屋曰茨。墨子云。茅茨不剪。仄陋卑隘
也。前謂前所引之中論序也。其語稍増與本
不同。故云如云也。彼序曰。云天竺諸國敢
預學者之流無不翫味此論以爲喉衿。其
染翰申釋者甚亦不少。疏云。喉衿宗要事
也。喉爲内要。衿爲外要。故以喩焉。天竺十
六大國者。長阿含五云。鴦伽國・摩竭國・迦尸
國・居薩羅國・跋祇國・末羅國・支提國・跋沙
國・居樓國・般闍羅國・阿濕波國・阿般提國・
婆蹉國・蘇羅婆國・乾陀羅國・劍浮沙國。按
西域記。五印度之境周九萬餘里。今云方八
千里者。蓋十六大國中龍樹向化分域也。梁
高僧傳云。什進到沙勒國時。有莎車王子
參軍王子兄弟二人。委國請從而爲沙門。
兄字須耶利蘇摩。蘇摩才技絶倫專以大乘
爲化。其兄及諸學者皆共師焉。什亦宗而奉
之。親好彌至。蘇摩後爲什説阿耨達經。什
聞陰界諸入皆空無相怪而問曰。此經更有
何義而皆破壞諸法。答曰。眼等諸法非眞
實有。什既執有眼根。彼據因成無實。於是
硏覈大小往復移時。什方知理有所歸遂
專務方等。乃歎曰。吾昔學小乘。如人不識
金以鍮石爲妙。因廣求義要受誦中百二
論及十二門等
問。若内外並呵大小倶斥。此論宗旨何所依
據耶。答。若心存内外情寄大小。則墮在偏
邪失於正理。既失正理則正觀不生。若正
觀不生則斷常不滅。若斷常不滅則苦輪常
運。以内外並冥大小倶寂始名正理。悟斯
正理則發生正觀。正觀若生則戲論斯滅。戲
論斯滅則苦輪便壞。三論大宗其意若此。蓋
乃總衆教之旨歸統群聖之靈府。味道之流
豈不栖馮斯趣耶 旨通作指。郭璞爾雅
序云。詁訓之指歸。邢昺疏云。指歸謂指意
歸郷也。莊子徳充符云。不可入於靈府。郭
象云。靈府者精神之宅也。至足者不以憂
患驚身。故曰不可入於靈府
問。若内外並除大小倶斥乃爲斷見。何名
正宗。答。既内外並冥則斷常斯寂。二邊既捨。
寧非正宗耶。難白。夫有斷有常。故名之
爲有。無斷無常目之爲無。既其是無。何
由離斷。答。既斷常斯寂。則有無等皆離。不
應更復謂染於無。難曰。雖有此通終不
勉難。夫有有有無。名之爲有。無有無無。
始是大無。既其墮無。何由離斷。答。本對有
病。是故説無。有無若消。空藥亦廢。則知聖
道未曾有無。何所滯耶。難曰。是有是無名
爲兩是。非有非無名爲兩非。既墮是非。還
同儒墨。答。本非二是。故有雙非。二是既忘。
雙非亦息。故知非是亦復非非 莊子齊物
論云。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故有儒墨
之是非。林希逸云。小成小見也。一偏之見也。
因人之偏見而後此道晦而不明。榮華者。
自相誇詡以求名譽也
難曰。非是非非。還墮二非。何由勉非。答。
二是生乎夢虎。兩非還見空華。則知本無
所是今亦無非 善見律十二明四種夢。
其第一云。眠時夢見山崩或飛騰虚空。或
見虎狼獅子賊逐。此是四大不和夢。虚不
實。魏譯楞伽二云。猶如虚空華有無不可

難曰。若無是無非。亦不邪不正。何故建篇
章稱破邪顯正。答。夫有非有是此則爲邪。
無是無非乃名爲正。所以命篇辨破邪顯
正。難曰。既有邪可破有正可顯。則心存取
捨。何謂無依。答。爲息於邪強名爲正。在
邪既息。則正亦不留。故心無所著。難曰。若
邪正並冥。豈非空見。答。正觀論云。大聖説
空法爲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
化。如水能滅火。今水還出火。當用何滅。
斷常爲火。空能滅之。若復著空即無藥可
滅也 正觀論四句觀行品偈頌也。長行云。
若人於空復生見者。是人不可化。譬如有
病須服藥可治若藥復爲病則不可治。
如火從薪出以水可滅。若從水生爲用何
滅。如空是水。能滅諸煩惱火。有人罪重貪
著心深智慧鈍故。於空生見。或謂有空或
謂無空。因有無還起煩惱。若以空化此
人者。則言我之智是空若離是空則無涅
槃道
難曰。既著空病。何故不服有藥而言息
化。答。若以有化還復滯有。乃至忘言便復
著斷。如此之流何由可化。問。心有所著
有何過耶。答。若有所著便有所縛。不得
解脱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故法華云。我以
無數方便引導衆生令離諸著。淨名云。不
著世間如蓮華。常善入於空寂行達諸法
相無罣礙。𥡴首如空無所依。三世諸佛爲
六道衆生心有所著故出世説經。四依開士
爲大小學人心有所依故出世造論。故有
依有得爲生死之本。無住無著爲經論大宗
 法華方便品云。舍利弗。吾從成佛已來。
種種因縁種種譬喩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
導衆生。令離諸著。淨名經四句佛國品寶積
長者歎佛偈也
難曰。若内外並冥。佛經何故説大小兩教。
答。法華云。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如來
於無名相中強名相説。故有大小教門。欲
令衆生因此名相悟無名相。而封教之徒
聞説大小更生染著。是故造論破斯執情
還令了悟本來寂滅。故四依出世爲如佛
也 法華方便品云。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
事。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涅槃經六云。
有四種人能護正法安樂人天。猶如如來。
又云。如是四人即名如來。何以故。是人能
解如來密語及能説故
問。此論名爲正觀。正有幾種。答。天無兩日。
土無二王。教有多門理唯一正。是故上來
破斥四宗。華嚴云。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
法。一切無畏人一道出生死。但欲出處衆
生。於無名相法強名相説。令禀學之徒因
而得悟。故開二正。一者體正。二者用正。非
眞非俗名爲體正。眞之與俗目爲用正。所
以然者。諸法實相言忘慮絶。未曾眞俗。故
名之爲體。絶諸偏邪。目之爲正。故言體
正。所言用正者。體絶名言物無由悟。雖
非有無強説眞俗。故名爲用。此眞之與俗
亦不偏邪。目之爲正。故名用正也 禮記
坊記曰。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
無二上。示民有君臣之別也。華嚴菩薩明
難品云。賢首菩薩以偈答曰。文殊法常爾。法
王唯一法。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等
問。既云眞俗則是二邊。何名爲正。答。如因
縁假有目之爲俗。然假有不可言其定有。
假有不可言其定無。此之假有遠離二邊。
故名爲正。俗有既爾。眞無亦爾。假無不可
定無。假無不可定有。遠離二邊故目之爲
正。問。何故辨體用二正耶。答。像末鈍根多
墮偏邪。四依出世匡正佛法。故明用正。既
識正教便悟正理。則有體正。但正有三種。
一對偏病目之爲正。名對偏正。二盡淨
於偏名之爲正。謂盡偏正也。三偏病既去
正亦不留。非偏非正。不知何以美之。強嘆
爲正。謂絶待正也。在正既然。觀論亦爾。因
於體正發生正觀。名爲體觀。藉二諦用生
二諦觀名爲用觀。故觀具二也。觀辨於心
爲衆生故如實説體。名爲體論。若説於
用。名之爲用論。故論具二也。正既有對
偏・盡偏・絶待。觀論亦然。類前可知 於三
種正對偏・盡偏是用正也。第三絶待是體正
也○上來通序大歸自下別釋衆品也。或
玄文始終通序大歸。至疏別釋衆品。若依
此義。經論相資已下諸門當爲法正別科

次明經論相資。大品經云。雖生死道長衆生
性多。菩薩應如是正憶念。生死邊如虚空。
衆生性邊亦如虚空。此中無生死往來亦
無解脱者。然既無生死亦無涅槃。則知亦
無衆生及以於佛。寧有經之與論耶。故内
外並冥縁觀倶寂。然雖非生死・涅槃。而於
衆生成生死。故大品云。諸法・無所有如是
有。既有衆生故有諸佛。既有諸佛便有教
門。既有諸佛教門則有菩薩之論。諸佛爲
衆生失道是故説經。菩薩爲衆生迷經是
故造論。然經有通別。在論亦爾。所言經通
者。通爲息衆生顛倒。通爲開顯道門。所言
論通者。諸聖弟子造一切論亦通爲息迷
教之病由明正道。所言經別者。赴大小二
縁説大小兩教。所言論別者。爲破大小兩
迷申大小兩教故有大小二論也。然就經
論之中具有能所之義。經以二智爲能説
二諦爲所説。論以二慧爲能説言教爲所
説。斯則經論各有能所也 自下有十三
門。是其第一門也。大品夢行品云。復次須菩
提。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當作是念。
雖生死道長衆生性多。爾時應如是正憶
念。生死邊如虚空。衆生性邊亦如虚空。是
中實無生死往來亦無解脱者。須菩提。菩
薩摩訶薩作如是行。能具足六波羅蜜近
一切種智。又遍學品云。須菩提白佛言。世尊。
何等是有法。何等是無法。佛告須菩提。二者
是有法。不二者是無法。世尊何等是二。佛言。
色相是二。受想行識是二。眼相乃至意相是
二。色相乃至法相是二。檀那波羅蜜乃至佛
相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相有爲無爲性相是
二。須菩提一切相皆是二。一切皆是有法。適
有有法便有生死。適有生死不得離生
老病死憂悲苦惱等。大乘玄論二智義云。通
而言之。則智爲慧。指慧爲智。雖廣略不
同體無異。因果差別者。慧名既劣宜在因
中。智則決定故居果地也
次明經論能所絞絡。有四句不同。一者經能
爲論所。二者經所爲論能。三者論能爲經
所。四者論所爲經能。經能爲論所者。如來
二智即是論主所悟故。法華明。今昔兩教爲
直往菩薩及迴小向大之人並令悟入佛慧。
故涌出品云。是諸衆生始見我身聞我所
説。即便信受入如來慧。此明昔教爲直往菩
薩入佛慧也。次云。除先修習學小乘者。我
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此明今教迴
小之人入於佛慧。故今昔兩教同明爲入
佛慧。則知佛慧是所悟也。次明經所爲論
能者。經所即是二諦。能發生論主二慧故。
佛之二諦爲能生。論主二慧爲所生也。次
明論能爲經所者。論主二慧由經發生也。
次明論所爲經能者。論主言教能申佛二
諦也。次會四句爲二句。經若能若所並是
能資。論若能若所皆是所資。又論若能若
所悉爲能申。經若能若所悉是爲所申。故
合成一能一所也。次泯一句以歸無句。以
能而爲所則能非定能。以所而爲能則所
非定所。以能非定能是則非能。所非定
所是則非所。故非能非所非經非論非佛
非菩薩。不知何以目之。故稱正法強名中
實也。問。能非定能是則非能。所非定所
是則非所。出何文耶。答。中論然可然品云。
若法因待成。是法還成待。今則無因待。亦
無所成法。即其證也 第二門也。付法藏傳
龍樹章云。金銀絞絡。法華涌出品云。此諸衆
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説。即皆信受入如來
慧除先修習學小乘者。我今亦令得聞是
經入於佛慧
次別明造論縁起。然所以造論者如上所
明。如來爲失道故説經。論主爲迷經故
造論。爲失道故説經。此是根本失。論主
爲迷經故造論。此是枝末失。又佛爲失道
者説經。此失謂一往失。論主爲迷經故造
論。此失即失中更起失。所以然者。以其
迷道此是一失。如來説經爲令入道。而復
迷經故是失中失也。一往之失。謂利根人
聞經即悟。失中之失。謂鈍根人也。問。何等
是迷經之人。答。即是諸部異執。言諸部異
執者。或二部或五部或十八部或二十部或
五百部 第三門也。如上所明者。謂如來於
無名相中強名相説。故有大小教門。欲令
衆生因此名相悟無名相。而封教之徒聞
説大小更生染著。是故造論破斯執情還
令了悟本來寂滅。故四依出世爲如佛也」
言二部者。如來二月十五日入涅槃。諸聖
弟子四月十五日於王舍城祇闍崛山中結
集三藏。爾時即有二部名字。一上座部。謂迦
葉爲上座。迦葉上陳如一夏。爲佛以法付
囑迦葉名上座部也。迦葉所領但有五百
人。依智度論則有千人。二大衆部即界外
大衆。乃有萬數。婆師波羅漢爲主。此云涙
出。常悲苦衆生而涙墮也。即五比丘中之一
人而年大迦葉。教授界外大衆。所以有二
衆。迦葉有五百羅漢前入界内結集三藏。
後多人來結集三藏。迦葉並不許之。有二
因縁。一者五百皆聰明人故。二者已羯磨竟
故。依智度論。阿闍世王但設千人食。故餘
人來不得 結集三藏出于菩薩處胎經・大
論・阿育王傳・付法藏傳・諸律等。迦葉上陳如
一夏者。十二遊經云。佛成道第三年始度五
人。第四年化大迦葉及三兄弟。第五年化目
連身子。迦葉所領等者。除智論外皆云五
百。智論二云。爾時大迦葉選得千人。除去
阿難盡皆阿羅漢等。婆師波亦云跋提。即五
比丘中之第三也。部執異論疏云。一大衆部。
二上座弟子部。大衆部者。本梵音摩訶僧祇。
此翻大衆。是初結集時婆師波所教授界外
大衆。還是此徒黨自爲一部。存本名故稱
大衆部。二上座弟子部者。本梵音名梯毘梨。
此翻爲上座弟子部。即結集時迦葉所教授
界内諸阿羅漢相傳承習。並迦葉弟子。故稱
上座弟子部。智度論二云。問曰。是時有如
是等無數阿羅漢。何以止選取千人不多
取耶。答曰。頻婆沙羅王得道。八萬四千官
屬亦各得道。是時王教勅宮中。常設飯食
供養千人。阿闍世王不斷是法。爾時大迦
葉思惟言。若我等常乞食者。當有外道強來
難問廢闕法事。今王舍城常設飯食供給
千人。是中可住結集經藏。以是故選取千
人不得多取。羯磨此云業。亦翻所作也」
從是以來至佛滅度後百一十六年。但有二
部名字未有異執。百一十六年外有舶主
兒。名摩訶提婆。端正聰明作三逆罪後入
佛法。凡有二事。一者取諸大乘經内三藏
中釋之。諸阿羅漢結集法藏時已簡除此
義。而大衆部用此義。上座部不用之。因爾
起諍遂成二部。二者摩訶提婆自作偈言。
餘人染污衣。無明疑他度。聖道言所顯。是
諸佛正教。以此一偈安置戒後。布薩誦戒
竟亦誦此一偈。此偈有五事。一餘人染污衣
者。提婆不淨出污衣。而誑弟子言。我是阿
羅漢。實無不淨。但是天魔女以不淨污羅
漢衣。故云餘人染污衣。然此一語有虚有
實。其實是凡夫。誑弟子説如上事。是故
爲虚。魔女實能以不淨污羅漢衣。是故爲
實。其衆諍其所説。或虚或實。故分二部。二
云無明者。然羅漢乃無三界受生無明。而
有無知習氣無明。故云無明。時衆或言羅
漢有無明。或言無無明。因此起諍。故分
二部。三云疑者。須陀洹果乃於三解脱門
無疑。而於外事有疑。故云疑也。四他度
者。鈍根初果而不自知得初果。問善知識。
善知識爲説於三寶四諦。無疑是初果相。其
自觀察方知得初果。故云他度。五聖道言
所顯者。然得聖道時亦有言所顯。如身子
當口誦偈時即得初果。故云言所顯。時衆
諍此五義。或是或非。故成二部也。問。此二
部執何義異耶。答。義異乃多。今略明其一。
大衆部執生死涅槃皆是假名。上座部執生
死涅槃皆是眞實 部執異論云。過百年後
更六十年。有一大國。名波吒梨弗多羅。王
名阿輸柯王。閻浮提有大白蓋覆一天下。
如是時中大衆破散。破散大衆凡有四種。一
大國衆。二外道衆。三多聞衆。四大徳衆。此四
大衆共説外道所立五種因縁。五因縁者。如
彼偈説。餘人染污衣無明疑他度聖道言所
顯是諸佛正教。思擇此五處分成兩部。一大
衆部。二上座弟子部。論云過一百年更六十
年。今云一百一十六年。未知何是。摩訶提
婆因縁。檢舊譯諸論未得之。新婆沙九十
九云。昔末土羅國有一商主。少娉妻室。生
一男兒。顏容端正。與字大天。未久之間。商
主持寶遠適他國。展轉貿易經久不還。其
子長大染穢於母。後聞父還心既怖懼。與
母設計遂殺其父。彼既造一無間業已。事
漸彰露。便將其母展轉逃隱波吒梨城。彼
後遇逢本國所供養阿羅漢苾芻。復恐事
彰遂設方計殺彼苾芻。既造第二無間業
已。心轉憂慼。後復見母與餘交通。便憤恚
言。我爲此故造二重罪。移流他國伶俜不
安。今復捨我更好他人。如是倡穢誰堪容
忍。於是方便復殺其母。彼造第三無間業
已。由彼不斷善根力。深生憂悔寢處不安。
自惟重罪何縁當滅。彼後傳聞沙門釋子有
滅罪法。遂往鶏園僧伽藍所。於其門外見
一苾芻。徐歩經行誦伽陀曰。若人造重罪。
修善以滅除。彼能照世間。如月出雲翳。
時彼聞已歡喜踊躍。知歸佛教定能滅罪。
因即往詣一苾芻所。慇懃固請求度出家。時
彼苾芻既見固請不審撿問。遂度出家。還
字大天教授教誡。大天聰慧。出家未久便
能誦持三藏文義。言詞清巧善能化導。波吒
梨城無不歸仰。王聞召請數入内宮恭敬
供養而請説法等。部執論疏云。於波羅提
木叉戒後更足一偈云。餘人染污衣等。布
薩時既誦此偈。復語諸弟子云。佛昔在世。
諸天及四部衆弟子所説佛皆印可令阿難
受持。悉稱爲經。佛已滅度。若有聰明人能
説法者亦得作經。汝等若作經者隨意作
之。諸阿羅漢既見其欲破滅佛法有來呵
責者。其反呼諸羅漢爲凡夫輕歎之言不
解法相。諸阿羅漢與其共諍。汝若道我是
凡夫者。我當共汝捔其神力。於是諸阿羅
漢現神通相。或從此地入從彼地出。其既
見此神變。恐諸聖衆壞其徒衆以白王妃。
王妃既有勢力。即令取破船載諸羅漢送
恒河中。羅漢神通飛空而去往劫賓國。或
作浮鳩或飛往彼國。至彼即復本身。彼國
仍起寺名浮鳩寺。無憂王妃後終反迷自
思惟之。他人供養得眞羅漢。我云何供養
如此庶人。深自改悔從諸有徳懺謝先保
言諮受佛法亦得須陀洹果。大天從此以
後身自老死。阿輸柯王問衆人云。諸阿羅漢
今並何在。有人答云。在劫賓國即遣往迎
盡還供養。大天先改轉經雜合。不復如本。
諸阿羅漢還復聚集重誦三藏。於此時中所
執有異。分成兩部。一大衆部。二上座部。至
此時三藏已三過誦出。第一於七葉巖中誦
出。第二毘舍離國内跋闍。檀行十事取捨
比丘。是阿難弟子。其人集七百人册定重
誦三藏也。第三即是此時也。又云。大天所
説五事亦有虚實。故共思擇。一者魔王天女
實能以不淨染羅漢衣。二者羅漢不斷習
氣不具一切智。即爲無明所覆。三者須
陀洹人於三解脱門無不自證。乃無復疑。
於餘事中猶有疑惑。四者鈍根初果不定
自知得與不得。問善知識。得須陀洹者若
爲事相。知識爲説有不壞淨。謂若於四諦
無疑於戒無失。於三寶得不壞信者此人
已證初果。因更自觀察自審知得。五者聖道
亦有因言顯者。如舍利弗等。當口誦偈時
即得聖道。若不如此説者即名爲虚。既有
虚實。故共思擇。因思五事所執不同。分成
兩部。一大衆部。二上座部等
至二百年中從大衆部又出三部。于時大
衆部因摩訶提婆移度住央崛多羅國。此國
在王舍城北。此部將華嚴・波若等大乘經
雜三藏中説之。時人有信者有不信者。
故成二部。不信者唯言。阿難等三師所誦
三藏此則可信。自三藏外諸大乘經皆不
可信。復有信大乘者。有三因縁。一者爾
時猶有親聞佛説大乘法者。是故可信。二
者自思量道理應有大乘。是故可信。三者
信其師故。是故可信。言三部者。一一説
部。此部執生死涅槃皆是假名。故云一説。
二出世説部。此部言。世間法從顛倒生業。
業生果。故是不實。出世法不從顛倒生。故
是眞實。三灰山住部。前二從執義受名。此
因住處爲目此山有石。堪作灰。此部住
彼山中修道。故以爲名
 其
執毘曇是實教經律爲權説。故彼引經偈
云。隨宜覆身。隨宜飮食。隨宜住處。疾斷
煩惱。隨宜覆身者。有三衣佛亦許。無三
衣佛亦許。隨宜飮食者。時食佛亦許。非時
食亦許。隨宜住處者。結界住亦許。不結界
亦許。疾斷煩惱者。佛意但令疾斷煩惱。此
部甚精進過餘人也 部執異論云。至二百
年中從大衆部又出三部。一一説部。二出
世説部。三灰山住部。疏云。第二百年大衆
部併度行央崛多羅國。此國在王舍城北。此
部引華嚴・涅槃・勝曼・維摩・金光明・般若等
諸大乘經。於此部中有信此經者。有不
信此經者。若不信者謗言無般若等諸大
乘經。言此等經皆是人作非是佛説。悉簡
置一處。還依三藏根本而執用云。小乘弟
子唯信有三藏。由不親聞佛説大乘故
爾。復有信受此經者自有三義。一或由親
聞佛説大乘故信受此經。二能思擇道理
知有此理故信受。三由信其師故信受師
所説也。其信大乘者一説部。不信者出世
説部也。灰山住部唯執毘曇不關信不信。
故云二部也。按阿育王傳及付法藏傳。阿
難先集修多羅。優波離次集毘尼。迦葉後
集阿毘曇。阿難等三師者蓋謂之耳。部執
疏云。一説部執世出世法悉是假名。故言一
切法無有實體同是一名。名即是説。故言
一説部。出世説部與前一説部所執有異。
一説部明一切法皆是假名。此部明世間法
從顛倒生顛倒生煩惱煩惱生業業生果
報。既從顛倒生。皆是虚妄。虚妄故非實有。
悉是假名也。出世之法不從顛倒起。出世
之法有道及道果。二空是道果。能通達二
空智是道。二空之理既是眞實。二空智亦眞
實。眞實境能生眞實智。眞實智能通達眞
實境。故道亦是眞實有。所執既異。故成異
部。灰山住部從處作名。此山石堪作灰。此
部住灰山。此部云。經律二藏是佛方便教非
眞實教。準此毘曇藏是眞實教。不弘經律
兩藏唯弘阿毘曇藏。乃引偈云。隨宜覆身。
隨宜住處隨宜滿腹。疾斷煩惱。有三衣覆
身佛亦許。無三衣覆身佛亦許。故言隨宜
覆身。是伽藍處住佛亦許。非伽藍處住佛亦
許。故言隨宜住處。是時食佛亦許。非時食
佛亦許。故言隨宜滿腹。律中制三衣等佛
自撥此事。故知律非眞實説。佛正令依正
理勤修學斷煩惱耳。故言疾斷煩惱也。
又一偈云。出家爲説法聰敏必憍慢。須捨
爲説法正理正修行。若欲得講説故出家
者。此人出家後聽法竟爲人講説。既解法
相神情聰敏。必生憍慢不得解脱。故須捨
離。應修正理斷煩惱也。經是佛説不許
爲他説法。即是撥經。故知經非佛眞實説。
唯令依正理即是實義。阿毘曇解諸義趣。
故知毘曇即是佛眞説。故此部多精進。修道
坐禪之時立誓。寧使此身破壞如塵。若不
得道修不起定也。今云世間法從顛倒生
業等者。疑於生業之間脱顛倒生煩惱煩
惱生之八字乎
至二百年中。從大衆部内又出一部。名多
聞部。大衆部唯弘淺義棄於深義。佛在世
時有仙人。値佛得羅漢。恒隨佛往他方及
天上聽法。佛涅槃時其人不見。在雪山坐
禪。至佛滅度後二百年中。從雪山出覓諸
同行。見大衆部唯弘淺義不知深法。其人
具足誦淺深義。深義中有大乘義。成實論即
從此部出。時人有信其所説者。故別成一
部。名多聞部 部執異論曰。於此第二百
年中。從大衆部又出一部。名得多聞部。疏
云。佛在世時有一阿羅漢。名祠皮衣。昔作
仙人被樹皮衣以祠天故。後出家已隨佛
説法皆能誦持。佛未涅槃遂住雪山。坐禪
不覺佛滅度。至佛滅後二百年中。方從雪
山出至央崛多羅國尋覓同行人。見大衆
部所弘三藏。唯弘淺義不能弘深義。心甚
驚怪。謂大衆部於佛所説甚深之義不能
通達。悉皆棄置不復弘通。所弘之者唯弘淺
義。其羅漢便於大衆部具足誦出淺義及以
深義。深義中有大乘義也。其中有不信者。
有信者。其有信者誦持大衆部。有弘其所
説。有不弘其所説。若弘其所説者別成一
部。名多聞部。以所聞過先所習故曰也。成
實論即從此部出。故參渉大乘意也
於二百年中。從大衆部更出一部。名多聞
分別部。佛在世時大迦旃延造論解佛阿含
經。至二百年。大迦旃延從阿耨達池出更
分別前多聞部中義。時人有信其所説者。
故云多聞分別部 部執異論云。於此第二
百年中。從大衆部又出一部。名分別名分
別説部。疏云。大迦旃延佛在世作論分別
解説。佛滅二百年中。大迦旃延從阿耨達池
至摩訶陀國來至大衆部中。分別三藏聖
教明此是佛假名。説此是佛。眞實説此是眞
諦此是俗諦此是因果。大衆部中有信受迦
旃延所説者。分成一部。名分別説部。分別
説部即大迦旃延弟子。前多聞部者。以所聞
過先所聞故稱多聞部。今分別部者還分
別先所聞。非更廣聞
於二百年滿有一外道。名大天。爾時摩伽
陀國有優婆塞。大弘佛法。諸外道爲利養
故皆剃頭出家。便有賊住比丘。大天爲賊
住主。大天身自出家。所度弟子依大天衆出
家受戒。爾時衆人共諍斯事。上座部云。和上
無戒及破戒。闍梨有戒。大衆亦有戒。受戒
則得。戒從大衆得。大衆知和上無戒而與
共受戒者。大衆得突吉羅罪。問。戒既不從
和上得。何故稱和上名。答。欲令受戒後和
上攝録教誨弟子耳。薩婆多用此解。餘部
言。和上無戒及破戒。大衆有戒則不得戒。
戒從和上得故。因此諍論遂不容大天。徒
衆因爾別住山間。於此山間執義又異。故
有支提山部及北山部。佛得道及轉法輪處。
大衆處名支提。此處有山。名支提山。於彼
山北別有山。名北山部也 部執異論云。
此第二百年滿有一外道。名曰大天。於大
衆部中出家。獨處山間宣説大衆部。五種
執異自分成兩部。一支提山部。二北山部。疏
云。大天於大衆部中自剃髮。賊住山家也。
獨處山間。時敬信三寶。國中多有羅漢。衆
人盛供養。佛法大盛。諸外道等無悉復用。既
失利養名聞。皆自剃髮入佛法中出家。有
聰明者善達三藏。説法教化度人出家自
在徒衆。眞僞相雜不復不辨。王既知此事。
即集大衆檢問眞僞。愚癡賊住皆爲利養
剃髮驅出外國。聰明之者猶有三百人。問
其來由。佛法皆能通達竟不受屈。王令別
置一處。不令與清淨衆雜。王問三藏中
義並能通釋。王不能復治。於是諸部自起
鬪諍。或言師雖破戒弟子得戒。或言不得
戒。或言無和上弟子亦得戒。或言不得。如
是各別諸部諍論紛紜。王爲諸部鬪諍令
賊住衆別住一處。大天比丘是賊住衆主。大
衆部不容故獨處山間。又云。王聞遂遣聰
慧比丘沙汰幾盡。猶餘數百。王復令人再三
推問。彼有弟子依衆出家。推問其師即賊
住。因此諍論。或言師若破戒無戒餘僧清
淨自然得戒。薩婆多等悉同此解。或言師若
破戒無戒弟子亦無戒。大衆部用此義也。大
天即是賊住之首。不與衆諍。因而分部。和
上者即親教師受戒和上也。阿闍梨者即軌
範師。授戒・羯磨・威儀・教授・受業等師也。突
吉羅。此云應當學也
大衆部合別數或五或七或八。言五部者。初
一説部。二出世説部。三灰山住部。此初破
成三也。次多聞部。次多聞分別部。故成五
部。言七部者。因外道分成二部。謂支提山
部及北山部。前五因内執起。後二因外道
起。故成七部。言八部者。則數根本大衆部
也 結大衆部。其義易知
次上座弟子部者。佛滅度後迦葉以三藏付
三師。以修多羅付阿難。以毘曇付富樓
那。以律付優婆離。阿難去世以修多羅付
末田地。末田地付舍那婆斯。舍那婆斯付優
婆掘多。優婆掘多付富婁那。富婁那付寢
者柯。寢者柯付迦旃延尼子。從迦葉至寢
者柯二百年。已來無異部。至三百年初。迦
旃延尼子去世。便分成兩部。一上座弟子
部。二薩婆多部。所以分爲二部者。上座弟
子但弘經以經爲正。律開遮不定。毘曇但
釋經或過本或減本。故不正弘之。亦不
棄捨二藏也。而薩婆多謂毘曇最勝故偏
弘之。從迦葉至掘多正弘經。從富婁那
稍棄本弘末。故正弘毘曇。至迦旃延大興
毘曇。上座弟子部見其棄本弘末。四過宣
令遣其改宗。遂守宗不改。而上座弟子部
移往雪山避之。因名雪山住部 部執異
論曰。上座弟子部住世若干年。至第三百年
中有小因縁分成兩部。一説一切有部。亦
名説因部。二雪山住部。亦名上座弟子部。
疏云。從迦葉之後至三百年無有乖競。
至三百年中有少因縁分爲兩部。上座弟
子部唯弘經藏不弘律論兩藏。故上座部
説云。佛在忉利天説阿毘曇。爾時迦葉・阿
難皆不隨佛上天。悉不聞佛説毘曇藏。故
今不弘也。律者有開遮隨有縁不定故不
可依也。毘曇則廣解諸義。雖與經相應亦
有過根本者。經是根本無開遮増減之過。
律與毘曇是末未及本。弘本攝末。故唯
弘經不弘餘二藏也。事事依經以爲規矩。
經中所明教正無曲故。此部道徳勝餘部
也。從迦葉已來至優波吸多。專弘經藏相
傳不異。以復稍棄辨根本漸弘毘曇至
迦旃延子等棄本取末所説與經不相符。
欲刊定之使改末歸本因執不從。再三
是正皆執不迴。因此分爲異部。又云。一説
一切有部者。此部明一切所知。不過大種。
即是三有爲。三有爲即三世也。三無爲。三
無爲即虚空・思擇滅・非思擇滅。詔此六種
爲一切。此六皆是有故言一切有。其説一
切有義故用標部名。故曰也。亦名説因部
者。此部立義出所因故也。二雪山部者。此
部見前紛諍不除不欲與同處。遂相隨入
雪山住避之。因所住處作名。故曰也。即是
上座部轉名雪山部也
三百年從薩婆多出一部。名可住子弟子
部。即是舊犢子部也。言可住子弟子部者。
有仙人名可住。有女人是此仙人種。故名
可住子。有阿羅漢。是可住女人之子。故名
可住子。此部是此羅漢之弟子故名可住子
弟子也。舍利弗是羅睺羅和上。羅睺羅是可
住子和上。此部復是可住子之弟子。舍利弗
釋佛九分毘曇名法相毘曇。羅睺羅弘舍利
弗毘曇。可住子弘羅睺羅所説。此部復弘可
住子所説也 可住子弟子部文殊問經及
十八部論名曰犢子部。宗輪論亦云犢子部。
彼疏云。犢子者律主姓也。上古有仙居山
靜處。貪欲起已不知所之。有母牛因染生
子。自後仙種皆言犢子。即婆羅門姓也。佛
在之日有犢子外道。歸佛出家。如涅槃經
説。此後門徒相續不絶。至此分部從遠襲
爲名言犢子。部執疏云。可住弟子部。謂羅
睺羅舍利子弟子。可住子是羅睺羅弟子。弘
舍利弗阿毘曇。因以部分名爲可住。上古有
仙名可住。今此律主母是彼種。從母爲姓
名可住子
次三百年中從可住子部復出四部。以嫌
舍利弗毘曇不足。更各各造論取經中義足
之。所執異故。故成四部。一法尚部。即舊曇
無徳部也。二賢乘部。三正量弟子部。有大正
量羅漢。其是弟子。故名正量弟子部。此三
從人作名。四名密林部。從住處作名也
部執異論曰。於此第三百年中。從可住子弟
子部又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賢乘部。三正
量弟子部。四密林住部。疏云。此四部釋舍利
弗阿毘曇。義有少者以經義足之。故分異
部也。法尚部部執論云法上部。文殊問經
云法勝部。十八部論云達摩欝多梨部。未
知法尚之所出。亦不見曇無徳之名。宗輪
論亦云法上。彼疏云。法上者律主名。有法
可上名爲法上。或有法出在衆人之上名
爲法上。密林部宗輪論亦云密林山部。彼疏
云。密林山者近山林木蓊欝繁密。部主居此。
名密林山。從所居爲名也
三百年從薩婆多部復出一部。名正地部。
有婆羅門。是國師。名正地部。善解四韋陀。
出家得羅漢。取四韋陀好語莊嚴佛經。執
義又異。時人有信其所説。故別爲一部」
有婆羅門。是國師。名正地部者。部字蓋衍
文也。部執異論云。於此第三百年中。從一
切有部又出一部。名正地部。疏云。有波羅
門名正地。解四韋陀論及外道諸義。爲國
之師。後厭世出家得羅漢果。讀佛經有欠
闕處。皆將韋陀論毘伽羅論莊嚴之。如佛
口説義皆具足。其諸弟子有信受其所説
者。別爲一部。依此羅漢立名。故稱正地
部。在俗爲國師匡正土境。故名正地。又佛
法如地。入佛法中又匡正佛法。道俗皆有
正地義。故名正地部。韋陀亦名吠陀。此云
智論。知此生智。即邪智論。韋陀有四。一阿
由。此云方命。亦曰壽。謂養生繕性。二殊
夜。謂祭祀祈祷。三婆磨。謂禮儀・占卜・兵法・
軍陣。四阿達婆。謂異能・技數・禁呪・醫方
三百年中。從正地部又出一部。名法護部。
其本是目連弟子。得羅漢恒隨目連往色
界中。有所説法皆能誦持自撰爲五藏。三
藏如常。四呪藏。五菩薩藏。有信其所説者。
故別成一部也 部執異論云。於此第三百
年中。從正地部又出一部。名法護部。疏云。
法護是人名。此羅漢是目連弟子。恒隨目
連往天上人中。六欲天子見目連必共談
説佛法。我曾説如此呪供養如來。或言。如
來如是説菩薩修行法門。法護既隨師遊
行。隨所聞者無不誦持。目連滅後。法護習
爲五藏。一經藏。二律藏。三論藏。四呪藏。五
菩薩藏。菩薩本因即名菩薩藏也。於正地
中復有信其所説者。故別爲一部
三百年中從薩婆多部又出一部。名善歳
部。迦留陀夷是其父。及多比丘尼是母。七歳
得羅漢値佛聞法。皆能誦持撰集佛語。次
第相對破外道爲一類。對治衆生煩惱復
爲一類。時人有信其所説者。故別爲一部
也 部執異論云。於此第三百年中。從説
一切有部又出一部。名善歳部。亦名飮光
弟子部。宗輪論亦云飮光及善歳。彼疏云。飮
光者波羅門姓也。上古有仙。身有金色。飮
弊餘光。故言飮光。此部教主是彼留族。故
言飮光。此師少歳性賢有徳。因以立名。故
言善歳。喜其少有賢行故也。從其姓云
飮光。從其名云善歳
三百年中。從薩婆多部又出一部。名説度
部。謂五陰從此世度至後世。得治道乃滅。
亦名説經部。謂唯經藏爲正。餘二皆成經
耳 部執異論云。至第四百年中從説一切
有部又出一部。名説度部。亦名説經部。疏
云。此部明五陰從此世度至後世未得其
道則五陰不滅。故名説度。復有人同其所
説義。故別爲一部也。亦名説經部。唯立一
藏義言唯有一經藏。宗輪論疏云。經是根
本。律及毘曇還解經義。既不出經外。故唯
一經藏。故名説經部也
從上座部都合有十一部。大衆部有七部。
合成十八部。足根本二部爲二十部 部
執異論曰。如是上座弟子部分成十一部。一
説一切有部。二雪山住部。三可住子弟子部。
四法上部。五賢乘部。六正量弟子部。七密
林住部。八正地部。九法護部。十善歳部。十一
説度部。又云。如是大衆部四破五破合成七
部。一大衆部。二一説部。三出世説部。四灰山
住部。五得多聞部。六分別説部。七支提山部。
八北山住部。今謂。若除根本四破七部。若
并根本五破八部。論文標列蓋互現耳
而薩婆多傳有異世五師有同世五師。異世
五師者。一迦葉。二阿難三末田地。四舍那婆
斯。五優婆掘多。此五人持佛法藏各得二
十餘年更相付屬名異世也。同世五師者。
於優婆掘多世即分成五部。一時並起名
同世五師。一曇無徳。二摩訶僧祇。三彌沙塞。
四迦葉維。五犢子部。又大集經亦明五部
法苑珠林云。薩婆多師資傳五卷。梁朝揚州
建安寺沙門釋僧祐撰。按付法藏傳。阿難者
迦葉弟子。末田地舍那婆斯竝是阿難弟子。
優婆毱多是舍那婆斯弟子也。大集經二十
三云。憍陳如。我涅槃後有諸弟子。受持如
來十二部經書寫讀誦。顛倒解義顛倒宣説。
以倒解説覆隱法藏。以覆法故名曇摩毱
多。憍陳如。我涅槃後。我諸弟子受持如來十
二部經讀誦書寫。而復讀誦書説外典受
持三世及以内外破壞外道。善能論義説一
切性悉得受戒。凡所問難悉能答對。是故
名爲薩波若帝婆。憍陳如。我涅槃後。我諸弟
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讀誦書寫。説無有
我及以受者轉諸煩惱猶如死屍。是故名
爲迦葉毘部。憍陳如。我涅槃後。我諸弟子
受持如來十二部經讀誦書寫。不作地相
水火風相虚空識相。是故名爲彌沙塞部。憍
陳如。我涅槃後。我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
經讀誦書寫。皆説有我不説空相。猶如小
兒。是故名爲波蹉富羅。憍陳如。我涅槃後。
我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讀誦書寫廣
博而遍覽五部經書。是故名爲摩訶僧祇。善
男子。如是五部雖各別異而皆不妨諸佛
法界及大涅槃
文殊師利經・部執論・及羅什分別部論此三
皆明二十部 文殊師利問經二卷。梁扶南
三藏僧伽婆羅譯。執異論一卷。天友菩薩造。
陳三藏眞諦譯。分別部論一卷。羅什譯。亦名
十八部論
所以有五部復有二十部不同者。取其始
終異執故有二十。取其當世盛行故但説
五部。而言五部一時起者。則與上二十部
義相違。或可見聞各異故也 二十部中當
世盛行者。按大乘玄論教迹義薩婆多部・曇
無徳部・僧祇部・彌沙塞部・迦葉唯部也。舍利
弗問經云。如是衆部文後流傳若是若非。唯
餘五部
所言五百部者。智度論釋波若信毀品云。
佛滅度後五百歳後。有五百部。不知佛意。
爲解脱故執諸法有決定相。聞畢竟空如
刀傷心 智論六十三云。是聲聞人著聲聞
法佛法過五百歳後。各各分別有五百部。
從是以來以求諸法決定相故。自執其法
不知佛爲解脱故説法。而堅著語言。故聞
説般若諸法畢竟空如刀傷心。皆言決定
之法
龍樹・提婆爲諸部異執失佛教意故造論
破迷也。問。論主爲竝破諸部亦有不破
耶。答。凡有四句。一破而不取。若是諸部所
説乖大小乘經自立義者。則破而不取。故
智度論呵迦旃延弟子云。三藏無此説。摩
訶衍中亦無此説。蓋是諸論義師自作是説。
即是其事。二取而不破。如文殊問經云。十
八及本二皆從大乘出。無是亦無非。我説
未來起。三亦破亦取。破諸部能迷執情收
取諸部所迷之教。四不破不取。就正道門
未曾有破亦無所取 智論四云。汝言。初
阿僧祇劫中。不知當作佛不作佛。二阿僧祇
劫中。知當作佛不自稱説。三阿僧祇劫中。
知得作佛能爲人説。佛何處説是語。何經
中有是語。若聲聞法三藏中説。若摩訶衍中
説。迦旃延尼子弟子輩言。雖佛口三藏中不
説。義理應爾。阿毘曇鞞婆沙菩薩品中如
是説。文殊問經文出分別部品也
三論玄義誘蒙卷中


三論玄義誘蒙卷下
次明諸部通別義。論有二種。一者通論。二
者別論。若通破大小二迷通申大小兩教。
名爲通論。即中論是也。故前二十五品破大
迷申大教。後兩品破小迷申小教。二者別
論。別破大小迷別申大小教。名爲別論。如
攝大乘論・地持論等。謂大乘通論。十地論・智
度論等大乘別論。如成實論等通申三藏。
謂小乘通論。馬鳴菩薩師名協比丘。造四阿
含優婆提舍別釋修多羅藏。善見毘婆沙別
釋毘尼藏。智度論云。八十部律八十部毘婆
沙釋之。善見律別釋師子國要用十誦律。舍
利弗別釋佛九分毘曇。如此別釋三藏故。
是小乘別論。就三藏中復有通別。若具釋
一藏名爲通論。別釋一藏中一部名爲別
論也 第四門也。開元録十二云。攝大乘論
二卷。無著菩薩造。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
譯。又云攝大乘論三卷。無著菩薩造。陳天竺
三藏眞諦譯。又云。攝大乘論釋十五卷。天
親菩薩釋。或十二卷。陳天竺三藏眞諦譯。又
云。攝大乘論釋十卷。世親菩薩釋。隋天竺三
藏達摩笈多譯。又云。菩薩地持經十卷。或名
地持論。或八卷。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姑
臧譯。出瑜伽論本地分中菩薩地。又云。十
地經論十二卷。或十五卷。元魏天竺三藏菩
提留支譯。天親菩薩造。釋十地經即華嚴十
地品是也。又云。大智度論一百卷。或一百一
十。或七十。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龍樹菩薩
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馬鳴傳云。有大師
名馬鳴菩薩。長老脇弟子也。智論九十九云。
如脇比丘年六十始出家。而自結誓。戒脇
不著席。要盡得聲聞所應得事。乃至得六
神通阿羅漢。作四阿含優波提舍。於今大
行於世。開元録十三云。善見律毘婆沙十八
卷。或云毘婆沙律。亦直云善見律。蕭齊外
國沙門僧伽跋陀羅譯。智論第一百云。毘尼
名比丘作罪佛結戒。是應行是不應行。作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56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