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三論玄疏文義要 (No. 2299_ 珍海撰 ) in Vol. 00

[First] [Prev+100] [Prev]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2299

三論玄疏文義要第一
一大意無得正觀宗
 大乘玄義科次第竝綱
要文
 敎相三轉法輪傍正
二藏敎
 大乘經無淺深
 般若非三乘通敎
 般若𣵀槃相對花嚴法花相對無
淺深顯密傍正
 頓漸二敎
 三轉法輪大品維摩攝何
 敎相異說四時五時等五味
正釋十二部經
 他宗立敎台四敎用邪淨影四宗
法相三時敎三時正意
 諸經說時
 般若部類
 大品金剛前後
 二夜經般若說時
  大意
中論疏第二云。問。有二種人。一者悟大乘
無所得意。不解數論名敎。二者精識一切
名敎。不學大乘無所得意。此二人中。何者
爲勝。答。耳目之徒。言識一切名敎者爲
勝。今以理論之。雖二人兼失。而前者爲
勝。何以知然。佛雖說一切名教。意在無所
得。一相一味。謂離相。解脫相。問。弘經通
論。須科文義。釋義次第生起。評定違
順。會諸異同。云何一向。作無所得觀耶。
答。考尋聖人興世諸所施爲。爲顯中道。
令因中發觀。滅諸煩惱。若存著語言。傷
佛意也。又百年之壽。朝露非大者。宜以存
道爲急。而乃急其所緩。緩其所急。豈非
一形之自誤耶
 裏書云
耳目之徒者淺識之輩。以耳目爲量。不能意思
之歟。又耳目所觸之人。謂常人也
古開題集。有一檀越。請諸宗名徳。修八講。
講師各著開題。其中有元興寺常修多羅宗
云者今案。淨影宗其時別
立之歟 已上裏書
淨名玄第六云。有二種人。一者學無所得
觀。意乃虚玄。方言不足。二者但分別法相。
失顯道正宗。今欲令文義兩明。玄事俱得。
故開此階級也
 大乘玄論義科次第
  二諦義 八不義 佛性義 一乘義
  𣵀槃義 二智義 敎迹義 論迹義
佛敎有詮。詮謂二諦。諦正以中。中卽八不。
中爲佛因。因是佛性。由性起行。行爲一乘。
行乃得果。果名𣵀槃。𣵀槃帶照。照乃二智。
因智說經。經稱敎迹。敎迹須通。通唯論迹
 更又有一本。八不次安二智。境智因果。所詮能詮
 等次第也。此大乘玄論。總有五卷。義科次第。有異
 本不同。又文有增減之異也
  裏書云
 西大寺玄叡師造三論大義鈔四卷
  十章
 八不義一  二諦義二  二智義三
 方言義四  佛性義五  不二義六
 容入義七  一乘義八  敎迹義九
 三身義十
  十科諍論
 空有諍論一 常無常諍論二 五性爾不
 爾三 有性無性諍論四 定不定性五
 變易生死六 三一權實七 三車四車八
 敎時諍論九 說不說諍論十已上
裏書
  二諦事
玄云。二諦者。蓋是言敎之通詮。相待之假稱。
寂之妙實。窮中之極號通詮者宗旨也。
而言詮者謂正能詮也
別章上云。論文云。諸佛依二諦。爲衆生說
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也。然師臨去
世之時。登高座付屬門人。我出山以來。
以二諦爲正道師者興皇和尙也
又云。論四諦品。前釋二諦。次釋依二諦說
法。前釋二諦云。世俗諦者。一切諸法性空。
而世間顚倒。謂有於世間是實。名爲世諦。
諸賢聖眞智。顚倒性空。於聖人是實。名第
一義諦。次云諸佛依是二諦。爲衆生說法。
此則前釋二諦竟。然後明諸佛依是二諦。
爲衆生說法。故二諦是本。說法是末。二諦
是所依。說法是能依
大論九十一云。菩薩住二諦中。爲衆生說
法。不但說空。不但說有。爲愛著衆生故
說空。爲取相著空衆生說有。有無中二處
不染。如是方便力。爲衆生說法
玄云。能依敎諦。所依是於諦
  八不事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
亦不出
疏第二云。八不者。蓋是正觀之旨歸。方等之
心。有。定佛法之偏正。示得失之根原。迷之
則八萬法藏冥若夜遊。悟入則十二部經如
對白日
章云。○文則八不。處處經論散出。但菩薩
瓔珞經下卷云。二諦義者。不一亦不二。不
常亦不斷。不來亦不去。不生亦不滅也
又大經二十五。師子吼品云。十二因縁。不
生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
此證八不明中假二諦
也。四論玄八不義同之
所言不出與不去。同異
如何。答。有同異二意如下別
論之
章云。問。八不是佛説者。龍樹造中論時。卽
引經中八不。安論初爲非。答。不可定判。
賓伽引經中安處。或可。龍樹引經中八
不。序無畏論初。故注論者。安中論序意
初也。○或可。引釋論中八不。安處中論序
意也
 此中有四釋。悉之如下
  佛性事
章云。甘藥停山。由來已久。圓珠沈水。實自
積時。而隨其流處。六味不同。競捉瓦石。
三乘成異。謬言羊角之刀。復據如繩之
像。○少失鄕土。名爲弱喪。不知反本。稱
曰無明。蕩識還原。目爲佛性
 此中譬喩多出𣵀槃經也
  一乘事
章云。若究竟力言中道爲乘體。攝論云。性
乘若就用爲談。萬善爲乘體。萬善之中。以
般若爲體。報習兩善。取習因爲乘體。報因
住生死不取
 所言習因報因者何。答。
  裏書云
 法華義疏第四云。前後相生義自是習因。
 感報之義是報因云云 已上
裏書
又云。三一開會。凡有十門。一者開三顯一。
二者會三歸一。三者廢三立一。四者破三明
一。五者覆三明一。六者三前明一。七者三中
明一。八者三後辨一。九者絕三明一。十者三
無辨一也文 具釋
如文
  𣵀槃事
章云。𣵀槃者。蓋是安心之本宅。凡聖所同
又云。今以中道正法。爲𣵀槃體。𣵀槃有二
種。性淨𣵀槃。方便淨𣵀槃。亦名本有𣵀槃。
始有𣵀槃。亦名正法𣵀槃。修成𣵀槃。別而爲
論性淨𣵀槃體者。正法中道爲體。修成𣵀
槃。以萬徳爲體。然至論其體。但以正法
中道爲二𣵀槃○今明性淨𣵀槃。是如來藏。
本有佛性。顯爲法身。亦名𣵀槃。方便淨𣵀
槃。是萬徳上無累。稱爲滅度。故二𣵀槃各
別。然窮論只是正法中道爲體文 至論卽是
窮論也
  二智事
章云。然昔在江南。著法花玄論。已略明二
智。但此義卽爲衆聖觀心法身父母。爲須
精究。故重論之。此義若通。則方等衆經。不
待言而自顯。具存梵本。應云波若波羅蜜。
漚和波羅蜜。故此經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
爲父文 此經者維摩經也。今見此章
與淨名玄之宗旨門全同也
章云。惠名旣劣。宜在因中。智則決了。故居
果地
𣵀槃疏第六云。昔𣵀槃無波若。波若是智。有
智𣵀槃未足沙。無餘𣵀槃。是無有智。○
今𣵀槃波若始具足文 此對小乘
明之
  敎迹事
章云。至理無言。所以言者。言生於群心。然
群基百差。致令聖敎萬殊。萬殊方敎。解釋
不同。成論師。或言四時。或言五時等文
 群基者萬機也。機是敎起之本。故云基也。
 方敎者聖敎也。方者法也。如醫方等。或
 隨方域。故名方敎。謂隨根縁方域。聖
 敎區分也
又云。問曰。若唱成地二家之失。今云何判
佛敎耶。答曰。菩薩藏聲聞藏。大乘小乘。有
餘無餘。作無作。了不了。有邊無邊。頓漸。半
滿。常無常。有量無量門。往收不以具足十
門方收。但以二門。攝無量法。然攝門非

 所言頓漸。今有二義。一云。卽半爲漸。滿
 爲頓。如天親𣵀槃論説。二云。華嚴等爲
 頓。初小後大。乃至法華等爲漸。如信解
 品疏解之
  裏書云
 寶窟下云。權名有作。亦名有量。實名無
 作。亦名無量也。言作無作。從行立名。
 擧小乘諦。望後更有大乘觀諦。可以修
 作。名爲有作。○擧大乘觀諦。望後更無
 餘觀可作。名曰無作
 又云。亦云有量無量者。二乘智卽有限
 量。佛智無限量。邊無邊亦如是。二乘智
 有岸極爲有邊。佛智無岸極爲無邊。悉
 是隨人爲名。今以四義釋之。一麁細門
分段爲麁
變易爲細
二廣狹門唯分段爲狹
通二死爲廣
三淺深門小乘
淺毘曇染淨因果。法相成實。假有無性大乘爲
深。明空卽本性寂滅。辨有窮如來藏。
四總別
總相麁知爲總。
隨別細知爲別
又云。汎經論中。明餘無餘𣵀槃。略爲五對。
一唯就小乘説。因亡名有餘。果盡名無
餘。二唯就大乘説因盡
果盡
三菩薩所得因果無
處爲有餘佛所得
爲無餘
四應化身爲有餘。法身
爲無餘。五大小相對。小乘中因果盡名有
餘。大乘因果盡名無餘云云 已上
裏書
  論迹事
章云。今問。爰及正化迄于像法。傳持紹繼。
其人不少。今定取何人破邪顯正。答。大格
爲論。不出四人。一是調御世尊。是能化主。
其餘三聖。助佛宣揚。三者所謂馬鳴開士
與龍樹提婆也
 三論四論。唯是龍樹提婆造。調御馬鳴。標
 其本耳
又云。若三論卽別通論。通申一切諸敎。
無申。通破一切諸迷。無迷不洗。故是別
通論也。若釋論卽是通別論。意致乃復通
漫。而的釋一部文言。是故通別論也
 玄又復言四論不一不異云云均師作玄
 義名四論。嘉祥製玄文稱三論。玄各
 有所以。四卽兼通別三。正取通論。今欲
 顯此宗。呑納衆敎。故正依通論取三論
 也
 已上大乘玄論。義科之要也。又別章三卷。
 唯明二諦。二諦是今家之旨歸耳。餘玄疏
 等。皆隨所應知其宗致矣
  敎相事
問。今宗家於一代之敎迹立幾種乎 答。
唐和古今相傳多云。嘉祥立敎在三轉法
云云今所承者。以二藏敎爲正意。然三
轉法輪。是一支之傍論。非攝敎之大宗。所
以然者。製大乘玄論。立敎迹一章。專明二
藏。無三轉法輪義。故知。判敎正在二藏。彼
三法輪。且依法華信解品意爲釋。法華別
於華嚴猶菩薩藏。開分兩敎。此約前後。且
論其異。然尋一乘根本。是一義宗無二。理趣
遂同。所以三輪非正意也 師説云。三轉法
輪。且依法華信解品立之。然明義不盡。晩
得心地觀經士安疏。彼師評嘉祥三轉法輪
云。此法華中一類。本末非佛一代。收義不
云云 今尋云。士安法師。似相調彈嘉祥。
何以爲規模哉。然師説意趣。顯三轉法輪。
非立敎正意矣。故可云三輪元非欲收
義窮盡。若成此義可爾。若欲顯過失者。
便是虛設。又尋云。三輪收義如何不盡乎。
若言收部不盡者。其不收者何乎。答。法華
已前。諸方等經。及大品等。諸部般若。不説
一乘故。非根本。非小乘故。亦非枝末。故
不盡也 難云。大品等敎。若望菩薩判爲
根本。若望二乘便是枝末。由此道理。攝敎
便盡耶。答云云具如下別論之。又難云。依
法華信解品。何以爲不盡所以耶。夫法華
敎門。結束一代。該羅始終。旣依其説。方可
收敎周耶。又立敎相須依經説。何以依
經還不用之乎 答。法華信解品。且約聲
聞人始終。辨諸敎不同。故欲汎爾攝敎。於
大品等義。則有監故云爾。又難云。釋中觀
論。三段以配釋三轉法輪。故知三輪亦是通
説。非局一部意耶。答。誰言三輪唯局一
部。但言是傍論。非正意耳
問。二藏者何等耶。答。一聲聞藏。二菩薩
也。問。佛初成道時。爲瞽龍提謂等。説人天
敎門。便於二藏所不攝耶。又佛説十二因
縁。爲縁覺法。如何不立縁覺藏耶。又金光
明。大涅槃等。以佛果徳。爲其宗旨。何不立
爲佛藏耶。答。佛説諸敎。但爲建立出世
法。故結集經者。唯爲二藏。然佛隨機説人
天法。結集經時。便附二藏。不別立爲世
間乘敎。又約禀敎人。故唯立聲聞菩薩藏
也。縁覺及佛。非禀敎故也
 難云。若佛意本。欲立出世乘故。不別結
 集。爲人天敎者。亦復本意。唯爲一乘。故
 不應別結集聲聞藏耶。答曰。敎本意。
 立出世乘。然於出世中。權實路分。故亦
 結集聲聞藏也。難云。若權實竝立。故結
 二藏者。於方便敎。亦有世間敎。何不開
 耶 答。世間之敎相。同外道。不違流轉。
 故不開之。若唯大乘。便是太減。若開世
 間。便成*太增。故立二藏。不增減也
法花玄七云。冷水灑面者。初成道時。但堪
受人天敎。爲瞽龍及提謂等。説三歸五戒
 求云。爲瞽龍提謂等。説三歸五戒者。出
 何經耶。答
問。依何文證。立二藏敎耶。又二藏敎義。
起自誰人耶。答。三論玄中。引三經三論。
證二藏教矣。又立二藏敎。起自後魏菩提
留支也
 求云。大小半滿。卽是二藏。此大小乘。諸師
 通説也。何云始自留支耶。又留支三藏。
 一音敎見彼師別破章。何處見二
 藏義耶 答。立二藏意。專明諸大乘經
 無淺深異。不如南方五時説。北土四宗
 論。及花嚴五敎。法相三時等。故立二藏。
 專異他家也。次彼留支三藏。立二藏敎。
 見法花玄并寶窟。又見彼師楞伽經親譯
 自講疏也
三論玄云。難曰。但應立大小二敎。不應制
於五時。略引三經三論證之。一者大品云。
諸天子歎曰。我於閻浮提。見第二法輪轉。
龍樹釋云。鹿苑已轉小輪。今復轉大法輪。
法華云。昔於波羅捺。轉於四諦。今在靈山。
説於一乘。𣵀槃經云。昔於鹿林轉小。今於
雙樹説大。故知。敎唯二門。無五時也。智度
論云。佛法有二。一者三藏。二者大乘藏。地
持云。十一部經。名聲聞藏。方等大乘。名菩
薩藏。正觀論曰。前爲聲聞。説生滅法。次爲
菩薩。説無生滅法。以經論驗之。唯有二
藏。無五時矣
法華遊意云。而大品思益法華𣵀槃。此四部。
皆對昔小。稱歎今大云云
大乘玄論敎迹章文如上半字滿字有餘
等。竝出經説也
法華玄三。○如是等處處經論。但明大小二
乘故唯有二種法輪。不應立三敎也。又以
理推之。衆生根有二種。一堪受佛道。二不
堪受大道。爲説佛乘。名爲大乘。不堪
受者。爲説小乘。故知。但應有二等文
 此法華玄。引釋論之三處文。一大乘藏三
 藏。二聲聞道菩薩道。三結集二藏大經二
 處文。一半字滿字。二今昔二輪。法華三文。
 一除糞付財。二草庵大宅。三化化城寶
 所攝大乘。聲聞法菩薩法。斷障不同。地論
 二藏。淨名經。菩薩法藏所攝之文。中論聲
 聞法。摩訶衍入第一義道之文。一切經初
 皆列二衆。故結之云處處經論也
  裏書云
 智論。結集二藏文。在第一百卷義章云。於
鐵圍山。集
 摩訶衍。云云金剛仙論第一云。鐵圍
山外。二界中間。結集大乘。云云
 一切經初。
 皆列二衆云事。以金剛般若難之已上
裏書
又云。菩提留支。此云道希。其親翻地論。但
明半滿。留支是地論之宗。○道希或本作
布。今用希耳
寶窟上云。從菩提留支度後。至于卽世。大
分佛敎。爲半滿兩宗。亦云聲聞菩薩二藏。
文 即世者。是當時。非謂死歿也
中論疏一云。立二藏名者。此是立敎名
也。夫立敎之意。正爲禀敎之人。縁覺不
禀敎。聲聞禀敎。故名聲聞藏。菩薩禀敎。
佛不禀敎。故名菩薩入大乘論。三藏敎

  裏書云
 入大乘論上云堅意菩薩
造道泰譯
 唯諸菩薩。所學大乘。得名三藏。何以故。
 夫説法者。具足三乘乃名藏。以菩薩説
 法具三乘故。是故我説名三藏耶。乃至
 唯諸菩薩。雖學聲聞辟支佛乘。而不證
 於聲聞辟支佛道等文 已上
裏書
淨名玄七云。問。何故不立佛藏。答。凡有
義。一者立菩薩藏。大小相對。菩薩藏中。
具有佛法。卽是佛藏。二者亦菩薩禀敎。偏
立菩薩藏。聲聞藏中。亦有縁覺。而聲聞禀
敎。故偏名聲聞藏也
問。二藏敎意。於諸大乘經。全無淺深耶。
又無勝
劣異耶
答。廢四五之妄談。顯一極之玄宗。
則諸大乘經。淺深無異云云云云
花玄二云。諸大乘經顯道。○無異
法華玄第三云。決疑門 問。釋論解問乘品
云。列十種大經。所謂雲經。大雲經。花首經。
法華經等是。摩訶般若經。於中最爲深大。
又論第百卷云。法華祕密法。明阿羅漢受記
作佛。波若非祕密法。不明二乘作佛。又釋
論畢定品云。須菩提聞法華經明一切衆
生皆作佛。又聞般若經中有退。是故今問
佛。是菩薩爲畢定。爲不畢定。又釋論大明
品云。諸餘善法。入般若中。論云。諸餘善法。
謂法華經。又云。法華是般若異名。是五處論
文。有三相違。初文列般若勝而法華等劣。
第二文般若淺。法華深。餘三不別淺深。此
三相違。云何會通耶。答。依五時之説。四宗
之論言。此相容鉾楯。不可會通
又云。第一文云。般若於十種經中。最大者。
然檢衆經之極。以實相。爲宗統。群聖之
心。用妙惠爲主。夫萬化非無宗。而宗之
者。無相實相也。虗宗非無契。而契之者。無
般若
 故聖人以無心之妙惠契彼無相之
虛宗。内實相及
觀照也
 窮得一之原。盡重玄之
妙。理無不*統。敎無不攝。如空之含萬像。
若海之納百川。波若盛明斯意。論科最
大。豈虗搆哉。○波若專明此二。餘經不爾。
又衆經明此二者。攝入波若中。故前云諸
餘善法者。謂法華皆入波若中也今見此釋。
前問中第三
類文。則成般
若勝初之文也
○第二文。○正攝二乘作佛不
作佛故。辨祕密非祕密也。○波若且明菩
薩是佛因。故作佛。二乘非佛因。故不作佛。
此義於昔易解。故名顯示。法華經明二乘
作佛。與昔敎相違於昔難解。故名祕密。○
般若已明佛乘是實。未明二乘作佛者。未
開二乘是方便。約此一義有劣法華。故
名般若爲淺。○此同就大乘中。自有淺深
故。分顯密二敎。○第三畢定品云。此論意
明波若與法華無有優劣。○論主云。般若
非一時一會説。以此言推者。則前分明退
者。在法華之前。後分不退者。在法華之後
具可見文也
  裏書云
 萬化非無宗等者。師影語也。萬化者萬法
 也。法華玄三云。古有大品師。謂波若爲
 得道經。此言符論最大之旨。以一切得
 道。皆由波若故。爲最大文 已上
裏書
法華遊意云。波若法華。同是正觀。平等大
惠。顯道無異云云
大乘玄敎迹義云。百花異色。共成一陰。萬
法異相。同入波若云云
 今案云。般若法花有二同。一顯實同。
 是正觀二開權同。卽後分般若也
名玄七云。舊云。大乘卽劣。一乘卽勝。今謂不
然。大品對小明大。法華除小顯大。大無
二也問。若爾何故。攝大乘論。云乘有三種
一者小乘。二者大乘。三者一乘。一乘最勝。
答。法華正明能乘之人。一切作佛。以此爲
勝。不言所乘之法。有優劣也
花玄三云。一切大乘經。明道無異。則顯實
皆同。但波若淨名之時。二乘根縁未熟故。未
得開權。至法華時。二乘根縁始熟故。方得
開權耳。云云 若望後分般若
亦得開權同也
玄敎迹義云。衆經皆有傍正二義。般若廣破
有所得。無依無得。爲正宗。佛性一乘。爲其
傍義。法華廣明一因一果。爲其正宗。無所
得及佛性。爲其傍義。𣵀槃廣明佛性常住。
斥無常病。爲其正宗。一乘及無所得。爲
其傍義。又衆經逗縁不同。互相開避。○又
唯是一道。三義説之。無境不照。故名波若。
眞極無二義。稱爲妙法。常恒不變。目爲𣵀
槃。○又須領衆經顯道無異。而作異名
説之云云
  裏書云
 宣律師。靈感要略傳上云。問諸佛説敎何
 等偈爲般若。何等偈爲花嚴。何等偈爲
 法華。何等偈爲𣵀槃 答曰。但是無相
 離我我所。卽入般若。但是説六度等行。
 悲智攝益。卽入華嚴。但是經授聲聞等
 記作佛。卽入法華。但是決擇。説一切衆
 生皆有佛性。卽入𣵀槃如此決擇。古今
 未有。若有味道君子。常願智意矣云云
 宣律師問天天答
如斯。已上裏書
名玄七云。依釋論意。明華嚴爲大菩薩説。
小乘不聞。淨名等。通爲大小淺深人説故。
二乘得聞。卽華嚴明不思議事深。淨名辨
不思議事淺。雖同是不思議。而有淺深故。
有聞與不聞。例如雖同是波若。有與三
乘共説。獨爲大菩薩説。九地尙不聞。況復
二乘耶云云
 問。見上諸文。於大乘中。亦有淺深。何故
 初定答無淺深耶 答。若論傍義。非無
 淺深。然約諸部大宗。明無淺深而已。若
 强論之。一一部中。有無量根縁。且於大
 乘人中。始從信位乃至法雲。隨其器量。
 所聞各異。何得判敎。但是四五。然就大
 分。論其淺深。則諸大乘無勝劣也
問。般若經。是三乘通敎歟 答。非三乘通
敎也三乘通敎出
他師釋也
 問。法華已前。諸部般若。未明會三歸一
 之旨。所以三乘竝行。俱受眞空之敎法。依
 之般若經文云。欲得聲聞者。當學般若
 波羅密。乃至欲得菩薩地。當學般若波
 羅密。云云 又云。是波若中。廣説三乘之
 敎云云然何今云非三乘通敎耶 答。三
 乘同觀實相境。則是三乘同學。然摩訶般
 若。無生正觀。唯菩薩所得。非二乘分故。
 非三乘通敎也
三論玄云。次云大品是三乘通敎。是亦不然。
釋論云第四十
三卷
般若不屬二乘。但屬菩薩。若
大品是三乘通敎。則應通屬。何故不屬二
乘 問。若依釋論。明波若但屬菩薩。在經
何故勸三乘同學波若 答。波若有二種。
一者摩訶般若。此云大惠。蓋是菩薩所得故。
不屬二乘。若以實相之境。名爲波若。則三
乘同觀。故勸三乘。令竝學之。經師不體二
種之説。便謂波若是三乘通敎
 經師者。是舊師。卽立五時敎者也。不體
 者不能也
名玄四云。勝鬘攝受正法。出生五乘法。猶
如大地出四寶藏。𣵀槃云。卽是聲聞藏。出
生聲聞。卽因縁藏。出生縁覺。卽大乘藏。出
生菩薩。可是三乘通敎耶。又如法華明。長
者宅内。非但具七珍。亦有瓫器等物。而名
長者。大宅不名通宅。波若亦爾。雖具有三
乘之惠。而名菩薩法。不名三乘通敎 問。
若非三乘通敎。何勸三乘同學 答。勸三
乘人同觀實相。不勸三乘人。同學摩訶般
云云
又云。又以理推之。必非勸二乘人學摩訶
波若。摩訶波若。旣是菩薩觀智。豈令二乘
學耶。如𣵀槃云。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
上智觀故。得菩薩菩提。此乃明三乘同觀
中道。豈可勸中下二智學上智耶云云
 問。於此中有與奪難。若與難者。摩訶般
 若。是大智故。應是獨菩薩法。而其實相
 境。三乘同觀。般若經中。專明實相。知波
 若是三乘通敎也。若奪論之。般若大智。
 能照實相。觀智旣是獨菩薩法。實相亦應
 非二乘境。若實相境。通爲三乘所觀者。
 觀智波若。不可唯在菩薩。是則實相。通
 三乘觀智。局菩薩云義。不得成立如何
 耶 答。境之與智。有例不例。所言例
 者。同是實相境故。能照般若。亦無三。又
 由智慧淺深故。所觀實相。亦成淺深
 淨名玄
所言不例者。實相境。不二中道。能
 照智慧。是所成行理。相冥通本。是一法但
 約觀智差別。方成其觀智者。是所修行。
 隨位淺深。差別不同。但可約所證方成
 無別。故知。境智同異雖齊。然境以同而
 顯。智以異顯。故今約實相境。釋同學文。
 約觀智義。非通敎説也。次般若敎中。
 明三乘同觀實相。而般若敎。非爲通敎
 者。有三義。一云。般若經中。雖具明境智。
 而類淨名經。可以智爲正宗也。二云學
 實相成二乘者。但是波若。小許氣分。非
 正證實相波若故。亦非成通敎也。三云
 勸二乘學實相波若。亦令成佛道。卽是
 密説一乘故。亦非成通敎義也
玄敎迹義云。○大論云。十種大經中。般若波
羅密。最深最大。小波若經云金剛
經也
此經爲發
大乘者説。最上乘者説。故知。般若非三乘
通敎。又説三乘同學般若者。是密會一乘。
若因同。果亦應同。○又右舊義。般若已會
法。但未會人。會法者。一切法皆入摩訶衍
云云具可見之
 此一具文。上更引論三處文。一今欲爲
 彌勒等廣説菩薩行故説般若。二般若
 不屬二乘。但屬菩薩。三在菩薩心中。名
 般若。在聲聞心中。名道品。又帶𣵀槃・三
 乘人。同觀中道。非三乘通敎爲例也。又
 般若密説一乘中。更引二證。一者聲聞縁
 覺智斷。菩薩無生忍。二求人不可得三
 乘無分別也
法華玄三云。波若亦顯亦密。顯敎菩薩。密敎
二乘。顯敎菩薩者。令菩薩學般若成佛道
也。密敎二乘者。觀二乘學般若。亦令二乘
成佛道也云云
 法華𣵀槃唯是顯敎菩薩。明三乘人皆是
 菩薩也
又云。又攝大乘論云。波若密説一乘。所以
然者。一切法是眞如。三乘不離眞如。卽説
一乘義
又云。又學波若成二乘者。此是波若少許
氣分。何以知之。釋論云。二乘證空。比菩薩
空。譬如毛孔空比十方空。又攝大乘論云。
二乘但得人空。不得法空。故知。二乘但得
波若小許氣分 問。若如後意者。卽以此
言證。波若是三乘通敎。旣得小許氣分。豈
非通耶 答。大經云。如人得食。亦名𣵀槃。
二乘斷三界惑。豈不得𣵀槃小分耶。故不
應以少分之言。證三乘通敎
 此中言後意者。前明般若唯在菩薩。設
 勸二乘學實相者。意欲令二乘人成菩
 薩故。非三乘通敎。自又學波若二乘下。
 二乘得波若氣分云也 問。得氣分者。
 得實相氣分歟。得觀照氣分歟 答。一
 云。得實相氣分也。故引二論文。竝分所
 證空理而已。一云。得觀智氣分。但非般
 若正體云也
名玄四云。爾𣵀槃境也雖是智母。而三乘共
觀。二智獨菩薩法。○故以智爲宗不取境
此辨淨名宗也
又云。三乘同觀。竝契實相。但二乘猶如菟
馬。未盡其原。故不得波若之名云云見此
文者
可隨智慧淺深。亦
於理淺深分也
又云。二者三乘實相智。皆從般若中生。所
以然者。所照實相。旣一。則能照般若無三。
但根性不堪故。於一般若。開爲三乘智慧。
三乘智慧。皆攝入般若觀中。故名爲大
 上一義。二乘智不名大也。此且相從明
 義。故以二乘智亦名大。而下文明大惠
 獨菩薩。故般若非三乘通敎也。此文見
 從實相一。故智慧亦同也
又云 問。摩訶般若。乃是獨菩薩法。而般若
敎中。説三乘人同觀實相卽是三乘通敎
 答。若爾𣵀槃經中。説三乘人同觀中道。
應是三乘通敎耶。問。若非三乘通敎。何故
令三乘人説耶 答。長者付財。凡有二意。
一欲顯敎菩薩。二密敎二乘。此乃是息於
二乘。同成菩薩。云何乃言三乘通敎耶
 令三乘人説者。命須菩提等。説般若經
 云也
 問。二乘聖者。觀中道實相耶 答。觀實
 相而得小果。又得小果已。進學大乘實
 相中道也。問。且於小乘。自分觀實相云
 事不明。夫實相中道。是菩薩之所行。非
 小智偏悟之境界。若二乘智慧。證實相。
 與菩薩何異耶 卽三乘混濫。大小難辨
 耶 答。二乘聖者。得般若氣分故。言證
 實相也。所言實相者。即是生空及法空中
 拆法空也。此空除我執。遂是實相之分
 也。如毛孔之空。與太虗空。空無二分。譬
 類可知之。又二乘人。亦於所證。不増不
 減。除諸邊見。卽是中道。然非究竟故。非
 大乘也
問。般若𣵀槃。兩敎相對。可有淺深耶 答。
淺深無異。問。般若付財敎。但是一乘之方
便。𣵀槃圓極談。旣稱滿字之敎門。是以諸
部般若。未明二乘成佛。又專明空義。不論
三點四德。安可以此同悉有佛性敎。四德
常樂宗耶 答。般若佛性。一法異名云云
 佛性有五種名。又智論異名金性等
花玄三云。又引釋論辨十種大經。明般若
最勝。旣勝法華。豈淺𣵀槃耶 問。般若未
明常。故知淺也 答。經題中。以引文竟。今
當更説。攝大乘論。引般若云。乘有三種。因
乘縁乘果乘。果乘者。謂常樂我淨。若爾般若
以明四德。云何非常。但人不解經意。謂言
無常耳。○論主亦明無爲。般若又云。常住
般若。非無此意
同第二云釋名。又天親釋。金剛波若。已明
佛性。況法華而不説云云
又云。大品常啼品云。諸佛色身有去來。法身
無去來。○小品經。分明辨法身不可
滅。與大品同意云云
玄敎迹章云。○釋論解方便品云。般若爲
種子是正因。五度等爲水是縁因。能生菩
提果。又大品已有明佛性義。亦有縁正因
義也云云
又破地論師三宗四宗云。○勿謗波若。墮
於無間。今依此論。具明三佛此論者應是智
論。然不詳之
又彌勒天親。釋波若經文。亦明三佛。故知。
波若等經。具明常住佛果。佛性正因。十地了
因。若爾。何不名顯實敎。應依四依大聖
莫依凡妄執也。問曰。若言常者。云何。此經
云三世諸佛皆入無餘𣵀槃耶 答。非是
小乘無餘𣵀槃。若依攝論。大乘無餘𣵀槃。
有二種。一者分段因果盡名有餘。變易因果
盡。名無餘𣵀槃。二者報應二佛。名有餘𣵀
槃。法身名無餘𣵀槃也。又金剛般若經中。
我皆令入無餘𣵀槃者是。彌勒釋云。大乘
第一無餘𣵀槃也云云
又云 問。若此經非宣明空者。亦説本有
不空之法耶 答曰。論主釋初品中法性
云。法名𣵀槃。性名本分。如白石中有銀
性。黃石中有金性。一切法中。有𣵀槃性亦
如是云云
問。華嚴法華相對。有淺深耶 答。無淺深
異 問。華嚴法華二經。淺深遙異。法華者。
化身説。凡聖同聞。華嚴者。舍那敎。純被大
根。彼直説十地等因。明入法界果。此
會昔三乘。始令信入大乘。是知二經淺深
非比。何執顯道無異之言。廢淺深因縁之
道理乎 答。凡歷事尋相。非無淺深之義。
故大師或時。又申淺深義門。然依二藏之大
宗。案諸敎之旨歸。諸大乘經。更不可存淺
深。至華嚴法華。何創定優劣耶云云
法華遊意云。昔南土北方師。皆言華嚴是究
竟之敎。法華是未了之説。今謂不然。此經
明初一乘。救子不得。後辨一乘救子方得。
得與不得。義乃有殊。初後一乘。更無有異。
○今明法華與華嚴有同者異。所言同
者。同明一道清淨平等大惠。故涌出品云。
是諸衆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説。則便信受。
入於佛惠。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如是等
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惠。佛意則
此平等大惠。○所言異者。略明五種。一化
主異。華嚴化主。名盧舍那。法華化主。稱爲
釋迦云。餘四如文
華玄第一。明十四異中云。七者華嚴是舍那
迹本身説。法華是釋迦本迹身説也云云餘如
文也
 華嚴第六會。十地經敎主。名釋迦牟尼。又
 法華敎主化菩薩。故應是舍那。旣會父
 子天性。何猶是垢衣長者耶。然攝論。佛
 性論。同云化二乘入一乘者。是化身
 云云
 又釋迦舍那。非一非異。可案華嚴遊意
 等文也
  裏書云
 統略下云塔二若論敎主則不定。且據華
 嚴。分二佛二土二敎二徒衆者。華嚴是盧
 舍那佛説。法身無生滅始終。梵網經明華
 葉釋迦。往就舍那聽法。後還七處八會
 説之。則是釋迦説也。若爲二乘人者。一
 化始終。但是丈六釋迦説。一切敎隨所見
 而説也。問曰。分二身二土。但初成道有
 華嚴。後去亦有耶。答曰。菩薩所見。乃至未
 有釋迦。及釋迦已滅。常有淨土舍那敎
 門徒衆。故祇洹時。有華嚴事。像法決疑經
 云。或見我今夜𣵀槃。或見我爲報佛百
 千釋迦圍繞。乃至此經明淨土不毀。須總
 相知耳。不可具叙也
  尋云。法華云淨土不毀者。寶玉土歟。
  中道第一義諦淨土歟 已上
裏書
玄二諦云辨敎
問。華嚴經爲是釋迦所説耶。
 答。釋迦有兩名。盧舍那釋迦。盧舍那名
普遍淨。乃是功徳之名。釋迦性名。又土性。見
者不同。有二佛故。舍那在淨土説法。釋
迦在穢土説法。故約見者。修者爲報佛。短
者化佛云云
名玄七云。依釋論意。明華嚴爲大菩薩
説。小乘不聞。淨名等通爲大小淺深人説。
故二乘得聞。卽華嚴明不思議事深云云
 今案。法華猶化二乘故應淺。華嚴又同
 爲菩薩故。應無異決之
  裏書云
 華玄三云。○華嚴任道平正。無所行奪。究
 竟圓滿。望前諸敎。謂根本法輪般若法華
𣵀槃三部
 皆是釋迦屈曲爲縁。故深隱説法云云
 言望前諸敎者。上明般若法華𣵀槃三
 部宗趣已。故云爾。旣而華嚴爲究竟。亦
 名根本。法華爲屈曲爲縁。亦爲深隱。准
 此二經。非無淺深。今案。准波若法華。相
 對三意。此亦有三義。一者華嚴是勝。任道
 平正故。二者法華是勝。二乘根熟。同入佛
 惠。一道顯了故。三者無別。二經同明一
 乘法故。可具悉之已上
裏書
問。華嚴經意。唯辨一乘歟。爲當何 答。設
爾何過 問。二俱有失。若唯明一乘眞實
者。彼經云。大藥王樹。二處不生。二乘之人。
不生菩提心。又入法界品。二乘如聾唖。未
入法界。故知。非唯一乘也。若非唯一乘
者。華嚴是根本法輪。直説一道清淨之旨。
何存三乘差別。若未廢二乘者。與大品淨
名等。有何失耶 答。且明二義。一義云。
專明一乘。傍兼方便也
一義云。既明一乘。故無存方便二乘也。問。
先付初義。何通根本法輪之難耶 答。正
直辨一道清淨故。爲根本法輪。不遮傍存
方便二乘也 問。付後義。何通大藥王樹
等難耶 答。彼約執小不生菩提心。不
妨迴心得菩提。如法華經難。明一切皆
當作佛。而謗大乘人。無數劫中。不得作
佛。譬如深水火坑。不能生樹。火滅水竭。
不妨生芽也此是大綱當
臨文決之
花玄三云
難言。淨名大品。未明二
乘作佛。亦未顯實者。華嚴云。大藥王樹。根
不生二處。謂深水火坑。既言二乘不生菩
提心。若爾。華嚴應未顯實也。又華嚴法界
品。明二乘未入法界。法華已明入一乘。然
一乘法界。是異名耳。豈可言華嚴未明二
乘作佛故。顯實亦未足耶 問。何故華嚴
未明二乘作佛耶 答。華嚴多是初成道
時。二乘根縁未熟故。説其未得成佛。如淨
名大品之時。二乘根縁未熟故。未開權。諸
菩薩道縁已熟。故已顯實也云云
 先兼方便者。依此文立也。旣類大品淨
 名云未開權。故雖顯實究竟。而未開權
 也。若立華嚴唯顯眞實者。大品淨名。有
 二乘故。未開權。華嚴未有二乘故未開
 權。此卽未開權略同。故爲例耳。然經説大
 藥王樹譬者。不對二乘人説。但對菩薩
 説。執小之者。於此時中。不能發大心。
 以大小相違故。良以未有二乘人故。直
 對大人説此言耳。又入法界品。五百聲
 聞。未聞華嚴敎。不如大品等聞而
 小。又大乘人。唯知一乘。但見聲聞。於此
 位中。不能入法界故。於華嚴不同方
 便也
名玄七云。次就聲聞。開二種四句。一顯敎
菩薩非密化。二乘卽華嚴敎是也。初成道時。
大機已熟。故顯敎之會。無二乘衆。又大機未
熟故。不密化二乘○般若淨名顯敎菩薩密化
二乘餘二句略之如文
約開覆。明四句。一正顯眞實。傍開方便。
卽華嚴爲諸菩薩説大法門。謂正顯眞實。
亦令菩薩傍識小敎。故傍開方便。故賢首
品云六十經
第七卷
或示聲聞小乘門。或現縁覺中乘
門。或現無上大乘門。性起品。又廣明先化
菩薩次及二乘。譬如日出前照高山後及
平地。皆是傍開小方便也。二者正隱眞實。
開方便。卽鹿苑敎門。○三正顯眞實。傍
閉方便。卽般若淨名敎也。○未明三乘是
方便故。傍閉方便。開覆四句者。可見第四
云云第四句應是正顯眞實正開方便法
華也
法華統略云。頓非漸是華嚴敎也云云
 今依此等文。華嚴經。正顯眞實。於方便
 門。唯是開而非閉。故知。無有存方便乘。
 故正可云開方便門而無閉方便門也。
 若依先義者。開覆四句。是一往義也。所
 以然者。般若亦有開方便門。卽後分般若
 也。然爲成四句故。但云傍閉方便。准知
 華嚴雖亦少有閉方便門。但擧開方便
 義也
 難。般若華嚴。俱有開閉二義。何故華嚴偏
 爲開方便耶 答。般若且約前分經爲
 傍閉方便。爲對此故。華嚴唯擧開方便
 也。又難。華嚴唯是根本一乘。純敎菩薩。
 二乘雖未悟之。不見聞其事。不可
 開華嚴敎。又設見聞者。諮受大法。何言
 有閉方便門耶 答。此義甚難。然試通
 之。若正論華嚴。可無閉方便。以彼七會
 二乘不在座。初道成時。未有聲聞。故後
 時雖在。亦無見聞機故。設有見聞者。
 諮受大法故。由此等義。唯爲顯眞實義。
 又云開方便。不云閉方便門也。然於法
 華玄中。云未開權者。亦有小乘人。傳聞
 盧舍那不思義境界。自知鄙劣。不親見
 聞。故亦有未開權義也
名玄七云。問。若爾何故。入法界品。明身子
與六千眷屬得見文殊耶 答。就事而言。
承佛力故見。任力卽不見。又前明始迷故
不見。後標終悟故得見。○法界旣後時説。
卽小執漸移。大機動。是故在座。復卽見聞。
○上來就實行聲聞。作此釋之。今次就權
行聲聞釋。○華嚴本是敎菩薩法。而二乘
在座有若盲聾。○一欲顯菩薩道高。二乘
行劣。今菩薩進求大道不退取小乘二
令小乘人。自鄙劣。捨小求大故。身子與六
千眷屬。承佛神力卽見文殊。諮受大法卽
是其事
  此釋第八會五百聲聞在會座也
 見此文。權行之者。令諸實行。小乘人等。
 傳聞此事。令其捨小求大。准知。亦有傳
 聞。而機未動者。爲此小乘亦有閉方便
 也。雖有二義。此義應勝
問。付十門二敎。且頓漸二敎者。云何分別
之耶 答。敎迹章。但列其名。不分別之。然
准傍文。有二義。一云。卽是大小半滿異名。
餘二藏等。皆是大小乘異名。此亦應爾 一
云。准法華疏。別有頓漸二敎義也
天親𣵀槃論云。半字者漸敎。滿字者𣵀槃滿
足敎 故名滿字。乃至形半字。𣵀槃名頓敎
云云
法華統略云。一頓非漸。謂頓化不得。卽華
嚴也。二漸非頓。人天二乘敎。三亦頓亦漸。
大品等明大乘爲頓。未廢小爲漸。泯上
三門。歸一道清淨。故一切敎。竝歸法華云云
今見此文。以大爲頓。以小爲漸。宜善見

法華信解品疏云。初化子不得。謂華嚴頓敎
也。從令水灑面説人天乘。至法華敎。謂漸
説大乘云云
  若依此文。漸通大小也
 問。華嚴經唯頓歟 答。爾也。問。身子與
 六千眷屬。諮受大法。應是漸敎耶 答。
 唯頓者 約前七會。故云頓化不得云云
 又唯大故。唯頓也。此義先來未決。今學者
 宜善思決之
問。三轉法輪者何等耶 答。一根本法輪。二
枝末法輪。三攝末歸本法輪也亦依法華化城
品。明示勸證三
轉法輪。可見法
華玄第八也
法華遊意云。根本法輪者。謂佛初成道。華嚴
之會純爲菩薩。開一因一果法門。謂根本
之教也。但薄福鈍根之流。不堪聞一因一
果故。於一佛乘。分別説三。謂枝末法輪也。
四十餘年。説三乘之教。陶練其心。至今法
花。始得會彼三歸於一乘道。則攝末歸本
法輪也云云依信解譬喩文立之
問。以大品淨名等教。攝何法輪耶 答云云
問。就三種法輪案之。俱所不攝。既説三
乘故。非初後根本。亦非枝末法輪。以是大
乘法。正教菩薩故耶 答云云
法華遊意云。一往則華嚴爲根本法輪。自華
嚴之後。法華之前。爲枝末法輪。此經屬攝
末歸本。法華結末。一化該羅。頓漸則具足
三輪
 若准此文。般若等。是枝末教也
 一往者。對下義。謂法花一部中。自具三
 輪故。指前教明二輪。即云一往耳
又云。喚子不得。密遣二人。脱珍御服。著
弊垢衣。謂隱一説三。謂枝末法輪也。如富
長者知子志劣柔伏其心。乃教大智。謂攝
末歸本法輪也云云
  柔伏其心者。前四教調柔也。非是攝末
  歸本教也
法華玄一云。復次欲説根本法輪。故説是
經。根本法輪者。謂三世諸佛出世。爲一大事
因縁。即一乘之道。但根縁未堪故。於一説
三。則以一乘爲本。三乘教爲末。但大縁
既熟。堪受一乘。欲令還説根本法輪。故
説此經也云云
 今見此文勢。但是本末二教耳。然准遊意
 等有三也
統略云信解
釋本末四句。一根本非枝末。謂
一乘法輪。二枝末非根本。四乘之教。三亦根
本亦枝末。即法華前諸大乘經。未廢三乘
者也。有大乘故。即是根本。未廢於小故。
有枝末也乃至預是彼乘。皆是根本。非佛
乘。皆是枝末云云
  次上明頓漸四句中。明三句已。云泯
  上三句。歸一道淸淨故。一切教竝歸
  法華云云今第四句可准之
若依此文。般若等。是亦本亦末教也。既爾。
不可以本末而分教門。有相濫故。今詳
之。初後同是根本。不可强分爲二教。其理
實不殊故。然爲明法華故。且對華嚴分
之。非汎爾通説矣。又以本末分教。與大
小分教。其義雖相似。然大小無濫。本末有
濫。故知。三輪非判教通説也
  教相異説事
問。於判教相。諸師異説如何 答云云
 義章教迹義。出三異説如文今依嘉祥玄
 疏等出之。玄教迹章云。成論師。或言四
 時。或言五時云云
又云。地論師。云有三宗四宗云云
 成論師者。梁三大法師等。以成實論。爲
 大乘。以爲宗極。故名成論師也 地論
 師者。學地論師。即光統等也
 四時 維摩疏。招提寺惠晱所立。以維
 摩爲第二時 五時。開善寺智藏以維
 摩爲第三時。花玄三云惠觀説。問。且五
 時者何等耶 答。一者四諦教。二般若。三
 方等。四法華。五涅槃
教迹章云。引涅槃經云。從牛出乳。從乳
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
酥出醍醐。又從佛出十二部經。出修多羅。
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
羅蜜。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槃。成論師。五
味相生。配五時教云云
 一乳味 章云。四諦教有相差別故。云十
    二部經。
 二酪味 修多羅名法本。波若是諸法根
    本故。波若名修多羅
 三生酥 維摩經廣明菩薩不思議法門
    故。維摩經名方等經
 四熟酥 一乘之中波若最勝故。法華經
    名波若波羅蜜
 五醍醐 涅槃經時明常住佛果故。
    大涅槃
又云。今謂不爾。十二部經。是別相修多羅。
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一者是通相修多
羅。從通別兩教。起大乘萬行故。言修多羅
出方等。萬行之中。波若爲生故。言從方
出波若波羅蜜。從此二因。得大涅槃
果故。言從波若波羅蜜出大涅槃。此乃教
行。因果相生。非是判五時教也
  裏書云
 疏十一云。從佛出十二部經者。宋代道
 場寺惠觀法師。作五時教義未開善光
 宅。乃至建初等。竝用此。言五時教者○
 即大乘玄所述。成論
師五時也。見面也
彼師所以作此釋者。正
 影此文云云
 次文云。若是莊嚴後時亦作五時。而開合
 小異。束維摩思益。竝在大品第二時教。
 就初教中。更開人天乘。與前家不同。互
 有開合也。彼釋今文云。十二部經即是
 大乘。雜藏方等是。大品後二如前也。若是
 脱莊嚴。即是招提師。只作四時教。義不
 開初人天乘教。彼師分此文云。十二部
 經。至方等此三即是教。波若即是行。涅
 槃即是果也。後有北地師解云。十二部經
 即是別教義。修多羅是通教義。此二同是
 教。而教中有通教別教也。方等即是理。
 前明其教。次即辨其理。波若即是行。涅
 槃即是果也。等是帖文。此即有意。前明
 教。既有教即有理。理即明行。行故即得
 果也。問。今云。何已下
答也
 山中師云。馳諸解
 貨。略之。今空不復足載也
 義記第五云。從佛乃至涅槃。亦有六階
 次第合前。佛亦如是。合上牛也。此説應
 身。以之爲佛。從佛出於十二部經。合牛
 出乳。此説一切小乘經法。爲十二部。從
 十二部出修多羅。合乳出酪。此名大
 教爲修多羅。○今此總相。名修多羅。後
 之四重。俱是大乘。於大乘中。詮事之教。
 名修多羅。謂説一切施戒等事。從修多
 羅。出方等者。令出生酥。於大乘中。宣
 説一切破相空理。名方等經。因事顯理。
 是故名出。○從方等經出波若者。令出
 熟酥。究竟離相證實之惠。名爲波若。○即
 是向前菩提體也。言從波若出涅槃者。
 出醍醐。波若了因。了出無始法性涅槃。
 是故名出。約實辨教。亦得名爲出涅槃
 經。○報身功徳。不及此經云云 已上
裏書
又云。修多羅者。有二種。直説語言。爲別修
多羅。從如是至奉行。通修多羅云云釋十二
部經如文
涅槃疏。第十二云。舊譯修多羅不同。一云
通相修多羅。即如今文。從初説歡喜奉行。
二者復云別相修多羅。即是被誦長行也
云云廣釋十二部名義可見之
 問。十二部經廣。其別修多羅。唯是十二之
 中一箇也。何云十二部經是別相修多羅
 耶 答。爲對通修多羅。且擧別修多羅
 耳。考實十二部。不局別修多羅。或十
 部中。以修多羅是本故。且擧本顯餘也」
 問。其自教起行。自囘得果。相生可知。
 而通別兩教相生。及萬行與波若相生如
 何 答。總十二部。通名修多羅此是總
 別也。先各別説十二部。已總此十二。方
 名通修多羅。故總必待別而成。相生亦可
 知。次萬行與般若相生者。修習萬行究
 竟是般若。三學中。惠學在後。六度中。般
 若在終。言波若爲主者。意顯究竟也。若
 但主伴次第。要因般若引導力。萬行方至
 果。今相生次第也
花玄三云。五味與五時。義不相應。乃欲證
成。反爲自害。五時中以般若。爲第二時。五
味中波若。爲第四云云
問。立五時教意云。如來成道。十二年中。説
有相小乘法義者。如何破耶 答。爾時大小
俱説云云
玄云教迹
今此摩訶衍論。無作品末云。初轉法
輪時。非唯八萬諸天人得須陀洹果。又無量
人。發無上菩提之心。乃至無量人。得一生
補處。又成道五年。説十萬偈波若。備明二
云云
  摩訶衍者。是大智論也
問。初轉法輪時。有大乘益者。論説爲密轉
法輪。何以彼爲難耶 答。顯密雖殊。竝皆
法輪。何唯知顯迷密耶 當是聾者。不聞
雷音。盲人無識大陽歟。如五百聲聞。不
見法界。祇洹汝何論華嚴三億家屬攝。聞
如來梵音。誰復辨佛化。當知。望不識爲密
於知者非密矣
花玄三云。如鹿園有此二事。以例判顯
密者。一切皆例。然如在祇洹身子等見釋
迦説法。諸菩薩見祇洹舍那説法。徒衆充滿
法界。説法界法門。二乘不聞不見。皆其類
又問。大師餘處釋文云。佛成道六年。説十萬
偈般若。今何云五年。豈非相違耶 答。應
是相傳不同。各申其一也
法華疏云信解
佛成道六年。説大般若十萬
偈。不來此土
仁王疏上卷云。佛成道七年。方説餘般若
云云 此顯説般若經之始也故合二
十九年至成道三十六年也
菩提留支別破
章。竝金剛仙論第一。同云十萬偈般若。成道
五年説云云
眞諦三藏義林云。成道七年。在舍衞國施惠
江邊。去給孤獨。三里許處。爲諸菩薩。説諸
法空般若等經云云
  裏書云
 眞諦三藏義林者。於傳教守護國界章引
 之。學者尋之已上
裏書
問。所言三宗四宗者。何等事。答云云
玄云。三宗者。一立相教。二捨相教。三顯眞實
教。爲二乘人。説有相名立相教。大品等經。
廣明無相。故云捨相。華嚴等經。名顯眞實
教門。四宗者。毘曇是因縁宗。成實謂假名宗。
三論名不眞宗。十地論爲眞宗云云
問。云何破此説耶 答。專破以般若爲不
眞宗也
玄云。此人罪過甚深。勿謗波若墮於無間
云云
引智論金剛般若論彌勒
天親
依般若經。明三佛。
又論釋般若佛性。又經自法尚
以三譬具
三佛。又經與論。明二種身。又云。善吉見法
身。又般若經處處。皆云十地行滿。得無上菩
提。豈得無常身耶 又涅槃經。明佛果眞
我。引摩訶般若經也。又明無生中道乘體。
具應見文之
問。依淨影所釋案之。般若明三佛。亦不
違不眞宗義。以破相空理。爲法身。以照
空解爲報者。設明三佛。何足證非不眞
耶。況善吉見法身者。但是破相空理也。以
此知。還非眞宗耶
又説十地行滿。得菩提。不言常住。亦非誠
證耶 答三佛眞假。誰能分之。若存此疑
者。涅槃常住。金剛身等。亦應世界悉檀非
第一義耶。然彌勒既稱大乘第一義。無餘涅
槃。豈於大乘中非究竟耶。又明佛性與
涅槃辨攝 我引般若所得身。豈是不眞

又攝論。引般若經。明四徳前般若涅槃相對
問答出其文耳
此等見之。所明三佛。非不眞義。彼淨影三
佛章。出破相三佛已云。此之一門經論無
云云故知。今所引三佛之説。唯是眞宗
義也。善吉見法身者。應是小分。信見相應
也。次十地滿。已得無上菩提。即非無常者。
大師自重引證成之。所謂涅槃經。引般若
我無我無二相説明佛性眞我。生死無我

抑以三論。名不眞宗。亦可廣破之。然大師
但申般若眞宗。不別明論者。意附般若辨
之歟。以中論是智論骨髓故八不義
文也
又既是
大乘通論故。亦釋涅槃佛性故。四諦品云。
若先非佛性不應得成佛云云疏云。此偈
即釋涅槃文。明知。非是但申般若云云法華
涅槃義疏。竝引此文。顯佛性義也。良以。論
主許修行般若成佛。凡成佛者。必須佛性
力。若無佛性者。不應得成佛。故知。諸佛
於先位有佛性也。此則解釋涅槃佛性。汝
何爲不眞宗耶。彼師以涅槃爲究竟餘非
爲究竟故。且以涅槃義。顯究竟而已
又羅睺法師。以常樂我淨四徳。解中論八
不。故知八不與涅槃宗同見中論
疏也
法華遊意云。南方五時之説。北土四宗之説。
論無文傷義。昔已詳之。今略而不述也
  裏書云
 南方五時之説。北土四宗之論江南者吳國也
ツシマノ音ハ
 此國音也對馬國始傳江北者魯
國也ウルハシキ音ハ魯國ヲ云也
 江南是吳也或時呼吳云江左。又云江東。今
案。南東雖似吳。即不違歟
 四論玄七云。一魯國師。立半滿兩教。吳國
 師。判頓漸偏三種教也云云 已上
裏書
花玄三云。宗道場寺惠觀法師。著涅槃序。明
教有二種。一頓教即華嚴之流。二漸教謂五
時之説。後人更加一。復有無方教也。三大
法師。皆用之。爰至北土。還影五時。製於四
影者依隨也
 義章教迹義。出晋武都山劉虬所立。亦於
 頓漸二教之中。漸教分五時也無量義經。
序有五時
 義劉虬
 序也
留支別破章。則破其説也
問二云上引天親釋金剛般
若已明佛性之
 若言天親等不
足信者。五時是惠觀所製。四宗是光統著
述。何由即受。逆聖順凡。良所未喩。若言
無文佛性之説故不用者。涅槃華嚴。無梨
耶之文。則涅槃華嚴。應未明八識故不可。
即就一經。令備一切教。則唯有一部。八萬
何施云云
  意諸部之文互有缺而。義皆相通云
  也
同三云。○又龍樹天親。俱以類而分大小。
呵梨法勝。以例而開三藏。不應立無方教
云云
次文云。問。北地諸地論師。明四宗五時等。
説是事云何 答。此皆影四宗五時教。故
作是説耳。五時既不成。四宗自廢。又菩提
留支此云道希其親翻地論。但明半滿。
留支是地論宗。則知半滿有本而無依。四宗
無根而輒信。深不測其所以也
  意明地論宗可依留支半滿也
 裏書云
 上引文云。依五時教。立四宗云也。今影
 北土四宗五時。依四宗五時説。未詳之。
 結云。五時既不成。四宗自廢以之見之
 四宗依五時云也已上
裏書
仁王疏上云。又十地論師。四宗五時六宗。分
佛教。今不復繁同説
維摩疏一云。宜廢四五之穿鑿。立一極之
玄宗也
花玄一云。廢五四之妄談。明究竟之圓旨
云云
 問。天台智者。立四教義。今用此説耶
 答云云
淨名疏一云破成實爲大乘
説可見之
 智者釋淨名經。
明四教義具如智者淨名玄義
第一卷之所述
吉藏昔在天台。
曾諮此義。○智者答云。○忽有賢聖數人。同
來降室。吾如尊覺。因以問之。北土四宗。會
經意不。神人答云。失多得少。又問。成實論
師云。五時教稱佛心不。答曰。少勝四宗。而
猶多過失。遂改南北縱容。取諸教也。智者
定惠照復親感聖賢云云
 言四教者。藏通別圓也此中云改五時義
然今天台義立五時
 與本五時小異以法
華涅槃爲同一味也
 問。今見此文。稱述智者徳。取其説爲
 證。爾者用之歟 答。有人云。有徳者取
 之。如留支二藏道安三段也
 又仁王疏。首依天台智者。開五門。故知
 用之。有人云。淨名疏。此文專非嘉祥之
 筆。必是末學浪加。不可用之。又子注指
 智者淨名玄義。然彼章安。承天台製之。
 應在嘉祥後云云
 又有一本無此文。故知。此文者。後人加
 歟云云
 今云。難知。然非大師筆者。似可然也。
 又大師於大乘。不定階級。四教之義。專
 定大乘淺深。故知。不用明也
問。淨影大師。立四宗義。嘉祥義。宗許之耶
 答。大師不自論其同異。末學安輒量之。
然淨影大師。義章初。辨教迹唯明二藏義
及至義聚法門。始申此義。其實有由。前兩
宗論。雖是異經本猶一。後之二宗。經論不
殊。爰知。經只是大小之別。遂無四部異。故
但以二藏而類諸經。不以四宗辨之。然
於大小之中。各明義有淺深。故至義聚法
門。方始用之。則知四宗者。二藏之支條。非
分教之大綱。若爾大義既不違。或可同之
已上
一意
或可云不同。大師處處。唯分折法。及本
來二空。定大小二義。於大乘空不揩定之。
但隨縁浮沈。任義聚散。故知以破相顯實
階級。無的當。歟已上
二意
今案。大乘諸經。其義相
通。一一文句。皆容多義。一一義中。淺深圓
通。但隨聞者。機量淺深。所詮之義。便有階
降。故於義理雖有淺深。而於教門淺深難
別。如八不一偈中含三種方言等義也。然
隨結集。大小別成也
  裏書云
 言隨結集大小別成者。小乘聖者。結集
 三藏。隨其自身結集小乘。故名半教。文
 殊彌勒結集大乘。故隨集一部。通被淺
 深一切根縁。總一切部。即爲一部。一部
 亦即成一切部。諸品章句。皆亦如是也。
 問。文殊彌勒。隨菩薩根縁結集。淺深復
 何妨乎。答。復何妨不別淺深耶 問。若
 爾但可疑。二途何定云無別耶 答。尋
 諸部大乘。其義皆通故。如大品初明三
 乘後明一乘。如法華開近顯遠。前後不
 定。開覆參差。又且如法華三周説中。初
 周上根悟故應深。又於中下根。於初周
 未悟故。此人應淺。一部中。諸品如是不
 定。一藏中。諸部亦應爾。故不可以大小
 乘。例同之便成一教云也。善思之
 廣百論第十云。偏執如來破相空教。非
 毀所説顯實法門云云
 唯識論云。有執大乘。遣相空理。依似比
 量。撥無此識云云
 師説云。道安三段。叶親光佛地者。應是
 親光傳聞道安三段云云 若爾可尋護法
 淨影前後耳
 傳記云。西天學者向東土禮印手菩薩。
 印手菩薩者。安和尙也。又彼方學者。禮震
 旦菩薩。震旦菩薩。廬山惠遠云云 已上
裏書
問。法相大乘心。依解深密經。立有空中三
時教。爾今宗意。爲許之爲當何 答。設爾
何過。問。二俱有失若許之般若即偏空説。
又以三乘爲究竟。幷非宗家意。若不許之
深密是大乘滿字之説。何背其旨耶 
取經説。不許別人解耳
法華玄三云。又攝大乘論。明乘有三。初二
乘。次大乘。三一乘。一乘最勝。何不言三時
耶 又五相略經。明教有三種。第一鹿野
爲聲聞説四諦。第二爲大根説諸法離自
性不生不滅。此亦有上有餘。不了義説。起
諍論處。第三爲求一切乘者説諸法離自
性不生不滅。無上無餘。非諍論處。此經一
卷。與攝大乘論相應。何故不依經説三時
 梁攝論。第八卷云。如來正法有三種。一
 立小乘。二立大乘。三立一乘。於此三中。
 第三最勝云云
 今案。一義云。五相略經者。即深密解脱經
 也。然此經一卷者。唯指説處之語耳
略述三云。初二乘者。就四諦教。次大乘者。
就大品也。對小説大。又大小離説故。三
一乘者。就此經也。若大若小。皆説一乘。解
深密經。自有兩本。一略二廣。廣本有十萬
頌。而未翻之。略本所翻凡逕四時。晋代翻
名五相略經。魏世名相續解脱經。梁朝名
解節經。唐曰翻名解深密經。○中天竺國。
三藏法師。地婆訶羅。此云日照。説云。近代
天竺那爛陀寺。同時有二論師。一曰戒賢。
二曰智光。竝神解超倫。聲高五印。○戒賢
論師。依彌勒宗。立三種教。初於鹿苑轉
于四諦。説有爲法皆從縁生。以破外道自
性因等。猶未説法無我理。即四阿含等。第
二時中。唯依遍計所執。而説諸法自性皆
空。然於依他圓成。猶未説有。即諸部般若。
第三時中。就大乘正理。具説三性三無性
等。方爲盡理。即深密經等。○依今所引此
文立也。智光論師。依龍樹宗。亦立三教。佛
初鹿苑。爲諸小根。説於四諦。明心境俱有。
次於中時。爲被中根。説法相大乘。明境
空心有。唯識道理。以根猶劣。未能令入平
等空。故於第三時。爲上根。説無相大乘。辨
心境俱空。平等一味。爲眞了義。法相大乘。
有所得等。爲第二時。非眞了義。此三次第。
如智光般若燈論釋中。引大乘妙智經等
説。○起諍論處者。大小有異。大勝小劣。然
爲揚大抑小故。非諍論處者。會有無義。大
小之縁。悟一道故云云
  裏書云
 貞元錄二十一云有譯有本
 深密解脱經五卷元魏菩提留支
譯全本 初譯
元魏者後魏
 也氏云云是梁之後也
故晋與後魏前後異耳
 解深密經五卷大唐玄奘譯
全本再譯
 解節經一卷陳眞
深密經初五品出第一
 卷
 相續解脱地波羅蜜了義經一卷宋求那跋陀
羅譯深密後
 二品出
四五卷
 天承二年正月六日。考貞元錄始終。不
 見更有五相略經一卷。錄亦云闕本也。
 後日更可考餘錄之。今案。略述出五相
 略經闕。深密解脱經若爾異名歟。然玄
 云此經一卷可思之
 撿深密解脱經三時教文。在第二卷。成
 就第一義菩薩問品第七也。見經文説名
 云説第一義了義修多羅。此一品別名
 也。既無五相略經名又解深密經五卷。
 玄奘譯。後代出。非嘉祥所覽。又解節經。
 即初五品。又相續解脱者。後二品也。幷不
 相當。更考之
 深密解脱經第二云。世尊譬如毘舒婆藥
 草。著諸藥中一切食中。世尊如來説法。亦
 復如是。諸法無體相。諸法不生。諸法不
 滅。諸法寂靜。諸法自性涅槃。説了義修多
 羅。置於一切不了義修多羅中
 又云。爾時成就第一義菩薩。白佛言。世尊
 如來。初成應正等覺。於波羅奈城。仙人
 集處。諸禽獸遊處。爲諸修行聲聞行人。
 一轉四諦希有法輪。○此第二轉法輪。説
 上法相。可入法相。分別彼諸不了義修
 多羅。爲住大乘衆生。説於諸法無有體
 相。諸法不生。諸法不滅。諸法寂靜。諸法自
 性涅槃。希有之中。復有。世尊。此是第三
 轉法輪。爲住一切大乘衆生説諸法無
 體相不生不滅。寂靜自性涅槃。善説四諦
 差別之相。希有希有。無人能入。○更
 上。更無有勝。了義修多羅。無諍論處
 玄引第三時云。爲求一切乘者云云此經
 文云爲住一切大乘衆生云云可思之
 已上
裏書
起信論法藏疏云。○謂戒賢則遠承彌勒無
著近踵護法難陀。依深密等經。瑜伽等論。
立三種云云二智光論師。遠承文殊龍
樹。近禀提婆淸辨。依般若等經。中觀等論。
亦立三教云云
又會通云。攝生寬狹。言教具闕。深密等三時。
普爲一切乘説。又具三乘方爲了義也。益
物漸次顯理增微。智光所存。第三時皆得
大乘益。顯理至空。會縁相盡。唯説一乘。方
爲了義也云云 取意
 今謂此通。不同嘉祥之所解。依此宗意。
 深密第三時。明一乘也。言普爲發趣一
 切乘者説者。法華云。諸求三乘人。若
 有疑悔者。佛當爲除斷是也。第二時。唯
 爲發趣修大乘者説者。信解品。明昔教
 云。但爲菩薩演其實事。而不爲我説此
 眞要是也
仙光院。會空有論云。問曰。若言般若是了
義教者。何故解深密經中。勝義生菩薩。白
佛言。世尊初於一時在波羅底斯仙人墮
處施鹿林中。唯爲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
相。轉正法輪。雖是甚奇。甚爲希有。有上有
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在
昔第二時中。唯爲發趣大乘者。依一切法
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以隱密相。轉正法輪。雖更甚奇。甚爲希有。
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猶未了義。是諸諍論。
安足處所。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爲發趣
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
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以顯了相。
轉正法輪。第一甚奇。最爲希有無上無容。
是眞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若言二時
所説義同。何故第二第三時教。別爲隱密顯
了。由是當知。二時所説法異。答曰。今以三
義。證二時教所説義同。一般若宗。明是了
義故。二文雖有別。説義同故。三由五事勝
劣。信解異故等文
 會意云。第二第三時教文。雖有隱顯等
 異。而所説義理不殊也廣如文也
  裏書云
 大樹緊那羅王經云。譬如大海爲衆流主。
 如須彌山爲衆山王。乃至所有一切出世
 間法。智慧爲首。是故説言般若衆經中。
 王能度諸流等文
 大論第四十六。擧法華。華手等十種大經。
 云般若最大也已上
裏書
 問。若如玄論所言。准攝大乘論。應立三
 時教。何不爾耶 答。大乘即是一乘異
 名。若於波若等。不開方便者。此是傍義。
 非經正宗。故云正顯眞實。傍閉方便也。
 故知。三乘正是小乘。大乘唯是一乘。故
 約正宗。但立二藏。若通傍義。不遮三
 時。但是一支。別義不開。宗致如三淨法
 門。三攝法門見法華遊
意等也
又准無量義經。應
 立七時等見華玄
三也
然此是支條之傍論。
 非立教之正意也。法華遊意。明一教二
 教三教四教五教十教。具應見之
問。華嚴般若法華涅槃等諸經説時。如何安
布耶 答。華嚴多是初成道説。般若經者。成
道七年以後三十年説。法華是四十餘年。方
始説之。涅槃即臨涅槃時説。維摩在法華
之前。金光明於法華後説。所餘大乘。或説
時現文。或有不顯。學者宜須尋之。不能
煩廣。又四阿含。從初道成已來。乃至涅槃
時説但初説時或説不同如
法華疏第四卷具明之
律藏十二年以後。乃
至廣説。或五年以後。方説此。亦須撿之
華玄三云。又無量義經。亦明三時○初 四諦
十二

次説方等十二部經。摩訶波若。華嚴海空。
宣説菩薩歴劫修行。此即有三時。今復説
無量義經復是四時。復説法華則爲五時。
涅槃爲六時。初説人天乘爲七。何不立七
時。不應偏立四宗。定執五教也。又釋論
云。佛於鹿園説法。無量菩薩得記。無生法
忍。無量菩薩。得一生補處現身作佛。豈可
言庶但小乘耶 又大經云。我初成道。亦
有菩薩。已曾問我。是甚深義。則初後皆説
涅槃。○又像法決疑經云。或有見我・入於
涅槃。或有見我是報佛爲百千釋迦之所
圍繞若爾。不應言華嚴是初成道時頓説。
至涅槃時不説。是故漸頓不成也。○云云
 難云。報佛何必是華嚴耶。梵網經等。是彼
 所説故耶。又華嚴設涅槃時説。何爲非頓
 耶 答。此義實難。試通云。若准此文。毘
 盧舍那説。併屬華嚴類也。又他師云。初
 成道時頓説。則説頓教。故設此難。若約
 頓悟機論。此非難也
又云。又以四句。總貫衆經。一始説小終説
大。如鹿園説小。後明大乘。二初大後小。初
成道説華嚴教。鹿園已去説小教。三始終俱
大。如初後皆説涅槃。四始終俱小。如釋論
云。從初轉法輪。至大涅槃。集作阿含。以顯
密二教。及四句不同。豈可局在五時限。以
三教俱知如來隨縁説法。教無定也云云
 説時雖不定。而以類攝經。故爲二藏。非
 無方便。亦非但爲一教也
法華遊意云。或始終俱大。或初後竝小。或始
小終大。或始大終小。或一時之内。大小俱
明。或無量時。唯辨一法。或説異法而前後
爲不同。或明同法而前後爲異。良由機悟
不一。故適化無方云云廣
如文
涅槃疏第五云。明如來初成道時已。有菩
薩。此事與今問等無有異。他舊指華嚴經。
明釋迦成道。摩竭陀國。寂滅道場七處八會
等已。有菩薩問此事。今明不然。華嚴中。
何處即問與今問相似耶。他云。我取其問
意相似今明。此中云。然其所問句義。功徳
等。無有異。何止言其意耶。既無相似。故
知非也。今明初成道時説。無量經云。何止是
華嚴耶。又初成道時。何必不説涅槃。八相
成道。一一相中。復現八相等文
  迦葉菩薩。十二年童子。能發三十餘
  問。具應考經知之
 問。其一一相中。復現八相云意何 答
 云云
問。以舍那教。皆屬華嚴歟。答有二義。一云
皆爲花嚴。一云不必爲華嚴也
問。今大涅槃。爲一日一夜説。爲當何耶 答
云。此或一日説。或經一年説云云
花玄三云。大經云。或見佛今夜入滅。或十五
日後分。方始問訊。或一年方取涅槃
涅槃疏第二十云特子梵志。於此經中出
家過十五日佛猶故在
 有
解云。此根縁宜見不同。今明。此解乃好。而
無多意氣。今釋者若是。月徳太子經云。佛
今年二月十五日。陷雙樹間。至來年二月十
五日。方入涅槃。若是此經初云二月十五
日。晨朝唱吿。中夜入涅槃。今文後云犢子
梵志。過十五日後。佛猶故在何得如此。
今明。此年二月十五日。至來年二月十五日
方涅槃。何故爾。如來能令一日作十日。作
十日宛然而不失一日。一日宛然作十五
日。乃至一年亦爾。故如大通智勝佛。十劫
坐道場。當時衆謂如食頃。此豈不是。無量
時爲一時。一時爲無量時文。謂如食頃之文在
燈明佛説經時。而於
智勝十劫
道場也
經第一云。二月十五日。臨涅槃時。以佛神
力。出大音聲。普吿衆生。今日如來。○將欲
涅槃云云
問。華嚴七處八會説者。在何時耶 答。前
七會。多是初成道説。第八會。是後時説也
名玄七云。前七會。多是佛初成道。菩提樹下
説之。此時未有小衆。故七會不例。第八會。
後時説之。後已立祇洹精舍。此時得有聲
聞所以列也
 上文云華嚴不起寂滅道場。現身七處。
 可不思議云云故且七會菩提樹下説云
 也
又云。七會初成道時説文 上文云。多是初成道説。
此文直云初成道説者。
第七會未分明故。上文
且置多言歟。可尋之
 問。初成道者。即成道日歟。答有二義。一
 云淨眼品。即成道日説。第六會是第二七
 日。總言初成道也。一云初七日不説。第
 二七日方説七會。然成道未久故云初
 也
法華方便品疏云釋三七日
忠惟文也
彌沙塞律云。三
昧七日。此與十地論同。彼論問云。本爲利
他成道。何故七日思惟不説。答云。顯亦自
受大法樂故。何故顯已法樂。爲令衆生於
如來所。増長愛敬心故。復捨如是妙樂。悲
愍衆生爲説法故。此即初七不説。第二七日。
方始説法 依金剛佛論。淨眼品。即成道
日説之。有婆藪盤豆弟子。金剛仙論師。即
菩提留支傳述之見金剛般若疏也。今見
法華疏文。引十地論。明初七不説第二七
日。方始説法。其言甚明也。然彌沙塞律者。是
小乘法。十地即華嚴。若爾。大小不同。所見
應異。而言同者。但是七日數同。非必一事。
又法華三七思惟者。明始説小乘時故可
對論之
問。十地品在第六會。云第二七日。其前五
會。應是初七日説。論主何故釋云思惟不
説耶。答不起寂場。現身於七處。既無前
後。何待前五會説竟。方始説第六會經。故
知。第六會在第二七日者。但是初七日。思
惟不説故也。若不爾者。何不於初七日説
前五會經。不相妨故。婆藪盤豆。善解一切
修多羅義。豈非此謂哉
花玄三云。又像法決疑經云。或有見我入
於涅槃。或有見我是報佛。爲百千釋迦之
所圍遶。若爾不應言花嚴是初成道時頓
説。至涅槃時不説文 此非必是此八會經
但應是華嚴部類耳
 問。何以報佛説。證華嚴是通終時耶。報
 佛如來。豈必説耶。彼梵網經等。非是華
 嚴。又仁王般若云。千花臺上寶滿佛。説般
 若經。若爾此證不成如何。答。此破他師
 語也。非必爲定量也已上一義
 又引此文。但明所見不同。成涅槃時亦
 説異部經也。故下文亦引此經曰。見不
 同。證般若法華前後不定。故此引文不必
 以舍那教定爲華嚴也已上
二義
又一意云。舍
 那所説併屬華嚴。所以然者。所化純故。
 唯説根本一乘法輪。根本法輪。即是華
 嚴。此應更思次文者即
此義證也
花玄三云。華嚴因果者。○皆是無方無礙。
任道平正。無所行奪。究竟圓滿。望前諸教。
謂根本法輪。○但爲衆生薄福鈍根。不堪
受此法。是故方便息於大化。種種雜説。或
前小後大。或始三終一。或先無常後常。皆是
釋迦屈曲爲縁故。深隱説法。若任道而言。唯
應有華嚴
准此文意。舍那所化。利根深智。唯説任道
平正教門。即唯是華嚴也。然梵網等。應是華
嚴部類。瓔珞經等。亦應此例。然仁王云。見
寶滿佛於華臺上説般若者。亦是平道門。
説般若經般若亦則是華嚴也。故云般若是
一法。佛説種種名也。凡是一切華嚴等經。
皆般若攝故。就總門名爲般若。然舍那教
故。即爲華嚴也更尋
又智論所説。不共聲
聞。般若亦應准之
金剛般若疏一。出部數不同云。第一有二
種。出大智論第四十一。及九十九卷云。般
若有二種。一共聲聞説。二但爲十地諸大菩
薩説。下位之所不聞。今諸部般若。多是共
聲聞説也
大論四十一云三假
復次波羅蜜有二種。一者
共聲聞菩薩合説。二者但與諸法身菩薩
文 釋須菩提説
般若所以也
第一百近奧七紙釋
後屬累
○復次如先般若有二種。
一者共聲聞説。二者但爲十方住十地大菩
薩説。非九住所聞。何況新發意者。復有九
地所聞。乃至初地所聞。各各不同。般若波
羅蜜。總相是一。而深淺有異。是故囑累阿難
無咎文以此文可難
大乘無淺深也
 經疏言九十九卷。考其卷。無此文而近
 一百。又其語相當。故知所引即此文也。然
 於一百卷已近奧。何渉前卷乎。恐是筆
 誤歟。又七十六卷。釋須菩提隨佛生之
 文。擧二種般若也
七十六云。有人云。般若有二種。一者唯與
大菩薩説。二者三乘共説。共聲聞説中。須菩
提是隨佛生云云
問。凡云般若部類有幾不同耶 答。五部
八部又二三四部等別也
 二部共不共
如前
 三部光讃。放光。道行。大論
六十七。幷七十九説
 四部叡法師云。有
四而不列數
 五部摩訶般若。金剛般若。天王問般若。光讃般若。
仁王般若。此依仁王般若説大悲比丘尼本
   願經未記初
爲大品
  裏書云
 大悲比丘尼者。經名歟。爲當未記之作者
 歟。當待暇日撿錄幷傳之
 舊點本云。大悲比丘尼本願經未記云云
 今且云。大悲比丘尼本願者。合爲經名
 也
 本願經未記説。於傳譯不同之門。頻破之
 不用之已上
裏書
 八部第一部 十萬偈。第二部 二萬五千偈。上二
部猶在外國。第三部 二萬二千偈。即大品。
   第四部 八千偈即小品 第五部 四千偈。第
六部二千五百偈。上二部亦未傳譯第七部 六
   百偈。即文殊般若。第八
部三百偈即金剛般若
 此依菩提留支説。已上依金剛經疏
又諸龍天阿修羅宮。有千億萬偈般若壽命長
念力
故。此出論第
百卷經疏引之
問。菩提留支云。光讃大宮品道行等。皆十萬
偈。般若中一品。非是別部云云大師許之耶
 答。不許之。小經疏云。今以釋論驗之。
不同流支所説。釋論云。般若部黨有多有
小上中下。云何言光讃道行非是別部耶
 問。論云光讃道行是別部者。應是自就
 三部中論之。何妨於十萬偈經中攝入
 之哉 答云云
論百云。如此中般若波羅蜜品。有二萬二千
偈。大般若品。有十萬偈
 品者應是部之異名。故知言大品小品
 者。是大部小部也
花玄三云。論主云。般若非一時一會説云云
 問。付八部般若。以仁王般若。攝何部耶
 答。天天問般若攝也
仁王疏上云。八部者。大品。小品。光讃。放光。
文殊問。金剛般若。道行。天王問般若。此仁王
問般若。是天王問般若攝。人王亦是天王也。
故知天王問般若所攝也
又云。依金剛仙論。明八部般若
問。大品般若。金剛般若。相對前後如何 答。
云之異説相分明也。會𥡴基法師。華山顏法
師等。依仁王説。言摩訶般若在前更引
經。
有法師。以三文三義云前説。金剛般若。具
如金剛經疏。然大師於其中。不判是非矣。
依法花疏云入出無難。教在大品付財前。
即金剛般若等也。故今且可申金剛般若在
前説之義也 問。答云云可依金剛般若
疏文攝問答也
信解品疏云。又云。佛成道六年説大般若十
萬偈。不來此土。又仁王經云。金剛般若。在
大品前説。此法中善吉。已聞波若。善吉已
聞。悲喜交集。即是入出無難事云云
問。仁王般若云説摩訶般若波羅蜜。金
剛般若波羅蜜云云何違文證義耶 答。
今以金剛般若。望付財之教命聲聞説
大乘也
十萬偈般若。金剛般若。非付財之般若但
爲入出無難事。付財教。在智論所釋。大品
般若。即與光讃一也。智論第百卷所出。二
萬二千偈經是也前列八部中第三部
名大品者是也
論更言十
萬偈者。即成道六年説前列八部中第一部
應當此歟但未決
故知。
仁王云説摩訶般若者。是六年説。非付財
教。言光讃者。即當付財大品教也
  裏書云
 仁王疏上卷云。二十九年已説四般若。○
 於王舍城耆闍崛山。説大品。至舍衞國。
 説金剛般若。天王問般若。後還王舍城耆
 闍崛山。説光讃般若云云
  求云。於耆闍崛山。説大品者。付財大
  品歟。若爾金剛般若之前也。若非付財。
  是成道六年説。不來此土者。彼説處
  可尋之
 施惠江邊般若者。眞諦師義林。説三論宗。
 正可依之。大般若經中。白露池説。同異
 可尋之
 仁平二年。最勝講覺長。問明海已講云。
 勝天王般若者。嘉祥釋云。舍衞國説云云
 經云。王舍城耆闍崛説云云違之耶 講
 師答云。般若非一時一會説。故爾也。法務
 御房。籠居傳聞云。此僻重也。釋只云天
 王問般若不云勝天王般若也。金剛疏
 云。天王問般若大本。不來此地。唯有須
 眞天子問般若七卷。法才王子問般若三
 卷。四天王問般若一卷云云
 天台一卷疏云。天王問般若。部黨甚多。
 今來此土。唯有思益梵天。及四天王人。
 又須眞天子問般若復有勝天王問般若
 也云云
 嘉祥疏。不出勝天王問般若
 貞元入藏錄。只列勝天王般若七卷了陳
月婆
 首那
別有思益梵天所問經四卷羅什勝思
 惟梵天所問經六卷流支持心梵天經四卷
 法護此三部非般若部也已上
裏書
問。何處以光讃爲大品耶 答即此文也
又金剛疏。明部類文明見也。大品疏第一亦
爾也
金剛疏一云。釋論第六十七卷云。般若部黨。
有多有少。有上中下。謂光讃放光道行也。
舊云。光讃有五百卷。此土零落。唯有十卷。
○即是上品。次放光爲中品。道行爲下品
也。放光有二十卷。是古大品。道安法師所
本。新本有二十七卷。或爲二十四卷。
對小品爲大品。於前三部。實應是中品
也。道行即是小品。○釋論第七十九云。謂
小品放光光讃。○故知道行即是小品也。○
長安叡法師。小品序云。斯經正文有四種。多
即六百偈。此之大品故。是外國中品耳。○
雖唱四名。而不列數云云
 此之大品者。此方大品。即光讃。望外國十
 方偈經。猶是中品耳。又一義云。此之大品
者。應是放光。望外國光讃有十萬偈者。便
是中品也
 今且加推度。以顯前義。叡師四部。應是
 於智論三部。更初説般若今所擧十萬偈
 經。應是依第百卷説等加之歟。然六十
 七卷。以光讃爲上品者。且爲顯部類大
 小出三品且於三中光讃爲上品上品
 即大品謂也。又且於付財教中。出不擧
 入出無難類歟。叡師爲盡般若部類。具
 擧四部歟。又一義云。智論前文具擧三
 品。下文略擧二部。若爾百卷文。云十萬
 偈經。即應是光讃。是付財教。彼初説經。
 是別有十萬偈也。智論以光讃爲上
 品。復有五百卷。即當論下文。擧十萬偈
 是也
 有人通釋。以仁王證大品前説金剛般
 若事大品疏。引仁王文云。説金剛般若。
 摩訶般若。故知大師所覽本爾也云云今撿
 部類文。依仁王明五時引文云。二十九
 年説摩訶般若波羅蜜。金剛般若○云云天
王光讃
 大品金剛兩疏。同以此定五時次第也。
 然大品疏。有一處引云。爾何忽以此定證
 所覽本文句。又亂五時前後乎。又有引
 新翻仁王云。説摩訶般若。説金剛般若
 大品等般若云云 今謂。大品只是約大部所立。
此非必經家之本語。何必以
 此爲證耶。或云光讃。或云放光。或云八部中第
三部或云五時中初時。如是異説不定。然云大
 品付財正是光讃。詳之又別有四十卷大品
只是西方光讃具足本中。漢土傳來時略其文也
 又金剛疏。不判二經前後兩師是非者。
 彼總言金剛經前無般若非理也又大品付
 財。在金剛前。又非理也。但總言金剛經
 前後。俱有般若意也。法華疏別約付財。
 定於付財前説金剛經。詳之
問。般若説時何 答。自成道第七年説之。
竟于三十六年也 問。二夜經説。如何通
金剛經疏一云。諸大乘經雖竝是無依無得。
但般若多作無依無得之説。正破衆生依得
之病。餘經不爾。至如涅槃。正明常無常。法
花明會三歸一之法。華嚴廣明菩薩因果徳
行。不正辨無依無得。爲是義故。衆經説
得道之與滅罪。要須般若。是以般若。有多
部不同。取其大要。衆生常有依得之病。是
以如來。常説無依得法。如二夜經云。從
佛得道夜。訖至泥洹夜。常説般若。五時之
與八部。何是爲多
 此文兼顯諸經宗旨不同。云二夜經者。
 見大智論此應是得道夜涅槃夜爲二
 夜也。常説者。兼取餘經中。無依無得義
 也。或別説般若部。顯密通論之
法華疏一云。部類不同。略爲七例云云 如
一會多
會初分具足。略本廣本爲六。
一品爲部爲第七也
問。應對一品有多
品也。何唯有七例而無八類耶 答。似易
而難
三論玄疏文義要第一


三論玄疏文義要第二
二造論縁起龍樹提婆造論
人正法正
 中百論先後
 四論三論稱廣略
通別
 諸論通別
 三論具立破
 三論所破有幾宗
 毘曇部類
 成實論宗
 幾人迷大乘二諦
 同世五師二十部等五百部
 方廣道人何人
 小乘四門昆勒門
 地攝唯識等論。爲今論所破歟瑜伽顯揚等
如何掌珍比
 量可
依乎
 今論顯空宗歟羅睺等
不空
 龍樹提婆破後代論
 別簡論空中論以二諦
爲宗等
 大分深義
 百論罪福兩捨捨罪
福詩
 宗家以空爲宗極歟新古
説異
 十二因縁獨菩薩法
 獨空絕待
正用眞如
 假因縁法即空眞空三宗
贈僧正論
 許唯識無境耶
 淨影意不破因縁生滅云歟肇公本無
 義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