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日經疏指心鈔 (No. 2217_ 頼瑜撰 ) in Vol. 59

[First] [Prev+100] [Prev] 773 774 775 776 777 778 779 780 781 782 783 784 785 786 787 78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性句不攝十縁生句乎。應知種種不思議
言通上二句二經也。謂諸法無性故一多即
入事理相通。此等皆正體智中俗縁境界而
非分別情謂境界。故今云不思議。本宗遮
三乘教神變不思議義。故未云必不思議歟。
故疏第三云。空則畢竟不生。所則盡其性
相。中則擧體皆常。以三法無定等故亦爲
不思議幻此華嚴經不思議也。般若不思
議者十縁生句也。故疏第三云。摩訶般若中
十喩亦含二意。此中深修觀察者即是意明
第三重又釋第三重云即不思議之幻也
故知指大品所説十喩云般若不思議境
也。三論十喩等不思議非一故云種種不思
議也。委論極無自性又第三重十縁生句攝
也。所謂於初地淨菩提心位有八九十三箇
住心。倶作十縁生觀。其中今經所説眞言行
者所用也。故疏下云。毘盧遮那以此十縁生
句不思議法界作無盡莊嚴藏般若所説
十喩是一道極無所用也。其中今記極無邊
故云攝般若不思議境界也。又範上人依
智證釋。雖依大品但總云諸法皆空。未云
十喩。恐諸師意似不合疏意。十縁生句不思
議法界之明文不可異求耳。又義。華嚴般若
者。華嚴即般若。非指別經也。故天台釋籤
第十云。言二經者。謂般若法華。以般若亦
得名華嚴。故法華佛慧不異彼故既云。
般若名華嚴今又華嚴名般若。故無違。何
煩穿鑿矣。問。演密抄第四云。言佛性一乘
等者。異勝鬘如來藏等經也。問。今第三義
已該圓宗。第四云如實知自心。別收祕藏。
是華嚴般若劣於如來祕藏耶。答。此乃宗是
同但顯密爲異。前約教相圓極攝諸了義。
後約威靈呪驗。屬以祕宗。復何疑哉此釋
如何。答。此師未知住心淺深。又不合疏意
歟。證僧正云。經文第三劫内分別始終二文。
其二心淺深與眞言佛懸。成佛因初心今秋
果先還如成來秋種子。然信解初心從第三
劫終極無自性中生。祕密莊嚴初因猶如當
春種子成當秋菓實。三心同攝菩心句。而
不壞次第淺深之義。高祖獨達。餘師皆迷惑
諸佛同時現前而勸喩之者。抄第四云。十方
諸佛皆悉現前申其七勸。依華嚴經明七
勸者。一者應趣果徳勸。二愍念衆生勸。三
令憶本誓勸。四界同二乘勸。五指事令成勸。
六勿生上足勸。七悉應通達勸略抄
就前三句義中等者。朝譽云。前釋八地已上
之因位相畢。故次釋佛地也。前二句中因門
爲下品。根門爲中品。方便心爲上品。此方
便中。更開佛地爲上上品也。至此上上品
之第四心時。名究竟一切智佛地故經曰此
四分之一度於信解。謂超第十地信解位昇
佛地。故云度於信解耳祕藏記云。越三妄
執越三僧祇劫。即是十地究竟也。過此修
上上方便斷微細妄執至佛果。故經曰此
四分之一度於信解私云。疏約因・根・究竟
淨心。開上上故云四分之一。記據三妄染
心開微細妄執。故云四分之一。斯則四妄
執義也。度於信解者。或如來信解果位斷彼
故云度于信解也。或信解局因故。屬妄
執故。云度於信解也。故知疏・記影略互顯
二義同備矣。或又四分之一者。疏・記同約淨
心也。故記云。過此修上上方便。斷微細妄
執者。顯佛地斷障義。未必釋四分之一文
也。或云。但於方便心開四品也。謂八地爲
下。九地爲中。十地爲上。開佛地爲上上
品也
  文永三年七月十四日於高野山丈六堂傳法院談義
之次記之畢金剛佛子頼瑜生年四十一


大日經疏指心鈔卷第十五

  疏卷第三之一
疏猶是答前心相句者。前九句問中答第四
諸心相句。故云答前心相句也。第二卷中
以六十心及三劫文答畢。今更又答故云猶
是也。問。前六十心所度妄心。今六無畏能度
淨心。何染淨異耶。又三劫文通答心相及殊
異。故疏第二云。亦是答諸心相及心殊異也
今何但答心相耶。答。心相句意廣通染淨
及顯密心相。故隨宜可得文義也。又今但
答心相。含多意。或云。擧心相顯殊異歟。
或云。今心相通二句前心相局一句歟。問。
同云心相。何有寛狹乎。答。總別異故。故釋
今品畢結云。已説淨菩提心諸心相竟
釋意住心品所説文皆諸心相攝。可通修行
句心續生等句。故又云。心相通顯密心殊異
局瑜伽行者心。今六無畏文但説所寄齊如
常心故不答殊異心歟。問。若爾三劫又如
常。何答殊異耶。答第三劫明眞言行者故。
故經云。復次眞言門等文問。若爾今又釋第
六無畏云。即是眞言行者等文如何。答。彼經
文此疏釋歟。或彼約第三劫此約前五無畏
互顯歟。又問。今經中金剛手更發問。何答前
心相句耶。答。觀義云。今重驚前問故約本
云前矣。若但言答今問者恐有人執九句
外故云云疏第一云。或轉生疑問以盡支
准例可知矣
既聞此教等者。金剛手所聞説文異義不問
云云觀義云。通指三劫十地文也。題入眞言
門住心品故。又大師以三劫文證眞言行
者心相續義故。又答請問説六無畏故。實
義云。復次眞言門修行菩薩行等第三劫文
也故疏釋云。此教諸菩薩則不如是。直以
眞言爲乘超入淨菩提心門淨菩提心者
初地也。即上菩薩地義也。故云超入。又
云。十地説文。復越一劫昇住此地指此
文也。私云。通二文也。此教諸菩薩直乘眞
言門者指眞言門修行菩薩行文也。上菩薩
地者指昇住此地文也。且依本經文上闕
上地文下無直乘眞言行文。故二文合義理
圓備耳。又義。諸義皆非理。九句問皆三劫未
説前問也。何云聞彼乎。故知九句問前此
菩薩淨菩提心門等文也。或又金剛手兼知
佛答而致問歟。或又六十心三劫雖答此
問猶未盡故以前答説爲重問因歟
此菩薩行道時等者。今此菩薩是一生二生
二類中二生成佛小機歟。故上文。直乘眞
言門上菩薩地疏第一引大品云。或有菩
薩初發心時即上菩薩位得不退轉。或有
初發心時即得無上菩提便轉法輪大師
問答中以即上菩薩位文證二生成佛以
即得菩提文成一生成佛故云二生成佛機
耳。問。三劫六無畏是義門雖異法體是一。然
疏三劫釋云。若一生度此三妄執即一生成
若爾三劫既約大機一生成佛人。六無
畏何取二生類耶。是以暹僧都記云。此教菩
薩直乘眞言門上菩薩地者是指入眞言門
頓入者也。上疏文云。唯一行一道而成正覺者
此人也。又菩提心論云。從凡入佛位者
即是三摩地者是人也。謂此直往菩薩初入
眞言教修學此教門終極佛果以前中間
幾許無畏安穩利益處問也云云如何。答。
凡於眞言機利鈍二機分。或云頓漸二機。
或云大機小機。或云一生成佛二生成佛。或
云即身成佛即身成菩薩。或云聞時證漸次
證也。然今經中專明鈍機得無畏兼顯利
根解深密。故疏釋明鈍所寄齊成淺深二
義耳。故當卷下釋具縁品云。然以解二種義
得阿闍梨名。所謂淺略深奧分二。若觀前
人未有深解之機則順常途隨文爲釋。若
已成就利根智惠則當演暢深密而教授
准此文今經文爲鈍機順常途作説。
釋家爲利根兼示深密也。斯則利鈍雖異
倶以眞言菩薩二類也。且出其證疏第六云。
而諸衆生有漸入者有頓入者然其所
畢竟同歸文。是一又第八云。若人於祕密藏
中受灌頂位乃至一生中或成正覺此文
乃至者顯漸機十六生成佛也是二又大師金
剛頂經略釋云。若能受持思修不經三大劫
十六生乃至現生證如來大覺位此文又
十六大生者二生成佛。現生者一生成佛也
是三又理趣經開題云。若能受持思修不經
三大劫十六生乃至現生證如來執金剛
文義同前是四別本即身義云。問。大機
小機共修此教者二共即身成佛乃至答。今
宗意可云大機即身成佛小機者後十六生
成佛*乃至經云。修此三昧者現證佛菩提。
此即大機即身成佛之證文。若有衆生遇此
教晝夜四時精進修現世證得歡喜地後十
六生成正覺此即小機成佛之證文也是五
祕藏記云。眞言菩薩或十六三昧一一次第
證或與得一三昧共十六同時證*乃至十六
頓證之義也是 六雜問答云。大品般若云。
或有菩薩初發心時即上菩薩位得不退
轉。又金剛頂經云。*乃至現世證得歡喜地後
十六生成正覺。是云此生即上菩薩位之證
文也。又大品云。或有菩薩初發心時即得
無上菩提便轉法輪*乃至又菩提心論云。眞
言法中即身成佛故*乃至此云即身成佛之
義證文也是 七又云。今何云一生二生成
道對三密相應如説修行或即身超十地
至一生補處位或一生入佛位。是祕密乘力
耳。其誠證何對。金剛頂經説。修此三昧者現
證佛菩提*乃至論云能從凡入佛位者*乃
是即身成佛證也*乃至千辟經云。如法行
者即得初地速成佛果阿耨菩提。論云。復
修瑜伽勝上法超十地菩薩境界。依如是
等文立即身一生補處而已是八私云。依諸
文眞言機既分大小利鈍。若爾何以即上
菩薩位人爲從凡入佛人耶。但至上文者
一生二生同望顯乘人不捨肉身故同云
即身成佛。又云一生成佛也。故上具文云。
即一生成佛。何論時分耶對顯乘經三
祇十六生一生倶以不經三祇故云一生
耳。或三劫擧大機無畏明小機影略互顯

佛還復約前三劫等者。鈔第四云。謂佛説此
六無畏意明從淺至深從凡向聖階降位
次悟證不同也意云。付三劫作差降位。
所以亘三賢十地判六無畏也爲言問。三
劫六無畏法體無寛狡。如何。答。三六是開
合不同法體無寛狹歟。故疏第二云。統
論三劫始終作寶珠譬喩*乃至諸佛菩薩久
已證知。親從一毫之善自致大菩提道*乃
方便誘進令受三歸既統論三劫始終
時。順世八心一毫善爲始。寧非善無畏乎。
況令受三歸文全同漸受三歸説故。故大疏
抄第一云。即此於前三劫中亦更出六無
畏也又云。有寛狹也。彼但出世心。此通
順世故所謂作差降者辨法體寛狹也。且
約今所兼則世出世異故云差兼順世劣
心故云降也。但約三劫者擧勝三劫顯劣
八心也。具可云約前八心三劫作差降
耳。又第二文者欲明三劫始終出世心先
示淨心最初順世心也。例如欲明順世心
先明違理心矣。況復准抄善無畏釋十信
已前。十信猶有劫内外論。況信前乎。又約
抄釋差降云階降位次悟證不同不遮有
寛狹而已。對明者對是答也。又大疏抄第
一云。問。然以此六無畏相配三劫何。答。
各毎三劫有二無畏。如次相配耳此釋
未詳。上文中配十住心時以三四配唯蘊
拔業也。又上文中十住心配三劫時云。出
世心中此唯蘊無我與拔業因種二住心爲
初僧祇也又擧六七住心畢釋云。以上二
住心爲越二劫瑜祇行。論文爾云也前後
悉相違顯義門多端歟。私云。六無畏中前四
初劫攝第五六如次第二三劫也
至此六處如得再生者。大疏抄云。言諸衆
生至六處再生解脱故云蘇息無畏也
六無畏處行者蘇生處故云至六處得再生
也。問。既云再生許還作衆生義耶。答。
望本有無垢生始覺修生後顯故云再生。
非許還作衆生義耳
疏善義通於淺深者。有二意。一者善是淨通
名。六無畏皆善心淺深階位故云通於淺深
也。今總即別名名十善故云今此中意明十
善業道也。二者善者初無畏別稱。此中有淺
略深祕能所寄齊故云義通淺深也。二義
中前義爲勝。五無畏此釋無故。或後義爲
善。擧初顯後故。又順下釋故疏云。得阿
闍梨名淺略深奧分二云云六無畏即六重阿
闍梨故
後得順世八心也等者。謂有二義。一者順世
八心者外八心。漸・受三歸者内三歸也。上句
終置也送句顯内外別矣。疏第二云諸善知
識纔見世間八心萠動即如彼相者遇便識
寶。諸佛菩薩久已證知方便誘進令受三
歸譬如收彼頑石置在家中取意
略抄
私云。善
知識者上代五通仙人也。世間八心者外八
心也。佛菩薩者如名。三歸者内三歸也。斯則
從外八心入内八心義也。又八心三歸皆
通持齊・無畏二心也。但准第二卷譬似八
心三歸如次當二三心矣。此中言三歸戒
者十善受三歸時發戒故云爾也。凡於發
戒有三歸得羯磨得也。謂聲聞七衆戒中
比丘比丘尼具戒作羯磨時發戒也。式叉
摩那等五種戒三歸得也。但今十善戒非彼
衆戒攝也。若爾誰人所受耶。謂灌頂文
云。十善戒通五種隨其廣狹有淺深耳
此五種者人天二乘菩薩也。學處品疏釋・住
心論二等可見之矣。前七衆者比丘比丘尼
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也。二
者八心三歸同於内明之。上標下釋故。但也
字顯標釋不雜歟。或本無此字矣。疏第二
云。時善知識告言*乃至如佛所説衆生以慳
貪故現世有種種憂苦。命終以此因縁墮
惡趣中以心離慳貪故現世安樂有大名
稱命終生天後得涅槃。是故汝今更應以
勝上心受八齊法*乃至又准此文者。前
善知識者又内知識歟。又擧外八心得益但
云命終生天不云後至涅槃故。問。一受
三歸力可感無量生耶。若許爾者。一因多
果理可然耶。若不許者遠得涅槃解脱果。
世間人天果報何有所局乎。答。一業引一
生是薩婆多一義也。大乘實談何同彼義
乎。小乘猶有一興供養千變生天後證涅
槃之説。況大乘談乎。若又約有部義會文
者。倶會論幷光記作二釋。光第十七云。由
一業但感一生。餘六因茲展轉別造。顯由
初力故言一施又云。由一施食起多思
願感人天別。刹那不同就有前後。約所施
食。故説一言據能施思實多。故非一業
能引多生
經若如實知我當得身無畏者。問。我是四
顛倒第四。身即四念住第一若知我者應離
法扼縛。若得身無畏者觀不淨也。故光
記第二十三云。觀身不淨治彼淨倒。觀受
是苦治彼樂倒。觀心無常治彼常倒。觀法
無我治彼我倒如何。答。四念住觀有總
別雜不雜觀。謂總相念住時唯總觀所縁身
等四境修四行相中空非我行相通四境。
故云知我得身無畏也。光記云。彼觀行
者居縁總雜法念住中唯總觀身等四境
修四行相。觀諸有爲皆非常性。觀諸有漏
皆是苦性。觀一切法空非我性又別相念
住中雜縁法念住中或無我觀通身也。故光
云。四中前三一一別觀唯不離縁。第四所
縁通雜不雜。若觀唯法名不雜縁。於身
等四或二合觀或三合觀或四總觀。二二合
觀有六。三三合觀有四。四合觀有一。總有
十一名雜縁法。通名法故但總別念住異
者光云。唯總縁四名此所修。前雜非唯故
與差別私云。別相通雜不雜。總相唯雜也。
雖四總縁通總別。總相唯總縁四故異別
相兼二三總縁耳。又義云。身無畏者通四
境總稱。非隨一歟。我又包四倒通號。四
倒同妄計故云我。故疏釋云。得離不觀我
性四種顛倒於身諸扼縛得蘇息處
問。四念住中餘三心法。何云身乎。答。疏
十二云。六識身身有體・依・聚之義故通
心也。如倶舍云六識身也。且第一二無畏
配住心者。般若寺抄意。第一二如次第二
三住心也云云私云。善無畏擧十善攝五戒
云生人天中故可通二三住心也。身無畏
是四念住觀門聲聞七方便攝故第四住心攝
也。又身無畏攝世間心非無其證。疏第七
云。如行者住有相瑜伽則名是世間三昧
此文外道護戒生天云世間三昧。然疏第三
釋身無畏云。第二無畏於有相觀中修曼
荼羅行既云有相觀。即非有相瑜伽乎。
故知第三住心也。身無畏者今此無畏異前
後約所害立名歟。謂於身諸扼縛文同於
我之扼縛文故。或又身言通能所害歟
觀身不淨等治身常等倒故
見此身三十六物者。抄第四云。涅槃經聖行
品云。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聖行者觀察是
身從頭至足。其中唯有髮・毛・爪・齒・不淨
垢穢・皮・肉・筋・骨・脾・腎・心・肺・膽・膓・胃・生熟
二臟・大小便利・涕・唾・目涙・肪膏・腦膜・骨髓・
膿血・腦脈・諸脈。是故頌云。髮・毛・爪・齒及塵
垢・皮・肉・筋・骨・肪膏・腦膜・骨髓・膿・血・腦脈・
諸脈。是名三十六物。行者應當速求厭離
私記第十二云。三十六物。一髮・二毛・三爪・
四齒・五皮・六肉・七骨・八髓・九筋・十脈・十一
脾・十二腎・十三心・十四肝・十五肺・十六大
膓・十七小膓・十八胃・十九胞・二十尿・二十
一屎・二十二垢・二十三汗・二十四涙・二十五
&T038790;・二十六涕・二十七唾・二十八膿・二十九
血・三十黄痮・三十一白痮・三十二肪・三十三
&MT01543;・三十四腦・三十五䐵・三十六精也
五種不淨者。抄云。言五種不淨者一種子
不淨。謂攬父母精血・業因・識以成身分故。
二住處不淨。於父母胎中生臟之下熟臟之
上故。三自體不淨。三十六以成身故。四自
相不淨亦名外相不淨。九孔常流眼出眵涙
耳出結𦡲鼻中流洟口出涎唾大小便道
常出不淨。五究竟不浄。氣絶已後膖脹爛
臭。如是不淨甚成可惡。此上是身念處觀
次復觀受心法等者。抄云。次受心法。即是受
心法念處觀也。應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
法無我。如是觀時離我性四倒。謂觀身不
淨得離淨倒乃至觀法無我得離我倒。
故下結云。於身之扼縛得蘇息處也
衆相現前等者。所寄齊或云不生貪愛或
云離我性。皆是遮情義。然相現即表徳謂。
既遮表大異。何令相同乎。恐以第三能寄
齊於瑜伽境不生愛慢義可同此。如何。
謂遮表雖異義理終同。三昧現前是妄執制
伏故歟。又下文以顯深位配密淺位歟。故
伏寄斷也。私案。今疏多存亂達。謂以下不
生愛慢一句安今衆相現前時下讀之。所
謂於瑜伽境界乃至心不可得文全同於陰界
乃至我不可得之言。又不生愛慢齊前不
生貪愛故。若不爾者違文理。故先違文者
疏第一云。復次如聲聞人。初觀陰界入時
求我皆不可得。眞言菩薩亦如是。初觀陰
界入時求心皆不可得略抄准此文。第二無
畏以身不可得可齊我不可得也。又第四
以鏡像水月同十縁生句第五以心得自
在之用齊心王自在等也。又違理者我不可
得斷位。不生貪愛是伏位也。能寄齊又可同
耳。若迴文者文義相順能所無違矣
經若於取蘊所集我身者。鈔云。蘊者積聚而
爲體故。取謂執取。凡夫執取以爲我故。身
者依止。我所依故意云。身者指取蘊。此五
蘊是我所依故爲言唯識論云。體・依・聚義總
説名身義中今取依義云身也。或云
身者體義。體云身故我即身也。何還指蘊
耶。私云。身者聚集義。即指上取蘊所集。故
次下釋云。何況此積集中而有我耶又云。
於陰界入中種種分拆推求我不可得
兩處倶但云我。不云我身。故知身名所依
五蘊聚集也。問。上擧取蘊我身下云捨
自色像。色像如次指上取蘊我身也。若爾
我即身也。何。答。我是積集上計故取蘊所
集我及身爲言此中分拆身斷我故云捨自
色像也。捨未必斷故。光云斷・捨義別
蘊者。光記第一云。此取蘊亦名爲蘊。蘊從
取生故名取蘊。從因爲名。煩惱名取。能執
取故。蘊於取蘊蘊能生取故名取蘊略抄
捨自色像觀者。鈔云。言捨自色像觀者。自
色蘊也。像即我也。雙離稱捨
種種分拆推求等者。問。分*拆三科觀蘊
無性。亦是*拆法空。何但云唯蘊無我耶。
答。雖分*拆推求非空極微色法刹那心法
體。故倶舍云。三世實有法體恒有故知今
此分*拆爲遣我故云分*拆推求我不可得
也。若爾何同法無畏空極微刹那體*拆法
空乎。疏第二釋寂然界云。乃至分分破*拆
之至於隣虚亦不可得又或釋云。數存隣
虚。論破隣虚云云數・論如次毘曇・成實也。
疏中寂然同成實故引證耳。又觀蘊無性
亦爲遮我。非無性空義歟。故疏第二云。聲
聞經中雖説此五喩而意明無我。今此中
五喩意明諸蘊性空此中以聲聞經成今
無畏意也。又今蘊無性者。菩提心論云。知
四大五陰畢竟磨滅深起厭離破衆生執
衆生執者即人執也。問。譬説若無樹者影
由何生若言蘊不空我滅者法譬不齊
乎。若言樹有影滅者有世間相違過耶。
答。以積集離散且類樹無歟。又譬取少分
故無過。又寂然界雖大乘樹空觀屬小乘
歟。嘉祥二諦章下云。小乘人*拆色空觀。大
乘人即色空觀。小乘人*拆色空。大乘人色
本性空私案。大小合有四重。謂小乘有二。
毘曇*拆法空我。成實破極微空法。大乘
又二。相宗見諸法如幻空法。性宗觀諸法
不生空法。起信論云。以五陰法自性不生
本來涅槃故前二*拆法空後二體法空

如上所説乃至證湛寂等者。經云。謂如是解
唯蘊無我。根・境・界淹留修行・拔業・煩惱株
杌無明種子生十二因縁。離建立宗等。如
是湛寂一切外道所不能知。先佛宣説離
一切過疏第二
釋之
一切分段中等者。鈔云。一分一段名爲分段。
所謂從縁生法待因縁成。必有分段差別
之相。上疏云。即是摩訶般若中歴法廣明者
是也。如於陰界入分*拆求心不可得當
知六度萬行乃至一切總持三昧門中種種
求心亦不可得等。由此觀故所有一切我愛
慢等皆永不生。故云一切分段中等也
經若害蘊住法攀縁者。此中蘊者指前無畏
云唯蘊。故又今釋云心住蘊中是也。害
者擧今無畏用。住法攀縁者顯今無畏體。所
謂法者法空觀解即十縁生句觀也。故釋云
諸蘊即空又云法謂十縁生句也。大疏抄云。
離違順八心終無畏門蘇息處即十縁生
句也文
此法
空觀解猶約偏眞理故云攀縁也。故疏第
一釋此心云。由約偏眞理作此平等觀耳
於法得蘇息處者。今此於法者釋經住法
也。是能害十縁生句法也。問。上文云。於所
害我得蘇息。今何云能害耶。答。得蘇息
隨宜。今文同第五無畏釋。二句如次配下
文上法所害下法無我能治也。前文同第六
無畏釋。未必一同歟
爾時約幻炎等者。初劫經文云。祕密主。彼
出世間心住蘊中。有如是惠隨生。若於蘊
等發起離著。當觀察聚沫・浮泡・芭蕉・陽
炎・幻等而得解脱。謂蘊處界諸執能執皆
離法性。如是證寂然界。是名出世間心。祕
密主。彼離違順八心相續業煩惱網。是起越
一劫瑜祇行疏第二云。如前所説種子・
根・疱等及歸依三寶爲人天乘。行齊絶善
法皆名順世八心。若三乘初發道意迄至
拔業煩惱根本無明種子生十二因縁名
違世八心乃至大乘行者了達諸蘊性空
故於一切法都無所取亦無所捨。雙離
違順八心我蘊兩倒二種業煩惱網。是名超
越一劫瑜祇行私云。准上經文。今幻炎
等者逆次擧二喩等上三喩歟。又准釋法
謂十縁生句。十喩中順次擧初二等餘八
歟。二義中前説爲勝。今釋文全同初劫文
故。又十喩但局第三劫。云深修故。又初劫
中應無乾闥婆城喩故。又聚沬芭蕉十喩中
無故。但十喩者言總故。例如指第二劫六
喩云前十喩耳。問。疏第二。以寂然界同
成實。然彼論中説乾城喩。又疏第七云。若
以十縁三句觀諸蘊無性無生。即是菩薩
三昧同今能寄齊云無性無生。似釋寂然
界菩薩。如何。答。乾城顯體法空故初劫
*拆法空不可用之。但至成實論者。嘉祥
法華義疏云。三藏中所以不説揵城者爲
三藏不説一切法平等本性寂。*乃至而成
實論亦有此喩者引菩薩藏中譬就小乘
法中釋今寂然雖但大乘猶是*拆法空故
同小乘義歟。又第七釋者對佛地三昧云
菩薩三昧。可通第二三劫菩薩也。問。智
論第六云。復一切聲聞法中無揵闥婆城喩。
有種種無常譬喩。色如聚沬受如泡。想如
野馬。行如芭蕉。識如幻第三喩與今經
相違。相何。答。擧能迷顯所迷歟。或野馬
者遊絲也。陽炎遊絲相似故經論互擧歟。委
至下可辨耳。問。今此無畏十住心中當
何心耶。答。先哲異義不同云云般若僧正
義云。第三四無畏如次四五住心云云信證僧
正義同之。濟暹僧都義第六住心攝也。朝譽
上人義云第五住心攝云云私云。兩僧正説
雖可依用聊違疏家及宗家釋。大師以湛
寂經疏文證唯蘊拔業。何以證寂然界云
第五住心耶。又大師擧十綱攝衆毛云云
以毛目爲綱領乎。又濟暹義亦非理。初二
劫大別故。又朝譽義違漸過二乘境界文。大
小大異以劣攝勝乎。然終義爲勝歟。疏云。
行者未過此劫與辟支佛位齊又云。合
論一僧祇劫但至過二乘文者今菩薩同
極上利根人過中下類故云爾。故義釋云。
證寂然界深位縁覺云云又大小雖異。偏眞理
同故相攝矣。又疏第七云。若了知唯蘊無我
乃至證寂然界時。當約我・人・衆生・壽者本
不生故。明種種法門。以五喩觀察性空時。
當約諸蘊本不生故。明種種法門准此
文。似縁覺云寂然界歟。然此人無我攝
故異法無畏耳。又義釋第五十卷本末釋縁
覺眞言云。縛是語言道斷義。以辟支佛智
惠深利見一切集法皆是滅法。故名爲證寂
然界。住此三昧時觀諸法如炎相無宣説
名曰極滅語言三昧准此文疏第七卷文
亦寂然界名縁覺歟。或又義釋指湛寂云
寂然界歟十四
本同
密抄云。若拔業*乃至三障盡
時名證寂然界又准一切集法皆是滅法
幷諸法如涅槃相文。縁覺亦斷一分法執
歟。此觀門是法執能治故。故起信論云。以
五陰法自性不生本來涅槃故知縁覺智
惠深利故亦斷法執同寂然菩薩悟。故云
證寂然界也。疏第二釋寂然界菩薩云。行
者未過此却與辟支佛位齊時名爲極
無言説處但第七卷釋者。我人不生約
唯蘊。諸蘊不生釋寂然故無違。故知兩
僧正倶以第四無畏爲拔業心合義釋等
意矣。問。縁覺斷法執。於今宗依憑安在
乎。答。疏第二釋寂然菩薩云。然所觀人
法倶空與成實諸宗未甚懸絶嘉祥釋云。
成實具明二

又第七云。辟支佛智惠深利故能以總別
之相深觀察之見一切集法皆是滅法。此
與聲聞異也此中能觀行相總別相者。總
觀是通聲聞。遣人我行相故。別觀局縁覺。
斷法執觀門故。觀集法是滅法即是也。應
知於諸法執總相云人我執別相云法
執。故從彼能觀行相又云總別之相也。又
住心論五引今疏文畢合同性經。習氣者
不染無知。當大乘所知障。當知依此等文
利根縁覺斷法執同寂然菩薩也。又嘉祥
三論玄云。於小乘内自分三品。一者倶不
得二空如犢子部*乃至下根人也。二者薩
衞之流。倶得人空不得法空。爲次根人
也。三譬喩訶梨之流。具得二空爲上根人
准此釋。漸過二乘境界者。同寂然上
根人過中下二類故云也。又密抄釋又縁覺
法執斷位云證寂然界也。故次下釋云。即初
劫滿也若人執斷位何云滿矣。又義。寂然
菩薩是偏眞理故小乘攝也。法執斷大乘行
故大乘攝別住心不立。又偏眞故非大乘。大
乘行故非小乘偏難指屬。故立一種無畏
也。宗家疏家皆有由耳。又義。十住心專依
大日經菩提心論立之。然經中因別意趣
雖立寂然論中判性相故無寂然心。故依
論法相擧十綱攝經衆毛也。小乘釋云率
多覽言因別意趣阿毘達摩依法相説。可
引作證耳
經若害法住無縁者。謂法者前十縁生句即
*拆法空觀也。害及無縁者今體法空觀即法
無我無畏也。無縁乘義如先辨矣
疏心外有無影像等者。唯識論第九云。若時
於所縁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
相。故論曰。若時菩薩於所縁境無分別智
都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爾時乃名
實住唯識眞勝義性*乃至有義。此智二分倶
*乃至有義。此智相見倶有*乃至有義。此
智見有相無*乃至。云云私云。准此文。依第
二師義云心外有影像依第三師義云心
外無影像。此中心者見分。影像者相分也。四
分中約相分云外後三分云内之義故云
心外影像也。又義。疏第二釋第二劫云。行
者解諸蘊唯心*乃至非但見有不明亦復
見空未盡。今以如幻等門照有空不二。而
人法二空之相亦不當心准此釋者初劫
觀解有無未明故。有無影像似有所得。第
二劫二空相不當心故。云智都無所得也」
心王自在覺本不生者。私云。前文依經顯相
釋他縁心義。今三句依經密意。成覺心乘
旨也。故大師引第二劫終心王自在覺自心
本不生文證第七住心也。問。前發無縁乘
心法無我性文但明第六心。今住無縁法無
我句何兼第七心耶。答。前文中經中自有
覺心乘別文。故無縁乘心等句局他縁心。
今經文無第七別文。故意含第七也。又義
云。前總即別名局第六。例如色處等。今文
通二種住心。無縁法無我大乘通相故。或云。
今文但説第六顯第七。疏釋示此意也。或
云。前文今文倶通二種心也。前文通二心
總句故。或云。今文經疏倶局第六也。般若
寺抄云。第五無畏他縁心。第六無畏攝覺心・
一道・極無三心也取意私云。經中無第七則
能寄齊心得自在待何寄齊。何得言擬外
迹顯修證耶。次前文云。通二心者違經・
疏及大師釋。經中二段標釋別故。又疏中釋
無縁乘義用深密經意故云阿陀那深細
識故。又大師但第六心引此文。故後義非
理。又違疏及大師釋。五六無畏如次當第
二三劫。疏上文中。第二三劫各存二心故。
何違彼五存一六含三耶。又大師以覺心
不生但爲第七不證第六。故最初義爲勝
而已。又第三義祖師釋義也。非無起盡。疏
下釋中。觀蘊阿頼耶覺心不生攝深密八識
三無性極無自性心攝華嚴般若取意又菩
提心論。相説置第六旨陳攝三心。同法性
縁起宗故也
我之與蘊法及無縁等者。我者。初二無畏。人
我未斷礦。此釋經一切蘊處界能執所執我
壽命文。蘊者。第三無畏。唯蘊無我義故。此
釋經等一字。或却釋一切蘊處界句也。等
字屬前我。衆生作者等我非一故。法者第
四無畏。*拆法空故。即釋經法字也。無縁者。
第五無畏。發無縁乘心故。即釋經無縁二
字也。皆同一性者釋經自性無性句。故疏
釋云。所謂自性無性初言謂觀自心畢竟
空性者釋經空一字也。當知觀自心空性
時。悟我蘊等諸法同一性故。云此空智生
當得一切法等也。疏此空智生者釋經此
空智生。即是時極無自性心生也者釋當得
法一切平等文也。於業下重釋平等性義。爾
時下成空智生義也。故知空智・同性似斷
證異。即如次第八九二心也。故大師以於
業煩惱等文證第九以離有爲無爲界證
第八。可悉之。然此空智・同性實同時故。釋
文前後隨宜歟。又義。皆同一性者釋經自性
無性句。故云所謂自性無性。是第八心也。故
疏第二云。若無自性即是本不生此空智
生者指經文。即是時極無自性心生也者釋
也第九心也。故住心論云。等空心初起
若寺疏抄一云。經若復一切至得一切法自
性平等無畏者。觀心畢竟空性時。我之蘊・
法及無縁皆同一性。如是解自心本不生即
亦解一道又解無自性。此覺心不生・一道・極
無自性三種住心也
 此釋今無畏中明三心也。或云五智房
文。此空智生者但説第八心也。今經略本
故但説一心。然疏中。以具本意釋是時極
無自性心生兼第九也。或云月房此空智
生一句並明二心。約空智初後故。且約滿
云是時極無自性心生也
爾時於有爲無爲界等者。於今此所離有爲
無爲界可有二意。若約住心次第亦有二。
一者今極無所離故。第八猶有爲無爲界攝
歟。故經一文含即離二義。例如一法二義文
含門法矣。二者上兼下故。第九亦離第八
所離故。爲極無所離。故有爲無爲界唯隔歴
養也。二者疏意未必分二心。故但極無所離
也。故下不思議幻文云。欲離有爲無爲界故
乃至而業煩惱具依
都無所縛亦無所脱者。經云。於業・煩惱解
脱而業煩惱具依疏第二云。行者解脱一
切業煩惱時即知一切業煩惱無非佛事本
自無有縛令誰解脱耶私云。案經・疏意
於業煩惱解脱故云都無所縛。而業煩惱具
依故云亦無解脱也。無縛無脱故一切法自
性平等也
即是眞言行者等者。且有二意。一者准前五
無畏。以一切法平等寄齊虚空無垢菩提
心故云即是等也。顯密雖異悟分齊同故
云爾也。大師釋中。第三劫又有淺略深祕
故。般若寺釋如下引。二者第六無畏無能所
寄齊。第六無畏即眞言行者淨菩提心故云
即是也。是以第三劫中云眞言門修行菩薩
行等也。或又初地證理位故。顯行人入此
位迴心成密人。故猶如天台云初地初住
證道同圓耳。大疏抄云。經*乃至謂觀自心畢
竟空寂時。我之蘊法及無縁皆同一性。如是
解心本不生。即亦解一道。又解極無自性
*乃至爾時於有爲無爲界離扼縛得蘇息
處。即眞言行人得無垢菩提心時位與此齊
又云。六無畏者。一善無畏*乃至六一切
法自性平等無畏也可悉約修眞言密教時
有此六位。一依止三昧三密修行位。二本尊
色相現前位。三於法不生愛慢位。四覺法
性無生位。五得心自在勝用位。六淨菩提
心法用位也第六無畏出能寄齊心。又分
疏文爲能所寄齊矣
然此心在纒出纒皆畢竟無相者。眞言行者
初此淨菩提心也。謂於此菩提心有遮表二
義。遮情無相似同一道極無無相空理故云
即是*乃至無相也。上言謂觀自心畢竟空性
者一道極無玄底一心無相極理也。以彼畢
竟空性同此畢竟無相故云即是也。故寶
鑰下云。謂無相虚空相及非青非黄等言並
是明法身眞如一道無爲之眞理。佛説此名
法明道。智度名入佛道初門。言佛道者
指金剛界宮大曼荼羅佛。對諸顯教是究竟
理智法身。望眞言門是則初門第八
心也
又云。
等空之心於是始起寂滅之果果還爲因。是
因是心望前顯教極果於後祕心初心。初發
心時便成正覺。宜其然也第九
心也
然無相言
雖同。空性意是異。顯乘應化言語不及故云
無相也。密宗法身如義破執故云無相也。
此無相者顯教如來不能觀見。故云以如來
五眼等也。又約表徳義者。無相不具故云
無相。故疏第十九云。佛法離諸相而以方
便具足一切善功徳神力不思議種種境界。
即相無相而具一切相。即縁無縁具一切
縁。非謂但空直無所有而已也私云。遠
離九種迷情妄假相故云離諸相也。以三
密方便具足四曼本有功徳故云而以方便
等也。故大師住心論第三云。若入阿字門
悉離一切相。離相之相無相不具顯乘如
來不知無相不具義故。今此無相是不得
九種妄假像貎故。云尚不能得其像貎也。
故密嚴院古徳云。色有二。謂妄假・眞實。眞
實者非諸識所變影像三乘非一心縁起色
一乘法佛法爾三色性佛性然四曼也取意
云。眞言如來。遮情門時密佛。又不得像貎
故此義非理。雖知菩提心體破執故云不
得像貎者。況餘生滅中人句又可然乎。若
實不知破執則自宗佛知自證三菩提。豈不
知初地菩提心乎。故知顯如來耳
皆是擬儀外迹等者。鈔云。今所以明三劫
六無畏者。若不作如是對辨恐常情各翫
先習不能覺其微妙。但擬度外事之形迹
以顯修證之淺深也大疏抄第一云。意珠
有三時。況内心三妄執。此以外相與内心
故爾云也又上釋云。凡有三時。一珠在衢
路時。二見相雋生時。三洗垢磨瑩時。以此
三時相配三妄執私云。此釋未必顯云
外迹歟。或云。今心相者眞言行者心相故。
謂以行者心。相外相知内性修證也爲言
次下釋云。見烟之相可以比知火性
云。擬顯乘外迹之心相顯密乘修證之心
相也爲言故疏第二云。此經從淺至深廣明
心相。皆爲開示菩提心本末因縁本末如
次密顯二種故。私云。如上義是以六無畏
淺祕兩釋或如次爲眞言心相外内或爲
顯密二宗也。經文説淺略疏釋加深祕。然
今釋偏釋經文。何所加自釋云以明修證
之深淺乎。故知經中文順顯外迹而意顯
密修證也爲言故當卷下文云具縁品然以解
二種義故得阿闍梨名。所謂淺略深奧分
二。若觀前人未有深解之機則順常途隨
文爲釋。若已成就利根智惠則當演暢
深密而教授之。今還以此二分釋阿闍梨
義。若於此曼荼羅種種支分乃至一切諸尊
眞言手印觀行悉地皆悉通達得傳教灌頂。
是名阿闍梨。若度違順八心證寂然界。是
名阿闍梨。若已心王自在覺自心本不生名
阿闍梨。若生極無自性心得入如上曼荼
羅海會名阿闍梨私云此中傳教阿闍梨
存善・身二種阿闍梨歟。故當卷上文云。如
初無畏時以聲字觀修曼荼羅行第二無畏
於有相觀中修曼荼羅行此六無畏阿闍
梨隨常途作釋。鈍機漸入次第也。既云修
曼荼羅行。又行傅教灌頂阿闍梨。此即五種
昧中第四三昧耶歟。若爾經所説六無畏
誰云顯乎。又云寂然界阿闍梨等不可云
深祕利根行也。況經中既問眞言行者心相。
答説擧但顯心乎。故知經中但擧淺略鈍機
密行。疏釋加深祕利根深行也。斯則以眞
利鈍行爲能所寄齊也。但鈍機所行無
畏中順顯作釋故。顯密差別自顯故。又云。
言顯爲所寄齊無違。故大師釋云。今依此
經顯眞言行者住心次第。顯密二教差別亦
在此中以三劫淺略文證住心作此釋
良有以也。意云。已明見顯烟之相可以比
知密之火性爲言又云此淺祕二義下所
擧劣惠深惠二機所行也。故具縁品云。於
當來世時劣惠諸衆生以癡愛自蔽唯依於
有相疏第四云。傳法之人當善識根縁。
若著相之人而輒爾爲説甚深空義増其不
信。若利根深智而輒授以淺略法門則以爲
不順無爲正道而生輕慢略抄又經第七卷
説有相行儀畢云。次説無相最殊勝。具信
解者所觀察。若眞言乘深惠人此生悉求無
上果。*乃至甚深無相法劣惠所不堪爲應彼
等故兼存有相説此文明有相無相如次
劣深二機所行也。故知今文順常途作釋
擬儀擇地造壇等有爲事迹而顯修證深淺
爲言故疏第四釋有相曼荼云。如來以世
間因縁事相擬儀況喩不思議法界以俯逮
郡機。勇進修行自見心明道略抄今擬儀外
迹等釋同此釋矣
上已明見烟之相*等者。此文有二意。一者
結成前無畏。就中亦有三。一者顯云烟。密
云火。二者密行中有淺深二行故如次類
烟火也。三者眞言淺略行隨如常烟相顯
眞宗火性故云爾也。二者十縁生句來由
也。所謂地前六無畏位分寄齊如常故未
離待對。地上十縁生觀門離待對故今釋
云更欲如何表示耶。上釋中第二釋初地治
地行云。從此無有待對出過心量不思議
故知上已明見六無畏烟之相竟。更可
比知十縁生句火性也爲言例如道火前相
故亦名燸云云又暹僧都義云。謂以極無自
性心菩提心因海煙相而可比知法佛境界
性海火性也云云又私云。以初地淨菩提心
之烟相而可比知妙覺自證三菩提之火性
爲言
但知心垢盡處等者。謂初地淨菩提心位三
妄盡處故云爾。非謂盡微細妄執也故下
釋云。菩薩亦如是。依心進行故名此心爲
地。以心尚有所依故未名正遍知。如來
已度微細戲論。進修都息故名超越心地也
又菩提心論云。既破人法上執。雖能正
見眞實之智。或爲無始間隔未能證於如
來一切智智人法上執者三妄也。故疏第
一云。初發心時直觀自心。人法戲論淨若虚
略抄無始間隔者微細妄執也。又大師釋
第九心云心外礦垢於是悉盡又釋第十
心云ma@t惠眼破無明昏夜無明又微細
妄執也。又義云。十地因滿位三妄斷故云
爾。故祕藏記云。越三妄是十地究竟。過此
修上上方便斷微細妄執至佛果故
義云。等覺因滿四妄斷盡故云爾。故疏第三
云。乃至爲一生補處菩薩。擇去心中無明
父母極細之垢亦名治地無明父母者微
細妄執也。問。以六無畏配地位方如何。答。
鈔云第一無畏即當十信已前。第二無畏即
當十信位也。第三無我無畏即當十住十行
位也。第四法無畏即當十迴向四加行位。第
五法無我無畏即當初地至八地已前位也。
第六一切法自性平等無畏即當八地已去
位也略抄第二釋意開行配第二無畏。
信當善無畏耳。今謂不爾。今此無畏約三
劫對明。三劫既滿但至初地。六無畏何通
十地耶。況下文云。經第一具縁品云。漸次證
入大悲發生三摩地疏第三云。漸次證入
者如初無畏時以聲字觀修曼荼羅行。第二
無畏於有相觀中修曼荼羅行。第三無畏
於唯蘊無我心中修曼荼羅行。第四無畏
於法縁心中修曼荼羅行。第五無畏於無
縁心中修曼荼羅行。第六無畏於平等心
中修曼荼羅行。離垢地已去各於自地觀心
中修曼荼羅行。略以行位分之已。作十六
重深淺不同此文意第六無畏於初地論
之也。釋六無畏修行相畢云離垢地已去
於自地觀心中修行故。故上釋第六無
畏云。即是眞言行者虚空無垢菩提心也
虚空無垢菩提心是初地徳故。故疏第二云。
初地菩薩得此虚空無垢菩提心此等釋
明鏡。何通二地已上乎。問。抄釋非無起
盡。疏第六釋八地三昧道云。以一切菩薩初
度第七地時上不見諸佛可求下不見
衆生可度。謂是住大涅槃。於萬行休息。爾
時十方諸佛以此三昧道發起其心得度
菩提心難地又疏第二釋第三劫行云。行
者初觀空性時覺一切法皆入心之實際。下
不見衆生可度上不見諸佛可求。爾時萬
行休息。謂爲究竟。*乃至爾時十方諸佛同時
現前而勸喩之。以蒙佛教授故轉生極無
自性心兩釋文義既同。明知第三劫在八
地上也。然第六無畏亦第三劫行也。故知抄
釋依此等意云第五無畏從初地至七地
第六無畏在八地以上耳。但至十六重玄
者抄釋此事云。又解謂。漸次證入而有二
種。初約六無畏從因至果以爲漸次。後約
十地從因至果以爲漸次。二門併影總有
十六。非次第修行經十六位也者如
何。答。十六重玄從淺至深一門漸次昇進
義也。何猥云二門別擧耶。故疏次下釋云。
略以行位分之已作十六重深淺不同。*乃
其中從因向果則三密方便展轉不同。容
極至心王大海方一味無別耳既云十六
重深淺。何云二門別擧耶。若二門別擧者
應六重極在佛果十重初在初地。然第六
終初地十重始第二地。豈非一相續位分
乎。故知六無畏爲六重。從地前至初地自
二地至佛果爲十重也。故疏下釋云*乃至
若生極無自性心得入如上曼荼羅海會。
名阿闍梨從此復有十重深行。*乃至復次
毘盧遮那是名阿闍梨又抄第四云。疏離
垢地已去各於自地觀心中曼荼羅者。以初
地菩薩入三世平等與第六平等無畏無
異。故取二地已上乃至佛地足前六種無
畏故成十六重玄義也但至第二文者
隣彼釋而釋云。即是初入此信解地。下釋
至此不思議地乃名眞離二乘地也第三劫
解脱在初地明鏡者歟。又至第六釋者。又
彼釋下云。如上所説一生補處及八地三昧
是約教道法門作如此説耳。然祕密乘人
*乃至從初發心時即具行大空三昧。其謂不
然則於一生之中不能頓滿諸地也
知第三劫在八地。者教道寄顯之假説。非證
道修得之實談也。仍無失。或云朝譽今私解
云。疏云。第六無畏於平等心中修曼荼羅
行離垢地已去各於自地觀心中修曼
羅行此文無爭指初地。言第六無畏而
二地已去乃至佛地立十重玄也。但疏釋六
無畏中佛還約前三劫作差降。對明者理
實約初劫及第二劫之初論六無畏。今約
二劫者付三瑜祇行門。於前二劫中
説此無畏故言總意別以爲此釋耳。若成
此意者經漸次證入之文疏作十六重深淺
不同之釋。巧相叶乎云云私云。此義非理。
第六第三劫倶云極無自性心。豈第六無畏
降第二劫乎。問。以六無畏配十住心方
如何。答。般若寺抄云。第一二三四五無畏
如次第二三四五六住心也。第六無畏中含
第七八九三種住心也取意問。第二四念住觀
何當天乘。第四證寂然界超縁覺位。第七
住心第二劫攝。何安第六無畏耶。攝答。
祖師判文非無起盡。故下文云。第二無畏
於有相觀中修曼荼羅行然疏第七釋世
間三昧云。如行者初住有相瑜伽則世間
三昧有相觀文同有相瑜伽。然大師以世
間三昧道文證第三住心矣。故知以第二無
畏配第三住心也。又疏第七云。若了知唯
蘊無我乃至證寂然界時。當約我・人・衆生・
壽者本不生故明種種法門既以寂然界
屬人空分。非爲縁覺。上唯蘊無我即聲聞
故。又極上利根縁覺度一重法倒歟。故相配
矣。義釋云。寂然界是深位縁覺云云。可見
正文
又疏
第三云。如説觀蘊阿頼耶覺自心本不生即
攝諸經八識三無性義八識三無性他縁
乘法門。故疏第二云。即楞伽・解深密等經八
識三性三無性皆是此意故以第五無畏
唯配第六住心也。又疏第三云。如説極
無自性心十縁生句即攝花嚴般若種種不
思議境界皆入其中既以般若攝極無
自性句。故第六無畏中攝他縁心也。故
菩提心論旨陳段含七八九三種住心引可
爲證矣。故知祖師釋義深相叶疏家宗家
等釋耳。凡酌東寺之末流之人拾小野之
遺塵之輩。誰不仰信。誰不依憑。雖然私
立義云。善無畏第二三住心也。故釋云。今此
中意明十善業道。*乃至漸受三歸戒於無
量世生人天中大師第二第三心判人天
乘教故。身及無我二無畏各通唯蘊・拔業
四念住觀亦通二乘觀門。故第四無畏或攝
第五或攝第六也。又義云。第二聲聞七方
便。第三聲聞四果。又第三第四縁覺攝也。第
五他縁覺心。疏文分明也。第六一道極無。是
約第二第三劫義故。但第二無畏有相觀
者。抄第四云。第二無畏有相觀者。謂四念
處觀。即眞言行者本尊三昧衆相現前故
有相瑜伽者世間三昧故云有相。又繋屬他
主故云有相歟。名言雖同義意是異也。又
第七釋者證寂然名雖屬人空。彼行相下別
釋。故疏云。以五喩觀察性空時。當約諸
蘊本不生故明種種法門又第三卷四心
義釋者。上擧他縁覺心二心畢且付他縁
心作釋歟。或云。八識他縁。三無性覺心云云
又至次下句者。以般若大小無礙義且同
華嚴。非取三論義也。菩提心論且約性相
二宗義屬相説旨陳別意歟
是略答前問中修行句也者。問。經文云一
切心相。何云修行句耶。答。且有二義。一
者既云遍知心相。是以十縁生義觀法界
衆生界一切心相皆能了知故。所觀境界心
相而非行者心相故。今見一切心相觀十
縁生義故。云修行句也。故下釋云。若於一
念心中乃至以皆從縁故。即空即假即中故
二者心相句有總別二義。今約總義修行
等句皆云心相歟。故此品結云。已説淨菩
提心諸心相竟
如下文萬行方便等者。謂指具縁品等所説
也。故下釋云。從此已下明進修方便及悉
地果生也又云。上品已約種種心相對辨
一切智心竟。然此妙果以何方便而能得
至耶。故此品次明入曼荼羅行法。具衆縁
支分及所要眞言皆於此中廣明。譬如已
知乳酪有醍醐性即教令具諸器物方便
攅搖。以從縁起故當知不異十縁生句也
依此文萬行即方便也。進修方便故
是故當知最爲旨要等者。此文意十縁生句
爲眞言行者最要觀矣。問。若爾如何祕藏
記云。如境界中見界會聖衆及餘一切事皆
當入十縁生句觀察。不信而信之。唯當毎
係心於本不生際無留所現境云云又云。
於十喩觀密嚴海會眼前時。觀如陽炎。其
心如何。若思是至極。其意留著。又作慢心。
譬如磨鏡時見現小影像停留時遂不成
實鏡云云若此觀至要一向可信。何云不信
而信。又若思至極有過。何云留意思之耶。
答。中川上人義云。既萬行方便淨除心垢
必藉此觀。豈非旨要。而因縁生法即是假
相即是法界。若纔見假相不知法界思假
相爲至極之時。則有留著慢心過失。故言
見所現境不可信是法界至極。但可信是
至極之假勿留假相當係心至極也。本不
生際即是法界至極故云云
然統論此品中十縁生句略有三種者。或云。
今所説十縁生句有三重也。三重同云十
喩故。云次下文云。摩訶般若中十喩亦具
含三意此文意見於一種十喩含三意
矣。今謂不爾。既云統論此品中應盡一品
所説諸喩。既云深修觀察。非待初二劫五
六喩乎。故釋云。今此中十喩云深修觀察
者即是意明第三重又云眞言門修行菩
薩行可局第三劫。第三劫中目眞言門修
行菩薩行故。又於今十喩作二釋中。無
通初二劫之釋故。但至云十喩者或言總
也。或帶數義也。或順華嚴宗立増減十故。
又般若所説廣。何無五六喩。今十喩言總含。
闕五六喩耶。故疏第二明五喩畢如大般
若中説又智論第六云。復一切聲聞法中
無揵闥婆城喩。有種種餘無常譬喩。色如
聚沬。受如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如幻
能釋論有五喩。所釋經豈廢其義乎。況
既云聲聞法中無揵闥城喩。定知今十喩不
通初劫也。五喩義既成則六喩義何無乎。
或云。今十喩有三重也。今十喩眞言行者
所用故。若初劫若第二劫皆眞言行者用此
十喩也。但五喩六喩皆所寄齊觀故非眞言
行者所用也。但統論此品等者寄五六喩
顯密觀十喩故云爾。意明第三重者示深
修義也
以心沒蘊中等者。運和尚云。且約初幻有
即心幻・即蘊幻・即不思議幻。即心幻者以
心喩幻。即蘊幻者以五蘊喩幻。即不思
議幻者以諸佛聖人比幻實範阿字義
第四引之
謂以
心沒蘊中者。三劫中初劫初心湛寂心也。六
無畏中第三無畏也。十住心中四五住心也。
欲對治實法故等者。初劫後心寂然心也。無
畏中第四無畏也。住心中第五攝。或第六初
心歟。此心度一重法倒故云對治實法故。
觀五喩故云觀此十縁生句。達諸法即空
故云即空之幻也。故疏第二云。行者如是
觀察時。從無性門達諸法即空得離一重
法倒了知心性。乃至名證寂然界經云。
彼出世間心住蘊中。乃至若於蘊等發起離
著。當觀察聚沬・泡・芭蕉・陽炎・幻等皆離
法性
以心沒法中等者。初劫寂然心即第四法無
畏也。上文云。法謂十縁生句也者是也。寂
然心沒寂然空理故云心沒法中也。此理
猶屬偏眞之理故云境界攀縁。謂境界者理
異名。攀縁者偏義也。觀察蘊阿頼耶知自
性如幻炎等時。離境界攀縁故。云對治境
乃至十縁生句也。謂十縁生句者第二六喩
也。至此心時觀陀那深細了三界唯心。故
云蘊阿頼耶即心之幻是也。故疏第二云。
至此僧祇始能觀察阿陀那深細之識解
了三界唯心心外更無一法而可得者
此能治心住心中第六他縁乘也
以心沒心實際中等者。諸本不同。或本云。
以心深著心實際中云云或本著字下有沒字。
或但云著沒無深字矣。有二意一者心實
際者三劫中第二劫未無畏中第五無畏終。
十住心中第七住心也。所謂即心幻既以初
劫即空爲所離。第三劫又以第二劫心可
爲所離也。又能治文云。欲離有爲無爲界
大師以此文證第八心。故又不思議幻
但爲第九者今第八心何所攝乎。問。心實際
言名第二劫。經・疏何文乎。答。設雖無文。其
理極成何責之耶。況復覺苑師釋云。今此中
十喩復爲對治前劫心沒實際欲令離有
爲無爲界故。觀十喩亦成戲論文是一今金
剛頂經云。住於如實際實惠・宗叡兩口決
云。三乘家極究竟位佛云云既云三乘究竟。
豈非覺心乘乎。是二又菩提心論云。當知一
切法空。已悟法本不生。心體自如不見身
心。住於寂滅平等究竟眞實之智令無退
大師以此文證第七住心即云心體
自如不見身心。非沒心實際義乎。是三又金
剛頂經中住如實際位云不見於身心住寂
滅平等究竟眞實智准菩提心論文又第
七住心也。是四依此等文理定知第七心也。
者第三劫初心第六無畏攝。十住心中第
八住心也。且又示文理成義。謂擧能治文
云。解脱一切業煩惱而業具依大師以此
文證第九心。故所治實際可第八心也
又疏第二云。若無自性即是本不生。本不
生即是心之實際。心實際亦復不可得。故曰
極無自心生也此文意。心實際者第八心
也。心實際不可得是極無故是二又云。行者
初觀空性時。覺一切法皆入心之實際*乃
爾時萬行休息。*乃至以蒙諸佛教授故轉
生極無自性心此文既驚第八生極無
是三金剛界儀軌云。想身證十地住於如
實際*乃至汝之所證處是一道清淨云云
如實際云一道清淨故是四住心論第九云。
驚一道於彈指覺無爲於未極准疏釋
以第八爲所驚故是五戒序云。覺心不生
人無自性故起一道如實心。一道如實人
蒙諸佛驚覺故發極無自性心第七無驚
第八有驚故是六依如是等文理故成心
實際第八義也。二義中後義爲勝。心實際
文名第八。疏文分明故。但會前文理者能
所治義不定。或兩劫相望。如即心幻。或於
一劫内成能所治。初後幻是也。初劫既然
也。第三劫何不然乎。又三重幻不盡三劫
心。擧一顯一。謂初劫擧寂然顯湛寂。第二
劫擧他縁顯不生。三界唯心他縁不及心
王自在故。第三劫擧極無顯一道也。又大
師以離有爲無爲界亦證第九。故知望第
九時第八還屬無爲等歟。故覺無爲於未
又覺苑釋第二三二劫中各不存二心
不知住心故。故指前劫也。口決釋三乘
家者小乘大乘一乘云三乘。故疏釋通達三
乘云。大小乘等文又香象釋大・小・一爲三
乘故。儀軌文云一道清淨。故菩提心論文文
同義異歟。或彼文不遮通第八歟。例如第
九又雖云自如未云心實際故無失。問。三
種幻配位方如何。答。a字義第四實範云。問。
三種幻何位之所觀耶。答。即空幻初劫。即心
第二劫。即不思議第三劫乃至如來地之所
觀也。問。初二幻如次初二劫所觀經文分明。
何以得知第三幻第三劫乃至如來之所
觀耶。答。疏云。今此中云深修觀察者。即是
意明第三重。*乃至復次言深修者。謂得淨
心已去從大悲生根乃至方便究竟其間
一一縁起皆當以十喩觀之。由所證轉深
故言深觀察也。*乃至是故唯有如來乃能
窮此十喩達其源底。此經所以次無垢菩
提心即明十喩者包括始終綜該諸地
故知第三重幻第三劫得淨心已去乃至
佛地之所觀也。問。經文云修菩薩行諸菩
薩。是擧因行人也。釋云佛答修行句非示
因行乎。況於果位無妄執。何用十喩觀乎。
答。或云。實示修行相是雖因位軌則所授
法豈果位無乎。況修上上方便斷微細妄
執時寧不用此觀乎。又釋論對治行相可
引證矣。云唯有如來乃能窮此。又下云毘盧
遮那以上上智觀盡其源底。又云以十縁生
句作無盡莊嚴。則此意也。私云。可局因歟。
云菩薩行云修行句故。但祕記釋者上上方
便句可存因滿也。上云十地究竟故。八九
十三地如次下中上三品也。因滿果滿爲上
上方便也。例如菩薩地盡句。故知。因滿斷
微細得佛果故云至佛果故也。又當卷下
云補處位斷無明父母之垢故釋論又理無
斷故不可依無性觀也。但窮此十喩者。因
行轉齊至佛果故云爾。又下釋者依因十
縁觀生上上智觀也。又以因十句作果徳
莊嚴也。然疏文次第十喩觀通因果故
文難消矣
即是意明第三重等者。鈔云。經深修觀察者。
對前二劫故名爲深。謂第一劫中即空之幻
是名爲淺。第二劫中即心幻亦名爲淺。今
第三劫中不思議幻故名深觀也略抄a字義
第四中川云。第三即不思議幻等云深修觀
察。有二深義。一望初二幻等云深。二淨心
已去所證轉深故云深。即是意明第三重者
初義也。謂得淨心已去等者後義也
以自心爲感佛心爲應者。大疏抄云。私若自
心著眞際時自心爲穢。是故感小。自心穢
故佛心應小。故悉地不成。*乃至自心佛心倶
畢竟淨是時有感有應。*乃至我心地淨本尊
月自顯言也謂行者信水淨則本尊影現
云感應也。又本尊影現云加行者信水能持
故云持。以加持逆次配感應耳。故即身義
云。加持者表如來大悲與衆生信心。佛日之
影現衆生心水曰加。行者心水能感佛日
名持
所喜見身者。若約四種身義者。受用・變化・
等流三身云所喜見身也。能現毘盧遮那是
自性身故。若約五種法身義者。自性。受用
等四身皆所現也。法界身爲能現故。故菩提
心論云。成大毘盧遮那佛自性身・受用身・變
化身・等流身此文既毘盧遮那外擧四身。
故又寶鑰下云。是法身大毘盧遮那如來與
自眷屬四種法身住金剛法界宮*乃至
云云
毘盧遮那外云眷屬四法身。故密嚴院先哲
引正位經禮懺文成五種法身義。可見九
字釋矣。又義云。能現所現倶通四種身。且
約自他利義作能所現假説歟。故二教論
云。此四種身具竪横二義。横即自利竪則
利他
即是法界等者。鈔云。疏即幻論遍一切等者。
如來金剛三乘之幻即是遍一切法界圓壇。
謂彼法界大曼荼中一一本尊皆是法界幖
幟。一遍一切名遍一切處。遍一切處論幻
者。謂遍一切處法界曼荼羅即是如來三密之
幻。皆本不生。四句求之倶不可得。即不思議
之幻也a字義第四云。疏云。今此境界爲
從自生耶。他生耶。共生。無因生耶。以中論
種種門觀之。生不可得而形聲宛然。即是法
界。論幻即幻。論法界即法界。論遍一切處
即遍一切處。論幻故名不可思議幻也。今行
者於一念淨心中通達如此塵沙四諦。空
則畢竟不生。有則盡其性相。中則擧體皆常。
以三法無宗相故名不思議幻。如四諦
者餘一切法門例耳云云十卷本云。即是即
即字十
四本無
法界論幻即幻論法界。即幻論遍一
切處即遍一切處論幻。故名不可思議幻
云云抄第四云。疏即幻論遍一切處等者
*乃至。云云。
前引
當知即不思議幻有二義。初義
兩本義釋其意全同。謂法界與幻互相即論。
亦幻與遍一切處互相即論抄釋後故名不
思議幻。疏文雖異其意返同。如來身語名
爲幻。空有性即是法界。圓壇爲遍一切處。
三法一體隨論異名。今即法界遍一切處
而論幻故名不思議幻。後義三本皆同。空即
畢竟不生者八不擧初一。有則盡其性相者。
十如出初二。中則擧體皆常者。是法界不動
也。幻有假諦即餘二諦而無*宗相故云即
不思議幻也云云觀義云。古文點如常。若私
訓者即法界論幻乃至即遍一切處論幻。
故名不思議幻也云云意顯三諦相即義也。
謂法界者眞如法界。即空諦也。幻者幻有。即
假諦也。遍一切有空不二。既中諦也云云
云。相即義宜其然也。但疏文初句云即是。
若爾訓釋不順文歟。不思議幻名專三諦
中依幻有故。可云論幻故名不思議幻
故。故知形聲宛然即是法界者。總先釋有空
不二義也。論幻即幻者一假一切假義也。論
法界即法界者一空一切空義也。論遍一切
處即遍一切處者一中一切中義也。論幻故
等者不思議三諦中今約不思議假諦故名
不思議幻也爲言故天台釋云。約如明空一
空一切空。點如明相一假一切假。就是論
中一中一切中。非一二三而一二三。不縱
不横。名爲實相又若無是字而有即法
界本則何無其義乎。三諦相即雖無偏頗。
今觀門假爲宗故從彼云不思幻也。故下
釋云。以皆從縁起即空即假即中既以縁
起爲三諦相即所由故抄釋牒文不順疏
文。未審
謂得淨心已去等者。深修觀察第二釋也。淨
心者初地也。起信論中名淨心地是也。大
乘義章十云。歡喜地者經中亦名淨心地也。
*乃至住此地時於眞如中證心清淨名淨
心地。又於三寶得清淨信亦名淨心
謂初地是淨菩提心位故云淨心也。三句中
菩提心爲因句也。二地至七地爲大悲句。
八地已上爲方便句也。故當卷下云。初入
淨菩提心門見法明道前七地以來爲大悲
萬行。無功用以去至如來一切智地名大悲
胎藏生略抄疏第二云。初地菩薩得此虚空
無垢菩提心。從二地以去増修大悲萬行。
至第八地以去皆名方便地略抄今釋與正
釋異者或云。前釋局第三劫即八九十地
也。今解意通第二劫。從初地至七地是第
二劫故。今謂不爾。初釋初地淨菩提心。三句
中局因句也。後釋通三句。廣亘十地故。若
初釋八地以上何不云轉深耶。又不思議幻
是第六無畏也。上文云。即是眞言行者虚空
無垢菩提心也豈有八地耶。違初地菩
薩得此虚空無垢菩提心文故。菩提心進在
究竟位乎。故知。三劫地前論之耳。問。若爾
實範義云。即不思議第三劫乃至如來地之
所觀云云如何。答。彼正釋復次通論故云爾。
今兩釋別説故無違矣
且如四諦等者。鈔云。且者不盡之辭。如即指
斥之語。法數誠多。但擧四諦。世界無量。直
示娑婆。蓋取一隅耳。故華嚴四諦品云*乃
諸佛子。苦聖諦此娑婆世界中或名罪或
名逼迫或名變異或名攀縁等乃至諸佛
子。若滅道聖諦此娑婆世界中或名一乘或
名趣寂等。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説四聖諦
有如是等四百億十千名*乃至彼密訓世界
中或名榮求根或名不出離。乃至十方無
量世界各有無量名。不可備擧。如彼廣説。
故云且如等
次三法無定相者。大疏抄第一云。此不思議
幻得成就時三心究竟。即是祕密行者所求
果耳。意者心中空・有・中道皆悉不生。以不
生故無有定相。故名不思議幻言也
云。三心者心中具三諦故約三諦云三心
也。凡今一句出三諦相即因成不思議義
也。不思議三諦有・空・中無定相不隔歴故
云爾也。天台止觀云。此三諦理不思議。無
決定性或云。至名爲不思議幻爲復次
釋終矣。或云。至達其源底。爲終矣。或云。
不可縷説爲終耳。私云。諸義皆非理。且如
四諦至達其源底者釋經當於眞言行通
達作證文也。故云通達如是塵沙四諦。又
云乃能窮此達其*源底也。次無垢菩提心
明其大歸耳者次下所釋十喩來由也。
故云且依釋論等耳。故知。故言深觀察也句
爲復次釋終也
次無垢菩提心等者。a字義云。言無垢菩提
心者。上云得淨心已去之淨心也。言十喩
者第三重也。謂所以次第六無畏即第三劫
淨心即明第三重十喩者。以淨心包始以
十喩括終。擧所觀顯其他故。始終即諸地
故也云云覺心云。有云。無垢菩提心者十喩以
前所説淨菩提心也。其菩提心已經三劫十
地無不通。今其次説十喩者如彼菩提心
通始終絯諸位。毎事縁成此觀云云行實
多不可説之云意也云云私云。今此十縁生
句包括三劫始終綜該信解諸地也爲言
通三劫十地位觸一切境成十縁生句觀
故云觸縁成觀也。問。今十喩歴事觀時所
喩各別耶。答。今經説所喩別也。然於一事
用多喩何遮之乎。依之第二劫六喩通觀
頼耶自性。初劫五喩各別如次觀五蘊無性
等。依之千手儀軌觀諸法虚假通用十喩
故。又金剛界儀軌觀煩惱等通用五喩。故
知。通別隨宜耳
包括始終綜該諸地者。謂今此十縁生句包
括三劫始終綜該信解諸地也爲言凡通三
劫十地位觸一切境成十縁生句觀故云
觸縁成觀也
御記云
  文永四年六月二十七日於高野山丈六堂
以傳法大會之談義之次草之畢文永九年
十二月中旬於醍醐寺中性院誂理性院
上野公令清書畢自拭老眼加點畢
  金剛佛子頼瑜生年四十






大日經疏指心鈔卷第十六

  疏卷第三之二
經謂如幻陽焔等者。智度論第六譬喩義品云。
解了諸法如幻如焔如水中月如虚空如
響如揵闥婆城如夢如影如鏡中像如
化。是十喩爲解空法故智論疏第二惠影
云。名喩雖十相對即五。如幻焔者内外相
對也。水月虚空有無相對。如響如城見聞相
對。如夢如影寢覺相對。如像如化合散相對
又大品第一序品十
喩文同譬喩品文
私云。此十喩與今經十
喩大同少異。經影喩當論鏡像。以浮泡同
如化。以影喩替火輪。餘七全同。故云大同
少異也。嘉祥二諦章下云。什師云。十喩以悟
空。空必待此喩又不空千手儀軌擧十
度印言中明智度印言功能云○斷二
○證得一切法如幻如陽炎如夢如影像
如谷響如光影如水月如變化如因陀
羅網如虚空。不久滿足十地住法雲地
爲大法師私云。此中十喩九喩全同論
説。帝網一種當經中乾城歟。又金剛薩埵儀
軌有九喩。幻・陽焔・夢・影像・聲響・光影・水
月・變化・虚空。法華儀軌有八喩。幻・陽炎・夢・
影像・響・光影・水月・佛變化。略出經有七喩。
八炎・幻化・揵闥婆城・空中響・旋火輸・夢・
別本次第
之而幻爲初
金剛界儀軌有五喩。幻・焔・
乾闥婆城・旋火輪・空谷響也。又唯識中
八喩。已上經論異説多少隨宜歟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73 774 775 776 777 778 779 780 781 782 783 784 785 786 787 78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