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INBUDS
|
一切經音義 (No. 2128_ 慧琳撰 ) in Vol. 0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行番号:無/有] [返り点:無/有] [CITE] No.2128 處士顧齊之 慧琳法師。俗姓裴氏。疎勒國人也。夙蘊儒術。 弱冠歸於釋氏。師不空三藏。至於經論。尤精 字學。建中末乃著經音義一百卷。約六十萬 言。始於大般若經。終於小乘記傳。國初有沙 門玄應及太原郭處士。竝著音釋。例多漏略。 有西明寺玄暢上人。克紹前烈晦明不倦。志 奪秋霜之淨。心涵止水之鑒。乃尋其遺逸。 蘊而藏諸。焚之以栴檀。飾之以綺繍。光前絶 後。駭目驚心。福祉生焉。弘利博矣。齊之不敏 欲窺藏經。乃詢於暢公蒙示音義。齊之以爲。 文字之有音義。猶迷方而得路。慧燈而破闇。 潜雖伏矣。默而識之。於是審其聲。而辯其音。 有喉腭齗齒脣吻等。有宮商角徴羽等音。曉 之以重輕。別之以清濁。而四聲遞發五音迭 用。其間雙聲疊韻循環反覆。互爲首尾參差 勿失。而義理昭然。得其音則義通。義通則理 圓。理圓則文無滯。文無滯則千經萬論如指 諸掌而已矣。朝凡暮聖豈假終日。所以不離 文字而得解脱。無師之智肇自心源拆。疑滯 之胸襟。燭昏蒙於倏忽。眞詮俗諦。於此區分 梵語唐言自茲明白。又音雖南北。義無差別。 秦人去聲似上。呉人上聲似去。其間失於輕 剽傷於重濁。罕分魚魯之謬。多傳豕亥之誤。 至如四十二字母及十二字音。從毘盧遮那 佛心生。則鳥跡蟲文之所不逮。然源流有異 音義無殊。披沙揀金從理證性。性得而言可 遣。言可遣而文字亦忘。同歸一眞如則筌蹄 弃矣。上座明秀寺主契元都維那玄測。皆精 慤眞乘護持聖典。文華璀璨經論弘贍。或道 情深遠獨得玄珠。或律行清高孤標戒月。上 以愜聖賢之意。下以旌勤懇之心。因命匪才
一切經音義序 試太常寺奉禮郎景審述 昔者素王設教。著十翼而通陰陽。玄帝談經。 演二篇而明道徳。豈若能仁出代獨歩迦維。 會三乘於鷲峯。轉四輪於鹿苑。繇是有半滿 之字。敷貫散之花。因緇客而西至。驅白馬以 東邁。是知不無不有掩蔽邪徒。即色即空甄 明正道。於是慧雲蓄潤。垂靉靆而蔭群氓。法 雨含滋。散空濛而霑衆草。斯之功利不可勝 言。大矣哉。覺皇之爲教也。若乃書之貝葉編 諸海藏。結集由飮光之心。文義宣慶喜之口。 流傳此土七百餘年。至於文字或難偏傍有 誤。書籍之所不載。聲韻之所未聞。或俗體無 憑。或梵言存本。不有音義誠難究諸。欲使坐 得明師立聞精誼。就學無勞於負笈。請益詎 假於摳衣。所以一十二音宣于涅槃奧典。四
應。孤標生知獨運先覺。明唐梵異語。識古今 奇字。撰一切經音義一部。凡二十五卷。可以 貽諸後進光彼先賢。作彼岸之津梁。渉法門 之鍵鑰。次有沙門慧苑。撰新譯華嚴音義二 卷。竝編於開元釋教録。然以後譯經論及先 所未音者。至於披讀講解。文謬誼乖得失疑 滯。寡聞孤陋莫有微通。多見強識罕能盡究。 然而自驁之輩。恥下問而不求。匿好之流。 深知而不答。則聖言有阻能無悲焉。有大興 善寺慧琳法師者。姓裴氏。疎勒國人也。則大 廣智不空三藏之弟子矣。内精密教。入於總 持之門。外究墨流。研乎文字之粹。印度聲明 之妙。支那音韻之精。既瓶受於先師。亦泉瀉 於後學。鞮譯迴綴參於上首。師掇其闕遺歎 其病惑。覽茲群經纂彼詁訓。然則古來音反 多以傍紐而爲雙聲。始自𦨕虔元無定旨。呉 音與秦音莫辯。清韻與濁韻難明。至如武與 綿爲雙聲。企以智爲疊韻。若斯之類蓋所不 取。近有元庭堅韻英。及張考聲切韻。今之
知十。師二十餘載。傍求典籍。備討經論。孜 孜不倦。修緝爲務。以建中末年剏製。至元和 二祀方就。凡一百軸。具釋衆經。始於大般若。 終於護命法。總一千三百部。五千七百餘卷。
無勌。元和十二年二月三十日。絶筆於西明 寺焉。審以頗好文字擇善從之。許爲不請之 師。自媿未成之器。因啓其卷乃告厥功。謬以 微才叙之云爾 翻經沙門慧琳撰 大唐三藏聖教序 太宗文皇帝製 慧琳音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行番号:無/有] [返り点:無/有] [C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