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苑珠林 (No. 2122_ 道世撰 ) in Vol. 53

[First] [Prev+100] [Prev] 936 937 938 939 940 941 942 943 944 945 946 947 948 949 950 95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日一夜。遠離殺生。棄捨刀杖。無有瞋恚。有
慚愧心。慈悲衆生。以如是法隨學聖人
如諸聖人常離不與取身行清淨受而知足。
我今一日一夜遠離劫盜不與取求受清淨自
活。以如是法隨學聖人
如諸聖人常斷婬泆遠離世樂。我今一日一
夜除斷婬泆遠離世樂淨修梵行。以如是法
隨學聖人
如諸聖人常離妄語眞實語正直語。我今一
日一夜遠離妄*語眞實語正直語。以如是法
隨學聖人
如諸聖人常遠離酒。酒是放逸處。我今一日
一夜遠離於酒。以如是法隨學聖人
如諸聖人常遠離歌舞作樂華香瓔珞嚴身之
具。我今一日一夜遠離歌舞作樂華香瓔珞
嚴身之具。以如是法隨學聖人
如諸聖人常遠離高廣大床處在小榻草蓐爲
座。我今一日一夜遠離高廣大床處在小榻
草蓐爲座。以如是法隨學聖人
如諸聖人常過中不食遠離非時行非時食。
我今一日一夜過中不食遠離非時行非時
食。以如是法隨學聖人。如偈説曰
    殺盜婬妄語 飮酒及華香
    瓔珞歌舞等 高床過中食
    聖人所捨離 我今亦如是
    以此福因縁 一切共成佛
又佛説齋經云。佛在舍衞城東丞相家殿。丞
相母名維耶。早起沐浴著綵衣。與諸子婦倶
出稽首佛足一面坐。佛問維耶。沐浴何早。對
曰。欲與諸子婦倶受齋戒。佛言。齋有三輩。
樂何等齋。維耶長跪言。願聞何謂三齋。佛
言。一爲牧牛齋。二爲尼揵齋。三爲佛法齋。
牧牛齋者。如牧牛人求善水草飮食其牛。暮
歸思念。何野有豐饒。須天明當往。若族姓
男女。已受齋戒。意在居家利養。念美飮食育
養身者。是爲如彼牧牛人意。不得大福。非大
明慧。第二尼揵齋者。當月十五日齋時伏地
受齋戒。爲十由延内諸神拜言。我今日齋不
敢爲惡。不爲妻子奴婢。非是我有。至到明
日。如彼尼揵外道。不得大福。非大明慧。第
三佛法齋者。内道弟子月六齋日受持八戒。
何謂八耶
第一戒者。盡一日一夜持心無殺意。慈念衆
生不得殘害蠕動之類。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第二戒者。盡一日一夜持心無貪意。思念布
施却慳貪意。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第三戒者。一日一夜持心無婬意。不念房室。
修治梵行不爲邪欲。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第四戒者。一日一夜持心無妄語思念至誠。
言不爲詐心口相應。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第五戒者。一日一夜持心不飮酒。不醉迷亂
去放逸意。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第六戒者。一日一夜持心無求安。不著華香
不傅脂粉不爲歌舞倡樂。如清淨戒以一心

第七戒者。一日一夜持心無求安。不臥好床
卑床草蓆捐除睡臥思念經道。如清淨戒以
一心習
第八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奉法時過中不食。
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法苑珠林卷第八十八



法苑珠林卷第八十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受戒篇第八十七
十善部此別五部
  述意部 懺悔部 受法部 戒相部
功能部
述意部第一
夫以聖道遠而難希。淨心近而易惑。爲山基
於一簣。爲佛起於初念。故萬里之剋。離
初歩而不登。三祇之功。非始心而罔就。是
知行人發足常歩此心。開示初學須崇十善。
今既五濁交亂過犯滋彰。不作則已。作便
極重。用此量情如何輕侮。如經犯重罪人
比此閻浮一萬六千年。始同他化自在天壽
一日一夜。用此長日壽命一萬六千歳。比閻
浮提日月則經九百二十一億六十千歳。在
阿鼻地獄。若更頑固不信佛經。即依觀
三昧經。過殺八萬四千父母等罪。深重難計。
弗可除滅。比見道俗於其齋日唯受五八
三聚戒等論其十善都無受者。良由僧等隱
匿聖教。致令不弘失於道分故未曾有經云。
下品十善。謂一念頃。中品十善。謂一食頃。
上品十善。謂從旦至午。於此時中心念十善
止於十惡故。野干心念十善。七日不食得生
兜率天。又上生經云。我滅度後四衆八部。
欲生第四天。當於一日至第七日。繋念彼天
持佛禁戒。思念十善行十善道。以此功徳迴
向願生彌勒佛前。隨念往生。言七日者。且
從近論。尚感彼天。況復一生而不剋獲。問
曰。天上勝報不可思議。如何七日便感大福。
答曰。善因雖微獲果甚大。如小爝火能燒大
山。一善能破大惡。亦如少燈能破多闇。輕日
能消重露。小子能生大樹。世事尚然。何況
善力也
懺悔部第二
述曰。比見愚夫不肯受懺。口出妄言。云我
但不作惡。即名爲善。何須令我更復受懺。
答曰。大聖興教事同符印。若不受行便無公
驗。故須願須祈不造衆惡。依願起行可得
承受。如牛雖有力挽車。要須御者能有所至。
若不預作輒然起善内無軌轄。後遇罪縁便
造不止。由先無願故造衆惡。大聖知機故令
受善。若謂我不造惡便是善者。汝不作善。亦
應是惡。如牛馬驢騾亦不殺生。豈是善耶。此
乃心在無記。無罪福業。故須起念。專志深
重。方成業道
如未曾有經云。時有外道婆羅門婦。名曰提
韋。夫亡家貧。自責孤窮欲自燒身祠天求
當來福。時有道人。名曰辯才。教化提韋女
人云。譬如有牛厭患車故欲使車壞。前車若
壞續得後車。軛其項領。罪未畢故。人亦如
是。假今燒壞百千萬身。罪業因縁相續不滅。
如阿鼻獄燒諸罪人。一日之中八萬過死八
萬更生。過一劫已其罪方畢。況復汝今一過
燒身欲求滅罪。何有得理。提韋白言。當設
何方令得罪滅。辯才答言。前心作惡如雲覆
月。後心起善如炬消闇。自有方便滅除殃罪。
現世安隱後生善處。提韋聞已心大歡喜。憂
怖即除。即率家内奴婢眷屬五百餘人。圍
繞叩頭。恭敬合掌。白辯才言。尊向所説滅罪
事由。願更爲説除罪之法。當如法行。辯才
答曰。起罪之由出身口意。身業不善殺盜邪
婬。口業不善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意業不善
嫉妬瞋恚憍慢邪見。是爲十惡。受惡罪報。今
當一心丹誠懺悔。若於過去。若於今身。有
如是罪今悉懺悔。出罪滅罪。當自立誓救度
眷屬代其懺悔。所修福善施與一切受苦衆
生令其得樂。衆生有罪我當代受。縁是受身
至成佛道。懺悔訖已。更賜餘善。當勤奉行。
辯才更爲受十善之法。具如下法
受法部第三
述曰。若欲受戒。要對一出家五衆人前受。具
修威儀。胡跪合掌請一戒師云。我某甲今
請大徳爲我作十善戒師阿闍梨。願大徳爲
我作十善戒師阿闍梨。我依大徳故得受十
善。慈愍故如是三説。此雖無文。然准受大戒請師義。
亦無爽不請雖成。不如請之生善。然此十善
是三乘之根本。人天之良藥。得受妙果。寔
由師訓。豈得不請。縱對大衆一時同請亦得
此之受法
大意有二。初對人受。後自受法。初對人受
依經略引二文。且依未曾有經云。汝今當誠
心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如是三説。今當盡形
受十善道。我弟子某甲從今盡形不殺不盜
不邪婬。是身善業。不妄言兩舌不惡口綺
語。是口善業。不嫉妬瞋恚憍慢邪見。是意
善業。是則名爲十善戒法
二依文殊師利問經。受十善法。此之十
善共出家沙彌十戒文同。然此經意亦通在
家菩薩。亦得同受。是故經云。爾時文殊師
利白佛言。云何歸依佛。佛告文殊。歸依佛
者。應如是言。大徳我某甲。乃至菩提歸依
佛。乃至菩提歸依法。乃至菩提歸依僧如是
三説
我某甲已歸依佛竟。已歸依法竟。已歸依僧
如是
三説
次受戒相者。大徳。我持菩薩戒。我某
甲乃至菩提不殺衆生離殺生想。乃至菩提
不盜亦離盜想。乃至菩提不非梵行離非梵
行想。乃至菩提不妄語離妄語想。乃至菩提
不飮諸酒離飮酒想。乃至菩提不著香華亦
不生想。乃至菩提不歌舞作樂離歌舞想。乃
至菩提不坐臥高廣大床離大床想。乃至菩
提不過中食離過中食想。乃至菩提不捉金
銀生像離捉金銀想。乃至當具六波羅蜜大
慈大悲
第二明自受法。若無出家人可對受時。於其
齋日向佛像前。至誠懺已自發善願。要期受
云。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如是
三説
我某甲
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如是
三説
次受戒
相。云我某甲盡形壽於一切有情上。不簡凡
聖行大慈心。乃至菩提不起殺心。乃至不起
邪見如是
三説
我某甲盡形壽於一切有情上。不
簡凡聖行大慈心。乃至菩提不起殺心竟。乃
至不起邪見竟如是三説。前對人受依此而
受亦得雖非正文准意無妨也
戒相部第四
依大般若經第四百七
三云
自受持十善業道。亦勸
他受持十善業道。無倒稱揚受持十善業道
法。歡喜讃歎受持十善業道者五戒八戒出家戒
等並皆如是自受

又文殊問經云。文殊師利白佛言。出世間
戒有幾種。佛告文殊師利。若以心分別男女
非男女等。是菩薩犯波羅夷
若以心分別畜生鬼神諸天男女非男女等。
是菩薩犯波羅夷
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不起慈悲心。是菩
薩犯波羅夷
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若他物起盜想犯波
羅夷
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若起妄語心犯波羅

又梵網經云。佛告諸菩薩言。我今半月半月
自誦諸佛法戒。汝等一切菩薩。乃至十地諸
菩薩。亦誦是戒。諸佛之本原。行菩薩之
根本。若受戒者。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
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庶民黄門婬男
婬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
化人。但解法師言。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淨
者。佛告諸佛子言。有十重波羅提木叉。若
受菩薩戒不誦此戒者。非菩薩。非佛種子。
我亦如是誦。一切菩薩已學。一切菩薩當學。
一切菩薩今學。已略説波羅提木叉相貌。應
當學敬心奉持
佛告佛子。若自殺教人殺方便讃歎殺。見
作隨喜乃至呪殺。殺業殺法殺因殺縁。乃至
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是菩薩應起常住慈
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而自恣心怏意殺生。
是菩薩第一波羅夷罪言波羅夷者此
云極重罪
若佛子。自盜教人盜方便盜。盜業盜法盜因
盜縁。呪盜乃至鬼神有主劫賊物一切財物。
一鍼一草不得故盜。而菩薩生佛性孝順慈
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而反更盜人物。
是菩薩第二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婬教人婬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
婬。婬因婬業婬法婬縁。乃至畜生女諸天鬼
神女。及非道行婬。而菩薩*生孝順心救度
一切衆生淨法與人。而反更起一切人婬。不
擇畜生。乃至母姉六親行婬無慈悲心。是菩
薩第三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妄語。妄語因
妄語業妄語法妄語縁。乃至不見言見見言
不見。身心妄語。而菩薩常生正語。亦生衆
生正語正見。而反更起一切衆生邪語邪見
邪業。是菩薩第四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業酤
酒法酤酒縁。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縁。
而菩薩應生一切衆生明達之慧。而反更生
衆生顛倒心。是菩薩第五波羅夷罪
若佛子。口自説出家在家菩薩比丘比丘尼
罪過。教人説罪過。罪過因罪過業罪過法罪
過縁。而菩薩聞外道惡人及二乘惡人説佛
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悲心。教化是惡人輩令
生大乘善信。而菩薩反更自説佛法中罪過。
是菩薩第六波羅夷罪
若佛子。口自讃毀他亦教人自讃毀他。毀
他因毀他業毀他法毀他縁。而菩薩代一切
衆生受。加毀辱惡事自向己好事與他人。若
自揚己徳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者。是菩
薩第七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慳教人慳。慳因慳業慳法慳縁。而
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
切給與。而菩薩惡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錢一
鍼一草。有求法者。不爲説一句一偈一微塵
許法。而反更罵辱。是菩薩第八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業瞋法瞋縁。而
菩薩應生一切衆生中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悲
心。而反更於一切衆生中乃至於非衆生中
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
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瞋不解。是菩薩
第九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謗三寶。教人謗三寶。謗因謗業
謗法謗縁。而菩薩見外道及以惡人一言謗
佛音聲。如三百鉾刺心。況口自謗不生信心
孝順心。而反更助惡人。邪見人謗。是菩薩第
十波羅夷罪
若善學諸人者。是菩薩十波羅提木叉。應
學。於中不應一一犯如微塵許。何況具
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現身發菩提心。亦
失國王位轉輪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失
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佛性常住妙果。
一切皆失墮三惡道中。二劫三劫不聞父母
三寶名字。以是不應一一犯。汝等一切諸菩
薩今學當學已學。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
持。八萬威儀品當廣明學此十戒已。更有四十八
輕法。並須當學以文
不述學者
看彼
功能部第五
如大集經云。佛言。諸仁者。休息殺生獲十種
功徳。何等爲十。一於諸衆生得無所畏。二於
諸衆生得大慈心。三斷惡習氣。四少諸病
惱爲事決斷。五得壽命長。六爲非人護持。七
寤寐安隱無諸惡夢。八無諸怨讎。九不畏惡
道。十身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者。是名休息
殺生得十功徳。若能以此善根迴向無上菩
提。是人不久證無上智到菩提時。於彼國
土離諸殺害。長壽衆生來生其國
佛言。休息偸盜獲十種功徳。何等爲十。一具
大果報爲事決斷。二所有財物不共他有。三
不共五家四衆人愛敬無有厭足。五游行諸
方無有留難。六行來無畏。七以樂布施。八不
求財寶自然速得。九得財不散。十身壞命
終得生善道。諸仁者。是名休息偸盜得十種
功徳。若能以此善根迴向無上菩提。是人不
久到菩提時。於彼國土具足種種華果樹林
衣服瓔珞莊嚴之具。珍奇寶物無不充滿
佛言。休息邪婬獲十種功徳。何等爲十。一得
諸根律儀爲事決斷。二得住離欲清淨。三不
惱於他。四衆人喜樂。五衆人樂觀。六能發
精進。七見生死過。八常樂布施。九常樂求
法。十身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者。是名休
息邪婬得十種功徳。若能以此善根迴向無
上菩提。是人不久得無上智到菩提時。於彼
國土無有生具。亦無女根。不行婬慾。皆悉
化生
佛言。休息妄語獲十種功徳。何等爲十。一
衆人保任所言皆信。二於一切處乃至諸天
發言得中。三口出香氣如優鉢羅華。四於人
天中獨作證明。五衆人愛敬離諸疑惑。六常
出實語。七心意清淨。八常無諂語言必應機。
九常多歡喜。十身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者。
是名休息妄語得十種功徳。若能以此善根
迴向無上菩提。是人不久得無上智到菩提
時。於彼國土無有生具。衆妙寶香常滿其

佛言。休息兩舌獲十種功徳。何等爲十。一
身不可壞平等。二眷屬不可壞平等。三善友
不可壞平等。四信不可壞平等。五法不可壞
平等。六威儀不可壞平等。七奢摩他不可壞
平等。八三昧不可壞平等。九忍不可壞平等。
十身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者。是名休息兩
舌得十種功徳。若能以此善根迴向無上菩
提。是人不久得無上智到菩提時。於彼國土
所有眷屬。一切魔怨及他朋黨。所不能壞
佛言。休息惡口獲十種功徳。何等爲十。一
得柔軟語。二揵利語。三合理語。四美潤語。
五言必得中。六直語。七無畏語。八不敢輕
&T020717;語。九法語清辯。十身壞命終得生善道。
諸仁者。是名休息惡口得十種功徳。若能以
此善根迴向無上菩提。是人不久得無上智
到菩提時。於彼國土法聲充遍。離諸惡語
佛言。休息綺語獲十種功徳。何等爲十。一
天人愛敬。二明人隨喜。三常樂實事。四不
爲明人所嫌共住不離。五聞言能領。六常得
尊重愛敬。七常得愛樂阿蘭若處。八愛樂賢
聖默然。九遠離惡人親近賢聖。十身壞命終
得生善道。諸仁者。是名休息綺語得十種功
徳。若能以此善根迴向無上菩提。是人不久
得無上智到菩提時。於彼國土端正衆生來
生其國。強記不忘樂住離欲
佛言。休息貪欲獲十種功徳。何等爲十。一
身根不缺。二口業清淨。三意不散亂。四得
勝果報。五得大富貴。六衆人樂觀。七所得
果報眷屬不可破壞。八常與明人相會。九不
離法聲。十身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者。是
名休息貪欲得十種功徳。若能以此善根迴
向無上菩提。是人不久得無上智到菩提時。
於彼國土離於魔怨及諸外道
佛言。休息瞋恚獲十種功徳。何等爲十。一
離一切瞋。二樂不積財。三衆聖喜樂。四常
與賢聖相會。五得利益事。六顏容端正。七
見衆生樂則生歡喜。八得於三昧。九得身
口意光澤調柔。十身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
者。是名休息瞋恚得十種功徳。若能以此善
根迴向無上菩提。是人不久得無上智得菩
提時。於彼國土所有衆生。悉得三昧。來生其
國心極清淨
佛言。休息邪見獲十種功徳。何等爲十。一
心性柔善朋侶賢良。二信有業報乃至奪命
不起諸惡。三敬信三寶設爲活命不信天神。
四得於正見不怪異事亦不簡擇良日吉時。
五常生人天離諸惡道。六常樂福徳明人讃
譽。七棄俗禮儀常求聖道。八離斷常見入因
縁法。九常與正趣正發心人共相會遇。十身
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者。是名休息邪見得
十種功徳。若能以此善根迴向無上菩提。是
人速滿六波羅蜜。於淨佛土而成正覺。得菩
提已。於彼佛土功徳智慧一切善根莊嚴衆
生來生其國。不信天神離惡道畏。於彼命終
還生善道
三聚部第七此別有十三部
  述意部 損益部 簡徳部 懺悔部
受法部 請證部 戒相部 勸請部
隨喜部 迴向部 發願部 優劣部
受捨部
述意部第一
夫十善五戒心須形受。菩薩淨戒可以心成。
故戒法理曠事深。在家出家平等而受。慧
牙因斯以成。定水沿滋而滿。必莊嚴於六
度。瓔珞乎四等。雖復棟宇未成。而基階已
廣。惟斯戒本。流來漢地。源始晋末。中天
竺沙門曇無讖者。齎此戒經及優婆塞法。東
渡流沙。撮擧章條。抄出戒本。涼州有道進
法師者。道心超絶。慧力俊猛。流聞戒來。乃
馳往燩煌。躬自迎接。戒法。既至時無其師。
於是謹依經文自誓而受。于時涼州道俗並
未之知也。既而彼寺道朗法師。夢進從佛受
記。又僧尼信士十有餘人。咸同此夢。互相
徴告。俄而進還。果受斯戒。朗年徳崇重。西
土之望。既愛樂大乘。兼證瑞夢。心喜内充。既
從進受。以爲菩薩勝地超過三乘。遂屈其年
臘降爲法弟。既而名徳僧尼清信士女。次第
受業三千許人。涼州刺吏聞進戒行。奉遵師
禮。於是菩薩戒法流布京國。自爾已來黒白
依持受者無量。願斯甘露等雨大千。謹撰茲
記録其始末耳
損益部第二
依瓔珞經云。佛言。佛子。今爲諸菩薩結一切
戒根本。所謂三聚戒是。佛子。受十無盡戒已
其受者。過度四魔越三界苦。從生至生不失
此戒。常隨行人乃至成佛梵網經云。十無盡戒者。
一不殺生。二不偸盜。三
不邪婬。四不妄語。五不飮不酷酒。六不自讃毀。七不
説在家出家菩薩過失。八不貪。九不瞋。十不謗三
寶。是名十
無盡戒也
佛子。若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衆生
不受是菩薩戒者。不名有情識者。畜生無異。
不名爲人。常離三寶海。非菩薩。非男非女。
名爲畜生。名爲邪見人。名爲外道。不近人
情。故知菩薩戒有受法而無捨法。有犯不失
盡未來際。若有人欲受菩薩戒者。法師先爲
解説使其樂著。然後爲受。又復法師能於一
切國土中。教化一人出家受菩薩戒者。是法
師其福勝造八萬四千塔。況復二人三人乃
至百人千人等。福報不可稱量。其法師者。夫
婦六親得互爲師。其受者。入諸佛界菩薩數
中。超過三劫生死之苦。是故應受有而犯者。
勝無不犯。又犯名菩薩。不犯名外道。以是
故有受一分戒名一分菩薩。乃至二三四十
分名具足受戒。是故心盡戒亦盡。心無盡故
戒亦無盡。六道衆生受得戒者。但解語得戒
不失也
又善生經云。有二因縁失菩薩戒。一者退菩
提心。二者得上惡心。離是二因縁。乃至他
世。地獄畜生餓鬼之中。終不失戒。若於後
世更受菩薩戒時。不名新得。名爲開示瑩

又梵網經云。爾時智者向十方佛爲受戒人。
唱説羯磨已。十方諸佛及諸菩薩。遙見是人
生子想弟想。咸皆垂心憐愍護念。由佛菩薩
遙護念故。使受戒之人功徳増長。不失善
法。令受戒人擧身毛孔從頂至足。如涼風
入體擧身悚慄。當知受者具其戒相冥中。爾
時應有十方諸佛。以正法眼見此行者有實
眞心。釋迦牟尼佛於聖衆中。應唱如是言。告
諸大衆。彼世界中某甲國土某甲菩薩。從某
甲智者請菩薩戒。此人無師。我爲作師。憐愍

又佛言。佛子。與人受戒時。唯除有七逆罪不
得受菩薩戒。五逆罪外加殺和尚阿闍梨。一
切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女。
婬男女。十八梵天。無根二根黄門奴婢。一切
鬼神金剛神。畜生及變化人。但解法師語盡
得受戒。應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壞色。與外道
相異
又云。若佛子。太子欲受國王位時。受轉輪
王位時。百官受位時。應先受菩薩戒。一切
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諸佛歡喜。既得戒
已生孝順心恭敬心。見上座和*尚阿闍梨
大同學同見同行者。而菩薩反生憍心癡心
慢心。不起迎送禮拜。一一不如法。若欲供
養時。以自賣身。國城男女七寶百物而供給
之。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簡徳部第三自下諸門。並依地
持論。撰此戒法
緬尋聖教規受萬途。竊謂地持最爲樞要。
今且謹依撰成大轍。擬爲自用。詎敢兼人。夫
論受戒唯有二種。一者弟子戒師千里之内
七衆倶是。然七衆之中比丘最上。比丘之
内又定耆宿爲勝。然耆宿之徳復有三種。一
者同法菩薩。明種性備足。二者已發願菩薩。
謂發心具足。三者有智有力善語善説能誦
能持者。彰畢竟復同。蓋具此三徳方堪爲
師。若全無此行則不任爲師。弟子者。亦具
種性發心方聽受戒
第二請師者。普賢觀經云。將欲受菩薩戒。先
請佛菩薩爲師。請云。弟子某甲等。普及法界
衆生奉請釋迦如來以爲和*尚。奉請文殊師
利菩薩爲阿闍梨。奉請彌勒菩薩爲教授師。
奉請十方諸佛爲證明師。奉請十方菩薩以
爲己伴。我今依大乘甚深妙義。歸依佛。歸依
法。歸依僧如是
三説
既請得師。是以次爲聽許故。
欲受戒者。具修威儀禮戒師已。應作是言。我
於大徳乞受菩薩戒。大徳於我不憚勞者。哀
愍故聽許三説戒師答言好。既許可已。即教學
方廣摩徳勒伽論五明論等。令知犯不犯染
汚不染汚柔軟中上及四十二戒。亦須諳委。
然後對佛爲受。若先學大乘者。便許而即受。
弗同此例。謂從戒師聽可之後。或三年。或百
日。或一日。於道場内偏袒右肩。禮三世十
方一切諸佛。禮一切大地菩薩。禮佛菩薩已
念彼諸佛乃與菩薩三聚功徳。及禮戒師長
跪曲身。作是言。唯願大徳授我菩薩戒三説
作是言已。長養淨心。惟在得戒。無餘念也
懺悔部第四
夫欲納受淨法。要須洗蕩内心方堪得受。凡
汚心之垢唯迷與障。迷者謗無三寶。障者
廣起十惡。今教懺者正懺此二。又依梵網經
云。若教戒法師。見欲受戒人。應教請二師。
和*尚阿闍梨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不。若
現身有七遮罪。師不與受。無七遮者得受。
若有犯十戒者。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
日六時誦十戒四十八輕戒。若敬禮三世千
佛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
要見好相。佛來摩頂。見光華種種異相。便
得滅罪。若無好相雖懺無益。縱是現身亦不
得戒。若曾受戒。或犯四十八輕戒者。對
懺罪滅。不同七遮。又若欲受戒時。問言。現
身不作七逆罪耶。不得與七逆人受戒。七逆
者。一出佛身血。二殺父。三殺母。四殺和
*尚。五殺阿闍梨。六破羯磨轉法輪僧。七殺
聖人。若具七遮即身不得戒。餘一切人得受
戒。出家人法不向國王禮拜。不向父母禮拜。
不向六親禮拜。不向鬼神禮拜。但解法師語。
百里千里來求法者。而菩薩法師以惡心瞋
心。而不即與授一切衆生戒。犯輕垢罪
我弟子某甲。仰啓十方諸佛。弟子從本際有
識已來乃至今身。或自不信三寶。或教人不
信三寶。或見作隨喜。或自輕慢三寶。或教
人輕慢三寶。或見作隨喜。或自侵損三寶。
或教人侵損三寶。或見作隨喜。或自殺盜婬。
或教人殺盜婬。或見作隨喜。或自妄語兩舌
惡口綺語。或教人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或見
作隨喜。或自貪瞋癡。或教人貪瞋癡。或見
作隨喜。於此衆罪不生慚愧。失菩薩戒不自
覺知。今於佛前至誠懺悔。願衆罪永斷無
餘。志心敬禮一切諸佛一遍亦得
三遍彌善
受法部第五
此門有四。一定其種性。二定其發心。三定
其漸頓。四正爲受戒。第一問言。汝某甲善
男子善女人聽法姉法妹汝是菩薩不。答言
是。戒師若坐若立問者皆得。所以坐得者。爲
戒師老而無力故。所以立得者。爲戒師少而
有力故。某甲者。蓋題其父母師長所制名也。
非謂稱其榮族皇帝明府之號也。設稱亦不
發戒。但背法逐情。非重道之儀也
第二問發菩薩願不。答言已發。菩薩願者。正
是道心別名也
第三問其漸頓。依菩薩善戒經云。優波離問
菩薩戒法。菩薩摩訶薩成就戒法利益衆生
者。先當具足學優婆塞戒沙彌戒比丘戒。若
不具優婆塞戒得沙彌戒者。無有是處。若不
具沙彌戒得比丘戒者。亦無是處。若不具如
是三種戒者。得菩薩戒。亦無是處。譬如重
樓四級次第。不由初級至二級者。無有是處。
不由二級至於三級。不由三級至於四級者。
亦無是處。若依薩婆多論云。若欲受沙彌戒
先受優婆塞五戒。若欲受比丘具戒先受沙
彌十戒。如人入海從淺至深。如是入佛法大
海者。亦當如是。若有難縁不得漸受者。頓
受比丘具戒者。亦得三種戒。然授者得小
准前菩薩。亦應如是。依地持論。
頓發大乘心直受菩薩戒亦得
第四正爲受戒。戒師問。汝善男子善女人。欲
於我所受一切菩薩戒。所謂律儀戒。攝善法
戒。攝衆生戒。是諸戒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菩
薩所住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
薩當學。現在一切菩薩今學。汝能受不。答言
三説今言善男子
女人
者。止爲一人。若對多人。則
言某甲等
第二明心念受法者。若無徳行之人可對受
者。是行者。應具威儀至佛像前。禮佛已
跪白云。我某甲白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及入
大地諸菩薩衆。我今於諸佛菩薩前受一切
菩薩戒。所謂律儀戒。攝善法戒。攝衆生戒。
此諸戒。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菩薩所住戒。過
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現在
一切菩薩今學三説梵網經云。若從師受不假
好相。以戒師展轉相承有力故。若對佛像前
自誓受者。要請得好相方得受戒。以不從師
受自無力故。要須請聖加被。若於定中。若
於夢中。若於覺中。感得好相。與聖教相應
者方得。若受戒者。但出自口立誓要期受詞
法用。一如依師受法也
請證部第六
既受得戒即須請驗。先請菩薩。後請於佛。
初請菩薩者。謂大地菩薩。大地者。謂種性
地解行地乃至十地。普賢乃至賢首是也。受
人*胡跪戒師爲起。禮於十方諸菩薩衆作是
言。我弟子某甲。仰啓十方大地微塵數諸菩
薩衆文殊師利金剛幢功徳林菩薩等。此某
甲菩薩等在某國世界某伽藍某像前。於我
某甲所。三説受菩薩戒我爲作證三説請諸
佛者謂十方一切諸佛。且就一教。東方善徳
佛乃至下方明徳佛等一切諸佛。第一大師。
現知見覺。於一切衆生現知見覺今某甲菩
薩於某世界某伽藍某像前。於我某甲所三
説受菩薩戒。我爲作證*三説某白故。無
量諸佛大地菩薩前法有瑞現。或有光明。或
有涼風。或有妙香。以有相現故。十方諸佛
於此某甲菩薩起子想。大地菩薩起弟想。以
起子想弟想故。有慈心愛念。令此菩薩從受
已後犯即尋悔。專精念住堅持不犯。乃至菩
提終無退轉。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切
清淨十力四無畏。三念處三不護業。大悲不
妄法。斷除諸習。一切種妙智百四十不共
法悉皆備滿。乘大慈悲游騰十方。廣度衆生
不辭勞倦。一切衆生咸同此益
戒相部第七
蓋大聖度人功唯在戒。凡論戒也。樞要有三。
一在家戒。謂五戒八戒是。二出家戒。謂十
戒二百五十戒是。三道俗通行戒。謂三聚戒
是。然此三聚復有三種。一者戒種種性是。二
者戒心菩提心四無量是。三者戒行六度四
攝是。然此度攝。若隨威儀則名三聚。若依
行位乃稱爲七。若就徳位遂號七地及十三
住。凡如此説皆是戒法不同也。上來略述戒
體宗要。如是自下廣明行者。既得戒已。須
識戒相知其受時了達輕重功能多少。並宜
誦持勿令忘失。我菩薩戒弟子某甲。從某年
某月某日某時。於某師所。依地持論。受得
菩薩三聚淨戒。其三是何。一者攝律儀戒。
謂惡無不離。起證道行。是斷徳因。終成法
身。止即是持。作便是犯。順教奉修愼而不
爲。二者攝善法戒。謂善無不積。起助道行。
是智徳因。終成報身。作即是持。止便是犯。
順教奉修以成行徳。三者攝衆生戒。謂無生
不度。起不住道行。是恩徳因。終成應身。作
即是持。止便是犯。攝律儀戒者。要唯有四。
一者不得爲利養故自讃毀他。無慚波羅夷。
二者不得故慳不施前人。無慚波羅夷。三者
瞋心打罵衆生前人慚謝不受其懺。無慚波
羅夷。四者癡心謗大乘。無慚波羅夷。此即
通明三聚所離過。能離體者。謂身口意業思
也。攝善法戒者。善無不積。謂身口意善及聞
思修三慧十波羅蜜八萬四千助道行。順教
奉修。以成行徳。攝衆生戒者。四無量爲心。
四攝爲行。四無量者。謂慈悲喜捨。悲能拔
苦盡。慈能與樂滿。喜謂慶衆生離苦究竟樂
法滿足。捨謂令衆生行佛行處至佛至處。方
生捨心。四攝爲行者。謂布施愛語利益同事。
菩薩將欲攝物。先以財濟免其形苦。次以
愛語曉寤其心。令其信解言行。利攝者。依
前信解次令起行。行謂戒定慧等。令總奉
修。是行利攝。同事者。修行既滿。轉依究竟成
就三身。同聖者所證。故地持論云。布施愛語。
未發心令發心。行利未成熟令成熟。同利未
解脱令解脱。上來所列。令受戒者誦之。知
受戒時節。依師禀教。略識持犯也
述曰。既受得戒依經。亦須識六重八重等戒。
初六重者。如依優婆塞戒經云。若優婆塞受
持戒已。雖爲天人乃至蟻子悉不應殺。若受
戒已若口教殺若身自殺。是人即失優婆塞
戒。尚不得暖法。況四沙門果。是名初重。如
是不得偸盜。不得虚説我得不淨觀。不得邪
婬。不得宣説四衆所有過罪。不得酤酒。若
破是等戒即失優婆塞戒。尚不得暖法。況得
四沙門果。是名六重
第二八重戒者。如依菩薩善戒經云。菩薩有
二種。一者在家六重。二者出家八重法。若
犯一一重法。現在不能莊嚴無量無上菩提。
不能令心寂靜。是則名爲名字菩薩非義菩
薩。是名菩薩旃陀羅也。菩薩心有上中下。若
後四重。下中心犯。不名爲犯。若以上心惡心
犯者。是名爲犯上者。所謂樂作四事。心無
慚愧。不知懺悔。不見犯罪。讃破戒者。是名
上惡心犯。菩薩雖犯如是四重。終不失於菩
薩戒也八重者。如比丘四重後加菩薩不得爲貪利養
故自讃其身等。如前四波羅夷。帖初四重。便
爲八
若依梵網經地持論。有受是菩薩戒。有四十
二輕垢戒不得犯。且逐要略述三五。餘在廣
文。是故經云。若佛子。常應一心受持讀誦
此戒。剥皮爲紙。刺血爲墨。以髓爲水。
骨爲筆。書寫佛戒。麻皮穀紙絹等亦應悉
書持。常以七寶無價香華一切雜寶爲箱。盛
經律卷。若不如法供養者。犯輕垢罪。若佛
子。不得畜刀仗弓箭。販賣輕稱小斗。因官
形勢取人財物。害心繋縛破壞成功。長養
猫狸猪狗。若故養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以惡心故觀一切男女軍陣等鬪。亦
不得聽諸音樂。雜戲摴蒱。作賊使命。若故
作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以惡心故爲利養販賣男女財色。自
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吉凶。呪術工巧。調
鷹方法。和合毒藥。都無慈心。犯輕垢罪
若以惡心自謗三寶。詐現親附。口僞説空。
行在有中。若見外道一切惡人劫賊。賣佛菩
薩父母形像。販賣經律。販賣僧尼。而菩薩
見是事已。方便教化贖之。若不贖者。犯輕
垢罪
既略識持犯即須禮退。故地持論云。令受戒
者。禮佛一拜。大地菩薩一拜。不云禮法。義
准通禮。三拜彌善
勸請部第八
述曰。法師升座訖讃唄供養時。將爲大衆
敷演法要。籍聖加被方得宣釋。大衆同時運
心請聖加被。十方凡聖説聽二衆。加於觀心。
内益勝智。外増言辯。方能識欲知根。所説
無倒。又加聽者。一心恭敬無倒聽聞
故阿含經偈云
    聽者端視如渇飮 一心入於語義中
    聞法踊躍心悲喜 如是之人可爲説
又同請諸佛轉正法輪。十方世界應成諸佛。
於念念中出興於世。越過數量。前念既爾。後
念亦然。皆待請方説。十方凡聖處法界堂。
咸請久住轉正法輪。然諸凡聖敬人重法。心
至誠故。諸佛隨機受請轉正法輪。隨者諸佛
赴機受請轉法輪時。我及聖衆常預勸請之
流。無空過者。何以故。念念常勸請故。令諸
衆生聞法寤解。捨邪入正。越凡得聖。治我
無始已來教人爲惡破壞他善奪他勝利謗佛
法僧塵沙障業。然諸衆生既聞法已寤入得
證。展轉教導一切衆生。盡未來際常無斷

十住毘婆沙論云
    十方一切佛 現在成道者
    我請轉法輪 安樂諸衆生
    十方一切佛 若欲捨壽命
    我今頭面禮 勸請令久住
述曰。前偈請佛轉正法輪。増長智慧。治我
無始已來自作教人謗法之罪。後偈請佛久
住受人供養。増長福業。治我自作教他謗佛
惡業之罪。此則福智雙行也
    願令我身心 猶如明淨鏡
    十方諸佛土 自在於中現
    彼一一刹海 諸佛身充滿
    諦觀諸佛身 眞實無去來
    各放勝光明 微妙難思議
    照除我煩惱 如日消垂露
    得除煩惱已 證見十方佛
    於一一佛前 勸請修供養
    身心若未盡 勸請無休息
    復願我身心 猶如淨法界
    一一毛孔内 流出諸佛雲
    佛雲難思議 普覆衆生類
    隨彼所見聞 如意受安樂
    衆生界若盡 心可縁界盡
    願我淨心内 佛出無休廢
隨喜部第九
    竊惟我所修 施等諸善根
    皆從法界流 是諸佛所行
    計我愚且鄙 常應沒諸惡
    何其年將暮 得發施等心
    自慶希所得 踊躍無有量
    因見諸衆生 修行凡夫善
    乃至一彈指 我心悉隨喜
    況諸大菩薩 成諸波羅蜜
    滿足諸地道 而當不忻慕
    是故我慶悦 稽首諸法藏
迴向部第十
    罪中之大罪 惡中之大惡
    於諸衆生内 其唯我一人
    自非諸佛力 及衆生善根
    以自所作業 望消己罪者
    會無如之何 是以隨所作
    一切諸善根 不敢私自
    盡迴施衆生 即復爲衆生
    持彼所施善 迴向大菩提
    令究竟解脱 彼既成佛已
    各以自在力 皆共攝受我
    使行菩提道 令佛入境界
    故我於衆生 最後成正覺
    所以淨身心 頂禮大迴向
發願部第十一初有十大願。出攝論文
自下諸願。並是人述耳
一供養願。願供養勝縁福田師法主
二受持願。願受持勝妙正法
三轉法輪願。願於大集中轉未曾有法輪
四修行願。願如説修行一切菩薩正行
五成熟願。願成熟此器世界衆生三乘善根
六承事願。願往諸佛土常見諸佛常得敬事
聽受正法
七淨土願。願清淨自土安立正法及能修行
衆生
八不離願。願於一切生處*常不離諸佛菩薩
得同意行
九利益願。願於一切生處*常作利益衆生事
無有空過
十正覺願。願與一切衆生同得無上菩提*常
作佛事
    願我作大地 廣長無限量
    爲諸衆生等 作眞歸依處
    凡有受用者 成就對治道
    滅諸妄想識 生長菩提心
    甚深無障礙 受用不可盡
    願我作大水 具足八功徳
    唯洗衆生心 煩惱諸垢穢
    悉令畢竟淨 滿足佛菩提
    願我作大火 日月諸星光
    燒竭寒氷獄 普照闇冥國
    於彼諸衆生 救攝無有餘
    悉令得見道 解脱一切過
    願我作大風 微密滿虚空
    諸有熱惱處 扇之以清涼
    惔然受安樂 願我作虚空
    寂然無障礙 攝受諸衆生
    一切無有餘 其有受用者
    皆得二無我 以空三昧樂
    而共相娯樂 願作藥樹王
    遍覆衆生界 見聞及服藥
    除病消衆毒 毒消病已除
    煩惱亦皆無 次以眞如味
    充滿佛法身 願我作飮食
    色香美味具 於諸衆生前
    一切皆示現 隨其所味樂
    一切皆滿足 至於生死際
    是食爾乃消 願我作衣服
    輕軟色微妙 小大隨形量
    温涼稱物情 等心施衆生
    決定無有餘 令彼心清淨
    具足妙莊嚴
願我先世及以今身所種善根。以此善根施
與一切無邊衆生。悉共迴向無上菩提。令我
此願念念増長。世世所生*常繋在心終不忘
失。常爲陀羅尼之所守護也
優劣部第十二
惟居家持戒凡有四種。一曰下。二曰中。三曰
上。四曰上上。若爲現樂悑畏惡名。或爲家
法助隨他意。或避苦役求離諸難。是爲下人
持戒。若爲世間福樂堅持禁戒。是爲中人持
戒。若爲諸法無常欲求離苦無爲常樂涅槃。
是爲上人持戒。若爲憐愍衆生。專求佛道了
知諸法。深觀實相不畏惡道規招勝樂。是
爲上上人持戒。故智度論云。下持戒者生人
中。中持戒者生六欲天中。上持戒者行四禪
四空定。生無色清淨天中。又下清淨。持戒
得羅漢道。中清淨持戒得辟支佛道。上清淨
持戒得佛道。又正法念經云。若畏師持戒名
下持戒。非畏師持戒名中持戒。畏惡道持戒
是名上持戒
受捨部第十三
如大乘菩薩戒有三種。謂前三聚淨戒是也。
此戒受已謂與心倶。心無後際故戒不失。又
善戒經云。有二因縁失菩薩戒。一退菩薩心。
二得増上惡心。離是二縁乃至捨身他世地
獄畜生。終不失戒。後若更受不名新得。名
爲開示瑩淨故長也
又優婆塞五戒威儀經云。諸大徳一心諦聽。
我今欲説三世諸佛菩薩成就利益一切衆生
功徳戒。如是住菩薩戒者。即是前四波羅夷。
若有犯者。不名菩薩。現身不能莊嚴菩提。
又復不能令心寂靜。是似菩薩非實菩薩。犯
有三種。有輭中上。若*輭中心犯。是不名
失。若是増上心犯。是名爲失。何者是上。若
犯上四。數數樂犯。心無慚恥。不自悔責。是
名上犯。菩薩雖犯於上四事。不即永失。不同
比丘犯於四重即爲永失。菩薩不爾。何以故。
比丘犯四更無受路。菩薩雖犯脱可更受。是
故不同。若依小乘戒有四種。一在家五戒八
戒。二出家十戒二百五十戒。此之四種。一受
得已謂與形倶身存戒在。身謝戒亡。故短大
乘戒也。依毘曇論云。別解脱戒捨有四種。一
作法捨。二命終捨。三斷善根捨。四二形生

又薩婆多論云。若受齋戒已。遇惡因縁。逼
欲捨戒者。不必要從出家人邊捨。趣得一人
即成捨。述曰。若有犯戒難縁逼其犯者。寧可
捨。却爲之後時無過。故論云。若五戒中犯
一重戒。不成受八戒。若八戒中犯一重戒。
不成出家受十戒。乃至具戒亦爾。所言四重
者。謂盜滿五錢成重。非處行婬。殺人自稱
得聖。隨犯一戒。即名犯重。於戒律中無懺
悔法。若依方等大乘經等。方開受懺。亦有諸
師不許。向優婆塞等説四重者。恐成誤錯。若
不許者。何故欲受戒前展轉遣問。若捨時隨
對一人前捨。並得無問道俗皆成
問曰。受時所以要對出家人前成受。捨時對
白衣亦得
答曰。受戒欲似登山採寶。所以稍難。捨戒
欲似下阪棄珠。所以甚易
故四分律云。若有捨戒者。於佛法爲死。受
生則難。趣死極易。捨時應云
大徳一心念。我先受得五戒爲優婆
今對
大徳捨却作在家白衣一説便成
八戒亦然
後若好心發
時。欲更受戒應先懺前罪。後受亦得
頌曰
    大慈振法鼓 開寤無明聾
    鑪冶心穢垢 防非如利鋒
    護鵝不惜命 守草養生同
    五篇遮輕重 七聚蕩心胸
    晨朝宣寶偈 夕夜虔誠恭
    近未出苦海 遠念法身蹤
    七支淨三業 五分滿金容
    各願堅固戒 淨土得相逢
感應縁略引
十驗
齊沙門上統 晋沙門慧永 晋沙門法安
 晋沙門曇邕 宋沙門法度 梁沙門智順
 隋沙門淨業 隋沙門靈幹 唐居士張
法義 唐居士夏侯均
齊上*統師傳云。漢明初感摩騰法蘭唯有
二人初來至此。不得受具。但與道俗。&T061269;
被服縵條。唯受五戒十戒而已。伏惟。如來出
世八年始興羯磨。震旦在白木條東二萬七
千里。開持律五人得授大戒。自後至漢第十
桓帝。一百餘年内猶用三歸五戒十戒。迭相
傳授。桓帝已後北天竺國有五西僧。來到
漢地。與大僧受具足戒。一名支法領。二名
支謙。三名竺法護。四名竺道生。五名支婁
讖。其時大律未有。支法領口誦出戒本一卷
羯磨本一卷。在此流行。今時名舊羯磨。後
到魏皇初三年。曇摩迦羅又譯出戒律。後至
元孝文世。有光律師。驗舊羯磨及以戒本。文
有加減多少不足。依大律本次第刪集。現
世流行。號爲新羯磨。于時尼衆來求受戒。
支法領曰。如律所明。唯開邊地五人僧受具
戒。不論尼衆。是時尼等辭退而還。泣涙如
雨不能自勝。後到漢末魏初。東竺國有二
比丘尼。來到長安。見比丘尼衆。問曰 汝誰
邊受戒。尼衆答曰。我到大僧所受五戒十戒
而已。二尼歎曰。邊地尼等悉未有具。爲還
本國化得一十五人來。三人在雪山凍死。二
人墮黒&T010658;死。餘到此土。唯有十人在此。諸尼
悉赴京師。與授具戒。後到呉地亦與彼尼
具訖已。西尼思憶本郷。即附舶南海而還。及
至上船唯有七人。三人命終。來去經途十
七餘年。後至魏文帝三年。内勅設無遮大
會。魏帝勅問此土僧尼得戒源由。有何靈驗。
諸大徳等咸皆不答。于時即有比丘。請向西
國問聖人得戒源由。發足長安到於天竺。見
一羅漢啓白振旦僧尼得戒以不。羅漢答曰。
我是小聖不知得不。汝在此住。吾爲汝上兜
率奉問彌勒世尊得不來報。即便入定向兜
率天。具問前事。彌勒答曰。僧尼並得戒訖。
仍請靈驗。彌勒即取金華云若邊地僧尼得
戒。願金華入羅漢手掌。不得莫入。發願既
訖。將華按手。其華入掌中。高一尺影現。
彌勒語曰。汝到*振旦比丘所。亦當如我此
法。羅漢下來。如彌勒法。以華*按比丘手。即
入掌中。高一尺影現。瑞應既徴。其時即有
遠方道俗。來相欽仰。求受三歸五戒。乃有
無數。即號爲華手比丘。當去之時有一十八
人。自餘慕住西國。或有冒渉流沙風寒命
過。唯有華手比丘獨還漢地。當本去日有
迦毘羅神現身。語華手曰。道路懸遠多諸
嶮難。弟子送師至彼來往清吉。未到之間。
魏文帝殿前有金華空中現。文帝問太史曰。
有何雙怪。太史答曰。西域正法欲來到此。不
盈一月。華手比丘掌中金華來到此土。初至
之日空裏金華即滅不現。大瑞既徴。故戒福
永傳也
晋廬山有釋慧永。姓潘河内人也。貞素自
然清心剋己。言常含笑語不傷物。耽好經
典善於講説。蔬食布衣卒以終歳。樂住廬山
與遠同止。又別立一茅室於嶺上。毎欲禪思
輒往居焉。時有至房者。並聞殊香之氣。永
屋中常有一虎。人或畏者。輒驅令上山。人
去後還復馴伏。永甞出邑博晩還山。至烏
橋。烏橋營主醉騎馬當道。遮永不聽去。日
時向晩。永以杖遙指馬。馬即驚走。營主倒
地。永捧慰還。因爾致疾。明晨往寺。向永悔
過。永曰。非貧道本意。恐戒神爲耳。白黒聞
知歸心者衆矣。至晋義熙十年遇疾危篤。而
專謹戒律執志逾勤。雖沈痾苦。而顏色怡
悦。未盡少時忽斂衣合掌求屣欲起。如有所
見。衆咸驚問。答云。佛來。言終而卒。春秋八
十有三。道俗在山。咸聞異香。七日乃歇
晋新陽縣有釋法安。一名慈欽。未詳何許
人。是遠公之弟子。善持戒行。講説衆經。兼習
禪業。於晋義熙年中。新陽縣虎災。縣有大
社。樹下築神廟。左右居民以百數。人遭虎死
者。夕有一兩。安甞游其縣。暮投此村。民以
畏虎早閉門閭。安徑之樹下。通夜坐禪。向曉
聞虎負人而至投之樹北。見安如喜如驚。跳
伏安前。安爲説法受戒。虎踞地不動。有頃
而去。旦村人追虎至樹下。見安大驚。謂是神
人。遂傳之一縣。士庶宗奉。虎災由此而息。
因改神廟留安立寺。左右田園皆捨爲衆業。
後欲作畫像須銅青。困不能得。夜夢見一
迂其床前云。此下有銅鍾。寤即掘之。果
得二口。因以青成像。後以銅助遠公鑄佛。安
後不知所終
晋廬山有釋曇邕。姓楊。關中人。形長八尺。
雄武過人。南投廬山。事遠爲師内。外經書多
所綜渉。志尚傳法不憚疲苦。乃於山之西南。
別立茅宇。與弟子曇果。澄思禪門。甞於一
時。果夢見山神求受五戒。果曰。家師在此。
可往諮授。後少時邕見一人著單袷衣。風
姿端雅。從者二十許人。請受五戒。邕以果
先夢。知是山神。乃爲説法授戒。神嚫以外
二鋤。禮拜辭別。倏忽不見。後往荊州卒
於竹林寺
齊琅琊&MT01821;山有釋法度。黄龍人。少出家。游
學北土備綜衆經。而專以苦節成務。宋末游
于京師。高士齊郡明僧紹。杭迹人外。隱居
琅琊之*&MT01821;山。挹度清卓。待以師友之禮。及
亡捨所居爲栖霞寺。請度居之。先有道士。
欲以寺地爲館。住者輒死。及後爲寺猶多恐
動。自度居之群妖皆息。經歳許間。忽有人
馬鼓角之聲。俄見一人持名紙通度曰靳尚。
度前之。尚形甚清雅羽衞亦嚴。致敬已乃
言。弟子王有此山七百餘年。神道有法。物
不得干。前諸栖託。或非眞正。故死病相繼。亦
其命也。法師道徳所歸。謹捨以奉給。并願受
五戒永結來縁。度曰。人神道殊無容相屈。且
檀越血食祭祀。此最五戒所禁。尚曰。若備
門徒輒先去殺。於是辭去。明旦度見一人送
錢一萬香燭刀子。疏云。弟子靳尚奉供。至
月十五日度爲設會。尚又來。同衆禮拜行道
受戒而去。*&MT01821;山廟巫夢告曰。吾已受戒於
度法師。祠祀勿得殺戮。由是廟同薦止菜脯
而已。度甞動散寢於地。見尚從外來以手
摩頭足而去。頃之復來。持一瑠璃甌。甌中
如水與度含。味甘而冷。度所苦即間。其徴
感若此。齊竟陵王蕭子良始安王等。並遙
恭以師敬。資給四事。六時無闕。以齊永元二
年卒於山中。春秋六十四矣
梁山陰雲門寺有釋智順。本姓徐。琅琊臨沂
人。秉禁無疵陶練衆經。齊竟陵文宣王。特深
禮異。以天監六年卒于山寺。春秋六十一。初
順疾甚不食多日。一時中竟忽索飮。弟
子曇和。以順絶穀日久。密以半合米雜煮以
進。順咽而還吐索水洗漱。語和云。汝永出
雲門寺。不得還住。其執節精苦皆此類也。臨
終之日房内頗聞異香。亦有見天華天蓋者
五驗出
梁高僧傳
隋終南山悟眞道場釋淨業。漢東隋人也。精
研律部博綜異聞。確乎内湛令響外馳。仁壽
二年被擧送舍利于安州之景藏寺。初欲於
十力寺置之。行至景藏忽感異香。滿院衆共
嗟怪。因而樹立將下舍利。赤光挺出照于人
物。寺重閣上聞衆人行聲。及往掩捕扃閉如
初。一人不見。塔北有池。沙門淨範爲諸道俗
受菩薩戒。乃有群魚游躍。首皆南向似受歸
相。範即乘船入水爲魚受戒。魚皆迴頭繞
船。如有聽受。都無有懼。業慶其遇。乃以舍
利置於佛堂。先有塑菩薩一躯。不可移轉。
至明乃見迴首面向舍利。状類天然。一無損
處。屡興別瑞。傳言不盡。大業十二年二月十
八日卒於本寺。春秋五十有三
隋西京大禪定寺道場釋靈幹。俗姓李氏。金
逖道人也。而立性翹仰恭攝成節。三業
護持均禁遮性。仁壽二年奉勅送舍利於
州。置塔於漢王寺。初遶塔所屡放神光。風
起燈滅。而通夕明亮不須燈照。又感異香從
風而至。道俗通見。四月八日下舍利時。寺院
之内樹葉皆萎。烏鳥悲噭。及填平滿還如
常日。以大業八年正月二十九日卒於本寺。
春秋七十有八右二驗出
唐高僧傳
唐華州鄭縣人張法義。年少貧野不修禮度。
貞觀十一年入華山伐樹。遇見一僧坐巖穴
中。法義便就與語。會天晦冥不歸留宿。
僧設松柏末以供養之。謂法義曰。貧道久不
欲外人知。檀越出愼勿言相見。因爲説俗人
多罪累死皆惡道。至心懺悔可以滅之。乃令
淨浴清淨被僧衣爲懺悔。旦而別去至十九
年法義病死。埋於野外。貧無棺椁以新木
瘞之。而蘇自推木出歸家。家人驚愕審問。知
活乃喜。法義自説。初有兩人來取乘空行。至
官府入大門。又巡街南行十許里。*街左右
皆有官曹。門閭相對。不可勝數。法義至一
曹見官人。遙責使者曰。是華州張法義也。
本限三日至何因乃淹七日。使者云。法義家
狗惡。兼有呪師。*呪神見打甚困。袒衣而
背青腫。官曰。稽過多咎。與杖二十。言杖亦
畢。血流灑地。官曰。將法義過録事。録事署發
文書。令送付判官。判官召主典。取法義按。
按簿甚多盈一床。主典對法義前披檢云。
簿多先朱句畢。有未朱句者。則録之曰。貞
觀十一年法義父使刈禾。義反顧張目弘罵
不孝。合杖八十。始録一條。即見昔巖穴中
僧來。判官起迎問何事。僧曰。張法義是貧道
弟子。其罪並懺悔訖滅除。天曹案中已句畢。
枉追來不合死。主典云。經懺悔者。此案
句了。至如張目罵父。雖蒙懺悔事未句了。僧
曰。若不如此。當取案勘之。應有福利。抑判
官令典將法義過王。王宮東殿宇宏壯侍
衞數千人。僧亦隨至王所。王起迎僧。王曰。
師當直來耶。答曰。未當次直。有弟子張法
義被録來。此人宿罪並貧道句訖。未合死。
主典又以張目視父事過王。王曰。張目懺悔
此不合免。然師爲來請。可特放七日。法義
白僧曰。七日既不多。後來恐不見師。請即
住隨師。師曰。七日七年也。可早去。法義固
請隨僧。僧因請王筆。書法義掌中作一字。
又請王印。印之曰。可急去還家。憑福報。後
來不可見我。宜以掌印呈王。王自當放汝也。
法義乃辭出。僧令送出至其家内止黒。義
不敢入。使者推之。遂活。覺在土中甚輕薄。以
手推排得出。因入山就山僧修福。義掌中所
印之處文不可識。然皆爲瘡。終莫能愈。至
今尚存。隴西王博叉與法義隣近委之。王爲
臨説右一驗出
寘報記

夏侯均者。冀州阜城人也。顯慶二年病。經
四十餘日昏亂殆死。自云。被配作牛頻經苦
訴。訴云。甞三度於隱師處受戒懺悔。自省
無過。何忍遣作牛身受苦如是。均已被配磨
坊。經二十日。苦使後爲勘當受戒。是實不
虚。始得免罪。此人生平甚有膂力。酗酒好
鬪。今現斷酒肉。清信賢者。爲隱師弟子齋
戒不絶右一驗出
祥拾遺
法苑珠林卷第八十九



法苑珠林卷第九十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破戒篇第八十八此有二部
述意部第一
惟茲戒徳本願深重。救生利物。稱斯爲最。是
以受之甚易。持之稍難。若非精翫護持。大
果何容得證。恐差之氂。失之千里。若其
小過覆藏。則爲難滅大罪。發露更是可原。故
知有過須悔得入七衆。守愚不懺長棄三
塗。所以比之一章通明道俗持犯損益。若是
居家白衣。曾有微信受得戒者。不勝名利。
失意有違。故此兼明。若是悠悠白衣。業識
風馳昏沈財色。好貪名利。樂著五欲。不信
佛法者。此定罪人非此所明。今時述者。出
家僧尼及優婆塞等。恐乖佛教虚染名利。故
今偏説。若是上品白衣。見佛呵責出家人罪。
即自勸勵。省己不爲。出家清虚高慕玄軌。
尚有失意乖違被佛詰責。我等白衣無慚無
愧。公然造罪。晝夜匪懈。未曾恥改。所以
如來棄捨我等。不蒙教誨。即自改過息意不
犯。譬如智人先誡己身。他人見責亦自改悔。
故書云。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内自省。若是下
品凡愚無識之人。見佛呵責犯過衆僧。唯加
輕笑退敗善心。不自思忖愚戇之甚劇於畜
生。亦如醉人墜臥糞坑嘔吐狼藉屎尿汚身。
仰視岸人却呵不正。此亦如是。是故如來
雖欲救拔無其出路。故經云。譬如有人墮在
糞坑。全身沒入無髮可拔。知何欲救也
引證部第二
如大品經云。佛告諸比丘。我若不持戒者。
當墮三惡道中。尚不得下賤人身。況能成
就衆生淨佛國土。具一切種智。又薩遮尼
揵經云。若不持戒。乃至不得疥癩野干身。
何況當得功徳之身
又梵網經云。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禁戒。
故起心毀犯聖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養。
亦不得飮住國王水土。五千大鬼常遮其前。
鬼言大賊。入僧坊城邑宅中。鬼復掃其脚
跡。一切世人罵言佛法中賊。一切衆生眼不
欲見犯戒之人。畜生無異。木頭無異
又寶梁經云。若破戒比丘。受持戒者禮敬供
養。不自知惡得八輕法。何等爲八。一作愚
癡。二口瘖瘂。三受身矬陋。四顏貌醜惡其
面側捩見者嗤笑。五轉受女身作貧窮婢使。
六其形羸痩夭損壽命。七人所不敬常有惡
名。八不値佛世
佛言。若有非沙門自言是沙門。非梵行自言
梵行。於此大地乃至無有洟唾處。況擧足
下足去來屈申。何以故。過去大王持此大地。
施與持戒有徳行者。令修行中道。是破戒比
丘一切信施不及此人。況僧房舍之處。衣鉢
臥具醫藥信施所不應受。若有破戒比丘。如
分一毛以爲百分。若有惡比丘受人信施如
一毛分。隨所受毛分即損施主
譬如師子獸王若有死已無有能得食其肉
者。師子身中自生諸蟲還食其肉。於我法中
家諸惡比丘。貪惜利養爲貪所覆。不識
惡法能壞我法。當知是惡比丘成就四法。一
不敬佛。二不敬法。三不敬僧。四不敬戒。爾
時世尊。而説偈言
    心求利養 口言知足 邪命求利
    常無快樂 其心多姦 欺誑一切
    如此之心 都不清淨 諸天神龍
    有天眼者 諸佛世尊 咸共知之
佛告迦葉。云何旃陀羅沙門。迦葉譬如旃陀
羅常於塚間行求死屍無有慈悲視於衆生。
得見死屍心大喜悦。如是沙門旃陀羅。常無
慈心至施主家行不善心。所求得已生貴重
心。從施主家受利養已。不教佛法親近在家。
亦無慈心常求利養。是名沙門旃陀羅。如是
旃陀羅。爲一切人之所捨離。如旃陀羅所至
之處不到善處。何以故。自行惡法故。如是
沙門旃陀羅所至之處。亦不到善道多作惡
業。無遮惡道法故。譬如敗種終不生牙。如
是敗壞沙門。雖在佛法不生善根。不得沙門

又涅槃經云。猶如大海不宿死屍。如鴛鴦鳥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936 937 938 939 940 941 942 943 944 945 946 947 948 949 950 95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