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鐔津文集 (No. 2115_ 契崇撰 ) in Vol. 00

[First] [] []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2115

鐔津文集目録
  卷首行業記此即
陳舜
兪撰
卷一輔教篇上
  原教勸書并序共
四篇
  卷二 輔教篇中
  廣原教并序共二
十六篇
  卷三 輔教篇下
  孝論并序共一十三篇壇經賛眞諦無聖論
  卷四 皇極論 中庸解
卷五 論原共四
十篇
  禮樂 大政 至政 賞罰 教化 刑
法 公私 論信 説命 皇問
  卷六 論原
  問兵 評讓 問覇 巽説 人文 性
徳 存心 福解 評隱 喩用 物宜
  善惡 性情 九流 四端
  卷七 論原
  中正 明分 察勢 刑勢 君子 知
人 品論 解譏 風俗 仁孝 問經
  問交 師道 道徳 治心論原
  雜著
記復古 文説 議旱對 夷惠辯 唐
太宗述 易術解
  卷八 雜著
  逍遙篇 西山移文 哀屠龍文 記龍
鳴 寂子解 寂子解傲

萬言書上
仁宗皇帝
  卷九 書
  再上
仁宗皇帝 書啓共十
三封
上韓相公
 上富相公 上張端明
上田樞密 上曾參政 上趙内翰 上
呂内翰 上歐陽侍郎 上曾相公 謝
李太尉
  卷十 書啓状
  與關彦長祕書 答茹祕校書 與章表
民祕書 與章潘二祕書 與馬著作書
 與周感之員外 答王正仲祕書 受
佛日山請先状上蔡君謨侍郎 與通判
而下衆官 與諸山尊宿僧官 與諸檀
越書 赴佛日山請起程申状 接杭州
知府觀文胡侍郎先状 接錢塘知縣先
状 接大覺禪師先書 謝王侍讀侍郎
 謝沈司封提刑 謝王密諫知府惠詩
 與瀛州李給事 與廣西王提刑 與
陳令擧賢良 與潤州王給事 與王提
刑學士 與陸推官 與張國博知縣
謝錢塘方少府 謝仁和趙少府 謝沈
少卿見訪 與祖龍圖罷任杭州 送詩
與楊公濟 還章監簿門状 與石門月
禪師與黄龍南禪師
答黄龍山南
禪師次幅與圓通禪師又與圓通禪師
答圓通禪師讓院 答萬壽長老 與萬
壽長老 謝杭州寶月僧正 退金山茶
筵回答 與東林知事 與楚上人 發
供養主與檀那
  卷十一 敍共二十
三篇
  傳法正宗定祖圖敍與祖圖
上進
 六祖法寶記
敍 明州良和尚語録敍 武陵集敍
原宗集敍 移石詩敍 法雲十詠敍
法喜堂詩敍 山茨堂敍 趣軒敍 山
游唱和詩集敍 山游詩後序 與月上
人更字敍 周感之更字敍 送潯陽姚
駕部敍 送郭公甫朝奉詩敍 送王仲
寧歌敍 送周感之詩敍 送周公濟詩
敍 送周感之祕書南還敍 送林野夫
秀才歸潮陽敍 送梵才吉師還天台歌
敍 送眞法師歸廬山敍
  卷十二 志記銘碑共一十
二篇
  武林山志 游南屏記 解獨秀石名
無爲軍崇壽禪院轉輪大藏記 漳州崇
福院千佛閣記 &MT01646;潭雙閣銘 清軒銘
 南軒銘 舊研銘 題荷香亭壁 文
中子碑 天竺慈雲法師曲記
  卷十三 碑記銘表辭
  秀州資聖勤禪師塔誌銘 秀州資聖暹
和尚影堂記 故杭州靈隱普慈大師塔
銘 石壁山保聖寺故紹大徳塔表 致
政侍郎中山公哀辭 李晦叔推官哀辭
 周叔智哀辭
述題書賛傳評共十
二篇
秀州精嚴寺行道舍利述 廬山遠公影
堂 題梅福傳後 書文中子傳後 書
李翰林集後 書諸葛武候傳 書范睢
傳後 段太尉傳賛 好善賛 陸蟾傳
 韓曠傳 評北山清公書
  卷十四 非韓上 第一
卷十五 非韓中 第二至第十三
卷十六 非韓下 第十四之三十
卷十七 古律詩共六
十首
卷十八 與楊公濟晤沖晦山游唱和詩
    共六十
九首
卷十九 附録諸師著述
  禦溪東郊草堂釋懷悟序 又序瑩道温
作石門惠洪禮嵩禪師塔詩三十
一韻
伽山守端吊嵩禪師詩一百韻
又引
龍舒天柱
山修靜賛
靈源臾題明教大師手帖

天台松雨齋原旭撰
疏語嘉
興都綱天寧弘宗指南序 杭州徑山住
持文琇序
鐔津文集目録畢



鐔津明教大師行業記石刻本在
杭靈隱山
  尚書屯田員外郎陳舜兪撰
宋熙寧五年六月初四日。有大沙門明教大
師。示化于杭州之靈隱寺。世壽六十有六。僧
臘五十有三。是月八日。以其法茶毘。斂其骨
得六根之不壞者三。頂骨出舍利。紅白晶潔。
状若大菽者三及常所持木數珠亦不壞。於
是邦人僧士。更相傳告。駭歎頂禮。越月四日。
合諸不壞者。葬于故居永安院之左。其存也。
嘗與其交居士陳舜。兪極談死生之際而已。
屬其後事。茲用不能無述也。師諱契嵩。字仲
靈。自號潜子。藤州鐔津人。姓李。母鍾氏。七
歳而出家。十三得度落髮。明年受具戒。十九
而遊方。下江湘陟衡廬。首常戴觀音之像。而
誦其號日十萬聲。於是世間經書章句不學
而能。得法於筠州洞山之聰公。慶暦間入呉
中。至錢塘。樂其湖山。始税駕焉。當是時天
下之士學爲古文。慕韓退之排佛而尊孔子。
東南有章表民。黄聱隅。李泰伯。尤爲雄傑。學
者宗之。仲靈獨居。作原教孝論十餘篇。明儒
釋之道一貫。以抗其説。諸君讀之。既愛其文。
又畏其理之勝而莫之能奪也。因與之游。遇
士大夫之惡佛者。仲靈無不懇懇爲言之。由
是排者浸止。而後有好之甚者。仲靈唱之也。
所居一室。蕭然無長物。與人清談。靡靡至於
終日。客非修潔行誼之士。不可造也。時二
卿郎公引年謝歸。最爲物外之友。嘗欲同游
徑山有行色矣公亦風邑豪預焉。冀其見仲
靈而有以尊養之。仲靈知之不肯行。使人謝
公曰。從吾所好何必求富而執鞭哉。凡其潔
清類如此。皇祐間去居越之南衡山。未幾罷
歸。復著禪宗定祖圖傳法正宗記。仲靈之作
是書也。慨然憫禪門之陵遲。因大考經典。
以佛後摩訶迦葉獨得大法眼藏爲初祖。推
而下之。至于達磨。爲二十八祖。皆密相付囑。
不立文字謂之教外別傳者。居無何觀察李
公謹得其書。且欽其高名。奏賜紫方袍。仲
靈復念。幸生天子大臣護道達法之年。乃抱
其書以游京師。府尹龍圖王仲義果。奏上之。
仁宗覽之。詔付傳法院編次。以示褒寵。仍賜
明教之號。仲靈再表辭。不許。朝中自韓丞相
而下。莫不延見而尊重之。留居憫賢寺不受
請還東南。已而浮圖之講解者。惡其有別傳
之語而恥其所宗不在。所謂二十八人者。乃
相與造説以非之。仲靈聞之攘袂切齒。又益
著書。博引聖賢經論古人集録爲證幾至數
萬言。士有賢而好佛者。往往詣而訴其冤久
之。雖平生厚於仲靈者。猶恨其不能與衆人
相忘於是非之間。及其亡也。三寸之舌所以
論議是是非非者。卒與數物不壞以明之。嗚
呼使其與奪之不公辯説之不契乎。道則何
以臻此哉。雖然仲靈之所以自得而樂諸己
者。蓋不預於此。豈可爲淺見寡聞者道耶。仲
靈在東南最後密學。蔡君謨之帥杭也。延置
佛日山禮甚厚居數年。然言高而行卓。不少
假學者。人莫之能從也。有弟子曰慈愈洞清
洞光。所著書自定祖圖而下。謂之嘉祐集。又
有治平集凡百餘卷。總六十有餘萬言。其甥
沙門法燈克奉藏之以信後世云。熙寧八年
十二月五日記



鐔津文集卷第一
  藤州鐔津東山沙門契嵩撰
  輔教編上
  原教
萬物有性情。古今有死生。然而死生性情。未
始不相因而有之。死固因於生。生固因於情。
情固因於性。使萬物而浮沈於生死者。情爲
其累也。有聖人者大觀。乃推其因於生之前。
示其所以來也。指其成於死之後。教其所以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 []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