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佛祖歴代通載 (No. 2036_ 念常集 ) in Vol. 49

[First] [] []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2036

佛祖歴代通載序
浮圖氏之論世。動以大劫小劫爲言。中國文
字未通。蓋不可知也。摩騰竺法蘭至漢而後。
釋迦佛之生滅。可以逆推其歳年。自是中國
之人。得以華言記之。自天竺及旁近諸國東
來者。莫盛於西晋。至于姚秦石趙等國。其人
則鳩摩羅什佛圖澄那連耶舍曇無讖諸師。
而東土卓絶奇偉之士。生肇融叡等相爲羽
翼。翻譯經義盡爲華言。而佛理之精無不洞
究。先覺之士至有逆知。其至理之未至者。佛
學之行莫博於此時矣。彌天道安至於遠公
辟地東南佛陀耶舍遠相從游而辟世。君子
相依於離亂之世。乃若寶公雙林諸公起而
説法。而佛學大盛於東南矣。若夫智者弘法
華於天台。三藏開般若於唐初。清涼廣華嚴
於五臺。密公説圓覺於草堂。宣公嚴律教於
南山。金剛啓祕密於天寶。大小三乘唯識等
論。專門名家豪分縷析。汗牛充棟。學者千百。
有皓首而不能窮極者焉。達磨之來則有五
傳其衣。五宗斯立。同源異派自梁歴宋。謂之
傳法正宗。我
國朝祕密之興義學之廣。亦前代之所未有。
此其大略也。記載之書昔有寶林等傳。世久
失傳。而傳燈之録僧寶之史。僅及禪宗。若夫
經論之師各傳於其教。宰臣外護因事而見
録。豈無遺闕。近世有爲佛祖統紀者。儗諸史
記書事無法。識者病焉。時則有若嘉興祥符
禪寺住持華亭念常。得臨濟之旨於晦機之
室。禪悦之外博及群書。乃取佛祖住世之本
末。説法之因縁。譯經弘教之師。衣法嫡傳之
裔。正流旁出散聖異僧。時君世主之所尊尚。
王臣將相之所護持。論駁異同參考訛正。二
十餘年始克成編。謂之佛祖歴代通載。凡二
十二卷。其首卷則言彰所知論器世界情世
界道果無爲五論。則我
世祖皇帝時
發思八帝師對
御之所陳説。是以冠諸篇首。其下則以天元
甲子。紀世主之年。因時君之年。紀教門之事。
去其繁雜謬妄。存其證信不誣。而佛道世道
汚隆盛衰。可竝見於此矣。嗟夫十世古今不
離當念。塵影起滅何足記哉。甞見潙山有問
於仰山。毎有年代深遠之對。則亦憫先覺之
無聞者乎。而法華一經。前劫後劫十號無二。
又曰。觀彼久遠猶古今日。則此書宜在所取
乎。至正元年六月十一日。微笑菴道人虞集

華亭梅屋常禪師本傳通載序
夫語言文字。載道之器。傳遠之用。歴千古微
簡牘。何以紀事考實耶
大成至聖。春秋作而賊亂懼
大覺世尊。經律集而賢哲興。其五經六藝諸
子百家。立言垂訓。後之來學明今酌古。遊心
仁義。非編册之益乎。佛祖歴代通載。梅屋
禪師之所作也。其文博其理明。叙事且實出
入經典考正宗傳。殊有補於名教。至正辛巳。
翰林道園虞公。序冠其首益尊韙之。禪師世
居華亭。黄姓。父文祐。母楊氏。初祈嗣於觀世
音。忽一夕夢僧龐眉雪髮。稱大長老託宿焉。
因而娠。至元壬午三月十有二日誕于夜。神
光燭室異香襲人。逾日不散。既長喜焚香。孤
坐。風骨秀異氣宇英爽。年十二懇父母求出
家。母鍾愛之。誘以世務終莫奪其志。遂舍之。
依平江圓明院體志。習經書尚倜儻。疏財慕
義棲心律典。元貞乙未江淮總統所。授以文
憑。薙髮受具。弱冠遊江浙大叢林。博究群經。
宿師碩徳以禮爲羅延之。皆撝謙弗就。至大
戊申。佛智晦機和尚。自江西百丈。遷杭之淨
慈。禪師往參承値上堂。佛智擧太原孚上座
聞角聲因縁。頌云。琴生入滄海。太史遊名山。
從此揚州城外路。令嚴不許早開關。有省於
言下。投丈室呈所解。佛智頷之。遂俾掌記室。
囑之曰。眞吾教偉器。外護文苑之奇材也。服
勤七年。延祐乙卯佛智遷徑山。禪師職後版。
表率明年
朝廷差官理治教門。承&T052673;選瑞世嘉興祥符。
至治癸亥夏五乘驛赴
京繕寫黄金
佛經。暇日得以觀光三都遊覽勝概。禮五臺
曼殊室利。披燕金遺墟之迹。由以動司馬撰
書之志。出入翰相之門討論墳典。陞諸名師
堂奧講解經章。如司徒雲麓洪公別峯印公。
皆尊愛之
帝師命坐授食。聞大喜樂密乘之要。自京而
回姑蘇。萬壽主席分半座以延説法。衆服其
有徳。自非宿有靈姿禀慧多生。曷以臻其明
敏。著述祖禰彰顯正教。致公卿大人篤敬
也耶。至大間愚執侍佛智。獲奉教于禪師。
知梗概而序之。禪師諱念常。梅屋其號焉。至
正四年三月。松江余山昭慶住持比丘覺岸
謹序
佛祖歴代通載凡例
  一世祖皇帝玉音一百段。出弘教集。實帝
師大臣欽承對旨。謹置于編
一帝師所説彰所知論。冠于篇者尊之也
一吾佛世尊未生以前時代。本不與書。欲
便初學。卷自太古始
一往古帝王。即位改元崩殂及僣國之主。
宰臣護教尊法者。略見始末。餘不書
一帝王於聖教御製賛序及大臣碩儒撰
述。其間有關大教者。皆具載焉
一僧道對析論辨。詳收始末以備參考
一世尊示滅之後。凡經百年必書。其於旃
檀像及教被東土之年倣此
一佛祖傳法偈。翻譯詳見梁大同六年
一教門隆替。並依史籍編録。使來學知有
自焉
一諸祖事實。備載于示寂之年。倣先經終
義之例
一屏山居士鳴道集説。凡二百一十七篇。
今録一十九篇。蓋彰其識見耳
一教門事要。異同訛正略加考定。據諸傳
記摭集。不以私臆謬加論辨。或恐繁失於
冗簡失於陋。以俟博雅之士。改而正之
一太史公史記稱。黄帝三十八年。命風后
定甲子。始因而編之。隨年列爲横暦于上
佛祖歴代通載凡例



佛祖歴代通載目
第一卷
  七佛偈彰所知論器世界品日輪
諸星宿妙高山三十三天情世界
總有六種人祖大梵三末多王及諸王
器世界壞并賛
第二卷
  盤古王天皇地皇人皇五紀
巣氏燧人氏伏羲氏社神神農氏
黄帝十二少昊十三顓頊十四帝嚳十五唐堯
十六虞舜十七夏后氏十八殷湯十九周文王
武王二十一成王立七
廟制
二十二稷神二十三
國諸侯二十四康王
第三卷
  周昭王世尊示降生世尊示出家
穆王世尊示成道瑞像縁起世尊示
説法世尊示涅槃
孝王第一祖摩訶迦葉十一秦非子
十二厲王十三二祖阿難十四上座大衆二部
十五宣王十六三祖商那和脩十七王殺杜伯
感報
十八平王十九四祖優波毱多
二十莊王二十一五祖提多迦
二十二襄王二十三六祖彌遮迦
二十四定王二十五老聃生于楚二十六七祖
婆須密
二十七靈王二十八孔子生于魯
二十九景王三十八祖佛陀難提
三十一敬王三十二九祖伏馱密多
三十三貞定王三十四十祖脇尊者
第四卷
  周安王十一祖富那耶舍
顯王十二祖馬鳴大士
赧王十三祖迦毘摩羅
秦始皇室利防等十八化人十四祖
龍樹尊者
西漢文帝十一十五祖迦那提婆
十二武帝十三十六祖羅睺羅多
十四昭帝十五十七祖僧迦難提
十六宣帝十七論師無著天親
十八成帝十九十八祖伽耶舍多
二十新室王莽二十一十九祖鳩摩羅多
二十二東漢明帝二十三帝夢金人二十四
流東土二十五摩騰竺法蘭二十六釋道比
較焚經二十七二十祖闍夜多
第五卷
  安帝二十一祖婆脩盤頭
桓帝安世高至洛二十二祖摩拏羅
靈帝竺佛朔至洛黄巾作叛
獻帝牟子理惑論十一漢史范曄論釋
十二袁宏論佛十三康猛竺大力至京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 []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