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般涅槃經疏 (No. 1767_ 灌頂撰 ) in Vol. 00

[First] [Prev+100] [Prev]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云云。從如佛所説去是第八會通。昔依四法
今依四人。文有問答。問又二。先擧昔依次請
會。初昔依者然阿含中出次第。依法不依人。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
識。與今迦葉所列次第有異。梁武云。此文爲
定。諸法師云。今經出昔依以阿含爲定。或言
出經者誤。或言於昔雖了望今未了故了義
在後。今且釋阿含次第者。昔人無常故不可
依。以法常故。故法可依。法有小大大法了義
是故須依。語若生著故不須依。了語下義義
體無著。是故須依。識著智解是故依智。從如
是四法非四種人正請會通。次佛言下答又
爲二。先別會後總會。所以別會者。正言今依
人與昔依法二言相反。故偏須別會文爲四。
初會人法依法即是依人。二明昔不依人者
不依無法之人。三明今依人者還是有法之
人。四擧下況上。初依法即依人者人法不異。
興皇言。昔以法簡人結還依智。今以人簡法
結還依人。昔人既破昔法亦除。今人既存今
法須取。但今人法不二。昔人即聲聞縁覺豈
依此人。昔法即方便半字。若不悟者亦須破
法。若了悟者不除此法。次若復有下明昔不
依無法之人。三如上所説下明今依有法之
人。又爲四。一唱應依。二釋應依。三歎徳。四
釋歎四。若有人能下擧下況上。明外凡能知
佛常不爲利養所轉。尚復可依。況於四人而
不依耶。次從依法者即是法性去總會四依。
又三。初就今教會。二擧今昔相對會。三結會。
初文又二。先會次結。初還依問次第會之。文
自爲四。初依法爲三雙。一雙標。二釋釋。三雙
結。初依法者即妙有之法。不依聲聞之人。即
雙標也。法性者即如來。聲聞者即有爲。是雙
釋也。雙結可尋。次文二。初會依義者。覺了即
般若。不羸劣即法身。滿足即解脱。昔教解脱
具則無身智身智在則解脱不滿。又不得是
三寶。次不依語下又二。先明無理之語。後明
亂正之語。初文者如佛所説。貪求無厭去有
二解。一云此是佛説外道經中之言。二解是
佛自説經生凡夫之過。不得依此爲行。次又
復唱言下是亂正之語。三釋依智不依識。若
知法身是常即是眞智。若言無常即是識著。
四釋了義爲三。一標宗。二歴法。三辨宗。初約
一大乘兩縁來望爲了不了。次又聲聞下是
歴法有五雙相對。大小常無常大小所説食
不食滅不滅可尋。三聲聞乘下辨宗。初辨小
後辨大。各有標釋結。次如是下總結。復次
依義下第二今昔相對會通釋前兩依文句相
渉。人謂但三文爲三。初兩依共釋。次釋第三。
三釋第四。初共釋爲三。一釋依義兼明依法。
次釋不依人。三釋不依語。此初第一偏明依
義。次此後即不明依語。但語勢相仍。仍明不
依人。又明依義即是依法。是故無別依法之
文。但有不依人。此即第一偏明依義法者。名
常下釋法也。後具結二種。若有説言不可見
下釋不依人。若復有人下釋不依語。依智者
下二別釋第三依。依智不依識。所言識作識
受無和合僧者但有識著作因受識著之果皆
是生死。則無常住一體之僧。三依了義者別釋
第四依。明了不了。若言有四縁得畜八不淨。
即是了義。一無檀越。二時饑。三建立。四淨施
解者不同。一云具此四縁方乃得畜。二云隨
一皆得。三云前三一一皆得畜之。但須淨施。
淨施一事既不可無。是則皆須二縁得畜若
説有時非時皆聽畜者。爲不了義三分即是
三藏。我爲肉眼下第三結會也。或時肉天兩
眼相對。則是障内外。或法慧相對。此論照眞
俗異。今以肉慧相對者。此論凡聖之殊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一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邪正品
邪者魔也。正者聖也。邪魔多種。謂邪惡邪俗
邪偏邪漸。邪惡者闡提謗法四重五逆十惡
四趣等果是也。文云。聽畜八種不淨即謗佛。
執九部經謂無方等即謗法。若欲行淫應脱
法服。即犯四重。此等名爲邪惡。邪俗者通謂
二十五有。因縁煩惱業陰天魔等是。文云。依
因父母愛欲和合生育是身。愛即煩惱是身
即陰。以有漏形作無漏身即是天魔。往昔苦
行即是業等即其義也。邪偏者謂聲聞縁覺。
無常苦空邪曲涅槃等是。文云。如來無常變
異宣説無我即其義也。邪漸者謂分別歴別
棄捨二邊別求中道。亦三昧魔菩提心魔等
是。文云。如來於諸外道邪論無所知。於世
間湯藥無所知。無所知故故名如來。於刀割
香塗不生憎愛。唯能處中故名如來。即是其
義。正者名聖。聖正多種。謂執正善正眞正方
正。對於四邪以論四正。四邪既出於文翻邪
即正不俟更論。此四邪四正即四悉意。邪惡
尤重衆邪之根即世界也。邪俗之邪爲清升
者。立此名字即爲人也。邪偏偏破生死入涅
槃即對治也。邪漸所到之處即是常住。從歴
別門立此邪名即第一義。正亦如是執正是
魔是欲界主執正。欲界即世界也。善正是世
間之善。爲成衆善即爲人也。眞正是出世之
法。對破世間方乃名正。是次第大乘能到實
相。實相即第一義。通塗邪正其相如是。今經
所指兩法兩人。謂魔經魔律。持魔經律是爲
四魔。此意則寛該前諸邪正亦四種佛經佛
律。持佛經律是爲四正。則冠前四正。從此立
名故言邪正品。此品答前迦葉問。云何知天
魔爲衆作留難。如來波旬説云何分別知。然
四依有廣大之徳。邪正有分別之能。雖二義
相成。而四依答廣大邪正答分別。兩品備有
形聲兩僞。而前品多明形亂。後品多明聲亂
云云。文爲五。一略明邪正。二廣明邪正。三論
義。四領解。五述成。初略中有問有答。問則牒
上四依。答則出邪三寶。魔即邪佛。所説即邪
法。受持者即邪僧。如百論迦毘羅自謂爲佛
所説。弟子等爲此惑亂須上四依。迦葉白佛
去。二廣説邪正。有問有答。問中雙問邪正三
寶云何分別如文。上問云何知天魔爲衆作
留難。是問形亂。如來波旬説云何分別知。此
問聲亂。今問魔及所説即上兩問。而言隨魔
行者即是徒黨還隨魔作形聲兩亂。廣答文
爲二。先答形亂。次答聲亂。初云七百年者正
法。千年。由度女人減五百年。六百七百入像
法時。摩耶經云六百年馬鳴出。七百年龍樹
出。是時魔盛。即有四依。魔有有漏通。能變爲
四部四果及佛色像。猶如獵師外被袈裟内
懷殺害。魔亦如是。外爲聖像内挾邪謀。夫無
漏在心不在於色。云何言作無漏之形。聖人
有無漏威儀亦是無漏五陰故魔學之。從是
波旬當作是説下。二是明聲亂文爲五。一亂
佛身。二亂結戒。三亂佛徳。四亂經律。五亂罪
福。初亂佛身者。又四。一亂生。二亂行。三亂
入廟。四亂納妃。初文者若言實生是魔説。言
不生生是佛説。次就行中亦應例爾。今不爾
者。明不行是魔説。行是佛説。何者。魔邪常欲
隱佛之徳顯佛之過。名亂佛行。入廟納妃皆
如文。從佛在舍衞去。是亂結戒如文。六十四
能者。佛有三十二相。外道夸毘謂倍勝佛。故
云有六十四能。又佛有三十二相并業。外道
攀對求等故立六十四能。三從若有説言去。
是亂佛徳。此中明佛不知好惡不別冤親。刀
割香塗悉不欣惡。如即人云刺眼不眴。此以
癡意亂徳。四從若有説言如來爲我者。是亂
經律。初通就經律作亂。後就常無常作亂如
文。五從復有人言去。是亂罪福。文爲三番。初
明正。次明邪。三更明正。初比丘自知非聖。答
云非聖是則無犯。次從復有説言無波羅夷
去是邪。三從若復説言於諸戒中去。更明正。
若過一法者。説戒時最初問清淨不。三唱不
答。即犯妄語云云。一切衆生雖有佛性要因持
戒者。佛性是正因。持戒是因縁云云。迦葉白
佛去。是第三論義。文有三番。一論佛性。二論
過人。三論夢覺。初番先問云云。次答中。如來
或説我。或説無我。是名中道者。中論云諸法
實相中。無我非無我。我無我皆是假名。言我
是假。言無我是實。非我非無我即是中道。次
第二番問答先問次答。答中先明犯。次明不
犯。後重明犯如文云云。第三番問答中二。先
問次答。夢淫無罪寤已應悔。若寤已賛歎得
罪大品中意亦爾云云。摩訶楞伽此云赤色。與
下文被服赤色相違云何通。解云。下文説未
制戒時。此中説制戒後。又一解。赤亦多種。
大赤則遮如乾陀。輕赤此則不遮云云。迦葉白
佛去。第四是領解。第五述成
  四諦品
此品。答上云何諸調御心喜説眞諦。舊云佛
昔隨情但説有量四諦。止在界内聖心不暢。
今縁常住説無量四諦。出三界外故佛心喜。
亦名有爲無爲四諦。亦名有作無作四諦。今
問。有量出分段不出變易。無量亦不出變易。
不出既同倶是有量。量與無量是對小大兩
縁何足爲喜。又有量是有爲者。那言三是有
爲一是無爲。若爾有爲義不成。若無量是無
爲者。那得猶有變易生死。解言。不爲分段身
命所爲故言無爲。不無三相。若爾實非無爲。
無爲不成。無作亦壞。勝鬘雖有此之名教別
爲一縁。不得用彼無量四諦釋此經文義不
相會。舊又明五時四諦初時約事如苦是逼
迫相云云。第二時至第四時約理。如五受陰洞
達空無所有。是苦義義即是理。解言。入觀之
時亡名絶相無此四事。藉四方便故言四諦。
如見諦入眞無八忍八智但縁一滅。言忍智
者。從方便爲名。爲此義故四時不明佛性。佛
心不喜。第五時以智爲諦。文云無苦而有眞
實故説佛性。佛心則喜。今問若還是前有量
無量已如前難。若非有量無量復是何諦則
無別名。既無別名則無別理。復何用此以釋
今經。今明此品與聖行品有同有異。聖行具
明四種四諦。今文但明一實四諦。其相云何。
佛性實相遍一切處。能於四事明了實相乃
可稱諦。若不了者倒而非諦。經有明文何須
致惑。謂知如來甚深境界常住不變。微密法
身。名之爲諦。此乃且擧佛果爲端。實通一切
畜生地獄陰界諸入。悉了常住法身不。變名
苦聖諦。於不淨中而生眞智。不壞正法名集
聖諦。於斷滅中識如來藏名滅聖諦。明識三
寶及正解脱名道聖諦。諦非四數約四了諦
故名四諦。如來出世元爲説此。覆相今開塗
乳獲洗故言心喜説眞諦。從此立名故言四
諦品。文爲二。初明四諦。二領解。初四諦即爲
四章。章章各六。但有次第不次第之殊。苦諦
六者。一明惑。二明惑果。三明解。四明解果。
五結解。六結惑。一即是四四即是一。名不思
議。此文明矣。初明惑又兩。先直明苦。後不解
故苦。下明苦有三種。一是苦非諦非實。二是
苦是諦非實。三非苦非諦是實云云。當知是人
必墮下是明惑果。若有能知下是明解。若一
經耳下是明解果。若如是知下結解。若不知
下結惑。次集章亦六。次第如前此初明惑。以
是不知下明惑果。若有深智下明解。以是因
縁下明解果。又牒昔迷擧非顯是。若能知下
結解。若人不能下結惑。次滅諦章亦六次第
小異。初明惑。言多修空者。一是二乘沈空二
是外道撥無。即是多修空。次修苦滅者是明
解。亦應言逆聲聞而偏語外道。有二義。一前
來以訶聲聞。二聲聞乖理即是外道。若有修
習下明惑果。若有不作下明解果。若能如是
下結解。若有不能下結惑。道諦章亦六還如
前次第。但後結小異。初即明惑先出所惑。次
正明惑。以是因縁下明惑果。若能發心下明
解。乘此一念下明解果。若有人言三寶無常
下結惑。若修是法下結解。實結道滅。言四諦
者。道滅是四諦之後當於第四。迦葉白佛去
二是領解
  四倒品
倒者惑也。上云醉人眩亂日月迴轉。況顯惑
義但倒數不定。或一二三四八乃至衆多。一
者只是無明虚妄羅籠自繞。二者是見想取
著而致毀傷。三者癡心心倒狂狷想倒分別
見倒。四者常樂我淨僞藝無實。八者無常樂
我淨瓦礫非眞。衆多者但涅槃佛性畢竟清
淨非倒非諦。從解惑因縁而説倒諦。先佛出
世破倒之教遺法在世。時去聖遠執字亡旨。
不知方便藥變成毒。即起常樂我淨四倒。佛
初出世投無常藥而倒瀉之。病去藥存執之爲
是。迷佛方便起無常等。佛觀是病應用常等
以治其病。若後末世常等爲病。傳付後佛乃
能治之。通亘前後皆名四倒。若治常等則如
昔教。治無常等如哀歎品。此品但明迷惑之
病。若其解病即能解藥。離倒無諦。縁宜別説。
故明四倒。文明八倒以四題品。經家從略就
合爲四。今從合題者欲對四諦使相成故。近
論三品相成。魔説佛説總論邪正。四諦別明
正解。四倒別明邪惑。若但解諦倒者如偏識
人。入單知杌人非具足知。不名正善具成就。
不能作善業。雙解邪正倒諦倶通。即是正善
具成就。能作善業業者即如來性。次第相成
合爲四倒。其義則便故言四倒品。文爲二。先
明四倒。後領解。初就四倒。即爲四章。初章
爲三。一出苦境。二出苦體。三結。於佛果非苦
爲苦此即是惑應招苦報。遂言是解即是苦
中生於樂想。無常變異者謂佛行苦。捨身入
滅謂佛壞苦。彼言如來是常謂爲倒。無常謂
爲諦。我若説言下。正是倒心樂生苦想云云
無常常想即第二倒。境中雙擧二想。體中偏
釋一想。上已雙擧不欲煩文亦出倒境。後明
倒體并結可見。所言不修者。即是不修般若
空慧。後二倒可尋。第二領解又二。先領解。後
述迷。別論取撥無因果名邪見。迦葉久無通
取一切倒心爲邪。迦葉猶有云云
  如來性品
此題。不標佛而言如來者。允同三世。三世諸
佛皆初號如來。又擧初以標後。又如名不異
破諸異計。又如來即佛佛即如來。故言如來
性品。四悉檀云云。又如來是極果之勝號。性
是至理之本名。非但極果名曰如來。衆生本
性亦名如來。又如來擬果。性擬於因。雖因果
雙列。意在於因。故言如來性品。又果之本性
性隱難辨。擧顯以目隱故言如來性品。又性
理含藏備種種性善惡三乘。擧勝棄劣故言
如來性品。又如來名通。夫有心者悉未來如
來。四依開士猶如如來。十方諸佛同稱如來。
就一佛之上有化應報法皆稱如來。今文中。
正辨如來藏之如來。二十五有悉皆有我。以
我同故故名如。以如示人故言來。常不可壞
名之爲性。從此立名名如來性品。當知此如
來藏即佛性也。諸師解藏義不同。論師言佛
果在當。即時未有故名爲藏。又言佛性衆生
心神。心神自能避苦求樂。即是心神。開善云。
六法是佛性。義皆不然。此品以如來自性。不
以心神。不以六法。又如來藏隱。心神六法皆
顯。又如來藏常。心神六法遷變無常。與如來
性全不相關。今皆不用。地人云。惑覆於理名
之爲藏。是義不然。私謂非無一邊但不與此
品題合。彼以惑與理異故惑能覆理。今依經
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那得無性之惑覆
於無惑之性。不會經旨故不用也。私謂非但
惑性相即。一切何所不收。涅槃何法不在。一
切衆生即涅槃相。一切國土即涅槃相云云。又
論人云。當果爲性此即在外。六法爲性此即
在内。地人云。惑覆黎耶此亦是内。興皇云。非
内非外偏據正性。地人偏據本有。論人偏據
縁了。復據當果果性果果性。悉爲經訶。如盲
觸象不會玄旨。今明四句平等清淨無爭故
名爲如。以四悉檀巧示衆生故名爲來。常不
變易故名爲性。豈獨一法爲藏性耶。又人執
云。如來藏者不得不有。是義不然。佛性非有
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無。那得獨言是
有。雖非此四有因縁時於一門中作四悉説。
故言如來藏者不得不有。以有接斷。以有破
常。以有令悟。悟佛性時佛性非有。三門亦爾。
云何執有而害三門。如人問橋多爭何益。今
明佛性其意若此。若得此意。亦在本性中間
極果。亦隱亦顯亦外亦内。如經舍内金藏大
小不知。善能掘出宗仰是人。即其義也。問藏
性理三云何同異。答只是一義。若欲分別理
惑合論名之爲藏。全不論惑稱之爲理。不可
改變稱之爲性云云。有師。生起五譬。初問二
十五有有我不耶。佛擧貧女藏答。明其有我
但隱而不顯。若爾何不早説。佛擧毒塗譬之。
由常病未歇不得洗乳。前後兩病就衆生論。
隱顯塗洗就佛教論。若爾衆生等有何故六
道區分升沈碩異。佛擧因鬥失珠。致有悲喜
不等。若爾何故鬥耶。佛擧甜藥眞正停留在
山。寡徳所招流乎鹹酢。若爾眞味不變誰能
毀傷。若叵毀傷則無殺罪。佛擧利钁能穿石
砂不損金剛。如佛不可害興心逆罪。性不可
毀毀陰得罪。然一答可解何故聯翩。只爲佛
性難明。須萬斧劈樹。生起五譬是彼之巧思
故今存之云云。然此一品答上兩問。初答云何
作善業。次答能見難見性。此兩相成只由善
業能見於性。性由善業。業始性終從終題品。
論人解。善業義者假名行人能御善惡。御善
則陶練心神得成正覺。中論人問。生死中有
假人此人是佛性不。彼答不得是佛性。即並
亦不得是我。既其無我誰御善業。又汝明假
者是不自在。我是自在二事相害。地人明。法
界之體有善惡用。體用具足在妄惑内。如土
覆金無能沮壞。妄惑若爾此用無用何能作
業。今明此義如經金藏不可見者。是時不能
作於善業。掘出藏已何須善業。耘除草穢。小
乘運作非是善業。異人方便示子金藏。於舍
掘之。正是能作善業之義。若約六位。初位不
能。後位不須。中間四句是作業位。若約四句。
隱不能顯不須。亦隱亦顯正能作業。就答善
業又二。一明佛性爲善業作縁。二明佛性正
起善業。初爲善業作縁又二。一明業縁。二論
義。初業縁中復有問答。問近從四倒品生。一
切世間雖説有我不名佛性。出世眞我名爲
佛性。是故興問。二十五有若定有我。有則非
有。若定無我誰作善業。故言二十五有有我
不耶。佛以兩譬答之。初譬則明本有不可見。
次譬不即得説以釋疑。初譬中有法譬合。法
説爲兩。一本有。二不可見。然佛性非本非當
爲縁説之。次譬文爲四。一譬本有。二譬不可
見。三譬縁感。四譬顯説。初文意者窘乏縁了
故言貧。有能生力故言女。棲託五陰故言舍。
有正佛性故言金。此性包含故言藏。此性廣
博故言多。次家人大小不知者。舊解四果聖
人爲大。三界凡夫爲小。此皆不知。中論人云。
但菩薩爲大。但聲聞爲小。亦皆不知。今明人
天爲小。析空二乘爲大。析空二乘爲小。體空
二乘爲大。但空聲聞爲小。但空菩薩爲大。但
空菩薩爲小。出假菩薩爲大。皆亦不知。三時
有異人去譬縁感。於中問答。先以小道逗之
故言耘除草穢。縁不肯受故言不能。若示子
金縁爲化力。欲先於人。我亦欲見。即是後己。
四是人即去。顯説三合。譬有二。先合次帖。合
可見。第二譬爲二。先譬次合。初譬爲四。一明
起有我病。二説無我藥。三邪我病息。四眞我
教興。意同哀歎。彼譬顯此譬隱。舊解女人良
醫凡四師説。一云女譬法身。醫譬應身。二云
女譬實智。醫譬權智。三云女譬前佛。醫譬後
佛。四云女譬佛智。醫譬機縁。上文貧女譬衆
生身。此女既不言貧用譬佛智勝應。生育一
子譬於衆生禀教生解。以解微故故言嬰孩。
著邪常故故言得病。次是女愁惱下。譬説無
我之藥又三。一佛智觀機。二得機設化。三斷
邪我。初文者權智起悲故言愁惱。覓無我機
故言求醫。次良醫既至即得機施化。設三種
藥譬無常三修。三因告女人下。斷邪我教。此
中乳譬眞我。眞我非時故言莫興。苦味塗乳
者譬以無我覆於眞我。如苦與甜其性相違。
前合三藥中何故復有乳。此亦是無我苦味
與常相違。三其兒渇乏下。譬邪我病息。先明
病息。次明藥消。眞我縁起故言渇乏。我無我
相違故言毒氣。無我治邪。邪消藥息故言藥
消。四母乃洗乳。譬眞我教興。又四。一爲説。
二違情。三重説。四受行可見。次如來亦爾者
合譬也。但合二藥。不合二病。本意疑於我無
我異。是故合藥。治病是旁是故不合。哀歎亦
爾。問隱名如來藏我是佛性者。一切衆生有
我性耶。答一切衆生皆悉有性。未即是佛。是
故有我未是我徳。何者人別法通。法通故有
性有我。人別故非佛非徳。問法是人法昔既
無別人。法是誰法。解云。法屬法性云云。迦葉
白佛下。第二論義問答。初問者前明二十五
有有我。今難此義初總唱無。次何以故下。別
作十二難。合爲四意。初四難約果。次兩難約
因。三四難又約果。四兩難難處。初爲兩雙。謂
始生終沒差別勝負可見。次因難又兩十惡
等是約惡因。酒後是約惡縁可見。三重約果
四難者。一據苦果。二據苦縁。三據忘失。四據
憶念。四責處兩難。初難別在何處。次難遍在
身耶。或可但作六雙爲十二難。或可十難難
現用。二難難處所云云。二佛告下答也。還酬
十二難。初擧兩譬答覓現用。後利钁譬答覓
處。所言現用者。其難眞我若常應無生滅。次
差別勝負難。佛答意實有眞我爲瞋癡所覆。
不能得見故有終沒升沈。前譬得而失。後譬
失而得。但此妙解凡夫未得那忽言失。此是
理數之言。應得不得故言得而復失。得無別
得還得於失。失無別失還失於得。得無所得
失亦無失云云。於初二譬中。初譬三意謂譬合
結。譬爲四。一本有性理。二遇縁起惑。三根縁
扣召。四聖應破惑。初文中。言王家者佛所統
處。力士者。譬衆生有能降魔制外之用。故言
力士。眉間者中道也。金剛珠者。或言理或言
解。或言理。解圓淨不可破壞如金剛珠。次與
餘力士者。即遇縁起惑失本有理。又二。一起
惑二失理。初文餘力士者。天魔外道諸惡知
云云。角力相撲者。斷常乖於正觀。正觀破
於斷常。故言相撲。以頭觸之者。乃以身見觸
中道解。次其額上珠下。明失正理。沒在斷常
邪見身中。三其處有創即是機縁感苦。二見
傷正解爲創。舊云感生死苦果爲創。即命良
醫機召於佛。時有明醫即聖智達知失理招
苦。即便停住者明失非失。四是時良醫下説法
破惑又二。初譬偏説。次譬圓説。初偏説者無
我撿邪如就覓珠。力士驚答譬禀教作於無
我之觀。從迷得解故言驚答。將非幻化即無
我觀。爲何所在即無常觀。憂愁啼哭即是苦
觀。此爲説偏教。次是時良醫下。譬説圓教又
爲四。一爲説。二不受。三重説。四即受。譬説
佛性一往不受也。初文中。言皮裏者隱斷常
中。影現外者。舊云。當果在當。興皇云。佛智
默照。今明。性理虚通遍一切處。是影現於外。
次是時力士下。是衆生不受。舊云。皮裏譬現
在。筋裏譬未來。若在現在何不破惑而出。若
在未來不應可見。興皇云。惑輕曰皮。惑重曰
筋。三時醫執鏡去。是如來重説。鏡譬圓經。照
信心面。文明理顯信諦明了。四力士見已。即
是信受。次善男子下。合譬但合三。不合第一。
初合第二遇縁起惑。譬中有二。今唯合一起
惑。合相撲。次故墮地獄下。合第三招苦感失。
此中併得通答前十難。三如彼力士。合第四
聖應説法。初合偏説。前有佛説衆生作無我
觀。今但合後意又二。先合作觀。後明不知。中
有牒譬正合也。譬如非聖下。是雖觀無我亦
不能解。何者若解眞我方識無我。既不解我
所以無我不成。先牒譬後合也。次如來如是
下。合爲説圓。前譬有四但合後二。此初合第
三如來重説。是諸衆生下。合第四信受。先合
後擧譬帖。正合中先明有惑時不信。後明除
惑時信受。第三結歎不思議。次復次善男子
下。雪山甘藥譬。舊云。助答上問。觀師云。譬
失而復得。開譬合譬。開爲四。一失。二得。三重
失。四重得。初明失中二。初理性。次辨失。初
文者雪山譬衆生身。一味藥譬中道不二。故
云一味。此理能除倒惑故名藥。名曰樂味。其
味極甜者。教理相稱即是教樂理甜也。次在
深叢下者。明煩惱覆所以失理。煩惱深邃倒
惑交加致使不見。次有人聞香下。是第二明
徳又二。先少分得。後具足得。初分得中云聞
香者。一云依經信知故言聞香。二云十住菩
薩見未明了故言聞香。過去世中下。第二明
具足得。即是前佛已證此理。造作木筒者。即
是説教。譬十地了因以因承果故言接藥。在
在處處者。過去生生修十地因。從地流出集
木筒中者。因果相應了因克正故言流出。三
王既沒已下。重明失。即是前佛去世衆生縱
逸。構諸煩惱致使失之。六味譬六道。本味眞
正從起惑後流入六道。或酢或鹹是藥眞味
停留在山。譬衆生身正性不異。隨六道流是
故有異。凡夫薄福加功不得者。譬有著心苦
行禪慧求覓眞理而不可得。亦譬種種掘鑿
欲覓性理了不相關。四復有聖王下。重得。即
是今佛復證此理。善男子下。第二合譬。但合
兩失不合兩得。此初合有理而失。前云在深
叢下。今合爲煩惱叢林所覆。前次譬云人無
見者。今合云無明衆生不見。以煩惱下。合第
三重明失。即是或酢或鹹。正酬前勝負差別
之問。佛性雄猛下。第二答前十二中後二責
覓處所之問也。前有別總之責。今正答總問。
雖約五陰論有此性。而身可毀性不可毀。身
是性之住處。身家之性即是佛性。性家之身
無非佛性。又二初正説。次論義。初正説爲三。
初牒不可壞。次廣辨。三總結。迦葉白佛下。二
論義有問有答。問者。前云佛性雄猛不壞應
無殺生之罪。次佛答爲二。先法次譬。初法爲
四。一云。五陰可殺故成惡業。所言住五陰中
者。他用六法以爲佛性。非解此文。六法只是
五陰。何容五陰住五陰中。衆生還住衆生之
中。若用心神爲佛性者。心是四陰是則心神
還住心神。他解。當果爲佛性者。當果繼屬衆
生。故言住五陰中。當果若有復非當果。當果
若無何所繼屬。地人以梨耶爲佛性爲惑所
覆。釋此乃便復當前難。若有佛性即生之日
便應有知。今用下文釋之。佛性不即六法不
離六法。不即故不如諸師所解。不離故言住
五陰中。實理言之佛性豈應有住不住特是
爲縁。作此異説。若定執此妨前後文。畢竟清
淨寧有内外當之與現住不住耶。私謂此説
終窮。又五陰中者。約五陰論得有此性不約
草木。私云。作此説者仍挾方便。次以業因縁
下釋疑。疑云。或謂唯應殺墮地獄。那復得有
二十五有。故今釋云。業縁不同致諸趣異。三
非聖之人下。簡諸外道。自謂得聖計我不同。
四出世我相下。明正我相。二復次善男子下
譬也。又二。先譬。次合。初譬爲二。先爲五陰
可毀作譬。後爲佛性不可毀作譬初譬中云。
善知伏藏者譬能殺人。利钁譬殺具。多殺於
磐石砂。鹵等。次唯至金剛下。爲佛性不可毀
作譬可見。次合中唯合不壞。從善男子方等
經者下。是第二章。正明佛性能起善業文爲
二。初明作善業。次論義。初文者有人云。佛性
能起。起於正道所作善業。今觀前譬。佛性但
爲善業之縁。今文明以佛性教作善惡業故
喩喩之。從迦葉復白佛去。二論義。初雙問甘
毒如文。次佛答爲三。一明愚智二人。次明一
體三寶。三明中道圓觀。妙解次第相生由智
不惑。教識一體三寶妙觀得成能作善業。愚者
反此善業不成。初約愚智中三。先佛更徴問。
次迦葉答。三佛爲釋。釋中初有七行半偈又
二。前四行半雙辨愚智。次三行偏明智者。初
文兩譬兩合。前一行同服甘露有夭有壽。次
半偈同服毒藥有死有生。古來三解。一云。同
禀大乘有得有失。後譬同禀小乘有得有失。
二云。約師弟。師説大乘無得之教。弟子解者
爲壽迷者爲夭。小乘師説有得之教。弟子作
大解爲生。守小教爲死。三者只是一大乘經。
於其得者作甘露名。於彼失者作毒藥名。又
只作一甘露名。説其禀行者有得有失。只作
一毒藥名。説諸有禀者有生有死。反覆相成。
今明於其失者倶名甘露及以毒藥。保愛染
著名爲甘露。傷毀破壞故名毒藥。於其得者
倶名甘露亦名毒藥。入理生善故名甘露。顯
體破惡故名毒藥。具此二義名善業教。諸文
之下各有合譬。尋之可見。譬如癩人服鴆病
差。解藥還醒。譬學無常苦空斷惑。知是大方
便即入摩訶衍。從聲聞及縁覺下。偏明智者
皆約人辨。初約二乘。次約菩薩。後約衆生。似
約三諦而作善業。菩薩即中増進善業。二乘
即空而中以作善業。衆生即假而中便作善
業。故擧三人意或在此。從迦葉汝今當去。第
二辨一體三寶。然昔初教擧非顯是破邪歸
正。明別體三寶此義易知。前長壽中明護法。
擧法歸依諸佛已成一體三寶不許歸別。歸
別體者歸戒不具。今文勸歸己身當成一體
三寶。顯於自體成善業。故又免魔縛各有所
據。就文爲三。一勸。二論義。三領解。初文中
云善分別者。勸令分別己身之中一體三寶。
先勸。次釋。初如文。次若能諦觀者釋勸也。得
入祕藏者。即生理善甘露之義。是人已出世
者。即是破惡毒藥之義。二倶有得即此明文。
又知我者是佛寶。我所者是法僧。二寶雖無
異體義説爲三。又佛覺法不覺僧和合。於一
佛性説此三義。二爾時迦葉下。論義有二番
問答。初併不受。後併歸依。佛皆不許。初問有
十偈爲四。前一行半唱不知。次兩行問昔別
體。三四行半問今一體。四兩行結問請答。就
初總云不知。次無上者別不知歸佛。無畏者
不知歸僧。云何作無我者不知歸法。次云何
歸佛者。兩偈問昔別體爲三。此半偈問佛寶。
得安慰者如前四相中説。次一行問法。三半
行問僧。轉得無上利者。如前波闍波提供僧
得佛法功徳。僧是傳法之人故言轉得無上
利。三云何眞實説下四行半問今一體中又
四。初一行半法説。未來若不成去。己身中隱
三寶未來當成可得歸依。若其不成爲可依
不。不如次第依於別體。無預知者無預約自
照。次第約從他。次云何未懷妊一行三句是
譬説。懷子譬解。懷子必十月。十月譬十地。若
有解者十地若滿可得成佛。若無解者徒自
萬月亦不成佛。三衆生業亦然一句合譬。四
如佛之所説下。一行難佛不定説。或令歸現
或令歸當。致令愚者輪迴墮苦。四假名下。二
行結問請答。初一行明我不知結請。次一行
明佛知故請答。二迦葉汝當知下。佛答還酬
四問。從後爲次。初一行許斷疑酬其請答如
文。次一偈酬問一體。前擧懷妊據了因作問。
佛以中道正因爲答。明諸菩薩與佛不異。那
得云無十地包胎不可歸依。於諸菩薩者。舊
有三釋。一是及字即是汝及諸菩薩等。於第
七佛偈文迮不安及字。二改於爲及。三不須
改明諸菩薩皆同是佛。賢劫則第四。若七佛
數即第七佛。佛是覺義能覺佛性與佛義同
云云。三兩行酬其別體之問。翻邪入正故須歸
依。邪者天神爲佛寶。殺法咒羊云。是婆藪殺
汝而得生天即是法寶。能殺之人即是僧寶。
翻此三邪。歸於三正。問昔以正三翻於邪三。
何不以正我翻於邪我。若以無我翻邪我者。
何不以無三寶翻邪三寶。答對治之法略有
二種。一用有門爲對治者立正破邪。二用空
門爲對治者。故用無我破於邪我。各有便宜。
三寶是境歸馮有在宜用有門。邪我是内患
宜以無虚之云云。四如是下半偈酬前唱不知。
今言能知得無所畏不應不知。迦葉白佛下。
第二問答。初問中意者。併欲歸依。三種三寶
皆是佛説何所取捨。初一行欲依昔別體別
既翻邪即是正路。次兩行欲依自隱時一體。
後一行欲依他顯時一體。既出生死已成正
覺。故言諸有所無有。又解諸有有現成佛。無
有無二十五有。二爾時佛告下。佛答佛欲更
爲分別不得妄依。文爲三。初昔之別體有依
不依。二顯時一體有依不依。三隱時一體正
是所勸一向須依。初依不依者爲二。先明今
不須依。次明昔則須依。初又二。初別體既是
昔時爲縁。今不須依昔依時翻邪昔日須依。
次所以者何去。更釋不依之意。於佛性中有
法僧二寶者。非但已成之佛。佛性之中具有
法僧。只當成佛亦具二性即佛法。法佛不二
即是僧寶。身既具三何須依於別體三寶。次
須依又二。初爲欲化度下。明昔則須依。次若
欲隨順下。更釋須依之意。興皇明四假。理縁
就縁對縁因縁。昔即是對邪明正是故須依。
若依龍樹四悉即對治意云云。次從菩薩應作
下。明顯時一體又二。有依不依。不依文爲二。
初明不依。文云。我今此身歸依佛者。即是自
歸己身佛寶豈敬他佛。次何以故下。更釋不
依之意。然我與他佛既無異。何須歸他。次若
欲尊重去。明有依義。爲相尊重。是故須依。
又二。先正明後解釋。初正明者法身是本地。
舍利是應身。欲令衆生敬我意者爲欲亦化衆
生生善。三從亦令衆生去明今之所勸。隱時一
體。一向須依。文有三。法譬合。初法中爲五。
一分別一體有三。此初文則自身有佛寶也。
一切衆生皆依下。即是自身有於法寶。又有
歸依非眞下。即自身僧寶。問身有法僧可爾
何爲有佛。答身中佛性。佛性即是法身佛寶。
能説此法即是法寶。能受持者即是僧寶。他
尚歸依我身三寶。我今豈可不自歸耶。問會
三乘歸一乘。名一乘者。亦應會三寶歸一寶
名爲一寶。若會三乘歸一乘無三乘異。會三
寶歸一寶亦無三寶之異。論師數師不敢爲
例。觀師例之。會三寶歸一寶。上義説佛法僧
異。亦如會三乘爲一乘義説三乘異。故法華
云。眞是聲聞眞阿羅漢云云。從若有分別下。
次爲他作一體三寶。擧體是佛。佛是覺義。擧
體是法。法是不覺。擧體是僧。覺與不覺而不
相違。從於生盲下。三結別體。爲生盲凡夫作
此分別。復當爲諸下四結一體。爲二乘得聖
之人説我身有一體三寶。如是菩薩下五雙
結兩義。爲惡衆生而作佛事。則結自身説於
別體。爲諸智者而作佛事。亦結自身説於一
體。次譬説爲三。一大將。二太子。三大臣。所
以擧三譬者。大將譬了因。太子譬正因。大臣
譬縁因。亦譬三寶。太子譬法寶。大將譬佛寶。
大臣譬僧寶。大將建意三。一臨陣制敵。二我
最第一。三諸兵依我。諸兵依我譬縁。制勝譬
了。第一譬正。太子亦爾。紹繼覇業譬正。調伏
王子譬了。餘王子依譬縁。如王如先王成前
譬。王子大臣者王子即屬大臣譬也。三菩薩
亦爾。合譬中二。先正合。後結勸。初合者所言
三事與一體者別説於三。即是一體。一體之
上義説於三。如涅槃中具有三點實非別異。
次如來下。結勸又二。先勸捨昔別體之三。次
勸取今一體之三。初捨中又二。先出昔三寶。
後乃勸捨。昔別體中。擧頭譬佛寶。頭最爲上。
支節手足譬法僧。爲化衆生示此梯隥。次是
故汝今下勸捨。次汝於大乘下結勸。取自身
中一體。如大將大臣於自身中建決定意。不
取別體及他已成。迦葉白佛下。第三領解文
爲四。一領解。二佛勸持。三稱歎。四佛述成。
初文又三。一發迹。二自領解。三誓化他可尋。
善男子下。第二佛勸持還只勸前自解化他。
自解即是高升祕藏。化他即是下度愚迷云云
迦葉復言下。第三稱歎。稱歎佛性即是隱時
一體。相好等即是顯時一體。爾時佛讃下。第
四述成從。我今當更爲汝下。是第三明中道
圓觀。文爲三。初許説。次正説。三歎教。初中
云。入如來藏者。入藏由觀。非觀不入。次若我
住下是正説。文爲二。初略後廣。略又爲三。一
標中道。二明乖中之惑。三辨破惑之觀。初標
中道即明非有非無。若我住者明非有。我住
在身中即是常法。不離於苦常即是我。身即
是苦此即是有。此有非道。若無我者明非無。
若定是無則無修因趣果。亦無父母世間善
法。此無非道。既作有無兩責。不得有無。即非
有無。名中道説。次若言諸法下。是明乖中之
惑又二。初明惑。次結惑。初明惑。中有六句。
三雙相對。三句計常。三句計斷。於生死中自
作此計。障理不明故名爲惑。若開善云。生死
一向是苦無樂。光宅云。生死之中有定實樂。
莊嚴云。生死之中有虚妄樂。妄樂乃爲行苦
所偪。故非實樂。然三師所説皆爲此訶。開善
云。生死是苦即是此中斷見。光宅云。一向是
樂。即是此中常見。莊嚴云。妄樂又爲行苦所
逼。即是此中亦常亦斷。亦應有第四句計不
知是誰。次從修一切法常下。結惑又三。謂法
譬合。初法中言修一切法常下結。墮斷見者
解有二意。一云。本自執常他將斷難。常義不
立。便執於斷。本自執斷。他將常難。斷義不
立。更執於常。二云。兩見相因。見修斷過即自
修常。見修常過即自修斷。如歩屈蟲下譬。六
卷云折腰蟲。周易云。尺蠖之屈以求伸也。時
俗云。桑枝變作。未必全爾。桑根爲蝉。腐草爲
螢。其例亦然。此蟲腰折。修常斷者合譬。明斷
因常生。常因斷生。故有此譬。以是義故下。第
三明破惑之觀又二。初正明。次結解。初亦有
三雙六句。對前無我只應言我。而經中言常
者有二解。一云誤。二云。常是通名。我等是
別。佛果萬徳通得名常。言餘法者中道之外
皆名餘法。常樂我淨即指如來祕藏佛法僧
正解脱等。當知中道只是眞法二邊爲餘。當
知如是下是結解又二。先法。後譬。初法中云
愚人無疑者有二解。疑爲解津愚既無解。所
以不疑。二云。中道分明顯然易解。愚尚不疑。
何況智者。依文似如後解爲勝。如羸病人下。
譬説還餘前二解。若依惑意即愚人分別而
生諸見如服酥輕便。若依後解酥是好藥。健
人服者本來自好。羸人服者亦得輕便。譬中
道法。愚人亦解。六卷云。服已迷悶。即是不解
迷惑意也。有無之法下。第二廣明中道又二。
初約諸法有無顯中道。二約諸法不二顯中
道。初文者夫有無者不可定取。説有爲無。説
無爲有。有是無有無是有無。於無上説有。有
不定有。於有上説無。無不定無。不有不無即
是中道。次不二者。無二異不二。無不二異二。
二不二不可得。乃是非二非不二。是名中道。
初文有無中。有法有譬。初法説極略。唯此一
句。直標有無其性不定。若他明。三無爲定無。
不可爲有。三聚定有。不可爲無。此非不定不
名中道。譬如四大下。次擧譬。先譬。次合。初
譬中。欲明有無不定。如佛赴縁。若執有者破
有説無。若執無者破無説有。四大亦爾。如善
醫師別知諸病。若水病者以火藥治。若火病
者以水藥治。地風亦爾。不善醫師不別病相
妄授於藥。次善男子下合譬。初總合。次別合。
初可見。次若言不別合又二。先擧有無爲合。
後擧常無常例合。初又二。先別破有無。後總
結爲誡。初文三句。初句云智。不應染者有二
解。一云。智聞佛説佛性是有不應染著。愚便
責其現用處所。或六根中或遍身中。二若聞
佛性是有應知佛意不定專在於有有即表
無。無即妄語者。是第二句。破無。亦二意。一
云。道理不無定無乖理故是妄語。二云。佛
性雖有未有現用故言是無。汝有智人不應
云妄。若言有者是第三句。爲執有情多。故更
重破不應默然者。若有佛性應能現瑞。何以
默然。二云。若定有有者。就汝推撿。何以默然。
次亦復不應下結。不許爭論。言有言無。乃至
四句並是戲論。若説於苦下。第二擧苦無常
等例合復有五。一約苦。二約無常。三約我無
我。四約空寂。五約幻化。皆解惑對辨可見。文
云。雖有去來而常住無變者。此是即去來不
去來。即動而寂。從若言無明下。是第二約不
二不異。明中道亦有法譬。法説爲三。一約因
縁明不二。二約觀行明不二。三總結明不二。
因縁是境。觀是智照。總結是境智。初十二因
縁明不二又三。先擧無明。次擧行識。三擧善
惡。舊解。無明是惑明即是解。又云。無明行是
過去。識等是現在。三世分別。此不會經。經訶
云。明與無明行識等異是愚人法。智者了達
其性無二。若言應修下。第二約觀行明不二
又三。一苦。二無常。三無我。我與無我下。第三
總結不二又三。一結歎。二結勸。三結會。結歎
又二。先結佛所歎後結説已。結勸又二。初勸
持不二法。二勸持不二。經如我下三結會。懸
指般若。舊云。引深奧品中燈炷喩。或云。大品
度不盡。外國本經應有此文。或言。大品雖不
的當。而不二之義無差。又云。諸有二者名有
所得。無有二者名無所得。又二是眼識。識内
了別。眼外見色。此則是二。眼識無二。乃是智
者了達諸法亦爾。從如因乳生酪下。第二譬
成因縁不二之義。如五味相生無自他性。即
是因縁。因縁即是中道。其意顯然。文爲三。初
列五味。二廣破自他。三結因縁義。初列五味
者。五味相生成前不二。次如是酪性下。廣破
自他。先立章門後解釋。初章門中酪從乳生
爲章門。次例四味。就初又兩。初從乳生酪即
是章門。從自生他生。並是非門。次若從他生
下。第二釋二章門先釋非門。次釋是章門。初
非門中。先釋不從他生。次釋不從自生。初破
他生可見。破自生中云。不應相似相續自生
是一往。將誰相似相續。而今見續乳後有酪
等味。故知不從自生。自生即應五味一時。既
前後相續豈得一時。雖不一時下。釋是章門。
破自他之後。因縁假記云酪從乳生。而不自
不他。而言先有者亦是因縁。甘味多故不能
自變者。乳味即甜酪味即酢。下論義難此。是
牛食啖下。第三結是因縁。先譬。次合。初譬中
食水草譬禀經教。血變成乳譬變惡爲善。若
食甘草譬禀大教。若食苦草譬禀小教。雪山
譬此經。肥膩譬佛性牛若食者譬衆生。醍醐
譬佛果。能依此經。修行得無上佛果。無有青
黄赤白等色。譬依教而修無聲聞天人之果
純得醍醐涅槃果也。此中六位文義宛然云云
是諸衆生下。第二合譬中先合。次論義。初合
中。先合二。後合不二。不二中。云無明轉變爲
明者。他經復云。明起斷無明。舊三解。一云。
只斷是變。變是斷。文兩義一。二云。變語就
體。斷語就用。一心體上有善惡兩義。只己心
上變善爲惡。變惡爲善心即不變。次就用
者。須斷無明。只得於明。不斷不得即莊嚴師
解。開善嫌莊嚴淺近。就修習縁了兩縁釋之。
從迦葉下第二論義。從前乳中先有酪性生。
文爲二。先難。次答。難中又二。先定。次難。難
中二。先難定有。次難定無。初難定有爲三。一
正難乳中有酪者。即是已有云何言生。夫生
義者。先無而有。乃名爲生。次法若本無下釋
難。若言乳中下三並難。若乳是酪因。草亦乳
云云。又倒並若草爲乳因。亦應乳爲草果。
草爲乳因草中得有乳者乳爲草果。乳中亦
應有草。乳酪因果亦例此。並文中但擧一耳。
若言乳中下。二難定無者只應難有。不應難
無。恐佛轉計度入無中。是故逆遮而難無也。
善男子下。二佛答文爲三。初研譬。二重爲合
譬。三結譬意。初又三。一非定執。二以理解。
三結非定執。初非執中。先作三章門。後次第
釋破。一定有門。二定無門。三他生。釋三門
者。初釋不得定有。云乳中有酪。何者。乳白酪
黄。乳甘酪酢。色味既異何得定有。次釋乳中
不得定無酪者。文云。置毒乳中酪即殺人。先
得置毒於乳後時乳變成酪。飮此酪者毒猶
殺人。何得言乳定無酪。是牛食啖下。第二以
理解釋又二。先明乳從草生還是因縁假説。
後明酪從乳生亦是因縁假説。兩文各二。初
二者先云。從縁而有。後結是因縁。衆生福力
者有三義。一牸牛之福欲飮子時血變爲乳。
二犢子之福令母有乳。三&MT00946;人之福。人若無
福子尚不足。況得充人。是乳滅已下。二明酪
從乳生又二。初明縁生。後結因縁。醪是以物
攪之。燸是火氣。經本或作酢字。而今酉邊著
翏者非。以物攪字亦非酒名。酒名應酉邊。作
孝蓋書者謬。是故不得定言下第三結非定
執。善男子明與無明下。第二重爲合。譬此中
開轉斷義如前釋云云。以是因縁下。第三結譬
意。善男子衆生薄福下。第三歎教勸持又二。
先歎佛性理。次歎教。歎理爲二。先擧忍草。後
牒兩譬。於中先牒兩譬。次諸衆生下總合兩
譬。次從譬如虚空下。是歎教又二。先歎經後
勸信。初文有譬有合。虚空譬法身。雷震譬説
法。起雲譬慈悲。象牙譬衆生。華譬佛性。有三
解。一云別有象牙草聞雷生華。二云。是象牙生
華。經云。四象優鉢羅等。聞天雷時牙上有華。
三云。此象牙非別生華。直是牙上有文彩如
華。衆生佛性下合譬。有三番合之可尋。若有
善男子下。是第二結令勸信。從迦葉白佛下。
品中第二答能見難見性。文有四問答。初兩
番辨深行證見。後兩番明淺行聞見。聞見酬
其能見。證見酬其難見。於證見中總有二番。
初番可見。次番中有問有答。答中總擧十譬。
初以百盲通譬一切衆生。百是一數之圓。例
如世姓甚多而言百姓。求解見性譬如治目。
造詣良醫者。根縁感佛。是時良醫。譬佛垂應。
&MT04374;四解。一云譬此經一指。三指譬昔三乘
教。亦云。金&MT04374;譬佛方便慧一指。三指譬根縁
悟道。除膜譬斷無明煩惱。二云。三指譬三慧。
三云。初教一指。般若至法華二指。涅槃三指。
四云。譬三忍信順無生。解三忍爲二。一云。十
信信忍。三十心順忍。十地無生忍。又初地至
三地是信忍。四地至六地是順忍。七地至十
地是無生忍。今明不然。經合佛性豈可餘釋。
一指示之答云不見者。譬入眞諦則不見性。
二指不見者。譬空假二諦亦不見性。三指示
之答言少見。此譬一諦三諦即空假中名爲
佛性。初住初地則能分見故言少耳。善男子
下合譬又二。前正合。此況聲聞。初文者。若尋
合文金&T072620;譬涅槃教。三指譬佛性。即是三徳
三諦等也。文云。無我惑亂者即是不了。昔教
惑於無我故不見性。今教眞我乃見佛性。次
九譬可尋也。迦葉白佛下。是第二有兩番。明
淺行聞見。初番問可尋。佛答有四。一譬。二
合。三勸。四褒貶。初譬中云非想非非想天者。
三有四空之頂。無身而有識。無想而有想。此
事難知。佛性亦爾。非二乘所了。二合等三文
可見。迦葉白佛非聖凡夫下。第二番問答。初
問中云。非聖凡夫者即外道也。其自稱聖如
來奪之故言非聖。若理内凡夫即聖凡夫。内
道外道倶云有我。有我之性兩事云何。佛擧
貧富二人譬。有三。初譬。次合。三結成。譬爲
三。初菩薩施化。二聲聞施化。三如來施化。初
菩薩化又爲四。一説教。二禀受。三捨應。四起
惑。共爲親友者。能化所化化道交通義言親
友。王子富於法財。眞我顯現故言富衆生。取
我在身具足諸見故言貧人。互相往反者。感
應相關。是時貧人下。是第二衆生禀。受見王
子刀者非是證見。聞菩薩説眞我佛性。好刀
譬中道佛性眞我。心中貪著者。愛樂此法。王
子後時下。第三菩薩捨應。持眞我去故言持
刀。機感事密是故言逃。更化餘處故言他國。
貧人於後是第四凡夫起惑。菩薩捨應衆生
流轉。受五陰身故言寄宿。眠是闇時譬無明
昏。自號有我故喩囈言。古本曰讇言。寱者典
誥囈字。旁人聞下。第二聲聞施化。應具論四
果。文略闕第三王。初王是初果。私謂餘子之
言。可兼二三。舊即旁人譬機。機將是人是感
初果。故言收之。興皇云。旁人是五方便似解。
王是初果眞解。似伏眞斷破彼我見。言至王
所。衆生對初果。義言君臣。屠割者。譬分析五
衆求我叵得。曾禀此法。故言素爲親厚。能化
所化既非異轍。故言一處。眼見譬聞慧。手觸
譬思慧。取譬修慧。並不得思修。故言不敢手
觸。況當故取。羊角者邪曲計我。欣笑譬悲慘。
未欲破此邪計。故言隨意。去尋立餘子即二
果施化。次第四王即四果。却後下。是第三如
來施化。但是前逃菩薩今還成佛。數時者數
耳。唯明無我。不言眞我者。望下文合中。應有
説我教也。優鉢羅華者。婆羅門計神白色。羊
角者。刹利神色黄。火聚者。毘舍神赤。黒蛇
者。首陀神黒。善男子合譬。還合三譬。譬云。
有一好刀。合云。説我眞相。譬云。持是淨刀逃
至他國。合云。説已捨去。聲聞縁覺下。合前第
二四果施化。爲斷如是下。合第三。如來施化
又二。先明無我之教。正是合前。善男子下。第
二更明眞我之教。前譬中無但有其義。善男
子若有凡夫下。第三結成答意。在文可見
云云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一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二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文字品
此品意有四。一次第者。上性品明字下之理。
此品明理上之字。答上問云何解滿字及與
半字義。前問名字功徳。正論此經。專解出世
上上滿字。今品通論衆教。若半若滿。世間出
世間上上等文字。開密者。他解。無常爲半常
爲滿。興皇彈云。如樝梨兩片。是半邊之滿。他
又解。昔説無常不名爲滿。今教具説常與無
常。是故名滿。又彈。若以常足無常者。一片梨
足半片樝。應爲一果者。此是足滿。興皇解。涅
槃佛性之體。非常非無常。常無常具足。故名
爲滿。今明。彼家彈舊。或爲半邊。或爲足滿。
自説非常非無常。常無常爲滿者。此亦是樝
梨柹栗四片合爲一果。今依此品。開一切字
悉是滿字。文云。如來出世能滅半字。是故汝
今應離半字。隨逐滿字。於一切法無閡無著。
本對半明滿。既無有半。亦復無滿。當知字非
字以無字爲滿字。文云。半字是諸經書記論
文章根本。又半字是煩惱言説根本。又云。滿
字是善法根本。一切善法言論根本。異論咒
術一切文字。悉是佛説非外道説。當知佛所
説者。悉是内道正法。此以正法而爲滿字。又
云。若解文字能令衆生口業清淨。佛性不爾。
不假文字。然後清淨佛性自淨。當知諸字悉
是佛性。佛性非字非非字。而能字能非字故
稱滿字。雖有三義勿作三解。即字無字。無字
即字。亦即非字非非字。具足無缺。不縱不横。
爾乃名滿。譬如金銀種種等寶。同入爐冶。倶
成一器。而種種不失。亦名種種亦名於一。一
即種種。種種即一。亦復非一非種種。而一而
種種。開一一字悉是佛性。法性法界亦復如
是。包一切字。不得一字一切字。而具一字一
切字。豈隔半邊。而非滿字。是則名爲開祕説
滿。從此立名。名文字品。文中爲三。一略標字
本。二廣明字義。三領解述成。初文先總標。異
論咒術皆是佛説。有二解。一云。根本皆在佛
法之中。三寶四諦涅槃四徳。悉是佛法名教。
長者去後。劫掠群牛。外道偸之。安其己典。二
云。是佛方便之説。如清淨法行經云。迦葉爲
老子。儒童爲願回。光淨爲孔子。若如前解佛
則認歸。若如後解方便施與。若開一切文字。
皆佛正法。則非認非與云云。迦葉白下。第二廣
明字義。有二番問答。初問如文。佛言下。如來
重答爲三。初明文理之本。持諸記論下。二別
明字本。凡夫人下。三明學半得悟滿法。迦葉
復白下。第二番騰問請答。問如文。善男子十
四音下。如來答爲三。一通明諸字。二別釋半
滿。三結得失。亦是明無字之義。初又四。一以
音隨字即是明音。二以字隨音即是明字。三
音字所因。四音字利益。初文音隨字者。十四
音也。是十四音去。是也。古來六解。大爲二
塗。前四解禪。後二解複。一宗師云。書缺二字
師不能通。故無兩音止有十二。二招提足悉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