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No. 1735_ 澄觀撰 ) in Vol. 35

[First] [Prev+100] [Prev] 896 897 898 899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乎。然地經中。善知識善護意通由諸善。不
獨由語故。度世經亦不躡前。四十種大事
案經。即内善外護故。能成所作。然即地經
善集白法善淨深心等。餘句中義亦不獨
躡於語。然皆躡者以語例餘。於理無爽。十
句並通二利文相亦顯。第二十種心者。明
以何因。以大悲爲首荷負一切等故。十
中一荷負心。心如大地荷四重任故。二深
廣心包含無外故。三勝心四淨心。五利六堅
七無染。八希有九智慧十無邊。並語心體也。
第三十種發心者。明爲何義。爲上求下化
故。發起勝用十句可知。第四十種周遍心。
明有何相。以過凡夫地入眞如法中故。
十中一總明悲廣智大。曠若虚空。二智契
深極餘皆可知。第二十種根即安住地中。行
由前初住之行。令此勝用増上皆光顯。故名
之爲根。十中分三。初一信成就。次六修行
成就。於中初句樂欲根即近安樂法。多聞能
正觀故。二不退者。即不著名利。於三昧中
亦無愛著及貪求故。三安住者。萬行念念現
前故。四五悲智不斷上皆教道。六即證道之
修。後三即迴向成就。一總求一切地智故。
即金剛智照徹法性故。二別求法身。三求
功徳身。謂十力等。第二十種深心下六門。
明第二地中行。於中二。初二門明發起淨
十種深心。後四門自體淨。今初前門自分直
明深心。後門勝進加以増上。今初晋經及
論。皆名直心者。然深心有二義。一於法
殷重名深。即樂修善行。二契理名深深入
理故。若語直心但有後義。正念眞如法
故。今文具二。初由契理。二由修行。次七
廣上契理。後一顯前修行。二増上深心即
勝進。上求増殷重故。十句亦四。初門樂修
善行。二標契理。次三成上離疑。一出所因。
二彰所入。三成徳自在。後五成上積集善根。
第二十種勤修下四門。明自體淨中行。彼約
別地之行但明於戒。而有三聚。今文分二。
初一門通修十度。即攝善法戒律儀亦在其
中。以地相望是修位之首。故特名勤修。晋
經名方便。方便修起故。二決定解下三門。
明饒益有情戒中行。此門總顯智。於諸善
決起勝解。地經約戒但解十善。晋經名樂
修由有決解故樂修習。二解世界。三解衆
生文相並顯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五十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五十三
已下入第
五十七經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 
第三十種習氣下五門。明三地中行分二。
前二門明能起厭行。後三門即所起厭行。前
中二。此門明熏習成氣。後門増盛攝取。今
初由此地厭伏煩惱故。於諸行積集熏成
氣分。方能究竟斷伏煩惱。故名習氣。十中
一行本氣。二成行氣。三下化。四上見。五受
生。六大行。七十願。八十度。九理智。十量智。
二十種取者。明増盛攝取故。晋經名熾然。
由前積習愛樂得増長故。第二十種修下
三門。明所起厭行。即分爲三。此門正顯修
行。前八修因。後二修果。第二成就佛法明
修成勝縁。依託此十能成就故。第三十種
退失明修行離過。別擧十過總令遠離。文
並可知。第四離生道下五門。明四地中行
分三。初此門明清淨對治修行増長因。次
門明其清淨。後三門明對治修行増長。今初
前三地寄同世間。有見等惑。猶如生食在
腹。四地寄同出世。對治清淨能離彼生。謂
離有爲行故得無生故。顯行純熟離生澁
故。廣如婆沙。今是彼清淨對治之因。故名
爲道。地經有十法明門。初是觀察衆生。今
但廣斯一句餘略不具。結云不雜二乘者。
以於十句雙行而修故。不同二乘見道離
生矣。第二決定法者。明其清淨。上明能離
今顯所得。以得出世決定法故。故彼文云。
得彼内法生如來家。十中前五自分。後五
勝進。第三出生佛法下三門。明對治修行
増長。於中分二。先二門明修行増長。後一
門明修行對治。今初亦二。此門正明増長。
後門顯立勝名。今初從縁出生即増長義。
亦猶出息増長其多。十中初二順人信法。
次二願智不虚。次二時處廣長。次二無間普
遍。後二勝行攝生。二丈夫名號即立勝名。
由徳行内増故嘉名外立。十中前四從境
立名。五六約當體受名。上皆自利七八利
他。九通顯勝具二利故。上皆自分因名。
後一勝進果。稱上皆隨徳假名故。瑜伽四十
六。明菩薩隨徳假名有十六種。初名菩提
薩埵。十六名爲法師。顯揚第八莊嚴論十
二。皆同此説。又商主天子經五義立名。恐
繁不會。第二有十種道明修行對治。地經
寄位廣明三十七品。今約實位故。増數顯
十皆爲對治。並是正道。十中前二後一名義
皆不共。三道則名義倶共。四道至九名共
小乘。義唯實教前三可知。言義唯實者故。
四行云。善巧迴向無休息。故五根定根知三
昧入出。六通天眼見死此生彼。七六念成七
加念衆生爲大悲故。亦是廣七覺中一念
覺故。餘例此知。八正思惟順一切智。九次
第定皆寂用雙行。初禪離欲恚害而逆化衆
生。亦用欲等言説。故云一切語業。二禪雖
無覺觀不壞淨覺。以爲説因。三禪離喜
而生法喜。四禪離樂而受解脱道樂。從此
不下。明四無色定。但總相顯勝。雖住滅下
即滅盡定。此定雖盡滅諸不恒行心心所
法。及滅恒行染汚一分。而以厭患想受爲
先故。名滅想受定。由非想地猶有細想。是
捨受故。今實教明即受等性滅故。不息菩
薩行。是以七地云能念念入。亦念念起等。餘
如三地及七地中辨。十力中六遍一切下。是
一切至處道智。八是天眼。九是宿命。今三
世悉知。況乎宿命。餘如初會中辨。第五無
量道下二門。明五地中行分二。此門明勝
慢對治中行。後門明後二分中行。今初分
二。先總標四門。以此四門同顯道義。義皆
無量類例相從。故總標之。約義須分故。後
二屬後。二從佛子下別明初門。謂十平等
心及隨如道行。皆是菩薩正道所遊路故。以
觸境皆如道無不在。況虚空等十。一一無
量道豈有涯。十中前四各一無量。後四皆佛
界無量。語言亦屬衆生。亦是調伏界。無量劫
數即竪論無量。餘七横論無量。虚空亦横亦
竪。法界非横非竪。虚空法界約無分量。餘
八廣多無量兼無分量。二無量助道即不住
道行勝。及彼果勝中行。以智契如是謂正
道。萬行資縁皆爲助道。此二合行名不住
道。今以圓融之修無不契如。並爲正道。
皆互相資並爲助道。故擧虚空等十不異
前章。然正道不隨事轉同稱無量。助道隨
事故。隨所等事名無邊無盡等。第六無量
修道一門。明六地中行。般若現前爲眞修
故。無去來等即十平等等故。十中前四即勝
慢對治中行。攝十平等。後六即彼果勝中
行。不住道行勝。十種觀縁彼已廣故。此略
不明。四中前三約法。後一約喩。法中彼從
別義開成前八。今總明之。一不起心。二稱
本性。三遣修相。亦可配三性三無性。如理
思之。四擧七喩通顯無著。後六中五雖
證三空。而集福徳。六不著教法不可説
者。理圓言偏言不能詮故。無言説者性無言
故。離言説者忘言方會故。七不壞事法界。
八不壞眞如理。九總明權實之智故力無
盡。上皆自分修。十即勝進修。第七莊嚴道下
三門。明七地中行分三。初門明權實雙行。
次門明念念進趣。後門取授自在。今初即
彼地中。樂無作行對治十種方便智。及雙行
果發起勝行中行。以權實交飾故曰莊嚴。
列中前五自行無染。次四隨有攝化。一無染
而化。二處正入邪。三持犯權實。四人法權
實。十總顯因果權實。於中三。初因圓示缺
示現受生。是因未滿故。次與三世下。同果境
界而不捨因。因有十句行通二利。法即
教法業謂利他。道謂正智儀謂制聽。取即
願求巧謂權實。上皆所作事。總語因體。
生成用者即因成大用。住持力者長用不絶。
後何以下徴釋可知。二十足明念念進趣
行。即彼障對治中修行無量種。及雙行分中
菩提分差別等。十中初二約行。一戒二進。次
二約通。一總二別。次二約心。一願二誓。次
二約法。一順二持。後二約徳。一演二伏。三
十種手明取授自在行。即雙行分中能作大
義。十中初一約取。謂念念中修習一切佛
法向佛智故。餘九約授。於中前五明四
攝。一布施二愛語。三四皆利行。五即同事共
一手。作而拔出故。後四即四家一苦清淨
故。二示諸諦故。三般若力故。四捨煩惱故。
第八十腹下三門。明第八地中行。以内證
無生故。皆約内事明内徳圓滿。即分爲三。
初門明含容清淨徳。即彼集地分中無住道
清淨等故。及淨忍分中得無生故。亦是
勝行分中離一切貪著等故。世人之腹多含
穢惡。今此十中。前六後一明惡無不離。
七八九三明善無不積。若能如是凡即佛
腹。二有十藏前總擧其腹。今別明五藏。
由得勝行諸佛勸起。一念出生含攝成熟
無量徳故。十中初三出生三寶。次三成熟
三聚。邪定亦有佛性爲未來因故。起悲爲
縁。涅槃云。一闡提人雖復斷善。由佛性力
未來善根還得生長。即其義也。後四攝授佛
果。最後即一切智也。三有十心。即五藏之一
最爲勝故。五藏主故。即此地能成諸善無功
用心。前初地中明心。梵云質多即慮知心。
對身口故。今此梵云纈唎陀耶。此云肉團
心對餘藏故。十中前六自利。於中初二攝
善。一勤二策。次二破惡。一破縁二破因。次二
成行。一堅二淨。次二攝生心。一智令悟。二
慈拯救。大梵住即四無量。後二成徳。一深。二
固。第九被甲下二門明九地行法師入有。
備外嚴故。初門明入地十心。如被甲防内
將趣入故。十句可知。二十器仗。器仗破外。
以住地心窮十稠外無不破故。十中前
五順仗破障。次三違仗破障。如令賊破賊
故。次一非順非違仗。如以良謀不用兵仗
無不破故。後一切成立徳仗。第十十種首下
十三門。明十地行十地徳圓故。寄六根
四儀業用明之。且分爲三。初一總標徳首。
次六六根勝徳。後六四儀成規。今初居受
職位首出衆聖故。十中初三果首。次三標
之以因釋之以果。後四直明行首。第二十
眼下六門明六根。即分爲六。初明十眼
者。即大盡分中。如實知見一切法故。十中
前五名同諸教。而體用不同諸宗。肉眼見
障内色故。智論三十七。説肉眼見近不見
遠。見前不見後等。天眼方見遠等仍有分
齊。今肉眼見一切色。已過二眼故。四十四
自指云。不思議經應見遠。此中不説。然天
眼是假和合不見實相。今明見心即似同
於彼。然心通性相則亦不同。此中慧眼似
彼法眼。此中法眼似彼慧眼。所以互者。以
彼慧眼。不能見衆生盡滅一異。不能度
生。今顯實過權反此明能。彼中法眼雖
知於法。不能遍知衆生方便道。今反此
故明知一切。意欲異權故耳。彼佛眼細無
不知。今擧勝況劣。又十力無不該故。後五
中智眼見事。即法眼開出。光明眼通身智
光。義兼法慧。出生死眼者。然涅槃不可見。
絶見方見見圓寂故。無礙眼者。總見諸眼
皆無障故。此即一眼具多爲不壞相
故。須列十眠。一切智眼即是普眼。非但
見法界重重。亦乃法界即眼故。爲普門故。
知十眼全以無礙法界而爲其體。若辨次
第。以肉眼見生受苦。次以天眼了知其
心。次別知根境。次引入如實。次令得佛
力。次尋光而見。次同歸寂滅。後等同法界
餘如別章。二十耳者。然眼等六根由得解
脱神通無上。見聞嗅觸等。皆自在故。總就行
辨。此門亦即釋名分中。聞持如來大法雨
故。初二離順離違。次二棄小欣大。次二愍
苦厭樂。次二滿果圓因。後二了俗同眞。
悲智倶運。三有十鼻嗅行香故。於中初四
聞香體。倶舍有四。總名爲香。一好香謂沈
壇等。二惡香謂葱韭等。三等香。四不等香。謂
於前二増益依身。名爲等香。損減依身
名不等香故。亦不離好惡。今此中倶聞聞
其上二。更無別體。非香非臭對前成三。謂
如柴炭等。次三聞香表用。瑜伽等中上二
界既無鼻舌二識。亦無香味二塵。語其無
麁。此聞有頂香者明其聞細。菩薩力故。
又有頂言。餘處多明是色究竟。準晋經中
聞非想香。則有頂言亦是三有之頂。既有通
果之色。亦有通果之香。後三聞出世人法。
四有十舌演法味故。下三爲成六根非
顯三業。三業前已有故。十中前五約辯顯
徳。後五約用。十降四魔。魔即天子魔。生
即蘊魔故。五有十身隨行成身故。六有十
意。初一總餘九別。文並可知。第三六門明
四儀動止行。一行者動遊行法故。於中令
轉還者。轉有漏定還無漏故。不斷生死者。
若斷非眞涅槃故餘可知。二十種住者。止
息散動故。前七自分住。後三勝進住。三坐
者多時安處故。初四世坐以攝物。後六法
坐以成徳。四十臥者。放捨身心合法體故。
十中初三顯定。一加行調身心。二習修。三
得定。餘七定益亦兼餘善。然其十事各同臥
之一義。初三後二可知。四獨已臥故。五離
尸伏故。六離依倚故。七思明相故。互警覺
故。八右脇臥故。五住處者。智有棲止之所
故。前明能住此辨所住。十句可知。六所行
處。前辨能行此明所行。於中初四自行。
一依四念。阿難四問佛令依住。今辨依行
餘可思準。十地行竟。大文第六十觀察下。五
十一門答上因圓果滿。若剋實而論。成如來
力下四門方明果滿。前皆因圓。以八相前
五猶屬因故。爲明八相皆示現故。通入果
中即分爲二。初三十二門明因圓究竟。即
等覺位。後十種住兜率下。一十九門明現果
圓滿行。即妙覺位。前中分三。初一十四門
明因行體性。二十種義下八門。明方便造
修。三十種魔下十門明因行除障。初中二。初
四門起行方便。二十種施下十度行體。前中
三。初二門意業觀察。次一門身業自在。後
一門語業宣暢。前中初觀察者解方便故。
達通塞故。於中初二觀所化。次四觀能
化法。謂理果教行。後三觀位。一超劣。二得
位。三同果用。二普觀察者審慮周遍故。前
六以六度治六蔽衆生。後四雙明二利。謂
順人證法下化上成。二身業自在中。謂實徳
内充威徳外溢。如師子王奮迅威勢。更有
異釋如法界品辨。於中前五寄喩。次四約
法。上皆自分後一勝進。三師子吼者。既勇健
無畏則能決定宣唱。二中令物度苦脱集安
道證滅故。餘並可知已下五
十八經
第二十種施下
十門。明其行體。於中先明六度。後顯四
等十度之義。已如前釋。皆言清淨者離蔽
障故。不同世間施戒等故。然皆寄十表
圓。各爲一義。與九三施等開合不同。若具
會釋恐厭繁文。故隨顯直釋。今初十施者。
一無向背施。即清淨施中別義。二遂求施。
三二世樂施。梵本中名應時及濟難。不失
益故。餘七皆一切施。四即觀其可不。有損
不宜等。極貧下者應先施等。五不希異
熟亦清淨施。六亦難行施。所愛重物無戀
著故。七内外財等無不捨故。八九與十皆
巧慧施。此迴向巧治二過故。一觀諸行性
不堅牢。治於當果有爲見勝功徳。二由具
大悲治於二乘趣證無爲。故行不住道而
向菩提。九益生施。常以財法施之故。名不
捨。十忘相成度。然其十度皆有三輪而義
有小異。如瑜伽説。此上十施皆通三施。二
十戒者。前三律儀七十攝生。餘皆攝善。又四
即廣博戒。五迴向戒。上二皆一切種戒。六
持微細故。即難行戒。七令他悔除即善士
戒。八軌則具足所攝受戒。一切惡止善行故。
九永出離戒。上二即清淨戒。十令他得二世
樂戒。三十忍者初三耐怨害忍。忍他三業
惱害故。次三安受苦忍。初後忍不稱情中。
一忍身苦以濟物。後二諦察法忍。七八通
二忍。又四難行忍。於下能忍恕不逮
故。五亡身濟難。六忍己順他皆遂求忍。餘
如前判。四十精進中二。與第十是饒益有
情。五是被甲餘皆攝善。又初三三業即精進
自體四離染法五引白法。上二一切門精
進。六無所棄捨及無所退減。七無下劣。
八無顛倒及勤勇加行。上三即善士精進。九
平等相應。即一切種精進。上皆自分十即勝
進迴向菩提清淨精進。五十禪中初五方便。
次一正定堅成。次二發慧斷惑。上八現法
樂住禪。九利益衆生禪。十引生功徳禪。又
五六奢摩他品。七毘鉢舍那品。上三一切種
禪。八無愛味及慈悲倶行故。不捨欲界並
善士禪。九雖發通明而利衆生。十能速入
佛境皆難行禪。六有十慧初三解法即加
行慧。次四攝生即後得慧。後三證理即正體
慧。又前五於所知。如實通達慧。六於五
明處及三聚中決定善巧慧。七知能引義
利慧。謂同佛差別智故。非凡小所知。上皆
一切慧。八難行慧。達深無我於境無礙故。
九具教具行慧。十具證智慧。上二即善士慧。
餘義如十行品所引。第二四門明四等者。
六度多明自利。四等多約利他。然四等於
境有別。已見十地。今文從通但約於樂
等。以爲顯別。今初明慈。前八衆生縁九十
文顯然。瑜伽四十四三縁之中。初共外道。次
共二乘。後方不共。此中三縁皆不共凡小。
如文思之二有十悲前七衆生縁。次一法
縁後二無縁。於中初傷其眞隱故。爲顯
後念彼不知故令悟。三有十喜初四衆生
縁次三法縁。後三無縁。四有十捨文列十
一。晋本初二但合爲一。於中初四衆生縁。
次六法縁後一無縁。上明行體竟。第二十義
下八門。明造修方便行。於中前五門明自
分行。後三門明勝進行。前中初二明法義。
次二説福智。後一顯圓足。今初以彼法義
成行故。若以能詮爲法。則以所詮爲義。
今此不取能詮爲法。然法約自體義。是所
以法總義別餘如九地。四無礙中辨。今初
十義。一以修行爲多聞之義。意在於修
不在聞故。淨名亦云多聞是道場。如聞行
故。二思爲法家之義餘倣此。知法即事法
餘八理法。理法所以在於證入。二有十法
法有二義。一持自性。二軌生物解。今此前
七通二。八九唯自性。後一唯軌生。烏波提者
此云有苦。即二乘涅槃。佛性論第二説二乘
無餘尚有三餘。一無明住地惑。二無漏業。三
變易苦故非眞無餘。今以涅槃爲安樂義。
略擧有苦故應捨之。軌令衆生不應修
此。第二二門明福智者。福智即道成福智
縁名助道具。如云三寶不斷。是福勸衆生
發爲縁等。又具二莊嚴方爲正道。偏語皆
助斯則福智。即助道具。又以正道福智相絶
故。故文中説法布施。皆即是福非福縁故。
今初福徳中二順迴向因。七不雜小善。迴
向於果餘可知。二智慧具中。一外近善縁。
二内調法器。三念慧安處。六念自持。六和衆
法並見上文。六堅順位。本業上卷。以三賢
十聖等妙二覺爲六。謂信堅法堅修堅徳堅
項堅覺堅。亦名六忍。謂信法修正無垢一切
智。復名六慧。謂聞思修無相照寂寂照。復
名六觀。謂住行向地無相一切種智。即亦
六性。謂習種性等。一切諸佛無不入此
故。常隨順十種智者。謂法智比智他心智
世智四諦智盡智無生智。若開如實異前。
則有十一智。今以如實貫上故但説十。如
智論二十六辨。由念成智故爲方便。四法
樂怡神。五眞實修行。六自他雙淨。言三
覺者欲恚害也。七遍觀法性界。如毒蛇
者。淨名涅槃。皆以四大爲毒蛇性違害故。
今居蘊入之中義當十八界。以四大即内
界故倶舍云。大種謂四界。今取總中別義。
亦可。十八界皆不可執取。處如空聚者中
無人故。並如涅槃二十三説。八深解二空
無心已下。明其法空。九止觀雙遊。於中先總
修止觀。後心意下雙釋二門先釋止。欲取
我相爲我想。正計爲我業。正損法身爲瘡
疣。餘過未滅爲瘢&MT06284;。能所忍寂故無來去。
後觀一切下釋觀。説雖先後運在一時。十
修集種智謂見法從縁。則知國由心現。國
由心現故有而即空。空爲法性萬法由生。
見法性源是眞智慧。皆離妄垢並云清淨。
五重積集一切智圓。第三明足者。總顯圓
足惑闇斯亡。智解斯顯故稱爲明。足有二
義。一智圓備故。二有進趣故。其猶脚足。斯
即十號明行足義。果稱圓足因爲脚足。
又準涅槃十八以明爲果。所謂菩提以行
爲足。謂戒定等廣如彼説。此居等覺義通
二足。望脚足義。此門亦得名爲勝進。十中
前七約行。後三別擧。三明自分行竟。第二
有十種求法下三門。明勝進行。一更求法要。
二得已明了。三如説修行。今初依此成行
故。一始心唯直。二中後無懈。三内不顧身。
四外亡名利。五雙圓二利。六得意亡言。
七果不近求。八因酬所爲。九普決疑惑。十
唯滿佛乘。離此十求皆邪求也。二明了法
者。得不照達求之何用。總以普賢勝智。了
知三乘凡聖差別。一是凡夫。若童稚蒙昧
未能出世故。隨世俗長四善根。二謂鈍根
隨信他言而行道故。名隨信行。三是利根
由自披閲契經等法而行道。故名隨法行。
然今既云覺法自性等。即知十中前九亦兼
含大。是以智論明有三乘共十地法。此上二
人約根分異。四第八人者。即初果向。又倶
舍賢聖品中疏云。第八人者。謂苦法忍。八
忍之中從後數之爲第八故。又智論中有
八人地。若約超斷容具二三果向。謂具修
道惑及斷。一至五皆初果向斷。次三向二
斷九乃至八地惑盡至苦法忍。即爲第三向
也。五初果法斷衆結者。謂三正三隨已如
十地亦可。見所斷惑八十八使。名爲衆結
由見諦理斷無明漏。無明是生死根本。名
生死漏。六一來果。觀欲味過患已斷六品。
雖三品惑能潤一生故。一往來而知無往
來也。七不還果斷九品盡故。不還欲界。
乃至八地惑皆斷故。總云不樂三界。八無
學果。八解脱者。一内有色觀外色解脱。二
内無色觀外色解脱。三淨解脱。初二如次
依初二禪。三依四禪。次四無色爲四解脱。
八即滅受想解脱。餘義已見上文。廣如諸
論。九十可知。三修行法者。如説修行方得
佛法故。常爲諸天者爲字去聲故。晋經云
覺悟諸天餘並可知。上來造修行竟第三有
十魔下十門。明離障行分二。前五門明離
障成行。後五門明離障加持。前中分三。
初二門明所離障體。次一門明離障方便。
後二門顯見佛成行。前中初顯魔體後辨
魔因。今初十魔能障道故。一蘊魔者。身爲
道器體與佛同。豈即是魔蘊。魔之名特由
取著。下九例爾。皆以下句釋成魔義。是知
以心分別萬法皆魔。何但此十。故擧菩提
法智以勝況劣。不以心分別。一切皆佛豈
捨魔界求佛界耶。然四魔直就體明。十
魔多約執取。十表無盡故。與四不同。若欲
攝者。除三同外皆煩惱。攝法即所證智是
能證。能所冥合故名菩提。若不捨於分別
菩提之見。即是魔矣。餘文自顯。二有十魔業
者行此十事。皆能訛善亦招天魔。故爲其
業。十中一由忘行本。令所修善感生死果。
不至菩提。故是其業。二於蔽度不平等
故。於中初二蔽倶行度。後四嫌棄有蔽之
人。文影略耳。夫眞道者。不施不慳不戒不
犯。不忍不恚不進不怠。不定不亂不智
不愚。嫌他不忍忍度豈成。他皆倣此。又悲
化惡故。況惡爲善資不愛其資。是大迷也。
餘八易知。然觀此文難免魔業。願諸後學
審此省躬。第二捨魔業即離障方便。對障
修治故云捨離。然此十句敵對反前。但略
而不次耳。一反第五二反第二。三反第七
四反第一。五反第四六反第八。七反第三
八反第九救護彼故。九反第十。若得佛
加蔽惡息故。十反第六。同一善根豈求惡
故。然復欲顯隨其一善。總反前十或以多
善共反前一。令不定執故不次耳。第三二
門顯見佛成行由障離故。果現行成。於中
先見佛。後成行。今初即是果現。此中所見即
前十佛。亦是八地十身。十身與此名小不
同。已如前會。然此中明見。皆稱彼佛而
見。如云無著。自屬正覺。非謂菩薩於彼
不著。若菩薩於此不著。下九豈當著耶。是
知皆就所見明見亦不得。半就所見半約
能見。一無著者。安住世間故。不著涅槃
成正覺故。不著生死乘無住道。示成正
覺故名無著。稱此而見是見正覺。他皆準
此。又無邪慧而不離。故云無著。無正徳而
不圓故云正覺。則佛見影略。此即總句。下
九皆此別義。二乘願出生故。上文云佛願
力故無不現。又乘此願能生一切徳故。
三報即相好莊嚴身業。即萬行之因而深信
爲首。云深信見故。下善財云。一切諸佛從
信心起。亦能令見者信故。四隨順衆生住
持舍利等故。又隨順衆生以圓音周遍三
世持佛法故。五涅槃即是化身。化身示滅
故名涅槃。深入見者。深入涅槃故能示滅。
深入生死故示滅非眞。六法身充滿於法
界故。法界爲佛體故。七湛然安住眞唯識
性。是佛心故。八寂然無依。心言路絶即三昧
義。觸類皆然。故三昧無量。九平等性智了
本性故。本覺眞性性本了故。十隨自他意
無身不受故。依上十見則眞見佛。既知十
佛總別六相圓融。則亦十見無有障礙。
又此十種攝爲五對。一所出能出對。二正
報任持對。三眞常普遍對。四内住外寂對。
五體深用廣對。如文思之。上十佛十身類
此成對。又此十見各有十種。並如不思議
法等品。二有十種佛業即是成行。前見佛
體今辨佛因。又行順佛行故名佛業。佛以
利生爲事業故。十中初總餘別。又總別合
爲五對。一覺導夢化對。二開纒淨戒對。犯
戒疑悔故爲彼纒。令其懺除故名出離戒。
有多種出離。亦多總相言之不過二種。
一事二理。事隨輕重篇聚悔除。理觀性空
是眞奉律。若具二者罪無不離。又如瑜伽
九十九有五惡作。即是悔纒。一謂作是
思惟後定自責。二諸天呵責。三大師同行
責。四惡名流布。五死墮惡趣。亦有五相能
除此惡作。謂佛許還淨故。由無知等我已
滅故。當來無犯意我已生故。已於同梵行
悔故。佛説悔除爲善哉。惡作相續以爲蓋
故。餘如淨名第一及隨好品辨。三現相説法
對。於現相中由如來相從六度生故。除
六蔽見此殊勝不希二乘。覩慈善根決
知尊勝。住心佛境自失威光故無害等。
四降魔護小對。五悲攝雙行對。雙行中有
十一句。初一總明無作四諦。不驚怖者。妄
惑本無今有故應驚。妄苦逼害身心故應
怖。今皆了本寂即同滅理。故不驚怖。雖
了本寂而修福智爲能治道。餘十一句別
中初一約苦。次一約集次八約道。後一約
滅文並可知。第二有十慢下五門。明離障
加持行中二。初二門内成離障行。後三門
外得加持行。前中初門擧障。後門顯治。今
初慢者。恃己於他高擧爲性。能障不慢
苦爲業。然經論中説多差別。且明七
慢。倶舍論十九云。一慢。二過慢。三慢過慢。
四我慢。五増上慢。六卑慢。七邪慢。今文開
十。四五與九具有其名。餘七但有其義。
前三即慢但約有高心故。故彼論云。一慢
者。謂於他劣謂己勝。於他等謂己等。雖
能稱境以心高擧。説名爲慢。初一輕人次
二慢法。四中自高陵物。是於他等謂己勝。
即當過慢過前慢故。五即慢過慢。今言過
過者過前慢故。有徳應讃。即於他勝見讃
不喜。是謂己勝應合讃我故。六即邪慢。
謂於無徳謂己有徳故名邪慢。成就惡行
名爲無徳。恃惡高擧名之爲慢。自起誹謗
即惡行故。七即卑慢。耆舊有徳即是彼多分
勝。不應執事。即謂己小劣何得事他。八亦
邪慢起惡行故。九即我慢我慢所呑故。十
即増上慢。新善未起即是未得。不應諍而
諍。即是謂得故。其但以曾發下。準梵本應
迴安於百千劫前深坑之下。彼梵本從消滅。
下云不應説而説。言多鬥諍發起怨嫌。數
行此法應墮大坑。然以曾集菩提心。力
得受豪貴自在之力於百千劫尚不見佛。
何況聞法。晋及度世大意皆同梵本若但依
今釋。當墮深坑。語其慢過。終自醒悟。明
非長沒。若約八慢前三皆是憍慢。亦名傲
慢。皆於尊境不肯禮敬。故餘如別説。二若
諸菩薩下有十種智業。顯對治行。謂既識
障惑。不令増長。制情從理敬重法行。故
名智業。文中初結前生後。文通兩段。後何
等下。正顯並是智之作用故名爲業。第
二魔攝持下。三門辨外加持行分。二此門所
離障。後二門能治行。今初即怨障加持。由
内行乖理外魔得便。名爲攝持。又行乖理
即是魔攝。初二心怠志陜。次二行少解滯。
次二捨願趣斷。次二成小捨大。後二捨悲
謗法。第二佛所攝下二門。明能治行。由離
於邪自然合正。於中先佛後法。今初先結
前生後。後何等下正説文顯可知。二法攝
中前四即四法印。次二總別縁生。次二大
小。後二智斷。上辨因圓究竟訖。第二住兜
率下十九門。明果用圓滿行。多約八相顯
果用者。明是普賢大用之果。不就淨土實
報處説。又顯實報不可説故。又顯八相通
因果故。長分爲十。初一門住天。次一門示
沒。三一門入胎。四一門住胎。五三門初生。六
二門在家。七二門出家。八五門成道。九二門
轉法輪。十有一門入涅槃。初之二門合屬
第三。即是八相。今初欲説下生。先明在天
所作。一化欲天。二化色天。三化大千。四同
類共談。五爲同類説。六善巧降魔。七樂音
説法。八詣佛聞法。九供養多佛。十多身益
生。第二時至云沒名將下生。大乘方便經
下卷云。菩薩如其本願。處兜率天宮。能
得菩提轉于法輪。非爲不能。菩薩思惟。
閻浮提人。不能至此兜率天上聽受法教。
兜率天人能下閻浮。是故下生。一廣拔衆
苦。二遍警有縁。三嚴刹揀非。四覺諸導
從。五密召侍衞。六先告當機。七令輔翼知。
八淨所生處。九長延天壽。十廣現難思
已下入第
五十九經
第三正明入胎十事。如有問言。於
四生中化生爲上。佛爲最勝何故胎生。諸
經論中。多用初縁以通此問。今明具十以
表無盡。一化劣解此通凡小。二攝眷屬
化生。設有父母等恩養少故。三三時無亂
出時無亂。在後初生故。倶舍世品明。輪王
唯入無亂。縁覺兼住唯佛三時無亂。以福
智倶勝故。瑜伽同此。上之三縁小教亦説。
次下四事兼於權大。四演法益物。五乘願
化生。六破胎生慢。誰能於佛恃種族耶七
胎障不隔故。令大心同覩。後之三縁唯實教
有。八同類共集説智慧藏。爲胎藏故。九定
力現嚴。以離垢藏爲胎藏故。十興供聞
法。以法界藏爲胎藏故。此一是總。八九
即法界別義。法界寂然是離垢義。寂而常照
是智慧義。又前二是能證。後一所證。能所
冥合諸佛生故。又前二不壞小而廣容。後一
不動此而普遍。如是自在是佛生故。第四
微細趣即明住胎十事。初一通現地位。次
八明現七相。以處胎爲能現故。童子屬
處宮相故。後一總結多門。並一相中同時齊
現。深密難知故名微細。第五十種生下三門
明初生相。今初正辨即右脇生時。初一即出
時無亂。後一動刹益生中八可知。二現微
笑在行七歩時故。瑞應經云。菩薩示生即
行七歩。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
我爲尊。即自誓也。初三自慶。次六慶能遍
益群品。謂四無智自憍我能摧故。五昔善
今退我能續故。六能爲衆生良福田故。七
見生聞教益不虚故。八傷諸同行不成佛
故。九愍諸同會滯凡地故。後一得佛加故。
三行七歩。謂初生在地十方各行七歩。顯自
在希奇故。七數過三名過三界。隨所履地
皆現金剛。餘並可知。第六童子地下二門
明在家同俗行。並處王宮相。童子已在王
宮。但此門明幼懷徳藝顯是超絶。後門貴
極無染。以彰徳高。今初八云令樂法者。幼
而梵行徳業殊倫。後見道成必樂其法。餘九
可知。二正明處宮十中。一化同行。同行處
宮故如瞿波。四濁世欣貴故。餘八可知。第
七出家下二門。明捨家期道行。初明出家
後顯修行。今初雖能深宮入道而出家者。
示斯十意。初二令厭捨苦果。次二欣揚勝
道。次二令離利鈍集。著常見者。貴常爲貴
故不出家。著斷見者身滅無餘。何須出家。
既非常斷明可修進。云離二邊。又非苦樂
等。次二顯界家繋滅。後二顯得果同因。二
示苦行者。行有苦樂。而遍苦者有斯十意。
一爲小乘要。謂勤苦方得道故。二示同異
道摧邪見故。謂六年自餓無道。後受乳糜
方得顯餓非眞。三一言罵佛六載受飢故。
縁如大乘方便經。第二四五濁衆生皆有重
罪。憂惱覆心不能得道。令彼念言謗佛
尚得解脱。況我等耶。即悔除故。亦如彼説。
五策懈怠衆生故。六令知爲法忘飢故。
七示著樂非道故。八始末精勤故。九準晋
經云。欲令未來衆生發精進故。今精進之
言合在前句。缺斯一句。十苦行待機者顯
悲深故。第八詣道場下五門道成證入行。
即分爲五。一明進趣所安。即從苦行所向
於道樹。顯捨邪趣正故。因圓趣果故。行行
後邊故。十句可知。二正坐道場明自力安
處。初四嚴處。次三三業現相。觀師子座者
知將説故。晋經云。觀一切佛師子之吼。後
三成徳。一滿自能證明智顯惑亡。二受
佛所處將契同法界。三大悲同體故能遍
加。三有十奇特者。明外感希奇大果先兆
故。四降魔者。正覺將顯先摧邪故。皆言示
者久已降故。魔王多是大菩薩故。無有惡
魔能惱佛故。亦如野干。豈能於師子前以
振威勢。大乘方便經下卷云。若非佛力召
來彼等惡魔豈得近佛。魔爲欲界尊勝。勝
伏餘故。十中一示以徳諍。二破魔佛誰
愈。三波旬兵衆滿三十六由旬圍菩提樹。
欲作留難。菩薩住慈悲智慧以手指地。
一切散壞。八萬四千八部大衆皆發大菩提
心。故云教化調伏廣。如方便經及本行集
説。六未免魔者勿懈怠故。七一被降伏。
乃至末世翻護法故。餘五可知。五有十種
成如來力。即正覺現前。前之二門當無間道。
此當解脱道。更前二門即方便道。今此十中
初一障無不寂。次二因無不圓。次二果無
不滿。次三徳無不普。後二佛無不同故。
結名如來也。第九轉大法輪下二門明轉法
輪。道成機熟開甘露門故。於中初門所轉
法輪體用。後門明轉法輪因縁。前中流演
圓通目之爲輪。自我之彼名之爲轉。小乘
以眼智明覺四行。繋於四諦。今顯無盡十
行。應繋十諦以成百行。餘如法輪章説。十
中初二能轉備圓。次二所轉深妙。次二生
信拔苦。次二因深量廣。後二時遠益高。二種
白淨法十事即法輪因。白淨法者即所轉輪
體。謂佛無漏清淨法界轉入衆生心中。成
聞熏種子故名爲種説應時機言不虚發。
還生無漏聖智故。無空過故。攝論中多聞
熏習從最清淨法界等流生無漏現行。是此
義也。亦即前章無礙解脱。所以能種此種
者有十事故。初一宿因餘皆現因。於中前
六徳具。後三用勝。前中二三悲具。一内持。二
外攝。次四智具即四悉檀。一爲人所樂不
同故。二第一義應時令悟故。三對治隨病
所宜故。四世界了世而順故。第十涅槃謂應
盡還源。有斯十意。初二明生死過患。一無
常故二無樂故。云非安隱。三明涅槃是樂
翻上無樂。以涅槃寂滅爲眞樂故。四翻色
身無常法身爲常故。故晋經云。令求常住
淨法身故。今缺常字。以法身是三徳之一
性出。自古體無變異偏語其常。今已出纒
故名爲淨。次三句明生死無我不自在故。
一一期無常不自在。故云不可轉。二別明
念念無常不自在。此通變易生死。三即分
段不能堅住。亦非自在。八明涅槃是堅即
自在我。亦兼常義。九翻有爲以明淨徳。
不淨者即有爲法故。言聚散淨者。諸佛菩薩
正法名無生起。然是性淨涅槃。隨縁生死
即相之性。方爲正法。然涅槃第二翻破
凡小四徳。通諸佛法故。以如來爲我此正
顯涅槃故。亦就涅槃明我。餘並相順。然常
等四徳。雖遍通佛法。從其別義各顯不同。
上以四榮翻枯具遣八倒。十明法爾諸佛
常規。上來説分竟。大文第七從佛子此法門
下。結勸修學分。於中二。一結義勸修。二佛
子此一切菩薩下結名勸學。前中亦二。初擧
名結義。後佛子若有下勸信修行。二結名
勸學中。先顯十名。初一約能詮依此生行
故名爲處。前約所詮行體但云清淨行。
餘九約所詮功能立稱。二決彼行義定能
感果故。三證所證故。四能證分明故。五
有智超勝故。六悲興萬行故。七一一圓融
故。八軌則具足故。九即理渉事故。十即事
而眞故。後應尊重下勸學可知。大文第八
從説此下現瑞分可知。大文第九爾時十方
下證成分。於中二。先讃法證。後佛子汝已
下歎人證。大文第十爾時普賢下偈頌分。
總有二百一十五頌半分三。初有八偈七
言歎徳深廣。明説分齊。二其心下百三十
一頌半。總示行徳略顯深廣。上二並是伽
陀。三從依於佛智下七十六偈。頌前長行
方是祇夜。今初分四。初四許説廣深。次二
擧徳誡聽。次一重總許説。後一示説分齊。
第二總示行徳中分三。初二頌略標法喩。
二五十五頌半託事表法。以明深廣。三從菩
薩等於佛下。聽十四頌即法明行。以彰
廣大。初標可知。二託事表法中總五十喩。
難以區分。今類例相從且分爲十。初四偈半
二喩明悦物覆蔭行。二師子下十偈。摧邪
導迷行。師子吼義。法界初説。三有十一偈
明高深堅密行。四迦樓羅下六偈。觀機照益
行。五有六偈自在統御行。六智慧心下二
偈包含無染行。七二偈周遍成益行。八如珍
寶下六偈。檢束修身行。九二偈調御運載
行。十優曇華下六偈。外用遊處行。第三即
法明行中二。初十偈總明深廣。許説誡聽。
後一身能示現下六十四頌。別明深廣以酬
前許。前中三。初三上同佛覺。次三下超群
品。後四許説誡聽。第二別明深廣中。束爲
十行。初六偈三業深廣行。二菩薩身下五
頌。二嚴無礙行。三有三頌逆順成滿行。
四或現行成滿下。十頌普門示現行。五四
頌時處圓融行。六菩薩知下六頌。知根説法
行。七四頌寂用迅疾行。八譬如工幻下十偈。
悲不失智行。九有十四偈智不失悲行。
謂末後二句不失悲。前皆智徳圓滿。十有
二偈結徳無盡行。第三頌長行中二。初有
三十九偈頌前説分。後雖令下三十七偈
頌結勸修學分。今初頌前六位即爲六段。
初四偈頌十信位中行。二有四偈頌十住
行。三有六偈頌十行。四有五偈頌迴向
行。五九頌半頌十地行。六有十頌半頌因
圓果滿行。其初所行二字義屬前段。第二
頌結勸修學中。然小異前勢。分之爲四。
初一偈結前所説爲少。二有三十偈別顯
徳用廣深。三有四偈總結深廣。四有二
偈結勸修行。二中分二。前二十一頌半結
約法顯行。後八頌半結託事顯法。今初分
五。初五於刹自在行。二有六頌三業自在
行。三過去下三頌明三世間自在行。四有五
頌明身智自在行。五有二偈半總結難測。
後結託事顯法中。或前來所無。或事同義
異並可意得。第三總結深廣中前二結前
已説。後二結末説難窮。四結勸修行可知。
離世間品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五十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五十四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已下入第
六十經
初來意者。先辨分來。夫行因證立證藉行
深。前分託法行成故。此依人入證。亦爲遠
答解脱海故。會品於意不異分來。無別會
品故。二釋名有三。初分名者。謂依佛菩薩
諸勝善友。深證法界故名依人入證。證法
在己謂之成徳。二會名。約處名逝多林園
重閣會。林名戰勝。以表依人。園名給孤用
表悲厚。重閣之義以顯二智互嚴。悲智並
爲能證。亦爲重義。若兼取城名聞物亦
表依人。約法如品名釋。三品名者。入通能
所。謂悟解證得之名。法界是所入之法。謂
理事等別。然法含持軌界有多義。梁論十
五云。欲顯法身含法界五義故。轉名法
界。一性義。以無二我爲性。一切衆生不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896 897 898 899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