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No. 1735_ 澄觀撰 ) in Vol. 35

[First] [Prev+100] [Prev]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六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 
  賢首品第十二
初來意者。夫行不虚設必有其徳。既解行
圓妙必勝徳難思。收前行願成信徳用。故
次來也。又前智首擧果徴因。文殊廣顯其
因。略標其果。云獲一切勝妙功徳。故問
賢首令廣斯言。是以偈初躡前起後。二釋
名者。謂體性至順調善曰賢。吉祥勝徳超絶
名首。即以此名菩薩演説此法。賢即是首。
賢首之品。以當賢位之初攝諸徳。故偏擧
賢名。三宗趣者。於信門中成普賢行徳。而
自在莊嚴。無方大用建立衆生。通貫始終
該攝諸位。以爲其宗。令起圓融信行成位
徳用。而爲意趣。四釋文者文有三分。初文
殊發起。次賢首廣説。三十方現證。今初分
二。初經家敍述。二正明發起。二段各有結
前生後。今初。先結前已説。順違皆順客塵不
能濁其心。悲智雙游萬境不能亂其慮。是
曰清淨行矣。大功徳者。即前所成之果。後
欲顯示下生後。文含始終。約終則顯示信
滿菩提心殊勝功徳。廣具五位因行盡故。約
始但於生死誓證菩提。萬徳攸依故。今顯。
示二偈。正發起中前半結前。偈文窄故略無
所成之徳。後半勸説。令説修行之徳。則與
長行文有影略。第二時賢首下。賢首廣説。
於中先總標擧。以偈答者此略有二。一少
言攝多義故。二美詞讃説令淨信故。以始
徳該終散説難盡故。顯此勝妙之功徳故。
第二正顯偈詞。有三百五十九頌半。大爲
三分。初四頌謙讃許説分。次三百四十六偈
半。正説勝徳分。三九偈校量勸持分。初中分
二。初偈總明。前半讃問勸修。後半謙己
少説。海喩次下當明。後三開章以發心之
徳。況出修行巧顯深廣。於中初偈擧發心
章。次偈況出修行章。初心祈於當證徳已
叵量。況長時入位遍修故。多佛不能盡説。
後偈許説分齊。前半法説。如是者雙指發心
修行。下文具顯故前文雙問故。後半喩明。然
有二意。一顯喩少分。謂發心行徳如太空
大地。所説者陜如足履一塵。二密喩不異。
謂鳥足之空不異太空。微細之塵不殊大
地。故此略説義無不周。若廣若略皆無邊
故。出現品云。如鳥飛虚空經於百年。已經
過處未經過處。皆不可量。何以故。虚空無
邊際故等。彼就果行。此就因徳。然普賢行
徳似同佛果。是故皆以虚空爲量。上下文
中皆同此説。此初發心。與下文十住初發心
住。及發心功徳品。各何別耶。此中發心該於
初後。取其成徳乃是信終。取其爲本乃在
初發。雖如輕毛功歸初簣故。十住初發。即
是此終成彼初發。此終爲能發彼是所發。
此正是發起之發。義兼開發彼是開發之發。
義兼發起。其發心品。正顯十住初心之功
徳耳。以斯甄別非無有異。故瓔珞云。發心
住者。是人始從具縛未識三寶。乃至値佛
菩薩教。法中起一念信。便發菩提心。既云
始從凡夫最初發心。明知此中發心該於初
後。問此既是初。何得乃具後諸行位及普賢
徳耶。古徳釋此略有二門。一行布次第門。
謂從微至著從淺至深。次第相乘以階彼
岸。如瓔珞仁王起信瑜伽等説。二圓融通攝
門。謂一位即具一切位等。如此經所説亦
如大品等中。一行具一切行。此中有二門。
一縁起相由門。二法界融攝門。前中普攬一
切始終諸位。無邊行海同一縁起。爲普賢行
徳。良以諸縁相望略有二義。一約用。由相
待故。有有力無力義。是故得相收及相入
也。二約體。由相作故。有有體無體義。是故
得相即及相入是也。此經之中依斯義故。
行位相收總有四説。一或始具終。如此門
中。具一切行位。普賢徳海者是也。二或終
具始。並在十地位。後如下文十定十通等
説。三或諸位齊收並在十住等。一一位中各
收一切。悉至究竟。如下文十住十行等説。
四或諸位皆泯行徳顯然。如離世間品説。
二法界融攝門者。謂此諸位及所修行。皆不
離普賢無盡法界。然此法界圓融無限。隨在
一位即具一切。今在信門收無不盡。下諸
位中皆具一切者。並準此釋。問下發心功
徳品。亦説初心具無邊徳。與此何別。答此
據行首信門所具。彼約行本菩提心具。問
約法相收是則可爾。約人修行。豈十千劫
修信纔滿。即得如此無邊徳海。答以法是
圓融具徳法故。若諸菩薩行此法行。是彼
所收。或無量劫或無定限。十千劫言非此所
説。如下善財童子。及兜率天子等所行所得。
並是其人不同。行布次第教中之所説也。又
十千劫。乃是一經。瓔珞但言一劫二劫。此經
縱有行布亦皆圓融。亦有引此下文證成。
此信乃是捨異生性。成就聖性出無明地。
生如來家。以有則獲灌頂而升位等。非是
信故。若爾初地豈得灌頂升位等耶。若云
展轉進入佛地。何以不得始自於信展轉
入耶。若許從信展轉入者。何以要判此乃
捨凡入聖。下文自有十地之會。此中尚隔
住行向等。判爲入地。乃孟浪之談。下發心品。
亦判爲初地發心義。同此會。問下云無量
億劫勤修學。得是無上菩提智。斯則非一
生也。亦非十千以爲無量。通斯難者應
有二義。一此約行布展轉義故。二約圓融
展促無礙義故。如上所辨故。善財見仙
人。執手一一佛所。經無量劫故。修短難思
特由於此故。賢首菩薩云。信大乘者猶爲
易。能信此法倍更難。以初心即具一切功
徳。故難信也。第二菩薩發意下。正明發心
修行勝徳。文分爲五。初五頌發心行相。二信
爲道元下略示勝能。三若常信奉下。所具行
位。四或有刹土下無方大用。五一切如來
下。喩況玄旨。然此五段。初一顯正發心。後
四發心之徳。第三亦兼修行。此及後二皆修
行之徳。今初發心行相中。初偈總標餘文別
顯瑜伽菩薩地。明發心有五種相。一自性。
二行相。三所縁。四功徳。五最勝。今文五偈具
之。謂發意。即是正願爲發心自性也。希求
菩提及下作有情義利。即行相也。菩提三寶
有情皆其所縁。能攝一切菩提分法。爲其功
徳。不求五欲等。反顯菩薩所求最勝。言因
縁者。謂親能發起求大菩提曰因。假之助
發爲縁。因即自性住性内熏之力。縁即習所
成性。又上二皆因善友及境外熏爲縁。瑜伽
云。由有四因四縁四力。菩薩發心。四因者。一
種性具足。二頼佛菩薩善友攝受。三多起悲
心。四長時猛利難行苦行。無所怯畏。四縁
者。一見聞佛神變威力。二聞法微妙。三見
法欲滅。四見生受惑業苦。四力者。一自力。
二他力。三因力。以宿習故。四加行力。謂於
現法親善聞法修善加行故。若具上因縁
及初三二力。當知不退。若因二四力心不
堅固。今經即初及三也。又起信論智印經。有
七因縁如彼應知。下別顯中。以三因四縁
攝上諸義。三因者。謂信悲智。四縁者。三寶衆
生也。今文中。後半總以信智因縁三寶境。信
謂於實徳能深忍樂欲心淨爲性。故云淨
信。然實謂一切事理。徳謂三寶淨徳。能謂世
出世善有其力能。今法寶中已攝初後。亦三
寶中。皆具此三。體實具徳。大用救生故。大
者智心求大菩提。廣者悲心廣濟含識。翻
彼二乘小陜心也。別中初半偈揀去偏僞。謂
攝眷屬過。所不能染故。文中不求五事
求即過故。一若求人天五欲。此能長貪多是
鬼因。二求王位長瞋多地獄因。三求富饒
長癡是畜生因。實通三塗各從多説。四求
自樂是二乘因。五求大名稱若勝負心。是
修羅因。若我慢心是外道因。又以理求樂是
人天因。爲王攝屬是魔羅因。有二乘心目
之爲偏。有餘心者名之爲僞。後三偈半直
顯眞正別釋因縁。於中初偈悲因。下救嚴
土供佛。亦爲調生故。滅苦是悲。利樂是慈。
次一偈半大智上供。上二不二爲眞正發心。
後偈總結成信。兼信因行。其中對上四因
四縁。可以意得。又上從不求五欲。下即顯
信心之徳故。瓔珞經云。修十信心須具十
徳。今文並具但不次耳。一遭苦能忍。即前
反顯。二正顯中。初二句即慈悲深厚。三次句
及莊嚴國土。即修習善根。謂利他善及淨土
因故。四有三字即供養諸佛。五受持一句志
求勝法。六證菩提故即求佛智慧。七一句即
深心平等。八次二句即親近善友。九次二句
即心常柔和。謂至誠供養柔和善順於佛法
故。十有二句即愛樂大乘。十徳備矣。又此
十徳。即求菩提之意。下經休舍云。欲教化
調伏一切衆生。盡無餘故發菩提心等。又
末後偈。初句即自性住佛性。以信心佛衆生
無差別故。方是眞法可謂深信。次句即引
出佛性。後句即至得果性。又文有四弘。可
以意得。又上云深心信解常清淨者。與理
相應方曰深心。若昔染今淨。淨則有始始
即必終。非常淨也。信煩惱即菩提方爲常
淨。由稱本性而發心故。本來是佛。更無所
進如在虚空。退至何所。慨衆生之迷此。
起同體大悲悼昔不知誓期當證。有悲故
不爲無邊所寂。有智故不爲有邊所動。
不動不寂直入中道。是謂眞正發菩提心。第
二信爲道元下。七頌略示勝能。於中初一頌
總標。次五頌別釋。後一頌總結今初。初句又
標道有二義。一果所謂菩提涅槃。二因謂三
賢十聖。乘一直道。元亦二義。一本義。菩提
本故。其猶滔滔之水始於濫觴。二首義。元
者善之長也。即一因之初功徳。二義通因及
果。母有二義。生長養育。下三句共釋初句。
長養即母二義。亦道元義。一切善法及第二
句。即因功徳。第三一句即果功徳。無上道者。
即大菩提。由信長善得此菩提。由信斷疑
出愛成涅槃證。不信身心如來知見。豈能
開示菩提涅槃。次信無垢濁下。別顯中有二
十句。一句辨一勝能。一心淨爲性故。能翻
不信濁。二信理普敬故翻憍慢。三十藏之内
信即是藏。七聖財中信爲第一。四信方受取
奉行。五信財如夢故無所吝。六智論云。佛
法大海信爲能入。七増福智因。八到二嚴
果。九十五根五力各在初故。十一信本無惑
方斷惑根。十二若向餘徳不名淨信。十三
信境本空故無所著。十四正信之人不生
八難。十五非不正信。十六正信解脱。十七
成不壞本。十八爲菩提根。十九増佛勝智。
二十究竟見佛。謂信自己心自佛出現。信
外諸佛諸佛現前故。下經云。一切諸佛從信
心起。三是故下一偈。總結勝能。前法後喩。
信樂者信三寶性。已於方便諸度。求欲修
行。信樂二字是菩薩正意。由此二故。於諸
行有能故名最勝。非佛不信故云難得。
喩如意珠。略有五義。一勝義。法寶中王故。
二希義。非佛輪王餘無有故。三淨義。能清
不信濁故。四貴義。出位行寶等不可盡故。
五蘊義。蘊衆徳物無障礙故。第三若常信
奉下五十頌半。廣明信中所具行位。然有二
意。一行布。二圓融。古約圓融故名信中所
具。於中三。初明所具行。次辨所具位。三結
歎功徳。今初八。頌半分二。先五頌明信三
寶以成諸行。後三頌半。明信展轉以成諸
行。前中初三頌信佛成行。初二句標章。持
戒惡止也。修學處善行也。瑜伽云既發心已。
應於七處修學故名學處謂一自利處。二
利他處。三眞實義處。四威力處。五成熟有情
處。六成熟自佛法處。七無上正等菩提處。
次一偈半雙顯二徳。若不持戒。尚不能得
疥癩野干之身。況於菩提。戒止妄非則性
淨。菩提開發。因果功徳。皆依學處而生。故
云地也。後一偈別明成供養行。謂財法供
養故云大也。次一信法。後一偈信僧。文並
可知。二有三頌半。成展轉行。展轉依前功
歸於信。二若爲諸佛下。三十九頌明所具諸
位。於中成後四位。即爲四段。初三頌明十
住位。有六句。初句發心住。次句治地修行二
住。次句生貴住。次句方便具足住。次句正心
住。後句増上是不退住。最勝心是後三住。準
下釋之。二若得増上下。二頌半明十行位。
波羅蜜是十行總名。摩訶衍是異二乘行。初
二行收如法供養。是順理行。次二行攝念佛
心不動。及常見佛並是定慧行。故屬後六
行。釋相可知。三若常覩見下。三頌明十迴
向位。通顯三種迴向。佛體常住是向菩提。
法永不滅是向實際。餘向衆生。四若得堅
固下。三十頌半明十地位。初半頌是初地。謂
深法是所證眞如。愛樂是極喜異名。二半頌
是離垢地。以離犯戒有爲過故。三一頌離
慢等。是三四二地。以三地於禪不著故無
慢又以求法不懈亦名離慢。第四地得出
世間道品。故云無放逸。然不捨攝生故云
兼利四有一頌。明五地。謂雖得出世而還
處生死故無厭。眞俗互違難合能合。餘地
不過故云勇健無能勝。此是難勝之名也五
有一頌明第六地。悲智不住般若現前。謂
神通攝物是大悲行。知衆生行是十二縁生。
是大智行。六二頌半明七地。謂初一明有中
殊勝行。後一頌半明空中方便智。準釋可
知。七若具最勝下。三頌明第八地。略辨六
義。一道勝。謂無功用道。故云勇猛無上。二
力勝。謂智力摧魔。三用勝。謂超四魔境捨
分段。故無蘊魔。無捨命故無死魔。惑不現
行故超煩惱魔。覺佛十力故超天魔。四位
勝。不動地故云不退也。五行勝。謂得無生
忍。六因勝。謂此位中當大授記位也。八二
頌明第九地作大法師。略辨四義。一諸佛
加持名佛現前。二解了諸佛深密之法。三
諸佛憶念増其慧力。四佛徳自嚴爲衆説
法。九若以佛徳下。十九頌。明第十地位分
五。初八頌三業殊勝徳。初五頌半身業。於
中前三頌明身體徳殊勝。後二頌半明身
業大用。次演説一頌半。語業勝説法益生。
後二頌意業勝智先導故。二若以智慧爲先
下。四頌明三業廣大功。三輪攝生徳。初一頌
身業。次一語業。後二意業。三若知煩惱下。二
頌辨得法結位。四若得十地下。三頌明三
昧分大盡分受位分。並顯可知。五若蒙下。二
頌明大用難測。亦是釋名分事也。謂以大
法智雲含衆徳水。能蔽如空麁重故。又若蒙
下二頌。亦是進入佛地。第三菩薩勤修下。
三頌結歎其徳。初二法説。後一喩況。前中賢
首云。初二句悲願内滿。謂菩薩勤修等者。結
前若字下義。無不果者。結前則字下義。以
若有彼則有此。非是前後鉤鎖相因。唯是
本位信字。有此則有彼。同時具有而説有
前後。是故信門具足一切行位之相。然行雖
無量。皆以悲願爲首。故就此結之。次二
句。明此悲願益物不空。次一頌。結前所具
行位。初句擧人標法。威神即信爲能具之
由。次句結能證智。眼證如如永常故。次二
句結所證道。十善擧二地行。等取餘地及
餘位餘道。謂教證等勝寶皆現。後一頌喩況。
唯喩後偈。初句及威力喩前初句。信體堅固
以喩金剛。並居智海之内以信。威力能生。
所生衆寶即喩前第三句行位。第三句喩前
法眼常全。第四或有刹土下。二百三頌明無
方大用。分彼能無邊大用者。由普賢徳遍
一切時處法界無限故。略辨十門三昧業
用。一圓明海印三昧門。二華嚴妙行三昧門。
三因陀羅網三昧門。四手出廣供三昧門。五
現諸法門三昧門。六四攝攝生三昧門。七俯
同世間三昧門。八毛光照益三昧門。九主伴
嚴麗三昧門。十寂用無涯三昧門。以無不
定心故皆云三昧。作用不同略辨十種。又
初門依體起用。末後明用不異體。中間並
顯妙用自在。又十三昧皆具此三。今初六頌
明海印三昧。文分爲二。前五別明業用周
遍。後一總結大用所依。前中三。初三佛事。
次一三乘。後一類餘。總顯十法界之化也。
前中初一總明現佛説法。次一體用自在。初
句揀非二義。一念無分別。二動無功用。下三
句顯正二義。謂無念之念。一念遍於十方。
無功之功。多門攝於群品。月喩四義準法可
知。後一結用所依。海印之義。昔雖略解未
盡其源。今以十義釋之。以表無盡之用。
下經云。如淨水中。四兵像。乃至莫不皆於
水中現。又云。海有希奇殊特法。能爲一切
平等印衆生寶物及川流。普悉包容無所拒
故。大集十四云。如閻浮提一切衆生身。及餘
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以是故名
大海爲印。菩薩亦爾。得大海印三昧。已能
分別見一切衆生心行。於一切法門皆得
慧明。是爲菩薩得海印三昧。見一切衆生
心行所趣。然此經文多同出現。但出現現於
四天下像。又約佛菩提。大集唯閻浮約菩薩
所得。然皆見心所趣等了根器也。此文所
現形類應根器也。二文互擧皆是所現。菩
薩定心以爲能現。言十義者。一無心能現
義。經云無有功用無分別故。二現無所現
義。經云如光影故。出現品云普現一切衆
生心念根性欲樂。而無所現故。三能現與
所現非一義。四非異義。經云大海能現能
所異故非一。水外求像不可得故非異。顯此
定心與所現法。即性之相能所宛然。即相
之性物我無二。五無去來義。水不上取物不
下就。而能顯現。三昧之心亦爾。現萬法於自
心。彼亦不來。羅身雲於法界。未曾暫去。上
之五義與鏡喩大同。六廣大義。經云遍十
方故。普悉包容無所拒故。明三昧心周于
法界。則衆生色心皆定心中物。用周法界亦
不離此心。七普現義。經云一切皆能現故。
出現云菩提普印諸心行故。此與廣大異
者。此約所現不揀巨細。彼約能現其量普
周。又此約所現無類不現。彼約能現無
行不修。八頓現義。經云一念現故。謂無前
後如印頓成。九常現義。非如明鏡有現不
現時。十非現現義。非如明鏡對至方現。經
云現於四天下像故。四兵羅空對而可現。
四天之像不對而現。故云非現現也。以不
待對。是故常現該三際也。具上十義故稱
海印。諸佛窮究菩薩相似。問仁王三賢。都無
八相之文。初地方云。方生百三千一時成
正覺。此之八相豈在信門。答即上所引大集
亦云。灌頂住菩薩得佛神力。若菩薩成就如
是等法。能於無佛世界示現八相。乃至廣
説。彼説住終。若占察經漸次作佛。略有四
種。何等爲四。一者信滿法故作佛。所謂依
種性地。決定信諸法不生不滅清淨平等。無
可願求故。二解滿作佛。三證滿作佛。謂淨
心地。四一切功徳行滿作佛。依究竟菩薩地。
起信依此説信成就發心。能八相作佛。文據
昭然。況圓融門中不依位次。寄終教説信
滿即能。因果無礙。以因門取常是菩薩以
果門取即恒是佛。或雙存倶泯自在難思。又
此化現非唯一位。依一類界而能具攝一
切地位。遍於時處。故云念念遍十方也。第
二嚴淨下。華嚴好行三昧。文有十句。略辨
七行。前六句各一行。七八是十度行。九結上
自在。十總結所依。萬行如華嚴法身故。餘
如別説。第三一微塵中下。四頌明因陀羅網
三昧門。於中初二句。標定心境。然有二意。
一由一多相即故入一定能成多定。由成
多定。令一塵内有一切塵。一一塵中現一
切刹。二但令一塵現刹一切亦爾。故云成
就一切微塵定。次二句明不壞相而普現。
故云不増。次二頌明一塵中所現刹相。無礙
如焔重現如帝網。次半頌擧一例餘。亦有
二意。一例上一塵之内所具之塵。二例如
一塵入定示現。餘塵入定示現亦然。後二句
結用所因。略辨三門。一三昧力。此同標中。
二不思議解脱力。如不思議品云。於一塵中
現三世佛刹等。三神通力。謂幻通自在並如
下説。第四若欲下十八頌。明手出廣供三昧
門。初一總標。後一通結。中間別顯。欲顯勝
妙略擧一手。爲供所依。由於昔時以手持
供供佛施人。稱周法界。故令眞流供具等
諸佛之難思。第五菩薩住下。八頌明現諸法
門三昧門分四。初一總標多門。二有五頌。
別顯二十種門供等。即門通入佛果故。三一
頌半結多所因。由四悉檀故。初半對治。次
半世界。隨行差別即當爲人。而成就言。謂
第一義。四半頌結用難測。第六有妙下。十
七頌明四攝攝生三昧門文分爲二。初一偈
總標名用。餘頌別顯。於中分四。初四頌布
施攝。初一偈半。求受用者恣其所須。次半
偈。求自在者施以王位。又此施位即難行
施。以是可愛著故。次偈身行法施。後偈妙
色悦心。是無畏施。又後二偈。初身行法儀。後
服世妙飾。貴悦物心隨求即與。次二頌愛
語攝。一切愛語。謂慰喩慶悦勝益之言。言種
種梵音者。即八種梵音。一最好聲。其音清
雅。如迦陵鳥。二易了聲。言辭辯了。三和調。
四柔軟。五不誤。六不女。七尊慧。八深遠。言
倶枳羅者。亦云都吒迦。此云衆音合和。微
妙最勝皆愛語之具。隨心説法應在後偈。隨
世所宜應在前偈。以瑜伽一切愛語略有
二種。一隨世儀軌語。二順正法教語。今開示
佛説八萬法門。即順正教也。三有二頌明
同事攝。物見菩薩俯同其事。知有義利而
修行故。於中初頌一切同事。八風等事皆悉
同故。後偈謂行同事。忍於諸苦而同事故。
四有八頌。明利行攝。謂説趣義利之行。以
益有情。於中初二偈。一切利行。此有三種。一
於現法利勸導利行。謂令以徳業招守財
位。以益近故。經文略無。二於後法利行。謂
勸捨財位清淨出家。即當初偈。三於現法
後法利行。謂勸離欲即後偈也。又初一偈。
即難行利行。此自有三。一不識出離。即外道
異執。二不求解脱。即未種善因。三現捨國
財。誘耽財位於此利行。是謂難行。次一句
即攝二利行。一即十種清淨利行也。二令離
十惡。即此世他世樂利行。次三句即善士利
行。慈心勸導等故。次二偈即遂求利行。謂衆
生爲八纒所繞開解令離故名遂求。初偈
即化無愧纒。以恃壽長不知進修。不知
此身但婬欲生。終竟敗壞。具諸煩惱故。後
偈開解無慚纒衆生。餘略不具。次二偈即一
切種利行。初偈即應攝受者而攝受之。後
偈即應調伏者而調伏等。後一偈即一切
門利行。謂不信令信故。亦總結諸利行也。
瑜伽廣説利行居先略明同事居後。此則
先略明同事者。以利行中若以行勸修。與
愛語相近。若自示行即同事相近。同事即是
利行。利行未必同事。此二相近廣略互彰耳。
又次下三昧。亦同事故。第七雅思下。十七頌
俯同世間三昧門。於中三。初六身同世間
利益衆生。若依若正無不示爲。次六示同
外道救彼邪黨。初五別辨。後一總結。義如
別説。三衆生迷惑下。五頌明語業大用。初一
總明。次三別顯。後一總結。別中云或邊咒語
者。梵云達邏鼻茶曼達邏鉢底鞞。言達邏鼻
荼者。是南印度中邊國名也。此云消融。曼
達邏者咒也。鉢底鞞者句也。謂其國人禀性
純質。凡所出言皆成神咒。若隣國侵害不
用兵仗。但以言破之。彼自喪滅故曰消融
咒句也。或云。唯童男童女方得言成咒句。
餘不得也。又天密語等者。婆沙七十九説。世
尊有時爲四天王。以聖語説四諦。二王領
解二不能解。世尊憐愍故。以南印度邊國
俗語説四諦。二天王中一解一不解。世尊
憐愍故。復以一種&T033994;戻車語。説四聖諦。時
四天王皆得領解。善破於他者。以因明比量
等。眞能破故。非外所動者。眞能立故。不爲
他破。後一偈類結。非唯説四諦。六度萬行
等皆然。一心説法得語實性。能起隨類之
用。名三昧力已下第
十五經
第八有勝三昧下。八十
九頌半。明毛光照益三昧門。智契解脱之門。
慈熏身語意業。故得身同法界大用無涯。
毛光觸物爲益萬品。遍於時處縁者會之。
是謂菩薩圓建立衆生也。文分爲五。初一
頌標門總辨。二所放光明下別明一毛光明
業用。三如一毛下。類顯一切毛光業用。四如
其本行下。釋成分齊。五若有聞下。聞信光
益。今初。就所益説故名安樂。就第二段中
二。初略辨四十四門光用。後如是等下結略
顯廣。就四十四光中皆有四義。一標光名。
二辨光用。三出光因。四結光果。類例相從
分爲十段五對。初有二光顯示三寶。二有
四光令發大心。上二即三寶四弘對。三有
二光總圓福智。四有二光入理持法。上即
二嚴二持對。五有六光六度行圓。六有七
光四等救攝。即六度四等對。七有一光總
彰三學。八有八光。雜彰萬行供養爲先。
爲三學萬行對。九有六光。令六根内淨動
與理會。十有六光。明六塵外淨觸境皆道。
即根清境淨對。今初。二光中。前一顯現。於
中初句標名以近初標。但云所放不言又
放。次三句辨用。後偈辨因中。示三寶令其
正歸。示正道令其正向。上通一體及別相三
寶。亦示佛塔。令其正信義兼住持。後一光
照耀用有七句。一偈辨因並顯可知。第二
四光。令發大心中即四弘願也。初一令衆
生無邊誓願度。因中興有爲而毀有爲。二
一光令煩惱無邊誓願斷。因中興有爲而
讃禪定。上二皆事理兼修。三上欣佛果。四
愛樂三寶窮盡法門。因中四弘之終故。總
結云及示發心功徳行。第三有二光總圓
福智。智因中分別法相。決了眞理無虧理
事。不減佛法故。得一念悉解多門。第四二
光入理持法。初一慧入二空即義持也。後
一具四總持於法自在。第五六度光中戒因
中。云發大心者。謂若發二乘心。則破淨
戒。大心導善不在人天。勤策萬行慧爲上
首。各加一偈餘可思之。第六有七光。四等
救攝中。初一慈光與佛慧眞樂見無量佛。此
有二義。一見事佛。眞樂因故。二見心佛。一
一心華有覺性故。次三悲光拔苦。初一厄難
苦。次一疾病苦。後一死苦。令見佛者。一捨
命不恐。二惡道不畏。又要臨終勸者。智論
二十八云。臨終少時。能勝終身行力。以猛
利故。如火如毒。依西域法。有欲捨命者
令面向西於前安一立像。亦面向西。以
旛頭挂像手指。令病人手捉旛脚。口稱佛
名。作隨佛往生淨土之意。兼與燒香鳴磬
助稱佛名。若能行此。非直亡者得生佛前。
抑亦終成見佛光也。若神游大方去留無
礙者。置之言外。不爾勉旃斯行。次二光令
生法喜。初則欣法聽説。法喜已充。終則觸
境無非佛法。成喜之極。後一令成大捨。捨
除放逸衆惑之根。第七一光總彰萬行。三學
攝盡故曰普聞。第八八光雜明諸行供養爲
先。前五供敬由。後三施悲田。第九六光内淨
六根。第十六光外清六境。文並可知。戈者
平頭戟也。鋋者小矛也。第二如是等比下。結
略顯廣。一毛之用光。有塵沙。第三如一毛
下。類顯一切毛光業用。及結用所依。謂三
昧力。第四如其下釋成分齊。如是等光。今
何不見。謂有縁者見如目覩光。無縁不覺
盲瞽常闇。於中分二。初偈總明。如其本
行牒前往因。所得光者。牒前果用。若有宿
縁及曾同行者。則隨其所見如是差別。後
六偈別顯。於中初二法説。後四喩説。前中初
偈宿縁。宿有四縁。一昔同業。二愛其行。三
能隨喜。四但見所作。後偈現因。不必有縁
但功行内著。光明爰燭。有三種因。一修廣
福。二供多佛。三求佛果。即福智二嚴也。上
之七類皆蒙光照。二喩説中。雙明見與不
見二喩。皆有法合。初日出喩喩光爲益因。
合中謂法日常明。有智慧者心不住法。如
人有目則能得見。有三類人則不能見。一
者凡愚。二邪信外道。三劣解二乘。皆無因
縁如人無目。後寶嚴喩。喩光正益。明法寶
常存。由福無福有處不處。第五若有下。一
頌明聞信光益。謂信仰解了不生疑惑。則
成佛果。不以不見疑菩薩之無光。不以
極苦莫救謂光明之無益。亦不高推果用
謂菩薩不能。故云永斷諸疑。第九有勝三
昧下。六頌。主伴嚴麗三昧門。亦是出現三昧
文分三別。初一標門顯意。次四明一方業
用。於中前三法説。後一喩合。既言量等三
千。則不壞次第。劣於十地及等覺也。三一
頌類顯十方。第十有勝三昧名方網下。
十四頌半。明寂用無涯三昧門。約處名爲方
網。約相是謂寂用。亦總顯上來動寂無二
故。文分爲三。初一標名總辨。十方交絡出入
縱横。故名爲網。二或於下。三十二頌半正
顯業用。三是名下一頌。總結難思。就業用
中分三。初二頌。於十方處交絡出入。明
於器世間自在。二有五頌。十方佛所入出
無礙。明於智正覺世間自在。三於眼根下。
二十五頌半。通顯於三世間自在。菩薩於三
世間自在。略有二義。一以自身作三世間。
故得自在。二菩薩於三世間處示現自在。
今此三段。初二約後義。後一通二義。文或
綺互理實皆具。初二世間略有四重無礙。一
約處。謂東處即是西處。是故菩薩常在東恒
在西也。二約佛。謂東佛即西佛。是故在東
佛恒在西佛。三約菩薩身不分。謂在東之
身即是西身。四約定。謂入定即是出定。所
以爾者。略顯二因。一以所觀之法。事隨理
融相即在故。二能觀之心。亦寂用無礙故。然
此文中。爲顯菩薩祕密隱顯自在徳故。但
説後二。若辨前二。則似菩薩無力。三於眼
下。通顯於三世間自在。文分爲四。一明根
境相對以辨自在。二童子下。明於他身自
在。三鬼神下。明微細自在。四一切塵下。器界
事中以辨自在。今初。十二頌六對。一一對
中。有十義五對無礙之相。欲辨無礙先須
明識定慧。此中云三昧起者觀也。入正
受者定也。定慧雖多不出二種。一事二理。
制之一處無事不辦。事定門也。能觀心性
契理不動。理定門也。明達法相事觀也。善
了無生理觀也。諸經論中或單説事定。或
但明理定。二觀亦然。或敵體事理止觀相對。
或以事觀對於理定。如起信論。止一切相
乃至心不可得爲止。而觀因縁生滅爲觀。
或以理觀對於事定。下經云。一心不動入
諸禪。了境無生名般若是也。或倶通二。
如下云。禪定持心常一縁。智慧了境同三
昧是也。或二倶泯非定非散。或即觀之定
但名爲定。如觀心性名上定是也。或即
定之觀但名爲觀。如以無分別智觀名般
若是也。或説雙運。謂即寂之照是也。所以
局見之者隨矚一文。互相非撥。偏修之者隨
入一門。皆有剋證。然非圓暢。今此經文巧
顯無礙。言五對者。第一對根境無礙。謂觀
根入定應從根出。而從境出者。爲顯根
境唯是一心。縁起無二理性融通。是故根入
境出耳。境入根出亦然。第二對理事二定無
礙。謂分別事相應入事定。而入理定。欲
觀性空應入理定。而入事定。以契即事
之理而不動故。入理即是入事。制心即理
之事而一縁故。入事即是入理。而經文但云
入正定。不言理事。及乎出觀境中。即云分
別色相斯事觀也。根中即云性空寂者。理觀
也。亦合將根事對於境理。以辨無礙。第三
對事理二觀無礙。謂欲分別事相。應從事
觀起而反從理觀起者。以所觀之境既眞
俗雙融法界不二故。分別事智即是無生之
智。二觀唯是一心故。亦應將境事理對根
事理。以辨無礙。第四對出入無礙。以起定
即是入定故。起定而心不亂。若以事理相
望。應成四句。謂事入事起事入理起等。若
以根境相望。又成四句。謂根事入境事起
等。一一思之皆有所由。第五對二利體用無
礙。謂於眼根起定心不亂是體也。自利也。
而不礙現於廣境是用也。人天不能知
利他也。良以體用無二故。自利即是利他。此
上十義。同爲一聚法界縁起相即自在。菩薩
善達作用無礙。思之思之。又經且約根境
相對。亦應境境相對。謂色塵入正受。聲香
三昧起等。此如下童子身中入正定等中明。
復應根根相對。謂眼根入正受。耳根三昧起
等。一塵入正受多根三昧起等。並略故不
説。上來無礙深妙難思。始學之流如何趣入。
今當總結。但能知事理無礙根境一如。念慮
不生自當趣入。又向云色性難思等。即色等
總持。是色陀羅尼自在佛等。亦應云分別
眼性難思。有眼陀羅尼自在佛等。又眼中云
性空寂滅。即眼之度門。眼等本淨。亦應云
色等度門色等本淨。不唯取相爲染無心爲
淨而已也。又以智論三觀束之。分別色
相等。是假名觀也。性空寂滅是空觀也。此二
不二色性難思。中道觀也。三無前後皆是一
心。對此三觀應辨三止。謂方便隨縁止。體
眞止。離二邊分別。止既止觀雙運。亦名一心
生也。即一而三即三而一。雙照三一
雙遮三一。是無礙也。一一釋文準思可見。
此是菩薩圓融功徳。而自莊嚴。觸目對境常
所行用。希心玄趣。幸願留神。二童子下六
頌半。於他身得自在。此有三義。一如前眼
根入等。但約見境爲出入耳。二菩薩化現
彼身。作此轉變速疾也。三菩薩以衆生身
作自身。如下十身相作等。是故於彼身入
此身出。而彼不覺知。唯應度者知得度也。
三鬼神下二頌半。微細自在。謂毛孔約正報。
即佛及衆生。毛頭約空處。微塵是色相多約
器界。並身在中入定出定。爲顯三昧純熟
隱顯自在故。亦通觀彼入出定等。即於境無
礙也。若唯約身在彼下十定中。亦云無生
法中入起。安有處耶。四一切塵下四頌半。器
界事中周偏入出。然菩薩身普遍略有四位。
一普遍一切十方刹海。二遍彼刹内樹等物
中。三遍一切塵毛等中。皆圓遍非分遍。是故
皆全身顯現。四以是法界身故。不異不分恒
在此常在彼。無有前後。第三是名下一頌
總結。初句以徳命人。次句依人顯徳。後半
明説不盡。近結第十定用無盡。遠結前十
定大用無盡。以是無盡之法門故。第五一切
下。喩況玄旨分。亦名擧劣顯勝分。以上所説
普賢行徳。窮于佛境。蓋是信滿之位。既越
常規乖於視聽。滯情封教取信無由。故擧
斯近事以鏡玄趣。令開悟也。七十九頌分
爲三段。初二總標喩意。二七十六頌別顯
喩相。三一頌結説顯徳。今初先一偈半。明
非喩能喩。後半偈借喩通玄。今初擧四難
思。意在菩薩神力。瑜伽決擇分有六種不可
思議。謂一者我。二有情。三世間。四有情業果。
五諸修靜慮者靜慮境界。六諸佛世尊諸佛
境界。今衆生含其前三。加龍變化所以有
四。菩薩神力。即靜慮者境界。舊經梵本。皆
云禪定力用故。然衆生業報四因難思。謂處
所差別故。事差別故。因差別故。異熟果差別
故。諸龍變化不起心念。六天四洲雲雨不同
等。故難思也。佛自在者有五難思。謂眞如甚
深故。自在轉故。無漏界證得故。無障礙故。
成立有情所作事故。菩薩神力由三種相。
除佛後二。以今經文分同佛五。以皆超言
念故。無可同喩。後半中然取分喩。以小喩
大。令聞喩者忘象領意故。褒以智者。二
聲聞下別辨中。略顯二十種大喩。以況菩薩
之徳。初有三頌半。明聲聞現通喩。況菩薩
自在益生徳。先明喩末偈擧劣顯勝。不爲
衆生無大悲也。不求菩提無大智也。大饒
益者具悲智也。二有二偈日月現影喩。況
菩薩普應群機徳。三有二頌水現四兵喩。
喩菩薩海印現像徳。四有二頌善音巧辨喩。
喩菩薩總持巧説徳。五二頌女授辯才喩。喩
授法益生徳。六譬如幻師下。二頌幻師巧術
喩。喩不思議解脱徳。七二頌修羅隱形喩。
喩勝通隱顯徳。八五頌象王隨變喩。喩定用
自在徳。九二頌修羅大身喩。喩法界身雲徳。
同於上文主伴嚴麗。十有四頌帝釋破怨
喩。喩降伏衆魔徳。十一忉利天下六頌。天
鼓説法喩。況菩薩以無功用現身説法徳。
十二有三頌。天鼓安慰喩。況菩薩慈音除
惱徳。十三有三頌。天王普應喩。喩普應悦
機徳。十四有二頌。魔繋愚夫喩。喩攝生同
行徳。十五有二頌。梵王殊現喩。況菩薩解
脱自在徳。十六魔醯下二頌。自在數滴喩。況
菩薩一念普知徳。十七三頌大風成事喩。喩
大願宿成徳。十八二頌衆聲悦意喩。喩四辯
悦機徳。十九二頌。大海包含喩。喩禪慧普
修徳。二十大海龍下。二十四頌半。龍王遊
戲喩。喩菩薩遊戲神變徳。文分爲二。初二
十二頌半。明龍王大用不同。後二頌正明擧
劣顯勝。前中初半偈總標。餘頌別顯。於中
四。初四偈半雲色不同。喩菩薩身雲各異。次
有四頌電光差別。喩菩薩光明等殊。第三
偈云寶藏色者。梵云室利掲娑。此云勝藏。
勝藏即寶名也。閻浮提中帝青色者。梵云天
帝火焔摩尼色。亦珠寶名也。三有三頌半雷
聲不等。喩菩薩三昧多種。四有十頌所雨
不一。喩菩薩説法多門。言曼陀羅者。此云
悦意。澤香即塗香也。鷄羅多摩者。鷄羅此云
華蕊。多摩此云天上華。謂此香是天華蕊所
作故也。婆利師迦者。此云雨時生華。末利
香即華名。其色猶黄金。第二如是無量下。二
頌正擧劣顯勝。謂娑竭羅龍。於六欲天等
總十五處。現斯作用。而身不動搖心無分
別。但由業報之力現斯自在。菩薩亦爾。住
無功用不動不思。於十方界應現多種。亦
以菩薩功徳之力隨機見殊。此就喩意顯
勝可知。第三彼諸下。一頌結説難思。前半
非喩能喩。後半結上略説。引諸喩者略有
二意。一顯菩薩自在不同。二貴令衆生起
信。且江南之人不信千人&T073554;帳。河北之者
多疑萬斛之舟。皆耳目不曁故耳。所以或擧
目撃或據具縛之人。自在若斯。菩薩之用
固當無惑。今猶疑者豈不傷哉。大文第三
第一智慧下。九頌校量勸持分。此廣大用人
皆有分。見而不習誠爲自欺。故中人可勸
而進也。於中分二。初一頌結前所説。略就
六慧結之。第一者上無加故。二廣大者。語
其分量超二乘故。三眞實者。明其體性内
證無虚故。四無邊者有二義。一量智普知
故。二離種種二邊故。即中道慧也。五勝者。
超地位故。六殊勝者同普賢故。二此法下
八頌。明信受難得。於中初一總顯餘七別
明。前中希有者。佛出懸遠已難可遇。唯初
成頓説故希有也。奇謂初能具後。特謂迥出
諸乘。此句讃也。下文勸耳。聞謂遇經。忍可
謂信因。信則心淨。受謂領文領義。讃乃通
言通筆。説唯約言。上皆所作總説皆難。後
別明中三。初二偈半明難信。次半偈況出
餘行。後四偈擧事校量。前中初一偈明人天
之器信爲甚難。若爾今或能信何耶。由二
力故。一現修淨福稱所求故。二昔因聞熏
今發種故。今不信者。願少聽聞爲毒塗
鼓。終成堅種。後一偈半擧三乘之信。展轉
難得況於一乘。明文昭然權實有據。第二
半偈。況出餘行中信忍尚難。況具餘行。難
中之難也。眞實解者。亦有説行而不信圓
融之旨。非眞實解也。願諸學者善擇知見。
第三四頌擧事校量。初三校量難信。初二
擧二難以況信難。後一擧福勝以彰信勝。
後一校量餘行之難。唯明誦持餘略不説。
亦顯修行。眞解非可校量也。此之四事。後
後過於前前。巧辯深勝。大段第三時賢首
下。顯實證成分。於中有四。一動世界大機
發故。二蔽魔宮唯佛境故。三息惡道利樂
深故。四佛現證契佛心故。於中摩頂讃善
隨喜。即三業皆證。勸物信行第二會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六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七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 
  升須彌山頂品第十三已下第
十六經
初來意者。先辨會來。前信此解。義次第故。
又答十住問總有二段。前信是住之方便。
此明正位故次來也。二品來。前品説信究
竟。此品趣後説住。故次來也。二釋名。亦先
辨會名。約處名忉利天會。約人名法慧菩
薩會。約法名十住會。皆依主釋。二品名。須
彌正云蘇迷盧。此云妙高。如來以自在力
不起覺樹。應機現彼故云升也。表位漸増
不處人間。顯位清淨故居天也。若天表淨
何獨妙高。妙有十義。如於法故。一者體妙
謂四寶所成。二者相妙。謂八方四級。三者色
妙謂四正色。北金東銀南吠琉璃西頗胝迦。
一切草木鳥獸等物。隨所至處則同其色。
自常不變。四者徳妙。謂八方猛風不能令
動。五眷屬妙。謂七金山七重圍繞。及七香海
海印旋流。六依持妙。唯天依住。得通者居。七
作業妙。不離本處而鎭四洲。映蔽日月而
成晝夜。八生果妙。謂波利質多能益天衆。
九爲首妙。於四洲地最在先成。十堅固妙。
於輪圍中最在後壞。高者高八萬四千由
旬。入水亦爾。下據金剛上隣空界。頂上縱
廣量亦如之。獨出九山故稱高也。十住之
行亦復如是。聞思修解而爲妙體。四徳八聖
以爲妙相。四辯爲色令物解同。雖同衆音
自智不變。八法不動而爲妙徳。七支奉戒
金山圍繞。七識流轉而爲海印。第一義天依
持而住。可以神會非情能升。不離本處遍
應十方。映蔽佛口及菩薩月。而成涅槃生
死晝夜。生教行果而爲妙樹。世界初成菩
薩先出。爲衆生現種種資具。世界將壞菩
薩後沒。爲説上定令免三災。高者具成八
萬四千諸度法門。自在障外爲衆生故。入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