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華義疏 (No. 1721_ 吉藏撰 ) in Vol. 00

[First] [Prev+100] [Prev] 564 565 566 567 568 569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前逐近釋報恩章門。次釋作恩章門。就初有
二。一行標敬養二章門。上半標敬下半標養。
次一行釋恭敬章門。次三行釋供養章門。中
二偈半明其供養廣。次半偈辨其時長皆不
能報。諸佛希有下釋作恩章門又二。初二
行明神通輪恩。次四行半明説法輪恩。又前
是大悲恩。後大慈恩。又初是隱本垂迹恩。次
是隱實教而説權教恩。恩雖復十種略攝不
出本迹二身權實二教。忍於斯事者。佛久積
大乘爲鈍根故忍而不説。如淨名云。釋迦
如來隱其無量功徳。以貧所樂法度脱衆生

法華義疏卷第七
  永仁甲午夷則二八嫡胤道尊大姊妙法同
紀氏女孫女藤氏此昆弟勠力刊當卷義疏
適當先妣十三之遠辰以擬丁蘭木母之至
孝乃至蠢蠢含靈同會如如妙理而已
 都幹縁沙門素慶謹誌 



法華義疏卷第八
 胡吉藏撰 
  藥草喩品第五
所以有此品來者。自華嚴始集終竟靈山前
會謂開五乘之教也。此經之始至信解之終
合五乘歸一乘也。今此一品擧喩具釋開合
之義也。一地所生一雨所潤。喩至理無二故
合五乘以歸一也。而諸草木各有差別。謂隨
五乘根性説五種教門。謂開義也。若但開而
不合則得教而失理。若但合而不開則得理
而忘教。故今明雖開而合雖合而開。雖合而
開一而常五。雖開而合五而常一。具識開合
理教始成。是以此品釋成一化開合義也。然
雖開而合合名開合。雖合而開開名合開。合
開即非開。開合即非合。故非開非合非五非
一強爲開合。故下文云。究竟涅槃常寂滅相
終歸於空。蓋是諸法實體故稱爲妙。不爲諸
邊所染目爲蓮華也。次依法華論明此品來
意者。火宅譬破凡夫病。窮子譬破二乘病雲
雨譬破菩薩病。菩薩之人聞上來所説唯有
一乘。便謂畢竟無復三乘方便。此即得實失
權存體忘用。然識權方乃悟實。達用乃鑒於
體。既不識權亦不悟實即權實倶喪體用並
亡。爲治此病故明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
諸草木各有差別。雖至理無二而於縁有五。
故權實義成體用方顯。此經既稱教菩薩法
佛所護念。故令大士離凡夫二乘病及菩薩
病。始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次依述成意生
起此品者。譬喩一品正明説教。信解品明中
根領解。今此一品如來述成。述成者據譬而
言。一切草木凡有二義。一不知同二不知異。
不知同者不知一地所生一雨所潤也。不知
異者不知草木自有差別也。假設如有一
瑞草能知同異即是奇特。禀教之人亦有二
迷。一不知理同二不知於縁有異。而迦葉一
人能知理同能知教異乃名奇特。故下文云。
如彼草木而不自知上中下性。汝等迦葉甚
爲希有。能知如來隨宜説法能信能受。故擧
雲雨藥草述成迦葉領解。若望迦葉。於信解
品十譬十恩嘆佛功徳猶自未盡。故更説雲
雨草木之譬廣嘆如來無方大用普益衆生。
嘆不能盡故説此品也。若爲釋成信解品者。
上明十譬十恩。無漏無爲諸法之王。能爲下
劣忍于斯事。即時衆謂佛過去之始今會之
終屈曲崎岴難心苦心。是故今明如來雖復
府仰順從而無心屈曲。故華嚴云無心於彼
此而能應一切。故擧雲雨無心之譬釋成信
解品也。言藥草喩品者。藥是草木中治病之
通稱。草即形木之別名。而言藥草者通別兩
擧者也。但言藥草不擧藥木者。明木二即少
草三即多故廢少從多也。又今正述中根人
領解故題藥草不題藥木。所以擧藥草喩中
根人者凡有三義。一者禀教得解解生必能
滅惑。喩如藥草治病義也。二者藥草能愈他
疾。喩聞教得解即成菩薩必有兼濟之功。三
者藥草是草中之貴。顯成菩薩人中之尊貴
異上聲聞未得領悟如鄙賤窮子也。問藥草
無情而受潤。禀教有心而領解。何以爲喩耶。
答欲明縁教相稱義也。雲雨無私而潤。草木
無心而受。若無私而潤有心而受。即縁教相
乖。何由領解。故擧無心之根顯無私之教。可
謂其説法者無説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
亦説如幻説聞如幻聞。無言顯道絶聽雨華。
即其事也。問何以知然。答文云是法不可示
言辭相寂滅。我今既示不可示。雖示而無言。
亦是聞不可聞。雖聞而絶聽也。問譬喩藥草
化城皆是擧喩。何故火宅獨受譬喩名耶。答
通皆互得。而別不例者。火宅在初故受其通
稱。餘皆居後當其別名也。問文具擧雲雨草
木四事。何故偏題藥草名耶。答就文而言。藥
草在前喩機感扣聖。雲雨居後譬形聲應物。
要由感方應故從初立名。又今述中根領解
故以藥草題品。雲雨不爾故不標名。問擧藥
草以述成故云藥草品者。上明窮子以領解
應云窮子品。答窮子通迷悟。今言信解故用
別以立名。卉木通於毒藥。今云藥草亦從別
爲稱。問上明窮子信解從信解以立名。今云
如來述成應從述成以爲稱耶。答今云藥草
品者可含二義。一者得述成中根領解。二者
廣明佛教利益無邊。述成但得成前闕於後
義故不云述成品。又領解題信解就法爲名。
述成稱藥草據譬爲稱。欲法譬兩存不應一
類立名也。就品爲二。第一述成所解。第二
廣歎佛徳。遍告迦葉者。迦葉是中根之尊又
是説譬之主故偏告之。及諸大弟子者善吉
之流也。善哉善哉者釋論云。再言善哉者喜
之至也。誠如所言者。兩善哉述其言巧。誠如
所言印其事實。但稱嘆有四句。或言巧而事
不實。或事實而言不巧。或兩具。或雙無。今兩
具也。如來復有無量功徳者第二廣嘆佛徳。
就文爲二。初長行次偈頌。長行爲二。初略標
佛徳無盡。第二廣釋佛徳無窮。上明言巧事
實者。蓋是一方之迹。未盡無方之化。無方之
化。非迦葉之所能窮也。淨名經明佛三號。
大千聲聞如阿難總持以一劫壽不能受持。
況無量號。號尚如是。況復功徳。所以然者。法
身即是實相。實相無邊故功徳無邊。應身有
衆生數等方便。即功徳亦不可盡。迦葉當知
如來是諸法之王下第二廣嘆佛徳無窮。就
文爲二。初法説明權實二智。次譬説辨形聲
益物。内有二智無幽不察。外有形聲益物平
等無私。蓋窮聖徳之淵府盡如來之化功故
略擧斯二也。上信解品有十譬十恩。今如來
對之即明八法八譬。言八法者。一者諸法之
王。二所説不虚。三説一切教。四同表一理。五
歎佛有照理之智。六歎佛有知機之能也。七
嘆佛善識教門。八嘆佛應機説教也。是諸法
之王者。上十譬十恩但明一方之化即未能
自在。今明諸法之王即知化之無方。但於法
自在凡有二種。一者體法自在。二者化用自
在。具二自在故名法王也。若有所説皆不虚
也者第二句標所説不虚。既越其所嘆似言
過實。故今明言之實也。言實事多。略有三種。
一者如來常依二諦説法故不虚也。二者能
以巧智於一説三。説三之旨爲詮一理故於
理不虚。又於物實益故言不虚。三者就無方
釋之。如來實説亦實虚説亦實。順説亦順反
説亦順。以皆能開道皆能益物故無不實。故
無不順。故涅槃明四句。道説爲道。非道説非
道。道説非道。非道説道。以道心而説四句四
句皆道。非道心而説四句四句皆非道。故思
益經云一切法正一切法耶。於一切法以智
方便而演説之第三明説一切教。所以明説
一切教者。上十譬十恩蓋是一方之教。辨教
猶未盡。故今明説一切教方乃窮也。一切法
者。智度論云。爲無爲攝一切法。又識所知法
智所知法亦攝一切法。又云五法藏攝一切
法。三世無爲及不可説也。不可説即是諸法
實相。非有爲非無爲言忘慮絶。正量部云。第
五不可説者即是十四無記也。地持論云。四
法攝一切法。謂世諦及世諦智第一義諦第
一義諦智也。以智方便者。上句明所説之教。
今明能説之智。智謂波若方便即漚和。此二
是諸佛父母化物要方故明之也。今正以智
爲其體方便爲用。故以智方便説一切法也。
其所説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者第四明教所
表理。上明以智方便説一切教。即是其言巧
妙。此句明教所表理。謂其義深遠。雖以智方
便説一切法。大宗終歸一切智之正觀也。如
來觀知一切諸法之所歸趣者第五句明佛知
一切法終歸至極。此文釋上歸一切智地之
言也。由如來善知理無異趣。驗向異説皆是
到一切智之義也。亦知衆生深心所行通達
無礙者第六句明善知根性也。既知理一而
説有萬差者。以善達人根隨其所宜故也。又
於諸法究盡明了者第七句明善識法藥。對
上達人根也。示諸衆生一切智慧者第八句
應病授藥不差根也。譬如三千大千下第二
譬説。前開譬次合譬。今以三義釋此譬文。一
廣開有八譬。二合八爲四譬。三合四成二譬。
言八譬者。一能生大地譬。二所生草木譬。三
興雲譬。四澍雨譬。五受潤譬。六増長譬。七同
一地一雨譬。八草木差別譬。此之八譬即是
次第。前有大地能生。次有草木所生。以有草
木是故興雲。初既興雲次必澍雨。既有雲雨
即草木受潤。初既受潤後即増長。雖有受潤
増長然倶是一雨所潤一地所生。雖能生能
潤是一而諸草木各有差別。故此八譬次第
而來也。然要具八義譬義乃圓。今略合之。過
去世佛教能生如地。所生五乘善根種子如
草木。既有五乘種子感佛出世故如興雲。如
來出世必説正法次明澍雨。衆生初禀佛教
歡喜故名受潤。各蒙利益譬之増長。至理無
二如一地一雨。於五乘得益不同如草木差
別也。次合八譬成四譬者。初一雙爲能禀。次
一雙爲所禀。第三雙爲正禀。第四雙辨同異。
次合四譬爲二譬者。初六名禀澤譬譬於昔
教。後一雙論同異譬譬於今教也。三千大千
世界者。有人言此譬五乘衆生所住處。下明
草木喩能住五乘之衆生也。有人言大地是
能生譬過去世習因。草木是所生譬現在世
習果也。今謂大地譬過去佛教。佛教無私能
生衆生善根譬同大地。故下文云一地所生。
即其證也。所生五乘種子譬同草木。但過去
佛教廣被無邊譬同三千大千世界。此對迦
葉嘆佛一方之迹。今欲歎無方之化故擧大
千爲譬也。山川谿谷土地者。上總嘆佛教能
生。今別嘆五乘教爲能生也。有人一一別配。
義多不似。今宜略之。所生卉木叢林下第二
明所生草木。前能生有兩。大千爲總山川爲
別。今所生亦二。一總二別。卉木叢林總明所
生也。卉是百草之通名。木是衆樹之總稱。草
聚爲叢。木叢爲林。此譬總明五乘衆生也。及
諸藥草下別明所生也。草有能治病者稱爲
藥草。所生別者衆多而偏題藥草者。猶其有
愈病之功多所利益。即是偏嘆中根領解成
於菩薩上紹佛業下利益衆生也。種類若干
名色各異者通釋草木差別義也。種謂種別
類謂品類。略明草類有三木類有二。合譬可
知。名色各異者。名以目體。色像外形。譬五乘
衆生名字不同體相各異也。密雲彌布下第
三明興雲譬。前明草木謂五乘種子。即是能
感。要由感方得有應故次諸佛出世。喩若興
雲。即是應也。雲者喩佛身也。一無心而應譬
之如雲。故華嚴明無心於彼此而能應一切。
二應身潤益譬之如雲。三能遮熱總譬之如
雲。四應身爲説本如雲爲雨本譬之如雲而
稱密雲者利益深重也。彌布者廣益也。遍覆
三千大千世界者平等遍益也。如華嚴云其
身遍坐一切道場。即是有縁同見義也。涅槃
云。雲名龍氣。由龍有雲。由雲有雨。由法身垂
應身。由應身而説法也。一時等澍其澤普洽
者第四明雨譬。法施無前後故云一時。又云
有感同聞又如一時。爲説不偏故云等澍。遍
益無邊義同普洽。卉木叢林下第五明受潤
譬。初禀佛教信受歡喜名爲受潤。就文爲三。
初總明受潤。及諸藥草下別明受潤。根莖枝
葉譬信戒定慧四法也。三草各有四法名上
中下。隨上中下各有所受總結受潤。一雲所
雨下第六明増長譬亦有三句。初句明能潤
是一。稱其種性者第二明教稱縁也。而得生
長者下第三正明生長。未生五乘善根者令
生。已生五乘善根者令増長。各成五乘之因
如華。各成五乘之果如實。後合譬中更有餘
義。現下文也。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者第七
明能生是同譬也。而諸草木各有差別者第
八明所生差別譬。前三譬論昔教已竟。昔教
雖多不出三種。初雙明能禀。次雙明所禀。
後雙明正禀。今此兩譬論能生是同所生有
異。即是至理無二於縁得益不同。所以論同
異者。爲欲破今昔二病稱嘆二人。破今昔二
病者。昔五乘人正執教異不知理同。禀今一
乘教人偏執理同不知教異。爲破此二人故
明理雖同不失教異雖五乘教異而至理常
同。是以文云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
木各有差別。又破二病者。昔五乘人不知於
理未嘗二。不知於縁未嘗一。爲破此病故説
於地雨未嘗異草木未嘗一。今禀一乘教人
雖知至理未嘗異。不知於縁未嘗一。爲破此
病故説於地雨未嘗異草木未嘗一也。稱嘆
二人者。一歎佛能知同異。二歎迦葉能知同
異。能知同者謂理一也。能知異者謂教異也。
又能知同者於理無異也。能知異者於縁成
異也。迦葉如來亦復如是下第二合譬。但合
七譬不合大地譬。以大地是過去佛教。今正
明現在法門。故略不合之也。就合七譬開爲
二章。初合前五譬。次合後同異雨譬。以前五
譬明昔教後二譬辨今教故開兩段合之也。
合初五譬又開爲二。第一正合五譬。次擧譬
帖之。就合前五譬轉勢明義與譬説不同。第
一合雲譬。二合草木譬。三合雨譬。四合受潤
譬。五合増長譬。所以與譬本不同者。譬本欲
明由感故應。故前明草木後辨雲雨。今欲明
前有如來出世唱於徳號。故前合雲。衆生聞
唱徳號故來至佛所。故次合草木。衆生既來
至佛所故如來便爲説法。故次合雨譬。衆生
聞法歡喜。故次合受潤譬。各蒙利益故次合
増長譬。就初合雲又開爲二。第一正擧徳號
合雲。第二勸物來聽受。就初合雲又開四別。
第一擧形合雲。第二總擧聲合雲。第三擧外
號合雲。第四擧内徳合雲。謂形聲内外攝義
略盡也。初正擧形合雲。次以譬帖之。以大音
聲下第二總擧聲合雲次亦以譬帖之。而唱
是言下第三擧外號合雲。所以擧十號者。以
號令天下令知是佛出世異九十六師也。未
度者令度下第四擧内徳以合雲。内徳之中
前明四弘誓者。此述如來出世意也。如來所
以出世者。良由昔有四弘誓。是故今明十號
之人出現世也。故肇師云。結僧那於始心終
大悲以赴難。即此文意也。瓔珞經云。約四諦
立四弘誓願。未度苦海願令度之。故云未度
者令度。衆生爲集諦煩惱業縛願令解脱。故
云未解者令解。未安道諦者令安。未得滅諦
涅槃者願令得之。前二即是大悲願。後二即
是大慈願也。今世後世如實知之者。上擧昔
四願此擧今四徳。然徳之與願並皆合雲。悉
今合以立名也。初徳即是三達也。夫欲化
物要須知其根性。衆生根性在三世中行。故
前明三達也。我是一切知者即是一切智也。
三達但知有爲智。故次明一切智即具知一
切法也。一切見者下。然二乘人又有一切智。
如大品三慧品説。而無五眼故説一切見也。
知道者開道者説道者。雖具上來功徳。意欲
物入道。故次説導師也。然道語通邪正。善惡
在心曰知。開其邪正二路爲開。曲示通塞爲
説也。汝等天人下第二勸物來聽受也。爾時
無數下第二合草木譬即受勸而來也。如來
于時下第三合澍雨譬。種種無量下第四合
受潤譬。正以初聞説法心生歡喜爲受潤也。
決得善利下合第五増長譬也。此句總合増
長。是諸衆生下別合増長有二。前約世間利
合増長。現世安穩者。以聞法故現世障滅善
生故得安穩也。後生善處明生報也。以道受
樂辨後報也。然此文通於生後。且寄後報辨
之。由聞正道故感樂報。所以言以道受樂。亦
得聞法下明得出世利以合増長亦有三句。
初是聞慧離諸障礙下明思慧也。任力所能
下明修慧也。如彼大雲下第二擧譬帖合。今
初擧雲譬。雨於一切下擧雨譬。卉木叢林下
擧草木譬。如其種性下擧受潤譬。各得生長
下擧増長譬。皆帖合上也。如來説法一相一
味下合第二同異譬。就文亦二。初正合同異
譬。二明知不知。合同異譬即二。初合一地一
雨謂合同譬。次合而諸草木各有差別謂合
異譬。一相一味者合上一地所生一雨所潤
也。一相謂一實相合一地也。一味謂一智味
合上一雨也。故下偈云其雲所出一味之雨
也。所謂解脱相下雙釋上一相一味也。免五
住煩惱縛故名解脱相。離三界内外業故名離
相。滅二生死苦果故名滅相。究竟至於一切
種智釋上一味。離前三相故累無不盡。由離
三相故照無不圓。照無不圓故非無。累無不
盡故非有。即是中道之法也。其有衆生下合
上而諸草木各有差別譬也。不自覺知下第
二明知不知。就文爲二。初明佛知同異衆生
不知。二歎迦葉能知同異。即是破二病歎二
人也。就初又二。第一明衆生不知異佛能知
異。次明佛能知同衆生不知同也。初文爲四。
前明衆生不知。二明唯佛能知。三結唯佛能
知。四結衆生不知。初言不自覺知者。蓋是不
知理同於縁成異故言不知耳。然五乘衆生
非不知五乘異也。所以者何唯有如來知下
第二明唯佛能知。而標所以者何者。擧佛能
知釋成衆生不知也。此中明佛知四種法。初
知四法。次知三法。次知二法。次知一法。知四
法者。種謂種別也。三乘種類不同也。相者相
貎也。如慈悲是菩薩相獨靜是縁覺相從他
聞法是聲聞相也。體者三乘體也。道種慧是
菩薩體。一切智是二乘體。如三慧品説也。性
者不改爲義。昔三乘智體各住己分不互移
改也。念何事下第二明知三慧。然三慧不同。
或以三乘人爲三慧。聲聞智淺如聞慧。縁覺
智小深爲思慧。菩薩盡理如修慧。亦得三乘
各有三慧。文有三番。初明三慧境。二明三慧
體。三辨三慧因也。作意守境爲念。即聞慧也。
厝心思惟是思慧。深入是修慧。通稱事者。以
境爲事。依毘曇三乘人同觀四諦境生三慧
毘曇聞慧但縁文。修慧但縁理。思慧或時縁
文或時縁理。成實通觀一滅諦境。大乘同觀
一實相境縁理。三慧位者。毘曇前三方便是
聞思位。四善根是修慧位。成實四念處是聞
思慧位。濡法以去是修慧位。云何念下第二
明三慧體。謂能縁心不同也。以何法念下第
三明三慧之因。方便不同宿習各異也。以何
法得何法者第三明因果二法也。以何法謂
因。得何法謂果也。衆生住於種種之地下第
四明佛知一法。所謂地也。而言種種者五乘
地不同也。唯有如來下第三結唯佛能知也。
如彼草木下第四結衆生不知也。如來知是
一相下第二明佛知同衆生不知同也。就文
爲二。一者明佛能知。次辨昔不説之意。即顯
衆生不知。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者。
有人言。雖過去過塵沙未來復倍上數。終入
無餘灰斷涅槃故云終歸於空。此釋壽量佛
無常也。有人言。依覆相説常解釋者。明此常
即空無相不可得故言終歸於空也。有人言
空無二十五有故名寂滅也。今明有二種。一
者凡聖終歸大涅槃故云終歸於空。亦如肇
師涅槃無名論云。視聽之所不曁。四空之所
昏昧。九流於是乎交歸。群聖於此乎冥會。則
用此文意以作論也。二者自昔已來開五乘
教用。至於法華息用歸體。則無復五乘末。本
對於五故明不五。既無有五亦非不五。即言
辭寂滅故稱爲空。問上明終歸一切種智。與
今何異耶。答通是一道清淨。隨義立名或稱
種智或名涅槃或名一乘或名波若。故前明
終歸種智。今云終歸涅槃。若以二文共相會
者。前明終歸種智謂三菩提果也。今云終歸
涅槃謂果果也。良由二乘智非究竟智故終
歸佛智。二乘涅槃非究竟故終歸大涅槃也。
上合大車亦取此二義合之。如前釋也。問何
故偏明二果。答二義。一者二乘有餘涅槃智
非究竟智故今明佛究竟智。二者二乘無餘
涅槃非究竟斷故今明究竟斷。謂二死果永
絶超於五住流故名滅度也。又上云究竟種
智。謂無境不照即波若。今無果不寂。謂解
脱而法身居内也。問既言歸涅槃。何故言終
歸於空。答或名究竟空或名大涅槃或名諸
佛道也。然中論破涅槃品正破四種涅槃。一
破有是涅槃。二破空是涅槃。三破亦空亦有。
四破非空非有。而後結云。涅槃絶於四句超
於百非。不知何以名之。強名爲空也。佛知是
以下第二明佛雖知理一爲物未堪昔不即
説。此即顯衆生不知同也。問上句云佛知涅
槃。今亦佛知衆生心不堪故不説涅槃。何故
言昔不説種智。答二義。一者欲顯大涅槃即
是種智異二乘灰斷無爲。二者若言昔不説
涅槃。於義不便。昔亦説三乘同入無餘故也。
即以此文責光宅等師。若終歸於空既是灰
斷涅槃。既言佛知涅槃。何得云昔不説灰斷
涅槃耶。汝等迦葉下第二歎迦葉能知同異。
今昔兩縁各有偏執不知同異。而迦葉能知
故名希有也。就文爲二。初正嘆。所以者何下
釋嘆。然應具嘆迦葉能知同異。但偏對昔病
不知異是方便。故今偏歎迦葉於不知異人
中爲希有也。此文亦得具歎同異。能知如來
隨宜説法歎知異也。能信能受歎知同也。就
偈凡有五十四行半分爲二。初四行頌第一
法説明權實二智。次有五十行半偈頌第二
譬説明形聲益物。上法説有八門。今轉勢説
法。序歎佛出世大意。明今昔有默説不同。開
爲四章。第一偈歎佛昔隨機權説。第二偈明
如來昔日不説實法。第三釋佛昔不説實意。
第四釋昔權説之意也。破有法王者。有人言
破二十五有名爲破有。如涅槃明得二十五
三昧破二十五有。如來自破二十五有出生
死外居法王之位。今出世亦爲物破二十五
有。又言破有者衆生多滯於有故以空藥破
之。如中論云大聖説空法爲離諸見故。然此
二意皆是偏用之。文今言破有者破一切有
所得也。本謂有生死故爲説三乘。復言有三
破三説一。遂封於一説言非三非一中道之
法。復言有此兩非之中終不免有。今破此有
見故言破有。如來尊重下第二明昔不説實。
上半明不説之人。下半明不説之事。超凡聖
之表故稱爲尊。徳不可稱故名爲重。此歎人
也。智慧深遠者。竪不見其底爲深。横不惻其
邊名遠。此歎佛内智也。久默斯要者。斯要即
是平等大慧。内證斯法故稱爲默。不務速説
者昔不怱務而即説也。又言務者事務。佛昔
不得以大乘事務速爲人説也。有智若聞下
第三釋佛昔不説之意。夫論不説其旨有二。
一者至道無言言即乖道。是故不説。故肇師
云。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口於毘耶。豈曰
無辨。辨所不能言也。二者如今文所明。恐根
情未堪即生疑謗故不説也。是故迦葉下第
四釋昔權説意也。令得正見者正見即正觀。
正觀甚難周正。三世諸佛種種因縁令人得
之。迦葉當知下頌第二八譬。此文不依譬本
次第頌之。亦不依合譬前後頌之。但轉勢説
法更示一法門。第一頌雲譬。第二頌兩譬。第
三頌大地譬。第四頌草木譬。第五頌受潤譬。
第六頌増長譬。第七第八同異兩譬。合而頌
之。要前興雲然後澍雨故前明雲雨。雲雨是
能潤。大地草木是所潤。故前明雲雨次明大
地草木。大地草木禀於雲雨故次明受潤。受
潤故増長。能禀所禀有同有異。故次論之。前
有如來出世故初明興雲。以出世故説法譬
如澍雨。衆生所以感佛形聲者。由過去佛教
生於善根。故明大地之與草木。既有宿習善
根初聞説教歡喜譬如受潤。禀教利益故増
長。至理無二。隨縁差別。故次明同異。雲譬中
上長行略今偈即廣。凡有十種歎之。一者大
雲謂簡小歎。如輪王出世十善化物乃至梵
天説出欲論。皆是小益故名小雲。乃至二乘
菩薩不能普利皆名小雲也。遍覆一切下第
二平等歎。智度論云。摩醯首羅天韋紐天鳩
摩羅伽天若愛衆生即令所願皆得。若惡之
即使七世皆滅。故非平等遍益。華嚴明大龍
王興雲從四天下乃至六天皆悉遍覆。隨所
見而興雲。隨所樂而注雨。如來説法亦爾。於
四生六道隨所見而示現形。隨所聞而説法。
等觀一切猶如赤子。故截手不戚捧足不欣。
善惡自彼慈覆不二故名遍覆一切也。惠雲
下第三惠利歎。有雲興而無益。今是有益之
雲故名惠雲。如來亦爾。示形説法必能益縁
也。含潤下第四作含徳歎。自有焊雲不能注
雨。今是有潤之雲故云含潤。如來之身大慈
所勳。是故垂應必能益物。電光晃燿下第五
放光歎。華嚴云。如大龍王從四天下至六天
宮隨所應見出種種色光。或閻浮檀金色乃
至七寶色等。如來亦爾。將説法時隨所應見
出種種光。雷聲遠震下第六遠聞歎。華嚴云。
如大龍王從四天下至六天宮隨所應聞出種
種聲。或天音或樂音乃至人中即聞雷聲。今
取雷聲爲喩者。能生衆生五乘善根。能覺悟
無明昏蟄。華嚴又云。通明無畏以爲電光震
實義雷也。令衆悦豫者第七稱縁歎。華嚴云。
隨所見而興雲隨所聞而震雷故無不喜。佛
形聲亦爾。日光掩弊下第八破邪歎。雲未興
時日有千光。以興雲故日光隱弊。佛未出世
有九十六種邪智光明。佛既出世皆隱弊也。
地上清涼者第九生善歎。由日光故衆生熱
惱。由邪教故有邪見熱惱。佛出世破邪見。即
衆生心地無邪見熱惱。得正見清涼。靉靆垂
布如可承攬下第十不思議。嘆靉者靉晦也。
靆者重累色也。大慈深厚所現之身猶如靉
靆。府就於物爲垂。隨所見而普示形故稱爲
布。如可承攬者遙觀彼雲可言傍攬及以下
承。如來府順於物如可承攬。不同衆生故不
可捉持。即是不思議也。其雨普等下第二頌
雨譬。遍益爲普。無私稱等。四方倶下者從四
無量心出普益四生也。流注無量者智慧辨
才無滯必徹通。山川嶮谷下第三頌大地譬。
所生卉木下頌第四草木譬。雨之所潤下頌
第五受潤譬。無善衆生令其生善如乾地普
洽。有善根者令其増長如藥木等並茂。一切
諸樹下頌第六増長譬。如其體相下合頌第
七第八同異譬。佛亦如是下頌第二合譬。釋
合譬者不同。今宜開爲二第一正合譬。第二
末後兩行重開示權實。就初合譬與上長行
不同。上長行開爲二。初合前五譬次合同異
譬。合前五譬中初合雲次合草木次合雨次
合受潤次合増長。今轉勢説法正合四譬兼
合餘四。正合四譬者。一合雲二合雨三合受
潤四合増長。雲雨是能應之形聲也。受潤増
長是所感之利益。四義既要故正合之餘四
兼合。至文當出。上長行合雲爲二。初正合次
勸衆來聽。今還頌此二也。上合雲有四。初擧
佛形合雲。二擧佛聲合雲。三擧號合雲。四擧
徳合雲。今具頌之。初一偈頌第一。次一偈頌
第二。次一行半頌第三。出于世間下兩偈頌
第四擧徳合雲。上長行擧五種徳以合雲。今
但明二。五句擧大悲徳合雲。三句擧大慈徳
合雲。大悲拔苦如雲能遮離於熱惱。大慈與
樂如雲能潤也。安穩樂者現世樂也。世間樂
者後世樂也。涅槃樂者出世樂也。又世間樂
者生報樂也。涅槃樂者後報樂也。注解云。安
穩樂者二乘樂也。世間樂者人天樂也。涅槃
樂者大乘樂也。諸天人衆下兩偈頌長行第
二勸衆聽受。初偈正勸衆來聽。第二偈釋勸
聽意。上半簡異邪師。即上歎於佛。次半明下
益衆生。爲大衆説下第二八偈頌合兩譬。就
合兩譬又開三章。初借雨一味義以合譬。次
借雨平等義以合譬。三借雨無懈惓義以合
譬。所以但明此三義者。初章明所説爲一理。
次章教心平等等爲五乘人令同歸一理。第
三嘆佛爲物説法無有懈惓。三章各二。初章
二者。前偈明所説之法無二如雨一味。此即
兼合上一相一味之言。第二一偈明所説之
法無二能演之音亦一也。常爲大乘而作因
縁者。昔雖説五乘之味。此是爲大乘作因縁
耳。我觀一切下第二二偈半借雨平等義以
合譬。亦開爲二。初一偈歎佛心平等。第二一
偈半歎佛説平等。常演説法下第三三行半
借雨無惓義以合譬。就文亦二。初一行半明
能化之人説法無惓。貴賤上下下二偈擧所
化之人顯成能化等説無惓。此即兼合草木
義也。一切衆生下第三十一行偈合受潤譬。
就文爲三。初八偈正合受潤。第二一偈半明
理同隨縁益異。第三一行半偈稱歎於佛。就
初又二。前一行總明受潤。次七行別合三草
二木受潤不同。三草二木既是法華名教。今
略序之。三草者下中上三品草也。二木者大
小兩樹也。此是無階級階級故開諸位不同。
不如有所得人一向定作淺深之解。所以然
者。經中階級之説無定。或説初發心時便成
正覺。或説久劫行行方證菩提。或勸起道意
令住不退轉。或説實無發心亦無退者。皆是
善巧化物。不可定相執之也。今示一方淺深
故説三草二木。人天是世間乘名爲小草。聲
聞縁覺是出世間乘名爲中草。地前四十心
既是大乘名爲上草。若據無生忍而判義者。
初地始得淺無生忍名爲小樹。七地深入無
生忍名爲大樹。故智度論釋無生有二位。一
者初地二者七地。所以開二位者。若就二忍
明義。地前凡位名爲順忍。初地已上既是聖
位名爲無生忍。若五忍明義地前名伏忍。初
三地爲信忍。次三地爲順忍。次三地爲無生
忍。若依瓔珞經。後三地名寂滅忍。謂第十地
等覺妙覺三地也。若依仁王經。但後二地謂
法雲地佛地也。第七地既是無生之始故名
無生忍。若以功用無功用分二位者。初地至
七地名功用位謂小樹也。八地至等覺地是
無功用道名爲大樹。經論不同。具有二義。依
此經判位。三草二木總分三位。人天爲下品。
二乘爲中品。菩薩爲上品。就菩薩中自開三
品。地前四十心爲下品。登地已上亦開二品。
若爾者二乘之人既稱中草不及上草。即知
是十信前人也。成論師不應言羅漢與六地
齊功。又譬喩品云聲聞之人以信力故得入
一乘。即知未迴小入大在十信前也。問三草
二木與五乘義何異。答二科互有開合不同。
五乘即開淺合深。三草二木即開深合淺。開
淺合深者。開小草爲天人兩乘。開中草爲聲
聞縁覺二也。合深者。總合大乘因果悉入佛
乘也。問何故爾耶。答五乘之教並以果義標
乘。故譬喩品云三車在門外。即以三果爲三
乘。菩薩爲求佛果故還屬佛乘攝也。人天樂
果名之爲乘。爲求人天樂果故修人天兩行。
故以果標乘。爲欲引物令修因趣果所以五
乘明義。開淺合深也。三草二木開深合淺者。
合前四乘爲小中二草。以人天爲小草。以二
乘爲中草。開深者。開大乘爲三品。即上草及
二木也。所以爾者。爲扶此經讃揚大乘教菩
薩法。明人天猶在三界火宅二乘未度五百
由旬。是故合淺而開深也。又五乘明義即有
佛果之乘。三草二木但取因乘不明佛果。所
以然者。五乘爲欲將五果以引物故説佛果
爲乘。今明三草二木受潤増長之義故但説
因也。又昔教明開義故開世間爲人天二乘。
開出世爲三乘。故成五乘。今欲顯合義故合
世間爲一。合二乘爲一。故合彼四乘歸於一
乘。但一乘中自開三位。一者地前四十心爲
上草。二者初地已上爲小樹。三者八地已去
爲大樹也。問此與勝鬘經四種重擔有何異
耶。答彼經明由大地故有四種重擔。由攝
受正法故有四乘。合天人爲一。開二乘爲二。
合大乘因果爲一也。與智度論五種善其義
不同。不須會也。第二別明三草二木即爲五
段。初一行明小草。次二行明中草。次一行明
上草。次一行半明小樹。後一行半明大樹也。
佛平等説下一行半第二明理一而隨衆生得
益有異。即兼合上第七第八同異譬也。問何
故合受潤即合同異譬耶。答上合雲雨明同
義。故云其法一味解脱涅槃。次合受潤明三
草二木差別異。今欲論其同異義也。明理唯
有一隨五種人故有五種異也。佛以此喩下
一行半第三歎佛智慧也。如海一渧者。上信
解品十譬十恩稱歎於佛徳。時衆謂如來之
徳盡在四大聲聞言下。故品初明八法八譬
顯如來復有無量功徳。時衆便謂歎佛徳已
盡。是故今明雖設此譬於佛智慧如海一*渧
也。我雨法雨下第四十一行半合増長喩。就
文亦三。初八行半合増長喩。次一行半明理
一隨人得益不同。第三一行半稱歎諸佛。前
受潤有三章。増長亦有三。以此科經於文極
便。舊説異此。宜應改之。就初八行半又開爲
二。初三行半總合増長。次五行別合増長。就
初又三。初一行法説。次一行擧譬。後一行半
合譬。聲聞縁覺下第二五行別合。就文亦
三。初一行半合中草増長。次一行半合小樹
増長。後二行合大樹増長。故總合有三別合
亦三也。問何故不合小草與大草耶。答前受
潤中已具合之。故今略彼二草。問等是略者
何故合中草耶。答中草是小乘二聖。二木是
大乘二聖。同是聖位増長義顯。是故合之。小
草是小乘中之凡。上草是大乘中之凡。既同
是凡増長義不顯故略不合也。又一義。前之
二凡入總合中攝之。是以文云。令諸世間普
得具足。世間即二凡也。但凡義増長不顯故
入總合中。増長意在聖果所以別合。問受潤
亦明三草二木。増長亦明三草二木。有何異
耶。答受潤據草木之因。増長明草木之果。但
就因明受潤不顯故前文寄果明之。問合大
樹中云聞諸法空心大歡喜。是何空耶。答即
上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蓋是明大
涅槃果位之法。故大樹因人聞之歡喜也。智
度論云。譬如震雷小鳥聞皆怖孔雀大鳥聞
之舞踊也。畢竟空法亦復如是。小人聞之驚
疑怖畏。大士聽受歡喜踊躍也。若言終歸於
空是灰身滅智空。八地已上菩薩豈生歡喜
也。如是迦葉下第二一行半明理唯是一隨
縁得益爲異。兼合上同異譬也。故同異譬受
潤増長二章兼合之。蓋是轉勢之意。不應一
一依長行也。迦葉當知下第三一行半稱歎
諸佛。前就不可盡歎。今就諸佛同有善巧歎。
今爲汝等下大段第二結示權實。初偈開權
次偈顯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者。昔説大因
爲小果。今指小果爲大因。故二乘之果是菩
薩道。法華論明無上義有十種。一者示現種
子無上故説雲雨譬喩。汝等所行是菩薩道
者。謂發菩提心退已還發。前所修行善根不
滅同後得果故。此意明本菩提心不滅故此
善根即無上種子。由此種子故今聞法華。即
是雲雨後得成佛。問若爾決定聲聞善根應
非菩薩道耶。答決定之人即是守教封執小
果。即被破不會。若轉悟者即會而不破也
  授記品第六
授記既是法華要義亦是衆經大宗。今略釋
之宜開七門。一來意門。二釋名門。三能受人
門。四所授人門。五階位門。六料簡門。七同異
門。初來意門者爲中根説法凡有四門。初譬
説次領解三述成四授記。今即第四也。以領
解十譬十恩於前。以八法八譬述成於後。其
心安泰即當果可記。所以如來爲其授記也。
依法華論意者。自上三品破凡夫二乘菩薩
三病。即悟非凡非聖非大非小。得無依正觀
行與佛相應故授以佛記也。若望今昔二病
除者。昔執異不知同。今即執同不知異。若了
前同異譬意。即今昔病得除便悟至道未曾
同異。善巧方便同異適縁。以悟未曾同異即
生於實慧。了隨縁同異即生方便慧。具足二
慧即佛道可成。故淨名經云。智度菩薩母方
便爲父。父母具足則當成法身故與授佛記
也。若接品末生者。上品末開方便門示眞實
相。諸聲聞衆皆非滅度謂開方便門。汝等所
行是菩薩道謂示眞實相。昔不悟大因爲小
果故執小果而迷大因。今悟小果是大因故
便有大因。有大因必得大果故授以佛記也。
二釋名門者。授者云與也。記者云決也亦云
莂也。所言決者。於九道内分決此人必當成
佛故云決也。莂義亦然。懸説未來事以授前
人故名授記。前人領受故云受記。又汎論記
無記有三。一就三性門論記無記。若有善惡
可記故名爲記。無善惡可記故名無記。二善
惡能感苦樂果。有苦樂果可記名爲記。無
記不能感苦樂果。無果可記故名無記。三者
有物可記故名有記。無物可記故名無記。如
華嚴以十四難爲無記門也。即是無物可記
故名無記也。如石女無兒可記也。而與此相
違故名有記。今云修佛因得佛果。即是有果
可記故名爲記。聖記示人稱爲授記也。又釋
記者言録。示果有可記録也。十二部經中有
授記經者。以因果事大物多惑之。宜別開一
部。第三能授記人門者。此經授記人有二。一
者佛授記二常不輕菩薩授記。此二不同者。
佛具授通別兩記。言別記者。如來具三達智
知此人未來成佛久近。故與其劫數之記。如
授三根人記等。故名別記。言通記者。如法師
品云聞法華經一念隨喜皆與授記。而不説
其劫數久近。以去佛道長遠義故但與通記。
常不輕菩薩迹居因位三達未圓。故但得與
通記不得授別記也。第四所授記人門者。汎
論得記人自有三種。一者凡夫二者二乘三
者菩薩。今此經備與三種人記。以此三人皆
有佛性必當成佛故並得記之。依法華論釋
授聲聞記中有四種聲聞。一者決定聲聞。二
者増上慢聲聞。三者退菩提心聲聞。四者應
化聲聞。二種聲聞佛與授記。謂應化聲聞及
退菩提心還發菩提心者也。決定増上慢二
人根未熟故佛不與授記。然決定聲聞保執
小乘。増上慢人自謂究竟不信作佛。即不堪
與記亦不堪破執及會歸義。而此經會一切
二乘以成佛者。蓋是對應悟之人故説此經
明破及會義耳。増上慢亦爾。如五千之徒不
堪聞於破會。以根未熟故。常不輕所對増上
慢者。其根已熟堪聞破會故爲説一乘也。第
五明階位門者經論不同。或説一種授記故
直名爲授記經也。或説二種授記。如涅槃經
明。應與遲記者授之以遲。其人聞速得佛心
生輕慢故授以遲記。若言佛道難得久受懃
苦然後成佛心即退失。爲此人故授以速記。
又善根熟者授之以速記。善根未熟者授之
遲記。又樂久處生死化物者授之以遲。厭惡
生死欲早成佛者授之以速。又有二種記。一
總記二別記。如上釋之。智度論明三種授記。
一自知他不知。爲利益自故不爲利他。二他
知自不知。爲利益他故。三自他具知。具利益
自他故。又有四種授記。一未發心授記。二發
心授記。三現前授記。四不現前授記。未發心
授記有二。一都未發心而授記。如鳩鳥等。二
雖已發心而未成立亦名未發心也。二已發
心授記有二種。一者初始發心即與授記。二
者發心成立名爲發心。即十信位。三不現前
授記。謂三賢菩薩未得無生忍故不堪現前
與無生記。四現前授記。初地已上得無生忍
堪爲現前授無生記。地持論云有六種授記。
四種大同於前而明位小異。第五時量時定。
謂劫數有限。第六時無量時不定。謂劫數無
限。此二猶是上總別記耳。第六總料簡門者。
法華論明此經有六種授記。一者舍利弗迦
葉等衆所知識故名號不同故與別記。二者
富樓那等五百人千二百人等同一名故倶時
與記。三者學無學人等倶同一名又非衆所
知識故一時與記。四者與提婆達多記示現
如來無怨惡故。五者與比丘尼及諸天女等
記示現女人在家出家修菩薩行皆證佛果
故。此五是如來自與授記。第六常不輕與四
衆記示現衆生有佛性故。今更以四句釋之。
一者同時得記成佛有前後。如五百羅漢是
也。二者同時得記同時成佛。如學無學二千
人是也。三者前後得記前後成佛。如四大聲
聞是也。四者前後得記。同時成佛義應有之。
又有四句。一者小乘無優劣大乘有優劣。如
五百弟子同時成羅漢。故小乘無優劣。而轉
次成佛。如初人成佛竟授第二人記。故大乘
有優劣。二者小乘有優劣。大乘無優劣。如學
無學二千人。有學無學故小乘有優劣。同時
成佛故大乘無優劣。三者小乘劣大乘勝。如
阿難住初果故劣。羅云得第四果故勝。而阿
難在前成佛。羅云在後成佛。故大乘勝。四者
小乘勝大乘劣。則羅云得第四果故勝。阿難
在學地故劣。而阿難在前羅云在後則其事
也。問何故經中呵受記。如淨名破彌勒三世
門中無受記無生法中亦無受記。今何故説
受記耶。答淨名經爲破有所得病言人爲能
受法爲所受佛爲能授菩薩爲所授。是故破
無受記。今爲對聲聞人言羅漢不成佛。是故
與其成佛之記也。又彼經明不見能受所受
能記所記故則不得記。今經明記無所記故
云授記。二經不相違也。又佛法有二諦。如來
常依二諦説法。依世諦門説法故有授記。依
第一義諦門説法故無授記也。第七同異門
者。問授二乘記與菩薩何異。答法華論云。二
乘有佛性法身故授記。非修行具足是故與
記。若菩薩有佛性法身又修行具足。是故與
記。故大小得記不同。問授聲聞記與縁覺記
云何異。答大開四句。一者縁覺果人但在三
界外聞法華經亦三界外得記。二者縁覺因
人及聲聞因位並在三界内聞經得記。羅漢
有二。一者値佛界内聞法華經得記。二不値
佛。如化城品中明佛滅後羅漢生三界外聞
經然後得記。此四句大判爲言。問何以得知
縁覺界外聞經。答華嚴云。菩薩將欲下生前
以天眼觀世界。若有縁覺放光照之。若覺知
者則取滅度。不覺知者移住他方。此人既三
界内不値佛。故知三界外聞經方得記也。若
有縁覺値佛者。亦有三界内聞經得記。此義
小耳。就此品有二。初正授記。二聞下根之端
許説宿世因縁。就初又二。前授四大弟子記。
次授五百弟子記。逆撃其心也。初中有二。前
授迦葉後授三人。初授迦葉中前長行次偈
頌。長行又二。初告大衆後正明授記。問授身
子記但告一人。授迦葉記何故通告大衆。答
互顯其文也。又上根唯一人故但告身子。
中根數多故通告大衆。又欲開身子化物之
路所以別告。欲廣發時衆求佛之心故通告
也。唱如是言下第二正授記又二。前辨行因
次明得果。行因中三句。一者奉覲諸佛。二供
養已下明三業殖福。三廣宣已下明弘法以種
慧。於最後身下第二明得果有六種果。一化
主果。國名光徳下國土果。劫名下時節果。佛
壽下壽命果。正法住世下住持果。國界嚴飾
下重明國土果。前出土名今出土體。其國菩
薩下明眷屬果。雖有魔及魔民皆護佛法者
大明土有三。一者穢土。一向有魔作於留難。
二者純淨土。一向無魔。三中容之土。亦有魔
亦無魔。順同餘方示現爲魔是故言有。皆護
佛法所以言無。然魔佛難識。了悟即魔爲佛。
不悟即佛爲魔也。十二行半偈分爲三。初一
行半總標與記。十行半別釋授記。後半行總
結授記。就十行半又有二。初兩行半頌行因。
次八行頌得果。就初兩行半中頌上三章。初
一行半頌親覲佛。次半行頌三業修福。次半行
頌前弘法以種慧也。於最後身下頌得果。半
行頌化主果。三行頌國土果。三行頌眷屬果。
眷屬果中前頌菩薩次頌聲聞。半行頌壽命
果。一行頌住持果。略不頌時節果也。爾時大
揵連下第二授餘三人記又開兩別。初請
記二授記。請記爲二。前長行次偈頌。初請記
者。示佛從修因所得。是故請也。皆悉悚慄者。
三大弟子自謂已解大乘。而佛未爲授記。三
人恐所解非解墮増上慢故悚慄也。又三人喜
所解。次至懼於未堪喜懼交集所以悚慄
也。偈文爲三。初兩行正請。次四行釋請。後一
行結請。三中各二。初文二者。前一行明歎佛
已賜通記。次一行正請別記也。次文二者。一
行半譬説。二行半合譬。小無大食爲飢。背
小向大爲來。忽遇王膳得總記也。未敢即食
未得別記也。若復得王教然後乃敢食。若得
別記領解方決也。我等亦復如是下合前如
從飢國來也。雖聞佛音聲下一行合上未敢
即便食也。若蒙佛授記下半行合上得王教
然後乃敢食也。後一行爲二者。初半行歎佛
次半行結請。爾時世尊下第二授三人記即
爲三別。授善吉記中前長行次偈頌。長行有
二。前明行因次辨得果。得果之中有七種果。
一化主果。二時節果。三國土果。四眷屬果眷
屬之中凡有三種。一者其土人民謂凡夫眷
屬。次聲聞眷屬。後菩薩眷屬。蓋是下中上品
人也。次壽命果。次住持果。其佛常處虚空下
明説法果。以善吉因時解空。得佛之時處空
説法也。偈文爲三。初二行總標佛記。次一行
頌上行因。餘九行頌得果。此中一行頌化主。
一行半頌國土。三行頌眷屬。眷屬之中不頌
凡夫但頌聲聞菩薩。長行從劣至勝。前聲聞
後菩薩。今從勝至劣。前菩薩後聲聞。次兩行
頌説法果。次半行頌壽命果。一行頌住持果。
略不頌時節果。偈與長行前後不次第者。皆
是轉勢説法。各示一門。有意尋經觀文而生
起之也。授栴延記長行爲二。前行因次得果。
行因爲三。初於少佛所行因。過是已後下明
於多佛所行因。供養是諸佛已下第三結因
義具足。得果之中略明五果無時節果也。閻
浮那提金光者。閻浮者此云穢。那提者州也。
閻浮提州有水。水下有金光。金光出水上。借
此爲名也。偈文爲二。初三行頌行因。後四行
頌得果。得果之中三句略頌化主果。一句頌
國土果。二行重頌化主。一行頌眷屬。略無餘
三果也。授目連記長行中前明行因次明得
果。行因中前於少佛所行因。當復供養下明
多佛所行因也。得果中具足六果也。多摩羅
跋者草葉香名此
云葵香也
眷屬果中前從劣至勝故菩薩
在後。次從勝至劣故菩薩在前。今示菩薩行
於中道故在中間。又人天形心倶劣故在初。
菩薩心勝形無定方故在第二。聲聞心形倶
勝故在第三也。初五偈頌行因。於意樂國下
頌得果。一句頌國土果。三句頌化主。半行頌
壽命。半行頌説法果也。二行頌眷屬。一行頌
住持。我諸弟子下第二段一行半總授五百
人記。我及汝等下大段第二一偈許説宿世
等因縁也
  化城喩品第七
今以三門釋之。一來意門二釋名門三決疑
門。來意門者。乘權乘實凡有三周之説。一法
説門二譬説門。此二已竟。今是第三亦法亦
譬門。化城之前名爲法説。化城已去稱爲譬
説。上中二根各禀一説。下根之人須具陳法
譬也。化城之前明法説者。謂説過去世結縁
之始。化城已去明譬説者。由過去結縁現在
更復相値故重爲説化城之譬。具序二世始
終鈍根方乃領解故有此品來也。二者爲釋
疑故來。疑者云聲聞之人禀法華經即能解
悟現在得記未來成佛。若爾何用菩薩歴劫
修行。爲釋此疑故明。三根聲聞久劫已來曾
發大心修菩薩行。但中途忘失暫證小果。今
聞大乘還得本悟故現在得記未來成佛。爲
釋此疑故説今品。故上二周領解即是得悟
之果。今一品明得領解之因。故雖有三周不
出因果二義也。三者譬喩品云爲諸聲聞説
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但聲聞有二
種。一者本乘聲聞二者退大證小聲聞。爲二
種人明二種説。爲本乘聲聞直説現在法門。
謂現在有三乘根性。在三界火宅之中。權説
三車引令得出。既得出宅更以種種方便調
伏其心令小志漸移大根稍熟。然後爲説佛
慧令初起信心。上法譬二周多明斯意。謂化
本乘聲聞也。二者爲退大證小聲聞説過去
世法凡有三時。一者初學大乘時。二退大取
小時。三捨小悟大時。現在説化城譬亦有三
時。一者初説大乘時。二者中途説小時。三後
還説大時。如此之説多爲退大證小聲聞人
也。故聲聞不出二種。三周唯此兩門。此皆大
判爲言。二門互通前後也。依法華論意者。論
云實無而謂有増上慢人。以有世間三昧三
摩跋提對治此故説化城喩。論明凡夫人得
世間禪定計非想無想爲涅槃。故今明聲聞
涅槃尚如化何況凡夫是實也。欲令聲聞人
捨小涅槃得大涅槃故説化城喩也。第二釋
名門者。竺法護所翻名往古品。此從初爲名。
羅什師所譯稱化城喩。即從後文受稱。但二
名各有一義。題往古者得顯過去結縁之始。
標化城明現在破執之終也。但往古意通漫
破執義奢。化城語別斥病切要。以其無而忽
有故稱爲化。防非却敵稱之曰城。曉喩下根
明昔果非眞則是開方便門。進至寶所謂顯
眞實義。直製此名具得開權顯實故執斷疑
亡。故云化城喩品也。第三決疑門者。問三車
二使一城並皆是權。此有何異。答本有三乘
根性故説三車。二乘人領解知唯此一事實
餘二則非眞故稱二使。二乘雖異同斷見思
煩惱同得無爲涅槃故名一城也。問三車與
三使何異。答長者遣傍人喚子不得。更遣二
使喚子便得。故一使是眞實二使爲方便。此
義同長者衣裓机案化子不得三車救子得。
衣裓机案是眞實三車是方便。問三車中大
車爲是實爲是方便也。答具有二義。若道理
無二唯有一者。則二是方便一是眞實。是故
前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眞。後又云唯有
一佛乘息處故説二也。問若爾既一使化不
得二使化便得。亦應一大車引不得二車引
便得。答亦例。但譬喩品意宅内本三十子。不
可但以一乘化之。故衣裓等救不得。爲説三
車便得。今二使正爲二乘作譬。故一使喚不
得二使喚便得也。二者云一乘是眞實三乘
是方便者。而以方便密遣二人故二乘是方
便。脱珍御服著弊垢衣以是方便得近其子。
此之佛乘亦是方便。所以然者。無有從凡夫
身於道樹下始得成聖。爲二乘故方便示現
也。問二車一城倶方便。何故城一而車二。答
通而爲論得互相類。既得稱爲一城。亦得稱
爲一車。故聲聞縁覺同名小乘。約智優劣既
分二車。亦得就人不同開二涅槃。故下文云
爲止息故説二涅槃。涅槃經云世若無佛非
無二乘得二涅槃。又言舍利弗等以小涅槃
而般涅槃。縁覺之人以中涅槃而般涅槃。而
今車二城一者。欲就根性利鈍故明智有優
劣。所以開爲二車。倶出三界同止息義。故合
爲一城。大宗而言。欲顯二乘異義故分爲兩
車。二乘復有同義故合爲一城。問二乘有幾
義異幾義同。答異義乃多略明十一種異。一
者根有利鈍異。二者修因短長異。聲聞極疾
三世。極遲六十劫。縁覺極疾四世。極遲百劫。
三者時異。聲聞與佛同世。縁覺與佛異世。四
者有悲無悲異。如智度論。三獸被圍。聲聞如
鹿。但免自身。是故無悲。縁覺如羊。雖得出
圍迴顧念子。則有少悲。五者福徳厚薄異。縁
覺身必有相好。但或具足不具足。聲聞身或
有相好或無相好。六者有印字無印字異。縁
覺手中有十二因縁印字。聲聞手中無四諦
印字。七者現通説法異。聲聞多爲人説法。縁
覺多爲人現通。假令説法唯説一偈。八者利
益淺深異。聲聞説法能令人得七賢七聖。縁
覺説法不能令人得燸法頂法乃至羅漢。所
以然者。聲聞與佛同世。衆生福徳利根故聞
説教法得成聖果。縁覺出無佛世。衆生薄福
鈍根雖聞説法不能深悟亦不堪多説也。九
者境界異。聲聞天眼依智度及雜心以二千
世界爲境界。縁覺天眼以三千世界爲境界。
十者出處異。聲聞出於人世。縁覺隱處山林。
十一者漸頓異。聲聞漸得四果。縁覺頓證一
果也。所言同者略明七種。一者斷惑同。謂同
斷見思二惑。二者出義同。同出三界。三者智
同。依大品同得一切智。依小乘同得盡無生。
四涅槃同。同得餘無餘二涅槃。五見同。同見
四諦理。六同知過去未來八萬劫事。七同名
一小乘。問曰諸子出門何故不見三車中路
見於化城也。答據譬而言。子在宅内車在門
外。就説法輪作譬。父虚指門外明有三車。諸
子出門不見有三。此就今教爲譬。欲顯道理
無三。爲成等賜大車義。故寄諸子出門不見
有三就父索三以顯無三。城就神通輪爲譬。
城在逈道無物隔之。同侶諸子擧目便見。此
就昔教爲言。明衆人欲退故令其見城而入
城也。若以城例車。昔既見城而入城。昔亦見
車而乘車。車是涅槃。昔已證涅槃。如身子云
爾時心自謂得至於滅度。若以車例城。今出
門既不見車。今中道亦不見城。但如來轉勢
説法。約今昔不同故城車有見不見異。又不
見車顯理無三明實智義。見有城顯方便有
三明權智義。又城車異者。車多據有爲智徳。
取其運動爲喩。城多據無爲涅槃。取其靜一
以立譬也。宿世因縁説凡有三品。例前二周
皆應有四。一正説二領解三述成四授記。今
明雖有三品宜分爲二。初品正説後兩品明
授記。其中並明領解。不可別開。所以但明二
者。諸佛説法有略有廣。前爲利人是故廣説。
後爲鈍人故所以略明。問初二周何故前領
解後方授記。今宿世因縁説何故前授記後
方領解。答舊釋云欲表下根人取悟爲難。今
雖爲説尚未明了。更須授記解心始決方述
領解也。問何以知然。答前云心猶懷疑懼未
敢即便食。中根尚須待記解心始明。豈況下
根人也。今謂此釋小成難解。若中根待記解
心始決。亦應待記方述領解。今更以一義釋
之。下根人聞説宿世因縁及化城之譬即爲
領解。是故如來便爲授記。得記已後方述其
領解。蓋欲辨教門不同故三周得記領解前
後爲異耳。此品大意正欲明過去世作十六
沙彌爲汝説大乘經。但中途忘大是故取小。
今還欲令汝捨小悟大故説法華。但此義不
可直明。必須具陳宿世縁由之事。宜開二別。
初一長行一偈略述過去結縁時節長遠。次
一長行一偈廣明過去世結縁之事。就前又
二。初長行次偈頌。長行爲五。第一明結縁時
節。爾時有佛下明結縁之佛。其國名好成下
明結縁之處。劫名大相下明結縁劫名字。諸
比丘下第五明結縁時節久遠。所以明時節
久遠者。欲示諸聲聞薄福鈍根昔本學大乘
經爾所時乃至于今由住小果一何可傷。二
欲明生死長遠令諸衆生深起怖畏堅固道心
令不退轉。三欲歎如來能知久遠猶如今日
令二乘人自鄙淺劣欣樂佛智。四者欲示法
華是古佛道法小乘聞説不應驚疑。就此文
内又開五句。一者法説。譬如下第二擧譬以
問比丘。不也世尊下第三比丘奉答。諸比丘
下第四正明過去長遠。我以如來知見下第
五稱歎佛智。地持論明佛有三智。初第一義
清淨智謂斷惑空智也。二一切智知有法也。
略知四法。一者知一切時謂三世也。二知
一切界謂世界及衆生界。三知一切事謂有
爲無爲事也。四知一切種謂世出世因果種
別也。三無礙智亦是有智也。於上四法欲
知則知而無有礙。今云如來知見者即是後
二智也。又亦具三智。所以知然。歎佛觀於
久遠猶若今日。此近遠不二。故華嚴云。一念
無量劫。無量劫一念。無來無積聚而現諸劫
事也。偈文但頌三事。半行頌第一時節。半行
頌第二化主。餘六行頌第五過去久遠。上長
行有五。今但頌三。初二行頌第二擧譬問諸
比丘。次兩行頌第四明過去長遠。次兩行頌
第五歎佛智也。佛告諸比丘下第二一長行
一偈頌廣明過去結縁之事。就文亦二。初長
行次偈頌。長行又二。第一明過去結縁之始。
第二明現在復相値更爲説法。此二是過現
始終也。就初又二。第一明結縁之由。第二正
明結縁。二文各二。結縁之由二者。一結縁遠
縁由。二結縁近縁由。正結縁中亦二者。初
明一世結縁。二辨世世相値。結縁遠縁由中
開之爲四。一明大通智勝成佛。第二十六王
子請轉法輪。第三成佛竟現瑞相。第四十方
梵天雲集供養勸請。四段次第者。初縁熟故
成道。以成道故近衆雲集請説法。近衆雖
來遠衆未集故現瑞召之。有縁同見故遠衆
皆集供養勸請。雖有四章不出二事。第一第
三明能化事。第二第四辨所化事。就此四章
各開三別。合十二章經。初門三者。第一明十
劫坐道場未成正覺。第二諸天供養。第三過
十劫乃成佛也。初文明佛壽五百四十萬億
那由他劫者凡有三義。一者成上過去長遠。
佛壽已如此之長。況滅度後經爾所劫也。二
者將明十劫坐道場及後入定八萬四千劫。
故前須明佛壽長遠也。三者三周説法明乘
權乘實將竟。欲遠開壽量之義故明古佛壽
遠也。使後開釋迦壽遠不生驚疑。問何故十
劫坐道場。答適縁不同。如釋迦六年苦行彌
勒即出家日成道也。而言十劫不成佛者。此
欲待物縁熟在於十劫故此時方成也 又有
二益。未成道令其供養生物福也。成道竟受
請説法生物慧也。問菩提難得易得有何義
耶。答如大品數處明之。一者約有方便無方
便明其難易。無方便故爲難。有方便故爲易。
難易出兩縁耳。菩提實無難易。又世諦門明
菩提難得。第一義門菩提易得。又爲輕賤佛
道衆生故言菩提難得。爲怖畏生死長遠衆
生故言菩提易得也。問云何名道場。答道場
有二種。一者法身道場二者應身道場。法身
道場者。道謂三菩提果道也場謂萬行也。如
淨名經説由萬行故能成三菩提道。是故因
行爲果道之場也。應身道場者。摩竭提界元
吉樹下起道之處爲道場也。問若言因行爲
道場。何爲淨名經云一切智等爲道場耶。答
道場具通因果。一者即因能起道名爲道場。
如前説之。二者即果亦是道場。無上虚通故
稱爲道。即此妙道聖所履踐故稱爲場。今以
四句釋之。一者道而非場謂無上果道也。二
者場而非道謂菩提樹下起道之處也。三者
亦道亦場即如前説謂果道場也。四者非場
非道泯上三門歸于寂滅言忘慮絶也。時諸
梵天王下第二明諸天供養也。諸比丘下第
三明過十劫大通智勝成佛。但成佛有二種。
一法身成佛。如從初發心至等覺地後轉成
妙覺地佛。此是變易生死將傾故於三界外
法身成佛也。依攝大乘論三界外有四種生
死。三地以還名方便生死。四地至七地名因
縁生死。八地至十地名有有生死。金剛心一
刹那名無有生死。佛性論云。三地是世間地
宜名世諦。亦是福徳。福徳望智慧則福徳是
縁義名方便生死。四地至七地名出世間地
亦名眞諦。稱爲智慧。智慧是因名因縁生死。
論擧喩云。方便生死如無明生行。因縁生死
如行生識。故知無明爲方便而行正是因也。
有有生死者有生亦有死也。無有生死者但
有一刹那生後則轉成法身。法身成佛正是
離無有生死。應身成佛者凡有二種。一者依
大乘。十地行滿坐於道場。或有三界外淨土
中成佛。或三界内淨穢土中成佛。二者小乘
成佛定在三界内。倶舍論有二種釋。一云佛
於菩提樹下坐作不淨觀乃至次第證盡無生
智始出觀名爲成佛。二云於道樹下從四善
根次第入見修道三十四心成佛。大小乘成
佛異者。小乘從凡轉成聖。大乘從聖至聖。問
依小乘而説。佛是大利根人。無有坐道場佛
法不現前義。上云何佛法不現前耶。答今就
大乘方便住待縁三昧故言佛法不現前耳。
若就小乘釋迦六年苦行亦得稱爲佛法不現
前也。問六年苦行是坐道場以不。答非也。六
年苦行竟受乳糜已後始取草坐於道場方成
佛也。其佛未出家時下第二明十六王子請
轉法輪亦開三別。一與眷屬至於佛所。二到
已恭敬讃歎。三正請説法。問何故初列十六
王子不前標其祖轉輪聖王耶。答凡有二義。
一者十六王子有請轉大小二乘法輪之功故
前列之。二者十六王子又能覆講。今正明與
王子結縁故初列也。名曰智積者。平等大智
皆已積聚。故能請轉二輪及覆述妙法華經
也。皆捨所珍者。至佛所意必欲出家。故捨
小樂而求大樂也。諸母涕泣而隨送之者。愛
情未斷是故涕泣。道縁已會故而隨送之。到
已頭面禮足下第二次明敬歎。前長行身業
恭敬。次偈頌口業稱歎。自有歎而不敬敬而
不歎亦敬亦歎非敬非歎。今具二也。偈文爲
四。初一行半歎佛成道。次兩行歎坐道場。次
四偈明自慶。後半偈結歎。爾時十六王子下
第三請轉法輪。前長行次偈。偈文爲三。初
二行半正請説法。次一行半歎佛知機釋堪
請之徳。後半行正結請。而言百福者。一善有
五品心。謂下・中・上・上中・上上。十善合五十。
始有五十心終有五十故名百福也。佛告諸
比丘下第三明成道已後現於瑞相。所以現
瑞者。爲欲廣集有縁令受道法。又十劫坐道
場謂聖默然意業利物。今辨放光謂身業利
物。後受請説法謂口業利物。又成道已後具
三業利益。放光爲身業。動地爲意業。説法爲
口業。就文又三。初動地。二放光。又其國界下
第三明二瑞所至。所以放光者。表智炬將暉
故身光前曜。二者欲滅衆生障礙。三欲召集
有縁令知佛出世。所以動地者。後偈頌釋云。
爲覺悟群生靈動於一切。令衆生知有佛出
世也。別明二瑞所至者。前二章爲利益餘衆。
今的召集梵王也。爾時東方下第四明十方
梵天雲集請轉法輪。所以但明梵王請者。上
明十六王子爲近衆請。今列十方梵王明遠
衆請。略擧近遠。其中間例可知之。故後文云
諸梵來時見十六王子請及八部恭敬。故知
略擧近遠例中間也。又十六王子明人請。今
辨天請。以天人是受道器故。又十六王子明
内眷屬請。今明外眷屬請。就文亦三第一明
三方梵王來請。第二例於六方。第三別明上
方梵天來請。三方請即三段。一一方例有六
章。第一覩瑞生疑。第二諸梵謀議。第三尋光
至佛所。第四三業供養。第五請轉法輪。第六
如來默許。是時諸梵天王下第二文也。爾時
五百下第三文也。眞諦三藏云衣裓是衣箱
也。今謂衣前衿也。即時諸梵王下第四三業
供養。前長行明財供次説偈明法供。又前是
身業供養。後是口業供養。又前是供養後是
稱歎。長行爲二。初辨恭敬。即以天華下明供
養。初以華供養表欲行因也。次奉宮殿表欲
求果也。華供養中前供養佛謂正果也。次供
養菩提樹謂依果也。又前表人尊後明處重。
奉宮殿者。捨形之所栖欲求神之所宅。偈文
爲三。初兩行稱歎佛徳。次一行自序來意。後
一行請受供養也。爾時諸梵天王下第五請
轉法輪。前供養以祈福。今請説以求慧。又前
歎佛之福田。今歎佛爲施主。又前是自行今
請法是化他。爾時大通智勝下第六默許。問
涅槃時亦默而不許受供養。今亦默然。何以
知受請耶。答有人言佛顏有舒斂故知受不
受。有人言身光上下表之故有受不受。有人
言初成道時佛有唱號。默然者便是受請。涅
槃時默然者便不受請。餘二方如文。西南方
乃至下方第二段例餘六方。上方梵王説偈
稱歎中十行半偈開爲二。初八行半歎佛。次
兩行請受供養。初歎後請者。初歎明佛有勝
徳。故後請受供養。就初歎中初兩偈歎佛慈
悲徳。前偈歎大悲次偈歎大慈。於昔無量劫
下有六行半第二歎佛難値。初四行半明昔
不値佛。次兩行自慶今得値佛。初四行半中
爲二。初三行半明起愛衆生不値佛也。住於
邪見法一偈明起見衆生不値佛。問東南方
諸梵云一百八十劫空過無有佛。次南方梵
云過百三十劫今乃得一見。今此文云於昔
無量劫空過無有佛。何故三處不同耶。答尋
佛應世感見不同者。猶由衆生行有厚薄之
異故覩接致久近之差。一百三十劫上品人
也。一百八十劫中品人也。於昔無量劫下品
人也。略擧三品不同則略攝感應義。盡失樂
及樂想者。對境發愛爲樂。心取境故爲樂想。
又釋樂謂樂具。想即樂受。生死無有實樂故
稱爲樂想。爾行大通智勝下第二明近縁由。
以去覆講事近名近縁由。亦開爲四。初受請
説小乘法輪。第二十六王子請轉大乘法輪。
第三受請説法。第四説經竟入定。前一明説
小。後三辨説大。就此四章各開三段亦合十
二章經。初章三者第一明受請。第二明一會
説法。第三多會説法。初文前列十方梵天後
明十六王子者。前文從近至遠故自人及天。
今從天及人自遠至近。又遂文勢便接上天
衆故前列天後列人也。即時三轉下第二正
明説法。就文爲二。初明説法二時衆悟道。就
初又二。前説四諦次説十二縁。就説四諦爲
三。初表三轉十二行。次明餘人不能轉。後
正明三轉。言三轉者。一示轉謂是苦是集
是滅是道。二勸轉苦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
應修。三證轉苦我已知集我已斷滅我已證
道我已修。引佛爲證轉。復有一諦三轉。謂是
苦苦應知苦我已知。餘三亦爾。十二行者。若
用教爲法轉説此十二種教生衆生解。解行
於境故稱爲行。又佛如行而説而衆生如説
而行故云十二行。若以解爲法輪體一轉生
四行。謂眼智明覺。眼謂法忍。智謂法智。明謂
比忍。覺謂比智。一轉生四行故云十二也。問
一轉既生四行則生四法忍四法智四比忍四
比智。生行已足。後二轉更何所明。答成論師
云。初轉生聞慧。次轉生思慧。後轉生修慧。依
婆沙宗爲三根人故有三轉。初轉上根即悟
生於四行。乃至三轉下根人悟亦生四行。今
三根合論故有十二行。若廣開之便有四十
八法輪。初轉四行謂見道十六心。餘二轉各
爲十六合四十八也。又初轉生未知欲知根。
次轉生知根。後轉生知已根。又初轉生見道。
次轉生修道。後轉生無學道。依釋迦趣鹿苑
説法。天人但證初果。宜用前約三根人釋之。
若依大通智勝説法。皆悟羅漢。宜用三根三
道二義釋之。問依毘曇宗用何爲法輪體。答
雜心云。牟尼説見道疾故名法輪。謂見諦解
起具戒定慧。以三種戒爲輪轂。三種慧爲輪
輻。二種定爲輪輞。三種戒謂正語正業正命。
三種慧謂正見正思惟正精進。二種定謂正
定正念也。所言輪者謂輪轉義。觀欲界苦次
觀上界苦。次乃至觀欲界道次觀上界道。以
三界四諦上下輪轉故名爲輪。斷見諦惑爲
輪用。照四諦境爲輪行四方也。問毘曇見道
但有十五心。云何具十二行。答道比智是忍
家流類。印證見諦惑無。然非見道攝也。成實
見道唯一空行。亦無十二行。故數論二家釋
十二行於文爲難解也。別有經説十二因縁
爲十二行。若爾三轉目四諦十二行約十二
因縁兩事合説也。若沙門下第二明餘人不
能轉。智慧人有二分。出家爲沙門。在家爲婆
羅門。天有二分。欲天主爲魔。色天主爲梵。及
餘世間此天人以外稱爲餘也。問三乘人盡
得見諦道。何故言佛獨能轉餘不能耶。答二
乘人雖能入見諦道成無學。而無一切智。不
能善識機縁。不爲物情所信。故不能轉。又佛
能自轉能爲他轉。聲聞不能自轉故不爲他
轉。縁覺雖能自轉。而縁覺出世無他人成聖
故不能爲他轉。故涅槃云。縁覺説法不能令
人得燸法等。謂是苦下第三正明三轉。略擧
其一也。及廣説十二因縁下第二所以明
説十二因縁者有二種義。一者廣上四諦義。
廣苦集爲十二相生。廣滅道爲十二還滅。二
者時坐有二種根縁。一求聲聞二求縁覺。爲
求聲聞説四諦。爲求縁覺説十二因縁。故信
解品云密遣二人。即其事也。言無明者。一顯
通隱別故説無明。過去世中一切煩惱皆有
闇惑迷理之義。就此通義故説無明。二者無
明煩惱迷於本際集起生死。其力最強從強
爲名故説無明。無明有四。一迷理無明。所謂
迷於二諦之理。故地經云不知世諦第一義
諦故名無明。二發業無明。所謂三根三毒煩
惱。三根煩惱能發思業。三毒煩惱發身口業。
三覆業無明。謂造業已重於前境起貪瞋等。
復助前業令其増長。四潤生無明。若依成實
論。唯愛能潤餘但遠助。若據斯義。潤生即狹
唯在於愛。受生則廣通於餘結。地經亦然。故
彼經言。愛水爲潤。無明覆弊。我心漑灌。毘曇
云。潤生受生諸結皆能。但纒垢等能潤不能
受生。行者謂罪福不動三行。亦身口意三行
也。識支者凡有三種。一種子心識作行已後
受生之前所有心識。爲業煩惱所勳發故能
生後果識説爲識支。二者無明行中所有心
識亦是識支。三受生心識名爲識支。謂生時
一念之頃染汚識也。名色支者。四陰名名。
色陰名色。當於爾時四陰纔裁有其名未有
其用故稱名也。又釋名色兩字但目於色。謂
此是内色。受衆生名異外色也。又釋色當法
體爲目。心從能詮名字受稱。以心法隱昧故
以能詮之名目之。六入者生識處名入。色増
長名五入。名増長名意入也。觸支者觸對前
境故名爲觸。依毘曇解觸有五種。一増語觸。
謂意地觸數能發語言。二有對觸。五識中相
應之觸觸對現境故名有對。三者明觸謂無漏
觸。四無明觸謂諸煩惱相應之觸。五處中觸
所謂一切有漏之觸。所言受者。或總名一受。
或分爲二。謂身心兩受。五識相應爲身受。意
識相應爲心受。或三或五或六。六根生受。或
十八。六憂六喜六捨。此亦二。垢・淨。爲三十
六。三世論之合百八受。所言愛者。涅槃經云
染集一愛。爾時但有食愛未有欲愛故稱爲
一。所言取者。煩惱既重四方馳求故稱爲取。
毘曇四取具攝百八煩惱。欲界煩惱之中除
於戒見故名欲取。以縁外欲故名欲取。上二
界煩惱除於戒見縁於内生名我語取。此二
分上下界異故開二取。次三界四見名爲見
取。三界戒取名爲戒取。此二通三界論。鈍使
分二取利使分二取也。若依成論。身見一使
名我語取。實無我體但著我名故云我語。依
此身見起於邊見取著斷常。若見斷者即著
五欲名爲欲取。以無後世貪現樂故。若見常
者有利有鈍。若鈍根者則便持戒望後世樂
名爲戒取。若利根者説神是常苦樂不變即
無罪福故起邪見説爲見取。成實四取攝惑
不盡。所言有者。業能牽於三有故名爲有。又
含有未來果故爲有。現在世識名未來生。現
在名色以去四果名爲老死。十二縁義廣。今
略釋名也。説是法時下第二明悟道。欲顯説
教不虚故明得道也。不受一切法者。心無愛
著故名不受。有人言。空觀現前不受三有相
續故名不受。有人言。得道之人五根縁五塵
不起煩惱。不起煩惱故不造惡業。無惡業故
不受三惡果報。故名不受也。第二第三第四
説法時下第三明多會説法。然彌勒有三會
者度釋迦餘殘三根衆生也。於釋迦佛持五
戒人初會得道。受三歸人次會得道。一稱南
無佛人三會得道。復有獨與彌勒結縁。更爲
説法。不止局於三會。今四會説法類此可知。
就文亦二。初明説法次辨悟道。文處易知也。
爾時十六王子下第二請説大乘法輪。所以
請者凡有二義。一者見諸人皆成羅漢大機
欲熟故爲請説大乘。二者遠欲譏斥今日下
根聲聞。明我昔日爲汝諸人以請説法華。況
今成佛而不爲汝説大乘耶。自昔至今凡經
幾載説。猶故不解此爲極愚也。就此文亦三。
初爲請法故出家。二正請。三王眷屬亦隨出
家。皆以童子出家者。四歳已上稱爲童子。即
表菩薩修童眞行也。又幼而悟道則衆所歸
伏。出家者欲通化道俗。在家之人不得化出
家人。二者欲引導八萬億人令出家。沙彌此
云息惡行慈。謂息惡行慈。欲表菩薩爲物請
法有大慈也。前稱智積擧智慧門。今名沙彌
明功徳門也。作沙彌覆講者。明幼而早悟世
所希有。使物信之。如身子八歳登坐説法道
俗讃揚震名遐邇。倶白佛言下第二正請。聲
聞皆已成就有二義。一欲令其迴小入大。二
明已化小今須教大。爾時轉輪聖王下第三
王眷屬出家。以見王子捨於重位故亦隨出
家。爾時彼佛下第三明佛受請説大乘法。就
文亦三。第一正受請説法。第二明時衆感悟
不同。第三明説經時節。問彼佛受沙彌請即
應説法。何故過二萬劫然後説也。答一欲令
時衆生懃重心。如曇無竭過六年竟乃説波
若。二者例上十劫坐道場待於縁熟。今亦然
也。三者或可例同釋迦説小乘已後法華之
前明二種教。一者付財密化謂波若教。二者
諸方等經陶練小心。以此二門調伏其心。然
後始得令入佛慧。故下偈云説六波羅蜜及
諸神通事。即其證也。四者諸佛教法不同。或
初説三乘教後説一乘。即釋迦燈明是也。或
初説二乘後説一乘。即大通智勝是也。説是
經已第二明時衆感悟不同。此中有三根。上
根即十六沙彌。中根聲聞人。亦能信解。沙彌
前諷誦次信解者。夫欲覆講必具二義。一誦
持二得意。故具此二也。下根之流皆生疑惑
者有四種義。一者中根聲聞於佛有縁皆得
信解。其餘衆生於十六沙彌結重因縁故佛
不能度。覆講之事起自其人。二者欲明過去
世佛説法華時衆生有信不信。顯今現在有
三根人亦有悟不悟。三者欲勵今下根明過
去世佛説法華利根能信解鈍根生疑汝等比
丘應同利根云何乃同鈍根。四者明我之與
汝倶在彼會共聽法華。我以早悟汝今猶未
解。一何可傷也。佛説是經於八千劫者第三
明説經時節。以其文廣是故時長。所以下云
説是法華經如恒河沙偈也。説此經已下第
四明説經竟入定。就文亦三。第一正明入靜
室。住於下第二明住定。八萬四千下第三明
在定時節。所以入定者。欲令十六沙彌覆述
法華故也。但諸佛化儀不同。此經始末略有
三種。一者燈明佛説法華竟即便涅槃。此明
於佛結縁所應度者皆已度竟。二者今文明
於佛結縁度之有盡不盡。利根者度之已盡。
鈍根者未盡。須佛起定稱歎沙彌勸物親近。
故佛未得入滅也。三者釋迦佛説法華竟不
更再説。以應聞法華得了悟已竟故不更説
法華。仍別説涅槃。是時十六菩薩下第二正
明結縁。前縁由有二。一遠二近。今亦開二。初
明昔日結縁。次辨世世相値。二文各四合八
章經。初文四者。第一明知佛入定爲覆講縁
由也。第二正爲衆覆講。第三明時衆蒙益。第
四辨佛稱歎。各昇法座下第二文。夫白日潜
光即明月接耀。如來戢影故菩薩舒暉也。一
一皆度下第三明衆蒙益也。示教利喜者。智
度論五十四卷云。示者示其善惡也。教者教
捨惡從善也。利者。未得法味者心生退沒。爲
説涅槃勝果使修善因令其心見利益爲利
也。喜者。隨其所行而稱歎之令其歡喜。若樂
布施者即歎布施。以此四事莊嚴説法。今就
法華釋四事者。初示三乘是方便一乘是眞
實故名爲示。次令捨三入一故云教。次説三
乘果劣一乘果勝使修一乘因令其心見利益
爲利。觀其根縁或以法説門説一乘。或以譬
説門説或以宿世因縁説。隨其所樂應機説
法令生歡喜故言喜也。大通智勝佛下第四
明佛稱歎。以其説法會理稱機。今欲令時衆
信受故佛印歎也。汝等皆當數數親近者。以
與沙彌有縁故令親近。如十方佛勸常啼親
近法涌。佛告諸比丘下第二明結縁已後世
世相値。就文亦四。一明所化得益二辨能化
得益。第三結會古今。第四明未來相値也。初
文三句。一明沙彌常樂説法華。以法華明於
佛乘菩薩常求佛果故常樂説。又法華結會
始終具攝一切教。若説法華則攝一切教。一
一菩薩下明現在所得益縁也。世世所生下
第三句明後時得益也。問此中結縁後恒相
値。窮子何故父子相失不相値也。答有人言。
此中明世世相値者。據大期一劫二劫。恒得
相値窮子不相見。細論一世兩世不相見耳。
今謂與沙彌結縁有三品人。一者上品如此
中説。得値多佛與師倶生。過去即悟也。二者
中品人如下文説。于今有住聲聞地者。過去
不悟法華。現在値釋迦聞一乘方悟。則窮子
是也。三者下根如後文説未來世弟子。現在
不事法師。未來隨聞故始得悟。以有三根就
三世得悟不同。是故今文與窮子不相違也。
于今不盡者。一者過去善根未盡。二者値多
佛猶自未盡也。諸比丘下第二明能化得益。
所以明能化得益者。爲撃下根人也。明我聞
法華遂進成佛。汝聞法華云何乃退作聲聞。
一何可愍耶。諸比丘我等下第三明結會古
今。就文有三。初牒上根人。此諸衆生于今有
住聲聞地者第二句明過去中根人也。是諸
人等應以是法漸入佛道者釋上常教化無上
菩提也。疑者云既常教化無上菩提。何故説
聲聞法。又昔爲沙彌時尚教大道。今云何乃
説小乘。是故釋云。説聲聞法漸令入佛道。以
佛慧微妙不可頓入故也。當知説小是漸説
大乘。又昔有大機是故説大。但爲退大取
小是故今説於小。爾時所化下第三句正會
古今也。我滅度後下第四段明未來相値即
出下根人也。此是佛滅度後修道成阿羅漢。
此人命終生於淨土。釋迦於淨土中作佛更
有異名。爲此人説法華經方乃得悟。所以説
此事者。明無有畢竟永住二乘。會須聞法華
後當成佛。勵下根人令及時信受。問三根相
貎云何。答上根一聞法華世世與師相値。復
値四萬億佛早悟一乘。中根人退大取小値
釋迦於靈山之會。下根人亦退大取小不面
値釋迦亦不聞法華。於未來方値佛聞法華
方得了悟也。問何故言更有異名。答。釋迦是
穢土佛名。今於淨土化物故更有異名。諸比
丘若如來下第二大段明現在相値更爲説
法。又開爲四。一法二譬三合四擧譬帖合。法
説爲二。初明説大次辨説小。若依上來次
第。前明説小後明説大。今但遠尋往昔曾禀
大化故今還説大法。中間廢忘習於小乘故
次明小。後譬説中義亦同然。又諸佛説法有
二。一從實起權二攝權歸實。上來多明攝權
歸實。今欲辨從實起權也。説大中有二。一知
機二説教。知機中五句。第一明説法之時。入
大涅槃謂聞涅槃機熟。今是一乘縁熟謂將
涅槃時也。故信解品云臨欲終時而命其子。
衆又清淨者。以四教調柔其心故得清淨。用
人天及二乘教調伏其心故無復凡夫煩惱。
以付財密化及陶練小心令二乘煩惱漸得消
除。既離凡聖二惑故言衆又清淨也。信解堅
固者。上辨無障今明有堪受之機。謂大信大
解可得聞經也。大信是鈍根大解是利根。又
大信爲初大解爲後。此二不退稱爲堅固也。
了達空法者。前已聞波若等大乘畢竟空法
開悟大心。若不聞畢竟空無所得法者。聞説
一有三無則墮二見也。深入禪定者。未必是
深入八禪。如大品云。一心向佛道無復凡夫
二乘有所得動散。是故名爲定也。便集諸菩
薩下第二正説。初句即是序説。爲説此經明
正説也。正説雖多不出無二有一也。比丘當
知下第二明説小。所以説少者。既無有二乘
唯一佛乘。而昔説二者。爲知衆生不堪聞大
但欲樂小故爲説小。文有三句。初知機。爲是
等故明正説。是人若聞辨得益。知機中云。如
來方便者爲釋疑故來。疑者云。若無二乘何
故昔説有二涅槃。是故釋云。如來有權巧之
智。隨機而作故説有二也。是人若聞即便信
受者。既稱機而説便信受得益也。譬如五百
由旬下第二譬説。凡有九句。少第九聞一乘
得益。開爲三章。第一初説大乘譬。第二中途
説小譬。第三後還説大譬。所以開此三者有
三種義。一者譬上二世始終有於三事。十六
沙彌初爲説大。二者中間退失大乘爲説小
法。謂釋迦初趣鹿苑竟靈山之前也。三者廢
小説大謂法華會也。二世始終唯此三事故
立三章也。二者三世諸佛有三種法輪。一者
根本法輪謂一乘教也。二支末法輪於一説
三。三收末歸本謂攝三歸一。爲顯三輪故立
三譬。三者上譬喩品破本乘聲聞初小後大
故開六譬。今爲退大證小聲聞故初明説大
次明於小後攝小歸大。初文二句。一所度惡
道譬。二欲度之人譬。三導師將導譬也。五百
由旬者所度惡道也。有人言五百者喩五道
生死也。今謂不然。豈免三塗三百名爲二乘。
又二乘已免五道。應已度五百。有人言有四
種生死。一流來生死。二變易生死。三中間生
死。四分段生死。度三百免分段生死。度四百
免七地二國中間生死。度五百免八地以上
變易生死。有人言三界爲三百。七住二乘爲
一百。八住以上復爲一百。今謂義並不然。玄
中具釋。今正取三界爲三百。二乘爲二百。所
以作此釋者有義有文。言有義者。今正化二
乘人令趣佛道。昔已度三界。未度二乘地。猶
在惡道。豈住惡道之内爲涅槃也。宜應捨之
則必到佛道。問若度三界二乘地。云何得到
佛道也。答有二種到。一者因到二者果到。言
因到者如涅槃云。須陀洹人八萬劫到。乃至
辟支佛人十千劫到。謂到菩提心。即十住位
成種性人也。至此位時免凡夫位及退爲二
乘。必到佛道故名爲到。二者三界爲分段生
死。二乘之人居變易生死。度此五處免二種
生死得大涅槃。謂到果也。問何故得知有二
種到。答後偈文云。今爲汝説實。汝所得非滅。
爲佛一切智當發大精進。此因到也。汝證一
切智乃是眞實滅。謂果到也言文證者。智度
論釋聞持品云。度四百由旬即知去城邑不
遠。龍樹釋云。三百譬三界。四百譬二乘。但大
品合二乘爲一百。此經開爲二百。開合不同
義無異也。又大品未廢二乘此經始廢。以此
爲異。倶是惡道兩教不殊。又此經合譬中自
明三界爲三百二乘爲二百。諸經義師不觀
文意而横有異釋也。嶮難惡道者明度意也。
三界二乘度之即難故稱嶮難。智度論云。菩
薩退有二事。一貪三界及樂二乘也。惡道者
三界於二乘爲惡道。二乘復是菩薩之惡道。
故涅槃云。求二乘者名爲不善。故此五處皆
名惡道。又三界愛爲其本。二乘見爲其本。愛
見皆是惡也。又三百是凡夫有見。二百是二
乘空見。諸見皆是惡也。又凡夫外道謂三界
爲涅槃。既是癡迷顛倒。二乘謂變易生死爲
涅槃。亦是癡迷顛倒。以倶謂生死爲涅槃。並
是無常而計常故稱惡也。曠絶無人者五百
玄遠故稱曠絶 諸佛菩薩之所不住故云無
人。怖畏之處者。學大乘人深畏此五處。三界
無安猶如火宅。衆苦充滿甚可怖畏。涅槃云。
今我怖畏二乘道果。如惜命者怖畏捨身。智
度論有怨家樹上來譬。即其事也。若有多衆
第二永度之人也。即沙彌所化徒衆是也。上
云無有智人。今明欲度人多。故云衆多也。欲
過此道至珍寶處者。菩薩發心凡有二意。一
欲度凡夫二乘地。二欲求無上菩提也。有一
導師下第三明將導師譬。即上十六沙彌及
釋迦也。道既無二故體道之人亦一。又善知
道通塞之相一人而已故云一也。有導示邪
正之能故名導師。聰慧明達者。智在耳曰聰
慧。智在眼爲明達。略歎二事也。又聰慧譬種
智。明達譬三達。種智横照萬法。三達竪鑒三
世也。善知嶮道通塞之相者。知大機發堪可
度之名通。不堪度之名塞。又知得理爲通。乖
理爲塞。此明導師内智也。將導衆人欲過此
難者歎外化能也。指期佛道遠超二生死。是
欲過此難也。所將人衆中路懈退第二中途
説小譬亦有三句。一知小機發譬。二説小教
譬。三禀教得益譬。小機發有二。初明小機發。
次明佛智照。小機發有三句。一標欲退二釋
欲退三結欲退。今是初也。中路者。初發大心
欲出離生死。遠求佛道欲離小行。而大解未
成於此中間而退也。若譬上過去世事者。自
昔化已後訖至今化之前。二楹之間廢忘大
心退失大行。亦得是未成佛道中間名爲中
路也。白導師言者。既其退大則有小機以扣
於佛爲佛慧所照。謂白師之義也。我等疲極
而復怖畏不能復進前路猶遠者。上標懈退
也。今釋懈退也。夫退有三事。一者疲極故退。
喩習大乘觀解微弱未有力勢不能進至佛
道。二怖畏故退。譬生死中多諸患難。三路遠
故退。譬佛道三僧祇劫然後乃階過小之外。
一行不堪修習故言不能復進也。今欲退還
者此第三句結退也。退有二事。一退爲凡夫。
二退爲二乘。今欲退還生死故名退也。亦得
發始即不求佛故止而不進名爲退還。問曰
此即是退。何故言欲退也。答此明根性不定。
一者可退爲凡夫。二者可住爲二乘。三者可
進爲菩薩。以不定故所以標欲也。導師多諸
方便第二明照機亦有三句。一歎能化有知
機之徳。二明叙所化之過。三釋所化之過。多
諸方便者。前有引向大之能。今復解趣小巧。
故云多也。又縱之而退。或逼之而進。或令永
住二乘。悉非善巧。今不令退爲凡夫。復不逼
進求佛。能於中路權説小乘終悟大道故云
多方便也。而作是念下第二叙所化之過。云
何捨大珍寶下第三句釋所化過。棄於佛樂
名捨大珍寶。樂生死苦名而欲退還。擧此二
事釋上可愍義也。多諸方便歎導師智慧。可
愍以下嘆導師慈悲。作是念已下第二明設
小教凡有三句。初正設教二誡三勸。二乘利
鈍雖異。同斷三界煩惱在分段之外故言過
三百也。非實究竟而言究竟故名爲化。斷惑
義同證無爲不異所以稱一。防生死患難故
稱爲城也。告衆人言汝等勿懼莫得退還第
二誡也。勿懼者不須深懼老病死也。莫得退
還者莫樂生死五欲也。今此大城可於中止
者第三勸也。累盡涅槃比天人之樂故名爲
大。二種涅槃是息駕之處名可於中止也。隨
意所作者。結累既盡心得自在。若入是城快
得安穩者。若證此涅槃離生死危苦也。有人
言煩惱既盡隨意自在即有餘涅槃也。若入是
城快得安穩。因果兩患危苦都亡即無餘涅
槃也。若能前至寶所亦可得去者。有人言佛
果譬寶所。聲聞人若能發菩提心求佛智慧
亦可得去。如大品云若能發心我亦隨喜。若
就理中釋者。此句顯化城意。説二乘教本令
得佛。譬如暫息脚欲令進路。昔不得顯於斯
意故假設此言。明雖暫證小乘終歸大道。若
就昔教明者。如云六十劫修得聲聞百劫修
證於縁覺。此二同證無餘。喩可於中止。今譬
菩薩三阿僧祇劫修行趣佛。故云若能前至
寶所亦可得去也。是時疲極之衆心大歡喜
下第三禀教得益也。就文三別。一信受二修
行三證涅槃。説教稱機故稱歡喜。歎未曾有
者。二種涅槃是出世之法世間所無名未曾
有。我等今者免斯惡道謂離生死苦也。快得
安穩者得涅槃樂也。至此已來皆是初聞佛
教生信受也。於是衆人前入化城第二辨修
行求涅槃也。生已度想生安穩想者。第三句
證涅槃果也。出三界生死名生已度想。證無
餘涅槃生安穩想。又得有餘名已度想。入無
餘名安穩想。又得盡智名已度想。得無生智
名安穩想。實非究竟謂是究竟故稱爲想。問
無學乃可生已度想。凡夫學人亦得起此想
不。答凡夫學人乃未出三界。亦謂二乘涅槃
是究竟法。故亦得起此想也。爾時導師下第
三後還説大譬。就文爲二。初知機二説教。免
退爲凡夫住小涅槃稱爲止也。望進求佛道
爲暫息脚之義故云息也。無復疲惓者。以小
乘法調柔其心除麁煩惱心用稍強堪聞大乘
也。即滅化城者第二説教也。廢三乘究竟之
教稱爲滅也。又會三爲一無復三名亦是滅
也。語衆人言汝等去來者。勸聲聞人修行求
佛也。寶所在近者釋上勸進之意。前路既近
宜應去也。已度三百今唯二百故云近也。向
者大城我所化作者。於一佛乘分別説三也。
爲止息者釋説三之意。有止有息如前二義
也。諸比丘下第三合譬。合三譬即爲三別。
上初譬有三句。一所度惡道。二求度之人。三
明將導。今正合第三兼餘二義。知諸生死合
上所度惡導。應去應度合上善知通塞之相
兼求度之人也。若衆生下合上第二中道説
小譬。上有三。一機發二説教三得益。今具合
之。上機發有二。初明機發二照機。今具合也。
則不欲見佛不欲親近合上中路懈退乃至我
等疲極。便作是念佛道長遠合上前路猶遠
也。久受懃苦乃可得成合上而復怖畏。佛知
是心怯弱下劣合上第二佛照機也。以方便
力下合第二正説教也。説二涅槃者合上化
作一城也。問上云一城。今云何言二涅槃也。
答有人言上明同斷三界惑故言一。今據餘
無餘故言二。有人言大涅槃爲第一。今是中
路涅槃稱爲第二故名爲二。如勝鬘經云。涅
槃有二種。一無餘在佛。二有餘在二乘。今謂
二釋悉非。此文但以二乘人所證爲二涅槃
耳。如下偈云唯有一佛乘息處故説二也。問
上何故云一今稱二也。答二乘之人有同義
異義。上取同出三界同證無爲故言一。今約
人利鈍不同故復明二。又欲明五百由旬義。
開三界爲三百。二乘涅槃復爲二百。欲令度
二乘地故説爲二也。若衆生住於二地合第
三後還説大譬。上文有二。一知機二説教。今
具合之。初文即是合後知機。兼合前第三得
益義也。又稱住於二地者。上合度三百由旬。
竟。今餘有二百故稱二地。此文分明以三界
爲三百以二地爲二百。舊經師不熟審其文
故有諸異釋也。如來爾時下合第二正説教
也。初合即滅化城。汝所住地近於佛慧合上
汝等去來寶處在近。當觀察籌量所得涅槃
非眞實也。合上向者大城我所化作。然二乘
有近佛慧遠佛慧義。自謂所得涅槃爲極不
受大乘。故經言高原陸地不生蓮華五無間
罪猶能發意。此即二乘人遠佛慧不及凡夫
也。今言近者。以二乘斷麁煩惱勝於凡夫故
言近也。如彼導師下第四擧譬怗合也。四十
九行半偈頌長行。長行本有二。初説過去結
縁。二現在更爲説法。今還頌此二也。説過去
世事又二。初結縁縁由二正結縁。今還頌此
二也。縁由中有二。初遠縁由二近縁由。今還
頌此二也。初中有四。第一大通智勝成佛。二
十六王子請轉法輪。三大通智勝現瑞。四十
方梵王請説法。今具頌此四也。初本有三。初
明未成佛。二明諸天供養。三明成道。今具頌
之。初一行頌第一也。次兩行頌第二。次一行
頌第三。彼佛十六子下第二請轉法輪。長行
本有三。初十六王子爲請法故至佛所。二
至佛所故恭敬稱歎。三請説法。今具頌之。初
一行頌第一。一句頌第二。而請轉法輪下三
句頌第三。世尊甚難値下頌第三現瑞。上有
三。一地動二放光三二瑞所至。今一行但頌
第一。東方諸世界下頌第四十方梵天集。上
有三。初明三方梵衆。二例餘六方。三明上方。
今開爲二。初三行頌一方。次兩行例九方。上
一一方有六。今但頌五略不頌謀議也。又諸
梵見此相一句含於謀議故具頌六也。無量
慧世尊下頌上第二結縁近縁由。上有四。一
受請説小法。二十六王子請説大。三受請説
大。四説經竟入定。今具頌之。上受請説小中
爲三。初正受請。二明一會説法。三明多會説
法。今具頌之。半行頌第一。兩行半頌第二。六
百萬億姟者。長行明六百萬億那由他。今云
姟是此間數代彼那由他也。第二説法時下
兩行頌多會説法。時十六王子頌第二請説
大法。上有三。一爲請故出家。半行頌之。二正
請。一行半頌之。略不頌第三王眷屬。佛知童
子心頌第三受請説大法。上有三。一説教二
感悟不同三明説經時節。今兩行半但頌第
一。彼佛説經已頌説經竟入定。上有三。一明
入定。半行頌之。次明住定。一句頌之。三明住
定時節。亦一句頌之。是諸沙彌等第二頌正
結縁。上有二。初明一世結縁。二明世世相値。
今具頌之。初章有四。一知佛禪未出。今半行
頌之。二正爲説教。一行半頌之。三明時衆得
益。一行頌之。略不頌第四佛從定起稱歎也。
彼佛滅度後頌第二世世相値。長行有四。第
一歎所化得益。一行頌之。二明能化成佛。一
行頌之。三明結會古今。一行頌之。略不頌第
四未來相値。我在十六數下頌第二大段現
在説法。長行有四。一法二譬三合四怗。今具
頌之。初兩行頌第一。上文有二。初説大次説
小。今但頌大。譬如嶮惡道下頌第二譬説。上
有三。一初説大乘譬。二中途説小譬。三後還
説大譬。今具頌之。上初譬有三。一所度惡道。
二求度之人。三導師將導。今具頌之。多毒獸
者。有愛見煩惱能害法身慧命爲毒獸也。無
水草者。無大乘無漏定慧以自資也。無數千
萬衆頌第二欲度之人也。時有一導師頌第
三將導也。衆人皆疲倦下頌第二中途説小
譬。上有三。一知機二説教三得益。今具頌之。
上知機有二。初小機發。一行頌之。次照機。一
行頌之。尋時思方便下頌第二正説教。上有
三。一説教二誡三勸。今具頌之。城郭者。城者
別譬二涅槃。郭是城外郭邑。通譬無學果位
諸功徳也。莊嚴諸舍宅者。舍宅薗林皆在郭
内。別譬果地諸餘功徳。有漏五陰既名生死
舍宅。無漏五陰聖人所栖爲舍宅也。周匝有
薗林者。淨名經以總持爲薗。小乘亦隨分有
也。阿含經中慈悲喜捨以爲四薗。無漏諸行
稱之爲林也。渠流及浴池者。九次第定更相
灌注稱爲渠流。八解脱名爲浴池。阿含經以
四禪爲四池。一有覺有觀池。二無覺無觀池。
三護念清淨池。四名無苦無樂池。重門高樓
閣者。三三昧名曰重門。盡無生智稱高樓閣。
又諸禪中有勳禪練禪。皆是禪之極名高樓
閣。男女皆充滿者。定慧爲男女。亦得慈悲心
爲女善心誠實爲男。聲聞隨分有也。即作是
化已半行頌第二誡門。次半行頌第三勸也。
諸人既入城一行頌第三得益。導師知息已
頌第三後還説大譬。上有二。一知機。初句頌
之。二説教。兩行一句頌之。我亦復如是下頌
第三合譬。上有三。初説大乘譬。第二中途説
小乘譬。第三後還説大乘譬。今具頌之。初半
行頌第一初説大乘譬。見諸求道者合第二
中途説小譬。上文有三。一知機二説教三得
益。初行頌第一。次行頌第二。既知到涅槃
頌第三後還説大譬。上有二。一知機二説教。
半行頌第一即兼頌上第三得益。三行半頌
第二。諸佛之導師一行頌第四擧譬怗合也
法華義疏卷第八
  時永仁甲午黄鐘中旬緇素男女合力運功
雕□當文頌行普率願上報四恩下施三有

 都幹縁沙門 素慶 謹誌 



法華義疏卷第九
 胡吉藏撰 
  五百弟子授記品第八
宿世因縁説中有二段。第一正爲説法。此文
已竟。今是第二次爲授記。以聞法悟解行與
佛應故授佛記。文凡有二。初授五百弟子
記爲一品。次授學無學人記爲一品。所以開
二品者。上授記品標其總名。今欲異上故以
人別品。故總別兩題立名相避也。所以約人
分二品者凡有十義五雙。一者五百弟子願
行是同。現在同時得記。未來相繼成佛。後學
無學人願行亦同。現在同時得記。未來一時
成佛。爲此因縁故開二品。二者即欲以此二
義攝授記義周。夫論授記不出二種。一者前
後相繼成佛。二者一時成佛也。三者前五百
人謂高名顯徳衆。後二千人藏名密行衆。以
部類顯密不同故開爲兩品。四者即欲以顯
密二人攝授記義盡。五者前五百人同是無
學位。後二千人是學無學位。以部類不同故
分二品。六者即欲以此二義攝授記義周。七
者前五百人同有領解。後學無學人同無領
解。以部類不同故分兩品。八者即欲以此二
義攝授記義周。九者前五百人亦有發迹亦
無發迹。如滿願則發迹餘人不發迹。故爲一
類。後學無學人亦有發迹亦無發迹。如阿難
羅雲則發迹餘無發迹。復爲一類。所以分爲
兩品。十者即以有發迹無發迹攝授記義周
也。問此品實授千二百人記。何故題五百也。
答五百即千二百數。所以別題者凡有四義。
一者佛在世時有高名顯威徳五百羅漢常隨
侍佛故偏題之。二者此五百人願行是同現
在倶時得記未來相繼成佛。三者此五百人
同有自能領解説繋珠之功故偏擧之。四者
佛初成道前度五人次度迦葉師徒即成五
百。今從初立名故偏擧也。品開爲二。一者別
授滿願記。二者總授餘聲聞記。別授滿願記
者。滿願有發迹餘人無發迹。滿願無自能領
解餘人有自能領解。以部類不同故開二段
也。問發迹何故無自叙領解。不發迹有自能
領解。答夫論領解。必是昔迷今悟。既其發迹
則昔不實迷今非眞悟。故發迹之人不自能
領解。不發迹人既實昔迷今悟故有自領解。
問上中二人皆無發迹。何故至下根人有發
迹耶。答可具五義。一者文互有隱顯。若並發
迹則無實悟之人。若不並發迹則隱菩薩徳。
是以經文出沒不同。二者下根發迹則顯菩
薩不可思議。現爲聲聞已是隱徳。於聲聞中
復爲下根。是故名爲不可思議。三者示作聲
聞本爲化物。今三根皆悟則化物事畢方得
發迹。上章化事未周故不明發迹也。四者下
根人尚發迹。中上根豈是實行耶。故攝大乘
論云。舍利弗等皆是化人。故有經云。須菩提
者是東方世界青龍陀佛。則知皆是權行人
也。五者顯示菩薩有發迹不發迹二種方便
也。問發迹有何利益。答開一爲三凡有二種。
一者開一法爲三法。二者開一人爲三人。上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64 565 566 567 568 569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