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華文句記 (No. 1719_ 湛然述 ) in Vol. 34

[First] [Prev+100] [Prev]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法華文句記卷一
 唐天台沙門湛然述 
次示本迹者爲二。先法次譬。初法爲五。先
指本因所禀。次但佛下指本果所説。三中間
行化四今日所説。五未來所説。自從本因所
禀莫非眞實三段雖倶眞實本不可多。
故下三文咸同一本因果眞實三段教相。此中
正簡久本眞實。是故云也。然以本因所禀亦
是彼佛迹説恐無窮。故但在今佛因果爲
本據理非不禀餘佛化。因縁約教既指今
佛。故明本迹。且廢於他故指今經壽量爲
釋迦本。不得更指前佛所説。前佛復有前
佛。故云無窮。唯指一佛則無斯過。降玆一
本餘皆是迹。問。恐墮無窮唯論釋迦。今欲
論諸佛展轉禀教。終有一佛在初無教。無
教爲本有何無窮。若許有窮墮無因過
答。拂迹求本本求所説。以獲實利。縱有最
初不同今初。何益行解耶。問。若許有最
初無教。何須禀今佛之教。答。無教之時則内
熏自悟。有教之日何得守迷。如百迷盲倶
不知路。一迷先達以教餘迷。餘迷守愚不
受先教。誰之過歟。且驗釋迦一化得益難
思況復爾前益難稱紀。寧不禀教。然終成
無益之論。不可以此爲窮。以無益於禀
教者。故又十方世界亦有嗅香覺觸瞪視而
得悟者。豈以聲教求其初耶。師子奮迅未
來永永者。奮迅具二義。左右如現前却。如
未故下疏文云釋此句者。應具二解即現
未也。今存後解故云未來。前存前解故云
現在。譬大樹者。總譬前三節爲拂遊中本
迹故也。言云云者。以易解故不復合喩。
次示觀心相者。先總次別。總中有二重。一
約修行。二約法門。行謂所行法即所用。行
必先戒次定後慧。用必先以慧擇後方定戒。
定爲戒本故戒復居後。又觀心者。如玄文
中。或約行相。或約法門。或從觀境。故銷文
例之。亦對三分。義當觀心。次別意者。三分
各三。初戒三者方便如序。白四如正結竟
如流通。言前方便者。單白已前皆方便也。
定三分者。二十五方便爲序。入觀坐儀爲正。
行住歴縁爲流通。亦可以習學爲序。自行
爲正。教他爲流通。餘二悉爾。次更約善
入出住等。此依經列。若從三分則入序住
正出爲流通。慧三亦爾。從文從義次第不
同。三分應云空序中正假爲流通。言而退
者。經末但云而去。去秖是退。但準望等者。
盡令用四其辭則難。但令不失旨。如共
轍鹹會鹹字恐誤。秖應單作。或恐如流入
海一同鹹味文體語倒。故知不必皆用四
意。又觀心一文除安樂行中修攝其心等餘
皆義立。又本門雖本但壽量一文。正明本迹
餘亦義立。又前迹門準部有故。是故義立。後
本門中除壽量已。理合有故是故義立。又
觀心文序及流通準望正宗理須義立。於
正宗中唯安樂行理定須故餘皆義立。迹門
正説既云開會。若迷觀境開權顯實。及本
門中増念佛觀増道損生。及流通中隨喜不
輕三昧所依諸行所託。一切不成以觀心名
通於觀等中間三即結縁。當機通用觀故。
影響發起化功。若成成分證觀。所以觀心一
文人謂最寛。於理甚要。況今大師且爲成
於初心學者。始從如是以至而去。覩異文
識一觀亦識昔經文同觀異及文觀倶異。亦
識當教文觀倶同兼等開等準例可識。是故
必須觀心以釋。又因縁釋隨其義勢。須分
今昔。先釋序中先對辨通別。次正釋通序。
初文又二。先分二文。次正辨異中云通序
通諸教者。亦可云通序通諸部別序別一
部。亦可云通序通諸經別序別一教。今經
部教唯在一教。故且以教對經言之。又通
序名通而體別別序事別而義通。義通故通
有別序。體別故別在今經。故知今經通別倶
別別在佛乘。以如是等不關諸經。方可得
名正家之序。正名序家之正。故一家相承三
段可識故釋如是竟一部炳然。不然豈有送
客之序而敍遊山。禪祖碑文而譚律頌。故須
摩頂至足皆是一身。豈以通途之言能消通
別二序。若不異者發起徒施。於中先標離
合。云或五六七者。五者如文。合佛及處。六
則離佛及處。七則離我與聞。初通序元起
由阿泥樓逗。令阿難問佛。具如止觀第六
記。次略解五義。謂法體等者。略釋意顯故
先明之。下廣釋中縱有兼釋。但旁通耳。初
云所聞之法體者。下文四釋雖通指一部。
別在正宗流通。亦可兼於別序。則懷疑答
問及無量義。通名聞故。雨華動地從所表
説。通皆表聞。故始末一經爲所聞體。云聞
持和合等者。因縁會也。通論五義無非因
縁。如前通辨四意中説。又下總結五義云
皆因縁也。今且從別約時義強。獨標和合。
聞持之言唯在阿難。和合之語義通兩向。由
機會故聞持和合。次第相生者。且約一往。
若聞如是等及化主居初。亦可通用。次又
如是下廣釋。先釋如是。初因縁中世界即是
歡喜。故云不諍。諸佛皆然未足別顯。若約
今經先施次開。方名不諍。事在約教故今
未論。今引諸佛以異顯同。亦世界義。擧
時方者。如是可信良有時方。即説如是得
益時處。方則崛山猶通於昔。時顯別味令
處非通。即生實信。方是今經爲人悉也。阿
漚者。阿無漚有。一切外經以二字爲首。以
其所計此二爲本。部内所明不出所計。故
立如是對破外人不如不是故。準下約教
外典全無。故云破惡。百論云。外曰。汝指何
爲善法耶。内曰惡止善作。外曰。汝經有過
初不吉故。我經不爾。初後皆吉。内曰。凡一
切法有於三種。謂自他共。以汝吉法無自
等故。故我先破有無自生及他共等。故計
有無爲自他等。名之爲惡。故我經先止。若
爾。中論具破四句。彼何不破自然。答。計自
然者有無中攝。亦有自然有無不攝。且從
一途故中論云。從因縁生尚不可。況無因
縁。自然易破故但況之。但四計義通。若唯
破外尚未離小。安會今經。且引論文成
破惡義。若依今經尚破兼帶之惡。何獨外
耶。第一義中且通指道邊。未分深淺。故知
凡四悉文。非不己破諸教淺深。意在且明
歡喜等四。故更須教分判異同。又釋序中
前之三悉多分約事。第一義中或已入實。或
且通方。又前三悉望圓實邊。名之爲事。於
前三教或亦在理。若正宗中咸隨本文。此
四悉檀文在大論。初明説經縁起中。總有
二十三。復次於中先問。有何因縁而説是
經。答中云第一義故。乃別指衍門爲第一
義。因即釋出前之三悉。且指三藏論云。四
悉檀攝八萬四千法藏。故今通用。具如玄文
以開十門。又淨名前玄總有十卷。因爲晋
王著淨名疏。別製略玄。乃離前玄分爲三
部。別立題目。謂四教六卷。四悉兩卷。三觀兩
卷。彼兩卷中文甚委悉。言甚廣者。一須大師
所説。二謂所攝意多。況今經如是。須歴八
教以明四悉。方顯今經唯一如是第一義悉。
故云甚廣。又諸家異釋動即三四紙來。多在
因縁而第一義尚少。況復約教本迹等耶。約
教中初經稱者。在付法藏中。此付法藏亦名
付法藏經。於中爲三。初通解。次別責。三且
依下正釋。初文又四。初通擧三世佛經爲
本。次引昔佛八教。三引今佛教同。四擧今
經表異。初三世者。先擧過現例當。正用
過未例現。或正引過以準今。故指先佛八
教。言八教者。將藏等四入頓等四。則四味
中如是各異。況頓漸中祕密不定。四教通塞
一一不同。先了不同如是不一。方識法華
如是不異。施及開廢準例可知。一切諸佛
垂於五濁。無不皆然故云亦爾。餘如玄
文。次諸經下擧今經表異者。又二。先法次
喩。法華超乎一期教表。若將今教以對昔
教教既差別部又不同。兼但對帶權實遠近
具知進否方曉今經。如是既然他皆準此。
安得以諸師一匙。而開於八教衆戸。攅於
古師衆釋不出因縁一意。故云一匙。況一
兩師寧開八教。況約教等三信古今冥寞。又
佛阿難下立法別責。又四。初立法通者。若二
文不異爲如。二如下所詮爲是。八教皆然。
次今阿難下擧今經阿難以責。今經於八
爲屬何耶。若非超八之如是。安爲此經
之所聞。三不可以下結責。故云不可以漸
等。略擧漸偏。理須具明祕密不定。及簡
頓部。諸師既不知八教異今。故二文傳
詮不如不是。四傳詮下結過。此義等者。
勸勉也。若得今意不勞再詳。其理自審。三
且依下正釋。又三。初約漸教者。避繁文故
寄漸明四。次若頓下釋頓等三。三敷八教
下結責古師。初文又二。初約傳詮相對以
釋。次若動下直約所詮觀諦以釋。於所聞
時具能所故。亦是以理結略前釋。是故四
釋皆以如爲名。又前以文契理名之曰如。
乃指所詮稱文爲是。此以智如境爲如。如
通二眞。故前兩教俗對偏眞。後之兩教俗
對中眞。兩文各二隨義消之。故前約傳詮
一一文中。皆約諦與文字。故能詮既同。驗
知所詮理當。故所傳所詮皆所聞體。故初二
教皆以文字爲俗。所詮爲眞但有即不即
異。乃辨二教傳詮不同。後二教皆以能詮
對所詮三諦以説。亦即不即異。以四例四
亦應可見。若不爾者。豈以阿難傳佛無詮
之教。故彼文理相稱之法。是我所傳。故下方
云聞等也。言云云者。應更以是對向四
文。及以漸中具教多少。準前可知。次頓等
三者。言頓與圓同。且從少分。以彼兼別今
且從勝。故云圓同。應更云頓中別教與漸
中別同。不云漸教有同異者。漸既離四。
擧圓即攝諸部中圓。三教即是諸部中異。故
但更對餘之三教。不定中云更互者。並約
漸頓四教説之。深淺相望故云前後。祕密
不傳者。降佛已還非所述故。尚非阿難能
受。豈弘教者所量。又阿難非不傳祕。赴機
之密非所傳耳。故祕密所用全是顯教。是
故傳祕秖名傳顯。三敷八教下結責者。華
嚴云。張佛教網亘法界海。漉天人魚。置涅
槃岸。故知佛教不出於八。所詮無外故云
法界。教網既亘於法界。涅槃必遍於偏圓。
岸唯果地一如。教必權實本迹。天人機具衆
教。漉至究竟涅槃。故諸師偏釋不可獨張。
比竊讀者。尚云天台唯藏等四。一何昧哉。一
何昧哉。是故須知消經方軌。頓等是此宗判
教之大綱。藏等是一家釋義之綱目。若消諸
教但用藏等。其文稍通。若釋法華無頓等
八。擧止失措。故又擧喩責云。接四箭等。故
大經迦葉菩薩問云云。何智者觀念念滅。佛
言。譬如四人皆善射術。聚在一處各射一
方。念言。我等四箭倶射倶墮。復有人念及其
未墮。我能一時以手接取。佛言。捷疾鬼復速
是人。如是飛行鬼四天王日月神堅疾天展
轉疾前。無常過此。今借接四以喩八教未
敢稱當。況古一兩如驢鼈耶。若深得是意
入文自融。言云云者。應擧八教以合譬
意。況若不識開權拂近。徒知八教經旨未
分。所以今文多不云開者。以玄文具故。
又開顯圓與兼帶圓。二理無殊。故云頓與
圓同等。故不定祕密義各含四。顯之與密定
與不定。相對論故。次約本迹者。文雖未至
證信義通已如前説。又爲五。初通擧十方
三世。次通擧三世。三獨擧釋尊。四正約傳
詮。五更明示迹。初二既通一本難定。故且
約下唯指釋迦。次又阿難下約於傳詮師弟
相望義立本迹。又師弟下顯阿難本。故五文
中正用第三第四。顯今如是。初云横豎者。
十方爲横三世名豎。十方諸佛各自有豎。
非今文意。故且約下的出今佛。過去一本餘
皆屬迹。師弟中亦指久本。餘屬迹中本迹
而已。重明者。欲述本地亦爲師弟故也。故
云非始今日。當知空王時亦非阿難本也。
次觀心者。前之三釋並是所觀故云觀前也。
悉檀是前因縁。教是前約教。迹是前本迹。等
取三釋各具諸義。本雖久遠。圓頓雖實。第
一義雖理。望觀屬事故咸成境。故對三爲
觀便成四釋。於中又三。初通立觀相。次引
文證成。三約文顯四。初文言即通者。具足
應云縁生即空。即指前三皆縁生故。況前
縁生境通三諦。從即空邊且判屬通。應知
空觀通於一切。空假成別者。地前從別證
道必同。亦通亦別者。凡通聖別故也。凡通前
教聖局證中故。空假仍通中方別故。地前
空假通於所非及以所照。登地別在能非能
照眞實故也。此是別家對他通別。若唯別教
與前永殊非通非別者。無非法界故。雙非
辨別與前復殊。此中既以因縁教迹而爲
觀境。不可復以藏通觀觀。是故但寄通別
四句。寄約教義暫分別之。又爲成四句。故
借別教離爲兩句。故第四句即是今經之妙
觀也。次下文云去。引譬喩品證成觀相。三
信則下更約觀心成因縁等。而釋經文。一
心即具感應等四。信機見應者。於一心中
能信如機覺心如應言淺深者。義當判教。
信實相心不同於權。實相之深不同餘淺。
又信下約觀論本。則妙教爲迹所詮爲本。
見實相本即見經中師資之本。以主及伴
倶得實故。以龍陀久成從所證爲本。言龍
陀佛者。眞諦云。須菩提是東方青龍陀佛。有
引大寶積云。舍利弗成佛號金龍陀。未檢。
指此則知一切聲聞咸然。故見空生身子之
迹。則識一切聲聞之本。又聞經下乃以觀
心。釋成觀心。能覺之心名佛。即此覺心名
慧。亦即覺心通數具足。即此覺心與弘誓
倶。名慈心淨。約心下結。次若釋下判同異。
先明去取。次當知下正判。所言他者。即他
部也。於前四味唯除鹿苑顯露無圓。所言
同者。但云今圓同彼圓故。應云兼帶復成
異也。又言異者。彼無久本。諸經亦有體用
等本迹。名同體異。從體異邊故云異也。應
知。亦可通用四釋。但知諸經無久遠本義
則可矣。云云者。此之四釋對於部教關渉處
多。故因縁等四望於前經。各有施開兼帶等
別。故所傳亦別。次釋我聞中三。初辨互異。
次今例下準例如是。三大論下正釋。初因縁
中先明世界。初引論釋。云耳根不壞等者。
先擧根塵。根即清淨四大。處者塵也。非餘
闕縁故云可聞。雖復可聞須發意識。故云
欲聞更藉諸縁。故下總云衆縁和合。但除
空縁也。次問答中有人不許滅後色經。唯
云名句屬於行蘊。若其全不許見。經初盡
合改聞。當知皆先眼耳所得。次方流入想
行。若使一字一聲眼耳二識不倶。則名句文
皆不成就。和合之言不可欺也。所言主者。
總擧識心。即世流布。仍藉阿難願力及以如
來宿誓。滅後衆生有機。方乃能令和合成
聞。故且以我是衆縁主。衆縁和合我方能聞。
故云我聞。文擧縁具故但云聞。因縁和合
即世界也。無學飛騰説偈者。佛初入滅。諸
阿羅漢皆説偈云。已度凡夫恩愛河。老病死
家已破裂。見身篋中有四蛇。今入無餘般
涅槃。諸在林中者又説偈言。佛已寂滅入
涅槃。諸滅結衆皆隨去。世界如是空無智。
癡瞑道増智燈滅。於是飛騰各説偈言。咄哉
諸有苦。輪轉如水月。不堅如芭蕉。亦如幻
影響。如來大雄猛。功徳超三界。猶爲無常
風。漂流而不住。佛話戸夬
文殊結集者。大論
云。文殊結集諸大乘經。亦皆先稱如是等五。
經論二文並生戀慕之善。諸阿羅漢戀慕之
極。故皆隨去。佛指闊二寸。三疑者。前衆疑已
下文是。若此三佛皆應自説。並不合云聞。
是故云聞三疑皆遣。遣疑即破惡故也。第
一義中無我無聞者。如陳如云第一義諦
無聲字等。古來下通斥舊也。於因縁中前
三尚自不周。況第一義況約教等三耶。凡夫
三種我者。見我即利使中我。慢我者。雖通
一切利鈍凡夫。然諸凡夫皆於己身以立宰
主雖非外計並屬見思。若學人所伏唯屬
鈍使雖無見我思惟未盡。故云二種。世名
我者。世流布一凡聖共有。但聖無前二。今亦
不暇辨見修相。付在餘文。十住婆沙四句
稱我者。即有等四句。故彼第一卷地相品問
云。云何爲無我。而説偈言。總有八行半偈。
最後云是故我非我。亦我。亦無我。非我非無
我。我所非我所。亦我亦我所。非我非我所。是
皆爲邪論。故離四句方名無我。今但云無
我乃是即我無我。不云析破故在通教。問。
論釋別地何判屬通。答。登地已去諸觀具足。
但云即空義在通攝。況復地前義當通教。
引大經者。經云。阿難多聞士自然能解了
是常與無常常無常義同我無我故也。不
二登地雙照地前。照與分別名異義同。圓
教極故義兼權實以勝攝劣。故望一代。五
味既別所聞不同。正法念中三阿難者。與集
法傳三人大同。問。正法念與阿含二經並小。
如何證四以傳四教。答。小中一人既分四種。
今演小令大以大擬小何不傳四。況復名
通義圓。於理無失。小在三藏。通乘共故亦
名爲雜。況通菩薩利鈍復雜。云云者。一人四
徳以用對教及開顯等。義如常説。空王等者。
於佛亦是迹中本迹。若於阿難或未是實
本。主尚晦迹弟子未彰。故亦不云空王劫
數。言云云者。應具對上因縁等四。以明我
觀。亦應須寄因縁等四。辨次不次。此文已
當約教觀心。心境相對因縁觀也。眞妙望餘
本迹觀也。以心觀心觀心觀也。釋聞因縁
不分四悉。但通結云因縁。若欲分者初是
世界。舊解下爲人。報恩下對治。此文下第一
義。初問。次大論下答中言集法者。然結集
之言通有三處。謂一千七百五百。一千正當
最初結集。七百即是佛滅百年。因於跋闍擅
行十事。舍那迦那白於七百。七百乃往毘
舍離國。重結毘尼擧跋闍過。言五百者。四
百年後。因迦昵吒王請僧供養論道不同。
因此五百往王舍城。更集三藏。今此從初
廣如諸文。展轉從他自他別故。聞不聞異。
未聞者樂欲。已得聞者生喜。並世界也。三
昧是善及能聞力。新舊兩聞因聞善生。言佛
覺者。秖是佛加。覺力如佛故名佛覺三昧。
已證非從佛聞故云自能。用本願力爲持
佛法生後代善。故舊解理當判屬爲人。報
恩經者。第六佛求其爲侍者。許已。仍求四
願。一不受故衣。二不受別請。三不同諸
比丘。須見即見。四二十年中佛所説法重爲
我説。佛粗示言端阿難皆解。智速根利強
持力故。又密説者。辨異覺力及重説故。己
知他不知。名之爲密。又大經佛告文殊。阿
難事佛二十年。具足八種不可思議。一不
受別請。二不受故衣。三不非時見佛。四
見一切女人不生欲心。五持一切法不曾
再問。唯除問於釋種被殺。六知佛所入定。
七知至佛所者受益不同。八悉能了知佛
祕密法。胎經者。擧初況後也。胎相尚聞況
後諸經。面如淨滿月者。出育王經。此中亦
用前之四名。及大經四句。然大經顯圓。今
乃義開竪約四教。隨名便故不復次第。亦
應具消四聞。所以令順教意。本迹末云云
者。一本事高難量。二本理深難思。三本迹
化莫測。具如釋如是中。觀心中不聞。不聞
下云云者。應具用上四。且對次第分屬四
人。具如昔經我聞故也。若依今文用妙觀
故。妙觀下注云云者。開麁顯妙以明絶待。
次釋一時。初引肇意者。啓初開也。運合宜
也。嘉善也。佛化大運必稱物機。故云善會。
稱機秖是因縁和合。稱機歡喜故云世界。
此中世界即屬此經。不同餘文異餘時故。
引大論文明生世善治世惡。明二悉者。
寄示相耳。復是論中釋一時文。故且引之。
然此直云時彼方兩解。若云迦羅即是實
時。若云三摩耶即是假時。論問。天竺釋時
凡幾種。答凡有兩稱別者
如向
迦羅二字以淺易
故。三摩耶三字重難説故。若除邪見不説
二字。即是假時。若内弟子依時食護明相。
即用實時。當知秖是一時二別。故聲難易耳。
是故外人計時爲實。而説偈云。時來衆生
熟。時去則催促。時能覺悟人。是故時。爲因。
故須破邪説三摩耶。故今文中以實時示
内生善。假時破外斷惡。第一義下云云
者。道合之言正當嘉會。所發善根言通意別。
須約教味以判偏圓。則四味三教權人理
等。雖有道合仍須開顯。故下約教仍存四
別。此下中等亦如大經四因縁智。今經之言
亦略開等。本時自行唯與圓合。化他不定亦
有八教。言前諸者指向四教皆在迹中。觀
心下應注云云。文無者闕。此之麁妙各有
觀與境合。名爲一時。相即觀者。今經觀也。
若將此觀約前三文。例説可知。次釋佛字
因縁中。亦秖應釋覺。而但云時處等者。明
覺之感應時及處耳。非其時處不感佛興。
時處異故當世界也。劫初劫盡是極長極短
極苦極樂之時。餘三天下富壽無我。非感佛
縁。多病是減極。三小災起謂刀疾飢。疾居
其中故略云病。倶舍云。刀疾飢如次七日
月年。止長壽時樂重擧劫初短壽時。苦重
擧劫盡東天下去擧不興處。也並由壽定
樂定保樂保常。不成機縁故不感佛此
仍。且約人中處耳。若論天上小乘亦有得
小果者如梵王得三果等。若准華嚴四天
王及化樂天并無色處並不感佛。餘經非無
但除難處。言富壽者東名勝身勝南洲。故
富壽亦爾西名牛貨。以牛爲貨故云多牛
羊也。北名倶盧此云勝處亦云勝生。於四
洲中有情處貨皆最勝故。南名贍部從樹
爲名。於南洲中但擧初後中間亦有六四
二萬。且云八萬是減初也。百年是方極故。
後減之初則彌勒也。今減方極則釋迦也。未
見果等。明感佛縁。雖略云地亦應云時。離
車等者。大經二十六云。佛爲離車説不放
逸。離車云。我等自知是放逸人。何以故。若
不放逸如來世尊應生我國。何故棄我出
摩竭提。時婆羅門子名曰無勝。語離車言。
頻婆大王已獲大利。佛出其國猶如大池。
生大蓮華。華雖在水水不能染。佛亦如是
雖生彼國世法不染。汝迷五欲不知親
近。名放逸人。非佛出彼名爲放逸無勝者
阿逸多
汝耽五欲。縱生汝國。汝亦不見。故此時處
亦據多分。舍衞三億非關苦樂。摩竭提者。
此云不害。劫初已來無刑殺故。至阿闍世
截指爲刑。後自齧指痛復息此刑。佛當生
其地故吉兆預彰。所以先置不害之名。日若
不出等者。大論文也。日喩佛興。池喩摩竭。
華喩物機。佛若不出已未二善皆悉不成。
未者下種。已者熟脱。然合喩中且約世間有
漏善法。故擧刹利等況出世善。故輕繋地
獄尚因佛出。乃有一念厭惡之因。後方得
離。況復人天。故論云。若持五戒釋迦文佛
在汝家中。四姓擧二且從勝説。對治中斷
有頂種。即斷三界惡故。故名破惡。問。爲人
但至有頂對治何故破三界惡。答。眞諦事
理。於中道理。倶名爲事。若前二教不得用
此以爲破惡。以讓理故。今此圓教故得用
之。言三乘者。即攝三教。以菩薩乘攝別
教故。言餘不能感者。約八相化。必出世機
方能感佛。示九道身雖是感佛。不名佛
化。故非感佛。善斷之言在無漏智。種謂能
生。垂盡非想復墮三惡。名爲還生。一去不
來故名爲永。第一義中既云法性。煩惱即
菩提。故云無動。生死即涅槃。故云無出。佛
無苦集已住法性。雖無動出不動而動
動法性山。示斷生因故名爲動。不出而出
出生死海。化九道生故名爲出。此前皆謂
實動實出。至此方知非生而生無動而動。則
前二教及別地前但屬三悉。引入今經第一
義故。約教中先釋。次故經云下引證。前明
因縁説感應相。今既約教約四極果初成之
相故並云覺。又自覺覺滿則據於初。覺他
通於初後。西云佛陀。此云覺者知者。對迷
名知對愚説覺。名同對別並屬自覺。故約
四諦。即以自覺而能覺他。故云亦也。總相
別相者。總謂無非無常別即觀四念處。謂
三界繋及四聖諦。此別莫不皆觀無常。老
比丘者。從後異故。以通教佛亦可云老。而
云帶者辨異前教。如阿含云佛臨涅槃如
老比丘詣純陀舍。三十四心者。八忍八智斷
見。九無礙九解脱斷思。斷伏不同。具如止
觀第三第六記。具在婆沙倶舍及諸阿含。此
教求作餘釋不得一念相應斷餘殘習。作
三十四心釋終無其理。具如大品第十地。
別佛具如瓔珞及諸大乘五十二位。初地斷
無明者是。圓佛具如華嚴初住斷無明者
是。然小乘中立二無知。染汚無知無明爲
體。不染無知劣慧爲體。謂味勢熟徳數時量
耳。然四佛皆云自覺覺他者。秖是當教自行
滿位。覺智不同化境寛狹。是則遍搜大小乘
教。唯有此四成道之相。具如玄文因果兩妙。
他釋但有自覺等三。既無四教各具三義。
如何分別大小教主。與而言之不出二教。
若云坐蓮華藏。或云三世諸佛皆色究竟
成無上道。並別佛相。若隱前三相從勝而
説。非謂太虚名爲圓佛。別佛既云單論即
是隱前二相。如目連不窮其聲等。若法華
已前三佛離明。隔偏小故。來至此經從劣
辨勝即三而一。他迷一家所明四佛者。以
棄舊譯經論故也。如四階成道。三乘共位。
瓔珞賢聖。華嚴融門。此四成道不可孱齊。
以由設迹不同隱實覆本。故開權顯本
方知不殊。又諸教中各有五人説經。如大
論云。佛及聲聞天仙化人。及華嚴中加諸菩
薩。又有衆生器世。而皆以佛爲教主也。然
準大論下四印定。即名佛説。又華嚴中刹
説塵説菩薩被加。亦無印述。餘三佛力通得
名經。故大論中所破并能通具四教。若得
實意。方知四佛體同用殊。講華嚴者。皆云
我佛。讀唯識者。不許他經。故至今經乃
知指昔。唯佛究盡斯言有在。次引經者。像
法決疑中通佛云大身小身者。以云帶老
比丘故。約本迹中初寄本中體用。故云本
一迹三。中間下次明迹中應化勝劣。他受用
報皆在迹也。但生滅之言多在應化。唯本地
四佛皆本者準例而言。則迹中體用倶迹。本
地體用倶本。具如玄文本因果妙等料簡中
説。觀心中覺秖是智六即判之。有本無云云
者。或是脱落。應先辨藏通至別圓中。方乃
得云偏圓二覺。然次第中亦可攝得藏通
二佛。或略之耳。若望前三境智因縁佛也。
藏等四觀四教佛也。中望空假本迹佛也。己
心即是觀心佛也。次釋住中全用大論。恐
他不曉故初標云能住所住。若但身土但成
世界。心法相依方成三悉。他人唯許身依
於土。乃成佛心無所依法。忍土者。悲華第
五云。何因縁故名曰娑婆。是諸衆生忍受三
毒及諸煩惱故也。能所異故名爲世界。故大
論云。住者四儀住世今文
世界
。復有三種。一者
天住謂欲天。今云十善。二者梵住即色天。
今云四禪。但名異耳今文
爲人
。三者淨住即三果
已去。今云三三昧者論云。入三三昧即得
初果。三三昧爲對治者。以爲三明近對治
門。具如止觀第七記。論又云。布施持戒善心
爲天住。四無量心爲梵住前從果
此修因
。三三昧爲
聖住。聖住秖是淨住耳。論又有四住。天梵聖
佛。更加佛住即今文中首楞嚴是。故今四住
收論文盡。若以教收四教並有前四悉義。
四佛並爲第一義天。但前二佛不得云用
首楞嚴耳。問。若爾。今釋佛住何以三悉但
約欲色及以三果。能住所住倶非佛耶。答。一
從通以趣別。二將勝以攝劣。言從通者。
從廣之狹。言從勝者。佛依王城必攝欲
色及以三果。有人斥云。今釋住王城何以
引於天梵等住。此人不曾讀大智論。此是
彼論釋住正文。論具二意如向所述。若秖
以色身住土以釋住名。則大菩薩神無方
所。便無所住。況復佛耶。故普賢觀。常寂光
土是佛住處。豈王城耶。故下約教皆以涅槃
而爲所住。次約教中涅槃皆是所住之法。並
約第一義也。釋前二佛皆云有餘無餘者。
巧拙雖殊所滅不異。後兩祕藏證道亦一。前
三佛下判麁妙者。別教證道雖妙。從教道
故判麁。言能所者。若約理判如向所説。
若約事判秖是依正他受用土。故判爲麁。若
約中理雖倶祕藏亦是從教。今經是圓復
須開顯。故名妙住。本迹中言三藏佛應涅
槃者。應字平聲。若據灰斷即應入滅。入滅
本也。由慈悲故所以住世。秖名住世以爲
垂迹。此佛報生無別理本。通佛扶習此從
因説。以六七地入空爲本。以誓扶習利
他爲迹。果同三藏故從因説。別圓同云熏
法性者。教證小殊。然皆因時起四弘誓冥
熏法性。但明法性即離不同。智斷雖殊法
性無別。當知下。總判前文以明本迹。本迹
莫不皆由慈悲。前四倶迹故須更云本佛
住也。以慈悲下判。既開迹已豈別有本。次約
觀中以智爲佛。智住無常及空假中。前直
相對故四觀不同。次約住意故云以無住
法住於境中。故無住之言通於四教。麁智
謂住於理實無。若在圓中便成絶待。王城
者。準西域記。此城崇山四周以爲外郭。東
西長南北狹。周一百五十里。子城三十里宮
城北門是調達放醉象處。東北是身子逢馬
勝得初果處。東北十四五里至鷲峯山。是
説法華等經處。斑足縁亦出仁王。論中又
有異釋。論問。如王舍城迦毘羅波羅奈。並
有王舍。何故此城獨得名耶。答有人云。是
摩伽陀國王子一頭兩面四譬。時人以爲不
祥。裂其身首棄之曠野。有羅刹女名曰闍
羅。拾取合之而乳養之。後大成人能兼諸
國。乃取諸王八萬人下去同
今疏文
楞伽又云。昔
有王遊獵。馬驚入險乃絶居人。共&T025693;師子
居而行醜行。生息長大名曰斑足。後紹王
位領七億衆。食肉餘習非肉不餐。後乃食
人所生皆是羅刹。餘與今文大同。四非常
偈者。秖是四無常偈。具如止觀第七卷記。
言得空平等即是初地者。彼既共教小即
初果。大即乾慧或在見地。別即歡喜。與大
經梵行意同。若爾。何故聞無常而悟大耶。
答已聞般若復聞非常。恐其吝國。正助合
行因得大益。此約斑足縁異故屬世界。千
王取血等。雖失小國迭知大國。生善屬爲
人也。百姓排舍以免燒惡。即對治也。斑足
得道第一義也。注云云者。大論與諸經所
出既多不可盡具。雖多不出四悉。約教中
四見。然辨土横竪具在淨名疏。即如下文
純諸菩薩等。例知者。以娑羅例王城也。本
迹觀心在後者。後與山文合明觀心。後文
仍略倶不出本迹。若例上下應云本住王
三昧三徳之城。迹居忍土之王城耳。梁武等
者。字應作睢。其鳥似鷹。云似鴟者。或恐
誤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雌雄各居欲交倶鳴
交已各去故以之類皇妃也。詩云。關關睢
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述。今江東人
呼爲鶚。好在江洲。梁武意謂睢形近鷲。故
引之耳。此屬世界也。又解山峯下爲人。覩
者生悦故也。又云去對治。能藏惡故亦當
治惡。又解去第一義。三乘聖居是第一義。次
辨五峯及後問答。但是第一義中釋疑及
分別山相。非四悉攝。又増一三十一云。佛
在靈鷲告諸比丘。久遠同名靈鷲。更有別
名汝等知不。亦名廣普山負重山仙人窟山。
恒有羅漢菩薩得道。及神通諸仙所居。有
五百辟支佛住。如來欲下先令淨居天子來
此告令令此土淨。却後二年佛現此間。支
佛聞已燒身入滅。何以故。世無二佛國無
二王。一佛境界無二尊號。此山高下亦復不
等。四十七云。倶留孫佛四日四夜行至山
頂。那舍佛三日三夜。迦葉佛二日二夜。釋迦
牟尼須臾至頂。並以羅閲祇人行也。時漸
末山漸下故。文闕本迹。應云本住三徳大
涅槃山。迹居靈鷲。又本迹各有靈鷲。壽量
云。常在靈鷲山本也。約觀中先解王舍中。
初立觀境。言心王造舍者。識陰爲王。造業
諸心必有心所。今欲消王。且以善惡心王
以對無記之舍。故云王造。若析下四觀。此
示觀解異於他經。應如止觀十乘十境。下
去皆爾故注云云。後兩重云若觀。即後二教
觀也。亦須分別相別不同。具如止觀不可
即具。約山作觀亦先立觀境。正當觀陰。具
如止觀第五去文。別圓觀中既云山即法性
正因法身餘之二徳準諸文説。故知此觀
不同他見。所以又約山爲觀者。山城雖殊
同是依報。是故約之以觀正報。又諸觀境不
出五陰。今此山等約陰便故。以諸文中直
云境智。自住其中等者。以大經及此經意
共爲自他。定慧力莊嚴即自住其中。以此
度衆生即安置諸子。云云者。亦應於此以
辨二觀同異之相。方便正修簡境及心。并
對前二以辨權實等。乃至四觀亦須開顯
等也。次釋中字。既在山城之中。因縁等四
具如彼釋。今但消中字義耳。欲更説之。先
約所表以具四悉。常好中道赴欲也。升中
天中日降爲人也。中夜滅對治也。説中道
第一義也。諸教皆有中道。但有有體無體之
殊。本迹者。觀圓理本中也。示離斷常迹中
也。今經是開顯之中。若約觀者。即空即中
具二中也
法華文句記卷第一



法華文句記卷第一
 唐天台沙門湛然述 
釋列衆中初辨次第。言多爾者。亦有經中
菩薩後列各有所表。如華嚴經。不列聲聞
純無雜故。舊解者。多是光宅。與大論意同
故無別破。但總結云似兩解耳。注云云
者。事似因縁須具四悉。義似約教復須
論八。事即身也。故云親疎。義即諦理故云
涅槃等。形服異故即世界。親者生善疎者破
惡。不親不疎即第一義。於有義中既以三
諦。以諦對教則四可識。於藏等四辨漸等
四。其義可知。又兩二義並欣涅槃。及四菩
薩並不欣不著故皆居中。唯詣實理兼能
利人。故居中求宗超彼凡聖。若以入中
爲菩薩。即指別教地上圓教始終。注家云。
聲聞學疎敦之於内。菩薩道親忘之於外。此
但得事而失義。似迹而迷本。況復觀心因
縁耶約本迹中此經列衆超出群經。故人天
二乘能引之人本非下地。所引之衆堪通別
記。語通意兼。故云内祕皆大薩埵。既能迹引
二邊判非凡小。故云薩埵。菩薩濫本故且
不論。應知亦且約體用論也。觀解後云云
者。亦應更約因縁明觀諸教開顯及本迹
觀。釋列聲聞。準法華論以八義故。先列
聲聞。一爲顯親聞後不謗故。二攝不定性
迴心入大故。三除尊貴慢非究竟故。四常
隨佛故。五形儀同故。六令内眷捨欲故。七
令菩薩敬故。八令衆生信故。然論中八義
唯第二一半獨屬今經。以不定性此土得
故。仍少一半。若定性者彼土得故。未來得
故。餘之七義論衆前後。通諸經故。以第二
義入餘七中。使七一一皆有第二。方令八
義全在今經。若依今意更有三義。欲別記
故。別開權故先顯本故。故令餘義永殊昔
教。故論文意諸經多爾。所以通釋。今使諸教
雖共復殊。方等先列以四義故欲斥奪故。
欲密引故。令體信故。令味變故。般若亦
四。欲洮汰故。欲委業故。密引進故。成熟
酥故。故知論文通前二味。如向各四。又異
前後。論又云。先僧次尼亦有八義。一男尊女
卑。二入道先後。三師弟不同。四傳法能不。
五結集進退。六同住得不。七多少推讓。八得
歎有無。此八全通前之三味。多在酪教。若
準同是聲聞仍少第二意也。於今別中唯
除委業。準義仍有。以同比丘聞轉教故
也。故委業時非全無分。自餘諸義並同比
丘。於五味中漸教當衆其義不異。次出舊
解云大小名聞者。意云。名即己名聞即他
聞。所以名大故聞大名小故聞小。今但依文
故破其無據。言依文者。但約所列多少以
明所識多少。前列萬二千又云衆所知識。
後云二千又無知識。縱以名聞用釋知識。
後文全無何小之有況復大小一向無憑。初
釋類中先通釋五字。次釋論下別釋四義。比
丘合故。初通釋中五字通收諸有徳者。所與
之徒既標於大。豈唯異於下衆而已。於比
丘中其例復多。四門三脱析體通智辨空之
例。秖得且云高譽徳行何可具論。今云如
貴類之班輩也。次別釋四義者。初釋論下別
釋與字。初文即因縁釋。若於此七爲四悉
者。時處世界。戒是爲人。心見對治。道脱第一
義。若準前三。在昔教者則七義唯三。道脱
等倶屬對治意也。圓教七一倶屬圓四。約
教雖別究竟唯圓。雖七而同故七名一。一
即共也。四教不同通在五味。具如諸經不
可遍述。且準歎徳在三藏教者。同感佛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