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華文句記 (No. 1719_ 湛然述 ) in Vol. 34

[First] [Prev+100] [Prev]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將法華以例彼經。應當法華序常正應無
常。他云淨名序常正無常者。彼淨名經弟子
品中呵阿難云。金剛之體當有何疾。乃至
佛身無爲不墮諸數。古人判弟子品菩薩
品。並屬序故。又取通序歎菩薩徳。深信堅
固猶若金剛。今亦反難意者。若以法華例
於淨名。亦應以涅槃例於淨名。則涅槃序
常正無常也。故知秖可以淨名例於涅槃。
序正倶常。汝自不了淨名宗體。謂正無常
而爲例耳。當知淨名亦序正並常。故問疾品
中明第一義空。空即常也不二法門正明中
道常也。不思議品明常家之用。觀衆生佛道
以空假顯中。香積佛品明香飯體常。菩薩
行去復宗明常。故知正宗始末倶常。今論下
結難。若爾。諸部何別。答。言序正倶常從極
理説。若須辨異五時自分。具如玄文第一
卷辨。若爾。序正何別。答。各有其致。且論今
經序中雖常未明會所。正中須以會所
乃常。常外無餘序正仍別。餘經例之各有
其致
法華文句説卷第二



法華文句記卷第三
 唐天台沙門湛然述 
教菩薩法明因人所依。此去仍帶異名以
釋。故加之以處。處爲能生之一法。一法秖
是究竟相。故云諦理。諦理乃與法華不殊。
故燈明佛歎法華經。亦云教菩薩法佛所
護念。故得引下普令等文。以之爲證。證義
處也。所以經名在序。但云無量義耳。以兼
正故。教菩薩法加於處也。取下三昧來通
釋之。使兩處義齊倶序並正。嘉祥云。此有
二義。一者實相名爲無量。二者實相所生名
爲無量。今謂無量之名可名所生。實相之稱
應申能生。雖立能所倶名無量則未可
也。若對異名能生之法。名爲實相。斯則可
矣。直爾釋序意都不然。經自釋云。無量義者
從一法生。生即所生一法。能生即實相也。
古來匠者。如何得以能生釋耶。故論云。此
是如來欲説法時至成就。既云欲説非即全
同。若其全同即是已説。故論存序。乃云欲
説。意兼於正則爲異名。論其二途今釋準
彼。亦順下文三昧爲歎。若所入三昧唯依
所生列名。秖應但云無量。故知經名文在
所生。意兼能出。所入三昧義必雙含。所以前
消論云。欲説此經先入此定。今從經所表
邊。復以義處歎之。及引文證全在此經。佛
護念者。果人所護。既是能生無量義處。復是
佛所證得。豈佛所證而非實相。故引自住
而以爲證。昔未説故名之爲護約法約機
皆護念故。從雖欲下明護念意。佛意本欲
唯説能生。故説無量義時機仍未發。隱而
不説。故云護念。故無量義下一護念言亦
成兩向。但彼經文雖云從一出多。未云從
多歸一。猶是覆相名爲護念。若不爾者。則
已説法華。何名爲序。以未説故。故云雖欲
開示等也。以未説故護。未暢故念。言久
默者。自昔至今。斯要等意思之可知。若唯
從所生非專佛護。在昔通説無時不然。故
法華論云。蓮華二義。一者出水。二者開敷。彼
如出水此若開敷。所以仍名爲蓮故華。但
有未開當開之別。釋入定者。先擧所入之
定。次明能入身心。初文中三。先結入意。次
非禪下釋結意。三疑者下釋疑。初結意者且
約彼經彼定。而相成者理則可見。次釋結
意者又二。初明定慧之用。互有相資各有
力用。次明相即即定慧體。初相成者。先説
後定且從序説。先定後説如下釋疑。佛居
果位必無先後。爲順化儀現有先後。究
而論之其體相即。次立疑者且依序問。凡
諸化儀。皆先定後説。此中何以先説後定。答
中先順問答佛之常儀。次申定意。欲明一
定義分兩途。次説此下述爲序意。今時何
故先説後定。常儀説已即應衆散。更入此定
肅其現衆。衆既不散得爲今序。次何者下
述爲正意。以一定中義兼二意。意雖復二。
時衆但見無量義後即便入定。不知所入
爲是何定。不知定後爲説何法。故結集者
復符佛旨述所説經。但云無量。述所入定
即加其處。若從義處以出無量顯成序意。
若收無量以入義處。密成正宗。雖加義
處衆亦莫知。言若作次第等者。亦順化儀
辨定先後。即以不次第而論次第。於佛内
照豈可分張。若明文等者。謂如來當時不
先示定體。故使彌勒勤勤置問。乃是經家
於別序中。且覆別以從通。問。如大通智勝
説後所入。爲是何定。答。文雖通云靜室
入定。豈妙法後入餘定耶。問。今佛何不準
大通智勝。亦先説後定。是則皆用説前開
定。爲説後合定作序耶。答。彼佛讓王子結
縁。今佛但羅云通化。結縁義同通化何妨。
故使今佛序定兼正。即成先定後説也。智
定相成前後何在。若爾彼佛前定豈不含
兩。準有疑念彼此皆然。彌勒等者。慇懃指
四伏疑。靳固指四伏難。皆累至四故曰慇
懃等。靳字居覲
牢也。二定並得爲序。故云
其義轉明。身心下明所依身心。先明不動
所以。以得所縁實相故。令身心不動。次
云身之等者。釋上身心所依處也。故知身
心不動亦由義處。故本源理性倶名爲處。
對彼身心假施二稱。如來實證色心體一。
即此色心是三徳故。欲説本有理妙常經。
先以色心不動表之。又身之與心倶表示
迹。今以迹表本故云虚空常寂。次引大
通入法華定證身心也。故此定體名異理
同。若分所入相同時別。上二句證身。下二
句證心。身若下重譬身心稱理故也。非常
住法身。不可以金剛喩。非本有理定。不
可以虚空比。無量義下結此身心功歸義
處。稱爲下釋疑。疑云。定若依處應唯稱處。
何得復存無量名耶。此定下釋也。言無量
者。所照得名。所照者何。即所生是。亦非異
時故云而照。無量即處存亦何妨。若作等
者。向且存異名定體身心不動。若將此相
以表序者。以此不動等正表序後當説一
實。今指不動不分別時。如義處也。上句釋
身下句釋心。是則却對定前身心動運分
別。如無量也。先開後合序義灼然。次更問
答釋疑。先問可見。次答意者。若準常儀説
已便散。何足爲奇。今説已入定知後不徒
然。後若不徒然。前定體應別。故衆集説定
皆表當聞。故令時衆肅有所待。肅字息六
切。爾雅云。肅肅翼翼恭也。翼翼恭恭心有所
得。問。彼經末云受持而去。今何故云不散
有待。答。彼結集家語通經者。恭承嚴旨聞
必流通。故云而去。今據此經無集衆文。説
已入定定起即告。告前所集不散何疑。故
華嚴等經皆悉先以聲光集衆。雖入開定
等者。開定之言仍前序意。未盡其旨故立
雖言。意既在合定體豈違。常定尚未曾云
從一出多。況誰曾云從多歸一。即開表合
故與常殊。文殊引古既云皆有此事。故知
一定二義不疑。故云何以證今。豈可以等
者。古人不立説定爲瑞。故通斥之。乃集經
者大權所置。故非凡下之所測量。釋四華
者。先出舊人及經論明華名不定。又大般若
亦云適意大適意柔軟大柔軟。然諸教不同
文多列四。若雲公所感。言如雲母。此乃一
時徴應而已。約所表中斥舊云狹而不當
者。於中先斥其狹。次斥不當。初斥狹者。
今教教十六豈比舊耶。故責云收三藏十
六不盡者。唯四故也況直云十六爲何教
一十六耶。故應歴教簡一十六。亦可責云。
爲是發起十六乃至結縁十六耶。故云況四
十八。故知語比丘等四。雖含發起等。而無
理顯之。若標發起等四。攝比丘等四。況聲
聞菩薩及以雜類。類中一一無不皆具發起
等也。因古述四。故須對比丘等言之。夫
華下釋不當者。此華密報現得妙因當趣
妙果。古直云四表比丘等。故招今難所雨
者華華應表因。四衆已得何須更表。此責
古人不知雨華表現妙因異昔因也。若表
四衆唯希新果何須雨華。此責古人不知
散佛。表妙果在當異昔果也。今昔因果
麁妙永乖。混同一稱今昔無從。又生公亦
云。表四果不實。此乃用於三藏菩薩斥小
之文。則知四果不實。尚未解通教。何能顯
法華。次今言下正釋。先擧昔偏因對今圓
因。昔圓因不別故但斥三教云云。三藏中
但云二乘者。不可接故。應如玄文云昔
三因大異等。佛因者。秖是圓因。四輪因者。即
初住已上。銅銀金琉。止觀第一記具引瓔珞。
玄文復以四句判位。開前合後如三十三
天等。開後合前如十四般若。倶開如四十
二字。倶合如天雨四華。次下文去。引今經
諸文。並是位義。問。答中意者。借別顯圓。言
借別者圓非無位。借於次第高下。以顯不
次平等耳。此之借義請後學在心。以此宗
學者或時亦迷瓔珞四輪是借別義。若論圓
位六即亦足。何須更列四十二耶。以分眞
位長故。借別位分其品秩。譬虚空體一而
飛者淺深云云。故止觀第六末云。或借高成
下等。玄文尚用名通義圓。況名別義圓耶。
次問者。既借別位別有賢聖圓亦有不。答。
指玄義者。具如玄第九卷。非無賢聖但高
下不同。又四念處中亦四句分別。若定判者
即住前屬賢。若四句判。但是義立更互得
名。住是賢位又去聖遠。故名賢聖。別地名
聖圓行向人去此地近。故名聖賢。於今圓
文行向是聖復更入地。故云聖聖。若不相
望當教名定。若言去復歴教破舊者。雖曰
一因應識因體。四教菩薩各望其佛。並是
一因而一因異。故玄文第十從一開一從一
歸一。既不辯異通教何疑。故通教云。三因
大同同故一也。故云不出通教。若言四衆
同是菩薩因者。從初發心不共小故。法華
意如前者。具如四輪乃至開顯。釋普佛世界
等者。初破古者。以六表六其義可然。直
云三乘但破三藏。三乘因果義未周悉。故
以藏通兩三及別横竪。比之方顯圓經六番
破也。渉法師云。地神令動此見甚薄。約別
破中云縱横者。且如止觀第三所引。今釋
下正釋也。初文似約教。清淨行經似因縁。
初文釋中云磐&MT01197;者。即堅大貎也。即七方便
人未破大無明。來至此會始破無明。無明
難動猶如大石。是故云也。又前非不破據
難破者。至今皆破。故云磐&MT01197;。若準長含多
縁地動亦可爲表。經云。有六縁地動。謂入
胎出胎出家成道。法輪入滅。小教雖即不云
所表。既在八相中之後六。即初地初住位之
功用也。故此位居六番之首。四輪但因故從
因立名。六動兼果從果立名。又極果分果
倶得名果。故名爲果。破古對今則具四
教。又妙覺者雖未即入。到在不久。始末兼
擧故云從果。本迹後言云云者。應引本文
我本行菩薩道時。即本四輪也。我成佛已來
本六番也。本初實成亦以此瑞用表六番。
故顯教中。文殊引他佛之昔事。同我佛之今
序。密意正表昔佛必有於今。今佛豈無於
昔。昔成已久故非一反。觀行釋中初句總標。
次正釋中初約動爲表。次約六爲表。初文
者。言雖兼六正語於動。皆表當破無明。
名爲動難動地即能表也。淨未淨根即所
表也。次東等二六者。倶約六數表也。表淨
六根約觀解故。故得通約觀行相似分眞
等位。皆淨六根。於中初六者。事東踊等。具
如中陰等經。今入觀心義復符會。言表根
者。眼鼻已表於東西。耳舌理對於南北中
央心也。四方身也。身具四根心遍縁四。故
以心對身而爲踊沒。謂中踊邊沒邊踊中
沒。可表六及十二入也。復有六動者。義
兼十八。於其六中前三是形後三是聲。形
實聲虚。六根亦似三形三聲。此六事釋新舊
不同。新云動踊震撃吼爆。今且用舊。搖颺
不安名動。自下升高名起。&MT05761;壟凹凸名踊。
六方出沒亦名踊。隱隱有聲名震。砰磕發
響名吼。令物覺悟名覺。新云撃如打搏
爆若火聲。經論略標多云震動。即形聲三各
標一也。大經云。純陀去後未久之間。其地
忽然六種震動。又各有三者。以表一根各
有根識境三。初文表六中表雖更互破必
同時。淨十八界者。次辨所表皆破無明。故
知秖是見陰界入皆常住耳。云云者。應具
述所表以成觀心。但略存數並闕心境辨
妙相状次不次等。亦可根根皆修三觀如
十八動。此中但約能動之相。所動唯秖一地
而已。如根雖六以心破故。一切倶破。釋大
衆心喜中。先因縁者。昔教奚嘗不覩雨華
等相。今欣躍殊常。理應甘露方降。時衆雖
無測者必知機成不久。機感相應何疑不
釋。問如文。答中通明異常故也。引大經證
如文。次若言下約教。雖具列四對昔四喜
不同。於今純一實喜無復差別人天等四
皆云動者。權爲實動故也。問。實理無動今
那言動。答。動即發也。圓機當成名動實相。
以餘四動當趣實故。文無本迹觀心。若作
本迹者。本住不動三昧。迹以地動表發。義
立觀心動者。如二十五三昧中破四天王
空假中動。釋毫光者。初文總標放光。釋中
初釋白毫。次釋放光。初文但有二釋。初雙
標二釋。應機標因縁。設教標約教。破惑下
明二事意也。現光本表斯二。具二方除疑
惑。白毫中初是因縁。復次下約教。初文四悉
者。初文世界。其毫下爲人。放光下對治。光照
下第一義。四皆此經。次約教中具斥三教二
乘即當前兩教也。雖有菩薩同見二諦
耳。復次下明放光。具爲四釋因縁中三。初
放。次收。三收放意。初應具四悉文相不顯。
但可通令見得四益。大品一一相各放者。
以身輪表般若遍也。大經面門者。面門口
也。表佛口密説於祕藏。今經定中眉間表
意隨機各現皆具三密四悉益也。雖一代
來三輪施化。當當之益莫若言教。臨滅之
際面門放光。表此言教流至來世。今且通
論放光。若別論者。準諸文説。不照無色義
同集衆。次收光者。初引育王。多是因縁釋。
此中現在一文是章安私意。從足入去並經
文也。各表記其當界。所以他經授作佛記。
皆兼諸界。唯此法華專表佛記。言當界者。
但明諸界各有死此生彼及大小果位。以
下表下等部屬方等。故對多縁。而今經等
者。定起必收收必肉髻。略耳者。以至佛從
定起必須收光。以所表事辦須斂衆心
令入一實。是故合有收光。但是文略。又解
下次收放意。可見。亦是一途非究盡故耳。
以現在正令會三歸一爲正。未來當得爲
旁。若文六下約教中。先正釋。次明光表。表
中先破舊者。舊明雖横照一萬八千。土至
尼吒皆此土瑞。今意不然。放光一瑞義通
二土。言由人者。不能全破。次舊下舊解但
約一方表滿不滿。若照下破也。既許實照
十方。何得獨以東方而爲所表。有人云。眉
者。放光處也。眉者。媚也。若人無眉則無媚
也。所言放者。一者不制唯照大千。二者作
意發動則照一萬八千。亦云表一乘。此不
知佛無謀而作。以作意放釋諸佛之功用。
今明去正解。次若就下本迹中。表四位増長
者。四方表四集表増長。言増長者。從信入
住。乃至等覺。故下文云餘一生在。次觀解中
云此等境界者。即十八界各百界千如。蘊
在十八。佛慧未開。故以光照表開。開即別
在初住。文云去。引十界機皆開十八界也。
言分文屬此土等者。始從爾時終至周
遍。並屬此土第六瑞文。他土初瑞但從下
至至尼吒天。今文以此放光之文。通兼彼
此。故其文勢亦含長短。若短取者如向所
列。若長取者須至尼吒。還將此第六而爲
他總。若爲他總亦有長短。準望應知。次明
下正明他土六瑞爲二。先略次廣。初略中
爲四。初標。次一見下列章。即當正解釋也。
三既有下生起六瑞。四若此下對此以明瑞
之所表。次列文中但云上下不云感應者。
以感應義通三雙故。不同此土前之二雙
並在於應。故第三雙得云感應。又彼土瑞
至第三雙生起中。云行始必終者。但互擧
耳。明菩薩有始而必終如來已終而有始。又
人法雙中雖人通鹿苑之未。法唯乳味之初。
然法必有人人必對法。故且對辨。又上下雙
中雖上説被下。而被物未顯。即雖未顯始
末由之。故得對之以論上下。況凡諸取對
皆是一往。是故更須求其始終。初雙中六趣
者。廣解章門非此中意。乃至離合以爲四
生五道七識住等。如論廣釋云云。言總報者。
瑞雖有六以光爲本。光表覺智。光照此
彼。先表二覺。次表三同。於三同中二。先
總。次別。先總明道同。同相如何不出三同。
既今同仍隱但成二耳。若所見中亦見授聲
聞記。説壽長遠。則如來都無所作化儀不
成。雖然縱見記小長壽。此衆亦疑。不知此
土聲聞爲合記不。既教踊出其壽若何。等
是未知。故並隱之以生疑問。文殊廣答具
述三同。衆機略知定後之相。故知通序文通
而釋契別理。由四釋故。別序文別而義妙
由五時故。所以答事纔訖定起於斯。事符
於答知文殊見極。從盡見下別者。即三同
也。次廣説中初文先出他土。次當知下引彼
例此結始終同。起塔之相雖表二經。法華
之相猶未明了。是故但成具於已當二同。
此土三同當仍未起。言二土出世意同者。
同五濁故故施等不殊。開權即是法華之相。
息化即是涅槃之徴。非頓等者。法華一乘非
頓漸攝。於一開出乃頓漸生。是故今云非頓
而頓。非漸而漸。準此可知。起七寶塔者。二
經味同。隱者未説。十二因縁經云。八人應
起塔。謂佛菩薩支佛四果輪王。佛八露槃。
餘之七人次第減一。此土既爾他應準知。故
今所見須皆佛塔也。當知下引彼例此。總
結前文。言從一出無量者。始從華嚴至
般若來皆從一法開出。至般若時頓漸已
竟。而人不知法華出頓漸外。請觀竟字。法
華但是收無量以歸一。次更約因縁釋者。
文中自有通別二釋。初云通者。通於漸頓
遍於四時。四時之中各有感應。對今無非
今教之因縁也。故知因縁有其多種。自行化
他自他相對。文從自行故云昔善今教等
也。次別説下正明現在之因縁也。亦可此
三展轉相生。由發心因縁故信解。由信解
故行行。若別説者。別指般若中三教爲種
種也。故云三藏之後。以般若部是菩薩行
故。又就下以般若中三教。教教皆有四門及
四悉等。故云復有無量相貎。言五百者。明
共門中種種廣故。五百雖是三藏有門。約所
證同且證於共。來至般若並成通人。冥得
別益。今且從顯故得引同。仍舊乃成種種
故也。不共易知但例而已。共不共名出在大
論。既云藏後。理應通指方等般若。唯云般
若者。以方等三同般若三小同鹿苑。故不
別指。他人於此離爲三門。謂因縁門。信解
門。相貎門。今謂言辭雖爾義理不然。因縁
謂感應差別。信解謂能感不同。相貎謂信
後行異。有此不同皆云種種。雖復殊途不
逾二味。感應則互有疎密。故云因縁。能感
則内懷納受。故云信解。修行則身口外彰。
故云相貎。外相儀貎故云相貎。問。行一解異
如何行別。答。覩外識内故名不同。言彼明
此相者。彼謂彼土。彼所現相故云此相。雖
復種種。同至法華無復餘相。但未見法華
座席以入滅表之故但云一因一縁等。言
一因等者。亦是彼土法華已前得云種種。
既會入實同一因縁相貎等也。此是感應等
相。問。光中所照一時横見。何得乃云先頓
後漸乃至會歸耶。又於見中可無純頓唯
漸等耶。答。實如所問。時衆但知因光得
見。大術在於世尊。見者非其境界。然令見
意本爲證同。所放光明爲成一實。事殊理
絶者非光所霑。遠近既倶令其見聞。過未
亦何隔於視聽。故使十方始末皎若目前。
安以凡情測量聖境。何獨化主佛力令見。
同聞衆中及以集經者。時有古佛晦迹其
間。智鑑當時述斯横竪。加令見者聖凡一
等。故知但依文次經意宛然。次爾時下釋
疑念序。初云但成一疑者。本疑六瑞。自力
不任方思答者。再思有在仰託文殊。文殊
念興有決疑地。故第二念於玆自亡。既已
得人何須再念。故第三念於時復息。及至
發問初疑尚存。故云一疑。問。經稱文殊是
法王子者。此諸菩薩。何人不是法王之子
答。有二義故。一於王子中徳推文殊。二諸
經中文殊並爲菩薩衆首。次釋初念中初因
縁釋。云神變内外者。此明表異須此別釋。
若通釋者。如大寶積經一切諸法皆名神變。
具如止觀第一記引。神名下釋名兼辨相。首
楞下明所依法。法王下功用也。亦是問由。次
若夫下即約教也。亦是更釋功用及以問由。
又此問由雖由不測神變。正由自決故利
他機發故應赴。因縁和合而設斯問。令知
彌勒不識所以。故須諸位展轉比決。散者苦
行外道及諸凡夫。定者得禪外道及信者習
定。聖者三藏中除身子外諸聲聞也。此就極
處亦不知者。凡若夫之言明其意通。故下節
節不知於上。若極位者則一切下位而皆不
知也。故菩薩補處及以尊極。此之三位。若存
教道應通四教展轉互比。文中且然。今最
居極故補處極不知尊極。又彌勒去義當本
迹。隱本智明迹同暗訥。若作觀心釋者。
智照靈通六即隨變。初文因縁義對四悉。其
義宛然。内外異故見聞歡喜。六瑞外彰物覩
生善。依理變通遍調一切。法王理極故無
過上。若將下偈顯大衆疑念同彌勒有三
者。此諸大衆共覩六瑞。自入位來遍歴多
會。久知文殊神用莫測。故至彌勒興念之
時。衆亦精誠專注妙徳。故使彌勒發問之
際。先觀大衆方宣固疑。審知文殊是決疑
地。舊解可知。準今問答意引偈既云三念
不專彌勒。但處一事任運發問居先。言
問答者。文殊最能何獨彌勒。應云物機在
於問者答者。故以四釋而消其文。即因縁
等也。初問答下是因縁。如文殊推堪問疾
於無垢施。仍爲所訶故云在無。又法門下
約教。四教不出權實故也。又迹下本迹也。
又名下觀心也。初因縁中其文雖狹。若義立
者亦具四悉。問答隨樂即世界也。赴衆所
欣爲人也。咸釋衆疑對治也。位行齊等第
一義也。次發問序者。頌初先料簡偈文有
無。先何意下問。次龍樹下答。論文十義今但
列六。前五即初五文也。六使後人於經生
信。七易奪言詞轉勢説法。八示義無盡。
九明至人有無方之説。十如今文第六文
是。總論即因縁釋也。初二世界。三五爲人。第
四第一義。又爲下第六對治。能除後來疑故。
闕四文。第六同爲人。第七同對治。八九
同第一義。故略不論。正釋中先述古。次
觀文下且總非之。説法下釋出顯是。於
中先明非縮。次明非盈。初文準義在初
二句中。故非縮也。於中先立。但擧放光動
地之末。則知説法入定之本。若無定慧安
能現變。次他不見下責。今反下引答以難。
又問下覈出問處。今指下答也。前長行但
總問放光若執唯光是問。餘不問者應當
非瑞。則雨華動地尚不成瑞。何獨説法及
入定耶。放光既在此土瑞終。仍居他土六瑞
之首。故總擧一光通收二六。況若更下別
問導師兩字義自兼之。次明非盈者。風地
二瑞並有所依。所依是瑞能依豈非。故於今
文明非盈也。於中亦先述非。次破中初一
句略斥。次風本下破爲二。先明風有香尚
得爲瑞。況復風地本爲顯華。雖各立瑞
名而共成華徳。正法華中但直云香。不云
風也。故知風若無香不成瑞也。夫天華下
明香本屬華。華香如檀故云檀風。若香風
非瑞華亦非瑞。地淨準知。於中爲四。先總
明有香等。次此表下釋出所以言因運至
果者。明華香入風如道風徳香熏一切也。
三金光明下引證。四故以下結成。以果上二
事顯因功也。由華有香非獨風爾。由香
風故其地必淨。言二事者。謂功徳法身。功
徳因也。法身果也。由至果故成就二義。一
至果二果淨由因至果故令果淨。次二句
地動瑞。次一行衆喜。雖不依前次第六瑞
宛足。次初三行下言驗此等者。前長行中光
瑞乃居此土第六。乘此即明他土六瑞。
土六瑞無光不見。故須判爲他土總瑞。恐
人不了至此點出故云驗此。故偈中此土光
瑞云大光普照。前已明竟。至他土瑞首重
云眉間光明等者。重牒總瑞文耳。渉公都
不立二土六瑞。但云此初行中上半譯是。下
半譯非。應云佛在大衆入于三昧。三昧大
事。而不云放光。下文自有。今謂此文自是
他土總瑞。故知自未曉於經旨。徒加譯者
之非。既爲他土總瑞。所以不別分之。但戴
在六趣之始。即初一行頌總瑞也。次頌別
瑞初頌六趣中云六是能趣人者四趣。及
天雖即非人。通指宰主。乃遍六趣。於中初
二句略擧上下。諸世界下具列依正因果。初
諸世界者。指萬八千。非但見能趣有情。亦
覩所趣諸有。非但見果報好醜。亦知業縁
善惡。故見六趣但是取機之所。又覩下云
聖主師子等者。聖即是主故云聖主。有人
云。聖中之主。謂於外道支佛羅漢法身菩薩
諸聖中主。今謂華嚴十方世界主伴之主。非
關二乘外道。但是諸菩薩伴中之主。聖主如
師子故云也。師子具如大經大論師子法門。
又師子吼者。名決定説。前兩教主非師子
吼。説非決定不譚眞實第一義故。雖云兼
別最初純大故云第一。前之*兩教猶雜煩
惱。故非清淨。赴機未遍不名柔軟。並詮
中道故云深妙。稱理當機故云樂聞。有云。
來胸中大種所起。故名清淨。無卒暴
故名曰柔軟。此以欲色凡夫報質。釋佛梵
聲。一何苦哉。各於世界者。一者以萬八千爲
各。二者主伴不同爲各。信知須判爲華嚴
教。前之兩教及中三昧無此事故。二教八
門名爲種種。無三乘事名爲佛法。若人下
頌四諦等者。他人不作華嚴消文。遭苦已
前鹿苑之始。豈有各於世界之文。以小乘中
無十方佛故。頓後漸初唯有鹿苑三藏三
乘。初乘四諦乃至佛子三相宛然。如何不以
五時消文。文中先出能厭之行。厭不遍故
未得名盡。雙厭因果。至説涅槃。方乃厭
盡在文分明者。苦含因果即苦集諦。厭老
病死即道諦。爲説涅槃即滅諦。亦可爲説
之言兼於道諦。涅槃之道即道諦也。所證滅
理即滅諦也。又遭苦是總標厭老病死是知
苦。知苦故斷集爲説涅槃是知滅。知滅
故修道。難陀持戒具如止觀第四記。支佛但
説得果之由及以所求法勝。若例聲聞須
明行相云云。若有佛子下是開六度大乘者。
修種種行及無上慧諸教共有。今初形凡小
亦得種種及無上名。不雜凡小通得名淨。
非畢竟淨者。且約三藏六度言之。藥中無
病名爲淨耳。若欲於此辨四悉者。三乘行
異世界也。縁覺爲人聲聞對治。菩薩第一義。
況復各各皆具四悉。三乘約教準例可知。
本迹觀心亦應可解。下去諸度隨文略消。又
聲聞等者。且約當教一途而説。應知通教
三乘。並以界内滅諦爲初門。別教菩薩以
界外道諦爲初門。圓人以界外滅諦爲初
門。此中明因光暫見不合廣求法相。但略
堪表同於理即足。若論修行方可廣辨。
以下三十一行半廣明二味。故判此文唯三
藏也。結前開後者。結前中言見聞及事者。
據漸頓教皆云演説及爲説等。即是聞也。
又見佛子等。即是見也。見中種種多皆事
也。大綱略足故云若斯。同者略之謂千億
事。言開後者。續後而説故云今當。及千億
事文中置之。今應兩牽。亦可前四句結前。
如是下二句開後。蘭菊之言斯有在也。此下
三十一行半。分文但云菩薩修行。既居鹿苑
之後。又在涅槃之前。準下釋般若須兼二
酥。以法華相未決了故。從容釋之。雖約
二*酥教多在三。如前分別故。諸度約教
別圓之前多不云教。含二意一爾後釋義。
準部通四令識眉目。以長行中具云方等
般若故也。總問中經云恒沙者。阿耨達池
四面各出一河。東銀牛口出殑伽河。南金
象口出信度河。西瑠璃馬口出縛芻河。北頗
胝迦師子口出徙多河。各繞池一匝流入四
海。於中殑伽沙細而多。外人所計以爲福
河。入洗滅罪。佛亦順俗故常指之。又佛説
法多近此河。故以爲喩。此下六度但略指
大體。若依二味具出其相。具如止觀第二
第七記所引。問。既云方等般若。亦應具有
兩教二乘。何得總問唯求佛道。答。實如所
問。但避繁文。還同鹿苑故略不説。駟馬
者。四匹共乘故云駟也。侠字胡帖反。豪也。
文殊下經云往詣等者。表往非餘故指佛
所。所問尊極云無上道。所棄不輕故云樂
土。身心倶離故云剃除。如是消釋世所共
有。凡諸解説貴在教宗。顯理之精息其繁
&T039917;。五王經者。此是一卷小經。經云。昔有五
王隣國無競互爲親友。有一大王名曰普
安。習菩薩行。以餘四王邪見熾盛。普安愍
之呼來殿上。七日七夜娯樂受樂。四王曰。
國事衆多請退還家。大王自送并命左右而
隨送之。至於半道而問之言。各何所樂。一
云。願春陽之日遊戲原野。一云。願常作王
種種嚴飾。人民侍從道路傾目。一云。願得
好婦兒端正無雙。一云。願父母常在多有兄
弟。美食音樂共相娯樂。各各説已。迴白大
王。王何所願。答我先説卿所願不長。若樂
春遊冬先彫朽。若樂爲王福盡相伐。若樂
婦兒一朝疾病受苦無量。若樂父母常在
等。一旦有事爲他所執。四王又問大王如何
所樂。答言。我所樂者。不生不滅不苦不樂。
不飢不渇不寒不熱。存亡自在。四王問曰。如
此之樂何處有耶。何處有師。大王曰。吾師
號佛。近在祇洹。諸王歡喜各詣佛所。却
坐一面白佛自責。佛説八苦。王及侍從百
千萬人得須陀洹捨國入道。大相略同。既
云問無上道非關小果。且據捨土出家事
同。故今引之。光中所見亦可八苦以爲助
行。諸教共之故捨國事同。觀行須別以分
諸教。又如長含有四輪王。分於一國雇人
剃頭。既云諸王機亦不一。下去又見等亦
通諸機故也
法華文句記卷第三




法華文句記卷第三
 唐天台沙門湛然述 
◎經被法服者。如瓔珞經云。若天龍八
部鬥爭。念此袈裟生慈悲心。意令比丘安
可不忍。亦令俗衆生慕樂故。龍得一縷
牛角一觸等云云。彼王所慕與此大同。此中
祇合明所見意以序表正。諸度行相功
徳及袈裟等。但是寄此汎明之耳。然必須
辨行體顯教以分味殊。生忍等者。文中兩
解。初通以三句用釋三忍。次一一句別對
三忍。應須附文釋出所以。若分三忍對四
教者。生忍苦忍別在初教。通爲四境。何人
不須具此二耶。別在地前。求佛道者。此
中雖無但準例説。次文即以誦經爲第一
義者。若不求佛忍不關誦。故以誦經同
求佛道。第一義忍通亦在三。別唯圓別。故
令三句諸教不同。如別譯阿含。佛在舍衞
有一梵志來至佛所。種種罵佛種種惱佛。
佛告梵志。如汝以種種飮食上王。及遺
親族。彼不受者爲復屬誰。梵志曰。此屬於
我。佛言。此亦如是。我既不受還屬於汝。故
此不受亦是生忍。故此生忍別屬三藏在阿
含故。通於通教理不受故。況復通用諸教
共之。其名既通須釋相状。次進中實相亦
可通四別二。寙者。如瓜在穴病也。禪中云
通途皆有根本修者。諸教皆修故也。若達
根本。即成出世及出世上上。具如止觀禪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