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No. 1709_ 良賁述 ) in Vol. 33

[First] [Prev]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1709[cf. No. 246]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第一上

 青龍寺翻經講論沙門
良賁奉    詔述 
    稽首無上覺 體遍相圓明
    應現塵沙身 大悲無與等
    所説甘露法 清淨修多羅
    巧濟諸群生 甚深不可測
    住果勝果道 麟喩部行尊
    五忍諸聖凡 我今盡敬禮
    三寶悲智力 加護見無遺
    今欲賛眞文 願久利含識
粤眞理湛寂逈出有無之表。智鏡澄照洞鑒
性相之源。徳海揚波汨清流於塵刹。牟尼大
聖故現迹於王宮。從無生而生則生無所生。
演無説之説則説無所説。動而寂若清月凌
空。語而默等摩尼照物。所以如來在昔居于
鷲峰。住定興悲光馳聚日。波斯匿等露集煙
凝。亂墜天華坦夷巖谷。遂得淨土穢土密布
慈雲。聖衆凡衆皆霑法雨。宗陳護國乃理事
雙彰。包括始終則境智倶寂。啓五忍而行位
目。談二諦而迷悟唯心。帝釋却頂生之
軍普明開班足之悟。化彰令徳力現難思。十
三法師文照昭乎指掌。七難氛息光炅炅
乎寰區。恐季葉彫殘故永言深誡。若非大明
作照何以破昏衢。非大震法音何以窒諸慾
者矣
皇唐八葉再造生靈。玄化無垠正刑有截。張
墜網震頽綱。驅黔庶於福壽之場。導滄波於
無爲之宅。廣運明徳光揚 聖旨。乃詔不
空三藏今重譯斯經。三藏言善兩方教傳三
密。龍宮演奧邃旨聞天。佛日再中
眞風永扇。良賁學孤先哲有默清流。叨接翻
傳謬 膺筆受。揚 天闕親奉 
 徳音今於 大明宮南桃園脩疏賛
演。 宸光曲照不容避席。竊玄珠於貝
葉但益慚惶捧白璧於 丹墀寧勝報効。
仰酬 皇澤俯課忠懃。既竭愚誠庶照玄
造矣
解釋經題目義兼通別。仁王護國標請主之
所爲。般若波羅蜜多明境智之幽玄。序品第
一即八章之別目。亦可仁者五常之首。王者
統冠三才。護者悲力濟時。國者所居閫城。
般若淨慧破識浪之煩籠。波羅彼岸即清
之室宅。蜜多者離義到義。經者連綴攝持。
序者起之端由。品者區分彙聚。第者次第。一
者數初。人法雙彰故云仁王護國般若波羅
蜜多經序品第一
將解此經略啓四門。一叙經起意。二明經宗
體。三所攝所被。四正解本文。叙經起意曲
作兩門。初明經起意後翻譯年代。初中復二。
先總後別。夫諸佛出興。根縁感赴諸經
會。各對宜聞。今説此經廣陳二護。十四王等
有聖有凡。皆育黎元植菩薩事。此故經云。波
斯匿等十六國王覩希有相咸作是念。世尊
大慈普皆利樂。我等諸王云何護國。如來大
悲平等濟利。佛言。善男子吾今先爲諸菩薩
等説護佛果護十地行。廣明内護。又護國品
云。一切國土若欲亂時。有諸災難賊來破壞。
廣明外護。備陳二護利樂不斷説此經矣。次
別明者略有六門。一明佛母。二明勝徳。三明
修行。四明次第。五明同説。六明佛果。諸佛所
心由智母。母出生佛。令徳無儔。令徳外
章修行是禀。修行之漸次第淺深。非佛獨言
諸佛同説。從因成得故辨果圓。有此六門是
説經意。有如人世慈母所生從初降靈逮乎
誕育。資徳立行。自幼及長師友教誨。立身揚
名。叙經起由大意如是。一明佛母者。一切諸
佛從般若生。般若即是諸佛之母。不思議品
云。此般若波羅蜜多是諸佛母諸菩薩母。不
共功徳神通生處。又奉持品云。大王般若波
羅蜜多能出生一切諸佛法・一切菩薩解脱
法・一切國王無上法・一切有情出離法。佛從
母生還彰母徳。力能護國故説此經。二明勝
徳者。所詮般若能生諸佛。能詮之教豈有比
方。觀如來品云。若有人於恒河沙三千大千
世界。滿中七寶以用布施大千世界一切有
情。皆得阿羅漢果。不如有人於此經中。乃至
起於一念淨信。何況有能受持讀誦解一句
者。又二諦品云。若有人能於此經中起一念
淨信。是人即超百劫千劫百千萬劫生死苦
難。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爲人解脱所得功徳。
即與十方一切諸佛等無有異。彰經勝徳表
法難聞。全身尚輕半偈斯重。諸佛同説出離
正因。若不因經無容解脱。令生解脱故説此
經三明修行者。三有苦果長劫輪迴。縱起厭
欣熾然生死諸外道輩自餓投巖。雖大劬
勞徒抂功力。如來慜世現迹王宮。乘大智
悲無倒宣説。略開五忍。爲十四忍。菩薩行品
云。善男子此十四忍十方世界過去現在一
切菩薩之所修行。一切諸佛之所顯示。未來
諸佛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若佛菩薩不由
此門得一切智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諸佛菩
薩無異路故。善男子若人聞此住忍・行忍・迴
向忍・歡喜忍・離垢忍・發光忍・焔慧忍・難勝
忍・現前忍・遠行忍・不動忍・善慧忍・法雲忍・
正覺忍能起一念清淨信者。是人超過百劫
千劫無量無邊恒河沙劫一切苦難不生惡
趣。不久當得無上菩提。於諸忍中備彰勝行。
令脱苦縛故説此經。四明次第者。菩提涅槃
是所求證。須修萬行時歴僧祇從淺至深次
第悟證。奉持品云。云何諸善男子於此經中
明了覺解爲人演説。佛言。大王汝今諦聽從
習忍至金剛定如法修行十三觀門。皆爲法
師依持建立。故十三門廣明修斷。一徳不備
無由歸源。勿謂一門致少功力。便能圓證無
上菩提。具明修斷故説此經。五明同説者。諸
佛利樂隨對根宜窮其至理宗無異説。二諦
品云。大王一切諸佛説般若波羅蜜多。我今
説般若波羅蜜多無別。汝等大衆受持讀誦
如説修行。即爲受持諸佛之法。然佛化迹語
默或殊。至於般若皆同説故。六明佛果者。
菩薩多劫衆行莊嚴因滿果圓稱究竟位。
相無相永超生滅。奉持品云。善男子金剛三
昧現在前時。而亦未能等無等等。等覺因
矣。若解脱位一相無相無生無滅。同眞際等
法性滿功徳藏住如來位彰佛果矣。豈不果
位菩提涅槃從生了因凝然相續。此不必爾。
如下文中十三法師。由斷續生煩惱障故得
眞解脱。由斷礙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至彼
經云。從初習忍至金剛定皆名爲伏一切煩惱。
當廣分別。由斯大覺現化利生。此經之興諒
在茲矣 明翻譯年代者。自周星隱。耀漢
日通津洎乎魏朝。此經尚闕。從初晋代至
巨唐。前後翻傳凡有四譯。第一晋朝太始
三年。有月支國三藏法師曇摩羅蜜。晋云法
護。譯爲一卷名仁王般若。第二後秦弘始三
年。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秦云童壽。於長安西
明閣逍遙園譯爲兩卷。名仁王護國般若波羅
蜜。第三梁朝承聖三年。有西天竺優禪尼國
三藏法師波羅末陀。梁云眞諦。於洪府寶因
寺譯爲一卷。名仁王般若并疏六卷。然則晋
本初翻方言尚隔。梁朝所譯隱而不行。秦時
所翻流傳宇内。自古高徳疏義寔繁。百坐相
仍崇護國矣。粤*惟巨唐 肅宗皇帝重昌
堯化革弊救焚。至憂黎元澡心齋戒。請南天
竺執師子國灌頂三藏名阿目佉唐云不空。
翻傳衆經以安社稷。茲願未滿仙駕歸天。我
今 寶應皇帝再造乾坤禮樂惟新。明
四達恭嗣先訓恩累請焉。永泰元年歳在乙
已四月二日 詔曰。如來妙旨惠洽生靈。
仁王寶經義崇護國。前代所譯理未融通。望
依梵夾再有翻譯。貝葉之言永無漏略。金口
所説更益詳明。仍請僧懷感等於内道場所
譯。福資先代澤及含靈。寇盜永清寰區
允穆。傳之曠劫救護實深者。遂 詔觀軍
客使開府魚朝恩。兼統其事於南桃園翻譯。
起自月朔終乎月望。於承明殿灌頂道場 
御執舊經對讀新本。 詔曰。新經舊經理
甚符順。所譯新本文義稍圓。斯則金言冥契
於 聖心。佛日再生於鳳沼。翻傳先後其
在茲歟。總是初門經起竟
第二明經宗體曲作兩門。一明經宗。二明經
體。初明經宗復分爲二。先明諸教後明此
經明諸教者。凡諸經宗隨經以立。所聞既
異非唯一轍。如維摩經不思議爲宗。法華經
一乘爲宗。楞伽經如來藏爲宗。涅槃經佛性爲
宗。此諸經宗約對待立。若論至理清淨法界
言語道斷。宗何所宗。楞伽經中對治心量立
宗之失。故經偈云。隨其所立宗・即有衆雜義・
等觀自心量・言説不可得。故知立宗皆是心
量。若宗不生宗還生矣。故淨法界無宗不宗。
准此而言更何所道。今依言教無倒希求爲
欲了知諸宗旨趣故揚摧矣。外道雖多宗唯
我法。非此所要廣知餘文。今依文判教有三
種。然佛出世初轉法輪説阿含等多明有宗。
次説大乘般若經等無相之教多明空宗。後
説大乘解深密等不空不有非空有宗。由佛
世尊於法自在當根爲説有斯異矣。自雙林
掩耀部執競興。初小乘宗鷄薗起諍。四百年
内分二十部。本末前後如常分別。於彼時中
傳法聖者多知有教。次馬鳴龍猛諸菩薩等
造智論等多*知大乘無相空教。後慈氏無著
諸菩薩等造瑜伽等多知大乘不空不有教。
以佛滅後同佛在時先有次空後非空有。雖
明空有聖不相違。故大乘法千年間付法相
承曾無異説。洎千年後空有兩宗清辯護法
二大菩薩各依大乘了義之教明空明有見解
不同。依西域記此二菩薩亦不對敵議其優
劣。言空有者。所謂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
成實性・於三性中遍計體空兩宗共許。圓成
實性體離名言。次二諦中下具明也。唯就依
他論其空有。具陳此義文分爲二。初依聖教
後依古徳。依聖教中先明空有後明二諦。明
空有者。瑜伽唯識皆有誠文。如當寺東院金
剛疏中以爲刊定。今依廣百論第十卷中略
申梗&T019598;。於中分三。初明師宗次明立難後申
正義。初師宗者此復有三。第一瑜伽學徒立
依他有。第二清*辯菩薩立依他空。第三護法
菩薩雙破二執建立中道爲廣百論。聖天造
本護法造釋。故爲第三評家正義。第二立
難文復分二。一明立宗二明徴難。明立宗者
初瑜伽師申有宗云。分別所執法體是無。因
縁所生法體是有。由斯發起煩惱隨眠。繋縛
世間輪迴三有。或修加行證無我空。得三菩
提脱生死苦。爲證此義引經頌難云遍計所
執無依他起性有。妄分別失壞墮増減二邊。
清*辯釋云。名是計執義是依他。名於其義非
有故無。義隨世間非無故有。不可引此證有
依他。第二徴難略引四文。第一瑜伽者難清
*辯釋文中有三。初總非云。此釋不然義相違
故。次興四難。一義例名無難。若名於義非
有故無。義亦於名是無何有。二名*例義有
難。又於其義所立名言既因縁生。如義應有。
三名義計執難。若妄所執能詮性無。妄執所
詮其性豈有。四名義依他難。名隨世俗有詮
表能。汝不許爲依他起性。義亦隨俗假説有
能。何不許爲遍計所執。後總結云。世俗假
立能詮所詮無應並無有應齊有。如何經説
一有一無。故汝所言不符經義。應信遍計所
執性無。是諸世間妄情立故。依他起性從因
縁生非妄情爲。應信是有。第二立難。清*辯
菩薩爲證己義引經偈云。由立此此名詮於
彼彼法。彼皆性非有由法性皆然。瑜伽者難
云。經意不説名於義無。但説所詮法性非有。
*辯諸法性皆不可詮。名言所詮皆是共相。諸
法自相皆絶名言。自相非無共相非有。此中
略説所詮性無。非謂能詮其性實有。故頌但
説彼非有言。不爾應言此性非有。第三立難。
清*辯菩薩證依他無復引經中所説略頌。無
少法生・亦無*少法滅・淨見觀諸法・非有
亦非無。瑜伽者難云。此亦不能證依他起其
性非有。所以者何。此頌意明遍計所執自性
差別能詮所詮其體皆空無生無滅。離執淨
見觀諸世間。因縁所生非無非有。故此非證
依他起無。第四立難。清辯菩薩引經證成依
他性空。契經偈曰。諸法從縁起・縁法兩皆無・
能如是正知・名通達縁起・若法從縁生・此法
無性・此法非縁生。瑜伽學徒會此經云。如
是二經説縁生法雖無自性而不相違。以從
縁生。縁生法有二種。一者遍計。二者依他。
此中意明遍計所執自性非有。不説依他。若
説依他都無自性。便撥染淨二法皆無。名惡
取空自他倶損。清*辯菩薩見瑜伽師種種徴
難遂乃責曰。此妄分別誰復能遮。得正見時
自當除遣。論文第三申正義者。護法評云。如
是等類隨見不同。分隔聖言令成多分。互興
諍論各執一邊。既不能除惡見塵垢。詎能契
當諸佛世尊所説大乘清淨妙旨。未會眞理
隨己執情。自是非他深可怖畏。應捨執著空
有兩邊領悟大乘不二中道。明二諦者論云。
然佛所説無相甚深二諦法門最爲難測。今
日自勵依了義經略辨指歸息諸諍論。世俗
諦者。謂從縁生世出世間色心等法。親證離
説展轉可言。親證爲先後方起説。此世俗諦
亦有亦空假合所成猶諸幻事。從分別起如
夢所爲。有相可言名世俗諦。勝義諦者。謂聖
所知分別名言皆所不及。自内所證不由他
縁。無相絶言名勝義諦。如是略説二諦法門。
正法學從同無所諍。諸有大心發弘誓者欲
窮來際利樂有情。應正斷除妄見塵垢。應妙
悟入善逝眞空。爲滿所求當勤修學。問准此
所説護法失宗。唯識論中護法菩薩言依圓
有。何故於此釋勝義諦無相絶言而説爲空。
答彼據深密研窮性相言二性有。此據般若
離言絶相故此言空。理教顯然斯有何失。依
教明説。後依古徳對明三性。立三無性略引
二文。眞諦三藏依三無性論具遣三性立三
無性。一遣分別立分別無相性。二遣依他
無生性。三遣眞實立眞實無性性。此所遣者
於一眞理遣三性故立三無性。廣如彼。故慈
恩三藏依唯識論即依三性立三無性。如論頌
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一依計執立相
無性。二依依他立無自然性。三依圓成立無
我法性。初計所執情有理無。依他圓成理有
情無。廣如彼説。問此二三性所立何別。答前
對遣三立三無性。後但依三立三無性。前空
後有是二別也。謹詳至理實不相遣。如於色
蘊立三性者。依色蘊上横計我法是計所執。
色蘊有爲即是依他。色性眞如即圓成實。若
説三性倶有倶空悉皆無過。但可意會勿滯
於言。言倶有者。遍計妄有依他縁有圓成眞
有。言倶空者。遍計體空依他自性空圓成勝
義空。於如是義聖賢具悉。勿謂上文前二菩
後二三藏所説相違。言空有者。爲彼時中
樂聞空有能起修證。由諸凡愚無始熏習起
有空執彼彼病深。佛爲斷除而作此説。諸
菩薩等依奉聖言。各對彼時執見過失依
教量廣有弘揚。幸而詳之勿復興病。即前所
説三性無性二諦有空皆此經宗。至文當悉。
明諸教*説。明此經者。題云般若即以爲
宗。觀如來品別明三種。實相觀照及以文字。
慈恩三藏更加二種。境界眷屬通前五法。般
若性故・般若相故・般若因故・般若境故・般若
伴故。有義此經觀照爲宗。經説五忍即是慧
故。生空法空根本後得遠近加行皆是經宗。
十四忍中無不攝故。有義此經實相爲宗。經
自説云。以諸法性即眞實故無來無去無生
無滅等。有義此二合爲經宗。性相名殊體用
無別。因或具*闕果必倶故。又即此二是正所
求。若因若果倶修證故。又即此二是眞實身
合立爲宗。義符順故。問境伴文字何不爲宗。
答此二是本彼三末故。又境與伴及彼能詮有
此必倶。豈別立故。問經明二諦何不爲宗。答
先徳以彰爲宗無失。又此智證事理皆周。此
以攝彼不別。明經宗訖 第二明經體於
中分二。先體後性。明諸教體有總有別。
總明者瑜伽八十一云。經體有二。一文二
義。文是所依義即能依。由能詮文義得顯故。
後別明者即於前二復分爲五。文三義二。文
有三者。一隱假談實以聲爲體。倶舍論云。有
説佛教語爲自性。彼説法蘊皆色蘊攝。語用
音聲爲自性故。佛意所説他所聞故。對法論
有成所引聲不説名等爲成所引。唯識論云。
若名句文離聲實有。應如色等非實能詮。故
説佛教以聲爲體。二隱實談假名等爲體。倶
舍論云。有説佛教名爲自性。彼説法蘊皆行
蘊攝。名不相應行爲性故。要由有名乃説爲
教。是故佛教體即是名。謂如句文次第行列
次第安布次第連合。故説佛教名等爲體。三
假實合論性用爲體。十地論云。説者聽者皆
以二事而得究竟。一者聲二善字。字爲所依
攝名句故。謂即此二而爲四法。聲名句文用
各別故。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爲二
所依。此三離聲雖無別體而假實異亦不即
聲。由此法詞二無礙解境有別故。法縁名等
詞縁於聲。故説佛教性用爲體。義爲二者一
攝境從心唯識爲體。華嚴經説三界唯心。此
經下云。從初刹那有不可説識生諸有情色
心二法。起信論云。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
之相。論説。心心所色不相應行諸無爲性皆
不離識。識有差別。説者眞教聞者似法。依淨
法界平等所流。若就根本能説者心。若取於
末能聞者識。何以知然二十唯識世親頌云。
展轉増上力・二識成決定。謂餘相續識差別
故令餘相續差別識生。展轉互爲増上縁故。
故説佛教唯識爲體。二攝相歸性眞如爲體。
故經説云。一切法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
此經下云。謂契經等所有宣説音聲語言文
字章句一切皆如無非實相。故説佛教眞如
爲體。上來五種總別淺深以理而言。隨擧一
門即互相攝不相違也。後明性者攝相歸性
謂即圓成。前之四門通依圓二。若從所聞
有漏心變。或從能説有漏文義。唯屬依他。
無漏心變或無漏説正智所攝。通圓成實。無
漏有爲通二性故。問十八界中十五有漏。如
何聲等亦無漏攝。名句文三自性無記。如
何可説通無漏善。答隨有部宗説十五界唯
是有漏名等無記。今大乘宗如來説法聲名
句文眞善無漏。十地菩薩隨識判性。若無
漏心説聽教者從能變識是有漏善。若有
漏心説聽教者從能變識有漏無記。二乘説
唯有漏説。彼無無漏説聽智故。質影
有無諸心集現如常分別。第二門訖
第三所攝所被者於中有二。初辨所攝後明
所被。所攝有五。一藏二分三乘四時五會。藏
所攝者。依瑜伽論説有二藏。一菩薩藏二聲
聞藏。獨覺教少入聲聞中。從多爲藏名聲聞
藏。或説三藏。一毘柰耶二素呾纜三阿毘達
磨。如次詮於戒定慧學。或説六藏。菩薩聲聞
各有三故。獨覺更無別戒律等。故無三藏可
得成九。此經即於二藏六藏菩薩藏收。三藏
之中素呾纜藏。雖十二分有論義經囑累
品中廣明諸誡義實通貫。文則唯經。二分所
攝者。十二分義具如別章。今但列名略配經
矣。一者契經。有通有別。通即十二倶名契經。
別即長行所應説義。此經具有。二者應頌。長
行已説應重述頌。謂菩薩行品有七言偈。雖
佛説長行。王讃偈頌再牒長行即重頌故。又
奉持品五言偈是。三者記別。此有三相。一
記大人當成佛事。二記弟子死此生彼。三爲
記別諸法之義。今此經中可通第三。四者諷
誦。謂前未説直以偈明。謂二諦品及護國品
五言四言二偈頌是。五者自説。謂不待諸觀
機即説令法久住顯佛悲深。謂觀如來品云。
善男子吾今先爲諸菩薩摩訶薩説護佛果護
十地行等。六者縁起。此有三相。一因犯制戒。
二因事説法。三因請説法。今此經中通第二
三。囑累品中因事説誡及上下文因請説故。
七者譬喩。謂以喩況曉所説法。謂下經云。恒
沙世界滿中七寶以用布施大千有情得羅漢
果等。八者本事。謂除自身説於過去弟子及
法。即菩薩行品説波斯匿王爲四地菩薩及
下普明班足王等護國之事。九者本生。説佛
自身在過去世彼彼方所若死若生行菩薩
行。即自説云。我爲八地菩薩及下頂生欲滅
帝釋。涅槃經云。爾時頂生即我身是。明佛
因矣。十者方廣。此有二相。一説行菩薩道。二
法廣多極高大故。此經具有。十一希法。爲説
八衆共徳及餘最勝殊特驚異。謂下經云。若
人得聞十四忍者不生惡趣得菩提等。又班
足聞法證空三昧。又不思議品散花神變等。
十二論*義。謂諸經典修環研窮摩呾理迦諸
了義經皆得名爲摩呾理迦也。今此經中乘
前起後請問性相修環而説。是論議經。具十
二矣。三乘所攝者。或説一乘。如法華經云。唯
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或説二乘。如攝論等。
一者大乘謂即上乘。二者小乘謂即下乘。或
説三乘。一菩薩乘。二獨覺乘。三聲聞乘。處處
經中皆同説故。及説五乘。如常分別。今此經
者即一乘收。勝鬘經云。一乘即大乘故。二
三乘中菩薩乘故。四時所攝者。古立教時從
一至五。慈恩法師法苑具破。今唯正義。慈
恩三藏依解深密王藏依經第二卷立三時
教。彼經廣爲勝義生菩薩説三性三無性已。
勝義生深生領解。世尊讃歎善解所説。勝義
白言。世尊初於一時。波羅痆斯仙人墮處
施鹿林中。唯爲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初轉
正法輪。雖是甚奇甚爲希有。一切世間諸天
人等先無有能如法轉者。而於彼時所轉法
輪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
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爲發趣修大乘者。依
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
槃。以隱密相轉正法輪。雖更甚奇甚爲希有。
而於彼時所轉法輪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猶未
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于今第三時
中。普爲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
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以
顯了相轉正法輪。第一甚奇最爲希有。干今
世尊所轉法輪無上無容是眞了義。非諸諍
論安足處所。屬諸經者。謂諸阿含及諸般若
深密等經配三時矣。又金光明經説三法輪。
謂轉照持。轉四諦法以空照有非有非空可
任持故。若唯頓教時但唯一對不定性。大由
小起漸次而被可有三時。解深密經約此而
判。今者此經約漸次説容第二時。隨頓教性
總不立時。設令立時第三時故。何以知然。廣
明大乘十四忍門。從淺至深革凡成聖。具明
空有備陳行位。豈但説空爲第二時。問解深
密經據説空教諸般若等爲第二時。又大般
若數處經文諸天讃佛云第三時。答如彼經
中説非空有爲第三時。如華嚴等。理實而言。
華嚴十地金光明等具明大乘非空非有治斷
行位三賢十地故爲第三。此經亦然。豈爲第
二。又彼據漸次可云第二。此約頓悟故云第
三。進退皎然豈違教也。五會所攝者。大般若
經總依四處十六會説。言四處者。一王舍城
鷲峰山。二室羅筏給孤獨園。三他化天宮摩
尼寶藏殿。四王舍城竹林園白鷺池側。其
十六會初之五分更無別名。但以數次標其
分目。次之三分從請主名。第六最勝天王分。
第七曼殊室利分。第八那伽室利分。後之八
分所詮爲目。第九能斷金剛分。第十般若理
趣分。餘之六分如次六度以題今目。然今此
經四處之中同第一處。若十六會無此
經其猶聯綿長山一峯孤秀盪洋渤澥別浦
澄天。披之者坐覽三祇。尋之者全觀十地。迷
觀之不惑。悟者藉之昇階。菩薩行門如
啓諸掌。佛果久近掘鏡融心。淨信則福越河
沙。持讀乃災殃霧卷。安人護國莫大於斯。塵
劫讃揚願中報効故。第二明所被者。初明
根性後以教被。明根性者。五性一性自古紛
紜。擧領提綱略申三説。有説一切衆生有五
種性。一聲聞性。二縁覺性。三如來性。四不定
性。五無種性何以得知定不定性及有一類
無種性者。依大般若五百九十三善勇猛言。
而於三乘性決定者。而於三乘性不定者。聞
此法已速發無上正等覺心。即明三乘定不
定矣。夫人經云。離善知識無聞非法衆生。以
人天善根而成熟之。善戒經云。無種性人無
種性故。雖復發心勤行精進。終不能得無上
菩提。以此等文爲定量故。猶斯種性具有五
種。有説一切衆生皆有佛性。無有定性及無
性者。何以知然。涅槃二十七云。一切衆生悉
有佛性。又云。一切衆生悉皆有心。凡有心者
悉皆當得阿耨菩提。以此等文爲定量故。猶
斯衆生無無性矣。兩宗所立教等理齊。破斥
會違廣如餘記。有説有性無性唯佛能知。然
佛世尊於法自在。廣於諸教隨對根宜説有
説無。皆爲利樂。勿懷取捨而欲指南。問有無
相違。云何利樂。答有情本來種性差別。若聞
無性恐墮彼流。佛爲説無令速出離。若聞有
性速起進求。佛爲説有令無退墮。故佛所説
皆是法輪。言有言無深爲利樂。然起信論由
迷本覺有不覺生。照本還源無不成佛也。二
以教被者。經文不簡顯佛悲深。三界四生等
皆度故。第三門
第四依文正解曲分爲二。初釋題目後解本
文。釋題目者。晋梁所譯題目倶云仁王般若
無護國名。秦本雖有護國之言乃無多字。巨
唐新譯文義具故。釋題目中初解通名後釋
品號。解通名中先離後合。唐梵對者。梵云麼
努此翻爲仁。梵云産捺囉此翻爲王。梵云跛
羅此翻爲護。梵云囉瑟吒囉此翻爲國。梵云
鉢囉枳穰此云智慧。敵對譯者名極智也。梵
云波囉弭多此云倒彼岸。依聲明論分句
釋云。波*囉伊
多。言伊多者云此岸也。言
波藍者云彼岸也。由乘極智離此到彼也。梵
云素怛嚂此翻爲經。然今題云仁王護國般
若波羅蜜多經者一部都名。總十一字上四
下一倶是唐言。中間六字乃是梵語。仁王則
*諸主彰廣敬之令譽。護國則所爲陳博愛之
鴻業。言仁者人也。正理解人多思慮故。依義
訓人有恩親故。依書解者如大傳云。舜不登
而高不行而遠。拱揖於天下而天下稱仁。禮
曰。上下相親是謂之仁。又曰。温良者仁之本。
敬愼者仁之地。寛裕者仁之作。遜接者仁之
能。禮節者仁之貌言。談者仁之文。歌樂者仁
之和。散者仁之施。儒者仁之行。兼而有之
是謂之仁。論語曰。克己復禮天下歸仁。則恩
惠於物慈施博衆名爲仁矣。言王者主也。順
正理論於劫初時爲分香稻共立田主。三曼
多王此云共許。若言天子者金光明偈云。雖
生在人世尊勝故名天。由諸天護持亦得名
天子。依書解者韓詩曰。王者往也天下往
之。善養人也故人尊之。善治人也故人安
之。善悦人也故人親之。善飾人也故人樂
之。具此四徳而天下往。禮曰。天子以徳爲車
以樂爲脚。又曰。昔者先王尚有徳尊有道
任有能擧有賢。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老子
四大王居其一。説文王字徳貫三才兆庶又
安是稱王矣。王有仁徳有財得名。王懷仁徳
仁即王故持業得名。王行仁惠仁之王故依
主得名。言護者加衞義覆攝義。蓋爲仁王仰
希如來大悲加衞。普覆含識攝受無遺故稱
護也。言國者城也。四海八方有截疆域。聖
凡士庶各安其居。若乃災害不生禍亂不作。
人天歡慶龍鬼潜施。至教常流安人護國。國
之護故依主得名。言般若者梵音也此云智
慧。先別後通列有五種。一者文字能詮教
也。二者觀照即淨慧也。三者實相即眞如也。
四者境界謂即二諦三性無性也。五者眷屬
相應四蘊助伴五蘊定道戒也。般若名寛通
前五種。勝用唯二正智如如。具足應言般羅
賢若此翻爲慧。梵云若那此翻爲智。西方梵
字有界有縁。准大品經若之一字通目智慧。
二字界故。般那兩字別目慧智。二字縁故。以
般助若若即目慧。以那助若若即目智。由是
經論六度十度開合不同。若言六度即智慧
二總爲第六。以合明故。若言十度慧爲第六
智爲第十。各別明故。問慧之與智爲同爲異。
答倶別境慧二體實同。擇法決斷二用則別。
故勝天王般若云。菩薩具足般若具足闍那。
又彼下云。得般若門分別句義。得闍那門能
入衆生諸根利鈍。若通言之。智處説慧慧處
説智皆無違矣。雖即檀等倶得度名。題中據
勝唯標般若。言波羅者梵語也此云彼岸。對
彼説此此岸者何。於四諦中已起苦集而爲
此岸。未起苦集而爲中流。涅槃菩提即滅道
諦而爲彼岸。六度萬行以爲船筏。五蘊假者
是能乘人。諸修行人乘于六度截流越此。高
翔覺路至究竟位是達彼岸。然配經中教理
行果。彼岸唯果行唯在因。教之與理通乎因
果。題標果徳云波羅矣。言蜜多者梵語也。此
具二義離義到義。即是施等具七最勝。至下
當悉。於生死中離此到彼。言經者唐言也。若
以梵音云修多羅修妬路皆訛也。慈恩三藏
云。素呾纜而目四義。衣・綖・席・經。猶如瞿名
具多法故。今此唯取經義綖義。何以知然。
四分律云。如種種花置於案上以綖貫持雖
爲風吹而不分散。故佛説教其猶衆花。衆生
識心有如案矣。若不以綖連綴攝持。邪見暴
風或當飄散。故故結集者連綴佛言。如綖貫
花如經持緯。佛地論云。以佛聖教貫穿攝持
所應説義及所化生。貫穿即綖攝持即經。然
其經字即同此方經籍之名。俗釋經者常也
法也。古今不易故謂之常。揩定是非稱之爲
法。雜心論中五義釋經。謂涌泉等。講者叙焉。
今解經者即能詮教。出體門中依瑜伽論亦
取於義。所詮之理故教及理總名爲經。仁王
護國般若波羅蜜多亦通教理。以上十字對
經一字。綺互相望總爲四釋。謂仁王護國般
若波羅蜜多即經之經持業。依主准釋應知。
解品名者。言序者因由也。謂説般若起之
致。言品者類也。文義彙聚各自區分。言
第者次之居也。言一者數之始也。此經一部
總有八品。此品居初故稱第一。*解本文者。
先總判科後隨文釋經。眞諦記判釋此經大分
爲四。一發起分即初序品。二正説分謂次五
品。三王得護國分即第七品。四流通分即囑
累品。昔有晋朝道安法師。科判諸經以爲三
分。序分正宗流通分。故至今巨唐慈恩三
藏譯佛地論。親光菩薩釋佛地經。科判彼經
以爲三分。然則東夏西天處雖懸曠。聖心潜
契妙旨冥符。今判此經依彼三分。一教起因
縁分即初序品。二聖教所説分次之六品。三
依教奉行分謂囑累品。釋初序分文分爲二。
初明通序謂如是等。後明別序爾時世尊等。
然此二序總爲五對。一通別對。諸經通有當
部別縁。二證發對。初傳法者引證令信。後説
法者別縁發起。三前後對。如是等文經後
置。爾時等文經首本縁。四師資對阿難請主
如來説者。五現未對。阿難後請時在未來。
佛説經前當時縁起。後之三對名皆不次。但
取語順義則依經。初二對名義已周備。爲令
盡理立五對焉。將釋通序三門分別。一經起
之因。二建立所以。三開合不同。經起因者。大
悲經中是優波離教阿難問。大衍經云阿泥
樓逗教阿難問。智論第二。佛涅槃時娑羅樹
間北首而臥。爾時阿難心沒憂海。阿菟樓
豆語阿難言。汝是守護佛法藏者。又佛世尊
手付汝法。汝今愁悶失所受事。大*衍經云請
問四事。一佛滅度後諸比丘等以誰爲師。二
依何處住。三惡性比丘如何調伏。四一切經
首當置何言。佛告阿難我滅度後以波羅提
木叉爲汝大師。依四念處住。惡性比丘梵
治之梵法默然不應打罵但默擯故。一切經
首當置如是我聞等言。何故阿難但申四問。
大意總明三寶不斷。以戒爲師佛寶不斷。四
念處住如是等言此二即是法寶不斷。比丘
和合僧寶不斷。三寶久住利樂無邊故。臨涅
槃問答唯四。阿難結集謹奉佛言於諸經初
置如是等。二立所以者。如是等言自有四意。
一爲除疑。二爲生信。三爲簡邪。四爲顯正。言
除疑者眞諦記云。微細律説。阿難比丘當昇
高座出法藏時衆有三疑。一疑佛大悲從涅
槃起。二疑更有佛從他方來。三疑阿難轉身
成佛説如是等。三疑併斷。二生信者智度論
云。説時方人令生信故。又云如是我聞生信
也。信受奉行生智也。信爲能入智爲能度。文
無繁約非信不傳。由起信心所言理順。即由
理順即師資道成。於所説法皆順從故。云何
爲信。信是心所善十一中最初信也。令心心
澄淨爲性。如水精珠能清濁水。對治不信
渾濁之心樂善爲業。衆行本矣。何縁經首最
初生信。五根之中先列信根。有信根故能生
萬善。五力之中先陳信力。有信力故魔不能
動。故華嚴云。信爲道原功徳母故。又趣三
乘有善法欲。由有信故起善希望。信爲欲依
最初生故。又此經中伏忍最初標十信心。聖
胎本故。又顯揚論明七聖財。謂信・戒・聞・捨・
慧・慚・愧。七聖財初即信財故。又正理云。澄
淨有四種。謂佛法僧戒。信三寶故能越惡趣。
由信戒故離貧賤因。猶如金剛四不壞故。又
倶舍云。拔衆生苦出生死泥。序令生信爲衆
生手。後陳正宗爲佛教手。兩手相接出淤泥
故。又智論云。如人有手至於寶山隨意所
取。若其無手空無所得。有信心人入佛寶山
得諸道果。若無信心雖解文義空無所得。是
故經初令生淨信。三簡邪者。諸外道輩於自
教初皆悉置於阿漚二字。云梵王訓世有七
十二字。衆生轉薄。梵王嗔怒呑噉諸字。唯此
二字在口兩角。阿表於無漚表於有。置彼教
首。今佛世尊教阿難置如是等言簡異彼故。
四顯正者。三寶最吉祥故我經初説佛之一
字即是佛寶。如是一時及彼處即是法寶。我
聞二字及比丘衆即是僧寶。具陳三寶爲顯
正矣。第三開合者。眞諦記中開爲七事。開我
與聞而爲二事。餘五如文。今依智論總説六
義。一者信成所謂如是。二者聞成所謂我聞。
三者時成所謂一時。四者主成所謂佛也。五
者處成住王舍等。六者衆成與比丘等。世親
菩薩般若燈論亦有六義。如彼頌云。前三明
弟子後三證師説。一切修多羅其事皆如是。
減五至一皆有義門。廣如餘文繁而不叙。今
解通序雖有六成。且初前五其義者何
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鷲峯山中 解
曰。如是者明所聞法無非法失。略叙三解。初
別解如是。安法師云。有無不二名之爲如。如
非有無稱之爲是。如無所如是無所是故云
如是。注無量義經云。至人説法但爲顯如。唯
如爲是故云如是。梁武帝云。如即指法是即
定詞。如斯之言是佛所説。次合解如是。眞
諦記云。如是者決定義。決定有二。一文二理。
文是能詮理即所詮。阿難所傳文理決定如
佛所説也。法智解云。如是者阿難自明之
詞。金口所説旨深意遠非所仰測。章句始末
正自如是。後帶我聞解佛地論云。如是總言
依四義轉。一依譬喩。如有説言如是富貴如
毘沙門。二依教誨。如有説言汝當如是讀誦
經論。三依問答。如有説言汝當所説昔定聞
耶故此答云如是我聞。四依許可。唯依此也。
謂結集時諸菩薩衆咸共請。言如汝所聞當
如是説。傳法菩薩便許彼言。如是當説如我
所聞。又如是言信可審定。謂如是法我昔曾
聞。此事如是齊此當説定無有異。略引六文
廣如餘記。言我聞者。辨能聞人無非根失。
又復分三。初言我者我有三種。一妄所執外
道横計。二假施設謂大涅槃常樂我淨。除二
乘倒強施設故。三世流布我謂世共自指稱
我。遍計無體圓成無相。傳法菩薩於依他中
隨順世間假説稱我。問諸佛説法本爲除我。
不言無我乃言我聞。答瑜伽第六有其四義。
一言説易故。若説無我通蘊處界知此説誰。
二順世間故。三除無我怖。言無我者爲誰修
道。四爲宣説自他染淨因果事業。令生決定
信解心故所以稱我。又智論第一。四悉檀中
世界悉檀故説有我。即當瑜伽順世間故。次
言聞者婆沙十二。薩婆多宗耳聞非識。法救
尊者識聞非耳。成實論云。譬喩師説心心所
法和合能聞。今大乘宗雜集第二。非耳能聞
亦非識等。以一切法無作用故。由有和合假
立爲聞。就勝所依或説根聞。以能分別故説
識聞。具前二義説根識聞。瑜伽五十六云。
諸法自性衆縁生故。刹那滅故。無作用故。智
六云。非耳及識意等能聞。多縁和合故得
聞聲。又耳根識唯聞於聲而不聞教。若約名
句唯意識聞。故瑜伽云聞謂比量。然由耳識
親聞於聲。與意爲門意方得聞。耳意爲縁熏
習在識因聞所成故説爲聞。廢別耳等總名
我聞。故佛地云。我謂諸蘊世俗假者。聞謂耳
根發識聽受。廢別就總故説我聞。問何須廢
別總説我聞。答若不言我但云耳聞。耳通一
切是誰耳聞。又復聞時根・境及空・作意・分
別・染淨種子并根本依・一一具陳乃成繁
廣。若唯説一義用不周。所以廢別總説我
聞。後中問答。問爲佛説法而言我聞。爲佛
不説言我聞耶。答佛地論中自有二解。一者
龍軍無性等云。諸佛如來唯有三法。大定・智・
悲。久離戲論曾不説法。由佛慈悲本願縁力
衆生識上文義相生。雖親依自善根力起。而
就強縁名爲佛説。譬如天等増上力故令於
夢中得論呪等。二者親光等言。佛身具有蘊
處界等。由離分別名無戲論。豈不説法名無
戲論。謂宜聞者善根力故本願縁力如來識
上文義相生。是佛利他善根所起名爲佛説。
聞者識心雖不親得。然似彼相分明顯現故
名我聞。問阿難是成道日生。二十年後方爲
侍者。已前諸教何得親聞。答有四義。一本
願力故。過去作長者供養誦經沙彌今得總
持。龍樹讃云。面如淨滿月目如青蓮華。佛
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二佛加持故。報恩經
云。佛入世俗心令阿難知。又云。佛爲略説
粗擧其端而能盡解。三三昧力故。金剛花
經云。阿難得法性覺性自在王三昧悉能憶
故。四聞法力故。觀佛三昧海經第五云。阿難
聞佛説菩薩行。即憶過去九十億佛所説經
藏。法華第四云。自聞授記等即時憶念過去
無量千萬億諸佛法藏。通達無礙如今所聞
等。而説偈言。世尊甚希有。合我念過去無
量諸佛法如今日所聞。問阿難尊者既是聲
聞。云何能持大乘法藏。答集法傳云有三阿
難。一阿難此云慶喜持聲聞藏。二阿難跋陀
此云喜賢持獨覺藏。三阿難伽羅此云喜海
持菩薩藏。而實阿難總持自在。三名雖異但
一人矣。又金剛仙論及眞諦所引闍王懺悔
經亦同此説。問持佛法藏菩薩極多。何唯阿
難不付菩薩。答阿難常隨如來人天具識。寫
瓶有寄故囑傳燈。菩薩形異處疎利生嚴土
各自匆務不可例同。表唯阿難言我聞矣。智
論第二云。是阿難頂禮僧已坐師子座。一心
合掌向佛涅槃方如是説言。佛初説法時爾
時我不見。如是展轉聞佛在波羅柰。是時千
阿羅漢聞是語已上昇虚空高七多羅樹皆
言。無常力大。如我等眼見佛説法。今者乃言
如是我聞。佛地論云。應知説此如是我聞意
避増減異分過失。謂如是法我從佛聞。非他
展轉顯示聞者。有所堪能。諸有所聞皆離増
減異分過失。非如愚夫無所堪能諸有所聞
或不能離増減異分。結集法時傳佛教者。依
如來教初説此言。爲令衆生恭敬信受。言如
是法我從佛聞文義決定無所増減。是故聞
者應正聞已如理思惟當勤修學。言一時者。
第三時成。無非時失。如來説法善應根宜會
遇無差。唯一時矣。依佛地論有三義解。一
謂説聽究竟一時。此就刹那相續無斷説聽
究竟總名一時。若不爾者不名句等。説聽時
異云何言一。論文變釋名不就其。説聽究竟
名一時者。如初説字次名後句乃至一品一
部終畢。説聽時異云何言一。不以久近一期
究竟。簡説餘部非一時故。二謂刹那領悟一
時。或能説者得陀羅尼。於一字中一刹那頃
能持能説一切法門。或能聽者得淨耳根。一
刹那頃聞一字時。於餘一切皆無障礙悉能
受名一時矣。此即上根於一刹那説聽
領悟。簡中下根脩促異故。三謂説聽會遇一
時。或相會遇時無分別故名一時。即是説
聽共相會遇同一時義。簡不當根時前後故。
此等皆是假名一時。問大乘過未既非實有。
於三世中何名一時。答有二義。一道理時。説
者聽者雖唯在五蘊諸行刹那生滅。唯有一
念現在之法。然有酬前引後之義。即以所酬
假名過去。即以所引假名未來。對此二種説
爲現在。此過未世並於現在法上假立。故説
聽者事緒究竟假立三世總一時。非一生滅
之一時也。二唯識時識心之上變任三時相
状而起。然説聽者實是現在。隨心分限變作
短長事緒終訖總名一時。如夢所見謂有多
生。覺位唯心都無實境。問説聽一念生已即
滅。如何識上聚集解生。答雖唯一念由前前
聞展轉熏習。後識心上連帶解生。前所聞者
聚集顯現。如言諸行無常。至常字時前之三
字一時聚集。乃至後後一偈一品連帶亦爾。
故雖生滅説受義成。五心之義如常分別。問
一之與時以何爲體。答成實・倶舍・經部・多宗
此二假實皆五蘊性。處界門中有爲法故。今
依大乘自有三解。一智論云。數時等法實無
所有。謂陰入持所不攝故。陰入持者蘊處界
也。二佛地論云。時者即是有爲法上假立分
位。或是心上分位。影像依色心等總假立故。
三百法論。一之與時即依色心分位假立。是
不相應數及時也。五蘊門中行蘊所攝。處界
門中法處法界意識境故。亦即瑜伽數世識
故。問凡聖同聽總説一時。淨穢同時應云一
處。答淨穢既異即得定言。時中萬差故總言
一。一會根宜聖凡勝劣利鈍短長有多差別。
不可定擧總説一時。言佛者。第四化主成。智
論第二五種能説。一佛二聖弟子三諸天四
神仙五變化。簡異餘四故標佛也。梵云佛陀
此云覺者。依起信論所言覺者心體離念。永
離妄念不覺之心。有大智慧光明遍照。等虚
空界無所不遍。謂之覺矣。此具三義。一者自
覺。覺知自心本無生滅異凡夫故。二者覺
他。覺一切法無不是如異二乘故。三者覺滿。
究竟理圓稱之爲滿異菩薩故。佛地論云。具
一切智一切種智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
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華開故名爲佛。一切智
者能自開智・如睡覺智・觀於空智・理智・眞
智・無分別智・如所有也。總相而言證眞之智。
一切種智者覺有情智・如蓮華智・觀於有智・
事智・俗智・後所得智・盡所有也。總相而言達
俗之智。問本後二智體爲同異。答准此下經
由諦故二。智體唯一了達一二眞第一義。境二
智一至下當知。若諸經首置薄伽梵者。依佛
論有二義釋。初成徳義後破魔義。初成徳
者薄伽梵聲依六義轉。一自在義。永不繋屬
諸煩惱故。二熾盛義。炎猛智火所燒錬故。
三端嚴義。三十二相所莊嚴故。四名稱義。一
切殊勝功徳圓滿無不知故。五吉祥義。一切
世間親近供養咸稱讃故。六尊貴義。具一
切徳常起方便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無懈廢
故。初一斷徳。次一智徳。後四恩徳。如次應
知。後破魔者或能破壞四魔怨故。破四魔位
至下當知。若諸經首置佛號者。眞實論云。大
師十號經初何故不列餘九而獨稱佛。有十
義故。一覺勝天鼓。二不由他悟。三離二無
如。四已過睡眠。五譬如蓮華。六自性無染。
七具足三義。一假名佛即六神通。二寂靜佛
惑不生故。三眞實佛即是眞如。八具三徳。摩
訶般若・解脱・法身。九具三寶性。十自知令他
知。佛具十義餘名不爾。故諸經首皆稱佛也。
然此二名並含衆徳。置諸經首是佛意焉。今
仁王經唯言佛者。隨方生善義如眞實。問佛
有三身。此何身説。答三身倶説。謂空無相眞
如妙理生智解故名法身説。應化非眞。眞謂
報徳。推功歸本即眞報説。十地同聞他受用
説。穢土聞見即化身説。佛地論云如實義
者釋迦如來説此經時。地前大衆見變化身
居此穢土爲其説法。地上大衆見受用身居
佛淨土爲其説法。所聞雖同所見各別。雖倶
歡喜信受奉行解有淺深所行各異。准彼論
意隨對根宜。理實三身體不相離。言王舍城
鷲峯山中者。第五處成。無非處失。遊化居止
目之爲住。佛地論云。若不説處及能説者。不
知此法何處誰説。一切生疑故須具説。文分
爲二。先城後山。摩措陀者此云善勝又云無
惱害。又摩伽星名此云不惡。陀者處也。名不
惡處亦名星處國。舊云摩伽陀・摩掲提・默偈
陀皆訛也。是其國號。曷羅闍姞利四城者此
云王舍。即其城名。婆沙三釋。婆藪王子初共
人民造舍而居。爲鬼神壞唯留王舍。如是至
七。太子教言但更造舍悉題王舍。由題字故
遂得不毀。因此立名爲王舍城。又云。輪王出
世相承住此故名王舍。又云。四天王等與阿
修羅共鑚乳海遂得甘露。於此山中起舍而
住。七日守之然後乃分。因此立名爲王舍城。
智論第三亦有三釋。摩伽陀王初生一子。一
頭兩面而有四臂。後大成人力并諸國。取諸
國王萬八千人置此五山中。以大力勢治閻
浮提。因名此山爲王舍城。又云。摩伽陀王先
所住城中失火。一燒一作如是至七。王求住
處見此五山周匝如城。即作宮殿於山中住。
以是故名王舍城也。又云。往古世時此國有
王名曰婆藪。厭世出家身作仙人。子名廣車
嗣位爲王。如是思惟別求住處。後因出獵遇
見五山周匝峻固種種嚴好。即捨本城於中
居住名王舍城。廣如彼論。西域記云。矩奢掲
羅補羅城唐言上茅城。摩掲陀國之正中也。
古先君王所居之處多出勝上吉祥*茅草。因
以爲名。崇山四周以爲外郭。西通狹徑北
闢山門。東西長南北狹。周一百五十里。内
宮子城周三十餘里。羯尼迦樹遍諸道路。花
含殊馥色爛黄金。暮春之月林皆金色。頻毘
娑羅王都上茅城。編戸之家頻遭火害。一家
縱逸四隣罹災防火不暇。資産廢業衆庶嗟
怨不安其居。王曰。我以不徳下人羅患。修
何徳行可以攘災。群臣對曰。大王徳化政教
明察。庶人不謹致此火炎。宜制嚴科以清後
犯。若有火起窮究先發罸其首惡。遷之寒林
夫棄屍當自謹護。王曰言善宜遍宣告。
頃之間王宮失火。謂諸臣曰我自遷矣。乃
命太子&MT01142;怨事。欲清國憲故遷居焉。時
吠舍釐王聞頻毘娑羅王野處寒林戒 奘欲
襲。邊候聞命乃建色城。以王先舍稱王舍城。
有云。至未生怨王嗣位已後方築此城更爲
高厚。至無憂王遷都波吒釐城。以王舍城
施婆羅門。然王舍城外郭已壞無復遺堵内
城雖毀基趾猶峻。周二十餘里面有一門。今
故城中無復凡庶。唯婆羅門減千家耳。鷲峯
山者。梵云結栗陀羅矩吒唐云鷲峯亦云鷲
臺。智論二義。山頭似鷲故云鷲頭。又云。王舍
城南屍陀林中多諸死人。衆鷲來噉還止山
頭。時人便名鷲頭山也。又別記説言。靈鷲者
此鳥有靈知人死活。人將欲死群翔彼家。待
其送林飛下而食。以懸知故號靈鷲焉。又眞
諦記引婆沙説。釋迦菩薩化受鷲身。廣如彼
文繁而不録。西域記云。言鷲臺者接北山之
陽孤標特起既棲鷲鳥。又類高臺空翠
映濃淡分色。如來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
廣説妙法。頻毘娑羅王爲聞法故興發人從。
自麓之峯跨壑陵巖編石爲砌。廣十餘歩長
五六里。中路有二小窣堵波。一謂下乘即王至
此徒行以進。一謂退凡即簡凡人不令同往。
其山頂上則東西長而南北狹。臨崖西
有甎精舍。高廣奇製東闢其戸。如來在昔
多居説法。今作説法之像。量等如來之身。問
雙擧山城斯有何意。答准法華論如王舍城
勝餘城故。如鷲峯山勝諸山故。山城倶勝表
法勝故。智度論云。佛生身地爲報地恩。住王
舍城説般若故。又眞諦記住處有二。一境界
處二依止處。爲化在家出家者故。顯佛悲智
無住道故。道體倶成辯故。利他自利成究
竟故。具斯衆徳兩處雙標。聖天梵佛樂者叙
矣。從此第六明衆成者文分爲二。初列大衆
後結退坐。初中復二。初當根衆後變化衆。初
中有十。一無學大徳衆。二結盡諸尼衆。三隱
顯難思衆。四在家諸聖衆。五在家七賢衆。六
人王自在衆。七六欲諸天衆。八色界諸天衆。
九諸趣變現衆。十脩羅八部衆。最初第一無
學大徳衆於中分三。一標名擧數。二總別
讃徳。三結讃成就。且初第一標名擧數。其義
者何
經與大比丘衆千八百人倶 解曰。明同聞
衆來意有五。一爲證信。助成阿難同聞可信。
二爲顯徳。如釋梵等諸天圍繞顯佛法王諸
聖圍繞。三爲啓請。波斯匿王於大衆中顯發
請問。四爲當根。令彼時衆於大乘中次第修
行十四忍門至無上覺。五爲列攝。若無勝侶
淨信不生。引攝現當令同信學。佛地論云。列
菩薩者輔翼圓滿。天龍等者眷屬圓滿。由斯
五種是來意矣。言與者兼・并・共・及・佛共倶
義。智論第三有七義釋。謂與世尊一處一時
一心一戒一見一道同一解脱故名爲共。次
言大者此有三説。一眞諦記三義釋大。一者
數大如言大軍。二者量大如言大山。三者勝
大如言大王。比丘亦爾。衆非一故。徳難測故。
修菩提道高無上故。二佛地論四義釋大。一
者利根波羅蜜多種性聲聞故。二者無學果
故。三者不定種性迴心向大故。四衆數多
故。三智度論五義釋大。一切衆中最爲上故。
諸障斷故。王等敬故。數甚多故。能破九十六
種外道論故。此前三文總有八義。一者數大
千八百故。二者名大名稱遠故。三者位大阿
羅漢故。四者離大障礙斷故。五者徳大功徳
智慧波羅蜜多之種性故。六者識大大人識
故。七者趣大趣大果故。八者敵大能破一切
外道論故。具斯衆義故得名大。言比丘者梵
云苾芻訛云比丘。由具五義所以不譯。一
怖魔。初出家時魔宮動故。二云乞士。既出家
已乞食濟故。三云淨戒。漸入僧數持淨戒故。
四云淨命。既受戒已所起三業無貪相應不
依於貪邪活命故。五曰破惡。漸次伏斷諸煩
惱故。眞諦記云。因名怖魔・乞士・破惡。至果位
中轉因怖魔名爲殺賊。轉因乞士名爲應供。
轉因破惡名不生故。次言衆者梵云僧伽此
云和合。理事二和故名爲衆。四人已上得名
衆僧。言千八百人者明衆數也。此與舊經多
少別者。梵文前後列數異矣。又大般若初列
衆云千二百五十人倶。此與彼經處同時異。
准斯列衆足明此經居大經後。次當悉矣。言
倶者同一時義同一處義。問與倶二言此有
何別。答以佛兼衆故稱爲與。將衆就佛故説
爲倶。又將此對彼名之爲與。彼自同時名之
爲倶。問此諸聲聞爲權爲實。答准智度論此
等聲聞皆是應化常隨如來影響正法。從此
第二總別讃徳文分爲三。且初第一總彰無
學。其義者何
經皆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 解曰。此
即總明標位讃徳。謂千八百皆無學果。阿羅
漢者乃是梵語此有多義。依婆沙論第九十
四有四義解。阿正云無。義翻爲殺。羅漢言賊。
殺煩惱賊名阿羅漢。又云應受世間妙供養
故。又云不生。生死法中不復生故。又云遠
惡。遠離諸惡不善法故。智論唯識倶翻爲應。
應有三義。應已永害煩惱賊故。應受世間妙
供養故。應不復受分段生故。言諸漏者明所
斷障。漏體不一故名爲諸。諸別有三。一者
欲漏二者有漏三無明漏。問此之三漏體別
云何。答欲漏體者依佛地論欲界見道四諦
各十。謂貪嗔癡慢疑五見即成四十。欲界修
道有其六種。貪嗔癡慢身邊二見。并前見道
有四十六根本煩惱兼忿恨等二十隨惑成六
六。於五部下除五無明餘六十一總名欲
漏。欲唯散地唯有漏地。謂通五趣具四生地。
不善有覆二性爲體。多縁欲起。欲之漏故依
主立名名爲欲漏。有漏體者謂色無色二界
合立。且如色界四諦各八修道有四。地法無
嗔又除無明有三十六。根本煩惱并八大隨
成四十四。其無色界亦四十四。二界合論有
八十八。色界諂誑及二界憍此四足前成九
十二總名有漏。二界定地通無漏地。天趣化
生有覆無記一性爲體。由此合明名爲有漏。
縁有之漏。有即漏故。二釋皆得名爲有漏。無
明漏者三界五部十五無明名無明漏。無明
力増相應不共皆是漏故。與前二漏而作所
依。唯自行相迷闇爲性。無明即漏持業得名
名無明漏。問此等何過名之爲漏。答諸論皆
言。煩惱現行令心連注。流散不絶三有輪迴
備受苦患皆由彼漏。如諸漏器亦如漏舍。極
可厭離。損汚處深毀責過失立名爲漏。隨諸
轉識唯是現行。羅漢永無故言已盡。無復煩
惱者明所斷種。諸惑現起熏種長時隨逐有
情眠伏藏識。設異生等世道暫伏後心還生。
明諸無學聖道斷已永不起故。理實煩惱通
種及現名之爲漏。此即唯種。不爾經文有重
言失。永得清淨如拔草根。是故此中云無復
矣。從此第二辨類差別。其義者何
經心善解脱慧善解脱九智十智所作已辦
云。明諸無學種類差別。謂阿羅漢有其二
種。一者利根。名爲不動不爲煩惱所退動故。
亦得名爲不時解脱。不假勝上資縁具故。是
先學位見至性故離煩惱障名慧解脱。得
滅盡定名倶解脱。倶斷定慧二種障故。名心
解脱無諍願智諸功徳法必成辦故。二者鈍
根。名退法等謂遇少縁退所得故。亦得名爲
時解脱者。以要待時方解脱故。時有六種。
一得好衣。二得好食。三得好臥具。四得好處。
五得好説法人。六得好同學。若無此等不得
解脱。是先學位信解種性。此亦具有慧
解脱。義如前説。於利鈍中慧解脱者於無諍
等皆不具。故所言善者是二通稱。如調
馬離諸不善棄捨重擔倶名善矣。九智十智
者。依倶舍論薩婆多宗。一世俗智。多縁
等世俗境故。二者法智。謂縁欲界四聖諦故。
三者類智。縁上二界四聖諦故。四者苦智。苦
諦智故。五者集智。集諦智故。六者滅智。滅諦
智故。七者道智。道諦智故。八他心智。縁他
心故。九者盡智。盡所有故。十無生智。縁無生
故。此十智中初唯有漏餘八無漏。其他心智
通漏無漏。縁境別者。謂世俗智遍縁一切有
爲無爲所縁境也。法智縁欲四諦爲境。類
智縁上四諦爲境。他心智縁他心爲境。盡無
生智初起之時觀有頂蘊唯苦集類爲境界。
故後時方能遍縁四諦。此二別者。且初盡智
聖者初證無學果時。若正自知從三昧起而
説是言。我已知苦我已斷集我已證滅我已
修道。是盡智也。無生智者聖自知已而説是
言。我已知苦不應更知。我已斷集不應更斷。
我已證滅不應更證。我已脩道不應更修。無
生智也。依成實論經部宗云。知現在法是名
法智。知過未法名曰比智。餘智如上。鈍根無
學有前九智。容起煩惱退現法樂。利根無學
即具十智。無生智後不起煩惱亦不退失現
法樂住。顯揚第二亦明十智。樂者叙矣。所
作已辦者。即同諸經已作所作已辦所辦也。
謂諸無學得勝對治能斷煩惱生死怨敵。業
異熟果謂即苦諦。業煩惱因謂即集諦知
斷集起生死流此證名爲作所作故。所證
解脱謂即滅諦能證妙智謂即道諦。菩提分
等諸功徳法無不已修此即名爲辦所辦故。
已捨重障已具勝徳。是故名爲所作已辦。從
此第三辨觀不同。其義者何
經三假實觀三空門觀 解*云。明二觀門彰
對治行。三假實觀者法假實觀・受假實觀・
名假實觀。如大般若及此下文。法謂五蘊色
心之法。任持自性軌生物解故名爲法。從衆
縁生如幻士等。依他不實故説爲假。相無自
性體唯眞如。眞如不遷故説爲實。觀即正慧
能照之心。由此而言。法之一字標所觀境。假
實二字正解行相。假即世俗實即勝義。觀之
一字自能照心。境有總別。別中眞俗。智有
加行及以根本。能所雙彰名法假實觀。受假
實觀者遍行中受。受之自性諸心心所受之
相應。苦樂等事受所領境。福非福等受所領
業。諸趣異熟受所領果。味著生死唯受力強。
於心所中別立爲蘊。爲過既重故別對治。假
實及觀義如前説。名假實觀者。名謂呼名表
詮諸法。得法共相非自性故。諸法自性體離
名言。有情妄倒横生執著。依名計義依義計
名。無始時來妄熏習力。爲令除斷故正觀
察。餘假實等皆如前矣。此唯大乘無學寧具
如前所引。智度論云。應化聲聞實是菩薩。
具此何失。三空門觀者。所謂空觀・無相觀・無
願觀。依倶舍云。於苦聖諦四行相中取空無
我而爲空門。滅下四行爲無相門。集道各四
苦無常二・此之十行爲無願門。問苦集六行
有漏不願。道是無漏聖何不願。答聖道未滿
常起願求。無學果圓。於斯不願到岸捨筏其
理必然。謂已超過現前對故。依佛地論第一
云。遍計所執我法倶空。縁此等持名空解脱
門。涅槃無相離十相故。縁此等持名無相解
脱門。言十相者所謂色聲香味觸相・男相・女
相・生老死相爲十相也。觀三界苦無所願求。
縁此等持名無願解脱門。依智論云。知法實
相謂畢竟空名空三昧。知一切法實相無相
不受不著是則名爲無相三昧。知法空已不
觀諸法若空不空若有若無是則名爲無作三
昧。此三論文初唯小乘後二唯大。羅漢權實
具闕應知。上來三文明讃徳竟。從此第三結
讃成就。其義者何
經有爲功徳無爲功徳皆悉成就 解曰。歎
諸功徳皆成就也。有爲功徳者。無學身中菩
提分法無諍願智諸無漏道有漏淨定慈三摩
地十智及定諸功徳法。諸定即是通大地定。
諸智即是通大地慧。有爲徳也。無爲功徳者。
無學身中所有擇滅無爲徳也。依有部宗謂。
諸無學見道位中而有八忍。修道九地地別
九品。見修合説八十九品。諸無間道解脱道
等有爲功徳。*八十九品諸解脱道所證擇滅
無爲功徳。是謂無學爲無爲徳。有學二徳
此應知。然大乘宗於眞如上而假建立。擇非
擇滅無別實體。亦無此等品數多*少。由慧離
障顯如理圓即是有爲無爲功徳。無學徳具
故云成就。從此第二結盡諸尼衆。其義者

經復有比丘尼衆八百人倶皆阿羅漢 解
曰。此彰無學諸尼衆也。文中有三。比丘尼衆
者標類擧衆。比丘如上。尼是女聲。梵語有此
女聲呼爾。八百人倶者彰衆數也。皆阿羅漢
者皆讃無學。義如前故。從此第三隱顯難思
衆文分爲三。一標數辨類。二總別讃徳。三結
讃成就。且初第一標數辨類。其義者何
經復有無量無數菩薩摩訶薩 解曰。標菩薩
衆也。無量無數者。依華嚴經第四十五。至一
百四名爲無數。至一百六名爲無量。今此經
中列雖不次明其衆廣。是故標云無量無數。
又舊經云九百萬億。此中但言無量無數。表
其衆多何必彼數。菩薩摩訶薩者。梵云菩提
薩埵此中略云菩薩。梵云菩提此翻爲覺。梵
云薩埵此云有情。菩薩之行略有二門。一者
自利。大智爲先。二者利他。大悲爲首。菩提
云覺智所求果。薩埵有情悲所度生。故攝論
中無性釋士。依四弘誓語名菩薩。以彼二
種倶屬於境名菩薩者是有財釋。又復覺者
是所求果。言有情者目能求人。求菩提之有
情名爲菩薩。又復菩提正是所求。言薩埵者
此云勇猛。不憚時處求大菩提有志有能故名
菩薩。此後二解並依攝論親光所釋。皆依
主也。又復菩提即是般若。言薩埵者亦名方
便。由此二法能利能樂一切有情。是故假者
名爲菩薩。亦即菩提亦即薩埵皆持業釋。廣
如不空羂索經也。梵云摩訶此翻云大。薩謂
薩埵義如前釋。如佛地論第二云。菩薩摩訶
薩者謂諸薩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爲簡二
乘故復言大。皆摩訶薩。從此第二總別讃徳
文分爲二。初總讃徳後別讃徳。初總讃徳其
義者何
經實智平等永斷惑障方便善巧起大行願
解曰。總讃二智也。上之兩句明自利智。下之
兩句明利他智。然此二智各有二名。如文應
悉。言實智者根本智也實謂眞如體不遷變。
證實之智名爲實智。言平等者無高下故。永
斷惑障者。惑謂煩惱障謂二障。分別起者。初
地見道種永斷故倶生二障十地分除。至金
剛定方永斷故由初二障説永斷言。若後二
障至果方盡。言方便者是後得智。雖達依他
如幻如焔。大悲拔濟。不捨有情種種利他名
爲方便。言善巧者所化之境善應根宜。能化
之心巧能不住。起大行願者發起廣大殊勝
行願也。謂諸菩薩七地已前達俗證眞智不
倶起。所有行願或定或散多於後得功用修
行。雖八地後倶縁眞俗任運修行不假功
用。約其義類亦是後得。故此通説起行願矣。
又解。正體後得倶名實智。能縁眞俗二實境
故。其加行智名爲方便。以能引生正覺智故。
義雖不違今取前解
從此第二別讃徳者十地不同文分爲十。
且初地相其義者何
經以四攝法饒益有情 解曰。讃無貪行。菩
薩濟物得同體悲。正利他時即爲自利。不見
離自別有利他。四攝法者攝有情故。成實論
云。一者布施。衣食等物攝取衆生。二者愛語。
隨意語言取彼意故。三者利行。爲他求利助
成他事。四者同事。如共一船憂喜同故。又大
品經云。財法二種攝取衆生名爲布施。六波
羅蜜爲衆生説名爲愛語。教化衆生令行六
度名爲利行。以神通力種種變化入五趣中。
與諸衆生同其事業名爲同事。此四攝法業
用云何。如莊嚴論第八頌云。令器及令信令
行亦令解。如是作四事次第四攝業。准長行
釋。布施能令於法成器。由隨順彼堪受法
故。愛語能令於法起信。由教法義彼疑斷故。
利行能令於法起行。由能依法如法行故。同
事能令彼得解脱。由行長時得饒益故。理實
初地萬行皆修。此順施度故偏讃矣。次第二
地其義者何
經四無量心普覆一切 解曰。讃無嗔行。菩
薩利生怨親平等。爲不請友普覆一切。四無
量者慈悲喜捨。言無量者如婆沙論八十一
云。如是四種是諸賢聖廣遊戲處。復次此四
能縁無量有情爲境。生無量福引無量果故
名無量。顯揚論云。廣故大故無量故。遍縁一
方乃至十方無量無邊外器世間有情世間故
名無量。慈等義者倶舍論云。慈名與樂悲名
拔苦。喜名欣慰捨名平等。又成實論。慈名
與嗔相違善心。悲名與惱相違善心。喜名嫉
妬相違善心。此三皆是慈心差別。令三平等
故名爲捨。又顯揚論。慈無量者於彼無苦無
樂衆生欲施樂具。悲無量者於苦衆生欲拔
苦具。喜無量者於樂衆生隨喜彼樂。捨無量
者謂捨倶心不染意樂。辨其體者。如婆沙論
慈悲二種自有兩説。有説倶以無嗔爲體。慈
能對治斷物命嗔。悲謂對治捶打之嗔。有説
慈以無嗔爲體。悲以不害善根爲體。對治害
故。喜亦二説。有説喜以善根爲體。有説喜以
欣爲自性。捨以無貪善根爲體。相應助伴皆
五蘊性。又成實論。此四無量皆是慧性。大乘
雜集。四種皆以定慧二法及彼相應諸心心
法以爲自性。又顯揚云。慈以無嗔善根爲體。
悲以不害善根爲體。喜以不嫉善根爲體。捨
以無貪無嗔爲體。皆是憐愍衆生法故。慈唯
無嗔。悲喜二種無嗔一分。捨以無貪無嗔一
分相應眷屬皆爲體也。小乘此四但是觀門。
菩薩利他四皆實行。次第三地其義者何
經三明鑒達得五神通 解曰。讃具徳行。此
地菩薩正斷無明勝定相應具通明故。三明
鑒達者。舊云。一宿命明。二天眼明。三漏盡
明。依婆沙論一百一云。一宿住隨念智證
明。通達解了前際法故。二死生智證明。通達
解了後際法故。三漏盡智證明。通達解了涅
槃性故。鑒體是慧目能照心。達爲了達即
所觀境。治三際愚故云鑒達。依倶舍論出三
明體。前二有漏是俗智性。後通無漏。謂以六
智或十智性。依瑜伽論三皆無漏。前二後得
後根本智。得五神通者。依婆沙論。於自所縁
無倒了達。妙用不礙無所擁滯故名神通。
一神境智證通。神謂等持境謂行化。智證神
境無滯名通。二天眼智證通。殊勝名天。色界
大造淨色眼根。智是眼識相應之慧。遠見無
礙名天眼通。三天耳智證通。色界大造淨色
耳根。智是耳識相應之慧。遠聞無礙名天耳
通。四他心智證通。知他心故名他心智。若就
根本知心非所知所非心。此就加行名他心
通。五宿住隨念智證通。於宿住事隨所憶念。
謂憶前念漸次逆觀。乃至能憶中有初心名
加行滿。根本成時能憶過去某處某姓彼彼
類身種種事業名爲宿住。謂彼聚心雖有多
法而念力勝。智隨念力而能知彼故名隨念。
智證宿住無擁名通。明五體者。依倶舍論。此
之五通解脱道攝。慧爲其體。神境天眼天耳
宿住四皆俗智。唯是有漏。他心智通五智爲
體。謂法・類・道・世・俗。他心通漏無漏以爲體
故。所依地者於無色界觀滅止増。五通必依
止觀均地。准四根本近分地無。依顯揚論。
五通皆以定慧二法及彼相應而爲其體。是
後得智唯無漏故。問前説三明即言漏盡。六
通之内何乃闕無。答約自地辨故説三明。後
地通論無漏盡矣。次第四地其義者何
經修習無邊菩提分法 解曰。讃修習行。言
無邊者。修行數習廣無邊故。菩提分法者。菩
提云覺正是所求。分者因也亦支分義。三十
七法順趣菩提。菩提之分名菩提分。三十七
者華嚴經云。此地菩薩觀於内外身受心法。
勤勇念知除世貪愛。復次修行未生已生
惡不善法勤令斷故。未生已生於諸善法勤
令増廣。復次修行欲勤心觀成就神足。復次
修行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信力進力念力
定力慧力。復次修行念覺分擇法覺分精進
覺分喜覺分輕安覺分定覺分捨覺分。復次
修行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
正定。三十七也。出此體者。倶舍二十五頌
云。此實事唯十。謂慧勤定信念喜捨輕安及
戒尋爲體。且慧攝八。謂四念住慧根慧力擇
法覺支正見以慧爲體勤亦攝八。謂四正斷
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支正精進以勤爲體。
定亦攝八。謂四神足定根定力定覺支正定
以定爲體。信但攝二。謂信根信力以信爲體。
念唯攝四。謂念根念力念覺支正念以念爲
體。喜唯攝一。謂喜覺支以喜爲體。捨唯攝一。
謂捨覺支行捨爲體。非受捨也。輕安攝一。謂
輕安覺支以輕安爲體。戒但攝三。謂正語正
業正命以戒爲體。尋唯攝一。謂正思惟以尋
爲體。故三十七體唯有十。修習此觀二利行
者。如華嚴云。皆爲不捨一切衆生。乃至安住
一切智智。次第五地其義者何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上一終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
上二
經工巧妓藝超諸世間 解曰。讃方便行。
此地菩薩修諸諦觀。爲利有情作工巧等。倶
舍論云。起工巧心唯是意識。作工巧處有其
二種。一身工巧四塵爲體。二語工巧五塵爲
體。言技藝者謂業藝也。工巧技藝超過世
間。皆爲引攝諸衆生故。如華嚴云。此地菩薩
爲欲利益諸衆生故。世間妓藝靡不該習。所
謂善解文字算數圖畫印璽地水火風種種諸
論。成悉通達乃至不爲世間善根所傾動故。
次第六地其義者何
經深入縁生空無相願 解曰。上句縁生下
句辨觀。言深入者是智證也。言縁生者縁謂
衆縁生者起也。諸有爲法皆從縁生。今此所
明十二因縁下廣明矣。空無相願者。依縁辨
觀如華嚴經縁生下云。此地菩薩觀諸縁起
知無我人了無自性空無作受者。得空解脱
門。觀諸有支皆自性滅畢竟解脱無少生相。
得無相解脱門。如是入空無相已無有願求。
大悲爲首教化衆生得無願解脱門。乃至菩
薩住現前地得入百千空無相願三三昧門。
皆現前故。次第七地其義者
經出入滅定示現難量。解云讃自在行。言
出入者謂即滅定出入之心 言滅定者明此
菩薩無漏滅心寂然不起似涅槃故。如瑜伽
論云。住滅定者身語心行無不皆滅。下廣明
也。示現難量者明此菩薩示現隨類隱顯難
量。如華嚴云。此地菩薩三昧智力以大方便
雖示現生死而恒住涅槃。雖眷屬圍繞而常
樂遠離。雖以願力三界受生。不爲世法之所
染汚。次第八地其義者何
經摧伏魔怨雙照二諦 解曰。梵云魔羅。此
云害者。害人善品故名魔怨。魔別不同有其
四種。如佛地論第一云。煩惱・蘊・死及以天
魔。煩惱魔者謂一百二十八煩惱并隨煩惱。
蘊魔者謂五取蘊。死魔者謂有漏内法諸無
常相。天魔者謂欲界第六自在天子。如是四
種皆能損害諸*善法故。四中初一是生死因。
後一天魔是生死縁。蘊死二魔是生死果。異
熟士用自相害故。言摧伏者如智度論二十
五云。是諸菩薩得菩薩道破煩惱魔。即眞
見道分別二障魔怨破也。得法身故能破蘊
魔。得法身道能破死魔。然於初地法身及道
亦能少分破蘊。死魔成佛初心方能永破。故
佛地云。由是四魔生諸怖畏。如來永離四種
魔。故不動三昧能破天魔。今第八地名爲不
動。初入此地則破天魔。故説此地永摧伏矣。
雙照二諦者於眞俗境智倶雙照。下廣明也。
次第九地其義者何
經法眼普見知衆生根四無礙解演説無畏
解曰。法眼普見者。法謂軌持通眞俗境。眼謂
淨慧照諸有情。隨其種性悉能知故。四無礙
解者。攝大乘論無性釋云。由法無礙自在了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