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般涅槃經 (No. 0375_ 慧嚴譯 ) in Vol. 12

[First] [Prev+100] [Prev] 794 795 796 797 798 799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除覺分六定覺分。七捨覺分。復有七種。一
須陀洹三昧。二斯陀含三昧。三阿那含三昧。
四阿羅漢三昧。五辟支佛三昧。六菩薩三昧。
七如來覺知三昧。復有八種。謂八解脱三昧。
内有色相外觀色解脱三昧。二内無色相
外觀色解脱三昧。三淨解脱身證三昧。四空
處解脱三昧。五識處解脱三昧。六無所有處
解脱三昧。七非有想非無想處解脱三昧。八
滅盡定解脱三昧。復有九種。所謂九次第定。
四禪四空及滅盡定三昧。復有十種。所謂十
一切處三昧。何等爲十。一*者地一切處三
昧。二*者水一切處三昧。三*者風一切處三
昧。四*者青一切處三昧。五*者黄一切處三
昧。六*者赤一切處三昧。七*者白一切處三
昧。八*者空一切處三昧。九*者識一切處三
昧。十*者無所有一切處三昧。復有無數種。
所謂諸佛菩薩。善男子。是名三昧相
善男子。慧有二種。一*者世間。二出世間。復
有三種。一*者般若。二*者毘婆舍那。三
*者闍那。般若者名一切衆生。毘婆舍那者
一切聖人。闍那者諸佛菩薩。又般若者名爲
別相。毘婆舍那*者名爲總相。闍那者名爲
破相。復有四種。所謂觀四眞諦。善男子。爲
三事故修奢摩他。何等*爲三。一*者不放
逸故。二*者莊嚴大智故。三*者得自在故。
復次爲三事故修毘婆舍那。何等爲三。一
*者爲觀生死惡果報故。二*者爲欲増長
諸善根故。三*者爲破一切諸煩惱故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八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九
 *宋代沙門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 
  *師子吼菩薩品之五
師子吼言。世尊。如經中説。若毘婆舍那能
破煩惱。何故復修奢摩他耶。佛言。善男子。
汝言毘婆舍那破煩惱者。是義不然。何以
故。有智慧時則無煩惱。有煩惱時則無智
慧。云何而言毘婆舍那能破煩惱。善男子。
譬如明時無闇闇時無明。若有説言明能
破闇。無有是處。善男子。誰有智慧誰有
煩惱。而言智慧能破煩惱。如其無者則無
所破。善男子。若言智慧能破煩惱。爲到故
破不到故破。若不到破者。凡夫衆生則應能
破。若到故破者。初念應破。若初念不破後
亦不破。若初到便破是則不到。云何説言
智慧能破。若言到與不到而能破者。是義
不然。復次毘婆舍那破煩惱者。爲獨能破
爲伴故破。若獨能破。菩薩何故修八正道
若伴故破。當知獨則不能破也。若獨不能
伴亦不能。如一盲人不能見色。雖伴衆
盲亦不能見。毘婆舍那亦復如是。善男
子。如地堅性火熱性水濕性風動性。而地堅
性乃至風動性。非因縁作其性自爾。如四
大性煩惱亦爾性自是斷。若是斷者云何而
言智慧能斷。以是義故。毘婆舍那決定不
能破諸煩惱。善男子。如鹽性醎令異物醎。
蜜本性甘令異物甘。水本性濕令異物濕。智
慧性滅令異法滅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若
法無滅云何智慧強能令滅。若言鹽醎令異
物醎慧滅亦爾能令異法滅者。是亦不然。
何以故。智慧之性念念滅故。若念念滅云何
而言能滅他法。以是義故。智慧之性不破
煩惱。善男子。一切諸法有二種滅。一者性
滅。二*者畢竟滅。若性滅者云何而言智慧
能滅。若言智慧能滅煩惱如火燒物。是義
不然。何以故。如火燒物則有遺燼。智慧若
爾應有餘燼。如斧伐樹破處可見。智慧若
爾有何可見。慧若能令煩惱離者。如是煩
惱應餘處現。如諸外道離六大城拘尸城
現。若是煩惱不餘處現。則知智慧不能令
離。善男子。一切諸法性若自空。誰能令生
誰能令滅。生異滅異無造作者。善男子。若
修習定則得如是正智正見。以是義故。我
經中説。若有比丘修習定者。能見五陰
生滅之相。善男子。若不修定世間之事尚
不能了。況於出世。若無定者平處顛墜。
心縁異法口宣異言。耳聞異聲心解異
義。欲造異字手書異文。欲行異路身渉
異徑。若有修習三昧定者。則大利益乃至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二法。能大利益。一
定二智。善男子。如刈菅草執急則斷。菩
薩摩訶薩修是二法亦復如是。善男子。如
拔堅木先以手動後則易出。菩薩定慧亦復
如是。先以定動後以智拔。善男子。如
垢衣先以灰汁後以清水衣則鮮潔。菩薩
定慧亦復如是。善男子。如先讀誦後則解
義。菩薩定慧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勇人
先以鎧仗牢自莊嚴然後御陣能壞怨
賊。菩薩定慧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巧匠
鐹盛金自在隨意㧌攪融消。菩薩定
慧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明鏡照了面像。
菩薩定慧亦復如是。善男子。如先平地然
後下種。先從師受後思惟義。菩薩定慧亦
復如是。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修是二
法能大利益。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是二
法。調攝五根堪忍衆苦。所謂飢渇寒熱打
擲罵辱。惡獸所嚙蚊虻所螫。常攝其心不
令放逸。不爲利養行於非法。客塵煩惱
所不能汚。不爲諸邪異見所惑。常能遠
離諸惡覺觀。不久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爲欲成就利衆生故。善男子。菩薩摩
訶薩修是二法。四倒暴風不能吹動。如須
彌山雖爲四風之所吹鼓不能令動。不
爲外道邪師所拔。如帝釋幢不可移轉。衆
邪異術不能誑惑。常受微妙第一安樂。能
解如來深祕密義。受樂不欣逢苦不戚。
諸天世人恭敬讃歎。明見生死及非生死。善
能了知法界法性身有常樂我淨之法是則
名爲大涅槃樂
善男子。定相者名空三昧。慧相者名無願三
昧。捨相者名無相三昧。善男子。若有菩薩
摩訶薩。善知定時慧時捨時及知非時。是
名菩薩摩訶薩行菩提道。師子吼言。世尊。
云何菩薩知時非時。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因
於受樂生大憍慢。或因説法而生憍慢。或
因精勤而生憍慢。或因解義善問答時而
生憍慢。或因親近惡知識故而生憍慢。或
因布施所重之物而生憍慢。或因世間善
法功徳而生憍慢。或因世間豪貴之人所
恭敬故而生憍慢。當知爾時不宜修智宜
應修定。是名菩薩知時非時。若有菩薩勤
修精進。未得利益涅槃之樂。以不得故生
於悔心。以鈍根故不能調伏五情諸根。諸
垢煩惱勢力盛故自疑戒律。有羸損故。當
知爾時不宜修定宜應修智。是名菩薩知
時非時。善男子。若有菩薩定慧二法不平
等者。當知爾時不宜修捨。二法若等則宜
修之。是名菩薩知時非時。善男子。若有菩
薩修習定慧起煩惱者。當知爾時不宜
修捨。宜應讀誦書寫解説十二部經念
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捨。是名修捨。
善男子。若有菩薩修習如是三法相者。以
是因縁得無相涅槃
師子吼言。世尊。無十相故名大涅槃爲
無相者。復以何縁名爲無生無出無作屋
宅洲歸安隱滅度涅槃寂靜無諸病苦無所
有耶。佛言。善男子。無因縁故。故名無生。
以無爲故。故名無出。無造業故。故名無
作。不入五見。故名屋宅。離四瀑水。故名
爲洲。調衆生故。故名歸依。壞結賊故。故
名安隱。諸結火滅。故名滅度。離覺觀故。故
名涅槃。遠憒閙故。名曰寂靜。永斷必死。
故名無病。一切無故。名無所有。善男子。若
菩薩*摩訶薩作是觀時。即得明了見於佛

師子吼言。世尊。菩薩摩訶薩成就幾法。能
見如是無相涅槃至無所有。佛言。善男子。
菩薩摩訶薩成就十法。則能明見涅槃無相
至無所有。何等爲十。一*者信心具足。云何
名爲信心具足。深信佛法衆僧是常。十方諸
佛方便示現一切衆生及一闡提悉有佛性。
不信如來生老病死及修苦行提婆達多眞
實破僧出佛身血如來畢竟入於涅槃正
法滅盡。是名菩薩信心具足。二*者淨戒具
足。云何名爲淨戒具足。善男子。若有菩薩
自言戒淨。雖不與彼女人和合。見女人時
或共嘲調言語戲笑。如是菩薩成就欲法毀
破淨戒。汚辱梵行令戒雜穢。不得名爲淨
戒具足。復有菩薩自言戒淨。雖不與彼女
人身合嘲調戲笑。於壁障外遙聞女人
珞環釧種種諸聲心生愛著。如是菩薩成
就欲法毀破淨戒。汚辱梵行令戒雜穢。不
得名爲淨戒具足。復有菩薩自言戒淨。
雖復不與女人和合言語嘲調聽其音聲。
然見男子隨逐女時。或見女人隨逐男時。
便生貪著。如是菩薩成就欲法毀破淨戒。
汚辱梵行令戒雜穢。不得名爲淨戒具足。
復有菩薩自言戒淨。雖復不與女人和合
言語嘲調聽其音聲見男女相隨。然爲生
天受五欲樂。如是菩薩成就欲法毀破淨
戒。汚辱梵行令戒雜穢。不得名爲淨戒具
足。善男子。若有菩薩。清淨持戒。而不爲戒
不爲尸羅波羅蜜。不爲衆生不爲利養。
不爲菩提不爲涅槃。不爲聲聞辟支佛。
唯爲最上第一義故護持禁戒。善男子。是
名菩薩淨戒具足。三者親近諸善知識。善知
識者若有能説信戒多聞布施智慧令人受
行。是名菩薩善知識也。四者樂於寂靜。寂
靜者所謂身心寂靜。觀察諸法甚深法界。是
名寂靜。五者精進。精進者所謂繋心觀四
正諦。設頭火然終不放捨。是名精進。六
者念具足。念具足者所謂念佛念法念僧念
戒念天念捨。是名念具足。七者軟語。軟語者
所謂實語妙語先意問訊時語眞語。是名軟
語。八者護法。護法者所謂愛樂正法常樂
演説。讀誦書寫思惟其義。廣宣敷揚令其流
布。若見有人書寫解説讀誦讃歎思惟義
者。爲求資生而供養之。所謂衣服飮食臥
具醫藥。爲護法故不惜身命。是名護法。九
者菩薩*摩訶薩見有同學同戒有所乏
少。轉從他乞熏鉢染衣瞻病所須衣服飮食
臥具房舍而供給之。十者具足智慧。智慧
者所謂觀於如來常樂我淨一切衆生悉有
佛性。觀法二相。所謂空不空常無常樂無樂
我無我淨不淨。異法可斷異法不可斷。異
法從縁生異法從縁見。異法從縁果異法
非縁果。是名具足智慧。善男子。是名菩薩
具足十法即能明見涅槃無相
師子吼言。世尊。如佛先告純陀。汝今已得
見於佛性得大涅槃。成就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是義云何。世尊。如經中説。若施畜
生得百倍報。施一闡提得千倍報。施持戒
者百千倍報。若施外道斷煩惱者得無量
報。施四道向及以四果至辟支佛得無量
報。施不退菩薩及最後身諸大菩薩如來世
尊。所得福報無量無邊不可稱計不可思
議。純陀大士。若受如是無量報者。是報
無盡。何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
尊。經中復説。若人重心造善惡業必得果
報。若現世受。若次生受。若後世受。純陀善
業重心作故。當知是業必定受報。若定受
報云何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復
得見於佛性。世尊。經中復説。施三種人果
報無盡。一*者病人。二*者父母。三*者如來。
世尊。經中復説。佛告阿難。一切衆生如其無
有欲界業者。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色無色業亦復如是。世尊。如法句偈。非空
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脱之
不受業。又阿尼樓馱言。世尊。我憶往昔
以一食施。八萬劫中不墮三惡。世尊。一食
之施尚得是報。何況純陀信心施佛。具足
成就檀波羅蜜。世尊。若善果報不可盡者。
謗方等經犯五逆罪毀四重禁一闡提罪
云何可盡。若不可盡。云何能得見於佛性
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唯有二人。能得無
量無邊功徳。不可稱計不可宣説。能竭生
漂流*瀑河。降魔怨敵摧魔勝幢。能轉
如來無上法輪。一者善問。二者善答。善男子。
佛十力中業力最深。善男子。有諸衆生於
業縁中心輕不信。爲度彼故作如是説。善
男子。一切作業有輕有重。輕重二業復各有
二。一*者決定。二不決定。善男子。或有人
言。惡業無果。若言惡業定有果者。云何氣
旃陀羅而得生天。鴦掘摩羅得解脱
果。以是義故。當知作業有定得果不定
得果。我爲除斷如是邪見故於經中説
如是語。一切作業無不得果。善男子。或有
重業可得作輕。或有輕業可得作重。非
一切人唯有愚智。是故當知非一切業悉
定得果。雖不定得亦非不得。善男子。一
切衆生凡有二種。一*者智人。二*者愚人。有
智之人以智慧力。能令地獄極重之業現世
輕受。愚癡之人現世輕業地獄重受。師子吼
言。世尊。若如是者則不應求清淨梵行及
解脱果。佛言。善男子。若一切業定得果者。
則不應求梵行解脱。以不定故則修梵行
及解脱果。善男子。若能遠離一切惡業則
得善果。若遠善業則得惡果。若一切業定
得果者。則不應求修習聖道。若不修道
則無解脱。一切聖人所以修道。爲壞定業
得輕報故。不定之業無果報故。若一切業
定得果者。則不應求修習聖道。若人遠離
修習聖道得解脱者。無有是處。不得解
脱得涅槃者。亦無是處。善男子。若一切業
定得果者。一世所作純善之業。應當永已常
受安樂。一世所作極重惡業。亦應永已受
大苦惱。業果若爾則無修道解脱涅槃。人作
人受。婆羅門作婆羅門受。若如是者則不應
有下姓下有。人應常人。婆羅門應常婆羅
門。小時作業應小時受。不應中年及老時
受。老時作惡生地獄中。地獄初身不應便
受。應待老時然後乃受。若老時不殺不應
壯年得壽。若無壯壽云何至老。業無失故。
業若無失。云何而有修道涅槃。善男子。業
有二種。定以不定。定業有二。一*者報定。二
*者時定。或有報定而時不定縁合則受。或
三時受。所謂現受生受後受。善男子。若定心
作善惡等業。作已深生信心歡喜。若發
誓願供養三寶。是名定業。善男子。智者
善根深固難動。是故能令重業爲輕。愚
癡之人不善深厚。能令輕業而作重報。以
是義故。一切諸業不名決定。菩薩摩訶
薩無地獄業。爲衆生故發大誓願生地獄

善男子。往昔衆生壽百年時。恒沙衆生受地
獄報。我見是已即發大願受地獄身。菩薩
爾時實無是業。爲衆生故受地獄果。我於
爾時在地獄中經無量歳。爲諸罪人廣開
分別十二部經。諸人聞已壞惡果報令地
獄空。除一闡提。是名菩薩摩訶薩非現生
後受是惡業。復次善男子。是賢劫中無量衆
生。墮畜生中受惡業果。我見是已復發誓
願。爲欲説法度衆生故。或作麞鹿羆鴿
獼猴龍蛇金翅魚鼈狐兎牛馬之身。善男
子。菩薩摩訶薩實無如是畜生惡業。以大
願力爲衆生故現受是身。是名菩薩摩訶
薩非現生後受是惡業。復次善男子。是賢
劫中復有無量無邊衆生生餓鬼中。或食吐
汁脂肉膿血屎尿涕唾壽命無量百千萬歳。
初不曾聞漿水之名。況復眼見而得飮也。
設遙見水生意往趣。到則變成猛火膿血。
或時不變則有多人手執槊。遮護捉
持不令得前。或天降雨至身成火。是名
惡業果報。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實無如是諸
惡業果。爲化衆生令得解脱故。發誓願
受如是身。是名菩薩摩訶薩非現生後受
是惡業。善男子。我於賢劫。生屠膾家畜養
鷄猪牛羊。摾獵羅網漁捕旃陀羅舍作賊
劫盜。菩薩實無如是惡業。爲度衆生令
得解脱。以大願力受如是身。是名。菩薩
摩訶薩非現生後受是惡業。善男子。是賢
劫中復生邊地。多作貪欲瞋恚愚癡習行
非法。不信三寶後世果報。不能恭敬父母
親老耆舊長宿。善男子。菩薩爾時實無是業。
爲令衆生得解脱故。以大願力而生其
中。是名菩薩摩訶薩非現生後受是。惡業。
善男子。是賢劫中復受女身惡身貪身瞋身
癡身妬身慳身幼身誑身纒蓋之身。善男子。
菩薩爾時亦無是業。但爲衆生得解脱故。
以大願力願生其中。是名菩薩摩訶薩非
現生後受是惡業。善男子。我於賢劫受黄
門身無根二根及不定根。善男子。菩薩摩訶
薩實無如是諸惡身業。爲令衆生得解脱
故。以大願力願生其中。是名菩薩摩訶薩
非現生後受是惡業。善男子。我於賢劫復
習外道尼乾子法信受其法。無施無祠無
施祠報。無善惡業無善惡報。無現在世及
未來世。無此無彼無有聖人。無變化身
無道涅槃。善男子。菩薩實無如是惡業。但
爲衆生令得解脱。以大願力受是邪法。是
名菩薩摩訶薩非現生後受是惡業
善男子。我念往昔與提婆達多倶爲商主。
各各自有五百賈人。爲利益故至大海中
採取珍寶。惡業縁故路遇暴風。吹破船
舫伴黨死盡。爾時我與提婆達多。不殺果
報長壽縁故。爲風所吹倶至陸地。時提婆
達多貪惜寶貨。生大憂苦發聲啼哭。我時
語言。提婆達多。不須啼哭。提婆達多即語
我言。諦聽諦聽。譬如有人貧窮困苦。至塚
墓間手捉死尸而作是言。願汝今者施我
死樂。我當施汝貧窮壽命。爾時死尸即便起
坐語貧人言。善男子。貧窮壽命汝自受之。
我今甚樂如是死樂。實不欣汝貧窮而生。
然我今日既無死樂兼復貧窮。云何而得
不啼哭耶。我復慰喩。汝且莫愁。今有二
珠價直無數。當分一枚以相惠施。我即分
與復語之言。有命之人能得此寶。如其無
命誰能得耶。我時疲弊詣一樹下止息眠
臥。提婆達多貪心熾盛。爲餘一珠即生惡
心。刺壞我目劫奪我珠。我時患瘡發聲呻
號。時有一女來至我所而問我言。仁者何
故呻*號如是。我即爲其廣説本事。女人聞
已復重問我。汝名字何。我即答言。名爲實
語女言。云何知汝爲實語耶。我即立誓若
我今於提婆達多有惡心者。目當如是永
爲盲瞎。如其無者當還得眼。言已其目平
復如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説現世
報。善男子。我念往昔生南天竺富單那城
婆羅門家。是時有王名迦羅富。其性暴惡憍
慢自大。年壯色美耽著五欲。我於爾時爲
度衆生在彼城外寂默禪思。爾時彼王春
木花敷。與其眷屬宮人婇女出城
觀。在樹林下五欲自娯。其諸*婇女捨王
*遊戲遂至我所。我時欲爲斷彼貪故而爲
説法。時王尋來即見我時。便生惡心而問
我言。汝今已得羅漢果耶。我言。不得。復
言。獲得不還果耶。我言不得。復作是言。汝
今若未得是二果。則爲具足貪欲煩惱。云
何自恣觀我女人。我即答言。大王當知。我
今雖未斷貪欲結。然其内心實無貪著。王
言。癡人。世有諸仙服氣食果。見色猶貪。
況汝盛年未斷貪欲。云何見色而當不著。
我言。大王。見色不著實不因於服氣食
菓皆由繋心無常不淨。王言。若有輕他而
生誹謗。云何得名修持淨戒。我言。大王。
若有妬心則有誹謗。我無妬心云何言謗。
王言。大徳。云何名戒。大王。忍名爲戒。王言。
若忍是戒者。當截汝耳。若能忍者知汝持
戒。即截其耳。時我被截顏色不變。時王群
臣見是事已。即諫王言。如是大士不應加
害。王告諸臣。汝等云何知是大士。諸臣答
言。見受苦時容色不變。王復語言。我當更
試知變不變。即劓其鼻刖其手足。爾時菩
薩已於無量無邊世中。修習慈悲愍苦衆
生。時四天王心懷瞋忿雨沙礫石。王見是
已心大怖畏。復至我所長跪而言。唯願哀
*愍聽我懺悔。我言。大王。我心無瞋亦如無
貪。王言。大徳。云何得知心無瞋恨。我即立
誓。我若眞實無瞋恨者。令我此身平復如
故。發是願已身即平復。是名菩薩摩訶薩
説現世報
善男子。善業生報後報。及不善業亦復如是。
菩薩摩訶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一
切諸業悉得現報。不善惡業得現報者。如
王作惡天降惡雨。亦如有人示獵師羆處
及寶色鹿其手墮落。是名惡業現受果報。
生報者如一闡提犯四重禁及五逆罪。後報
者如持戒人深發誓願。願未來世常得如是
淨戒之身。若有衆生壽百年時八十年時。於
中當作轉輪聖王教化衆生
善男子。若業定得現世報者。則不能得生
報後報。菩薩摩訶薩修三十二大人相業。則
不能得現世報也。若業不得三種報者。
是名不定。善男子。若言諸業定得報者。則
不得有修習梵行解脱涅槃。當知是人非
我弟子是魔眷屬。若言諸業有定不定。定
者現報生報後報。不定者縁合則受不合不
受。以是義故。應有梵行解脱涅槃。當知
是人眞我弟子非魔眷屬。善男子。一切衆生
不定業多決定業少。以是義故。有修習道。
修習道故。決定重業可使輕受。不定之業
非生報受
善男子有二種人。一*者不定作定報現報
作生報輕報作重報。應人中受在地獄
受。二*者定作不定。應生受者迴爲現受。
重報作輕。應地獄受人中輕受。如是二人。
一愚二智。智者爲輕。愚者令重。善男子。譬
如二人於王有罪。眷屬多者其罪則輕。眷
屬少者應輕更重。愚智之人亦復如是。智者
善業多故重則輕受。愚者善業少故輕則重
受。善男子。譬如二人一則肥壯。一*則羸
痩。倶沒深泥。肥壯能出。羸者則沒。善男子。
譬如二人倶共服毒。一有呪力及阿伽陀。
一者無有。有呪藥者毒不能傷。無呪藥
者服時即死。善男子。譬如二人倶多飮漿。
一火勢盛。一則微弱。火勢多者則能消化。火
勢弱者則爲其患。善男子。譬如二人爲王
所繋。一有智慧。一則愚癡。其有智者則能
得脱。愚癡之人無有脱期。善男子。譬如二
人倶渉險路。一則有目。一則盲瞽。有目之
人直過無患。盲者墜落墮深坑險。善男子。
譬如二人倶共飮酒。一則多飮。一則少
*飮。其多*飮者飮則無患。其少*飮者飮則
成患。善男子。譬如二人倶敵怨陣。一則鎧
*仗具足莊嚴。一則自身。其有*仗者能破
怨敵。其*自身者不能自勉。復有二人糞
穢汚衣。一覺尋浣。一覺不*浣。其尋*浣者
衣則淨潔。其不*浣者垢穢日増。復有二人
倶共乘車。一有輻軸一無*輻軸。有*輻
軸者隨意而去。無*輻軸者則不移處。復
有二人倶行曠路。一有資糧。一則空往。
有資糧者則得度險。其空往者則不能過。
復有二人爲賊所劫。一有寶藏。一則無
藏有寶藏者心無憂戚。其無藏者心則愁
惱。愚智之人亦復如是。有善藏者重業輕
受。無善藏者輕業重受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如佛所説。非一切業
悉得定果。亦非一切衆生定受。世尊。云何
衆生令現輕報地獄重受。地獄重報現世輕
受。佛言。一切衆生凡有二種。一*者有智。二
*者愚癡若能修習身戒心慧。是名智者。若
不能修身戒心慧。是名愚癡。云何名爲不
習身。若不能攝五情諸根。名不修身。
不能受持七種淨戒。名不修戒。不調心
故名不修心。不修聖行名不修慧。復次
不修身者不能具足清淨戒體。不修戒者
受畜八種不淨之物。不修心者不能修習
三種相故。不修慧者不修梵行故。復次不
修身者不能觀身。不能觀色及觀色相。
不觀身相。不知身數。不知是身從此到
彼。於非身中而生身相。於非色中而作
色相。是故貪著我身身數。名不修身。不修
戒者。若受下戒不名修戒。受持邊戒爲
自利戒爲自調戒。不能普爲安樂衆生。非
爲護持無上正法。爲生天上受五欲樂。
不名修戒不修心者。若心散亂不能專一
守自境界。自境界者謂四念處。他境界者
謂五欲。若不能修四念處者。名不修心。
於惡業中不善護心。名不修慧。復次不
修身者不能深觀是身無常無住危脆念
念滅壞是魔境界。不修戒者不能具足尸
波羅蜜。不修心者不能具足禪波羅蜜。不
修慧者不能具足般若波羅蜜。復次不修
身者貪著我身及我所身。我身常恒無有
變易。不修戒者爲自身故作十惡業。不修
心者於惡業中不能攝心。不修慧者以
不攝心不能分別善惡等法。復次不修
身者不斷我見。不修戒者不斷戒取。不
修心者作貪瞋業趣向地獄。不修慧者不
斷癡心。復次不修身者不能觀身雖無
過咎而常是怨。善男子。譬如男子有怨常
逐伺求其便。智者覺已繋心愼護。若不愼
護則爲所害。一切衆生身亦如是。常以飮食
煖將養。若不如是將護守愼即當散壞。
善男子。如婆羅門奉事火天。常以香花讃
歎禮拜供養承事期滿百年。若一觸時尋燒
人手。是火雖得如是供養。終無一念報事
者恩。一切衆生身亦如是。雖於多年以好
香花*瓔珞衣服飮食臥具病痩醫藥而供給
之。若遇内外諸惡因縁即時滅壞。都不憶
念往日供給衣食之恩。善男子。譬如有王
畜四毒蛇置之一篋以付一人仰令瞻養。
是四蛇中設一生瞋則能害人。是人恐怖常
求飮食隨時守護。一切衆生四大毒蛇亦復
如是。若一大瞋則能壞身。善男子。如人久
病應當至心求醫療治若不勤救必死不
疑。一切衆生身亦如是。常應攝心不令放
逸。若放逸者即便滅壞。善男子。譬如坏瓶
不耐風雨打擲搥壓。一切衆生身亦如是。
不耐飢渇寒熱風雨打繋惡罵。善男子。如
癰未熟常當善護不令人觸。設有觸者
*即大苦痛。一切衆生身亦如是。善男子。如
懷妊自害其躯。一切衆生身亦如是。内
有風冷身*即受苦。善男子。譬如芭蕉
生實則枯。一切衆生身亦如是。善男子。亦
如芭蕉内無堅實。一切衆生身亦如是。善
男子。如蛇鼠狼各各相於常生怨心。衆生四
大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鵝王不樂塚墓。
菩薩亦爾。於身塚墓亦不貪樂。善男子。如
旃陀羅七世相繼不捨其業是故爲人之
所輕賤。是身種子亦復如是。種子精血究竟
不淨。以不淨故諸佛菩薩之所輕呵。善男
子。是身不如摩羅耶山生於栴檀。亦不能
生優鉢羅花芬陀利花瞻婆花摩利迦花婆
師迦花。九孔常流膿血不淨。生處臭穢醜
陋可惡。常與諸虫共在一處。善男子。譬如
世間雖有上妙清淨園林死尸至中則爲
不淨。衆共捨之不生愛著。色界亦爾。雖復
淨妙以有身故諸佛菩薩悉共捨之。善男
子。若有不能作如是觀。名不修身。不
修戒者。善男子。若不能觀戒是一切善法
橙。亦是一切善法根本。如地悉是一切
樹木所生之本。是諸善根之導首也。如彼
商主導衆商人。戒是一切善法勝幢。如天
帝釋所立勝幢。戒能永斷一切惡業及三惡
道。能療惡病猶如藥樹。戒是生死險道資
糧。戒是摧結破賊鎧仗。戒是滅結毒蛇良
呪。戒是度惡業行橋梁。若有不能如是
觀者。名不修戒。不修心者。不能觀心輕
躁動轉難捉難調。馳騁奔逸如大惡象。念
念迅速如彼電光。躁擾不住猶如獼猴。如
幻如炎。乃是一切諸惡根本。五欲難滿如
火獲薪。亦如大海呑受諸流。如曼陀山
草木滋多。不能觀察生死虚妄。耽惑致患
如魚呑鉤。常先引導諸業隨從。猶如貝母
引導諸子。貪著五欲不樂涅槃。如駝食
蜜乃至於死不顧芻草。深著現樂不觀
後過。如牛貪苗不懼杖楚。馳騁周遍二十
五有。猶如疾風吹兜羅𦶇所不應求求
無厭足。如無知人求無熱火。常樂生死
不樂解脱。如絍婆虫樂絍婆樹。迷惑愛著
生死臭穢。猶如獄囚樂獄卒女。亦如厠猪樂
處不淨。若有不能如是觀者。名不修心。
不修慧者不觀智慧有大勢力如金翅鳥。
能壞惡業壞無明闇猶如日光。能拔陰樹
如水漂物。焚燒邪見猶如猛火。慧是一切
善法根本佛菩薩母之種子也。若有不能如
是觀者不名修慧。善男子。第一義中若見
身身相身因身果身聚身一身二此身彼身身
滅身等身修修者。若有如是見者名不修
身。善男子。若見戒戒相戒因戒果上戒下
戒聚戒一戒二此戒彼戒戒滅戒等戒修
修者戒波羅蜜。若有如是見者名不修戒。
若見心心相心因心果心聚心及心數心一
心二此心彼心心滅心等心修修者上中下心
善心惡心。若有如是見者名不修心。善
男子。若見慧慧相慧因慧果慧聚慧一慧二
此慧彼慧慧滅慧等上中下慧鈍慧利慧慧修
修者。若有如是見者名不修慧。善男子。
若有不修身戒心慧。如是之人於小惡業
得大惡報。以恐怖故常生是念。我屬地獄
作地獄行。雖聞智者説地獄苦。常作是念。
如鐵打鐵石還打石木自打木火虫樂火。
地獄之身還似地獄。若似地獄有何苦事。
譬如蒼蠅爲唾所粘不能得出。是人亦
爾。於小罪中不能自出。心初無悔不能
修善覆藏瑕疵。雖有過去一切善業。悉爲
是罪之所垢汚。是人所有現受輕報轉爲地
獄極重惡果。善男子。如小器水置鹽一升
其味醎苦難可得飮。是人罪業亦復如是。
善男子。譬如有人負他一錢不能償故身
被繋縛多受衆苦。是人罪業亦復如是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是人何故令現輕報
轉地獄受。佛言。善男子。一切衆生若具五
事。令現輕報轉地獄受。何等爲五。一*者愚
癡故。二*者善根微少故。三*者惡業深重故。
四*者不懺悔故。五*者不修本善業故。復
有五事。一*者修習惡業故。二*者無戒財
故。三*者遠離諸善根故。四*者不修身戒
心慧故。五*者親近惡知識故。善男子。是故
能令現世輕報地獄重受
師子吼言。世尊。何等人能轉地獄報現世輕
受。善男子。若有修習身戒心慧。如先所
説。能觀諸法同如虚空。不見智慧不見
智者。不見愚癡不見愚者。不見修習及
修習者。是名智者。如是之人則能修習身
戒心慧。是人能令地獄果報現世輕受。是人
設作極重惡業。思惟觀察能令輕微。作是
念言。我業雖重不如善業。譬如疊花雖復
百斤終不能敵眞金一兩。如恒河中投一
升鹽水無醎味飮者不覺。如巨富者雖多
負人千萬寶物無能繋縛令其受苦。如大
香象能壞鐵鎖自在而去。智慧之人亦復如
是。常思惟言。我善力多惡業羸弱。我能發露
懺悔除惡能修智慧。智慧力多無明力少。如
是念已。親近善友修習正見。受持讀誦
書寫解説十二部經見有受持讀誦書寫解
説之者。心生恭敬兼以衣食房舍臥具病藥
花香。而供養之讃歎尊重。所至到處稱説
其善不説其短。供養三寶敬信方等大涅
槃經如來常恒無有變易一切衆生悉有佛
性。是人能令地獄重報現世輕受。善男子。
以是義故。非一切業悉有定果。亦非一切
衆生定受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九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
 *宋代沙門惠嚴等依泥洹經加之 
  *師子吼菩薩品之六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若一切業不定得果。一
切衆生悉有佛性。應當修習八聖道者。何
因縁故。一切衆生悉不得是大般涅槃。世
尊。若一切衆生有佛性者。即當定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何須修習八聖道耶。世
尊。如此經中説有病人。若得醫藥及瞻病
人隨病飮食。若使不得皆悉除差。一切衆生
亦復如是。若遇聲聞及辟支佛諸佛菩薩諸
善知識。若聞説法修習聖道。若不遇不聞
不修習道。悉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何以故。以佛性故。世尊。譬如日月無有
能遮令不得至頞多山邊。四大河水不至
大海。一闡提等不至地獄。一切衆生亦復如
是。無有能遮令不得至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何以故以佛性故。世尊。以是義故。一
切衆生不須修道。以佛性力故應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以修習聖道力故。世
尊。若一闡提犯四重禁五逆罪等。不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須修習。以因佛
性定當得故。非因修習然後得也。世尊。
譬如磁石去鐵雖遠以其力故鐵則隨著。
衆生佛性亦復如是。是故不須勤修習道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恒河邊有七種
人。若爲洗浴恐畏寇賊。或爲採花則入
河中。第一人者入水則沒。何以故。羸無勢
力不習浮故。第二人者雖沒還出出已復
沒。何以故。身力大故。則能還出。不習浮故
出已還沒。第三人者沒已即出。出更不沒。何
以故。身重故沒。力大故出。先習浮故出已即
住。第四人者入已便沒沒已還出。出已即住
遍觀四方。何以故。重故則沒。力大故還出。習
浮則住。不知出處故觀四方。第五人者入
已即沒。沒已還出。出已即住。住已觀方。觀
已即去。何以故爲怖畏故。第六人者入已即
去淺處則住。何以故觀賊近遠故。第七人
者既至彼岸。登上大山無復恐怖。離諸怨
賊受大快樂。善男子。生死大河亦復如是。
有七種人。畏煩惱賊故發意欲渡生死
大河。出家剃髮身被法服。既出家已親
近惡友。隨順其教聽受邪法。所謂衆生身
者即是五陰。五陰者即名五大。衆生若死永
斷五大。斷五大故何須修習善惡諸業。是
故當知無有善惡及善惡報。如是則名一
闡提也。一闡提者名斷善根。斷善根故沒
生死河不能得出。何以故。惡業重故無信
力故。如恒河邊第一人也。善男子。一闡提
輩有六因縁。沒三惡道不能得出。何等爲
六。一者惡心熾盛故。二*者不見後世故。
三*者樂習煩惱故。四*者遠離善根故。五
*者惡業障隔故。六*者親近惡知識故。復
有五事沒三惡道。何等爲五。一*者於比
丘邊作非法故。二*者比丘尼邊作非法
故。三*者自在用僧祇物故。四*者母邊作
非法故。五*者於五部僧互生是非故。復
有五事沒三惡道。何等爲五。一*者常説
無善惡果故。二*者殺發菩提心衆生故。
三*者憙説法師過失故。四*者法説非法
非法説法故。五者爲求法過而聽受故。復
有三事沒三惡道。何等爲三。一謂如來無
常永滅。二謂正法無常遷變。三謂僧寶可
滅壞故。是故常沒三惡道中。第二人者發
意欲*渡生死大河。斷善根故沒不能出。
所言出者親近善友則得信心。信心者信
施施果。信善善果。信惡惡果。信生死苦無
敗壞。是名爲信。以得信心修習淨戒。
受持讀誦書寫解説。常行惠施善修智慧。
以鈍根故復遇惡友。不能修習身戒心慧。
聽受邪法。或値惡時處惡國土斷諸善根。
斷善根故常沒生死。如恒河邊第二人也。
第三人者發意欲*渡生死大河。斷善根故
於中沈沒。親近善友得名爲出。信於如來
是一切智常恒無變。爲衆生故説無上道。
一切衆生悉有佛性。如來非滅法僧亦爾無
有滅壞。一闡提等不斷其法。終不能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當遠離然後乃得。
以信心故修習淨戒。修淨戒已受持讀誦
書寫解説十二部經。爲諸衆生廣宣流布。
樂於惠施修習智慧。以利根故堅住信慧
心無退轉。如恒河邊第三人也。第四人者
發意欲*渡生死大河。斷善根故於中沈
沒。親近善友故得信心。是名爲出。得信
心故受持讀誦書寫解説十二部經。爲衆
生故廣宣流布。樂於惠施修習智慧。以利
根故堅住信慧。心無退轉遍觀四方。四方
者四沙門果。如恒河邊第四人也。第五人者
發意欲渡生死大河。斷善根故於中沈沒。
親近善友故得信心。是名爲出。以信心故
受持讀誦書寫解説十二部經。爲衆生故
廣宣流布。樂於惠施修習智慧。以利根故
堅住信慧心無退轉。無退轉已即便前進。
前進者謂辟支佛。雖能自渡不及衆生。是
名爲去。如恒河邊第五人也。第六人者發
意欲*渡生死大河。斷善根故於中沈沒。
親近善友獲得信心。得信心故名之爲
出。以信心故受持讀誦書寫解説十二部
經。爲衆生故廣宣流布。樂於惠施修習
智慧。以利根故堅住信慧心無退轉。無
退轉已即復前進遂到淺處到淺處已
即住不去。住不去者所謂菩薩。爲欲
度脱諸衆生故住觀煩惱。如恒河邊第六
人也。第七人者發意欲*渡生死大河。斷
善根故於中沈沒。親近善友獲得信心。得
信心已是名爲出。以信心故受持讀誦書
寫解説十二部經。爲衆生故廣宣流布。樂
於惠施修習智慧。以利根故堅住信慧心
無退轉。無退轉已即便前進。既前進已得
到彼岸登大高山離諸恐怖多受安樂。善
男子。彼岸山者喩於如來。受安樂者喩佛
常住。大高山者喩大涅槃。善男子。是恒河邊
如是諸人。悉具手足而不能*渡。一切衆
生亦復如是。實有佛寶法寶僧寶。如來常
説諸法要義有八聖道大般涅槃。而諸衆生
悉不能得。此非我咎。亦非聖道衆生等過。
當知悉是煩惱過惡。以是義故。一切衆生
不得涅槃。善男子。譬如良醫知病説藥病
者不服非醫咎也。善男子。如有施主以
其所有施一切人。有不受者非施主咎。善
男子。譬如日出幽冥皆明盲瞽之人不見道
路非日過也。善男子。如恒河水能除渇乏
渇者不飮非水咎也。善男子。譬如大地普
生菓實平等無二農夫不種非地過也。善
男子。如來普爲一切衆生。廣開分別十二
部經。衆生不受非如來咎
善男子。若修道者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善男子。汝言衆生悉有佛性。應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如磁石者。善哉善哉。以
有佛性因縁力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若言不須修聖道者。是義不然。善男
子。譬如有人行於曠野渇乏遇井。其井極
深雖不見水當知必有。是人方便求覓罐
綆汲取則見。佛性亦爾。一切衆生雖復有
之。要須修習無漏聖道然後得見。善男子。
如有胡麻則得見油離諸方便則不得
見。甘蔗亦爾。善男子。如三十三天北欝單
越。雖是有法。若無善業神通道力。則不能
見。地中草根及地下水。以地覆故。衆生不
見。佛性亦爾。不修聖道故不得見。善男
子。如汝所説。世有病人若遇瞻病良醫好
藥隨病飮食。及以不遇悉得差者。善男子。
我爲六住諸菩薩等説如是義。善男子。譬
如虚空於諸衆生非内非外非内外故亦
無罣礙。衆生佛性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
有人財在異方雖不現前隨意受用。有人
問之則言我許。何以故以定有故。衆生佛
性亦復如是。非此非彼以定得故言一切
有。善男子。譬如衆生造作諸業若善若惡
非内非外。如是業性非有非無。亦復非是
本無今有。非無因出。非此作此受此作彼受
彼作彼受。無作無受時節和合而得果報。
衆生佛性亦復如是。亦復非是本無今有。非
内非外非有非無非此非彼。非餘處來
非無因縁。亦非一切衆生不見。有諸菩薩
時節因縁和合得見。時節者所謂十住菩薩
摩訶薩。修八聖道於諸衆生得平等心。爾
時得見不名爲作。善男子。汝言如磁石
者。是義不然。何以故石不吸鐵。所以者何。
無心業故。善男子。異法有故異法出生。異法
無故異法滅壞。無有作者無有壞者。善男
子。猶如猛火不能焚薪火出薪壞名爲焚
薪。善男子。譬如葵藿隨日而轉。而是葵藿
亦無敬心無識無業。異法性故而自迴轉。
善男子。如芭蕉樹因雷増長。是樹無耳無
心意識。異法有故異法増長。異法無故異法
滅壞。善男子。如阿叔迦樹女人摩觸花爲之
出。是樹無心亦無覺觸。異法有故異法出
生。異法無故異法滅壞。善男子。如橘得屍
菓則滋多。而是橘樹無心無觸。異法有故異
法滋多。異法無故異法滅壞。善男子。如安石
榴塼骨糞故果實繁茂。安石榴樹亦無心
觸。異法有故異法出生。異法無故異法滅壞。
善男子。磁石吸鐵亦復如是。異法有故異法
出生。異法無故異法滅壞。衆生佛性亦復如
是。不能吸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
子。無明不能吸取諸行。行亦不能吸取識
也。亦得名爲無明縁行行縁於識。有佛無
佛法界常住
善男子。若言佛性住衆生中者。善男子。常
法無住。若有住處即是無常。善男子。如十
二因縁無定住處。若有住處十二因縁不
得名常。如來法身亦無住處。法界法入法
陰虚空悉無住處。佛性亦爾。都無住處。善
男子。譬如四大力雖均等有堅有熱有濕
有動有重有輕有赤有白有黄有黒。而
是四大亦無有業。異法界故各不相似。佛
性亦爾。異法界故時至則現。善男子。一切衆
生不退佛性故名之爲有。阿毘跋致故。以
當有故。決定得故。定當見故。是故名爲一
切衆生悉有佛性
善男子。譬如有王告一大臣汝牽一象以
示盲者。爾時大臣受王勅已。多集衆盲以
象示之。時彼衆盲各以手觸。大臣即還而
白王言。臣已示竟。爾時大王即喚衆盲
各各問言。汝見象耶。衆盲各言。我已得見。
王言。象爲何類。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
茯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
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脚者言象
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
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善男子。
如彼衆盲不説象體亦非不説。若是衆相
悉非象者。離是之外更無別象。善男子。王
喩如來應正遍知。臣喩方等大涅槃經。象
喩佛性。盲喩一切無明衆生。是諸衆生聞
佛説已或作是言。色是佛性。何以故。是色
雖滅次第相續。是故獲得無上如來三十二
相如來色常。如來色者常不斷故。是故説
色名爲佛性。譬如眞金質雖遷變色常不
異。或時作釧作蛇作盤。然其黄色初無
改易。衆生佛性亦復如是。質雖無常而色
是常。以是故説色爲佛性。或有説言。受是
佛性。何以故。受因縁故獲得如來眞實之樂。
如來受者謂畢竟受第一義受。衆生受性雖
復無常。然其次第相續不斷。是故獲得如來
常受。譬如有人姓憍尸迦。人雖無常而姓
是常經千萬世無有改易。衆生佛性亦復
如是。以是故説受爲佛性。又有説言。想是
佛性。何以故。想因縁故獲得如來眞實之想。
如來想者名無想想。無想想者非衆生想
非男女想。亦非色受想行識想非想斷想。衆
生之想雖復無常。以想次第相續不斷故。
得如來常恒之想。善男子。譬如衆生十二因
縁衆生雖滅而因縁常。衆生佛性亦復如是。
以是故説想爲佛性。又有説言。行爲佛性。
何以故行名壽命壽因縁故獲得如來常住
壽命。衆生壽命雖復無常。而壽次第相續不
斷。故得如來眞實常壽。善男子。譬如十二
部經聽者説者雖復無常而是經典常存不
變。衆生佛性亦復如是。以是故説行爲佛
性。又有説言。識爲佛性。識因縁故獲得如
來平等之心。衆生意識雖復無常。而識次第
相續不斷故。得如來眞實常心。如火熱性
火雖無常熱非無常。衆生佛性亦復如是。
以是故説識爲佛性。又有説言。離陰有我
我是佛性。何以故。我因縁故獲得如來八自
在我。有諸外道説言。去來見聞悲喜語説爲
我。如是我相雖復無常。而如來我眞實是
常。善男子。如陰入界雖復無常而名是常。
衆生佛性亦復如是。善男子。如彼盲人各
各説象雖不得實非不説象。説佛性者
亦復如是。非即六法不離六法。善男子。
是故我説衆生佛性非色不離色乃至非
我不離我。善男子。有諸外道。雖説有我
而實無我。衆生我者即是五陰離陰之外更
無別我。善男子。譬如莖葉鬚臺合爲蓮花
離是之外更無別花。衆生我者亦復如是。
善男子。譬如牆壁草木和合名之爲舍離是
之外更無別舍。如佉陀羅樹波羅奢樹尼拘
陀樹欝曇鉢樹和合爲林離是之外更無別
林。譬如車兵象馬歩兵和合爲軍離是之外
更無別軍。譬如五色雜綖和合名之爲綺
離是之外更無別綺。如四姓和合名爲大
衆離是之外更無別衆。衆生我者亦復如
是。離五陰外更無別我。善男子。如來常住
則名爲我。如來法身無邊無*礙不生不滅
得八自在。是名爲我。衆生眞實無如是我
及以我所。但以必定當得畢竟第一義空。
故名佛性
善男子。大慈大悲名爲佛性。何以故。大慈大
悲常隨菩薩如影隨形。一切衆生必定當
得大慈大悲。最故説言一切衆生悉有佛
性。大慈大悲者名爲佛性。佛性者名爲如
來。大喜大捨名爲佛性。何以故。菩薩摩訶薩
若不能捨二十五有。則不能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以諸衆生必當得故。是故説
言一切衆生悉有佛性。大喜大捨者即是佛
性。佛性者即是如來。佛性者名大信心。何以
故。以信心故菩薩摩訶薩則能具足檀波羅
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一切衆生必定當得
大信心故。是故説言一切衆生悉有佛性。大
信心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佛性者
名一子地。何以故。以一子地因縁故。菩薩
則於一切衆生得平等心。一切衆生*必定
當得一子地故。是故説言一切衆生悉有
佛性。一子地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
佛性者名第四力。何以故。以第四力因縁
故。菩薩則能教化衆生。一切衆生*必定當
得第四力故。是故説言一切衆生悉有佛
性。第四力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佛
性者名十二因縁。何以故。以因縁故如來
常住。一切衆生定有如是十二因縁。是故説
言一切衆生悉有佛性。十二因縁即是佛性。
佛性者即是如來。佛性者名四無*礙智。以
四無*礙因縁故説字義無*礙。字義無*礙
故能化衆生。四無*礙者即是佛性。佛性者
即是如來。佛性者名頂三昧。以修如是頂
三昧故。則能總攝一切佛法。是故説言頂
三昧者名爲佛性。十住菩薩修是三昧未
得具足。雖見佛性而不明了。一切衆生
*必定得故。是故説言一切衆生悉有佛性。
善男子。如上所説。種種諸法一切衆生定當
得故。是故説言一切衆生悉有佛性。善男
子。我若説色是佛性者。衆生聞已則生邪
倒。以邪倒故命終則生阿鼻地獄。如來説
法爲斷地獄。是故不説色是佛性。乃至説
識亦復如是
善男子。若諸衆生了佛性者則不須修道。
十住菩薩修八聖道少見佛性。況不修者
而得見耶。善男子。如文殊師利諸菩薩等。
已無量世修習聖道了知佛性。云何聲聞辟
支佛等能知佛性。若諸衆生欲得了了知
佛性者。應當一心受持讀誦書寫解説供
養恭敬尊重讃歎是涅槃經。見有受持
乃至讃歎如是經者。應當以好房舍衣服
飮食臥具病痩醫藥而供給之。兼復讃歎禮
拜問訊。善男子。若有已於過去無量無邊世
中親近供養無量諸佛深種善根。然後乃
得聞是經名。善男子。佛性不可思議。佛法
僧寶亦不可思議。一切衆生悉有佛性而不
能知。是亦不可思議。如來常樂我淨之法亦
不可思議。一切衆生能信如是大涅槃經。亦
不可思議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如佛所説。一切衆生能
信如是大涅槃經不可思議者。世尊。是大
衆中有八萬五千億人。於是經中不生信
心。是故有能信是經者。名不可思議。善男
子。如是諸人於未來世。亦當定得信是經
典。見於佛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師子吼言。世尊。云何不退菩薩。自知決定有
不退心。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當以苦
行自試其心。日食一胡麻經一七日。粳米
菉豆麻子粟&T011692;及以白豆。亦復如是。各一
七日食一麻時作是思惟。如是苦行都無
利益。無利益事尚能爲之。況有利益而當
不作。於無利益心能堪忍不退不轉。是故
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等日修苦
行時。一切皮肉消痩皺減。如斷生瓠置之
日中。其目却陷如井底星。肉盡肋出如朽
草屋。脊骨連現如重塼。所坐之處如
馬蹄跡。欲坐則伏欲起則偃。雖受如是無
利益苦。然不退於菩提之心。復次善男子。
菩薩摩訶薩爲破衆苦施安樂故。乃至能
捨内外財物及其身命如棄芻草。若能不
惜是身命者。如是菩薩自知必定有不退
心。我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菩
薩爲法因縁。剜身爲燈&T073554;纒皮肉蘇油
灌之燒以爲炷。菩薩爾時受是大苦。自呵
其心而作是言。如是苦者。於地獄苦百千
萬分猶未及一。汝於無量百千劫中。受大苦
惱都無利益。汝若不能受是輕苦。云何而
能於地獄中救苦衆生。菩薩摩訶薩作是
觀時身不覺苦。其心不退不動不轉。菩薩
爾時應深自知。我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善男子。菩薩爾時具足煩惱未有斷
者。爲法因縁能以頭目髓腦手足血肉施
人。以釘釘身投巖赴火。菩薩爾時雖受
如是無量衆苦。若心不退不動不轉。菩薩
當知我今定有不退之心。當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爲破一切
衆生苦惱。願作麁大畜生之身。以身血肉
施於衆生。衆生取時復生憐愍。菩薩爾時
閉氣不喘示作死相。令彼取者。不生殺害
疑網之想。菩薩雖受畜生之身。終不造作
畜生之業。何以故。善男子。菩薩既得不退
心已。終不造作三惡道業。菩薩摩訶薩若
未來世。有微塵等惡業果報不定受者。以
大願力爲衆生故而悉受之。譬如病人爲
鬼所著藏隱身中。以呪力故即時相現。或
語或喜或瞋或罵或啼或哭。菩薩摩訶薩未
來之世三惡道業亦復如是。菩薩摩訶薩受
熊身時。常爲衆生演説正法。或受迦賓闍
羅鳥身。爲諸衆生説正法故。受瞿陀身鹿
兎身象身羖羊獮猴白鴿金翅鳥龍蛇之
身。受如是等畜生身時。終不造作畜生惡
業。常爲其餘畜生衆生演説正法。令彼聞
法速得轉離畜生身故。菩薩爾時雖受畜
身不作惡業。當知必定有不退心。菩薩摩
訶薩於飢饉世見餓衆生。作龜魚身無量
由旬。復作是願。願諸衆生取我肉時隨取
隨生。因食我肉離飢渇苦。一切悉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菩薩發願。若有因我
離飢渇者。未來之世速得遠離二十五有
飢渇之患。菩薩摩訶薩受如。是苦心不退
者。當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
菩薩於疾疫世見病苦者。作是思惟。如藥
樹王若有病者。取根取莖取枝取葉取花
取果取皮取膚悉得愈病。願我此身亦復
如是。若有病者聞聲觸身。服食血肉乃至
骨髓病悉除愈。願諸衆生食我肉時。不生
惡心如食子肉。我治病已常爲説法。願彼
信受思惟轉教。復次善男子。菩薩具足煩
惱雖受身苦。其心不退不動不轉。當知
必定得不退心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
次善男子。若有衆生爲鬼所病。菩薩見已
即作是言。願作鬼身大身健身多眷屬身。
使彼聞見病得除愈。菩薩摩訶薩爲衆生
故勤修苦行。雖有煩惱不汚其心。復次善
男子。菩薩摩訶薩雖復修行六波羅蜜。亦
復不求六度之果。修行無上六波羅蜜時。
作是願言。我今以此六波羅蜜施一一衆
生。一一衆生受我施已。悉令得成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我亦自爲六波羅蜜。勤修苦
行受諸苦惱。當受苦時願我不退菩提之
心。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作是願時。是名
不退菩提之相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不可思議。何以故。
菩薩摩訶薩深知生死多諸罪過。觀大涅槃
有大功徳。爲諸衆生處在生死受種種苦
心無退轉。是名菩薩不可思議。復次善男
子。菩薩摩訶薩無有因縁而生憐*愍。實不
受恩而常施恩。雖施於恩而不求報。是
故復名不可思議。復次善男子。或有衆生。
爲自利益修諸苦行。菩薩摩訶薩爲利他
故修行苦行。是名自利。是故復名不可思
議。復次菩薩具足煩惱。爲壞怨親所受諸
苦修平等心。是故復名不可思議。復次菩
薩若見諸惡不善衆生。若呵責若軟語若驅
擯若縱捨。有惡性者現爲軟語。有憍慢
者現爲大慢。而其内心實無憍慢。是名菩
薩方便不可思議。復次菩薩具足煩惱。少財
物時來求者多。心不迮小。是名菩薩不可
思議。復次菩薩於佛出時知佛功徳。爲衆
生故於無佛處受邊地身。如盲如聾如跛
癖。是名菩薩不可思議。復次菩薩深知
衆生所有罪過。爲度脱故常與共行。雖隨
其意罪垢不汚。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復次菩薩了了知見。無衆生相無煩惱汚。
無修習道離煩惱者。雖爲菩提無菩提
行。亦無成就菩提行者。無有受苦及破
苦者。而亦能爲衆生壞苦行菩提行。是故
復名不可思議。復次菩薩受後邊身處兜
率天。是亦名爲不可思議。何以故。兜率陀天
欲界中勝。在下天者其心放逸。在上天者
諸根闇鈍。是故名勝。修施修戒得上下身。
修施戒定得兜率身。一切菩薩毀呰諸有
破壞諸有。終不造作兜率天業受彼天身。
何以故。菩薩若處其餘諸有。亦能教化成
就衆生。實無欲心而生欲界。是故復名不
可思議。菩薩摩訶薩生兜率天。有三事勝。
一*者命。二*者色。三*者名。菩薩摩訶薩實
不求於命色名稱。雖無求心而所得勝。菩
薩摩訶薩深樂涅槃然有因亦勝。是故復
名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如是三事雖勝
諸天。而諸天等於菩薩所。終不生於瞋心
妬心憍慢之心。常生喜心。菩薩於天亦不
憍慢。是故復名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不
造命業。而於彼天畢竟壽命。是名命勝。
亦無色業而妙色身光明遍滿。是名色勝。
菩薩摩訶薩處彼天宮不樂五欲唯爲法
事。是故名稱充滿十方。是名名勝。是故復
名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下兜率天。是時大
地六種震動。是故復名不可思議。何以故。菩
薩下時欲色諸天悉來侍送。發大音聲讃歎
菩薩。以口風氣故令地動。復有菩薩人中
象王。人中象王名爲龍王。龍王初入胎時。
有諸龍王在此地下或怖或寤。是故大地
六種震動。是故復名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
知入胎時住時出時。知父知母不淨不汚。
如帝釋髮青色寶珠。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善男子。大涅槃經亦復如是不可思議。善男
子。譬如大海有八不思議。何等爲八。一*者
漸漸轉深。二*者深難得底。三*者同一醎
味。四*者潮不過限。五*者有種種寶藏。六
*者大身衆生在中居住。七*者不宿死尸。
八*者一切萬流。大雨投之不増不減。善男
子。漸漸轉深有三事。何等爲三。一衆生福
力。二*者順風而行。三*者河水入故。乃至不
増不減亦各有三。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
如是。有八不可思議。一漸漸深。所謂五戒
十戒二百五十戒菩薩戒。須陀洹果斯陀含
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果。菩薩果。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是涅槃經説是等法。
是名漸漸深。是故此經名漸漸深。二*者深
難得底。如來世尊不生不滅。不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不轉法輪。不食不受不行
惠施。是故名爲常樂我淨。一切衆生悉有佛
性。佛性非色不離於色。非受想行識乃
至不離*於識。是常可見了因非作因。須陀
洹乃至辟支佛。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亦無煩惱亦無住處。雖無煩惱不名爲
常是故名深。復有甚深於是經中。或時説
我或説無我。或時説常或説無常。或時説
淨或説不淨。或時説樂或時説苦。或時説
空或説不空。或説一切有或説一切無或説
三乘或説一乘。或説五陰即是佛性。金剛
三昧及以中道。首楞嚴三昧十二因縁第一
義空。慈悲平等於諸衆生。頂智信心知諸
根力。一切法中無罣*礙智。雖有佛性不
説決定。是故名深。三*者一味。一切衆生
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脱。一因一果同
一甘露。一切當得常樂我淨。是名一味。四
*者潮不過限。如是經中制諸比丘。不得
受畜八不淨物。若我弟子。有能受持讀誦
書寫解説分別是大涅槃微妙經典。寧失
身命終不犯之。是名潮不過限。五有種種
寶藏。是經即是無量寶藏。所言寶者。謂四念
處四正勤四如意分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
道分。嬰兒行聖行梵行天行。諸善方便衆生
佛性。菩薩功徳如來功徳聲聞功徳縁覺功
徳。六波羅蜜無量三昧無量智慧。是名寶藏。
六*者大身衆生所居住處。大身衆生者謂佛
菩薩。大智慧故名大衆生。大身故。大心故。大
莊嚴故。大調伏故。大方便故。大説法故。大勢
力故。大徒衆故。大神通故。大慈悲故。常不變
故。一切衆生無*罣*礙故。容受一切諸衆生
故。是名大身衆生所居之處。七*者不宿死
尸。死尸者。謂一闡提・犯四重禁・五無間罪・
誹謗方等。非法説法法説非法。受畜八種
不淨之物。佛物僧物隨意而用。或於比丘比
丘尼所作非法事。是名死尸。是涅槃經離
如是等。是故名爲不宿死尸。八*者不増不
減。無邊際故無始終故。非色故非作故。
常住故不生滅故。一切衆生悉平等故。一切
法性同一性故。是名無増減。是故此經如
彼大海有八不思議
師子吼言。世尊。若言如來不生不滅名爲
深者。一切衆生有四種生。卵生胎生濕生化
生。是四種生人中具有。如施婆羅比丘優婆
施婆羅比丘彌迦羅長者母尼拘陀長者母半
闍羅長者母。各五百子同於卵生。當知人
中則有卵生。濕生者如佛所説。我於往昔
作菩薩時。作頂生王及手生王。如今所説
菴羅樹女迦不多樹女當知人中則有濕生。
劫初之時一切衆生皆悉化生。如來世尊得
八自在。何因縁故不化生耶。佛言。善男子。
一切衆生四生所生。得聖法已。不得如本
卵生濕生。善男子。劫初衆生皆悉化生。當
爾之時佛不出世。善男子。若有衆生遇
病苦時須醫須藥。劫初之時衆生化生。雖
有煩惱其病未發。是故如來不出其世。
劫初衆生身心非器。是故如來不出*其世。
善男子。如來世尊所有事業勝諸衆生。所
謂種姓眷屬父母。以殊勝故凡所説法人皆
信受。是故如來不受化生。善男子。一切衆生
父作子業子作父業。如來世尊若受化身
則無父母。若無父母。云何能令一切衆生
作諸善業。是故如來不受化身。善男子。佛
正法中有二種護。一*者内。二*者外。内護者
所謂禁戒。外護者族親眷屬。若佛如來受
化身者則無外護。是故如來不受化身。善
男子。有人恃姓而生憍慢。如來爲破如是
慢故。生在貴姓不受化身。善男子。如來世
尊有眞父母。父名淨飯母名摩耶。而諸衆
生猶言是幻。云何當受化生之身。若受化
身。云何得有碎身舍利。如來爲益衆生福
徳故碎其身而令供養。是故如來不受化
身。一切諸佛悉無化生。云何獨令我受化

爾時師子吼菩薩。合掌長跪右膝著地。以
偈讃佛
    如來無量功徳聚 我今不能廣宣説
    今爲衆生演一分 唯願哀*愍聽我説
    衆生無明闇中行 具受無邊百種苦
    世尊能令遠離之 是故世稱爲大悲
    衆生往返生死繩 放逸迷荒無安樂
    如來能施衆安樂 是故永斷生死繩
    佛能施衆安樂故 自於己樂不貪樂
    爲諸衆生修苦行 是故世間興供養
    見他受苦身戰動 處在地獄不覺痛
    爲諸衆生受大苦 是故無勝無有量
    如來爲衆修苦行 成就具足滿六度
    心處邪風不傾動 是故能勝世大士
    衆生常欲得安樂 而不知修安樂因
    如來能教令修習 猶如慈父愛一子
    佛見衆生煩惱患 心苦如母念病子
    常思離病諸方便 是故此身繋屬他
    一切衆生行諸苦 其心顛倒以爲樂
    如來演説眞苦樂 是故稱號爲大悲
    世間皆處無明&T021400; 無有智嘴能破之
    如來智嘴能啄壞 是故名爲最大子
    不爲三世所攝持 無有名字及假號
    覺知涅槃甚深義 是故稱佛爲大覺
    有河洄澓沒衆生 無明所盲不知出
    如來自渡能*渡彼 是故稱佛大船師
    能知一切諸因果 亦復通達盡滅道
    常施衆生病苦藥 是故世稱大醫王
    外道邪見説苦行 因是能得無上樂
    如來演説眞樂行 能令衆生受快樂
    如來世尊破邪道 開示衆生正眞路
    行是道者得安樂 是故稱佛爲導師
    非自非他之所作 亦非共作無因作
    如來所説苦受事 勝於一切諸外道
    成就具足戒定慧 亦以此法教衆生
    以法施時無妬悋 是故稱佛無縁悲
    無所造作無因縁 獲得無因無果報
    是故一切諸智者 稱説如來不求報
    常共世間放逸行 而身不爲放逸汚
    是故名爲不思議 世間八法不能汚
    如來世尊無怨親 是故其心常平等
    我師子吼讃大悲 能吼無量師子吼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一
 宋代沙門惠嚴等依泥洹經加之 
  迦葉菩薩品第二十四之一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憐愍一切衆
生。不調能調不淨能淨。無歸依者能作歸
依。未解脱者能令解脱得八自在。爲大醫
師作大藥王。善星比丘是佛菩薩時子。出家
之後受持讀誦分別解説十二部經。壞欲
界結獲得四禪。云何如來記説善星。是一
闡提厮下之人地獄劫住不可治人。如來
何故不先爲其演説正法後爲菩薩。如來
世尊若不能救善星比丘。云何得名有大
慈愍有大方便。佛言。善男子。譬如父母唯
有三子。其一子者有信順心恭敬父母。利
根智慧於世間事能速了知。其第二子不
敬父母無信順心。利根智慧於世間事能
速了知。其第三子不敬父母無信順心鈍
根無智。父母若欲教告之時。應先教誰
先親愛誰。當先教誰知世間事。迦葉菩薩
白佛言。世尊。應先教授有信順心恭敬父
母。利根智慧知世事者。其次第二乃及第
三。而彼二子雖無信順恭敬之心。爲慈念
故次復教之。善男子。如來亦爾。其三子者初
喩菩薩。中喩聲聞。後喩一闡提。如十二部
經修多羅中微細之義。我先已爲諸菩薩説。
淺近之義爲聲聞説。世間之義爲一闡提五
逆罪説。現在世中雖無利益。以憐愍故爲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94 795 796 797 798 799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