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 (No. 0246_ 不空譯 ) in Vol. 00

[First] [Prev] 834 835 836 837 838 839 840 841 842 843 844 84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246[No.245]

大唐新飜護國仁王般若經序
 代宗皇帝製 
皇矣至覺。子于元元。截有海。以般若之舟。剪
稠林。以智慧之劍。綿絡六合。羅罩十方。弘宣
也深。志應也大。自權輿天竺。泳沫漢庭。行無
縁之慈。納常樂之域。信其博施。傾芥城而逾
遠。仰夫湛寂。超言象之又玄。五始不究其初。
一得罔根其本。以彼取此。何其遼哉。朕忝嗣
鴻休。丕承大寶。軫推溝以夕惕。方徹枕而假
寐。夫其鎭乾坤遏寇虐。和風雨著星辰。與物
無爲乂人艱止。不有般若其能已乎。朕嘗
澡身定泉。宅心道祕。緬尋龍宮之藏。稽合
鷲峰之旨。懿夫護國實在茲經。竊景行於波
斯。庶闡揚於調御。至若高張五忍。足明
隱之深。永袪衆難。寔惟化清之本。名假法
假心空色空。推之於無。則境智都寂。引之於
有。迺津梁不窮。思與黎蒸共臻實相。而緹
油貝葉文字參差。東夏西天言音訛謬。致使
古今飜譯。清濁不同。前後參詳。輕重匪一。其
猶大輅。終繼事而増華。譬彼堅氷。始積水而
非厲。先之所譯語質未融。披讀之流臨文三
覆。凡諸釋氏。良用慨然
先聖翹誠玉毫。澹慮眞境。發揮滿教搜綴
文。詔大徳三藏沙門不空。推校詳譯未周部
卷。三藏學究二諦。教傳三密。義了宗極伊成
字圓。褰裳西指汎盃南海。影與形對勤將歳
深。妙印度之聲明。洞中華之韻曲。甘露沃朕。
香風襲予。既而梵夾遠齎。洪鍾待扣。佇延吹
萬之籟。率訓開三之典。朕哀纒欒&MT01252;。悲感霜
露。捧戴
遺詔。不敢怠遑。延振錫之群英。終爲山之九
仭。開府朝恩許國以身歸佛以命。弼我眞教
申夫妙門。爰令集京城義學大徳良賁等。翰
林學士常袞等。於大明宮南桃園。詳譯護國
般若畢。并更寫定密嚴等經。握槧含毫研精
&MT02074;邃。曩者訛略刋定較然。昔之沈隱鈎索煥
矣。足可懸諸日月。大燭昏衢。潤之雲雨。横流
動植。伏願上資仙駕。飛慧雲於四天。逈出塵
勞。躡金蓮於十地。朕理昧幽關。文慙麗則。見
推序述。惋撫空懷。聊紀之於首篇。庶克開
于厥後。將發皇永永。可推而行之。時旃蒙
歳木槿榮月也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
食邑三千戸賜紫贈司空謚大鑒正號
大廣智大興善寺 三藏沙門 不空
奉            詔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鷲峰山中。與大
比丘衆千八百人倶。皆阿羅漢。諸漏已盡無
復煩惱。心善解脱慧善解脱。九智十智所作
已辦。三假實觀三空門觀。有爲功徳無爲功
徳皆悉成就。復有比丘尼衆八百人倶。皆阿
羅漢。復有無量無數菩薩摩訶薩。實智平等
永斷惑障。方便善巧起大行願。以四攝法饒
益有情。四無量心普覆一切。三明鑒達得五
神通。修習無邊菩提分法。工巧技藝超諸世
間。深入縁生空無相願。出入滅定示現難
量。摧伏魔怨雙照二諦。法眼普見知衆生根。
四無礙解演説無畏。十力妙智雷震法音。
近無等等金剛三昧。如是功徳皆悉具足。復
有無量優婆塞衆優婆夷衆皆見聖諦。復有
無量修七賢行。念處正勤神足根力。八勝處
十徧處。十六心行趣諦現觀。復有十六大國
王。波斯匿王等各與若干千萬眷屬倶。復有
六欲天王。釋提桓因等與其眷屬無量天子
倶。色四靜慮諸大梵王。亦與眷屬無量天子
倶。諸趣變化無量有情。阿脩羅等若干眷屬
倶。復有變現十方淨土。而現百億師子之座。
佛坐其上廣宣法要。一一座前各現一花。是
百億花衆寶嚴飾。於諸花上一一復有無量
化佛無量菩薩。四衆八部悉皆無量。其中諸
佛各各宣説般若波羅蜜多。展轉流徧十方
恒沙諸佛國土。有如是等諸來大衆。各禮佛
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初年月八日。入大寂靜妙三摩地。
身諸毛孔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恒沙佛土。是
時欲界無量諸天雨衆妙花。色界諸天亦雨
天花。衆色間錯甚可愛樂。時無色界雨諸香
花。香如須彌華如車輪。如雲而下遍覆大衆
普佛世界六種震動。爾時大衆自相謂言。大
覺世尊前已爲我等。説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金剛般若波羅蜜多。天王問般若波羅蜜多。
大品等無量無數般若波羅蜜多。今日如來
放大光明斯作何事。時室羅筏國波斯匿王
作是思惟。今佛現是希有之相。必雨法雨普
皆利樂。即問寶蓋無垢稱等諸優婆塞。舍利
弗須菩提等諸大聲聞。彌勒師子吼等諸菩
薩摩訶薩言。如來所現是何瑞相。時諸大衆
無能答者。波斯匿王等承佛神力廣作音樂。
欲色諸天各奏無量天諸妓樂。聲遍三千大
千世界
爾時世尊復放無量阿僧祇光。其明雜色。一
一光中現寶蓮華。其華千葉皆作金色。上有
化佛宣説法要。是佛光明普於十方恒河沙
等諸佛國土。有縁斯現。彼他方佛國中。東方
普光菩薩摩訶薩。東南方蓮華手菩薩摩訶
薩。南方離憂菩薩摩訶薩。西南方光明菩薩
摩訶薩。西方行慧菩薩摩訶薩。西北方寶勝
菩薩摩訶薩。北方勝受菩薩摩訶薩。東北方
離塵菩薩摩訶薩。上方喜受菩薩摩訶薩。下
方蓮華勝菩薩摩訶薩。各與無量百千倶胝
菩薩摩訶薩皆來至此。持種種香散種種華。
作無量音樂供養如來。頂禮佛足默然退坐。
合掌恭敬一心觀佛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觀如來品第二
爾時世尊從三昧起。坐師子座告大衆言。吾
知十六諸國王等咸作是念。世尊大慈普皆
利樂。我等諸王云何護國。善男子吾今先爲
諸菩薩摩訶薩。説護佛果護十地行。汝等皆
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是時大衆。波斯匿王
等。聞佛語已咸共讃言善哉善哉。即散無量
諸妙寶花。於虚空中變成寶蓋。覆諸大衆靡
不周遍。時波斯匿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
掌長跪而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云何護
佛果。云何護十地行
佛告波斯匿王言。護佛果者。諸菩薩摩訶薩
應如是住。教化一切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不
觀色相不觀色如受想行識。我人知見常樂
淨倒四攝六度二諦四諦。力無畏等一切諸
行。乃至菩薩如來亦復如是。不觀相不觀如。
所以者何。以諸法性即眞實故。無來無去無
生無滅。同眞際等法性無二無別猶如虚空
蘊處界相無我我所。是爲菩薩摩訶薩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
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若菩薩衆生性無二
者。菩薩以何相而化衆生耶。佛言大王色受
想行識常樂我淨。法性不住色不住非色。受
想行識常樂我淨。亦不住淨不住非淨。何以
故。以諸法性悉皆空故。由世諦故由三假故。
一切有情薀處界法。造福非福不動行等。因
果皆有。三乘賢聖所脩諸行。乃至佛果皆名
爲有。六十二見亦名爲有。大王若著名相分
別諸法。六趣四生三乘行果。即是不見諸法
實性
波斯匿王白佛言。諸法實性清淨平等。非有
非無智云何照。佛言大王智照實性非有非
無。所以者何。法性空故。是即色受想行識十
二處十八界。士夫六界十二因縁。二諦四諦
一切皆空。是諸法等即生即滅即有即空。刹
那刹那亦復如是。何以故。一念中有九十刹
那。一刹那經九百生滅。諸有爲法悉皆空故。
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照見諸法一切皆空。
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爲空
無爲空無始空畢竟空。散空本性空自相空
一切法空。般若波羅蜜多空。因空佛果空空
空故空。諸有爲法法集故有。受集故有。名集
故有。因集故有。果集故有。六趣故有。十地故
有。佛果故有一切皆有。善男子若菩薩住於
法相。有我相人相有情知見。爲住世間即非
菩薩。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悉皆空故。若於諸
法而得不動。不生不滅無相無無相不應起
見。何以故一切法皆如也。諸佛法僧亦如也。
聖智現前最初一念。具足八萬四千波羅蜜
多。名歡喜地。障盡解脱運載名乘。動相滅時
名金剛定。禮相平等名一切智智
大王此般若波羅蜜多文字章句。百佛千佛
百千萬億。一切諸佛而共同説。若有人於恒
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以用布施。大
千世界一切有情皆得阿羅漢果。不如有人
於此經中。乃至起於一念淨信。何況有能受
持讀誦解一句者。所以者何。文字性離無文
字相非法非非法。般若空故菩薩亦空。何以
故。於十地中。地地皆有始生住生及以終生。
此三十生悉皆是空。一切智智亦復皆空。大
王若菩薩見境見智見説見受。即非聖見是
愚夫見。有情果報三界虚妄。欲界分別所造
諸業。色四靜慮定所作業。無色四空定所起
業。三有業果一切皆空。三界根本無明亦空。
聖位諸地無漏生滅。於三界中餘無明習。變
易果報亦復皆空。等覺菩薩得金剛定。二死
因果空一切智亦空。佛無上覺種智圓滿。擇
非擇滅眞淨法界。性相平等應用亦空。善男
子若有修習般若波羅蜜多説者聽者。譬如
幻士無説無聽。法同法性猶如虚空。一切法
皆如也。大王菩薩摩訶薩護佛果爲若此
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言。汝以何相而觀如
來。波斯匿王言。觀身實相觀佛亦然。無前際
無後際無中際。不住三際不離三際。不住五
蘊不離五蘊。不住四大不離四大。不住六處
不離六處。不住三界不離三界。不住方不離
方。明無明等非一非異。非此非彼非淨非穢。
非有爲非無爲無自相無他相。無名無相無
強無弱。無示無説非施非慳。非戒非犯非忍
非恚。非進非怠非定非亂。非智非愚非來非
去。非入非出非福田非不福田。非相非無相。
非取非捨非大非小。非見非聞非覺非知。心
行處滅言語道斷。同眞際等法性。我以此相
而觀如來。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説。諸佛如來
力無畏等恒沙功徳。諸不共法悉皆如是。修
般若波羅蜜多者應如是觀。若他觀者名爲
邪觀。説是法時無量大衆得法眼淨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菩薩行品
第三
爾時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護十地行菩薩
摩訶薩。應云何修行云何化衆生。復以何相
而住觀察
佛告大王諸菩薩摩訶薩。依五忍法以爲修
行。所謂伏忍信忍順忍無生忍皆上中下。於
寂滅忍而有上下。名爲菩薩修行般若波羅
蜜多。善男子初伏忍位。起習種性修十住行。
初發心相有恒河沙衆生。見佛法僧發於十
信。所謂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
戒心願心。護法心迴向心。具此十心而能少
分化諸衆生。超過二乘一切善地。是爲菩薩
初長養心。爲聖胎故
復次性種性菩薩。修行十種波羅蜜多。起十
對治。所謂觀察身受心法不淨諸苦無常無
我。治貪瞋癡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種善根。
觀察三世過去因忍・現在因果忍未來果忍。
此位菩薩廣利衆生。超過我見人見衆生等
想。外道倒想所不能壞
復次道種性菩薩。修十回向起十忍心。謂觀
五蘊色受想行識。得戒忍定忍慧忍解脱忍
解脱知見忍。觀三界因果。得空忍無想忍無
願忍。觀二諦假實諸法無常。得無常忍。一切
法空得無生忍。此位菩薩作轉輪王。能廣化
利一切衆生
復次信忍菩薩。謂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能
斷三障色煩惱縛。行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
同事。修四無量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
心捨無量心。具四弘願斷諸纒蓋。常化衆生
修佛知見。成無上覺。住三脱門空解脱門無
相解脱門無願解脱門。此是菩薩摩訶薩。從
初發心至一切智諸行根本。利益安樂一切
衆生
復次順忍菩薩。謂焔慧地難勝地現前地。能
斷三障心煩惱縛。能於一身遍往十方億佛
刹土。現不可説神通變化利樂衆生
復次無生忍菩薩。謂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
能斷三障色心習氣。而能示現不可説身。隨
類饒益一切衆生
復次寂滅忍者。佛與菩薩同依此忍。金剛喩
定住下忍位名爲菩薩。至於上忍名一切智。
觀勝義諦斷無明相是爲等覺。一相無相平
等無二。爲第十一一切智地。非有非無湛然
清淨。無來無去常住不變。同眞際等法性。無
縁大悲常化衆生。乘一切智乘來化三界。善
男子諸衆生類一切煩惱。業異熟果二十二
根。不出三界。諸佛示導應化法身亦不離此。
若有説言於三界外。別更有一衆生界者。即
是外道大有經説。大王我常語諸衆生。但斷
三界無明盡者即名爲佛。自性清淨名本覺
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由此得爲衆生之本。
亦是諸佛菩薩行本。是爲菩薩本所修行。五
忍法中十四忍也
佛言大王汝先問言。菩薩云何化衆生者。菩
薩摩訶薩應如是化。從初一地至後一地。自
所行處及佛行處一切知見故。若菩薩摩訶
薩住百佛刹。作贍部洲轉輪聖王。修百法明
門。以檀波羅蜜多住平等心。化四天下一切
衆生。若菩薩摩訶薩住千佛刹。作忉利天王。
修千法明門。説十善道化一切衆生。若菩薩
摩訶薩住萬佛刹。作夜摩天王。修萬法明門。
依四禪定化一切衆生。若菩薩摩訶薩住億
佛刹。作覩史多天王。修億法明門。行菩提分
法化一切衆生。若菩薩摩訶薩住百億佛刹。
作化樂天王。修百億法明門。二諦四諦化一
切衆生。若菩薩摩訶薩住千億佛刹。作他化
自在天王。修千億法明門。十二因縁智化一
切衆生
若菩薩摩訶薩住萬億佛刹。作初禪梵王。修
萬億法明門。方便善巧智化一切衆生。若菩
薩摩訶薩住百萬微塵數佛刹。作二禪梵王。
修百萬微塵數法明門雙照平等神通願智化
一切衆生。若菩薩摩訶薩住百萬億阿僧祇
微塵數佛刹。作三禪梵王。修百萬億阿僧祇
微塵數法明門。以四無礙智化一切衆生。
若菩薩摩訶薩住不可説不可説佛刹。作第
四禪大梵天王。爲三界王。修不可説不可説
法明門。得理盡三昧同佛行處盡三界原。普
利衆生如佛境界。是爲菩薩摩訶薩現諸王
身化導之事。十方如來亦復如是。證無上覺
常遍法界利樂衆生
爾時一切大衆即從座起。散不可説花焚不
可説香。供養恭敬稱讃如來。時波斯匿王即
於佛前。以偈讃曰
    世尊導師金剛體 心行寂滅轉法輪
    八辯圓音爲開演 時衆得道百萬億
    天人倶修出離行 能習一切菩薩道
    五忍功徳妙法門 十四菩薩能諦了
    三賢十聖忍中行 唯佛一人能盡*原
    佛法衆海三寶藏 無量功徳於中攝
    十善菩薩發大心 長別三界苦輪海
    中下品善粟散王 上品十善鐵輪王
    習種銅輪二天下 銀輪三天性種性
    道種堅徳轉輪王 七寶金輪四天下
    伏忍聖胎三十人 十住十行十迴向
    三世諸佛於中學 無不由此伏忍生
    一切菩薩行根本 是故發心信心難
    若得信心必不退 進入無生初地道
    化利自他悉平等 是名菩薩初發心
    歡喜菩薩轉輪王 初照二諦平等理
    權化有情遊百國 檀施清淨利群生
    入理般若名爲住 住生徳行名爲地
    初住一心具衆徳 於勝義中而不動
    離垢菩薩忉利王 現形六趣千國土
    戒足清淨悉圓滿 永離誤犯諸過失
    無相無縁眞實性 無體無生無二照
    發光菩薩夜摩王 應形往萬諸佛刹
    善能通達三摩地 隱顯自在具三明
    歡喜離垢與發光 能滅色縛諸煩惱
    具觀一切身口業 法性清淨照皆圓
    焔慧菩薩大精進 覩史天王遊億刹
    實智寂滅方便智 達無生理照空有
    難勝菩薩得平等 化樂天王百億國
    空空諦觀無二相 垂形六趣靡不周
    現前菩薩自在王 照見縁生相無二
    勝義智光能遍滿 往千億土化衆生
    焔慧難勝現前地 能斷三障迷心惑
    空慧寂然無縁觀 還照心空無量境
    遠行菩薩初禪王 住於無相無生忍
    方便善巧悉平等 常萬億土化群生
    進入不動法流地 永無分段超諸有
    常觀勝義照無二 二十一生空寂行
    順道法愛無明習 遠行大士獨能斷
    不動菩薩二禪王 得變易身常自在
    能於百萬微塵刹 隨其形類化衆生
    悉知三世無量劫 於第一義而不動
    善慧菩薩三禪王 能於千恒一時現
    常在無爲空寂行 恒沙佛藏一念了
    法雲菩薩四禪王 於億恒土化群生
    始入金剛一切了 二十九生永已度
    寂滅忍中下忍觀 一轉妙覺無等等
    不動善慧法雲地 除前所有無明習
    無明習相識倶轉 二諦理圓無不盡
    正覺無相遍法界 三十生盡智圓明
    寂照無爲眞解脱 大悲應現無與等
    湛然不動常安隱 光明遍照無所照
    三賢十聖住果報 唯佛一人居淨土
    一切有情皆暫住 登金剛原常不動
    如來三業徳無量 隨諸衆生等憐愍
    法王無上人中樹 普蔭大衆無量光
    口常説法非無義 心智寂滅無縁照
    人中師子爲演説 甚深句義未曾有
    塵沙刹土悉震動 大衆歡喜皆蒙益
    世尊善説十四王 是故我今頭面禮
爾時百萬億恒河沙大衆。聞佛世尊及波斯
匿王説十四忍無量功徳。獲大法利聞法悟
解。得無生忍入於正位
爾時世尊告大衆言。是波斯匿王。已於過去
十千劫龍光王佛法中。爲四地菩薩。我爲八
地菩薩。今於我前大師子吼。如是如是如汝
所説。得眞實義不可思義。唯佛與佛乃知斯

善男子此十四忍。諸佛法身諸菩薩行。不可
思議不可稱量。何以故一切諸佛皆於般若
波羅蜜多中生。般若波羅蜜多中化。般若波
羅蜜多中滅。而實諸佛生無所生。化無所化
滅無所滅。第一無二非相非無相。無自無他
無來無去如虚空故。善男子一切衆生性無
生滅。由諸法集幻化而有蘊處界相。無合無
散法同法性。寂然空故。一切衆生自性清淨。
所作諸行無縛無解。非因非果非不因果。諸
苦受行煩惱所知。我相人相知見受者。一切
空故法境界空。空無相無作。不順顛倒不順
幻化。無六趣相無四生相。無聖人相無三寶
相。如虚空故。善男子甚深般若無知無見。不
行不縁不捨不受。正住觀察而無照相。行斯
道者如虚空故。法相如是有所得心無所得
心皆不可得。是以般若非即五蘊非離五蘊。
非即衆生非離衆生。非即境界非離境界。非
即行解非離行解。如是等相不可思量。是故
一切菩薩摩訶薩所修諸行。未至究竟而於
中行。一切諸佛知如幻化。得無住相而於中
化。故十四忍不可思量。善男子汝今所説此
功徳藏。有大利益一切衆生。假使無量恒河
沙數。十地菩薩説是功徳。百千億分如海一
滴。三世諸佛如實能知。一切賢聖悉皆稱讃。
是故我今略述所説少分功徳
善男子此十四忍。十方世界過去現在。一切
菩薩之所修行。一切諸佛之所顯示。未來諸
佛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若佛菩薩不由此
門。得一切智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諸佛菩薩
無異路故。善男子若人聞此住忍行忍。迴向
忍歡喜忍。難垢發光忍。焔慧忍難勝忍。現前
忍遠行忍。不動忍善慧忍。法雲忍正覺忍。能
起一念清淨信者。是人超過百劫千劫。無量
無邊恒河沙劫。一切苦難不生惡趣。不久當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時十億同名虚
空藏菩薩摩訶薩。與無量無數諸來大衆。歡
喜踊躍承佛威神。普見十方恒沙諸佛。各於
道場説十四忍。如我世尊所説無異。各各歡
喜如説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汝先問云復以何相
而住觀察。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觀。以幻化身
而見幻化。正住平等無有彼我。如是觀察化
利衆生。然諸有情於久遠劫。初刹那識異於
木石。生得染淨各自能爲無量無數染淨識
本。從初刹那不可説劫。乃至金剛終一刹那。
有不可説不可説識。生諸有情色心二法。色
名色蘊心名四蘊。皆積聚性隱覆眞實。大王
此一色法生無量色。眼得爲色耳得爲聲。鼻
得爲香舌得爲味身得爲觸堅持名地津潤名
水。煖性名火輕動名風。生五識處名五色根。
如是展轉一色一心。生不可説無量色心。皆
如幻故。善男子有情之受依世俗立。若有若
無但生有情妄想憶念。作業受果皆名世諦。
三界六趣一切有情。婆羅門刹帝利毘舍首
陀。我人知見色法心法如夢所見。善男子一
切諸名皆假施設。佛未出前世諦幻法。無名
無義亦無體相。無三界名善惡果報六趣名
字。諸佛出現爲有情故。説於三界六趣染淨
無量名字。如是一切如呼聲響。諸法相續念
念不住。刹那刹那非一非異。速起速滅非斷
非常。諸有爲法如陽焔故。諸法相待所謂色
界眼界眼識界。乃至法界意界意識界。猶如
電光不定相待。有無一異如第二月諸法縁成。
蘊處界法如水上泡諸法因成。一切有情倶
時因果異時因果。三世善惡如空中雲。善男
子菩薩摩訶薩住無分別。無彼此相無自他
相。常行化利無化利相。是故應知愚夫垢
識。染著虚妄爲相所縛。菩薩照見知如幻士。
無有體相但如空花。是爲菩薩摩訶薩住利
自他如實觀察。説是法時。會中無量人天大
衆。有得伏忍空無生忍。一地二地乃至十地。
無量菩薩得一生補處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二諦品
第四
爾時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勝義諦中有世
俗諦不。若言無者智不應二。若言有者智不
應一。一二之義其事云何。佛言大王汝於過
去龍光王佛法中。已問此義。我今無説汝今
無聽。無説無聽是即名爲一義二義。汝今諦
聽當爲汝説
爾時世尊即説偈言
    無相勝義諦 體非自他作
    因縁如幻有 亦非自他作
    法性本無性 勝義諦空如
    諸有幻有法 三假集假有
    無無諦實無 寂滅勝義空
    諸法因縁有 有無義如是
    有無本自二 譬如牛二角
    照解見無二 二諦常不即
    解心見無二 求二不可得
    非謂二諦一 一亦不可得
    於解常自一 於諦常自二
    了達此一二 眞入勝義諦
    世諦幻化起 譬如虚空花
    如影如毛輪 因縁故幻有
    幻化見幻化 愚夫名幻諦
    幻師見幻法 諦幻悉皆無
    若了如是法 即解一二義
    遍於一切法 應作如是觀
大王菩薩摩訶薩。住勝義諦化諸有情。佛及
有情一而無二。何以故有情菩提此二皆空。
以有情空得置菩提空。以菩提空得置有情
空。以一切法空空故空。何以故般若無相二
諦皆空。謂從無明至一切智。無自相無他相。
於第一義見無所見。若有修行亦不取著。若
不修行亦不取著。非行非不行亦不取著。於
一切法皆不取著。菩薩未成佛以菩提爲煩
惱。菩薩成佛時以煩惱爲菩提。何以故於第
一義而無二故。諸佛如來與一切法悉皆如
故。波斯匿王白佛言。十方諸佛一切菩薩。云
何不離文字而行實相。佛言大王文字者。謂
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説縁起譬喩本事本生
方廣希有論議。所有宣説音聲語言文字章
句。一切皆如無非實相。若取文字相者即非
實相。大王修實相者如文字修。實相即是諸
佛智母。一切有情根本智母。此即名爲一切
智體。諸佛未成佛與當佛爲智母。諸佛已成
佛即爲一切智未得爲性已得爲智。三乘般
若不生不滅自性常住。一切有情此爲覺性。
若菩薩不著文字不離文字。無文字相非無
文字。能如是修不見修相。是即名爲修文字
者。而能得於般若眞性。是爲般若波羅蜜多。
大王菩薩摩訶薩護佛果護十地行。護化有
情爲若此也
波斯匿王白佛言。眞性是一有情品類根行
無量。法門爲一爲無量耶。佛言大王法門非
一亦非無量。何以故由諸有情色法心法。五
取蘊相我人知見。種種根行品類無邊。法門
隨根亦有無量。此諸法性非相非無相而非
無量。若菩薩隨諸有情見一見二。是即不見
一二之義了知一二非一非二即勝義諦。取
著一二若有若無即世俗諦。是故法門非一
非二
大王一切諸佛説般若波羅蜜多。我今説般
若波羅蜜多無二無別。汝等大衆受持讀誦
如説修行。即爲受持諸佛之法。大王此般若
波羅蜜多功徳無量。若有恒河沙不可説諸
佛。是一一佛。教化無量不可説有情。是一一
有情皆得成佛。是諸佛等。復教化無量不可
説有情。亦皆成佛。是諸佛等所説般若波羅
蜜多。有無量不可説那庾多億偈。説不可盡。
於諸偈中而取一偈。分爲千分。復於千分而
説一分。句義功徳尚無窮盡。何況如是無量
句義所有功徳。若有人能於此經中起一念
淨信。是人即超百劫千劫。百千萬劫生死苦
難。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爲人解説所得功徳。
即與十方一切諸佛等無有異。當知此人諸
佛護念。不久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説
是法時。有十億人得三空忍。百萬億人得
大空忍。無量菩薩得住十地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834 835 836 837 838 839 840 841 842 843 844 84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