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中阿含經 (No. 0026_ 瞿曇僧伽提婆譯 ) in Vol. 01

[First] [Prev+100] [Prev]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26

中阿含經卷第一
  東晉孝武及安帝世隆安元年十一
月至二年六月了於東亭寺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譯道祖筆受
中阿含七法品第一有十
 初一日誦
有 五 品 半 合
有 六 十 四 經
    善法・晝度樹 城・水・木積喩
    善人往・世福 日・車・漏盡七
(一)中阿含七法品善法經第一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
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成就
七法者。便於賢聖得歡喜樂。正趣漏盡。云
何爲七。謂比丘知法知義知時知節知
己知衆知人勝如。云何比丘爲知法耶。謂
比丘知正經。歌詠。記説。偈咃。因縁。撰録。
本起。此説。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説是義。
是謂比丘爲知法也。若有比丘不知法者。
謂不知正經歌詠記説偈咃因縁撰録本
起此説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説義。如是比
丘爲不知法。若有比丘善知法者。謂知正
經歌詠記説偈咃因縁撰録本起此説生處廣
解未曾有法及説義。是謂比丘善知法也。云
何比丘爲知義耶。謂比丘知彼彼説義是彼
義是此義。是謂比丘爲知義也。若有比丘
不知義者。謂不知彼彼説義是彼義是此
義。如是比丘爲不知義。若有比丘善知
義者。謂知彼彼説義是彼義是此義。是謂
比丘善知義也。云何比丘爲知時耶。謂比
丘知是時修下相。是時修高相是時修捨
相。是謂比丘爲知時也。若有比丘不知
時者。謂不知是時修下相。是時修高相。是
時修捨相。如是比丘爲不知時。若有比
丘善知時者。謂知是時修下相是時修高
相是時修捨相。是謂比丘善知時也。云何
比丘爲知節耶。謂比丘知節。若飮若食若
去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若大小便。捐
除睡眠修行正智。是謂比丘爲知節也。若
有比丘不知節者。謂不知若飮若食若去
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若大小便。捐除睡
眠修行正智。如是比丘爲不知節若有
比丘善知節者。謂知若飮若食若去若住若
坐若臥若語若默若大小便捐除睡眠
修行正智。是謂比丘善知節也。云何比丘
爲知己耶。謂比丘自知我有爾所信戒聞
施慧辯阿含及所得。是謂比丘爲知己也。
若有比丘不知己者。謂不自知我有爾
所信戒聞施慧辯阿含及所得。如是比丘爲
不知己。若有比丘善知己者。謂自知我
有爾所信戒聞施慧辯阿含及所得。是謂比
丘善知己也。云何比丘爲知衆耶。謂比丘
知此刹利衆。此梵志衆。此居士衆。此沙門
衆。我於彼衆應如是去如是住如是坐
如是語如是默。是謂比丘爲知衆也。若有
比丘不知衆者。謂不知此刹利衆此梵志
衆。此居士衆。此沙門衆。我於彼衆應如是
去如是住如是坐如是語如是默。如是比
丘爲不知衆。若有比丘善知衆者。謂知
此刹利衆。此梵志衆。此居士衆。此沙門衆。我
於彼衆應如是去如是住如是坐如是語
如是默。是謂比丘善知衆也。云何比丘知
人勝如。謂比丘知有二種人。有信有不信。
若信者勝。不信者爲不如也。謂信人復有
二種。有數往見比丘。有不數往見比丘。若
數往見比丘者勝。不數往見比丘者爲不
如也。謂數往見比丘人復有二種。有禮敬
比丘。有不禮敬比丘。若禮敬比丘者勝。不
禮敬比丘者爲不如也。謂禮敬比丘人復
有二種。有問經有不問經。若問經者勝。
不問經者爲不如也。謂問經人復有二種。
有一心聽經有不一心聽經。若一心聽
經者勝。不一心聽經者爲不如也。謂一
心聽經人復有二種。有聞持法。有聞不
持法。若聞持法者勝。聞不持法者爲不
如也。謂聞持法人復有二種。有聞法觀
義。有聞法不觀義。若聞法觀義者勝。聞
法不觀義者爲不如也。謂聞法觀義人
復有二種。有知法知義向法次法隨順
於法如法行之。有不知法不知義不向
法次法。不隨順法不如法行。若知法知
義向法次法隨順於法如法行者勝。不知
法不知義不向法次法。不隨順法不
如法行者爲不如也。謂知法知義向法
次法隨順於法如法行人復有二種。有
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爲
天爲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有不自
饒益亦不饒益他。不饒益多人不愍傷
世間。不爲天不爲人求義及饒益求安
隱快樂。若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
傷世間。爲天爲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
快樂者。此人於彼人中爲極第一爲大爲
上爲最爲勝爲尊爲妙。譬如因牛有乳。
因乳有酪。因酪有生酥。因生酥有熟酥。
因熟酥有酥精。酥精者於彼中爲極第一。
爲大爲上爲最爲勝。爲尊爲妙。如是若
人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
爲天爲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此二
人如上所説如上分別如上施設。此爲第
一爲大爲上。爲最爲勝。爲尊爲妙。是謂
比丘知人勝如。佛説如是。彼諸比丘聞佛
所説。歡喜奉行
善法經第一竟一千四
百二十三字
(二)中阿含七法品晝度樹經第二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
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三十三天晝
度樹葉萎黄。是時三十三天悦樂歡喜。晝度
樹葉不久當落。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葉已
落。是時三十三天悦樂歡喜。晝度樹葉不
久當還生。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葉已還生。
是時三十三天悦樂歡喜。晝度樹不久當生
網。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已生網。是時三十
三天悦樂歡喜。晝度樹不久當生如鳥喙。
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已生如鳥喙。是時三
十三天悦樂歡喜。晝度樹不久當開如鉢。
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已開如鉢。是時三十
三天悦樂歡喜。晝度樹不久當盡敷開。若
晝度樹已盡敷開。光所照。色所映。香所熏。
周百由延。是時三十三天於中夏四月。以
天五欲功徳具足而自娯樂。是謂三十三天
於晝度樹下集會娯樂也。如是義。聖弟子
亦復爾。思念出家。是時聖弟子名爲葉黄。
猶三十三天晝度樹葉萎黄也。復次聖弟
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
學道。是時聖弟子名爲葉落。猶三十三天
晝度樹葉落也。復次聖弟子離欲離惡不
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
遊。是時聖弟子名葉還生。猶三十三天晝度
樹葉還生也。復次聖弟子覺觀已息。内
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
遊。是時聖弟子名爲生網。猶三十三天晝度
樹生網也。復次聖弟子離於喜欲。捨無求
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説聖所捨念
樂住空。得第三禪成就遊。是時聖弟子名
生如鳥喙。猶三十三天晝度樹如鳥喙也。復
次聖弟子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
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是時聖弟子
名生如鉢。猶三十三天晝度樹如鉢也。復
次聖弟子諸漏已盡。心解脱慧解脱。於現
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
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眞。是時
聖弟子名盡敷開。猶三十三天晝度樹盡敷
開也。彼爲漏盡阿羅訶比丘。三十三天集
在善法正殿。咨嗟稱歎。某尊弟子於某村
邑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
道。諸漏已盡。心解脱慧解脱。於現法中
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眞。是謂漏盡阿
羅訶共集會也。如三十三天晝度樹下共集
會也。佛説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説。歡喜
奉行
晝度樹經第二竟七百五
十二字
(三)中阿含七法品城喩經第三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
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王邊城七事
具足。四食豐饒易不難得。是故王城不爲
外敵破。唯除内自壞。云何王城七事具足。
謂王邊城造立樓櫓。築地使堅。不可毀壞。
爲内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一事具足。
復次如王邊城掘鑿池塹極使深廣。修備
可依。爲内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二事
具足。復次如王邊城周匝通道開除平博。
爲内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三事具足。
復次如王邊城集四種軍象軍馬軍車
軍歩軍。爲内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四
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豫備軍器弓矢鉾
戟。爲内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五事具
足。復次如王邊城立守門大將明略智辯。
勇毅奇謀。善則聽入不善則禁。爲内安隱
制外怨敵。是謂王城六事具足。復次如王
邊城築立高墻。令極牢固泥塗堊灑。爲内
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七事具足也。云
何王城四食豐饒易不難得謂王邊城水草
樵木資有豫備。爲内安隱制外怨敵。是謂
王城一食豐饒易不難得。復次如王邊城多
收稻穀及儲畜麥。爲内安隱。制外怨敵。是
謂王城二食豐饒易不難得。復次如王邊
城多積秥豆及大小豆。爲内安隱制外怨
敵。是謂王城三食豐饒易不難得。復次如
王邊城畜酥油蜜及甘蔗糖魚鹽脯肉一切
具足。爲内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四
食豐饒易不難得。如是王城七事具足。四
食豐饒易不難得。不爲外敵破。唯除内自
壞。如是若聖弟子亦得七善法。逮四増上
心易不難得。是故聖弟子不爲魔王之所
得便。亦不隨惡不善之法。不爲染汚所染。
不復更受生也。云何聖弟子得七善法。謂
聖弟子得堅固信。深著如來信根已立。終
不隨外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是謂
聖弟子得一善法。復次聖弟子常行慚耻。
可慚知慚惡不善法穢汙煩惱。受諸惡報。
造生死本。是謂聖弟子得二善法。復次聖
弟子常行羞愧。可愧知愧惡不善法穢汙煩
惱。受諸惡報。造生死本。是謂聖弟子得三
善法。復次聖弟子常行精進。斷惡不善。修
諸善法。恒自起意專一堅固。爲諸善本不
捨方便。是謂聖弟子得四善法。復次聖弟子
廣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博聞。所謂法者。初
善中善竟亦善。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
梵行。如是諸法廣學多聞。翫習至千。意所
惟觀明見深達。是謂聖弟子得五善法。復
次聖弟子常行於念成就正念。久所曾習。
久所曾聞。恒憶不忘。是謂聖弟子得六善
法。復次聖弟子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
此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是謂聖
弟子得七善法也。云何聖弟子逮四増上
心易不難得。謂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
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是
謂聖弟子逮初増上心易不難得。復次聖
弟子覺觀已息内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
樂逮第二禪成就遊。是謂聖弟子逮第二
増上心易不難得。復次聖弟子離於喜欲。
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説聖
所捨。念樂住空逮第三禪成就遊。是謂聖
弟子逮第三増上心易不難得。復次聖弟子
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
逮第四禪成就遊。是謂聖弟子逮第四増上
心易不難得。如是聖弟子得七善法。逮四
増上心易不難得。不爲魔王之所得便。
亦不隨惡不善之法。不爲染汚所染。不復
更受生。如王邊城造立樓櫓。築地使堅。不
可毀壞。爲内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
得堅固信深著如來。信根已立。終不隨外
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是謂聖弟子
得信樓櫓。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如王邊
城掘鑿池塹。極使深廣。修備可依。爲内安
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常行慚恥。可慚
知慚惡不善法穢汙煩惱。受諸惡報造生
死本。是謂聖弟子得慚池塹除惡不善修
諸善法也。如王邊城周匝通道開除平博。
爲内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常行羞
愧。可愧知愧惡不善法穢汚煩惱。受諸惡
報造生死本。是謂聖弟子得愧平道。除惡
不善。修諸善法也。如王邊城集四種軍*
力象軍馬軍車軍歩軍。爲内安隱。制外怨
敵。如是聖弟子常行精進。斷惡不善修諸
善法。恒自起意專一堅固。爲諸善本不捨
方便。是謂聖弟子得精進軍力除惡不善
修諸善法也。如王邊城豫備軍器弓矢
鉾戟。爲内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廣
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博聞。所謂法者。初善
中善竟亦善。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
行。如是諸法廣學多聞翫習至千。意所惟
觀明見深達。是謂聖弟子得多聞軍器除
惡不善修諸善法也。如王邊城立守門大
將。明略智辯勇毅奇謀。善則聽入不善則禁。
爲内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常行於
念成就正念。久所曾習久所曾聞。恒憶不
忘。是謂聖弟子得念守門大將除惡不善
修諸善法也。如王邊城築立高牆令極牢
固泥塗堊灑。爲内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
弟子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此智聖慧
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是謂聖弟子得
智慧牆。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如王邊城
水草樵木資有豫備。爲内安隱制外怨敵。
如是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
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樂住無乏。安隱
快樂。自致涅槃也。如王邊城多收稻穀及
儲畜麥。爲内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
子。覺觀已息。内*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
樂逮第二禪成就遊。樂住無乏。安隱快樂。自
致涅槃也。如王邊城多積秥豆及大小豆。
爲内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離於
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
説聖所捨。念樂住空逮第三禪成就遊。樂住
無乏。安隱快樂。自致涅槃也。如王邊城畜
酥油蜜及甘蔗*糖魚鹽脯肉一切充足。爲
内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樂滅苦滅。
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逮第四禪
成就遊。樂住無乏。安隱快樂。自致涅槃。佛
説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説。歡喜奉行
城喩經第三竟一千九
百二字
(四)中阿含七法品水喩經第四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衞國在勝林給孤
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爲汝説七
水人。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時。諸比丘受教而
聽。佛言。云何爲七。或有一人常臥水中。或
復有人出水還沒。或復有人出水而住。或
復有人出水而住。住已而觀。或復有人出
水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或復有人出
水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
或復有人出水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
*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人。如是
我當復爲汝説七水喩人。諦聽諦聽。善思
念之。時。諸比丘受教而聽。佛言云何爲七。
或有人常臥。或復有人出已還沒。或復
有人出已而住。或復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
觀。或復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
*渡。或復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
*渡。*渡已至彼岸。或復有人出已而住。住已
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
謂住岸梵志。此七水喩人。我略説也。如上
説。如上施設。汝知何義。何所分別。有何因
縁。時。諸比丘白世尊曰。世尊爲法本。世尊
爲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説之。我等聞已。
得廣知義。佛便告曰。汝等諦聽。善思念之。
我當爲汝分別其義。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佛言。云何有人常臥。謂或有人爲不善法
之所覆蓋。染汙所染受惡法報造生死本。
是謂有人常臥。猶人沒溺臥于水中。我説
彼人亦復如是。是謂初水喩人。世間諦如
有也。云何有人出已還沒。謂人既出。得信善
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
時失信不固。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而不
堅固。是謂有人出已還沒。猶人溺水。既出
還沒。我説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二水喩
人。世間諦如有也。云何有人出已而住。謂
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
善法。彼於後時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
智慧堅固不失。是謂有人出已而住。猶人
溺水出已而住。我説彼人亦復如是。是謂
第三水喩人。世間諦如有也。云何有人出已
而住。住已而觀。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
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信固不
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失。住善法
中知苦如眞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
如眞。彼如是知如是見三結便盡。謂身見戒
取疑三結已盡。得須陀洹不墮惡法。定趣
正覺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便得
苦際。是謂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猶人
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觀。我説彼人亦復
如是。是謂第四水喩人。世間諦如有也。云
何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謂人
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
法。彼於後時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
慧。堅固不失住善法中。知苦如眞知苦
*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眞。如是知如是
見。三結便盡。謂身見戒取疑三結已盡。婬怒癡
薄。得一往來天上人間。一往來已。便得苦際
是謂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
猶人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
我説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五水喩人。世
間諦如有也。云何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
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謂人既出。得信善
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
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失。
住善法中。知苦如眞知苦*習知苦滅知
苦滅道如眞。如是知如是見。五下分結盡。謂
貪欲瞋恚身見戒取疑五下分結盡已。生於
彼間便般涅槃。得不退法不還此世。是謂
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
至彼岸。猶人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
已而*渡。*渡已至彼岸。我説彼人亦復如
是。是謂第六水喩人。世間諦如有也。云何有
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
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梵志。謂人既出得
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
後時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
失。住善法中。知苦如眞知苦*習知苦滅
知苦滅道如眞。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
脱。有漏無明漏心解脱。解脱已便知解脱。
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
眞。是謂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
*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梵志。
猶人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
*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人。我説
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七水喩人。世間諦
如有也。我向所言。當爲汝説七水人者。
因此故説。佛説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説。
歡喜奉行
水喩經第四竟千三百八
十八字
(五)中阿含七法品木積喩經第五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拘薩羅在人間。與大
比丘衆翼從而行。爾時世尊則於中路。忽
見一處有大木積洞燃倶熾。世尊見已便
下道側。更就餘樹敷尼師檀結加趺坐
世尊坐已。告諸比丘。汝等。見彼有大木積
洞燃倶熾耶。時諸比丘答曰。見也世尊。
尊復告諸比丘曰。於汝意云何。謂大木
積洞燃倶熾。若抱若坐若臥。謂刹利女梵志
居士工師女年在盛時沐浴香薫著明淨衣。
華鬘瓔珞嚴飾其身。若抱若坐若臥。何者爲
樂。時諸比丘白曰。世尊。謂大木積洞燃倶熾。
若抱若坐若臥。甚苦世尊。謂刹利女梵志居
士工師女年在盛時。沐浴香薫著明淨衣。華
鬘瓔珞嚴飾其身。若抱若坐若臥。甚樂世尊。
世尊告曰。我爲汝説。不令汝等學沙門失
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抱木積洞
燃倶熾若坐若臥。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
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若
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
梵行。非沙門稱沙門。若抱刹利女梵志居
士工師女年在盛時。沐浴香薫著明淨衣。華
鬘瓔珞嚴飾其身若坐若臥者。彼愚癡人因
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
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
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我出家學不虚不
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
壽。受人信施衣被飮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
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當作
是學。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於意云何。若有
力士。以緊索毛繩絞勒其&T050509;斷皮。斷皮
已斷肉。斷肉已斷筋。斷筋已斷骨。斷骨
已至髓而住。若從刹利梵志居士工師受
其信施。按摩身體支節手足。何者爲樂。時
諸比丘白曰。世尊。若有力士。以緊索毛繩
絞勒其*&T050509;斷皮。斷皮已斷肉。斷肉已斷
筋。斷筋已斷骨。斷骨已至髓而住。甚苦世
尊。若從刹利梵志居士工師受其信施。按
摩身體支節手足。甚樂世尊。世尊告曰。我爲
汝説。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
無上梵行者。寧令力士以緊索毛繩。絞勒
其*&T050509;斷皮。斷皮已斷肉。斷肉已斷筋。斷
筋已斷骨。斷骨已至髓而住。彼雖因此受
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
地獄中。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
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從刹利
梵志居士工師受其信施。按摩身體支節手
足。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
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
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我
出家學不虚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
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飮食床褥
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
光明者。當作是學。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於
意云何。若有力士。以瑩磨利刀截斷其髀。
若從刹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禮拜。恭敬
將迎。何者爲樂。時諸比丘白曰。世尊。若有
力士。以瑩磨利刀截斷其髀。甚苦世尊。若
從刹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禮拜。恭敬
將迎。甚樂世尊。世尊告曰。我爲汝説。不令
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
者。寧令力士以瑩磨利刀截斷其髀。彼雖
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
惡處生地獄中。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
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
從刹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禮拜。恭敬將
迎。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
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
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我
出家學不虚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
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飮食床褥
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
光明者。當作是學。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於
意云何。若有力士以鐵銅鍱洞燃倶熾纒
絡其身。若從刹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衣
服。何者爲樂。時諸比丘白曰。世尊。若有力
士以鐵銅鍱洞燃倶熾纒絡其身。甚苦世
尊。若從刹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衣服。
甚樂世尊。世尊告曰。我爲汝説。不令汝等
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
令力士以鐵銅鍱洞燃倶熾纒絡其身。彼
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
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
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
門。從刹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衣服。彼
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
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當觀
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我出家學。
不虚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
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飮食床褥湯
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
明者。當作是學。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於
意云何。若有力士以熱鐵鉗鉗開其口。
便以鐵丸洞燃倶熾著其口中。彼熱鐵丸燒
脣。燒脣已燒舌。燒舌已燒齗。燒齗已燒
咽。燒咽已燒心。燒心已燒腸胃。燒腸胃
已下過。若從刹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食
無量衆味。何者爲樂。時諸比丘白曰。世
尊。若有力士。以熱鐵*鉗鉗開其口。便以
鐵丸洞燃倶熾著其口中。彼熱鐵丸燒脣。
燒脣已燒舌。燒舌已燒齗。燒齗已燒咽。
燒咽已燒心。燒心已燒腸胃。燒腸胃已
下過。甚苦世尊。若從刹利梵志居士工師。
受信施食無量衆味。甚樂世尊。世尊告曰。
我爲汝説。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
欲成無上梵行者。寧令力士以熱鐵鉗
鉗開其口。便以鐵丸洞燃倶熾著其口
中。彼熱鐵丸燒脣。燒脣已燒舌。燒舌已燒
齗。燒齗已燒咽。燒咽已燒心。燒心已燒
腸胃。燒腸胃已下過。彼雖因此受苦或死。
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
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從刹利梵志
居士工師。受信施食無量衆味。彼愚癡人
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
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當觀自義
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我出家學。不
虚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
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飮食床褥湯藥。
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
者。當作是學。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於意云
何。若有力士。以鐵銅床洞燃倶熾。強逼使
人坐臥其上。若從刹利梵志居士工師。受
其信施床榻臥具。何者爲樂。時諸比丘白曰。
世尊。若有力士。以鐵銅床洞燃倶熾。強逼
使人坐臥其上。甚苦世尊。若從刹利梵志
居士工師。受其信施床榻臥具。甚樂世尊。世
尊告曰。我爲汝説。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
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令力士以鐵
銅床洞燃倶熾。強逼使人坐臥其上。彼雖
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
惡處生地獄中。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
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
從刹利梵志居士工師。受其信施床榻臥具。
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
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當
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我出
家學不虚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
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飮食床褥湯
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
明者。當作是學。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於
意云何。若有力士。以大鐵銅釜洞燃倶熾。
撮擧人已倒著釜中。若從刹利梵志居士
工師受信施房舍。泥治堊灑。窓戸牢密。爐火
熅暖。何者爲樂。時諸比丘白曰。世尊。若有
力士。以大鐵銅釜洞燃倶熾。撮擧人已。倒
著釜中。甚苦世尊。若從刹利梵志居士工師
受信施房舍泥治堊灑窓戸牢密。爐火*熅暖。
甚樂世尊。世尊告曰。我爲汝説。不令汝等
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
令力士以大鐵銅釜洞燃倶熾。撮擧人已
倒著釜中。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
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愚癡人
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
非沙門稱沙門。從刹利梵志居士工師。受
信施房舍泥治堊灑窓戸牢密爐火熅暖。彼
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
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當觀
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我出家
學。不虚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
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飮食床褥湯
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
明者。當作是學。説此法時六十比丘漏盡
結解。六十比丘捨戒還家。所以者何。世尊
誡甚深。甚難。學道亦復甚深。甚難。佛説
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説。歡喜奉行
木積喩經第五竟二千六百
四十四字
中阿含經卷第一八千一
百九字
 初一日誦


中阿含經卷第二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六)七法品善人往經第六 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
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爲汝説七善
人所往至處及無餘涅槃。諦聽諦聽善思念
之。時諸比丘受教而聽。佛言。云何爲七。比丘
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
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
合會不著。如是行者。無上息迹慧之所見。
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如燒
&T065131;。纔燃便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少慢未
盡。五下分結已斷。得中般涅槃。是謂第一
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如有。復次比丘行當
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
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
著。行如是者。無上息迹慧之所見。然未得
證。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鐵洞燃
倶熾以椎打之。迸火飛空上已即滅。當
知比丘亦復如是。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
得中般涅槃。是謂第二善人所往至處。世間
諦如有。復次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
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
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
上息迹慧之所見。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
往至何所。譬若如鐵洞燃倶熾。以*椎打之。
迸火飛空。從上來還未至地滅。當知比丘。
亦復如是。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中
般涅槃。是謂第三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如
有。復次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
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
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
迹慧之所見。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往至
何所。譬若如鐵洞然倶熾以*椎打之。迸火
飛空墮地而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少慢
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生般涅槃。是謂第
四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如有。復次比丘
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
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
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迹慧之所見。
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
鐵洞燃倶熾以*椎打之。迸火飛空墮少薪
草上。若烟若燃燃已便滅。當知比丘亦復如
是。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行般涅槃。
是謂第五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如有。復
次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
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
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迹慧
之所見。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
譬若如鐵洞燃倶熾以*椎打之。迸火飛空。
墮多薪草上。若烟若燃燃盡已滅。當知比丘
亦復如是。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無
行般涅槃。是謂第六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
如有。復次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
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
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
迹慧之所見。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往至
何所。譬若如鐵洞燃倶熾以*椎打之。迸火
飛空墮多薪草上。若烟若燃燃已便燒村邑
城郭山林曠野。燒村邑城郭山林曠野已。或
至道至水至平地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
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上流阿迦
吒般涅槃。是謂第七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
如有。云何無餘涅槃。比丘行當如是。我者
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
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
是者。無上息迹慧之所見。而已得證。我説彼
比丘不至東方不至西方南方北方四維
上下。便於現法中息迹滅度。我向所説。七
善人所往至處及無餘涅槃者。因此故説。佛
説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説。歡喜奉行
善人往經第六竟千一百
三字
(七)中阿含七法品世間福經第七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拘舍彌在瞿沙羅園。
爾時尊者摩訶周那。則於晡時從宴坐起。
往詣佛所。到已作禮。却坐一面白曰。世尊。
可得施設世間福耶。世尊告曰。可得周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